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6|回复: 2

[大德开示] 谛闲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庵大师撰文

谛闲法师讲述

范古农录



省庵大师略传

予茅静远居士书

劝发菩提心文

重印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序



释文题

释人题

绪论—序分

本论—正宗分

结论—流通分



省庵大师略传



师讳实贤。字思齐。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儒业幼出家。严习毗尼。寻入讲筵。明性相之学。参念佛者是谁话。四阅月。忽然开悟。曰。我梦觉矣。自是机锋迅利。才辩纵横。昼览藏经。晚持佛号。燃指于阿育王山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舍利放光。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者多为涕下。于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面西寂然。送者麋至。忽开目曰。吾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合掌连称佛名而逝。赞曰。



悲心广大。菩提心文。四十八愿。愿力宏深。

行解真实。瑞应超伦。莲宗一脉。赖以常存。



予茅静远居士书

省庵大师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出,怅然而去,寻归回龙。玆又一月余矣,因数子相劝,欲讲《法华》,特到杭请经,因得致书于足下。居士造桥事毕,可谓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无倦,一善甫完,复作一善。美则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耶。居士世间公案,久已参透。西方净业,久已修习。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何也。将名根不断耶,抑爱念牵缠耶。于此二者,宜加审察。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六字洪名,尽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脱,安养之生,难矣。不生安养而欲脱生死,不脱生死而欲免堕落,抑又难矣。纵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济得甚么事。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缘如此丰足,贤嗣如此贤能,事事适意,尚不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为天负人耶,为人负天耶。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是不知先后也。居士虽不求福,而常作福,虽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皆由不知所缓在彼,所急在此,致使北辕适越,却步求前也。居士今日要务,惟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加以斋戒二字尤为尽美。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耶。衲所知者甚寡。知识之中,求可以语此事者尤寡,舍居士一人,而深以期望者谁哉。倘不以人废言,幸加努力。若曰,吾不能也,则亦无可奈何矣。



谨按。修净土者,非不需作诸功德事(《无量寿经》谓念佛而广修功德者为上品,不修功德者为下品)。惟当以无所住心,随缘而为之耳。若不专心念佛,而惟孳孳专以世间小善为急,人天福报为先,是大不可。



劝发菩提心文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住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菩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重印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序



夫菩提心。为大乘诸法之纲。《华严》首示其要。龙树诸贤。复作论以畅其义。学者岂可刹那怠忽之哉。惟经言玄微。论文古奥。都非易入。每有望洋兴叹之感。清代初叶。净宗十一祖省庵公。于四明育王礼塔。感舍利放光。因撰劝发斯心之文。合世出世法。深入显出。撮要行简。字字血泪。堪以时习矣。然佛法教相。仍非初机能明。迨民国天台承教嫡嗣。谛老大师出。读而识其精曰。此文非经非律非论。而经律论无不尽摄。爰作讲义以宣之。其规全用注经之式。首开五重玄义。次以序与正宗流通三分圆结。可谓崇之极尊之备也。亦可为火桐而遇伯喈。俞琴而逢钟期矣。是不独有助于斯文。且能使学者三根普被。读之如中流风帆。瞬息千里。快何如之。忆及印祖曾推蕅益九祖所著之《弥陀要解》云。虽古佛再世。不逾是耳。予亦赞谛师撰斯讲义。堪与《要解》抗衡。等于南极北斗。双耀乎中天也。昔大陆缁素。多能诵维。政府狩台以后。则罕见焉。予莅台学讲诸经。三十年后。及于《华严》。有莲友黄月兰、赖道慧二氏。尝读谛师斯撰。深感衷曲。询曰。盍不宏斯文耶。曰。须待时机。又曰。我辈拟同出资。请先印此流通。俾众暇日参考。不亦善乎!姑应之。虑无善本。逾岁。得香港铅印者。字虽略大。犹不免鲁鱼亥豕。未敢率尔依之。继再搜索他种。烦简生辉雄校勘。字行纸叶。俱易旧型。旷废时日。致迟迟也。於戏。时有兴替。事有因缘。今非末法时期乎。不曰有教无行乎。果能手各一册。读斯文。信斯言。发心受持。而时不曰末法。教不曰无行。是福慧在己。解脱由心已也。曩曾允为作序。兹践约。随喜助劝。



