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83|回复: 25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大德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摩难陀法师著
林淑丹、廖舜茹译





‘人出生、受苦而后死去。’这是安娜托·法兰斯的著作中,一位智者对生命所作的诠释。然而,有些自由派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机器,由原子任意的排列所组成,不过是自然进化的一部份,痛苦则是人类挣扎求生存不可避免的过程,人命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而死亡是化学成份的分解,分解殆尽后,不残存一物。’


当以上两种说法,被某些怀疑论者、甚至伟大的思想家广为采用的同时,其他哲学家及宗教上的先驱也想发掘出生命的意义及目的,尤其想要探讨人生所受苦难的问题。


根据释尊的看法,每一种物质都不会消灭,始终以成、住、坏、空的顺序循环不已,永不止息。释尊也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然而,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因为期待永生与灵魂不灭,愿意忍受这些痛苦。就因为存有这种期待,人们遂产生永远无法满足的私心,因此导致恐惧及忧虑。


释尊在他的教诲中,提供了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认为虽然我们生活在痛苦与不确定感中,然而如果我们学习去区分成熟与幼稚的行为,我们仍然有可能体会到实质的幸福。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心灵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向幸福之道。


为何忧伤



第一版《为何忧伤》(Why Worry)于一九六七年出版(一万册),随即获得读者广大的回响并以每版五千册的纪录再发行了六版以上,赞赏及感谢的信函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有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有的则来自南非及许多亚洲国家。那些表示赞赏的人不仅只有佛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自由思想家。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部份原因是用词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目的在揭示生命的真相,不仅以佛教的观点,更是融入其他宗教及伟大思想家合情合理的观点,给予那些陷入纷乱复杂的文明世界中的彷徨迷惑者,适度的安慰和建议。


有些人甚至来信表示他们是如何藉由此书,及时了断自杀的念头。有人则说他们每天晚上会阅读上几页,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以确信世上的种种问题,总有简单及实际的方法可以解决。


自从《为何忧伤》一书出版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其间我读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以及与各行各业遭受困扰的人充分地讨论后,得到不少新的体验及领悟,因此,我决定出版另一册新书。


这本新书讨论人类古老的问题,也针对现今的现象加以探讨,但是初衷仍然不变,那便是表达出一个人如何透过适切的信仰而活得欢喜自在。我想以实际的及本人的观点来讨论问题,因此,引用许多文句、轶事、趣闻、寓言故事等,来说明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如何超越时空看待生命。这些颇具东方风味的文字,可能有些读者无法加以联想体会,并觉得它们是属于特殊文化的一群。然而,这些读者若能区分故事本身及其要点,便可以受益匪浅。毕竟,世间的问题及真理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诚挚的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并期望读者不要带有讥讽与怀疑的眼光阅读本书。


达摩难陀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忧虑及其来源



第一章  恐惧与忧虑



我们为生活付出恐惧与忧虑的代价,而焦虑便是恐惧与忧虑的根源。



恐惧与忧虑似乎是人类生活的一部份,任何一个活在现世的人,都无法从这些不愉快的精神困扰中挣脱。




到底人为何而担心呢?他们的忧虑完全根植于各种不同的承诺及责任,而这些忧虑起源于各种的伪装。在与人相比时总感到不如人:‘也许我无法胜任那个工作吧!’或‘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无法让人对我印象深刻。’他们不愿意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在他人面前出现,因此对自己说:‘我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真正的我,这么一来,别人可能对我失去信心或轻视我。’所以他们只有装做别人的样子。



人往往很在乎自己的外表——男人会担心自己秃头;女人则烦恼自己脸上出现皱纹或忧心自己的身材、肤质、身高等问题。



人们也害怕遭受他人的批评与抨击,或遭到上司的谴责,他们害怕被人嘲弄,而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每当有人表达与自己相同的意见,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同时,又感到愤愤不平。他们深感自己为批评所累,虽然明知那种批评是不公平也不是他们应得的。



担心自己的家庭又是一个问题:‘或许我根本不是个好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先生担心自己年轻貌美的太太会对其他男人示好;而太太也会忧虑自己英俊的丈夫会离她们而去或与其他女人私通。未婚男女担心如何找个好对象,而结了婚的夫妻又担心若膝下犹虚会是多么寂寞。在另一方面,已有子嗣的夫妻可能要担心子女的教养问题,有些人则忧虑:‘我老公(婆)已不再爱我,可能会遗弃我。‘或’等到我老了,孩子会不会照顾我?’有些父母过度担心小孩的安全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钱应付家庭的开销、家庭的保安问题、或是眷属亲人的健康情形等等。



在工作场合,人们可能烦恼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以及如何做正确的抉择。‘如果我的决定是错的,那该怎么办?’‘我应该现在赶快把股票卖了呢?还是迟些再卖?’‘我的部属在财务处理方面是否值得信任?或是他们会不会趁我不在时背叛公司?’有些人担心可能会造成的损失,或是无法如愿获得升迁,或是被托付太多的责任,有些人则烦恼功成名就时遭同事的嫉妒。



事实上,我们每天所遇到的烦恼永远也无法详细列出来。活著本就充满了忧虑和恐惧,这造成我们内心的黑暗面。人有无数的恐惧——害怕在不安中惊醒、怕敌人、怕饥饿、怕生病、怕失去财产、怕老、怕死、甚至害怕来世。



人不只担忧事情出纰漏,甚至事情进行的太顺利也要烦恼。在他的心中有种隐约的恐惧感,似乎事情会在突然之间出错,眼前的快乐可能在下一秒变成悲哀。虽然有人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人们还是担心没有消息,无端的担忧使得生活中充满恐惧。这种不幸降临在所有的人身上,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能从桎梏中解脱。



忧虑的原因



在所有负面的精神状态中,最不健康、最伤身体的是慢性的忧虑。人为什么会忧虑呢?最根本的答案只有一个——忧虑是因为‘我’和‘我的’概念或佛教说的‘我执’所致。



几乎所有比人类低等的动物均靠本能生存,而人类则不然。人类拥有优越的思考能力及直觉,惯用理智创造永久的自我,在人类思想史上,佛教对于自我观念的探讨,占有独特的地位,佛教的教义指出,自我或精神只是一种概念,通常无法与现实世界相呼应。从对自我的信仰中,人发展错误的‘自我’和‘所属’想法,因而产生渴求、私欲、欺骗、骄傲,以及其他不健全的思想。这‘自我’的概念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小至个人冲突,大到国与国间的战争。



从‘自我’的观念中,人们错误地相信,必须不断地满足充满欲望的肉体。因此无法满足需求和欲望,便会带给他烦恼和忧虑。



因而,忧虑只是一个渴望世俗欢愉的负向心理状态。对某样物体愈执著就愈怕失去它,但是,当一个人的欲望获得满足时,新的需求又会产生。



同样的,人害怕与厌恶的事物有所牵扯,对喜悦的执著与对不快事物的厌恶便造成忧虑。有时极端的话,只要与某样物品或情境有所关连,即使对本人无伤也会产生忧虑。例如对黑暗的恐惧、置身于封闭空间的恐惧、对空旷空间的恐惧、惧高、害怕动物、恶魔、幽灵、怕小偷、怕敌人、怕符咒、幻想被人攻击或背地里遭人杀害等。



一个人经历的忧虑与遭遇,只是自我对多变的尘世欲望所产生的交互作用。无法了解这项事实是遭遇诸多痛苦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修养内心,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特性,便容易克服痛苦。因为他了解无论是愉快的经历或是所爱的人,终有远离的一日,而且随时均可能发生;可能在事业起步之初、或中途、甚至在结束之际。在这不确定的世界里唯一确定的事是凡事均有终点。所以一个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或事必躬亲的人应该想想,当他无法在场时该怎么办。他会被人所怀念,也可能有人会觉察到他已不在人世,但时间不会太久。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是不可或缺的,少了他一人,世界还是会继续运转。既然如此,他就大可不必这么担心自己,心怀想像的忧虑,以至伤害自己的健康,缩短人生的旅程,直到终点——死亡。



而亲密关系的破裂亦带来痛苦。当自己所爱的人离开了,便感到失落、灰心、绝望与充满挫折,这是自然反应。当自己被所爱的人拒绝时总是痛苦万分的,但有些人不去克服困难,让时间来治疗伤痕,反而以沮丧来麻痹自己,在心里想了一遍又一遍,找各种方法或手段治疗自己破碎的心,有些人甚至使用暴力来发泄愤怒与挫折。



恐惧和迷信



此外,还有一种在人心蔓延的恐惧:对自然及未知的不可抗力的恐惧。在人学习和野兽搏斗,并且保护自己防御外族时,这种恐惧长久以来即深驻人心。在漫长的蛮荒深夜中,当人与大自然的力量抗衡时,迷信的种子早已深植人心,而传承下来,一代延至一代迄今未止。



恐惧在原始感官中被形容为一种强烈感情的反应。发生时,在本能上有想逃离引起该恐惧情境的冲动,并出现如脸色苍白、颤抖、心跳急速、口干舌燥等生理状态。



根据名心理学家约翰·柏多斯·华生的说法:‘恐惧是三种自然情感的反应之一,另外二种是爱与愤怒。’依华生的观点,突然失去关爱或遇到巨大噪音皆会导致初生儿的恐惧感。他相信即使是婴儿,也需要受到挚爱与给予信心。母爱可以缓和他心中的焦虑。人们相信初生婴儿心中的恐惧可能与前世的生活方式有关,这些恐惧仍深刻地烙印在婴儿心中,而这些与前生有关的恐惧感,时常会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



当面对无法理解的势力时,原始人与野兽间的差异便很清楚。野兽直觉的去适应并屈服于威势下;然而,原始人在被凶狠的野兽包围、或面临自然现象如雨、风、暴风、闪电,及天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传染疾病时,会匍匐在地上,向未知的力量寻求保护。从稍早对外界力量的感觉,人认为可以藉祷告来停止灾害,就像自己也可被取悦般。原始人发展仪式及信仰,把自然的力量当作神,若是助力就变成‘善神’,若是阻力,则变成‘恶神’。



于是,那些不了解自然法则的人便心生恐惧,不管是原则也好、动机也好,恐惧是迷信的开始,在许多宗教信徒的内心中,他们依赖神的帮助来满足需求,深恐得罪造物主,因此许多宗教制度及信仰的根基都建立在对未知的恐惧上,而由宗教产生的恐惧是最严重的一种,因为它禁锢并诱惑人心,并助长无知与迷信。



在这千变万化、对问题永无解决之道的世界里,人们渴求自身及所爱之人的安全。在自认为解决了难题时,产生原先问题的环境可能已经改变,因而引发另一个问题,情况依然令人困扰与迷惑。于是,他深感忧虑,就像一个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小孩一般,担心著每一次风浪的袭击。



在这种渴求安全感及害怕死亡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求助于宗教力量。于是在神秘的宇宙中,对于令人恐惧的物品发展出了信仰,是无知与对未知的恐惧使人产生最初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宇宙的一切运行原则,都是由超越自然力量完美的神所掌握。虽然科学的发展多少减低了这些迷信,也增进现代人的知识,但是过去的迷信依旧残留在人心。因此,人们必须从束缚中挣脱开来。迷信削弱意志,囚禁人心,而且荒诞不经的宗教理论及信仰,不仅深植于粗野不文的人心,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心里根深蒂固。



因此,我们应该记得释尊说过的一句话:‘不论恐惧源自何处,它总是来自愚人而非智者。’



忧虑带来什么



亚力斯·卡罗医师说:‘当嫉妒、仇恨和恐惧成为习惯时,疾病就不远了。’医学的观点是,假如无法消除烦恼与忧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皮肤病、哮喘将更形恶化。当我们产生需求时,欲望的念头会引起生理的失调,医生发现病人有时是在自我期许下康复,而非医师的诊疗。心灵的伤痛会彻底瓦解健康的身体。企业家若不懂如何排解忧虑及沉重的压力,往往会英年早逝;而无论外界如何地骚动,能够保持内心平静的人,则不会引起生理与心理的疾病。



经验也显示,忧虑时常导致身心失常,忧虑使血液更快干涸。适度的恐惧与忧虑是自然的,并且对自我成长或许也是必要的,可是,若控制不住时,长期的恐惧和忧虑对人体只会造成破坏,这些要素均会削减身体自然的功能。



根据医学上的观点,治疗功能失调症状的患者时,须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灵状态;同时,忧虑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给人身体、心灵的摧残。而且,一个长年忧虑的人通常会给家里、办公室中、以及社会上造成不愉快的气氛,透过他个人的忧虑、惊慌引起的卤莽行径,经常会破坏了周遭的平和与欢乐。



如同忧虑可以造成自己及他人的伤害般,恐惧亦然。持续的恐惧使一个人处在长期精神戒备和剧烈挣扎的痛苦中。恐惧腐蚀生命、堕落人心,它是一种强烈的悲观力量,时常为未来前途蒙上阴影。假若一个人怀有任何一种恐惧,他的思想必然受到影响,这种不健全的心灵状况会慢慢侵蚀人性,而变成恶魔的主人。



恐惧力量对我们影响之大,它甚至被形容为人类的撒旦,有几百万人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对恶魔、幽灵与众神感到恐惧,这是人性无知的表征。



如果对威胁的来临没有预先的心理准备,突然而至的危机可能会将恐惧转变为惊惶失措。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我们的困扰



遇到困难有两种处理方法:去改变它,否则便去面对它。倘若可以尽人力去挽回,何必忧伤呢?——去改变它呀!假如已经回天乏术,也毋须沮丧,愤怒和忧心都不会使事情回转的。



——圣提蒂瓦——  



生活是一连串不如意的旅程,只要活在世上,困扰和烦恼就会一直成为生活的一部份。生命中充满著利益、名声、赞美与欢乐,然而我们也有面对不利环境的时刻,例如失败、毁谤、责备与痛苦。生活如同钟摆,摇动不定,目前摇荡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情境,或许下一瞬间又摆到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状况了。



人通常有夸大问题的倾向,而不去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这与‘小题大作’类似。当失去所爱的人、事、物时,总觉得自己再也不会有任何欢乐可言了。如果遇到一些人无法了解他们的需要,却又不断困扰他们时,便会感到从未受过如此不堪的待遇,而将伤害埋在心里,带著没必要的痛苦,继续接受这些想法的折磨。让我们摒弃这些想法,了解到万事都有终极,所受的困苦总有消弭的一天,不是更好吗?



