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62|回复: 4

[节欲养生] “少年勿淫,淫者必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勿淫,淫者必灾◣  
  青、少年,年少气盛,当身体发育正常时,常常有性欲冲动,这是身体发育良好的标志,但是,由于其不知道“保精养身命”的道理,随顺自己的欲望,留恋于“邪淫淫乐”之中而不能自拔。把用来“滋养”身体继续发育成长的、非常宝贵的“精气”,要么,消耗在了“妇人、女子”之手;要么,受淫书黄色等等制品诱惑,而自淫耗“精”。用“乐”换来了“身体发育不良,疾病丛生”;用“乐”,换来了其他因缘“恶报”!此处恕不赘述。“耗精”而不知珍惜!实在可怜又可悲。
  少年子女,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等,进图馆书店,走大街小巷,遇广告书摊,杂志小报,其色欲诱惑,到处皆是。见到广告说明,甚至淫书淫画等,不觉“心动”欲购。买来之后,免不了同学朋友,相互传看,致使“目醉心迷,神魂颠倒”,无心学业,甘愿堕落而不能自醒。胆小的人,虽不敢轻于“尝试”,然而,其身体因欲望的波动而受到了无形的伤害与耗折。胆大泼辣且不能把持自己的人,一旦尝试“失足”,其后果常常不堪设想:小则失业、失学,耗精、败神;大则“倾家丧命,绝嗣断宗,断子绝孙”。果报现前,悔已无及!
  人在年少时,犹如草木刚刚开始发芽生长,如“百虫还在冬眠状态”。草木出土而随即摧折其嫩芽,没有不枯稿夭折的;冬眠状态下的百虫,突然把他们从地里挖出来置于平地,未有不死亡的。圣人提醒少年,使其“力制色心”,悚然自爱,以保养柔嫩之身驱。少年时,能于此色欲一关,把得牢,截得断,待他年成人之后,“元神”不亏,气存丹田,立朝(走向社会)之日,精神饱满,身心健康,作掀天大事业而游刃有余。真人品、真学问,皆由于此。即使不成大器,亦必克尽其天年,而不致死于非命。此少年所当猛省而谨记也!
  少年无知,教育匮乏,道德失修,伦理失常。来到亲戚朋友家里,轻薄好奇,动不动就想偷看“内室”一眼,或住其家,夜间难眠而倾耳窃听。走在大路上,道逢“佳丽美人”,驻足凝视,盯著人家不放而不知自己失态。甚至尾随其后,到处打听是谁家“闺秀”,姓氏宗族等等。继而将所见所闻,与狐朋狗友,肆口嘲评,诱人犯淫,造做罪业。
  试问,此人是何种“心行”?伯玉,处世谨慎,处处惊颤,如履薄冰,决不因自己独处暗室而放逸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司马温先生,一生当中,所做所为,无一事不可以对人言。而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地,毫无羞耻之心,傲然轻薄而不足为怪,如此之徒,世间正人君子尚不堪入目,而天地鬼神哪有不“怒不可遏”的?出门交游,若遇到这种人,应及早规劝,甚至斥绝;若不听从劝导,则设法回避远离,不可与之一日而居也。
  道理很简单,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的,所谓,掌上明珠,心头之肉,用斩“手足”来形容,已经是很不到位了。犹如小树苗,正在生长的时候,千万不能对其幼枝嫩苗进行修剪,应当朝培夕护,不可轻易伤它,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将来绿树成荫。人在童年时,犹如刚刚出生的太阳,筋力未充,血气未定,若受黄毒等不良影响或诱惑,过早失精,道家的术语是“先丧真元”,必导致“形体枯羸,菁华销铄,百病丛生”,也就是,身体看上去弱不禁风,常常感冒,精神不振,面色无光,憔悴不堪,且小病不断,尤其得“耳病”者犹多。父母此时“不了解情况,总以为孩子可能吃得不好,营养不良,就是没有注意到,是否其有“失精”的可能,相对惊惶,束手无措”。过早“淫欲”,损阴德,折福报,减寿命,失富贵,这些果报暂且不提,单就说,因此而给自己的父母所带来的“疑惑、忧虑、乃至无尽的不安和种种隐痛”你已经是大大的不孝了!孝,是一切荣华富贵,乃至做圣做贤的最初本源,有道是“大根大本”。古代人,一跨步不敢忘父母,想到父母,就什么坏事都不敢做,做了是大不孝。身不敢造做恶业,此处特指“淫恶业”,自己的名誉更是不敢有任何玷污!世间最不孝,莫过于“自己造业,名誉受损,让双亲跟著蒙受耻辱!”世人不可不知。
  所以说“少年勿淫,淫者必灾”,犯了色戒,无尽的恶报将回袭来,应得的福报将远你而去,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是我们过来人真实深切的感受,以此来为之告戒,特别是城市的青年后生,一定要慎之、慎之,你们已经陷的很深很深了。
  --------------------------
发表于 2010-3-2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戒淫》顺利圆满入世,法界众生恭敬欢喜而得大利益,正发并不舍大菩提心,破除淫心,早入法身圆觉。
愿我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我生生世世永断邪淫,愿一切与邪淫有因缘的众生永断邪淫。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远离邪淫之因,不造作邪淫之恶业。
愿我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
发表于 2010-11-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怎样转烦恼为菩提----净慧法师


