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57|回复: 1

(特别推荐)修行≠修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rl=http://www.tudou.com/v/6Qcmumx0J ... 4918_04_05_99/v.swf]http://www.tudou.com/v/6Qcmumx0J ... 4918_04_05_99/v.swf[/url]

。。。。。。


无善无恶方为中


多生多劫以来,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以善为本,“诸善奉行,诸恶莫做”。妙善在此说无善无恶,可能许多修行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可能会有人疑问:“难道我们修善错了吗?”宇宙间万事万物根本不存在什么对错。断恶修善只是一个修行阶段,断恶是在断三恶道之因,修善只是修三善道之因,同时又是向上一台阶修行的基础。在修人道和天道的过程中,修善断恶是渡这一河界的法船,而不要把断恶修善当成最终目的。当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就要舍弃这一法船。你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佛得道,而不是修至天道为止。佛道是见性成佛,而性中是清静无为,无善无恶的。
但是,许多修行人即使是在修善,也同样没有把握好中度。修善应随缘修善,如果攀缘修善既是执着。只要还有攀缘之心,就永远出不了六道。由你所攀因缘输入的程序,又身不由已地生于六道。另一方面,善恶是一对阴阳,根据阴阳互根、互为存在的原理,你只要执着一个善,另一面肯定又造就一个恶。越执着善也可能造恶越大,这正是造成修行人难出六道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些修行人执着度人修善,劝人修道,不管别人信不信,也不辨别人有没有慧根和修行之缘,一厢情愿地反复劝人修道。虽是善念,但造成别人对佛反感。因为自己的执着,造下了让别人因谤佛而下地狱之因果,执善的另一面却又造了大恶。
又如:有些人执着修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付出。该收费的不收费,在众生受益的同时,该让他付出的也不让他付出。从表面上看是在修善,也许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在自己贪图虚名的同时,又在培养别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贪心。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群小人。这正是执着修善所造下的恶果。
该让他付出的必须让他付出,只有懂得并进入了“多失多得,不失不得”的道理后,才能向更高层次“无失亦无得”的宇宙本性靠近,否则就无法理解和悟入“无失亦无得”的微妙境界。该付出的不让他们付出,从表相上看是慈悲,其实只是一种小慈悲,还没有进入菩萨的大慈大悲。一旦你开悟了,放下了虚名,实事求是去做事时,也许大家会认为你变了,变得不慈悲了,变得贪财了。这只是凡夫眼里看到的表相。其实,开悟者放下的是小慈悲和让众生得到的眼前小利。不能再得眼前小利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和不满,甚至会毁谤和攻击。但是,他们却不明白,此时,觉者已进入的是大慈大悲的境界,这个境界会使那些失去眼前小利者困惑和不解。然而,无论你是否理解,他却不偏不倚地进入了无善无恶的中道。
修善虽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把握不好中度,反而会给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碍。多数修行人只知恶能障碍你,但不知善也同样会障碍你。恶能使你产生烦恼障,善能使你产生所知障,两种都是障碍,但所知障比烦恼障还难破。诸佛菩萨虽也行善,却没有障碍。道理就在于他们的行善,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一无所求,不动念头地随缘修善,而非攀缘行善。未觉悟的修行者,却是带着分别、执着和有求之心去行善。譬如“我今生努力行善,来生可以升天道”;“来世会有福报”;“只有多度众生,我将来才能成佛得道”等。这些就是你修善的条件,有分别所修的是善恶之善。一无所求,才是纯善、真善,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如有丝毫为自己求利益,就是习气,不是本性,必落入善恶的分别之中,只要还在攀缘,就是在造业。
