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6|回复: 4

[其它] 大正藏第38册No.1782说无垢称经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38 册 No. 1782 说无垢称经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38 册 No. 1782 说无垢称经疏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本)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经。皆获第一(至)波罗密多。

  赞曰。此显能到彼岸功德。即是十种波罗密多。第一者。显其十度。皆能具修。纯是无漏。然此十度。在地前位。于一行中。唯修一行。唯是有漏七地以前。于一行中。修一切行。通有无漏。八地以上。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唯是无漏。胜前位故。皆名第一。十度者。一布大。二净戒。云调伏寂静。尸罗者。即净戒也。广律毗奈耶名调伏。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阴诸烦恼故。寂静者。寂身语意。静六根中。诸恶戒故。尸罗者。清凉义。当得涅槃清凉义故。或戒自体。能除烦恼恶业热故。尸罗是体。调伏寂静。是戒功能。三安忍。四正勤。正勤即精进。五静虑。禅定也。六波若。七方便善巧。八妙愿。九力。十智波罗密多。古经阙愿。仍以第十第六合说。无不具足。意亦含故。应举初一。具足例余。若尔何劳更别列也。六度合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释相。四辨果。五诸门通局等 一释名者。梵云始迦波罗蜜多。始迦十也。波罗彼岸也。蜜多离也到也。总云十离到彼岸。十者数也。彼岸有五。一所知。二都。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行。能了一切空有境尽。能解一切五明教尽。能达一切真俗理尽。能修一切福慧行尽。能证一切菩提果尽。名到彼岸。菩提菩提断。俱名菩提。菩提涅槃。并名菩提故。于五境中。有少不尽。不名到彼岸。离者远离。由此十行。能离生死五蕴等法。能到所知五种彼岸。名十波罗密多。大般若中。作如此解。带数释也。释别名者。能裂悭吝。名为布施。乃至决断诸法事理。名之为智。布施即波罗蜜多。乃至智即波罗蜜多。皆持业释也。二出体性者。布施有三。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贪苦良田。惠奉珍物。处生死者。惠以正法。怖惧众生。惠以无畏。俱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此体有二。一无贪。二思。三业即思故。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别解脱戒。能离众恶。名律仪戒。诸有自利所修诸善。名摄善戒利乐众生所有三业。名饶益有情戒。此三俱以受菩萨戒时三业为性。此体唯思。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他为恼乱。能受不瞋。修行逼迫。能安不退。闻法谛理。能印不疑。初即无瞋。次忍即精进。后忍即审慧。三复总以三业为性。体即四法。一无瞋。二精进。三慧。四思。精进有三。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益精进。如契经说。住有势有勤。有勇健坚猛。于诸善法中。常不舍善轭。轮作五名。谓被甲。加行。无下。无还。无足。如次配经五种精进。被甲精进。即初有势。余四精进。皆是摄善。虽摄五尽。并为自利。济益他时。不生懈倦。名利乐精进。此三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体唯二法。一精进。二思。静虑有三。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事静虑。现法乐住定。名安住静虑。引发神通定。名引发静虑。转大地为金银。反巨海为苏酪。等施诸贫乏。名辨事静虑。此三但以静虑为性。体唯是定。般若有三。一生空无分别慧。二法空无分别慧。三俱空无分别慧。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巧愿。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智。此五皆以慧为其性。或第八愿。以欲胜解及信为性。并慧为性。如是十度。合以九法为性。一无贪。二思。三无瞋。四精进。五慧。六静虑。七欲。八胜解。九信。遍行一。思也。别境四。欲。胜解。定。慧。善有四。信。精进。无贪。无嗔。或身语色。即通无表。合十法为体。三释相者。要具七种最胜摄受。方成十种波罗蜜多相。一安住最胜。谓安住菩萨种姓。无种性修。非为度相。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若无道心。虽修非度。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不悲有情。虽修非度。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且如施时。要信心至心。随时自手如法行施。或具六义。一无所依施。解脱舍故。回向涅槃。无所系着故。二广大施。舒手施故。殷重广施故。三欢喜施。乐弃舍故。施前。正施。施后意悦。无追悔故。四数数施。祠祱施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积集财物。施时数数周遍舍施物故。五田器施。舍圆满故。谓于福田而奉献故。六摄受眷属施。于惠施中。乐分布故。谓于父母妻子等所。时时平等而分布故。非理求财不以施人。物不净故。置罗机网不以施人。损众生故。刀杖毒药不以施人。害众生故。音乐女色不以施人。坏净心故。以要言之。一切不如法物。皆不应施。如是等。名事业最胜。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如不见施者施物受者。三事体空。三轮净故。即般若云。以不住相相应行布施。故住相修。虽修非度。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若不求此。虽修非度。七清净最胜。要不为二障间杂。三时无悔。方成度故。烦恼若间。虽修非度。四辨果者。有漏有四。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增上果。不证无为。无离系果。无漏有四。加离系果。除异熟果。异熟果者。有漏善恶。能感得故。若十地等中。二互相资。通得五果。此五果相。至下当知五诸门分别者。于中复以五门分别。一次第。二离障三废立。四修相。五纯杂。如成唯识第九卷释。

  经。成无所得不起法忍。

  赞曰。此第十四相续无生法忍功德。清辨释曰。世俗故有。胜义空空者无所得也。观法本空。何有生等。观此无生。而起观智忍。名无所得不起法忍。护法等云。遍计所执。云人法有。名有所得。今观彼空。名无所得。起者生也。忍者智也。于三性上。观所执无。名无所得。体既无有。何有生等。观此不生法。而起忍可之智。即三无生忍也。一本性无生忍。观遍计所执。人法二相。本无体故。二自然无生忍。观依他起。唯假因缘。非自然生故。三惑苦无生忍。观于真如。惑者本无生故。此三无生忍。地前学观。入初地证。八地相续。今复任运自在成就。故与成名。

  经。已能随转不退法轮。

  赞曰。此显能说上住功德。转谓移转。体即圣道。谓佛昔于他处受得。今为他说。名之为转。菩萨遂佛。亦能移转。故名为随。转轮者摧坏义。破二障故。不定义。而复往故。圆满义。毂辋辐等皆圆满故。八圣道具三义。故名为轮。法轮有五。一法轮体。谓八圣道。二法轮因。谓此教及念住等。得圣道因。三法轮眷属。谓万行福慧。四法轮果。谓菩提涅槃。五法轮境。谓真俗谛理。转者动显运起之义。动宜玄教。显扬妙理。运圣道于声前。起圆智于言后。故四法宝皆名为转。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此初地得。于未得法。尚未能修。名之为退。二未得不退。八地方得。于未得法。任运能修。今具二不退。要八地后。故能转之。或四不退。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心。不退生邪见。二位不退。谓十住第七住。不退作二乘。三证不退。谓初地上。已证得法。永不退故。四行不退。谓八地上。于一切行。不退修故。今随其位。能转具足此之四位。四不退转法。要八地后故。

  经。咸得无相(至)诸根胜劣。

  赞曰。上二句。显得决定法功德。下二句。显得根上下智力功德。妙印有二。一有差别。谓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涅槃寂静。三诸法无我。此通大小二乘法印。二无差别。无相理为能印。所转教法轮为所印。咸者皆也。得者获也。由诸菩萨任运得无相理妙印所印之教。所以能转不退法轮。未任运得无相理妙印所印之教。毕竟不能转不退法。此以下句。释上二句。如是便无四十一句。若依第二解。便成四十一句。无相妙印。即无相教。教之所印。谓无相理。此诸菩萨。皆任运得无相教印所印之无相理。前修十力。虽分已得。尚未圆满。此大菩萨。皆于十力。第四力中。圆满得之。名为善知有情根品。以旧经初云善解法相。由解法相能诠无相法教。故能随转不退法轮。义诸菩萨。善解一切法之真体。谓任运得无相之理。相者体故。虽知二解。今符新教。义理疏脱。智者当知。

  经。一切大众(至)得无所畏。

  赞曰。显能谓伏难化功德。如三迦叶。谓得道真。一切大众。所不能伏。此诸菩萨。皆能调伏。彼既被屈。更无返诘违逆菩萨。是故菩萨得无所畏。旧经云。盖诸大众。即是邪见。诸难化者。恶名恶解。盖大众故。菩萨降之。或谓菩萨智辨两成。盖诸大众故得无畏。

  经。已积无尽福智资粮。

  赞曰。此显位运因圆满功德。地前之位。已善积集福慧二因。七地以前。有漏无漏间杂修作。八地已上。第六识中。纯无漏修。任运相续。故言已积无尽资粮。旧云。以修其心。不但修心。身亦修故。

  经。相好严身(至)所有饰好。

  赞曰。上二句。内体端严殊胜功德。下二句。弃世庄严果好功德。诸相随好。第八识变诸异熟果。初地分得。第六意识。亦变无漏。八地已上。相好圆明。有漏无漏。相续殊妙。故言相好色像第一。诸相随好。以眼根舌根身根男根四根依处。及舌根为体。故言色像。得上味相。舌根为体。眼如青绀牛王睫等。眼根依处。舌?面轮。舌根依处。身皮金色等。身根依处。势峰藏密。男根依处。余准可知。世间业青。七宝什物之所庄严。玩好雕饰。名为饰好。今大菩萨。观之无益。返为损害。一切尽舍。以德内严。不修外饰。

  经。名称高远逾于帝释。

  赞曰。令誉遐振殊胜功德。而利天主释迦提婆因达罗者。释迦能姓。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天中帝主。姓释迦。故号帝释。名憍尸迦。如余经中具明本缘。以崇佛法。他方菩萨。上界天等。名多皆悉闻名。逾者越也。菩萨名声。更越于彼。十方一切皆闻名故。但以翻译之人。说帝释居于须弥。执笔者遂即录之。为此旧经乃云逾于须弥。其须弥山。他他之天。尚不知有。何况其余。

  经。意乐坚固(至)得不坏信。

  赞曰。任运决定得于事理不疑功德。三二句。举喻。下二句。显体。意乐者。以信胜解二为得体。设有恶魔及诸外道。种种但坏。决定坚固。难坏难但。譬如金刚。极坚牢故。遂不堕破。故于佛法。得不坏信。佛法僧戒。此之四种。总名佛法。得不坏信。信四法故。即论所云四证净也。或法真理。名为佛法同体三宝。今任运得此不坏信。初地虽得。尚于华中而有犹豫。此犹豫者。异熟生摄。八地已上。一切决定。今举胜法。称不坏信。信于一切。但言四者。据胜境说。俱舍论云。信三宝者。离恶道因。信于戒者。离贱贫因。故此偏故。旧但有喻。义便不足。

  经。流法宝光澍甘露雨。

  赞曰。说法破恶生善功德。流演法光。照破痴等暗。淡注教法雨如甘露者。长诸众生善根牙故。或教法为说为文光。照显理故。义如甘露。可味重故。此亦如雨润萌牙故。

  经。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赞曰。既说法音声胜妙功德。说法声韵。如频迦音。于一切众生声中第一。微者密也。善说深义。妙者好也。哀雅可爱。佛有五种美妙音声。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而解。五听者无厌。此具后四。故说言音微妙第一。即是三十二中。梵音声相。功德最大。如经校量。

  经。于深法义(至)见习相续。

  赞曰。显达中道功德。缘起者。待缘而起。亦名缘生。此有三种。一受非爱道缘起。即十二缘生。五蕴为性。善恶趣中。能显现故。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二受用缘起。即六识身为性。能受用境故。三自性缘起。即是本识为性。生死缘起之自性故。此三缘起。理妙难解。名深法义。法义弘博。名为广大。昔凡夫位。由迷中道缘起法故。便起常断二边鄙见。执无因起。如涅槃常。名常见。执后世果空无所有。名断见。此之二见所熏习种。在于本识。相续不断。今八地上。离分段生。达于中道三种缘起。二见现行种子习气。相续便灭。法执二见断。烦恼见随舍。此常断见现种相续。是迷缘起边鄙之法。故达中道缘起之时。彼皆永灭。旧云断诸邪见。本无此文。古人谓二见体即邪见。理未必然。不正名邪。二见亦是非四见之邪。唯损减见故。

  经。演法无畏(至)乃如雷震。

  赞曰。上二句。显处众说法无畏功德。下两句。显演法音声深大功德。由诸烦恼不深。无明皆已不行。亦无分别我他胜于己。处众说法。不是有能过自身者。是故无畏如师子吼。讲说谈论。其声若雷。隐振隐振。深而大故。前五音中。此第一也。

  经。不可称量过称量境。

  赞曰。此显德大妙逾心议殊胜功德。称谓言说。量谓心度。谓大菩萨。圣德广大。微妙难知。言说不可称。情度不可量。非七地已前说思所及。故非称量之境界也。此以下句。释于上句。由过彼境故。言不可称量。八地以上。刹那刹那。转增进故。初一刹那。过前二劫所修一倍。二念二倍。乃至上倍。过前无数。故非七地以前称量。旧经脱称。义仍难解。

