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15|回复: 30

[其它] 净公上人楞严经讲记一三三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楞严经讲记一三三集


楞严经  (第一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诸位同修,《楞严经》我们先后大概讲了十遍以上,同修们对这部经都非常的欢喜。记得过去一次,在第一公司九楼孔会计师的办公室里面讲过一段时期,以后有差别因缘就停下来。我以为那一次就讲圆满了,结果有人告诉我那一次没有圆满,所以有许多人向我打听,这一次的《楞严经》是接着上一次未完的来讲,还是从头讲起?我说:《楞严经》不算太长,我们这一次从头讲起。

  今天我要征求同修们的意见,我们要不要讲玄义?如果要讲玄义,大概要耽误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讲到经文。我们过去讲经,好像讲玄义只讲过两次,大多数就是把经题介绍,再有教起因缘略略的说一说就入经文。老同修们对于佛法有一些基础的,听玄义是很有味道,如果是初学,刚刚来听经的,玄义不太适合,会听得摸不着头绪。今天我们头一天开讲,同修们愿不愿意讲玄义?我们讲完以后再表决。今天开宗明义先要把经题给诸位介绍出来。

  本经的题目很长,一共有二十个字,经题长,包含的意思就相当的丰富。《楞严经》自始至终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像《法华经》在分量上与《楞严经》字数是差不多的,六、七万字,但是《法华经》有二十八品,而《楞严经》没有品,自「如是我闻」到后面「信受奉行」,一气呵成,是一篇大文章。而这篇大文章完全是依照这个题目来做的,题目就是这个经题,二十个字。除了「经」这一字是通题之外,别题有十九个字,也就是依照这十九个字做这篇大文章。如果要照字数来讲,拿今天人的眼光来看还不算太大,为什么?有六万多字,不算是很大。

  我们讲《楞严经》,过去将经本曾经印过三次,最初我记得第一次讲是在法藏莲社,那个时候用的经本是台中莲社送给我们的。第二次在念佛团讲经,经本就是我们自己印的。现在诸位用的这个本子是第三次、第四次开始讲的,这个本子现在所剩下来的只有一百七十本,所以希望同修们听完经之后,本子保存在道场,不要带回去,因为只有一百七十本,如果经本再缺少,以后听经的人多了,怕经本不够用,这是请同学们特别原谅的。第三次我们曾经印过一个合订本,就是《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精装的小册子。那个时候也是我们法施会没有放书的地方,我们在佛教会讲经完了的时候,书本那么多,自己没有地方放,所以全部都结缘,所剩下来的大概只有三、四十本的样子,本子不多。将来如果同修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再印,以后只要大家喜欢,我们再选好的版本来翻印。这是我们讲堂讲经的因缘,就略说到此地。

  现在请诸位看经本,经本的经题,这个本子上用的经题很省略,不是完全的题目。同时这个本子当时翻印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译经的人,证译的人、笔受的人,它上面都没有,都省略掉了,这在我们讲经的规矩上是一定要把它讲出来,凡是省略的部分我都会给它写在黑板上,黑板上面是完全的题目。这个题目我们一共分做八段来讲,为什么分八段?诸位一看底下简单的批注就晓得。

  佛经的选题,老同修们都晓得七种立题,不出「人、法、喻」三者,本经在七种立题是属于「具足立题」,就是人法喻都有,我们先将人法喻就题目当中把它指出来。「大佛顶」三个字是比喻,将这部经比作佛顶,「大」这个字是赞叹的话。诸位要晓得,佛是三界之内最尊最贵,再没有比佛更尊贵,在佛的身上,佛的顶是最尊贵的。从这个比喻当中,我们就能想象这部经的地位,这部经就像佛顶一样。所以这部经在过去,无论是学佛或者是不学佛,凡是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楞严经》的,不但义理妙,在文字上也是第一流的文章。古德从文学文字这个立场上,常将《楞严经》媲美于《庄子》,我们晓得《庄子》在文学上是属于第一流的文章,这是讲文辞之好是一切经都比不上的,当然这跟笔受的人很有关系。房融是个文学家,以宰相之尊参加译场,笔记、润文当然跟一般翻译情形是不相同。题里面的「如来」是人,如来是证了果的人,题里面有「菩萨」,菩萨也是人,菩萨是正在修行的人,一个是因地的人,一个是果地的人。这个题目里面有人、有喻。「密因」是法,法里面有四种,就是教理行果,密因在这四种里面是属于理法。「修证了义」,了义是属于教法。我们常常讲教的时候,四依法里面就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部经是了义法。「万行」是行法,万行就是讲六度万行,六度是万行的纲领。「首楞严」是果法,就是修行所证的果。所以在法里面,这四种法都非常的完备,教、理、行、果。从别题十九个字,你能把这部经的大意就可以看出来,它在佛法里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它是完完整整的,经文虽然不长,义理相当的完整。

  这部经无论在佛法里头学哪一宗、哪一派,也可以说是共同的科目,是在教理上的共同科目,它的普遍可以说已经超过唯识。唯识在教义上也是共同科目,但是学佛的人不读唯识的人很多,但是不读《楞严》的太少了,由此可知,在教义上面,《楞严》已经取代唯识。由此可知,这部经在中国一千多年来为中国人所喜爱,说到喜爱,当然深契中国人之机,所以能够得到我们这样的尊重喜爱,因此历代弘扬《楞严》的人特别多。

  《楞严经》的批注,我们不要说今人的注子,古人的注子将近一百种之多,我晓得的差不多就将近有九十种,还有我不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大概有三、四十种,都是古注里面代表的注子、最好的注子。现在也有几种注子在台湾最近几年翻印流通,便于学习,流通得最普遍的要算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圆瑛法师是近代人,这位老法师一生的功力都在《楞严》上。从他的序文里面看,他二十几岁就留意《楞严》,听《楞严》,研究《楞严》,他到六十八岁开始写这部《讲义》。《讲义》写成之后,接着写一部《圆觉经讲义》,他老人家就圆寂了。所以《楞严经讲义》跟《圆觉经讲义》是圆瑛法师一生当中可以讲是他的代表作,最成熟的作品。圆瑛法师一生弘法利生,行解相应,我们从他的《讲义》里面去看,依旧脱离不了古人的范围,由此可知,批注经相当不容易。他的讲义的好处就是深入浅出,便利于初学。古人的注疏都有相当的深度,换句话说,在文言文没有相当的基础,文字上就是障碍。所以我们有圆瑛法师这部《讲义》,对于今日之下的学人来说是有很多的帮助,读他的《讲义》之后,再要研究古人的注疏就方便多了。

  但是这还不是入门正确的办法,入门正确的办法是什么?是要熟读经文,给诸位说,要背诵经文。经是佛说的,各人的批注是代表他个人的心得、看法,不是佛完整的意思。所以一百家的批注当然是一百家不一样的看法,如果看法都一样,那个人已经写出来,何必还要重复?重复也没有人看,也没有价值。过去我们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他老人家也有一部《楞严经》的批注,但是他不是按照经文逐句解释,他是选择摘要的哪几段来解释。那个题目叫《楞严摸象记》,是瞎子摸象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说明古来大德的这些注疏都是瞎子摸象,所摸到的那一部分都是真实的。因此我们读《楞严》不要有成见,不要随着一家的注疏去走。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之外,冷静客观的来观察各家的讲法,自己做个参考、做个比较,才能够看得出一点真实。当然最好是要实证,实证那就是要从背诵下手。古来的这些大德研究《楞严经》,能够背诵的人都不少,在今日之下我们也提倡背诵。

  前些年,香港海仁老和尚,在香港号称为首楞严王,这是一生研究《楞严经》的,他是去年过去的,九十多岁。他在香港教学生就是教《楞严经》,跟他学的人不多,只有五、六个人,为什么?条件太苛刻,就是一定要背《楞严经》,你《楞严经》不会背就不能入他的门。入他的门他要考试,第几卷、第几行马上就要背下去,你背不下来他不收你做学生,所以他的学生背《楞严经》都背得很熟。不但要背经,还要背批注,他选择的是蕅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连经文、连批注都要背,也不容易,还有五、六个学生真能背得下来。

  经题是一部经的总纲,经文是一个经题的细目,所以全经的要义就在经题里面,不但《楞严》如此,一切经都不例外。所以日本人喜欢偷懒,他不念经文,他就念经题,为什么?经题就是一部经的代表。你到日本去参观,他们念什么?「南无妙法莲华经」,我们念经文,他念经题,「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搞这个。诸位要晓得,经文熟透了,受持经题就是受持全经,经中之义完全都不晓得,经题起不了作用,为什么?一切大乘经的要义都是教我们「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经题、经文皆是文字般若,如果义理不透彻,怎么能从文字般若里头起观照的功夫?诸位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不能起观照的功夫,与行就不相应,我们常常讲「行解相应」,不相应就得不到利益,就得不到功德,功德利益一定要从相应里面来求。换句话说,一定要晓得观照的功夫,唯有观照的功夫才能够实证。像《心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不是浅,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到彼岸,到了家的智慧,最圆满、最究竟的智慧叫般若波罗蜜。行是修行,是起作用,就是最圆满的智慧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做行深般若波罗蜜。怎么个行法?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观照,大乘佛法的功夫都在观照之中。

  诸位要是懂得观照,那你就是头头是道;你要不晓得观照,处处成障,你的障碍就多了。我们修行这么多年,有成就、没有成就,就在行门里头有没有观照的功夫。佛法里面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就是观照,念是什么?念是烦恼,是障碍。烦恼、业障现前不要紧,没有关系,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我们都是生死凡夫,烦恼习气不是一下就断了的,它会时时刻刻起现行,起现行不要紧,要紧的是什么?就是般若观照的功夫。为什么?观照一起来,烦恼立刻就止住,就降伏住,那个就是功夫。妄念常常起,观照也随之而起,功夫用久了,观照就得力,妄念就少了,妄念少,心自然就清净,这个时候你也就得大自在。「观自在」,自在从哪里来?从观照这个功夫上得来的。八万四千法门,从原理原则上讲是一不是二,都不例外。

  所以我们对于经一定要熟,大经太长,我们没有办法背诵,这就是我们自己有业障,我们的机缘、时节因缘错过了。假如我们要是在六、七岁的时候,我们的老人就觉得《楞严经》很好,叫我们背诵,给诸位说,不要三个月的时间就都会背了,小孩背东西快。现在我们到二、三十岁以上再要背东西,叫苦连天,四十以上的人就不能背诵了,听听就好了。背书这个时节因缘是在十三、四岁以前,那是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所背的东西,只要下的功夫深,一生都不会忘掉。

  古人教学,儿童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他什么?就是教他背书,也不需要讲解给他听,督促他念的遍数。小孩很聪明,一、二百字的文章,聪明、能力高一点的一遍就会背。我自己本身就是例子,我念小学、念初中的时候,国文我一遍就会背,因此怎么样?不念书了,考试之前十分钟,考顶多考五课不得了,考五课,十分钟看一遍,都会背了,应付考试是绝无问题,不念书了,但是怎么样?第二天就忘掉了。所以以前的老师就看着学生,一遍会背不行,你给我念一百遍、念二百遍,为什么要念那么多遍?不会忘掉。我在学校里念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不这么严格,只是混过考试就算了,没有这样严厉的督促,所以小的时候念的那些书统统都忘光了,都还给老师。在古人教学经验里面告诉我们,天赋高的一天可以背诵六、七百字,一生都不会忘掉,中等的天赋可以背四、五百字,比较差一点的能够读二、三百字,这是过去教学经验当中的记录。我们比比古人,我们一天能背多少字?我们到底是上等根器还是下等根器?不必问别人,自己试验就晓得。假如一天背六百字,这部《楞严经》一百天就够了,三个多月就全都会背,算不了一回什么事。所以现在诸位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在做学生的时代,一定要下决心背诵。

  背诵经文,给诸位说,是三学同修,就是修戒定慧,比念佛、持咒的效果还要大。古人为什么提倡念佛与持咒?好像背诵经典的很少,诸位要晓得,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心清净了,那一句佛号才得力。我们现在这个心乱七八糟的,所以佛号念了几十年都不得力,为什么?念佛的时候会打妄想,念佛的时候,六根一遇到外面六尘境界的境缘,心马上就随缘去了,所以念佛不能摄心,念咒也是如此,不得力。可是你要背《楞严经》那就不行了,那个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你心要一往外缘跑掉的时候,你今天这一段文就背不熟了,你一定要专心。你要把一部《楞严经》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你再念佛就不一样了,句句佛号得力,为什么?有这部大经真是把心都收回来了,才会得力。

  在背诵经典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念,这就是戒律清净。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里面没有妄念是「诸恶莫作」,《大佛顶首楞严经》是善中之善,你背诵这个经文那是「众善奉行」,持戒就圆满,背《楞严经》持戒就圆满。你背诵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背诵的时候,经文义理了了分明,这就是修慧。修戒、修定、修慧就在背《楞严经》上统统都具足,叫做三学等运。背诵的时候那真是昼夜之中不间断,熟透了对你的工作也不妨碍,日常工作照做,心里面在默念着经文,所以这个功夫是不间断的。熟透了就有开悟的机缘,这个开悟就是俗话说触类旁通,在一切境缘里面就有悟处,常常有悟处,处处有悟处。经文不能熟记,悟处的机会就少,记得愈多悟处就愈多,机会就愈多,所以一定要熟,不熟起不了作用。唯有熟透了,这个种子的力量才强,在阿赖耶识里头才有力量将烦恼习气压下去,不熟没有这个力量。

  古人学佛,人人都是从背诵下手,所以古代的那些出家人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国王大臣没有不恭敬的,他敬你什么?敬你的学问道德。世间的这些学者,世间法里面他熟,四书五经他能够背得很熟,佛经他没有背过。而出家人四书五经不比他们差,人人都背得熟透,还再加上大乘经典。换句话说,从背书这一门来说,出家人所背的书籍要比世间人多一倍以上,他怎么不佩服你?当然佩服你。古来这些祖师批注佛经,引用四书五经、引用道家、引用墨子、韩非子、诸子百家的多的是,他那些东西要不熟透,他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引用出来?可见得人家读的东西多,世出世法都通达,都熟透了。绝不像今天的出家人,佛经没有一样东西能背诵,世间的典籍也没有一样能背诵,要跟古人比怎么能比?不要比得太远,连圆瑛法师也比不上。近代这些老和尚,像圆瑛法师、华严宗的应慈法师、天台的谛闲法师、倓虚法师、禅宗的虚云老和尚,哪一个不是在国学上有很深的基础?不读书不能成就。千万不要讲,我现在已经出家了,我还念世间书?世间书你没有成就,佛书那个边你也摸不到。李老师在台中教学的时候,从《四书》念起,文言文从《古文观止》讲起。《古文观止》三百篇统统从头到尾讲完,不容易,他会下的学生《古文观止》三百篇都读过。《四书》也是从头到尾讲过几遍,《五经》是选择一部分出来讲,国学、佛学都有底子。我们要不在这上真实的用功夫,绝对不会有成就。世间学术没有基础,佛法那没办法,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读佛经,一方面还要把四书五经来补习。要常常读诵,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弥补我们自己基础上的不足。

  「大」,赞叹之词,赞叹到极处,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说,不得已用个大哉,大的意思。「佛顶」是比喻,也有赞叹的意思。把下面所讲的四法,就是本经讲的四法,理法是「密因」,密因是大因,成佛之因。「了义」是教法,了义教是大教,大乘佛法的教义、一乘佛法的教义。「万行」是大行,行法,不是单指空谈理论,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这些理论要行出来,要做到。佛法最重实践,最重实行,所以要把理论与方法行出来,自他才能得真实的受用。

  「首楞严」是果法,是大果。「首楞严」这三个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这也是大定的名称,到经文里面有很长的一段经文专门讲这桩事。一般的定有出有入,入了定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境界就失掉,有入有出的定;楞严大定是没有出入的定,换句话说,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经里面常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种定才叫楞严大定,这叫真正的定,管用的定。这个定怎么修法?如果要说到修法,妙极了,说出来也好像不希奇,太简单,咱们念阿弥陀佛就是修楞严大定。我们心里一句阿弥陀佛,走着也是阿弥陀佛,睡着还是阿弥陀佛,坐在这里也阿弥陀佛,站在那里也阿弥陀佛,这不是楞严大定是什么?可是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四威仪当中,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念,才叫做楞严大定;念着阿弥陀佛又打着妄想,定就没有了。一般人不晓得,以为《楞严经》与禅宗有关系,参禅的人没有不读《楞严》的;里面有「五会楞严神咒」,《楞严》与密宗有关系,也有人把它放在《大藏经》密教部,他就不晓得《楞严经》与净土有关系。

  《楞严经》里头的格局、味道跟《华严》相彷佛。《华严》有理论、有方法,有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修行的榜样。《楞严经》也不例外,有理论、有方法,里面有二十五位菩萨给我们示范,做修行的榜样,「二十五圆通」那一章很有味道。《华严》里面是一个人代表,那是代表什么?代表修因,修因,一个人;《楞严经》里二十五位菩萨是代表证果,这是不一样的。修因是做学生,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是学生,除我之外,人人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学问才能成就。《楞严经》里面并不是讲修因,而是佛问在会的这些弟子们,你们是怎么样证果的?所以他们是讲证果。每一位菩萨代表一种法门,人人所证的果你看看都是第一,法门无二无别,无有高下,只要证到首楞严大定都是第一,没有第二。二十五就是代表万行,把万行归纳为二十五类,用二十五位菩萨来做代表,如果要是一展开,那是无量无边。这二十五类是依照「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把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这二十五大类。前面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加七是二十五。这二十五类一展开就是诸菩萨万行,「诸菩萨万行」在《楞严经》里归纳就是这二十五大类。每一类以一位菩萨来做代表,人人都是修首楞严大定。二十五位里面最特殊的两位,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两位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是全经精华之所在,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两位菩萨都是代表净土法门,观音、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左右手。由此可知,念佛法门就是修楞严大定,念佛法门是大佛顶法,很可惜,我们不明了这个道理,不能够如法的修行,念了几十年的佛,与大佛顶丝毫不相应,你看这多么可惜!

  从这部经、从《华严经》诸位也能看到一点消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的目标就是在净土。《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楞严经》里面观音、势至也是指我们净土法门。正是古人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个话说得并不过分,因此这些大经大论我们要认真的学习。行门就是把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如法的去念,有个二、三年我们就变样子,就能够收到效果。你不懂理论、不懂方法是没有办法的,不要说二、三年,二、三十年还是不行。理论是不是这样讲讲就能懂?不可能。不要说我讲不行,十方诸佛菩萨来讲也不行,为什么不行?讲得再清楚我们都听不懂,这个原因是我们有障。假如我们自己把这个障碍去掉,不必佛菩萨,世间再笨的人来给我们讲,我们都会开悟。这个障是什么?一个字,我们的心不诚不敬,这是大障碍,世间法的障碍也是这个。《礼记》一打开,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为什么要学敬?去障。学术的障碍去掉了,德行的障碍也去掉了,事业成就的障碍也去掉了,都在诚敬,这是根本法。诚与敬,别人帮不上忙,诸佛菩萨都没办法,这是要我们自己发心,至诚恭敬,障碍才能去掉。

  佛法里面常念的「一切恭敬」,《华严》号为经中之王、根本珐輪,在行法里面,十大纲领里面第一句话「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什么意思?就是《礼记》里头那一句话「毋不敬」。诸佛是谁?情与无情统统是诸佛。意思就是教给我们,我们眼睛里面所看的,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佛。我们对佛怎么样恭敬,对这个境界就要怎么样恭敬,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什么?就是教我们「敬」,没有别的。你只要懂得诚与敬,给诸位说,《大藏经》那么多都是废话,里头所讲的意思、道理你全都悟了,不要佛讲。就像《坛经》六祖所说的,「惠能自心常生智慧」,心里面生智慧,世出世法无所不通达。不诚不敬,诸佛都无可奈何,想教也没办法,怎么样讲,听不进去,听了不懂。古人教学,从小孩一上学,五、六岁的时候,教什么?就教他「敬」。书本上的东西就是背诵,不必懂得意思,就是教你背,熟背,背上个几百遍。生活行为上就是教你敬,对父母要敬,对师长要敬,对朋友要敬,对一切人都要学恭敬,成就你将来在学术事业上的根本,就在一个「敬」字上。

  「万行(ㄏㄣˋ;henˋ)」,万行(ㄒㄧㄥˊ;xingˊ),也念行(ㄒㄧㄥˊ;xingˊ),今日之下念行(ㄒㄧㄥˊ;xingˊ),古人读去声念行(ㄏㄣˋ;henˋ),行(ㄏㄣˋ;henˋ)当动词讲,实际上的行为都是从诚敬上做起。我们今天修布施,布施里头没有敬意,不但没有敬意,还带了贡高我慢,这在果报上当然就不一样。佛菩萨修布施,恭恭敬敬的供养、平等心的供养,所以才能够成就首楞严大定之果,楞严大定是「性定」,这是如来所修的定。到底下我们一条一条解释,讲到的时候再说。

  「大佛顶」都是赞这四法,这四法就是如来的顶法、无上的大法,指这个「密因」、「了义」、「万行」、「首楞严」。「如来」这两个字是佛的十号之一,十种通号之一,将来讲到经文里头再说。通常最浅的一个讲法就说,「佛佛道同,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所以叫「如来」,就如同古佛再来。佛所证得的理是圆满的,没有欠缺,所以佛与佛是真正的平等。心平等了,给诸位说,相貌就平等,为什么?相是心变现的,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心不平等。如果你看到有两个人相貌一样,大概这两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情都差不多,他平等的。这个事情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就见到。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有一个同班同学,复员之后我在南京念书,同班上又有一个同学,那两个同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不相识,但是相貌一样,举止态度也差不多。我就把他叫来,我说你有什么毛病,一样一样的,他说「你会看相?不错,你看得很准」。我说「我不是会看相,过去那个同学跟我相处一年多,他的毛病习气我清楚。你的面貌、走路的样子很像他,大概你心里毛病也差不多」。以后读到佛经就想起来,是很有道理。

  佛与佛的心绝对的清净,所以相貌相同;菩萨心地清净,烦恼少,所以菩萨的相貌很接近,并不是真正的相同,到如来地的时候才完全相同。由此可知,相好、依正庄严从哪里来?从心地里面修来的。我们要想依报都庄严,必须从心地里头认真的去修学,只要真下功夫,相貌会变的,相随心转。我们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常常接近的人,有的时候相貌变好,有的时候相貌变坏,善与恶的感应。一个人常常修善,相貌自自然然会转变,有光彩;人要是常常作恶,恶事太多,人就变样子,脸上也无光,俗话说「你快倒霉了」,果报就快现前了,这是很粗显之理,很容易看得出来。我们明了这个道理,要求自己真正的福报,求自己真实的功德利益,你需要记住存好心、行好事,决定不吃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何必要做恶事?「如来」粗浅的讲法如此。

  深一层的讲法,从理上讲,《金刚经》上讲得好,「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句话的理很深。诸法是指一切法,如义的「如」字就很难讲,浅而言之,《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发挥「百界千如」,诸法如义就像《法华经》里所讲的。这个「如」字不能细讲,要是讲的话,讲三天也讲不完,《金刚经》上只有四个字「诸法如义」,太妙了。通常我们也说,比如《金刚经》有的时候称「如来」,有的时候称「佛」,它是有特别用意。凡是称「如来」都是从法身、理体上讲的,凡是称「佛」都是从应身、迹相上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流行得最普遍,因此对于佛的十种称号是以「如来」跟「佛」这两种称号最为普遍,其余八种称号很少。除了我们读佛经或者学佛的人知道,一般人不晓得佛还有另外八种称号。

  什么叫做「密因」?这个地方的密不是秘密,给诸位说,佛法里面没有秘密法,佛教有个密宗,密宗也不是秘密法。尤其是此地讲这个密,这个密是讲深密,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所能懂,讲了也不懂,那就叫做密,所以当作深讲,甚深难解,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秘密。秘密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是正大光明的,邪教才是秘密,秘密传教,秘密一定不是好事情,它不能公开、不能见人。从这个粗浅的观点上,我们就能够理解,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不要去相信它;你要去相信它,那真叫做迷信。凡是正大光明传教的,它都有一番道理在。我们实实在在不能够辨别什么叫邪、什么叫正,我们从显密里头可以能看得出来,就是秘密传教的我们不要听它的。佛法里面的密宗,那是别有道理,有些地方它是秘密,实实在在不得已,理太深,事情超越了常情,是根据甚深的教理,超越一般人情的修法,绝不是普通的修法,所以对于一般人他要回避一点,为什么?怕人家看到感觉奇怪,生毁谤、生疑惑,是为了这个,将来讲到大经里面也会讨论到这个问题。

  这个地方讲的「因」就是成佛之因,成佛的这个因太深,所以称之为「密因」。「密」这一个字也能够遣凡夫、外道、权教、小乘人一些过失,为什么?这些人不能懂得这个因,换句话说,凡夫、外道、小乘人,乃至于权教菩萨,他们的学问都达不到,他们的见解达不到,这个确确实实,在《楞严经》里面说得很详细。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也在读《楞严经》,也在讨论《楞严经》,这个密因我们晓得?我们只晓得名称而已,实际上不懂。实际上如果诸位一懂,现在立刻就超凡入圣。你几时懂得这个密因,你的修行,不管你修什么行,穿衣吃饭都是「修证了义」,那个不奇怪。功夫成就的人,你看看永嘉大师,我们过去曾经讨论过《永嘉禅宗集》,别人问禅师:「你老人家用什么功夫?平常怎么样修行?怎么用功?」他告诉他:「饥来吃饭困来眠」。人家肚子饿了,吃饭是修证了义;疲倦了,睡一觉是修证了义,他那个就是了生死、证涅盘的。我们愈睡愈迷惑,愈睡愈颠倒,那没有用处的。人家懂密因,我们不懂密因。

  密因是什么?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舍识用根,密因就是指「根中之性」,这个性是佛性,是自己的佛性,不生不灭,常住真心,一切大乘法都是以它做因地心,所以他能成就。我们念佛人要是以这个为因地心,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叫理念。经中常讲,「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点都不假,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小可言之,实际上一句阿弥陀佛的力量比这个还不晓得大多少倍,为什么有这个力量?密因。就是一个用根中之性,一个用八识。我们凡夫用八识,凡夫、外道、小乘、权教菩萨,统统用这八个识,所以念佛不能产生力量。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是指什么?是指理念,是指舍识用根的人。我们要懂得密因,舍识用根,我们就有这个力量,现在就转。