中华民国岁次庚申仲秋稷门李炳南谨识







古人有三不朽,一曰立德,次曰立功,三曰立言。然则世之立德者,未必立言立功;立功者,未必立德立言;而立言者,亦未必立功立德。唯我大师兼而有之。夫乘戒俱急。止观圆融,勤苦自处,慈悯待人,立德也。兴建伽蓝,树立学社,培植后进,卫教弘法,立功也。法嗣天台,行修净土,疏经流布,昭示因果,立言也。诚以大师乃智者嫡传,灵峰嗣向,法门龙象,近世耆德。曩年弘化南北,海宇钦崇,凡当时知名之士,莫不以归依座下为荣。素以住持正法,净化人间为己任。宣统二年,尝首创南京僧师范学校,开中国僧教育之新纪元。晚年,驻锡宁波观宗寺,本其弘教利生,淑世救民之悲愿,阐扬圆顿教观,兼修念佛法门。并创设弘法研究社,作育僧材。一时法事兴腾,人才蔚起;如仁山、常惺、宝静、静修、显荫、显慈、妙真、妙柔、根慧、授松、道根等诸尊宿,皆社内学员,俟后分在各地,振锡竖拂,演教弘宗。繇是不特中兴天台一宗,而中国佛教之坠绪,实赖以重缵。大师博通三藏,兼谙世典;于无生中现生,于无灭中示灭。其住世时,恒以三业说法。盖举无踰范,止必中节,有威可敬,有仪可法,是身业说法也。三昧辩才,乐说无碍,曲引众生,离苦得乐,是口业说法也。妙义内蕴,辉光外现,彻法底源,应万物而无穷,是意业说法也。然虽曲逗凡情,应机施教;而犹恐根器不一,摄机未普。故又权作注疏,俾令易入。所撰各种,或单行流通,或见诸报章。时日不居,深恐散佚。倓虚忝列门墙,获受法乳。思欲续佛心灯,传师慧业,从事结集遗著,共搜得一百余万言。就中斟酌去取,编订校勘,列为四编。计第一编经释共四册:有《普门品讲义》、《普贤行愿品辑要疏》、《普贤十大愿王别释》、《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观经疏钞演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第二编观释共两册,全部印《大乘止观述记》。第三编论释全一册:有《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教观纲宗讲录》、《始终心要解略钞》、《省庵勤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第四编忏释共三册:有《梁皇忏随闻录》、《水忏申义疏》。以上所列,共装十巨册。然以卷帙繁重,流通不便;为欲适应读者方便起见,将所搜各种,分订散装单行本,由华南学佛院次第印行。是大师色相虽邈,法身永存。不仅立言之旨不朽,而亦功垂后世,德泽流长,使后之仰慕大师者,得有所矜式矣。



佛历二九七九年农历辛卯八月中秋节日  虚叙于香港新界荃湾弘法精舍华南学佛院



释题



甲一  释文题

乙一  文之由来



此一篇文,是净土大德,省庵法师所作。师在阿育王寺,供养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发起两种感想:其一为:不生佛世,不见真佛,自悲悲人。其二为:犹得读经典,犹得见真身舍利(灵骨),自庆庆人。于涅槃纪念日,作供舍利大会;发四十八大愿,作此文以劝人发心。详见省庵法师语录。



乙二  文之价值



此文是祖师所作,名虽非经、非律、非论,而经律论三藏无不摄在其中。劝人发佛果之因心,为显法身续慧命之关键;实可当作经读,当作律看,当作论研究。故今讲此文,即当作讲经、讲律、讲论也。



乙三  文题之分释



劝发菩提心文为文题,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为人题。



乙四  通别能所



此题有通别二分,文之一字是通题,劝发菩提心五字是别题。又有三重能所:(一)文为能诠,劝发菩提心为所诠。(二)祖师是能劝人,大众是所劝人。(三)发是能发,菩提心是所发。



乙五  五玄略释



五重玄义,为就一经题开出幽微难见,深有所以之旨也。天台宗祖师释经之遗规如此。五重者: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教相。



丙一  释名



此题以单法立名。一切经题可分七种:单人,单法,单喻,人法,人喻,法喻,及人法喻也。此题‘劝发菩提心’都是法,无人,无喻,故曰单法。



所言法者,有性法,有修法。此菩提心为性法(性德本具),劝发为修法(修德所显)。



心即我人日常思虑之心,此可为善、可为恶;成佛亦此心,做人亦此心,地狱亦此心。菩提此云觉道,亦即是心。然前心是妄心,此是真心;但妄者全真成妄,真者全妄即真也。此有三义:一、真性,二、实智,三、方便。



真性菩提者,即我人现前一念心性,上至诸佛,下至地狱,十法界众生,无不具足。是自性本具的如如理,又名本觉。不假造作,离诸虚妄,故曰真性菩提。



实智菩提者,依如如理,起如如智。又名始觉,如我人发起好心听经,皆是始觉之智。此智即是意识相应之慧心所,用此慧心所,照本觉理,如实了知,故名实智菩提也。



方便菩提者,用此菩提心,行菩萨道,鉴机说法,种种设施,度脱众生,是为方便菩提也。



心字是凡夫心;菩提是佛之妙心,即是圣心。今合言之者,欲人即凡心见圣心,依本智求佛智故。何以能尔?发字其要矣!菩提心无人不具,凡圣平等,生佛体一之法,无论智愚贤不肖皆具。既然皆具,何以不同诸佛?即无此发字耳。



发者,心本无生,仗境方起;如世间顺逆境界,能令善恶心生。今发菩提心,亦须缘境。约而言之,有其四种:(一)外见佛,内观身,自惭奋勉故。(二)悯念众生同己,欲化净故。(三)观佛相好功德,因喜乐故。(四)最胜佛果,非不可得,因勤求故。



劝者,劝勉也。文中举十种因缘,皆是劝勉之词,观文可知,不烦历举。



别题四义已释,今通题‘文’字。文者,文章也;积名成句,积句成章。



丙二  显体



此文以真性为体。虚明洞澈,湛寂常恒,寂照不二之体,不但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皆以为体;即山河大地虚空,莫不以此为体也。