  经。集法宝慧(至)柔和微蜜。

  赞曰。上二句。叹获圣宝功德。下二句。显离恶法功德。教理行果。法可贵重。名之为宝。于法宝中。慧为上首。此能引导一切法故。八地以上。于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三慧久积。名之为集。慧既久积。是故能为大引导师。若无慧者。不能为导师。或圣者财宝。即七圣财。谓信戒闻舍慧惭愧。虽具此法宝。慧为上首。久已积集。能为导师。古经云集众法宝。文总无慧。难为导师。不谓不憍名正直。不粗不疏名审谛。不誷不戾名柔和。达细知深名微密。此下二句。古经所无。

  经。妙达诸法(至)甚深实义。

  赞曰。此叹能了真理功德。诸法真理。名甚深义。难以世俗慧见。分别心知。推求慧见。世俗智知。凡夫心见。二乘心知。眼识所见。余识所知。此等诸法。今诸菩萨。皆能妙达。后得智达俗。正体智达真。

  经。随入一切(至)意乐所归。

  赞曰。此叹乃达空有所归宗极功德。护法宗云。入者证解。有者有为无为。无者我及我所。即是三性。趣谓意况有趣无趣。意乐者。即缘有无之心。所归者。谓中道道理。名有无趣意乐所归。谓无漏智。是有无趣意乐。此无漏智所归。即真如境也。诸佛所说有无所趣意乐。究竟所归。真如之境。菩萨皆能随入证解。此显能达三性理也。清辨解云。世俗谛有。胜义谛无。无者空也。此之二趣意乐。究竟所归。即真空理。此诸菩萨。能随证入。旧云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便非此理。或往来者。分别构画。心所趣者。空有三性及心所行。归真如三性。究竟心所行故。心即意乐。虽有此解。理路犹疏。

  经。获无等等(至)共佛法。

  赞曰。上二句。叹将绍佛位功德。下二句。显已邻佛德功德。大觉世尊。名无等等。无齐可齐故。第十地菩萨。座大宝莲花。十方诸佛。如王子受职法。以佛智水。灌洒心顶。令受佛住。今获此位。显绍尊故。力者十力。畏者四无所畏。不共佛法者。十八佛不共法。十力。略以五门分别。一尔名。二出体。三行相。四次第。五诸门。辨名有二。一列。二释。列名者。一处非处智力。二自业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胜劣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释名者。初总。后别。总名力者。能摧怨敌我。不可屈伏义。瑜伽菩萨地第四十九五十。及决择第五十七。菩萨藏经第五。显扬第四。对法第十四。并大般若经。皆释此相。与一切种利乐有情。功能相应。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故以能摧难屈名力。对法云。善降众魔。善记问论。故十名力。十者是数。力用不同。有此十种。故名十力。依六释中。带数释也。释别名者。因果相当。名之为处。若不相当。名为非处。故瑜伽云。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转变因。是名为处。处者建立义。依义。起义。能建立果为依。能起于果法故。因立处名。不平不因。与上相违。是名非处。于此二种。一切智。无滞智。清净智。离增上慢。名之为智。力义如前。各自所作三世三业。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顺现受。或顺生受。后受不定。名为自业。于此正知。名自业智力。静虑者四静虑。解脱者八解脱。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无心定。于此正知。名静虑解脱等持持至智力。根者。信等五根。此众中上。名为胜劣。于此正知。名根胜劣智力。若从他信。以为其无。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耎中上。爱乐胜解。名种种胜解。于此正知。名种种胜解智力。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贪瞋痴等分行等。为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种种界。界是性故。于此正知。名种种界智力。若即如是诸趣门中。随顺正行。如实行者修不净观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各各异见品类诸行。或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名遍趣行。于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若于种种有情众中。四方名字假设安立品类差别。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谓如是名一。生类二。种性三。饮食四。受苦乐五。长寿六。久住七。寿量边际八。于此八中。随念六种略所行行。有无量种宿住随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刹帝利等色类差别。三父母。四饮食方轨。五兴衰。六寿量。此等宿住。是过去境。住宿也故。于此宿住。而起随念。念俱行智。名宿住随念智力。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中有等。名为生时。于善恶趣。死时生时。能正了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名为漏尽。于此正知。名漏尽智力。智者是体。力是作用。然力即智。更无别性。此中宿住随念相应智力。是邻近释。自余最初处非处。乃至漏尽。是所观境。智力是能观智。处非处乃至漏尽之智力。皆依主释也。二出体者。决择分五十七云。佛具知根。以慧根为体。对法论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菩萨地云。谓总五根为其自性。虽复三文不同。然体有五。一最胜体。故决择分。佛具知根慧根为性。二引出体。故对法云。若定若慧。三克实体。菩萨地云。五根为性。由慧胜故。且说十力慧为自性。所以但言处非处等智力。不言信力精进等力。依此即会决择文讫。四相应体。对法又云。及彼相应诸心心所。四蕴为性。五眷属体。五蕴为性。定共道共。无漏色等。亦为体故。此虽无文。理必应尔。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三行相者。处非处力。于诸因中。如实知因。于诸果中。如实知果。及能降伏无因恶因诸诤论者。自业智力。于自所作受用果业。如实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转。不作而得。诸诤论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能现三神变。教授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相违。异品怨害。诸诤论者。并能悟入有情心行。根胜劣智力。于诸有情耎中止根。部分差别。如实了知。及能为彼。如应如宜。为说正法。种种胜解智力。于诸有情耎中止品。净与不净。胜解差别。如实了知。净令增长。不净令离。种种界力。于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能如其根意乐随眠。依于彼彼趣入门中。无倒教授。如应安立。故对法云。悟入一切。可破随眠。遍趣行力。于一切苦能出离行。不出离行。如实了知。及令舍离不出离行。能正授与能出离行。对法云。悟入一切大小乘教所入境界。宿住随念力。于其前际本事本生。教教念已。为令所他心生厌离。心王净信。正为宣说。及降常论诸诤论者。对法云。悟入一切前生所集圣道因缘。生死智力。于诸弟子过往迁谢。当所受生。能正记别。及降断见诸诤论者。对法云。悟入一切当来功能性。漏尽智力。于自解脱。无惑无疑。及降于阿罗汉起增上慢者。对法云。悟入一切三界出离。此初二力。能说增上圣道。余八力。能说决定胜道。故具显示诸佛所作。四次第者。如来初得无上菩提。即便顿得。复次第起。初立一切无倒因果。起处非处力。次有希求欲界异熟。为说远离诸不善业。令行善业。起自业力。次有求离欲之道。教授令趣。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力。次观离欲者根。起根胜劣力。次观彼根为先所有意乐。起种种胜解力。次观意乐为先所有随眠。起种种界力。次令于所缘起入门净而得起入。起遍趣行力。次由如应所缘趣入门加行。摄住心已。净修行已。为说中道。令真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常断边执。起宿住随念力。及死生力。次令永断一切烦恼。起漏尽智力。更有二解。次第如菩萨地。五诸门辨者。一分别门。二不共门。三平等门。四差别门。五引发门。分别门者。由三分别。一时分别。三世所知。随悟入故。二品分别。谓于一一自共相一切行相。随悟入故。三身分别。十方有情。各各差别。一切相续。一切事业。随悟入故。不共门者。唯有如来。有此十力。不共一切声闻独觉。菩萨分得。而未圆满。故今名近。平等门者。一切如来。皆悉平等。具足此力。无有差别。若就如来多所安住。是即诸佛展转不同。有一如来。多住此力。所余如来。复住余力。差别门者。如菩萨地。广说其相。恐繁不述。引发门者。复有三种。一方便。二根本。三发起。方便者。谓于随所建立教法。以众多作意定心起数数思恒行相。后便成满。根本者。虽通静虑皆悉有之。如来多住殊胜边际第四静虑。发起者有二种。一现前起用。以出世间后得世俗为体。而起作业。二居位本性用出世间正智为体。能发后得智。四无所畏。以五门分别。一尔名。二出体。三行相。四次第。五诸门。亦如菩萨藏经第四。显扬第四。瑜伽五十。对法十四。辨名有二。一列。二释。列名者。一正等觉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法无畏。四出苦道无畏。释名有二。一总。二别。总者。四是数名。无所畏者。于此四处。能自了知。怛然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都无惊惧。故名无畏。别名者。正觉诸法。等觉诸法。名正等觉。诸烦恼漏。种现俱断。故名漏尽。说障碍法。染必为障。故言障法。说出离道。诸圣修习。决定出苦。名出苦道。于此四中。得无所畏。皆依主释。出体性者。五十七卷云。以信精进念定慧。及具知根为性。对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又云。若起作用。后得智为性。若住自性。正智为体。此体有五。据胜。二智为体。发起。定慧为体。谈实。五根为体。相应。四蕴为性。眷属。五蕴为体。行相者。如经云。世尊自称我是正等觉者。复有沙门或非沙门。从他方来。佛慰劳言。安乐住不。乞食得不。遂于此中。有立难言。言正等觉无所未知。今问于他。一何相返。我于此难。正见无由。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所以者何。摄受来者。令发胜心。闻佛慰问。发道心故。欲令诸人审谛于事。佛和尚问。况余不知。亦为后人。作其轨范。见来发心。应为引摄。非佛不知。仍言等觉。又如经言我诸漏永尽。后时天授行恶。佛常骂之。执曰性调。用常耎语。遂有难言。言诸漏尽。烦恼并亡。呵叱天授。爱语执曰贪瞋未灭。漏宁尽耶。一何乖返。我于此难。正见无由。安隐无怖。处大佛位。天授譬之恶马。楚毒方调。若不叱呵。返言怖我。执曰喻之慧象。随遂人心。故以耎言。即能调顺。非有贪瞋漏不尽耶。又如经言。我为诸弟子。说障碍法。染必为障。便不遮预流一来有妻子等。遂有难言。染必为障。圣仍畜妻。一何乖返。我于此难。正见无由。安隐无怖。处大仙位。耶行障诸圣道。畜妻障离欲道。初二果人。既未离欲。性或久成。故除耶。行。不断妻子。斯有何失。故诸染法。非不障也。又如经言。我为弟子。说出离道。诸圣修习。决定出离。决定通达。后有无学迦留陀夷。埋之粪壤。鸯掘摩罗。狱火焚身。遂有难言。圣道久修。望离众苦。无学既还受苦。何用修道之为。一何乖返。我于此难。正见无由。安隐无怖。处大仙位。实得无学。苦果定亡。示现惠因必有苦报。由此圣者未相受苦。起后教故。或决定业道所不排。不定之业。无学可尽。或苦异熟。无学不受。恶业尽故。有必障果。不成无学。彼言无学。受彼苦者。现居有学。犹未离欲。定成无学。故与为名。纵得神通。非不还等。世五通故。次第者。此中次第。依对法论菩萨地中。出苦为第三。障法为第四。对法云。前二是自利。初智后断。有差别故。后二是利他。远离所治法。修能治道故。菩萨地云。初正等觉。不共声闻。次诸漏尽。共二乘等。次出苦道。为脱众苦。求解脱者。后说障法。出道为碍。故二圣教次第不同。诸门者有五。一所为。二分别。三平等。四差别。五引发。所为者。等觉无畏。为趣大乘诸菩萨故。漏尽无畏。为趣二乘诸有情故。后二无畏。俱为求趣诸乘者故。如经言。谓我为诸菩萨声闻。说出离道。诸知集者。声闻藏中。除菩萨言。菩萨藏中。唯诵菩萨之言。理实通也。所余诸门。准前七力。怨繁应止。十八佛不共法。以五门分别。一名。二体。三行相。四差别。五诸门。辨名有二。一列。二释。列名。一无误失。二无卒暴音。三无忘失念。四无不定心。五无种种想。六无不择舍。七志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念无退。十定无退。十一慧无退。十二解脱无退。十三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四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五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六知过去世无著无碍。十七知未来世无著无碍。十八知现在世无著无碍。释名者。十八者数。佛者能成熟。不共法者所成熟。唯佛独成。余所无有。名不共法。或复余人虽似分得。而一切种皆不圆满。如来于彼一切。一切悉皆证得。于一切种。无不圆满。最极超过。殊妙第一。名不共法。独佛有义。是不共义。佛之不共法。名佛不共法。依主释也。合言十八不共法。带数释也。体性者。初二以身语业思为性。第三第九以念。第四第十以定。第五以想。第六第十一及后六以慧。第七以欲。第八以精进。第十二以胜解为体。如是合以思想欲勤念定胜解慧八法为性。此中遍行二。谓思想。善一。谓勤。别境五。谓欲念定胜解慧。所余为十八法体唯是三蕴。谓色想行。身语二业。色蕴摄故。归本是思。若起作用。依后得智。若住自性。依正体智。若兼相应。四蕴为性。若加眷属。五蕴为性。行相者。阿罗汉。虽漏也尽。为乞食故。出游城邑。或与恶马及盗贼等共而游止。或践隔荆棘。高足越坑。入女人家。不依正理。而作语言。弃舍正路。而行耶径。如是误失。如来永无。阿罗汉等。或迷道路。或入空宅。扬声大叫。因不染习气。聚落露唇齿。而现大笑。现卒暴音。如来永无。阿罗汉等。犹有不染污。久远所作。久远所说。忘失忆念。如来永无。阿罗汉等。敛心方定。出则不定。如来永无。阿罗汉等。于有余生死。起违逆想。于无余涅槃。起寂静想。如来永无此种种想。住大舍故。阿罗汉等。不曾以智慧简择。便弃利乐有情之事。如来永无。阿罗汉等。于所知障清净。有未得退。谓志欲退。精进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脱退。如来永无。阿罗汉等。或于一时。善三业转。或非善三业转。如来三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故无无记。唯是善性。阿罗汉等。于三世境。不能起心即解。故智是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是有碍。如来于彼。暂起心时。即知一切。是故智是无著无碍。差别者。十八中。初六。依三业清净说。无误失依身清净。无卒暴音依语清净。余四皆依意清净说。中六。于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说。所依谓志欲。由此为本起精进。故名所依。余教说言。欲为精进依故。果谓解脱。由欲为先。后于涅槃解脱及一切境。起决定解。故名为果。欲所求故。精进念定慧名根。久修此四。生善胜故。起解脱故。后六之中。三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乃是如来不共三业。知去来今。无著无碍。乃至则是如来不共之智。诸门者有五。一作业。二分别。三平等。四差别。五引发。作业者。谓由身语意业清净。以得不退。若行若住。映敞一切声闻独觉。三业清净者。初六作业。以得不退者。中六作业。若行若住者。后六作业。余门准前。恐繁且止。此中所说力无畏等。唯佛独成。今已分得。至绍隆位。故名为近。举此类余。佛法皆尔。旧经。合此位及功德。总为一近。

