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71|回复: 10

[其它] 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识仁波切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93

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佛教中的“密法”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金刚乘密法。
    另一种是将与广行般若波罗蜜多(行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
    第二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只有慧根高之人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子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而会产生顽空,堕入虚无主义而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止向普通弟子讲性空妙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
    “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示的中观妙理。
    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金刚乘密法。因为真正的密法,有一套与显法截然不同的根、道、果解行系统。


汉传佛教学佛的“有”“空”说,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样。
    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
    “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将无从建立。进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
    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会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这除了有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深恐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应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

    蚊蝇蛆虫蚂蚁,均属含识类微细生命,既然是含识类,杀害就犯杀生之罪,怎能以其微小而排除在含识之外?
    佛律杀生之罪分轻重,杀智性高、爱生意识强、死的痛苦重、体格大的有情罪过大;杀智性和爱生意识弱、死的痛苦小、体格小的罪过小。
    由于人的智性最高,爱生意识强烈,死的恐惧和痛苦深重,体格大,而且人身极难得,所以杀人罪最重,其次是牛马大象和大型的兽类、鱼类,再次是小动物、鸟类、鱼虾类,又次一等是蚊蝇、蛆虫、蚂蚁和微生物类。
    从人到微细生物,按智性和体格大小,分杀生的罪过轻重。杀牛羊的罪和杀蚊蝇之罪,虽罪有轻重,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此,绝不能以罪小而忽略,更不能视为无罪。
    佛家律制,比丘出门行乞须持锡杖。锡杖的造形象征法理,杖头系十二个铁环,象征十二分教。持锡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走时响环当当作响,以响声驱散脚下的虫蚁,使其免遭踩踏。
    春夏秋季,僧房点灯照明,规定要罩纱罩;饮生水,要经纱布过滤。这都是为了防止蚊蝇、蛆虫受害。
    虽然这些是小事,但从这类小事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平等慈悲性。



植物有生命,也有灵识吗?

    植物能生长,有生灭过程,与含识生命在表面上有某些相似点,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众生有意识,所以称“有情”,称“含识生命”。植物没有意识,不属于有情类。
    把花草树木归入有情类,宣扬花草树木有灵识,是典型的外道观点,佛教从来不承认这种观点。在《因明释量论》中对把植物视为有情类的邪教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驳。
    植物若有情识,植物就该轮回转世,植物就应有迷悟,因为“转世”和“迷悟”是有情众生的基本特征。
    主张植物有灵识的人,若能提供植物轮回转世、在迷在悟的有力论证,佛教界当改变以往的观点。若提不出有力的证据,仅凭神话、迷信和信口开河说“植物有灵”,是站不

住脚的,对这类说法只能看做是无稽之谈。


有人说:“细菌是下等微生物。”这话对吗?

    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佛教中有严格的区别。
    佛经中说:“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这“微虫”指的就是“细菌”。僧律中规定僧人食用的水,要经过纱布过滤,就是为了防止伤害水中的微生物细菌。
    从现在克隆技术的成功来看,“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的佛语,应有新的解释。人体中的“八万四千微虫”,不单指人体内的“细菌”,也应包括“精虫”和人体的“细胞”,因为佛经中的“因陀罗网”能预言亚原子领域的物质结构,“微生物房舍人体论”,同样可以看做是人体生物结构深部秘密的洞察预见。


推荐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   

    生命转世、无始无终的观点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础。若转世的观点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现介绍《因明逻辑》论证生命转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

    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缘是“因”,事物本身是“果”。

    事物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物质实体都是物质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质众缘和合体,精神意识是以极短的时分为单位的生灭连续不断的“意识的续流”,如同河流、电流,前一刹那的意识是后一刹那意识的同质因,后一刹那意识是前一刹那意识的同质果。

    刹那意识,前后相续,因果接连不断,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之流。

    瓜种生不出豌豆,石头变不成花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无因不生,异因也不生。人的意识,也是无因不生,非同质的异因物质也无法生出意识。

    意识和物质,虽然相依,却非同质。意识中生不出物质,物质中也生不出意识,因果同质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从因果必然同质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识的前因必然是意识而不是物质。既然人的意识的前因是同质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形成时的第一刹那的意识的前因是从何而来呢?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后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

    二、续流先前因。

    意识不是物质分子集合体,而是先后相续不断的续流——意识流。既然意识是续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灭亡,而是一种与时间相同的无始无终的生灭连续过程,既然是前后相续的过程,怎么会没有先前之流和后续之流,只有现时之流呢?以现实的意识为例也能证明意识先后相续的道理。

如识别作用和回忆都离不开先前意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先后意识连续不断的证明。

    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也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

    三、习性规则。

    生命活动中的每一种重复的实践,会变成习性。这种习性,也称本能。牛犊和象仔刚生下几分钟就会寻找母乳吃奶,人和动物的异性相求,也不需要谁来教。这都叫做本能。

    这种本能习性,若无先前的实践活动,怎么会形成呢?机器人为什么没有本能?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显现出的本能习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若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如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忆。

    “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件的回忆。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会有回忆。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回忆认定前世的实例。

    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有后世。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天堂”和“地狱”之说,佛教中有两种说法。

    小乘佛教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

    地域说认为,大地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的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

    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生未必是异地、异体。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心情暴躁、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牲。

    对认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的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佛教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权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只修“抛瓦法”,就能往生佛国吗?

    “抛瓦法”俗称修往生的捷径,但用抛瓦(转移意识)法,求往生佛国净土,并不是不需要其他条件。抛瓦法转识需要具备“三乘”和“五力”。三乘是乘念力、乘气力、乘愿力;五力是意向力、修持功力、铲除业力、种植善根力、信愿力。三乘五力,归结起来是三点:
    一、一生中不间断地悔罪行善,培植善根;
    二、如法修持,达到能够转识的修炼程度;
    三、具有以诚信和菩提发心为根基的愿心。
    如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想用转识法术往生佛国,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不仅如此,如果缺乏消业行善和其他方便修持诸缘,只修抛瓦法,还会损寿而发生突然暴死。

因此,奉劝那些凭好奇心乱学抛瓦法的人们,珍惜难得




藏传佛教有“中阴成佛”之说,但有人说“那是胡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中阴成佛”和“即身成佛”是无上密特有的说法,显宗没有这种说法。少见多怪,不知佛法中有“中阴成佛”之说并不奇怪。但把自己不了解,没有听说过的一律作为“胡说”,至少是一种孤陋寡闻的表现。

    凡成佛离不了两种情况,或者活着成佛,或者死后成佛,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死亡只是一刹那,如电断灯灭,然后进入中阴。

    “中阴成佛”指的是在熟练掌握和控制死亡、中阴生命规律的基础上,将中阴身转化为佛身的一种特殊修证法。在死亡过程中粗分意识消失,最细分意识显现之际,是转识成智的绝妙机会。这类妙法,正是密法成为无价之宝的珍贵处。




有人说:“藏传佛教寺院是靠钱来求学的,没有钱的人学不了法,只能当苦工。”情况是这样吗?

    这是歪曲藏传佛教学制的宣传。

    在藏传佛教历史上有过许多赴印度、尼泊尔寻访高僧、献金求法的例子,但并不是那些高僧贪财卖法,而是为了显示密法的珍贵和引起世人对所换取的密法的重视。但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对学生从不收费,学僧拜见上师的见面礼,也只是条哈达。进入各寺院闻思学院的学生的老师,根据学僧水平,都由寺院安排,不能自己选择。

    学院外的传法灌顶,可以自己选择,但并不需要花钱。有些社会地位高、供养多的上师,不但不收学僧的供养,反而拿出供养钱,资助学僧求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果是靠钱求学,类似宗喀巴大师、一世嘉木样大师、米拉日巴等靠行乞求学的千千万万僧人永远也登不上大善知识和大成就师的宝座。

    要想了解藏传佛教寺院的学制和学僧的求学情况,就要查阅各大寺院的历史文献和活佛名僧的传记,不能相信这类别有用心的歪曲和宣传。



有人说:“藏传佛教活佛的地位是靠花钱买来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纯属胡说。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始于噶玛让雄多吉(公元1284~1339年),后来各教派中陆续产生了转世活佛,至20世纪50~60年代蒙藏地区已有大小活佛数千个。

    每个活佛的第一世都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有学问、有声望,对建寺、传法、授徒有突出贡献的高僧学者,如一世班禅大师克珠杰,一世DL喇嘛更登珠,二世Gmb噶玛拔希,一世嘉木样大师阿旺宗哲,一世贡唐大师根登彭措,一世热振阿旺却丹,一世吉尊丹巴达罗那他等等,都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流大学者。

    这类大德高僧,或建立了寺院,或主持寺院建教传法有功,或有很多弟子,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他们圆寂后,生前建立或主持的寺院和亲传弟子、教区群众要求转世,请示有声望的大德高僧预示有无转世,转生的生辰八字、区域方位、住地山水和父母特征等等。根据预示的方位、特征、年龄段,进行寻访登记,然后将登记到的儿童名单,装进面团,或写在竹签上,经过摇面团或摇签筛选认定,有的还要考验灵童认识前世遗物和验证身体特征等取得信众的认可,然后进行正式坐床仪式。

    如元朝国师噶玛拔希临终时接受乌见巴等大弟子的请求,表示乘愿再来,并预示了转世的地点。噶玛拔希去世一年后在预示的地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岁时自称是Gmb,经过乌见巴考查,被确认为噶玛拔希转世,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个转世活佛。

    又如,十六世Gmb去世时留了一首预言诗。后来根据预言诗中暗示的方向、山水特征、降生时的特异征兆等,寻访认定了十七世Gmb。

在这种严格的转世认定制度下,以钱买取灵童资格的徇私舞弊行为是很难得逞的。

    佛位的高低也不是由金钱决定的,是由每个活佛各自弘教的贡献,在教中所担任的教主、法座、堪布职位,朝廷加封的国师大喇嘛等名份高低决定的。

    个活佛转世系统的历史资料和各个活佛的各世传记都是有力的证明。一切强加的诬蔑不实之词,都歪曲不了历史事实。




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花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就取得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是深抱偏见,有意诬蔑藏传佛教的胡说八道。

    藏传佛教授予格西学位的大寺院,不仅仅是拉萨三大寺,还有甘、川、滇和内蒙古等不下数百座寺院。虽然攻读格西学位的具体年限有长有短,有的十三四年,有的十六七年。但攻读的科目都一样,要读完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论等五部大论,经过答辩考试,方能取得拉然巴、多然巴、嘎居等相应的格西学位。

    佛教这个清净园地,在过去还从没有听说过有走后门、拉关系,以钱买学位这样的歪风邪气,若看一看藏传佛教史上成百上千的著名格西的著作和传记,所谓“以钱买格西学位”这类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有人说:“格鲁派教理研究方面功底深,修证成就差;宁玛派教理研究功底差,修证成就高。”这话对吗?

    这话本身就有严重的逻辑矛盾,如果前半句是真,后半句必然是假。也就是说,如果“教理研究功底深”是真,那么“修证成就差”一句必然是假,如果“修证成就高”是真,那么“教理研究差”必定是假。因为从佛教来说,教理研究和修证成就是密切相关的。

    教理研究不能脱离修炼实践,很多教理要通过修炼实践来体会验证非理念性的真实性空等;同样,以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彻底转变为主的精细复杂的修炼程序也离不开精深的教理指导。因此,教理的掌握和修持紧密相连,是不能脱节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所谓不掌握精湛教理的高深修证成就,和所谓没有修证成就的对深层教理的掌握理解都是十分外行的说法。

    实际上格鲁派不但具有重视教理研究的良好传统,也具有经续中所说的那种共不共修证的高深成就,只是格鲁派戒律严明,密修成就严格按密戒保密,不向外界公开宣扬而已。对此,看看历代格鲁派大德高僧的密传记载便知。

    同样,宁玛派真正的大成就者都是精通显密教理的大善知识,决不是不学无术、盲修瞎修、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浅薄密咒士。



有人说:“红教重修持,黄教重教理研究。”这话对吗?

    所谓“红教重修持”,言下之意是说“红教不重视教理学习”;所谓“黄教重教理研究”,其言下之意是说“黄教不重视修持”。这种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以理管事,以事证理。任何一种高层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应的高深理论来进行指导;同样,一个重视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并重的道理和学习教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正确的修持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深的理论,必然伴随着相应的高层次修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辩证道理。

    实际上,宁玛派真正的大德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识,宁玛的大圆满、车确、托嘎的修证离不开教理正见的指导;同理,格鲁派不但在经典教理的研究上独占鳌头,在密法的修持方面也是博采众长,荟萃精华。如此说,只能说是未涉足深海的人,不知海底有宝藏罢了!



   有人说:“有些密法,不经过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照样可以自修并修出成就。”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符合续部教义,决不可相信。被称作雪域三大持法宝王之一的萨迦班智达在《三律明辩论》中曾痛斥过这种违背金刚乘教义的说法。他说:“有人说有些密法虽然未经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出成就,因为信心是入法之门。照这种说法,只要有信心,虽不受戒,也可以自己持戒,成为僧人,因为信心也是出家受戒之门。这等于说,只要想吃到粮食,虽不播种,也可以在田地里长出庄稼。”又说:“密修的成就都是守誓持戒的结果,故言‘持戒是成就之本’。”不经过灌顶就得不到密戒的传授,若不受戒,虽自己如法持戒,也无效,如同僧戒。若不守誓持戒,就不具备获得密法成就的必备因缘。因此,这种所谓不经过传授灌顶也可以修出密法成就的说法是恶魔的害人之言,人们要当心。




有人说:“‘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听到‘特殊的声音’。”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息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

”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

    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不是一回事?

    根本不是一回事。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

    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目”或“开慧眼”指的是一种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宣称所谓“开悟”的标志是“看见特异景物和光,听见特异声音”。

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有人自称是正宗密法传人,但其法脉只有两三代人的传承,此传承可信吗?

