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18|回复: 1

[佛教文化] 转帖:《西游记》中的寺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游记》中的寺院

  杨光熙

  关键词:《西游记》 寺院 产生时代 地域

  摘 要:《西游记》中有多处佛教寺院描写。这些寺院的特点是:整体上继承了南宋以来禅宗寺院特点,但又特别强调纵向空间的深邃和横向对称的严整,在殿堂布局上突出佛殿地位,压缩僧人日常生活空间,佛像配置则体现了凸显观音地位,华严思想、弥勒净土和文殊崇拜交融的特点。从其建筑总体特点和殿堂布局、佛像配置来看,《西游记》中的寺院应当是对明代北方区域的佛教寺院的描画。

  作为一部宗教题材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处关于佛教寺院的描述。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应,通过分析《西游记》中佛教寺院的描述,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这些寺院的特征作一初步归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据此判断出它的时代和地域,并将其作为判断《西游记》产生时代和产生地域的一个重要依据。①

  一

  《西游记》中先后出现的寺院有金山寺、天福寺、法门寺、观音禅院、乌鸡国宝林禅寺、车池国智渊禅寺、镇海禅林寺、金平府慈云寺、布金禅寺、护国金光寺(伏龙寺)、小雷音寺、大雷音寺等寺院,其中除了金山寺、天福寺、法门寺等寺院外,其他寺院都有或多或少的描写,其中尤以观音禅院、宝林禅寺、镇海禅寺的描写最为详实。观音禅院出现在《西游记》第十六回。小说写到观音禅院有僧众二百三十人,寺院正殿匾额题寺名“观音禅院”,寺院建筑“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山门、正殿、禅堂、方丈等一应俱全。宝林寺出现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宝林寺是皇家寺院,规模很大,仅有度牒的僧众就有五百人,二百八十五房头。其建筑比观音院更宏富。《西游记》中有诗描写其盛况:

  八字砖墙泥红粉,两边门上钉金钉。迭迭楼台藏岭畔,层层宫阙隐山中。万佛阁对如来殿,朝阳楼应大雄门。七层塔屯云宿雾,三尊佛神现光荣。文殊台对伽蓝舍,弥勒殿靠大慈厅。看山楼外青光舞,步虚阁上紫云生。松关竹院依依绿,方丈禅堂处处清。雅雅幽幽供乐事,川川道道喜回迎。参禅处有禅僧讲,演乐房多乐器鸣。妙高台上昙花坠,说法坛前贝叶生。正是那林遮三宝地,山拥梵王宫。半壁灯烟光闪灼,一行香霭雾朦胧。

  除了山门、正殿、佛塔、方丈、禅堂、法堂而外,还有文殊台、伽蓝舍,弥勒殿、大慈厅等殿阁。小说第八十回对镇海禅寺的描述也较详备:

  青砖砌就彩云墙,绿瓦盖成琉璃殿。黄金装圣像,白玉造阶台。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罗阁下生锐气。文殊殿,结采飞云;轮藏堂,描花堆翠。三檐顶上宝瓶尖,五福楼中平绣盖。千株翠竹摇禅榻,万种青松映佛门。碧云宫里放金光,紫雾丛中飘瑞霭。朝闻四野香风运,暮听山高画鼓鸣。应有朝阳补破衲,岂无对月了残经?又只见半壁灯光明后院,一行香雾照中庭。

  除了这些比较详尽的描写,小说还有多处地方描写了寺院。这些寺院有哪些特征呢?

  二

  我们看一下这些寺院建筑的整体布局以及殿堂与佛像配置:

  (一)《西游记》中寺院建筑整体布局。《西游记》中描写的寺院基本上都直接以禅寺命名,说明这些寺院都是禅宗寺院。例如观音禅院、宝林禅寺、智渊禅寺、镇海禅林寺、布金禅寺等。禅宗寺院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且看一下它的发展演变历史:禅宗发展初期,禅宗僧侣并无自己特有的居住之所,有的居住于野外洞穴,有的居住于律宗寺院。唐代中期,百丈禅师开始建立禅居,禅居即禅宗寺院的前身。当然这个时候的禅宗寺院还比较简陋。五代时期,禅宗寺院规模开始扩大,功能趋于完备。到了南宋,禅宗大盛,禅宗寺院发展达到极盛,当时寺院主要是禅宗寺院。宁宗时,朝廷推出著名的“五山十刹”,可谓当时天下禅宗寺院的标尺。这些寺院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以天童寺、灵隐寺和万年寺这三大代表性寺院的寺院布局来看其特点。

