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49|回复: 10

[大德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上士道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修菩提心次第
七因果(知母~修慈)
自他相换(见讲记八)
发起之量
仪轨受法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附录:《金光明经》慈悲偈文
思考题


上士道?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辛三、上士道修心次第分三:一、顶礼 二、连结 三、真实之道


壬一、顶礼


【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恭敬顶礼至尊成就大悲的诸佛菩萨莲足。


如此敬礼的必要,即:令未生起大乘道者能生起,已生起者能稳固,已稳固者能增上。大乘功德之产生、稳固、增上与圆满,都依赖礼敬大乘,由礼敬大乘能开发内在的大乘善根。


壬二、连结分五:一、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二、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三、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四、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五、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连结,即承前启后,前连中士道,后结上士道。连结的必要是:可以显示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及差别,明白道次第安立的道理。


癸一、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


此段归纳了中士道次第的内涵,包括:中士意乐——希求解脱之心,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学之道,中士之果——解脱生死。


论中“修习生死种种过患”,即思惟三苦、八苦、六道诸苦。长期修苦的结果为“见一切有如同火坑”。“一切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如火坑”,是比喻有漏蕴周遍三苦的自性。见三有皆苦之后,即可激发出离心——希求证得息灭一切烦恼、痛苦的解脱,再以希求解脱之心为动力,就能策励自心精进修学戒定慧三学之道,从而成办彻底解脱生死的圣果。


以下再观察,这条道是否究竟?如果究竟,则不必再希求,若不究竟,则须进一步抉择。


【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惟少分,后佛劝发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此无漏解脱,虽不像有漏善趣,已不会退失,但它所断的过失和所证的功德都只是一分,所以自利尚未圆满,由此利他也只是少分;况且,阿罗汉入灭尽定一万劫后,由佛放光劝发,终究仍须回小向大,趣入大乘。基于以上原因,具智慧者理应从一开始就趣入大乘。


归纳:


具慧者,最初应入大乘,因为仅仅获得小乘涅槃,只断少分过失、只证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劝发最终仍须趣入大乘。


以下具体解释。


声缘道只证悟圆满人无我,所以仅断尽烦恼障,而未能断一切所知障。


就证悟如所有智而言,大乘证悟的空性如太虚空,声缘证悟的空性如小虫所吃芥子里的空间。就证悟尽所有智而言:小乘阿罗汉具有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大乘甚深智慧是无分别般若波罗蜜多,能遍一切诸法,如虚空般广大,又通达共同五明、内明等三乘法。


就福德资粮而言:大乘所积福德,如大海般深广无量;声缘乘所积福德,则像牛迹水一样微少。就利他而言,大乘能在刹那间成办广如虚空的无边事业,这是小乘望尘莫及的。


由此可见,声缘乘的自利和他利都只是少分,远远未能圆满。在《海慧请问经》、《宝积经》、《掌珍论》等经论中,以比喻显示了大、小乘的差别:大乘与小乘相比,一者如国王,一者似乞丐;一者如转轮王,一者似国王;一者如帝释天,一者似普通天人;一者如梵天,一者似其他天人;一者如大海,一者似小湖;一者如须弥山王,一者似小山;一者如海水,一者似宝瓶中水;一者如天空大云倾降之雨水,一者似草尖露水;一者如月轮,一者似星星。


从成佛的角度来说,先入声缘乘求证阿罗汉果位,是迂曲、缓慢之道。因为证果入灭尽定一万劫后,佛放光劝请回小向大,才趣入大乘,这样成佛所经历的时间,比最钝根菩萨还要慢四十九劫。《妙法白莲经》说:“声缘阿罗汉入于无余灭尽定中,在一万劫的末尾,经如来劝请而再次出定,趣入大乘。”


《大乘庄严经论》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菩萨安住地狱时,只有片刻之苦,不会长久障碍大菩提十力等广大功德;然而,在声缘乘的道果中,为了自利而寻求安乐,虽然暂时获得了安乐,但究竟来看,却障碍了无上菩提的成就。


《宝性论》云:“于法嗔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小乘人有两种现前如来藏的障碍,即:怖畏轮回痛苦而只求自己获得寂灭,以及舍离利乐有情的事业。如果具有这两种障碍,则不能积聚大乘的福慧资粮,具有恒沙自性功德的天真佛性也无法显露,无法现前佛的三身、四智、相好、净土以及任运自成、相续不断的利生事业。


【如《摄波罗蜜多论》[1]云:“无力引发世间[2]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3]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声闻、缘觉乘没有能力引发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应当彻底舍弃修习声缘乘。如果行者一切身语意行为不杂丝毫自利,纯粹以利他为本性,就应趣入由大悲所指示的大乘妙道。


“大悲”,可理解为内的大悲阿阇黎及外的大悲佛陀。


譬如:两人同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其中一人曾到过拉萨,非常熟悉通往拉萨的道路,而另一人则一无所知。当行至岔路需要抉择时,熟悉道路的人会指示该走的路、遮止不该走的路。同样,已圆满走完菩提道的佛陀,由大悲教诫大乘种性者,应当径直趣入大乘妙道,莫入小乘道。或者解释为,在抉择该走大、小乘哪条道路的关键时刻,内在的大悲阿阇黎会遮止大乘种性者趣入小乘道,而令其直接踏上深广的大乘道。


【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弃舍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


此论又说:大乘种性者以智慧观见快乐和非乐的万法,都平等如梦、了无自性,又观见可哀的众生,由于因上愚痴的过失而被种种痛苦折磨,油然生起了大悲心。身为菩萨,为何舍弃最喜爱的利他殊胜事业,反而精勤于自利呢?


以上经论开示大、小乘的胜劣差别,是为了让学人对大乘道果的殊胜性产生定解,并非呵斥、毁谤小乘。小乘的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空性、四谛和十二缘起的智慧,都是趣入大乘的共道与基础,大乘菩萨相续中理应具足这些功德。


或者说,显示胜劣差别的用意,是为了让大乘种性者最初就远离小乘自利心,直接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从而迅速成就二利究竟的大菩提。


癸二、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身为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却舍弃这些苦难者,极不合理。


【如是见诸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4]蹎蹶[5]不能离险,诸有成就佛种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应正理。】


如是,见到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堕在三有苦海中,如盲人一般没有智慧眼,不知取舍,如此步履蹎蹶,没有脱离险情,随时可能堕入深渊。目睹此情此景,成就佛种性的人不悲愍有情、不精勤利他,怎么说也不合理。


【即前论云:“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6],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正如前论所说:众生犹如盲人般,不具辨别取舍的智慧眼,步履蹎蹶地走在险恶的悬崖上,浑然不知地奔向恶趣。真心发愿利益有情、具大乘种性的勇士,见此情景,有谁不生悲愍心?有谁不精勤遣除众生不知取舍的愚痴,开示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道?只要是菩萨,有谁不对此努力呢?


癸三、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当知此中,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惟缘自利共旁生故。】


应知,此处所谓大丈夫的安乐、大丈夫的威德、大丈夫的殊胜能力,是指能荷担利益众生的重担,因为只缘自己的利益,与旁生并无区别。


【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7]行他利乐[8]。】


因此,所谓大士的本性,就是心心念念唯一投入成办众生的利益、安乐。


毫不为己、不作自利,才是“大士本性”。旁生也会为自己着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人更聪明,它们建巢觅食、飞翔奔跑、遥视等能力,胜过人类。所以,并非只有人会照顾自己,旁生也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那么,人与旁生的区别何在?人会考虑全人类乃至无量众生的利益,旁生则不会。由此可见,人类超胜旁生之处,就是能荷担起利他的重担。因此,大丈夫应当一心投入利他事业。


【《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


月官菩萨所造的《弟子书》说:人获得饮食,不必他人教,自己就会受用,而畜生得到一口草,也知道去吃;人口渴时,会迫不急待地饮水解渴,旁生干渴时得到水,也会欢喜地饮用。所以,在利己这一点上,分不出人与旁生的胜劣。


【“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


大丈夫不同于旁生之处,是他能够日夜精勤利他,这才是大丈夫第一等的威德、安乐与能力。


【“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


太阳乘着由七匹马牵拉的马车环绕地球,无私地光照万物;大地没有取此舍彼的选择,平等担负起一切有情、无情,人类、家畜、野兽等都依止大地而繁衍生息。大丈夫无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地利益安乐世间有情。


大丈夫的智慧与慈悲,如日轮般遣除世间的愚暗,他的精进也像日轮般运转不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


他的愿力又似大地,担负起利乐一切有情的重担。为了利他,不会推卸责任,不论恩怨亲疏,都平等地饶益,这是大士“毫不利己、一心利人”的性格。


癸四、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为了救护苦难者,如救头燃一般,是为士夫与智者。


【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匆[9]忙,是名士夫亦名聪睿[10]。】


见到众生被众多痛苦所折磨,为了拯救众生而心急如焚,日夜奔忙,流血流汗也不休息,这种人叫做大丈夫,也叫智者。


【即前书[11]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


“世无明烟云覆”:是说苦因。有情被无明等烦恼的烟云遮蔽,从前生到后世始终被烦恼扰乱。“烟云覆”,比喻众生被无明遮障而不了知轮涅的真相。


“众生迷堕苦火中”:是说苦果。由于业惑的力量,导致众生心识迷乱,堕在痛苦的火坑中。如同堕入火坑毫无自在一般,有情也是刹那不断地被苦苦、坏苦、行苦之火灼烧。


“见”:是观见众生的苦果和苦因。见后“如救头燃意勤忙”,不忍心坐视众生受苦,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如头上燃火一般,万分焦急,精勤地抢救。


“是名士夫亦聪睿”:如是毫不为己而精勤利他者,堪称为大丈夫,也称为聪睿。受此称谓,当之无愧。


癸五、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


这是赞叹大乘的功德。


“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大乘是利乐之源泉,能够源源不断出生一切自他增上生的利益和决定胜的安乐。


“能除一切衰恼妙药”:大乘是能遣除一切器情衰败苦恼的妙药。“衰恼”,包括轮回的烦恼、有漏业、分段生死、六道诸苦,小乘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变异生死等。通过修习大乘,一切粗细的衰恼都能消除。


“一切智士所行大路”:一切有智之士均从这条大道走向菩提。


“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凡是对大乘见闻、忆念、接触或者受持、读诵、思惟、演说,悉能饶益一切众生。若能值遇大乘,苏醒大乘种性,则以强大的大乘善根力,未来生生世世都会修持大乘,饶益无边有情。或者,任何众生只要接触大乘法,就能在相续中播下大乘的善根种子,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对他作无限量、无止境的大饶益。


“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在行利他之同时,也顺带成办了自利。《入行论》中说:“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佛往昔行菩萨道,并未争取自利,只是一味地利他,结果早已成就了自利究竟的法身。


“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所谓“善权方便”,即能轻松地成就广大义利的善巧方便。


大乘无余具足广大的善巧方便,譬如:大乘有无分别智,是圆满十地、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等道法以及十力、四无畏、一切智智等果法的方便;大乘有四摄法,是能成熟一切有情的方便;大乘有陀罗尼、三摩地二门,是成就事业的方便;大乘有忏悔、随喜、祈祷、回向,是速获神通和正等觉的方便;大乘有成办无住涅槃之道——智慧和大悲,是令利生事业相续不断的方便。这些方便决非世间道与声缘道之方便可比,依靠大乘的善巧方便,就能顺利成办自他一切利益。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有如此殊胜的大乘可以趣入,应当思惟稀有:我如今所获得的,确实是善得,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趣入大乘。


【此如《摄波罗蜜多论》云:“净慧引发最胜乘[12],能仁遍智从此出,此是一切世间眼,具足照了如日光。”】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以清净的闻思修三慧为正因,引发最殊胜的大乘。佛的一切智智,是从大乘出生的,即从智慧和大悲所生。佛是一切世间的眼目,为众生开示解脱道,犹如日光为众生照亮取舍之处。


【由种种门[13]观大乘德,牵引其意起大恭敬,而当趣入。】


通过各方面观察大乘的功德,引动自己的心,对大乘生起大恭敬而趣入。


壬三、真实之道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今初】


癸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分三:一、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 二、若对此精进则具大义 三、摄义


子一、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分三:一、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二、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三、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丑一、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惟菩提心。】


若要趣入大乘,首先必须了知什么是能进入大乘之门。佛宣说了二种大乘,即波罗蜜多大乘和密咒大乘,此外再没有其它大乘。对这二种大乘,不论趣向哪一种,其入门唯一都是发菩提心。


以下以教理证明。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这是从正反两方面决定,一切大乘之入门依赖发菩提心。


正面:相续中何时发起了菩提心,即使没有产生其它功德,也能安立是大乘补特伽罗。


反面:何时离开了菩提心,即使具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是堕在声闻等地而退失大乘。


对此,大乘教典多有宣说,而且以正理也善能成立。


【故于最初入大乘数[14],亦以惟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惟离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


所以,最初进入大乘,也唯一是以发起菩提心而定,后来退出大乘,也唯一是以退失菩提心而安立。因此,大乘完全是随有无菩提心而决定进退的。


以下引显教的经论证明,能入波罗蜜多大乘之门是发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


《入行论》说:当发起菩提心一刹那之后,发心者立即发生了名义上的转变。虽然他还只是被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囚徒,但应称他为佛陀之子。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为诸佛子。”此说发心无间,即为佛子。】


论中又说:今天诞生在佛陀的家族中,今天已是诸佛之子。


以上两段教证都说到,发心无间即成佛子(此处“佛子”非指佛的身子或语子,而是指佛的意子)。


以下《弥勒解脱经》的教证,分为比喻和意义来解释。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15]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


佛说:善男子,譬如,破碎的金刚宝石虽不完整,但其性质却能映蔽一切胜妙的黄金等庄严资具,而且不失金刚宝的名称,以其昂贵的价值也能遣除一切贫穷。


在所有物质当中,金刚钻石是最坚固的物质,其品质可以保持数亿年不变,因此即使破碎了,也不会失去金刚钻石之名。其它物品一旦破碎了,就会失去价值,譬如瓷瓶摔碎了,便一文不值;然而,钻石破碎了,却依然价值昂贵,超胜其它黄金等庄严具。所以,破碎的金刚宝具有不舍名称、遣除贫穷、映蔽它物等三种功德相。


再看比喻所表达的意义。


【“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亦不弃舍菩萨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贫穷。”】


善男子,同样,只要发起了如金刚宝般的菩提心,纵然未修六度等菩萨行,也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如金庄严具般的功德,而且不失去菩萨的名称,还能遣除一切生死中的贫穷。


与破碎的金刚宝相似,即使只有菩提心而不具其它修行,也不舍菩萨名称、能遣生死贫穷、能胜伏声缘之功德。


【此说虽未学习胜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萨。】


这也说到:只要具有菩提心,即使未修学殊胜菩萨行,也叫菩萨。


以上所引经文,都是证明最初入大乘唯一是以发心来安立。


【龙猛菩萨云:“自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自己与世间一切有情,若想证得无上菩提,其根本的菩提心应如须弥山王般坚固。


其中说到菩提心是成就大菩提之根本。


以下引密续证明,能入密咒大乘之门是菩提心。


【《金刚手灌顶续》云:“诸大菩萨,此极广大、此最甚深、难可测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开示诸恶有情。金刚手,汝说此为最极希有,昔未闻此,此当对何有情宣说?”】


《金刚手灌顶续》中,文殊菩萨提问:诸大菩萨,这极其广大、最为甚深、难以衡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的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为恶劣有情开示。金刚手,您说这最极稀有、前所未闻的密法应对哪种有情宣说?