  如果这一部《楞严经》讲下来,我们同修当中有那么一、两个会了,那就不得了,我们这个道场就真正的庄严,真正的成就,我们全省一千七百万同胞都有福,为什么?有一位真佛出世了,这是佛,肉身菩萨再来的。至于理论、方法,到经文的时候再给诸位细细的说。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肯不肯做。你肯不肯作佛?你肯不肯为我们现在一千七百万同胞做真正的福田?你干不干?不是能做到、做不到,问题不在此地,问题是我干不干,干就能做到,不肯干那就不行。肯干怎么样?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统统放下,这才叫放下万缘,放下万缘是这个讲法,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这样讲法的。什么叫身心世界?什么叫万缘?放下之后所用的就是根中之性,不要再找真心。我们眼见外面的色相,把眼识放下,我们眼所见的是见性见的,见性见到外面是什么?法性,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立刻就成佛了。

  《楞严经》里面讲修行,一个字,「歇即菩提」,菩提就是成佛。「歇」是什么?就是把刚才讲的(我是讲百法,大家好懂)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歇。「歇」就是放下,一歇你立刻就成佛,不必三大阿僧祇劫,也不必三年五载,一念之间就成佛。这部经确实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力量,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接受,愿不愿意接受,肯不肯照这个方法做。肯照这个方法做,给诸位说,这一念转过来,生死就没有了,了生死,三界也没有了,不但三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你的法界是一真法界,那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入的法界,那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我再给同修们说,不难做到,何必受生死累赘之苦,为什么不干!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讲到这里。     
   
   

楞严经  (第二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2

  我们用的经本上面的题目简略,它具足的经题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上一次我们将经题一、二条介绍过,现在我们讲密因,密因讲过了,下面一段是「修证了义」。前面这个「如来密因」是讲理体,「修证了义」是讲修行的方法。怎么样才叫做了义?必须与如来密因相应的修法才叫做了义。在本经里面,阿难尊者是楞严会上的一个代表人物,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修诸佛如来的楞严大定,怎么修法?阿难尊者就是一个代表人,我们学阿难就行了。尊者在这一会里面听了世尊的开导之后,经文要到第三卷的末了才示现大彻大悟,悟什么?就是悟密因,也就是说如来藏性原来是我们自己本具之物,并不要向外面去求,如来藏性就是密因。这一个理悟了之后,当然接着就要求证,如何将这个圆满周遍之理能够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这是非常要紧的事情。这种修行方法当然不同以往,以往的修行,理与事是分开的,理是理,事是事,理与事不能够相应,不能够圆融。现在回过头来就是要希望能够修证「理事圆融,事事无碍」的了义法。

  世尊教给他的原则,第一个要「决定以因同果」。因果要不相同,你修的因,你所希求的果得不到,这一点关系很大,希望我们同修要特别注意到。纵然我们不能修楞严大定,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这个原则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因与果要相同,因果要相应。密因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因将来才能够证得不生不灭的果,因与果相应。生灭的因要想证得不生灭的果,那就像经里面所讲「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现在这个麻烦是真大,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用的心是生灭心,我们所希求的果报是不生不灭的果报,这个因与果就不相应。我们因地心是个生灭心,怎么会得到不生不灭的菩提涅盘的果报?我们把话再说回来,我们现在是一个烦恼的、生灭的心,要想求得西方清净庄严的果报,诸位想一想,相不相应?不相应。经上明明告诉我们「心净则土净」,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因要修净因,绝不是念几句阿弥陀佛就叫净因,这个地方要是误会,果报就不能成就。因此,要想成就净业,必须要在净土经论里面去研究,它也有密因,把它的因找到,方法找出来,然后在我们生活行为当中修净业。业就是三业的造作,三业的造作要清净,不像过去再染污了,染污就是不净,与净土决定不相应。所以佛在本经里面开导阿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无论大乘、小乘,乃至人天乘的佛法,都要懂得这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决定从根解结」。这个原则给诸位说只有大乘菩萨才有,也就是说二乘、人天没有。二乘、人天要想成就,决定以因同果就可以办到。从根解结这是直接入上上的禅定,就是楞严大定。什么叫做根?什么叫做结?到入了经文我们再详细的讨论。「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佛给我们说,每一个根有六个「结」,结并不是真正打一个结,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比喻,就是有六重障碍障碍了本性。眼根的六个结障碍了见性,我们的见性不能够得到自在的受用,耳根有六个结障碍了闻性,是六六三十六个结。可是修行的方法是很巧妙,一根归元,六根就通达。在修行方法上来讲,只要修一根,一根解决,其它的统统都解决。所以本经「解六结,越三空」。《楞严》里面所选择的方法是从耳根上说的。在理论上讲,佛是从眼根上讲得多,譬如「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十番显见完全是举见性做一个比喻来说明。但是到了用功夫,在二十五圆通里面,文殊菩萨替我们选择的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所修的是耳根法门,换句话说,他所解的结就是耳根闻性障碍的六个结。

  我们以耳根来做个比喻,第一个结,这六个结里六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动」,动就有音声,我们就能够闻到。动的声音去掉,我们还能够闻,闻什么?「静」,不能说是有声音我听到,没有声音我没有听到,那个没有听到是错误的,哪里没有听到?你听的是静。闻动是闻,闻静还是闻,这个到后头有很微细的来讨论。我们凡夫只知道闻动,不晓得闻静是闻,功夫深的人晓得闻动是闻,闻静还是闻。动静二边都离开,所闻的动静没有了,还有能闻的「根」在;根再离开,还有个「觉」在;觉离开之后,还有个「空」在;空离开之后,还有个「灭」,最后还有个灭;灭再离开之后,闻性才完全的显露出来,诸位想一想,这六个境界好不容易超越!

  真正修行人懂理论、懂方法。理论是我们耳根里面如如不动的闻性,那是常住真心,是自己本人,主要的就是在境界里面要叫主人能真正做得了主宰。不但「动静」不染不着,不能够扰乱,连「根、觉、空、灭」那样微细的境界都不迷惑,都不动摇,这才叫做真正的修行。离开境界不叫修行,都市里头太繁华,噪音太多,吵得我们不能够安宁,找一个清净地方去修行,给诸位说,那是小乘的修法、初级的修法、不了义的修法。了义的修法没有环境,环境的清净跟吵闹是一如的,他都如如不动,这是了义,是高级的修行方法。「决定从根解结」,这是《楞严经》在修法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意思。我们要会用这个方法了,把它运用在念佛法门里面,给诸位说,这就是理一心不乱,那一句佛号就跟经里面所讲的,这一句佛号的力量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真有这么大的力量?给诸位说,真有。在我观察之中,力量不止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说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还说得太少,真有这个力量。这个理论你要懂得,方法你要会用,那用功夫实在是得力,到以后我们慢慢再来讨论。

  这两点的开示是佛对于大乘指示最重要的原则,我们从这个原则上去寻找下手之处,我们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这是很重要的。《楞严》里面有「初方便」,有「最初方便」。一入经文我们就能看到阿难所请的「最初方便」,就是最初下手。最初下手,诸位要晓得这是大乘法,这是一乘法,是佛法里面最高级的佛法,不是普通的佛法,所以它的最初方便水平就相当的高。

  第一,「用根不用识」,什么是根,什么是识,我们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这个「根」是指根中之性,比如我们见,你要是懂得《楞严》的道理,依照《楞严经》的修法,我们要用见性去见一切法,不用眼识去见一切法,这就转过来了。我们听一切音声,我们用闻性去闻,不要用耳识去闻,这就是舍识用根,为什么?见性、闻性不生不灭,与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不生不灭相应,跟佛的开示,因果相同。我们用眼识去见,眼识是生灭法,我们读唯识,诸位晓得,「眼识九缘生」,少一个缘,眼识都不生,所以眼识是生灭的;「耳识八缘生」,它也是生灭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用生灭心,不管你修的是哪个法门,你用生灭心要求不生不灭的果,你就错用了心,在果报上说,你得不到,这个关系非常的重大。如果我们会用,给诸位说,现在就得自在,就离苦得乐,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心开意解,真是法喜充满,一切的烦恼、忧悲、恐怖统统都没有了,只要你会用。所以不要说将来那个殊胜的果报,现前的果报,连神仙也办不到,所以一会用立刻就有享受。

  如果我们要会用,当然在会用之前必须把根识分得清清楚楚。根识要分得清楚也不是个容易事情,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里面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是指什么人?指阿罗汉。阿罗汉对于什么是识,我们就举眼来说,什么叫眼识?什么叫见性?那个根就是指见性,阿罗汉都不清楚;分不清楚,当然他就不会用。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是根与识混合在一起用,这是佛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混合在里面的「识」剔除,单单用「根」,用「根中之性」,这是最高明、最究竟的修行方法,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去修,给诸位说,不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真把这个道理明白,真会用了,几天就成功。成的什么?给诸位说,成佛了,成佛就太快,所以成佛作祖不难,难在这个道理难明。道理懂得之后,你要能信得过,要能体认,认真的去干。

  因此「性、相」两桩东西我们都要留意,为什么?目的就是在拣别什么叫「性」、什么叫「识」,不但要拣别,而且还要把它圆融。诸位要晓得,「识」从哪里来的?识还是性里头变现出来的,是性的一种作用,是迷的作用,不是悟的作用。因此我们讲「阿赖耶识」,讲「真如本性」,真性跟阿赖耶识是一体不是二体,所以阿赖耶我们常常讲是真妄和合。实在讲,纯真无妄,妄是假的,哪里会有真的妄?所谓妄不过是一念迷情而已,迷情就不真实,把那个不真实的迷情勘破了,就成功。迷没有关系,你要觉悟那是迷,迷不碍事,怕的是什么?迷而不觉,这就叫真迷。迷的时候觉悟了,那是悟不是迷,所以就大用自在。这是大乘学人入门的第一步。

  第二,「称性不着相」,这是了义的修行。称性就是要与法性相应,我们离不离开相?不必离开相。相虽然是虚妄的,你知道它是虚妄的,刚才说过,它不碍事,妄不碍真,妄也不碍妄,所以在《华严》里面讲到「理事无碍」,它没有妨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悟。迷了就有妨碍,悟了没有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与事也无碍,为什么?妄不碍妄,妄也不碍真,这样子才能入无障碍的法界。麻烦的在哪里?麻烦在着相,着相是迷而不悟。离相,不着相,不着相并不是离开了相,就在相里面而不执着,这个不执着当然是指我们心地上不执着,心地清净,事相无碍。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看五十三参,菩萨在世间从事于各行各业都没有障碍,每一行业都是行菩萨道,都是了义的修证,五十三参里面每一位善知识都是了义的修证。所以《楞严》说理的多,实际上修行的榜样是《四十华严》的五十三参。

  「了义修证」表现在生活上,就是在修证的事相上,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以出家身分来修行的只占五个人,其余四十八位都是示现在家众,没有出家。而五十三位善知识把六道里面的众生全都概括,有天神、有外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从政的,有帝王,有宰官,里面也有教学的,也有从事于工商的,也有做医生的,各行各业都举出代表。实在讲五十三个人都代表完了,代表不尽,五十三个人是举一个例子而已,这个将来在大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到,是举例而已。他们各个都是了义的修证,皆是称性不着相的修行。不着相,身心清净,没有烦恼,心清净就放光明,一切的理、一切的事就看得清楚。着相,心就不清净,对于一切事理就看不清楚。我们要想叫自己心里面常常能生智慧,生智慧那你就得在事相上不要执着。也许要问,有的时候不执着、不分别,事情办不通,执着、分别又错了,到底叫我怎么办?这个里面就是迷与悟,悟了的时候表现的那个执着、分别是恒顺众生,是办事的,心里面有没有执着?心里面决定没有执着。为了要把事情办得好,可以发一点脾气,骂人、打人,心里面有没有?心里头没有真正发脾气。面孔上发了脾气,心里头没有,心里头清清净净、欢欢喜喜,这是菩萨道。凡夫面孔上瞋恨,心里也瞋恨,那是凡夫,你心里就结业了。

  本经后面告诉我们「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两句话跟《华严经》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是一样的意思,说的话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华严》从事上说的,《楞严》从理上讲的,所以事与事才无碍;它是相有体无,事是有的,理是空的。尤其菩萨在六道里面和光同尘,事相上所表现的跟凡夫一样,内里是完全不相同,凡夫不称性,他能称性;凡夫真的着相,他是假着相,不是真着相,这种现象在佛门里也常称之为游戏神通,神是不可思议的意思,通是通达而没有障碍,也就是善巧方便的意思,这样的修行才叫做「了义的修证」,在本经里面有三卷半的经文给我们说明这种理论与方法。「如来密因」这一段在本经也占三卷半,所以这部经完全是照题目来写文章。「修证了义」一直到第七卷,这一段里面非常的难得,有理论、有方法,还有示范,这个地方的示范比《华严经》简略得多。《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示范相当的详细,可以说是很完备而周密,只要我们稍稍留意,真正能够体会到大乘菩萨修行是怎么修法。在本经里面没有那么详细,而代表的人是二十五位菩萨,就是二十五圆通,他们只是概略的说出来,运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方法自己成就,明心见性。

  在本经有二十五位菩萨来给我们表演、示范。经文一直到第七卷,从四卷的后半到第七卷是讲「修证了义」。示范里面最重要的是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用的方法是念佛,观世音菩萨用的是反闻闻自性,这两位菩萨用的方法把它合起来,就是永明大师所讲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可不是叫你一面去念佛,一面再参禅「念佛是谁」,那就错了,不是这个意思,是运用参禅的理论,把参禅的理论运用在我们这一句佛号里面,是这个方法。就是禅与净合而为一,并不是双修、兼修,是合成一个,那才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面收到最高的效果。观音菩萨用的这个方法妙极,就是用反闻的功夫,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本经里面观世音菩萨叙说的只有五、六句话,而在《四十华严》里面差不多占十卷的经文。「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的修法,要到《华严经》里面才能看得出来,才能够看得到。我们道场这几部经现在都在这里讲,能够合起来看,其味无穷。看出趣味出来,这是初步的功夫;有了趣味,进一步要学。菩萨入这个境界,我也得入,我一入进去我就是菩萨,入到究竟处就成佛。了义的修证是诸佛如来对我们殷切的期望,这才是畅佛本怀,才是佛真正的意思。

  第四段「诸菩萨万行」。菩萨,在这个地方怕有初学的同修不常听经的,我们要简单的加以解释。「菩萨」两个字是印度话,印度话里面称为「菩提萨埵」,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把那个字的尾音略掉,简单的称「菩萨」。这个字的意思,古时候的翻译翻作「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新译就是玄奘大师以后,玄奘大师所翻译的是「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与佛究竟有什么差别?老同修都晓得,菩萨是在因地,如来是在果地,证了果就称佛,没有证果以前都叫菩萨。菩萨是一切众生里面觉悟了,悟而不迷就叫做菩萨。

  也许我们听了这样的解释,自己认为我是菩萨,为什么?我不迷,我眼也看得清楚,耳也听得清楚,样样都清楚,我不迷惑,实在说你说你不迷正是迷惑颠倒。迷悟有许许多多的标准,最高的标准是宇宙人生的真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六根的根性是真,不生不灭,八识是虚妄,八识是生灭的,这样的话说出来好像很容易,我们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困难,真正的境界我们依然不能领悟。我们现在听大乘经典、了义的经典,就像什么?二、三岁的小朋友,你给他说一些大道理,他也在听,他句句都听得清楚,甚至听了他也发问,他懂不懂?他不懂。你叫他唱个歌,三民主义。「什么叫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就是三民主义。「我懂了,三民主义就是三民主义。」小朋友的见解,他不晓得那个大道理,他也会说得不错,他很会说,也很会唱,意思不懂,境界入不进去。我们现在学了义经的情形就像这个样子,所以千万不能发生误会。我们要追根究柢,要把真妄的根源找出来,体相搞清楚,真正理解它的业用,我们自己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千万不能够含糊笼统,不能够记住几个法相名词,那是大大的错误。小小的觉悟的人,像阿罗汉、辟支佛,这是觉悟的少分,他能够了生死、出三界,他还不能作菩萨,他不能算菩萨,为什么?他所觉的有限,他那个心量还不够大,唯求自利,不愿利生,所以他不能叫菩萨。

  菩萨的标准有没有一个简单的界限?给诸位说,有的,你看《金刚经》里面讲的,如果你还有「四相」存在,你就不叫菩萨。《金刚经》的经文很清楚,「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不是菩萨。小乘人,小乘的圣者,我相没有了,小乘人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所以他不能称为菩萨。凡夫四相都具足。千万不可以误会,我们受了菩萨戒,我就是菩萨。为什么?我受了菩萨戒,你看看我还有证书,菩萨还有证书的,你当了菩萨。四相都具足,你拿了一张证书,谁给你的?谁给你证明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证明,四相破了那你是真正的菩萨,释迦牟尼佛承认你,那是真菩萨,四相都具足不叫菩萨。由此可知,菩萨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不是一般人都能够称的。

  这个地方讲的「诸菩萨」是指大乘初信位到等觉位,五十一个阶级,所以称「诸」,这个诸就是指五十一位菩萨。五十一位菩萨,我们在《弥陀经疏钞》里面刚刚讲到「六即佛」。在六即里面,初发心的菩萨是「名字即」菩萨,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讲受了菩萨戒,挂上一个菩萨的名字,有名无实。可是挂上这个菩萨的名,就要认真的修菩萨道,在行解二门里面真正得力了,这个地位就升一级,「观行即」的菩萨,这一级也并不是自己随便把自己就升上来,是要有断证的功夫。什么样的功夫?要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见思断尽,这是「观行即」的菩萨,在圆教里面相当第七信。入住之后才是「分证即」菩萨,那是真正的菩萨,就是《金刚经》里面所承认的。可见大乘圆教十信之前,在《金刚经》里面都不承认,因为十信以前四相都还有,四相没有完全破掉。

  由此可知,是不是真正有菩萨五十一个等级?给诸位说,这是假设,绝不是像学校念书,一年级、二年级,界线画得那么清楚,不是的。此地所讲的是把我们见思、尘沙、无明烦恼浅深的成分,就是迷惑浅深的成分,把它分做五十一段,破了一段进一级,这么个意思,做为我们自己修证的一个标准。但是见了性之后,这种分法若有若无。为众生解说,方便说五十一,实际上没有分别,为什么?一有分别心就落在意识里头,那是凡夫,决定不是菩萨,所以佛菩萨所有的言说都是为一切众生方便演说而已。真实法里面,像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哪有五十一个阶级?本来无一物,哪里有见思、无明?没有这些东西。本来无一物,也没有十法界,也没有一真法界,一真是跟十法界是相对而说的,没有十法界哪有一真?

  这些言语里面、这些暗示里面,我们要能去体会,说,说不出。但是会学的要在言语当中去体会,所谓「以心印心」,这才能真正的见道,才能悟道,才能够证道。千万不可以死在字里行间,不可以死在名相之下。名相我们要不要学?要学,为什么?方便众生、接引众生。如果不度众生,讲老实话,不要学名相,没用处。但是菩萨有大悲心要接引一切众生,接引一切众生就得要学名相,虽学名相,晓得名相是假的。这种学,学就是无学,无学就是学,学与无学不二,学与不学圆融,这叫真正的学佛。

  觉悟的有情,一定是觉到「人我空,法我空」。能觉人我空的是权教的菩萨,觉到法我空的是实教的菩萨。因此,菩萨这个名称是称谁的?是称我们自己。一提到菩萨,不要就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那就错了。泥塑木雕的偶像是代表一种意义存在那里,是教我们学习,提醒我们,教我们见到这个像就要想到它代表的意思,我们有没有照这个意思去做?有没有照这个意思去修?所以佛菩萨的形像功德就无量无边。譬如地藏菩萨是代表孝道,这尊像你供养在家里,就等于你请了一位老师常常提醒你要修孝道,要尽孝道,就是这个意思,怕你自己忘掉,一看到菩萨,他是代表孝道。观音菩萨是代表慈悲,一见到观音菩萨,我今天从早到晚待人接物有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你就修的是观音法门,这个说法都是从最浅的方面讲。深一层像《楞严》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是代表耳通圆通,是代表舍识用根、反闻闻自性,那是高级的修行方法。初级教你学慈悲,高级教你反闻闻自性。弥勒菩萨是代表欢喜的,见到人就笑咪咪的,那就是学的弥勒佛;大肚皮是代表忍辱、包容。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才晓得佛菩萨的名号与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泛神教,那些解释都错了,而是一种最高级的教学艺术,佛菩萨形像是教具之一,怎么是迷信?

  所成就的,实在是成就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能行孝、能尽孝,我们就有地藏菩萨这一分。我们待人接物能存大慈大悲的心,我们有观音菩萨这一分。我们能够忍辱负重、欢喜待人,我们有弥勒菩萨这一分,集一切菩萨的大成就叫做佛。这些菩萨,正如同在学校里面读书一样,我们在学校读书有许多的科目,一尊菩萨就代表一个科目。我们所有的科目都学完,这才得到一个学位,得到学位就好比成佛了;还有一部分没有学完的,这是毕不了业,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懂得这个意思。因此菩萨有无量无边,代表无量无边的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一个法门是一位菩萨来代表。一切的菩萨成就自己,自己在学生的地位自己就是菩萨,圆满了就叫成佛。

  「万行」,此地的万不是数目字,是形容词,行就是行门,也就是指行为,行为一桩一桩的来计算,算不尽,无量无边,所以用一个万字来做代表。我们身体的造作是「身」的行为,身的一举一动都是行为,口的言语是「口」的行为,心里面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一切的行为,佛经里头把它归纳为三大类,三业的行为,就是把一切行为都包括尽了,每一类里面都是无量无边。尤其是意地的行为,连睡觉,他的行为都不中断,睡觉他还作梦,作梦是意地里头的行为。身与口不动了,休息了,意还在那里动。行为有正确、有错误,有善有恶,有利有害。有害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修成有利;恶的行为修正过来,使它能够成就善的行为;邪的行为修正过来,使它成为正确的行为,这就叫做修行。

  修行不是呆呆板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为什么?每个人的行为不相同,哪有说用一个方法来修正一切人的行为?没有这个道理。修行的方法非常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修法。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我们毛病有八万四千,一个方法对治一个毛病,是对治的。八万四千是确实的数字,不是笼统说的,就是八万四千烦恼。诸位想详细的知道,《佛学辞典》里面有,《教乘法数》里面有,你们可以去查一查,细说太繁了。天亲菩萨在百法里面把八万四千的烦恼归纳为二十六大类,六类「根本烦恼」,二十类「随烦恼」。通常我们一般讲的时候都以这二十六个提出来解释,这是从纲领上讲。每一条里面都是无量无边,实在讲不止八万四千,八万四千还是从纲目上说的,细说说不尽的。诸位要是懂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佛法是活活泼泼,佛法不是死的,佛法不是一个呆呆板板的方法,极其灵活,所以才能够对治一切众生的毛病。

  菩萨法里面有「四摄、六度」,这是修行的总纲领。四摄,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爱语」,第三个是「利行」,第四个是「同事」。四摄,摄是什么?摄受的意思。拿现在的话来说,菩萨要想推展他的教学,用这四种方法来招生,这是招生的四种原则。布施是跟人结恩惠,人家受了你的恩惠,对你有感激,你教他做什么他愿意听,所以布施就变成摄受众生的一种手段。菩萨的布施跟一般的布施不一样,菩萨布施虽然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手段,出自于至诚心、恭敬心,所以能够感动人心。世间人也有用这个做手段,但是往往收的是反效果,原因在哪里?他的心不是至诚,不是恭敬,他用的是欺诈的心、欺骗的心、虚妄的心,所以只要一被人看破,立刻就给人生反感。二次大战之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大施主,军事、经济援助很多的国家,照理说他对于国际上有很多的恩惠。但是哪一个国家接受他经济援助的,都恨美国人,恨到极处,为什么?干涉人家的内政,这就不是至诚心,不是恭敬心,而是一种欺诈、傲慢、玩弄的这种心理。所以他那个施舍遭到的是恶报,不是善报,事看到好像是善事,心不善,这是我们必须懂得的。

  布施里面有财、法、无畏。在四摄法里布施,布施的形相是一样,用意不相同,四摄法里的布施是与众生结恩,目的在此,是劝勉他学佛的第一个阶段,跟六度里面的布施不相同。六度里面的布施是度自己的贪悭烦恼,四摄里面的布施是劝他学佛,不一样。不要看到四摄法里布施,六度也布施,那不重复?不重复。这个我们也不必细讲。

  在菩萨的行门里,从大的纲领上来说,「十信位」,这是初学,奠定佛学的基础。诸位要晓得,佛学是智慧之学、觉悟之学,奠定我们觉悟、智慧的基础。三十七道品里面讲五根、五力,五根、五力里面第一个就是信,信、进、念、定、慧。第二个阶段是「十住」,心定了,有了住处,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如来之道中。换句话说,真正得到大乘佛法的受用,已经体会到了,心住在大乘法里头不摇动,不会退转了。第三层功夫就是「十行」,有行为,有行动,行的什么?就是刚才所讲的四摄六度,自行化他,教学相长,是在这个阶段。再进一步,第四个阶段叫「十回向」,十回向是修什么?把自行化他所有的功德统统在心地里面离开,贡献给一切众生,自己所修的功德送给别人,所修的福报也给别人,我的福报叫大家去享福,而不是自己来享受。换句话说,十行位的菩萨是在那里认真的造福,十住是培福,十行是造福,十回向应该是享福了,他自己不享,他把福报送给别人去享,这是真正的难得。再上去就是「十地」,十地才算真正的成就。你要是有福自己享,不让别人享,你不能登地,你不会成就的。

  在本经里面,菩萨这个位次说得更详细,那就是说在十回向之后,十地之前,有「四加行」,到后来讲到经文,四加行要细说。不是说十回向的菩萨要登地的时候才运用四加行这个方法,实在讲我们每一个位次上都要用这个方法,这通常讲的时候是把它省略掉。因为从三贤到十圣是一个最重要的关头,在这里面细说四加行是很有道理的。五十一加上四,这就是五十五个位次,这是《楞严经》里常讲的五十五位诸菩萨。如果再加上「三渐次」,后面再加上个「金刚位」,一共有五十九个位次,这就是《楞严经》跟一切经里面所讲的菩萨的位次,说得特别的详细。但是有的经里面说五十一,有的经里面说四十一,诸位要晓得,并不是佛经里面说的前后不相应,它是开合不同。有的时候哪一部分归纳在一起,有的地方那一部分展开来细说,所以是一样的,四十一就是五十一,五十一就是五十九,开合不同。《华严》里面讲六度就是十度,十度就是六度,展开来说十度,归纳起来说六度,开合不同而已,当中没有矛盾之处,这是我们要把它记住的。这是说「诸菩萨万行」,读去声,读「行」(恨),当作动词讲,行动。今天时间到了,这个题目还没有能讲得完。     
   
   