丙三  明宗



此文以慈悲为宗。既发菩提心后,慈悲之心自然能生。与乐曰慈,拔苦曰悲。



丙四  论用



此文以与乐拔苦为用。以慈悲之心,观于四谛,发四宏誓愿,不外慈悲二用。



丙五  教相



此文以方等生酥为教相。佛一代时教,有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及法华涅槃五时,喻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此文属第三时者,以非余四时所摄也。既是第三时,则大乘教法矣。



前讲文题,次讲人题。



甲二  释人题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撰即作也。实贤,祖师之法名。贤者,望上非圣,望下非愚也。实本是行辈,但亦可作义解。祖师字思齐,能实践贤位,不徒空悬思想而已。祖师四十九岁生西,上品上生,且是西方圣人,名曰实贤,不亦宜哉。



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言,非世俗人也。



古杭即今杭州。梵天寺在凤山门外,宋时开山,明代中兴。祖师在清雍正时住持此寺,掩关寸香斋,课佛十万声。师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初八日,于雍正十一年二月十四日生西。



释文



此文甚长,先分三大科,如诸经之三分。序分从文初至‘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正宗分从‘此菩提心诸善中王’至‘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流通分从‘如是十缘备识’至文终。



甲一  绪论—序分



序有通别。但经有通序者,以从西土来,故有通序以为证信。此文乃东土所作,无人不信,故无通序,但有别序。别序又名发起序。序分二科:



乙一  总标心愿为修行之先容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此文即为第一总标心愿为修行之先容的一科。



不肖二字,表非圣贤,祖师之谦词也。因此文普劝天下人,老幼男女尊卑,俱可发心,语气未可一概。况当时在会,僧俗男女,或为菩萨影响,或为乘愿再来,为众生之导师,均未可知,故不敢自高而称不肖也。



愚下凡夫者:愚言愚昧,下为下根;凡夫言泛泛庸流,谦卑之极也。



僧者:和合众也。此是祖师自信语。所言和者,身和可同居,口和可同语,意和可同悦。



泣血稽颡者:此文以众生流浪生死,无有了期;祖师劝人发心,了脱生死。悲众生苦,至于哭泣;想心之切,泪如血下!祖师以至诚恳切之心,要求众生发心。正如常不轻菩萨,逢人礼拜祝愿,汝等皆当作佛;故曰稽颡。稽颡者,头顶礼拜也。



哀告现前大众者:欲表哀心,故以哀悲之声禀告也。现前大众,即现在目前之听众;非过去非未来,故曰现前。



当世净信男女等,指当时涅槃会上之大众也。明知此文定能各处宣传,故曰当世,即当尔之世也。或流传未来,亦可云当世,所谓当来之世也。信为道源功德母,有此信心,方能研究此文;从此发心,从此立行矣。无妄想杂念,清净之一念,方能真实相信。



唯愿慈悲者:唯者,唯一之心也。愿者,心中之所发也。以唯一之心,发此一愿。望现前大众要提起精神,听祖师下文一番劝告。



少加听察者:知现前大众,多是有事之人,并非空闲;而文语甚长,欲大众少加留意,故曰少加。察者,善思念之之义。听而不察,谓之徒听。听是闻慧,察是思慧;思已方可起修。闻但得福,思可得慧。



尝闻入道要门四句:尝闻,表非自说,曾听诸佛典也。菩提妙道之门,应当要入;否则长此沉沦,无有终际。若不发心,裹足不行;若能发心,即路远亦所不畏。修行差别甚多,如修净土行,修世间善行,修出世戒定慧之行。



立愿下:立愿者,如释迦佛立四宏誓愿,故能成就无上菩提。观世音十二大愿,故能行菩萨道。普贤十大行愿,故能成就如来功德。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能成极乐世界。



四宏誓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心发则要门开。菩提是佛之法,佛是菩提之人。佛为能证,菩提为所证。



广大心者:众生向来认错了心。不知我们之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既要你发心,是发此广大心也。众生无边,我要度他,即是广大心。以一切众生,皆我心内之众生;如能发心度彼,无一不度矣。心之所期曰愿,愿之要制曰誓。初发心者,中途每多退失。故有颂曰:鱼子庵罗果,菩萨初发心;三时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故须要制。如经偈云:假使铁轮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若但发露水道心,修小小行门,安能了脱生死?生死循环,升沉往复,如轮之转,故曰轮回。小福生天,福尽还堕;生人富贵,寿尽随失。故云徒劳辛苦也。



《华严经》至况未发乎者,此引华严作证。《华严经》者,释迦佛初成正觉,称法界性,演此大法,为经中之王。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已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菩萨道,将前所发心,忘却不知。不忆曰忘,心中忘记曰失。魔王因中亦修十善及未到地定,不发大心,故报生欲界天顶,取他变化,自在享用;故以欲界一切快乐为己快乐,欲界众生,皆其眷属也。



不用菩提心,即用生灭心;生灭心是有为之法。纵生天上,未出魔眷,故曰魔业。今之修行,依净土一宗,发愿求生西方;而不发菩提心,亦属不是。或问求生西方之愿,与菩提心如何分别?答曰:亦一亦二。何以故?如有人念佛精进,愿头恳切,决定生西;此乃西方之愿,非菩提心。若自己愿生西方,又愿人人同生,即是菩提心也。有此菩提心,生西亦是上品上生;若不发菩提心,但愿生西,不过中品中生也。最要!最要!须切记之。



