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5|回复: 1

[其它] [净土社区]安法师讲解:安住在弥陀大愿之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6634.html
安法师讲解:安住在弥陀大愿之海
大安法师2005年6月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安住在弥陀大愿之海》。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建立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发愿。发是激发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在我们的内心引发一种心里的能量,指向一个目标。愿有希求的意思,标心一个目标,希望达到,那么在希求的过程当中,伴随着一种情绪状态,就是好乐之心。如果,他在情感上没有好乐之心,就不会驱动他,努力去获得这目标。所以发愿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就从佛法的一般的理念来看三界六道的正报、依报都是与众生的念头相关的。换句话来说,吾人三界六道轮回的种种现象都跟这个愿力相关。

  有这么几个公案。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外道叫郁头蓝弗。他在树林修禅定的时候,被那个树林的鸟所惊醒,扰动他的清净心。转移到水边坐禅的时候,又被那水里的鱼所惊扰。瞋恨心就起来了,发了一个恶愿,说我以后在树林里面抓住鸟吃掉,又入水里把鱼吞掉。他发了这个恶愿之后,继续修禅定,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命终后就在非想非非想天待了八万大劫,天福享尽,禅定消失之后,就真的成了飞狸,这个飞狸在树林里面可以抓住鸟,入到水里面可以抓鱼。你看一个恶愿,都产生了它的结果,如果一个称合善心的愿,那应该更有它的结果。另外神僧传里面,记载一个修行人,修了很长时间没有消息。有一天他就对着一块大石头,开了一句带玩笑的发愿,说我今生不能了道,下辈子就做一个大将军。果然他修行解决不了生死问题,转一世成了雄赳赳的大将军。可见一个开玩笑的愿都能产生结果,如果有真诚心发的愿呢,那就更应该有结果。还有这么一个公案,说有一位法师,他是博览经藏,智慧甚深,但是他所到之处非常寂寞,没有人请他讲经,他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对经典理解有错误,为什么到哪去都没有人去请自己讲经呢?结果有一次在寺院里面,碰到一位老和尚他就把这个心里的问题向这个老和尚请教,这个老和尚告诉他:不是你对经义理解有问题,你没有听说过未成佛之前,要结人缘吗?是由于你没有法缘,人缘,所以你的水平再高都没有人来请你。他一听就说,哎呀,那我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老和尚说,不会,你现在有什么多余的东西没有?他看自己也没有什么钱财,身边多余了一块衣料。老和尚说衣料也好,够了,他就把衣料卖掉。卖了些钱呢,再买些小米那些食物。老和尚就把他带到树林里非常茂密的地方,有很多昆虫禽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就把小米洒在草地上,然后代替这个法师发了一个愿:让一切能够吃到这个食物的众生,都跟这个法师结上法缘,以后帮助他来做他的徒弟。给他发了这个愿,就告诉他,这二十年不要去讲经了,二十年后再开法筵。这个法师听到,也很听话。等到二十年以后,真的有一个机缘,有人请他讲经。一开讲的话,来了很多人,这些来的人大概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那么你想一个代他发愿,都能产生效果,更何况我们自己真心发愿,所以修行要务,立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所以发愿是非常重要的。

  有这个发愿,信就在这个里面。有这个信愿建立,他的行持自然就会出来。那么尤其是念佛法门,它指向的是一个非常超越的目标。如果世间你不发愿,还有个世间的那个善恶因果报应的对应原理产生作用。但这个念佛求往生是个很生疏的目标,必须把这个愿发得很坚固,很明确,它才能真正这样产生效果,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有发愿文。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留下了好几个发愿文,每天要念,就是要坚固我们的愿行。那么问题就在于怎么发愿,发出什么样的愿,这是我们不得不加以讨论的。

  在念佛法门这个愿,一定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就是我们发愿的一个参照系,这样才能够对应,才能够感应,才能够有效果。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都是救度我们脱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的,这是个总的一个趋向性的愿。那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情况,而我念佛不想去,我想到天堂去享福,我想下一辈子童贞出家再做大法师,我想这样我想那样,你就跟阿弥陀佛的愿不相应了,不相应阿弥陀佛在你身上就起不到作用了。所以,我们发愿之前一定要对阿弥陀佛大愿的缘起,以及四十八大愿本质内涵有一个比较系统、详细的了解。那么这个了解,不是一桩小因缘啊,阿弥陀佛大愿的缘起这是法界的一件大事因缘。我们从净土经典当中,尤其是《无量寿经》里面,可以来回顾一下阿弥陀佛发愿的过程。