如果细察这些修行人为什么会这样执着善,其根本原因还是分别心。例如执着度人,首先他分别了“我修的这个法特别好”,无论是否有缘,都总想传播给别人,不考虑客观是否有缘份,只想主观一厢情愿,这就是攀缘,是分别心造成的执着善,其结果另一面又造下了恶。
佛菩萨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3:49
修行必须修心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心能转境,否则,心必被境所转。我们想脱离苦海,不就是想转苦海为极乐之境吗?我们想脱离六道,不就是想超越轮回之境吗?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觉”是心的“觉悟”,而不是身和境的觉悟。这就为我们修行点明了回归本性的奥秘,修行必须修心。
纵观六道及十法界的成因,瞋恚心对应地狱道;贪心对应恶鬼道;愚痴心对应畜牲道;良心对应人道;傲慢心对应修罗道;善心对应天道;慈悲心对应菩萨道;清静平等心对应佛道。各法界对应的都是一个“心”字。
许多修行人虽然也知道修行既是修心,但“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了道”。口上说修心,但在行动上仍然是在向外找,向外求。行为总是与修心联系不起来,整天身在外跑,心往外驰,心驰则神往,心又怎能清静?执着于一些表相的修行。如:放生为了自己治病消业障;捐钱印经、建寺为了自己积功德;跑山拜佛为了保佑全家平安得福;长期研究经典,功夫用于字面上的理解,谈论佛法时,能说会道,似乎懂得很多,但实际又不按佛说的去做,仍然在执着文字相。这些外求法虽也有些作用,但仍未回到修心的根本上。因此,长期修行虽也诚心,但不见效果。问题正是由于偏知偏见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几年以前,我曾对一些执着跑山拜庙的修行人讲:“不要到处乱跑,越跑心越乱,应在家里修清静心,清静入定之后才能开悟,开悟之后才刚刚开始修行”。但当时听不进去,跑了几年毫无长进,这才承认我没有骗他。这一个小小的障碍就障碍了三年。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障碍,如尘沙之多。如果每个障碍都需要三年才能认识和突破,一生才能突破多少障碍?如果无人点化,有时一个小小的障碍就会障碍你一辈子。因此,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需多生多劫才能成就。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多生多劫才能成就。任何事情都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必须真正地回到修心的本源上。许多人正是由于执着外求,在外圈转得时间太长了,才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如果你不从修心入手,即使修上千万劫也难成就。
许多修行人都知道修行是修心,但又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修心。修心是要按照宇宙的本性,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认识和习气。那么,要想进入正式修行,首先必须开悟,先须明白宇宙的本性是什么。如果不明白宇宙本性,当然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认识和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谈,在本文里你需要明白的是心能转境,修行必须修心。