  经。已除所有(至)险秽深坑。

  赞曰。此叹离诸恶果功德。怖畏恶趣者。谓三恶趣。三恶趣果。可怖畏故。或八无暇。名可怖畏。余云恶道。名为恶趣。或五怖畏。名怖畏。虽初地离。今八地上。复离其因。因果总尽。故今称离。上生人天。故除恶趣。人天复有险恶深坑。无形二形黄门等类。及女人等。并名人中恶趣。此难救度。故名深坑。深可怖畏。故名险秽。如险秽道。亦如深坑。或起邪见。谤无因果。名秽深坑。如上所说。并通恶果。今皆超之。旧经总言。开闭一切诸恶趣门。义亦通也。

  经。永弃缘起(至)诸有趣生。

  赞曰。叹获无住涅槃功德。生死缘起。难可破坏。犹如金刚。能损众生。如刀如杖。谓缘起法。如似金刚。为刀为杖。能损众生。难可破坏。或恶趣是苦果。深坑是彼因。没而难出。故此缘起法。总谈生死。皆已永离。菩萨久离分段生死。或定能离一切缘起。证得涅槃。而不住中。常思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五趣四生。示现随类。而教导之。永弃缘起。大智为先。不住生死。常思示现。随类教导。大悲为先。不住涅槃。旧云。而生五道以现其身。虽有大悲。无大智中能弃缘起。

  经。为大医王(至)愈疾施安。

  赞曰。此显善达机宜济利功德。医者意也。善识病源。妙闲药本。随时救利。立以医名。于此自在。名大医王。方谓方法。说药之教。术谓道术。救济之要。善知此二。立医王名。既识众生之根。故能应病而与其药。药既与之。其疾便愈。施其安乐。乐有五乐。一自性乐。乐受体。二因乐。能生乐受根境等法。三苦对治乐。寒热等苦。暂息灭时。生起乐想。四断受乐。谓灭定。五无恼害乐。无恼害乐复有四种。一出离乐。谓色无色界。二远离乐。谓出家者。三觉法乐。谓菩提。四寂静乐。谓涅槃。如菩萨地解此五乐。安即是乐。此中二解。一解菩萨喻。疗生死病大医王故。病即机感。药谓正法。二解。菩萨善解五明。知医方术。故能应病与药。愈疾施安。济现身病及后身病。故通二解。

  经。无量功德(至)皆严净。

  赞曰。此显内外殊胜功德。内体功德。皆已成就。及外佛土。皆严净故。若内德不成。而外土不净。

  经。其见闻者(至)亦不唐捐。

  赞曰。此显任运二利功德。若有众生。见闻菩萨皆蒙济利。随其病宜。皆能济拔。盲者得眼。聋者得耳。如是等类。菩萨举心。凡所指意。无非善事。初必益故。终无有作虚弃功劳。唐者虚也。捐者弃也。上四十句。别叹德已。

  经。设经俱胝(至)亦不能尽。

  赞曰。此总结叹德广道妙。设经多劫说。终难尽功德。百千十万俱胝百亿数那庚多亿亿数。少修业浅。述尚难穷。因广智幽。德陈难尽。故经十万个百亿亿亿劫。赞其功德。亦不能尽。

  经。其名曰(至)等不等观菩萨。

  赞曰。此即第三别列名也。于中总有五十六菩萨。旧有五十二。此剩五介菩萨。一妙慧。二莲花胜藏。三三摩地王。四胜魔。五殊宝盖菩萨。??旧经一宝胜菩萨。等观者。平等观理。观事。观诸有情。不等者。一观理不等。谓观真非俗。二观事不等。其义可知。三观有情不等。即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不度之。或时等观。或时不等观。名等不等观。合此二也。

  经。定神变王菩萨法自在菩萨。

  赞曰。依定起神变。以化众生。名定神变。旧名定自在。但以入出诸定自在。无神变义。说法无碍。名法自在。

  经。法幢菩萨光幢菩萨。

  赞曰。梵云系都。此云幢也。于法自在。高显如幢。放光自在。亦如高幢。旧云法相光相。此语非也。但译经人。说如高幢。受者不知。谓指幢为相。如标相相似。是故谬也。

  经。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赞曰。光中有众彩。种种庄严。名光严。以种种宝行。庄严内身。名大庄严。

  经。宝峰(至)宝印手菩萨。

  赞曰。法宝高峻。名宝峰。言词高峻。名辨峰。旧言宝积辨积。积宝积辨。义稍疏也。手出宝施。名宝手。手上有印。印诸众生。令脱六趣。名宝印手。

  经。常举手(至)无屈辨菩萨。

  赞曰。招诸众生。劝之修善。名常举手。授与善法。名常下手。引颈望众生。常希拔济。名常延颈。旧云常惨。悲惨拔济义。菩萨无忧。故非惨也。六根暂观一众生时。一一根门。皆生欢喜。如父见子。名常喜根。若见众生。含笑先云。常起大喜。如王自在。名喜王。言词难伏。名无屈辨。旧云辨音。此义便爽。

  经。虚空藏(至)宝施菩萨。

  赞曰。虚空为藏。持以施生。名虚空藏。心持慧宝炬。照群生之痴暗。名执宝炬。以法宝施生。作吉祥事。名宝吉祥。旧名宝勇。宝施生。片得其意。阙无吉祥。常以七宝施诸众生。名为宝施。旧名宝见。道理成难。

  经。帝网至慧峰菩萨。

  赞曰。如天帝释有自在术。于一一事中。现一切事。网或众生。菩萨神通。以作幻术。网利众生。故名帝网。放大光明。犹如网珠。名为光网。旧云明网。所放神光不名明故。离诸定障。而入静虑。得大自在。名无障静虑。旧云。无缘观。观无所缘。其义非也。或无者无障。缘观者定。其义可知。智慧高峻。名为慧峰。先云慧积。与义便乖。旧经次有宝胜菩萨。此本无之。

  经。天王菩萨(至)峰相等严菩萨。

  赞曰。于法自在。犹如天王。名为天王。又诸菩萨名清净天。其中自在。如轮王故。渐得十力。能破四魔。名为坏魔。流注法宝。光明如电。自在如天。故名电天。旧名电德。德功德也。能现神变。自在如王。名现神变王。旧云自在生。即神变自在也。能以功德平等自严。如峰之相高峻颇道。名峰相等严。先云功德相严。相即峰也。义同名沙。

  经。师子吼(至)山相击王菩萨。

  赞曰。说法音声。如师子吼。无所畏故。名师子吼。说法之响。如云雷音。西方说雷是云声故。名云雷音。先无云字。汉雷非云。旧经除之。说法音声。如两山相击轰磕可畏。名山相击。自在如王。先云山相击音。其义同也。

  经。香象(至)不舍善轭菩萨。

  赞曰。象中之胜。名为香象。如势香象。故名香象。大香象者。更胜大故。先云白香象。白香象不如香象。故应名大香象。修行匪懈。名常精进。所修善法。犹如车轭。轭行者牛。向涅槃宫。不趣余故。菩萨常住善中。名不舍善轭。先云不休息。但得总意。未善义也。

  经。妙慧(至)莲花严菩萨。

  赞曰。其智殊胜。名为妙慧。先所无也。证净法界。如来家生。名为妙生。内含法宝。名为胜藏。如莲花未开。故名莲花胜藏。得殊胜定。自在如王。或复如王。殊胜之定。名三摩地王。三摩地者。此名等持。体即定也。此二菩萨。先本所无。以如莲花一乘妙德。而自严饰。或以莲花。恒自庄严。表五淤泥故。开敷智觉故。名莲花严。先云花严。亦同义也。

  经。观自在(至)胜魔菩萨。

  赞曰。诸有殷净三业归依。必应所祈。六通乘化。八难危怖。飞轮摧拔。作不请友。为应病师。救摄难思。名观自在。先云观世音。不唯观声。而济拔故。凡所游适。利益生。有大威势。名得大势。梵网者。如大梵王。能于一事。现一切事。网石诸梵。令其信伏。菩萨神通。网惑利乐。亦复如是。故名梵网。手执宝杖。扣击众生。令发胜心。勤求菩提。故名宝杖。德高莫上。故名无胜。常摧魔侣。故名胜魔。此先无也。

  经。严上(至)珠髻菩萨。

  赞曰。常修妙行。庄严佛土。名为严土。观无为法。不离心首。如以金为髻。故名金髻。常以智慧。严饰其心。如以珠为髻。故名珠髻。或一乘者。佛髻明珠。菩萨常修。故名珠髻。

  经。慈氏(至)珠盖菩萨。

  赞曰。母性行慈。身亦慈爱。以慈为氏。故名慈氏。释此本缘。如弥勒疏。先云弥勒是也。文殊师利。云妙吉祥。恒劝众生。作吉祥事。极殊胜故。云妙吉祥。起四无量。?盖众生。如以珠宝而为盖故。名珠宝盖。此先所无。

  经。如是上首三万二千。

  赞曰。此即第四牒上总结。且举德高。故言上首。余之下位。略不足陈。故不二品三十一人。非今所烈。

  经。复有万梵(至)东在会坐。

  赞曰。上明圣众。下明凡众。凡众有三。一他方诸天众。二威灵八部众。此方诸天。入八部故。由此经文。合言会坐。三修行四部众。或分为四。释梵护世。别为一故。或分为五。他方梵王为一。他方帝释为一故。今此即初也。有万梵者。此总举也。论其梵王。数有万故。持髻梵王为上首者。此方初禅梵王故。法花云。尸弃大梵。光明大品等。旧经亦言尸弃等。顶持肉髻。似如来相。此是八地菩萨。增上生摄。为彰下经文对扬鹙子我见佛土清净若斯。故非凡也。举此显上诸梵皆来。从本无忧者色界也。欲界有忧苦。有逼迫事故。上界无之。四大洲界者。初禅大小。如四大洲故。以上从下处。所为来处为欲瞻仰礼拜供养听法者。说由四缘。来在会坐。旧本无本界之名。亦无来瞻礼供养意。虽言来听。不言会坐。下准此知。

  经。复有万二千(至)来在会坐。

  赞曰。此即第二他方帝释。帝释太住。在须弥顶。说从他方四洲来。亦是上方从下为名。以四大洲人所居处。在咸海中。非上处故。举胜天帝释。摄余他方六欲天众。

  经。并余大威力(至)悉来会坐。

  赞曰。此下第三威灵八部。于中有三。初明八部众。次明释梵等。后明会坐。此八部众。具大神用。名大威力。八部者。一天。一切天趣。俱名为天。二龙。本居大海。能兴云雨。三药叉。此名暴恶。亦名勇健。飞空而行。摄地行类诸逻刹婆。罗婆刹者。此名可畏。并食生肉血。有尾有牙。头状火燃。手脚有爪。四健达缚。此云寻香行。西方呼散乐。名健达缚。不事生业。寻食香气。作乐乞求。名寻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乐。食诸香气。故名健达缚。智度论云。是天伎神。常随诸天。其心柔软。福少诸天。举此上首。摄中有等。皆在其中。五阿素洛。此云非天。佛地论说。天趣所摄。行多谄诳。无天实行。名曰非天。如人恶行名曰非人。实是天趣。萨婆多宗。说为鬼趣。正法念经。说通鬼畜。罗睺阿修罗王。师子之儿。是畜生故。伽他经中。说天鬼畜三趣所摄。今依大乘。说唯天趣。本主所居。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余住不定。六揭路荼者。旧云金翅鸟。今云妙翅鸟。鸟翅种种宝色庄严。不唯金故。此有四生。化胎卵湿。随力能食四生诸龙。举此摄余一切诸鸟。七紧捺洛。此云歌神。能唱歌咏。与健达缚。同事诸天。天须之时。更互来去。八莫呼洛伽。此云大腹。大蟒田蛟之流。举此摄余腹行之类。上标八部。虽摄威灵。此方尊高。犹未别列。故次第二列释梵等。释谓帝释。梵谓梵王。护世者能护世间四洲人故。即四天王。东方天王名持国。南方天王名增长。西方天王名丑目。北方天王名多闻。瑜伽说。住妙高山腹第四层级。俱舍说。住初金山顶。此乃两部不相违也。复云等者。等余空居欲界四天色界天等。