我们应该了解,生命中所遭受的一切终有解决之道,没有永远受诅咒的灾难,除非自己愿意让事情如此发展。去了解所有制约的现象(包括灾难及各种问题)所引起的原因是很重要的,而且每件事的发生一定有其前因后果。藉由找寻问题的根源,便可以解决各种形式的灾难。



面对问题



遇到问题不可气馁,相反地,要明智地去克服它。没有一个世俗的人可以从困扰中解脱,因此,不是问题本身来区分何者是智者,何者不是,重点在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



苏格拉底的太太是以火爆脾气闻名的,常常挑先生的毛病,几乎每天喋喋不休地责骂他。有一天,在太太骂完了之后,苏格拉底却赞扬她的措词及演讲技巧都比上一次进步了不少。



这显示一个聪明人如何面对问题,并以幽默方式消遣之。



尼赫鲁曾说过:‘我们应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用心灵去面对,而不是拿怪力乱神为名义当挡箭牌躲开。’



依拉·威克斯在笑谈人的困扰上提出她的观点:



当生命就像一首歌时,

快乐是很容易的;

但人活得有价值——

在于他懂得笑,

尤其在事情错得离谱时。

心灵的困扰是一种考验,

且常是经年累月的,

令世人赞赏的微笑,

是闪烁在泪水中的笑容。



瑞宾·泰戈尔博士是一个著名的印度诗人,他在祈祷文里表达面对问题的态度,而不必藏匿自己的恐惧及忧虑。



不要让我汲汲寻求避免危险的保护,

而是无惧地去面对。

不要让我祈求消弭痛楚,而是有颗征服的心。

不要使我恳求消除忧虑的恐惧,

而是希望有赢回自由的耐性。



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譬如当我们喜爱的事物遗失或损毁了,有两种方法来处理:可以责怪自己或他人,因而笼罩在低潮情绪中;或者抛开烦恼,说:‘事情已经过了,丢掉东西已经够悲惨的了,为何还让自己因而不快乐呢?’追溯原因,日后不要再犯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们也该想想因应措施,或是可能引发的问题。假如损失没有影响到他人,或许就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因为问题的原因可能十分复杂,不是轻易能够找到解答。如果不幸的事超出我们的控制之外时,我们应该依仗对生命的了解,鼓起勇气去面对它。



换句话说,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而非驼鸟式的躲藏。假如因负面的想法导致不愉快,那真是自作自受。



根据释尊的说法:‘心灵是先驱,是首领;万法唯心造。’他认为悲伤是由自身行为及无知引起的,并指点众生必须自己去找寻快乐,摆脱悲伤。



培养勇气及理解力



藉著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想,因为一颗未经修行的心正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释尊说:‘心灵是很难理解的,它十分敏锐且游移于意志间。智者会守护它,因为小心维护心灵常会导向幸福。’



人往往易于将自己的忧虑归罪于他人,尤其是找不到解决方法时更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找来代罪羔羊——可以受责备、发泄苦情的人。例如小孩受伤而哭时,为了让他不再哭,妈妈假装打其他小孩,显示已经有人受罚,小孩子报了仇,因而得到满足,便展开笑颜。这明显的表示对人采取报复手段会满足一个世俗者的心。



要承认自己的缺点总是很难,而责怪别人就显得容易得多。事实上,虽然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却有不少人引以为乐。所以当遇到相同的情形,我们不应该对人心怀恨意,而应该竭力承受痛苦并冷静地解决问题。要记得当他人制造麻烦令人忧心时,假如我们知道如何保护心灵,便无人可以真正侵犯自己。



在《法句经》中,释尊说:‘即使是最坏的敌人,也不能像自己毫无防御的内心般伤害自己,然而一旦心灵被操纵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亲人也不能帮你。’



以下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所写的一首诗,能够帮助我们坦荡荡的以勇气来面对麻烦。



心怀自信



在他人失态而责怪于你时,依然昂首阔步;

在遭他人怀疑时,依然相信自己并宽容他人。



遭受他人欺骗,而不落入圈套,

或遭人怨恨而不回报,

而自己相貌平平,说话也不机智;

依然等待 耐心地等待。



假如拥有梦想,应该心怀世界,

假如拥有思想,而不图利自己;

那么荣耀与灾难便无轩轾。



当赢来的钱财,

孤注一掷于骰子游戏的风险中,

输尽又重新开始,

依然不对损失置啄一言。



当自己口中说出来的真理,

遭流氓扭曲、愚人诬陷,依然可以忍受,

或眼看自己一生的心血遭受破坏,

有勇气以破损的工具重建;



当精疲力尽后,依然可以强迫心智继续运作,

当体力耗尽,

只剩意志说:‘撑下去!’



当与众人接触,依然保持美德,

或与国王并肩而行,依然保持谦卑,

当敌人或挚爱的人皆不能伤害你,

当所有的人把你当成其中一员,但却不过火;



当你原谅不可原谅之事,

世界便属于你,

更世俗的一切事物均包容在其中,

此外,

你将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孩子!



在面临恐惧时,要有相当的勇气去了解事情真相,并有更大的毅力去接受经历过的真理。恐惧是自己造成的,但若能坦然面对,则恐惧就无所遁形。坦白面对恐惧是很重要的,假如我们可以客观地追溯恐惧的来源,这场克服恐惧之战已经拔得头筹了。



忧虑时,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展现给世界看,每个人的问题已多如牛毛了,根本无暇顾及他人的问题。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把问题交给值得信赖的人,或说给能对我们伸出援手的人听,千万不要再添增哀愁给那些自顾不暇、爱莫能助的人。



当遇到困难时,您是否有勇气保持微笑呢?如果能减少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以为只有自己才需要安慰,那就不难了。而且应该惜福,而不怨天尤人。记得一句话:‘我总在抱怨自己没鞋子穿,直到有天我遇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思及此,便可以了解还有太多比我们更悲惨的人,自身的问题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想想别人,而不笼罩在自己的困境中也是一种快乐的方法。忙于为他人带来快乐的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想到自己的私利。



有个学生问一位著名的英国解剖学家一个问题:‘治疗恐惧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回答:‘试试为他人做点事!’这学生感到很惊讶并要求进一步的说明,老师说:‘心中不能同时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想法,否则必会产生互相排挤的现象。举例来说,假设心灵完全被摒除自私、乐于助人的意念占满了,就不会有剩余的空间容纳恐惧。’这观点说明健康的思想与不健康的思想是不会同时出现的,与佛家所言相同。建立起一颗光明的心,困惑恐惧将不会在心中扎根,并且,还要保持一颗温暖的心,帮助他人。



磨练心智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锻炼体魄及言行。五官包括眼、耳、鼻、舌及身体,提供众生对于环境感觉的讯息。眼睛看到物体而创造思想,正如耳朵是听觉系统,鼻子是嗅觉系统般,藉由感官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心灵可以分辨哪些刺激是令人雀跃的、厌恶的、或是中立的,而且,还侦察出身体对这些讯息的反应。大部份的人对物体的反应是自发性的,亲近悦人的物体,避开令人憎恶的东西,极少人能摆脱这些制约反应的控制。



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身体言行。思想可分为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健康的思想能够发展出正直的人格,合适的态度和正当的行为。这种思想有助于人类的福祉。相反的,阻碍积极的人格发展,以及对人类有害的便是不健康的思想。



人要学习认识思想的本质,因为思想瞬息万变。人一旦发展出观照思想的技巧,那么他在培养正确思想上已迈出一大步。如果思想不纯正,他应该竭力摒弃这些不正的思虑;如果思想纯正,那么他应该尽力去培养发展它。换句话说,透过对思想了解的修养,人可以驾驭自己的心灵,而不被感官玩弄于股掌之间。



锻炼身体以净化心灵与言行可以带来欢愉。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些,而快乐本就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想获得与生俱来的快乐,应力行佛家所训诫的净化自己过程:



一、抛弃所有丑恶的念头。(已生恶令永断)

二、摒弃有害的思想。(未生恶令不生)

三、培养健全的信念,并每日身体力行。(已生善令增长)

四、孕育尚未萌芽的健全思想。(未生善令得生)



这四个原则(四正勤)可在日常生活中轻易地实践,此乃保存一颗清澈明朗之心的方法之一,人人均可做到。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人无视于自己的渴望、欲求及嫌恶的情绪,其实,假如真心想拥有快乐,实在不该如此。我们应该立即自我觉醒,培养积极健全与启发性的观念,而现在正是开始著手的最好时机。



以正确的观点思考问题



面临棘手问题时,总觉得沮丧,看起来似乎很严重。这时,可以在夜晚时分出外散步,抬头凝视夜空,见到满天星光点点、灿烂夺目。从外太空看来,太阳在整个银河系中也只不过是众多星星的其中之一。假如太阳突然从外太空消逝,就整个宇宙而言,恐怕是浑然不觉的。



我们的世界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假如我们都消失了,又有何宇宙性的象征意义呢?当然所爱的人、朋友会想念我们一阵子,但除了他们,也许再也没有人会了。与自己相比,我们的困扰又是多么渺小。思及宇宙的浩瀚,太阳相较之下就显得微小,更遑论我们所处的世界了,相形之下,困扰是多么微不足道。



假使从这个观点来看,便可了解八正道中第一道的‘正见’的含意,它是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视自己的重要性甚于一切,进而了解生命中的事物哪些重要,哪些则否,以及体会困扰对我们的微不足道。想一下回教徒珍贵的谚语:



信仰是力量的来源,

悲伤是我的朋友,

知识是我的武器,

耐性是我的装束及美德。



——先知穆罕默德  



麻烦很快就会远离,今日使您悲伤的明日将被遗忘。也许您记得哭过,但是记不得哭泣的原因。在生命的旅途中,有多少晚上睁著眼睛躺在床上,虚掷心神及劳力,回想著白天所发生的困扰。我们会一再反覆地回想对他人的恨意,但在另一件更令人气愤的事发生时,又让我们回顾究竟一开始是在气什么?想想过去的怨恨,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是自己刻意使自己不愉快,事实上,只要使思虑移转,便可终止这一切的不快。



不管困难有多大,痛苦有多深,时间会治疗一切。但在依赖时间之前,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我们须常保心中平静,不让烦恼虚耗我们的精力,毕竟快乐要自己创造。



我们无须亲身经历,就可得到知识。以知识作为凭借,很多年轻人以为可以克服世上所有的问题。然而科学解决得了物质的麻烦,却解决不了精神的困扰。没有人能取代经验万物的智者,想想这句话:‘十八岁时,我自忖父亲愚不可及;现在我二十八岁了,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在十年间学到这么多东西!’这不是父亲的成长,而是您学会以成熟的眼光看待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我们为何受苦



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于自私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无法与我们的精力和环境的改变相配合。



——释尊——  



没有比释尊更透彻地体验到人类的痛苦了。让我们深入去了解释尊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参透人世痛苦的原因与解决之道。



释尊未出家前贵为一个王子,拥有富丽堂皇、终身备受呵护的宫廷生活,他不愁苦,只有安逸和奢华,终日有美丽的女仆服侍,官中乐师、诱人的舞者忙于取悦他,拥有任何一个正常人所能享受的极限,但他身为王子,生活仍感到空虚。