支持 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3:50
修心要修什么心?
在“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已经明确了各道的心理成因。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出离六道,了脱生死,成佛得道。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六道的心理成因。六道分别为“三恶道”和“三善道”。由此可以分析出“善恶”二字是六道的基本特征。继而分析“善恶”二字又是怎么来的?宇宙本性是如如不动、无作无为的,因此,宇宙本性中没有善恶之分别。善恶是由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但修行人恰恰又被这个“善”字所障碍,难出六道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从阴阳根本律的角度来分析,善与恶是一对阴阳,是互为存在的,是一不是二。只要你心里还执着一个善,另一面又必然造下一堆恶。因此,你的心只要还在善恶之中,你就符合六道的特征,这就是你多生多劫修不出六道的根本原因。其实,古人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并非“善恶”之善,此“善”是指宇宙本性,“人之初”是指刚有人类之时,人的心很单纯,离道(性)很近。而后人却把“人之初”误解为刚初生的婴儿,把“性本善”误解为善恶之善。这些都是人们分别心的造作。
因此,善恶都是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宇宙本性里没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
例如:辣椒的本身不分好与不好,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不好;大家都爱闻香味,不爱闻臭味,但是臭豆腐、臭干子都非常臭,爱吃的人就吃着很香。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的本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好坏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而且是越急于需求的越认为好。因此,由于人们多生多劫养成了分别心的习气,对一切事物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分别和捡择。这种念念都要分别、取舍的习气,在人们的第六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所知障,如同烙印一样,并牢牢地输入在第八识的程序库里。既然已形成了习气,才会使这种违背宇宙本性的分别心习以为常,难以察觉。因此,分别心是人们最难改变的习气。
正是因为念念分别的习气,才使你难离六道的束缚。为什么?修行人应该都知道,宇宙中的生命由圣入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由凡入圣应该是逆炼归元:万物归三,三归二,二还一,一还道。根据此理形成的程序,我们分析一下形成六道的分别心在哪个层次上。显然,只要还有分别,你的层次就还在二、三、万物的层次中。六道里还分别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正是在二、三、万物的层次里。你只要还有分别善恶之心,怎能不在六道里轮回呢?分别心离“一”尚远,离道还有十万八千里,又怎能成佛得道呢?
因此,你要想出离六道,首先要断掉分别心。不要遇事总爱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随缘做事而不要执着修善。许多修行人,生生世世都在修善,但又被“执着”二字束缚在六道之中,还一直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当你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你的心自然从枝梢末节的万事万物上逆返归元,从万物、三、二归还到一。此时菩萨的慈悲心,佛道的清静、平等心才能油然而生。
但是,佛为什么又教导众生“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呢?佛并没有说错,这话是针对六道众生所言。因为六道之内的众生都有贪、瞋 、痴三恶道的习气,要改掉这些习气,就要“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样才能断掉三恶道之因。诸善奉行是在修三善道之因,而只有达到了三善道的标准,才有资格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因此“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是六道众生修行中必须经过的台阶。对于那些已经出离六道的罗汉、辟支佛、菩萨来说,此处的“善”字又非彼“善”的涵义。这时的“善”是指符合宇宙本性的为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而此处我讲的不要分别善恶,是指虽随缘修善,但又不动念,不执着。如果执着修善,则同时又在造恶,不正是在造六道之因吗。然而要想出离六道,必须断掉善恶,是非、好坏的分别之心。修行人万不可偏解、误解,以免给自己修行造成障碍。
在本文中,要使你真正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修行主要是修自己的心。二是修什么心?要断分别心,修清静平等心。三是要明白修善是修行某一阶段的法船,而不是目的,不可执着在法船上。只有心里无善无恶之时,才是真正放下了善恶之分别,才能断掉善恶之业,回归于道。
为了使同修们对分别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因此,这里还有必要为同修们作以更深层的说明。分别有三种,概述如下:
第一种是为了生存的正常分别,比如:我们每天要根据天气选择穿什么衣服;走在十字路口要辨别红灯停,绿灯行;外出要能辨别东西南北;买东西要知道买什么;进厕所要知道男女厕所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生存的必要分别,这虽然也是分别,但这类分别是不起烦恼的。
第二种分别则是分别心,这种分别是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见解的角度上来分别一切事物,对自己有利的就分别为“好”,对自己不利的就分别为“坏”;对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见解为参照标准,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对于不合自己利益和见解的事物和人,就会起反感,由此而产生种种烦恼。这种分别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产生了对立性和对抗性,以致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违背了本来是一没有对立概念的宇宙真相,因此,是背离宇宙本性的。这正是我们修行人应该改正的分别心的习气。
第三种分别称为“分别智”。分别智是在“根本智”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根本智是指开悟以后悟透了本性,悟透了宇宙真相,这种本性流露出来的智慧称谓根本智。分别智是指无论辨别任何事物,都是从本性和整体及宇宙规律的角度来辨别、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及自我见解的角度来认识和判断事物。比如,要想修行少走弯路,就必须判断各种法是内求法还是外求法;是从心上修还是执着表相;选择师父时要判断是明师还是邪师,也要看他是否开悟?是否符合本性?是教你从心上修?还是教你执着神通和外求法?做事的时候,是否执着?是否求结果?是否偏在善恶两边?是否符合本性的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特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用智慧来分别的,因此称为“分别智”。
以上这三种分别,虽都是分别,但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完全不同,我们平时要断掉的是第二种“分别心”。我们要修出的是分别智。不可盲目地一概肯定或否定。