  佛在讲这个念佛法门之前,首先就把阿弥陀佛因地发愿的过程,以及大愿的内容,给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在不可说不可说无央数劫以前,这是把时间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这个久远的历史当中有五十三尊古佛,次第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第一尊所追溯是锭光佛,次等的有光远佛,月光佛,旃檀香佛等等。那么追溯到最后的一尊佛是世自在王佛。我们要注意了,这五十三尊佛在五种原译本里面都有的。我们不要理解这好像是多余的文字,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含义。锭光佛,即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授记师,世自在王佛是阿弥陀佛的亲教师,一首一尾遥相呼应。这五十三尊佛的次第示现,第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啊。诸佛如来大悲不舍这个世间的众生啊,一次一次的示现,一次一次的讲经说法。我们在学术界认为有种种的文明,有冰河期文明,实际上诸佛如来有过五十三次的古佛示现。这是我们婆娑世界众生的一个幸运,也是诸佛如来的悲心啊,这是传达的第一个信息。

  第二个信息,世自在王佛座下的这个大国王,他是闻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来发心的,弃国捐王,行做沙门。这传达的是一个什么信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发起来的。然后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示现,随形六道,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最有因缘。众生能不能得度,佛能不能度众生,其成败得失,就是看有不有缘。透过五十三尊古佛的排列,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太有缘分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像悲父,阿弥陀佛就像慈母,两尊佛遥相呼应,折摄并运,来救度我们,传达的是一个历史的事实,所以这是不能轻易删掉的。

  那么在世自在王佛座下的这尊转轮圣王,心开意解,毅然地舍去国王的位置,行做沙门,号曰法藏。由于他曾经做过转轮圣王,他的福报深厚,心量广大,所以他一出家之后,就发出大菩提心,要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要建立一个超胜诸佛的刹土,要令十方众生快速往生到他的世界,快速地圆成佛果。当他把他总的一种愿心向他的亲教师,世自在王佛表达的时候,世自在王佛对他大加赞叹,譬如大海水,一个人发心要把它舀干,精勤不已,他都能够舀干,更何况发心要救度众生,无愿不得。
于是法藏比丘就恳请世自在王佛,为他宣说他方诸佛刹土的粗恶,微妙状况。当时,世自在王佛只是指点他,这个庄严清净刹土,汝应自摄,汝自当知,就是你要从自性里面把这个净土建构起来,庄严起来,那么就是所谓走通途的建立净土,度化众生的道路,心净则佛土净。然而法藏菩萨当时所表达的却是,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为我广说他方净土的情况,如果我听到佛的教导,将会如教奉行,快速成就。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法藏菩萨开始就没有走自力的道路,就把这桩事情仰靠佛力的加持,因为他要实现一个快。如果自己去走的话,很慢,最终也能成就,但不能达到疾速两个字。法藏菩萨悲心太切了,他不能等待自己来完成,他要佛来加持令他快速完成。所以世自在王佛听闻到这一点,就很赞叹他,就加持令他看到他方世界的种种情况。一切好的东西融摄过来;一切不好的东西也知道他不好的因在哪里,来加以防止摈弃。这样地讲经说法的时间经过一千亿岁这样漫长的时间。听闻之后,法藏菩萨便退居在一个静室思惟。由于他一心回归,便得到了天眼,他自己就能够观察他方世界的种种庄严、清净之相,它的因果,性相理则。在那里面思惟了五大劫,为了实现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这么一个大目标,他用五大劫的思惟称性发出了四十八大愿,这是他发愿的时候,他已经是大菩萨的身份,所以叫称性发出大愿。