    佛陀释迦牟尼出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最迟的年代也在距今2544年到2624年之间。佛陀在密宗中称金刚持,是一切密法的总源头,密法的传承或者直接由金刚持传,或者金刚持传给文殊等大菩萨,由诸大菩萨传给第一代修密弟子,在这种情况下,佛陀、金刚持就是间接传承之源。
    佛祖释迦之王在世时,在其成佛的第二年,应香巴拉国王月贤王的请求,在印度南部的海岛上米堆塔下空中化现吉祥星宿坛城,地上化现法性悟自在坛城,举行以时轮为首的众多密法灌顶,并宣讲了《时轮》等续经。又在灵鹫山给众菩萨和声闻弟子演讲大、中、小《般若》。同一时期,佛陀应邀驾临印度西部的乌杖焉,为以国王恩札菩提为首的胜器弟子传授《密集本续》,赐灌成熟之顶。从此,乌杖焉的男男女女都修密法,乌杖焉变成了地上空行之国和众密法的发源地。又在须弥山顶,佛祖化现胜乐金刚,传《胜乐主续》

。佛陀亲授的四续部经典中很大一部分续经传了下来,被译成藏文,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并有代代相传,法脉未断的传承。
    由于佛陀在世时明传显法,暗传密法,严格要求密法弟子守持密戒,隐居冈底斯山等处进行密修,密修瑜伽师的足迹鲜为人知,直到龙树时代密法才逐步向外传播。因此,有密法出现于公元二三世纪之说。就从公元二三世纪密法外传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
    正宗的密法传承,从源头上师算起至今都有三四十代、四五十代传承,每部密法仪轨和传承录中,印度和藏地的传承师名单都有长长的一大串,传承历史、源流,脉络清楚,有据可查。
    人的正常年龄只有七八十岁,最多只能活百岁,越百岁者极少有。所以,那些所谓活了“三五百岁”、“七八百岁”,甚至说数千岁者都是神话传说,其可信系数几乎是零。
    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才活了81岁。难道他的法流的弟子就能活到三五百岁,上千岁?如果活不到至少五六百年,怎么会有两三代传承的佛教密法呢?
    “正宗法脉”而只有两三代、三五代,至多十代八代传承者,很难自圆其说。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凡是有一点佛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法,指的是揭示万物终极法性的无碍智慧,万物现象虽有千差万别,但万物的共性、法性只有一种。佛法就是揭示这一种终极法性的。因此,佛法从本质上说也只有一种。
    佛经中说:“此法是一切过去佛所说,现在佛在说,将来佛都要说的如来大法”,“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虽然多如恒河沙粒,但佛无大小之分,佛法无高低之分。分高低大小,争强好胜,是世俗的无明心态。一切佛都是成佛资粮平等,证量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故称“三平等”。
    佛法分八万四千和三乘显密,都是根据不同根器众生的心理素质所设置的智慧方便法门。犹如投药治病,药无好坏,只有对症与不对症之分别。
    佛法就是佛法,所谓“高于佛法的佛法”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若是佛说,就不能“高于佛法”,若“高于佛法”就超出了佛法的“概念”范围,就不是佛法。



所谓“自创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所传之法。佛法分显密两个部分,显法佛经称“三藏”,即经、论、律三藏,密法佛经称“四续”,即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续经。三藏、四续都是佛陀所说,或大菩萨所说,而佛陀亲自认可之法,是佛祖示寂后,由菩萨、阿罗汉等大弟子经过数次结集,整理成文字资料流传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又翻译成各种文字的。

    凡是显宗佛法都有三藏经典和龙树、弥勒、无著、世亲等佛陀亲自授记解经的大菩萨所作的经论的经典根据。

    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论释,都是佛经的解说,没有一样是自己新创的。

    凡是密法都有密续部佛经的根据。

    “佛法”只有立教的教主佛陀才有资格说,因为佛法是断二障、证四身、获遍知的无漏大法,只有亲断二障,亲证无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现量经验和说法的“四无碍”、“四无畏”智慧。

    别说被无明覆盖的凡人,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创造佛法的资格。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所谓“自创”、“自悟”之法,都是魔入心窍,弄虚作假,乱法害人者的所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宝正信弟子,信奉宣扬此类“人造佛法”,虚假佛法,就会违犯三皈戒律而毁坏善根。




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

    神通有先天性的和修炼所得的两种,前者如生来就有的儿童的特异功能和许多动物的本能性的特异感觉功能之类;后者如修炼禅定瑜伽产生的五眼、六通之类。

    神通佛教有,而且瑜伽外道,如印度教、道教、气功也有。不但佛菩萨和佛门禅定修士、密宗成就师有,而且恶魔外道、歪门邪道之士也有。因此,一般世间神通是人和动物共有、佛魔正邪共有的现象,只有超越世间的神通,才是佛门独有的神通。

    高级神通都是修炼禅定的结果,是连续多少世修炼的结果。

    对佛门来讲,神通只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手段,不是追求的目标,而且一般的神通也证明不了具神通者的证悟层次和德性层次,正如阿底峡尊者说的那样:“若无菩提心,不修福德资粮,只修神通,避免不了堕地狱、转畜牲道的恶运。”

    佛门戒律,严禁宣扬神通,更不允许把神通当作捞取金钱名利的资本和宣扬自己、滋张傲慢虚妄心的手段。如果把神通用在上述这些不正当的方面,就会遭到下堕地狱,转畜牲道的报应。

    当今世上,无论是真神通、假神通,很多都是用在哗众取宠,捞取金钱名利的不正当行为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份神通,就多造一份恶业,有神通又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自称“亲自得到过佛、菩萨的传法灌顶”,这话可信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个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

    从佛教历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萨现身的记载,也有个别现身开示密法、解答问题的记载。但这是修炼到较高层次的一种特殊经验,绝不是五毒未除、净慧未生的凡夫俗子能达到的境界。

    达到佛、菩萨、本尊亲自授记,亲见佛、菩萨慧身的修法士,在慈悲品德、智慧行为诸多方面都有不同凡俗的证悟征兆。在这种修证综合条件已具备的情况下,方可相信其亲见慧身的特殊感受。但真正达到亲见慧身成就者,绝不会宣扬这类感受,真成就师的此类特殊感受,一般都在身后知情弟子撰写的密传中才能看到,在世时不泄露。

    另一种情况,就是修炼入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幻觉。这种幻觉,真假难辨,很不可靠,只有到了生出真慧眼的层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在此以前分辨不了,见佛、菩萨是凶是吉也很难确定。但即使是真正见到慧身佛、菩萨,受过佛法灌顶,也不能作为有效的法脉传承的根据,只能看做修证者自己的感受。

    所以,藏传佛教正宗教派,对神灵现身传授之法不作正法对待,所传之法必须要有真人上师的传承和经典根据。

    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所谓“佛、菩萨亲传之法”,所谓“亲游佛国、亲闻佛语”之类,从那些所谓“亲见佛、菩萨,亲闻佛语”的人的品德、智慧素质、欲望就可以断定全是造假技术并不高明的人伪造的欺骗群众的谎言。佛、菩萨怎么会对贪得发疯,妄言欺众,无信仰而继续造恶堕业者现身说法呢?不可忘记“观其行而信其言”这句金玉良言。




密法可以函授吗?

    搞所谓的“密法函授”之类的名堂,纯属诈骗行为,绝不能上当。

    在学习密法方面应搞清两个问题:

    一、得到密法法本、教科书,不等于得到密法。密法必须要有上师传承。

    二、密法仅仅有人传授还不行,传授的密法要有传承的法脉。若不具备这两条,不但学密不会出成就,往往还会产生可怕的副作用。

    密法经书总分两类:

    一类是密教教理书;

    一类是修证仪轨书。

    前者属于理法,后者属于行法。

    行法中只讲修行仪轨,不讲教理。

    理法中只讲教理,不讲实践之法。而且教理中还加了许多特殊术语,了义、不了义,撤散、隐藏等多种保密措施,若无通人指点,犹若观看天书,这是光靠书本得不到密法的

第一个原因。

    其次,注重法脉、法流的传承,因法脉如人体的血脉,法流如河流、电流。法无传承犹如僵尸无血脉,电线无电流,干河无水,哪有活力?哪有实效?

    所谓“密法可以不灌顶”,“可以无传承”,“可以自修”甚至“可以函授”之类的说法,都是违背教理的外行骗子的说法,看看《密宗道次第广论》等经典,便知此类“新创”不可信的道理。



在家的人可以向别人灌顶吗?

    对灌顶上师的要求,在《时轮续》中说:“具足戒者为上。”但又说:“在家灌顶师,除无僧人的标志(袈裟等)而外,一切戒行要求与比丘同。”这说明灌顶上师以受具足戒的僧人为上,但并没有排除在家的法师。而且从密法传承上看,印、藏的很多历代密法传承师都是在家的“白衣”居士,有家室,但当灌顶法师必须具备灌顶的资格:

    一、必须受过有关本尊的入坛灌顶,而且所受灌顶一定要有纯正的口耳相传的法脉,否则无效;

    二、向别人所灌的某一本尊的顶,必须是自己经过闭关修炼,并完成诵咒的数量和补缺烧食供;

    三、必须是密戒戒行无瑕疵;

    四、必须掌握灌顶的有关知识和仪轨,具备灌顶师的“双十”条件。

    密宗灌顶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传授密法活动,学问、戒行、密法修持缺一不可。合法的灌顶,对师徒都有法施和学法的功德,如果乱来,就会师徒两败俱伤,绝无好结果。因此乱传法、乱灌顶会使师徒双方造恶业,堕金刚地狱,或受到护法神的严惩。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在修佛的道路上拜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称拜师是入道之本,作了详细的论述。

    尊师重教是文明社会的美德,对学佛的人来说,对上师的尊敬和一般意义上的尊师还有所不同,应将具德的上师视为代佛传道的佛的化身和三宝合一的皈依对象。因此,对上师尊敬与否,忠诚与否,就会成为学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学佛不能不重视师道。

    在拜师之前要十分慎重,不能“见庙”就烧香,要从品德、学问、教派传承各方面对投拜对象进行了解,慎重决定取舍。对上师的品德、学问必须按佛教的标准衡量。不能靠商品社会的虚假广告,要经过可靠的途径了解。

    经过慎重选择而决定投拜皈依的上师,就应该看做入道之本,加持之源,尊敬供奉,不能有三心二意。

    只要上师的所做所为,合乎教义,就应服从支持。如果有些上师的行为不合教义法规,弟子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的错误那样,善言奉劝改正制止。

    这就是《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指示的对待上师错误言行的态度。这有以下经典根据:《律》中说“所说背离教义,应制止”;《宝云经》中说,“对善法行,应随从奉行,对恶行为应当背弃”。这就是说,对上师的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



开坛灌顶的上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开坛灌顶的金刚上师需要具备《上师五十颂》中所说的十三种德相和双十知识。

十三种德相是:

1.严守戒律;

2.具大智慧;

3.具足忍德;

4.思想诚实;

5.无欺诈行为;

6.掌握用密咒和药物消除邪魔的法术;

7.对众生有慈悲心;

8.精通三藏义理;

9.掌握“双十”知识;

10.会塑造绘画坛城;

11.善于解说密法;

12.对佛法,特别是对宗乘信念坚定;

13.保持五根清净而心性温和。


“双十”知识分内、外密知识各十种。内密知识十种是:

1.善于观护轮破除邪魔;

2.善于制作护身咒轮破除邪魔;

3.懂得瓶灌顶和密灌顶之法;

4.懂得慧灌顶和第四灌顶之法;

5.懂得仇敌与其保护神的隔离法术;

6.懂得祀食运作法;

7.掌握诵咒的七种诀窍;

8.掌握加速修持的各种特殊方法;

9.掌握安神开光之法;

10.懂得修供坛城之法。


外密知识十条是:

1.精通制作坛城、观修坛城;

2.懂得观修各种瑜伽;

3.懂得各种手势印;

4.懂得各种站立腿势;

5.懂得各种不同的坐势;

6.掌握各种诵咒法;

7.懂得烧供法;

8.懂得各种敬供仪轨;

9.懂得作法的诀窍;

10.懂得迎送、收消诸法。


除了以上这些条件外,各续部还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讲经传法的上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讲经传法的上师必须具备弥勒《庄严经》中说的十个条件:

1.具戒学;

2.具定学;

3.具慧学;

4.学识高于教学对象;

5.勤于二事(自己学修和利益众生的事业);

6.博闻经论;

7.证悟法性真理;

8.善于演说;

9.富有慈悲心;

10.诲人不倦。

其中具戒、定、慧学是指三学的修证实践经验和德性行为,不是单指三学的理论知识。

以上十条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两条,即精通佛法理论,思想品质优秀。若不具备这两条,就没有讲授佛法的资格。



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规”和“法则”之义。

    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在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地一无所成。

    因此,进入佛教之门必须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宗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否则,无戒脉传承,不生戒体。

    不经过受戒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中性法”,不具备善戒的功德。

    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唯识派主张,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不具备受分别解脱戒资格的众生,理所当然地无资格受菩萨戒。中观派传承,没有先受分别解脱戒的先决条件,受戒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愿意发心者均可受菩萨戒。

    在不具传戒师的特殊情况下,可在佛像前按仪轨自己发心受戒。

密戒必须经过灌顶,在上师与佛坛前受戒,恢复坏戒也必须在佛坛前进行自入灌顶。

    无论显密,不受戒而持戒,别说成佛,就连入道也没门儿。

    这些都是经续中的规定,除了佛陀,谁也无资格随意修改法规,也不能随意解释,搞变通。




什么叫传承?传承有哪几种?

    传承是真法口耳相传,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法脉传递系统。

    传承主要有戒脉传承、经学传承、灌顶随许传承等。

    经学传承又分经论阅读传承和讲解传承。如《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有三个经学传承:一是世尊、文殊、龙树一脉相传的深密正见传承;二是世尊、弥勒、无著一脉相传的广大菩萨行传承;三是持金刚、文殊、大勇金刚一脉相传的修习加持传承。这三个纯真无瑕的菩提道经学传承传到了宗喀巴大师这里,大师将以上三个法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旷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传承必须是口耳相传,不能用文书相传,也不能由不具备传授资格的他人代替。

    传授戒律的戒师,必须是戒行清净,具备戒体的僧人。有破戒行为的人没有传戒的资格。

    灌顶上师除具备从持金刚以下代代具德上师传承未断的法脉外,还要具备修持实践和做金刚上师的“双十”条件。

    经典阅读、讲解,也有严格的师传,不能望文生义,任意理解,随意发挥。否则,就成世俗见解,不成其为深奥的佛法。



“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不是一回事?

    佛教密法中有类似气功的修炼法,但密法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综合佛法体系,绝非气功一词所能代表的。

    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大法,并不是气功之类的世间神通和健身修炼法。

    其次,密法修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智慧境界,并非单一的气脉和肉体功能的锻炼。

    第三,密法要遵守严格的传承理法,绝不允许世人自创。

    第四,密法要信守戒律,以修德为本,不重法术。

    第五,密法中把气功只当作打开脉结的一种特殊手段,并不把它当作破悟大法而占用大量的修炼时间。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密宗气功”指的是出自密续中的气脉明点特殊修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借佛法名义胡编乱诌无根无据的伪气功。



密法的“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是否是一回事?