有一天,世尊到宫外游玩时,看到四种景象,或许这对其他人而言不过是普通的现象罢了,但却带给他很大的冲击——他分别遇到一个老人、一位病人、一个死人及一个化缘的僧侣。他对这四种现象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的景象,他悟出生命原是由苦难堆砌而成的。前三种景象提醒他老年、病痛及最终的死亡是人世间不可避免的宿命,他也不例外。



但是僧侣的出现,让他重新唤起希望,给予他灵感和勇气来放弃王位及世间所有的享乐,去寻找真理,以拯救在痛苦深渊中的生灵。



一天晚上,释尊决定放弃物质享受,去探索宇宙间人类生存意义的解答。他悄然离开皇宫,身上只穿著一件单袍,整整六年之久,他四处飘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及在哪儿歇脚。他没有同伴,除了路人施舍的食物之外,没吃过一顿正餐,像乞丐般,他手持破碗进食。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在第一眼看到穷人施舍他的粗劣杂菜时,差点忍不住甩掉,但他忍受一切——粗食、炽阳、豪雨及在湿冷的森林中渡夜——赤足跋山涉水,为真理不断地访求老师。



最后,终于让他在菩提树下悟出真理。在此过程中,他分享贫苦大众的人生经验,领悟到贪欲不只来自于奢华的生活,更来自藉苦行磨练心智以获得智慧和自由的迷思,他差点死于刻苦的自我磨练,但事实证明苦行对悟道并无丝毫助益,他也曾试著与最好的老师学习,但却得不到他想要的解答,最后他体验出必须靠自己去寻求真理,他放弃对自我折磨并采取‘中庸之道’,避开极度的奢华或自我虐待。本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藉自制的工夫而成为万世景仰的释尊。



释尊发现痛苦来自各种欲望,要摆脱痛苦,必须遵循八正道的方法。在彻底领悟生命本质后,释尊奉献一生,教导那些愿意听他述说真理及有所了解的人。



生命的本质



释尊正视痛苦与快乐的本质,这不是未启蒙的心可以看见的。通常,大部份的人不愿面对生命的真实面貌,往往藉由白日梦或幻想,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很多人从来看不见、不明了、甚至不在乎去寻找生命的真相,反而比较喜欢生活在平凡乏味的世界里。



假如我们检讨一下人性,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到人性充满缺陷,每个生物,不管是人或其他生物均为永无止尽的生存之战而挣扎,虽有短暂的快乐,但同时也伴随病痛的侵袭、年老及死亡。



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兼哲学家歌德曾说过:‘假如让他算算这一生中快乐的日子的话,加起来不到两个星期。’



不管我们如何巧妙的安排、组织社会、协调人际关系,只要世界存在,即使是最好的人,还是难逃苦难;即使我们拥有财富,避免生活的刺激,却也躲不过死亡,我们的肉体终将分解。必死的命运是人世上不变的法则,生存的终结是死亡,这个念头对无知的人而言,是难以容忍的,他们沉于享乐,并误认为生命是永恒的。



拒绝认清真相,接受生命(如年老、死亡)的真理,到头来人必定吃足苦头。唯有念及死亡的必然,以及保持正直不阿的心态,必定能够赋予人勇气,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在悲伤或面临死亡的刹那间保持镇定。



贪欲像影子般跟随人的一生。在婴孩时期,就必须承担责任;在成年时期,更在养家活口的重责中挣扎,而晚年的生活又充满病痛、虚弱、依赖、孤独、受苦乃至死亡,这就是所有人类的命运。



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为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易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了解生命的真实



没有学佛的人无法参透生活即是痛苦的真正含意;想想,地球上的生物不是捕食猎物,便是遭其他动物捕食,甚至草食性动物亦生活在恐惧当中,因为他们是其他动物及人类的牺牲品,没有人可以从生存的战役中逃脱,因而生存一定会带来对痛苦、死亡的恐惧及生活的不确定感,释尊一生的转捩点,在他还是个王子时出现。有天,他看到一只青蛙被蛇吞了,然后一只老鹰猛扑带走蛙和蛇。释尊对此感触良深,所有生物均是可怜的,因为所有生物总要挣扎躲过自己的克星,同时,他们又为求生存而捕食他物。这实在令人费解,为何伟大而怜悯的神创造这些无辜的生命,目的在使他们受苦?何以造物主让众生不断地生活在捕食的恐惧中?



在充满贪欲的世界中,释尊义无反顾地为无常的世界,提供稳定的保证。一些不明了的人因而称呼他为悲观主义者,他们像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小孩,认为随著潮汐来往,城堡必毁坏的预言是悲观主义者。但是在尘世的不定中,释尊赐予我们比安定还要好的东西。他提出追求最终稳定的方法——涅槃,永恒的平静及无虞。



根据佛教的观点,世事本是无常。人之所以不满足是由于不了解世界的无常。很多人甚至无法领悟这个道理,即使知道,也不习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无知,我们责怪政府、不满社会或厌恶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对于身为文明人而言,实在应该为我们的自大与无知负责。阻挠我们悟道的障碍是私心、骄傲、仇恨及无知。就是这些污秽的心态妨碍我们寻找真理。



通常我们不喜欢真相,是因为事实总是令人不悦或无法满足欲望。没有比‘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句话更重要、更深含意义了。换句话说,便是忠于自己的良心。不管我们是否接受欲望导致悲伤的道理,都不会也不能改变宇宙万物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能够分辨对错间的不同,但由于无知和愚蠢,我们时常给自己找上千个理由,表示察觉不到个中差异。以我们的智慧,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上各种的理由,但追究其根本,我们最好还是承认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应该如同一个外科大夫般,找出扩散的癌细胞,予以切除。手术是很痛苦的,但是一旦癌细胞切除后,拥有健康的希望又将令人雀跃万分。



稍纵即逝的快乐



生命不完整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法国哲学家亨利贝格森说:‘生活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成熟,成熟是为了不断创造自我。’所以,那些痛苦颓丧的人应该寻求光明及依靠,而不是把快乐的希望建筑在宛如河口流沙的生命中。



当一个人拥有快乐的生活时,都会希望时间能停止流逝,然而,时间不断地流逝,却是我们生活上的一个特质。在不断起伏的时间中,我们随著生、老、病、死载沉载浮。



释尊:‘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却是必然。’



短暂的生命向每个人大招其手,年轻人终究会衰老,健壮的身体会受病魔侵袭,精力将会耗尽,美丽会变成丑陋,所有的生命也会步上死亡,无人可阻挡这个过程。死亡尾随生命而来就有如夜晚紧跟著白昼般,不论贫富、老幼都一样,然而,人很健忘,以为生命是不朽的。



如果细看人生,会发现生命的变动与起伏频繁:乍起乍落、成败得失、鼓励嘲讽、赞美责难。我们内心情绪的反应随之快乐悲伤、欢愉沮丧、满足失望、期盼恐惧。



这些情绪把人送到极乐境界,但不久又推入万丈深渊。还尚未歇息,旋即又推向另一峰潮,我们怎能奢求永驻高峰顶点呢?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浪潮中,心中有一座平静的岛屿,能够保护我们,不受风浪侵袭,这片心田是历经挫折后的智慧结晶,能够提供我们安宁与平静的力量。



生命之幻象



即使快乐也是建筑在贪欲之上。在我们修行的路途上,不管喜欢与否都要认清这一点。乍听之下,似乎会令人不快,但是如果因而放弃,那么距求真理之路则将遥不可及,而且会受幻想所蒙骗。



由于世界偶尔也有美好的一面,所以要相信这一点并非易事,但环顾四周,即使在春天这般璀璨的景色下,还是有许多人死亡,而且更多的人遭受不治之症的折磨,事实上,我们会经历各种不同形式的失望、挫折、恐惧与痛苦。随著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如果不故意蒙闭自己的眼睛,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逐渐开阔,如再深入看生命的内涵,会发现我们可以自他人的生活领悟生命的无常,一个喜剧的结局有可能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细微的失误可能会毁了人的一生。



因此,生命是无常的,这项体验多少安慰了人们追寻的心灵。



世界运转不息

从新生到衰萎

如水中的泡沫

晶莹、破灭而后消失



——雪莱——  



西藏佛教徒兼瑜伽大师、诗人密勒日巴阐明了以下简单、易理解的生命之图: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

来得快,去得也快。’



病痛有如一只被弹弓打伤的鸟,

知否?健康和精力总有一天离你而去,

死亡则像一盏枯竭的油灯(在最后的闪动后熄灭)。

这个世界是短暂的;

我保证没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作弄的命运如同瀑布,

从不会往上倾泄。



一个罪犯有如一棵有毒的树——

一旦靠近它,便会受伤,

一个罪人如同冻伤的豌豆——

也像腐败的肥肉,会毁了一锅的食物。

佛法的修行者就如同农夫在田里耕种。



命运法则就像轮回——

不论是谁乱了它的秩序都将损失惨重。

轮回有如一根肉上的毒刺——

假如没有拔掉,毒性便会蔓延全身。



即将来临的死亡,

有如黄昏时树木的影子——

飞快消逝,令人阻挡不及。

当此刻来临时,除了神圣的佛法之外,

谁也阻止不了。



虽然佛法是胜利的泉源。

但毕竟受其鼓舞的人还是少数。

许多人都纠结在轮回的悲剧里,

在注定的不幸中,

与盗贼互争利益。

年轻健壮时,

总不曾想到会生病,

但病痛往往来得如闪电般急速。



当生活在尘世纠纷之中,

总想不到死亡的降临,

但它也如雷电般急遽地劈在人头上。



病、老、死如同手口,

彼此相互交错,

难道你不怕以往所经历过的悲苦吗?

假如再有不幸,痛苦必将更深一层。

生活上的灾难接连不断,

如海上的浪潮般波涛汹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直到自己自其中解放,

痛苦和快乐才能随意来去,

像街上偶遇的路人般。



快乐有如做日光浴,

总随著人转移;

短暂的人、事、物也如暴风雪,

来时总不会好意的示警。

思及这些,

为何还不跟随佛法呢?



——《密勒日巴之歌》——  



我们能满足欲望吗?



在今日遭贪求、仇恨、怀疑及恐惧支配的所谓先进社会中,愈来愈多人感到孤寂、挫折、嫉妒及充斥著敌意,无法认清生命的意义是一点也不稀奇了。现代的青年更从犯罪到吸毒,在在显示出对生命的迷惘。



人类的敌人是私心,所有罪恶缘此而生。人总是渴求快乐与财富,以为快乐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这种想法在物质主义的社会更为风行,当无害的欲求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时,不应该以为感官的满足是最大享受,或是快乐的唯一泉源。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所过的生活是空虚缥缈的,如同追逐彩虹式的生活,显然不切实际。



有些事物带给人快乐,不想让它轻易溜走;有些事物则给人痛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除非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及厌恶感,否则,祸端总是接踵而至。欲望和反感彼此牵连,一会儿行为是反感所驱使,一会儿又是欲望所致。



当饥饿或口渴时,我们会感到不适,因此,欲望使人想平息这不适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欲望皆起源于此,由于不适感或空虚感的趋使,然后便开始去寻找自认为可以抑制痛苦的妙方。倘若没找著,空虚与不适便持续下去;倘若找到了,欲望或饥饿得到满足后,过一会儿便消失不复存在,当期待的快乐消失后,我们会感到遭受欺骗与失望,因为结果永远无法与期待相符。新的欲望于焉产生,而尘世的生活便建立在不断追寻欲望的满足中。



有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搜集物质的东西,却永远不满足,反而身陷于无穷的欲望中,寻求不著自己要的东西就失望不已。但即使好不容易寻获所需,也一样无法欢欣,因为所寻觅的物品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他们的欲望与期待无法圆满达成,获得的事物也感到不满意,总以为‘草是邻家的绿’,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快乐的。拥有愈多,欲望就愈大。有人说,人的需求如食物、房屋及衣服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却常常满足不了人的欲望。



肉体上的满足不是真正的快乐



很多人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事实上,钱在现代社会为求生活舒适或许有用,但终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更制造出问题来,所以,我们该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了解事物真正的内涵,而减低对感官的需求时,便会自平凡与知足中得到心灵的平静。



为满足希望或怨恨,人常常给自己或他人制造麻烦:国家之间发动战争,冀求打倒对方,霸占领土,各国的历史便由灾难与战争占尽整个篇幅。但是,人活在现世中很难认清自己,在尝尽百苦、面对多少危险后,尚不能觉醒,面对现实。就像骆驼喜欢吃有剌的灌木般,吞食愈多的剌就涌出愈多鲜血,但仍旧不肯放弃,继续埋头猛吃。事实上,所有现世的欢乐就像吃热马铃薯般,总是令人容易受伤。