  当这个大愿建起之后,法藏菩萨就到世自在王佛所,面对着与会的四众弟子、天龙八部,宣说四十八大愿。从第一愿到四十八大愿宣说完毕之后,整个大地六种震动,天空洒落下种种妙华,供养赞叹,虚空当中发出一种声音说,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表达着法藏菩萨四十八大愿,是法界当中无比殊胜的大事因缘。由于这四十八大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救度。四十八大愿从发起过程以及圆满过程来看,自始至终都体现着诸佛如来的加持。因为四十八大愿的核心,是以同体大慈悲心,要普度一切众生,这正是称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生的本怀,所以诸佛如来都赞叹,都要加持,都要来帮助。法藏菩萨也深知诸佛如来在果地上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建立四十八大愿之后,由这个大愿引发他的大行。不是光发愿不去干,是真修实干,六度万行,示现种种身份。或者比丘,比丘尼,或者大富长者,大德居士,或者国王大臣,或者六欲天王,乃至大梵天王。当他示现身份的时候,都会到诸佛的处所作供养,去闻法,去得授记,然后对种种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对种种众生以悲心来帮助他,菩萨的四摄法,以他的福德布施给一切众生。他每一次示现都是面相庄严,毛孔都发出旃檀的香味,手掌自然流出各种衣食、卧具、汤药,种种的供养布施给众生。让众生得到生活上需要的满足,然后发出希有的心,也发菩提心。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后圆满大愿。圆满大愿的当下,这位菩萨就自然成为了阿弥陀佛。他所由愿显现的净土,就成为了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名称,有安乐、安养、清泰、妙意、须摩提等等各种不同的指称。

  我们了解这个背景知识,再来看具体的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义理非常深邃,境界无限地恢弘,这是法界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一种文明核心,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心的彰显。四十八大愿,从五种原译本来看,愿的数目略有不同,汉吴两译是二十四愿,魏唐两个译本是四十八愿,宋译本是三十六愿。但我们不要太计较这些数目,实际上就是我们最后定格在四十八愿,也不是说阿弥陀佛仅仅发了四十八大愿,因为阿弥陀佛是面对法界所有众生发的愿,法界众生无量,所以大愿无量。不仅仅是四十八愿啊!只是释迦牟尼佛在他的大愿之海当中,选择一些跟娑婆世界众生相关的愿目,加以介绍,所以我们不要太执著一个数目。

  那么就这四十八大愿来看,类别上有三大类。第一是摄法身愿,摄法身愿就是庄严自己的愿,像光明彻照十方愿、诸佛称扬赞叹愿、寿命无量愿,这三愿是庄严自己的,从属摄法身愿。其次是摄净土愿,有些愿是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像宝树、楼阁,宝树当中能够见到十方的刹土,这个是净土愿。第三最主要,是摄众生愿,摄众生愿开衍分为两小类,一小类是摄净土众生愿,就是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愿,又区分为,摄带业往生者的愿,和摄那些已经是菩萨位的愿,是这两小类;还有摄众生就是摄他方众生愿,摄他方世界众生的愿也分两小类,一个是摄他方世界凡夫众生的愿,还有一类是摄他方世界菩萨的愿。这些内容我们都有必要分清楚,不要把摄凡夫众生的愿,和摄菩萨的愿混为一谈。有鉴于此,我们最好以康僧铠译本的四十八大愿作为标准,比较保险一点。而且这个愿目,概述愿的题目有两个。一个是隋代的慧远法师,他有一个《净影疏》,有一个对愿目的概述,就像我们常讲光明无量愿,寿命无量愿,十念必生愿,这是他的概述。还一个就是莲池大师的一个对愿目的概述,应该说莲池大师对愿目的概述更为醒目,所以本人一般引用莲池大师愿目概述。那么四十八大愿,我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晚上不可能全面地去讲,但我们可以从四十八大愿选择七个愿,跟大家做一个讨论。这七个愿代表着阿弥陀佛无论是摄自身、法身,摄净土,还是摄他方世界众生,都是有代表性的几个愿。