【“金刚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时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尔时此诸菩萨行菩萨行、行密咒行,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


金刚手回答说:曼殊室利!若有真正修习菩提心,如果他们成就了菩提心。曼殊室利,那时这些菩萨行持菩萨行、行持密咒行,应让他们入大智慧灌顶、陀罗尼咒、大坛城。


【“若菩提心未圆满者,此不当入,亦不使彼见曼陀罗,亦不于彼显示印咒。”】


若菩提心尚未圆满,则此人不应进入密乘,也不应让他见到坛城,也不应对他显示手印和明咒。


金刚手的答复是:未生起圆满菩提心之前,不能趣入密乘;菩提心圆满时,才能进入密乘。


以上引经论、密续证明了进入显密大乘之门,唯一是发菩提心。


【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


因此,法虽是大乘之法,但仅以“法是大乘”不足以安立“人是大乘”,最重要是修法者必须真正进入大乘的行列。


所以,是否是大乘人,并非以所学经论或所修法门来决定,唯一是以心来决定。换言之,心中没有发起菩提心,即使念的是大乘经、修的是大乘法,也不算是大乘人。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解了,大乘亦尔。】


进一步说,大乘人是依菩提心安立的。如果对菩提心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只是口头上的宣讲,则所谓的大乘也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口头上的宣讲。譬如,一位学者虽然会讲菩提心,但内心并未发起菩提心,所以不算是大乘人。


【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


相反,相续中若真正具有体相圆满的无伪菩提心,则大乘也成为真实清净的大乘。因此,应当精进修学菩提心。


归纳:


既然大乘人是依菩提心而定,那么是否是大乘,大乘的程度如何,大乘的纯度、深广度等,也均观待菩提心。换言之,菩提心的品质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品质;菩提心的深广度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深广度。


在《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二十二种菩提心的比喻,对应从胜解行地到十地之间种种菩提心的境界,圆满含摄了所有大乘道的关要。因此,从初发心辗转到成佛之间,菩提心有一层深过一层的境界。仅就初发心来看,也有相似发心、真实发心、微弱发心、强烈发心、不稳固发心、稳固发心等等众多差别。所以,我们心中的大乘如何,完全观待发心的状态。要想真正深入大乘,必须勤修菩提心。不论修学禅宗、净土、天台或者密宗,菩提心都是首要之法,否则便无法进入大乘之门。


丑二、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16]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


如《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陀功德法的种子。”这一意义极其重要,务必获得定解。为此,以下再作具体解释。


论中先举比喻,再显示意义。对于比喻和意义,都要理解“共因”和“不共因”的差别。


比喻:


【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


譬如,水分、肥料、温度、土壤等,与稻种和合,则成为出生稻芽的因素,与小麦、黄豆等种子和合,又成为出生麦芽、豆芽等的因素,因此是能出生稻芽、麦芽等的共同因素。


【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


然而,像麦种子不论遇到任何外缘,也终究不能成为出生稻芽等的因素,因此,麦种子是只出生麦芽的不共因。而且,以麦种子为近取因,凡是与其相关的水分、肥料等,也都变成了出生麦芽的因素。


意义:


【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如是在成就佛芽的众多因素中,无上菩提心是如种子般的不共因,而通达空性的智慧如水分、肥料等,是声闻、缘觉、佛陀三菩提的共同因素。


【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所以,《宝性论》说:“信解大乘是佛法的种子,智慧是能生佛法的母亲。”这是说,菩提心如同父亲的种子,通达无我的智慧犹如母亲。譬如:父亲是藏人,一定不会生出汉族、蒙古族等的孩子,父亲是决定孩子种姓的因素;母亲是藏人,若与不同民族的男子结婚,则可生出汉族、蒙古族等不同种姓的孩子,因此母亲是能生种种子的共因。


归纳:


在成办果实的众多因素中,种子的特性不同于水、土等。种子只能产生特定一种果,不可能产生其它种类的果,因此种子的果,其种类不会变动,而水、土等配合不同的种子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果,其果是可以变动的。


一、不共因


唯一是此种果的因,不是与它种果共同的因。换在因上说,即以此种因唯独成就此种果,不可能成就它种果,这种因叫“不共因”。


其特征有二:(一)唯一成就此种果,不成就彼种果;(二)和它配合的一切因素,也都成为产生此种果的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意义:(一)菩提心只成就佛果,不成就声闻、缘觉或人天的果报;(二)菩提心引生后,凡是与它配合的善行,小到布施一口饭、供一盏灯都成为成佛的善根。


二、共因


此因素与此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此种果,与彼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彼种果,是多种果共同的因素。


意义:例如十善业道,以出离心摄持,成为声闻独觉之因;以菩提心摄持,成为佛果之因;未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则成善趣之因。


总之,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如种子般的不共因,就是菩提心;而且,不论什么顺缘与它配合,都只会转为成佛的因素。因此,若以菩提心摄持,下至念一声佛、供一盏灯,都唯一成为成佛的善根。所以,凡是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都是成佛的资粮。


经由以上分析,应当领会经中“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的深刻涵义。对此产生定解之后,便会明白三殊胜之中,加行发心殊胜、结行回向殊胜的原因。


【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惟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


龙猛菩萨说:“诸佛、声缘阿罗汉必须依靠的解脱道,唯独是您——般若波罗蜜多,此外定无其它。”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也必须依靠她,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共同的母亲。


【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


所以,由于小乘也具有证空慧的缘故,单以证空慧不能判别大小乘;由于小乘不具菩提心的缘故,以菩提心与广大行能够分判大、小乘。


阿底峡尊者说:“内外以皈依别,大小以发心别。”


【《宝鬘论》云:“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此说不由见分,当以行分。】


《宝鬘论》说:在声闻乘的教法中,并未说及菩萨的大愿、大行和回向,怎么能成为菩萨?这是说,不由见解分大小乘,应以行为分大、小乘。


丑三、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17]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


如是,证空慧尚且不属于大乘不共之道,何况余道?因此,如果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真正地修习,仅仅在一开始入座修法时,稍微忆念一下文句,却对其它道的微细一分多次殷重修习,则显然是对佛法的认识太肤浅。这是不熟悉、不了解大乘法要的表现。


所谓中心,即一切都应围绕它而进行。譬如:以闻思修为中心,则一切身口意都应投入于闻思修,其余都是为它服务的。如果以追求享受为中心,则闻思修就会变成稍稍行持之事。


对菩提心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与行为:


一种人认识到菩提心是大乘命根,故以菩提心为核心,按菩提心的教法长期殷重实修,而真正步入了庄严的大乘殿堂。另一种人修菩提心,只是稍忆文句,更下等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念而已,但对其余道之微小分却大力修持。正如《般若经》所说:“舍本逐末,获得美味反觅粗食,得到大象还寻脚印,不乞求赐予丰美物品的主人,却向施舍微劣物品的仆人乞讨。”


或者,一般人以内心稍得平静,代表寂止的修法;只对单空精进,就说是修习胜观;自己并无佛慢,大略观想一下,表示生起次第;略略修些气脉明点,表示圆满次第。诸如此类都是对大乘法要不娴熟、不精通的表现。


【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特须方便上首[18]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


总的来说,如同孩子的出生同时需要父母,道的支分圆满也必须兼具方便与智慧二分,特别需要方便上首的发菩提心及智慧上首的通达空性。


方便与智慧如同车之二轮,缺一不可。智慧种类众多,凡是对所知法真实辨别,都属于智慧,下至穿衣、吃饭等都要有智慧,而在所有智慧中,通达空性的智慧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上首智慧。方便种类也有很多,最上首的方便就是发菩提心。


【设修一分而未全修,若惟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毗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倘若仅修一分而没有完整地修习,唯独希求解脱生死,则万万不可误认奢摩他(止)为毗钵舍那(观),应当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如果只求自己解脱,也应以无谬见解修持,不能把“止”误解为“观”,否则,只能获得世间共同成就,而不能获得解脱。因为:通达空性的智慧才是解脱之因,单以奢摩他并不能断除三有的根本。


【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


然而,如果自称是大乘行者,就必须修习菩提心。


理由如下:


【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堕寂灭边,慧不能遮堕寂灭故。不堕有边小乘有故,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从不堕二边的角度观察,按照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须以智慧遮止生死边,以大悲遮止寂灭边。可见,有智无悲不能遮止堕入寂灭边。小乘也有不堕三有边,所以菩萨道不共小乘的所断正是堕寂灭边。


由此显示,凡大乘人必须修菩提心,必不可少。


子二、若对此精进则具大义分四:一、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二、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三、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四、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


丑一、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解佛密意堪为定量[19]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希有,叹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内心生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


在智者菩萨等的心目中,何种功德才是稀有呢?


论中说:了达诸佛密意、所说堪为标准的诸菩萨们,若见某人内心生起了如此宝贵的菩提心,则会认为稀有,赞叹此人生起了如此稀有的妙道。如果只是内心生起了愚人所爱的微少功德,则不认为稀奇。


“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即凡夫特别爱执的八种共同成就、有漏禅定神通等内外道共同成就,菩萨不以为稀奇。


唐代黄蘖大禅师在未开悟前,曾与友人结伴游方。行至某地时,山水冲来,原来的路变成了河。友人把草笠抛在水上,蹦上草笠,顺水漂去,而且招呼黄蘖说:过来,过来。


黄蘖说:早知如此,打断你的狗腿!


这时,漂水而过的神僧连连赞叹:“真大乘法器也!我不如你。”


所以,神通并不稀奇,能够生起世俗与胜义菩提心,才是稀奇。


【《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


《入行论》说: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一刹那利益有情之心,此稀有、殊胜的菩提心珍宝,过去未曾有过,今天竟然从心中生起了。


【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


又说:对于缺乏安乐、深陷痛苦中的有情,菩提心能给予他们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安乐、能断除他们相续中的痛苦、能遣除他们的愚痴黑暗。何处能有与菩提心等同的善法,何处能找到如菩提心般的善知识,何处能有如菩提心这般的大福德?


【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


又说:谁发起了胜妙的菩提心珍宝,即应向发心者三门恭敬顶礼。


【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


又说:搅动正法的乳汁,提炼出如此微妙的菩提心精华。


发菩提心是以闻思修三慧之杵,搅动契经正法的广大乳海所提炼出的精华,具有出生一切利益的美味与大力量。


【此说是出佛语心藏[20]胜教授故。】


这是说,掘出了佛语的精华、最殊胜之教授,故比喻为“从正法乳中提炼的精华”。


丑二、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


所以,阿底峡尊者所持的是应成派中观见,金洲大师是持唯识中真相唯识见,以见衡量,金洲大师较低(原因是:应成见远离一切戏论、无所安立,而真相唯识见则承许依他起识实有),但因为尊者的菩提心是依金洲大师而生起的,故金洲大师成为尊者所有上师中恩德最重之上师。


当年,尊者提及其他上师的名字时,合掌于胸前;提到金洲大师的名字时,则双手合掌于头顶。


弟子问:“为何尊者显现上有如此差别,是您上师的功德有差别,还是恩德有差别?”


他说:“我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功德并无差别,但恩德有大小。我相续中仅有的少分菩提心,都是依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故对我恩德重大。”


【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若对圣教的扼要有所了解,观察此段传记,相信会对道之关键得到深刻的了解。


丑三、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若无此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果经由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那么即使只布施乌鸦一口饭食,由菩提心摄持,也能算是菩萨行。相反,若无菩提心,纵然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布施,也不算菩萨行。


【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同以上布施那样,波罗蜜多乘其余戒、忍、进、定、慧等五度以及密乘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即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的所有修行),若无菩提心摄持,均非菩萨行。


例如,以前有位贡巴瓦格西,自诩禅定功夫高深,可以入定很长时间,即使耳边敲锣打鼓,他也不受影响。


仲敦巴格西知道后,就说:“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境界,不具足菩提心的禅定,充其量只是转生无色界的因而已。”


还有一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预流果。后来有位大德知道后,感慨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不然按他的修法,决定要下地狱。”


《文殊根本续》中记载:曾有一位修行人,凭借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杀害了很多众生,最后堕入地狱。


这些公案再再显示,如果不发菩提心,则不论修习何种高深之法,都不算是菩萨行,只会沦为小乘修行、世间有漏禅定,甚至有堕落恶趣的危险。


丑四、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分二:一、以比喻说明 二、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寅一、以比喻说明


【犹如世说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如以钝镰刈诸草木。】


“刈草磨镰”,即为了割草,先要将镰刀磨利。磨不磨镰刀,直接影响割草的效果:刀利,则割草事半功倍;刀钝,则割草事倍功半。所以,不应急于割草,而应先尽力将刀磨利,此即古人所说:“欲成其事,先利其器。”


意义:若菩提心未修至扼要,即使多劫中努力修持善行,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如以钝刀割草一样。


【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一一刹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


如果起初便能力求使菩提心达到扼要,则如同努力磨刀,虽然暂时不割草,但等刀磨至锋利后,便能很快地割下许多一样,进道的速度将极为迅速。原因:以菩提心摄持,每一刹那都能快速净治罪障、积集资粮,纵然微量的善法也能使其增长广大,即将消尽的善根也因此成为无尽。


此处宣说了菩提心的三种功能:一、速疾净治罪障;二、速疾积集资粮;三、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寅二、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一、以菩提心能速疾净治罪障


【《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


《入行论》说:对于具有强大势力的极重恶业,除了圆满的菩提心,其余哪种善行能够胜伏呢?