释尊谓所有的悲苦乃源自于错误的索求:更多的钱好放纵一番、权势以淩驾人,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等。这些欲望使人对生活不满,并只顾及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利益。如果这些人没有得到满足,便益发地不满,然而在得到自己所求之时,又因为害怕失去所得,仍然感到不满与失望。



因此,所有心灵上的痛苦皆是来自于肉体渴望逸乐。我们时常伪装自己,不以真实面貌示人,渴望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或摒弃不想要的物品。因此无庸置疑的,无法让人享受真正快乐的罪魁祸首就是欲望。



恐惧,是由于我们想要避免不愉快的经验;贪婪,是因为我们想要拥有;嫉妒,是希望他人不要拥有我们所缺乏的事物;悲伤,是盼望重获人或物,这些负面的情绪皆是由于欲望造成的,并束缚我们,所以,唯一的办法只有摆脱肇因的欲望了。也许不易做到,但也非天方夜谭,克服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平静与满足。



释尊曾说过:‘天上人间的喜乐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欢愉。’



以下亦值得深思:



遗憾使一个人负担沉重,

而快乐是把担子卸下来;

当人把担子除却后,

将不会再成为他人的负担。



痛苦是生存所付的代价,而痛苦的产生是因欲求而来。为了满足欲望,我们会做出一些事情,而种下因果的种子,在今生或来世,我们的行为会带来回报,换句话说,自私的欲望会在轮回中显现出来。由于我们以往的行为掺杂其他因素,才呈现今日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



观照自己



有人一生不断学习,从经验中累积智慧,而了解到要求愈多痛苦益甚,要消弭痛苦不是仰望上帝,而是从自己身上寻求解决之道。



无论如何,一个只具有凡心的人总会遭受太多身心的悲苦。少壮时想让日子填满欢笑,但尚未尝到,即早已迈入老年,临老时,虽苦恼身体无法享受快乐,但心灵对欲望的追求仍不减年轻时代,这些人的欲望随著年岁而增长,愈老欲望愈强烈,当然痛苦也就相对愈大了。



不能控制欲望归因于一个人的骄傲。在骄矜的外表下,人时常作恶多端而无法认清事实,我们应该避免在保有健康拥有美好生活的年轻时期,坚持骄傲。



有些人看不清自己,傲视群伦,过于自满,因而有此高傲的想法,这可能极度危险,因为骄傲是失败的前身。







牛粪上骄傲的甲虫:从前有一只甲虫飞到牛粪上,非常喜爱这个地方,便邀其他同伴一同在粪上建立它们的小城市。在辛劳的工作数天后,终于在粪堆上建造了一座城市,甲虫们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得意,决定推选第一只甲虫当国王。为了荣耀国王,其他甲虫在城中举行盛大的阅兵大典。正当游行进行到一半时,有一只大象碰巧经过,看见一堆牛粪便举起脚以免踩到。然而,国王看到大象却很生气的咆哮著:‘喂!难道你对本王一点尊敬也没有吗?难道你不知道把脚抬在我的头上是很无礼的吗?立刻道歉,否则我就要判你罪了。’那大象低头一看,道:‘吾皇陛下,请原谅小民之罪……’说著便跪下,摧毁了国王、城市、市民,与骄傲。







释尊看到人生四象,克服三种骄傲:看到老人,丢开身为年轻人的骄傲。看到生病的人,抛开健康者的骄傲。看到去世的人,挣脱生者的骄傲。倘若能摆脱这些骄傲,当自己经历这些人生过程时,就不会惊恐和沮丧了,想想以下所言:



我易老;我没有战胜老年。

我易生病;我没有赶走病痛。

我是易于死亡的;我没有挣脱死亡。

人世的改变与分离都与我很亲近。

我是自己行为之结果;无论我种了什么因,

是好是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果。



在现在社会,年轻是最大的本钱。人会花大量的钱保有年轻,因此,有人即使年纪再怎么大也要到处掩饰,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







年轻女性的年龄:有一位女电影明星被员警逮到酒后驾车,员警问她的年龄,她回答‘三十岁’。



过了几年后,这位电影明星因类似罪状上法庭,同样也谎称自己的年龄是‘三十岁’,然后依旧认得她的检查官问:‘怎么可能呢?五年前你说你三十岁,怎么现在你还是三十岁?’这位已过气的明星为了压过他的气势,眨眨她的假睫毛说:‘阁下,我已经被提醒过好几次:在法庭前不能更改证词,所以我已经告诉过你我三十岁了,这次也决不会改变的。’







既然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而且不必如上述的电影明星对自己年龄撒谎,‘自知’乃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一步要知道心的本质,藉由心智发展及沉思来驾驭心性。心灵的修养可培养人一生的洞察力,宛如火炬照明生命中蜿蜓的小径,并使人从恶劣中分辨出至善,从错误中寻出正确之途。使内心的想法豁然开朗,因此,沉思冥想也有洁净心灵的功效。



我们冥想时,慎防幻想,尤其是心灵方面的幻想。有经验的冥想者倘若不小心,也常误入歧途。







一个冥想家的幻想:曾有个僧侣端坐冥想,欲达到至高境界,在心灵全神贯注状态下,他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创造出肉眼可见的具体幻想。因此,他认为自己已臻于完美,修持达到阿罗汉的地位。



他有位学生的修行也是十分崇高,而且境界已经达到阿罗汉,当他达到这个境界时,便了解老师由于自我蒙蔽,无法达到阿罗汉的地位,但问题在于如何让老师认清事实。



有一天,他跑到老师那儿,并问老师是不是个阿罗汉?‘当然是啊’!老师回答著:‘为了证明给你看,我可以创造出任何你心中所想的东西。’‘那么,变只大象吧!’学生说。一只大象立刻呈现眼前。‘让它攻击你吧!’学生又说。老师便让大象攻击他,就在大象要开始袭击时,老师见状拔腿就跑。



‘嘿!等等,假如你是个阿罗汉,’学生说:‘应该不惧怕,怎么你跑开了呢?’之后,老师便了解自己并未达到阿罗汉的境界。







人的肉体最多也活不过一个世纪,且经历世事的瞬息万变。人的感情是感觉和想像的汇集;人的心智乃是思想之河。我们的人格随时间改变,在肉体与心灵庞杂的交互中,没有一个永久的实体可视为不变的。



假设有个坑洞约一百呎深,且底下摆了些点燃的木炭,之后,放个梯子,然后叫人一个接一个爬下去,那些人一开始并无怨言,直到三十呎至四十呎深时,才开始抱怨,在四十至五十呎深时,感到一股热气,当走到七十呎或八十呎更接近火源时,他们体验到强烈的赤热感。同理,虽然释尊说人生是痛苦的,但年轻朋友从没吃过苦,可能无法体会,然而,对于解释倘若经历更多便更能看清痛苦的此项事实,这实不失为一个好例子。



我们必须承认在生活中为求方便,我们仍用传统的字眼,如‘我自己’或‘你自己’,这如同我们常说太阳自东方升起,事实上,我们是指地球绕著太阳自转而言。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四章  精神虐待及健康的心灵



做好事也许不难;困难的是要心地善良。但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且在他人控诉、批评、阻碍之下,还能为人服务,又属其中最难的了。



英文中‘人’这个字源自梵文,意即心智。人不只有肉体也有心灵,因为具备心智,人就能够思考,这是心智的特殊功能。藉由心智而非肉体,人能够被人所了解、欣赏及追随。倘若一个人不以心灵去理性的思考、慈悲的待人,那么,他就不配为人。



人出生到世上是来做些善事,而不是虚度光阴、无所事事、对社会造成负担的。应该不断的要求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否则便辜负了上天所赋予我们的独特能力。



在宇宙无数的生物中,人类努力攀上山的最高点,并挣扎著朝向完美存在的最高峰而行。我们目前已十分接近山峰了,再一、两步就可以到达,即使无法走完达到顶点,我们人生的道路是正确、安全的,不至于有跌落回低等动物的危险。最后一步通常是相当困难的,然而,秉持著坚忍的毅力及决心,我们可以确信自己达到永不后悔的境地。



因此,目前最急迫的事,是要确定我们不会跌落至更低的生物形态中,为了这个目标,必须试著明了生命的过程,并领会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涯的掌舵者。本著佛法指示的蓝图,领导自己的生命,不致降至低等的生存形态。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



生命在大部份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只是一个重覆单调的生活吧!有二十五年,他们工作为求生计;另外二十五年,挣扎于无尽的渴望中,以求累积更多的财富;而再另外的二十五年,慢慢步向死亡甚至完全不知自己的生命因何而活的意义。



很多人为了谋生,无暇享受生命,想保持自己光鲜的外表,却忽略了内在的修养。遭感官所蒙骗,以假为真。每天辛勤工作,甚至打落牙齿和血吞,为求财富、权势及地位,以为假如抓紧这些生命中的报酬,便可以‘成功’了。在此,有位作家想告诉我们人是如何过一生的:



我们活著、工作、梦想,

每个人皆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时欢笑,

有时悲伤,

日子因此消逝。



可以说,面对现代生活最大的弊端就是有太多的行动。行动,再行动,直到进入坟墓划上句点为止。很少人能花五分钟在静谧中好好松弛自己。



今天,人能以两倍音波的速度搭超音速飞机旅行。在陆地上,也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搭乘所谓的‘子弹列车’旅行,或乘气垫船呼啸海面。在这些人类活动中,目的在以更短的时间,从事更多的活动。他来去匆匆,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不得不然——匆匆忙忙吃饭,解决一餐之后又加入每天的竞争中。跳上床,辗转难眠到夜半,当正要入睡时,闹钟却响了,又得起床开始另一天的生活。现代人已经把身心摧残得体无完肤了。人的神经状态是禁不得起这种的生活步调,所以崩溃是迟早的事。大自然从来不赶场,我们应该也是一样的。



现代人往往工作过于忙碌,以至在睡梦中也会说梦话或梦游。现代人生活的步调宛如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机器般,频频发出怒吼。紧张精力的消耗、精神泉源的浪费在在侵蚀人的身心。



人似乎陷入各式各样的想法、观点及意识的困境中,这个现象发人省思,大众传播,如电视、电影、报章杂志等改变人的思考方法、欲望和生活型态;人类的性欲遭媒体彻底的利用,游说人们买些不需要的东西。音乐、舞蹈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提供现代人休闲活动,但现在已经被如吸毒般的感官刺激所取代,因而导致心灵浮躁不安,甚至引发人们原始的兽性,最后,人们变得困惑,舍正道而不为,而走上放纵、荒淫之途。



生活如战场



世界本身宛如一个大战场。每个地方都有打斗、暴动及血腥事件。生存充满著不断的挣扎:无论是分子之间、原子之间、电子之间,以至男人之间、女人之间、人与动物、精神自然之间冲突频仍,乃至于人的有躯之体都充满变迁与挣扎。



犹如世界般,心灵本身也是烽火连天的,每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影响到心灵的平衡。当小孩出生时,父母的心灵极度欢喜,而小孩生病或出了意外、得了不治之症时,又变得难过著急、郁郁寡欢。心在极喜、极悲中游走,因为一颗没有修行的心看不见生命的真正本质。因此,世人常会感受痛苦、恐惧、与不安定感,在不断的变迁中,情绪很少得到满足。然而,在另一方面,一个用冥想修养内心以及可以看清事物本质的人,他的心灵不会附属于这世俗世界,也不受其束缚。因此,他便可以从痛苦及世界的不完美中挣脱开来。



生命像一个永恒的战场,分别有两条防线防御我们,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而所谓外在的防线是知性及理性。假如第一条防线弹尽援绝,人会退到第二条防线:内心感情与思考,并重新奋战。当第二防线也失去了,他会先退出疗伤一阵子,为的只是哪一天能再出军作战。然而,如果人完全的退缩,躲在自己的壳内,生活在气愤、挫折、欲望和幻想中,经过长时间的轻消慢蚀,那健全的心智一定深受影响。



一个无法驾驭的心灵会被下述不健全的思想所左右:如私心、贪婪、世俗的名望、所得及财富。假如没有时时检视这些贪心、私欲,心灵会导向罪恶的渊薮,把人转变成邪魔妖鬼,杀害摧毁阻碍他们的人。



由于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现代人早已忘了自然之音,只想从生命中攫取更多的东西,但因此精神及体力均告崩溃,而双双瓦解。人被迫相信‘成功’意味有能力做任何事,而且要做最好的。当然,这在体力上是不可能的,此外,他全神专注在未来的快乐上,以至忽略倾听生理的需求及珍惜眼前重要的东西。所以,无法分辨孰轻孰重,也是我们挫折、忧虑、恐惧及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因此,结果会如何呢?这些焦虑及压力便会造成心理障碍及困扰,即是众所皆知的‘情绪杀手’。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恐惧、忧虑、不安、嫉妒心等等,不只使当事人受苦,也连累了周遭的人。



