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1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五)《抉择现观庄严论八事七十义之胜方便》。 (廿六)《廿僧之探究》。
(十二)、漾间?噶微啰追
(廿七)《第五品论义颂----明慧颈严》。此为《现观论》第五品之注。
(十三)、 达玛巴多罗
(廿八)《现观庄严论之摄义 ---- 般若钥》
(十四)、龙堆喇嘛阿旺:啰桑
(二九)《般若波罗蜜多所出名数》。此书明‘八事七十义’。
(十五)、蒋贝贾措
(三十)《般若波罗蜜多之探究----去迷之恒河水,不败口授》。
(十六)、格桑拉旺
(三一)《般若波罗蜜多之要诀现观庄严论显明般若义释》。
(十七)、滇悲尼玛?啰桑
(三二)《般若波罗蜜多八品之探究----巧笑智者之颈严》。
(十八)、滚汤巴?棍秋滇悲种昧
(三三)《般若波罗蜜多初品之探究----未完成之旁注》。
(十九)、作者不确定者
(三四)《杰?汪秋挡巴集论义精要,答诤般若波罗蜜多经论诸难处者》。 (三五)《显明现观庄严论义之教理宝藏》。此为《现观论》之详解。 (三六)《般若波罗蜜多之探究----智者颈严之美鬘》。此为《现观论》之详解(注92)。
此外,日本大谷大学?真宗综合研究所所编《西藏文献目录》中,尚收录有如下几部相关之注疏:
(二十)、松巴堪布?乙希贝纠尔
(三七)《八事七十义指引----如意芽》。 (三八)《现观庄严论难处总义摄略----新慧颈庄严》。 (三九)《廿僧总义摄略》。
(廿一)、娑南扎卑贝?南倔秋亟得
(四十)《般若波罗蜜多之要诀现观庄严论俱释心要庄严疏义善说----显明般若义之灯》(注93)。
(廿二)、漾滇?噶微啰追
(四一)《集圣?八千颂大疏现观庄严光明之关要----启开见经义之眼》。 (四二)《般若波罗蜜多现观庄严论句义不败口授注》。
从上列注疏看来,最受西藏学者欢迎的,显然是师子贤的《明义释》,因为有不少注疏是针对《明 义释》而加以疏解的。其次是宗喀巴弟子达玛仁清的《心要庄严疏》----(十),解释此疏的作品有三 部。此外,西藏学者承袭印度晚期大乘佛学的学风,因此他们注解《现观论》时,基本上还是采用‘瑜 伽行中观派’的观点。不过也有人突破传统的拘限,尝试以‘应成派’(thal-'gyur-ba)的见解释论, 自创一格。如却旺扎卑贝所著《现观庄严论究竟观点应成释----显明要义之月光》(注94)即是一例。显 然,西藏的般若学除了承袭之外更有创新。
玖、《现观庄严论》对印、藏佛学的影响
弥勒作《现观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容易了解、忆持《大品般若经》。像这样的一部论典, 在印、藏佛教史上究竟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这是个值得留意的问题。因为此一事实,可以客观反映出 《现观论》的价值,和它在印、藏佛学家心目中的地位。 大体说来,一部经论对佛教学术思想的影响,可由后代学者注疏的数量见其端倪。相关之注疏愈多, 显其本典之影响力愈强;反之亦然。因为一部能针砭时弊、振奋宗教心灵的经典,必然众人争赌、相互 传习研究。于是学而有成者,巧运其匠心,或提示经中微言,或阐明论文大义,或推演新说,或总摄要 义,以应各类众生之需求。久而久之,相关注疏之数量自然与时俱增。曾深远地影响大乘佛学的《中 论》,其注疏多达十五部(注95)。实为最佳之例证。而熔深见广行于一炉而造出的《现观论》,其注疏 数量较诸《中论》,如前所示,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对大乘学术思想之启发与影响不言可喻。 此外,从史料的记载,亦可约略窥出《现观论》广泛流传之梗概。多罗那他于其名著《印度佛教史》 中,曾经述及配合《现观论》而讲说之般若学,在晚期大乘佛学发展中受到重视的情形。他说:‘达磨 波罗(Dharmapala,约 810- 875 A.D.)