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4|回复: 0

[大德开示] 定的修习-〔泰国〕阿姜·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5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座各位寻善的人们,请在平静中聆听。在平静中聆听的意思是:以“心一境性”来聆听, 注意你所听闻到的,然后放下,这就叫做“使心平静”。

      

听闻佛法有极大的利益。在听闻“法”时,我们被鼓励去将身和心稳固地建立于“三摩地 ”之中,因为,它这是一种“法”的修行。在佛陀时代,他的很多弟子会在“三摩地”中听 闻佛法,目的是为了要了知“法”,因此,他们会在坐着闻“法”时,就已实际地体悟佛法 。

      

这个地方是非常适合修习禅坐的。在这儿过了几个晚上,我可以看出这儿是个重要的地方。 在外在的层面上,这儿已经很安静了,唯一剩下的,只是内在的层面--你的心。因此,请 大家努力地来注意。

      

你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儿修习禅坐呢?因为你们的心对应该了解的并不了解,换句话说,就 是不能如实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你不知道什么是错的和什么是对的,是什么给你带来痛 苦和使你感到疑惑。因此,首先你必须使自己平静下来。你们到这里来增长平静和定力的原因,是因为你们的心并不平静。你们的心不平静、没有定力,被疑惑和烦扰所左右;这就是 今天你们到这儿听法的原因。

      

我希望你们专心、仔细地听我所说的话,请你们允许我很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的个性就是 如此。即使我以很强硬的态度说话,也请你们谅解,我这样做是发自于慈悲的。如果 我说了任何伤害到你们的话,请你们原谅我。因为泰国习俗和西方不一样。事实上,口气强 硬一点也有好处,因为,如此一来,有助于唤醒那些可能会昏沉或昏昏欲睡的人;宁可激起 他们去听闻佛法,也不愿让他们随波逐流,反落于自满之中,结果永远一无所知。

      

虽然有很多修行的法门,但是,实际上却只有一 种。就犹如一棵果树一样,它既可由插枝的 方法得以种植,但是却没有韧性或无法长久。另一个方法则是从一粒种子开始,就正确地培 养它,这样便能长出一株既强壮又有韧性的树。修行亦是如此。

      

当我初次开始修行时,我对这一点的了解有问题。只要我依然对修行一无所知,坐禅对我而 言就是个难事,有时甚至促使我流泪。有时候,我意图太高,有时候又太低,永远找不到一个平衡点。要以平静的方法来修行的意思是:将心放置在既非高也非低之处,也就是平衡点 上。

      

我看得出对这一点你们感到相当困惑。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且与不同的老师修行过不同的法门。来到这里修行,你一定被所有的疑惑所困扰。一位老师说你必须这样修行,另一位老 师说你应该那样修行,你想知道该用哪一种法门才对,对于修行的本质模棱两可,结果混淆不清。有很多的老师,而且又有如此多的教导,以至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去调和自己的修行, 结果是一萝筐的疑惑与不确定。

      

因此,你必须试图不要去想得太多,如果你要想,那就以觉照来想,可是,到目前为止,你 的思考都是没有觉照的。首先,你必须使你的心平静,有觉照的地方,就不需要思考,觉照 会代而生起,而这将会成为智慧,一般的思考并不是智慧,只是一些无目的、无觉醒的迷惘 之心罢了,它们无可避免地会造成烦扰。

      

在这个阶段,你不需去想(思考)。在家里你已经想得很多了,不是吗?它只会刺激你的心而 已。你必须建立觉照。想得太多甚至可以导致你哭,于修行并没有什么大用。去试试看,迷 失在一些思路里并不能引领你到真理,这不是智慧。佛陀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学习了 如何不去想。同样的道理,你们在这里修行,是为了要去停止想,以便能达到平静。如果你 已经平静了,就不需要去想,智慧就会起而代之。

      

禅坐,除了决定当下训练心之外,没有他的了,你不需去想得太多。别让心左右、前后、上 下迁动,我们当下此刻唯一的责任就是去修习观照种吸。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头顶,然后往下 移,经过身体到脚尖,然后再回到头顶。将你的觉知经由身体往下移,并以智慧来观照。我 们这样做是要得到一种对身体本然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开始禅坐,清楚明白,当下你唯 一的责任就是去观照出入息。不要去强迫呼吸,使它比平常长或短,只要让它如往常般自然 持续就够了。别在呼吸上放置任何压力,只要让它均匀地流动,然后,放下每一个入息和出 息。

      