——摘自《成佛之道》妙善
支持 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21:06
。。。。。。
修行必须修心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心能转境,否则,心必被境所转。我们想脱离苦海,不就是想转苦海为极乐之境吗?我们想脱离六道,不就是想超越轮回之境吗?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觉”是心的“觉悟”,而不是身和境的觉悟。这就为我们修行点明了回归本性的奥秘,修行必须修心。
纵观六道及十法界的成因,瞋恚心对应地狱道;贪心对应恶鬼道;愚痴心对应畜牲道;良心对应人道;傲慢心对应修罗道;善心对应天道;慈悲心对应菩萨道;清静平等心对应佛道。各法界对应的都是一个“心”字。
许多修行人虽然也知道修行既是修心,但“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了道”。口上说修心,但在行动上仍然是在向外找,向外求。行为总是与修心联系不起来,整天身在外跑,心往外驰,心驰则神往,心又怎能清静?执着于一些表相的修行。如:放生为了自己治病消业障;捐钱印经、建寺为了自己积功德;跑山拜佛为了保佑全家平安得福;长期研究经典,功夫用于字面上的理解,谈论佛法时,能说会道,似乎懂得很多,但实际又不按佛说的去做,仍然在执着文字相。这些外求法虽也有些作用,但仍未回到修心的根本上。因此,长期修行虽也诚心,但不见效果。问题正是由于偏知偏见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几年以前,我曾对一些执着跑山拜庙的修行人讲:“不要到处乱跑,越跑心越乱,应在家里修清静心,清静入定之后才能开悟,开悟之后才刚刚开始修行”。但当时听不进去,跑了几年毫无长进,这才承认我没有骗他。这一个小小的障碍就障碍了三年。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障碍,如尘沙之多。如果每个障碍都需要三年才能认识和突破,一生才能突破多少障碍?如果无人点化,有时一个小小的障碍就会障碍你一辈子。因此,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需多生多劫才能成就。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多生多劫才能成就。任何事情都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必须真正地回到修心的本源上。许多人正是由于执着外求,在外圈转得时间太长了,才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如果你不从修心入手,即使修上千万劫也难成就。
许多修行人都知道修行是修心,但又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修心。修心是要按照宇宙的本性,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认识和习气。那么,要想进入正式修行,首先必须开悟,先须明白宇宙的本性是什么。如果不明白宇宙本性,当然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认识和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谈,在本文里你需要明白的是心能转境,修行必须修心。