王即位之时,以师子贤、智足为上师,于一切处普弘 《般若波罗蜜多》与《吉祥密集》,置通达《般若》与《密集》之班底达于上首。……建讲说《般若》 之道场卅五所。……此王而后,亦唯《般若》之弘传极一时之盛。’(注96)这段史料显示:印度大乘佛 学发展到第九世纪,中观与唯识义理之争显然已成历史陈迹。取而代之并且广受欢迎与重视的,成了调 合中观与唯识二家思想的般若学----《现观庄严论》,并于其中阐明修道的现观次第。从《般若》与 《密集》并列,以及当时卅五所讲说般若道场的盛况,不难看出般若学受到重视的程度。 印度晚期大乘佛学这种重视般若的学风,后来逐渐传入西藏,也蔚成了西藏佛学的主流。《青史》 (Deb-ther sngon-po)记载:‘(阿底峡)尊者,来到桑耶住伯嗄寺中,与译师共同译出了《二万五 千般若光明释》……,对闻法众讲授了一次《现观论》。由于仅粗略而说,未满足听众心愿,复作了一 次详广的讲说,由洽达?敦巴作了纪录。因此普遍传称为‘康传现观论’。继续说《二万五千般若光明 释》时,据说闻法者仅有十四位格西。’(注97)《青史》又说:‘峨译师(rNgog lo-tsa-ba,1059- 1109 A.D.)之首要弟子为哲?谢饶把尔。他对介内寺及其他大众,广为宣说根本法类及《般若波罗蜜多》 经论二者……著名的嗄穹仁漠,本名叫选奴楚称,也在阿?蒋秋耶协座前学习而后作《现观论小注》 ('Grel chung='Grel-pa don-gsal)与《般若摄颂》('Phags-pasher-phyin sdud-pa tshigs-su-bcad-pa) 等多种论释之疏。……勇滇生格对我(即作者GosgZhon-nudpal,1392-1481)的上师----释迦旺秋 ( Shakya dbang-phyug )讲授《现观论明义释》廿六次……’(注98)《青史》又说:
‘至尊仁达瓦(Red-mda'-ba,1349-1412)依止大善巧师梁温衮嗄学习波罗蜜多经,后来经弟子等 劝请而作《现观论明义释》之疏。宗喀巴大师亦从仁达瓦座前听受此教,而后作《金鬘疏》。……后来 贾操杰、达玛仁清(Dar-ma rin-chen, 1364-1432)着《明义释》之疏,此书于今流通甚畅,已成广利 有情之论著。’(注99)
以上这三段史实显示:西藏在十二世纪前后,已经形成学者普遍讲说、著述《现观论》的学风,到 十五世纪后半尤其兴盛。而时至今日,
《现观论》仍为三大寺学僧必习的五部大论之一,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孔慈也说:‘在印度和 西藏,数世纪以来,《现观论》一直被当作《大品般若经》的主要注释,然而中国却无人知晓……此论 虽稍嫌型式化,但对于任何一位想研习《大品般若经》的人而言,它确实是无价之宝。’(注100)从以 上《现观论》注、疏的数量,以及史料所载般若学在印度、西藏弘传的情形,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现观 论》对印、藏佛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虽然《现观论》与《般若经》的配合,并非十全十美,有些地方 仍嫌过于勉强。但是事实证明,弥勒为了使人易解《大品般若经》而创作《现观论》,对后世影响至深 且钜,其成就无疑是空前的。倘若《现观论》及其相关注疏亦能及早传入汉地,与《大智度论》相互发 明,或许式微于汉地的般若学也会展现出另一番新兴的景象。
※本文原有八个论题,其中‘论名略释’及‘现观论的性质’的前半,曾于《西藏研究会讯》第四 期发表。然因此二部份与本文其他论题有关,故于稍作修改之后一并纳入本文。
注 解
(注 1) 文 中 所 引 书 目 及 论 文 ,见 Edward Conze, The Praj naparmita Literature.(Second edition. Tokyo : The Reiyukai, 1987 )pp.19-44.