【又云:“此如劫火[21]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又说:菩提心如同劫末火一般威力无比,一刹那就能烧毁应堕地狱的罪业。本应受报之定业,尚能以菩提心摧毁,何况其余不定业。


烦恼障、所知障、业障中,菩提心所消除的是业障。因为菩提心是一种能成就最大福德之善法,一旦发起,相对的非福业就会逐渐减弱。


二、以菩提心能速疾积集资粮


【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


《入行论》又说:仅仅心中略思:愿以我的头痛除去所有有情的头痛,具有这种利益有情之心,尚且能产生无量福德,何况内心强烈希愿遣除尽虚空界每一位有情的无量生死大苦,想为每一位有情而成就佛果无量功德。以如此伟大的菩提心,必能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


三、菩提心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


又说:其余不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善根,就如芭蕉一般,仅一次生果便会穷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永远不会穷尽且能恒时增长。


子三、摄义


为什么修学中士道之后,还要转入上士道的修行呢?因为单依中士道的体性无法成就圆满的自利和他利。从完整的菩提道次第来看,中士道只是前行的一分,之后还须依靠深广的大乘,才能到达大菩提的果地。


虽然厌患三有,希求从生死中解脱而勤修戒定慧,可以断除烦恼、截断结生相续,但这只是成就了一分断证,相续中三轮、二取分别的所知障远未断除,圆满的智慧、慈悲、事业、方便、法身、色身、净土也未现前。


所以,声缘菩提和无上菩提的境界,分别就像杯中水和大海水那样,差距极大。而且,最先趣入小乘道,最后仍须由佛劝发而转入大乘,这样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大乘的起点上,比最钝根菩萨成佛还要慢四十九劫。见到这一点之后,智者应当一开始就进入大乘。


况且,具有佛种性的人,依自己的本性,应当一味趣入利他,若只求个人利益而抛弃普天下有情不管,显然是不合理的。有心人怎能忍心看着无量父母走向深渊,却不发心救护呢?只为自己着想,旁生也会。大丈夫异于旁生之处,能够体现大丈夫特殊安乐、特殊威德、特殊能力的地方,正是他能荷担普利群生的重担。不忍众生受苦,为了利他而日夜勤奋精进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士,才是智者。这样思惟来唤醒自己的菩萨种性,必定唯一趣入大乘。


心中要想:殊胜的大乘是能生一切利乐的源泉、能遣一切衰恼的妙药,也是诸佛菩萨共行的大道,见闻念触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在行持利他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利,而且无余具足一切善巧方便。这样殊胜、广大、妙不可言的大道,自己竟能值遇,应当引起大欢喜心而趣入。


有了愿入大乘的希求心之后,就应了解什么是大乘的入门。“门”的特点是:进了门后就属于这一范围中的人,此后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一范围里的事,而且由此可以进一步登堂入室。相反,若在门外,则不论做什么、如何做、做多久,都不属于门内的人与事,也无法达到其中任何一种境界。因此,“入门”非常重要。


此处,“入大乘门”就是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即使不具备其它功德,也算是入了大乘,从名称和意义上来说都成了佛子,一切善行都成了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便修成了四禅、四无色定,具有天眼、天耳等神通,能在空中飞行,能给人看病、测算,乃至证悟了人无我,也不算入大乘门,不属于成佛的功德,即使经历亿亿劫修行,也不算大乘菩萨行的一分,根本比不上以菩提心摄持的修行。所以,经上说:“发起菩提心的金刚宝石能映蔽声闻独觉的一切功德金庄严具。”


任何一种果实的长成,都需要种子、阳光、水、土等众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一种决定果实唯是此、不是彼的不共因素,就是种子。此外的水、土等,可以配合不同的种子,而成为不同果实的因,这是共同因。如果希求某种果,首先应播下它的不共因——种子,否则,若只是种植其它种子,则等上亿万年也不可能现前欲求的果实。再者,种子若不圆满,也会导致中途夭折或进展缓慢。


反之,首先播下功能圆满的种子,与种子配合的水、土、阳光等,也都成了唯一成就此果实的因,不会成为其它果的因。


同理,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有了它就决定只会引生佛果、不会成为其它果的因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不共因,是佛功德法的种子,其它如空性智慧、神通、三摩地等等,都只是成佛的共同因。因此,以菩提心摄持的任何善行,都唯一成了成佛的资粮;若未发起菩提心,则不论如何勤作,连微尘许成就佛果的因素也没有。所以,菩提心是“此有则一切为佛因,此无则一切非佛因”的因素。基于这个理由,《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本论中说,如果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菩提心,即使只对乌鸦布施一口饭,也属于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使把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拿来布施,也不能算是菩萨行。修持净戒乃至智慧,或者修本尊、气脉明点,也莫不如此。


以上依教理决定了发菩提心是大乘的入门。因此,要进入大乘,最首要、最核心、需要全力以赴勤修之法,就是菩提心。自相续是否是大乘,大乘是真是伪、纯不纯净,都取决于心中的菩提心如何。如果首先不修菩提心,或者只是泛泛了解,每次修时稍微忆念一下,则显然是对大乘法的认识太肤浅。须知,若无真实的菩提心,就没有大乘的基础,大乘的六度万行都无从建立,大乘的五道十地皆无法趣入,那么,再谈什么大乘,也只是口头上的大乘。自相续毕竟和大乘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论如何勤作,也不能在大乘道上前进一步。


基于这个原因,真正解佛密意的大菩萨们,对生起菩提心叹为稀有,对其它愚人喜爱的微分功德却不认为稀奇。本论说:菩提心没有修至扼要,再经多久努力修行,也不会有任何进趣;菩提心修至扼要,下至每一个刹那都能速疾积资净障,令善根增长无尽。


以上显示了入大乘门唯一是发心。





上士道?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癸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二、修菩提心次第 三、发起之量 四、仪轨受法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


子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一、从四缘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 三、从四力发心


【初中有三。】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就是从四缘发心、从四因发心、从四力发心。


丑一、从四缘发心分六:一、从缘发心之理 二、略摄四缘之义 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 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六、认定真实


寅一、从缘发心之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22]所修[23]菩提有大威力。】


第一初发心缘:


善男子、善女人,亲见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或者从可信者处听到如是事迹。见闻之后,心想:无上菩提有大威德,能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由此见闻的力量,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初发心缘:


有一类人虽未现见或听人述说诸佛菩萨的神变威力,但由听闻法师说法,依靠无上菩提微妙正法的菩萨藏教,闻后生起甚深信解。由听闻与深信的力量,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解,为了获得如来微妙智慧而发菩提心。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人虽未听闻如上正法,但由于见到一切菩萨藏法即将隐没,而如是发心:菩萨藏正法若能长久住世,便能灭除无量有情的生死大苦,我应令菩萨藏法久住世间,为此我一定要发菩提心。


所以第三缘是:由为护持菩萨藏法的力量,于如来智慧产生信解,为证如来微妙智慧而勇发菩提心。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第四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虽未观见正法行将隐没,但在末世见到浊恶众生身心被上品烦恼恼乱,多有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贪、忧苦、粗重、烦恼、恶行、放逸、懈怠、无信等,见后心想:在这五浊恶世,无量众生被烦恼恼乱之时,能对声闻、独觉菩提发心,尚且难得,何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应发起大菩提心,让恶世无量有情随学我发菩提大愿。


由于观见末法时代发心难得的力量,而对大菩提生起甚深信解,由此发起菩提心。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道理,《瑜伽师地论》的文句中,都是说“于大菩提发心”,由此可见,所谓“发菩提心”是指发心希求证得菩提。


寅二、略摄四缘之义


【由何缘者,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


由第一缘发心:见闻稀有神变,即见到或听到佛陀的稀有神变,以此为缘,生起稀有之想,心中常常忆念:愿我当来获得如是菩提。


【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由第二缘发心:从法师处听闻到佛陀功德,先是生起了清净信解,然后对此佛功德发起欲证之心。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


由第三缘发心:不忍大乘圣教灭亡,为了住持佛教,于如来妙智发起欲证之心。


【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


在第三缘中说到“不忍圣教灭”和“欲除有情苦”两方面,但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指前者——“不忍圣教灭”。


论中说:由于见到圣教若不灭亡,就能灭除无量有情的大苦,心中也有缘除苦而发心的这一分。然而,此处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是“不忍圣教灭亡”,不然,则与下文依大悲发心有重复的过失。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第四缘发心:见到菩提心具大利益,极为稀有珍贵,由此因缘激发,便对佛果发起希求证得之心。


寅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四缘发心,都只是由“对大菩提发起欲得之心”这一点而安立菩提心,并没有从“所为”的侧面安立。


寅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分二: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卯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


如果不对佛陀功德修持信心,就对佛果不希求证得,如此便无法遣除自利方面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心。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惟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如果经由修习慈悲,见到成办利他必须证得大菩提,从而希求成佛,则只能遣除利他方面执著以寂灭为满足的心,但这并不能遮遣前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而且以其它方法也不能遮遣。


因此,只有对佛功德修习信心,才能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


总之,若未对佛功德修习信心,就不会欲求自利究竟而发起成佛之心,如此便不能遣除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除了对佛功德修习信心之外,虽然也有种种其他修行,但均非此执著的正对治。譬如,缘众生修习慈悲,从利他方面抉择,可以看到要成办圆满利他,只获得寂灭远远不够,必须成佛才行,但这只是缘利他方面思惟,并不能观见“自利单是寂灭仍不足够”。所以,对于自利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对治法,就是对佛功德修习信心。


卯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又于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


对于自利执著仅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并非不须遮止。以下宣说理由。


【以于小乘惟脱生死,惟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


因为:小乘只是解脱生死,只有一分断证功德,所获自利并不圆满。


【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


又因为:小乘虽然解脱了三有的衰损,但并未解脱寂灭的衰损,而且经中说圆满的自利是现前如来法身。


总之,必须遮止对自利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因为:


一、小乘寂灭只有一分断证,自利并不圆满;


二、小乘还有寂灭的衰损;


三、佛在经中明示,圆满的自利唯是如来法身,并非小乘寂灭。


【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


因此,对佛功德修持信心之后,便能观见:欲求圆满自利,必须成佛。


【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


何况利他就是成办自利,若要由利他而使自利达到圆满,若不得佛果也绝无可能。


“利他即成自利”,是一则大规律。譬如:舍他资财,自得富裕;为他说法,自得智慧;忍他损害,自得相好;三门敬他,自得尊重。可从无量侧面来观察、证实这一点。因此,利他即是成办自利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由利他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呢?以布施为例:受者众生的数量、所施的钱财、布施的意乐等多方面因缘积聚,便能产生自利的福德。而要使这一自利达到究竟,布施的对境、物品、意乐等各方面都要圆满。换言之,欲求最大的自利,就要有最深广的利他,为此也必须成佛才能办到。


【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按照这样去思惟,是不退堕小乘的最大因缘。也就是说,只要衡量到“什么是究竟自利”,就一定会生起欲求佛果的心,当思惟到究竟时,就会遮止退堕小乘。


寅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


“初二发心”,指从四缘发心的前两种,即见闻佛陀神变而发心,以及由听闻法师讲解佛陀功德而发心。


在这两者当中,没有见到说以慈悲引发菩提心,而在其它经论中也多说:见佛的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求成佛的心,称之为“发心”。这是其一。


【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


另一方面,经论中也说到,立誓将一切有情安立于佛位,叫做发心。这是其二。


【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24]发心之数。】


“此二”,即缘菩提功德发起欲得之心,以及缘众生苦难而发心。


因此,即使只是这两者中的一分,也应算是发菩提心。


那么,圆具体相的发心如何呢?以下对此解释。


寅六、认定真实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一切体相都具足的发心。


以下从两方面认定菩提心之德相。


【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如果只是因为观见完成利他必须成佛,而引起希求佛果之心,这还不够,应当是:在自利方面也见到成佛必不可少,而引起欲得佛果之心。


也就是,见到不论利他还是自利都必须成佛才能究竟,由此引起欲得菩提之心。这个上求菩提之欲,是发心的德相之一。


【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


而且,这也不是舍弃利他,也必须是为了希求利他。这个下化众生之欲,是发心德相之二。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了利他、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其中说到希求菩提与希求利他两种心,所以真实发心应具两种欲。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中说:“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种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位,缘无上菩提而思惟,并缘一切众生思惟,普作利乐,如是具备无上菩提与众生二种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总之,是为了一切众生自求无上菩提之思,并以发誓而承诺。”


丑二、从四因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第一因“种性圆满”:菩萨的种性具足。按《大乘庄严经论》,即具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相貌。


第二因“善友摄受”:菩萨得蒙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


第三因“悲愍有情”:菩萨对众生常起悲愍。


第四因“不厌患生死难行”:菩萨于长夜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的生死大苦,难行能行,心无怯弱、畏惧。


丑三、从四力发心分三:一、真实 二、坚与不坚的差别 三、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三、从四力发心者。】


寅一、真实


【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


菩萨由自身用功的力量,能对无上菩提深生希求,称为自力。


【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


菩萨由他人功力,能对无上菩提深生爱乐,称为他力。


【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


菩萨因前世曾修习大乘善法,故今生才一亲见诸佛菩萨或听到诸佛菩萨称扬赞美,便能速发菩提心,这叫因力,即宿世曾串习大乘佛法的力量。仅一见闻尚能如此,何况亲睹诸佛菩萨的神力,听其演说圣法。


【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


菩萨此生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认真思惟等,长期修习各种善法,由加功用行而发起菩提心,称为加行力。


【依此四力而发其心。】


依这四种力发菩提心,即从四力发心。


寅二、坚与不坚的差别


【《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


“八种因缘”指四因、四缘,合为八种。“总别”:《菩萨地》中有对四因、四缘的总说,也有具体针对某些方面的别说,如对四因中的“善友摄受”分四相别说,对“悲愍有情”分四种因缘别说。


《菩萨地》中说:依靠上述总别四因、四缘,在四力中,由自力或因力所发的菩提心,坚固不会动摇,叫坚固发心;由他力或加行力所发的菩提心,不坚不固,会有动摇,是不坚固发心。


此处“不坚固”,是指遇上被恶知识摄受、怖畏轮回、见众生难度等因缘时,菩提心可能退失,不是指任何依他力、加行力的发心都会退转。当然,大体上说,由他力推动而发心,不及自己用功发起的坚固;仅仅一世努力的发心,也不如宿世有深厚善根的发心。


以上四因、四缘、四力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寅三、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


“善知”,即要很好地去了解。了解的内容是:总的圣教,特别是大乘教法,快要接近隐没,这是浊世中最为恶浊的一个时代,要知道,当今时代至诚发菩提心的人极为稀少,可谓“寥若晨星”。


【当依善士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加行,非惟他劝,非随他转,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我们应当依止大乘善知识,通过听闻大乘菩萨法藏,来增长自己的大乘善根,然后仔细认真地思惟,安住定解中串习等,如此昼夜不断勤修闻思修的加行,而不只是他人劝请才发心,也不是随声附和、跟随他人简略地发心,也不是简单模仿某种方式或仪式,应当由自己内心的力量至诚发心,树立起大乘道的根本,因为菩萨万行都依赖菩提心的缘故。




子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三:一、修七种因果教授 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三、摄义[25]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沃所传来者分二:一、修七种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今初】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一、修习七种因果的窍诀;二、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法。


七种因果教授,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著菩萨,后传至金洲大师。自他相换教授,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


当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达,对显密教法都圆融精通。为何要不远万里去印尼金洲岛依止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绕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时,心想:修什么法才能快速成佛?