  经。及诸四众(至)俱来会坐。

  赞曰。此下第四修行四部众。苾刍如前。尼者女声。女具五义。名苾刍尼。邬婆索迦者。邬波近也。迦者事也。此名近事。复言索者。此是男声。即近事男。以具戒业。堪能亲近承事大苾刍众故。言近事男。邬波斯迦者。斯是女声。余义同前。即近事女。以具戒德。堪能亲近承事诸苾刍尼故。名近事女。古云清信男女。非也。

  经。尔时世尊(至)而为说法。

  赞曰。众圆满中有二。初列大众。后辨威仪。此第二也。文复有三。一标威仪。二举喻况。三显尊胜。此初也。三业翘仰。恭也。一心崇重。敬也。周环而睹。围也。遍匝顺化。绕也。四众有此威仪。如来应机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演此经。前有说故。

  经。譬如大宝(至)巍然迥出。

  赞曰。此举喻况。须弥山者。此名妙高。水上高八万逾缮那。四宝所成名妙。妙是胜义。依今大乘。东面金。西面银。南面琉璃。北面水精。用此四珍之所集成。故名大宝。妙高山王处在大海。大海深量八万逾缮那。广量二十四万逾缮那。余七金山。外半半下。海准亦然。独妙高山。高大巍巍然。迥出于大海众山之上。海喻生死一切众生。山喻菩萨声闻圣众。妙高山王。喻于如来巍巍迥出。巍然者高大之貌。萨婆多宗。山踞金轮。大乘不然。故处大海。

  经。踞大师子(至)蔽诸大众。

  赞曰。此显尊胜。踞者坐也。如来处于无畏之座。名师子座。座为师子之形。显居上者得无畏故。座以众宝。帝青大青石藏杵藏末尼珠等之所严饰。名为胜藏。内身金色。外放神光。显此烧耀威德之光。映蔽一切诸来大众。若秋间之朗月光映众星。譬春日之洪雷声胦群响。皆由内德超绝。所以外形孤秀者也。

  经。时广严城(至)名曰宝性。

  赞曰。说法缘起分中。大文有四。此下第三说因圆满。于中有三。一明修行。献盖赞扬。二明请益。发问佛答。三显决疑。鹙子疑生。圣者广解。明修行中。大文复二。一明修身行。献盖等是也。二明修语行。说颂等是也。修身行中有三。一明宝性献盖。二明佛现神力。三明大众睹见之欢喜赞叹。初中有十。此文有四。一明住处。时广严城。二明行位。有一菩萨。三举族侄。离咕毗种。此婆罗门十六姓中之一姓也。四举名字。名曰宝性。与旧不同。其义可解。

  经。与离咕毗(至)奉上世尊。

  赞曰。此文有六。五明德属。五百童子并姓离咕毗。六明盖数。各持一盖。七明雕饰。七宝庄严。八明来至。往庵罗林。九明进上。各奉世尊也。持一盖者。显各各起四无量心?众生故。七宝严者。显修七圣财助严无量故。七宝者。佛地论说。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牟婆洛揭婆。腊旧云珊瑚。五羯鸡呾诺迦。旧云车渠。六褐湿摩揭婆。旧云马脑。七赤真珠。赤虫所出。或珠体赤。余文虽说。随方所重。种种不同。经言七宝。以此为定。奉献佛者。表近修妙行。远报佛恩故。

  经。奉已顶礼(至)却住一面。

  赞曰。此文有一。第十见轨仪也。进奉虽善。情仍不足。所以郑重说虔仪。屈尊敬卑。故言顶礼世尊双足。修神通因。右绕七匝。虔恭事讫。情有所待。随类而立。故言却住一面。

  经。佛之威神(至)大千世界。

  赞曰。此下第二佛现神力。于中有三。一变多为少。二变小为大。三彰现其中。此有二文。一变多为少。合成一盖。表修四无量等种种妙因。同证一真法界故。二变小为大。?三千界故。显真如理。遍充法界。无不在故。亦显无量?一切故。又显因小而果大故。千四天下。有一轮围。名小千界。千小千界。有一轮围。名中千界。千中千界。有一轮围。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第三重千。故云大千。由此下言轮围山大轮围山。

  经。而此世界(至)悉于中现。

  赞曰。此下第三。影现盖中。下文云。十方神变示世间。一切皆如光影等。欲现世间因缘不实。故如影也。下文有二。一现此方。二现他界。此方有二。一现分量。二现众像。此初文也。显彼真如遍共相故。现世界量。表彼成佛得一切智故。

  经。又此三千(至)河陂泉池沼。

  赞曰。下现众像有二。一明别现。二总结之。别现有八。此文有五。一现四大洲之都山。妙高也。二现一瞻部之别山。雪山以下七山也。三现四洲之总山。轮围也四现小千等之总山。大轮围也。五现四洲之别水。大海等也。

  经。及百俱胝(至)此宝盖中。

  赞曰。此文有三。六现百亿四大洲。洲谓洲渚。四大洲渚。各在水中。故名为洲。东胜身。西牛货。南瞻部。北俱卢。寿命增减。处所形量。成坏之相。皆如瑜伽第四卷说。此经欲解深妙正理。故诸事相。略不释之。七现诸宫。日月等也。日月高下分量名字。如瑜伽等说。八现王国。并诸国邑等也旧文无之。此影现者。表成佛时得一切种智。如是皆现此宝盖中。总结之也。

  经。文十方所(至)无不见闻。

  赞曰。下现他方十方如来。及与彼佛所说正法。皆现盖中。盖中有声。犹如谷响。应本所说。而此可闻。本声影故。佛影可见。故言盖内无不见闻。此略不言诸众眷属。理准定有。非佛独居。法空说故。现他方者。表彼成佛能现一切佛净土故。

  经。时诸大众(至)默然而住。

  赞曰。此即第三。大众睹之。欢喜赞敬。心生欢喜。意怡乐故。身为踊跃。跳弄舞故。言叹希有。说不尽故。以手合掌。以目瞻仰。渴德情深。曾不暂舍。希法静听。默然而住。

  经。尔时宝性(至)而赞佛曰。

  赞曰。明修行中。上修身行。下修语行。财供不足。以身顶礼。身供不足。故偈扬赞。表归命之心深。显虔恭之道备。此明赞扬义轨。自下正述叹词。伽他梵音。此翻云颂。颂者美义。四句连属。文义巧故。旧云偈者。语讹略也。

  经。日净修广(至)到彼岸。

  赞曰。四句为一颂。此有十九颂半。旧有十八颂。于中分三。初有十一颂半。牒前事以赞扬。旧有十颂半。次有四颂。陈众益以称叹。古今相似。后有四颂。叙述别德。一一归诚。旧三颂半。初中有二。初十颂半。牒前事赞扬。旧有九颂。后有一颂。明现影意。初中复二。初三颂。牒现他方。旧有二颂。后七颂半。牒现此方。或总分二。初三颂。牒现他方以赞扬。后八颂半。牒现此方以赞扬。初中复二。初两颂。赞佛六净。后一颂。牒现十方。赞六净中。初一颂半。赞六德。后半颂。结申敬礼。此有四净。一目净。二意乐净。三定净。四彼岸净。旧经意乐名心净。彼岸净名已度。六根之首。目最为先。导引其身。无目不可。见事闻理。目用居先。于身端严。目妙为胜。故偏叹目。余根准知。言目净者。目有六胜。一净胜。离障翳故。二修胜。修者长也。若云间之半月。长入鬓故。三广胜。广阔也。与长相称。能阔大故。四妙端严胜。上下相称。厚薄得所。极婉丽故。五皎胜。皎者明也。明朗可爱。能彻视故。六色胜。青绀色故。喻中有之旧但有三。今者新译。犹如青绀莲花之叶。不同其莲花落结实。台露名莲。故目似叶。不似真莲。诸莲花中。青莲花似目。形势别故。不取余色之花。花叶团故。青莲花叶。极大皎洁。鲜净喻目。修长复阔。婉丽可观。含翠明皎。故以为喻。绀通众绀。今取青绀。三十二相中。佛眼大晴。青绀之色。仍有似环。周围绞之。故以青绀莲花为喻。已证第一净意乐。意乐者。广大阿世耶信胜解为体。佛意乐净。无杂意乐。纯利生故。胜过一切。故名第一。此乃所证菩提品类。故与证名。证第一净言。胜奢摩他等。奢摩他者。此翻为止。止住心故。即是定净。到彼岸者。即是菩提涅槃。佛已圆净。故名为净。不同二乘分得障在非第一净故。

  经。久积无边(至)寂路者。

  赞曰。此初二句明二净。初句明第五业净。第二句明第六名称净。无漏之行。名清净业。如海深广。时长修之。故言久积无边业耳。德既高胜。故获大名。遍十方刹。十号满故。名胜名闻。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乃敬礼之异名。大沙门者。此云息恶。佛果尊极。出过一切。故名为大。希夷者。涅槃宫也。听之不得。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希夷体寂。寂生死故。性本寂故。路者道也。向涅槃宫之路。即圣道也。如来能名初学根未熟者。开此寂路。能为根熟。导此寂路。名开导者。开者发义。导者引义。又寂路即希里。如尸陀林。名为寂路。故经说为憺怕路也。又能开导希表涅槃及寂路菩提之者。由佛其上六种净故故我今时稽首沙门。此能开导涅槃菩提。旧经上来已说一颂。

  经。既见大圣(至)悉见闻。

  赞曰。上来赞佛六净。此文牒现十方。近现大千。犹称奇事。后现此界。理绝心表。长行据近远而陈。颂中据胜劣而彰。所以先牒他方。后牒此界。妙用难测名神。转换旧形名变。文意可知。故不别释。

  经。法王法力(至)此法王。

  赞曰。下七颂半。牒现此方以赞扬。于中复二。初六颂半。赞佛三德。后有一颂。牒现此方。初中有三。初一颂半。叹佛从真起化德。次有四颂。叹佛得果利生德。后有一颂。叹佛违顺不动德。此初文也。佛于法自在。名法王。其法难屈伏。名法力。已过三界。名超群生。具此三德故。恒以法财。施于一切。或由法王以法力故。能超群生。后以法财。能施一切。一切圣者。法为资财。益自他故。虽财无畏。亦以施生。塞生死源。唯施法故。所以偏说。佛后得智。能善分别法自共相。自相者。色受想等。共相者。苦无常等。以法施时。能善分别。虽外起此作用。而无分别智。常观第一义。第一义者胜义。胜义体即真如。摧怨敌者。内观真义。能破三魔。外起化用。能破天魔。名摧怨敌。摧者破坏义。四魔千佛。为怨为敌。故名怨敌。非佛与之。旧经阙此。名而不动。不为魔怨所动乱故。义亦少成。既起二智。证理事门。已于诸法得自在。自在有十。花严经中。亦说十种。名同义别。如花赞第十卷说。今依摄论。一寿自在。能延促命。二心自在。生死无染。三财自在。能随乐现。由行施度。证此三果。四业自在。唯作善事。及劝他为。五生自在。随欲能往。此二由行戒度所得。六胜解自在。能随欲变。此由忍得。七愿自在。随所乐成。此由勤得。八神力自在。起最胜通。此由定得。九智自在。随言音慧。十法自在。于契经等。任运能说。二由慧得。今显由佛内具二智。故于此中而得自在。任运能宣。叹德一周。故申稽首。

  经。说法不有(至)亦不亡。

  赞曰。此下四颂。得果利生德。于中有二。初两颂得果。后二颂利生。得果中有二。初一颂。所说穷理果。后一颂。所证穷真果。此初文也。清辨解云。佛说诸法不有。不有空也。亦不无有也。依世俗谛。法相不无。依胜义谛。法相不有。一切皆待因缘立者。法所藉因。法所藉缘。因即是缘。故名因缘。且如有为。待无为立。其无为法。复待有为。真待俗立。俗待真立。空有亦尔。其所待藉。名曰因缘。因果为宗。所待为因。能待为果。故世俗有。胜义成空。以世俗谛。有我作受。胜义谛中。都无我等。故世俗谛。待胜义成有。其胜义谛。待世俗成空。我等既是昔凡妄执。故今圣者。胜义成空。虽胜义空。不坏俗谛。故善恶业。依世俗谛。亦不说无。亡犹无也。或此总依胜义谛说。空性离言。何空何有。有空法皆待因缘立故。胜义谛中本无我等。善恶之业。业性不亡。由凡执有。圣证成空。性本空故。非今始空。云亦不亡。不亡者不无也。色自性空。非色灭空。非今始空。故言不无。护法解云。依胜义谛。佛说诸法不有不无。不有空也。即遍计所执。不无有也。即依他圆成。所以者何。一切皆待因缘立故。空有事理相待建立。所待称因。能待称果。佛说因果。以为宗故。不可唯空。亦不唯有。要相待故。旧云生者。其义非也。诸无有法。不待因缘而生。但待立故。无我等者。显不有法。善恶之业亦不亡者。显不无法。生死业缘。此非无故。此显所说契空有理果。