故知欲学如来乘三句:菩提妙道,即是最上乘如来乘。《法华经》喻为大白牛车,非同小乘声闻缘觉之羊鹿车,及权乘菩萨之水牛车所可比,故曰最上乘也。具足发愿者,发四宏誓愿。此四宏愿,即是广度众生之愿,故曰众生无边誓愿度。广度不易,烦恼不断,不能度生,故次曰烦恼无尽誓愿断。欲断烦恼,须学法门,故曰法门无量誓愿学。上三愿已发而缺成佛一愿,则无目的,故又须发成佛之愿。此为具足发愿也。



乙二  别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此为别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之一段文也。



发心、立愿两者,不可不辨。如遇良师善友,则发心立愿甚好;若遇邪师恶友,教你发心立愿,甚为危险。凡夫亦能发心立愿,但须明眼人点示,方可于多途之中,识得正途。今省庵法师是一个大善知识,故能分别指示,令有遵循也。



相,即发心立愿之相也。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相之中,前四为凡夫开正眼,后四兼为二乘菩萨指示;总为我人修行示标准也。



邪正等,皆从发心立愿上辨别。凡发心是邪心,立愿是邪愿,则谓之邪。我国有先天、无为、长生、弥勒等教门,皆是邪道。其中以先天为最盛,其祖号铁嘴兰风,俗姓罗。其初亦曾研究《法华》、《楞严》等经;因他贪作祖师,故窃取《法华》、《楞严》正文,杂以己见,撰五部六册龙经,以为己所造作,尊同法宝。推其原因,无非为求利养,为好名闻而已。



人欲修行,遇此等邪师,堕入其中。不知研究自心不在内外中间,无相无不相等理,只知向色身上研究关窍命宫等。所谓六门关闭紧重重,看见世界黑洞洞。以此为功夫,便是邪道。应当研究一种法门,要了脱生死,得菩提妙道,方为正发心、正立愿也。



伪,即假也;谓假发心,假立愿。无心造曰过,有心造曰罪。知见不泯者,知见著相,能所不泯也。



知自性是众生四句:了达一念心性,离过绝非,竖穷横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不见一法离心别有,所谓尽大地无非沙门一只眼,尽大地无非一卷经。以如是眼看如是经,尚有隔阂耶?虚空之心四句,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不依曰去,依他曰取。



此八段文,令行人作一个定盘针也。



甲二  本论—正宗分

乙一  总标发心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此下为正讲‘菩提心文’四字。初四句,叹得令发。



诸善中王者: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无量无边,故曰诸善。然善法有世善,有出世善。世间善有行善止善,出世善有妙善有粗善。世间八万四千尘劳,即有出世间八万四千波罗蜜门,皆是善法也。五戒是人善,十善及味禅是欲界天善,四禅八定是上界天善,戒、定、慧、四谛、十二因缘是二乘善,六度万行是菩萨善。此菩提心为佛之善也,故曰诸善中王。菩提心者,我人现前一念之心也。从心性德具,正因理性发起,为真性菩提;了因慧性发起,为实智菩提;缘因善性发起,为方便菩提。菩提者,自性中有无上妙道也。现前一念,具正了缘之三因;由此三因,发起真性实智方便之三菩提。真性菩提,成诸佛之法身;实智菩提,成诸佛之报身;方便菩提,成诸佛之应身。诸佛法身为法身德,诸佛报身为般若德,诸佛应身为解脱德。此菩提心,众生本具,不生不灭;然无因缘,不能发起。故此心亦因缘所生,即是依他起性;依他离执,即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体,依他起性是相,清净分别妙性是用,三大具足。



何等为十?下征列十因缘名:



一、念佛重恩故者:天有覆恩,地有载恩,日月有照临恩,父母有养育恩。惟佛有拔苦与乐恩,为天地日月父母所不可及,故佛恩最重也。



二、念父母恩故者:佛之重恩,世多不知;父母之恩,人应共晓。试思我今念佛修行,全仗此身。而此身之来,端赖父母之养育,而于母尤为劬劳,真所谓昊天罔极者。欲报亲恩,非发菩提心不可。然尚有过去生中之父母;我人之生,或于天上,或在人间,或于畜道,即有天上人间畜道等父母,其数无量,如何报得尽恩也。



三、念师长恩故者:居士有世间之师长,凡从幼受学书数,长而习诸职业,一切皆赖师长教诲,得有成就,即其恩也。出家人有出世师长,即剃度师,教授师,羯磨师等,成就戒身,成就法身也。



四、念施主恩故者:在家亦有施主,即祖宗之遗下财产者。出家人衣食住,皆从施主而得;若无施主,向何处安身立命?故施主之恩,实无有量;人惟无念,故不发菩提心耳。



五、念众生恩故者:众生恩,人多不知。我等出家人受菩萨戒时,读《梵网经》。经中第二十条戒律云:‘一切众生男子是我父,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此即前所云过去之父母也;天人鬼畜四趣之中,莫不有之。又,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我人对于一切众生,当作未来诸佛观,生恭敬心,孝顺心。故凡老者,应作父母观;少者,应作兄弟观;幼者,应作子女观。