这时,小佛像站起来问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应修何法?”


大佛像说:“应修菩提心。”


尊者听后生起了定解,原来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于是,尊者到处询问何处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传承者,当他打听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师之后,就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


他到了印尼金洲后,就向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


金洲大师问:“你修学菩提心能贯彻始终吗?”


尊者答:“我能。”


金洲大师又问:“你能用十年时间来修学吗?”


尊者坚定地回答:“可以!”


于是,尊者依止大师修学菩提心的精髓,历经十二年。尊者所修的发菩提心法,即以下两种教授。


丑一、修七种因果教授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 二、如次正修


【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七因果”,具体是: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因果。


【此中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


寅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初中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卯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分五[26]:一、大悲初时重要 二、大悲中时重要 三、大悲后时重要 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 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


【初中有三。】


即大悲初时重要、中时重要、后时重要。


辰一、大悲初时重要分四: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初重要者。】


巳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动自心,为了从生死海中拔济一切有情,而发起决定的誓愿;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发愿。因此,荷担度尽众生的重担完全依赖大悲,不荷担度生重担,毕竟不能入于大乘。因此,大乘最初以大悲最为重要。


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为:不能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则不能入大乘数,而荷担度生的重担又完全依赖大悲,若悲心下劣则不能立誓荷担。


巳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如命根前导为呼吸,佛子行之前导是大悲。


【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


大悲初时重要,如《无尽慧经》中所说:大德舍利弗!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为什么呢?因为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导之故。


【“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


大德舍利弗,犹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导。同样,菩萨大悲也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由于大悲的牵引,才引发大乘的六度万行,故说大悲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巳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伽耶经》[27]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


《伽耶经》中,天子提问说:文殊菩萨,如何发起菩萨万行,什么是菩萨行的依处?


【“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文殊菩萨回答:天子,菩萨万行是由大悲而发起,以有情为依处。


心不缘有情,便不会有菩萨行。比如,离开有情这个所缘境,如何发菩提心、行持布施等六度呢?所以说,菩萨行是以有情为依处。


巳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如果不修学最极广大的福慧二资粮,终究不能圆满度尽众生的誓愿,观见此点后,菩萨转而投入积集难行、广大的资粮,故大悲是令身心转入菩萨万行的所依。


辰二、大悲中时重要分二: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二、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中重要者。】


巳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惟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


虽然一次发起如是的大悲心,而趣入了利他正行,但因为有情数量多于恒沙、行为恶劣粗暴,菩萨学处难以行持、多无边际,而且要经历无数劫恒常精进,见到这种情形后,菩萨胆怯、畏惧而退堕到小乘中。


因此,不是仅仅一次发起大悲心,就能真正荷担起救度群生的重担,而应恒时修习,使大悲逐渐增长。


《大智度论·第十二卷》记载: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行菩萨道,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眼睛没什么用,要它干什么?我的身体和财物,可以给你。”


来人说:“我不要身财,我只想得到眼睛。如果你是布施度的行者,就应施舍给我。”


于是,舍利弗便挖出一只眼睛给他。那人用鼻子嗅了一下,嫌眼睛臭,便丢到地上,又用脚去踩。


舍利弗心想:“这种恶人真难度化!眼睛用不上偏要讨,得到后又抛弃、践踏。这种人我度不了,不如自调身心,早日脱离生死。”


于是,舍利弗又从菩萨道退到小乘中。


由这则公案可见,如果大悲没有增长坚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者众生的邪行时,极易从大乘道中退转。


巳二、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


由于大悲坚固,则能在实践菩萨道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顾虑,对一切利他之事毫无厌舍,因此极容易圆满一切资粮。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


如《修次初篇》中说:如是,菩萨由大悲心推动,完全不顾自己,极其渴求利益众生,由此便能趣入极其难行的菩萨行中,安忍长夜的身心劳苦,精勤集聚资粮。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菩萨由于大悲,为了成熟一切有情,没有一种苦不能接受,没有一种乐不能舍弃。


【“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


如果趣入这样的极大难行,不久就能圆满资粮,决定获得一切智智的佛位。


【“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


因此,一切佛功德法依赖大悲,一切佛法的根本唯独是大悲。


《菩萨本行经》中有一则公案:


过去南赡部洲有个叫不流沙的国家,国王名婆檀宁,夫人叫跋摩捷提。


当时,市场上米价昂贵,人民饥饿,加上瘟疫流行,国王也身患重病。


有一户人家,丈夫出门在外,家中妇女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饥饿,无以充饥,便想以刚诞生的孩子充饥。当她正取刀想杀婴儿时,不觉黯然神伤,放声大哭。


当时,王后独自出门祭天,在返回皇宫的途中,路过她家,听见女人悲切的嚎哭声,心生怜悯,便驻足静听。


女人举刀又想杀孩子,但实在不忍吃自己的亲生骨肉,便又是一阵痛哭。


王后走进房间,问她:“你为什么哭?你想做什么?”女人便实话相告。


王后心生悲愍,说:“别杀自己的孩子,我回宫后就给你送食物。”


女人回答:“您是贵人,也许会忘记,而我危在旦夕,实在等不及您的食物,不如吃了孩子还可以活命。”


王后问:“吃其它肉可以吗?”


女人回答:“只要能活命,也不管好坏了。”


王后就取刀割下乳房,发愿说:“今天我以乳房施济苦难,我不愿做转轮王、帝释天王、魔王、梵王,我愿以此功德,成就无上佛道。”说完就把乳房送给女人。


当她刚要割下另一个乳房时,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剧烈震动。


天帝观见王后自割乳房救济危难,便与无数天人降临在空中,为王后舍身而落泪。


天帝上前问:“你今天施身,极为难得。你心中愿求什么?”


王后回答:“我以此功德愿求无上菩提,度脱一切苦难。”


天帝问:“怎么能证明你是如是发愿呢?”


王后当即立誓:“以我今天施身的功德,若能成佛,我的乳房应恢复如初。”不久果然恢复了。


天帝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诸天欢喜,也现形赞叹道:“你今天施身,是否有悔恨,是否痛苦呢?”


王后答:“我施此身,唯求佛道,若我无悔恨痛苦,就转女身为男身。”誓毕,立即转为男子。


诸天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这时,全国各种疾病都应时消除,五谷丰登,粮食便宜,人民安乐。


后来国王驾崩,王后拜为新国王。人民炽盛,国家繁荣富强。


当时的王后,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因为不惜身命,现已成佛。


《正法念处经》中说:“孔雀菩萨为诸天说:如有悲心,此人已离涅槃不远,名为大庄严。对五道众生,若起悲心,便能破烦恼。”


归纳:


大悲中时重要,因为如果不恒时串习大悲,遇逆境时易退堕小乘。相反,若中间串习大悲坚固,难行能行,则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辰三、大悲后时重要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


诸佛获得果位时,不似小乘安住在寂灭中,而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恒时不断利益有情,这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所致,若无大悲,必定与声闻一般,堕在寂灭边。因此,大悲后时重要。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


就像《修次中篇》所说:正因为大悲心的摄持,诸佛虽已圆满一切自利,却仍然在有情界尽之间,安住于利乐有情。


【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无住大涅槃”,即生死、寂灭二边都不住的涅槃。小乘涅槃堕于寂边,佛涅槃较其殊胜,故赞为“大”。佛无住大涅槃之因,即是大悲。


归纳:


大悲后时重要,“远离寂边而常作有情利乐”是由大悲之力故。


辰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分六:一、以比喻显示 二、以教证显示 三、以公案显示 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六、摄义


巳一、以比喻显示


【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


如同庄稼在初中后三时,有三法最为重要,即最初以种子为要,中间以雨水为要,最后以成熟为要。同样,成就佛果庄稼,在初中后三时,都以大悲最为重要。


【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以下逐段解释《入中论》此颂涵义。


“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对丰盛广大的佛果来说,大悲心最初犹如种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增如水”:中间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长,犹如以水滋润。若不时常以大悲水灌溉,则不能修习广大的福慧二种成佛资粮,决定会现证小乘声缘涅槃。


“长时受用如成熟”:最后以大悲成为众生常时受用之处,犹如果实的成熟。即:如果成佛后远离大悲,必定不能尽未来际作为有情受用之处,也不能令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众辗转增上;若在果位有大悲相续不断,则以上一切都能成办。


“是故我先赞大悲”:因为大悲初中后三时重要,故月称菩萨首先礼赞大悲心。


【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


由于观见大悲在佛果的初中后三时最为重要,《正摄法经》中便说:世尊,菩萨不需学习很多法。世尊,若菩萨能好好受持、做到一法,则一切佛法都会在他手中。这一法是什么?就是大悲。世尊,由于大悲,一切佛法都会自来菩萨手中。


【“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世尊,譬如转轮王的轮宝所到之处,一切军队都来到轮宝之上。同样,菩萨的大悲在何处,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此处。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世尊,譬如命根在,其它眼、耳等根也在。同样,大悲若在,其余菩提分法[28]也会生起。


巳二、以教证显示


《无热者请问经》中也说:“若菩萨具备一法,就能护持一切佛法。一法为何?即不舍众生之善心。”


《大智度论》中引《网明菩萨经》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说:“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又具大悲,便能成就最胜供养如来。《行愿品》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因缘品》说:“每日千供施,连续百年者,不及悯众生,十六分之一。”


阿底峡尊者说:“若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和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


巳三、以公案显示分三: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午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以前三同门和卡隆巴格西的一位徒弟,去拜见仲敦巴格西。


仲敦巴格西问:“博朵瓦在干什么?”


他回答:“他在给几百个僧众讲经说法。”


格西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普穹瓦格西在做什么?”


回答:“他在积累自己和他人的许多资具,建造三宝的所依。”


格西还是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滚巴瓦在干什么?”


有人说:“他唯一是静修。”


格西还是如前一般赞叹,并询问:“卡隆巴在做什么?”


有人答:“他总是到一个蚂蚁窝的旁边蒙头痛哭。”


这时,仲敦巴格西马上脱帽,边流泪边说:“极其稀有,他是真正在修持正法,这是有很多功德可以宣说。现在说,卡隆巴格西会不高兴。”


卡隆巴格西蒙头痛哭,是因为他当时想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了大悲心而流泪。


金厄瓦格西在讲解许多慈悲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时,朗日塘巴尊者恭敬顶礼,并说:“我从现在开始,唯一修持慈悲心。”


金厄瓦格西一边脱帽,一边连续说了三遍:“非常好。”


午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据传记记载,当年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想见弥勒菩萨请求窍诀。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上住了十二年整,观修弥勒本尊,却毫无成效,连一次吉祥的梦兆也没有。因成就无望,菩萨伤心地离开鸡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路上,他看见一只双足残废母狗,整个下身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虫。母狗处境虽然悲惨,却仍满腹嗔心,它拖着下身疯狂乱叫,上前咬人。


无著菩萨看到这种情形,顿时生起了无法抑制的大悲心,割下身肉施给母狗,而且想清除它下身的小虫。因怕用手去抓,会捏死小虫,便决定用舌头去舔。但母狗全身糜烂,恶脓腥臭,实在不忍目睹,无著菩萨便闭上眼睛伸出舌头。


结果舌头没碰到母狗身体,反而触在地面上。无著菩萨睁眼一看,却不见母狗,只见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眼前。


无著菩萨说:“您的大悲心实在微弱,一直也不显现尊颜。”


弥勒菩萨说:“其实,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罪障深重,才不见我。后来你经过十二年修行,罪业稍微减轻了,所以只看到这只母狗。现在因为你生起大悲心,业障彻底清净,才真正见到了我。”(大悲心生起,菩萨就在眼前。)


《法苑珠林》中记载:


唐代,范阳的卢元礼,曾因重病而昏绝。过了一天后醒来说:


有人把元礼引到了一所府宅。当时,元礼见一位官人经过,身边没有侍卫,就到官人的座位上,蹲坐在床上。


这时官人以目示意,让侍者一手抓头、一手抓脚,把元礼扔下台阶。


良久,元礼才起来,走到另一所大院,向南进了一间大殿堂,内有几十百口灶,灶上热气腾腾,如云雾般直往上冲,沸声喧杂,似有数千万人。


元礼抬头仰望,只见一种似蒸笼般的东西装着人,悬在热气流的上方,听说这是蒸罪人的地方。


元礼遂发大愿,大声说:“愿我代一切众生受罪。”


说完便自己投身在大锅中,因神智昏迷,也不觉得有痛苦。


不久一位沙门挽着元礼出来,并对他说:“知道你是至诚心,才送你回来的。”这时,元礼忽如梦醒。


午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唐朝,智岩法师出家后到石头城的疠人街[29],为病人传讲佛法,并且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亲自为他们吮吸脓水,洗涤疮口和衣物。


后来唐高宗永徽年中,他圆寂在疠人街,脸色丝毫不变,身体散发异香,持续了十多天。


唐朝益州福感寺,有位道积僧人,生性慈悲。凡有厉疾、脓血、秽气的人,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亲自给他们洗补衣服,治疗疾病,和他们一起吃饭,毫不嫌弃。


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境界上无染净,染净都由心。不起分别念,爱憎从何处生呢?”