在许多已开发国家里,发现每十人中约有两人正受精神异常之苦,而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病状,需要接受精神科医师的治疗。愈来愈多的医院和机关因精神上的各种疾病患者而设立,还有更多极需治疗,却没有接受治疗的人。社会犯罪率的增加也与精神疾病有关,数字已达到令人警惕的地步了。其中一个由弗洛依德研究出来的结果是:‘强迫性罪犯及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这些人需要的是体谅与治疗,而非惩罚。’我们应该采取社会改革与健全的方式,而非一味的报复。



有些精神治疗上的技巧,可以用来医治那些心理不平衡的人,首先需将尘封已久的心理问题重新浮现。精神病医师鼓励患者多谈,并吐露出那些刻意掩饰下深藏已久的想法,有些问题甚至患者自己都未曾察觉。精神病医师不会告诉患者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发觉自己错误的看法,产生自觉。因此,一个有技巧的心理医师会诱使每个患者吐露造成病因的秘密,每个实例都是患者本身的体验。这种表露问题的做法会给患者产生洞察力,使其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的方式。



这种做法类似释尊‘自助’的方法,主旨在使人了解生命的本质与人自己的真实面貌和问题。依著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将会领悟到世上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的渴望和无知。同时,应该修养身心,以减少心灵污染,并将问题连根拔除。藉此,能够让我们体验心灵的成长,并从世间事物及苦痛中解放。



步向精神健康之道



我们应该对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力量及情绪时时检视,并减少到能够处理的程度。其中,松懈是必要的,而非奢侈品。我们应筛减所有不必要的活动,然后早早起床,才能有充裕的时间更衣、与家人聊聊天,并养成习惯,从事一些对个人有益的活动,如阅读、冥想、身心的松弛等。



所有的病苦端视他如何横渡生命中的潮流。没有人能逆风张著帆漂洋过海;相反地,他必须调帆整舵、顺风而行。生命中的潮流总是流向同一方向,从不会更改流动的航线,如同太阳不会改变它的运行般。人须使自己适应生命的波动,以便令周围环境与自己完全融为一体。



遵从释尊所指示宇宙不变的自然法则(法),遵行这项法则的人,无论是今生或是来世都会活得快乐。运用自己的心智导向正确的道路上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人心应凿建流向公正、公平、宁静世界之渠。倘若任心恣意漫游,将变得肤浅、歪曲,与堕落。世上大部份的苦痛都源自一颗难以控制、扭曲、邪恶的心。倘若人心无法平静,也就不能与人和平相处。



恨,是一种不健康的态度,它只会增加更多的黑暗面,防碍正确的思考。如果能够驾驭得了恨,爱就得以解放。能够扼杀恨,爱就得以展翅翱翔。恨会为我们带来懊悔,爱则带来宁静和平。恨会使人变得无情,爱却软化人心。恨阻碍我们行事,爱却能够推波助澜。藉由对爱价值的理解,我们应该连根拔除对世人的恨意。



人往往祈求祥和,然而,只有在人内心的冲突解决后,世上才有和平呈现。欲达成此点,必需要修养人心。或许有人会问:‘如何修养呢?’这是个逻辑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想做?’倘若答案很清楚的是‘是’,加上承诺,他更可以发展修养内心的技巧了。



心灵基本法:



看而后觉

觉而后想

想而后欲

欲而后动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如何克服忧虑



第五章  抑制怒气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眼睛。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有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盛怒下对女仆施虐并鞭打她,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也失去了一名忠仆。



反观现代社会中亦然,许多人在周遭环境优渥下就会显得慈善、谦虚。如果环境骤转,变的不尽人意,人们就暴露出原始的劣根性。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周围的人良善可亲,我们也可以温顺有礼,如果周围的人邪恶异常,我们很快也会变得张牙舞爪。’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蓄势待发,并伺机操纵人的生活。



愤怒可以像吹熄的蜡烛,会暂时蒙蔽人的双眼,而且令人做事违背常理。因此,无法抑制的怒气容易成为伤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愤怒的隐忧



有些生物天生构造使然,无法在白昼看见任何东西,有些生物在暗中则不能清楚运用视力。一个充满忿恨和痛苦的人,则无法认清任何真相。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进任何东西。’有人说,当愤怒的人重回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产生利息般,停滞在心中的怒气,他日会变成痛苦的根源。



人生气时是在跟谁呕些什么呢?人根本是在跟自己呕气,而自己是自己最可怕的敌人,我们必须彻底根绝这个心腹大敌,因为自己最知道本身的弱点。



愤怒加上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炽热,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为支持。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心情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释尊曾经谈及愤怒的破坏力。当一个人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因而造成亲者痛、仇者快。这七件事是哪些呢?



一、虽然刻意装扮,依然丑陋不堪。

二、虽然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依然痛苦缠身。

三、他会误认善意作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看,并且做事卤莽不听劝告,而导致痛苦与伤害。

四、他将失去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误触法网。


五、他将失去勤勉工作得来的声誉及名望。

六、他的朋友、亲人将与之形同陌路,不再同他为伍。

七、死后将转世投胎到畜生道,因为一个任怒气驾驭的人,在身体、心灵及言语皆显示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结果。



——《阿含经》——  



以上种种不幸是敌方希望自己的对手能亲自身历其境的。但这也是愤怒能够为人带来的后果。



抑制怒气



控制怒气的良方便是把不产生愤怒的原因放在心上,藉著意志力,把心智专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负面的情绪。要对侮辱我们的人表现出平静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虽然身体并没有受伤,但自我已感到受辱,因此便想反驳攻击。面对侮辱,而回报以谦恭与尊重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表现。然而,人格的挑战正是端视我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考验,似乎从小我们就喜欢采取报复行动以满足虚荣心。



心怀他人淩辱我、鞭笞我、击溃我、掠夺我的想法的人,将无法浇熄仇恨之火。



——释迦牟尼佛——  



是光明而非黑暗,才能驱散黑暗。是仁慈的爱,而非仇恨的心,才能克服恨意。



有些人像刻在石上的字般,易怒并持续了近一世纪般长久。有些人则像写在沙里的字般,易怒,但怒气很快就消弭于无形。有些人则如写在水中的字般,不保留任何已成过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是如写在风中的字般,让侮辱与难以入耳的批评在无意中擦身而过,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纯净而安宁,呈现出光可鉴人的一面。



纵使对他人不平的待遇感到气愤不已,仍应抑制怒气。因为我们处在受扰的心灵状态中,心志无法维持在正确的路线上。当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作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观测、分析自己的感觉,藉由不断的自我分析,将使人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且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释尊的箴言是:



所谓好,是在行为上有所约束;

所谓好,是在言谈中有所节制;

所谓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谓好,是在任何事上皆得宜。

至高人品的人会在各方面克己自励,


因此能够从悲苦中释放。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采取同样的态度来抑制怒气。其中一个颇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施行‘时间延宕法’。汤玛士·杰佛逊为这个策略下了结论:‘生气时,在开口前数十下;如果愤怒异常,那就数到一百吧!’



有个口诀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可以在心里对自己多念几次:



我可以抑制自己的怒气,

我可以缓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静谐和之心,

我可以如岩石般屹立不摇,

我对自己有信心并充满希望。



藉著重覆这些话,我们可以增强信心及换取心灵上的平静,即使是面对冷酷无情的人,也可以牢记释尊所言:‘倘若有人愚蠢地戕害我,我会还以无限的爱;愈是恶意地对待我,我愈是以谦冲的态度相待;我会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却落得恶名昭彰。’



一个邪恶的人侮辱一个德性崇高的人,犹如一个人抬头向天吐口水般;唾液不仅没有污损了天,反而弄脏了自己。毁谤者宛如向人撒沙土的人一样;逆风时,尘土将吹向撒土者的身上,因而反受其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受到迫害;不幸反会缠绕著毁谤的人。







睿智之人从不向愚蠢之人挑战:有只野猪曾下定决心想当森林之王,于是从休息的粪堆中挺立起来,跑到狮子的地盘上,想与森林之王挑战。当然狮子只是嗅嗅这只臭气冲天的动物,不予理会便自行走开了,甚至连裂嘴怒吼的程式都免了。这则故事在阐释:当聪明人被心智愚蠢的人挑战时,有德性的人不应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释尊对于驾驭愤怒也给世人一些指引,假如能够遵从,必能有所裨益:



仔细回想释尊对我们的开示,藉此理解愤怒的危险及对思想造成的伤害。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倘若我们将他拙劣的人格弱点,视而不见,并开始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做过的好事,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心中更会充满慈爱。



牢记因果报应,今日种的因,明日则变成果,万物都是如此的。明了这个法则,便不容易对他人动怒,相反的,还可培养慈悲为怀的心,而他人则必须面对自己劣行下所种植的恶果。



对所有的人、事、物均散播一份慈爱。常保关爱及慈悲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恩赐。



对于错怪或伤害自己的人,我们的思想不要被仇恨所蒙蔽,心怀怒气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经营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自私的隐忧



私心戕害一个人的人格及心灵成长。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且自私的人只为自己而活。他不懂如何去爱或学习尊重别人;为芝麻蒜皮小事斤斤计较,生活变成永无休止的痛苦,时常疑心他人是自己的劲敌,并嫉妒别人的成就与功业,此外,他贪图他人的财产,无法忍受别人的快乐。最后,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歧路,成为社会上的危险人物。



且不管是贫是富,自私的人永远受贪欲所支配,不会餍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从不知足。圣雄甘地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无法填满每个人的贪念。’如果一个人是富裕的,他会担忧房子、田地及所有的财产。并且想尽办法要赚更多的钱,不愿意让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即使是个十分合理的理由也不肯。他随时要担心被抢、被绑架或被欺骗,成天烦恼自己的事业及员工的诚信度,烦恼死期及遗产会被他人如何瓜分。而在另一方面,倘若这个人很穷,他会一直追求财富,当他无法用正当方法及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时,他会藉助旁门左道,以满足自己的欲求。



私心乃源自错误的观念及无法看清生命的真相,源自渴望以及自我膨胀。私心是个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力量,若没有采取预防及正确的措施以减少负面的情绪,可以导致源源不断的苦难与悲愁。有谁曾细细思量威廉·格莱斯的话呢:



私心乃人类最大的诅咒。



思想是种力量,自私更是一种强劲的负面力量,会招致不良的影响。这与一般的道德法则相符:思想的因,导致行为的果。痛苦及灾难乃源自邪恶的念头,而快乐便源自良善的思想。



我们受思想操纵,长久的恨意或心中怀著仇怒会将人撕成碎片。强列的恨意宛如细菌般导致身体不适并引来疾病。假使人不幸有个敌人,让憎恨深入心中,仇恨变成永无止尽,便是对自己所做最最残忍的事了。



培养爱与同情的必要性



处于困境中的天地万物均与灾难为伍,一般的人心中有丑陋的一面,但是很幸运的,我们也有善良的美德等待被挖掘。至于是选择德行抑或与罪恶为伍就靠自己了。一颗同情他人疾苦的心是需要经营的。唯有克服私心、修养良好品德、善解人意及慈悲心才可以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不该指责他人,挑剔他人的弱点和错误,而忽略了此人的贡献及善良的本质。



在《法句经》中,释尊说:‘世上的仇恨不是用仇恨来平息,而是用爱。此乃不变的原则。’耶稣也曾教过人自然法则:‘人应善待那些恨他的人。’



善行是引领人走向本性中良好的一面,恶行则会招致破坏的后果,活在憎恨中的人终会死于恨意中,犹如靠剑生存的人终将丧命于剑下般。每个邪恶的思想如同自己拔剑指向自己,只要能领会这事实,就不该怕自己会产生邪念及自私的想法了。



宗教的真理是:邪恶只能靠正面力量来克服。爱及同情心是化解仇恨的解毒剂,友好则是愤怒的矫正器。正面力量的存在,暗示负面力量的消失,爱及同情心、友好亲善的态度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没有什么外在力量能像内心的想法(心识)一样,影响我们。‘一个人的思想造就他的行为’。此乃确切的事实。



自我超越确实远比征服其他敌人要来的困难;即使是神祇、灵魂或梵天(印度神话,一切众生之父)均无法使自我压抑的人自束缚中释放。



——《法句经》——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私心乃嫉妒之因,且嫉妒助长私心。



曾经有只蛇的头部和尾部互相争吵谁才是领导者。尾对头说:‘总是你在带头,实在不公平,你应该偶尔也让我领导啊!’蛇头答道:‘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我本来就是头,无法跟你替换。’



争吵持续了好几日,直到有一天,蛇尾忍无可忍便一马当先爬得比头还快,并赶紧窜到树旁。蛇头无法赶上便决定让蛇尾自行主张。但不幸的是,蛇尾看不见该往哪个方向进行,这条蛇便掉入火坑中被烧死了。