六、念生死苦故者:众生有身,身是苦本。苦之甚者,莫过生死。生时如龟脱壳,小孩生时,莫不啼哭,故知其苦。死时风刀解体,四大分张,如黄牛活剥皮时一样;我人不察,故不以为苦。



七、尊重己灵故者:己灵者,己之心灵也。一念清净,为成佛之因;一念不净,为九界之因。即己之心灵也。盖一念净时,佛界缘起;一念染时,九界缘起。一念恶心起,地狱相成;一念善心起,天上宫殿出现。自己念头,力量如是,故善念应增长保养,则为尊重己灵也。



八、忏悔业障故者:人生于世,内有贪嗔痴之三毒,外有身口意之三业。由三毒造三业,身有杀、盗、淫;口有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有贪、嗔、痴;共有十恶。上品恶业地狱因,中品饿鬼因,下品畜生因。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皆是善业。但有相戒善,为有漏善业。此二者皆有所障,恶业障人天善果,有漏善障出世圣果,故曰业障。忏悔从惭愧心起,忏前愆,悔后过。悔,内自克责;忏,对众发露。不知忏悔,隐恶扬善,是求名利的众生,非发菩提之道者。



九、求生净土故者:此土修行成佛难,净土修行成佛易。若发菩提心则生上品,否则中下品而已。求生净土者,为在净土可学本领,普度众生;如世间学生游学外国,毕业归国,为国家服务,利益国民。在净土学何等本领?所谓‘证无生法忍’也。此土证忍,甚难甚难;若生净土,则见佛闻法,即证无生法忍;从此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广度众生,同成正觉,游刃有余矣。



十、念正法得久住故者:此乃大心人能为。正法者,佛法教理行果四者完备时也。但有教理行者为像法,但有教理者为末法。释迦佛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则一万年。今去释迦已二千九百余年,是正在末法之初也。然苟众生果能依理起行,行满证果,又何患正法之不可复见哉?又,正法者,佛法也。佛法亦从缘起,人能发菩提心者,即有佛法。



十种因缘次第:佛为天人师,法中之王,而其恩亦最高广,故居第一。无此身不能报佛恩,而此身从父母生,故第二。父母虽出此身,而无师长之教,则无礼貌可习,无佛法可闻,故师恩第三。有父母生我身,有师长教我法,若无施主,则衣食住从何而来?故第四。一切众生,关系较疏,故又次之第五。此五者皆对于外而言也。其次五者皆对内之事:对内,生死切己,故第六。既知生死之苦,甘受轮回,不求出离,是为自暴自弃,故须尊己灵为第七。欲修佛法,若有种种障碍,则修行不成,故须忏悔以除之,故第八。障实有三,业障之前有烦恼障,业障之后则有报障,举中以赅前后也;但此三障,无量无边,若不生净土,如何忏悔得清?故须求生净土,为第九。我求生净土,非有他因,为众生故,为菩提故;众生若证菩提,即为正法住世,故念正法久住为第十。若非令正法久住,何以报佛重恩?故又还为第一。此十种因缘若循环也。



乙二  别释发心正义

丙一  念佛重恩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以下分释其义。先释第一因缘。云何,征词也,自问自曰征。念者,明记不忘,念念在心也。恩者,惠也。



佛:为我教主释迦牟尼佛。牟尼是佛之大智,释迦是佛之大悲。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



最初发心者:即发四宏誓愿。而第一愿曰,众生无边誓愿度。我等为众生之一,度众生,即是度我等也。



菩萨道者:自利利他,上求下化之道也。



经无量劫二句:藏教大士,经三大阿僧祇劫;别教大士,经无量劫。度生时必受诸苦,头目手足,一切施舍。



佛则哀怜下:佛度众生,或现人道,或现他道,故曰,种种方便。



佛复悲痛下:悲痛,即大悲也。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如何可代?故佛欲代我受苦,而卒不能。



常受佛恩者:如生人道,一切善知识,皆是诸佛化身;即各处宏法之人,皆是如来之使,佛之化身。是如来使行如来事者,生生世世,不舍众生也。



发广大心下,此下即教发心也。广大心,即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佛法则提倡之,有佛法则护持之,此为建立佛法也。有佛法之地,可以救度众生。救为救拔,大悲也;度为度脱,大慈也。有慈悲心为体佛心,体佛心则畅佛怀,畅佛怀则佛喜欢,此所以为报佛恩也。佛重恩为缘,念恩为因;因缘具足,方可发心。此为第一种。



丙二  念父母恩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父母对于儿女分上,有多少勤劳辛苦?所以不念则已,念及则不觉心痛;故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也。重言哀者,言悲之切,痛之极也。父母之恩,侧重在母,故举十月怀胎等,以为缘也。



十月怀胎者:人自识神,投入母胎,初七日名曰歌罗罗,即父母精血初凝如酪状;二七日名羯罗蓝,此云软肉;三七日名遏部昙;四七日名闭尸,此言坚肉;五七日名形位;六七日名泡位(头手足五泡出);九七名发毛爪齿位。在母胎中三十八个七日而出,即二百六十六日,名为十月。母孕子胎,腰酸脚软,饮食行动,均失常态;此十月中,母之劬劳为何如也!