后来,他圆寂在本寺中。当时正值炎夏,天气异常炎热,但他的法体不臭不坏。过了一百天,还是结跏趺坐,与最初无异。


巳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见到一位得了癞症的病人,就问:什么药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说:得到国王身体的骨髓、鲜血等,涂在我身上,病就会好。


太子听后,便破开身体取出骨髓、鲜血,至诚布施病人,心中没有丝毫悔恨。


佛说:那时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还可以斗量,我为寻求无上正觉所施舍的骨髓、鲜血等,不计其数。


《大智度论》中说:


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飞禽走兽。


一次,森林不幸发生了火灾,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着大河,群兽被大火逼迫得无处可逃。


佛说:那时,我是头身体庞大的鹿,力量极大。我前脚跨在大河的一岸,后脚蹋在另一岸上,让所有的野兽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烂,当时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当最后一只兔子走来时,我的气力已经耗失殆尽,但我还是强打精神,硬忍着让它平安走过。


等兔子过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断了,便堕水而死。


诸如此类,以大悲心为众生奉献生命的菩萨行,不仅是现在,长久以来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兽,就是今天我的弟子们的前身。最后一只兔子,就是须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为了利益众生精进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还在《大集经》中说:


我往昔为了一切众生修持菩萨行。为此法眼,于众生起大慈心。我曾经奉献的身体鲜血,量同大海;施舍乞讨者的头颅眼耳,高似毗福罗山;舍弃的鼻舌等,如同十突卢那;舍弃的手脚等,也等同毗福罗山;施舍的皮肤,可以覆盖整个南赡部洲。


我也施舍过不计其数的象马、仆人、妻子、王位、国土、城市、宫殿、村落……


父母、师长身受病苦,无人救护的,我为之救护;无所归依的,我为其归依;无所趣向的,我为作趣向,让他们各得其所,悉皆安住。如是,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因悲愍一切苦恼众生,而发起大坚固的勇猛心,长夜之中修持无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这没有大导师、佛法稀少的黑暗时期,在芸芸众生界中,我发心愿成无上正觉。


巳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以观世音菩萨为例,《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告诉无尽意菩萨:


若有某国土的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就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现大梵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就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界大将军身得度者,就现天界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就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就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就现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八部身得度者,就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就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就像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力化现千百亿化身在无量国土中,永远不断地救度苦难有情。


《法华经·普门品》偈颂中还说: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将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力,火坑顿时便化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时,遭遇龙、鱼、诸鬼等水难,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在须弥山顶被人推落下山时,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犹如日轮住于虚空般,没有堕落的灾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被恶人追逐时,从金刚山坠落,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不能损伤一根毫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遇怨贼围绕,手持刀剑将要加害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怨贼皆生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遭遇王难之苦,即将受刑而命终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刀杖随即段段断裂。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者囚禁在狱中,手脚披枷戴锁,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枷锁自然解开而获得解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被厄难、无量痛苦逼身之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难。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广大修持智慧与方便,在十方无量国土中,无处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对三恶趣种种生老病死之苦,观世音菩萨都以大悲力逐渐息灭。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如《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兴起大悲。”


巳六、摄义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于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不会出生其它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30]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有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总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辰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分二: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巳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


如果对此以无边教理所成立的殊胜圣道扼要获得定解,则对与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关的所有法类,为何不执为殊胜的教授呢?理应执为殊胜教授。


“如是胜道扼要”:“胜道”,是超越声缘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门;中间串习大悲,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辗转升进,不退小乘;最后以大悲可饶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无边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无数教证、理证所成立,是诸佛如来一再印定、千真万确的事实。


【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沃所虽请教授,终惟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因此,须如以下对话所显示的那样,来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 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巳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


须获定解之处,唯独这一点(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为困难,所以应当数数积累资粮、净治罪障,并且阅读《华严经》等诸大经论来寻求定解。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惟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如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菩提心,这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华,其他人则难以对此获得定解。


卯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诸余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辰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分三: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


巳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


总的来说,欲令有情离苦的善心,只要反复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让这种心容易生起并且猛利、坚固,则首先必须将有情观为悦意、可爱之相。


以下显示“观有情是极可爱相”与我们心态的密切关系。


【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亲怨中庸[31]若有痛苦多生舍置。】


譬如:当亲人有痛苦时,自己内心不能安忍;怨敌有痛苦时,便心生欢喜,幸灾乐祸;不亲不怨的一般人有痛苦时,大多生起舍置之心。


这说明,心执取不同的相,就会引起不同的心态,即:对境受苦时,若执取亲友相,则生不忍心;执取怨敌相,则生欢喜心;执取非亲非怨相,便生舍置心。这是第一条规律。


第一种情况:


【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


不能安忍亲人有苦,原因是有可爱相,而且,随着取他有多亲爱,就会生起相应的不忍他受苦之心。若是中下品的亲爱,则引生下品的不忍;若至极亲爱,则对方虽受小苦,也会生起广大的不忍。比如:孩子稍受小伤,为母亲者就会心疼不已;而旁人爱心微弱,只是稍有不忍。


第二种情况:


【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


见怨敌有痛苦,不仅不产生欲拔其苦的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不离痛苦,这是由于不悦意相所导致的结果。


【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


而且,由于不悦意的大小,对怨敌受苦的欢喜程度也相应有大小。换言之,有多大的不悦意,见怨敌受苦的欢喜就有多大。


第三种情况:


【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对一般人的痛苦,既无不忍也无欢喜,这是因为对他没有执取悦意和不悦意相的缘故。


以上是第二条规律:心执取可爱之相有多强,不忍他苦的心就有多强;心执取不悦意相有多强,欢喜他受苦的心就有多强。


如何才能速疾、猛利、坚固地生起为有情拔苦的心呢?应当顺应心的缘起规律,将有情观为亲人,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心所取的可爱相达到极点。


以下宣说具体成就最可爱相的方法。


巳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因为亲人的究竟是慈母,所以对有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可以成就极可爱相,由此引生大慈大悲。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


应知,观修有情为亲人,目的是为了让心里生起悦意之相。


【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


一个人的至亲就是慈母,因此,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是为了对有情引发悦意可爱相,爱执一切有情犹如一子。这“悦意慈”是前三者的结果,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


【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


“与乐慈”是想给予有情安乐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决定谁是因谁是果。换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对某人生起悲愍心,见他缺乏安乐,也会生起想给他安乐的慈心;以慈爱心见他受苦,自然会生起想为他除苦的悲心。


须知,“与乐慈”和“悦意慈”侧面不同,悦意慈是悲心的因,而与乐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


所以,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所缘,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对这三者应当精勤修学。


以上以理决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是引生悲心的殊胜方便。


巳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32]、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观修有情为亲人”这一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广释》、大德月在《弟子书》、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说的。


比如,《四百论广释》中说:“思惟一切有情从无始来,皆是父母等眷属,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书》的教证下文将引用。


辰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分二:一、设问 二、解答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


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巳一、设问


【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


如是渐次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为何在修悲之后,还要加修增上意乐呢?


巳二、解答分四: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午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声闻独觉也有,但如果是亲自担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则除了大乘之外决定没有。因此,必须引发这种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


午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所以,仅仅忆念如何给予一切有情安乐、如何让他们远离痛苦,还不足够,必须以至诚心亲自担起这个重担。因此,应辨别一般的慈悲无量心与增上意乐的差别。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惟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


《海慧请问经》中说: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只有一个独子,非常悦意可爱、让人怜惜,谁见了都不会讨厌。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时,掉进了粪坑。


【“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看到童子掉入粪坑,虽然大声号哭,悲伤哀叹,但终究不能跳入粪坑,亲手救出孩子。


【“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然后,童子的父亲走来,见孩子掉进粪坑中,即将淹死,他内心焦急、举止慌乱。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顾肮脏、呕吐,而纵身跳入粪坑,直接从粪便当中救出孩子。


下文说明比喻相应的意义。


【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


不净坑,比喻三界;一心疼爱的独子,比喻一切有情;母亲与其他亲属,比喻声闻独觉;虽见童子掉入不净坑而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苦海中,虽然内心悲伤哀叹,却无法救拔;商主或长者,比喻诸菩萨。


“法譬合说”:意义对应比喻宣说。


【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


又说,像母亲那样见到爱子落入不净坑而生起的悲愍心,声闻独觉也有。


午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所以,应当依悲愍心,进一步发起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虽然见了某种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远离了救拔苦难的事业修行之门,这并非大悲,如同诸声缘对一切苦恼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作拔苦的修行。诸菩萨尽轮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因此可谓是具大悲者。”


午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惟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现在无法圆满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证得声缘阿罗汉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让有情解脱生死,不能将他们安立于一切种智。


经中说:“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凡夫和声缘都未证入初地,尚且无法将众生安立于登地,何况大安乐的佛地。


【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因此,要思惟:对这三有中的无边有情,谁能圆满他们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义呢?思后便知:只有佛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便能引发为利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


《大乘庄严经论》说:“尽于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中,唯有佛能彻底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危害,并让众生获得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故承许佛是大皈依处。)又说:“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于他得尊极,解脱诸众生。”(成就了真如自性清净、远离客尘障垢,具有二种清净的大菩提,从一切地中辗转出离到达究竟,成为一切有情的无上世尊,能令一切有情趣入解脱。)


在发起荷担成办一切有情离苦得乐重担的增上意乐之后,须知只有成佛才能真正成办,所以应当发起希求成佛之心。


寅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具足圆满体相的菩提心,包括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按次第修心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后认定修持的结果是发菩提心。


卯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 二、正发此心


【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首先要打好基础,引发生起利他心的所依基础,包括修平等心、修知母、修念恩、修报恩四项内容,然后真正发起利他心,包括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三项内容。


辰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 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初中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生起利他心的基础:一是令心对一切有情平等;二是将一切有情修成悦意相。


巳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分三:一、应修前行次第 二、真实修行平等之理 三、摄义


【今初】


午一、应修前行次第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


在下士道与中士道中所说的前行等所有次第,此处也应取来修习。


午二、真实修行平等之理分五:一、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二、修行何种舍 三、修的次第 四、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五、虽不遮止怨亲心但遮贪嗔


未一、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33]、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若此处一开始没有遮止分党、令心平等,而对某一类有情生起贪执,对另一类生起嗔恚,所产生的慈悲也都有党类,如此则无法产生缘无党类的平等慈悲,所以应当修持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反观自心,会发现分别心习惯于分党,总是主观地将人群分成种种派别,然后加以区别对待。我们分别一类是自方的亲友,认为是自己人,应百倍爱护;一类是敌方,损害过自己,或者自己看不惯,应当施以报复,甚至一个好脸色也不能给;还有一类是无利无害的中庸,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还会把人们分成尊卑、高下、善恶等,只对一方友好,态度恭敬,而轻舍另一方,漠不关心。这种狭隘的党派分别,使我们的慈悲也带有浓厚的党派色彩。


即使只是几个人的圈子里,我们还是习惯划分自方、他方,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恚;而且在自方当中仍会继续分类,谁是最亲密,谁是一般亲密。如此大大小小的偏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平等的心态和行为,而障碍大慈大悲,导致无法去爱一切众生。所以,首先应当修成平等心。


未二、修行何种舍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


舍有行舍、受舍、无量舍三类,此处是指无量舍。


行舍:与善心相应的心所,即缘善法,令心住于平等,远离昏沉、掉举等过失。作用是不让根本烦恼与随烦恼生起。行舍属于五蕴中的行蕴,故称为行舍。《成唯识论》中说:“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受舍:不苦不乐的舍受。


无量舍:缘无量有情而远离贪嗔的平等心。


所以,心住于善,远离沉掉,是行舍;心的感受非苦非乐,是受舍;缘有情而远离贪嗔,是平等舍。


【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


“无量舍”又分二种:一是修习有情没有贪嗔等烦恼相;二是对每一位有情,远离贪嗔,让心平等安住。此处是指后者。


譬如:把某人观成没有贪嗔,是前一种;某人虽有烦恼,但自己对他没有贪嗔之心,是后一种。如仪轨所说:“于诸有情远离贪嗔,住平等舍。”


未三、修的次第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为了使平等心容易产生,观修的次第首先应以无利无害的一般人为所缘境,然后遣除贪嗔,让心平等。譬如,缘陌生人反观自心,让心没有贪也没有嗔,平等安住。如果内心有丝毫贪著或厌恶,都是心不平等,必须遣除,直到远离爱憎为止。


对待无利无害的一般人,内心贪嗔相对微弱,容易使心平等,所以先缘中庸的对境修平等心。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


如果对中庸者,心能远离贪嗔达到平等,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


【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


若对亲友心不平等,或者由于贪嗔而分别自方与他方,或者由于贪执的轻重而使心不平等,则须一直修到内心平等为止,然后再对怨敌修平等心。


观察在对待亲人时,自己内心是否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平等。比如,对待自己的子女,要做到像对待别人的子女一样。依此类推,对待原先贪执的亲人、朋友、学生等,都要逐渐修到没有贪嗔,内心平等。


【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果对待怨敌时,心没有平等,就会专门见违逆相而起嗔恚。若对怨敌内心也能平等,接下来就普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修舍心的次第是:先对一般人修,再对亲人修,再对怨敌修,最后对所有人修。


有人说:对自己的母亲本来就有欢喜心,不必先修平等心再修悦意慈,多此一举。


答:对母亲俱生的欢喜心,实际只是贪心而已。平等心修好之后,再生起悦意慈,这时才是不夹杂贪烦恼的清净慈心。先修平等心,目的是为了消除偏执一方的贪嗔。我们的心不平等,好比山峰高低不齐,现在要让内心平等、无有高下。


修持平等舍心,最后应达到仙人请客般的心态。传说仙人宴请宾客时,不分贵贱、高下、贤劣,一律都请上座,平等地热情款待。同样,对普天下的有情,若能不论阶层、职业、相貌、种族,不论亲怨,都以平等慈悲心对待,这就是舍无量心。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未四、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


那么,修习哪些法门能断除对有情贪嗔不平等的心态呢?具体是修两种事。


【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


对有情方面,应当思惟: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所以将有情分成两类,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伤害或不作饶益,这非常不合理。


譬如:冬天街上有十人缺少衣食,他们平等希求得到温暖,若认为其中五人是自己的亲友,而赶紧给他们送棉衣、送热汤,让他们住在温暖的房间里,认为另外五人是陌生人,即使他们踡缩街头,身体冻得发紫,也不去关心照顾,这是很不应理的。或者很多人中毒时,自己只为关系亲密的人解毒,而舍弃另一类人,这是违反道德仁义的。


所以,想到普天下的众生都平等希求离苦得乐,自己应当平等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


【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对自己方面,应当思惟:无始以来在生死当中,没有一位有情不曾百次做过我的亲属,既然都是亲人,对谁应贪对谁应嗔呢?这是《修次中篇》中所说的。


比如,可以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曾经为了养育自己而耗尽心血。虽然母亲们由于转世而改变了形相,但她们曾是自己的母亲,曾给予过的慈爱,永远不应因转世而抹杀,就像今世的母亲虽然年迈衰老,但我们始终不能舍弃执她为母亲的心。既然都是前世的母亲,为什么要对其中一部分贪执,而对另一部分嗔怒呢?如此心不平等,没有任何道理。


或者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做过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漂泊在轮回中,自己也已忘却他们前世的音容笑貌,但他们都曾是自己百般慈爱过的骨肉,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所以,应平等关爱天下一切有情。


【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对亲属生起贪爱时,就像《月上童女请问经》所说:我往昔曾杀害你,我往昔也曾被你杀害,所有人彼此互为怨敌,彼此杀害,你们怎么还会生贪心呢?