有些人从不满足自己现有的财产且嫉妒那些比他们拥有更多的人,藏匿在这些人内心的嫉妒感使他们不知把握现有的快乐。在他人眼中已经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仍然汲汲蝇蝇的追求,并为有人比他们更好而感到痛苦。这些人应该探讨自己的内心,评估自己所接受的恩赐,而非一味的嫉妒他人。



嫉妒的起源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私心。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会羡慕他人的成功,并垂涎他人财产;此外,他无法忍受见到别人快乐,且嫉妒他人的成就。最后,变得完全无法与人沟通且极具危险性,而时常制造许多事端。问题也是来自诸多原由的:







许多烦恼源自于心:有一只狗四处旅行,想看看自己国家的风貌。未料,几天后便自他方归来,朋友问它是否途中遇到其他困难,它说沿途上遇到许多人和动物,他们并没有找麻烦而让它自由来去。



‘唯一面临的问题是由我们同种的狗制造出来的,’它答道。‘它们不让我静心走走,反而向我吠叫、追赶并想咬我。’







同样的,当一个人成功时,不认识他的人不会来烦他。不幸的,他必须忍受他的朋友及亲人的嫉妒,对他开始造谣生事,制造阻碍。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试著培养耐心,或许可以这么想,与陌生人打交道比自己的亲友要单纯许多。



自私会导致错误的观念,而看不清生命的真相。自私是个极具破坏力的情结,因为欲望会招来一连串的痛苦与悲惨。我们应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抑制这种负面的感情。



思想是促成美事的力量,所得的果正是思想所种之因所致。根据宇宙的定论,我们的痛苦与快乐完全肇因于自己思想的邪恶或正直。倘若不幸有了敌手,让恨意深植心中,是对自己所做最糟的事。



我们都与苦难为伍,且受难于痛苦之中。是要修养品德抑或和罪恶有所牵扯都是自己的抉择。因此,假如他日我们无法忍受看到或听到他人的成就时,就应该重新评量自己的观点了。



心灵的觉醒



藉由回顾、检视人的负面想法,将会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扰乱自己平静的心与内心的平衡。与他人比较时,由于想到自己无法与别人并驾齐驱、或他人的成就总是超过自己,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潜藏嫉妒心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此外,嫉妒心是世上许多分裂、不和的原因。




我们应了解负面的情绪如嫉妒、愤怒及憎恶会遏阻心灵的成长。必须努力从诸多不良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嫉妒不能为自己带来朝思暮想的事物,反而会引人走入憎恨、焦躁、身心憔悴的死巷。



随时对邪恶的念头提高警戒心,每当心存不善时,必须试著将其转换为善良的思想,要对自己心中的思绪严加督正。藉著循序渐进的自我觉醒,我们可以摆脱恶劣的思想,而不被它所奴役。



应付嫉妒心



既然已经了解嫉妒的危险,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以培养对人的慈爱与同情。想想,纵使他人更上层搂,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反而应该立身朴质、铲除自我中心的欲望,并为他人的喜悦而快乐,拥有这些纯正想法的人才是有福之人,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恩典。我们应该体会他人的痛苦,而产生同情心,并且摒除自私的想法。唯有克服私心,修养品德及体谅他人、慈悲胸怀时,才能达到快乐满足的生活。



释尊鼓励其弟子在他人快乐时,设法去体会他们的喜悦,这是对付嫉妒的解毒剂。在他人成功、飞黄腾达之际,应该抱持喜悦恭贺的态度。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成功了,要这么做或许不难,但对敌手诚心敬贺就很难办到了。然而,只要详加思考:‘难道我们不想要功成名就吗?难道我们不希望他人诚心的恭贺我们吗?假如我们希望他人如此待我,他们一定也期望我们为他们的成功、幸福与快乐而祝福。’抱持这样的态度可以使人从痛苦及毁灭中解脱,因为我们知道恶意和恶行均源自于嫉妒之心。也可防止自己阻碍了他人的向上之心。



在另一方面,我们对于那些觊觎自己成就的人应有包容的心。他们的反应有时是因为我们表现得不够谦虚的缘故。在比我们失意的人面前,切勿炫耀自己的成就;在成功之际,应回顾以往失败的经历,才能更了解表现不如人的感受。



当他人因嫉妒而与我们公然作对时,勿使自己陷入愤恨之中,并应该提醒自己,如同每一个人,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应想想:‘我为何对他恼怒?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事情更加恶化,恼怒只会牵扯出一连串恩怨,使自己痛苦万分,如果对他回报以憎恨,如同手执燃烧的冥纸,掷向他人身上般,而徒然伤害自己。’在此有则清楚描述一个法师如何说服一个嫉妒的敌手,而毫不动怒的故事。







你有办法让我听命于你吗:从前有个法师,他的论道广为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因为他从不用晦涩的字汇,而是以内心的诚意与听众沟通。



一天晚上,有位从别的宗派来的禅师加入他的言谈,这位禅师对于法师能吸引广大民众感到十分不满,其中甚至还包括他以往的追随者。这位以自我为中心的禅师打算与法师好好辩论、较量一番。



‘喂,法师!’他叫道:‘等等,其他人可能听从你的话、遵从你,但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对你产生任何敬意的,你有什么本事让我服从你呢?’



‘到我身旁来,我表现给你看。’法师说著。



禅师隔开人群并自傲的站在法师身旁。



法师笑了笑:‘到我左边来。’禅师依言而行。



‘不,我想你站在右边我们比较好说话。’法师说。禅师又自信满满的踱到右边。



‘你看!’法师说:‘你正在服从我呢!我想你是个非常温和的人,现在去坐下来听讲吧!’



第八章  应付敌手及批评



主啊!请你将我从朋友的恶意批评中解救出来,至于敌人,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伏尔泰——  



没有人敢理直气壮、大拍胸脯说自己没有敌人。甚至伟大的宗教家大公无私、造福人群者如释尊、护持神、耶稣、穆罕默德,或是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社会改革家如林肯及和平之父甘地等先圣先贤,都有与之对抗的敌手,何况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呢?这些伟大的救世主及领导人极具耐心的忍受敌手的残害与抨击,而不违背自己的原则。甚至有些人视原则高于一切,因而失去生命。



曾几何时,为他人著想的人竟也常遭心怀恶意之人迫害,似乎善与恶总是不断的冲突。当一个人努力做好事时,有些人老是喜欢挑他的毛病,而吝于表露出赞美之意。不论是对于做过的事或未做的事都有人埋怨。释尊有一位弟子,名叫阿苏拉,他抱怨门下弟子不易传道,且对弟子们回答问题的方式感到不满。释尊说:‘人会抱怨别人太安静,也会抱怨那些说太多话甚至抱怨言谈适当。因此,世上没有一个人不饱受抱怨之苦的。’



人必须做好心理调适,随时有接受责难的准备,即使这些毁谤毫无根据。林肯对应付批评有一套审慎又实际的方法。他说:‘即使我们对他人的抨击反驳,可能还是换回不了小店关门的命运,我以竭尽所知所能的态度去做事,不到事情尽头,绝不罢手,如果最后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他人的批评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事后显示我是错的,那么,即使十个天使的保证,也是枉然。’



心中的镜子



一个人的思想和信仰塑造了他的生活、经历与环境。宛如镜子般,每一个人心灵中的自我意象反映在真实自我上,可以由外在的我看到自己性格及内在想法。人若领悟不到自己的性格乃是思想与信仰的影响,他便成为环境的牺牲者。然而只要他察明这个真理,就可以自丑陋的思想中挣脱出来。



一个人看到他人的丑陋面正是自己本性的反映。因此,人不应急切的将自己内心不健全的思想及憎恨投射到其他无辜、不幸的人身上。让我们抱持耐心,切勿立刻对他人骤下评断,应该将心比心,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事情。试著去探索事情的原委,抱持这种态度可以使人过著与世无争、平静的高尚生活。让我们谨记释尊的教诲:‘一个时时观察他人过失的人容易动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污秽,反而会增添自己的污秽。’波顿·贺尔写著:



我用批评的显微镜看哥哥,

说:哥哥显得多么粗糙啊!

我用轻视的望远镜看哥哥,

说:哥哥是多么渺小啊!

然后我看真相的镜子,

说:我与哥哥多么类似啊!



挑剔他人的错误



看见他人的错误是非常的容易,然而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困难之至了。佛家说人们像除去米糠般挑剔他人的错误,然而当隐藏自己错误时,却像只狡猾的猎鸟般掩饰住自己。我们不应该时时钻研他人的错误,或是批评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事,并且时时谨记自己的职权和怠忽之处。



牢记这些珍贵的教诲可帮助我们洞悉自己的本性,抑制不良的想法,以顺正道而行。倘若人有专挑毛病的心态,就会认为即使玫瑰也有刺。在欣赏美丽之际,为何还要介意瑕疵呢?每个俗世之人都难免有过失啊!要记得没有人是完全的坏或彻底邪恶的。



下次开始挑他人毛病时,深记以下罗勃·路易士·史蒂文生所说的话:



最坏的人也有这么多的优点,

最好的人也有这么多的缺点,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必要去找他人的错失。



遭人批评时该做什么?



当有人对您生气时,问题的原因可能源自阁下所做的事,倘若是阁下的错,赶紧俯首认罪,并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致歉。倘若遭误解,与对方来一次心与心的交谈,并欣然倾力相助。相反的,如果对方已因嫉妒而怒火中烧时,实不应该用愤怒还以颜色,虽然这是自然反应,然而开战不能平息战争,只会造成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最糟的情形不过是结局的不公正。释尊说:‘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只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以慈爱克服愤怒并非容易,而且包含某些程度的自我控制:意即为了快乐和安宁,必须克制自己的怒气。释尊说:‘无论在多少次战役征服多少人,唯有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这需要耐心,但所获取的结果是值得此项努力的。



另外,真挚的微笑。倘若您对敌人微笑,表现出爱与仁慈的慈悲思想,奇迹便发生了。快乐的笑容有正面积极的力量,能够溶化你们的心墙。只有爱才能够将负面的思想转变为积极的念头,愤恨只会造成敌手立场更为坚定。



他将我摒除在小圈圈外,

视我为异教徒、叛党之徒,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爱让我拥有智慧战胜他;

让我们将他带入我们的圈圈内。






——马尔侃——  



聪明人不会以仇报仇来摆脱敌人,因为如此一来,便如滚雪球般,塑造更多的敌手了。征服敌人较适当的方法是向他们表示亲善及谅解之心,找出他们的需要及中伤自己的原因,然后,试著学习称赞他们,而不是严加批评。虽然此举不被大多数的人认同,然而却十分有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剧作家及小说家)曾说过:‘要原谅敌人,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事比此事更令他们恼怒的了。’尝试过此法的人证实这是最有效又切实际的方法,能使敌人变成朋友,这也是佛家的哲学。



佛陀教人要以仁慈克服愤怒、贤德克服邪恶、慈善克服私心、真实克服虚假。



在恼怒他人并将之视为敌手之前,只要回想两件事:



一、人心怀恨意即须承受比敌方加倍的痛苦。假使想摆脱最大的敌人,应该先平息自己的怒气。



二、我们不只从朋友身上学习,也学自敌手。给他们怀疑的权利,他们可能十分有理,倘若不注意他们说些什么(反而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怒),可能会失去一个学习、改善的机会。这意外的新事实也许很重要,因为与自身息息相关,即使是朋友也会碍于友谊,而不指出我们的弱点。假如我们能敞开心房而不贸然断定,即使是敌人,亦有与之看齐的优点。



不要害怕遭受批评



甜美亦可能会导致厌烦。赞美是甜蜜的,然而过多的赞美可能招致人的厌倦。评论犹如苦药或令人痛楚的针剂:当然令人厌恶,却对我们著实有益。



不用害怕遭受批评,应该牢记没有人可以真正避免批评,即使是伟人亦同。批评是无益的,因为它使人处于防备状态,令人拚命想保护自己。批评亦是危险的,因它伤害人的尊严与骄傲,造成对他人的怨恨。但批评也有建设性的一面,我们应该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尤其是具建设性的,并接受自我改善的机会,我们应该抑制自满,而不对他人的批评心怀恨意。对于抱持不同观感的人,我们不应该立刻贴上标签、烙下记号视为敌人,并非所有批评我们的人都是敌手,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态度,而且专注聆听批评的内容。对我们的评价有否根据?或是否有值得学习的事物呢?自批评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出自己看不见的弱点。



而另一方面,我们或许会遇到固执己见的人,对他人的善意不予理会。此时,我们可以试试用和平渐进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也许徒劳无功,亦毋须心怀恨意,而对他们施以报复的手段,因为如此一来,自己也会陷入他们打滚的泥泞中,与敌手相去不远,同时也污染了自身。很多人常会介入无关自身的事,想要恶意去伤害或批评他人,最后,反而自己陷入困扰之中。