  天童寺位处明州(今宁波)太白山麓,晋永康元年兴建,南宋时为五山十刹第三山,“其伽蓝配置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排列山门、佛殿、法堂、前方丈、方丈。库院与僧堂对置于佛殿东西两侧,钟楼与观音阁连于山门左右。东侧还配置有选僧堂、众寮及水陆堂等;西侧则配置有轮藏、经藏、看经堂、宣明、东司等。山门匾额‘敕赐景德之寺’。山门对面为万工池及并列而立七塔,池塔始建于绍兴四年。”②

  再看杭州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南宋时为五山十刹第二山,其伽蓝配置“中轴线上,从南至北排列山门、佛殿、卢舍那殿、法堂、前方丈、方丈、坐禅堂。库房与僧堂对置于佛殿东西两侧,钟楼与轮藏位于佛殿与山门之间的东西两侧。此外,东侧还配有选僧堂、众寮、水陆院、宣明等;西侧还配置有旃檀林、经堂及东司、洗面处等。山门匾额‘景德灵隐之寺’”③。

  还有万年寺,该寺位处浙江天台山,唐太和年间建。“其伽蓝中轴线由南至北排列中门、正山门、佛殿、罗汉殿、法堂、大舍堂、方丈。库院和僧堂亦左右对置于佛殿两侧。佛殿与罗汉殿间设穿廊,成工字殿的形式……正山门左右两侧为知客寮和旦过寮。”④

  从这三大寺院我们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禅宗寺院的共同特点是:1.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依次排列;2.主体建筑依次(一般为由南而北)为山门、佛殿、禅堂、法堂、方丈等;3.佛殿两侧两厢对置库院和僧堂;四、钟楼一般与经藏(有的寺院是钟楼与观音阁)左右对置于山门后、佛殿前。

  《西游记》中主要是禅宗寺院,这些禅宗寺院继承了南宋以来禅宗寺院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主体建筑中轴线依次排列,当然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共同特点;主体建筑依次(一般为由南而北)为山门、佛殿、禅堂、法堂、方丈等。主体建筑和南宋以来的禅宗寺院没什么不同。但是《西游记》中寺院也有其独特之处:一是纵向空间更加深邃庄严。《西游记》中佛教寺院在纵向空间上追求深邃庄严之感。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山门的多级化。山门,即三门,在宋代及宋代以前寺院山门只有一道。《西游记》中寺院山门往往有两道,甚至三道。例如小说在写到宝林禅寺时就提到它有二层山门。另一方面,寺院在中轴线方向院落数量也增加了,宝林寺寺院在纵向上即有四进院落。二是横向更加对称齐整。从《西游记》有关描述我们可知当时寺院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十分严整,如写宝林寺配殿“文殊台对伽蓝舍”。当然,讲究对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共同特点,中国佛教寺院自然不例外,事实上,从文献和出土情况来看,至少从唐代开始,中国寺院建筑就和其他建筑将对称作为其基本特点,例如宋代的天童寺“库院与僧堂对置于佛殿东西两侧,钟楼与观音阁连于山门左右”。《西游记》寺院的横向对称显然更加严整,因为它不仅做到形式的对称,而且强调实质内容也要对称,这集中体现在钟楼和鼓楼的对置上。

  (二)殿堂与佛像配置。《西游记》中对佛殿与佛像配置有多处描写,中轴线主体佛殿及佛像配置描写主要在第三十六回:

  那长老却丢了锡杖,解下斗篷,整衣合掌,径入山门,只见两边红漆栏杆里面,高坐着一对金刚,装塑的威仪恶丑——一个铁面钢须似活容,一个燥眉圜眼若玲珑。左边的拳头骨突如生铁,右边的手掌眯俸赛赤铜。金甲连环光灿烂,明盔绣带映飘风。西方真个多供佛,石鼎中间香火红。又到了二层山门之内,见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国、多闻、增长、广目,按东北西南风调雨顺之意。进了二层门里,又见有乔松四树,一树树翠盖蓬蓬,却如伞状,忽抬头,乃是大雄宝殿。那长老合掌皈依,舒身下拜。拜罢起来,转过佛台,到于后门之下,又见有倒座观音普度南海之相。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装塑的那些虾鱼蟹鳖,出头露尾,跳海水波潮耍子。