(注 2) 贞 兼 绫 子 编 《佛 教 庄 严 论 的 研 究 》(东 京 ,山 喜 房 佛 儒 林 ,昭 和 47 年 ),页 三 一 八 。
(注 3) 见 (注 1)引 书 ,P.16
(注 4) 同 (注 1)。不 过 吕 澄 认 为 :‘《金 刚 经 》的 出 现 ,要 比 《八 千 颂 》 早 一 些 ,约 公 元 五 ○年 左 右 。(见 《印 度 佛 学 思 想 概 论 》,[台 北 ;天 华 出 版 社 翻 译 本 ,民 国 七 十 年 ]页 九 三 、九 九 )
(注 5) 见 (注 1)引 书 ,P.10 。另 外 ,关 于 《二 万 五 千 颂 般 若 经 》的 发 展 , Lathcoe 认 为 有 三 个 可 能 的 发 展 时 期 。(a): 1)竺 叔 兰 (Moksala )译 本 (公 元 291 译 出 ?); 2 )什 译 (430-404 )与 译 本 (659-663 );( 3 )改 订 本 。(b): 1)竺 叔 兰 译 本 与 什 译 本 ; 2 )奘 译 本 ; 3)改 订 本 。 参 Nancey R. Lethcoe ‘Some No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 BISAMAYALANKARA, the Revised PANCAVIMSATISAH ASRIKA,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Unrevised PANCAVIMSATISAHASRIKA ’, JAOS 96, 1976, P.510-11.
(注 6) 见 (注 1)引 书 ,P.11.
(注 7) 见 宗 喀 巴 所 着 《金 鬘 疏 》,日 影 印 本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 V.155, Ja, 14a5 -8 。另 见 (注 1)引 书 ,PP.101-2 。
(注 8) 见 注 (1)引 书 ,P.11 。
(注 9) 见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154, Ja, 11b4 。又 《金 鬘 疏 》中 所 引 《大 乘 庄 严 经 论 》之 颂 文 ,汉 译 本 较 略 ,仅 五 字 一 句 :‘譬 如 庄 美 质 ,临 镜 生 胜 喜 ;妙 法 庄 严 已 ,得 喜 更 第 一 。’(见 大 正 藏 ,册 三 一 ,页 五 九 ○下 )。
(注 10) ‘慈 氏 五 论 ’又 名 ‘慈 氏 五 法 ’(Byams-pa'i-cho s-lnga )。藏 传 与 汉 传 的 这 五 部 论 ,略 有 不 同 。汉 传 之 五 论 为 : (1)、《瑜 伽 师 地 论 》(Yogacarabhumisastra )。此 论 藏 传 为 无 着 所 作 。 (2)、《分 别 瑜 伽 论 》(Yogacaravibhangasastra ) 。此 论 已 失 传 。 (3)、《大 乘 庄 严 经 论 》(Mahayanasutralankara )。 (4)、《辨 中 边 论 》(Madhyantavibhagasastra )。 (5)、《金 刚 般 若 经 论 》(Vajracchedikasutr -asastra )。 其 中 (3)、(4) 二 论 汉 藏 所 传 相 同 ,而 (1)、(2)、(5) 三 论 ,西 藏 另 有 所 传 如 :
(1)、《现 观 庄 严 论 》(Abhisamayalankara ) (2)、《辨 法 法 性 论 》(Dharmadharmatavibhanga ,Chon dang chos-nyid rnam-'byed ) (3)、《大 乘 最 上 要 义 论 》(Uttaratantra, Theg-chen rgyud bla-ma' ibstan-bcos )。 此 论 勘 同 汉 译 本 “究 竟 一 乘 宝 性 论 ”,但 汉 译 本 题 名 坚 慧 所 造 。
(注 11) E.Obermiller, History of Buddhism(Chos-'byun g) Part Ⅱ :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by Bu-ston, translated from Ti betan.Heidelberg ( Leipzig, Harrassowitz, 1932. ) P.139.另 见 郭 和 卿 译 ,《佛 教 史 大 宝 藏 论 》(北 京 :民 族 出 版 社 ,1986 ),页 一 三 六 。此 段 文 字 ,汉 、英 二 译 本 出 入 颇 大 ,然 因 无 原 文 可 对 ,今 依 汉 译 本 。
(注 12) "In view of what Demieville has said,in BEFE O XLIV, 2, 1954, PP.381, 434,it appears rath er unlikely that Maitreyanatha should be reg arded as an historical person." 见 The Prajnap aramita Literature. P.102.