楞严经  (第三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3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完整的经题,在前两次里面,「密因」、「了义」、「菩萨万行」讲过了。

  「首楞严」是印度话,在这部经里面是说:诸佛如来所证大定的总名称叫首楞严。首楞严是什么意思?佛自己解释过,在中国意思说之为「一切事究竟坚固」。这句话我们听了只能得一个模糊的概念,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是什么?究竟坚固又是指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明了的,如果不晓得一切事指的是什么,那么楞严大定的含义我们就没有法子明了。一切事跟一切法是一样的意思,一切事究竟坚固,也就是常讲的一切法不生不灭。凡是有生灭就是不坚固,不生不灭才是究竟真正的坚固。如来所证的大定叫首楞严定,换句话说,佛所证的境界就是一种不生不灭究竟坚固的境界。这个意思在本经里面,不但在理论上说得很透彻,在境界里面也有明显的表示,将来读到经里面诸位就能够看得到。

  可是佛法最贵的是要能够契入,契入就是平常讲的要证得,为什么?证得,我们自己才有受用,不能证得,不但没有这个受用,再说实在的话,对这个理,我们讲开解,解这个理都解得不透彻。佛法自始至终都是讲求要证悟,要有实证的功夫。怎样才能够实证?实证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用般若的观照,所谓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首楞严」是什么?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实相般若」,名字是不一样,事实是一桩事情。

  再给诸位说,念佛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就是首楞严大定。所以《楞严经》不但与禅宗有密切的关系,与净土宗的关系也密切。我们要是懂得《楞严》的道理,运用《楞严》的方法,我们二六时中念佛就是修楞严大定。何况在「圆通章」里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楞严经》里面的关键人物,这两章是《楞严经》精华之所在,是最重要的部分。观音、势至,你想想看,在净土法门他们是什么样的地位?《楞严经》要不是净土的经,那算是什么经?这个道理很少人明了。大家都认为这部经与禅宗有关系,又看到这部经里面有五会楞严神咒,于是又说与密宗有关系,关系当然是有,不能说这个话是不对的,但是要说与净土宗没有关系,那就是大大的错了,与净土宗的关系实在讲比禅与密的关系还要来得密切。

  「究竟坚固」,实在是我们必须证得的,为什么?我们学佛的目的无非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悟与乐就是究竟坚固,这才是真正的悟、真实的乐。学佛之人读《金刚经》,看到经上讲「金刚不坏身」,心里多么羡慕,哪一个人不希望得到金刚不坏身?金刚不坏身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不但我们自己的身金刚不坏,一切的事物都是金刚不坏,这也就是《般若》里头常讲的「诸法实相」。我们迷而不觉,看不出诸法不生不灭的真实相,唯有破迷、大觉大悟之人,他们心目之中对于一切万法的观察,一一法都是究竟坚固,皆是不生不灭。老同修们晓得这个理,虽然晓得这个理,只能彷佛的晓得,并不彻底明了。彻底明了就有殷切求证之心,因为不彻底明了,所以求证的心并不很切实,这与解的关系很大。证入的境界相,《华严》里面说得清楚,虽然说得清楚,自己要没有入处还是看不懂,打开《华严经》看不出里面的门道。自己有了入处,《华严》那个味道就不一样。

  古德解释「楞严大定」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叫「圆定」,圆是圆满,拣别一般所修的定是不圆满的。实在说,首楞严定也叫做「性定」,性定要不要修?不要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事物皆有法性,性本来就如如不动,要修什么?我们这个动摇的妄相不是性,而是无明,无明是个动相。佛在大经里面讨论一切众生迷惑的根源,佛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又跟我们讲「无明不觉生三细」,由此可知,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前。给诸位说,觉与迷的拣别,觉是不动的,迷是动的,真的不动,妄的动,凡是动的决定不是真的,这是最简单的拣别法。我们入一切境界里面起心动念,我们心动了,会动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

  修楞严大定的人首先就要晓得这个道理,要能够辨别哪是真心,哪是妄心,能辨别之后,日常生活当中真心用事,那就是楞严大定当家。妄心有没有作用?有作用,这就是说真性当了家,八个识是它底下办事的佣人,事事都能够听从主人的,所以那八个识就起了作用。第八识叫「大圆镜」,无所不照,一切明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都照在大圆镜里;第七识变成「平等性」,真慈平等从这个地方生的;第六意识变成「妙观察」,前五识变成「成所作」。只要你一得到楞严大定,八个识还是八个识,还是平常一般用事,名字变了,不叫八识,叫「四智」,这就是大定所起的相与作用,所以说得大自在,这个定叫圆定、叫性定。

  一般世出世间的禅定与真如本性不相应,因此他那种定的功夫有出有入,入定有定的境界,出定了,心就散乱,有出有入。世人眼光短浅,看到修小定的人腿子一盘,眼睛一闭,在那个地方坐了一个星期,「某人不得了,他一入定入了一个星期」,报纸、新闻、电视都广播出去,「某人不得了」,这是幼儿园的定,大大的宣扬赞叹,菩萨的大定没有一个人晓得。首楞严大定不是盘腿面壁,而是什么样子?跟我们日常凡夫的生活没有两样,完全一样。我们日常的三业、四威仪,八识之下,人家是四智,我们哪能看得出?大定。所以说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楞严定没有出也没有入,无时不在定。

  释迦牟尼佛当年所示现的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住在楞严大定之中。说法是定,旅游也是定,无时不是定,无处不是定,喜怒笑骂统统都是大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举心动念、一切的作为都是从定中起来的,所起的相,起的相做什么用处?利益一切众生。今天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就要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给我们讲圆满究竟的大定,说出这个道理,这在佛法是最上乘法,所以经题里比喻作「大佛顶」,大佛顶法,至高无上。

  初学的同修一入手听这部经确实不太适合,但是不是不能听,只要你有耐心一直听下去,懂,我也这么听下去,不懂也那么听下去,这就是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浅的人听不懂,下次再不来了,再不来没有关系,我们星期二讲小部经,很浅的,初学人听了很有兴趣。听不懂为什么也要听?常常听就会懂,这是修学的一个好态度。譬如从前小孩六、七岁上学念书,念什么?念四书五经,他懂不懂?他不懂。可是有些小孩你叫他念,他念得很高兴,念得很有兴趣,念得很熟,他并不求解。我在过去也跟诸位提,从前的人善根厚、福德厚,人老成,父母、老师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去问理由的。现在人福薄,没有从前人那么厚道,现在是二、三岁的小孩就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前十一、二岁的小孩都不会问这个话。我在童年读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问个什么道理,这个念头没有起过。现在小孩不得了,他从哪里学来的?给诸位说,从电视里学来的。有没有好处?给诸位说,没有好处。现在小孩你叫他念四书五经,他不念,为什么?他要问:你叫我念这个有什么用处?这个有什么意思?你要不能把这个意思、道理讲给他听,讲给他听他也听不懂,他不懂,他心里不服,他就不干。表面上看起来,现在的小孩比从前聪明,严格的讲,现在小孩没有从前人有福报。从前小孩从小就在学术上奠定深厚的基础,现在没有办法,几时再晓得念书,知道这个好处,已经来不及了。现代人对于四书五经觉悟这是好东西,大概总是二十五岁、三十岁以后,晓得好,再去背,背不出来。小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去背,不知道,到晓得这个好处的时候,时节因缘过去了,一生不能成就。

  这个道理懂得之后,诸位就晓得,大部经论我们听不懂,听不懂有个欢喜的劲去听就好,长时间的熏习就会开悟,怕的是你不肯干。真正用心,肯去听就行,开头听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味道,听不出什么名堂,连续听上三个月以后,渐渐就熟悉,二、三年不间断,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自古以来这种例子太多了。真正要求开悟,要求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就是证得首楞严大定,除了听还不行,还要讲,天天要为人演说。也许说我不会讲,没有关系,为人演说不一定要你讲这一部经,你会一句就讲一句,会两句就讲两句,不会的不讲,会的我讲,自己真正懂得的我讲,有疑问的不讲,所谓多闻阙疑,这样你去讲绝对正确,没有过失,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求学的态度。万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我不晓得的,人家来问我,我要是不知道这个面子多难为情,也得要诌一点出来答复人家,显得我还不错,这就错了。万万不可以顾及到自己的情面,一旦被人揭穿,没有人瞧得起。你老老实实能够守住本分,别人一定会尊重你。我们并没有成佛,不是一切智,成了佛才是一切智。菩萨都不敢说他一切智,还会被人问倒的,答复不出来,何况我们初学!成佛才是一切智,没有成佛以前,人家把我们问住,答复不出来,绝对不难为情,为什么?我没成佛。你要说我已经成佛,人家问一个问题把你难住,那真难为情,说实在话你并没有成佛,冒充成佛。成了佛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没有破,换句话说,宇宙人生的道理还没有能真正圆满,还有一分欠缺,还有一分答不上来的。因此我们求学、教学不要怕难为情,这样才能够有成就。

  第二个意思讲「妙定」,妙定实在讲就是性定。合这两个意思,才叫做大定,定中之王,再没有比这个更高了。在这个地方特别要提醒诸位同修,圆教的菩萨,也就是经论里面常讲圆顿根性的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修这个定,跟藏教、通教、别教不一样。圆教人一下手,说实在的,我们看不出他在用功,看不出他在修行,一下成就之后真是惊人,没有看到他用功。这在我们历代祖师大德里面示现这种行法的多得很,六祖惠能大师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我们在《坛经》里面没有看到他修行,实际上人家的功夫从来没有间断。我们所讲看得出来修行,是看到他早晚两堂功课不缺,他每天去静坐,去参禅参几个钟点,念多少钟点佛,我们看到这个叫修行,完全看的是很粗浅的一个外表。真正的修行,我们看不出来,因为我们不懂,不知道那是修行。不懂,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也不晓得修行的方法。

  在这个地方是圆顿的菩萨,我简单的给诸位同修说明白,他们修行的方法就是在生活当中,在生活里修什么?修性定,就是修楞严大定。眼见一切色法,不是不办事,照样办事,什么事都办得圆满周到,心里如如不动,干干净净。古人有比喻,好像明镜鉴物,镜子干干净净,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镜子本身不落印象。他就修这个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以他事事无碍。公务员天天上班,做生意的人天天照顾店里买卖,家庭主妇家庭里面日常一些琐碎事情,没有一样事情耽误,他在干什么?他修楞严大定,我们怎么看得出来?我们看到什么人修定?盘腿面壁打禅七叫修定。眼根看一切色法,一切色法了了分明,这是慧,如如不动这是定,定慧等持这叫禅定。眼根在色尘里面入禅定,又不碍色尘,又不碍事,这才叫一切事究竟坚固。有了障碍就不究竟,就不坚固。盘腿面壁一入定的时候,定境界现前,眼睛一张开,腿一放下,定就没有了,他那个定不坚固,有成有坏。楞严大定修成的时候是究竟坚固,没有出入之相。

  这个定的作用,在《华严经》里面是讲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动静一如,动是办事,动就是静,静就是动,不是两桩事情,是一桩事情。定慧等持,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菩萨,都是第一等的,为什么?你有智慧、有福报。你做生意,商业界的巨子,菩萨的商人;你做工,菩萨的工人;你耕田,菩萨的农人;你从政,菩萨的官吏,各行各业都是做模范、做榜样,这是楞严大定。楞严大定才真正有用处,才能够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才能够叫我们自己与一切大众都得到大自在,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安乐。一切的学人,藏教的也好、通教的也好、别教的也好,他们要走一段相当长的冤枉路,最后还是要入圆教的行人才能成就。《虚云老和尚年谱》印好了,送到我们这边来,诸位听完经请一本回家去好好的看一看。虚老和尚是了不起的人,他老人家一生示现当中,你去看,他示现的,前面就走了不少冤枉路,后来归到圆顿才成就。

  可惜有一些修行人总是希望先修苦行,先要受苦,受苦当然也有道理,多吃一点苦头消业障,不吃苦头业障消不了,不能培福。可是圆顿之人吃苦没有苦受,享乐没有乐受,他的境界是平等的,不能像诸佛菩萨那样的平等,他苦乐的差距近,不太大。从这一层就能体会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如果我们在生活里面苦乐的差距很大,我们不是圆教种性的人。圆教种性的人差距小,换句话说,事事不大放在心里,享乐也无所谓,受苦也无所谓,不大放在心里。人家对待他好,他很感激,人家对他不好也不放在心里,不计较,这就是差距近,学圆教容易。分别心重,差距很大,圆教不得其门而入,入不进去。可是圆教来得快,不走冤枉路,藏、通、别走的迂回路大,慢慢的来,当然有成就。

  圆顿是从根本上修,藏、通、别是从枝叶上修。譬如持戒,枝叶上修,戒律我们不要说太多,说到八万细行那是太多了,我们就讲现代一般传戒里所讲的比丘戒二百五十条。不能得定,增长分别心,增长执着心,搞一辈子都得不到定。给诸位说,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分别世间法,心不能得定,分别佛法还是不能得定,分别心是一样的,换个对象而已。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从根本上修很简单,你要想修戒律的话,我们从明了佛法这天起,明因果这天起,绝对不存一个念头害人,心里确实没有损害一切众生的心,你的戒律就圆满了。所有戒律不过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心里面害人,叫人起烦恼,恼害人的心,这个念头从根拔掉,我起心动念都是真真实实的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比丘戒圆满,菩萨戒圆满。菩萨戒是利益一切众生,比丘戒是诸恶莫作,菩萨戒是众善奉行,你的戒律统统就圆满,这是从根本修。

  一切万法,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绝对没有这些东西存在心里,给诸位说,楞严大定就现前,这不是小定,是大定,就是六祖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本来」两个字是什么?指我们清净心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一物也不放在心里,这是楞严大定。一切世出世间的万相,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因后果了如指掌,这是慧。圆顿学人修戒定慧是这样的修法,不是在那里枝枝叶叶、斤斤两两跟你计较,成就快。

  在我们这个道场,我也有一个感触,要不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还带着几分圆顿根性的人,不会到我们这个道场来,能到这个道场都是有因缘。我们还没有门路可入,说实在话,烦恼太重,也就是说分别执着晓得不应该有,心里本来无一物,天天还要装一些东西进去,还舍不得把它丢掉,这就叫烦恼,这就叫习气。有这些东西不怕,为什么?你现在知道这些东西是烦恼、是习气,我还丢不掉,这就是大进步,为什么?一般人不知道,你现在晓得这个东西,这个进步不得了。晓得,我想丢现在还舍不得,不要紧,慢慢来,几时能舍就得了,「舍得」,不舍就不得,舍就能得,慢慢的舍。这个道理明白了,这叫解悟,这是大彻大悟。悟了以后,这叫起修,修是什么?修就是在一切境界里修不染着,就是修舍,六度里面修布施。布施,我舍一点财,舍一点物,那个布施是枝叶上的布施,布施得再多都有限。经上常讲「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还是有限,为什么?枝叶,不是在根本上施。根本上的布施是布施什么?把贪瞋痴烦恼布施掉,这叫根本上的施。枝叶上的布施不究竟、不坚固,有障碍;根本上的布施究竟坚固,没有障碍,能成就无量功德。

  大乘佛法,尤其是圆顿的大法,在今天这个世界虽然讲众生造罪的多,正如同《地藏经》所说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普遍的造罪业,造极重的罪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阎浮提众生非常的可爱,好像小孩一样非常的顽皮、顽劣,但是他很聪明,如果他一走到正道他马上就成就。就好像学校里的学生,顽劣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就看老师会不会教,会教,那将来在社会国家是最有贡献的,出人头地的就这几个人;平常循规蹈矩的学生,庸才,出不了头地。好学生,教得不得法那就是顽皮,所以我们看到学校里的太保、太妹都是聪明人,老实人、笨人不会去当太保太妹,你叫他去当,他不晓得怎么当法,他不会,那都是聪明人,聪明没有用到正当地方,那一回头一定有大成就。圆顿根性的就是这一类的人。

  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看,你看看,天天动歪脑筋的,出歪主意的,做坏事的,多!要是把他们一唤醒,立刻就能转这个罪业的世界变成极乐世界,这个转机就在大乘佛法的普遍弘扬。怎样劝勉他来接受这个教育,这是今天很重要的一桩事,这是祸福的一个转机。在今天整个世界来说,世界是个大混乱的时代,人心没有皈依,邪说横行,对治邪知邪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乘圆教,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从哪里做起?从我们本身做起。自己真正能够一切放下,身心自在,不必说法,不要劝人,你一入大众,人家看到你的风采就跟人家不同,不是装的,是自自然然。别人一定问你,为什么你这么自在?他来问你,你就给他说法,「我心里没有牵挂,所以就自在」。不要跟他讲经说法,佛经怎么讲的,我怎么修的,说那一大堆人家不能接受。「我没有牵挂,我当然自在,我没有烦恼,我怎么不快乐?你要想象我这样自在,你把你的烦恼放下、布施掉就行了」。这个事情不要求人,求自己的。

  世间人的苦恼,两个字就说尽了,患得患失。一有得失心,无尽的烦恼就现前。没有得就没有失,心就清净,没有得失,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无争无求,做到这个境界,给诸位说,十方三世诸佛见到你的面也哑口无言,没话可说,禅家讲「口挂在墙壁上」,没有用处。因为众生有得失,佛菩萨才有言说,因为众生有求有争,所以诸佛菩萨才有一切的设施。大乘圆顿教法极其简单容易,诸位要能在这几句话里头会了,《楞严经》就不要讲了,为什么?一部《楞严经》还不是讲这个事情!一大堆的废话,说到最后还不是一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得就无失,所谓成佛也就是入了这个境界而已。

  入了这个境界,在这个世间以这一个境界合一切的境界,这就叫做事事无碍。自己所证得的一真法界,众生所住的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合起来没有障碍。佛不碍众生,众生不碍佛,佛的心行无碍于众生,众生的心行无碍于佛菩萨,事事无碍。一有障碍,不能同住。小乘法里头有障碍,出家人跟在家人不能同住,为什么?着相,他在枝叶上修的。大乘佛法在根本上修的,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功夫真正要到了家,给诸位说,人跟野兽在一块住也没有障碍。过去高僧有很多住在山上,跟老虎住在一起,彼此没有障碍,而且老虎还很乖,很听话。一般人看到奇怪,我看到不奇怪,老虎也有心,人也有心,心同此理,理得心就开,没有不能融洽的。李长者写《华严经合论》,他就住在一个老虎洞里头,不但那些毒蛇猛兽不伤害他,还保护他。印光大师在七十岁的时候,蚊虫、跳蚤、臭虫都不咬他,你看看,感应!当时有很多人试验,这个房间里有蚊子、有臭虫,而且很多,请老和尚到里面去住,老和尚一到里面去住,再去找一个都找不到,搬家搬走了。老和尚大慈大悲,牠们对他很尊敬,不伤害他。牠去找谁的麻烦?没有慈悲心的人,找那些人麻烦,心不清净的人,去找他;心清净的,牠不找。

  这是我们就「首楞严大定」说出这一点意思,说明了我们可以修。但是诸位要是真想从这里下手,确实有个三、五年功夫就能得到消息。但是问题在哪里?这三、五年要天天在一起研究,「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辈子也不能入门。一个道场一个礼拜讲一次经有没有用?比不讲好一点,没用处。七天的烦恼熏习,听一天经不行。我记得过去有一年台中办大专讲座,三个星期有一百多个大专学生,三个星期在一起讲学。老师看看这些同学不错,这三个星期以来都变了样子,都上了轨道。一结业,到电影院去看两个钟点的电影,又复原了,三个礼拜完了,付之于流水,这就是无量劫来都是烦恼的熏习,短短佛法熏习的力量不够,不起作用。我自己在二十多年经验里面体会到,我天天在讲,天天在读诵,没有一天间断,所以深重的烦恼才有力量控制得住。因此我才觉悟到古时候寺院里头一天二时讲经,那个二时要记住是现在的八小时。佛经里面常讲的「二时」是印度的时,印度是六时,昼三时,夜三时,人家的一时等于我们四小时,二时讲经就是八个钟点讲经。有八个钟点讲堂里面的熏习,他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心行都在道上,天天这样干,干上三年,人家成佛作祖,他不断的在熏习,这个力量大。我们干一天休息十天,有用吗?没有用处。

  所以南部的同修,南部听经人多,我在高雄佛教堂讲经,一个月到那里去讲五天,听讲的人四百人以上。它那个讲堂能够坐六百人,楼下坐满是四百人,楼上还坐一些。有人就告诉我:法师,法缘太好、太盛了,你要常常来讲。我就告诉他:没用处。他说:为什么没有用?「一个月三十天,你们听五天的佛法,还有二十五天在那里胡思乱想起烦恼,不管用。所以我到南部来,对我自己是无所谓,我讲没有中断,我自己的熏习是无所谓,对你们不能起作用。」这个不是不慈悲。所以我劝他们:你一定要慈悲慈悲,为什么?我不要来讲了,我要能住在一个地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讲,我这个道场有三个人、有五个人的话,他要在这里住上三年、五年,他有成就,这是你们大家的慈悲。你们不要今天请我到这里去,明天请我到那里去,你请我去是真正不慈悲,所以要懂得这个原理。我们在一个地方如如不动能够成就几个人作佛,这样将来才能够续佛慧命,才能够把佛法普遍的弘扬光大。我要到处去讲,一个都不能成就,我一死了就完了,对不起佛教,对不起众生。一个地方如如不动就能培养人,这才叫真正的慈悲。

  本经里面,阿难尊者并不懂这个道理,阿难还不晓得佛修的是什么定,不知道。佛平常告诉他们所修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些都是印度话,将来入了经文给诸位说。翻译的名词翻得很多,在一般讲,「奢摩他」偏重在「止」,就是断一切妄念,也就是诸恶莫作的意思,是把心定下来,止住一切妄念。「三摩」偏重在「观」,观就是偏重在看破上,在理论上、在智慧上。「奢摩他」,止,偏重在放下。「禅那」是「止观平等」,有止有观。这是普通的一个讲法。实际上这三个名词里面的意思都是「止观等运」,但是它有宾主之分,有稍稍偏重一点,所以才叫做禅定,这就是佛平常教给小乘人、教给初学菩萨的方法。这种方法给诸位说不能见性,可以修成阿罗汉,可以修成辟支佛,在我们念佛法门里头可以修得事一心不乱,就是运用奢摩他、三摩、禅那可以到这个程度。

  如果你要用「首楞严」,那就高了,为什么?「奢摩他、三摩、禅那」都在阿赖耶识之内,因此交光法师批注《楞严经》,他反对古人的说法,古人批注《楞严经》多半是用天台家的教义来注,天台是「三止三观」,以三止三观来配「奢摩他、三摩、禅那」,但是天台的止观是用意识心,不是称性。因此交光大师一反过去人的见解,他直截了当的指出来,修楞严大定要「舍识用根」,就是直截了当的用六根根性,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用眼识见色尘,用耳识闻声尘,以这个方法来修是天台家三止三观的方法,有效也有成就,但是不能见性。实在讲《楞严》里面教给我们的确实是交光大师所讲的,他老人家讲的话没错,很有道理,教我们舍识用根。会了之后,我们用见性见外面的色性,不是色尘;我们用闻性闻声性,不是声尘,六根根性接触外面是六尘尘性,这才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过去《楞严经》讲过不少遍,凡是听《楞严经》的同修,好多人都来问我,「法师,怎样舍识用根?」大家很关心,都很想学,是好现象。给诸位说,问者不会,会者不问。怎样舍识用根?你这句话是从意识里头生起来的,你就不会。会了怎么样?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就会了,那就是舍识用根。在日常生活当中,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舍识用根。一切事相,众生要做,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碍我的清净心。你那样做我不同意,我要这样做,我的心就不清净。没有我!有的时候众生把事情做错了怎么办?做错,看到与他不利,纠正他一下,不是与我不利;与他没有什么不利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与他有不利的,他没有看到,我看到了,我就要把它纠正过来,是为他,不是我。我心里没事,看得清楚,听得清楚,面面都能看得到,看到过去,看到现在,看到未来,这是舍识用根。所以记住「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两句话你要把它讲清楚,就是一部《楞严经》,一部《楞严经》的道理运用在一切生活之中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所以「十大愿王」每一句话的意思、事理都说不尽,不要简简单单看到只有这么十句,好像一看自己就懂了,真的不懂,境界之广大,要晓得「十大愿王」是整个《华严经》的十大纲领。《华严经》,诸位晓得,义理浩如烟海,十大愿王是纲领,你不懂整个《华严》的教义,十大愿王你怎么会懂?现在有讲十大愿王的,讲什么?讲十个法相名词,增加执着,增加分别,意思不懂,根本做不到,这是讲经之难。自己真正懂这个意思,而且还得做到几分,味道才讲得出来,不然的话讲不出来。经题我们就讲到此地。「经」字一字不要讲了,平常我们讲经的时候,后头那一个字都讲。

  这一次给诸位讲《楞严》,我们也讲得很细,希望每一次来听的人都能得利益,连续听得连续的利益,偶尔来一次有一次的利益,所以我们深入的讲解,我们采取江味农居士的看法,深讲、圆讲。经题就到此地结束。我想下一次「教起因缘」我们也可以免了,直接就入经文好了。诸位要想知道讲玄义,将来经讲完,我们把经本合起来谈玄说妙,那有味道。     
   
   

楞严经  (第四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4

  上一次我们将经题介绍出来了。同修当中许多都是老同修,因此我们这一次讲《楞严》把一般讲经的规矩就省掉,玄义我们就没讲,翻译的人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就可以入经文。

  这部经翻来的时候也比较特别。诸位晓得,我们中国古代到印度去留学的人数不能说不多,年代不能说不久,可以说一切的经论我们中国的留学生都涉猎到,唯有这部《楞严经》没有人见到过。有听说这个名字,没有看到这部经,连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七年都没有看到过这部经,所以后来有人说《楞严》是伪造的,起了这种疑惑。实在讲绝不是伪造的,为什么?这部经在西藏藏文经典里面有。诸位要晓得,藏文的经典是从梵文直接翻译过去,不是从汉文翻译过去。其原因是印度人吝啬,别的经可以让外国人学,这部经是国宝,国家是高度的保密,不让外国人学。印度人吝法,所以印度的佛法灭掉了。虽然吝法,在当时般剌密帝法师真正发了慈悲心,他知道中国人的根性是大乘根性,有资格接受这个法门,所以就把它偷到中国来了。偷来相当不简单,偷了好几次才成功。前面几次偷渡的时候被关口(像现在海关一样)搜查搜出来,当然他是个出家人,又是位很有道行的高僧,虽然是带了违禁品,国家查到之后当然也不至于判什么样的重罪,就把他扣留,不准他出国。最后他没办法,把这部经写成小字,真是花了功夫,把自己膀臂割开,经藏在里面,再用针把它缝起来,等到伤口好了,这一次发心到中国来,海关一检查检查不到,藏在膀臂里面,这个方法偷出来的。他是从海路到中国,从广州登陆。到了广州,他就告诉当时那边的法师们,他带《楞严经》来了。《楞严经》没到中国来,名气很大,中国人晓得《楞严经》。《楞严经》到了中国大家欢喜,这是印度的国宝流传到中国,在哪里?又没有看到法师带东西来。于是再把胳膊剖开,经卷取出来,不简单。般剌密帝法师这一段的历史,诸位可以读一读《楞严经》的一些批注,凡是《楞严经》批注都有,所以在此地我不必一句一句的来给诸位细讲,只说说法师的这种精神、这种愿力。

