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33|回复: 2

“煤老板”为何开始集体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2月27日,陕西省府谷县57位“煤老板”捐资12.8亿元,帮助当地建学校、医院,这一数字超过了府谷县去年10.56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今的府谷,从民企中走出一批“慈善带头人”,帮贫济困蔚然成风。社会形象整体不佳的“煤老板”,为什么会在府谷出现群体性行善?政府在引导富人行善、促进社会第三次分配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今天该怎样当富人?半月谈记者对此展开深入调查。

“府谷模式”:从两个“带头人”到“善人一大片”

位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3省交汇处的府谷,境内煤炭资源丰富。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发,这里涌现出了一批家财亿万的“煤老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广大农村依旧贫困落后,全县21万人口中仍有3.5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出了两位“慈善带头人”:高乃则和刘彪。他们尝过贫困的滋味,在自己致富后积极回报社会。其中高乃则仅个人就拿出了近1.5亿元无偿资助建设了30个村的饮水工程、12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9条通村道路、9所学校和5所医院。刘彪仅在家乡新民镇芦草畔村就投资了5000多万元建设新农村。由于他俩较早投巨资建设新农村,被人们称为“高刘现象”。“高刘现象”的出现,不仅在当地民营企业家中产生巨大反响,也引起了政府领导的深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行善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行为,如果没有政府积极有效引导,很难改变其自发、零散和短期的特点。2007年,府谷县启动民营企业家“结对子”帮扶新农村建设工程,确定了176个工矿企业帮扶165个贫困村,把个别老板的善举引导成了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富人群体性行善。3年来,全县先后有500多名企业家参与其中,累计捐资5.25亿元,实施项目669个,涉及移民搬迁、道路建设、饮水工程等各个方面。这种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扶贫开发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独具特色的“府谷模式”。府谷镇党委书记郭务卿说,民企老板的行善扶贫,减少了村矿、村企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还使富人和穷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了一份仇视和怨恨。得益于此,这里的“煤老板”口碑都不错。 储国强、殷耀、丛峰

反哺社会:慈善氛围带来了新的财富伦理

府谷县县长王效力、常务副县长贺文元分析了府谷民营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的四大原因:一是民营企业快速壮大发展,为他们从事公益事业积累了物质条件;二是民营企业家有强烈的乡土情结,投身慈善事业,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三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品牌建设的需要,过去的“煤老板”形象往往是“暴发户”的代称,现在需要改变这一形象;四是政府和煤炭协会的积极引导。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流露出他们反哺社会的意愿。府谷煤炭行业协会会长、兴茂集团总经理党忠在今年2月的捐资中个人捐了1500万元,他的企业捐了1800万元。他说:“我们捐款并不是因为钱多得没处花,而是因为富而思源,想通过为公益事业捐资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这次捐出1800万元的石磊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府谷人,钱从这里挣的,也应该再奉献给这里的人民。”“我们这些老板并没有因为捐了钱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而是感觉更好了。捐了钱的人都觉得快乐,这是不捐款的人感受不到的。”刘旭峰说,“我们这里的富人出身都是穷人,富了不忘穷,都想帮帮别人,因为现在不论多少钱最终都还是社会的。”一些民营企业家表示,他们很早以前就有回报社会的想法,也在悄悄做着一些慈善的事,却一直没有大规模开展,主要是有许多顾虑和担心。一是害怕“做好事做出了名”,导致社会上各种人都来要钱、拉赞助,自己无法收场;二是害怕引起社会争议,怕自己真心行善却被人看成沽名钓誉、权钱交易;三是害怕被其他老板嘲笑,说“你做了好人,我们就成了坏人”,坏了“规矩”。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说,政府在引导民企老板行善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的爱心理念;另一方面,让他们认清“政府为企业解困,企业为政府分忧”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强化他们的乡土情结和人本关怀,让他们对生活贫困的穷人心生同情。在府谷包村扶贫过程中,500多位民营企业家的背后,就有近1万名小股东,这样一个庞大群体都间接参与了扶贫。府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雪梅说,府谷不是中国“煤老板”最多的地方,也不是“煤老板”实力最强的地方,但府谷的“煤老板”在反哺社会、捐助公益上,却全国罕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社会上形成一种良性的慈善氛围,人人都以行善为荣,企业家培养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使他们做到了致富思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捐资仪式中,一些人可能开始不打算出捐,后来也出钱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氛围感染了许多老板。”党忠说,“慈善氛围对许多人是一种引导。一些老板有钱了,引导不正确可能就只知追求个人享受去了,引导正确了就会把钱花在更有益的地方。”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在府谷热心行善的民营企业家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企业也都在当地,基本都是穷苦出身,有较浓的乡土情结。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乡土关系和熟人关系更易激发人性中善的方面,刺激他们的行善冲动,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慈善氛围。”
转载
发表于 2010-6-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00:27 , Processed in 0.13527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