    “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不是一回事。

    “光身”成就是修光身密法的得成就者在临终时肉体缩小,灵体放光,甚至有的灵体化为光体而消失的一种成就。

    “幻身”是指无上密圆满次第中细分心气幻化为佛陀报身的一种成就,并非俗眼可以看得见的光化身成就。“幻身”如梦境之身,属自证境界,并非色相。

    只有同等层次的高成就者才能感知别人的幻身和光明心成就。将可见的“光身”和不可见的“幻身”混为一谈,是对密法所知甚少的表现。



密法“悉地”是什么意思?

    密法“悉地”就是修习密法获得的成就。密法成就分世间和超世间两种成就。

    世间成就是修炼初级阶段的成就,包括四事成就和八大成就。

    四事成就是:息灭病灾、增生福寿、收摄归服、镇降诛杀的禅功咒能。

    八大成就是:炼丹、明目、透视地下物、飞剑、飞行、隐身、长寿、除病消灾。

    超世间成就就是指解脱成佛的终极成就,如无上密的幻身和光明智慧双合成就。超世间成就是无上密部圆满次第的修习成就,下部密无此成就。




修密法需要受持哪些戒?

    修密法必须受持三种戒,即三皈戒,菩萨戒,密宗戒。

    修密法不一定要受沙弥、比丘等僧戒,在家的弟子也可以修。但修密首先必须是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否则就没有修密的资格。其次,密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菩提心,若没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一切密法的成就都无从谈起,所以修密法者必须受持菩萨戒。再次,事部和行部密法,除了菩萨戒没有特殊的密戒,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还要受持五佛戒和十四条毁根戒、八粗堕戒以及胜乐、时轮等特殊禁戒。

    密续经中说“持戒是成就之源”,足见修密中受持戒律的重要性。



“安神开光”是什么意思?

    “安神开光”是按照密法仪轨,对塔殿、佛像等圣物进行的一种装藏开光的加持活动。

  按照密教的说法,新造的塔殿佛像在供奉前必须经过装藏、安神开光等符合仪轨的加持,否则,形同摆设,不具备三密效应和加持灵气,甚至还会邪气附体,产生副作用。

  “装藏”就是在立体像中按佛像的不同种类装进经过特殊处理的经卷、咒文和舍利等圣物,给画像在背面书写经文和咒文。

  安神开光法包括驱邪、洗秽、观佛、迎佛、供养、诵咒、化形、安神、开光、加持、散花祝福等内容,仪轨有繁简多种。



“烧供”是什么意思?

    烧供、火祭,音译为“护摩”,是在绘有坛城花纹的祭坛上,堆起柴火,浇上酥油,燃起熊熊烈火,将数十种植物子实供品,伴随着诵咒,逐个投入火中,进行烧食供奉的一种祭祀方法。

    根据其目的、作用,烧供分为息灾消业烧供、增生兴旺烧供、收摄归服烧供、杀伐邪恶烧供四种。对各类烧供的祭坛形状、颜色、柴火的木料和供品的种类数量,以及主持烧

供的法师的修持条件都有不同的规定。



“闭关”是什么意思?

    “闭关”是身居密室,集中修炼的一种方式。

    闭关的要求是身居密室或深山岩洞,断绝会客,清净眼耳等六根,集中精力修持瑜伽行、观想、诵咒,完成规定程序,获得相应成就。

    从闭关时间分,有七日至二十一日的“日关”,有一月到五六个月不等的“月关”,还有一至三年的“年关”。

    从闭关环境分,有在不见光的暗室中修的“黑关”和露天阳光下修的“白关”;有室内修的“内关”和野外天葬场、泉边等处修的“外关”等等。



灌顶有哪几种类型?

    灌顶有授权灌顶和随许灌顶两种类型。

    坛城中主本尊有授权灌顶,一般本尊和护法类只可随许灌顶。

    授权灌顶分下密和上密两种灌顶。前者有水灌顶、佛冠灌顶、法器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后者有瓶灌顶、密灌顶等四类或五类。

    随许灌顶也称三密灌顶,灌顶程序比较简便。

    灌顶方法上有一次性灌顶和阶段性灌顶。

    前者是对一般弟子的加持性灌顶;后者是对学修弟子结合修炼,按修炼进度分段传授灌顶。

    想获得殊胜成就的弟子,必须要得到后一类灌顶。




什么叫灌顶?

    灌顶是学修密法必需的第一道程序。

    “灌顶”一词的梵、藏文含义是“授权”、“传道”、“培育”等意思。

    灌顶分下密灌顶和上密灌顶两种。

    前一种有水灌顶、佛冠灌顶、铃杵灌顶、名号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灌顶;后一种有瓶灌、密灌、慧灌、语灌、殊胜灌顶等等。

    灌顶内容分入坛、宣戒、传法加持三个部分。

    换句话说:灌顶就是传密戒、传授密法的义理和全部修炼程序,对修密弟子的身、言、意进行与本尊三密相应的特殊加持。



修密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决条件?

    大乘显乘和密乘是大乘佛教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显法是基础,密法是上层建筑。所谓“无显不入门,无密不成佛”就充分说明了显密二法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密法所以被称作“快速成就法”,在于不仅密法本身具有许多殊胜方便修法,而且对修学者的智慧、品行、素质要求很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藏传佛教界有一句俗话说:

“法的层次高,要靠人的层次高。”

学修密法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

    一、必须信仰佛法,诚心皈依三宝。若不具备这一条,是教外之人,连显教之门都未入,哪里有进入密教门的资格!

    二、必须具备显教的学修基础。否则,学密如空中楼阁。显教的学修基础就是阿底峡《道灯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指示的三士道修法。如无学习菩提道全部内容的机会,最低限度要学修出世心、菩提心、性空见等佛法三根本。必须在充分认识人身无常,世间充满弊病,业报不爽等中、下士必修法的基础上激发出世心和慈悲心,修舍

、戒等般若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修缘起性空大智慧,打好坚实的显教基础。

    三、学修密法前必须经过合格的灌顶。“灌顶”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授权、传法。传法包括传菩萨戒和密宗戒、传授修炼程序和具体方法等。“合格”指合格的灌顶上师和合格的法脉传承、合格的灌顶程序仪式等等。在得到合格灌顶的基础上,严守戒律,在上师的指导下,严格依法修持,才能获得世间和超世间法成就。

    现在学密者多如牛毛,得成就者少若晨星,其原因就是不重视、不具备上述条件,一味地好高骛远所造成的。法不骗人,但对人自骗和人骗人的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




大手印”是噶举派特有的心传密法吗?

    “大手印”是密法中对性空正见的称谓。但对性空正见的修法,藏传佛教各教派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如萨迦派称“明空无执”,宁玛派称“大圆满”,达布噶举称“俱生合璧”,香巴噶举称“宝盒”,止贡噶举称“五支法”等等。但从米拉日巴传下来的噶举派,总的称作“大手印”。

    大手印修法并非噶举派独有,格鲁派也有此修法,称“格丹大手印”。但格丹大手印在四世班禅大师以前属耳传绝密,四世班禅大师时将此法写成密籍,传授范围略有放宽。

此后有很多密宗大师,著有修此法的方法与心得的文书,在内部秘密传授。但外界至今鲜为人知。所以外界以为“大手印”是噶举派独家特有的密法。




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

    “印”所指的是一种思想原则和事物的法则。

    前者如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被称作四法印;后者如“大手印”是指诸法性空的法性、法则。

    瑜伽部的三昧耶印指观想,业印指手势,法印指咒法,大印指空观。在无上密部,业手印指业身明妃,慧手印是指已成佛的真空行母,大手印是指性空正见。

    所以“手印”一词有多种含义,有些人把“大手印”当成手势动作,那是大错特错。



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修证成就从总的方面讲,就是戒、定、慧的修证成就。

    “戒”的修证成就是戒恶行善的行为。戒恶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净心性的贪心、嗔恨心、无明心、傲慢心、怀疑心、不相信善恶报应之类的邪见等恶行恶习气;行善就是以慈

悲心、利众心为基础的无私无我的利众善行。

    “定”的修证成就是心情平静,排除散乱思想,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干扰驱动,应用自如。

    “慧”的修证成就是,获得无分别的直觉自然功用,智慧如日当空,光明普照。

    佛教修行成就主要看戒、定、慧的修证成就。

    普通的学佛弟子学佛有无成就,就看思想、行为符合不符合戒恶行善的原则,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现出超然解脱的姿态,能不能做到诚实和言行一致等等。

    至于五眼六通之类,只是定、慧的一种境界标志,不是学佛追求的目标。

    若无菩提心,神通再大也进入不了菩萨乘之门。若无真诚皈依的信念,虽有神通,也无法超越世间有限神通的范围,改变不了下堕恶道的命运。

    神通如泥像镀金,只是表面的富丽堂皇;菩提心如纯金,做成任何形状,都不失去黄金的价值。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

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

,不可轻信。

    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

”。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

    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

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

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划等号。



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学法要想获得成就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信为善源功德母”,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信念。

    二、“求师为入道之门,尊师为成就之本”,要寻找投靠一位品学兼优的上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敬奉求学。严格遵守上师的教导。

    三、“守戒守誓是获得成就之本”,要严守戒律誓言,把守戒守誓当作修法者的第一生命。

    四、“成功来源于精进”,要有勤学苦练,奋斗不息的毅力和决心。

具备上述四条,学修必获成就。



学佛的人多拜师、广求学问,是不是违反戒律?

    佛教中没有只能皈依一师,学习一法,不能多拜师、广求法这样的“戒律”。

    佛是具有遍知一切智慧的觉者,佛教是教人们修养善德,多学知识,开发智慧,求得遍知,以利众生的圣教。

    史上的高僧大德都是拜师广求学问的典范。如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大师阿底峡尊者拜师一百五十三位,宗喀巴大师也有三十多位上师。

    试想,一个不拜有识之师,孤陋寡闻,只会念几卷经,念几条咒语的庸僧,能成为遍知一切的佛吗?诚如萨迦班智达说的:“倘若不学成遍知,因果之说其非妄?”



不放弃五欲能不能学佛?

    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欲,在佛经中称五欲。贪恋五欲是众生堕落受苦的根源,因此,节制五欲是心性净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种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

的灵活方便法门。

    对于小机人适应戒欲离欲的方法,对大机人并不适应戒欲的消极方法,而适应更积极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门。毒药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药就会丧命,有的人吃了毒药也不会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药会变得更加强壮。

    学佛也有这样三种根器的人:第一种人无抗毒能力,只能远离毒害;第二种人不怕毒害,没有必要采取防毒措施,可以顺其自然;第三种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为自身的高能营养。

这三种人依次是学显宗小乘,学菩萨乘,学无上密的根器。

    大根器的人犹如食毒的孔雀。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行法》中有偈云:


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阔步,不顾盼周围的香花奇草,孔雀不喜欢香草美味,他们却因吃毒草而体壮羽美。……
欲乐犹如毒草叶,惟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壮,若是如乌鸦的弱者去尝试,势必因贪得无厌而丧命。


这里说得很清楚,若无孔雀似的化毒为营养的能力,绝不能贪恋五欲之毒草。



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贪、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乐的人身和成佛两条。智者可以从目的上选择一种最佳修持方法。

    在家的学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这要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环境和家庭等情况决定。有的人可以从阅读经书,加强思想修养入手;有的可以静坐,修定,修慧,走开悟之路;有的可以专心诵经念咒。若要想迅速获得修证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坚持修习。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修哪种法,都要有上师的指导和清净的法脉传承,不能凭书本自学,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经典教义的乱传乱说,更不能相信那些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外道,巫婆神汉,以及形形色色的装神弄鬼自称佛、菩萨行骗的伪气功师之流。



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

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圣洁的三衣。

    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

    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黄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亵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



推荐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佛说,书写、供养、念诵佛经和咒语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特别是在《宝荚经》中说:“念诵圣观世音的名号,其功德与念诵千万如来佛号、奉持八万四千法的功德相等。”

在《玛尼藏经》中说:“佛祖说,可以数清大地的微尘数,数不清奉诵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数。”在《莲花宝蔻续》中说,口念,心思,身带六字真言,可以消除身、言、意诸种罪

业,不堕恶道和无佛法之恶劣世道,不遭受罗刹、猛兽、鬼神及地、水、火、风的灾害和各种毒害、战乱之祸。能消除疾病,增益财富、寿命和诸种运气。得生子女,消除霜冻、

冰雹、蝗虫之灾和旱情。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保住一方平安。

    建玛尼经轮的功德与奉诵明咒和佛经的功德相等。经筒中安放多少经咒,凡经轮每转一圈,等于如数奉诵经咒一遍。此说出自多种佛经。



念佛必须要吃素吗?

    佛教是以慈悲为本,禁止杀生的宗教,从道理和禁戒的角度上说,不应该吃众生的肉,应该吃素。不但修显宗的人应该吃素,修下三部密,特别是修观音、度母法的,按续部

禁戒藏传佛教也要求吃素。有人也许会说,藏传佛教为什么不禁止吃肉?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藏族大部分聚集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的青藏和康藏高原上,为了生存需要食物中得有足够的热量。

    二、藏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以“乳酪为饮,畜肉为粮”的从事畜牧业的民族,长期以来以畜肉和乳酪为主要食品。这种特殊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决定了藏族的饮食结构。人首先需

要生存,然后才能谈到信仰。所以在藏传佛教中要求吃素是很难办到的。

    三、佛律中并没有完全禁止吃肉,而允许吃“三净肉”,“三净”就是眼净、耳净、心净。“眼净”是没有亲眼看到杀牲的情景;“耳净”是没有听到宰杀的情况;“心净”

是心中没有杀牲吃肉的念头,也没有为专供自己食用而要杀的嫌疑。

    四、无上密中需要酒肉供品,有将五肉化为甘露的加持法,并不禁止吃肉。

    由此种种原因,藏传佛教中只要求部分吃素。但从佛教教义上讲,应该吃素,不应该吃肉。



靠书本能不能学到佛法,修出成就?