在这样做的同时,你必须了解你正在当下,正在放下,你应该保持觉醒,让呼吸舒适地出入 。不需要去强迫呼吸,只需让它轻松地、自然地流动。保持定心,要知道你当下没有其他责 任。至于在坐禅时会发生什么事、会出现什么念头,你别管它,一旦它们生起,就让它们自 己消失,不要过度地顾虑它们。

      

在禅坐之时,不要去在意法尘。不论心何时被法尘所影响,不论心里有什么感觉或情感,就 放下它。不论这些情感是好的或不好的,都不重要。也不要去在意它们,让它们自然消逝, 然后把你的注意力放到呼吸上。保持出入息的觉醒,不要因为呼吸太长或太短而感到痛苦, 只观照它,不要试图以任何方法来控制或压抑它;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执着。让呼吸顺其自 然地继续进行,这样心就会变得平静,就会逐渐地放下事物而开始歇息。呼吸会变得愈来愈 轻,乃至变得非常细微,仿佛完全消失了一般。身和心都会感到轻安且精神饱满,唯一持续 的只有“心一境性”。你可以说,心已经改变了,而且达到了平静的境地。

      

如果心烦乱的话,提起正念,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直到再也吸不进去为止,接下来,将它 毫不存留地完全吐出来。依照这个方法,再做一次深呼吸,直到吸满为止,然后再吐出来。 这样子做两、三次,然后再重新将专注力建立起来,这样心就会平静下来。一旦有法尘造成 内心烦乱,每次都可以再三重复这个方法。这和行禅很类似:假如行禅时,心变得很烦乱, 就停下来,将心安定下来,重新建立起对禅修主题(所缘境)的觉知,然后再继续经行。坐禅 和行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只在于身体姿势的不同罢了。

      

有时候,也许会有疑惑,这个时候你要有“正念”,做一位“觉知者”。追随和审视任何形 式的烦乱的心,这就是有“正念”。正念观察和照顾自己的心念,不论心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你都必须保持这个觉照,不要散乱或到处跑。

      

决窍是,拥有“正念”控制和监督心,一旦心和“正念”统一了,一种新的觉知将会现起。 已经增长的平静的心,被那个平静所约束,就如同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鸡……,鸡无法在外面 到处乱跑,可是它仍然可以在笼子内走动。它的来回走动不会造成麻烦,因为它被笼子所约制。同样的道理,当心拥有“正念”,平静下来,不会造成麻烦时,所产生的觉醒也是一样 ,没有任何念头和情感会在平静的心中产生从而造成伤害或干扰。

      

有些人完全不想要经验任何念头或感觉,这是大错特错的。感觉在平静的状态下生起,心能 保持平静,并经验它,却不被干扰,这就是定。一旦有这种平静时,就不会有有害的结果, 问题在当“鸡”跑出“笼子”的时候,你能否觉知。例如,你可能在观 呼吸的时候,忘了正念,让心离开呼吸到处乱跑,跑回家,跑到店铺里或其他不同的地方。也许在你突然发觉你应该修习禅坐而谴责自己不够正念时,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这里就是我们必须相当小心的 地方,因为这就是鸡跑出笼子的地方--心离开了它平静的基础。

      

你必须小心照料,来维持正念的觉照,并且试着去把心拉回来。虽然我用“把心拉回来”这 几个字,可是,事实上,心实在哪里也没去,只是觉知的对象改变罢了。你必须使心待在当 下,在这里,在此刻,只要有“正念”,就会有当下的心。看起来好像是你在将心拉回来, 但是,它真的哪里都没去,保是改变了一点而已。心好像跑到这里、跑到那里,可是,事实 上,改变也只是发生在同一点上。当“正念”重新复得时,一瞬间,不需将心带回来,你就 已经回来和心在一块儿了。

      

一旦有了完全的觉照--一种在每一刹那中都持续不失的觉醒,这就称做当下的心。假如你 的注意力从呼吸那儿溜到其他的地方,如此一来,觉照就失掉了。只要呼吸处于觉醒状态, 心就在那儿。只要呼吸和这个均匀且持续的觉醒同在,你们就有当下的心了。

      

“正念”和“正和”必定是同时存在的。“正念”,是忆持力,而“正知”则是自我的觉醒 。当下,你清楚地知呼吸,这种观呼吸的练习协助了“正念”和“正知”一起增长,它们 分工合作。同时拥有“正念”和“正和”就好像拥有两 个工人拉一块重木头一样。假设有两个工人要拉起一块重木板,可是木板却非常重,所以他们必须非常用力,几乎无法忍耐。后来 ,另一位慈悲的人看到他们,便会赶紧去帮忙。同样的道理,有“正念”和“正知”的时候 ,“般若(智慧)”将会在同一个地方生起来协助。如此一来,它们三者便彼此互相支持。