  经。始在佛树(至)所不测。

  赞曰。此一颂。显所证穷真果。佛树者菩提树。菩提树下成佛。因以为名。在佛树下。于其复夜。降伏天魔。以十力降。伏魔名降魔。降魔之相。如诸教说。得甘露灭及胜菩提。灭谓涅槃。如甘露药。服得不死故。胜菩提者。能证真智。过二乘故。名胜菩提。然此所说涅槃菩提。非是一切分别之心所受所行。亦非一切思量之意所受所行。余心分别之所不及。余意思量亦不及故。摄大乘云。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是思量心。是无分别心。此甘露灭等。是无分别心所缘。非思量心之所取义。彼分别故。受者领纳。行者缘虑。或非余心所行。余意所受。别配心意。或甘露灭。即胜菩提。菩提性故。清辨解云。以佛证得空无所有甘露灭故。非心意所行。法体都空。何有心意而受行也。由此外道群邪所不能测。彼能测有。粗浅法故。不能测空。深妙法也。护法解云。所证涅槃菩提虽有。性微妙故。是智所证。非心意境。故诸外道群邪不测。由此下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唯智所证。或上二颂中。初半颂。总叹所说空有道理。次一颂。别显空有之法。后半颂。叹深难测。一颂显空有法中无我。一句颂所执无法不有也。次有一句颂依他有后之半颂。颂圆成有。今此二性。法不无也。无漏诸法。皆是圆满成。灭及菩提。俱圆成故。遣所执断。依他证圆成。故此三别。此上明佛证三性理果故余不测。下之二颂。明利生也。于中有二。初一颂。明转法轮三宝出世。后之一颂。群生赉斯。能度生死。

  经。三转法轮(至)现世间。

  赞曰。此明转法轮三宝出世也。法轮有三。谓声闻独觉菩萨法轮。随机有异。法成此三。且准法花。于三七日中。思惟此事已。方趣波罗捺。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此四谛轮。声闻之人。于三生等。行修习已。依蕴处界。证四谛故。名声闻法轮。独觉之人。于四生等。行修习已。依十二缘。证四谛故。名独觉法轮。菩萨之人。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罗密。行十善巧。观于三性。证四谛故。名菩萨法轮。故大般若经云。世尊初转法轮之时。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独觉心。无量众生。发于无上正等觉心。证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此乃三乘通行法轮。若不尔者。第二七日。他化天宫。已说十地。何故不名转法轮也。彼非三乘同所修故。由此经中不名法轮。三转有二。一自转。二为他。自三转者。初转在见道。名印相转。次转在修。名应作转。后在无学。名已作转。为他亦三。一示相转。示其五人四谛相故。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修转。劝其五人修四谛故。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集汝应修。三作证转。恐即其不信。佛引自身而终作证明。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初一转时。解憍陈那入见道。第二转时至修道。第三转时成无学道。于一一谛。各各有十二行相。谓如于苦谛生圣慧眼为总。别于过去苦谛生智。未来苦谛生明。现在苦谛生觉。乃至道谛亦尔。一总法眼。三世别行相。合成于四。三转合有四十八行相。不过十二故。总名三转十二行相法轮。如法花赞第四卷中法轮章说。于大千者。大千世界百亿释迦一时同转。俱释迦化。故言大千。其轮能寂本性寂。本性寂者。即是真如本体寂理法轮境性。可名法轮。昔未转时。为种烦恼。生于现行。嚣烦所?。今转法轮。生圣道故。烦恼都尽。本性真寂。其理便显。故言能寂。其本性寂。旧经云。其轮本来常清净。即法轮境性。名为法轮本来清净。彼意由转圣道轮故。法性之轮。本来清净。昔烦恼?。今便显净。文隐难知。言法智者。三乘所获无漏正智。此时天人。方能证得。旧经云。天人得道此为证。天人得道。此本净轮。便为所证。与本便乖。由此三宝便现世间。三宝具足故。佛初成道。商人献麨。佛与三归。未来有僧。汝当归依。三乘圣僧。时未有故。转四谛已。三乘之僧。三宝方具。

  经。以斯妙法(至)功德海。

  赞曰。此之一颂。群生赉斯。得度生死。以斯妙法。牒上法轮。得果圆满。更无所畏。已超生死。更无所畏。故得涅槃体常安寂。故说佛是能度生死之大医王。我今稽首无边德。旧云一受不退常寂然。得本寂已。更不退转。故常寂然。便阙无畏无怖义。

  经。八法不动(至)此能仁。

  赞曰。次第三段。一颂明佛违顺不动德。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财位名利。失财位名衰。背面说恶名毁。背面说好名誉。对面说好为称。对面说恶云讥。遭逼迫名苦。得怡适名乐。由佛住三念住。八法不动。三念住者。一分随顺供养不喜。一分违背损害不嗔。一大众中半顺半违。亦不忧喜。如妙高山王踞金轮上。四方猛风。不能倾动。旧无八法。但有毁誉。译家脱也。好众生名善。恶众生名不善。佛于此辈。都无偏党。俱慈与乐。俱愍拔苦。愍者悲也。佛心行相。离所执着。如大虚空。平等而住。都无憎爱。孰者谁也。谁不宗承敬仰此能仁也。梵云释迦。此云能仁。且能且仁。佛本性。释此本缘。如瑜伽论。旧云人法。人中宝珍。阙无释迦。

  经。以斯微盖(至)功德身。

  赞曰。上赞佛三德。此之一颂。牒盖现影。赞述一周。故申敬礼。智见智也。功德福也。佛以福智而为身故。

  经。十力神变(至)大智见。

  赞曰。牒前前事以赞扬中。为第二明于盖内现影所由。显示世间皆性非实。犹如光影。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令知虚伪。勿生封着。旧经无此。众既睹已。莫不惊叹。此希奇事。故我今礼。

  经。众会瞻仰(至)不其相。

  赞曰。下第二大段有四颂。陈众益以称叹。有上。初一颂身益。后三颂语益。此初文也。梵云牟尼。翻云寂默。能寂生死。证寂默法。故言寂也。诸有见佛能随顺者。莫不心生德清净信。不随顺者。近信不生。久必还起。佛现神通。慈愍拔济。唯向不背。于信者前。各各现身。为其说法。其信法者。亦各见佛。独为现身。现前利乐。余人所不能。故为不共相。

  经。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赞曰。下有三颂。明语益。大文分三。佛有四无碍解。不叹辨无碍。说三无滞。即辨才故。一法无碍解。说法无滞智。二义无碍解。说理无滞智。三词无碍解。随诸方言音无滞智。四辨才无碍。巧说法义等七辨无滞智。此叹词无碍解。为利益也。佛以一音者。谓一刹那声。一方音声。一本质声。一法教声。宣说法时。八部四众。随类各解。随其方域。词韵不同。佛皆能同。彼谓各同。故成不共。九地虽能得词无碍。尚未圆满。今显圆故。

  经。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赞曰。此叹法无碍解。说法逗机。应根应胜解。应界性。不同。故言各各随其所解。听者闻法。随其根性。普得受行。随获彼果。故为不共。一雨普润。禀不同故。

  经。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赞曰。此叹义无碍解。佛说法义。先行恶者。闻法即怖。怖堕落故。先行善者。闻法欢喜。善路生故。耽生死者。闻法厌离。欣涅槃故。心不定者。闻法断疑。心正定故。三兽渡河。证浅深故。

  经。稽首十方(至)于彼岸。

  赞曰。下有四颂。叙述别德。一一归诚。有九稽首。旧三颂半。此中有六。一叹精勤。二叹离怖。三叹得定。四叹导首。五叹离漏。六叹得果。如文可知。谛者实也。行实精进。名谛勇猛。已除五怖。得四无畏。名得无怖。畏旧云得无所畏。而无怖言。佛已至定不共法。一切妙定。佛皆得故。旧经无此。结有九种。谓爱。恚。慢。无明。疑。见结。取结。嫉。悭。此九能结五趣四生。诸生自体亦如结。难可解故。缚有三种。谓贪嗔痴。此缚有情处生死故。

  经。稽首普济(至)心解脱。

  赞曰。此有二归。一叹慈悲。二叹得果。不依生死。出世间故。得诸有情平等趣者。证涅槃故。涅槃是有情平等所趣故。旧云善知众生来去相者。向涅槃来。出生死去。然义稍乖。心解脱者。已离烦恼。慧既解脱。相应之心。不复彼??。名心解脱。佛于诸趣。已得此故。

  经。牟尼如是(至)无所住。

  赞曰。此有一归。叹证真空。清辨解云。善修空者。证真理故。如空无挂碍。如莲不着水。诸相已遣。更无所遣。生死尽故。出世愿满。更无所愿。故今稽首。如空无住。得真谛者。护法解云。善修空者。空有二种。一云舜若。此但名空。空者无也。即遍计所执。二云舜若多。此云空性。空之性故。体即真如。性是有也。善修所执空故。一切相遣。善修圆成空性故。一切愿满。由此归佛。如空无住。旧经似有文中仍阙。

  经。尔时宝性(至)问我严净佛土。

  赞曰。说因圆满中。自下第二明其请益。于中有四。初明宝性请益。二明佛赞敕听。三明宝性敬诺。四明如来广说。此初文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总云无上正等正觉。如常分别。不繁述之。发趣者。五百童子。发心求趣。彼减问我严净佛土。此有二义。所严清净土。即土相状。能严修净佛土。即土之因。故问有二。一问净佛土状相。二问修彼之因。旧经愿闻净土行。问唯问因。不问土相。

  经。作是语已(至)分别解说。

  赞曰。此明佛赞敕听。有二。初赞。后敕。

  经。于是宝性(至)皆希听受。

  赞曰。此明宝性敬诺。善哉世尊。敬之词也。先本无之。

  经。尔时世尊(至)严净佛土。

  赞曰。下明如来广说。大文有二。初答前问。后劝严心。答问有二。先答土相。复次已下。答问严因。答土相中有三。一总标。次别显。后释所由。此总标也。凡土有二。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圣土有二。一菩萨二宝方。合此二种。假名为土。离有情等。无别土故。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萨。器界及宝方。菩萨本欲化诸有情。令得出世。方便变秽而为宝方。根本不为变器成净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标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修行所严清净佛土。故俗亦言人为邦本。本固邦宁。即同于此。旧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文义不同。严净当来成佛之土。名净佛土。非菩萨时已名佛土。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本)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

  经。所以者何。

  赞曰。自下别显有二。初徴后显。此徴词也。有何所以诸有情土。是所严土。

  经。诸善男子(至)严净佛土。

  赞曰。下有五重。旧有四重。阙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为旧一。名随化众生而取佛土。理虽亦同。然义难知五重分二。初二重。明随众生发心修行。即摄彼生。以严佛土。后三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或初摄外凡生严变化土。后摄地前生严他报土。或初摄生。后摄行。二义虽殊。但以严众生土为严佛土。初中有二。初重明生众生生善离恶。即摄严净。后重明众生发起福慧。即摄严净。或初明众生发心修行。即摄严净。后明众生起余功德。即摄严净。或初明众生得乐离苦。即摄严净。后明众生增善灭恶。即摄严净。有三翻义。此初文也。以增长者。生起善故。或发心故。或得乐故。以饶益者。或离恶故。或修行故。或离苦故。旧云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合初二重。所资益有情名所化生。亦得。

  经。随诸有情(至)严净佛土。

  赞曰。此第二重。明随众生发起福慧。起余功德。增善减恶。即摄彼生。以严佛土。一一对前。有三翻释。

  经。随诸有情(至)如是佛土。

  赞曰。下有三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摄受如是佛土。中有二。初一重。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息恶。即摄是土。后二重。明随众生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能获善。即摄是土。此初文也。调伏者。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惑业故。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者。修诸菩萨一切胜行。名严净土。严净土因故修因曰严。此中意说。随诸众生应以如是菩萨妙行而得息恶。即便摄此菩萨妙行。如自持。戒调伏他恶。严佛土者。本利生故。

  经。随诸有情(至)如是佛土。

  赞曰。此之二重。明随众生而得获善。即摄是土。有二。初明未得果者。随得果善。后明未得因者。随得因善。佛智者果善故。圣根行者因善故。得圣根者菩提心。得圣行者此后行。或圣根者信等五。其圣行者余万行。或圣者佛也。圣根即行。行为根本。而得圣故。或圣根者无漏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圣行者此余因。