推干去湿者:婴儿便利,污秽褓被;母将乾者推以与之,湿者抽以去之也。



咽苦吐甘者:母喂儿时,若食味苦,咽下自食;若是味甘,即吐以喂之。在家女人,至己生育儿女时,方知母氏之苦;故女子孝亲,多于男子。子已成人,男为之娶,女为之嫁;母氏心念,无刻不系于子。如此之恩,宜如何报?母若存时,宜时常存问,劝他念佛。母与女儿,爱情更重;女若能劝,母必能听。须知食母衣母,不足为孝;劝母念佛,求生西方,方是真孝。母老,临终要念佛生西;母能生西,方是孝女。如母已没,应于自己做功课时,代母拜佛回向。文中绍继云云,指儿子而言;然此等实是世人之愚见,不是出世的正知见也。何以故?凡为子女来者,不是讨债,即是还债。如前世欠他债,是来讨债的;如前世放他债,是来还债的。世人不知,贪著子女,真是可笑。



若论祭礼。若你一生造善得生天上,或生他家为人,安能享受?惟堕鬼趣,或稍能享受。如业重的饿鬼,亦不能得享;若入畜生道中,亦无享受之分。



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二句,固系世间情见;然出家者,如不能以佛法利亲,反不若俗人之一片痴孝也。



出家者,但出父母家,非真出家;若真出家,须出三界家。出三界外,成等正觉,方为出家,否则不过名为出家而已。



释子者,释迦佛之子。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滥者,混也。滥称,犹言冒称也。忝,辱也,愧也。出家衣食,皆从施主边化来;若无功德,岂不于世有损?



唯有百劫千生下,出发菩提心报恩之法也。昔有一人出家,其母在家啼哭,不几年就死了。其人参学他方,归家省母;知母已殁,乃趋墓上,痛哭一场。祝问母生何处?空中报言:若到阿育王寺,礼拜如来真身舍利一藏,即可知母生处。其人如法,礼至四千一百拜时。闻母在云中,唤子名,告曰:我已得生天上矣。所以出家能发道心,则于父母有益;若奔走经忏,则于父母毫无实益也。



发愿常行佛道者:即依四宏誓愿做去,不外上求下化。发此愿者,即是发菩提心也。



丙三  念师长恩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袈裟:此云解脱衣。身穿解脱服,是堂堂僧相。



戒品者: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品,类也。戒目众多,故曰品。



丙四  念施主恩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此就出家人说,但汝等在家人亦要听听,晓得出家人的苦处。在家人虽贫穷者,亦有施主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农夫躬耕之苦。



悲智双运句下,言发菩提心也。下化曰悲,上求曰智;悲属于福,智属于慧。



檀信沾恩者:施主供养,无非为求福;汝有福慧,则可令他受福。倘能念佛求生西方,将来回入娑婆,亦可广度有情,令檀信沾惠矣。



丙五  念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诸佛、父母、师长、施主等恩,多已明了,已度我苦、生我身、教我礼、给我衣食故。惟众生恩甚为难知,儒道经教中多未道及,惟我佛经中言之。何以佛能言之?因佛有三明六通,能知过去未来;世间夫妻父子,无非恩怨关系。佛为出世之救主,无量劫来,广度众生,洞知灼见,皆从实验得来。



众生之名,通于十界。天上是著乐众生,修罗是嗔恚众生,地狱鬼畜是受苦众生,人道是苦乐相间众生,若出世间声闻缘觉是自了汉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佛名无上众生也。



法身堕于五道,名曰众生。从最初一迷之后,从迷积迷,遂至今日。



其间三十年为一世,百年为一生,或一回生来一回死去为一生。生六欲天皆有父母,生修罗道中男父女母,畜生道中牡父牝母,其父母恩,与人道无异。



每见幼离下,以今世状况比诸前世,且专就人道为言,以见亲切。非经不能陈此事,《阿含经》、《大日经》、《悲华经》、《地藏经》等,经中均有言之者。邪见人说,一灵真性,化为虚空。



佛有佛眼,菩萨有法眼,故能见过去事。



此等蝼蚁皆有心,皆当作佛,皆是未来诸佛。



诸佛菩萨,神通广大;令其出世,普令得益。利益于他,即是报父母恩也。



《梵网经》第二十条戒,须行放生业;不是放生生灵,是报父母恩。戒杀不是戒杀生灵,是报父母恩;若杀生,即是杀父母矣。



丙六 念生死苦

丁一  地狱苦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天上人间者:天上是生死海中人升上去,地狱鬼畜是生死海中人沉下去。



此界他方者,有广狭二义:广则如娑婆与极乐,狭则如此邑与彼都。



万,举大数;其实何止于万?乃是无量无数也。



俄焉者:天眼看下界,四五十年不过一天半天;诸佛菩萨与上界天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更速。



黑门以下,言地狱苦。猛火城中云云,系善人游地狱之所闻见。



一夜死生者,《俱舍论》云: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日夜;四天王天百年,为等活地狱一日夜。