  那个时候正好碰到房融,房融是房管的父亲,做过武则天的宰相,父子两代的宰相,他的儿子也做宰相。他不晓得怎么得罪了皇帝,把他贬职贬到广州做地方官,降级,派到广州做地方官。他就适逢其会,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一听到有这个事情,立刻在广州制止寺招待般剌密帝法师。经卷取出来,当时不知道用什么药水把血洗干净,就在广州从事翻译。这位法师初来中国不懂中国文,翻经是用他来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实际上不是他翻译的,因为他把这部经送到中国来太不容易,纪念他这种恩德,所以说他是经的主译人,等于他是一位荣誉的主译人。实际上翻译的是弥伽释迦,这个人早就在我们中国弘法利生,他懂得中国文,也懂得梵文,请他来主持翻译。

  经一译成,法师立刻就回去,为什么要赶着回去?印度那个地方知道多少年来所珍藏的国宝流出去,这一下海关的人员要治罪,「你们为什么没有搜查出来,没有尽到责任?」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这种处分非常之重。法师赶紧回到国家去认罪,「与海关的人员没有关系,我藏在肉里面,他们怎么能看得出来?」学佛的人慈悲,去请求国家不要判他们的罪,他们没有罪过,一切的罪过法师一个人承当,回去认罪。把这个法宝送到中国来,这种苦心说实实在在绝不亚于玄奘大师沿八百流沙到印度去求学。

  这部经的翻译是在神龙元年,公元七O五年五月二十三开始翻译,距离现在将近一千二百八十年前,这个时候是唐朝中宗的时候。记录是房融记录,所以这部经文字之美,在中国所译的佛经堪称第一,出自于宰相之手。房融虽然在政治上不得意,降了级,在佛法上得意了。诸位想一想,中国历朝的这些宰相有几个人留名于后世?房融因为参加翻译这部经,他的大名就随着《楞严经》流通。凡是读《楞严经》、研究《楞严经》的,都要把他的历史讲一遍,真正是难得。他要不从事这个译场担任翻译的工作,他的名字谁晓得?没有人知道。所以说政治上不幸,佛门上得了大幸。译人简单的说过去,不再细讲了。

  诸位请看经文。因为很久读不到经文,心里也是难过,所以我们把玄谈省略,今天我们从经文读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这几句就是「六种成就」里面的一个开端,也是经文序分「通序」的一部分,一切经一开端都用这个字样,所以叫做通序。通序也叫做「证信序」,意思是教后人展开经卷深信不疑。

  凡是佛经,在文字结构上都分做三个大段落,这叫做三分科判,三大段第一大段就是「序分」,第二大段是「正宗分」,末后一段叫「流通分」。在中国这样分法最初是晋朝的道安法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大善知识。当初他把一切经用三分分法还有许多人不赞成,到后来印度亲光法师的《佛地论》传到我们中国来之后,《佛地论》里面的分判跟道安法师分的很相像,于是中国后来这些研学佛法的人都尊崇道安法师的分法。

  诸位现在读的用的这个本子是带着科判的,是详细的科判,这个科判是明朝交光法师编的。这个版本是在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上海有一些大居士们组织一个印经会,就是后来的《普慧大藏经》。这部经没有印得完,过去讲《华严》的时候给诸位介绍过,《六祖坛经》也是这个本子。是那个时候重新把它编排,而且把经文跟科汇进去,科在上面,经文在底下,一目了然,这是费了不少的工夫,也费了不少的心血排成这样的版本。这对于我们读《楞严》、研究《楞严》的人帮助非常之大,可以说《楞严》读本里面这是最理想的一个版本。过去我们讲《楞严经》,发起翻印,印了一千本,现在我们剩下来的大概还不到一百七十本,留在我们这个道场做为道场里面讲经用的经本。等到我们将来经讲完了,这个经本可以跟大家结缘,经没有讲完,希望大家这个经本不要带回去,带一本我们就少一本,怕以后来听经的人没有经本用,这是要请诸位特别原谅的。将来诸位再发心的话,我们重新再印,原来的底本我们还保留在。

  三分的分法,在「序分」里面又分为两大部分,一个叫通序,一个叫别序。通序是说一切经都相同的,每一部经展开来都是一样有这个字样;别序是叙说这一部经的发起与其它的经不相同。从「如是我闻」到「与大众俱」,这几句的字样一切经的开端统统都有,所以叫通序。别序是说明佛每一次说法的因缘,佛不会无缘无故的说法,说法一定有因缘。譬如这部经的缘起是由于阿难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难,佛才提奖阿难,把阿难跟摩登伽两个人都找来,劝勉他们,换句话说,是专门对他们两个人来说的。当时在会的大众都是旁听的人,他们两个人才是这一次法会的当机者。经里面有很长一段的文字叙说楞严法会的缘起,这个缘起跟其它经的缘起不一样,所以别在当会,与其它的不一样,这个都包括在序分里。

  第二大部分叫「正宗分」。宗是宗要,就是一部经里面主要的部分,也就是正说,一部经最重要的义理都在这一部分开显。在本经里面,阿难尊者见到佛之后,「顶礼悲泣」以下,经文很长。在大的段落里面来说,正宗分第一个大段落,古人所谓「七处征心」,交光大师的科判是「七番破处」,两种讲法都讲得通。我们不必固执,两种讲法都行,讲征心也行,讲破处也行,说法虽然不同,意思上相差无几。接着「十番显见」,分别真妄,会归万法,归如来藏。以后,宣说「楞严神咒」,远离魔事。不但阿难跟摩登伽开悟证果了,当时在会的大众都能断惑证真。一直到第十卷,佛再拈起真修行人在菩提道中必然会遭遇到的障碍,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魔障,这个魔障不是说偶尔遭遇,是必然遭遇到的,佛在本经的后半部将这些事情给我们说出来。「五十种阴魔」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魔现前不怕,怕的是我们不认识他,认识他了,魔就不能害我们,不但不能害我们,魔还可以帮助我们修证;如果你不认识他是个魔,这个事情就麻烦,我们会吃亏上当,会受他的害。这是佛大慈大悲给我们详细的辨别出,教我们学佛的人深深的知道确有菩提涅盘,对于三界依正庄严才真正能放下。这些都是这部经里面的正说,所以叫做正宗分。

  「流通分」,流是流布、展开的意思,通是通达而没有障碍。正说完了,这部经里面所讲的道理,所教给我们的方法,每一个佛弟子都有责任去宣传,这样才能够使广大的众生,不但是在当时,还要流传到后世,目的是教一切众生断惑证真,教一切众生成佛作祖,人人都能够获得广大的利益。第十卷的最末尾,我们这个经本最后的半页,是属于流通分,从「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到「作礼而去」,这段经文是较量受持这一部经的功德,劝勉赞叹读诵流传无尽,所以叫做流通分。这是这一部经里面三个大段落。大段里面还有中段,中段里面还有小段,所谓二十二重科判,将这部经详加分析,把它的章法结构分析得清清楚楚。由章法结构就能看到这部经思想的精密,说理、说事有条不紊,这在文章里面实在堪称为第一流的文章。

  『如是』这两个字,简单的说是「指法」的意思,通指十卷经文,我们现在说一册,就是这一本的文义而言,也是「信顺」的意思。古人著述里常说:如是之法,是我闻佛亲自宣说的,所以叫如是。『我』是阿难尊者的自称,经藏是阿难尊者结集的,所以在六种成就里面讲,它是属于信成就。《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是入德之门,不信就不能入,没有智慧就不能度。信是开始,智是终极。

  怎样叫信?信必须言要如理、要如事,所以佛语叫「如语者」。如语者是从信上说的,事实是什么样子,佛就说什么样子,绝不加一点,也不减一点,所说出来的与事实完全相符合,这才能叫做信成就。所谓「如是」,是说事情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信。不信就是事不如是,言说与事实有出入,不相符合,那就不如是。如果在理论上,言词不违理论,师资道成;言语与理体要是相违背,师资之道就不合,在教学上讲,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信之一字在一切行门之首,换句话说,八万四千法门,信是基础,所以「以信为先」,这是普通的说法。

  在佛法里面讲「如是」这两个意思,佛说的理论、佛教我们修行的方法,一定要符合实相理体,才能称得上如是,这个意思就高了。实相理体怎么讲法?真难讲,讲出来了也不好懂。本经前面三卷半的经文,一直到第四卷的上半部,就是讲的实相,以后到经中慢慢再体会去。要套一句俗话来讲,就是今人所讲的真理,真理是永远不变,不变就叫做「如」;真理决定不是虚妄的,不虚妄就叫做「是」。这个理在哪里显现?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开示我们,就是现前一念心的本体。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我们能够体会到的是现前一念心的心相,或者这一念心的作用,虽有体会也不很深,但是不难体会。我现前心里动个念,自己晓得有个念头,既有个念头,那个念头是什么样子的也能晓得。我想一个人、想一桩事,那个人的样子、那个事的样子就浮在心相上,所以说不难体会,这个体会是体会得很浅,没有深度,可是那个心的理体就不容易体会。而大乘佛法里所注重的就是一念心的理体,「理体」在佛学名词上叫自性,或者叫本性。一切大乘经都不离开自性,说理论、说方法都是以自性为目标,无论是长说短说、深说浅说都不离自性,所以一切经的开端,「如是我闻」,有「如是」这两个字样。

  大经文字长,说得比较多,说得详细一点;小部里面文字短,说得简要。除了简繁之外,在义理浅深上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略而已,除此之外可以说无二无别。本来我们讲堂建立之后,为了接引本地区新同修,我们选一、二种小部经来讲。也许是我们大楼没有完工的关系,本地学佛的同修很少到我们道场来,这也是因缘还没成熟,慢慢的去等待。缘没有成熟,我们就不妨研究几部大经,对于老同修有很大的受用。所以我们决定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完之后,我们选《金刚经》来讲,这与我们现在性宗的东西都可以连得起来。星期天的《六祖坛经》,星期六晚上的《楞严》,以及《华严》、《弥陀经疏钞》,这些经的理论与修法都能够扣得起来。我们有个二、三年熏习的时间,不怕没有成就。机缘非常难得,希望我们大家好好的把握住,在最短的期间当中我们求明心见性,我们念佛希望念得理一心不乱,我们就得大自在。

  「如是」两个字要就本经来说,经文虽然我们没有读到,经题里面已经将大意介绍出来。首楞严的意思是一切究竟坚固,这是「如」的意思,远离一切断常邪见是「是」的意思,这是我们本经所讲的。还有像经里面所讲的,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这是「如」的意思。这一段的开示太好了,将来讲到经文,希望同修们要好好的注意到。经文长,当然不是短时期会讲得到,可是我们现在讲的经都有连带关系。星期天的《六祖坛经》跟《楞严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坛经》里面所讲的那些道理可以说是《楞严》的精华,可以互相转注,拿《坛经》来做《楞严》的批注,拿《楞严经》来做《坛经》的批注,不难开悟。尤其我们这次看到曹溪原本,你跟一般经本比较比较,你就看出来了,连丁福保的《坛经笺注》里面都错误好多,十大段的标题意思就错了,这就像一般作文文不对题,怎么能把六祖的意思显示给我们看?

  这一次我们随着开幕谢函,每一位同修我们都赠送一册,谢函也附带着我们开幕的收入、支出的征信,同时我们现在新的课程时间表都在里面,希望同修们自己不要错过这个宝贵的时间。同时要是有亲戚朋友学佛的,或者对于《坛经》有兴趣的,可以在星期天这个时间到我们道场来一同研究。必须要真正的用功夫,参究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的道理。在本经里面说,一切诸法皆如来藏,这是「如」的意思;佛又告诉我们,「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是」的意思,这是宗本经来解释如是两个字,这是信成就。

  『我闻』,我闻是闻成就。「我」这个字,是阿难尊者的自称。佛法,尤其在大乘佛法里面,没有我执,小乘须陀洹就破我见,楞严会上难道还有我执的人?当然没有,没有而称「我」,这是随顺世间人的称法,为了说话方便起见。凡夫执着这个身是我,阿难晓得这个身无我,但是随顺众生也说这个身是我,随顺众生而说的。虽然随顺,违不违背真理?不违背。如果违背真理随顺众生,那个不是佛法里面讲的随顺,那是迷惑颠倒。虽然恒顺众生,绝不违自性的体用。

  佛在大经里面讲「八自在我」,所以「我」是大自在的意思。像佛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够随心应量,《楞严经》里面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样的身相。早晨讲《华严》的时候也跟诸位说过,佛的自在不可思议。我们这个身相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是个定了型的,不能随众生心。诸位在佛门里面常听到一句话,「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我们的常识没有办法想象得到的。佛在讲台上说法,中国人听是讲的中国话,日本人听是讲的日本话,英国人听是讲的英国话。佛到底讲哪一国话?佛是哪一国话也没讲,哪一国的人听都是他本国的话,妙!这叫大自在,没有到这种程度都不叫做自在。这是我们常听的。《华严》里面还跟我们说,佛的身相也是自在的。中国人看佛,佛是中国人的样子,很亲切,佛的样子是像我们中国人;日本人看佛,佛长得很像日本人;非洲的黑人看到,佛是黑人。佛同样坐在那个地方,把各国的人都集中起来叫他们看看,佛像哪一国的人?都像是我们自己本国人,实在是妙极了,这个叫做自在,这才真正叫做《华严经》里面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做不到,如果不是佛跟我们说,大概我们连作梦也没想到,哪有这种奇妙的事情!

  实在讲,你要把道理明白了就不难懂,我们所以不能够变,我们用的是妄心,我们有分别、有执着,所以不能够随机应变。佛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而随顺一切众生的分别执着,所以佛现的相是现而不现、不现而现;佛的音声也是如此,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才得大自在,这在佛法理论上绝对讲得通。理论上通达,如果我们认真的学习,我们也能够办得到。所以佛在大经一开端,他老人家就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并不是说他独有,我们没有,佛不是这么说的,佛说我们大家人人都有,为什么这个德用不能现前?两种障碍,一个妄想、一个执着,「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诸佛菩萨千言万语说明这个道理,劝我们不要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断了,诸佛菩萨这种境界就现前,这叫做「自在我」,也是经里面常讲的,见了性以后,转识成智,确实有「常乐我净」这四种德,没有见性的人绝对没有这四个字,见了性才看到常乐我净,所以说是见了道之后的人有真我。这个地方「如是我闻」,我们凡夫概念里面是假我,圣者们概念当中是真我,同样是称「我」,又增加两种不同的意思在。

  佛在经典里面说明「常乐我净」有个简单的讲法,在这个地方也简略的把它介绍出来。所谓「常」是永远不会变改的意思,这叫做常。我们同修们细细的想一想,这个世间一切万法哪一样东西不改变?除了虚空以外,都在改变。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既然会变,所以叫无常,万法无常。虚空会不会变?虚空会变,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虚空会变。万物会变,无常,我们能觉察得到,虚空无常我们觉察不到。佛告诉我们虚空还是生灭法,何况虚空里面所含藏的万法!

  「乐」怎么讲法?乐是指没有生死苦,才叫做乐。生死之苦,佛跟我们讲有两种,两种里面我们实在是太粗心,只注意到一种,而没有注意到另外一种,只注意到那个粗的现象,没有注意到微细相。死就是个生灭,是个生灭法。要晓得那个死,我们每天都在死,都处在生死之中,这叫做变易生死。诸位要晓得,人会衰老,一年比一年衰老,岂但是一年,一月比一月衰老;再微细观察,一天比一天衰老,一剎那比一剎那衰老,几个人觉悟到?一般人的觉悟,一年一年他还不觉悟,十年这一个阶段会觉悟了,我这个身体不及十年前。实在讲绝不是十年突然之间一个变化,不是的,天天在变化,换句话说,天天在老,天天接近死亡。一切众生可以说没有例外的,从出生那天起一直就向坟墓里直走,绝不转弯,精进得不得了,停一停他都不肯停。干别的事情肯停,往死亡这条道路上精进不懈怠,这是真实话。你要能够观察到这一点,你对于这个世间一切法贪染的心自然就淡了。为什么?天天往坟墓里面跑,一天比一天接近,到最后世间法里头一样东西都带不走,沾染到一身的罪业,那又何苦?所以悟了,世法里头没有乐只有苦。说到这个地方,许多对于佛法是半通不通之人,断章取义之人,听了这一段、看了这一段,「佛教不要去学它,消极」。刚才讲佛教里头有真正的常乐我净,那不就是积极的吗?现在说的是我们世间相,确实是如此,事实是这样的,怎能说是消极?

  什么叫做「净」?身上洗得干干净净、衣服穿得干干净净叫净吗?环境整理得干干净净?不叫净。真正的净,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妄念,这才叫清净。心清净了,境界就清净,相随心转。烦恼、无明断尽,这才叫得到清净。这个意思与我们修净土的人关系非常密切,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心净则土净」,心不清净不能取净土。修净土的人必须断烦恼,必须破迷惑,破迷需要智慧,断烦恼需要定功,所以修定、修慧其目的是达到清净心,心清净与净土自然感应道交,这是净的意思。

  「我」,佛法对于我的定义是指自在,自由自在才叫我。所谓「八自在」,佛给自在说为八种,第一、「一个身能变多身」,这个自在。我们现在常常看到分身乏术,不自在。下一个星期高雄那边请我去讲经,我要去十天,我不能分个身去。这里也讲,那里分个身到高雄去,那我就自在了,办不到。第二、「以一身遍满大千世界」,现大身,我们也做不到。第三个自在,「飞行自在」。我们现在到哪个地方去,要坐车、要坐船、要坐飞机,耽误好多时间。诸佛菩萨得到自在我,念头想到哪里身就在哪里,不必那些交通工具,用不着那么麻烦,念头一想,人身就到了,这个自在。第四、「随类化身」。同一个地处,不是变化每一个自己的分身,不是的,随类化身。人中有我人身在,畜生里面有我一个畜生身在,六道里面道道都有身,都在一起,在一个地区同时同处现六道之身为六道众生同时说法。第五、「诸根互用」。我们现在眼能见、耳能听,耳不能见、眼不能听。佛菩萨是六根互用,眼睛可以见,鼻子也可以见,耳朵也可以见,耳朵会听,头顶也会听,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作用。这些我们看到好像都是不可思议,似乎都是神话,实在讲,在理上讲是讲得通,有理论的依据,我们自己有障碍,不能达到。佛给我们说这是一切众生的本能,本来就有这个能力。第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虽得一切法,心地清净,丝毫不染。第七、「说一句偈的意思无量无边」,有这种能力。一句偈是最少的,四句,经里面任何经本四句话,要把这个意思完全说出来,无量劫都说不完。我们初学讲经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经本一打开无话可说。早年大专讲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台中,那个时候老师讲「十四表」,讲完之后下了课,利用课余的时间我给他们温习,叫他们每一个同学站起来把老师所讲的复讲一遍。老师讲的一讲差不多用一个半小时,他们的能力从头到尾一遍讲下来需要多少时间?讲得最长的是五分钟,讲得最快的不到一分钟一表就讲完,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讲得最快的怎么讲?照表念念就完了,那当然不要一分钟就念完,无话可说。四句的意思无量劫都讲不完,这是见理之深才有这种殊胜的能力。第八、「身遍满一切处犹如虚空」。要说一个身体轻,还说得多余,还说得过分。具足这八种才叫做大自在。

  我们每天念《心经》,开头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就得这八种自在。八种自在是果,他怎样得来?有修因,他用什么方法修?上面那个「观」就是修行的方法,观是观照般若,在一切法里面他能够用观照的修法,所以他得大自在。我们对于佛讲的这个八种自在羡不羡慕?非常的羡慕。怎么个观照法?《楞严经》里面「舍识用根」就是观照般若,我们就得自在。那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要以六根根性去接触,不能用六识去接触。用六识不自在,常乐我净这四个意思统统没有。如果我们用根中之性去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常乐我净这四个意思统统具足。所以闻,我们要用闻性去闻声性,怎么不开悟?当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眼见色,要用见性去见色性,不要用眼识去见色尘。眼识是暗的,色尘也是暗的,不会放光明,永远是愚、是迷、是暗。如果能够换一换,用见性见色性,见性、色性都是觉,都是光明的,所以才能够得大自在。佛在《楞严经》里面就是说明这个理论,教给我们这个方法。这个理论要是得到,方法会用了,我们跟观世音菩萨没有两样。观世音菩萨用这个方法,《心经》里面「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观自在」是说他自己的成就,他是以观照般若证得大自在;「观世音」是另外一个称号,是讲他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上建立的,所谓是寻声救苦,大慈大悲。从自己成就这一方面,他的名字叫观自在;从利益众生、普度众生这一方面来讲,我们尊他叫观世音,两个名号是一个人,也就是一个名号是从自行上建立,一个名号是从化他上建立。

  这叫我。阿难称「我」,与「八自在我」不相违背。虽然恒顺众生,又不违背法性理体,这才叫随顺。恒顺众生,违背了法性理体,这不叫随顺,那叫堕落、退转。随顺是精进的,不是退转的,随顺是向上的,不是堕落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不可以把「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误解、错用。这就是经上在在所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往往我们错解了意思,错用了功夫。

  「闻」,在此地是亲自听到的叫闻,不是辗转的传闻。文殊菩萨拣选圆通里面告诉我们,「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世出世间的导师都是以音声为教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利生,孔老夫子教学也是以音声做教体。夫子没有著书,没有留文字给我们,述而不作。《论语》是老夫子过去之后,学生把它记录下来的,所以孔老夫子教学的教体跟释迦牟尼佛所用的音声教体是不谋而合。这是讲到「我闻」。这个里面还有疑惑,疑惑在哪个地方?释迦牟尼佛成道那天起就开始说法利生,但释迦牟尼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尊者称「如是我闻」,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法他都听到了吗?都听到了。怎么听到的?这个问题下次再给诸位解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楞严经  (第五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5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经文了。在古人的科判里面都是将一部经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最初分这三科是晋朝时候的道安法师,与鸠摩罗什大师跟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是同时代的人,当时在学术界里面有两位很出名的人,就是谢灵运跟陶渊明,他们是同时代的,而且都认识,都很熟悉。道安法师当时判经为三分,还有许多人不太同意,认为随意将经文分割是一种不恭敬。一直到亲光大师的《佛地论》流传到中国之后,《佛地论》也将经分做三分,意思跟道安法师的三分非常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大家对于道安法师才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为「弥天释道安」,实在是我们中国了不起的一位具足大智慧的法师。这就说明一切经本身就有序分,序分里面又分为两个部门,前面一部门叫证信序,也叫做通序,一切佛经前面都有这样的字样。通序后面叫别序,别序是说明这部经、这一次法会的因缘,叙说因缘。这两部分我们都要略为介绍出来。

  在通序里面又有所谓「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这两个字叙说世尊的言语是真实不妄,所谓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意思是指这部经自始至终皆如佛所说,而佛是如理如事而说,所以这两个字是属于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我是阿难尊者,当时结集经的时候笔录的人。「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的主人,主成就,当时法会的主席。「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这是处所的成就。这些字样很像我们现在开会的会议记录,有时间、有地点、有出席的这些人,有主席、有记录。下面一句是六种成就末后的一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成就,这就是与会的大众,出席的那些人。这是六种成就都具足,这样的法会因缘才能够建立,缺少一样法会都不能够成立,这是六种成就的大致情形。

  在别序里面,特别叙说这部经发起的因缘。我们晓得世间法如果有一件事要成立,一定有因缘,佛说法也不例外,因缘不成熟佛不会说法,所以说经一定有它的缘故。本经的因缘,阿难尊者遭受摩登伽女之难,世尊派文殊菩萨把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两个人找来,这是这部经发起的因缘;这一段经文相当长,这叫做别序,称之为别,其它经的因缘跟这部经的因缘不一样。六种成就称为通序,就是一切经都有,所以叫证信,都有这个字样。这是通别两种序分总称之为序分。

  其次就讲到正宗分。正宗,宗就是主的意思,也是要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一部分是经的中心,是这一次法会最主要的部分,在一切经里面,正宗分的经文一定是很长,它是主体。如果由这一点来看,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的时候说法四十九年,我们就四十九年这一代时教里面去观察,《华严经》就好像序分,二七日中完成,二七十四天,时间很短,《华严经》就讲完。而且《华严经》是佛在定中所说,我们凡夫看不到,我们凡夫看到佛在菩提树底下坐在那个地方入定,哪里晓得他在那里讲《华严经》?《华严》的当机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天、小乘都没有分。继《华严经》之后就讲《阿含》,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转珐輪,这是我们人间肉眼凡夫能够看得到的,这是佛开始说法。

  四十九年所讲的经,古大德把它分判为,最初开始讲的是华严,以后是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佛四十九年说法的次第。在这个次第当中,般若就占二十二年。诸位要是懂得三分的义趣,你就晓得般若是整个佛法的正宗分,所以学佛千万不能够疏忽般若,这是我们同修必须注意的。在解门里面,就是求学术要求开悟,唯有开悟,行门里面才能够断惑,功夫才能得力;由此可知,整个佛法彻始彻终都是在智慧上。这部《楞严经》是属于方等教,在般若之前,而这部经在佛教里面号称为开慧的《楞严》,慧就是智慧,开智慧的《楞严经》。学了《楞严》,再不开智慧就很困难。《楞严经》里面讲智慧的理论,讲智慧的方法,讲智慧的业用,就是说明它的功德利益。

  在本经里面,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以下,古人分为七处征心,交光大师认为《楞严经》征心这个文字只有两处,而这七处实实在在是破处所,所以他的科判「七番破处」。我们现在用这个本子就是交光大师的科判,把经文会合在一起,看起来非常的醒目。

  正宗分里面有几段大段落非常重要,「七番破处」是一个段落,「十番显见」是一个段落,再往下是「分别真妄」,这都是非常切紧之处。我们要能够把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哪是真、哪是妄能够分别得出来,这是大学问。然后就谈境界,「会万法归如来藏」。理论上,四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那是说理。讲修证,二十五位菩萨出来给我们做证明,说明他们是怎样成就、怎么修行法。我们在「二十五圆通章」里面看到,门门第一,这就说明佛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你要是如理如法的去修,都能够明心见性,皆能成佛作祖,所以法门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下,这一点认识非常的重要。如果要认清法门没有高下,只要对了我们的根性,决定有成就;不契我们的根性,成就就比较困难。