(注 13) 印 顺 着 ,《说 一 切 有 部 为 主 的 论 书 与 论 师 之 研 究 》(台 北 :正 闻 出 版 社 ,民 国 七 六 年 版 ),页 六 四 ○。
(注 14) 见 (注 1)引 书 ,P.101.
(注 15) 同 (注 14) 。
(注 16) 宇 井 伯 寿 着 ,《印 度 哲 学 研 究 》(东 京 :岩 波 书 店 ,一 九 二 四 年 ),页 三 五 五 -四 四 一 。
(注 17) 《印 度 佛 学 思 想 概 论 》,页 二 一 五 。
(注 18) 狄 雍 (de Jong )原 着 ,霍 韬 晦 译 ,《欧 美 佛 学 研 究 小 史 》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香 港 :佛 教 法 住 学 会 ,1983 ),页 八 六 。
(注 19) 吕 澄 着 ,《印 度 佛 学 思 想 概 论 》,(台 北 :天 华 出 版 社 影 印 ,民 国 七 十 年 版 ),页 二 一 四 ~一 五 。
(注 20) 法 尊 译 注 ,《现 观 庄 严 论 略 解 》(台 北 :佛 教 出 版 社 ,民 国 六 七 年 版 ),卷 一 ,页 四 。
(注 21) 同 (注 20) ,卷 一 ,页 六 。
(注 22) 同 (注 1)引 书 ,The Prajnaparamita Literature.P.104.
(注 23) 法 尊 撰 ,‘现 观 庄 严 论 中 八 品 七 十 义 略 解 ’。(《现 代 佛 教 学 术 丛 刊 》[台 北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册 四 五 ,页 一 四 三 )
(注 24) 同 (注 1)引 书 ,P.12.
(注 25) 见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一 ,页 一 五 。
(注 26) 见 师 子 贤 着 ,《现 观 庄 严 论 译 》(mNgon-rtogs-rg yan-gyi-'grel-pa 或 Grel-pa don-gsal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No.5191 ,V.91, Ja, 101 a6-b4 。
(注 27) 罗 什 译 ,《大 智 度 论 》(台 北 :真 善 美 出 版 社 )。卷 三 八 ,页 一 ○ 四 -五 。
(注 28) 见 大 正 藏 ,册 廿 七 ,页 二 七 六 下 。
(注 29) 见 《大 正 藏 》卷 三 八 ,页 二 七 六 下 。
(注 30) 见 大 正 藏 ,册 廿 七 ,页 二 七 八 中 -下 。
(注 31) 同 (注 1) 引 书 ,PP.38-9.
(注 32) 见 拙 文 ,宗 喀 巴 ‘现 观 庄 严 论 金 鬘 疏 大 乘 廿 僧 释 义 ’(《中 华 佛 学 学 报 》,第 一 期 ,七 十 五 年 ),页 一 八 一 ~二 二 八 。另 见 Conze, The Large Sutra on Perfect Wistom.(BerKekey: U.Cal.,1975 ) P.66-75.
(注 33) 僧 睿 撰 ,‘摩 诃 般 若 波 罗 蜜 经 释 论 序 ’。见 《大 智 度 论 》,页 二 二 。
(注 34) 吕 澄 撰 ,‘杂 阿 含 经 刊 定 记 ’(《内 学 》第 一 辑 ,页 一 ○八 ~一 ○ 九 )
(注 35) 印 顺 编 ,《杂 阿 含 经 论 会 编 》上 册 (台 北 :正 闻 出 版 社 ,民 国 七 五 年 版 ),页 一 三 。
(注 36) 大 正 藏 ,册 三 ○,页 八 五 三 下 。
(注 37) 见 (注 35) 引 书 ,中 册 ,页 二 三 四 。
(注 38) 大 正 藏 ,册 三 ○,页 八 五 九 上 。
(注 39) 见 (注 35) 引 书 ,中 册 ,页 二 三 六 。
(注 40) 同 (注 35) 。
(注 41) 同 (注 39) 。
(注 42) 同 (注 39) 。
(注 43) 见 (注 39) 引 书 ,中 册 ,页 二 三 八 -四 八 。
(注 44) ‘四 择 摄 ’共 有 六 个 总 囗 囗 南 ,卅 七 个 别 囗 囗 南 。若 将 总 摄 颂 中 的 每 一 项 ,算 做 一 个 要 义 ,则 总 计 有 ‘卅 八 要 义 ’。又 ,将 别 摄 颂 中 的 每 一 项 ,算 做 一 个 细 目 ,则 总 计 有 ‘三 百 一 十 二 细 目 ’。详 见 (注 35)引 书 , 上 、中 二 册 全 部 。
(注 45) 参 大 正 藏 ,册 三 ○,页 七 七 三 上 。
(注 46) 参 大 正 藏 ,册 三 ○,页 四 一 九 上 。
(注 47) 参 大 正 藏 ,册 三 ○,页 七 五 三 中 。
(注 48) 参 E.Obermiller, The Doctrine of Prajnaparami ta as exposed in the AB-HISAMAYALAMKARA of MAITREYA. (Talent, Oregon,Photographic Reprint, 1984) PP.61-84.