什么是烦恼?烦恼是从哪里来?

有烦恼不可怕,但要找到根源。找到根源在哪里,就容易找到拔出的办法。烦恼从哪里来?我们的身体是色,是物质的身体。受到声、香、味、触、法所牵引,而产生色想、受想、想想、行想、识想。色想与受想容易理解,这里不讲。想想即心里产生的无数念头想法,表现为人的气质;行想即由这些念头和想法长时期相续而形成的种种心理习惯、爱好,表现为人的性格;识想既有今生藏入,又有无量劫来积藏下来的种种习气,表现为人的品德。习惯思维无形,却能控制有形身体。所以,才有“如是顺流背本己,生死苦海浩浮盈。”我们的身体从久远劫来,生生世世流转六趣,各种习气都装在八识田里,五毒俱全,有好有坏。遇到不良环境条件适宜时,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好的习气是修善、学佛,也有的信仰天主,研修道家,各有因缘。重点说不良行为的表现,杀、盗、淫、妄。在内,习气表现为好酒、好色、贪财、贪名等,受烦恼控制;在外,表现为恩、怨、情、仇,受相有控制。从今生又追溯到无量劫生生世世,各种各类,所结恩、怨、情、仇。在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里,装满这些贪、嗔、痴、慢、疑诸想,通过第七意识,折射到第六意识。

现在世俗的烦恼我暂且不讲。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最深的障碍是什么?是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在六尘里,触最难去掉,世俗上说就是淫,能给人暂时的快乐。所以,修行人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深的障碍是淫习。

怎样转化去除烦恼呢?
简单的说,静坐念佛,达到身心清净。烦恼的欲望总带有一种诱惑力。有人说女人是老虎,最可怕,那是因为定力不够而怕毁道力。欲望是身体的本能,再加上无量劫来的习气,思维是很难控制的。要把这个问题化解掉,就要转化身心,身心不空的人很难把这种烦恼习气去掉、了断。三果以下的人有漏,欲望是最大的漏。四果罗汉无漏,是无欲无求,诸漏已尽。修行人必须把这种漏习去掉,慈悲心生起,才能发菩提心。真正有修行的人,能把身体转化;真正有证悟的人,能把欲望空掉。不管男女,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达到身心齐空以后,都能做到。

怎样从根本上把欲望去掉,断除这种烦恼呢?
只有静坐禅行,用身心产生的另外一种禅乐来转化这种快乐。不转化只能是思维上的控制,如石头压草。只有证得身心清净,才能彻底转化。