修心要修什么心?
在“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已经明确了各道的心理成因。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出离六道,了脱生死,成佛得道。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六道的心理成因。六道分别为“三恶道”和“三善道”。由此可以分析出“善恶”二字是六道的基本特征。继而分析“善恶”二字又是怎么来的?宇宙本性是如如不动、无作无为的,因此,宇宙本性中没有善恶之分别。善恶是由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但修行人恰恰又被这个“善”字所障碍,难出六道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从阴阳根本律的角度来分析,善与恶是一对阴阳,是互为存在的,是一不是二。只要你心里还执着一个善,另一面又必然造下一堆恶。因此,你的心只要还在善恶之中,你就符合六道的特征,这就是你多生多劫修不出六道的根本原因。其实,古人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并非“善恶”之善,此“善”是指宇宙本性,“人之初”是指刚有人类之时,人的心很单纯,离道(性)很近。而后人却把“人之初”误解为刚初生的婴儿,把“性本善”误解为善恶之善。这些都是人们分别心的造作。
因此,善恶都是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宇宙本性里没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
例如:辣椒的本身不分好与不好,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不好;大家都爱闻香味,不爱闻臭味,但是臭豆腐、臭干子都非常臭,爱吃的人就吃着很香。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的本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好坏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而且是越急于需求的越认为好。因此,由于人们多生多劫养成了分别心的习气,对一切事物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分别和捡择。这种念念都要分别、取舍的习气,在人们的第六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所知障,如同烙印一样,并牢牢地输入在第八识的程序库里。既然已形成了习气,才会使这种违背宇宙本性的分别心习以为常,难以察觉。因此,分别心是人们最难改变的习气。
正是因为念念分别的习气,才使你难离六道的束缚。为什么?修行人应该都知道,宇宙中的生命由圣入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由凡入圣应该是逆炼归元:万物归三,三归二,二还一,一还道。根据此理形成的程序,我们分析一下形成六道的分别心在哪个层次上。显然,只要还有分别,你的层次就还在二、三、万物的层次中。六道里还分别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正是在二、三、万物的层次里。你只要还有分别善恶之心,怎能不在六道里轮回呢?分别心离“一”尚远,离道还有十万八千里,又怎能成佛得道呢?
因此,你要想出离六道,首先要断掉分别心。不要遇事总爱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随缘做事而不要执着修善。许多修行人,生生世世都在修善,但又被“执着”二字束缚在六道之中,还一直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当你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你的心自然从枝梢末节的万事万物上逆返归元,从万物、三、二归还到一。此时菩萨的慈悲心,佛道的清静、平等心才能油然而生。
但是,佛为什么又教导众生“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呢?佛并没有说错,这话是针对六道众生所言。因为六道之内的众生都有贪、瞋 、痴三恶道的习气,要改掉这些习气,就要“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样才能断掉三恶道之因。诸善奉行是在修三善道之因,而只有达到了三善道的标准,才有资格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因此“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是六道众生修行中必须经过的台阶。对于那些已经出离六道的罗汉、辟支佛、菩萨来说,此处的“善”字又非彼“善”的涵义。这时的“善”是指符合宇宙本性的为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而此处我讲的不要分别善恶,是指虽随缘修善,但又不动念,不执着。如果执着修善,则同时又在造恶,不正是在造六道之因吗。然而要想出离六道,必须断掉善恶,是非、好坏的分别之心。修行人万不可偏解、误解,以免给自己修行造成障碍。
在本文中,要使你真正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修行主要是修自己的心。二是修什么心?要断分别心,修清静平等心。三是要明白修善是修行某一阶段的法船,而不是目的,不可执着在法船上。只有心里无善无恶之时,才是真正放下了善恶之分别,才能断掉善恶之业,回归于道。
为了使同修们对分别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因此,这里还有必要为同修们作以更深层的说明。分别有三种,概述如下:
第一种是为了生存的正常分别,比如:我们每天要根据天气选择穿什么衣服;走在十字路口要辨别红灯停,绿灯行;外出要能辨别东西南北;买东西要知道买什么;进厕所要知道男女厕所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生存的必要分别,这虽然也是分别,但这类分别是不起烦恼的。
第二种分别则是分别心,这种分别是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见解的角度上来分别一切事物,对自己有利的就分别为“好”,对自己不利的就分别为“坏”;对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见解为参照标准,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对于不合自己利益和见解的事物和人,就会起反感,由此而产生种种烦恼。这种分别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产生了对立性和对抗性,以致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违背了本来是一没有对立概念的宇宙真相,因此,是背离宇宙本性的。这正是我们修行人应该改正的分别心的习气。
第三种分别称为“分别智”。分别智是在“根本智”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根本智是指开悟以后悟透了本性,悟透了宇宙真相,这种本性流露出来的智慧称谓根本智。分别智是指无论辨别任何事物,都是从本性和整体及宇宙规律的角度来辨别、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及自我见解的角度来认识和判断事物。比如,要想修行少走弯路,就必须判断各种法是内求法还是外求法;是从心上修还是执着表相;选择师父时要判断是明师还是邪师,也要看他是否开悟?是否符合本性?是教你从心上修?还是教你执着神通和外求法?做事的时候,是否执着?是否求结果?是否偏在善恶两边?是否符合本性的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特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用智慧来分别的,因此称为“分别智”。
以上这三种分别,虽都是分别,但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完全不同,我们平时要断掉的是第二种“分别心”。我们要修出的是分别智。不可盲目地一概肯定或否定。




——摘自《成佛之道》妙善

转载
(《成佛之道》免费结缘地址:宇宙大同文化网站)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6-1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有此文作者有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23:34 , Processed in 0.17864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