  中轴线上依次是第一山门,山门里置金刚两尊,然后是二层山门,即天王殿,置四大天王,天王殿后即是全寺中心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面塑佛像(一般是三尊佛),大雄宝殿佛像背后塑渡海观音,因为被置于与正方相对的方向,又被称为倒座观音。另外,小说中其他地方,例如第十六回中的观音院、第八十回的镇海寺、第四十四回智渊寺、第九十一回慈云寺都有佛殿及佛像配置描写。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几点:1.《西游记》中殿堂配置是以佛殿与佛像为中心的,僧人日常生活活动区域很少;2.观音的地位非常高,已经不可或缺,不仅几乎每一个寺院都有观音殿,还有单独修建的观音院;3.宗教教派融合思想明显,其中华严宗、弥勒净土和文殊崇拜明显,《西游记》几大寺院中都有弥勒殿、文殊殿,有的寺院还有毗卢阁。

  三

  《西游记》中佛教寺院这些特点透露了什么样的时空信息特征呢?

  第一,就时代而言这些寺院是明代寺院。《西游记》中寺院的特点是纵向空间更加深邃庄严,这正是明代寺院的典型特点。明代寺院一般沿中轴线,由南而北,山门往往有两道,甚至三道、四道。如果是三道,一般是第一道只是简单牌坊式大门,第二道则供奉金刚,第三道则供奉四大天王,第二道山门和第三道山门和第一道简单的牌坊式门不一样,都做成殿堂式,有门有殿。殿堂里供奉金刚和四大天王。在宋代以前尤其是隋唐时期寺庙里,金刚和天王一般都在配殿里享受香火,并不安置在山门⑤,而到了明代,金刚和四大天王只能作为佛和菩萨的护法神,被安置在山门殿,并不是香客礼拜的对象,所以,他们所处的山门殿也被称为过殿。⑥

  明代寺院沿中轴线布置多重院落。例如明代青海瞿昙寺,该寺院共有三重院落,由前至后依山势而升高。南北中轴线上疏密有致地排列着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主体建筑,东西两侧配以碑亭、莲花宝塔、配殿、钟楼、鼓楼及壁画长廊等次要建筑。北京智化寺则有四进院落,自山门起,由南向北依次有钟楼、鼓楼、智化门(天王殿)、智化殿、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万法堂等。⑦

  明代寺院横向对称更加齐整,这和《西游记》描写一致。宋代五山十刹中,还没有出现鼓楼,钟楼或者和经藏对置,或者和观音阁对置。在中国古代,钟与鼓作为两种重要乐器,一般同时出现,《诗经.关雎》即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样的诗句,但是作为佛教寺院法器出现时,直到宋代,钟都没有和鼓相配出现,到了明代,钟楼与鼓楼对称出现,一般寺院在山门与佛殿之间都对称并置钟与鼓,这说明明代寺院在对称上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从殿堂配置来看,《西游记》反映的也是典型的明代寺院的情况。唐代寺院佛殿众多,随着禅宗发展,宋代禅宗寺院中,佛殿数量减少,僧人活动场所地位提高,例如宋代五山十刹的天童寺,其中轴线殿堂主要是山门、佛殿、法堂、前方丈、方丈等,两侧则是库院、僧堂、钟楼、观音阁以及选僧堂、众寮、水陆堂、轮藏、经藏、看经堂、宣明(即浴室)、东司(厕所)、祖师堂、土地堂等。杭州灵隐寺中轴线上,从南至北排列山门、佛殿、卢舍那殿、法堂、前方丈、方丈、坐禅堂。两侧则是库房、僧堂、钟楼、轮藏、选僧堂、众寮、水陆院、宣明、旃檀林、经堂及东司、洗面处、祖师堂、土地堂。宋代著名的七堂伽蓝之制,禅宗七堂是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东司七堂,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寺院殿堂配置中,不仅将库房列入伽蓝七堂,竟然将僧人洗浴之处、厕所都列入伽蓝七堂,僧人活动场所地位很高,到了明代,寺院开始以佛殿为中心,例如宋代的七堂伽蓝到了明代就演变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殿七堂。

  观音地位尊崇在宋代已经非常突出,南宋黄震在《宝庆院新建观音殿记》中曾谈到观音殿在一座寺庙中的核心地位:“惟观音之在佛氏,号称大慈大悲,水旱必于此祷,疾痛必于此告,凡有求而不获者必于此依归,名以灵感,人不敢议,故僧庐佛屋千窗万宇,必待观音殿成,然后称大备。”不过,到了明代,其地位更加崇高,宋代伽蓝七堂中没观音殿,而明代观音殿却正式进入伽蓝七堂,这正是其地位进一步上升的标志。《西游记》中观音地位突出,和明代情况一致。