    佛陀的思想言教都以经典书本的形式留传保存了下来,所以学佛不能离开对经典理论的学习。一切轻视经典理论学习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错就错在忽视了闻、思、修三种智慧

之间的因果必然关系。闻、思、修三智的因果关系是修得智生自思得智,思得智生自闻得智,无其前因便无后果。“闻”就是求学经典理论。但佛教研究学有传承,修有规范,“

传承”指师传,只靠书本自学,无法得到理论和修证经验融为一体的法脉传承。

    佛教经典种类繁多,文词歧义甚多,且经文又分了义、不了义、显义、密义等,不能直接从字面了解经义,这又是靠书本自学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些显宗经典,凭借历代

大善知识的疏解之文,还可以阅读,但密宗续经,若不掌握打开密义的特殊“钥匙”,只凭经文的字面意思,即使具大智者也难掌握了义。更何况,修密法必须要有师传法脉和符

合续部规定的灌顶受戒,绝不能轻信教外之人的所谓“密法不需要灌顶,可以自修”这类胡言乱语。

    古今中外,许多世俗学问尚讲师承、流派,以博大精深而著称的佛教经学、密学怎能不讲传承呢?禅家轻视所谓“文字般若”,是其一大错误,但今世有些人又把文字般若视为

真般若,以为靠阅读经文就可以证道,这是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排除上述两个极端,寻找一条中间的道路,才是正道。

    显宗菩提道视寻师求学为入道之门,密宗视重师道为成就之源,具慧眼者从这个问题上,就可以对经学、密学传承的重要性得到认识。




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

    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赢利,没有赢利不会经商。但佛教徒在赢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成恶业,招来恶报。



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无论从事任

何职业,都不能违背利众的原则,要有为社会和一切众生无私做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所从事的职业,处处以美德饰身,事事以智慧抉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

己,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则。



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佛教处世为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视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

,视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发菩萨心,为别人创造快乐,以慈悲心对待别人,以平等心尊重别人,以忍让心忍让别人、宽容别人等等。佛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

的爱恨、喜怒、自尊心、自私心、虚荣心等感情,发挥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自身找根源。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这样一

颂,应常记心中:放下追求一己之乐的冲动,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即使众叛亲离,也要责备自私,承担责任。



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须出家吗?

    佛家受戒弟子有出家、在家两种。出家的分男女比丘、男女沙弥、正学女等五类;在家的分终身持戒的男女居士和定期持戒的男女近住两类。佛教除了受戒的男女弟子,还有

未受分别解脱戒而信佛的大量善男信女。

    “出家”的本意是“出世”。出家要改换姓名和仪容服饰,改变贪嗔痴妒邪见等世俗思想意识,受戒持戒。僧戒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梵行,即戒除男女事,同时若犯了杀生戒、

淫戒、偷盗、妄言等,就不能称作出家人,也无资格穿僧衣,向别人传戒。出家人必须是思想上出世,若思想不出世,虽身在寺中,也和在家俗人没有什么区别。若身穿僧衣而不

守僧戒,做假僧人,享受信徒供养,其罪更深重。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指的就是这类假僧人。

    出家是为了脱离世俗的繁杂事务,保持身心清净,更重要的是心性清净。若能做到心性清净,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一样。佛法要求人们像莲花生长在泥中不沾泥那样,品行脱俗

。放弃利乐众生的事业而只求自己解脱逃避现实,并非大乘佛教的本义。尤其是修金刚乘密法,更无必要一定要出家。如玛尔巴大师、萨迦初祖和印度许多大成就师都是在家密法

师,仅从在家出家论优劣,并非智者所为。




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

心智愚昧,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

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阅读佛经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佛中学习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

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

需要仿照什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都属于外表形式问题,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

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



举行皈依仪式、取得皈依证件就算皈依吗?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信念深处的皈依,按律举行受戒仪式,取得三宝弟子的资格,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这种受戒皈依的传戒师和受戒者若符合佛律的规定,当然无可非议

。若不符合戒规,受戒者思想上没有正信,那么这种皈依当然是无效的。皈依证真假难分,不足以证明持证者的思想信念和戒行。




什么叫皈依佛教?

    皈依佛教有两种皈依法:    一种是受戒皈依;    一种是信念皈依。

    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寻找一个懂得戒律、自身受过相应的戒且保持戒行清净的戒师,按律部的仪轨,请求传戒。

信念皈依就是经过学习,对佛法产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宝,并按皈依要求行事。

    若无坚定的信念,不坚持三规五戒和十善戒,只参加受戒仪式,从形式上取得一个三宝弟子的“资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况,现在有很多戒行不清净的传戒者,不

按戒规行事,搞所谓“遥控传戒”、“卖皈依证”等。还有进行违法活动的江湖骗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须当心上当受骗。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这种皈依表面虽然没有皈依的标志,也不搞什么形式,但只要信念和思想行为符合佛法的标准,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产生正确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萨为做人的榜样,以佛法为行为准则,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

    这种说法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    如果把“宗教”理解为纯粹的信仰组织,或者信仰文化,就不能包括佛教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汉语“宗教”一词,从佛教的“教门”和“宗门”而

来。佛教称“圣教”,从“佛教”的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思想教育体系,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仰”二字概括不了它的性质和全部内容。如果从纯思辨哲

学的角度看,佛教不全是哲学。但说“佛教不是哲学”也不对,因为佛教教理是建立在高度思辨哲学基础上的,与思辨哲学无法分开,但佛教思辨哲学是从世俗智的角度解释事理

二谛的一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把思辨中认识到的东西变成直觉经验。思辨只起到认识事理的媒介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不全是哲学,哲学只是佛教的一种认识工具。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佛教是宗教,但又和一般的宗教不同,佛教中有高度思辨的哲学,但佛教不全是思辨哲学。




有人说:“佛教是偶像崇拜。”这种说法对吗?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教本质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和歪曲。

佛教供奉佛像,有两种意义:    一是纪念意义;    一是观想意义。

    纪念意义就是看到诸佛的光辉形象,联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做人、做佛。认识层次较高的人,还可以从各种佛像的象征意义

,得到精深丰富的佛教哲理的启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观想意义,就是修禅定的人,经常眼观佛像,在大脑中形成佛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修定过程中,思想集中观想佛像,以观佛的一念,代替纷繁的杂念,获得入定成就。

    对佛像的供奉除此二义,别无他义。佛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超感觉的理念境界,并非一种凝固的、静止的、可见的物质形象。所以在《金刚经》中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佛性本空”、“理佛无相”等等。不了解本质,只从表面现象上断定其性质,只能证明其无知和浅薄。



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但佛教中有众多神佛,对此问题如何解释?

    “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所谓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或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大梵天、湿婆、上帝之类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毁和人类苦乐命运的神。

    佛教不承认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和创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张业力创世,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属于无神论。

“业”指行为活动,指人类的各种活动。但“业”是有意识的活动,即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众生共同的环境器世界是共同的业力形成的,个体的五蕴之身是各自的业力形成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环境和生命均属业力的造化,故说“三界唯识”。

    “三界唯识”的“识”是指众生的“意识”,因为造业离不开意识,所以只说业的主体意识,不说业力——这是中观家对“三界唯识”这句话的解说,唯识宗对“三界唯识”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若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就会滑向外道的“神我观”和“绝对精神”的错误深渊。

    佛教中有无数的佛、菩萨和诸佛、菩萨的化身,也有众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罗、无色界天、饿鬼道众生、夜叉、世间众神、幽灵等等。有的可见,有的肉眼不可见。这类生灵构成了非人类的隐形生灵世界,其中除佛、菩萨的化身外,都是众生。

    有的人不承认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们这种看法正确的话,非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宇宙线,电磁场,引力场,只有头发丝的亿万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维以上的空间等,都要通通否定吗?


那么“空”是指什么呢?

    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
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
    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

    总之,“缘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有人说:“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这话有道理吗?

    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么,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些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正因为“空”的意义深而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而反造恶堕之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

    “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作世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

    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世俗谛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众生、苦集灭道、生死轮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各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
    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




有人说:“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宗教是不是全都是唯心主义的问题;    一个是唯心主义是不是全都是错误的世界观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宗教”一词包括的内涵极广,是包括信仰在内的观念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和不受宗教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类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探本寻源,也和宗教有着直接关系。“宗教是艺术之源”,“宗教是哲学之母”,这两句话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结论。对这样一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意识形态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应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做出简单轻率的评判。

    对其他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姑且不论。就拿佛教来说,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

    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除了持“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观点的法相唯识宗一派可以划入唯心论范畴之中以外,其余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

    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断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全都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错误的。如经典物理中的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翻。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遭到了怀疑(详见[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托马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统统倒向唯心主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我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在多样化的世界和多极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原因,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来世是今世的继续,今世是过去世的来世。三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三世”代表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佛教所关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转的一般过程和部分众生从流转中解脱升华

的特殊过程。“整体”观念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那种只考虑今世利益而不考虑影响到来世,只考虑今世的苦乐处境而不追溯过去世的因缘,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局部

观念。世俗观念的阶段性和支离破碎性就表现在这类问题上。

    佛教来世的幸福并不是一种虚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造福行为。这种造福的高尚道德行为,利己利众行为,本身是立足于现实,有利于自己和社

会的今世见效行为。如人的高尚行为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利乐和人类道德的堕落所引起的犯罪行为对自己和社会造成的祸害。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觉察到这种今世的利害现象,认识不

到长远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佛教是社会科学,是人学,是人生哲学,是生活哲学。佛教的主要对象是人,是人的精神属性,而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界,是物质。

    二、自然科学所关注、所研究的是有形的物质,采取的是实验的研究方法。佛教的研究对象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对物质方面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佛教的天文学、物质结构论、万物无常观、因果观、相对论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实验证明,特别是在原子世界量子场研究中佛教的哲学观点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在精神世界的研究方面,佛教与哲学有许多相似和相同点,主要使用思辨推理和自证经验两种方法,与自然科学没有可比性。

    从涵括的范围讲,佛教是包罗万象的学问:大至宇宙无量世界,小至基本粒子结构,从有形的现象世界到无形的理念世界,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等自然科学,到文学、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学等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因此,自然科学被包括在佛教之内,佛教中的自然科学部分,也可以包括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内。

    佛教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物质和精神,即五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物质和精神截然分开,要么否定物质,肯定绝对精神,要么肯定物质第一,否定精神的主体作用。中观哲学是一种客观的哲学,它把物质和精神看做是对立的统一体,小至人体,大至宇宙都是互为前提、互相关联的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是众缘和合之存在。物质和精神截然分离的观点,不但从社会科学的观点看是错误的,就从自然科学量子场和粒子物理的研究证明也是不符合客观存在的。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

    诸行无常的“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因缘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无形的心法皆属行法。“无常”粗分讲有生就有灭,变化无常;细分讲任何事物都无一刹那的常恒,在一刹那之间起着生灭的变化。前一刹那的我,已非此一刹那的我。生即是灭,生中包含着灭,生与灭之间,没有刹那的间隔。任何事物若有刹那的不变状态,就意味着“常恒”。

    “有漏”的“漏”指贪嗔痴疑等烦恼,烦恼是诸苦之根源。大海行船,就怕船上漏水,漏水的船,若不及时堵塞漏洞,定会沉船。人的烦恼,就是使人下堕之因,下沉苦海之因。凡受烦恼心影响的任何思想、行为都结苦果。

    诸法无我的“我”,指一切事物的不依因缘的独立性和实际存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众缘形成之物,并无任何自性(我)实际存在的规定性,所以是诸法无我。

“涅?”是指生命消除烦恼,脱离业力轮回的自由平静状态,是苦海的彼岸,是世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恶业报不爽,珍惜难得的人身,皈依三宝,戒恶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乐——这是下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虽得人天之乐,也终究无常,要想常乐,就要出离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脱苦涅?——这是中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轮回无穷的生命逻辑中得出一切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的结论,为报父母之恩,放弃自己的苦乐,尽心尽力,为众生的利益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利乐众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这是上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佛教共分大小二乘,小乘的价值观是约束自己诸恶莫作,大乘的价值观是无我无私,奉行诸善,利乐众生。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别的宗教信仰上帝(或造物主),认为上帝是生命和万物的创造者、人类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乐靠上帝。佛教认为众生的业力创造世界,也创造自身。世界上没有造物主,生命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拯救者,觉悟要靠三宝的启示,离苦得乐要靠自身努力。



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战争,暴力和战争的根源是人类的自私贪欲和嗔恨,若不彻底改变人类的这种自私贪嗔本性,暴力和战争的消除,只是人类一种善良的愿望,很难实现。

    “发展”总的来说,指人类社会的综合条件,即经济、科技、教育等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但西方世界精神和物质分离的哲学思想误导下产生的纯物质主义的自然科学,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增强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创造杀伤性武器等方面产生了后果严重的副作用。

    现代科技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产生了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犯罪和暴力活动日趋严重的不良后果。近几十年来有许多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知识社会对经济、科技比较落后,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哲学开始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和现代物理亚原子领域、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研究,证明了古老的佛教哲学观点的正确性。

    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动物,视众生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众奉献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共鸣。人们对佛教的养生益智,开发智慧潜能,调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劳,摆脱内心烦恼,提高精神品质,优化心灵状态等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藏传佛教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是佛教在科技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证明。有人对佛教在现代科技社会得到发展感到不解是受了宗教邪说的影响造成的。佛教在西方世界为什么倍受欢迎呢?道理非常简单,口渴的人们需要水喝,如此而已。



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混为一谈是十分错误的。

    厌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观厌世,逃离现实的一种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处世的勇气和责任感。这种厌世、避世思想缺乏度众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隐士之类有之,生活处于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不同。

    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对虚幻假象掩盖下的无常苦空世界本质的觉悟和对常乐我净彼岸的追求的理想基础上的。

    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自求彼岸的涅?寂静(堕入寂灭)。

    虽然破除了粗细两种转世因缘,对虚幻的世界没有丝毫贪恋之心,但为度化苦海众生,需要处在世上,与众生同甘共苦,承受众生苦难,直至一切众生脱离苦海。

    在处世期间,由于慧心常明,不会堕落为贪嗔痴诸惑的奴役,如同莲藕,虽在泥中,却能保持洁白如玉的品质,即生在泥中而不染。

    大乘出世思想的本质是消除无明贪恋之心,并不是厌恶和逃避现实,自求净乐。

    身处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贪恋荣华富贵,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出世思想。

    在成佛之前需要无数世的双资粮成熟期,在这期间脱离不了粗细两种生死,想出世实际上出不去,仍须处在世上,既然避免不了转世,就要积极创造转世殊胜人身的福德因缘。在诸福德资粮中发利众菩提心,行利众诸善,戒自身诸恶行是最主要的。

    因此,悲观厌世,放弃利众善行,自己单独寻求离世寂灭常乐是违背大乘教义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