      

有了“般若”,对法尘便会有一种了解。例如:在禅坐的时候,种种法尘被经验,因而引发 感觉和情绪。你或许开始想一位朋友,可是,“般若”会立即以“没关系”、“停止”或“ 忘掉它”来对治。抑或,如果是关于明天你将去哪里的念头,那么,反而应该是“我并不感 兴趣,我不要让自己去顾虑这类的事”。也许你会开始想到别人,那么,你应该想:“不, 我不想陷入其中”、“放下”或“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且永远不是确定的事物。”在禅 坐中,你应该这样来对治这些东西,视它们为“不稳定、不稳定”,并且持续这种觉照。

      

你必须舍弃所有的念头--心里的对话和疑惑,在禅坐中别让这些东西束缚住。最后,只剩 下“正念”、“正知”和“般若”最纯粹的形态在心中。只要这些一微弱下来,疑惑就会生 起,但是,试着去立刻丢弃它们,只留下“正念”、“正知”和“般若”。这样试着去增 长“正念”,直到能够在一切时中维持不断。如此一来,你就会全然地了解“正念”、“ 正知”和“般若”了。

      

将注意力投注在某一点上,你就会看到“正念”、“正知”和“般若”在一起,不论你被外 尘吸引或厌恶,你都能告诉自己“不确定”--因为它们都是要扫除的障碍,直到心清净为 止。剩下来的应该中有“正念”、“正知”和“三摩地(坚定不动摇的心)”及“般若(无上 的智慧)”。对于禅坐主题(所缘境),我就只说这么多。

      

现在,我们来谈谈关于禅修的工具或助手--你的心中应该要有慈悲(metta),换句话说, 就是慷慨的本质、和蔼及协助。这些都应该被保留,做为心灵清净的基础,例,透过布施来 除去贪(lobha)或自私自利。当人们自私自利时,他们并不快乐。自私自利会导致不快乐的 感觉,然而,人们却仍非常自私,丝毫没有觉察到它是如何地影响我们。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体会到,特别是在你饥饿的时候。假设你有一些苹果,并 且有机会可以和一位朋友分享;你想了一下,当然啦!要施予的动机并没问题,可是,你想 给那颗较小的。若要给那颗较大的话……嗯,太可惜了。要想得正确很难。你叫他们去拿 一个,可是,你又接着说:“拿这颗!”……于是便给他们那颗较小的苹果!这是人们通常没 觉察到的一种自私的心态。你曾如此做过吗?

      

你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来布施,纵使你真的只想给予较小的苹果,也必须强迫自己给较大的 那颗。当然,一旦你将它给了你的朋友,内心就会感到很舒服。藉由违背自己的意愿来培养 自己所布施心,需要有自我的训练--你必须知道该如何施予和如何舍弃,不允许私欲来黏 着。一旦你学会了如何施予他人,你的心将充满欢喜;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施予,如果你还在 迟疑要给哪一颗水果的话,那么,就在你沉思之际,你就苦恼了。然而,即使你给了较大的 那颗,仍会有不愿意的感觉。可是,只要你坚决给与较大的,事情也就了结了。这就是以正 确的方法来的违背意愿。

      

这么做你更会成为自己的主宰。如果你办不到的话,你自己将是个受害者,而且还会继续地 自私自利。我们过去都曾自私过,这是我们必须斩除的烦恼(杂染)。在巴利圣典中,施予叫 做“布施(dana)”,意思是带给他人快乐。这是种种修行中的一种,可以使心清净无烦恼( 杂染)。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贪心,增长自己的喜舍心。

      

假如烦恼在你内心生起,就必须实际行动去对治它们。烦恼就如同一只流浪猫,如果它要多 少食物你就给它多少的话,它就会时常来你左右要吃的,但是,如果你停止喂它,几天之后 ,它就会停止再来。烦恼也是一样,它们将不会再来打扰你,从而让你的心住于平静。因此 ,要让烦恼害怕你,而不要去害怕烦恼。要让烦恼害怕你,你必须现在就在心中看见“法” 。

      