  所以法门一定要契机,但是这个不容易,我们自己怎么晓得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合我的机?就好像我害了病,到药房里一看,有几千种药、几万种药,哪个药能治我的病?自己不知道,不能选择。如果我们自己晓得,取这个药来,药到病除,这多省事!自己不晓得。医生可以给别人治病,他自己害了病他都没有办法。众生的毛病也得要找医生来治疗,医生就是佛陀,释迦牟尼佛就是当时的好医生,一切众生有了毛病,到他那里去请他诊断、请他治疗,他就给他说个方法。当时那个人接受这个方法之后,他的病不久就好了,开悟了,证果了,这就是病好了。现在我们所看到佛教的这些经典,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为当时那些病人开的药方,医生不在了,留下这么多药方。这些药方都是在当时治好人的,现在医生不在,我们拿他这个药方会不会用?不会用。不知道自己害的是什么病,听说这个方子不错,那个法门也不错,盲修瞎练。虽然都是佛陀为当时那些人开的方子,诸位要晓得,我们害的病并没有照他的方子害病。我没有学过医,连医学常识都不懂,我要是把哪一家医院的处方统统拿来,你们害了病的时候,你来一个我就给个方子给你吃,吃好了你走运,吃不好你活该,你没有照我的方子害病,诸位想想有这个医生吗?这能讲得通吗?现在我们就是拿到释迦牟尼佛这些药方,危险极了。

  医生不在,也要找一个稍微懂一点的人,找个护士,他常常接近医师,比我们的常识总是要丰富一点。这些护士是谁?给诸位说,就是历代祖师菩萨、弘法利生的善知识,不得已而求其次。但是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佛陀再来的,不一定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再来的,那当然也有,少数。怎么说是佛再来的?明心见性了,这就是佛再来。我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佛再来的,为什么?这个程度你的知见去佛不远,你是正知正见,真正开悟,智慧开了,这个时候代一切众生选择法门不会有错误。如果自己没有开悟,经看得多、读得多,所谓是见闻之学,可以讲经,不能代众生选择法门,这是要记住的,不能指众生的路子。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这是要切记的,自己没有开悟,为众生作择法眼会误了大事。没有开悟,误自己事小,误了别人,别人多冤枉!所以不可以害人。讲经说法何以没有关系?接引初机可以。我也没有开悟,他也没有开悟,我总比他多学几天,这个情形可以。我学佛学了三年,他才学三个月,我可以教他,同时在学的当中,行。中学生可以教教小学生,大学生可以教教中学生,他总比他多学几年。讲经可以,不能代众生择法,选择法门不可以。为众生选择法门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通常讲祖师。祖师是有条件的,开悟才能称祖师,没有开悟不能称祖师。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讲过「祖」的意思,所谓「儒宗佛祖」,这是世出世间的导师,他们有能力给我们选择法门,指示我们道路。

  在这部经「二十五圆通」这一章,我们要觉悟,悟了有什么好处?法门选择之后就不动摇,能一门深入这才能成就。对于这一点不认识,我现在修净土法门,有个朋友告诉我,「净土是老太婆教,禅高!」心里动摇,又去参禅去了;再碰到一个人,「禅都是野狐禅,密才高,即身成佛」,参了几天禅又不要,搞密去了。这样你一生不会有一门成就,你要吃大苦头,你要走许多冤枉路。正如同你在学校念书,你去念大学,你考进去的时候是念文学系,结果人家说「文学系出来没有出路,商业赚钱」。你文学系念了二、三年不念了,再去念商学系,再从一年级念起,再过两天,「商业系没有工业好」,再去念工科去。你要是每个学系念个一、二年,那个学校有一百多个科系,你还不到一百岁,科系还没有念二分之一你寿命就到了,一门你都毕不了业。世间法学校的科系也只一百多门,佛法里头科系八万四千门,你怎么学法?所以要懂得「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选择一门之后就一门深入,你才能成就。

  不但行门要专一,解门也要专一。经典太多,我要做大通家,一切经教我要都研究,行不行?不行。给诸位说,佛法里头我们不说别的,八大宗,这是大乘佛法,小乘还有两宗,合起来十宗,任何一宗你要在里面下十年苦功,也不过是在那一宗里头懂得一点皮毛而已。一个宗用十年的功夫,十个宗用一百年的功夫,一百年的功夫你所学的是什么?刚才讲了,皮毛、常识,得不到受用。所以在解门里头也需要一门深入。在今天谈到研宗,恐怕都不是我们能力能办得到的,所以我常常勉励一些同学们,研宗暂时把它搁下,不如去研究一部经。因为哪一宗的典籍也有三、四卷之多,要连同历代祖师的注疏,总是三千卷以上,不简单,我们的能力应付不了,不如一部经。

  像从前倓虚大师,你们看《影尘回忆录》,那是倓虚大师的自传,他老人家说的,大光法师记录的。大光文笔不错,写得很生动、很流利。你看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当居士,「八载寒窗读《楞严》」。倓虚老人的基础就是《楞严经》,没有出家之前八年的功夫用在《楞严经》上,所以以后出家他能够继谛闲老法师为天台宗的祖师。在晚近,民国初年以来,我们看看这些成就的,都是在一部经上用功夫。圆瑛法师也是在《楞严经》上用功夫,在他《楞严经讲义》里面的序文,你去看,二十五岁开始研究《楞严经》、听《楞严经》,一直到他一生,没有一天舍弃过,一生当中满脑袋都是《楞严经》。到晚年写出这一部《楞严经讲义》。这都是我们的典型、我们的模范,一部经里面去深入才能够有成就。千万不可以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不会有成就,把我们一生宝贵的光阴空过了,真正可惜。诸位要晓得,一部经精通,一切经都通,这是非常的重要。「二十五圆通章」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专一,成就是一样的。我这些年来讲经,给诸位说,我的底子也是在《楞严经》上奠定的,往年在台中学这部经用了三年的苦功,所以不专就不能有成就,这些年来我讲了不少部经,全是《楞严》的基础。

  再往后去看,「说咒立坛,远离魔事」,这些经文还是属于《楞严经》,那是属于助道,正助双修。由此地就能看出《楞严经》思想的精密、组织的严谨,再加上房融笔录,文字上的润色,使这部《楞严经》在一切经中成为价值最高的一部经典。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无论是在家出家,不管他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所以《楞严》变成共同科目。还有些不学佛的世间读书人也喜欢读《楞严》,把《楞严经》当作文学作品来读,由此可知它在文学价值里面也是属于第一流。

  到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盘」,这时才是真正彻底的认清确有涅盘。涅盘是什么?不生不灭。如果不能够确认,我们对于三界不容易舍弃。确认有涅盘可以证得,这才「不恋三界」,也就是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常说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话说得容易,事不容易做,为什么不容易做?就是你对于涅盘不能够确信,虽然佛讲了,半信半疑。不但对于涅盘不能够确信,对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完全的肯定相信,也是属于半信半疑。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世间是样样放不下,我们的功夫不得力,念佛念了好多年连个消息都没有。

  有人告诉我,他说某法师常常打佛七,他曾经问过他,「法师,你一年到头领导大众打佛七,你自己生死有没有把握?」法师被他一说,一句话说不出来。最后摇摇头,「没有把握」。这位同学来告诉我,来问我,「了生死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我告诉他,真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理论不通,道理不明,你的修学过程当中疑虑重重,你的功夫怎能得力?往生起码的条件要功夫念成一片。功夫为什么不能够念成一片?给诸位说,身外之物没放下,你的功夫就不能成一片。你银行里头还有存款你放不下,你还有功名利禄你放不下,你家里还有妻子儿女你放不下,心里头一有留恋,功夫成片就做不到。这个地方在这里听经,那里告诉你,「你家里被小偷偷了,小偷已经到你家光顾」,这不行,赶紧要去了,心都乱掉,你就不行了;这里在打佛七,那里告诉你,「你家里失火了」,心又乱了,所以你功夫也不行。真正在打佛七,我在求一心不乱,家里失火,它烧它的与我不相干,烧光了也不是我的,这样才能得个功夫成片。我们想想几个人有这个能力?

  见思烦恼断了、我执破了,才证得事一心。分破无明,才证得理一心。不是做不到,我们不肯相信。为什么不肯相信?道理不明。给诸位说,行门里面用功容易得很,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事一心不乱,不难。《弥陀经》里面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决定成功,只要你懂得道理,你如法,懂得方法,你一定会成就。你不懂道理,不肯相信;不懂方法,盲修瞎练,搞一辈子也枉然,也搞不出个名堂。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在讲台上,讲台的关系太大了,讲台就是教你明白道理,就是建立信心。

  修行的方法你自己懂得,还要人教吗?还要人带着你修吗?用不着。真正讲修行,哪一个人都帮不上忙。诸位细细的去读《地藏经》,你看婆罗门女怎么修的,光目女怎么修的?仔细去看看,佛只是给她讲道理、讲方法,自己回家修去。婆罗门女一天一夜就证得事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来去自在。光目女,我们看看经文,最低限度她是功夫成一片,带业往生。给诸位说,带业往生也是生死自在,愿意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愿意多住几年就多住几年,是自在的。这个境界里面,不要说到一心不乱,功夫成了一片,给诸位说,就没有生死,来去自如。生死是大苦,离苦得乐,生死的苦已经没有,断掉了,何况比生死小的那些鸡毛蒜皮?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现在举世迷妄,知见混淆,从这个因缘里面去观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大灾难要来临,我们要不真正用功夫,那实在是辜负了这一生。台中的同修知道,《华严经》李老师他老人家讲了十六年,现在才讲到二十六卷,「讲不圆满,我快要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我的分,我提前要走了」。那是真的,诸位要晓得,他能修得到,我们各个人都能修得到。他是不是今天才修到的?不是,至少他在十六年前就修到了,没有讲《华严经》之前他就有这个功夫,来去自由,这不是骗人的。他也是个博地凡夫,人家一生当中成就了,稳稳当当,我们为什么不能效法?人家舍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毫无留恋,没有一点累赘,这才行。所以《楞严经》不必去细细研究经文,从大段当中就给我们许多的启示。这些部分都叫做正说,是一部经里面最主要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正宗分。

  往后一部分叫流通分,流是没有阻碍的意思,通是通达。这一分多半是佛劝勉的话,正说圆满了,佛的期望是务必将这个法门、这个道理、这种方法要普遍的流传到后世,提供后世人做为修学的参考,做为悟入的因缘,这样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流通的意思。凡是一个佛弟子,禀承老师的教训,就负有流通法宝的责任。流通有三种,一种是宣扬,就是口头的演说;第二种是文字,在从前写经,现在我们可以印经流通,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比从前方便多了;第三种是修行流通,这是身教,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这叫做流通法宝。我们是佛弟子,我们学佛必须要发大慈悲心,要发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算不了什么,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功德利益,所以流通法宝这个意念念念不忘,尽心尽力的做,这才是佛弟子。

  本经第十卷,也就是我们这个本子最末后的那一页,那就是流通分。所以这部经正宗分的文字很长,序分是其次,流通分文字不多,虽然不多,非常的重要,里面有几句话嘱咐得实在太重要。佛嘱咐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一直到「作礼而去」,这一段较量受持《楞严经》的功德。里面有劝勉我们的话,有赞叹的话,都是叫我们要读诵,要流传无尽,所以这几行经是本经的流通分。这是把三分的大意简略的给诸位介绍出来,我们对于这部经有个概略的了解。

  然后我们再看序分里头证信序,从「如是我闻」来看起。『如是』,一般把它看作「指法」的字样,就是指这部经而说;也是「信顺」的意思,这是阿难当年结集经的时候,一升讲座,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意思就是如是之法是我亲听佛说的,不是传闻的,传闻未必可靠,亲闻就可靠,可以相信。六种成就当中,「如是」这两个字就是信成就。《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想入佛门要有坚固的信心。虽然我们现在信佛多少年,也吃了多少年长素,又皈依、又受戒,甚至于出家了,再给诸位说,出家又做住持,又讲经说法,信不信?未必。为什么说未必?没入门。入门不容易!为什么没入门?道理不明。《大乘起信论》所讲的「大乘起信」,起信就是入门,大乘入门,懂不懂道理?不懂道理当然入不了门。唯识里头《百法明门》,那是入门,从百法里面(明就是开了智慧)入大乘之门。入门的样子是什么?给诸位说,我执、法执没有了,入大乘之门。我执没有了,法执还有,没有入大乘之门,入小乘之门。所以要晓得,做法师、做住持,你做了国师都不行,你的我执、法执还在就是不行,你就没有入门,没有入门就是不信。信不容易!信是能入,入大乘之门。

  大乘之门是什么?给诸位说,圆教初住菩萨,是大乘之门。「智为能度」,智慧渐渐的再深入,初住、二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完全要靠智慧。说这些话,诸位千万不要嫌啰嗦,为什么?我们实在太粗心大意,自己没有入门,硬要认为我不但入了门,我现在已经登堂入室了,都以为自己是这个境界,这个误事误得太大太大。如果晓得我还没入门在门外,我总得动脑筋想方法入门,还有入门的指望,还有希望在;没有入门,自以为入门,连那个希望都没有。诸位要记住,我举「百法」这个例子给诸位讲,百法里头「一切法无我」,就入门了,一句话。什么叫一切法?百法就是解释一切法的。什么叫无我?后面有「人无我」、「法无我」,解释无我。你要是从百法里头觉悟,悟到无我,人无我、法无我,这才入大乘之门,这才能生信,大乘起信。《百法明门》跟《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法里头入门的书。

  信者就会说事事如是,不信者就说事事不如是,这就叫做信。信,言语一定是顺性的,就是合理。什么理?心性之理,真理。信,这才师资道成,教学才能成就。所以,信是一切行门的开端。五根里面第一个是信,五力里面第一个也是信,十一个善法里面第一个也是信,「信为道元功德母」,实在太重要了。

  本经是大乘圆顿的教法,从圆顿的教义上讲,如是就是指:实相理体,古今不变,叫如;依实相,称性而谈,如理而说,决定无非,这叫是。我们要问,实相妙理是什么?说穿了,佛跟我们讲就是我们现前一念的真性,人人都具足,个个不无,是什么?是我们六根当中的根性。这个根性在佛法里面叫做佛性,也叫做真性、也叫做真如、也叫做实相,名字很多,事情是一个。这是一切万法的理体,真实不虚,一切万法都是这个理体变现出来的。什么道理变现出来的,什么方法变现出来的?这种智叫做道种智,在《楞严经》里有,把真性的理体变现一切法的因由、过程、作用,都有概略的说明。虽然言语文字简略,说得实在是详细,真正是文章做到中国古人的标准「简要详明」,这四个字统统做到,言简意赅,一条都没有漏失,这才叫做如是,这是从理上讲。

  如果从本经教义上来说,本经经题虽然是二十个字,着重在「首楞严」上,所以简称为《楞严经》。因此禅宗对这部经很重视,为什么?禅宗修定,楞严大定。首楞严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这就是「如」的意思。一切事,给诸位说,就是一切法,不但一切法的体是究竟坚固,佛给我们讲一切法的理体一切坚固,我们好像没有什么疑问,不怀疑,这是道理。说一切法的相究竟坚固,我们就不懂了,为什么?我们看到一切相不是究竟坚固,人有生老病死,房屋有成住坏空。给诸位说,你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房子有成住坏空,你是见的妄相,没有见到真相。真相是什么样子?究竟坚固。人没有生老病死,房子也没有成住坏空,妙极了!你相不相信?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相信就成佛了,你现在没成佛。给诸位说,几时你相信了,你就成佛。为什么?一切法的真实相被你看出来,世人所看的是妄相,你所看的是真相。

  为什么佛跟凡夫所看的相会有差别?给诸位说,能见的见不一样。佛所用的能见的见是真见,真见见的是真相、实相;凡夫用的是妄见,妄见看的是妄相。真见就是真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妄见,在眼叫眼识,在耳叫耳识,六识。六根的根性不生不灭,他看外面境界相也是不生不灭;六识是生灭的,是妄心、生灭心,生灭心看外面境界也是生灭的。你要不相信,我们可以做个试验,你拿一面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镜子本身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照到外面的相清清楚楚。你拿一个摄影机去照外面境界相,一秒钟镜头开十八次,照一个进去,这是一秒的十八分之一,一秒钟镜头开十八次,这是一般普通的;现在有快的,比较高级一点的摄影机是二十四次,一秒钟照二十四张底片,那是个生灭心,镜头是生灭的,一开照一个进去,再关起来,再一开又照一个进去。电影底片是一张一张的,那是生灭心照的,里面的相统统叫生灭,这一张跟那一张不一样,那一张跟那一张不一样,生灭。

  镜子所照的不相同,佛与大菩萨的心像镜子一样。我们凡夫的心就是摄影机的镜头,看到外面相,似真非真,似妄非妄,一天到晚迷惑颠倒,永远没有办法看出外面的真相,所以佛说「可怜悯者」。同样用一个眼,佛是用见性,我们是用眼识,你看看有什么办法!这就是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佛菩萨看一切法不生不灭。佛在《法华经》里面讲,「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不但性不生不灭,相也不生不灭,我们哪里懂得?这个道理非常深,在这里跟诸位透一点消息而已,晓得佛教里有这么个说法,说得很玄,不可思议,晓得有这么一说。我再告诉诸位,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要是把这一点勘破,真正是大自在。为什么?不生不灭。这是就本经教义上来讲「如」的意思。

  「离断常二见」,这就是「是」的意思。断常是二边,拿现代的话来说,离断常就是超越相对。佛教我们超越相对,这叫「是」。我们的知见要是还在相对里面,我们就「不是」,无有是处;什么时候我们超越相对,那就「是」,那就「如是」。这是从本经教义上说「如是」两个字。本经教义包含的也很多,除这种说法,譬如经里面讲一切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这也是「如」的意思;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也有「是」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讲得不同,意思跟刚才讲的没有两样。为什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超越相对,「一切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就是一切究竟坚固的意思,话讲的不相同,意思是一样。

  像这些言语在经里面不止这两处,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处处都能够看到,这也是佛说法的善巧,也是佛的大慈大悲。为什么?譬如「七番破处」里头你没有开悟,不要紧,还有机会,「十番显见」;十番显见里面你没有开悟,没有关系,后面还有「辨别真妄」;辨别真妄里头不能开悟,后头还有「四科七大」;四科七大后面还有「二十五圆通」。根性利的,「七番破处」就开悟;其次的,「十番显见」也能成功,这真是佛的一种善巧,运用之妙,对于大众的根性照顾得周密,实在非常难能可贵,不失为一位优良的导师。所以称之为「如是」,信成就,这两个字的意思。

  今天时间到了,讲了两个字,两个字是不是把意思讲完全了?没有。如果这两个字我们要照《大智度论》的讲法,每天一个半钟点,给诸位说,至少要讲二十天。我想也没有必要,那样讲把人都讲跑掉了,两个字讲二十天,《楞严经》要讲到哪一年?后面我们就快了。前面这六种成就也是一大段,这是佛学常识,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怎么讲法,它是什么意思,以后看佛经,一切经打开都有这个字样,讲法大同小异,不会差得很远。这些常识我们一定要懂得,尤其是初学佛的同修更应当特别的注意。今天就讲到此地。     
   
   

楞严经  (第六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6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上一次我们将六种成就里面第一种「信成就」介绍出来,今天接着从「我闻」看起,这是六种成就里面第二种,「闻成就」。『我』是当年结集经藏的人,也就是阿难尊者的自称。『闻』是指亲闻,而不是传闻。在佛法里面,我们晓得佛法是讲无我的,为什么经典一开端就有「如是我闻」?这一点必须要做一个介绍和说明。

  在佛法里面讲「我」,有四种称法,第一种「凡夫妄执之我」,凡夫的执着,我们一般人把自己的身称作我,这是凡夫遍计所执。第二种「外道妄计神我」,外道在它的宗旨里面也有「我」,但是他那个我比我们凡夫执着这个身的我是要大一些,在二十五谛里面他讲「神我」,所谓神我也就好像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灵魂。外道也有相当的学问,也有相当的功夫,他晓得这个身是假的,在六道里面轮回舍身受身,他知道身不是我,他执着能投胎的神识,他把那个认为是我,这是他自己所见到的。第三种「菩萨随世假我」,是诸佛菩萨为了教化一切众生所示现的色身,随顺众生也称「我」,不说「我」不好讲话,所以这是随顺众生的称呼,并不是自己真正有我执,这是我们要明白的。第四种「如来法身真我」,那是说的法身,法身里面有真我,所以讲有常乐我净,有真我。「如是我闻」,阿难这个我,在四种意义里面是属于第三种,是随顺众生的称呼。

  既然佛门里面有讲真我,什么叫真我,什么是假我?怎样区别法,也必须要说明。佛经里面「我」这个字的定义是要通达八种自在的意思,所以「我」,我们一般解释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从主宰与自在的意思,只有法身才有这个意思,才能够符合这个定义,法身之外实实在在没有这个定义。诸佛菩萨有大智慧、有大神力,所以能够随顺一切众生起种种变化的作用,所以这是随顺说「我」。八种自在也略说一说,这是佛学常识,将来凡是看到经里面讲「我」,都具足这八种意思。

  八种自在,第一、「能示现一身为多身」,这叫自在。我们现在是一身不能变成两个身,这就不自在。佛菩萨有这个能力可以变很多身,这个事情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佛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像《梵网经》里面讲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能现千百亿身。我们也没有看出来释迦牟尼佛在当时变了很多身,到很多世界去说法利生,还没有看到过。实在讲释迦牟尼佛在哪一个世界上都有他,哪一个地区里头也都有他,现的样子可不一样,不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诸位要懂这个道理,是随心应量,所以他不是用一个面孔来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讲堂里我们也不认识。

  可是这个事情不是假的,《高僧传》里面有记载,是哪一位法师我忘掉,你们诸位去看,但是你今天叫我指出哪一卷我都不晓得,我大概总是在二十多年前看的,有这么一个印象。有一位印度的法师到我们中国来弘法,他临回去之前,他认识的人很多,这一家也辞行,那一家也辞行,依依不舍,法师要回国去了。从前那个时候从中国到印度可不容易,不像现在飞机两个钟点就到了,不希奇,这个路程差不多要走七、八个月才能走得到。所以在临行的头一天就有五百家(大家都没有约定)请法师,「你明天走,今天我给你饯行,我家里办的有好菜请法师,供养法师」。一共有好几百人家都给他饯行,这一位法师都到了,家家都去,也没有人晓得。第二天到十里长亭去送行,这些人都送行,「法师真慈悲,昨天中午在我家里应供」,那个人说「不对,在我家应供」,他说也不对,在他家应供,结果大家一问的时候,他同一个时候在五百个地方应供,他都在,才晓得这位法师有分身术,他家家都到了,第二天送行的时候人家才晓得。

  所以,以一身现多身是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什么功夫能做到?诸位晓得六通里面有神足通,只要你得到神足通你就做到。我们在小乘果位上看,小乘初果有三种神通,须陀洹不要小看他没什么了不起,须陀洹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你心里动个什么念头、想个什么他都晓得,这在佛法里是小乘初果,好像我们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有这个本事。本事从哪来的?断见惑来的,只要你把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断掉,你就有这三种能力。二果,再升一级就增加一种神通,二果罗汉也叫罗汉,初果罗汉、二果罗汉是我们平常习惯上称法,就有宿命通,宿命通就是知道过去未来。到三果罗汉就有神足通,讲飞行变化,一身变多身,三果就做到了。

  当年印度的高僧在中国弘法,从事于翻译经典的几乎都是三果以上,这是中国人有福报。最近我听到外国人想翻译经典,学一点中文、学一点梵文、学一点西藏文,他就去翻经去了,诸位想想能不能?自己对于佛法一点都不通,怎么个翻法?「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照着经文来讲解,三世佛都喊冤枉,何况一个对佛法根本就不通的,说文字上能够通达一点他就能翻得过去,没有这个道理。诸位想想,我们中国这个「我」,英文也翻成「我」,这个「我」有八种意思,有一身为多身的意思,英文的「我」有这个意思吗?没有。把它翻成英文的时候,佛不就流眼泪痛哭流涕?不行,外国人没有福报。我们大家要好好的修行,认真的去干,我们祖先有积德,诸佛菩萨都应化在我们中国。我们承先人的遗泽,应当要好好的发扬光大,要依教修行。

  第二、「示现一个身能遍满大千世界」,身体可以变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跟整个宇宙一样大,有这种能力。第三、「大身轻举远到」,很远的地方,自己一动念头,身就已经到达,不要坐飞机,也用不着火箭。凡夫坐上宇宙飞船到月亮还要三、四天才到,诸佛菩萨十方诸佛国土一动念就到了,比那个速度大得多,这就是轻举远到,这个才自在。这个事情可信吗?可信,不但佛法里面有,连笔记小说里面都有,这实在是没有别的,就是属于神足通。现在科学家懂得一点常识,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能量的速度非常大,比光的速度还要大,如果我们有能力把我们这个身体(身体是物质)化为能量,像一道光一样,一下就到了,就可以遨游太虚空。一到目的地,我们这个光立刻又变成我们这个身体,这多自在!原子弹来了也不怕,原子弹来,我化一道光,原子弹也不能把光打坏,这多自在!笔记小说里就有。你要是证得神足通,确实有这个能力。

  第四种自在,「能现无量的种类常住在一处」。种种的化身,像诸佛菩萨一样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六道,六道里面都化身,无量无边的化身常住在娑婆世界,他有这个能力。第五种自在是「六根互用」,这要见了性的人才行,没有见性还做不到,阿罗汉还没有这个能力。见了性的人每一个根都有六种作用,眼可以看,眼也可以听,耳可以听,耳也可以看。你把他眼睛捂起来,耳朵可以看,他全身都可以看、都可以听,六根互用,《楞严经》后面讲这个道理,会讨论到六根互用的道理。第六种自在,「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这就是心里面不落印象,在佛法里说不落种子。不落种子,跟诸位说,是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不落种子就没有果报,就没有生死轮回,这是大自在。

  第七种自在,「说一偈的意思经无量劫」。我们初学讲经的人最伤脑筋的就是经本打开没有话讲,要是请得大自在的菩萨来讲经,一句经文讲无量劫都讲不完,含义就这样的丰富。也许说:一句偈子要讲无量劫,不要说无量劫,一句偈子要讲三天,我就不来听了。为什么?太啰嗦,我受不了。但是我们要晓得,唯有厚积才能够薄发,一切通达才能够提纲挈领。所以经论可长可短、可深可浅,这才能够适合一切众生的根机。