    佛教是一种以实证经验为基础的思想信仰体系,它要求人们培养美德,开发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择是非,认识对错,反对盲目迷信。佛曾对弟子们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其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

    迷信是经不起研究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许人们怀疑,要求绝对地信从;不让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为迷信说不出合乎逻辑、合乎客观规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法博得一些头脑简单的群众的信仰。佛经中的有些说法,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原子论、相对论、事物缘起论、无常论等等。有些原理虽然用以感性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解决不了,但却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逻辑的证明。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杀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拨弄是非等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恶的标准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认为,不伤害别人的行为为善行为;大乘则认为不伤害众生并不等于有利于众生,善的标准应该是有利于众生,使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和快乐。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做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

    “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的可怕的结果。没有一个人不怕死亡。说不怕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佛祖教导人们认识生、老、病、死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回,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这是一般人的死法。

    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恶行善,诵经念咒,消掉业障,临终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积德,修习禅定胜观,死时入定坐化,化骨出现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习梦瑜伽,死亡中阴瑜伽等,将死亡和证道相结合,生前死后,出现异乎寻常的各种奇异征兆,以示成就。

    这只是粗略的分类,细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类。

总的来说,修行人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得到善终善逝。而且,苦乐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佛教利乐众生,除了行善教化而外,有没有别的办法?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

    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愚昧无明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

    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与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乐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

    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

    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佛教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佛教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宝库,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占卜预测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甲骨文和敦煌古藏文书简中发现了大量的占卜卦象记载和占卜方术。藏传佛教中流传下来的有关占卜术的书籍资料也很多,如甲骨卜、绳卜、线卜、骰子卜、飞禽走兽鸣声卜、数算、星算、命相“黑算”、地理风水观测、附体预测、历算等,种类名目甚多。

    正规的佛法中不提倡搞占卜之类的活动,但佛教对利乐众生的方便之法随顺世俗,并不坚决反对。所以,各民族的佛教文化中就有了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特色。但佛教对世俗文化通通视为“外学”,与“内学”佛学有主次之分。




菩萨戒根堕罪十八条

1, 夸耀自己揭人短,2,不做法施与财施,3,  不领谢罪打骂人,4,诽谤大乘说假法,
5,掠夺侵占佛资财,6,谤法违法弃佛教,7,侮辱迫害佛门僧(1),8,违犯五种无间罪(2),
9,坚持非法邪恶见,10,破坏众生安居地,11,对于非器说玄理(3),12,使人放弃大乘信,
13,放弃分别解脱戒,14,诽谤贬低小乘法,15,妄称开悟有成就,16,受用供养三宝财,
17,制定损害群众法,18,舍弃利众菩提心。
注解:(1)‘佛门僧’泛指佛门一切出家在家弟子,     (2)‘五无间罪’指下堕无间地狱的五种重罪,即,杀父,杀母,杀罗汉僧,离间僧团,伤害如来肉体,致使流血。
     (3)‘非器’指认识和信仰条件不具备者。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宝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门法,也是包罗万象、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根本法。三乘佛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皈依三宝”。但这个“皈依”并不是初入佛门的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粗浅意义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标等在内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许多藏传佛教大师曾说:“佛教从入教、发心到成佛的整个儿过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的标准是:诚信三宝,归靠求助三宝,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为导师,以圣洁的僧众为修行的榜样。




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

    从总的方面来说,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从属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法,有些是常速成就法。

    要想成佛,掌握成佛的方法,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佛”。简单地说,“佛”是心续消除烦恼所知二障,达到彻底纯净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法身。法身如太阳的光明本质,报身如太阳的本体,化身如普照的阳光。三身合称色法二身。二身的成因是智德两种资粮:色身的因缘是福德资粮,法身的因缘是智慧资粮,二资粮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资粮指的是大悲心引起的菩提发心和舍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资粮是悟缘起性空,修二无智。

    简而言之,真正成佛之道只有两条,即菩提心和二无智慧,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能成佛,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不了佛。

    《文殊亲教》中说:“成佛之道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只有三条,即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智慧。”这三条是全部佛法的精华。想成佛就要修这三根本道。离开这三根本道,再好的法也成不了佛。




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习佛法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

    遍知一切的佛陀认为,人生的祸患、苦难的根源是愚笨无知和由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因此,消除祸患、苦难,创造幸福、快乐的唯一妙法就是驱除愚钝的智慧,由此而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

    在寂天《菩萨行论》中说:“众生都不愿吃苦,但却恰恰寻苦吃,愿得利乐因愚痴,毁坏利乐如仇敌。”这就是说:消除苦难、祸患,创造幸福快乐的心,人人都有,从国王到乞丐,从人到动物,从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标都离不开这个宗旨。但却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希望和行为结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却得不到,不愿逢到的却离不开。发生这种情况的总根源是愚钝无知和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想法和错误的行为。

    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善心,开发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己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
    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学佛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佛教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

    一种是研究学问知识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的角度学习佛法。
    有信仰的人通过深入学习佛理,可以克服盲目的信仰,树立起理性的信仰。
    从研究学问知识角度学习佛法的人,也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在学习佛法之前受过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顽固的偏见,不能客观地对待佛教,这类人根本无法获得佛教正见,无法精通佛理。

    一种是虽然受过各种邪说的影响,但智商很高,有分辨能力,不受邪说的影响,一进入佛学之门就会认识到佛教哲学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皈依佛法,这类人能正确、客观地对待佛教,能掌握佛理的奥妙。

    还有一种人既无信仰,也无理性思维的辨别能力,学点佛教知识,只是为了装潢自己的门面,读书不求甚解,只能记几条佛教术语。当今世上冒充佛教专家学者的这类人很多,但实际上这类人连佛教常识的考试都很难及格,更谈不到精通。

    总之,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只凭读书无法达到真正精通,作为重实践的学问,佛学更是这样。


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统完整精密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对佛教的起信、入道、证果,不能靠神灵的启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几条咒语和盲修瞎练的幻觉,而要靠系统正确严密的教理和修证理论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藏传佛教或汉传佛教,无论是密宗还是禅宗,只要是佛教,正确的入手处,理所当然的是拜师,学习掌握系统的教理,按闻思修程序进行。由于这个原因,《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开卷第一章就是“亲近善知识”。

    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师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模式:寻师求法——艰苦修持——获得成就——收徒传法、著书立说。

, ,     也许有人会说:禅宗不立文字,不主张经教,怎能说所有的佛教都从拜师学习教理入手呢?我认为这是对正宗禅门教理的严重歪曲,否则,六祖《坛经》中的“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忏悔品·第六》)这段话如何解释?既然“不立文字”,《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既然不需要经教,数万言《坛经》讲的不是经教,又是什么呢?


对别的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对待教派问题有两条原则:一、对佛教任何教派都不应该抱有偏见。   
    二、信仰贵在专一。
    就第一个问题来讲,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就藏密而言,无论萨迦、宁玛、格鲁、噶举、希结、觉囊,都是佛教这棵大菩提树上的大小枝桠。尽管它们各自花色不同,但它们同出于一条根,结同样的果,这一点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说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泛称八万四千法。只要有利于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法都是好法。我们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为贪嗔所驱使,抬高一派,贬低一派。如有的人站在小乘立场上说大乘“属后出,非佛说”;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佛教”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仿佛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的遍知者似的。这种人如果是佛教徒那他就犯了一个可怕的诽谤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将荡然无存。对任何教派都随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对此应持正确态度。

    第二个问题是信仰贵在专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皈依哪个教派是信仰环境和自己的机缘所决定的,有的人经过理论研究以后,也有改信他派的可能性。“信贵专一”就是说无论信仰哪一个教派都要专一,不应该像“乞丐的面袋”——各种成分混杂在一起。“专”才能“精”,作学问和学佛都是一样的道理。作学问所谓“广”,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但真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人谈起佛法来,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似乎他样样精通,实际上正好暴露了他们的信无专信,学无专长,浅薄无知。当触及关键问题时,他们采取的则是一种闪烁其辞的回避伎俩。有的人自吹自擂,说他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大法样样精通,但内行一目了然,他什么也不懂,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摊”,而不是学有专长的“专业公司”。

    不仅如此,信仰不专一还会遭到护法的惩罚。因为各教派的护法神都是以保护各教派的法脉和教徒的信仰、戒行为己任的。如果法脉混杂、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纯,就会激怒护法,遭到可怕的报应。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的不同点在哪些方面?

    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各个教派所修法的经典、法的种类、教授传承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修学重点和特色。

    二、在正见的认识方面各教派之间存在分歧。自古以来佛教内部各教派之间在皈依三宝、持戒、行善等事法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涉及空有等哲理正见方面存在众多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理谛是高度抽象的认识境界,是超思维和语言的境界,故言“真实理谛非分别思维对象”。二是从主观上讲,人类的一般分别思维对超理性的真理很难理解,再加上人们的认识能力、研究的深入程度、学识等方面的差别,对同一句经文、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产生了他空、自空、非空非有、非思言境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是各教派相互争论不休的主要焦点。


藏传佛教和“藏密”有什么不同?

    藏传佛教和“藏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藏传佛教包括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两部分。显宗以“三藏”经典为主,教授戒定慧三学,成就显宗四身佛;密宗以“四续”经典为主,教授四部瑜伽,成就密宗双合七支持金刚佛。虽然藏传佛教从总的方面来讲,都主张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但各教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噶当派主修菩提道,不提倡学密;萨迦、噶举、宁玛等主修密法;只有格鲁派才主张显密并举,双翅齐飞。因此,以“藏密”称呼“藏传佛教”并不确切。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佛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身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有差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后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于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

    佛教大乘和小乘,在教义、度化对象、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小乘也叫声闻缘觉乘。小乘的度化对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怀狭小,缺乏大慈悲心,只求自己除去烦恼,获得断灭涅槃的小机众生;而大乘教的度化对象主要是具备大智慧、大慈悲心,具有利众精神,胸怀博大,追求成佛的菩萨种根基的大机众生。乘是运载工具之名,如车船。
    大乘不同于小乘的七大特点:
    1.大境界——具有境界广大的大乘法;
    2.大作为——自利和利众的大作为;
    3.大智慧——彻悟人无我和法无我;
    4.大精进力——精进不息,完成三个无量劫的漫长过程;
    5.大方便——以大悲心利乐众生,虽入世但却一尘不染地根据一切众生的不同情况,度化众生;
    6.大成就——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佛陀独有的无比神通;
    7.大功用——佛的无识无为、自然遍及一切的利众功用。
    大乘如万吨轮船,运输众生量大,故称大乘。大小乘的主要区别点在方便度,故宗喀巴大师说:“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发心。”