  第二,就地域而言,《西游记》中的寺院是北方寺院。为什么这样说?《西游记》寺庙中有文殊台,文殊菩萨单独供奉,显然文殊崇拜信仰明显。文殊信仰也是华严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主要是《华严经》传译入中土,并受到重视的结果。文殊信仰自公元二世纪中叶传入中国,魏晋时,文殊信仰初步发展。文殊菩萨多智,所以在魏晋时,深受知识界欢迎,唐代开元时期文殊信仰以五台山为中心,传播到全国,达到极盛,随后观音信仰发展起来,文殊信仰开始为观音信仰所取代,不过,在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仍然保留着它的影响。⑧《西游记》寺庙中有单独文殊台,显然这是北方寺院的情况。

  《西游记》中弥勒殿也可以反映出寺院的地域特点。弥勒信仰是净土信仰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净土信仰主要包括弥勒信仰、弥陀信仰(一般供奉西方三圣)和唯心信仰三个部分。弥勒信仰包括上生和下生两个部分,上生部分宣扬往生兜率净土,弥陀信仰宣扬往生西方净土,弥勒信仰的上生净土与弥陀信仰的西方净土设定很相似,因此弥陀信仰兴起的地方,弥勒上生思想就没有影响力,但弥勒下生思想却很发达。下生思想宣扬弥勒将下生到人世界,成为治世之尊,将人间变成净土。唯心净土宣扬我心即净土,是自我安慰,兜率净土和西方净土将希望寄托来世,只有弥勒下生净土尊重现实的今世今生,弥勒下生类似于西方基督的救世主出现,所以弥勒下生思想影响很大。近现代佛教寺院里,弥勒的供奉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供奉在天王殿,作为天王殿主尊,背后塑韦陀,周围塑四大天王,天王殿里的弥勒是布袋和尚的形象,是弥勒下生思想的产物。另一种是在寺院厢房位置单独设殿供奉,所设之殿称弥勒殿,单独供奉的弥勒一般是天冠弥勒,是上生思想。一般来说,天王殿中如果供奉布袋和尚弥勒形象,就不再单独设殿供天冠弥勒,因为这两种思想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要体现往生净土思想,往往另供西方三圣。南方地区多供布袋弥勒,很少单设弥勒殿,北方则多有弥勒殿单设情况。⑨《西游记》中有弥勒殿单设,这应该反映的是北方寺院的情况。另外,《西游记》中天王殿中是否供奉弥勒,《西游记》中找不到证据,《西游记》中天王殿里似乎并没有供奉弥勒和韦陀的空间,天王的布局也和今天寺庙天王殿里天王的布局不同。请看小说第八十一回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写唐僧一行带着救下的女子(鼠精所化)来到镇海寺投宿,镇海寺方丈安排住宿,对唐僧说,这女子“到天王殿里,就在天王爷爷身后,安排个草铺,教他睡罢”。现代寺庙里天王殿布局一般是四大天王安置四周,背墙而坐,当中安置弥勒、韦陀,也就是说天王身后不可能有任何空间留存,当然也就不可能安置睡觉的草铺。《西游记》既然写到天王身后能安置草铺,说明天王不是背墙而坐,而应当是被安置在殿堂中间的位置,因为只有这样天王才可能有身后空间,这也说明天王殿里也没有弥勒的位置。天王殿里无弥勒可能是因为天王殿来自于单独供奉北方毗沙门的天王堂和唐代寺院的四天王院,而这也主要是流布于北方的佛教崇拜。

  另外,南方寺院多有祖师殿或地藏殿,而《西游记》寺院中却没有它们的踪影,这也似乎说明《西游记》中寺院是北方寺院。⑩

  综上述,我们从《西游记》中寺院建筑描写这一角度,可以断定《西游记》产生于明代北方区域应该是肯定的。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杨光熙,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

  ① 《西游记》作者和创作时代有多种说法,详见:苏兴《也谈百回〈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②③④ 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7页。

  ⑤ 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22页—第123页。

  ⑥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46页—第52页。

  ⑦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699页。

  ⑧ 冯巧英:《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和发展》,《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⑨ 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宗教学研究》2008第1期。

  ⑩ 《中国名寺高僧》编委会:《中国名寺高僧》,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1页—第350页。

  出自: 《名作欣赏·中旬刊 》 2009年9期

发表于 2018-11-1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都具足无穷大的担当和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2:24 , Processed in 0.17602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