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32|回复: 0

转帖:佛教孝顺思想的现代诠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孝顺思想的现代诠释

行愿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教义中所蕴含的孝顺思想应结合时代和社会环境进行既忠于原童又富有创新意义的诠释和弘扬,以发挥它们在构建人类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尝试进行以下的诠释和发挥。

一、佛教的孝顺思想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为了适应中国孝道文化的强势,而推行佛教孝顺的思想观念,使佛教在中国扎根,并成为中国文化源流之一,那么,佛教的孝顺思想是什么?佛教依缘起的法则,提出“众生平等”的观念,由此而说世间孝顺之道、出世间孝顺之道。佛教孝顺的主要观念:

(一)四恩

《心地观经·报恩品》卷二提出:佛教徒要报四恩——父母思、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1)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佛子应勤加修习,章养父母,其福与供佛功德,等同无异。又如: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见慈母在饿鬼中受苦,涕泣禀佛,佛告以施盂兰盆供,乃母遂得脱苦、上生天宫。

(2)众生恩:谓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干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过去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3)国王恩: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能得自在,尽国界山河大地悉属其所有。王若以正法教化.能使众生安乐。王若失正治,人民无所依。以其能行正化之故,八大恐怖不入其国,而能成就以智慧眼照世间、以大福智庄严国土、以大安乐与人民等十德。

(4)三宝恩:即佛、法、僧三宝之恩。下面简略分别说明:

1.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以及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干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2.法宝中有四: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为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为无为果名为果法。如是四法引导众生出生死诲到于彼岸,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3.僧宝有菩萨僧、声闻僧、凡夫僧。此三者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但供养者获福无量,是名憎宝不思议恩。

以上四恩是佛法在人间的世蹄流布,是佛弟子应做的本分事。

(二)一切众生为父母

那么,佛教听说大孝是什么?佛教认为真正的大孝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父母———切众生。佛教提出:“一切众生为父母”的观念.正是基于无始劫以来我们轮回生死,在生生死死小,曾经有无数的众生做过我们的父母,与我们接下善绿、恶缘,因而,佛教说:“一切男子为我父,~切女人为我母,我生生世世从之而受生。”这是佛教一切众生平等,慈悲一切众生、普渡—切众生的山来,也是大乘菩萨道精神的理论依据《盂兰盆经》中说:“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供养,年年七月十五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做盂兰盆会,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就是说佛弟子尽孝道要时常忆念自己过去世的父母,并常常为过去的的父母供养三宝,做布施功德,希望过去的父母离苦得乐。

既然.一切众生为父母,由此把人性狭隘的私心扩大到无量心。例如:一切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如果将心量放大,以天下人的父母为白区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这个世间争执就会少很多,和平美好得多。

(三)佛教孝顺思想的应用

如今是商品经济的时代,由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而忽略内在的精神生活,导致社会道德的逐步沦丧;多少家门支离破碎,有多少老人儿孙满堂却流落街头,人们呼唤道德的迷失,期盼道德的同归,提倡孝道势在必行。

我们知道,中国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那么,这种孝道文化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民族的宗族社会来。孝道是古代维系社会的中心力量。孔子的学生曾子写了一部重要的书叫《孝经》,为孝道的典范;此处就佛教孝顺思想的应用予以简单说明。

佛教孝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思想是不—样的。佛教孝道分为“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通常世俗社会的人们对孝顺父母的是世间的孝,大多以物质如饮食、衣服、汤药、卧具、金钱等,尽自己的能力供养父母身体所需.使生活安隐,精神顺畅,冬夏晨昏,诚心照顾;每逢过节、生辰以礼庆贺、使父母欢喜。这就包括了赡养父母,给父母吃好穿暖,经常陪着父母。享受人间天伦之乐等等,这些都是为人类羡慕的世间孝顺。孝顺方法于佛教看来就是“小孝”,真正令人钦佩的世间孝子.其行止是“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教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道——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这种孝道意义就扩大了!

而佛教所说的孝顺是出世间的孝——解脱生死轮回:佛教认为孝顺父母最究竟的方法就呈让父母离苦得乐,脱离生死轮回,这是最彻底的出世间孝顺方法。我们以佛陀的孝顺为例,可以清楚的知道佛教孝顺思想观念是如何落实于现实生活小,并把世出世间的孝顺融为一体.达成究竟圆满。

据那拉达法师《佛陀与佛法》中说:佛陀成道后,特别应自己的父亲——净饭王迎请回到迦毗罗卫,并为父王说法,净饭王闻法后证得三果阿那含。 当净饭王病重时,佛陀为他做人生最后一次开示,使他证得阿罗汉果,并亲自体会了解脱之乐。七天以后。净饭王入灭.永远脱离轮回之苦,这就是佛教最大的孝顺了。

佛陀的父亲示寂后。佛陀回来举丧,亲自把自己父亲的遗体放入棺木中入硷,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已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灵山安葬。像佛陀这样,合情合理的孝顺做法,人们怎么能说释迦牟尼佛不孝呢?因为佛陀是世间最大的孝子,真正把出世间的孝顺彻底落实在教导自己的父母,修习佛法,离苦得乐。所以古德赞叹说:“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思。”

又如大乘佛教的《地藏经》被称为孝经。经文一开始就是佛陀到忉利天说法,报答亲恩。接着是地藏菩萨前生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救拔慈母于地狱、饿鬼诸道中……再如莲池大师《七笔勾》中说:“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比山丘更高,父母生我、哺我、育我、教我、令我长大,立足社会,纵然用世间最好之物质,如皇帝的五鼎三牲这样珍贵的物品,丰富饮食去供养父母,也难以报恩于万一。唯有学佛办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使令父母脱离生死烦恼,方算圆满为人子女之责任。这就是佛教所讲的出世间孝道,让父母离苦得乐,趋向解脱。

佛教孝顺思想涵盖了世出世间的孝顺之道,在世风日下的今天,道德沦丧,很多人不孝顺父母,为此,提倡佛教的孝顺思想,利益一切众生的俗世生活或出家修道生涯,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8 16:38 , Processed in 0.1591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