什么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以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
从公元7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佛教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传佛教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走向世界四个阶段。
    从7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佛教的初期传播阶段。
    从10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进藏传法到14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佛教中兴期。噶当、噶举、萨迦、宁玛、希结、觉囊、绰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藏传佛教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从14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20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大大小小数千座学院式的喇嘛寺在甘、青、川、藏地区和蒙古草原相继建起,在佛教显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未有的严密精深成就,产生了很多学术贡献卓著、名载史册的大善知识。
    20世纪中叶藏传佛教逢到了特殊的历史机遇,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它特有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价值观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博得了物质财富富裕、精神财富相对贫乏的西方世界广大民众的喜爱,在短短半个世纪里,藏传佛教在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兴盛局面。在这种新的信仰冲击波的影响下,港台和内地各阶层人群中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着。
    因此,藏传佛教虽然产生于中国藏区,但它并非藏族独有的信仰。它正逐步从国内多民族的共同信仰,发展成覆盖面波及全球的国际性的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摩睺罗伽王偈颂,第三首:
  【佛智无等叵思议,知众生心无不尽,为彼阐明清净法,如是严髻心能悟。】
  这是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他的赞颂,长行里面他所得的法门是「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我们要留意,他能够使一切善与不善,「善」在六道里面讲的是三善道,「不善」是讲三恶道,正是显示出菩萨普度法界一切众生。能力从哪里来的?我们在赞颂里面看出来,这些人全都是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决定不是普通的人。这是华严法会,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这个法会的当机,也就是有条件参与这个法会,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以上的,这一些法身菩萨。每一个族群的代表,我们今天念的,每一位都是一个族群的代表、一个族群的领袖,这些决定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正是所谓「倒驾慈航」,来帮助他们、提升他们、成就他们,我们在赞颂里面就明显的看出来了。
  『佛智无等叵思议』,这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无等」,超越菩萨,等觉菩萨都跟他不能比,没有跟他相等的,如来果位;「叵思议」是不可思议;这一句是赞颂如来智慧德能究竟圆满。第二句是观机,『知众生心无不尽』。此地讲的「众生」,是十法界无边刹土。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佛都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佛知道。自己何以不知道?自己很健忘,忘记了,佛不会忘记。佛怎么会晓得?我们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再微细,阿赖耶识里面已经有落谢种子,所以佛知道。唯识经论里面所说的「落谢种子」,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印象。我们起心动念心里头有个印象,印象很粗显我们很容易觉察到,印象非常薄弱我们就自己都不晓得了。可是佛心清净,一尘不染,因此感应度无比的灵敏。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我们讲微细的动物,蚊虫蚂蚁这还是大的,极其微细的,现在我们在显微镜看到的细菌,细菌是生物,它有生命,它有活动,这样微细的生命,它的活动佛也知道,佛没有不知道的。
  说佛知道,我们要能够体会,就是说我们自己都知道。现在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有烦恼把我们的灵敏度障碍住了。如果烦恼去掉之后,我们自性的灵敏度就恢复了,跟诸佛如来一样,确确实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学问、是真实智慧,无所不能是德能、能力,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虚空法界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这就是德能。世界从哪里来的?世界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没有。为什么说没有?相有体无,相是幻相,刹那生灭,刹那不住,这是事实真相。《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凡夫迷著在这个幻相上,不知道这个相是幻化,不知道这个相是刹那生灭。我们的念头太粗了,微细的刹那生灭,我们觉察不到。不但微细的觉察不到,就是很粗的也觉察不到,很粗的指什么?一天一天。昨天过去了,昨天就灭了,今天就生了;到今天晚上的时候,今天就灭了,明天又生了。这个生灭几个人能够觉察到?这很粗很粗的相摆在面前,觉察的人就不多,只有少数真正有学问、观察入微的这些人,他知道。「逝者如是乎」!他在感叹,生命一天一天就过去了。极其微细,佛在《仁王经》里面所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那我们就完全没有法子体会到。这个说法还是粗相,还不是经上所说的「极微之微」,我们在本经前面曾经举例讲过。
  总结的来说,世出世间无不是因果的定律,因果定律里面,我们看到好像东西存在,好像在眼前,好像是实在的,这只不过是因果的相续相。因果转变、循环、相续,这三样不空。体会得因果不空,你才见到诸法实相,这在佛经里面叫「见道位」。你见到事实真相,「道」就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你见到了。见道之后,可贵的是要修,修正道、修胜道,胜是殊胜。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随顺烦恼,他走的是恶道,他是往下堕落,不是向上提升。明了事实真相的人,他向上提升,他不会向下堕落。
  《十善业道经》上世尊劝导龙王这些大众,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应当修善。那个「应当」,真的是「法尔如是」。人他当然就行善,他怎么会作恶?由此可知,还作恶,善还是提不起来,恶还是断不掉,什么原因?没搞清楚。在看到佛经、听到讲经,不过是听说而已,自己确确实实没有体会得这个境界。真体会得,你用什么方法逼著他去作恶,他也不会去做,宁舍生命他也不会起一个恶念,他明白了,这哪里要人劝?佛对於一切众生透彻了解,佛只是一味为众生讲经说法,让你自己觉悟,让你自己明了,自自然然你会断恶修善,你会转迷为悟,所以佛只是一味教学。
  众生几时回头,各个人的业障习气有厚薄不同,时节因缘不同。我们说佛菩萨有耐心,这是我们凡情执著,说佛菩萨有耐心,其实佛菩萨没有心。有心才讲耐心,佛菩萨没有心,佛菩萨永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哪来的耐心?是我们看到,佛菩萨真有耐心,所谓是「无量劫中不舍一人」,我们很佩服。其实你要知道他没有心,他才能真正做到;他要有心,耐心还是有限度的。无心之心是真心,有心之心是妄心,真心在哪里?妄念断掉了,就是真心。妄念可以断掉,真心断不掉。我们凡夫用心,真心上面带著妄念,所以叫做妄心,真心跟妄心是一不是二。我们讲耐心,这就是妄心;耐心没有了,那是真心。像这些地方,诸位要细细去体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证明。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行,行里头去求证,证明佛在经论上所说的。所说的理、所说的事、所说的境界,一样一样去把它证实,这叫证果。
  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达到圆满的观机,能观机才真正能够帮助众生,帮他离苦得乐。由此可知,我们要发心学佛,还要发心帮助别人,智慧不开怎么行?要想开智慧,佛跟我们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决不是说佛的智慧能力比我们强一分,我们比佛菩萨差一等,没这个道理。智慧、德能、相好全是平等的,释迦牟尼佛如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如是说,没有两种说法。在我们今天为什么显示著这样的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是妄心造成的,众生心造成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三类都是无量无边,没有头数。这三种把我们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障碍住了,所以不能现前。本来没有六道,本来没有十法界,十法界跟六道都是从心想生,众生「心想异故」,每个人想的不一样,所以现的是不一样的法界。这个事实真相,也只有佛才能给我们说得出,我们明白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才发心向佛学习。
  佛『为彼阐明清净法』,佛对我们的帮助,无非是说明而已,说明什么?说明「清净法」。诸位要知道,清净跟平等跟真实是一不是二,清净决定平等、决定是真实,清净法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一切众生的状况。《华严经》上讲毗卢遮那的法界是清净法,往生经里面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法。我们要想出离三界六道不清净,要想获得诸佛菩萨一样的清净,这是一切世间学佛众生共同的祈求,我们也是这样想法。到哪里去求?不是向佛求,不是向菩萨求,向外面求你就错了,向外面求是外道,心外求法。佛家讲「外道」,不是指其他宗教,是指心外求法,这叫外道。其他宗教如果向自性当中求,它就是佛法,学佛的人向外面求,那是外道,它不是佛法,我们要有智慧去辨别。佛法称「内学」,内里面求,求什么?求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特别是净土宗,净土宗求的目标是什么?《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我们就求这个。诸位要知道,一心是清净心,一心是平等心,一心是真诚心,二心就不真诚,就不平等,当然也就不清净。一心是什么?这还有耐心,耐心是二心,一心里头找不到有耐心,我们要从这里去体会。
  一心,无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里面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会不会起障碍?会不会障碍清净心?你执著有个阿弥陀佛就坏了,你分别有个阿弥陀佛,你也坏了。阿弥陀佛一天到晚挂在口上,没有妄想、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这是诸佛念佛。就是夏莲居老居士讲,这是「弥陀念弥陀」,这个意思很深。有分别、有执著,我是凡夫,我在这里念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有没有听到我念佛?你有这个妄想分别执著也不错,如果心里头专念阿弥陀佛、执著阿弥陀佛、分别阿弥陀佛,也能往生,这个法门殊胜就殊胜在这个地方,品位不高,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没有执著,还有分别,那你生方便有余土;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真的是「弥陀念弥陀」,你生实报庄严土。这个意思你懂了没有?没懂!如果懂了之后,日常生活当中一切都随缘,无有一样不是「弥陀念弥陀」。
  境、缘,境可以随缘,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顺境逆境、染缘净缘都不染著,这才是真正清净法。大乘佛法里面,密宗纯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高。可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会起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不行,这法门不是你修的。到几时不染境界的时候才能修,也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这个不行。这个自己一定要晓得限制自己,那就是佛教初学「严守禁戒」,这个禁戒多半是事上讲的。所以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好修;大乘戒不一样,大乘戒论心不论事,事上能随染净缘、能随顺逆缘,心清净,心确实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大乘难修,小乘容易修。可是小乘能出六道,出不了十法界,唯有大乘才能出十法界。
  学佛怎么个学法?到底我们是学大乘、学小乘?各人根性不相同,以我们的根性来说,我们在解,决定是大乘,我们的行一定要靠小乘,我们才有救。如果我们舍弃小乘,解行都是大乘,太危险了。那一步登天,登不上去,摔下来粉身碎骨,没命!解在大乘里有好处,心量逐渐逐渐拓开,眼光看得远大。自己一定要晓得,行门从脚下一步一步的去攀登,决定遵守佛陀的教诲,从十善业道修起,这就对了,一点都不错。念佛,这是大乘圆教,圆顿大法,如果把十善舍弃了,还造十恶业,念佛不能往生,这不是很明显的例子吗?我修念佛法门,我绝不违背十善业道,这个人决定往生。
  你要问为什么一定要修五戒十善?这是世尊教导的。修行人的根,修行人的基础,是「净业三福」。佛说得很明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是清净法的正因。第一条里面教导我们,「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十善业」每一条都是慈心,慈心不杀,慈心不盗,慈心不淫,慈心不妄语,每一句都是慈心。慈心是什么?再一分析,慈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少一条心就不慈,慈心就有缺陷,就不圆满。然后我们才恍然大悟,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才晓得「慈悲为本」是什么意思!慈悲里头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所以它是「本」;「方便」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包括我们在生活范围当中全部的行为,都是方便。
  方便跟慈悲结合起来就是佛法,你们诸位好好想想这个意思。我们穿衣吃饭是方便,处事待人接物都是方便,跟慈悲一结合,这叫「菩萨行」,菩萨的生活;离开了慈悲,凡夫行。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法是觉悟之法,觉悟的根本。离开慈悲,那个心就是轮回心,轮回心是六道三途的根本,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与轮回心相应,你是造轮回业。样样都是轮回业,学佛也是轮回业,念佛堂念佛也是轮回业,为什么?你跟轮回心相应。轮回的心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轮回心。我们把这一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把它转过来,转轮回心为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也叫做大菩提心,一个意思。每天还一样穿衣、一样吃饭、一样工作、一样应酬,依大慈悲心,这个人是菩萨,叫菩萨行,你的生活行为是菩萨行。你转不过来,转不过来是轮回行,就在一念之间。我们为什么不能转?为什么转不过来?是对於这些事实真相完全不清楚、不了解、不明白,真正搞清楚,明白了,你就会转了。还是一样生活,一样过日子,一样工作,一样应酬,用心不一样,起心动念为利益别人,不要为利益自己。
  昨天我们听说,天主教有个医疗小组,到非洲去帮助那些病苦的人,我们听到了,送一点钱给他。我说了,你们大家送钱给我,我昨天转送给他了,送得不多,我送他新加坡钱五万块钱,帮助他们买医药带过去,那一边医药非常缺乏。救护一切众生,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真实的救护、究竟的救护是教育,是教导他。你要不肯教他,他有苦难,在物质上帮助他一点,他永远不能够脱离贫苦。他如果受过教育,他有智慧,他有能力,他自己可以谋生。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兴旺繁荣,看什么?看它的教育。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众生,这是究竟圆满的布施,三种布施都具足。布施里财布施,释迦牟尼佛虽然没有拿钱,身体是内财,每天为众生讲经说法,用体力,这是内财布施。众生有许许多多不如法,违背自性的行为,释迦牟尼佛要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那也是在布施。譬如现在这个社会,子女不知道孝顺父母,释迦牟尼佛要表现出一个孝顺父母的行为,做给别人看,这是布施。现在社会不知道尊敬师长,佛要做出尊敬师长的榜样,现在社会人忘恩负义,佛要做出一个知恩报恩的样子,做给别人看,这都是财布施。你有智慧,做得很像,扮演得很像,法布施。念念行行都希望众生觉悟,希望众生回头,是无畏布施。三种布施圆满具足,所以佛得的果报圆满,我们学佛就是学这些。要用世俗的话说,学佛的做人,学佛的用心,学佛陀舍己为人,我们干的是这个。佛在经典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我们体会得,我们明了,所说的这些方法、原理原则,我们都能把它落实到生活上,这叫真正学佛。决不是每天念经念给佛菩萨听,磕几个头表示恭敬,完全错误了,不是这个学法,一定要真正懂得、真正明了。
  经文里面「为彼阐明」,阐明有身教、有意教、有言教,目的是要令这一切众生觉悟。『如是』,这是总结上面所说的。胜慧庄严髻王,名号有意思,殊胜的智慧,唯有殊胜的智慧才能够庄严一切形象,他的作为、他的表现、他的形象美好而没有欠缺。『心能悟』,这个意思是双关的,对我们来说,我们读了这个经文,佛家的术语说,受持这一首偈颂,「心能悟」。你心不悟,你决定不可能受持这个法门。
  法门这么多,我们到底要受持哪一个?古德教初学,老师也是,初学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受持一个法门。现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无量无边的法门,於是初学的人疑惑就起来了,这对於我们学一个法门到底有没有妨碍?我们要怎么样学它?《华严经》上跟我们讲过,「一即是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即是一」,「一」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一;「一切」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归一个法门,统统辅助一个法门。好像画画一样,画一朵牡丹花,这是一,旁边画许许多多绿叶来陪衬,那是多。《华严经》上无量无边的法门,陪衬执持名号,专念「阿弥陀佛」的法门,就圆满了。
  念佛的人很会做人,念佛的人能与一切人和睦相处,念佛人能在一切顺逆境界当中,不失清净心、不失欢喜心,这叫大圆满,我们应当要学习。所以每天在读诵,每天在研究讨论,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改进我们自己的错误。我们有很多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如果不是天天在读诵、天天在研讨,我们这些缺点自己不会发现,发现尚且不能,改过就谈不上了;总得先发现,然后再改过。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断把品位向上提升,功德利益就在此地。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


灵峰蕅益大师著

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

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

答印生问(原问附)

答元赓问

答邓靖起问

答比丘戒问(原问附)

答卓左车茶话(原问博山启附)

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

问:华严虽二乘盲聋,亦兼摄声闻,以含无量乘故。此经虽二乘种不生,乃道品大小互通,正与华严四圣谛品不异。故有生彼经劫方证小果者。大智度论云:‘弥陀亦以三乘度生。’自应二乘五教总摄,云何不摄小乘;且既通杂华,复不能通杂华所摄无量乘耶?

答:疏主判经,以顿通圆,不以圆摄顿。又、约道品,即小成大,小果暂有终无之义,谓不互摄。岂一句弥陀,不横罗诸教,圆契五宗;不全体华严,全摄诸乘耶?

问:余门竖出,念佛横出,余门正指教中观行,故禅称别传,净云径路,皆以超越观行故。今云观即是念,念即是观,直以台观当之,不反钝置念佛耶?

答:此之横竖,约自力、他力、断惑、带业、而论,不约境谛观智。故念佛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亦不可以参禅为例。若论谛智,四教观行有析空、体空、次第、一心之不同;谓前三竖出三界则可,谓非横非竖之一心三观亦为竖出、可乎?况观经以如来胜异方便,摄众生性具观门,同宗一心,同归净土;观念相即,何名钝置?但辩持名,不惟散善,非妙观便不捷径也。别传之旨,尤不容剩言滞句。末法之中,有名无义,果令四教不收,便成离经魔说,乌在其为超越也!

问:天台三观,得摄法界观否?

答:华严法界,生佛同源,以收机不尽,不免现权隐实;则阿含乃至涅槃,皆华严阃外,所以驱率土尽令臣服也。法华实相,本迹同印;以说时未至,不免为实施权;则般若乃至华严,皆法华前矛,所以会甸荒同令执玉也。一名从本垂末,一名摄末归本。非一心三观,何得事事无碍?非事事无碍,何名一心三观?

问:合论判极乐净土是权,净名唯心净土是实。然、菩萨成佛,众生来生,明言摄受往生之事,与弥陀无二。疏言此指事一心者,岂事一心便不名唯心耶?

答:合论以不断惑生同居,乃如来权巧之力;非谓法藏四十八愿庄严净土亦非实也。净名心净土净,正同法藏往因。至于菩萨成佛,众生来生,何妨从实垂权?若念佛人因事入理,又何妨即权即实?权实事理,总属一心,虽分不分。古人判释,皆当作如是观。

问: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何故钞只通普观为助因耶?

答:念佛观佛,归趣同,入门异。初心行人,杂则不成三昧;故唯称万德洪名,便为多善根。然、正助兼修,本无定法,如行舟然,扬帆、扯缆、撑篙、摇橹,各随其便可也。

问:大本言:生彼国者,皆当一生遂补佛处。然、中下胎生,岂等觉菩萨耶?