  第八种自在,「身遍一切处犹如虚空」,并不感觉到有累赘,也不会感到烦恼,有身就跟无身一样的自在,这一种是比拟四空天人的自在。中国古时候圣哲也懂得,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也无可奈何,他也能够有这么一点小觉悟,「我有大患」,什么大患?「我有身」。我要没有身,一切忧患就没有了。佛菩萨有身就跟无身一样,所以说是有四空天人的自在。有这八种自在才叫「我」,想想这八种我们一种都没有。凡夫,无我,执着这个身是我,没有乐以为有乐,常乐我净在凡夫叫四颠倒,诸佛菩萨真正有常乐我净。这是佛经里面对「我」说的八种定义。

  在此地,阿难尊者是圣人,迹相上示现的是初果须陀洹,实际上他也是大菩萨应化,帮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他懂得无我,随顺众生说「我」,正如同《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是「我」这个字的意思。《大智度论》里面,这一个字讲三天都讲不完。

  「闻」是亲闻,不是辗转的传闻。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再深的佛法我们要是能够常常听,一定能够开悟。听要多听,要常听,根性利的听几次他就开悟,根性钝的多听一定会开悟,要长时期的熏习,有无量的功德。闻的意思我们就少说一点,如果要多说,今天这一个半钟点只能讲四、五个字,进度太慢,就不再多说,要说起来这个是很不容易。

  不但这个「闻」有很深的理论在,怎么样你把这个声音听进去,这个过程相当的复杂。我们这个身体好像一部机器,外面这个声音怎么接受,哪个传给哪个、哪个传给哪个,复杂得不得了!诸位要是不怕麻烦,你就去研究唯识,《成唯识论》里面专门讲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六根的作用很复杂。我们人的身心不要看这一点点大,它复杂的程度跟整个大宇宙是相等的。你看太虚空、大宇宙怎么样的复杂,我们的身心复杂程度都相等,完全相等。所以我们的身心是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跟大宇宙是相应的,绝不简单。你能够了解自己就能了解宇宙,你了解整个宇宙也就能了解自己,这是属于菩萨的智慧,道种智。

  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的,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阿难才出生,阿难三十岁的时候才做释迦牟尼佛的侍者。这样说起来,佛示现成道就开始讲经,阿难三十岁,那就是佛已经说法三十年。佛说法一共是四十九年,已经说了三十年,阿难尊者才当侍者;换句话说,四十九年当中有三十年阿难没听到,怎能说是我闻?怎能说是亲闻?这在经典里头有记载、有说明。阿难出家的时候跟释迦牟尼佛是有条件的,其中有一条条件,就是要求释迦牟尼佛把过去三十年所讲的经要重复给他讲一遍,要不然他不肯出家,有这么一条。所以经论里面有讲,他不是辗转传述,而是释迦牟尼佛重说的,这是从迹相上看。

  实际上说,阿难已经证得甚深三昧,不说也能通达。像六祖惠能大师,不必听佛菩萨说法都能通达,为什么?见了性以后,性都相通没有障碍,所以宗门最重视明心见性。我们要去求学,这个事情太苦了,我们到什么时候才能把世出世间的学问都学会?可以讲这个事情太难太难!这一门学问学会了,你要不天天去温习它,「好,我就学那个学问」,那个学问学会了,前面所学的忘掉了,所以你要想世出世间学问都通达,实实在在办不到。可是不通达又不行,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教下都求感应。我老师过去教我求至诚感通,不能从学里头去通,学里头通不了,学一辈子也没有办法通达。至诚就是三昧,就是大定,要从至诚当中求感应、求通达,这是我们凡夫唯一可求的一个方法。

  真正要到完全通达必须要修定,我这里说修定,诸位不要发生误会,要修定才通达,好了,你从今天晚上回去就盘腿面壁去了,那叫盲修瞎练。你们把六祖能大师讲的修禅定的理论与方法多多去念几遍,所谓「定」是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动心,不起心动念才叫做定;如果在一切境界里头还起心动念,那不叫做定,所以定是活的,定不是死的。《金刚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都是大定,被须菩提尊者看出苗头来,赞叹为「希有希有」。希有在哪里?原来这叫做大定,事事无碍的大定,这是甚深的禅定,自自然然通达。六祖大师实实在在就是得到这种甚深的三昧,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道理他没有不懂。他不认识字,你要对哪部经、哪部论不懂,你念给他听,他就讲给你听,讲得非常高明,一点不错。所以修定要紧。

  我学佛这么多年,我也走了不少地方,我观察所得,我觉得今天大家要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我不教大家盘腿面壁盲修瞎练修那个定,那个定修得不好修出麻烦,身体修残废,走火入魔,一个就变成精神病,要送到疯人院,那又何苦来!再又说坐的时候不懂得坐的方法,血脉不流通,两条腿残废,像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这都是不懂方法,一知半解。背经没有这个毛病,不会走火入魔。你的心量要大,我发心背《楞严经》,《楞严经》能不能背?能背,实际上并不多,只有六万多字,不算很长,你下决心去背这部书。

  你要晓得,背书是修戒定慧。背书时,心里不起坏念头,岂不就是诸恶莫作?经书是善中之善,你天天在念它,岂不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修戒律,所以背经书是修戒律,诸位要记住,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背书要专心,你要不专心就背不好,所以一定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背书是修禅定,定就是专心,就是一心。当你背诵的时候,经文是字字分明、清清楚楚,这就是修慧。背书是戒定慧统统都修了。你盘腿面壁,戒修了一半,定可以说修了,没有慧,换句话说,你的功德才二分之一;你要是背经书,功德是百分之百,是完全的。所以我不劝人打坐,我劝人背书。背书可以收百分之百的功德,打坐只能收百分之五十的功德,那还要你坐得好,还要你懂理论、懂方法,不出毛病;否则的话,你收的是反效果,那个麻烦大,所以要发心背书。

  经论很多,你喜欢哪一部经论,你就选择去背。假如你把这一部书要背上三千遍,你就会明心见性,你就会一切都通达。我们在《六祖坛经.机缘品》里面看到,法达禅师背《法华经》背了三千遍,遇到六祖,几句话交谈之下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人家肚子里有三千部《法华经》,所以遇到祖师一见面就能开悟,他要没有三千遍《法华经》,祖师怎么点他也点不醒。我们如果有三千部《楞严经》,我们能不能遇到六祖?遇得到,决定可以遇到;如果没有三千部,来了没有用,不能叫你开悟他来干什么?这是甚深的禅定,能够通达一切法。

  从本迹上去看,阿难尊者是大权示现,佛与他那些弟子们就跟唱戏一样,唱给我们看的,个个都是大菩萨、古佛再来,不是真正的须陀洹,也不是真正的阿罗汉。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早就成佛了。不但是声闻弟子里面,当时的护法,就像我们这部经讲的舍卫国的国王,也是菩萨示现的。经里面给我们讲四地的菩萨,登地的第四地的菩萨,以国王的身分、以宰官的身分、以居士的身分,都来帮助佛弘法利生,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哪有那么大的智慧!这就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不是凡夫。凡夫看到你一个人出头,大家想尽方法来拆台、来扯腿、来障碍你;佛菩萨不是这样的,你一个人发心弘法,我们大家都帮你忙,尽心尽力来帮你。佛菩萨晓得功德是相等的,功德是圆满的,彼此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续佛慧命,所以这里面没有差别相,是平等的,是一如的。要是懂得这点意思,才晓得阿难尊者原来也是方便示现,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这个地方称「我闻」,这是亲闻之意,这叫闻成就。

  『一时』,这是讲时间,说法的时候。我在最初学佛的时候,我对佛经没有批评也没有怀疑,佛讲的每一句话我都相信,唯独对这个「一时」我有点不服气。释迦牟尼佛是一切智,为什么不写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为什么不说明?有些批注上说,因为印度当时国家很多,所用的历法不相同,佛讲经又不一定在一个所在,因此历法就不好记。这不能叫我信服。不同也没有关系,后人可以考据,现在你看中国人同时用两种历法,有农历、有阳历。农历是夏历,就是夏商周夏朝的历,我们现在农历是用夏朝的历,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就不一样,夏历什么时间、阳历什么时间还是能查得到的。印度当时的历法再复杂、国家再多,也可以把它记载下来,我们也可以查出来,佛在舍卫国,舍卫国当时用什么历法,哪个年代也可以能推得出来,为什么这么含糊笼统,「一时」就了事?这是凡夫免不了要起的疑问。

  到后来,佛法稍微深入,懂得一点了,才晓得这个「一时」用得太妙太好了。如果要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给诸位说,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时」是真的。佛依二谛说法,有依真谛,有依俗谛。「一时」是依真谛,不是依俗谛。诸位要晓得,时间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时间是我们错觉当中所产生的,在百法里面它属于不相应行法,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概念,是个假的概念,不是真的,从什么地方产生的?从心法、心所法、色法这三种法里面产生出这个幻觉,所以它不是真实,完全是遍计所执性。我们要是能够把时间观念突破,给诸位说,我们就没有生死,我们也就长生不老。你为什么会老?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又过了一年,我又老了一年」。本来你不老,就是因为你自己念念就把你念老了,为什么?境随心转。假如你的念头,比如说你今年二十岁学佛,你永远就记住「我二十岁」,那你年年都二十岁,这个给诸位说,千真万确的。我二十六岁学佛,到现在还觉得我是二十六岁,永远就止在这个概念上。

  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时」是真的。因为「一时」是真的,佛所有的法会我们都能够亲自参加,只要机缘遇到就行了。像智者大师,他老人家是隋朝时候人,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他是生在隋朝,死在唐朝,这是法华宗第一代的祖师。他也是诵《法华经》,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他入定了,在定中他老人家到印度灵鹫山去了,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讲《法华经》,他坐在那里还听了好半天才回来。一出定之后,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亲自参加了。释迦牟尼佛灭度跟智者大师生在我们中国,相去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以后还亲自参加释迦牟尼佛的法会,这是「一时」。如果定了某年某月某日,算了,已经过去了,我没有分。你要是看到「一时」,我还有分,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那个法会我们也有分,只要你有这个功夫你就有能力去参加,你读《楞严经》,你与楞严会就有缘,有缘、有能力当然可以参加,这是真的。最近我们印的《虚云老和尚年谱》,你们大家都看到过。老和尚在定中到兜率天去了,听弥勒菩萨讲唯识,弥勒菩萨还对他有很多话交代,还嘱咐他很多话,《年谱》里头都有说明,这位老和尚不会说假话,不会骗我们,一时。

  「一时」是真的,一是真,二就是妄。我们凡夫现在最困难的就是时空我们不能突破,所以我们不能自在,什么时候把时空突破我们就得大自在。爱因斯坦发明的,空间是四度的,不是三度的,我们觉得很希奇,实际上他知道的很有限。给诸位说,空间是无限度,不止四度,这在甚深禅定里面都能够见到,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时」,我就给诸位解释到此地,这里面含义非常之深。

  下面是主成就,就是说法的主人,是『佛』。凡是经里面单单说一个「佛」,没有冠上佛的名号,通常都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这叫主成就,说法的主人。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在此地简单给诸位介绍一下,否则的话我们对于这个名号得不到利益,我们学佛不会学。「释迦牟尼佛」,这五个字都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释迦」两个字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八德里面的仁爱,通常古人翻「能仁」,能是有这个能力,仁就是仁慈,我们讲得方便一点,诸位容易懂的,就是八德里面的仁爱。「牟尼」两个字我们也说方便话,就是清净的意思,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经里面是翻「寂默」,不好懂,我们把它说做清净心,大家好懂。仁爱再有清净心,这个仁爱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念释迦牟尼佛,就要存仁爱之心,就要学清净的心,所以名是表德的。我们念佛菩萨的名号,要晓得它含什么意思,取这个意思来改造自己。我有没有仁爱的心,我有没有清净的心?有,我就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就不是,名与义要能够相应,这就叫修行。所以执持名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天天念,念了不晓得观照,念了有什么用?一天念十万声,没用处。如果你要懂得观照,一天念一声都有无量功德,诸位要晓得念佛是这么念法才管用。《般若经》里一再提醒我们,依文字起观照。「南无释迦牟尼佛」是名字,你要依这个名字起观照才行。

  「南无」也是印度话,是皈依的意思。什么叫皈依?皈依是指心,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外境跑,皈就是回来,眼见色,对于色不起贪瞋痴,回来了,这叫皈。依是什么?依靠我们的智慧光明,这叫真正的依,依靠自性里面的智慧光明。拿《楞严经》来讲就是舍识用根,皈就是舍识,依就是用根,这叫皈依。根性里面的德能,能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禅定、就是智慧,定跟慧是一体的,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从定慧当中起的作用就是慈悲,就是能仁,这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一句名号「南无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讲的,我们念这一句名号要懂得这个意思。要真正能够皈依我们自性清净心里面的定慧起的慈悲作用,救护一切众生,我们本身就是释迦牟尼佛。实实在在我们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迷了,用这句名号把自己释迦牟尼佛唤醒,唤起来,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愿,这是他的本怀。要晓得用这一个名号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念一切佛、念一切菩萨都是这个念法,你才有无量功德。

  我在讲席里跟诸位说过,佛说的一切经不是说他的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自性清净心里面的「大藏经」,你要能这样的会归才有作用,你才会开悟,你对于经论才有亲切之感,晓得不是外面的,原来是自己的。你要是把它划一个界线,那是某佛的、某菩萨的,与我不相干,那糟了,你念一辈子也不会懂,听一辈子讲也听不懂。学佛贵在直下承当,不拐弯抹角。直下承当就是完全是自己的,诸佛菩萨是我自性里面现出来的诸佛菩萨,一切经论也是我自性当中现出来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样才能成就,如果不这样学,给诸位说,那都是佛门里面的外道,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是我们身外之佛、心外之佛,你就是佛门的外道,心外求法,无有是处。「佛」的意思也不多讲,就讲到此地。

  『在』,经上不用「住」,而用「在」,这个字很有味道。从前做皇帝,皇帝到哪个地方去巡守,叫「行在」,「行在」就是对皇帝的称呼,为什么?从前做皇帝,这一个国就是他的家。譬如你家里房子很大,你在你家里面,你说「我住在某个地方」,不对,你没离开家,你还说什么住?你只能说我在客厅、我在房间,在。皇帝,这一国都是他的家,不能说「我今天住北京,明天住南京」,不能说住,只能说在。为什么?都是他的家。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的教化区,佛只有说今天在娑婆世界,明天在忉利天宫,不能说住,「在」就是没有出自己的家。我们到什么时候也称一个「在」?不要再说「我住在某个地方」,一住就小了,这圈圈就小,「在」没有圈圈、没有界线。这是讲佛这个时候他老人家是在舍卫国。

  『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室罗筏城」是舍卫国城的名字,这是印度话,在《弥陀经》里面、《金刚经》里面都翻作「舍卫国」,是一个地方。「室罗筏」跟「舍卫」音差不多,古人翻译的时候是音译的,这是处所的成就。室罗筏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丰德,这是当时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大城。称「舍卫国」是称它首都的名字,不是国名,这一点诸位要记住,它的国名叫憍萨罗。好像我们现在也有习惯,称美国有的时候不称美国,称华盛顿,称华盛顿大家也就晓得是称美国,称东京就晓得称日本,称汉城就晓得称韩国。经里这种称呼很多,称舍卫国,实际上「舍卫」只是憍萨罗国里一个城市的名字而已,是它的国都。「室罗筏」就是「舍卫」,翻译不一样,意思是一样,中国的意思是丰德。丰是指物产丰富,这个地方的物产丰富;德是讲人民的知识水平很高,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很多,所以佛在这个地方教化,这个地方叫丰德。

  过去印度人,印度可以说跟着佛法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交通就相当密切。印度在古时候称我们中国叫「支那」,日本称我们作支那,我们都不懂得支那是什么意思。支那原来是梵语,意思跟室罗筏差不多,是指我们地方的物产丰富,人民智慧很高,是一种称赞的称呼。到后来我们不懂得,以为人家这样称我们是瞧不起我们,称我们作支那国。正如同现在我们佛门里面,人家外面称我们和尚,都感觉得很丢人,和尚这个名词好像是不好听的。哪里晓得和尚是印度话,它的意思是亲教师,而一般人不懂得这个意思。亲教师,亲自教我的老师,我才称他作「和尚」,好像在学校念书,他上过我的课的我才称他和尚,没有上过我的课的还当不起这两个字。在佛门里面「和尚」是最尊贵的称呼,不是随便称,不是哪一个出家人都能够当得起这个称呼,不可以。在一个寺庙里面只有住持称和尚,住持以下的不能称和尚。和尚在一个寺庙是个校长一样,那一个学校里校长只有一个,哪有人人都可以称校长,那这个学校不就大乱!和尚就等于校长一样。

  「祇桓精舍」,这里头有很长一段故事,我们也把它省掉不要讲了。祇陀太子跟给孤独长者,他们两个人有一段因缘,原来佛在王舍城讲经,须达多长者到那边去作客,见到释迦牟尼佛,对佛非常的佩服、崇敬,就想请佛到自己国家里面来常住、来讲经。但是佛的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你要请他,要请那么多人去,不是请一个,一个人招待容易,那一请就得请上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是大富长者,所以回国之后就想找一个地方能够容纳这么多人。找来找去看到太子的花园很适合,祇陀太子的别墅在城外,风景也非常美,地方也很大。看中这个地方,就跟太子商量,「我要请释迦牟尼佛到这边来讲经弘法,他的弟子那么多,你这个地方招待他们很适合」,就想跟太子买这个地方。太子当然不愿意,几番的讨价还价,太子看他的心很诚,故意跟他开个玩笑,听说你家的财富很多,你家藏的黄金不少,你要是能把你家的黄金铺我这个地,铺多少卖多少给你。须达多长者真的就把家里黄金搬出来铺地,祇陀太子一看,看呆了,心里一想,释迦牟尼佛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要不然须达多不会干这个傻事情。于是就跟须达多讲,「算了算了,请他可以,功德我们两个人做」。须达多说,「不行,我一个人做,我功德不给你」。祇陀太子想了一想,「那不行,你黄金铺地可以,这个树木花草是我培养的,我统统把它砍掉,我这个不卖你总可以吧!我卖给你的是地」。那要把树木花草都砍光,这个地剩下荒地,那有什么意思!这样一来须达多没有办法,「好,功德平分好了」。就是两个人做功德主,这是「黄金布地」的掌故。《大般若经》也在舍卫国讲的,那上面写得很详细,很有趣味的一段故事,我们在这里也不必说了。处所的成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一句是众成就。这个地方的『众』是常随众,在佛经里面通常都是列常随众,因为他们是固定的,每一会都参加。除他们之外当然还有许多人也参加,后面一项一项也都给我们列出来。这就是六种成就具足了。此地特别要注意到的,比丘冠上一个大,『大比丘』不是普通的比丘,与后来叹德里面有互相照应之处。「比丘」这两个字是印度话,是出家人受过二百五十条比丘戒的人专称。

  在这里附带给诸位说,和尚这两个字在家人可以称。你要认为出家人就是和尚,这是你不懂得这个字的意思。和尚是老师,你要在学校教书,你的学生就叫你做和尚,印度话就叫和尚,和尚是老师,是通称,所以「和尚」是在家、出家都可以称,不是出家人的专称。「法师」也是在家、出家人通称,以世出世间法教化一切众生的人都称法师。直接教我的,我是他的学生,我称他作「和尚」;他在外面教化众生,但是没有直接教我的,我称他「法师」。就好像在学校里面读书一样,我这个学校很大,里面老师有一千多人,上我的课的是我的亲教师,不上我的课的,他是学校的老师,我们中国习惯的称呼就是「老师」两个字,没有分别。印度人有分别,没有上过我的课的称「法师」,上我的课的称「和尚」,它有个亲疏之别。所以要晓得,和尚、法师是出家在家都可以称。居士可以称和尚、可以称法师,不能称比丘。比丘是出家人专称,比丘、比丘尼是专称,不通在家的,在家人不能称。所以和尚、法师是通称,不是专称,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这个常识。现在一般人都误会了,认为只有出家人才称和尚、称法师。实在讲真正懂得这个意思,那称和尚、称法师是骂人。为什么?他虽然出家,并没有教化众生,你称他作和尚不就是骂他?称他作法师也是骂他,没有教化众生。就好像虽然是个学师范的,师范毕业了,从来没有教过一天书,你见到他,「某校长、某老师」,你不叫挖苦他吗?所以我们要懂这个意思,那就是名与实不相符,名实相符是敬称,名实不相符是不恭敬。

  比丘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怖魔」的意思。这是佛在经上说的,出家人受比丘戒的时候,诸天魔王恐怖、害怕。魔王就希望他的魔子魔孙一天比一天多,他有个家族观念,你一出家,离开,走了,他心一慌,「我的魔子魔孙又少了几个」,心里就很不高兴。那个出家人真正的出家,你真有能力了生死、出三界,他才恐怖。你出了家,还跟在家人没有两样,那个魔王看了笑一笑,「没有关系」,为什么?「他是装模作样,不是真出家的」。真出家他恐怖,不真出家他恐怖什么?第二是「破恶」,出家人是断恶修善。第三是「乞士」,乞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出家人不蓄资财,三衣一钵,托钵的,没有资财,这是真正的出家人,真正有成就。今天的环境实在是变了,不一样,出家人有资财,银行里有存款,也有房地产,所以魔王看到哈哈大笑。为什么?他一点也不着急,决定出不去,他不会恐怖的。所以我们真正做一个出家人要记住,你要不如法修行,不能成功,是佛门的罪人。自己有了道场,要记住,组织财团法人,交给公家,自己决定不可以有。小乘经里讲「积财丧道」,决定是障碍。舍掉,你所得到的是大千世界,你所得到的是实报土、寂光净土。你要舍不掉,你所得到的就那么一点点大的小房子,那是你的,为什么?你有住,你不是在。我们出家人说,我在华藏视听图书馆,我不住华藏视听图书馆,我一住就完了,我还能了生死、出三界?不能。我在这个地方,那无所谓,我不能住这个地方。你们大家好好的记着,如果要成就、要了生死、要做三界的主人,就要学佛「在」,不能住,凡夫才住,我们是在,而不是住。

  今天到这里把六种成就介绍出来。这六种成就,给诸位说,这是佛学常识,诸位听了,懂得之后,将来看一切经,经前面都有这个字样,都是这个讲法,没有什么例外。顶多是处所不相同,查查佛学字典、查查注疏,你就懂得。下面这十二句「叹德」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整部《楞严经》的精华就在这十二句里,赞叹这些大比丘们的德能,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就讲到此地。     
   
   

楞严经  (第七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7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阿罗汉』是印度话,这一句这个名词是属于含多义。「比丘」含有三个意思,这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怖魔、破恶、乞士,是属于因地上;「阿罗汉」也有三个意思,是属于果地上的,这在一般讲座里面、经论里面我们常常讲到。这个地方所不同的就是上面冠一个『大』字,大阿罗汉,「大」在此地是拣别他不是小乘人。阿罗汉一般通常翻作无学,无学两个字就类似我们现在教育里面所谓毕业,毕业就无学了。小乘阿罗汉是在小乘里面毕业,大乘阿罗汉是在大乘法里面毕业了。大乘法里面毕业到底是什么地位?一般说是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称大乘阿罗汉,这个地位实实在在就很高很高。本经里面所赞叹的,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这是大阿罗汉一种标准的讲法,就是大乘的无学,是在法云地的地位。还有一种讲法说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这个意思给诸位说是引申的意思,也能讲得通。他本来是小乘阿罗汉,现在不做小乘,回小向大,修菩萨行,我们尊称他叫大阿罗汉,也能够讲得通。但是要晓得,法云地菩萨称大阿罗汉是正说。

  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究竟是真正个个都是法云地的菩萨,还是一些小乘声闻回小向大的?这个问题属于本迹上的问题。从本上来讲,「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不是真正的弟子,是诸佛来装作弟子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个个都是法云地以上的大菩萨,这在本上是讲得通的,迹相上现的是声闻身。本迹合起来看,古德常讲「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小乘,实际上不是小乘。小乘的无漏只能够超越三界六道轮回,大乘的无漏超越三空,所以境界实在是不相同。

  古德解释这个「大」字还有几种意义,这是我们初学的同学们可以效法的。第一、「愿大,求大菩提故」,这是发大心,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真正能发这样的心,给诸位说,这是世间第一等智慧的人,最有福报的人,他不求别的,求大菩提,菩提是觉,求大觉。禅宗里面求大彻大悟、求明心见性,念佛法门里面求理一心不乱,这就是大菩提。我们学佛、念佛什么都不求,就求理一心,这是真正有智慧、有觉悟的人才能够发起这样的大心,所以叫愿大。

  第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修菩萨二利之行。二利里面我们必须注意到,利他就是自利,不利他绝对不能自利,我们把话只说到此处。不要说是自利就是利他,那是证果以后的事情。菩萨道中,利他就是自利,要记住这句话。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行,无一不是利他行。而利他当中是以破迷开悟为第一个目标,教众生离苦得乐还在其次,为什么?众生的迷要不破,悟要没有开,纵然你给他那一点乐,也享不久。真正的离苦是要破迷,真正得乐是要开悟,所以在利他行里面一切的言辞、种种方便都要帮助众生开悟,为众生做开悟的增上缘,这是菩萨行,这叫做二利行。二利里有自利,自利不说,怎么就会有?因为我们自己不能够悟明心地、不能够断除烦恼、不能够证得菩提,那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所以一切法不能证得。我们念念之中、在在处处都为一切众生着想,渐渐的私心没有了。私心没有了,给诸位说,我执就破了。大乘菩萨破我执比小乘来得善巧、来得方便,小乘是执着有我,再来破我执,大乘是把我忘掉,首先就是有众生,把我忘掉,我生在这个世界上尽形寿就是为一切众生,而没有为我,所以不要破我执,我执没有了,不要断烦恼,烦恼没有了,这种方法比小乘以「四念处、四正勤」的方法来破我执确实容易得多。

  第三、「时大,经三无数劫故」。自利利他的行门不是修个一天、二天就圆满,也不是修个三年、五年就圆满,佛在小乘经里面讲「三大阿僧祇劫」,是对小乘人讲的,为什么?如果再讲时间长,小乘人受不了,他退心。佛在大乘经里面给菩萨们所讲的就不是三大阿僧祇劫,而是讲「无量劫」。我们听无量劫能受得了吗?唯有大心的菩萨不在乎,无量无边劫他听了也欢欢喜喜,永无退转。

