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布施网共修 于 2017-8-23 22:37 编辑
第六十五问:“街头巷议最伤感的是一些老人,在骂子女如何不孝;微信圈里传播最火爆的是一些贫困老人,在子女眼里不如宠物狗。心有良知的人要问,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哪里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只剩物质了吗?过去只听过拜金主义的名词,现在有点领悟实义了,未来什么样算是不敢往下想,太可怕啦!”不知依佛教义理,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在古人心里,子女善事父母者为孝;这种善行美德,是做人必备的道德品质,也是做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经国家代代君主规范,经儒教不断丰富完善,从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到生命延续的传宗接代,至血缘关系的伦理准则,形成了传统孝道,并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孝文化;即“人性天赋,”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人人都是生而具备。还有以孝悌为核心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会说话的儿童,到百岁老人,皆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的原义,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无后为大的原义,为“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而不是现代人荒谬的解释,不娶无子为大。又将不赡养父母,不尽“反哺”义务,规范为五不孝;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道是古人一种博大的理想境界,也是做人德行的最高表现。孝道的本质是敬,根基是仁,核心是德,高尚是品,源泉是善,道理是真,百善是先,立身是本,价值是义,纽带是亲。可以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命题,为人人自愿遵守的终极法则。在忠君爱国上,训诫为“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理政之道在于理德,理德之道在于顺应民心、官民和睦、上下无怨,自然会万国敬仰,百姓欢心,天下太平,灾害不起,祸乱不生,社会安稳。故孝道即有传统文化理念,又有社会制度礼仪,可概括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争、善终。 在近代中,将孝道的作用归纳为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塑造文化五个方面,只留文化符号的躯壳,而无践行的实义。在演化中,将孝道归类于封建主义,定性为禁锢进步思想的精神枷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舆论工具,愚弄人民大众的精神鸦片,是反人类、反社会、反人性的头号帮凶。总结出十大罪状;一是超级反动派鼓吹的信条,虚伪残酷;二是一生只为别人活着,是灭绝人性,使其丧失灵魂;三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散发着腥臭的味道;四是只论长幼尊卑,不论是非曲直;五是报恩高于一切,使人违心做事;六是世界上最大的邪教,使人失去进步方向;七是一切社会不公平的根源,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八是投机取巧的理由,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九是反时代的反动思想,扼杀创新力量;十是不适用神圣的道德,必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在实际中,将孝道绝对化为赡养年老体衰的父母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应尽的义务;将孝道极端化为子女一方一味的付岀,任何人都会寒心;将孝道扭曲为子女并非单方面欠父母的,父母也欠子女天伦之乐的情感;将孝道妖魔化为祭祀亡故的父母祖先,为搞封建迷信活动。在变革中,孝道的形式在变,而孝道的内含没变;因为孝是天地法则赋予人的本性,又从人类本性流出;所以孝道既是道德文明的端点,又是道德文明的底线;一旦突破底线,就等于一切没有底线。发生不能孝敬父母的现象,及发生一切不道德的事项,都不足为怪。若对生我的人不尽孝道责任,对我生的人也难尽义务;如新闻报导某地有一自生自卖子女团伙,涉案成员六百多人,并在当地形成了一种常态环境,多么颠倒的观念,哪有伦理亲情可言。还如,有多少公众名人与达官显贵,悄然移居国外,忠他君爱他国去了,而且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部分青年精英的梦想;并流传一种博论,“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是执政者的国家,天下是民众自己的天下。”据公开报导,近几年查处的贪官数量也十分惊人,且桃色新闻满天飞,还自以为荣呢! 佛教对孝道的内含义理,比儒教与其他宗教的内含义理,要广泛得多;首先佛教的孝道是礼敬供养父母、佛、法、僧、君、亲、师,孝顺父母先于佛,大于道,高于义;其次戒名为孝,孝为制止一切恶,广行一切善,是一切戒行的根本;然后一切众生是我往昔父母,地水是我本体,火风是我先身,慈悲救济生命,依法救度慧命;最后是念佛行善,举办各类法会,仗佛功德力超度七世以来及无量劫生生世世的父母,使之离苦得乐,善生人天。当然,还有孝顺父母者,善有善报,人天亲近,善神护佑,多福多寿,家丁兴望,荫及子孙;还有不孝顺父母者,心常怨恨,贪吝狠毒,多遇恶缘,鬼魅缠绕,常遭灾祸,鸮獍恶报;还有若遇孝顺子女,应感佛恩,知善行而得福,继而供养三宝,广修善业;还有若遇不孝顺子女,应知忏悔往昔诸恶业,凌辱二亲、诽谤三宝、两舌恶口、诸多邪见等,因缘和合,感召今世讨债叛逆。佛教中孝道义理无尽,趣味广泛;如有一佛教故事,说有一人去往西天拜佛,想见佛一面,当走数月后见一和尚,和尚告知“佛已知你想见他,已经在你家里,你当速归,见有一人反穿衣、倒穿鞋、大饼贴到门框上的便是佛。”这人急忙赶回家后,见自己的母亲正是如此;便问怎么回事,母亲告知,“正在贴饼子,邻居报信说离家近一年的儿子回来了,高兴之中将手中的面贴在门框上,找件衣服披到身上没看反正,拖拉着鞋往屋外走急着见儿子。”这人醒悟感言,“在家敬父母,胜似远烧香。”还有宣化法师为母茅蓬守孝,本焕长老燃臂孝母等,皆为人间师表,大众楷模。当然,佛教中的孝道义理,与儒教及其他宗教的义理皆能融合,又义理各表,相得益彰,互不为碍;如天主教中的孝道有平等自由,平等是在天主前一切人权地位的平等,自由是在教法自我约束下的自由;而不是绝对平均、等同无别的平等,也不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自由。佛教中的孝道有平等自在,虽义理有别,但大同小异。20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