答:非等觉,而可称一生补处。以不更历生死,必圆无上菩提故。小本:‘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亦指此生必补佛处而言;不以常途三不退论。下又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则别指现证等觉者;亦以此生必补,故得云:其中多有也。所以极乐凡圣同居土,与常途教意迥别。常途不过暂时同居,此与一切等觉同净寂光;故云:‘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二字,不概指无量声闻、菩萨,单指多有一生补处而言。又、常途约感应,及圣者过去有漏业,得与权实圣人同居;此则同一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故又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少’字,拣至别教地前,并拣至圆教住前;以住前皆仗自力登住,入同生性,方蒙诸佛护念故。吾每谓,净土大教,圆收一切教,超出一切教,正谓此也。

问:单念佛人,不修余行,得波罗蜜,即是多善多福;今念佛所证,止素法身耶?已具万行庄严耶?

答:三身一体。普贤行门,不外毗卢性海。是以初心虽不修余行,令三昧易成;而三昧既成,三因圆显,岂有已证法身,庄严终缺?亦何须未证法身,预恐不具足耶?然、或一门深入,或余行助成,未许执一;一行三昧,一即是多;万善同归,多即是一。

问:念佛的是谁,与别则公案无二。钞云:‘体究念佛,与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然、四种念佛,未列体究一法;经文本无此意,不应入净业门。今两路双征,若参此不悟,亦不失往生;此为参门留一退步,正堕偷心。若此疑不破,便不得生;此为念门启一疑情,却成异说。智彻、慈昭、天奇、毒峰、诸师,皆主此说,何所本耶?云栖若祖诸师,何不直拈谁字?若只相似而已,愿闻不全是处!

答:因念佛人不见佛性,偷心不死,故以此语昭告之,令直下相应。即于一念中,圆见三身,圆净四土,阶理一心;此一门深入,一心不乱之前茅也!后人闻此诚言,无论悟与不悟,便可死心念佛;更何用参此段公案?直须如此了得。当知昔人下此语时,绝无禅净之分;后祖收之,但入本宗,非入净业。何以故?公案现在故。今疏主收入净业,仍为禅宗;何以故?救有禅无净土之病故。然则、若信得及,以悟为则,以净土为归,真实不欺,不留退步;则于似处,则已全是。若信不及,死我偷心,而偷心转甚;正好实念,而念反狐疑;只此似处,即全不是。故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有疑则参,虽罢参而不能;无疑则念,欲起疑而何自?如是、则直念苦参,亦无非往生正行也。

问:如子忆母,必想仪容,今但念声相续,不取相貌,易驰散否?或依出入诸息,得非小乘法耶?

答:子之忆母,或善想仪容,或呼号血泪;观经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此指观想),善友教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此指称名)。’夫三界无非剧苦,何止临命终时?以畏苦心呼号求救,驰散何从?否则摄心、调息诸法,亦自不恶。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岂有定属小乘者?试问:记珠、定香、鸣鱼、击磬等,大乘耶?小乘耶?

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中不及。岂于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耶?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如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经‘喜恋心’,本指欲染。

问:七日后,若永不复乱,不应只名七日;若更乱者,已经退转,何能感佛?

答:前此若无真实意乐,则七日决不能一心不乱;后此若无真实受用,又安见七日功成耶?

问:钞谓:理一心为观力成就。则体究全属观门。然、前言妙观难成,故显持名殊胜;今又通观法,不仍观胜持耶?若参谁字是体究,又全属宗门;正参话时,不应有如智不二,寂照难思等理路可傍?

答:事理二途,混不得,分不开。疏主一往以称名为事持,体究为理持。仍云:机亦互通,不必疑阻。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事持能成就理一心也。又谓: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名理一心;则未契时,体究无间,止名究理,正是事功。然、体究一门,与近时禅宗相合,实与台宗妙观不同:台观必圆解了了,全性起修,随举一观,无非不思议境;体究以未明心性,鞫其根源;契合之后,达如智不二,寂照一心,方与台宗圆解吻合;非正参话时有理路可傍也。初学妙理既未精通,不可仿佛相傍;心粗境细,妙观难成,以此。

问:疏钞大意,全重理持;则所明持法,最为要害。今既持名,复云理观;既是理观,复拈话头。禅、净、止观,三法混淆。行人念不归一,将何为宗?与‘一门深入,专修无间’之旨,何复不侔?

答:疏主即事入理,非以理夺事。当知:持名是正行,理观是所通,话头是持名转局也。序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亦未专重理持。所以处处明理者,恐狂罔谤为凡愚之行耳。后裔无知,反执理轻事,以遭落空之记。哀哉!

问:疏言:一心、即达磨直指之禅。又云:六祖斥无,乃门庭施设不同。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由明;既言即是直指,复言为门不同;是少林、曹溪亦不同耶?

答:心地法门,包含无际,总不外一心。门庭施设不同,一心旨归不异。今一心,即直指之禅;言其指归也。六祖斥无,是老婆骂婢子;只图切齿耳。非谓但是宗门,便须拨净土也。永明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中峰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岂赞西方,直指便不明耶?若言六祖定作是语,莫谤六祖好。

问:疏指‘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菲,’属理一心。又释佛名经‘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云:‘一闻,不待忆念,无量、不但八十亿劫。’则何独理一心耶?又、此经闻经闻名皆得不退,事耶?理耶?

答:观经十念除罪往生,由怖苦心切l善友缘强;一念猛利,过百年悠悠,非必有究理之行,然胜于寻常理持。疏主或借显事功极者,即不违理乎?若佛名经所言,以彼佛具无量威德愿力,故闻者获如是益。闻不信,亦获无量罪。要非少善根福德众生所能闻也!不退、亦不一等,随闻证者,有位、行、念三不退。仅历耳根者,如食少金刚,究竟不消;为远因终不退也。

问:枣柏言:‘华严一乘大道,非往生菩萨境界。’何故华严长子,十愿导归极乐耶?生公说阐提有佛性,则后出涅槃为证;今后出行愿,全与枣柏不符。宗旨竟将安归?

答:净土竖该横遍,寂光惟佛土,实报乃法身大士所居,方便摄三乘权位,同居则凡夫皆与。合论指大心凡夫,回心罗汉,出五浊,生同居、方便二净土;未悟毗卢性海,入因陀罗网法界也。普贤十愿导归极乐,正不思议解脱境界,彻果彻因,通凡通圣;圣全法界入一尘,凡从一尘通法界。枣柏但言一乘大道,非往生菩萨境界;不谓往生菩萨,非一乘大道法门也。若云:华严大,极乐小;大小之见未忘,未梦华严法界在。

问:既以事持属定,理持属慧;而云事持未能破妄,利根径就理持;将事不显理,慧不由定耶?

答:三无漏学,后必具前;故理一心,或从体究忽然契合,或从念佛自得心开,皆由定来。今重悟理,不止除散;虽体究无间时,便可名事一心;亦有定力,而仍属慧门。实则定慧二门,各有利钝,疏主略未言耳。

问:决志求验,正在平时。经胡止言临终佛现?

答:行人见佛,随净业浅深;经明往生,故言接引耳。今只在执持名号处努力加鞭,无论见与未见,但得信愿行成就,往生自可无疑。慎勿生侥幸退息心也。

问:心不颠倒,故能预知时至。乃云死时,何苦欲先知。何耶?

答:不贵预知,正欲令其心不颠倒。颇有因欲先知,而愈重其颠倒者?

问:大本十念,不言临终。此与观经,为同、为别?

答:大本云:‘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观志心信乐,何等深切!不必在临终时,实与临终同一猛利。后世祖师,因立晨朝十念行门,毕生不缺,亦决往生。

问:文殊亦发愿往生,何反拣去势至?钞言:‘耳根不摄念佛,念佛能摄耳根。’又何耶?

答:法无优劣,机有抑扬,无烦戏论。观音六根中,从耳根入;势至七大中,从根大入。论入门,耳根此方独利;论收机,净念三根普通。又、圆人法法贯彻,耳根、净念,互摄互融。初机耳唯一根,念乃都摄。亦可抑扬。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耶?非攀缘耶?若是、则一切觉观思惟,皆生死根本。若非,又何言念性生灭,因果殊感耶?若生灭即不生灭,何云煮沙?此与波水之喻,当自不伦:波即是水,沙非是馔。然、法华若人散乱心,南能不断百思想者,又非即用此生灭心耶?

答:错不在用攀缘心,在用之为自性。所谓、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便成沙馔之喻。若识得攀缘心本无自性,则能用攀缘,不被攀缘用;所谓家贼难防时,识得不为怨。便合波水之喻。况势至一门,本属根大;意根为主,五根从之。故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意根、即第七识。七识无始来,念念执我;今以妙观察智力,令直下念佛;甜瓜换苦瓠,非寻常攀缘心比。寻常眼识缘色,乃至意识缘法,皆顺生死法;念佛时,佛非色、非非色,乃至非法非非法,超世间法,离语言道。但可净念忆持,原非情量所行境界。岂念佛心是攀缘耶?且以攀缘六尘增长生死,者转攀缘慈,父永脱苦,轮亦自不。恶安得一概论耶?又、娑婆根性,唯耳根易显圆常;念性犹属生灭。非已悟如来藏性者,终不违念性本圆通也。末世学人,鲜登圆解,耳根入道,亦甚难言。傥不能向佛顶前四卷痛思深义,穷源彻底,则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工夫,毕竟如何理会?圆顿法门,非小根劣智所能拟议。无米索炊,画空成绘,反不若因果殊感者,自得心开耳!

问:经末先言不退,后明往生;正以现生取办,超乎余教。何反开‘少寿多障,不克往生,来世得生’一路?

答:真念佛,决无不生净土,退菩提者。第恐障深慧浅之流,见自他未效,不罪功力浅,肉眼眯,反疑佛法无灵,现生退惰;故曲显胜益,策令现生取办也。

问:显密并圆,何云持名胜准提?

答:极准提神力,肉身往诣十方净土;极念佛三昧,肉眼等见十方如来。诚无胜劣。然、约生佛因缘,法门所被,通途教意,理应独显今宗。

问:参究念佛谓向上一著,千圣不传,必从参究方得。既一代时教,皆属他宝,何禅门公案便属家珍?若云禅是教之纲领,何故世尊不说?若云经文亦可参究,又何劳千七百则耶?参话一节,迦文既未拈示,西来亦无此门;若谓门庭既熟,便成窠臼,故换此法;今参话亦成熟路,更换一法何如?

答:向上一著,千圣不传,可云必从参究得耶?然亦一种方便,本无实法缀人,故古称敲门瓦子。何尝以公索作家珍?苟昧纲宗,死在句下,谓参话方能悟道,病参话亦成门庭,皆益戏谈,何关宗教?当知举一明三,目机铢两之士,随拈一法,透一切法,尽属家珍,谁为他宝?若缘木求鱼,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疮疣纸;千七百公案,亦陈腐葛藤。法无得失,得失在人。但当因言会心,何得迷心逐语?果契心源,知佛祖皆无一法与人;将以何法,换去何法耶?

问:五逆可以往生,佛何不能灭定业耶?又、造业人,若借此自宽,宁不入地狱如箭射耶?

答: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忏力既殷,业便无定。若顽愚迷津,得船不上;牵裳作筏,抱名为舟;既无回转之力,是真定业难逃矣!

问:涅槃法师,以未诵弥陀经,不得往生。法华云:‘闻此经如说修行,命终生安乐世界。’何不同耶?

答:净土一门,愿为前导。未诵弥陀,即平日愿乐不深。若法华所云,是世尊直以妙经为莲邦左券,劝愿明矣!法华,即是弥陀;妙经劝愿,即是弥陀劝愿,即是涅槃劝愿,亦即是一切诸佛劝愿;无不同也。

问:彼土为人天错居,为各分九品?佛浴池,及菩萨、声闻,为在天上,在人间?既注彼境,应令依正条然。

答:净土纯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岂应迢绝?九品往生,未判人天;或皆九华化生,或天不须托质,皆未可知。大本谓:‘宫殿楼阁,有在池者,在空者。’观经谓:‘树上宝网,妙华宫殿,诸天童子,自然在中。’然则净界庄严,岂可凡情测量,俾其条然耶?

问:净土既宣道品,何观经止言读诵大乘、不及小乘?又净业门,有不礼余佛,不诵余经者,不并违观经耶?

答:般若每列三十七品,随结云:‘乃至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道品岂非大乘法门耶?净业古宿,有一门深入者,乃圆人礼一佛,即礼一切佛;诵一经,即诵一切经。恒沙宝性,无量法藏,一齐委付,一时领知。大乘方等经典;须如是读诵始得。

问:一句弥陀,若不通种种法门,莫罄其致。乃云修余法门,便属二心;岂非受一非余耶?

答:不知一切法即一法,广修、诚属二心;若一法中透一切法,专习、即是总持。佛行、魔行、岂在法耶?

问:奘师以兜率近,判内院易生。钞以论因不论地拣之。后言胜莲虽超极乐,然乐邦近、何又论地耶?

答:皆论因也。胜莲境界、去博地凡夫甚远、不同弥陀、近垂方便、十念便可成因。未有不能生极乐、而能生胜莲者。但深信佛语、入净土玄阃、极乐未必不即胜莲。如情生遍计,疑极乐为权施,则胜莲远矣!

问:钞中莲台二义,今金刚台,紫金台,为是房台?是基台?

答:泛言二义。若托质金台,本在花内;基台非所论也。

答印生问(原问附)

问:参究念佛之说,当得话头否?既恐今生不悟,来生难保,故用此法,以摄往生。然又恐为参禅开一退步,当作何融通耶?一生参禅,临终发愿,何如?

答:众生颠倒,转说转疑。吾今彻底道破,亦令当来诸有志者,毋泣歧路。既一门深入,何须叠床架屋;更深参究?但观莲宗诸祖,便知净不须禅。若为大事因缘,有疑未破,欲罢不能,而行参究;正应殷勤回向西方。但观永明等诸大祖师,便知禅决须净。本分中事,了然可得;何须曲为融通也?信则便信,疑则别参。

答元赓问

......记数之法:普被三根。上根不碍记,下根必须记,故总以数期之,俾利者,即此打成一片;而钝者,亦不失缘因善根。傥托言事理一如,不须记数;恐上智少,下愚多,不至忘失者,几希矣!

答邓靖起问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信不容易。但既三根普被,又不宜一味说难。且七日一心不乱,不可判浅;夜夜伴佛眠,不可判深。盖,一心不乱,有事、有理,事一心,已不容易;理一心,何容强臻。而共眠共起之佛,不过本具性德;蠢动皆尔,非关修证;殊未稀奇。若达共起共眠之佛,仍炽然言念无间,方得名理一心。若未达共起共眠之佛,一味言念他佛,念至打成一片,得见他佛,即顿悟共起共眠之佛矣。势至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十六观云:‘诸佛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此之谓也。故一声弥陀,无论解与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念都是成佛真因;而漫云炒沙成饭,不几谤三世诸佛大方便*轮乎!