  我们现在学东西之所以学不成,我们没耐心,总希望二、三个月就学好,能不能?很难,也有这种人,那是天才,太少太少。我记得我到台北来讲经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就要求我,要我把台中所学的(我那个时候在台中差不多住十年)在三个月当中把他教会,全部要教给他。我跟他说,「我没有这个本事,没有这个能力」,他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吝法。实实在在讲,一言半句可以开悟,问题是你悟得了、悟不了,没有开悟是学的记问之学,学一部就会一部,学两部就会两部,拿第三部就不会了,悟了才能贯通。如果不悟,我们看看古来的大德,那就需要长时间的熏习熏成善根,这样才能开悟,没有相当长期的熏习不会有成就,所以要想几个月学成是相当难的事情。但是今天的人没有耐心,时间太长他不肯学。我们过去法施会办了个小班,三个月学一部经,这个方式是提起大家学习的兴趣,真要想成就要继续不断的去努力。

  我记得过去也跟诸位说过,我最初对教理发生兴趣是得力于李老师当时的教学。他用这种方法来教学生,我在班上旁听,我还有一些接受的能力,听一部就学会一部。没有出家之前我听了十三部经,时间是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学十三部经,学得很起劲,平均不到一个月一部经就毕业,非常有兴趣。学会一部,这一部就能讲,他那个地方的标准是不能上台讲不算数,要能上台讲,所以这只是接引初学的一种善巧方便。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学了三部经,我就会了,你一辈子永远就会这三部经,你会不会开悟?不会。你在外面所宣讲的,俗话所谓「道听之,涂说之」,不是讲的自己。几时才讲自己?大彻大悟之后所讲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求学要有耐心,过去我常常勉励你们读《禅林宝训》、读《五种遗规》,你看看古时候出家人、在家人,他们那种求学的愿望多么切,心地多么真诚,时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离开老师。为了求智慧,为了开悟,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够忍受,所以他有大成就。人与人之相处是不容易,遇一点小小的合不来,掉头而去,这种人都是不可造就之才,没法子成就。我们读《六祖坛经》,《坛经》里面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在那个时候(盛唐的时候)寺院里面住的这些大众也是意见多多。如果说出家修道的人没有嫉妒心、没有瞋恨心、没有烦恼心,五祖很可能就把卢行者留在寺院跟他十年、二十年。为什么衣钵一给他,连夜就叫他走?怕人家害他、怕别人嫉妒、怕别人瞋恨。诸位要晓得,在那个时候寺庙里也有这些情形,不过是以祖师领导之下,每天讲经说法把大家的烦恼习气暂时压住而已。这是讲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烦恼习气还是会起现行,何况我们现在可以说不闻经法,不闻经法的道场里面的大众要不起烦恼,那岂不是古佛再来?那不是凡夫!要真正能做到六和合,不管这个道场大与小,他要能做到六和合,是佛菩萨再来,绝不是普通的人。

  我们要发心学学古人长时间的努力,发心要发长远心,世法里头也说「有恒为成功之本」,我们没有恒心、没有耐心怎么会有成就?三大阿僧祇劫在菩萨眼睛里看起来太短,感觉到自己修学的时间还不够。古人又说「大器晚成」,因此不要急急于成名,急着成名对自己的伤害太大。眼前有点小利,吃大亏,眼前所修的这点福德立刻就报掉,名是福报之一,立刻就报掉了。这个道理诸位都明了,既然明了,绝不求眼前的小名小利。晚近印光大师是我们的榜样,他老人家七十岁才出山、才弘法,七十岁以前没有人晓得有个印光法师,他在普陀山藏经楼里面埋头苦学。在我们凡夫眼睛里面,他是偶尔一个因缘为社会上的学者到普陀山去游览见到了,在交谈之下非常的惊奇,觉得这位法师了不起。这些学者、名流自动自发的就在社会上传开,「某地方有位法师真正是了不起」。跟法师往来的书信、请益的文章在报章杂志上一发表,大家才晓得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师,这样渐渐的名满天下。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只弘法十年。十年,诸位想一想,他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如果印光法师二十岁就出名,给诸位说,他的影响力没有这么大,不能叫天下归心。这是人家积得厚,所谓厚积薄发,才有这么大的力量,根本深厚。我们所学的很浅薄的一点就赶快要现出来、要露出来,实在讲,禁不起考验,我们自己要觉悟。

  名闻利养一摆在面前就是考验,心立刻随它转,随境界转就是禁不起考验,这就是堕落。所以从前的法师,无论他年轻或者是年老,凡是出来弘法利生一定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禁得起考验,也必须禁得起考验,老师才放手,才会答应你可以出去弘法,可以出去参学;禁不起考验的,老师不会答应。不答应,你出去了,那个老师不承认你是他的学生,你在那个老师会下算是旁听的,而不是得法的弟子,这是世出世间都一样。禁不起考验要是跑出去,老师也让你出去了,这个老师对不起学生。为什么?禁不起考验一出去是死路一条,它不是活路。一出去外面是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是念念染着,那你不就堕落、退转,你还有什么成就?老师的教诫对学生是爱护,他看到你真正不动,名闻利养都不动心,这才鼓励你出去,利他自利。自利就是前面所讲的清净心,对自己只有一个清净心,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慈悲,菩萨所修的如此而已。利益一切众生,自己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自己所得的是这个,唯有如此才是每一天、每一天往解脱门精进,所以他不退转、不堕落。我们想想,我们跟一个老师学,有没有到这个程度才离开老师?我们离开老师,老师有没有答应过我们?诸位今天求学,这种因缘得不到,纵然有这个因缘,我们自己未必肯听。

  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限定四十岁之后才可以出去讲经,四十岁之前要讲在家里练习讲、在台中讲,不可以离开台中,台中莲社、灵山寺是自己的道场,可以,不能出去。五十岁之后才可以收皈依的弟子,他给我限定的,为什么?收皈依弟子就是法眷属,这有累赘、有麻烦,自己基础不够厚,往往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这是老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护。给我讲,「我们关系厚,别的人我再也不说,别的人说了得罪人,你喜欢怎么办就怎么办」。老师对学生爱护得深,顾虑得无微不至,面面都想到。我们懂得老师的意思,为了要报答老师的恩德,一定要依教奉行,他怎样教导,我们就怎样做。所以我在每一个地方讲经的时候有许多人要来皈依,我总是尽一切力量介绍他到别的地方去,实在不得已再给他结个法缘。

  皈依的时候我给他做一个简单的皈依形式,给他做个证明,我特别嘱咐他,「你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我某人」,皈依我某人你就错了。为什么?你发的愿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不是皈依我某某人。如果我要这样做,我也有罪过,你自己也得不偿失。你要懂得皈依三宝,三宝弟子可尊可贵,龙天护持,诸佛菩萨护念,那是三宝弟子。你要皈依某一位法师,诸佛菩萨不会理你,为什么?你不是三宝弟子,你是某法师的弟子。护法龙天也不会保护你,你是某人的徒弟、你是某人的弟子,他保护你就行,护法龙天连边也沾不上。我们是三宝弟子,护法龙天就要护持;我们是三宝弟子,三世诸佛就要护念。我们希不希望得到三世诸佛、护法龙天护念?你要希望,你自己心里要记住,我是三宝弟子,不是皈依某一个人的。这个理实在讲并不难懂,这种误会也非常的深。我们看《五戒相经笺要》,蕅益大师就有一段说明这桩事情,明朝末年已经有这个现象,皈依某个人,而不是皈依三宝,皈依的意义已经失掉,发生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一直错到今天又错了五、六百年,所以我们现在学佛没有感应,这是要我们深深去反省、去检点。如果我们要佛教常住在世间,诸佛菩萨法身慧命要能在我们地球上再延续下去,不要灭亡,不要中断,我们一定要如法的修学,接引皈依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说明。

  特别重要的,皈依只有一次,没有两次,皈依的法师(三宝的代表人)来监视,给你做证明,这个道理要懂。就好像这个世间你参加社会政党一样,入党是一次。并不是说在台北这个党部我入了党,基隆那个党部我还没入,我还到那里去再入一下;台中、台南的党部还没有入,到台中再去入一下,台南再去入一下。你们听了都觉得好笑,我们今天皈依就正是如此,善导寺那里皈依了,华严莲社还没有皈依,要到那里再去皈依;松山寺还没有皈依,到那里去皈依。这个就变成三宝有好多,善导寺的三宝跟华严莲社不一样,善导寺皈依了,善导寺的佛菩萨保佑,华严莲社不保佑我,分了家。宣誓的时候也只有一次,也没有第二次。世出世间是一个道理,我们要想把佛法兴起来,千万不要做人情佛事,千万不要欺骗众生,佛法正法才能够兴。我在外面讲经也遇到过这个情形,他来求皈依,我问他,你有没有皈依过?「我已经皈依某法师、某法师,皈依好几个,我现在再要皈依法师」。我说,那好,你既然皈依三宝,统统皈依了,用不着再来,你已经皈依得太多了。这是连皈依的意义都不懂,实在讲他心目里没有三宝,他只记得几个法师。那几个法师得好好的去保佑他、好好的去加持他,为什么?他得不到佛菩萨的保佑,也得不到护法神的护持,完全就靠那几个法师,这是可悲哀的事情。这是说我们样样一定要如法、要明理。

  第四、「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什么才叫做大德?一乘功德才叫做大德。佛在大经里面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在四依法里面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意思就是说,皈依佛法僧、皈依法宝的时候要皈依了义法。了义法是一乘佛法,具足一切功德。所谓「发大愿,修大行,经大时,成大德」,这个叫大阿罗汉。「皆是无漏大阿罗汉」我们就介绍到此地。「皆」就是指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经文里头有省略,五个人省掉,只记个整数「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都是大阿罗汉。如果说这些人都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能讲得通,为什么?下面十二句叹德里面,确实是法云地菩萨的境界。请看经文: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佛子』,泛指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都可以称作佛弟子,但在大乘经里面是指发菩提心、求菩萨道这样的三宝弟子才是大乘的佛子。经论里面有解释佛子的意思,「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讲席里面也常提到古人所讲,我们肉身得自于父母,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父母有生育之恩,生我们、养育我们,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之大。除了身命之外,我们还有慧命,智慧之命,慧命得自于老师,老师的恩德跟父母一样。佛的学生称之为佛子,学生有「子」之意,为什么?我们的慧命是得自于老师,从老师教诲当中而生,所以学生有「子」这个意思在。这些大阿罗汉们是「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这是真正的佛弟子。看了这句经文,我们也许会联想到,我要做一个真正佛子,大概也是非要现个声闻身、内秘菩萨行不可。诸位要晓得关键,顶重要的是在内秘菩萨行,外现什么样的身相不一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无论现什么样的身相都是真佛弟子,都是真正的佛子,这个道理要懂。你在家是以居士身,或以女居士身,内里面确实是菩萨行,菩萨心、菩萨行,无论什么样的身分,你还是真正的佛子。

  『住持』这两个字不是说住持一个寺庙,如果要是住持寺庙,那个麻烦就大了。你看这部经在祇桓精舍讲,一个寺庙只能有一个住持,一千二百五十人个个都要当住持,那不都打架去了!因此这两个字不是说的住持寺庙,而是住持法门。「住」是安住的意思,「持」是任持的意思。任持,任是随缘,随缘当中而保持正法,随缘当中保持着正念,这叫做住持。住,也是说住在大觉之中,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不迷就叫做住,不失就叫做持。在大经里面我们也看到「佛住」,佛,内是住在性空,外是持大悲,表现在外面是一片慈悲,内里面是清净平等,这是诸佛的住持。菩萨是佛子,菩萨学佛,所以内我们也要像佛一样,住在平等、慈悲上。平等、清净心表现在外面,大慈大悲,这叫持,不要把大慈大悲失掉。古德就「三德秘藏」来说也非常好,住,住在三德秘藏之家,这个意思是从教义上讲,也非常好。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我们要安住在这三法里面,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这叫真正学佛,学大乘佛法。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性空,就是平等、清净;般若是观照的智慧;解脱是身心大自在,这是佛住,我们应当要学。持是什么?持是讲护持,护持诸佛的正法。首先护自己的法,然后再护一切众生之法,将自己之法、将诸佛之法,开发一切众生心中的正法,这叫做护持佛法。这两个字做到了,这两个字是最基本的,才能够产生底下一句的功效。

  『善超诸有』,「诸有」是指三界,三有、二十五有。什么叫「善超」?超是超越,我们之所以不得超越,是因为我们有结使烦恼,心不得自在。超越了,把这些结使烦恼都摆脱掉,得大自在。三界生死的业缘都断尽,这叫做超越三界。二乘人求出三界,他们在观念当中把三界看作牢狱一样,一定要超越,所以证得阿罗汉果、证得偏真涅盘,再要叫他到三界来,他不干的,他不肯来,这叫超越。菩萨也超越,但是那个相不一样,菩萨不离三界,即三界而超三界,这才叫善超。小乘阿罗汉超了,不善;大乘菩萨善,那实在是妙极了。

  大乘菩萨在三界之中,给诸位说,既不造业也不受报,这就叫超越。佛菩萨天天弘法利生焉有不造业?一开口,不管你说的是善与恶,那都是造了口业;心里一动念头,意地造了业;身体一个动作,身造了业,怎能说佛菩萨不造业?这个地方诸位要晓得,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我们凡夫一切的造作,有心,有什么心?有许许多多的心,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们通常讲的八识八个心,与八识相应的心所还有五十一个心,这个都是笼统、纲领上讲的,不要以为只有八识五十一心所,不止。你读读《瑜伽师地论》,天亲菩萨怕我们初学的人接受不了,把《瑜伽师地论》里面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所以凡夫,心太多了,烦恼无尽,没有办法超越三有。菩萨呢?菩萨没有心。我们念佛就是希望把一切心念掉,我们求一心不乱。事一心的时候有一心在,理一心,给诸位说,那一心都不在。如果有个一心在,是事一心,一心也没有了就叫做理一心,这个时候叫善超。在事一心里面,给诸位说,就超越三有,但是不善,要到理一心才善,他能够在一切事相当中不染不着。佛在《金刚经》里面教诫弘法利生的弟子,教大家要守住一个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教学是要接近大众,是不离相,离开大众当然你就没有办法教,你要度众生一定要跟众生接近,跟众生接近的时候要记住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叫善超。能够善超,才有底下两句的赞叹。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这个地方的「国土」是指凡圣同居土,是指十方诸佛世界、一切诸佛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能够在这里面与这些凡夫众相处,跟他们交往,为了什么?为了接引那些大众,为了度脱那些大众。我们要想度众生,首先要成就自己的「威仪」,威仪指什么?指身相必须要求相好,举止要求合乎礼法。「成就」两个字,如果拿戒经里面来讲,就是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靡不成就;儒家的教学,要成为一代宗师,他也要求仪礼三千,可见得威仪是世出世间所尊重。威是讲威德,有威德,众生对你敬信尊重。有仪,可以给众生做榜样,不但有言教而且有身教,自己在生活行为上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能于」两个字,与前面「善超」相应,这就说明二乘人不能,为什么?他对于三界觉得太苦、太恐怖,他好不容易离开三界,现在叫他再回到三界里头来,他不干。大乘菩萨能够做得到,也显示出这些菩萨们都是安住在楞严大定之中,他们的智慧德能真正是体充法界,作用遍恒河沙,所以才能够做到「动容中道,不舍威仪」。

  我们总结一句来说,内,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不动,也就是常住在寂灭定。我说寂灭定,诸位要想到《仁王经》里面所讲,就是寂灭忍。寂灭忍是什么境界?法云地的菩萨是下品寂灭忍,等觉菩萨是中品寂灭忍,换句话说,法云地以上的菩萨心地清净寂灭。外面,具足一切威仪。这个地方「具足一切威仪」,在《楞严》后头讲得很清楚,「随心应量」,如果示现出家人身分,就有出家人威仪,出家人里头有大乘、有小乘不一样,威仪也不相同。同样是大乘佛法,宗门跟教下不相同,个个都具足威仪,我们要明理,不要执着,不要在里头起分别。

  譬如在民国初年这些大德们真正都是有成就。我学佛很晚,到台湾来才学佛,大陆上这些大法师都没有亲近过,但是听别的老居士、老法师们常讲。虚云老和尚一生都是修苦行的,那个衣服一个洞、一个洞补了许多的,这大概是真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见到老法师,看到照片,《年谱》里头那些照片确实都补了很多洞,修苦行的。太虚大师跟圆瑛法师他们穿着很考究,不但是破的衣服他不穿,稍微脏一点的衣服他都不穿。我们现在出家人里面穿的都是染色衣,灰色的衣服,圆瑛法师的小挂、裤子是白色的,干干净净,台湾白圣老法师这个系统都是圆瑛老法师这一派。圆瑛老法师穿着很讲究,不但裁缝的样子要裁得好,质料也讲究。给诸位说,各种接引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成就威仪」不要把它看呆了,它都有它的道理。

  本来的袈娑是染色的,袈娑,我们搭的衣,五衣、七衣、二十五条衣,这都叫袈娑,袈娑梵语就是染色,不是正色。诸位现在能常常看到的法师,或者是上堂,或者主持法会、讲经,穿的是黄海青、红袈娑,那个红色已经不是袈娑;袈娑的意思是染色,那个不是袈娑。为什么要这个式样?随心应量,不是法师自己要打扮得那么庄严,不是,为了接引众生。法师要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在这个讲台上,人家一看到,「这个穷和尚有什么学问?算了,不要听他胡扯什么」,掉头而去,他就不来了。穿着很庄严,一看,「这个和尚还不错」,他不想听经,走到门口他也站在那里听一会儿,所以这是为了接引众生。在教下讲经的法师接众,对于仪表、穿着跟宗门不一样,宗门禅和子是苦行,衣服是染得骯肮脏脏的,那是那一个法门,教下是另外一个法门,你不能说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

  「成就威仪」,成就这两个字范围非常广大,尤其是菩萨,菩萨是具足各种不同的身分。你看看《华严经》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那就是代表五十三位菩萨,有出家也有在家,有男女老少,有各行各业,他是什么样的身分就要具足什么样的威仪,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引哪一类的众生,所以是活活泼泼,而不是死的。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才晓得大乘的戒律怎么用法,才不至于死在戒条文字里头,它是活的。因为菩萨戒是出家、在家共同受持的,后来有人说梵网戒是出家人受的菩萨戒,璎珞戒是在家人受的菩萨戒,实在讲经文里头没有这个拣别。中国自古以来,居士所受的菩萨戒统统是梵网戒。所以我受戒的时候,海会寺第一次传戒,在家菩萨戒就是用梵网戒,还有一些老居士在大陆上受的在家戒也是受梵网戒。菩萨戒既然通四众,在家、出家四众弟子所受持,四众弟子身分不一样,行业不相同,所以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怎样配合我们自己的生活,怎样契合我们自己的事业。这个如果要会,必须要读《华严经》,因为《华严经》有榜样。像现在我们所讲到的「遍行外道」,那是示现一个外道的身分,他行的是菩萨戒;前面一章我们刚刚念过「不动优婆夷」,那是在家的女居士,你看看人家怎样受持菩萨戒;再前面我们念过的「大光王」,那是以国王的身分,是从政的,从政治这个身分他怎样去行菩萨戒。戒是一样的,你看看每一个不同身分的人怎样去做,他怎样去受持,所以不是死的,不是呆呆板板,这个千万要记住。

  明了这个道理,晓得修行的方法,才真正是自在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地方讲成就威仪,表现在外面,本经是赞叹这些大比丘们。我们从赞叹他们引申的意思,在家菩萨也要成就威仪,要能于国土成就威仪,因为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普度众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楞严经  (第八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8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经文在此地一共是十二句叹德的话,就是赞叹与会这些大比丘们。在前面我们讲过四句,是说这些常随弟子们是「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都是诸大菩萨为了要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而示现为佛的弟子,示现声闻的身分。从这十二句里面来看,我们就晓得这些人不但是大菩萨,而且都是深位的大菩萨。因为严格从这十二句里面来看,必须要圆教里面十地、九地这样的地位才可以当之无愧。由此我们可以晓得这些人地位之高,我们千千万万不可以小看他们是声闻、是小乘,那就错了;不是小乘,外面现的是小乘相。

  今天这两句是上助佛化,帮助佛推展佛教的教育,扩大佛法的功德利益,这是每一位菩萨都必须具有的责任。『从佛』并不是指一天到晚随侍在佛的身边,而是不违背佛陀的教诲,这就叫从佛。从这个意思来观察,纵然我们在三千年之后,我们在今天,假如我们闻到正法依教修行,不违背佛陀的教诲,那么我们现前也是「从佛」。不违背佛的教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为什么说做起来不容易?因为我们不明了怎样才叫做不违背佛的教诲,这是属于学问。假如我们能够辨别我们的心行是不是与佛的教诲有所违背,给诸位说,那就是相当的学问,在佛法里面讲是相当觉悟的人,而不是普通人。但是在我们每一个学佛的同修来说,这个问题是必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能够理解,我们是不是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尤其在今天的社会,如果照《楞严经》来讲,第六卷的末后,佛在「清净明诲」这一章里面给我们说明,就是说的现在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些邪师如果是说佛教之外的,那我们很容易辨别,我们不会步入歧途。困难的就是,那些邪师都出了家,也受二百五十戒,也搭上袈娑,天天在讲经说法,这个事情麻烦。换句话说,妖魔鬼怪在末法时期渗透在佛法里面冒充善知识,说的是普度众生,实际上是要把众生往三恶道去度,不是往佛菩萨道里度,是往三恶道去度。他们的势力很大、诱惑的力量很强,如果我们要不是宿福深厚的话,见到这些妖魔鬼怪而不动心的,那很不容易。所以在末法时期正法很难闻到,这一点完全要靠自己努力,要靠自己慧眼去拣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你问别人,别人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告诉你了,那又是挑拨是非,又在那里离间,又两舌、又恶口了,造无量的罪业,还要得罪许多人,所以何必?只有自己心地光明才能照见外面的境界,哪是真善知识,哪是假善知识,我们自己才能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这个样子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走错道路。

  诸位要有这种眼光、有这种能力,必须要在经论里面有一个相当的基础你才能够辨别。经论是开智慧的,也就是开慧眼的,常常读诵经论,慧眼自然就开了。诸位要把话听清楚,我劝诸位是读经论,而不是读批注。批注里面有问题,不但是今人,古人的批注也有偏见。譬如《楞严经》,我们所知道的《楞严经》批注将近一百种,一百种当然就是一百种不同的看法,如果要是相同,古人注了,后人何必再注?用不着了,当然是不相同。这一百家批注,哪个算正确,哪个不正确,这很难讲。这种情形释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他老人家灭度之前教给我们一个方法,「依法不依人」。经论是法,批注是人说的,所以说一切批注可以提供我们参考而已。我们需要读诵的是要在经文上,能够常常读诵大乘经典,而且心里还得要有几部经,心里才踏实。换句话说,在一切经里面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经,契合自己根性的,选出来背诵,然后我们才有慧,才能够辨别真佛弟子、伪佛弟子(伪是假的),才能够辨别。

  从佛,这是真佛弟子,假的佛弟子是表面上从佛,实际上是违佛,与佛法完全相违背。在末世,末法时期,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拣别的方法,我们要从佛,不违背佛的教训,佛在《大集经》里面给我们说佛法法运分三个阶段,从绝大多数来说就有三种不同的成就。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是照外国人的计算方法,佛法现在已经进入末法五百多年,现在是末法时代,这是照外国人的算法。照中国古人的算法,佛灭度到现在三千多年,那就是我们入末法时期一千年。假如我们要从佛,不违背佛的话,我们今天修净土法门就是不违背佛。如果今天有一个主张,不修净土法门,否定净土法门,这有问题,固然说人中有特殊的根性,他不是净土的根性,不是净土根性也不能够否定净土。《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还「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什么样的境界?依然是以净土为归宿。这是我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贡献给诸位。现在是思想大混乱的时代,福报不够的人一定染着邪思,知见错了,问题很大。佛在戒经里面讲,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就是根本大戒破了佛也有办法救,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破见就是邪知邪见,见解上错误,诸佛不能救;戒相破了,那是事,事上的过失有办法补救。见解上有偏差,这个不容易,什么人都帮不上,这是我们好心学佛的人不能不注意。

  凡是从佛的人,佛,拿我们世俗的话来说,生生世世,实际上佛是无生,我们拿我们人的肉眼,凡夫来看,生生世世都是说法度生,换句话说,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我们佛弟子要想不违背佛的教诲,当然我们也要帮助佛来教学。『转轮』,转大珐輪。转大珐輪,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教学。教学为什么要用转轮来说?转是转动,轮是个圆的轮相,这是一个比喻,它的取义,轮必须要动,轮要不动就没有作用。轮的作用可以说是无量无边,今天这个社会带到科学的高峰,可以说都是轮在那个地方动才产生这么大的力量。

  佛法的教学绝对不能够终止,不能够懈下来,要像轮永远在那里转,不能休息,这是说教学之勤,从教学之勤上就能体会到教学的必要。必要比重要还要深一层,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必须要接受佛陀的教育。他这种教学具有「摧碾」之功德,摧碾指什么?指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来说,唯有佛教的教学才能够把我们的烦恼断灭。烦恼断了,给诸位说,一切的问题都得到合理、合情、合法的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身心真正的自在,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幸福。这是诸佛示现在世间唯一的一桩大事,菩萨效法诸佛,所以菩萨必须协助诸佛推动这个教育工作,这就叫从佛转轮。

  『妙堪遗嘱』,「妙」是指通达佛的心意,这叫妙。佛心、佛意别人不知道,他晓得;佛的智慧、悲愿别人不晓得,他晓得,这叫妙。「堪」是指能力,妙是属于智、是属于慧,堪是属于德能。假如只有慧解而没有德能,推动佛法教学这桩事,它的重要、它的意义、它的精神、它的价值,乃至它的方法,你都了解、你都明了,可是自己没有能力,那还是帮不上忙。必得自己还要有能力,堪就是能力的意思,他堪任,他具有这个能力。「遗嘱」是指释迦牟尼佛的遗嘱。遗嘱是给谁的?给弟子们,给学生们的。遗嘱在哪里?我们不要呆呆板板就看一部《遗教经》,「那是佛的遗嘱」,如果这么看,未免范围太窄小。诸位要晓得,每一部经后面的流通分就是遗嘱,换句话说,佛嘱咐给我们的,是教一切学生要世世代代把佛陀的教育流传下去,普遍的去推动,永远不绝,这样才能够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遗嘱就是说前面「从佛转轮」,但是自己一定有妙慧能够体会到佛陀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价值,而且具备这种能力去负荷这个责任,就是有能力堪任。

  这两句是讲上助佛教化众生。意思虽然讲了,我还得要说几句勉励同修的话,我们要真正的发心,真正发心必然有感应道交。学佛之人不可不明佛理,不明佛理,给诸位说,不管你修什么样的行门都叫做盲修瞎练,这个话说起来是不好听,但是是事实,这绝不是毁谤的话。盲修瞎练没有结果的,只有结业没有结果,业报在六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果有小乘果、有缘觉果、有菩萨果、有佛果。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要结果,我们一定要深深的明了佛法,我们才晓得应该怎样去修学。今天佛法的慧命真正是不绝如缕,佛教里面所现的一片大混乱的知见,跟《楞严》里面所讲的完全相符合。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想续佛慧命,那要真正的发心接受佛陀的遗嘱,我们自己要发愿弘法利生。怎样弘法?必须把整个自己的身心奉献出来,绝对没有私心,为众生而不为自己,才能与正法感应道交。存一毫私心就与妖魔鬼怪感应道交,这个地方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差错不得。

  也许有人要问,「我整个都奉献,如果奉献了魔,我怎么办?那我不是上当吃亏吗?」给诸位说,你要是整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全体奉献,魔沾不上你边的,魔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当不起的。你是发的真心,魔不敢接近你,魔能够接近你的就是你自己心不正,所谓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心要是正了,虽然你什么都没有,你也没有地位、你也没有能力、你也没有智慧,是个很平常的人,心地正直,妖魔鬼怪、鬼神看到你都要远远的躲避你。为什么?怕正人,邪不胜正。真正的正,你一个正,全天下都是邪的时候,他也怕你,没有不怕你的。你自己心邪了,他就会欺负你,他才不怕你。什么叫正,什么叫邪?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何况是念念为自己!