(注 49) 参 《现 代 佛 教 学 术 丛 刊 》,册 四 五 (台 北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民 国 六 十 七 年 )页 一 四 三 ~一 六 ○。
(注 50) 参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154, Ja, 60b 5-61b 2 。
(注 51) 此 处 原 为 Tshig-don (句 义 )。由 于 《现 观 论 》之 注 疏 中 没 有 名 为 Tshig-don 者 ,故 暂 改 为 Tshig-gsal 。
(注 52) 同 (注 50) 书 ,68a3-77a5 。
(注 53) 参 大 正 藏 ,册 一 六 ,页 六 九 七 上 。
(注 54) 参 印 顺 着 ,《空 之 探 究 》(台 北 :正 闻 出 版 社 ,民 国 七 十 五 年 , 页 一 五 ○,二 一 ○。
(注 55) 见 (注 54) 书 第 四 章 ,‘龙 树 ----中 道 、缘 起 与 假 名 、空 性 之 统 一 ’。
(注 56)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一 ,页 一 七 。
(注 57) 同 (注 56) 引 书 ,卷 二 ,页 三 。
(注 58) 同 (注 56) 引 书 ,卷 三 ,页 二 二 。
(注 59) 日 本 影 印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154, Ja, 5a5 。
(注 60) 同 (注 59) 引 书 ,5b3-4
(注 61) 见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二 ,页 五 。
(注 62)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一 四 三 下 。
(注 63) 《大 乘 阿 毗 达 磨 集 论 》将 ‘菩 萨 于 定 位 ……’等 二 颂 归 属 佛 说 (见 大 正 藏 ,册 三 一 ,页 六 八 七 )。《成 唯 识 论 》中 未 说 明 出 处 ,只 说 :‘颂 曰 菩 萨 于 定 位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四 九 中 )。
(注 64) 见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一 ,页 二 ○。
(注 65)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一 四 二 下 。此 资 料 由 惠 敏 法 师 提 供 ,特 此 致 谢 。
(注 66)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四 九 中 。此 句 引 文 系 由 惠 敏 法 师 提 供 , 特 此 致 谢 。
(注 67) 见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一 ,页 一 一 。
(注 68) 见 前 引 书 ,卷 一 ,页 十 二 。
(注 69)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卷 二 ,页 五 九 六 中 。另 见 (注 10) 。
(注 70) 见 《现 观 论 略 释 》,卷 四 ,页 一 八 ○。又 ,请 参 考 (注 1) 引 书 , P.102 。
(注 71)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四 四 ○下 。又 ,请 参 考 (注 1)引 书 ,P.102 。
(注 72) 见 引 书 ,P.102.