“法”是从何处生起呢?它是和我们的觉知与理解生起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和了解“法 ”。“法”不是件必须在书中寻得的东西,你不需要作很多的研究才能看到它,只要当下反 观,你就可以明白我在说什么了。每一个人皆能看到它,因为,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每 个人都有烦恼,不是吗?如果你能够看到它们,那么,你就可以明白这一点。过去,你们照 料和放给你们的烦恼,可是如今,你必须知道自己的烦恼,并且不让它们来干扰你。

      

下一个修行的构成成份是“戒”。“戒”会看顾和 溺养修行,就如同父母亲会照顾自己的小 孩一样。守持戒律的意思并非只是避免伤害他人,同时还包括协助和鼓励他们。至少,你应 该守持五戒:

      

一、除了不杀或有意伤害他人外,同时还要向一切众生散播慈悲。

      

二、要诚实,自我抑制,不去侵害他人,换句话说,就是不偷盗。

      

三、保持夫妻间适度的性关系:在家庭的生活中,知道谁是你的丈夫或妻子,知道节制,知 道性活动的适当限度。有些人不知限度,一夫或一妻不够,他们必须要有第二或第三个。依 我的看法,连一位配偶都已经太多了,因此,有两位、三位已经是耽溺了。你必须使心清净 ,并且训练它知道节制;知道节制是真实的清净,没有节制,你的行为便没有了限制。在吃 味美的食物时,对它的味道如何不要想得太多。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发生问题。所以你必须 知道节制。节制是最好的方法。只需一位配偶就够了,两三位就是耽溺,而且会造成问题。

      

四、言语要诚实--这也是一个扑灭烦恼的工具。你必须诚实和正直。

      

五、要自制不说妄语。你必须知道约束自己的言语。人们已经对他们的家庭、亲戚、朋友、 物质、财富等等说了很多的妄语。这些只会在心中制造黑暗。那些常说妄语的人,应该试着去逐渐戒除。也许,我应该向你们道歉,可是,我这么说是发自对你们的关心,以便你们能够 了解什么是好的。你必须知道事物的本相,知道什么东西每天给你带来烦恼。善行带来善果 ,而恶行带来恶果,这些都是“因”。

      

一旦戒行清净,对他人就会有一种诚实和慈悲的感觉。

      

这将会给你带来快乐,并使你从忧虑与懊悔中获得解脱自在,这就是一种快乐的 形态 ,几乎像天界。在戒行中你可以快乐地舒适地吃和睡。这就是结果--守持戒行就是“因”。这是 “法”的修习的核心,抑制恶行,增长善行。如果这样来守持戒行的话,恶会消失,而善便 代之生起。这就是正修行的结果。

      

可是,这还不是终点。一旦人们获得一些快乐,就会不留心,并且在修行中不再有任何进展 。他们陷在快乐之中,不想再更上一层楼,反而较喜欢“天”的上的快乐。那儿虽然平静, 可是却没有真实的解脱。你必须保持反观,避免被染污,要反复地去反观这个快光的不圆满 。它是无常的,不能常久存在,再过不久,你就会和它隔离了。它是不确定的,一旦快乐消失之后,苦就会代而生起,于是泪水就会再次落下。即使天界众生到头来也要痛苦和哭嚎 。

      

因此,世尊教诫我们要反观种种存在。通常,经验到这种快乐时,其中是没有真实的自性的 。真正、确实和持续的平静被虚假的快乐所蒙蔽。这种快乐不是确实或永恒的平静,而是一种 我们所执着的细微烦恼型态。每一个人都喜欢快乐,而快乐的生起大都是因为我们喜欢 某物,只要这个喜欢一转变成不喜欢,苦便生起。我们必须反观快乐,以便看破它的不确定 和极限。一旦事物有了迁变,苦便生起。这个苦也是不确定的,别认为它是固定的或确实的 。这种反观叫做“患 难观(adinavakatha)”--反观因缘和合之世间的不完满和有限性。 这儿的意思是反观快乐,而不是去接受它的表面价值,要视它如幻化之物,不应该去紧紧地 抓住它们,而应该握住了它就放下,明白快乐的利害。要善巧地禅坐,你必须看透在快乐中 的不圆满性。如此地反观:当快乐生起时,彻底地思惟它,直到这不圆满变得显而易见。

      

当你了解事物都是“苦”的时候,你的心将明了“舍离观(nekkhammakatha)”--反观舍离 。心将会变得不执着,而寻找解脱之道。不执着来自看透“色”、“味”、“爱”与“恨 ”等等的本来面目,对事物不再有欲念执着,而是从执取中退出来--一个你可以舒适安住 的境地。沉静地观照就是执着的解脱。这就是从修行中生起的平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4:59 , Processed in 0.10723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