  经。所以者何(至)清净功德。

  赞曰。此第三释所由也。文有二。初释所由。后举喻显。此初文也。先问后答。此中问意。前言诸有情土。即是菩萨严净佛土。有何所以。而今乃言随诸有情增上饶益。即摄彼生。以严彼土。佛言善男子。菩萨根本。摄受佛土。严净佛土。所为所作。皆为有情增长饶益起净功德。更不为余。故以有情增长饶益等。而为佛土。若诸有情。不增长善法饶益与乐起净功德。此非佛所化。不是菩萨严净佛土故。旧文略。意亦微有异。

  经。诸善男子(至)终不能成。

  赞曰。下以喻显。初喻后合。此喻也。此喻有四。一大。二空地。三宫室庄严。四虚空。其庄严者。以诸珍宝而庄严之。人于空地。不安宫室。于空不成。

  经。菩萨如是(至)如是佛土。

  赞曰。下合也。人如菩萨。虚空如所执人法体无。法为本故。但言法空。其空地者。喻依他性。一切有情造生宫室庄严等者。喻彼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证圆成实。即便摄受如是佛土。

  经。摄受如是(至)非于空也。

  赞曰。除菩萨外。一切有情。于其所执空无之法。摄受佛土。必不得成。返显必于依他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证圆成实。

  经。复次宝性(至)来生其国。

  赞曰。下第二答问严净因。于中有二。初答严因。后诸善男子如是菩萨随发菩提心下。显土因所为利益。今有十八严净土行。旧有十七。无此第三。十八番中。分之为七。初四如文。以六度合。名止息诸障。四无量。四摄事。巧方便。菩提分。此之四法。名发起说。息无暇。自守戒行。十善业道。三名寂静故。皆有二文。初皆出因行。后皆显得果。此初翻也。若诸菩萨发无上心土者。即是严待当净土因。次前文说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故言菩萨自发心土处即是严因。内因既尔。外感发起大乘有情未生其国。旧经当第三大菩提心。五根为体。大愿为缘。以不退屈。而为策发。所有余义。如幽赞说。问。佛地经说。净土因圆满者。胜出世间善根所起。何故此众。说发心等。为净土因。答。彼据正因能反之因。能导行因。唯智为性。此据要由万行圆满。方感净土。故发心等为净土因。亦不相违。

  经。纯意乐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第二番。梵云何世耶。名为意乐。不杂恶名纯净意乐。意乐内纯净故。有不谄曲不虚诳瑕悟众生来生其国。内纯善直修故。旧云直心。直心之体。虽纯意乐。无有痴直故。

  经。善加行土(至)来其国。

  赞曰。此先所无。妙修福慧。如功而修。名善加行。故有发生善行有情。任持不舍善行有情来生。加行体慧。或通诸善。

  经。上意乐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上者增上。凡修善时。发起增上猛利威势。名上意乐。故其善法有情来生。旧云深心增上猛利之意乐。亦是深心故。义得文疏。

  经。修布施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中六度。合名止息。止息障故。其体如前。布施除悭。外感能舍。戒舍犯垢。此即十善业道。故感十善有情来生。安忍除恚。故能感得三十二相。以自严身。三十二相。至下当知。由耐怨害。外感堪能忍受诸苦。由安受忍。外感柔和。由谛察忍。外感寂静有情来生。旧但云三十二相众生来生。理与此乖。勤除懈怠。外感可知。定除散乱。故感念知定者来生。由正念故得定。由闻思以定生。闻思二慧体正知故。又由念故得定。由定故以慧生。慧即正知故。旧本无此正念正知。慧除愚痴故。感入圣有情来生。入正定者。得见道等。此聚有三。一正定聚。入见道故。二邪定聚。诸邪见者。三不定聚。除二所余故。入正定即诸圣者正定。亦通凡夫。信定亦名正定。于理未乖。

  经。四无量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下有四番。令名名发起。既除障已。发起善故。此以五门分别。一列名。二释名。三辨行相。四出体性。五辨差别。列名者。慈悲喜舍。释名者。瑜伽第十二云。缘无量境。普缘一切有情。起此四故。起无量行。行解亦复极广大故。感无量果。得大梵福。成如来故。名为无量。四者是数。带数释也。辨行相者。法界有情。总为三类。一无苦无乐者。无倒与乐名慈。无嗔为体。二有苦者。拔苦名悲。不害为体。三有乐者助喜。不嫉善根为性。复于无苦乐者。起离痴想。于有苦者。起离嗔想。于有乐者。起离贪相。平等欲令离诸恶故名舍。令舍恶故。善舍为体。出体性者。今为三法为体。谓无嗔不害及舍。辨差别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缘。作有情想。二者法缘。不见有情。唯作法想。后于诸法。离分别心。作真如想。名为无缘。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者共二乘。后唯菩萨。初三安乐。后一利益。感果可知。

  经。四摄事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辨相。三出体。释名者。以此四摄。摄取众生。令向菩提。令得胜果。故名摄事。辨相者。一者布施。与布施波罗密别者。彼与他财。此后摄受。故二差别。二爱语。常说悦意。谛实如法。引义之语。远离????。含笑先言。命进问安。随宜尉喻。乃至广说。依四净语。起八圣语。三利行。由爱语故。先示正理。随所学处。悲无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令获财位。出家离欲。轻安解脱。乃至广说。虽受大苦。倍生欢喜。虽处财位。而自卑屈。如奴如仆。如弥荼罗。如孝子等。四固事。以此义利。若劝他学。亦自修学。令他善根坚固不退。见已行故。彼倍增修。本摄众生。令向菩提。故得果时。解脱有情来生其国。出体者。施以无贪三业为性。爱语以语业为体。利行同事三业为体。合以二法为性。谓无贪及思。

  经。巧方便土(至)来生其国。

  赞曰。巧方便者。智慧之用。此有二种。一回向。二拔济。合有十二。至下当说。由此回向拔济二巧。故得果时。善观诸法有情来生。智因巧故。旧经云。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亦善观义。以后得智为体。

  经。修三十七(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三十七。略以五门分别。一释总名。二明位数。三出体性。四明修位。五有漏无漏。释总名者。菩提觉义。所求佛果。分是因义。此三十七。为觉果因。名菩提分。二明位数。略为七位。一念住。由念明记。慧于境住。邻近为名。此有四种。身受心法。观此四慧。是念住体。二正断。此有四种。一律仪断。已生恶法。方便断之。二断断。未正恶法。遮令不生。三防护断。已生善法。护令增长。四修习断。未生善法。修习令起。于此四中。精进起用。能正断故。名为正断。于所能断令生不生。体皆精进。故言正断。三神足。妙用无方曰神。即变化心神之所依名足。体即是定。此别有四。谓欲勤心观。为此四种。而修定故。定名神足。四根。出生善法名根。五力。难可屈伏名力。二体各五。谓信精进念定慧。如名为体。初修为善本曰根。后修难可伏名力。六觉支。觉者慧也。支者分义。此有二种。一觉即支。择法觉也。二觉之支。谓余六慧支分故。此有七种。谓择法精进喜念定舍轻安。三为别境。择法念定。三为善法。精进舍轻安。一为遍行。喜哾支也。七道支。道者圣道无漏慧根。支者分义。一道即支。二道之支。谓余七法。如前可知。此总有八。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其正思惟。以慧为性。在佛身中。无寻伺故。无嗔痴二。所发身语。名正语正业。无贪一种所发身语名正命。对五邪命。所以独立。此三身语。俱以无表色思为性。明体性者。三十七种。合体有九。一慧。二精进。三定。四位。五念。六喜。七舍。八轻安。九无表色。故瑜伽五十七言。信等五根。三十七品中不摄。何等谓有六法。喜安舍语业命。业命三即无表故。此中遍行一。谓喜。别境三。谓念定慧。善有四。信精进舍轻安。色法一。谓无表色。此说佛位。若非佛位。十法为体。成唯识说。正思惟说。是无漏寻。彼有二说。此义为正。修位者。念住正断神足。初修在解脱分善位。五根在??顶位。五力在忍世第一法位。七觉在见。八道在修。有漏无漏者。唯位可知。见道前唯有漏。若见道后。可通无漏。乃至佛位。可唯无漏。广说其相。如对法说。

  经。修回向土(至)众德庄严。

  赞曰。此第七段。凡所修善。回向菩提。名为回向。不求生死。故得果时。其国具足众德庄严。回向即愿。愿向菩提。具众境故。愿以信欲胜解为体。

  经。善说息除(至)趣无暇。

  赞曰。下有三翻。合名寂静。寂静二恶故。一寂八难。即寂恶果。二寂犯禁十恶业道。即寂恶因。此初文也。八无暇者。旧名八难。恒受众苦。无暂闲暇可修善事求菩提故。八无暇者。三恶趣为三。四生盲聋喑哑等诸根不具。五世智辨聪恶邪见者。六佛前佛后。七生北俱卢。八长寿天。谓生色界。非圣天中。依成实论。天人四轮。能摧八难。一住善处。生中国是。此除五难。谓三恶趣北州长寿天。二依善人。谓值佛世。此除一难。谓除佛前后。三发正愿。谓正见心。此除一难。世智辨聪。四植善根。此亦除一。盲聋哑等。又修五行。除此八难。一受持戒。治三恶趣。二乐行法施。除盲聋等。三正信解。除世智辨聪。四近善友。除生佛前后。五生中国。除生北洲及长寿天。菩萨常说初四种轮。或后五行。息除八无暇。故得果时。离三恶趣及八无暇。无暇总也。恶趣别也。

  经。自守戒行(至)禁之名。

  赞曰。寂静之中。下止恶因。有二。一受善起恶。二性自为恶。此初也。守戒不缺。自恶数悔。他恶不讥。他善能赞。故得果时。其国尚无犯禁之名。何况有见诸犯禁者。

  经。十善业道(至)来生其国。

  赞曰。此止性自为恶。十善业道。略以三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果。出体者。不杀等。身初三。不妄语等。语次四。无贪等。意后三。俱以思为体。三业之体。皆是思故。成唯识云。前七业道。亦思为体。不但后三体是思故。身语表彰意之思故。假名表业。此思熏种。假名无表色业。体实非色。显扬论云。身语二色。性非善恶。表善恶故。假名善恶。故体即思。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审虑所作故。二决定思。决定将作故。三动发思。正起动作故。取此第三。为业道体。二释名者。十者数也。善者顺理益物义。业者造作义。道者所游履义。能通生义。此思类别名十。能有顺益名善。体能造作名业。成唯识云。此第三思。为前二思所游履故。通生当来异熟果等。亦名为道。游履者。缘虑引发义。与成业同然。瑜伽论第六十说。思是业。非业道。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业道。贪恚邪见。业道非业者。随转理门。随萨婆多等说故。成唯识论。真实理门。又彼亦是真实理门。彼论意说。若业道思。造作游履。可名为道。由第三思非业道思所游履故。不与道名。成唯识中。但说第三思为他所游。通生当果。与业道名。不相违也。又身语表由思发故。假说名业。所作业故。思所履故。假名业道。瑜伽依此复说。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道。其实非业。可名为道。非能作故。邪见等三。彼此无别。释此别名。翻恶可知。如瑜伽论第八第九。三辨果者。有漏善业道得四非离系。无漏善业道得四非异熟。若互相资。各得五果。一一翻十恶业道说。如理应知。此中所言十善业道。极清净者。无漏业道。名极清净。非有漏故。明成佛时无异熟果。由行不杀。得后果时。寿量决定。离不与取故大富。上二皆等流果。离欲邪行故梵行。离虚诳语故所言诚谛。离粗恶语故常以暖语。上三皆增上果。离间语故眷属不离。此等流果。离杂秽语故。善宣密意。此亦增上果。离贪恚邪见。得余三种。此三皆等流果。此中合说离杀盗离间语贪恚邪见六业。得等流果。余四得增上果。今互相准。如理可知。即厌繁文。故略不说。皆如瑜伽第八第九五十九六十。对法第七。成业唯识等广说。旧经云。善和诤讼。是不杂秽语果。善宣密意故。密意者。谓隐心理。若绮饰文辞。便翳理故。正直语者。便能宣义。言必饶益。是无贪果。若贪欲起。不饶益故。不嫉不恚。俱无瞋果。次嫉之体即是瞋故。若依新文。便无疑难。

  经。诸善男子(至)则有寂静。

  赞曰。自下第二显严土因所为利益。于中合有十七转。分之为二。初之八转。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转相。有后之九转相。明严土因所生胜果。此初文也。旧有十三转。初之七转。牒上诸番。后之六转。严土所生。此中第五转止息者。合牒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转发起者。合牒前四无量摄事巧便菩提分法。发起自他二胜益故。此第八番寂静者合牒前二息八无暇自守戒行十善业道。寂众恶故。十八番中。第十六息无暇。第十七自守戒行。严此二因。人无恶器。严余十六因。器无恶人。旧经。初直心。次发行。发行合是深心。深心应是大乘心。然文倒错。发行为第二。道理难知。调伏者。牒上六度。伏六蔽故。如说行者无量摄事巧便道品。此四种修行故。第七方便者。即说八难自守戒行十善业道。此之三种殊胜方便。寂静恶故。