《楞严经》云,修道人如不断淫,休想成道,“如蒸沙石成饭想,非是饭本。”为什么?淫这种习气,来自于身体本能。一是性根用;二是意根想。二者均为天生之魄功能的具体表现。利用天生之魄功能的反面才能转化身体,恢复童身,方可童贞入道。


要想断出这种欲望烦恼,就是去静坐禅行,用身体证得法喜乐身。法喜禅乐是二六时中,常享快乐;证得法喜禅乐的人,宁愿死千百次,也不去淫乐一次,这种禅乐强于淫乐百千万倍。这时才知淫乐是真正的低级趣味,是人生最痛苦的苦本,才能彻底将其断除。而凡夫则执著于淫乐,淫为生死根本;淫心不断,尘劳难出。身体产生的法喜禅乐,从肌肉到骨骼、神经、脏器、肠道,每时每刻都处在法喜快乐当中。有法喜的人是什么境界,“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有证悟的人知道,如果没有达到法喜充满,没有代替的禅乐产生,即身了脱生死没有把握。因为,苦本拔不出来,烦恼不能彻底了断,往生时业障就来了。

怎样才能证得法喜充满?
各宗各派有所不同,禅、密是通过静坐,走精、气、神、虚、无、妙有的路子。无就是空,任何烦恼都解决了。因为最大的烦恼解决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狂心顿歇。道家也走这条路子,只到了“气还虚”就停下来了。而佛教是虚还无,无还妙有。证得无就是空,由心空到性空,到达心空时一切烦恼迎刃而解。道家执著有,不能虚还无;无空阶段的因,就不能有往生极乐的果。不论哪种修行方法,都得在此基础上修四加行,每天最低静坐四个小时,长期坚持不间断,才能久禅必定,久定必空,久空生三昧,三昧生智慧,才能达到法喜境界。


法喜充满的人,每天还去静坐,修行没有止境,静坐不空过。不同道次的人,有不同的法喜。正所谓:“头轮三十六,功到次第开。晕痛莫惊怖,飞到羽化台。不开无有乐,寒去春自来。千难都值得,万金换不来。”道家证得世间第一法,就有羽化境界。佛教中人是身心融入虚空,化入喜乐;走路如踏棉,行动如清风。修行人不要着急,寒去春自来,肯定能得道。道家修到世间第一法的人称真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能算假人。只有佛教中人能超越世间第一法,得法喜的人必然知道,有道可成。

菩提之路
报身佛是宇宙当中最幸福的人;化身佛示现世间,通过静坐与报身佛相通,必然也得到法喜快乐。有修行的人证得四果罗汉时都知道,只是证道不觉道,都不说道;都知用身体来修道,身体是真正喜乐福地。我讲的这些是什么?这就是菩提之路,这就是烦恼与菩提。淫乐转化即法喜,烦恼转化即菩堤;修行人戒行法修,可以转淫乐为法喜,转烦恼为菩堤。证得妙有的人就是菩萨境界,发菩提心的人继续修菩萨行,一定成就佛道。


真正平凡的人什么样啊?
拥有平凡的心态,通过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利用,不为别人活着,不为明天活着,不为昨天活着,不为名、闻、利、养活着,不为别人的议论活着,只为自己的行道活着,只为当下一念心活着。花钱花得心安理得,贫穷贫得心安理得,只为自己的道业成就而心安理得。只有圣人能平凡,自命不凡的人放不下不平凡。
发表于 2010-11-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戒淫》顺利圆满入世,法界众生恭敬欢喜而得大利益,正发并不舍大菩提心,破除淫心,早入法身圆觉。
愿我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我生生世世永断邪淫,愿一切与邪淫有因缘的众生永断邪淫。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远离邪淫之因,不造作邪淫之恶业。
愿我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06:23 , Processed in 1.88234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