答比丘戒问(原问附)

问:念佛一门,广大简易。一心念佛,自然止恶防非。律相浩繁,已非简易;果极声闻,又非广大;不若专弘净土之妙也。

答: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恶防非,而专精律学;专精律学者,方能决定往生,而一心念佛。现在绍隆僧宝,临终上品上生。法门之妙,孰过于此!只一大事,何得乖张,取笑识者。

答卓左车茶话(原问博山启附)

上堂则超佛越祖,接众则权引中下,此流俗宗匠,未悟心法者,所必堕之窠臼。致禅、教、律、及净土诸法,俱失纲宗,俱成实法;实者无所适从,愚人蔑弃一切;有自来也!佛言:‘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如今弄虚头、逞精魂汉,一味胡言乱语,定不如真参究念佛底人。宁为上上人拨无净土,令悟土即心;不应为中下人收作权乘,破坏兵法;况法王于法自在,随时应机,自无陈见,何必依他古宿,扬禅抑净。伏乞:竖吹毛剑,击涂毒鼓,大转*轮;如何是念佛门中通身向上一路,直踏毗卢顶上行作略?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淆伪处脑后一锤?从来宗门语句,壁立万仞;一涉净土,定属廉纤。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

宗乘与净土,二俱胜妙法;众生根性异,不免随机说。向上一著,非净非禅,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故参究谁字,与摄心数息等,皆非净土极则事也。净土极则事,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若舍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舍西方净土,别言惟心净土;此是淆伪公案。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谁敢收作权乘?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谁谓定属廉纤?但能深信此门,依信立愿,依愿起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轮,照古照今,非为分外。何止震动大千世界而已?欲知衲僧家事,不妨借中峰一偈通个消息。偈曰: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

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2册No.0435阿弥陀经摘要易解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前叙宝池。今言金地。常作天乐者。谓诸天所作之乐。非是人间所有。人间之乐。须要自作自弹。天乐自鸣。故云常作天乐也。今修净业者。果能一心不乱。念佛到临命终时。自有天乐。迎空而来接引。则天乐自鸣也。黄金为地者。谓极乐世界。上则乐作于天。下则金严其地。而居此黄金地上。不独耳闻天乐。亦且眼见天华也。黄金者。谓琉璃地上皆是黄金。然亦阿弥陀佛愿力所成。此则地面之庄严也。昼夜六时者。以花开鸟鸣为昼。花合鸟栖为夜。雨天曼陀罗华者。天华也。又云适意。适意者。适悦人意也。不见道须菩提宴坐。帝释散华。须菩提问。空中散华。当是何人。答曰。我乃天帝也。以尊者善说般若。故以散花供养。应知心净则佛土净。则诸念不生。万法空寂。即是善说般若义。所以感动诸天。散华供养。能如是净心念佛。往生又何疑也。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其土众生者。指初心凡夫。往生净土。皆名众生。常者。日日恒然。无有劳厌之心也。清旦者。于昼最先之时也各者。人人皆然。无有一众生懈怠也。以衣裓盛华者。取至诚心净也。盛众妙华者。供养他方诸佛也。衣裓者。彼国唤作盛华之器。或言衣襟。而以衣襟盛华供佛也。他方者。自本国而往他方也十万亿佛土者。一佛一大千土。言远之又远也。食时者。晨斋之时也。还到本国者。清旦盛华。供养十万亿佛毕。还到本国。犹在晨斋之时。往来之速。亦是阿弥陀佛成就神足之力也。

  饭食经行。

  前言食时。今说饭毕。饭食者。能住持身命。令不断坏。长养圣胎。故名为食。经行者。令不放逸故。又古德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即走过。如是而行。名为经行。举足动步。时时踏着天宁。而今要问同志善友。及朝山拜顶诸师。且道踏着个甚么。若向此处领会得。决定往生净土。如其不能领会。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结上天乐天华等。种种功德庄严。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也。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复次者。再言也。种种奇妙者。先言诸天散花。此言禽树成音。种种奇妙。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下文众鸟。悉皆奇妙。非凡鸟可比。杂色者美观众鸟之色。白鹤孔雀鹦鹉。常见可知。舍利者。此云春莺。或言鹙鹭。迦陵频伽鸟者。此云妙音。在壳中能鸣。超过众鸟。此鸟人天声闻等无能及也。唯除如来。故云妙音。共命鸟者。两首一身。此鸟报应相同。识命各异。昼夜六时者。解释前文。出和雅音者。鸣时无有粗厉。能令听者躁心自释。是名出和雅音。其音演畅者。演。是舒而广大无尽之义。畅。是敷而通达无滞之意。五根者。谓信。进。念。定。慧。能生圣道。故名为根。五力者。即前根增长为力。七菩提分者。即七觉支。亦以根力所得。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轻安。五定。六舍。七念。念觉即菩提。支分义。谓分分随宜而用也。八圣道分者。由前择法。故入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正定。此八者。不依偏邪为正。能至涅槃为道。如是等法者。等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定。成三十七品。及余一切法也。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法念僧。

  其土众生者。前文叙明。闻者。闻音无益。则同世音。今念三宝。正明益也。三宝者。即念佛。念法。念僧。故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但令归自。不说归他。念念还归自心。是名真念三宝也。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者。佛告之言。汝勿谓此鸟者。申明诸鸟。实是罪报所生。恐疑净土何因而有禽畜。所以者何者。佛转语而破之。彼佛国土者。实无三恶道。三恶道者。地狱饿鬼畜生。所谓十恶五逆者。堕地狱道悭贪嫉妒者。堕饿鬼道。愚痴暗蔽者。堕畜生道。是故六道之中。唯天道最善。人道次之。修罗道在乎其中。不善不恶。故独此三恶道者。是名为恶。舍利弗者。佛又告之。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言凡修净业者。因生于净土。果亦结于净土。何由净土而有恶道。如其有者。是杂秽处。非净土也。何疑净土而有罪报。非但目不曾见。而且耳亦未曾闻也。何况有实。是诸众鸟者。又申明诸鸟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者。佛自难言。既无畜生。今白鹤孔雀等。从何而来。在彼国土。乃出其由。是阿弥陀佛。往昔本愿变化所作。非实是有也。法音宣流者。宣则宣布。流则流通。如近及远。犹如逝水。阿弥陀佛。欲令法音。普周沙界。无有间断。不独人能说法。使彼国鸟。因皆说妙法。无一处而不闻听也。此是阿弥陀佛。大神通力。变化所作。岂同愚痴暗蔽。而感报禽畜之真鸟也。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前言诸禽鸟说法。尚属有情。今说风树罗网演法。乃出无情。闻音倏感。正念现前。非思非虑。绝所绝能。故曰自然念三宝之心也。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结上化禽风树二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功德成就也。

  舍利弗于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以上明依报之胜。而依从正生。今明正报。于意云何。可能审解否。既知阿弥陀。未知其义。云何以彼佛为一经之主。故须审问。正主者。报有依正。佛居其正。正有主伴。佛为其主。故须审问其义。审者审自己弥陀。问者问念佛之人。若向境缘上审问。是名向外驰求。非审问也。务须扣己而审问。审自己弥陀。于意云何。问念佛之人究竟是谁。审而又审。问而又问。审到审无所审问到问无所问忽然审问双忘。全身皆是自性弥陀。何论彼佛此佛。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此释光明无量。无量者。言所照光明之广也。十方者。唯阿弥陀佛。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尽。亦无隔碍。日月虽有光明。被云遮碍。彼佛光明。彻山透壁。通幽达冥。皆无隔碍。或问。日月有碍人皆尽知。佛光无碍。当有何据。答曰。昔释迦佛时。城东有一老母。不愿见佛。避入深闺。佛光所照。及其垣壁俱彻。内外四方。皆有光明。即无隔碍之徴也。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此释寿命无量。彼佛寿命者有三法。一谓法身寿。以如理为命。二谓报身寿。以智慧为命。三谓应身寿。以因缘为命。法华寿量疏云。此三寿者。寿是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若报身。境智相应。故名为受。若应身。一期报得。永年不断。故名为受。是故彼佛寿命。无能穷尽之无量也。及其人民者。非谓此岸人民。皆是彼岸人民。仗承佛力自力。一心念佛。临命终时。往生彼岸。莲华化生。乃是清虚之身。非同凡夫质碍肉身。是故彼岸人民。既登不退。转地受命。亦无量无边矣。阿僧祇劫者。言其寿命无数。倍之又倍之。故名无量无边矣。实而言之。自性灵明通达。是寿命无量义。始知阿弥陀佛。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而实于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柰何此岸众生。往往入外道之门。枉自劳神。负杲日之明。翻成黑暗。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既知彼佛得名之义。未审成佛。在于何时。劫者梵语。亦云劫波。此云十分。十劫者又云大劫。又云小劫。今谓久远。应是大劫。华严经云。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小劫。终。方为大劫。言十大劫者。是八十小劫也。此说亦是一期赴机之谈。究极而言。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亦应无量之无量矣。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此释弟子。无量声闻者。闻四谛教悟道。名为声闻。四谛者。苦集灭道也。皆是阿罗汉者。拣非前三果也。不言缘觉。摄声闻中也。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者。如大经阿僧祇劫品云。非世人心力所及故。只云无量。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释诸菩萨众亦无量。又结前文佛及声闻菩萨。正报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众生生者。谓众生生彼国土。受益其数无量。阿鞞?致者。此云不退转。又恐人疑彼国。颇多贤圣。皆是久修上土。皆不退转。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论圣凡。但往生者。皆是不退转。以决其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者。即等觉亦名最后身。次当作佛补处非谓补处极乐世界成佛。余世界亦可补处。如弥勒菩萨在娑婆世界补处是也。阿僧祇者。前文释明。

  ○正报庄严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此劝初发愿往生净土。舍利弗。众生闻者。初劝发愿。持名往生利益。是故先闻后信。信能发愿。信愿双备。行无不到。所谓信愿行三。净土资粮。充足无欠。决定往生。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诸上善人者。指前无量声闻菩萨。及不退众生等。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将显持名功德之胜。此言少善少福。不得往生。正为下文。持名即得往生。以显功之独胜也。经家以持名多善根福德故。云栖亦云。善中之善。福中之福。虽则经中无明文。观下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之文。合上少善少福者。不得往生。亦得往生。其福善可知也。而实由持名故。即以持名为多福德。揆经中义。亦宜许也。然此一卷弥陀经文。我释迦如来。实有深意。恐凡夫众生。闻是往生之说。疑自己善根福少。不能有往生因缘。便乃信而不坚。念之不切。时时有退失之心。念念无持名之意。须知信而要受之一心。持名便是善根。福德因缘。应知彼国众生。实非少善少福者所能往生。唯持名仗承佛力自力。即得往生。恐有深信者。不必别求善根福报。只要一心念佛。无容别求。别求者恐落外道。此说令修净业者。息自退之疑。生决定之信耳。故下文即以执持名号劝之。然而持名实有无量善根福德因缘。故阿弥陀佛。于因中成就无量愿行。无量功德。乃能成阿弥陀佛圣号。譬如陀罗尼门。能总持一切法故。此阿弥陀佛名号。亦能总持无量功德故。能持名者。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有不可思议功德。皆于一念中具足。岂但多善根福德而已哉。能持名者。无不应念往生。入不退地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者。非谓一日至七日。而得不乱也。此七日而心不乱。不乱者。谓一心持名。于七日中间。无有别念夹杂。又一心有二义。谓事念。理念。事念者。一心持名。忆念彼佛。念念无间。理念者。了能念之心本空。达所念之佛无体。本来清净。迥露真常。则山河大地。全露弥陀。举足下足。无非极乐国矣。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者。指念佛之人。但能一心不乱。念佛到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前也。因以佛力自力。感应道交。故佛现在其前。如其业识茫茫者。临命终时。自然业识现前。随业受生。如十恶五逆者。地狱现前。悭贪嫉妒者。饿鬼现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福报现前。今一心不乱念佛。则净念成就。临终岂不佛现前。是故楞严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决定成佛是也。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前言临者。将欲命终。今言终时。八识去尽。八识者。即中有身是也。亦云中阴身。此识来为先锋。去为最后。随业受生。即此识也。心不颠倒者。以一心不乱。故不颠倒。以不颠倒。故不生他处。即得往生。言其速也。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作业。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到临命终时。所造恶业。皆现其前。所以从前作得事。目下一齐来。此即颠倒也。有此颠倒。沉沦六道。轮回之中。改头换面。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内凝正念。外感弥陀。接引莲邦。舍此凡夫肉体。投彼莲胎化身。即登极乐国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是利者。指上见佛往生。此言我见斯大利。故说一心念佛之言也。良由既得往生。名为自利。生彼国土。闻法得果。然后广度众生。是名利他。具斯二利。众生闻者。应当发愿。往生彼国。如不愿往生者。则孤负佛说。是为第二重劝。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此释迦佛自明赞叹。欲开显下文六方诸佛同赞也。赞者称赞也。叹者感叹也。称扬赞美。彼佛广大功德。令人归信也。感激叹息。此法。人天希有。历劫难逢。令人悲喜。喜者喜其得闻。悲者悲其闻之晚也。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者。起信论云。是心从本以来。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是故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滞句者迷。承言者丧。然者当如之何。纵饶缄口忘机。依然堕落无记。无记者。不善不恶者是。若人能信如是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佛之名号。皆具无量功德。难以尽释。今唯约因果性相。福智行愿。略而释之。阿閦鞞者。此云不动。常住法性故。须弥相者。佛相无尽如须弥故。须弥者。此云妙高。众宝所成曰妙。迥出群山曰高。妙音者。法音圆妙。说法称机故。是以佛能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如是等者。多难悉举。且举五佛以等释之。恒沙者。亦云殑伽河。沙者喻多也。恒河在西域无热池侧。香山顶上。有无热恼池。流出四河。恒河在南。广四十里。沙逐水流。最为微细。佛近彼河说法。凡言多者。常取为喻。东方多佛。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也。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各于其国者。各于本国也。出广长舌相者。乃如来无量劫来。口业清净。不妄言绮语。不恶口两舌。常说真实语。正直语。和合语。故感此长舌相。无虚妄故。广约横言。长约竖说。其相柔软。长舌伸时。覆面能至发际。尽其广长舌。遍覆实难量。发声咸震。如雷普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20:50 , Processed in 0.17832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