  经。随其寂静(至)严净佛土。

  赞曰。下有九转。显严土因所生胜果。于中有二。初之两转。明严前因感净土果。后之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此初文也。由严前因感胜众生。故言由此有清净有情。离恶而修于善。此乃菩萨本所欣求。乃为如来佛土清净。诸有情土。是佛土故。内有情界土。既为清净。外器界土。自亦清净。以心净故。佛土清净。

  经。随其严净佛土(至)诸妙功德。

  赞曰。下有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于中有二。初一转。能化利益果。后六转。所化利益果。此有二义。一是转法轮义。展转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严净已。便能化他。故有法教。法教既施。化生妙福。生天人中。受胜福故。次有漏闻思修三妙慧生。妙慧生已。无漏智起。无漏智起已。生无漏行。无漏行生已。即八识心一切清净心既净心已。得果圆满。无量妙德。无不具足。如是复名严净佛土。二是可施他义。彼有情土。既严净已。便可以十地教而教化之。有情土净。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无漏福。受十王果等种种福故。次后复有无分别慧生。无分别慧生已。复有后得智生。后得智生已。无漏行生。无漏行生已。八识心净。八识心净已。万德具足。遂致作佛。此愿由严净。土因已。感净土果生。感净土果生已。生此胜果。旧经此中唯有四转。??无妙福妙行二种。合智与慧。而为一转。

  经。诸善男子(至)严净自心。

  赞曰。如来广说中。下文第二劝发严心。有二。初劝后释。此初也。

  经。所以者何(至)严净佛土。

  赞曰。此释所由。诸修行者。自心严净。外感有情器土亦净。自心不净。何得净地。所以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上来但说有情为土。本所化故。不说器界。有情土净。器界自净。不说自成。

  经。尔时舍利子(至)杂秽若此。

  赞曰。说因圆满中有三。自下第三明决疑也。于中有四。一鹙子疑生。二圣者慰喻。三佛现净土。四鹙子疑除。此初文也。乘前严心。遂此疑生。若心净故。有情土净。有情土净。器与净者。牒前文也。莫我释迦因心不净佛土杂秽。勿者莫也。此言意显乃是我佛先心不净。今成佛土。秽若斯耶。梵言舍利。唐曰春莺。以母辨才。指喻为号。显彼所生。故名为子。少闻多解。声闻上首。故佛加持。令兴疑念。

  经。佛知其念(至)而盲不见。

  赞曰。下圣者慰喻有二。初佛喻。有三。一问。二答。三告。此初文也。

  经。对曰不也(至)非日月咎。

  赞曰。鹙子答也。

  经。佛言如是(至)而汝不见。

  赞曰。世尊告也。初总告。为众生罪故。不见我之佛土严净。后别告之。我土严净。而汝不见。法花经云。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又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乃至广说。即是此也。

  经。尔时持髻(至)最极严净。

  赞曰。下持髻喻。文有五重。一持髻告。二鹙子诘。三持髻喻。四鹙子指陈。五正理慰喻。此初文也。勿作汝心谓土不净。今此佛土最极清净故。旧文有三。无第二诘。乃合第三喻答。为第一。最后文中。复少差别。

  经。舍利子言(至)严净云何。

  赞曰。此鹙子诘佛净土相。

  经。持髻梵言(至)亦复如是。

  赞曰。此持髻喻。显庄严已前举喻。我见已下正示。欲界第六天。名他化自在。他为变化诸欲尘境。得大自在。而受用之。此最胜故。寄以为喻。虽知有漏非无漏喻。举近况远。令易解故。

  经。舍利言(至)秽恶充满。

  赞曰。下鹙子指陈。指所见秽。以徴前净。

  经。持髻梵言(至)为不严净。

  赞曰。下正理慰喻。有二。初显彼心不净故见秽方。后显菩萨心净便见净土。此初文也。净心高下。行不严净。复谓佛智意亦有高下。而便见土恒不清净。故诸异生及二乘位。皆见土秽。

  经。若诸菩萨(至)最极严净。

  赞曰。此显菩萨心净便见净土。内心平等。功德严净。亦复谓佛意乐亦复净。便见佛土最极清净。故十地菩萨所见之土。常极清净。旧文稍殊。不依佛慧者。乍似不修佛慧。应云不依佛之净不等慧。谓佛慧不平故见土秽。义意大同。