以下引公案说明:


往昔,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莲明公主,十七岁时不幸夭折。藏王便问莲花生大士:“我女儿莲明公主看来是个宿业清净的人,她有幸遇到您们这些如真佛一般的大智者、大译师,为什么这样短命呢?”


莲师解释说:“莲明公主不是因为宿业清净而转生为你的女儿。这是因为过去我和你以及菩提萨埵曾转生为三个劣种人的儿子,一起修建夏绒卡绣大塔,当时,莲明公主是只毒黄蜂,它叮入你的血管,无意之中被你捏死。因为这个命债,它才转世做你的女儿。”


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连他都有由过去怨业转生而来的子女,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呢?


《安士全书》中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的儒生姚东朗,儿子十岁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


父母可怜孩子,问他:“你真的没缘份做我儿子吗?”


孩子忽然用北方话说:“我是山东的某某出家人,曾积累了三十两金子,师兄见后起贪心,把我推入水中。我当时向观音菩萨呼救,只见大士说:‘你命该如此,这是前世的罪孽。’这样,我就被淹死了。


地方上有人将此事上报官府,你当时身为县令,收取了师兄贿赂的三十两金子后,平息了此事。我因为沉怨未洗,就投胎做你弟弟,就是你已死的弟弟姚嵩绍。追随你二十多年,一直没有讨还债务,因此死后又转为你儿子。十年以来,你已还清了三十两金子。我要走了,只是你家有一根柱杖,我很喜欢,可以烧了送给我。


我的师兄也因讨债而投胎为你的大女儿,她嫁到溧阳县潘家,即将生产。我死后就投生为她的胎儿,索取命债。”


由此公案可知,六亲眷属无不是前世的怨家,为了讨债才来投生。未说破时,以为眼前、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被明眼人点破后,才知前后左右都是怨家债主。所以,有何必要对前世的怨家格外贪执爱惜呢?


【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


而且,对前文中士道所说亲怨无定过患,一切亲怨迅速改变的道理,应当善加思惟,由此能够同时遣除贪嗔二心。


以前,印度的嘎达亚那尊者,到一位施主家中化缘时,看到施主怀抱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有一只母狗跑过来啃食骨头,他就用石头打狗。


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是施主父亲的转世,那只母狗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为儿子来偿还宿债。见到这种情形,尊者感叹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因此,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无常,亲不是恒常之亲,怨不是恒常之怨。世上没有固定的亲怨,目前的敌人曾是最亲密的朋友,目前的亲人也是昔日最可恨的仇敌。


《修行地道经》说:“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在生死,悉皆为亲族。譬如树生花,转成果无异,父母妻子女,宗亲亦如是。其行慈心者,等意无憎爱,不问于远近,乃应为大慈,等心行大哀。(应发起慈心,念怨敌如善友,在生死中辗转投生,都曾做过自己的亲属。就像树木生出了花朵,花朵又转成了果实,父母、妻子、宗亲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断在变换。行持慈心的人应当心意平等、远离憎爱,不问疏远、亲近,都要一视同仁。这才是大慈心,才是以平等心行持大哀悯。)”


所以,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故应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或者思惟:一切三界有情,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本性是苦。所以,我不应损害本性是苦的有情,而应平等饶益。


或者思惟:一切众生平等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幻相,仅仅是地、水、火、风,或色、受、想、行、识,若再进一步分析成微尘和刹那,最后则是如虚空般的大空性,其中谁是亲、谁是怨呢?所谓的亲怨,只是以分别心所假立的。


或者思惟:若我不起分别,则万法本无亲怨。别人骂我、打我、嗔我,没有能骂所骂、能打所打、能嗔所嗔,只有幻化的声音和色相,所以不必执著对方是敌人;别人赞我爱我,也没有能赞所赞、能爱所爱,如空谷回音、梦幻泡影,不必执著对方是亲友。如此思惟便知,分别亲怨多么无意义。


未五、虽不遮止怨亲之心但遮贪嗔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这只是取怨亲的差别事来修习,所以不需遣除亲怨之心,这是要泯灭由执著怨亲为因,所引生的贪嗔分党心理。


午三、摄义


圆满菩提心的体相,应当具足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两种德相。修菩提心时,按七因果教授,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修利他心,发心亲自荷担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先要修好两个基础,一是修平等舍心,二是把有情修成悦意相。在此基础之上,再修习慈、悲、增上意乐。


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次第呢?一般来说,不断思惟自身诸苦后,再转缘众生思惟,即可体会他苦,而引起愿他离苦之心。但是,要让此心猛利、坚固、恒常,则须修成悦意慈,即见一切众生皆如自之独子般的可爱相。


在生起悦意相之前,先须修好平等舍心。理由是:我们的心始终缠缚于贪嗔之中,亲友痛苦便于心不忍,怨敌有苦就幸灾乐祸,非亲非怨的众生受苦,则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去除这种偏执,则会障碍大慈大悲。所以,首先应修整不平等的心地。


所谓平等舍,要舍去的是对有情的贪嗔。反省自己,无始以来是否一直在串习贪嗔呢?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于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


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


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


一、思惟怨亲不定,对治贪嗔


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著。


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曾无数次做过怨敌和中庸众生,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


所以,“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何不变的关系。


自己今天最执著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心怀鬼胎、施展阴谋算计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你,如此便能遮止贪执。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亲”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做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做过亲人和中庸众生。比如,曾做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


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


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做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如此反思也能遣除对中庸者冷漠的心理。


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


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也是中庸,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破除舍置。


二、总体思惟


比如,两位施主都在五十年中供养过你一百万元,其中在第五十年,一人给了十万,另一人分文未给,但能以这一年的情况就判定前者是亲友、后者是陌生人吗?显然不能,因为总体上,他们所给予的帮助是同样的,不应以一年的情况就对前者亲密、对后者不理睬。


同样,从无始总体上考虑,会发现:现在的亲人,对你都曾无数次做过三种角色——怨敌、亲人、中庸众生,对你有过无数次的利益、损害和无利无害,而现在的怨敌和中庸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平等做过怨敌、亲友、中庸众生,从总体上看,没有一者对你特别好、一者对你特别坏。如是思惟,对有情就能生起平等心。


三、思惟亲怨贪嗔只是我执分别念可笑的闹剧


即便再好的人,只要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把他定为敌人。比如,忍辱仙人为歌利王的采女慈悲说法,歌利王却认为是在调戏自己的女人,妒火中烧,以嗔恚心节节支解仙人的身体。


同样,即使再坏的人,只要气味相投,就可以执为亲友。比如,人格下劣的太监,因为顺从皇帝的心意,也被皇帝视为心腹。


由此要觉悟,贪嗔心其实是从俱生我执引生的。因为执著五蕴为我,就分出“我”和“他”,符合我心意的,就叫亲友,对他贪执;不合我心意的,都判为“怨敌”,对他嗔恚。


实际上,若没有我执,则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以前,佛的脚出血不止,用尽各种药物都不见效。


迦叶尊者来到佛前,说:若世尊对待罗睺罗与提婆达多没有一点差别,血应当止住。说完,血当即止住。


通达无我的圣者内心没有亲怨分党,一旦证得初地,现前法界大平等性,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平等。


不要以为:干戈相见,才叫怨;形影不离,才叫亲。其实,亲怨只在一念之间,即:心中现悦意相,就已认定为亲;现不悦意相,就已经认定为敌。


俱生我执随时都在分判“亲怨”:谁让你的“自我”满意,不必一秒钟,就会把他划为亲友。谁打击了“自我”,转眼间就视为敌人。对同一人,可以定为亲友、也可以定为怨敌。即使同一天里,上午觉得他好,下午就翻脸不认,视为仇敌。


观察思惟生活中的经历和周遭的现象,就会知道,所谓“亲”、“怨”只是分别心的戏论。比如:原先合作的伙伴,忽然因为名利竞争而成为对手,这是“自我”受到压抑,而将“友”认定为“敌”。原先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抛弃自己,就成了眼中的仇人,这是将“亲”认定为“怨”。原先关系一般的人,某次为自己说话,“自我”被感动后,马上视为兄弟,这是将“中”认定为“亲”。几年前还视为仇敌,后来握手言和,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是将“敌”认定为“友”。


如是思惟即知,所谓亲怨、友敌唯一是由我执引生的分别。应远离这些分别,安住在平等心中,对众生一视同仁。


四、思惟同行等流果,息灭贪嗔分别


若我们继续相信分别心,随其判定亲怨,而发起各种亲疏不平等的心态与行为,则永生永世都会被他蒙蔽。


由于这种等流作用,一到人群中,就会习惯于分党。口中也说:“我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损害我,我要还以颜色。”每当有人对你稍作利益,就判定为亲友;对你稍有违逆,就判定为敌人。如此串习成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有情,都会不自觉地对人贴标签,一见他们,就产生嗔恨、贪著或者封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愚人无意义的分别而已。知道真相之后,当内心取相分别时,就应立即舍去,这叫舍去贪嗔。


党派分别是非常下劣的心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世界上各种冲突,大到宗教或民族冲突、国家战争、集团竞争、政治斗争、文化侵略,小到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口角,都是人类出于要护持自方、排斥他方而引生的。若能了解党派心理是何等没有根据,则一切恶业和痛苦将自动消失。


除了座上思惟之外,下座时也要不断观照自心,小心防范自己习惯性的思惟和行为。每当自己要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和贪执时,应将这种心止息下来,安住在清净的慈悲中;每当对别人抱有成见,而要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或者不理不睬时,马上应制止这一恶习。若能如是调整,就能在伤害别人之前,事先截断三门恶业。必须这样修整恶涩不平的内心。


五、思惟众生都平等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应当平等慈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观自己,连开水烫手之苦都不愿受,一丝清凉的快乐都要争取。同样,一切众生也是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既然众生平等都想离苦得乐,那么为何自己只给予一类人快乐,而对另一类人制造痛苦呢?接触任何有情,唯一应把快乐献给他。


所以,不应将有情分成三类:对一类给予安乐,对一类给予痛苦,对另一类不闻不问,而应平等慈爱所有众生。


三有中的众生,不论外相如何,其实都是如处迷梦般,一直在颠倒分别中无法醒来。所以,不论他对你的态度好或不好,都是迷乱,不必计较。菩萨道的行者,对于同是苦性的众生,有什么理由不平等救护呢?是否一个人做好梦,自己就愿意帮助他;一个人做恶梦狂乱暴躁,就对他进行报复。显然不合道理。


六、思惟一切都是影像而舍去贪嗔


譬如,银幕上显现亲人和怨敌的动作、言说、形象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的影像,刹那生灭变化,没有确定不变的自性,即使正在显现时,也得不到任何实义。


同样,心如明镜,因缘聚合时,心镜中会显现人事物等影像,这些影像平等虚幻不实,所以对它生起贪嗔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眼前的亲怨,身心显现是虚幻的,话语如谷响,好声、恶声平等皆是幻相;显现的行为,不论恭敬或傲慢,都如水月一般,幻生幻灭。如此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舍去贪嗔,安住于平等心中。


总之,以上的思惟,就是生起贪嗔时,反问自己有没有安立对方是亲怨的理由。通过正理衡量,现见安立亲怨毫无根据之后,就能遮止贪嗔。


巳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分二:一、连结 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


午一、连结


【《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


《修次中篇》说:以慈爱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以水润泽田地一样,然后再播下悲心种子,就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后应修习悲心。


【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


所说的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那般悦意的相。


此处的“慈”是指悦意慈。


【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34],如调善田。】


而且,此处所说,由修习平等舍而息灭贪嗔不平等的恶涩,就如平治田地一样。


【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内心平等之后,再以见有情为悦意相的慈水润泽心田,其次再播下悲心的种子,大悲心就会迅速发起。当知如是观修是极为切要的。


归纳:


比如,种子吸取了水分后,由于水的滋润而促使种子迅速生长。悦意慈和悲的关系也是如此,以如水般的慈心滋润心地,会使悲心的种子迅速生长。即若见一切有情都似自己的独子般悦意可爱,那么见有情受苦时,一定会发起为其拔苦的悲心。所以,修悲之前,关键是要引发一切有情成悦意相。


午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分五:一、修习知母 二、修习念恩 三、修习报恩 四、摄念恩、报恩之义 五、佛门之孝道