丁二  畜生苦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鞭驴出血四句,是则因果。在南京金耕县养驴家,子生才三岁而母死。其母生平未有善业,因窃其父银四元送人,乃堕为驴;养于其家,已十六年矣。一日,负粮食返;驴老行迟,子怒而鞭之;驴顾其子而哭,子不知其为母也。牵曳至家。至夜,驴之魂神告其子曰:我是尔母!我窃尔父四银,故作驴以还债。今债还清,我苦已脱;今后御驴,勿痛鞭也。黄岩县有开屠行者,死时,自割臀肉,啖而食之;肉尽尚不死。令其子割肉一刀,腌之而后死。过三年,行畜一猪,甚肥大,重可二百斤,明日欲杀而卖之。其夜托梦于其子云:此猪是你的父。其子遂畜而不杀。



食其子四句者:文王为西伯侯,德望甚盛。诸侯疾纣无道,欲以文王为天子。纣闻之,乃囚文王于羑里。纣臣告纣云:文王不是圣人,可杀其子以食之;如其知者,方可为圣。纣乃杀文王之子伯邑考,作羹以食文王。纣以其不知子肉也而食之,非圣人也,乃释之。



丁三  生死苦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此下说生的状况。



粪秽四句,言生苦。胎盘在母亲生藏(小肠)之下,熟藏(大肠)之上,在胎如在地狱;母食热时,如火烧地狱;母食冷时,如寒冰地狱;母行步时,如确铸地狱;母身居下,如压山地狱。



风火交煎下,言死苦。



依前贪恋者:贪欲恩爱不放舍,则生死不了;以生死从贪爱中来。



得人身难者:经云: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良时易往者: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是故宜应下,劝我等发大心,行菩萨道,念佛求生西方也。所谓: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丙七  尊重己灵



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己者,自己。灵者,各人的灵魂。此即我人现前一念之心也。各人有各人的心,即各人有各人的灵。此心在六根门头出现,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悟之者称为佛性,迷之者号为灵魂。



尊者,尊崇。重者,郑重。世人不知己之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驰求,自甘暴弃。今祖师提出尊重二字,意欲令人归到一念,不要东奔西驰,不要东想西想;收在一处,一心不乱,此心当下与释迦如来平等无二矣。



世尊:周昭王二十四年降生,为从本垂迹。今言无量劫来早成正觉,乃显其本也;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文。



世尊因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福慧两严,悲智双修,故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而我等轮回六道,出没四生,昏迷颠倒,故无量劫来直至于今,依然尚作凡夫。



神通,解脱德也。智慧,般若德也。功德庄严,法身德也。



业系者,系属六道之业,业障也。烦恼,谓见思、尘沙、无明;纷烦之法,扰乱心中,烦恼障也。生死有分段变易两种,报障也。



佛之三德,我人之三障,高下不可以道里计;一悟一迷,相差如此。同一心性(即己灵),圣凡异路;安可不放下心来,回光返照乎?



譬如下,喻文。无价宝珠,喻一念心性也。淤泥,喻烦恼也。瓦砾,喻灵魂也。是故以下,劝发心文。善法者,出世善法戒定慧等,对治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烦恼为善法对治,则转三障为三德;而己之灵魂,转为佛性矣。



丙八  忏悔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此从上节业系文来。忏悔者,即对治之修德也。



先讲业障,当就出家人说。出家人有五种逆罪。突吉罗此云恶作,但属身口,不属于意。第五篇名有百条,最轻之戒也。犯之者生大惭愧,对佛忏悔,即可消除,不必作法忏也。



四天王一年,此间要十八万年,五百岁当九百万年。



尸罗此云戒。无日不造罪,故一生业障无边。如普贤菩萨云:罪若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四性恶,所得者为性罪,受戒时云能持。后有一重遮戒,即不饮酒,若犯则有遮罪。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露,肯说也。藏,不肯说也。



沙弥戒十条,比丘戒二百五十条,分为五篇,即:四波罗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波逸提、一百众学法是也。



有恶因必招苦报,若不忏悔,其报必遭,其报难逃。



若非二字,贯到求哀忏悔。身口并切下,心切故泪出。以己例他,故普与众生求也。一念之差,即堕恶道;一念忏悔,即障消恶灭;则一念心可不尊重乎!尊重一心,则是尊重己灵也。



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拔一切业障根本,此忏悔法之最神者。从此断轮回,出三界,生西方,见弥陀,佛道易成,此之谓尊重己灵。



丙九  求生净土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十方诸佛皆有净土,今专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也。十方净土与极乐亦无少异,但诸佛愿力不同,故功德有殊。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专为我等苦恼众生,方便接引;他方诸佛,无此愿力。所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也。



此土者,此娑婆国土也。娑婆,此言堪忍众苦也。在此土修行,虽得精进,难见成功;因世界为恶世界,众生为苦众生。外境内情,悉能障道;欲修行者,进得一尺,退得一丈。



此土有五种难处:世道不好,年多灾难,一也。知见不正,外道朋兴,二也。贪嗔情炽,昏散交侵,三也。身口意业,悉不清净,四也。寿命短促,五也。



西方有五种好处:一生西方,皆得不退,一也。四季无更,二也。水鸟风林,皆说妙法,三也。观音势至为善友,弥陀佛为良师,四也。寿命长远,五也。



行、住、坐、卧,皆可念佛,易也。临终时,一句弥陀相应,即生西方,易也。七日可成,一生取办,易也。



往圣前贤者:文殊、普贤、天亲、马鸣、龙树诸菩萨,皆发愿求生西方。慧远、智者、善导、永明、中峰、楚石、莲池、蕅益、省庵、彻悟诸祖师,皆宏扬净土,念佛生西。



千经万论者:《华严》、《宝积》、《弥陀》三经,《文殊问般若经》、《法华经》,皆归宿于此。《智度论》、《起信论》、《十住论》,无不宗尚于此。



无越者,莫过也。三藏十二部,一切教人用功,莫妙于小本《弥陀经》,莫妙于持名,莫妙于一心不乱。



善根不多,则不信念佛;福德不多,不能定心念佛。念佛何以多福德?佛号是无量寿、无量光;寿即是福,光即是智。佛之福智庄严,一念其名,则万德多召于我,必矣。布施如黄金,佛号如如意宝珠;念佛为成佛之因,布施是世福,如何可及?