同时,也不该过于吹毛求疵。对他人的事追根究底、从中干涉。以下有则关于东方的民间传说,可以阐述这一点。







勿多管闲事:从前,有些伐木工人正在砍伐一根倒地的树干。他们将树干一劈为二,为了让工作进行顺利些,便用一根楔子嵌入二半树干之间,在近中午时,大家想休憩片刻,便留下插著楔子的树干在原地。不久,来了一只猴子,它想知道楔子在树干上有何作用,便跨坐在树上,尾巴悬在劈开的树中间,在用力的摇晃楔子之后,终于把它移开位置了,但此举让树两端猛力撞击并压碎了猴子,猴子因而丧命。







当有人对你出言不逊时,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做下列检讨:对手的言行举止对我来说公平吗?倘若他们毫无事实根据,那么,与其愤恨不平,不如将事情淡化处理。你甚至应该同情他们,因为作恶多端的人最终只会伤害自己。倘若你是无辜的,就视对方为无知的人,需要人引导吧!记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曾说:‘天父啊!请原谅他们的无知,而非他们的所为。’



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与不善的人接触的机会。这是为何释尊曾说:‘假如你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朋友,最好还是独居一隅,各自生活。’



也许这并不可能,倘若我们必须与自私自利、一心想从我们身上夺取利益的人打交道的话,该如何是好呢?这些人宛如蚊子般,不但吸取血,还传播病毒,果真如此,那么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伤害自己。《法句经》中记载:‘让我们快乐的活在仇人之中吧!’没有理由把自己陷入复仇的漩涡中,虽然这主意十分诱人。试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麻烦中升华,我们之所以会动怒,是因为尊严受到严重损害,倘若能够撇开这些错误的自我观念,便会了解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气得火冒三丈的事情,也没有一个集罪恶于一身,恶贯满盈的人。



在修养耐性与体谅时,不应该使自己为他人所利用。在面对不公正的攻击时,应该冷静维持自己的尊严,同时亦不放弃崇高的原则。







你可以踩我一脚:有位年轻人在走向火车包厢的走廊上时,不慎踩到一位旅客的脚。虽然道过歉,年轻人还是惨遭男旅客愤怒严厉的斥责。



‘亲爱的大人,’年轻人说:‘难道您看不出这是不小心的吗?假使您对我的道歉仍不以为然,如果您喜欢,可以踩我一脚。’



男旅客对自己所为深感愧咎,便不再斥责这位年轻人了。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上述的小故事很值得赞扬,道德高超,但是绝对无法做到,并且在这适者生存、事不关己的世界中太过于乌托邦式了。的确,要做到这般境界有点困难,但还不至于办不到。虽然有人以犯罪为乐,但他的本性中还拥有潜力,能克服邪恶,以及自罪恶中解脱。有些人只为短暂的暴利而误陷法网,但是为长远打算,他们应该循正道而行。通常,眼前的利益蒙蔽了急欲获利的人,使他无法将眼光向远处看。假若他能瞭望更宽广的视野,纵使无法转劣为优,至少会注意到,对自己施以仇恨者,不反以仇恨施之,可减轻不少罪孽。



不应该因遭受批评而放弃自己原本已做好的工作,倘若自己处事得宜,情操正直,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不受舆论的影响,那么,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无论处于何地,皆可轻易的将成功操之于自我的手中。



那些牺牲时间为民服务的人获得掌声,同时也饱尝批评,因为有些人会嫉妒他们。此乃尘世中自然的现象,犹如结香甜可口果实的树遭到更多人以石头去掷一般,树大招风啊!



释尊说:‘崇高道德的人不会偏离正道,欲望不再紧随著世俗的喜悦而来,让所有事情顺其自然,智者不论处在喜悦或悲苦中,都能心存平静永恒之心。’



第一次以光辉的慈爱面对敌手时,勿期望见到立即的效果。倘若尽了力而无回报时亦不要气馁。必须更具信心、决心和毅力,奋勉实行以战胜敌手。藉此,给对方一个知道自己错误的机会,他必会感激你的仁心与勇气。



在试著赢取友谊或平息口角之争的过程中,事实即是事实,不必扛下自己来犯的错误。倘若你真的犯了错,应该坦然谦虚的承认。然而,倘若自己是对的,严守原则,并抱持一颗纯净的心,远离气愤、憎恨与复仇。另外,不应该轻视小国小民或弱小地区的民族,以为他们毫无防范之力。事实上,俗语说,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如何对待小人物。



即使是弱势动物,如果互相合作也能战胜凶猛的野兽。







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只大象曾撞倒一个栖在树枝上的鸟巢,结果鸟巢及巢中的蛋尽皆毁坏。母鸟十分难过,但大象只是阔步离开,甚至没说句抱歉的话。母鸟便飞到啄木鸟处求救,啄木鸟找到大象,啄出它的眼睛,而后成群的苍蝇停伫在大象的眼窝上,散播病毒。一度壮硕的大象现已盲了眼,无助的到处奔窜,寻找水源。母鸟仍旧不肯放过,到处寻求声援,予以报复,于是请求青蛙待在一个大枯洞旁呱呱叫著,大象以为有水,直冲洞口,便摔进洞里死了。由此看来,母鸟、啄木鸟、苍蝇、青蛙们均是弱小的动物,却可以杀死一只如大象般的庞然大物。因此少数民族只要祸患与共,也可以改变世界的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控制不稳定的情绪



喜怒无常的人不只在社会中制造不愉快的气氛,而且呈现出一付丑陋的表情。



每个人或多或少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试著去了解自己的心情,以便能够支配它,避免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来。处于情绪大起大落的压力下,应该延缓做成重要的决定。因为在愤怒或恶劣的心情下,我们无法看清事实,考虑欠周详,无法达成完善的决定。相反的,当我们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时,更易懈怠,思考较不客观,所做成的决定也容易有成见。因此,需要花点时间让心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反覆思虑。一颗平静的心不会受到喜怒无常的影响,所下的决定或判断将会更客观,而易臻于完美。



心情的改变呈现在脸上,可藉由看镜子得到印证。这是个治疗情绪不稳的锦囊妙计。当我们看到镜中怒目而视或闷闷不乐的怨怼的表情时,令人忍不住想咧嘴而笑。相反的,如果我们微笑,放松脸部肌肉,便有振奋精神令自己欣喜的结果。



我们举棋不定的心情亦显示出瞬间的心灵状态,在反覆无常的改变中,人视为永久的‘自我’仅是个幻象罢了。当人快乐、悲伤或愤怒时会说:‘我好快乐、悲伤或生气。’无论如何,此乃保守者表达自己的方式。然而,感觉到这些心情的我在哪里呢?在脑中、在心中、亦或灵魂中呢?倘若仔细观察自己,将会发现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只是一连串的身心状态,忽起忽落。道元禅师说:‘学佛就是学著静观自己,静观自己便是忘记自己,忘记自己就是视自己为万物之一。’



倘若真有永恒的‘我’,这个我会一直是相同的,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永不会变老。因为这些精神力量起落太快,以至后人以为这是不断的、永恒的。有如我们很难相信地球确实是绕著太阳转一般。假如我们视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所有的情绪——无论好或坏的——只不过是通达恬静及和谐的阻碍罢了。理解这点便可以更容易的驾驭情绪。



想像身体如同一辆公车,而所有的心境是乘客,乘客若想坐在司机的座位上驾驶方向盘,试想结果会如何?一场意外或惨遭横祸是可想而知的。假如不知如何处理性格中不稳的情绪,便可能造成类似的灾难。



所以,司机必须减少乘客的人数,沿途让一些人下车,抛开喜怒哀乐、贪婪、嫉妒、憎恨等情绪。用这种方式分开注意力,那么,就不会有人想要争夺司机的位于,司机既可以安心驾车,又可以掌握完全驾驶的权利,身心皆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之下,便可以随心所欲,想开往哪里就开往哪里,你将是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自我’这个观念惹来不少麻烦。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有个永恒的自身或自我,因而过于重视自己,时常认为自己的需要比任何一个人都来的重要。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我们不会为他感到高兴(虽然理当如此),反而奋不顾身的挖掘他过去的隐私、家丑,将之公诸于世。同样的,倘若他人长的较俊秀或做事较有技巧,我们又萌生妒意。而对抗这些负面的情感最好的方法,便是对他人成就,同感喜悦。试著卸下隐藏于胸臆的自傲及优越感,便可以结交到更多朋友,否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缺乏同理喜悦的心还会引起另一项错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就是得自他人的援助,好朋友通常会离开,就是因为人们通常不知该如何答谢朋友所付出的友爱。今天世上还有许多成功的人,不愿相信既有的一切乃得自父母的帮助,人而忘恩负义至此,实须花所有代价根除才行。




深思与仁心



当心情不好时,有些人会残酷的对待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大发脾气,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我找不到任何慈悲为怀的人’,有个作家这么说著:‘我仍然能记得我的理发师,厨师及邮差都是和我一样,是上帝以相同的黏土捏塑而成的。’假使无法与人为善,便会摧毁心灵的宁静。因此,我们必须深记平日所遇的每个人均有其生存的自尊。



为他人著想的行为可大可小,原则是相同的。那些以外交手腕及策略对待员工的人,将很难得到喜悦,而一个快乐、有冲劲的部属正是任何组织最大的宝藏。替他人或动物著想的必要性可藉由以下的故事表达无遗。







切勿匆促行事:从前有个国王受教于一位名闻遐迩的驯马师,学习驾驭的技术,就在四轮马车抵达空旷的原野时,马匹甚至还没有机会暖身,国王就开始用皮鞭鞭打马匹,想与师父相互较劲,所以,很快的国王就远远落后在驯马师的后面了,不论他怎么用力吆喝、鞭笞也徒劳无功。国王非常生气,他召唤驯马师:‘显然你并没有把最好的驾驭技巧教给我。’



‘陛下,’驯马师回答,‘我已经教完了所有驾驭马车的技巧,实在是陛下过度急切了。我们骑师有个准则,就是先考虑到马匹的状况,然后再与之配合。当陛下落后时,变的心焦异常,以至慌乱的鞭打马匹,丝毫没有考虑到它的安危。陛下,您只关心是不是能取胜而毫不在意马匹的感受,这是您失败的主因。’



对每个人寄予同情



‘不寻求毫无价值的快乐,在崇高责任的喜悦中寻求快乐。’源于释尊的指点,这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教诲,而非抽象虚无的信念,并且能够带来自我成长与创造社会幸福快乐的秘方。



即使有些人不受情绪变化的影响,也会表现出愤怒、憎恨之情。倘若人们能够对他人仁慈和体谅,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重新改写。然而,纵观历史,显示人对施与痛苦比减轻更有兴趣。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看看周围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这个世界太危险了而不能居住,不是由于人们作恶多端,而是因为人通常坐视不管,任由事情发生。’



由于人的愚蠢和无知,无法看穿施加在他人身上的痛苦,矜弱无助的动物遭到所谓文明人的虐待或捕杀,来满足追求舒解身心或冒险的心态。而贫穷无辜的人被无情的剥削,好满足现代社会的欲望。因此,许多人必须为少数人的娱乐和兴趣而受苦。



攻击毫无防御能力的动物,或自私的利用他人令人感到不齿,然而嘲笑他人,或非人道的行为对待他人,并引以为乐,更能够暴露出人性中脆弱和黑暗的一面。只有愚蠢的人才以作奸犯科自得其乐。苦痛是所有生物都经历过的,我们都能感觉得出痛苦。然而,有些人竟以嘲笑他人的痛苦为乐,当他人欲加害自己时可就一点也不可笑了。看他人处在痛苦深渊中并不有趣,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却不做如此想。想要人格崇高,我们必须抛弃这些污秽的心思,无论是对待伟大或卑微的生物,我们都应予以同情与关爱。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养儿育女的重担及喜悦



倘若我们没有对他人的服务表示感谢,那么又怎么能期望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怀有感谢之情呢?



家庭是世上最古老的社会单位,事实上,它是缩小的社会模型,而且传递文明的火炬到下一代是每一代的责任。



大部份的父母珍爱其子女。没有一个父母不愿牺牲、不满心怀著爱的为自己儿女的幸福著想。不幸的,受现代唯物论的影响及压力,使得父母的负担比以前沉重许多,甚至遭到家庭分裂的威胁,而远在人类文明之初,家庭即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怎能轻易破裂?