  首先看第一愿国中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住持的刹土,还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话,我就不成佛。现在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于是正面表述是西方净土没有三恶道。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这一愿放在第一愿,它传达了什么信息。从这个排列来看,这真是阿弥陀佛大悲心的一个表露。法藏菩萨在五大劫考察他方世界种种形态的时候,他观察到他方世界轮回的苦难,尤其是三恶道的剧苦,苦不堪言!堕到畜生道里面,愚痴暗冥,八难之一,连这个蚂蚁也是七佛以来,都不能摆脱蚂蚁的身,堕到鸽子里面,八万大劫也脱不了鸽身,畜生道,很苦啊!饿鬼道那种恶业所感,天天饥饿,干渴,而且你就是把饮食放在他手里,都会变成焦炭,就是一条河在这里,他看到的,或者就是脓血,不能下口,或者水就干涸,苦啊!那地狱道里面,就是万死万生!所以这法藏菩萨就有无量的悲悯,这个太苦了,于是我一定要首先解决众生三恶道的问题,这么一个底线的苦难的解脱。从我们众生来看,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忧虑不安,内在的恐惧,也就是这个内容。很多无神论者,不相信六道轮回的人,到他死亡的时候,为什么会恐惧啊?他认为人死灯灭,但是在他要死的时候,他可能就不敢说那个话。到哪里去?再一想到,在这一生当中,没有干什么好事,五毒俱全,那非要栽到三恶道去,他就很恐惧。你看那些死人的面孔,都是很狰狞,都是害怕的,令人都不敢去看第二眼。所以法藏菩萨深知他方世界众生的恐惧,要为这些恐惧众生一种安心、一种安乐,你不要怕!因为我们众生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阿赖耶识里面都有很多下三恶道业力的种子,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担心下辈子要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担心那是我们无可逃离的地方。所以,阿弥陀佛给我们安心,你只要念佛,只要到我的刹土,虽然你有下三恶道的业力,但是到这里就没有三恶道,整个的你就安全了嘛!不仅西方净土没有三恶道,如果你只要往生,再想到他方世界来做度众生的佛事,也不会在他方世界下三恶道,这是第二个表达的内容。先要解决一个底线的问题,诸佛如来,阿弥陀佛的悲心,先要对这苦难的众生给予救度。苦难的众生就是要下三恶道的众生,所以给他一个安全。我们要体会第一愿,是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把自己摆进去,阿弥陀佛,太感谢您了!本来我要到三恶道报到,到了西方净土就永远地离开三恶道了,离开了轮回的苦难,这是第一愿。

  对应这一愿,我们要发什么愿呢?我们要解决轮回的苦难,我们要避免三恶道的剧苦,那就有一条很好的道路,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里去!所以人生的大事,生死是一大患,生死是一大事。然而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众生,天天被这五欲六尘所缠绕,往往把人生的这一件大事给忘记了,根本问题不解决,就去斤斤计较那些枝节的问题。第一愿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大事要了办,阿弥陀佛帮我们了办,阿弥陀佛就在帮我们解决轮回问题,让我们横超,带业往生。这个第一愿也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有三恶道的业力种子,但是,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的大石头放在大愿船上就解决问题了。带业往生,原来还有些争论,是消业往生还是带业往生,说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这第一愿就已经告诉是带业往生嘛!如果不是带业,还要发这个愿干嘛?我本身就没有三恶道的业力,那阿弥陀佛还要发这个愿,不就成了一个无意义的事吗?就是因为我们带了三恶道的业力嘛,所以阿弥陀佛来帮助我们。你在那里面不会起现行,那里面没有三恶道,已经包含这个意思,这么鲜明,还要去咬文嚼字吗?这是我们要理解第一愿。

  请看第十一愿,正定必至涅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西方净土的天人,如果不能入到大乘正定聚,最终不能够得到大乘涅槃的话,我就不成佛。现在法藏菩萨已然成佛,所以我们只要往生就一定能得到大乘正定聚,最终圆成大乘的佛果。这一愿是摄受众生至一个终极目标的愿,里面体现着慈悲。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就是为了成佛,不是为了其他。那么成佛在这个世间太难了,烦恼太多,环境诱惑太大,所以我们必须换一个环境继续修行,所以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让我们迁移到那个殊胜的道场继续修行。

  在这里提供的,成佛分三个阶段完成,不是一步到位的。第一个是用愿力摄受我们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险恶的环境。第二步,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入到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就相对邪定聚和不定聚而言,就是不退转。不退转在《阿弥陀经》当中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大家要注意,我们凡夫众生修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应该得到阿鞞跋致。得不到阿鞞跋致呢,我们就是会进进退退。一定要达到一个底线,不会退转。这不退转又分为三不退:第一是位不退,入到圣贤位,不再堕到凡夫位;第二是行不退,大乘菩萨行不退,不会退到声闻道自了汉这样的小行;第三是念不退,就是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三个位子很不简单,如果从位不退来看,至少在藏教是初果圣人,须陀洹,他才能位不退,在圆教是初信位。那么到了这个行不退,至少要破一分的无明,圆教是初住菩萨。如果要达到念不退,真正达到念不退,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念念是无作妙用,那是八地菩萨水平。我们想一想,我们这样的一个凡夫,蒙阿弥陀佛愿力往生,马上到的就是阿鞞跋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信息!