【此中有三。】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具体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三者。


未一、修习知母分四:一、以理成立 二、以教成立 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四、摄义


申一、以理成立


【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


因为生死不见开始,故可推知自己的受生也没有最初的边际。由于辗转生死无数次,故在生死之中必定没有不曾取受过的身体、不曾转生过的地方,没有未曾做过母亲等亲人的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转世不见起始,故必有无数次的受生,而每次受生时,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有情无不做过自己的亲人。


申二、以教成立


【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


如同《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引佛经所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


【“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我观有情,难得一人不曾在长夜流转中,做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轨范、亲教师,或其余的上师或等同上师。


申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


而且,不只是过去世曾做过母亲,未来世还将无数次做自己的母亲。


【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这样思惟,对有情是自己的母亲,应当寻求坚固决定的了解,理由是:若对“有情是母亲”生起了定解,其后念恩等也就容易生起;相反,若定解未生,念恩等便没有依处。(知母之后,才有“诸母有情”这一所缘境,成为念恩、报恩等的所缘。所以,“知母”是后后修法的所依。)


申四、摄义


实修道次第时,必须逐步进修,每次只修一个方面。修平等舍,可以遮止贪嗔的现行,让心平等;但是,为了引起强烈的利他心,接下来还要修知母,作为念恩、报恩等的所依。一般,我们只会对亲人的苦不能忍受,因此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至亲,和我们关系最亲、最直接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若能对“有情都是母亲”生起定解,就可以缘有情修习念恩、报恩、慈心、悲心。所以,通过经典和真实理论认定有情是母亲,极其重要。


换言之,如果不能深刻认定所有众生都是母亲,则念恩也只是忆念今世一位母亲的恩情,报恩也只是报一位母亲的恩德,并不能缘一切有情而修,那么,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的大慈、大悲与增上意乐便无从生起。


若能深信一切有情是母亲,则念恩、报恩就能缘一切有情而修,所缘境会变得无限广大,由此才能生起给予一切有情乐的大慈、拔除一切有情苦的大悲,荷担救度一切母亲的增上意乐。


其实,“知母”是很大的觉悟。原先我们认为除了圈内的几位亲友之外,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所以,对待他们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背道而驰。


然而,当内心真正肯定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时,就能认识到,有情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不可随意对待,因为都是大恩母亲。


由知母顺带就可以修起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有情,不论尊卑、大小,都会心生大慈大悲,才会有对一切有情报恩的心态和行为,也才有菩萨饶益有情的实际表现。《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以知母为所依。


那么,如何成立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呢?


关键在于证成转生是无始的,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所以就有无量母亲,即每一位有情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


如何证成转生无始呢?


观察心识是由前一刹那的同类心识转为后一刹那,如此不断相续而来。比如,现在的心识来自中有心识,而中有心识又来自前世的死有心识,若再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初际。


若有初际,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有六道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是猪身。


试问:这个最初的猪身是否有因?若有前因,就不叫初始;若无前因,则应成无因生。假如不需任何因缘,便能凭空出生有眼耳、有受想行识的猪身,则应何时皆可出生,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于转世无始,合计每一世的母亲便有无量无边。从今生的母亲往前算,算到一百亿世,母亲的数量就已超过地球总人口的一半多;若再往前算下去,则所有的母亲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由此可见,哪一位有情未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呢?不仅做过,而且做过无数次。


这也是遍知有情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证明的事实。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真正要生起知母的证量并不容易。首先应从身边修起,比如,对家人、同事、道友等一一观修。所以,最初应缘周遭有情,不应首先就缘着遥远的六道众生泛泛而修。初步修好后,再不断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再扩展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中的无量有情。


有人认为知母很容易!若只是重复一句“一切有情是母亲”,这并不代表真的认定了一切有情是母亲。


以前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而我们往往都麻木不仁,何曾想过这是亲生母亲呢?甚至用棍棒驱赶打骂,这是修好了知母吗?


所以,应具体落实,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譬如:你是一名售货员,就要试着把每位顾客都看成是母亲。母亲来购物,自己态度能冷淡、爱理不理?


再比如,你是一名护士,反问自己:在我眼里,每天来住院的病人,我认为是母亲吗?看见病人卧床呻吟,我是见母亲受苦而于心不忍吗?我是恭敬承事护理母亲吗?


或者你是一位老总,在你眼里,成百上千的工人是母亲还是下贱的佣人呢?如果都是母亲,为什么没有体贴、关怀之心呢?


再看,家里的老鼠、门外的大黄狗,眼前最讨厌、最瞧不起的人,你认为是母亲吗?


所以,要先从自己身边做起,一边思惟,一边改变观念。假如对周遭的人都不认为是母亲,又说一切有情是我母,这不是相违吗?如果认为这是坏人,不要管他,如此不可能成就菩提心。眼前的有情都被你放弃,还说要担起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岂不是自相矛盾?


既已了知须在心上串习,就应当从自己的家人、同事、身边的道友开始,切切实实地修心。推而广之,须知一个团体的人都是母亲,其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都是母亲,地球上六十多亿人都是母亲。不仅是地球上的有情,事实上,浩瀚无际虚空界中还有无量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有情,缘此思惟:无数世界中的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这样,从心里真正认定有情都是慈母,遣除有情不是母亲的邪执。


当真正生起“知母”定解时,即使只是布施旁生一口饭,但想的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由于意乐是缘无量法界众生,就有等同法界众生数量的功德。所以,修持大乘道时,有情是和诸佛同等重要的所缘,这非常关键!


假如见到每一位众生,都能从心底深处认为“他是大恩母亲”,则自然容易发起“我要为他而成佛”的心。如此一来,不论任何有情,下至一头猪、一只狗,都会执为是自己“最珍爱的母亲”,如此不仅不会舍弃他,而且会以他为所缘境来成就佛道。


未二、修习念恩分六:一、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二、今生也救护之理 三、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四、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五、总摄要义的修法 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二、修念恩者。】


申一、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后,若先缘于现世母修,速疾易生。】


修好了一切有情都是母亲之后,如果首先缘今生的母亲而修习,就容易迅速产生念恩之心。


如果起初,就缘前世母亲观修,则因时间久远,我们无法回忆起前世母亲的形象与将护,如此则不易生起念恩的感受。然而,今世母亲与自己关系最近,母亲从小到大如何慈爱自己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心前时,便会生起强烈的感受。以此为基础,再转缘其他老母有情而修,则较易生起念恩之心。


【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惟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按照博朵瓦认可的方法来修持,即首先在心前明显地观想今生母亲的相貌,然后多次思惟:不只是今生,而是从无始生死以来,就曾经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


申二、今生也救护之理


【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


而且,这位母亲多世做母亲时,我们的一切损害,她都千方百计去救护,我们的一切利乐,她都尽力去成办。


【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


特别是在今生,母亲自从怀了我们,十个月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她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不受损害,饮食、起居、身体的活动等都异常小心。


《心地观经》说:“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著,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从我们受胎直到十月胎满降生期间,母亲行住坐卧所受的苦恼,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即使得到五欲之乐、饮食、衣服,母亲也不生爱念,而时时刻刻忧念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在子宫里受苦,她在吃喝、穿衣、走路时处处注意。)”


【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十指捧玩。】


我们刚诞生时,像黄毛小猴一样难看,但在母亲眼里,却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把我们抱在温暖的怀里,捧在手心,百看不厌。


《心地观经》说:“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生产之时,母亲遭受巨大的产难,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心识迷惑,不辨东西南北,此时母亲全身疼痛难忍。一旦孩子产下,母子平安,母亲就像贫女获得如意宝一般欢喜无比。孩子发出声音时,母亲就像听到妙音一样喜悦。)”


【哺以奶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以乳汁养育我们,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们吃饭,亲手为我们擦鼻涕、屎尿,以种种方便毫不厌烦地精心养育我们。


《心地观经》说:“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我们幼时常常在母亲怀里安然休息,在母亲的左右膝盖上爬来爬去。母亲的双乳就像甘泉一样,及时地养育我们,从没有枯竭之时。母亲长养之恩,充满天空;母亲怜愍之德,广大无比。)”


申三、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


当我们饥渴时,母亲会赶紧准备饮食,即便在餐桌上,她还是全心全意地爱护我们,总把好菜夹到我们碗里,自己不肯吃。看到我们饭量减少,她就忧心不已。


到了冬天,就为我们做保暖的棉衣。我们缺钱时,就给我们钱。尤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供我们上学,她省吃俭用,甚至为我们将来成家,还要存一大笔钱,这些都是母亲自己不舍得受用的。


申四、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予。】


而且,我们成长所需的衣服、饮食等资具,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从小到大,要穿多少衣服、吃多少饭菜、交多少学费、买多少书本,而这些都是母亲受尽千辛万苦得到后,才给予我们的。


从我们能站立开始,母亲一步步扶着我们走路。从我们会叫“妈妈”时,母亲就开始教我们说话。她看着我们长大,忧心我们的教育,经常亲自教导我们写字、算数、读书。每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那个可以依靠、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人。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


如果孩子有生病等的痛苦,母亲真心愿代孩子受苦。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焦急万分,恨不得把孩子的病痛移到自己身上。若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死。


总之,母亲对孩子的一切痛苦,都真心愿意代受,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尽办法遣除孩子的痛苦。


申五、总摄要义的修法


【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


总之,母亲用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只要有利乐,无不为我们成办;凡是有损害、痛苦,无不为我们遣除。对这个道理,应当专一思惟。


我们若能看到前世,便知今世的母亲还在前世无数次做过母亲。甚至在我们做小鸡时,她也曾是用双翼保护过我们的母亲;在我们做小鸟时,为了抚养我们,不管路有多远、有多危险,哪怕劳累至死都会为我们觅食。


如是思惟母亲在前世对我们的慈爱,会使观修变得更加宽广。


申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惟虚言真实生者,次于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于中人知母而修,若能于此生如亲心,则于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于怨敌起同母心,次于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如是修持之后,若念恩心并非虚言,而是真实生起了,则继而对父亲等其他亲友,也应如上所说一般修习知母。其次,再对一般人观修知母,若也能生起如对母亲般的念恩心后,就可转缘怨敌观修。若对怨敌也生起了如待母亲之心,接下来就缘十方有情观修,首先知母,然后渐次推广修习。


此处须知:对母亲的念恩不可与贪执混淆。即便修到眼泪不断流淌,仍须不断观修。关于知母,若精通理论后再观修,则修力更强。


未三、修习报恩分四:一、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二、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三、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四、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三、修报恩者。】


修悦意相的第三步,是修报恩。


申一、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如是惟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


除了因为转世,而彼此不能认识之外,实际众生是前世对我有大恩的慈母。


“转生死”是不能相识的原因。凡夫都有健忘症,从小一起读书的同学,事隔几十年,对方的名字、相貌都会在记忆中消失。何况彼此经历一次次转世,改头换面之后,就更认不出是自己前世的母亲。


虽没有宿命通,见不到前世,但佛语证实众生是母亲,不能因为自己忘记,就否认他们曾做过母亲的事实。


【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于此?】


这些前世的母亲正沉溺在苦海中无依无靠,若舍弃无量母亲不管,只求自己解脱,则没有比这更无惭无愧的了!


我们不能因为母亲改变了形相就不报恩。比如,今世的母亲年老时,面貌已非,但谁会不认母亲而舍弃呢?


有人说:今生的母亲不论形相如何改变,我都能认识,但前世的母亲根本记不起来,为什么要报恩呢?


答:譬如,向人借钱,事有明证,能否因为不记得就不还钱呢?同样,对于曾对自己施过大恩的母亲,能否因为遗忘就不报恩呢?显然不能!


【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就像《弟子书》所说:此时此刻,诸亲正趣入生死苦海中,如同淹没在大水当中,如果以转世彼此不相识,就舍弃诸亲只求自己解脱,哪有比这更无惭愧的事?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每每见到幼时离别父母之人,长大之后连父母的容貌都不记得,何况是过去生的亲缘,现在连他姓张、姓王也遗忘不知。)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申二、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故若弃舍如是有恩,于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


所以,若舍弃大恩母亲,于下等人而言,尚且不合理,又岂能随顺我所修的大乘宗轨?这样思惟之后,提起心力,勇取报恩的重担。


【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


《弟子书》说:婴儿刚来到人间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是喝了谁以慈力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为了孩子而怀胎、生产、养育等以伟大的母爱而多劳的母亲,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愿舍弃,何况上等佛子,又有谁会舍弃母亲呢?


【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


又说:在中有飘泊无依时,是得到谁的腹部而安住呢?呱呱坠地时,是谁慈悲、小心地把我抱在怀里呢?如今母亲烦恼、痛苦,孤单地漂泊在生死大海中,没有怙主、没有依处,即使最下等的众生,谁愿意抛弃母亲,只求自己解脱呢?


“悲慎”是说,即使生产面临死亡,母亲仍以慈悲心不让孩子受伤,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即使孩子身上沾满了不净物,也抱在自己怀里。


【《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


《无边功德赞》说:有情的心识犹如盲人般不见光明,智慧衰损。他们昔日做父亲或孩子时,曾经承事我、以慈悲心饶益我。


【“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


舍弃前世的亲人只求独自解脱,这并非我所修之法,所以,佛陀您发愿普度无依无怙的众生。


《物犹如此》中,记载了几则旁生孝母的故事。


广东东莞陈恭尹隐士,养有一只母狗。他隐居山中时,不与人往来,只有这只狗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他。


每次出门时,母狗总是跑在前面充当前哨,遇到有豺狼、毒蛇、老虎时,就赶紧返回,咬着陈恭尹的衣服往回拖,不让他向前走。


陈恭尹明白后转身撤退,狗就随后几十步,大声叫着保护他。


到了夜晚,母狗就在房前屋后巡逻吠叫,通宵达旦都不休息。


几年之后,母狗生了五只狗崽。等小狗稍大,陈恭尹就把它们送给左右邻居。


在最初一年多中,母狗每天都到各家去看望狗崽,有食物时,小狗都争先恐后地让给母狗吃。等到小狗长大后,母狗就不再去看望,而这些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陈家看望母狗。


又过了几年,母狗生病,身上长癞,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小狗们争着为母狗舔癞,于是母狗的病就好了。


每年元旦,五只小狗一起跑来摇着尾巴围绕着母狗,好像是给母狗贺年。


后来母狗死了,五只小狗不停地哀叫。陈恭尹心生哀愍,把狗葬在后山。五只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坟前哀叫,这样持续了好几年。


又有一位叫刘时用的人,曾见过一头孝顺的小象:


小象的母亲生命垂危,小象取来草料喂养母亲,但母亲已无法吞咽,小象就用鼻子擦拭母亲身体,双眼泪如泉涌。母象死时,小象哭着纵身向前仆倒。


《圣师录》记载:


古代,有个名叫邓艾的人,一次上山打猎,一箭射中了一只母猿。


这时,有一只小猿过来为母猿拔箭,吮吸伤口的血,而且取来树叶塞住疮口,悲哀不已。


邓艾看了,丢下弓箭,感叹地说:“山中野兽尚且如此哀怜母亲,做人可以连猿猴都不如吗?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打猎!”