(注 73) 见 大 正 藏 ,册 卅 一 ,页 六 八 八 中 -六 九 ○上 。
(注 74) 德 格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东 京 ,世 界 圣 典 刊 行 协 会 ,1978 ),中 观 部 ,V.12, Sa, 56a6-7 。
(注 75) 山 口 益 撰 ,‘中 观 自 续 派 与 瑜 伽 唯 识 ’。《现 代 佛 教 学 术 丛 书 》,册 四 六 ,页 三 ○三 。(台 北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民 国 六 七 年 版 )
(注 76) 文 中 所 录 《楞 伽 经 》之 偈 文 ,是 直 接 从 《中 观 庄 严 颂 释 》中 翻 译 出 来 的 (见 (注 74) 引 书 ,V.12,Sa,7 9b3-4 。)。此 二 颂 实 叉 难 陀 译 为 :‘以 觉 了 唯 心 ,舍 离 于 外 法 ,亦 离 妄 分 别 ,此 行 契 中 道 。唯 心 无 有 境 ,无 境 心 不 生 ,我 及 诸 如 来 ,说 此 为 中 道 。’(大 正 藏 ,册 一 六 ,页 六 三 一 上 )。菩 提 留 支 的 译 本 与 藏 译 本 较 为 接 近 :‘见 自 心 世 间 ,彼 心 能 离 相 ,莫 见 唯 心 法 , 莫 分 别 外 义 。住 于 真 如 观 ,过 于 心 境 界 ,过 心 境 界 已 ,远 离 诸 寂 静 。修 行 住 寂 静 ,行 者 寂 静 住 ,不 见 摩 诃 衍 。’(大 正 藏 ,册 一 六 ,页 五 七 一 中 )
(注 77) 贡 却 亟 美 汪 波 所 着 《宗 义 宝 鬘 》一 书 中 ,将 ‘自 续 瑜 伽 行 派 ’ 分 成 三 支 :(一 )、随 顺 真 相 唯 识 的 中 观 派 ;此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寂 护 、莲 花 戒 、圣 解 脱 军 。(二 )、随 顺 假 相 唯 识 的 中 观 派 ;此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师 子 贤 。(印 度 :Dharamsala 文 化 局 ,1967 )P.57.
(注 78) 一 川 正 道 撰 ,李 世 杰 译 ,《中 观 思 想 》(台 北 :华 宇 出 版 社 ,民 国 七 四 年 ),页 二 八 二 。
(注 79) 见 (注 75) 引 书 ,P.63.
(注 80) 见 前 注 引 书 ,P.61.
(注 81) 见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89, No.5189, cha,2b1 -4 。另 见 (注 1 )引 书 ,PP.95-6.
(注 82) 见 多 氏 《印 度 佛 教 史 》,页 八 八 。
(注 83) 见 法 尊 译 ,《宗 喀 巴 大 师 传 》(台 北 :佛 教 出 版 社 ,六 五 年 ),页 十 。
(注 84) 见 拙 文 ,‘宗 喀 巴 现 观 庄 严 论 金 鬘 疏 三 宝 释 义 ’(《华 冈 佛 学 学 报 》,第 八 期 ,七 四 年 ),页 四 二 七 ~八 。
(注 85) 日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154, Ja, 6a4-b3 。
(注 86) 见 前 注 书 ,6b3-6 。
(注 87) 《金 鬘 疏 》说 :‘任 何 一 部 有 根 据 的 论 释 都 不 会 把 《般 若 经 》 的, , ‘缘 起 品 ’与 《现 观 论 》配 合 。’(见 前 引 书 ,V.155, Ja, 79b4-5 )
(注 88) 巴 日 (Ba-ri )译 师 ,与 密 勒 日 巴 同 时 (1044-1111 )代 之 人 (《藏 汉 大 辞 典 》四 川 民 族 出 版 社 ,1980 ,P.1803 ,) 。然 而 《金 鬘 疏 》的 疏 文 中 写 的 是 Ba-reg (6b8 )。德 格 版 藏 经 目 录 中 记 载 ,《般 若 藏 钥 》(No.3806 )一 书 之 译 者 为 Ba-rig 。不 知 这 三 个 近 似 的 名 字 。是 否 指 同 一 人 。
(注 89) 北 京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V.154, Ja, 6b6-7a8 。
(注 90) 见 许 明 银 撰 ,‘西 藏 大 藏 经 ’(《西 藏 之 友 》,第 五 、六 期 ,台 北 蒙 藏 委 员 会 ,七 五 年 ),页 二 七 。
(注 91) 见 日 人 编 印 德 格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总 目 录 》,丹 珠 尔 (bstan-'gyur ) 般 若 类 ,(台 北 ,弥 勒 出 版 社 影 印 本 ,页 五 九 六 -七 三 。
(注 92) 见 (注 1) 引 书 ,PP.112-20.
(注 93) 《西 藏 文 献 目 录 》(日 本 东 京 ,大 谷 大 学 图 书 馆 ,1973 ),页 一 五 七 -二 三 三 。
(注 94) 见 (注 1) 引 书 ,P.116 。另 见 《宗 喀 巴 师 徒 三 人 全 集 》(rJe yabsrasgsums gyigsung-'bum; Laxmi Nagar, Delhi 1982 ), V.24, Ka, pp.703-29.