  经。尔时世尊(至)妙宝庄严。

  赞曰。自下第三。佛现净土。佛土义。以八门分别。一显差别。二出体性。三显因行。四彰果相。五释分量。六解处所。七共不。八诸门辨。第一显差别者。佛地论第七云。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自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净秽。法身土唯清净。或身有二。一实。二权。实即法身。权即生体。土随亦二。净秽如前。佛地经说。佛身有三。颂曰。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彼论云。自性法者。即是如来初自性身。体常不变。故名自性。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受用者。即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种种大法乐故。变化者。即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有情。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虽净法界体性无差。别而有三身种种相异。转变不同。故名差别。身既有三。土随亦尔。一法性土。二受用土。此二唯净。三变化土。通净及秽。成唯识论第十卷说。佛身有四。佛土亦尔。一自性身。依法性土。称赞大乘功德经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说彼经典。住法性土也。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佛地经云。住最胜光耀十八圆满也。四变化身。依变化土。此经所云住广严城也。初三身土。唯净非秽。后变化土。通净及秽。为十地菩萨。现身及土。非秽唯净。为地前菩萨二乘众现。通净及秽。若为分别烦恼及所知障未尽。未证二空真如者。所现身土。或净或秽。若为二分别障尽及已证二空者。所现身土。必是净故。佛地论说。三身有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亦同唯识。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胜天王会第三卷说。佛有十身。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第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天王白言。何位能得如来十身。佛言。初地得平等身。通达法性。离诸邪曲。见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净身。离犯戒失。戒清净故。第三地中。得无尽身。离欲贪嗔。得胜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习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观诸谛理。证法性故。第六地中。得离寻伺身。观缘起理。离寻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议身。方便善巧智行满故。第八地中。得寂静身。离诸烦恼戏论事故。第九地中。得虚空身。身相无尽。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种智。修圆满故。天王复言。佛菩萨身。宁无差别。佛言天王。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无差别。诸如来身。具诸功德。菩萨不尔。故功德异。广说无量譬喻显之。故知十身皆唯法身。法依义。既有十名。是故真如随于胜德。亦成十土。一遍行土。二最胜土。三胜流土。四无摄受土。五类无别土。六无染净土。七法无别土。八不增减土。九智自在土。十业自在土。亦随能证。别分十土。依义别故。佛地论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即花严经。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且随粗相配三身者。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后三受用。既即三身。土亦三土。更无别义。瑜伽第四云。复有超过净居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花严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第十地菩萨。当生其中。亦即十地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梵云摩醯首罗。即瑜伽所云大自在。第十地菩萨也。第十地菩萨。将成佛时。往色究竟上。坐大宝莲花。成正觉故。感得此土。既成佛已。土便无边。更无别处。对法第六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境界。况寻思者。此自受用土。唯佛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况非圣住有寻思者之所能知。虽有诸教种种不同。及如上说。身土差别。不过三四。更不释余。如理应知。第二出体性者。自性身土。即真如理。虽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体具恒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摄。非心心所。但依一如差别义说。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唯以无漏色蕴。香味触相续四尘间断。亦声五尘为性。体具事相色法功德。对法所言。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伺者。即是此土。他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第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器亦以无漏色蕴四尘五尘而为体性。譬如世间人王国土。以有情界及器世界以为体性。离二无别王国土故。由此他受用身所有净土。亦以成十地菩萨五蕴。及金银等所成四尘等器土。以为体性。此卷上说。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一切菩萨。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摄受严净佛土。乃至广说。十善业道土是菩萨佛土。菩萨成佛时。大富梵行乃至正见有情。来生其国。故知有情及彼器界。俱称佛土。持髻所言。我见释迦佛土严净。复有无量宝功德庄严。亦他受用土。持髻乃是第八地故。法花经言。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即他受用土。世亲菩萨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皆他受用土。此之佛土。佛所变化者。定唯无漏。菩萨变者。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变唯有漏。第六识或第七识及所变通无漏。其有情土。通以五蕴功德为性。其此器土。具十八圆满。佛变化身。还居自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如弥勒土净释迦土中。说无垢称经。足未按前。现秽非净。足按已后。暂令见净。说法花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十方佛。净而非秽。未集已前。秽而非净。涅槃亦云。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软。无有丘墟土石沙砾。亦化土摄。随所宜生。而现土故。此土亦以有情五蕴及器四尘等。以为体性。佛变唯无漏。余有情变。通有无漏。第六识及所变。通有无漏。余识及所变唯有漏。虽有种种众宝庄严。依法出体。外土唯色。内土通五。所化有情五蕴成故。或似有功德。或似无功德。第三辨因行者。此上经言。发起无上菩提心正。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发趣大乘有情。来生其国。纯意乐。善加行。上意乐。六波罗蜜。四无量。四摄事。巧方便。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修回向。善说息除八种无暇。自守戒行不讥彼短。十善业道。合十八种净修佛土。皆净土因。经下文言。成就八法生于净土。香台品言。堪忍世界辨诸菩萨众。成熟八法。无毁无伤。从此命终。生余净土。一作思惟。我于有情。应作善事。不应于彼希望善报。二作思惟。我应代彼一切有情。受诸苦恼。我之善根。悉必回施与。三作思惟。我于有情。应心平等。心无挂碍。四作思惟。我应于彼一切有情。摧伏憍慢。敬爱如佛。五信解增上。于未听受甚深经典。暂得听闻无疑无谤。六于他利养。无嫉妒心。于己利养。不生憍慢。七调伏自心。常省己过。不讥他犯。八恒无放逸。于诸善法常闲寻求。精进修行菩提分法。观无量寿经。广说诸观生净土因。乃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十念成熟。皆净土因。佛地经论。及摄大乘。皆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唯说无漏善根为因。虽有如是诸文不同。各随所化。机宜不同。宜闻说行。非定唯尔。故对法云。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之所引发。总而言之。净土因者。一由善根。二由大愿。若不修善根。佛土无因。不发大愿。佛土无缘。因缘具足。方感果故。如是世有友资爱取润。方感内外二土果故。要修众行。以愿为资。方得生于佛土之中。不尔便无见佛闻法生佛土义。总相虽尔。然佛四土胜因各别。谓法性土。唯以二空无分别智。为其因缘。证法性理。唯此智故。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后所得智。为其因缘。证事五蕴。唯此智故。他受用土。及变化土。唯以利他后所得智。为其因缘。般若经云。庄严佛土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佛土。是名庄严佛土庄严佛土。天亲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广如彼说。正与此同。此说佛土所化众生。其因乃别。其法性土。十地菩萨。亦以无分别智。为其因缘。圆满法性土。十地不生。分有证会。菩萨亦得。如前已说。故诸论云。初地已往生如来家。谓净法界。名如来家。于中证会。名为生故。自受用土。十地不生。知而不证。他受用土。十地菩萨后所得智。为其因缘。无分别智加行智等。为其助因。佛地亦言。无分别者。相资通论。理智不为事因缘故。若变化土。地前凡夫。以加行智。二乘亦以后所得智。为正因缘。此上所说。皆正因缘。若兼助因及缘助者。随应理土。以事行及愿为缘助得。若事土者。以理行及愿为缘助。生有漏土。以无漏为助。无漏土以有漏为助故。对法云。唯以大愿善根为因。而得生起。诸教所说。种种不同。皆随所宜。应时而说。非即决定。无垢所言。八法无疮。生于净土。佛地所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此二皆是他受用因。无垢经言。发起天上菩提心土。乃至十善业道。是为净修佛土者。通说有漏无漏二因相资。生于他受用土。亦可通说生变化净土。观经所说诸观。及孝养父母等。乃至十念。为净土因者。此有二义。一云。准摄大乘等。西方乃他受用土。观经自言。阿鞞拔致不退菩萨。方得生故。非以少善根因缘而得生故。无著天亲净土论言。女人根缺二乘种等皆不生故。摄大乘论云。非唯由愿方乃得生。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说十念力因生净土故。又说阿弥陀佛身量豪相如五须弥也。非他受用。何容乃尔。又观音授记经言。阿弥陀佛灭度之后。观音菩萨。次当补处。十地大形。说当补处。非他受用。是何佛耶。二云。西方通于报化二土。报土文证。如前所说。化土证者。鼓音王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亦有调达。亦有王城。若非化身。宁有此事。故观经说九品生中。有阿罗汉须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其土通是报化二土。若依前解。此是他受用身示现。亦有父母王国。实即无之。实无女人恶道怖等。九品生中。阿罗汉等。借彼名说。实是菩萨。二释任情。取舍随意。第四果相者。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彼论释言。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其土。谓法性土。即法性心。此不离于无分别智相应净识。识实性故。自他受用及变化土。皆不离于佛后得智相应净识。然识有异。自受用土。即第八识。他受用土。即第七识。其变化土。即前五识。随应是彼后所得智相应识故。十地菩萨。见法性土及他受用土。地前三乘。见变化土。皆随所应。不离见者有漏无漏能观净秽。故此经言。若欲勤修严净佛土。先应方便严净自心。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是严净佛土。天亲菩萨般若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故修智因果便识净。内识既净。外感众生及器世间国土皆净。广如经说。亦随见者所应之识。如前准知。第五分量者。佛地唯识皆说。法性土虽非色摄。不可说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自受用土。十地经说。第十地菩萨。得生大自在宫。有十果相现。有大宝莲花座。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量出。第十地菩萨。座登正觉。既成佛竟。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随法性土量无边故。他受用土。随十地菩萨所宜而现。或大或小。或劣或胜。前后改转。梵网经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座。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摄论等云。初地菩萨。悟十百门。见百佛土。一佛国土。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有百亿四天下。四天下各有一化佛。三千界中。有百亿化佛。初地菩萨。见百个百亿化佛一受用身。受用身居一大宝花台。花有百叶。叶即三千大千世界。一受用佛名卢舍那。百个百亿化佛名为释迦。不离一卢舍那身。有众释迦。二地菩萨。见一受用佛坐千叶莲花。乃至第十地见佛极大。花叶无边。且二地中。见初地所见十受用身卢舍那。千个百亿化身释迦。乃至十地。见九地所见无量受用身卢舍那。无量化身释迦。大千世界。佛数虽多。不离释迦之化。故名一佛所化。又小乘中。唯言一佛。无多化身。亦随彼机。说一佛也。或资粮道。见一四天下有一主佛。加行道中。见三千界有一立佛。初地以上。渐渐增故。故他受用土。其量不定。变化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亦无定限。随生所宜。一时现故。无垢称经。佛足指按。大千界净。无垢将至。预变毗耶一城为净。说法花经。初变大千。次变十方。各二百万亿佛国令净。后更重变。故知大小随时不定。璎珞经言。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卢舍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故作是说。第六处所者。其法性土。即真如理。无别处所。自受用土。亦充法界。更无别处。他受用土。佛地经言。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言。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相应所缘二缚。随增言超过三界故。是道谛善性所摄。彼有三释。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即三界处。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法花亦言。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十地所见。乃是报土。地前所见。乃是化土。随宜而现。何得定方别指一处。欲令众生起胜欣心。别指处所。随心净处。即净土处。化土必随三界处所。任物化生。即便现故。古人于此种种分别。三界之外。别有处所。以为净土。理必不尔。所化必有异熟识在。异熟识在。必是界摄。何得出界。由非界系。言超三界。非处有别。随所化故。第七共不共者。成唯识云。其法性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自受用土。虽一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余二佛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随应诸佛。各变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如是土众生。宜闻释迦弥勒弥陀。此等诸佛。即共变之。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如底沙佛。令释迦菩萨超九劫等。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由此变化他受用土。有共不共。第八诸门者。于中有十。一土主。二辅翼。三眷属。四任持。五事业。六摄益。七无畏。八游路。九所乘。十入门。第一主者。佛地经云。如来所都。谓诸佛土。诸佛为主。以殊胜故。非余所都。唯属世尊。或唯世尊摄受。非余。即三佛身。各于自土。为主非余。谓法性土体性唯一。法身为主。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名自为主。不相障碍。他受用土。及变化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各各随应摄受为主。不相障碍。二辅翼者。其法性土。及自受用。唯有佛居。而无辅翼者。十地菩萨。虽分能证。非是法身之能辅翼。法身无相。不说之故。他受用土。佛地经云。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谓此净土。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宜现粗妙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形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佛地论云。如是十地所变净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略有三义。有义无漏。自无漏种子愿力资故。变生净土。于中受用大乘法乐。能证真如。得真无漏。常见诸佛。故道谛收。有义有漏。谓自心中加行有漏净土种子愿力资故。变生净土。于中受用大乘法乐。七地已前。烦恼现起。十地修道烦恼。及所知障种。在第八识体。能持彼故。现受熏故。犹是有漏无记性摄。故非无漏。又非有情有二实身。身既有漏。所依净土云何无漏。故唯有漏苦谛所摄。如实义者。十地菩萨。自心所变净土有二。第八所变。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故摄故。为有漏身之所依故。虽无漏善力所资熏。其相净妙。而是有漏随加行等所现亦尔。若随后得无漏心变净土影像。是无漏识相分摄故。从无漏善种子生故。体是无漏。道谛所摄。其变化土。三乘众集。二乘圣人菩萨凡夫之所集故。佛所变者。唯是无漏。余所变者。有义唯有漏。无漏后得不能变为净土相故。有义亦无漏。无漏后得随佛所变增上缘力。亦变事相。理不乖违。故此释善。第三眷属者。佛地经云。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其法性土。自受用土。二无辅翼。无相如前。他受用土。唯有天人。以为眷属。无有余类。虽超三界天等仍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为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轮王众。眷属围绕。或佛自化。或诸菩萨化作此类。住持净土。庄严供养。引导他方。翼从如来。无量寿经亦言。命命鸟等。皆是阿弥陀佛之化作。化为二乘。庄严净土。亦复如是。变化土中。亦以真实八部辅翼。他受用土。菩萨为真。二乘八部。皆为权现。非是真实得生中。变化土中。二乘八部。皆是真实。十地菩萨。皆为权迹。十地不应生变化土。权示化形生于中故。第四任持者。法性二依。不假任持。自受用土。自法乐持。他受用土。佛地经言。广大法味嘉乐所持。十地菩萨。大乘法味喜乐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义。已超三界。性是无漏。能断有漏。不应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如有漏法。虽障无漏。然持有漏。得名为食。无漏亦尔。虽断有漏。然持无漏。云何非食。诸佛菩萨后得妙智。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又正体智。受真如味。生大喜乐。法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名为食。七地以前。犹分段生。非不资于段触等四。八地以上。及一切佛。不资段食。可说资余。诸论说为示现依止住食摄故。若变化土。实资四食。亦得资法味为食。如闻妙法花六十劫住故。然此经下菩提分品言。既餐不死法。还饮解脱味。以涅槃不死而为食者。所证妙境。生于喜乐。可名食故。能持无漏。亦与食名不相违也。然此食体。诸教不同。广如别章及法花疏。第五事业者。其佛法身。或唯自利。为二身依。或通二利。自受用身。唯有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佛地经云。作诸众生一切义利。佛虽寂定。由先所修。如行愿力。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他受用土中。多说妙法。少作神通。作利十地菩萨义利。变化土中。多作神通。少说妙法。作利三乘一切义利。第六摄益者。自性身土。及自受用。已断圆满。不说摄益。其他受用摄益义者。佛地经云。灭诸烦恼灾横缠垢。即诸烦恼名缠垢。如是即名诸灾横因。烦恼缠垢。此中无故。所作灾横此中亦无。或烦恼者。即十烦恼。三界见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种。缠有八种。谓无惭无愧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悭。垢有六种。谓害恨恼谄诳憍。灾横即是彼所发业。及所得果。所知障中。种名烦恼。现起名缠垢。离此二种。名为摄益。如世封主。虽不摄受。但不为灾。对户亦言主摄益我。此亦如是。又现证得得解脱烦恼灾横缠垢殊胜福智。故名摄益。化身二中。二乘圣者。唯此亦尔。凡夫菩萨。虽未永断。制伏现行。亦名摄益。地前名为损力益。能转道故。然此诸位。分别二障。此心中渐能制伏。于四善根加行道中。能顿伏尽。初地顿断。名为摄益。俱生二障。加行道中能渐伏之。十地随应能渐断之。初地已上。能顿伏尽。故名摄益。第七无畏者。内无损益。外无怖畏。法性身土。自他受用。及变化身。久已无畏。佛地经云。违离众魔。魔即四魔。是怖畏因。由此能生诸怖畏故。佛皆无彼。故无怖畏。他受用土。十地菩萨。离粗四魔。无五怖畏。烦恼蕴死。渐断位次。随应说之。其义可解。变化土中。三乘圣者。亦分能离。十信菩萨。八相成道。能伏天魔。加行道中。亦能制伏分别烦恼。离烦恼魔。十住第四生贵住中。舍离生死。出三界故。分离死魔。入初地时。分离分段死。亦名分离五蕴之魔。是故无畏。第八游路者。佛地经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彼论释言。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无分别智。为法性土所游之路。大慧即是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为二受用。及变化路。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通生净土。故俱名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是法性土。及自受用路。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是他受用。及变化路。上说佛已。十地菩萨大念者闻慧。大慧者思慧。大行者修慧。以此三慧。随其所应。亲疏相资。为其有漏无漏土路。三慧皆通有无漏故。若变化土。地前三乘。亦以三慧。为其游路。二乘修慧。亦通无漏。凡夫菩萨。唯是有漏。为其游路。第九所乘者。御此所乘。行彼路故。佛地经言。大止妙观以为所乘。止谓三摩地。等持也。观谓波罗若。慧也。止观等运。故名所乘。路是总位。位中止观。别名所乘。佛之三身。恒乘于此。入三佛土。十地菩萨。乘此入于他受用土。地前三乘。随应前乘此止观品。入于净土。若化秽土。通散定慧。以为所乘。不尔无由生佛土故。第十入门者。从此入门。御彼入故。佛地经言。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解脱者涅槃。缘之妙智。名之为门。或无漏智。亦名解脱。离系缚故。因此三门。入净土故。且一义云。因无相门。入法性土。观法无相。证真如故。因无愿门。入自受用土。于三界中。无愿求故。因空门。入他受用及变化土。达二无我。入二土故。或云三门皆入三种佛土。论说三门。或各别观三种自性。或皆能观三种性故。此说佛门。若诸菩萨。因此三种无漏之门。入他受用土。若地前二乘。亦因三无漏或复有漏。入于化土。凡夫菩萨。唯因此三有漏等持。入于他土。不名解脱门。非无漏摄故。理实他受用及变化土。皆有事乘游路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其法性土。及自受用。皆量无边。不说别有事门等相。他受用土。既有分限。皆依莲花而方建立。佛地经云。大宝莲花之所建立。观经亦言。作悬鼓想。有莲花座。化土不定。或有或无。唯此佛土。无莲花故。佛现土中。文有其三。一明佛现。二举喻彰。三显众观。此初文也。菩萨之心。由来见净。声闻劣意。未睹净方。令变下情。令见净刹。故假指按大千方变。此化净土。令凡见故。

  经。譬如功德(至)宝庄严土。

  赞曰。此举喻显。宝庄严佛。他受用身。宝庄严土。即无漏土。佛身不改。唯土变净。举他报土。以喻化土。或假喻显。佛举宝身。其土亦尔。

  经。一切大众(至)坐宝莲花。

  赞曰。下明众观。暂变彼心念为平等。故见坐花。见土亦净。未久心净。故令暂见。久者必由行成。近者佛令可得。

  经。尔时世尊(至)佛土不。

  赞曰。下第四鹙子疑除有三。初指土为问。次鹙子喜答。三述理除疑。此初文也。

  经。舍利子言(至)严净悉现。

  赞曰。此鹙子喜答。

  经。告舍利子(至)杂秽土耳。

  赞曰。下述理除疑。此文有三。初总告。次喻示。后结成。此初文也。若者如义。我心久净。土净如此。为愍劣生。随现劣生土。土本非我所严故。三乘众生所宜见故。

  经。舍利子(至)其食有异。

  赞曰。此喻示也。妙高山顶三十三天。四面各八。帝释居中。而为主故。旧言饭色。色见类义。

  经。如是舍利子(至)所见有异。

  赞曰。下结成也。此且总成。佛土虽同。唯释迦土。有情心异。见净秽殊。地前三乘。见土秽故。十地菩萨。恒见净故。

  经。若人心净(至)妙宝庄严。

  赞曰。下别结净。如有持髻心净。便是净故。

  经。当佛现此(至)正等觉心。

  赞曰。下品第四段利益圆满。有二。初大乘益。后小乘益。大乘益中。初明二益。后摄神足。此初也。初得无生在初地。任运无生在八地。既闻严净。明彼未知佛之净土。今得无生。故入初地。或时无生。得入八地。发心有二。一创发。始入初劫。二无漏发。在初地前。未得初地。故知发心方入初劫。

  经。时佛世尊(至)还复如故。

  赞曰。无变净方。令兴大意。大果斯得。故摄神足。虽小果亦证。无不为斯现净土故。所以后说。

  经。求声闻乘(至)善解脱。

  赞曰。下明小益。知无常者。见土转变。顺无常理。违苦谛故。此文见道。远尘者无间道。断障故。离垢者解脱道。离垢证无为故。得法智故。名法眼净。永离诸漏。烦恼障尽。离所缘缚也。心善解脱。离相应缚也。此明证得阿罗汉果。旧云。不受诸法。不取我我所。不受生死果故。意解者。心解脱故。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末)

  天保六乙未中冬中七日昼写毕沙门游识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9:50 , Processed in 0.15142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