  阿鞞跋致,你说说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怎么成为阿鞞跋致呢?在通途佛法是解释不通的,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弥陀愿力的不可思议,我们心性功德的不可思议,和这个弥陀名号功德的不可思议,才产生了这个现象。你说我们阿鞞跋致是圣人吧,然而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有断,身为凡夫;如果说是凡夫吧,他确实是得到三不退这样的受用。非凡非圣,即凡即圣,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的教理所能够思议的,所能诠释的。所以入到大乘正定聚,那么入到大乘正定之后,直接趋向的是大乘涅槃的佛果,究竟成佛。
在这三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靠通途自力法门去走的话,这三个关口都难以透过去。

  第一往生很难,因为必须要破见惑思惑,才能够离开凡圣同居土。我们这个世间是凡圣同居土,但这个凡圣同居是我们业力感召的秽土,往生到西方也是凡圣同居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凡圣同居土是依愿力所显现的净土。凡圣同居土要靠自己的力量离开,在这个时代,我们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完成这桩事情,所以就仰靠弥陀愿力,让我们横超,从凡圣同居土的秽土,到达凡圣同居土的净土,透过了这个难关。

  第二个难关,就是我们想得到正定聚很难。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无明,才能够达到正定聚。在这个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邪定聚都是轻毛菩萨啊!进一退九。舍利弗在他因地修行的时候,在六信位的时候,忽然发了一个心,我要行菩萨道。那行菩萨道,就是帮助众生,于是他就到闹市,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当时,就碰到一个人,在十字路口向大家请求帮助,说他母亲生病了,有一味药,这个药里有一个药引子,药引子是什么呢?这时舍利弗正好听到了,我正要行菩萨道,碰上了,我就在他身上行菩萨道。他很慷慨地说,你需要什么帮助,我来帮助。那个青年说我需要药引子。好,你说什么药引子。药引子要用人的眼睛,活眼睛。这个眼睛就比较难舍了,但一想到自己行菩萨道,好,他就拿刀,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了,送给那个青年,挖了一只眼睛。这个年轻人一看,说你怎么这么心急啊!我要的是右眼睛,你怎么把左眼睛给我了呀!是呀,太急了,但一想到帮忙帮到底吧,行菩萨道,他就把另外一只眼睛也挖下来,递给他。那个年轻人拿着这个眼睛闻一闻说,哎呀!你这个眼睛太臭了!不行啊!把他抛到地上,还用脚践踏。这下,舍利弗就受不了。你看看这个弊人啊,真的是太糟糕了。这个行菩萨道太难了,还是回去吧,回去,又回到了声闻位,六十小劫都在那里打转,行菩萨道很不容易啊!

  进入正定聚,那种行菩萨道的心如如不动,那要有相当空性建立的慈悲心,才有可能接受得了考验。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真心修行。佛陀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曾为尸毗王,治理天下,广施仁政,怜惜黎民百姓,心好佛法,立誓普救众生。当时,帝释天说,这个世间有没有真修行的人,他的一个大臣,毗首羯摩说阎浮提有一个大修行人。这个帝释天,忉利天王,他不相信说:现在修行的人太多了,都是做样子,假的。那个毗首竭摩说,嘿,这个是真的,那我们去试验一下。当时,这个毗首羯摩就变成一只鸽子,这个忉利天王就变成一只老鹰,老鹰抓鸽子。这鸽子就跑到尸毗王面前请求帮助,这个国王当然有慈悲心,就把鸽子抱在怀里。这时候老鹰说,这个鸽子是我的食料,你交给我。这国王说,不能交给你的,他是生命,你不能伤害他。那老鹰说,你让我不伤害他,那我要饿死啊!那你把我饿死,也不伤害了我吗?国王说,怎么办呢?那就这样吧,我代这个鸽子,从我自己身上割肉,供养给你。这个老鹰说,好,割下的肉,要跟这个鸽子一样重,我才答应。于是,一把秤过来了,这把秤很奇怪啊,这个国王割了腿部的肉,手臂的肉,还是不能把那个秤浮起来。后来把全身的肉割光了,还是够不上鸽子的重量。最后这个国王发了很大的猛利心,为了救这个鸽子,他舍身了,就身上都是骨架了,就把自己身体扑到秤上。这一扑,大地震动,这个帝释忉利天王就现出身来赞叹,他是真修行人啊!国王是真心实意追求佛道,所以尸毗王身上的肉,最终也是完复如初,经受考验,考验通过。