(注 95) 见 德 格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总 目 录 》,丹 珠 尔 ,中 观 类 ,页 五 七 七 -六 ○○。
(注 96) 见 多 氏 《印 度 佛 教 史 》,页 一 二 九 -三 。
(注 97) 见 贵 ?罗 ?选 奴 贝 ('Gos Lo Zhon-nu-dpal )着 ,《青 史 》(Deb-ther sngon-po )[四 川 民 族 出 版 社 ,1984 ],上 册 ,页 一 七 一 。
(注 98) 见 ○注 引 书 ,页 四 ○二 一 三 。
(注 99) 见 ○引 书 ,页 四 一 一 四 四 ○。
(注 100) 见 The(注 1) 引 书 ,P.12.
附 录 一 :廿 一 部 藏 译 的 《现 观 论 》注 疏
(“A ”表 作 者 ) 1.No 3787 Hphags-pa 'ses-rab-kyi-pha-rol-phyin-pa ston-phrag ni-'su-lna-pah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 -rtogs-pahi rgyan gyi hgrel-pa. (A:Rnam-par grol- bahisde=Vimmktasena) 2.No.3788 Hphags-pa ' ses-rab-kyi-pha-rol-phyin-pa ston-phrag ni-'su-lna-pah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rtogs-pahi rgyan gyi tshig-lahur-byas-pahi rnam-par hgrel-pa. (A: [bTsun-pa] Rnam-grol-sde.3.No.3789 Hbum dan ni-khri-lna-ston-pa dan khri-brgyad-ston pa gsum don mthun-par mnon-rtogs brgyad-du bstan-pa. ( A : Smrtijnanakirti )
4.No.3790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 ston-phrag-ni-'su-lna-pa. ( A : Sen-ge bzan-po = Haribhadra )
5.No.3791 Hphabs-pa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 brgyad -ston pahi b'sad-pa, mnon-par-rtogs-pahi rgyan-gyi snan-ba shes-bya-ba. ( A : 同 上 )
6.No.3792 Bcom-ldan-ndas yon-tan rin-po-che sdud-pahi tshigs-su-bcad-pahi dkah-hgrel shes-bya-ba. ( A : 同 上 tsh)
7.No.3793 'Ses-rab-kyi-pha-rol-tu-phyin pah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rtogs-pahi ragyan shes-bya-bahi hgrel-pa. ( A : 同 上 )
8.No.3794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h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rtogs-pahi ragyan shes-bya-bahi hgrel-pa rtogs-par dkan-bahi snan-ba shes-bya-bahi hgrel-b'sad. ( A : Chos-kyi grags-pa dpal )
9.No.3795 Mnon-par-rtogs-pahi-rgyan-gyi hgrel-pahi bsdus don. ( A : 'Sen-rab hbyun-gnas blo-gros )
10.No.3796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h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rtogn-pahi rgyan-gyi tshig-lehur-byas-pahi hgrel-b'sad tshig rab-tu gsal-ba shes-bya-ba.( A : Chos-kyi b'ses-gnen )
11.No.3797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hi-don bsdus-pa shes-bya-ba. ( A : Kumar-asribhadra )
12.No.3798 Sdud-pa tshigs-su-bcad-pahi dkah-hgrel. ( A : B uddha'svijnana )
13.No.3799 Mnon-par rtogs-pahi rgyan-gyi hgrel pa grags-pa hi cha shes-bya ba. ( A : Ratnakirti )
14.No.3800 Bcom-ldan-hdas-ma 'ses-rab-kyi-rol-tu-phyin-pahi man-nag gi bstan-bcos mnon-par-rtogs-pahi rgyan-gyi ghrel-pa 'ses-rab sgron-mahi phren-ba shes-bya-ba.( A : Buddha'srijnana. )
15.No.3801 Mnon-par rtogs-pahi rgyan-gyi tshig-lehur-byas-pahi hgrel-pa dag-ldan shes-bya-ba. ( A : Rin-chen hbyun-gnas shi-ba )