发广大心,即发菩提心也。发心之善,昔有老僧,已证罗汉。一日,偕小沙弥进城乞食。沙弥见牛耕田,忽发怜悯心;老僧忽命前行,衣包自携。嗣沙弥念及度生之难,老僧即命彼携包后行。后见乞丐,又生怜悯;老僧自携包裹,命前行如初。沙弥怪而问之。某僧曰:汝发怜悯众苦之心,即是大悲心,即是菩萨心;我是罗汉,应该尊汝。若不发心,我是老修,汝是新修,应该侍我后行也。



丙十  令正法久住

丁一  痛念正法难遇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正法即佛法,是正正当当的法。佛法有两眼,一看事,一看理。成佛亦是正等正觉,因正故果正也。令法久住,约竖论;若论各处闻此等法会,即约横论。舍身饲虎,割肉代鸽,舍全身为半偈,皆难行能行也。



化缘者,五时说法,教化众生因缘也。



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尚全,故曰有教。得果人无,故曰无人。所谓仅有教理,无有行果。



佛,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法,轨持义,又解脱义。僧,和合众。谓身和同住,口和同语,意和同悦,为出世之上人,故曰众中尊。



丁二  正明必须发心



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僧海者:僧众心灵,广大如海;僧众妄想自心灭,如水澄清。



东方者:震旦国在印度东方也。



劫运者:末法万年之运,延一日为一劫,永远不断也。



正宗分十科之文已竟。



甲三  结论—流通分

乙一  躬自反省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此下至终一段文,乃菩提心文,第三科流通分也。



趣向有门,谓能知取舍,即八法周知也。开发有地,即十缘备识也。



华夏,亦中国也,故佛法在正法时已流到。若日本,则至唐时始传;西洋,则近今始传;皆因不在中国故也。



以上言末法中一种难得之机会。



出家后,先求戒,次持戒。禅堂参禅,丛林听教,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能行此三学,方得谓之出家。破见思惑,了分段生死,超凡入圣,方得谓之大丈夫也。莫道袈裟容易得,都因宿世种菩提。



在家但受五戒,六重四大轻戒。若论沙弥十戒,二百五十戒的出家具戒,在家人绝分也。



阿育王寺舍利宝塔,为中国三处如来真身舍利塔之一也。忏法是涅槃忏。世道太平,得遇讲经,是胜缘也。聚数百人于一堂,听者听,讲者讲,不容易也。诸经首序六种成就,亦即序胜缘耳。



乙二  普劝大众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同立此愿者,立此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愿也。汝能发此愿,即是肉身菩萨。



发心者,要念念发,刻刻发,时时发,日日发,月月发,年年发,生生发;要至众生度尽,我愿乃尽。



如何发心?在三宝前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句;发后只要朝思夕思,无有间断,退后怯弱,不肯发心。



口为意根之苗,意为五根之地。



发心之人,不知随缘,不知因病施药,不免吃亏。故菩提心天天发,度众生随缘度。发心有成佛种子,否则成佛种子无有得植,以菩提为无分故。



八勿字为安慰之词。大心日发则日广,不发则心愈小愈愚。心无二用,不发菩提心,即发众生心也。众生心不发善便发恶,故菩提心乐得发也。



乙三  苦乐相校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此段文乃苦乐相校,是勉励之语也。一生不了,一错百错,多生更苦。



乙四  至再叮咛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住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菩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况乎下,善巧之勉励语也。净土舟航,要三资粮,信、愿、持名。能具三者,即落在航内矣。



无生忍力,能降龙伏虎。



苏州朱姓人,进士也。一日到虎丘山,入寺听佛印禅师讲《金刚经》圆满。经云‘一切有为法’四句。夕梦阴差五人,引至一处,五人饮茶。朱欲饮被阻,曰:你是闻佛法的人,不可饮。寻即醒,乃依梦状行,到其处;见其家厨下新产六小犬,五生一死。即惊悟:我若不闻《金刚经》法,则我已为狗子矣。乃发心读《金刚经》,后又发心念佛。临终,向亲友告别曰:我要生西方矣。至日,亲友麡集,乃往园中攀树枝,说偈立化。年七十九岁。



凡夫心力不可思议,造业由此,成佛亦由此。



莲社一百二十三人,个个同生西方,同乘大愿船,同度娑婆苦海;同闻妙法,同证无生。勉强发心!勉励发心!



范古农居士记要·大光标科参梓

据四十年华南学佛院印行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01:40 , Processed in 0.13520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