  我们想得到这样的正定聚,在我们凡夫层面,像舍利弗那样对我们已经是很难得了。现在我们有些人,别说挖两只眼睛,就是一个蚊子在身上吃一点血啊,都是啪一下子就打下去,不容易啊,身见啊!他会情不自禁啪的一声下去,所以入正定聚难啊。

  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加持我们得正定聚。入正定聚还有一个难关啊,就是证到我空之后,他会取证涅槃,所以很多菩萨很多声闻就取证涅槃定性声闻,堕无为坑,饮三昧酒,那是焦芽败种,永远不能成佛啊。所以阿弥陀佛加持,不让他进入这样的陷阱,直接趋向大乘佛果!

  三个难关都在这一念中为我们摆平啊!我们才深刻地感激阿弥陀佛,在我们菩萨道上全过程地加持,这样才能令我们快速成佛。这三个难关只要一个难关过不去,我们就会滞留多少劫,这是正定必至涅槃愿。

  再看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无边的佛土;如果这一愿不能够兑现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成佛。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出光明无量的愿呢?这是由于阿弥陀佛要救度所有的众生。所以他大悲心,心缘一切苦难的众生,有众生的地方必然要有光明。他为什么要有光明呢?因为四十八大愿的愿力的体现要靠一个中介的力量,这个中介就用光明来传达,就好像现代高科技所讲的光通讯。所以有光明所在的地方,就有弥陀的悲心愿力产生作用。那么阿弥陀佛光明当中,具有无量的功德,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明和温暖。无量的功德,帮助我们对治烦恼,帮助我们解决轮回的苦难。所以无量寿经讲,阿弥陀佛称为十二光如来,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这十二光如来对我们都很重要。

  比如我们看到无边光,这是解决我们知见上错误的。我们众生总是在边见当中,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于是阿弥陀佛光明照过来,让我们获得圆融中道的智慧,正知正见,无边光。

  我们内心有很多的障碍,所以阿弥陀佛放出无碍光,这个光明没有障碍啊。我们世间的日月的光,日月星三光包括这个人造的电灯光,有墙壁有高山就被障碍住了,那么阿弥陀佛光明是障碍不住的,无论是铁围山,喜马拉雅山种种的山壁墙壁,它都能够透显过来。不仅物质上的东西不能障碍,我们厚重的烦恼也障碍不了,所以只要念佛就透过我们厚重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大放光明。无碍光,这种无碍光甚至可以直接透到阿鼻地狱里面去,来救拔无间地狱的众生。那么阿弥陀佛就凭着这种无碍光和炎王光照触到地狱,这个地狱的众生蒙光照摄也是身心柔软,宿世如他有善根,就可以。这是光照过去,他能够发出音声,光和音整合在一起,令这个地狱的众生生起深信愿往生的心。他这一念深信起来,就会寻着这束光,这种因,冉冉地从地狱里面上来,上来直到西方极乐世界。一个阿鼻地狱众生就在莲华里面诞生出来,成了紫磨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你看阿弥陀佛用这个光来做这件不可思议的佛事,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我们众生内心烦恼重重,贪欲的心非常炽盛。要对治这种贪欲之心,念佛,佛号里面有清净光,就令我们淫欲火变为智慧光,让我们心地清凉,转染成净。我们众生都有瞋恨心,于是阿弥陀佛放出欢喜光。为什么瞋恨啊,就是有欲望得不到满足,被碰到障缘,他就瞋恨。这种瞋恨有一个对待,这是我的竞争对手,这是我的敌人,我一定要把他干掉。所以欢喜光就把这种对峙的状态变成同体的状态,既然是同体同胞,我帮助你,就等于帮助了自己,损害了对方就是损害了自己。于是有了这个同体感,也生起了欢喜光,慈悲的心,慈悲对治瞋恨,有慈悲感同身受,他内心就充满欢喜。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无明,暗冥的内心都像一个黑箱,黑漆漆的箱子,都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东西。于是阿弥陀佛放出智慧光,在我们无明黑暗的内心,这个智慧光光束投过去,千年暗室,一灯照亮。那我们获得般若的智慧,了解世间有为法的梦幻泡影,契证到诸法毕竟空无所有的体性。而且从这个真空当中,自然他相信妙有,修一切善法,这才有智慧啊!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18:00 , Processed in 0.16326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