父母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有很多。首先,在近两百年来,经济型态剧烈地从农业转向工业,家庭不再是农业社会上的经济单位,父母外出工作,只在下班时刻才回家,孩童被称为钥匙儿童。他们工作的性质是分秒必争、且靠工作表现领取报酬,在经济不景气时,更濒于被解雇或是减薪的威胁中。



而小孩也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期望中。由于受到学校同侪及广告媒体的影响,孩童也暴露在各式各样的期望、消费和需求之中。另外,父母有时还会因为自己教育水准不高,而遭小孩批评与轻视。父母甚至与孩子没有共同的话题,而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



这些转变带给父母极大的压力,很多人似乎无法应付孩子心理的需求。除此之外,许多人皆经历过本世纪两次令人颤栗的世界大战,他们改变对神的看法,过去人们认为神是仁慈的,他的关爱对世人一视同仁,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里,由于人类自身的经验与科学现象的发现,许多人开始对宗教质疑。



子女的压力



很多父母本身有俗世的期望,倘若孩子没有依照他们的标准生活,便会感到失败及无助。对于孩子的世俗成就寄以厚望,与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比较,完全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价值。于是,子女成为这些心理压力下的牺牲者,自幼即被灌输种种观念,如必须在功课上力求表现优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登上金字塔的顶端,以及尽其所能囤积财富,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子女的品德修养,例如感恩、诚实、正直、仁心、体恤及宽容等美德。对父母而言,追求财富及世俗的成就远比品德重要得多。



由于这种社会压力,无论是非,不管后果,父母一味地鼓励孩子甚至强迫孩子认真工作,为所谓的‘成功’奋斗。他们强加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于小孩身上,期望子女聪明伶俐、受人欢迎,出人头地。父母认为功成名就代表竞争、征服、与压制对手,却忽略了培养一个人内在和谐的必要性。



不论小孩是否有兴趣,让他们参加电脑、音乐、芭蕾舞、游泳等才艺班,父母错认为这些活动对成功与快乐极为重要。但是,假如孩子有兴趣并具相当的天份,或父母想丰富小孩的自我意识及见闻,那么,追求健康的活动并没有错。陶冶心性及培养技艺的活动对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必备的,而体验生命之美会帮助孩子更懂事、更富同情心、更能欣赏大自然的曼妙之处。



父母自子女身上反映出自己的容貌及性格是很自然的。







我的美貌和你的智慧:萧伯纳曾遇到一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演员,有一天,她在萧伯纳耳旁轻声细语的说:‘假如我们结婚的话,生下来的小孩有我的花容月貌及你的聪明才智,不是很棒吗?’萧伯纳是个称不上英俊的人,他回答道:‘亲爱的,这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建议,但假如我们的孩子有我的相貌及你的头脑呢?’女演员听罢,赶紧逃之夭夭了。







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是很重要的。成功与快乐不只靠上才艺班学习这些技艺而已,父母不应让孩子处在这种压力下——能力不足却被要求有辉煌的成就;尚未具备领导能力时骤然领导他人,或成为一个明星选手却没有运动细胞。在这种不实际的目标下,小孩太早被迫进入大人充满压力和责任的世界,结果造成孩子总是疲惫不堪,导致对一切事物心灰意冷、漠不关心,而使他们无法享受快乐逍遥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要把自己的野心转移到小孩身上,夺走他们应得的快乐童年吧!



发掘潜力



父母应该透彻了解自己孩子的潜力,小孩将来才能依他的方式,在最好的时段达成愿望。由于小孩还不够成熟,无法筹画自己的未来,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小学生计画大学、决定职业或安排婚姻,然而,有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天份,都有潜力。在学校成绩较差的小孩或许是天生对机械很在行、或是个极具天份的厨师。因此,去了解小孩专精之处为何、性向为何,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该要多留心子女的才能与天赋,并鼓励孩子为社会谋福利及自我理念的实现。依据小孩的心性,培养与训练日后谋生的专长。







一套有效的口诀:在先前关于佛陀的本生故事当中,有一则消遣性的故事。从前释尊是位有名的老师。他传授知识、指示那些领悟力较高的学生,毕竟在当时几乎没有高级的学校,智力高的老师习惯短期留宿些学生,分别教他们艺术、语言及其他重要科目。他们较集中于道德修养、宗教性的知识,并传授如何成为一个不具攻击性的公民,因为学生十分关心日后的职业问题。释尊观察到一位学生,在读书上很不得要领,老师为此十分烦心,但却不给他任何压力,相反的,他设计出一套方法让这位学生能够具备谋生的技能。



有一天,他召唤这位学生来到跟前,并和气的告诉他已学有所成,此刻该是他投注于家计谋生的最好时机了。随之,释尊教导他一个十分有力的背诵口诀以备不时之需。学生看到老师的殷切神情受到极大的鼓舞,便向老师辞行,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及信心。时时刻刻留心于他所学的,他更加专注于老师所传授的口诀,而不做其他任何事,这口诀根据不同的状况,会有不同的意义。



有天晚上,他睡在屋外,听到附近有人挖地的吵杂声。意外的,他醒过来并开始背诵口诀,诵词的意义是‘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听到这声音,在挖洞的那人丢弃他的工具慌张的逃走了。感觉这般骚动,他起身出去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惊喜的发现一个金币盒。小偷显然早已埋藏前晚偷来的金币,现在正想把偷埋在地下的钱挖出来时,一听到吟诵的声音吓的魂不附体,拔腿就跑了。年轻人很幸运的拥有这些金币。国王耳闻这位年轻人有一套法力高强的口诀,一吟诵便可赶走所有的盗贼,便邀请他睡在宫殿大门旁。



有一天,当他睡在宫殿门旁时,突然被窃贼挖掘的声音吵醒,他立即开始吟诵他的口诀:‘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盗贼本想穿过宫殿围墙掠钱财宝物,一听到诵词马上放弃挖掘赶忙跑开了,门警及侍卫听到骚动,在宫中抓住盗贼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门警及侍卫都知道是年轻人的吟诵口诀帮他们抓到盗贼,在国王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后,便邀年轻人住到宫中来,并指定他当国王的贴身护卫。



年轻人受到鼓舞,非常快乐且勤奋尽责的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国王早已耳闻他吟诵口诀的法力,要求年轻人教他,国王把口诀深记在心,且每当有空时便朗朗上口。在偶然的机会下,有段事故发生了:军中最高指挥官欲行刺国王,图谋篡夺王位,便要求理发师在替国王刮胡须时趁机割断国王的喉咙,并答应付给理发师一笔优渥的报酬。翌日,理发师如往常般带著他的用具欲替国王刮胡子,并磨亮刮胡刀,如指挥官唆使的,准备割断国王的喉咙,当理发师用石头磨利刮胡刀时,国王恰巧开始吟诵口诀,意为:‘磨呀磨!我知道你为何磨刀。’理发师吓了一跳,双腿股战、跪地求饶。然而,国王对于刺杀一事毫不知情,便问理发师怎么回事,他又是怎么了,出乎国王意料之外,理发师揭发他是如何被最高指挥官教唆行刺国王的秘密,国王立即传唤他的内阁议员并判最高指挥官死刑,而那位教国王口诀的年轻人则代替指挥官的职位。







倘若老师及父母尽心去了解孩子心灵的承受力、精神本质的习性及潜在天赋,那么,要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就不难了。



父母必须重新评估自己处于上位的态度,父母们彼此互相比较自己儿女在学业上的成就早已蔚为风尚,纷纷尽其所能鼓励孩子在成绩上有优异的表现,我们必须接受原来本质的他,而非期望中的他。不过,此为所有父母不知不觉犯下的错误,但也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任由孩子成长,而忽略养育之责或最高理想的追求。父母在考虑到孩子的天资、性向及能力之后,鼓励孩子达成目标,所有人并非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因此,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潜力,并帮助他们朝这方面领域发展。



父母应认清孩子的自然本性,而不是一味强加自己的观感于他们身上。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工程师或医生,只要给予鼓励与支持,自然能发挥能力并展现最大的潜力。







天才儿童:从前有个男孩在写诗方面天赋异禀,却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即使与人闲话家常,他也能不由自主地吟起诗句来,他的天资让许多人啧啧称奇,唯独他的父亲因不曾受过教育,无法欣赏孩子的天赋。有一天,他的孩子以诗句回答他的话时,他十分愤怒并开始鞭打小孩,小孩遭藤条鞭打时,以诗句回答父亲:



慈爱的父亲,假如您必须鞭打我,

请动手吧;

然而诗句是我出生的礼物,

并非我强求得来的赠品,

亦非我能放弃的;

慈爱的父亲,允许我,至少让我运用它。







父母须确实提供小孩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具备合宜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指导,只有靠良好的伦理及心灵上的修养,小孩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掘自己的潜在本能。佛学作家法兰西斯.史多瑞说:




知识是世界上的成功之钥,

沉思是领悟完美幸福的良器;

而道德则为二者所需。



父母教育领导小孩,不应只靠告诫来约束,亦应以自己为榜样,教导他们如何尽一己之责及实行义务,并对长者或父母表达谢意,唯有父母身体力行,孩子才有效法的榜样,才能学得更好、更刻骨铭心。







把篮子拿回来: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与公公同住一堂,公公的脾气暴躁、不时抱怨,让夫妻俩心烦不已,最后惹得他们想摆脱老人。于是,先生把父亲装进大篮子中背在肩上,当他正准备离开屋子时,他十岁的儿子问道:‘爸爸,你要把爷爷带到哪里去?’年轻人解释道,他要留老人在山中一段时间让他自力更生。男孩静静的看父亲离开,突然大喊:‘爸爸,别忘了把篮子再拿回来哦!’年轻人吓了一跳,并停下来问儿子原因,小男孩答道:‘嗯……当你老的时候,我需要用这个篮子来装你呀!’年轻人赶紧把老人带回家中,从此细心照料,供给老人一切所需。







有些心胸狭窄的父母常做些缺乏道德的事或在家中言谈粗俗。



父母应特别注意在小孩面前所做的事。以下的诗对于抚育小孩的艺术有实际的帮助:



倘若小孩活在宽容中,

他便学会忍耐。

倘若小孩活在鼓励中,

他便学会自信。

倘若小孩活在赞美中,

他便学会赞赏。

倘若小孩活在公平中,

他便学会处事公正。

倘若小孩活在安全中,

他便学会忠诚。

倘若小孩活在肯定中,

他便学会喜欢自己。

倘若小孩活在接纳与友谊中,

他便学会在世间寻找‘爱’。



很多肤浅无知的父母允许自己的小孩为所欲为,而不灌输任何道德规范的实例。父母在子女长大成人后能否成功的教育子女,实在备受争议。不应镇日神游太虚,应给予孩子正面的榜样,教他们仁爱、尊敬与和谐,以为世界的公民。



父母忧虑的来源之一是子女不够听话或顺从。他们担心以后老了,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他们也惧怕自己的小孩会因自己错误的行为带来羞耻及不愉快,因此败坏门风。然而父母的爱远比孝心来得伟大,没有人会期待未成熟、毫无经验的小孩像父母对待子女般尽责及充满爱心,直到他们也为人父母,才会明了父母的价值及他们那份毫不保留的爱。



有许多父母尽其所能的教育子女,施予他们良好价值观的范例,然而这些努力都因为孩子顽固、叛逆的本性而付诸流水。还有些无可救药的小孩出生在父母条件极佳的家庭。在此类事件中,父母毋须感到悔恨,因为自己毕竟已经尽了为人父母之责,父母应该做他们所能做的,否则只好接受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纪伯伦写了几句意义非凡的话,提供父母细细酌量,也相同的给子女品味一番:



你的孩子并非属于你的,

他们拥有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他们藉著你来到世间而非源自于你。

虽然他们还是与你共处一室,

但并不代表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

却无法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努力像他们一般,

但别冀求让他们如你一般。



释尊在《法句经》中谈过同样的事,一个智慧有限的人可能以为他的孩子及财富都属于他。然而,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还谈什么孩子或财富呢?财富与子女都会改变,他怎能自以为拥有他们呢?



有些父母会向他们已婚的儿女提出种种要求,这些儿女已有本身的烦恼,而且处于社会莫大的压力中,但当父母抱怨儿女不知反哺报恩时,儿女因此产生罪恶感与羞愧感,父母子女的距离只会更加遥远。然而,假如父母培养情绪保持平稳,不致过度要求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更多的亲密及谅解,并造就家庭中最渴望的团结一心。



现代社会中的父母



现代社会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小孩处在高度工业化国家中,缺乏父爱母爱所遭受的痛苦。当一对新人结了婚,总会计画生一群小孩。一旦小孩出生后,父母便尽最大的能力在道义上负起照顾儿女之责。父母不只要看小孩是否在物质上获得充份的满足;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同样重要。



父母亲对子女的慈爱及关心相较物质的供给更为重要。我们知道有很多父母不是出生于高尚的好家庭,却也付出许多心血把小孩一点一滴的拉拔长大。反而,许多富裕的家庭提供小孩所有的物质享受,但却剥夺孩子本应拥有的父母之爱,这种小孩将来长大后,一定会缺乏任何心灵及道德的修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9:10 , Processed in 0.17765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