  诸位同修,你们要想与正法感应道交,不得不注意这一点。不要在外面境界上分邪正,从自己内心里面去辨邪正,这才是对的。内心正了,境界都正,为什么?一切邪、一切正你清清楚楚。正是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乃至「如是本末究竟」。这个「十如是」,天台大师把这个演绎为「百界千如」,是说的什么?诸法实相。你把一切境界里面的因缘果报看得清清楚楚,看到一个众生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他的将来,真实相看出来了,你的心在境界里面如如不动。一切境界相不但现前,三世十方的境界相在眼前是历历分明、了如指掌。什么人能做到?心里面正的人可以做到,心里面邪的人做不到。

  所以佛道叫正道,你们诸位常常讲的,都晓得八正道,不正就是八邪,这是要特别注意到的。我们自己要修正道,拣别自心里面还有没有邪思,还有没有邪念,一定要拔除,我们这一生才能够结果。要晓得世间的名利,乃至于天上的荣耀,都是无常的,不要再贪恋了。当我们一生事业里面,正见、正解、正行是自受用,「从佛转轮」这个意思的重点是在化他,度化一切众生;换句话说,我们一心一意都要为一切众生,我们要成就一切众生,这个里面绝没有一丝毫自利的念头,这样的心行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才能够得到龙天的护持。底下这是讲「下度众生」,诸位这个科判里面很清楚。

  【严净毘尼。弘范三界。】

  我们先讲『毘尼』,毘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善治,治就是对治,善就是善巧。非常巧妙的方法对治我们的毛病、对治我们的习气,这就叫毘尼。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佛以无量无边的法门来克服我们的烦恼,这就叫做毘尼。毘尼有调伏的意思,调是调和,伏是降伏,《金刚经》所谓「云何降伏其心」,是降伏、是调伏。换句话说,都是说怎样来调练身心、断恶修善,这个意思就叫做毘尼。在一般翻译上把它翻作「戒律」,因为律是一种方法,所谓是法律,它能够判断是非善恶,或者是判断轻重、开遮持犯这许许多多的方法,这种翻译也翻得很适当。

  『严净』,「严」在此地当作禁止的意思,就是戒律里面有两大类,一种叫止持、一种叫作持。止持是属于禁止,禁止这方面用一个严字来形容它,就是严格的禁止。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绝对要禁止,这是对于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净」是讲作持,是我们应该要做的,譬如根本戒里面的不杀生、不偷盗,这是我们要做的,杀生、偷盗我们要禁止。我们要做的,记住要清净,要做得清净。怎样做才叫做得清净?不要着相。着了相,你虽然做了,不清净。不清净,我们做的这个业就叫做善业,不能叫做净业。善业还是要招来果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招来的善报。善报,也许有人说也不错,来生得人天大富大贵。实实在在讲,人天富贵有个什么意思?打开历史看看,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到哪里去了?连个骨头都找不到,它有个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要觉悟。人天的福报我们不求,这就叫清净。当我们做种种善事的时候,三轮体空,绝不着相,心里面连痕迹都不留,这叫净,所以在作持上讲要净。

  戒律这两种大致上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止持是属于个人的,是自律的,这些戒律是自律的,对治我们个人烦恼;作持是入众,待人接物,就是对人我们应该怎么对人,一个是自制、一个是对人。自制,我们一般讲小乘戒,是顾自己;对人是菩萨戒,是要利益众生的。利生要清净,绝对不可以执着。这个地方用「严净」两个字,实在讲用得太好,这是我们度众生首先要具备的条件。佛在《金刚经》里面讲菩萨度众生应该具备的条件,他老人家在《金刚经》讲了八个字,在此地只有四个字「严净毗尼」。《金刚经》里面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严,不取于相是净,应该要这样入众。这样入众,给诸位说,是佛菩萨入众,我们自己要能够做到这样入众,我们自己就是佛菩萨入众,学佛应当如是,在一切大众当中、一切境界里面样样清楚,不取相,不着相。

  在大众里面修什么?给诸位说,学佛必须抓到纲领,千经万论太多,抓到纲领用功就得力。我们所修的是什么?「平等心」,在一切境界里修平等心。等视一切众生才能如如不动,一切众生用不平等的心看,心就动。在一切众生里面生平等心,在一切物里面生平等心,在一切法门里面生平等心,这是佛心。再给诸位说,平等心就是法身,我们要想证得法身,你在一切境界里面生平等心,法身就现前,就证得。第二个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般若,就是智慧。甚深般若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现起来的,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去学清净心,这就是学智慧。第三种,在一切境界里面生「大悲心」。大悲心就是真正的解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普度一切众生,绝不是小乘,绝不是自了汉。普度一切众生并不妨碍平等清净,反而在普度一切众生当中成就、圆满自己的平等清净。诸位只要把这个纲领把握到,这就是正法,这就是真正的学佛。在我们一生当中不怕证不到法身、般若、解脱,「严净毘尼」这一句都包括在其中。

  『弘范三界』,「弘」是弘扬,拿现代的话说,宣传、推广、推展佛陀的教育,「范」是师范、模范。这个地方的「三界」是指有情众生,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把六道里面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我们为他做一个模范,不但我们的知解是三界的模范,我们的行为也是三界的模范。我们教众生在境界里面修平等心,我们自己是不是修?自己要先修,自己要首先证得,然后你才晓得自己所住的清净、平等、慈悲的境界。你自己明了,你晓得这种受用是无上、无比的殊胜,这才能够把自己的享受介绍给众生,推广给大众。人人都能够得到这样殊胜的享受,而不是自己独占,我有你们没有,如果存这样的心,平等、清净、慈悲都没有,一条他也没有。只有对那些不肯接受的人他不说,凡是肯接受的、肯向上的人,佛菩萨应该极力的宣扬、极力的劝导。

  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方先生给我讲过这么一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这一句话打动。这些年来,方先生这句话我证实了,也就是自己入这个境界了。最好的享受,好到什么程度?给诸位说,说不出来,我说出来的时候诸位也没法子体会。为什么?你没入这个境界。你几时入到平等、清净、慈悲,你才会体会到这个里面享受太好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办法相比,这个法一定要自己去亲证。古大德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怎么说都说不出来。佛菩萨在经典也是一再说,我们看能不能得到什么享受?得不到,为什么原因?我们没有入进去。假如我们入进去,那个味道就无穷。不说别的,就拿这十二句来说,这十二句里面的味道你们在经文里面能不能看出来?或者你们拿着古人的批注来看,你们能不能看得出来?为什么看不出来?没有入这个境界。你入了这个境界,你看到佛经里面所讲的,它一说,你完全通。为什么?以心印心。看看古人的注子,他得到几分?程度高的能够看得出程度低的,程度低的看不到程度高的。如果你入进去有相当的深度,你看古人注疏的时候就能够看出他到什么程度、他能够得到几分之几,这个事情要亲证。

  佛法没有别的,就是学三桩事,清净、平等、慈悲,是我们本性里面的性德,一切众生人人都具足的,正是佛在《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众生很不幸,以无明烦恼把自己障碍住。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间一切不平等,不平等是烦恼,不是境界不平等,是我们自己的心不平等,所以看到外面境界不平等;不是外面境界不清净,是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看到外面境界不清净;也不是一切众生不和睦,大家都不关心我,而是自己没有慈悲心。自己真正有了慈悲心,你才晓得一切众生个个都是爱护我,人人都是帮助我,没有一个例外,而后才能够见到一切众生对待我的恩德之重超过父母。这个地方我只说到此地,希望诸位细心去体会,要真能够体会到几分,与它相应,一定要做功夫;如果自己没有功夫,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也想不到。我给诸位说的句句是真话,我学佛二十八年当中经验所得,世法里面讲的心得之所在,所以我才这样恳切的劝勉同修们,是因为我自己体验到这个境界。诸佛菩萨、过去我老师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我自己得到像方先生所讲的最高的享受。再看下面一句: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前面两句「下度众生」是我们这一个世界的,这一句是讲十方世界。由此可知,在世法、佛法里头,理论上是平等的,绝对的平等,但是在事相上有亲疏远近。为什么不把亲疏远近废除?给诸位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相,这是大慈大悲。如果佛法离世间法,把世间的秩序不顾及,这个世间一定要大乱。所以诸佛成了佛,在圆满的地位上他要来度众生,他还要维系社会的秩序、维系人伦的道德,绝不破坏,他有亲疏的分别。度众生先度谁?先度我们自己这个地方的,由近而远。我们图书馆所在之处,景美这个地区,我们心心念念先度景美的同修,再度新店、公馆的同修,这就叫佛法不坏世间法。先度我们台湾同胞,然后再度我们大陆同胞,再度其它国家的这些众生。绝对不可以说自己不顾去顾别人,这就把世间相、世间的秩序破坏了。如果一有这个例子,好,我学佛了,佛法是没有界限,佛法是讲平等的,父母都可以不度,去度别的众生,给诸位说,假的,骗人的。真正成佛是可以,是一律平等,但是真正成佛的人不这样做,他不忍心这样做。假学佛的叫自欺欺人,他连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属都不爱,说是爱别人,给诸位说,他心里别有企图,咱们对他要小心、要防范。

  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就教给我们,三界是我们的本土,我们是娑婆三界的众生,娑婆三界是我们自家,先度自家然后再度别的世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再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度脱他方世界的众生。所以一定有一个本末亲疏,决定不能够颠倒。现在世界之乱乱在哪里?本末倒置。佛教里面混乱,混乱在大家不晓得本末,所以整个秩序乱掉,整个佛法被毁掉了。不但佛在经上这样开导我们,诸位细细去读读史传,你们看看《高僧传》、禅宗的语录、《禅林宝训》,这都是属于史传,你看看古人他们是怎样?一定是先顾本,把自己的根本坚固而后枝叶扶疏,这才有大成就。根本是什么?自己这个道场是根本。成就人先成就哪里?先成就自己底下的人才,这是根本。就正如学校一样,台湾大学的根本是教我们自己的国民、我们自己的子弟,外国留学生是附带的。我们不能说办了个大学以外国学生为主,为什么?他们有钞票、有钱,我们自己学生凑几个算数,这个不行,这本末倒置。我们看看过去大乘八大宗,哪一宗的祖师不是先顾自己的根本然后才推展分支出去?所以他才有伟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真正能达到救护一切众生的目标。现在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为什么不多?不念古书了。诸位要记住,我们学佛了,佛法是平等的,佛法没有界限,但是佛法绝不离世间法,我们先爱自己的国家,才爱别人的国家,这是对的;不爱自己的国家去爱别人的国家,这是大错特错,没有这个道理。

  佛陀这一段开示里面含的意思很深,教给我们有个本末次序,不能颠倒。我们佛法弘扬,当然首先是我们自己居住的地区,以这个地区为对象,而后再由这个地区扩展。我们护持佛法要护持我们所住在这个地区,住在这个地方的寺庙我们都不护持,护持远远的那个寺庙,这是错误的,这个诸位必须要记住。护持道场的功德一样,平等的,我家住在这个地区我就应当护持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列为第一优先,较远的是第二优先,再远的是第三优先,要懂这个道理,这样佛法才能兴盛起来。这不是讲地域观念,这是讲本末之道,法尔如是。

  「应身无量」,应就是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所谓「随缘赴感,普应群机」。众生无量无边,众生心里面要求佛菩萨,佛菩萨就来了,就感应道交。我们现在求佛菩萨,佛菩萨来不来?来。来了在哪里?我们不认识,他真来了。你去求,他不来,那感应道交的道理、理论就被否定了。你求他,他真来,来了真是可惜,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他,叫做当面错过。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我们身心清净,他现清净身;我们烦恼重的人、业障重的人,他现个烦恼业障身,正是佛在本经后面所讲的「随心应量」。我们看看《普门品》里面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那个三十二是指三十二类,每一类里面都无量无边,绝不是观世音菩萨只有三十二种身分,那就错了,无量无边,归纳为三十二大类。你要是说,「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个话问得太外行。「他年纪老还是年轻?」这也都是外行。他是随一切众生心念去变化,他本身没有身,随念化身,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身分统统都有,无量无边。

  「度脱众生」,度的意思是使一切众生能够离苦,这从果上讲的,离开这个苦果叫度。脱这个字是从因上讲的,众生为什么招来苦果?因为造恶业。脱就是解脱他这个业缘,点醒他不要再造恶业。度脱两个字是从因果上说的,众生只知道果可怕,不晓得因更可怕。度脱众生的方法,这是讲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耳根最利,必须要以教学为第一,而在教学里面还要以身教为最优先,这是对耳根最利的人说的。换句话说,必须要具备智慧、辩才、善巧方便,才能够叫我们远离烦恼,不落在三界轮回之苦,这才是真正的达到度脱众生。在本经后面的「二十五圆通章」就是说度脱的妙因(方法)。这里头特别要注意到,度脱的理论依据就是定与智慧。「定」能够度果地上的苦厄,「慧」能够脱因地上的缠缚,换句话说,我们没有甚深的定慧就没有办法度脱。后面这两句,时间到了,念一念下次再讲: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祖师科判里,「尽未来」显示出本末先后的次序,度众生先度现在的众生,现前的,再度后来的众生。不能说,「现前众生的烦恼习气太重,不要管他,我要度后来的众生」,这也是本末倒置。处处都含着有很深的意思,教给我们怎样发心,现在众生刚强难化,他还是列在第一优先,我要先度他们,先度现在的,才有能力度后世的众生。今天就讲到此地。     
   
   

楞严经  (第九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009

  在这一段赞叹词当中,我们就晓得,世尊座下那些声闻弟子们,人人都是菩萨示现,而不是真正的声闻人,就是不是真正的小乘人。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度众生是有次第、有亲疏的,由近而远、由亲而疏,诸佛示现的样子就是不坏世间法,唯有这样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才能够圆度一切众生。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人,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会给世间人建立一个好的榜样。不单说要如理、要如法,还要能够顺乎人情,真正是不容易;换句话说,如理如法而不顺人情的事,佛都不做。佛所做的事情,三方面都要顾及到,这是我们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常常见到的,《楞严》这段经文尤其是明显。这两句这是尽未来际: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可见得圣贤人之心,不仅是为当时人着想,他要为千年万世之人着想,想得实在是太周到。『拔济』,「拔」是拔除生死之苦,这在佛法里面,我们从纲领上说,就是用三学三慧来拔除一切众生之苦。「济」是帮助、救济,菩萨以无障碍的大慧化导一切众生,这是济。通常在佛法里面,用慈悲两个字来说,拔是属于悲,济是属于慈,慈悲一切就是此地的「拔济未来」。未来,特别是着重在后世的众生,前面是讲现前,这是讲后世众生。可见佛菩萨的慈悲不仅仅是达到现前一切众生,还要使无量劫之后的那些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由此可以能够看得出,佛菩萨悲愿弘深、广大无涯。

  『越』是指超越,『尘累』,尘是比喻的意思,凡是染污我们根性,那一切法我们都叫它做尘。在佛法里面常用归纳的方法,把一切染污根性之法分为六大类,我们叫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与六根是对立的,以六根为缘而染污了清净的本性,所以这六大类就叫做六尘。什么叫做「累」?心里有牵挂就叫累,心有牵挂就放不下。这就是佛法里通常讲的「八万四千尘劳」,这就是烦与累,累赘有情众生在六道里面、在生死苦海里面得不到自在。这些大菩萨们发了大心,一心一意要帮助一切众生超越尘累;换句话说,我们俗话讲断烦恼、了生死超三界,这是诸佛的本愿。菩萨学佛,菩萨是佛弟子,所以这些菩萨们帮助佛来弘扬大法。他们并不是口头上的帮助,也不是说心里发个愿帮助,你看看在这个法会里面,他们是以实际上的行为来助佛弘化。这些人多数都是大菩萨,我们是看这个境界,上次跟诸位说,那都是法云地的菩萨,绝不是普通菩萨。如果我们从五忍上来讲的话,那是无生忍以上的菩萨,我们在圆教里面看,圆教七地证无生忍,都是七地以上。何况里面还有不少是古佛再来,已经成了佛,倒驾慈航,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这是这些圣贤人的悲愿。

  下面经文,这是举出几位上首来代表。佛讲一切经,每一会他的这些常随弟子没有一个缺席,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没有一个缺席。可是我们在一切经里面看到,所列上首的名字不尽相同,此地所列的有六位大阿罗汉,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到的有十六位尊者,而《金刚经》里面我们只看到须菩提尊者。既然是每会这些大众都参加,为什么有的经上写这个人的名字,有的经上写那个人的名字?要晓得列出这个名字,它的本意是代表这个法门,与这个法门相应。正如同开会一样,叫我们一看到这几个人,就晓得这个法会里头佛说的是什么事情,讨论的是什么内容。不要看经文,一看到这些人就行,心里大概就有数,是这么个意思。譬如我们现在政府里面教育部长召集一个会议,是各省市教育厅长、大学教授这些人,我们一看到这些出席的人,就想到这个会议一定是讨论教育,它绝不谈外交,也不会谈经济,为什么?这些人都是办这个事情的。从一切经前面所列的这些上首、这些人,你就晓得这部经是讲什么,它的用意在此地。并不是说这个经上有这个人出席,那些人没出席,大概没有来吧!那就错了,人人都参加,一个也不缺。我们看看此地这六位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这几位尊者可以说都是佛的大弟子,他们在释迦牟尼佛的会下,每个人代表一个专长,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这些人我不要一个一个介绍,一个一个介绍那是讲故事,这是许多注疏里面、《释迦牟尼佛弟子传》,诸位都可以能看得到,所以不要再介绍。我们看到上首里面有『舍利弗』,你就要晓得这部经一定是代表智慧第一,因为他在学生里面是智慧第一,同学当中智慧最高的。『摩诃目犍连』,「摩诃」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大的意思。大目犍连尊者是代表神通第一,本经就是神通第一,是由他来代表。

  『摩诃拘絺罗』,摩诃拘絺罗尊者在这里我们要做个简单的介绍。这个人是舍利弗的舅舅,这个人非常的聪明,智慧很高,喜欢与人辩论。当他的姊姊怀了孕,就是怀他这个外甥舍利弗,姊姊的辩才忽然特别的敏利,我们一般讲辩才无碍。过去他跟他姊姊辩论的时候,还常常能占点上风,他姊姊一怀孕之后,每次辩论都输给他姊姊。他心里一想,「这一定不是我姊姊有什么能力,她肚子里怀的小孩一定是绝顶聪明,这个外甥生出来之后,我这做舅舅的要是辩不过他,这多难为情!」于是就到外面发愤去求学,大概在印度当时所有这些学派他都用过功夫,都去修学,求学的时候那是真正用功。今天上午我讲经的时候跟诸位说过,我举出我们中国古人,有人读书精勤,十几年不睡觉的,这在我们中国看到的,疲倦了书桌上打个盹,眼睛闭了休息一下,一醒过来,提起精神又接着干,有十几年不睡觉的,所以人家学问成就不是简单的事情。摩诃拘絺罗也差不多到这种程度,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指甲长得好长,以后人家叫他长爪梵志。他不是不剪,他没有时间剪,连剪指甲的时间他都没有,这样的用功读书,把印度所有的学问都学尽。回到家乡,这一打听外甥,他晓得有个很聪明的外甥,外甥已经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了。他知道这个事情,非常的不服气。他说,「我这个外甥是聪明绝顶的人,释迦牟尼佛有什么了不起?他有什么资格做我外甥的老师?」去找释迦牟尼佛辩论。释迦牟尼佛看到他来,晓得他的用意,先叫摩诃拘絺罗回避一下,不要跟他见面,先跟释迦牟尼佛来辩论。释迦牟尼佛就问他,「听说你很有学问,你所学的学问是以什么为宗旨?」他理直气壮,「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旨」,一切法不受。佛就问:「一切法不受,你提出的这一点,你自己受不受?」他听到这个话心里一想,「麻烦大了,如果我要说不受,那我就没有宗旨;如果我要说受,我明明说我一切法不受,怎么还受一法?」想想不对劲,掉头就去,知道输了,走了没多远想一想,不行,大丈夫敢说敢当。他跟释迦牟尼佛打赌的,两个人辩论,释迦牟尼佛要是赢,他就把头输给他、砍头输给他;他要是赢了,释迦牟尼佛就把摩诃拘絺罗还给他。结果一想,「输了,输定了,那个人确实是个聪明人。好,我说话算话,我就把头砍给你!」释迦牟尼佛说:「佛门里面没有砍头的道理,我也不要你的头,你就跟我做弟子吧!」收他做徒弟、收他做学生。拘絺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大膝,摩诃是大,拘絺罗是膝盖。他大概膝盖比别人大,印度人有很多取名字是就身上形状起的也不少,所以叫大膝尊者。他有这么一段故事。这个人在佛的弟子当中是辩才无碍,答问第一,无论什么人问他问题,对答如流,那就是他的学识太丰富,没有跟佛以前,世间所有的学术学问他都能通达,以后跟了佛,世出世间法都是答辩无碍。有他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这部经是答问第一,问得也高明,答得也高明,是第一流的问答。从前有人说如果要想学辩论,《楞严经》可以说是一部辩论的模板,会问也会答,这是由这一位尊者来代表。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就是通常我们简称叫富楼那尊者。这位尊者他的名字,是父亲的名字跟母亲的名字合起来,做为他自己的名字。「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名字,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圆满的「满」。「弥多罗尼」是他母亲的名字,翻成中文是慈的意思。用中文翻译也常常称为满慈子,合起来这个意思很好,慈悲圆满,有这个意思在,他在释迦牟尼佛会中所代表的专长是说法第一。

  末后这两位尊者,一位是『须菩提』,诸位很熟悉,因为我们《金刚经》念得太多,《金刚经》的当机就是须菩提尊者。这位尊者在弟子当中所代表的是解空第一,对于般若真空的道理他首先明了,所以在《般若经》里面他是上首。『优波尼沙陀』也是解空第一。这里面代表解空是用两个人,两个人是代表两种方法。须菩提尊者所代表的是当体即空,所以说体空观,这是代表一类利根的,一闻千悟,是代表这种圆顿根性。「优波尼沙陀」是代表分析空,中人是从法相用分析的方法也觉悟到万法皆空,就是从因缘生法上开悟的,晓得一切法无非是缘聚则有、缘散即无。有与无,实在讲是缘聚缘散不同而已,一切法的形形色色,不过是那些缘聚集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除这个之外没有什么不相同的。从这个地方悟入万法皆空,那是优波尼沙陀所代表。「优波尼沙陀」这句话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尘性空。佛法里面讲的尘,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原子、电子,把物质分析得最小,小到不能再分。原子、电子还不到佛法里面讲的极微之微,还不到这个程度。可见得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那些弟子对于这些物质的分析,绝不亚于今天的科学家。我们想想,他们是如何的聪明!我们今天这些科学家发现到物理现象,是借重许多科学仪器才发现的,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用不着任何仪器,凭借的是什么?五眼圆明。他们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这是在菩萨位次上;此地所讲的深位菩萨,无生忍以上的菩萨,当然也具有佛眼,五眼圆明,对于世出世间法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代表的是从分析里面觉悟到万法皆空。

  从这六位上首他们的专长,也就能看出这部经的特性,这部经是智慧第一、神通第一、答复问题第一、说法第一、解空第一,无论是从体空、无论是从分析空都是第一。用这六位上首,就把这部经的特色显出来。《楞严经》如是,一切经都不例外,将来诸位一展开经本,看看前面是哪几位代表,你就晓得这部经的特色,这部经的内容。所以古人才说,序、正、流通这三分是相等的,有个比喻说「如人食蜜,中边皆甜」,法味是同样的浓厚,并没有差别,会看的人从序分里面就看到正宗的内容。我们根性很钝的人看了这些上首,只念念名字,对他生起恭敬、礼拜之心,不知道他代表什么意思,还以为楞严会上只有这些人,实在是大错特错,那入到正宗分我们还是不懂。因为序分这几个人,就是把正宗里面的纲领暗示出来,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上首表法。我们再看下面,还有其余的那些大众,能够看得出法会的庄严。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这一段讲法会有二乘众,就是有辟支佛、有阿罗汉,那是真正小乘阿罗汉。前面我们读的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唯有法云地的菩萨才称大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就叫无学,就是毕业,学问都学圆满了。小乘学圆满是小乘的阿罗汉,小乘法里面毕业;大乘法要是学圆满,毕业了,就叫做大阿罗汉、大乘阿罗汉。大乘学问到什么时候才学完?到第十地的菩萨法云地。再上去就是等觉,等觉也叫做后补佛,实在讲他是成了佛,但是不在佛的地位上、没有在佛位上,我们叫他做后补佛。如果照这个意思来看,前面皆是大阿罗汉,那不都是法云地的菩萨吗?这个地方讲的阿罗汉是小乘。人数有多少?『无量』。这个「无量」是贯下去的,无量辟支佛、无量无学、无量初心,这两个字是贯到底下去。

  『辟支』是印度话,翻译中国叫缘的意思,佛是觉,辟支佛这三个字翻成中国就叫缘觉,这是世间可以说一等的聪明人。佛在经上跟我们说明,辟支佛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在佛在世的时候,他们也是佛弟子,禀承佛所教的因缘法修学证道,就叫做缘觉。缘觉通常是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而悟入无生的道理,他的能力可以断见思习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7:18 , Processed in 0.20858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