16.No.3802 Ston-phrag-brgya-pahi rnam-par-b'sad-pa shes-bya -ba. ( A : Dharma'sri )
17.No.3802 Hphags-pa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 brgyad -ston-pahi dkah-hgrel snin-po mchog ces-bya-ba. ( A : 同 上 )
18.No.3804 'Ses-rab-byi-pca-rol tu-phyin-pahi don-bsdus sgron-ma. ( A : Mar-me-mdsad ye-'ses )
19.No.3805 Hphags-pa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 brgyad -ston-pahi hgrel-pa gnad-kyi zla-bahi hod ces-bya-ba. ( A : Hjigs-mad hbyun-gnas sbas-pa )
20.No.3806 'Ses-rab-kyi-pha-rol-tu-phyin-pahi mdsod-kyi lde -nig ces-bya-ba. ( A : Dharmasri )
21.No.3903 Thub-pahi dgongs-pahi rgyan. ( A : Hjigs-med hbyung-gnas sbas-ps = Ab-hyangara ) 以 上 资 料 录 自 日 人 编 印 ,德 格 版 ,《西 藏 大 藏 经 总 目 录 》 (台 北 :弥 勒 出 版 社 ) ,页 五 六 五 ~八 九 。
附 录 二 :藏 人 着 述 之 《现 观 论 》注 疏
1.Rgyas'brin bsdus bsum-gsum-gyi skabs brbyad,dos bdun-cu'i mtshams'byed-par byed-pa'i Ser-phyin-gyi Ide-mig ces bya-ba.
2.S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 rtogs-pa'i rgyan shes bya-ba'i 'gtel-bahi rgya-cher rgya-cher bsad-ka, Lun-gi sne-ma shes bya-ba ( = bu-ston's Phar-phyin )
3.Ses-rab-pyi pha-rol-tu phyin-pa grub-pa'i rab -tu byed-pa, Lta-ba nan-sel shes bya-ba.
4.Lun-gi sne-ma'i skabs skabs-su nkbo-ba'i zur -'debs, Mthon-lar ston-thun.(以 上 四 书 之 作 者 为 :布 敦 .仁 清 竹 ,Bu-ston rin-chen-grub.)
5.S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 rtogs-pa'i rgyan 'rel-pa dan bcas -pa'i rgya-cher bsad-pa, Legs-bsad gser-gyi pgren-ba shes bya-ba.
6.shugs-pa dan gnas-pa'i skyes-bu chen-po mams -kyi mam-par bshag-pa, blo gsal bgrod-pa' them-skas shes bya-ba.
7.Dge'-dun ni-su bsdus-pa, Bshugs gnas gnas spyes-bu chen-po'i dka'-gnad.
8.Bsam gzugs zin-bris.(以 上 四 书 之 作 者 为 :宗 喀 巴 ,Tsong-kha-pa)
9.Rnam-bsad snin-po'i rgyan.Ses-rab-kyi pha-rol -tu phyin-pa'i man-nag-gi bstan-bcos mnon-par rtogn -pa'i rgyas-gyi 'grel-pa don gsal-ba'i rnam-bsad, Snin-po'i rgyan.
10.Mnon-par rtogs-pa'i rim-pa nams-su len-tshul , Theg mchog sgo 'byed ces bya-ba.
11.Mnon-par rtogs-pa brgyaddon bdun-cu dan bcas -pa'i'grel-pa name-su len-tshul mdo-tsar donbcas-pa.
12.Mnon-par rtogs-pa'i rgyan-gyi bsdus-don, Rin -po-che'i phren-ba.(以 上 四 书 之 作 者 为 :宗 喀 巴 之 弟 子 达 玛 仁 清 .贾 费 :Dar-ma-rm-chen, rgyal-tshab)
13.S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i man-nag-gi bstan-bces mnon-par rtogs-pa'i rgyan-gyi 'grel-pa don -gsal-ba'i rnam-bsad Rtogs-dka'i snan-ba shes bya-ba. ( A : 宗 喀 巴 之 弟 子 开 朱 :给 列 贝 桑 布 :Mkhas-grab Dge-legs dpal bzan-po)
14.Bstan-bcos mnon-par rtogs-pa'i rgyan 'grel-pa dan bcas-pa'i mtha'-dpyod, Legs-par bsad-pa padma dkar-po'i 'phren-ba-las skab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