动物尚且能孝养父母,何况人伦佛子,岂能不报母恩!


申三、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


那么,如何才能报答母恩呢?生死中的富足安乐,母亲自己也能得到,但是这一切无不是欺诳。


“欺诳”,即看似安乐而实为苦性,最终无不欺骗众生。虽然外现乐相,但并非真实安乐。


轮回中,转轮王乃至梵天等的富贵圆满,一旦享受穷尽就会转成痛苦,这说明生死中的富贵并非真实的安乐,因为若其本性是安乐,则必定不会转为痛苦。


【故我往昔于由烦恼魔力所伤,如于重伤注硝盐等,于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


所以,我就像在母亲由往昔烦恼魔力所造成的重伤上,再加一层硝盐,使母亲在自性的痛苦之上,又产生种种大苦。


如果不以佛法引导,只让母亲享受生死中的快乐,则母亲在享乐时又增贪爱,由贪爱而取轮回后有,长夜漂流生死,感受种种难忍大苦。


或者理解为:如果只将母亲安置在有漏安乐中,最终仍将退堕,就像把母亲安置在悬崖边暂时休息,最终仍将坠入深渊一样。所以,这并不是究竟报恩。


《大智度论》说:“则知世间乐,皆从苦因缘生,亦能生苦果,诳人须臾,后苦无量。(世间安乐都是苦因缘业惑的产物,也能引生后后苦果,只是片刻迷惑人们,却后患无穷。)譬如美食杂毒,食虽香美,毒则害人,世间乐亦如是。(如同杂毒美食吃起来虽然香美,但却会伤害人,世间享乐也是如此。)”


【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槃之乐而报其恩。】


所以,以慈心饶益母亲,应当将母亲安立在解脱与涅槃的安乐中来报答母恩。


“解脱”,就果上而言,是截断结生相续;就因上而言,是断除烦恼和有漏业。“涅槃”,是消尽一切障碍,圆满一切功德。


诸母之苦,根本在于生生死死,不能解脱。无始劫来,由烦恼造业,由业感苦,由苦又起烦恼,恒转生死轮。所以,真正的报恩是帮助母亲解脱生死,把她们安置在决定胜中;进一步,一切母亲不想要的痛苦,都从根断除,一切母亲希求的安乐,都无余圆满,最终把母亲安置在佛果中,这才是最好的报恩。


【《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


《中观心论》说:由于烦恼魔的伤害,众生已经变成毒疮,而我就像在毒疮上又加注灰水,反而加深了病苦。


“毒疮”是指五取蕴。由烦恼力,造成这纯为苦性、苦源的有漏蕴,如果只让它享受有漏安乐,而不引入解脱道,则享受的同时便会增上贪执等烦恼,从而感召未来的生老病死。从因上观察,有情的心识始终贪执三有圆满,若不教他发起出离心,只让他享受五欲,则只会增益串习“常、乐、我、净”四颠倒相,而成为苦因。


【“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欲报答母恩,则除了将彼等安立于涅槃,又有什么可做的呢?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申四、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呵斥不报恩的恶劣行为,以往昔鼓音传记赞叹报恩。


【不报恩担,重于大海及须弥担。】


不报恩的负担,比大海和须弥山的重担还沉重。


“不报恩担”,即由于不报恩,而心中业债沉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有大饶益,以乳汁长养,随时保护、培育,如此才长成四大的身体。即使千年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对父母心无怨尤,也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深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心地观经·报恩品》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男女在母亲子宫当中,吮吸乳根,饮食母血,出胎之后、幼稚之前,所饮母奶多达一百八十斛。母亲得到最好的美食,就先给孩子吃,好衣也是如此。即使孩子愚痴、鄙陋,母亲的爱心也没有差别。


经中所说不报恩的罪过:


《心地观经》说:世间高莫过崇山,悲母之恩,高过须弥。世间重莫过大地,悲母之恩,重于大地。若有男女背恩不孝,让父母生起怨念,母亲一发恶言,孩子随即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


《五分律》说:“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大重罪。”


《华严经》中,地神常说:我担负大地上的一切物质与须弥山王,不认为沉重,也无厌烦,但我对三种人恒时厌倦,不想任持。三种人中,一种是念弃恩亲,不孝父母。


【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


如果能报答母恩,即是智者所称赞的地方。


佛在《杂宝藏经》中说:我不但现在称赞慈爱孝敬,我在无量劫中也常常赞叹。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应忆念加倍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


【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如《龙王鼓音颂》所说:大海水藏、须弥山王、大地等,并非我的重担,若不知报恩是我的重担。若有人心不散乱,知恩报恩,令恩德不失坏,智者对此无比赞叹。


下至别人施给自己一杯茶,我们也要报恩。不知报恩的人不如一只狗,因为给狗喂食,它也会摇尾乞怜。


【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


总之,自己的母亲没有安住正念,狂乱、盲目又无人引导,她正一步一跌地走向可怖的险崖。


既无正念、心识狂乱,又无眼目不识正道,又无明眼人引导,前方又是险崖,这是何等可怕的境地!


【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于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


此时,母亲若不祈望自己的孩子,又能希望谁来帮助她呢?如果孩子不应从险难怖畏中救度母亲,又该由谁来救度呢?所以,孩子应当从险难中救度母亲。


【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


如是,若见诸母有情被烦恼魔扰乱内心,心识无法自主而成疯狂,而且远离慧眼,不见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圣道。又没有真实善友的引导,每个刹那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就像一步一跌一样。


【总于生死,别于恶趣,奔驰悬险。】


母亲总的是趣向生死,特别是趣向恶趣,正奔驰在悬崖险道上。


【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


母亲希望孩子救护她,孩子也应救济母亲。如是思惟后,从生死中拔济诸母,以报母恩。


【《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于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


《集学论》说:由于烦恼而狂乱、愚痴的盲人,在充满危险的悬崖道上,一步一跌地行走。


自他恒时处在忧苦之中,都是轮回中无有眼目、精神狂乱、即将堕入恶趣长劫受苦之人。所以,自他众生同在苦难中,同是受苦之人。


【此说如是观已,不应于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希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集学论》中这五句的本意,是教人不要寻求众生的过失,因为自他同处在悲惨境地中,理应同病相怜,若见众生有少许功德,也要觉得稀有。


《集学论》前三句所说的情形,也符合众生苦恼的道理。换言之,为了表达“佛子应报母恩”这一意义,宗大师借用《集学论》中的三句比喻,描述诸母有情悲惨危险的处境,说明佛子救度母亲义不容辞。


未四、摄念恩、报恩之义


念恩应从现世母亲修起,首先忆念母亲今生的恩德,再忆念母亲在生生世世中曾给予自己的恩德。修好之后,再依次缘其他亲人、中庸者、怨敌及一切众生修持,即使修到热泪盈眶,也要持续修持。


今世母亲的恩德有世间恩德与佛法恩德两方面。念世间恩,即忆念母亲赐予身体、命根、衣食受用,教我们走路、说话、穿衣等等。尤其要忆念赐予我们命根的恩德。


试想:我们在中阴时,没有四大的身体依靠,犹如游魂,刹那不停地到处飘荡,若没有母亲的腹中可以安住,如何能脱离这种恐惧?入胎之后,若不依靠母亲体内的养料,我们怎么能从没有身形的羯罗蓝转变成有四肢、六根的身体呢?


我们最初呱呱坠地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若母亲忽视我们一天,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若没有母亲的生育,不会有今生的一切。


所以,应忆念自己的生命是母亲用心血养育而成。连栽花、种菜都要付出劳作才会有收获,何况从名色孕育成六根健全的人,这期间母亲要付出多少爱心,克服多少难以想像的困难?


从佛法的恩德来说,我们今生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真正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大义利,都要依靠暇满人身才能成办,而这人身宝正是依靠母恩养育才长成的。所以,今天能具有人身而有学法的良机,完全是母亲深情养育的恩德。


想一想,有如此健全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闻法、思惟、修行,都是母亲长养的结果。若没有母亲,自己就连看一页书、念一声佛、上一次香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应当感念母亲赐予修法所依的深恩。


进一步思惟,不只在人道,母亲前世还在旁生道等中做过我们的母亲,不惜身命地养育、照顾我们。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途经三峡时,遇到一件奇事。


有个人抓了一只小猴子带到船上,小猴的母亲沿着河岸随船奔跳,一路啼叫足足跑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开。最后母猴纵身跳到船上,当时就气绝身亡。有人剥开母猴的身体,只见肚中肠子寸寸断裂。


还有个姓彭的人擅长射箭。一次他入山打猎,看到溪水边有只母猴正在给孩子喂奶,就张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无法存活,就用尽力气抱起孩子,让它喝完最后一顿奶,然后摘下几片树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放在孩子身旁,一边呜呜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么喝这份奶水,最后一声号叫,气绝而亡。


还有一则双鲤救子的公案。有个吴江人,家有一口鱼塘,到了冬天时,他筑起低坝,放掉塘里的水,想取里面的鱼。


水放到一半时,只见两条大鲤鱼不断地从低坝跳出跳进。他觉得奇怪,便仔细观察,发现几百条新生的小鲤鱼聚在一个洞里出不来,两条鲤鱼跳进跳出,一边衔着小鱼一边往前游,为了救护孩子而不惜生命。


思考这些故事,可以把眼光扩大到前世。今世的母亲不论在轮回哪一道中,只要是做母亲,为了养育、保护我们,都曾经不顾惜生命,倾注全部的爱心,和今世一样,全心全意照顾我们。


转缘其他亲人、中庸、怨敌以及一切众生,思惟他们曾为自己母亲的恩德。综合起来观察,在无尽的过去生中,曾以慈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母奶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成四大洋;每一生母亲赐予的身体无量无边;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一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苦恼。


总之,不经思惟时,不易感受母亲的恩德,而一旦思惟起来,生生世世母亲的恩德,尽未来劫也述说不尽。正是那句话:母恩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中,来世的每一位母亲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我们。


忆念母恩之后,我们应当知恩图报。若大地众生个个皆已成佛,则我们不必做什么;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诸母正处在极悲惨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内心不能自主,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疯狂地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蹎蹶,冲向恶趣险崖。


眼看母亲一步步跑向深渊,作为孩子能忍心坐视不管吗?母亲此时最希望孩子来救她,子不救母,谁来救母呢?想到这里,内心应发愿:一定要救拔母亲出离生死,以回报母亲的大恩。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母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善道,最后将她们安置于佛果。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


未五、佛门之孝道


上述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


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弟子的重视。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才降生七天,母亲就去世,这不是恶人吗?而且,私自逃离王宫、越过城墙,让父王痛苦昏倒在地,用水泼脸,直至七天才苏醒。可怜的父王举身大哭,悲伤地说:‘国家是属于你的,我也只有你一个孩子,为何丢下我独自入于深山?’你的导师瞿昙不知恩情,不顾一切地走了,所以他是个不孝之人。”


阿难听了心生惭愧,乞食回来,合掌问佛:“世尊!佛法之中,有没有孝养父母呢?”


世尊预知事情重大,舒颜微笑,从面门放出五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时诸大菩萨一齐来到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恭敬祈请世尊广大开演《大方便佛报恩经》。


以下是经中的一段公案。


过去无量劫前,波罗奈国的国王被奸臣罗睺罗谋杀篡位,并且杀害了两位王太子。国王最小的儿子在边疆为王,性格调柔贤善,天神们都恭敬爱护他。他有个七岁的太子叫须阇提,聪明孝顺,深得小王喜爱。


当时,天神告诉小王:“奸臣罗睺罗谋反,杀了你的父母兄长,不久会率军前来杀害你,你赶紧逃走吧!”


国王闻言,反复思惟后,决定逃奔邻国。当时去邻国有行程七天和十四天的两条路。于是国王备了七天的粮食,带着妻儿仓促出逃。


三人因出走匆忙,而误入了行程十四天的路上,此道难行,又没有水草。出发时只备了一人的粮食,现在三人同吃,几天粮食便吃完了,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


国王心想:没必要三个人一起死,应当杀了夫人取肉为食,保全我和孩子的性命。


想毕,国王便拔刀想杀夫人。太子眼见要杀母亲,急忙握住父亲的手,询问原因。


国王满眼泪水、声音微弱地对孩子说:“想杀你母亲,取血肉延续我们的生命,不杀也是等死,我的身体也如此,现在死活都无把握。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想杀你母亲。”


太子回答:“即便杀了母亲,我也不可能吃,天下哪有孩儿吃母亲身肉的事。不吃肉,我必定会死,父王应当杀了孩儿,割取孩儿的身肉救活父母。”


国王听了,内心悲痛、闷绝倒地,对孩子说:“你就如我的眼目,谁会挑自己的眼睛吃呢?即使我舍弃身命,也不吃你的身肉。”


太子说:“如果断了命根,我的身肉几天就会臭烂,但愿父母每天在孩儿身上割下三斤肉,分成三份,两份供养父母,一份自己吃,以此延续生命。”


国王答应太子的请求。不到几天,太子的身肉很快吃完了,骨节相连,只剩一口气没断。太子无法支撑,倒身在地。


父母赶紧抱住太子,放声痛哭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吃你身肉,让你受这样的剧苦。前面的路还很远,你的身肉已吃完,现在不如三个人一起死。”


太子说:“还剩一天的路程,就让我死在此地,愿父母莫如一般人的见识,都在这里丧命。请父王割下我骨缝里的肉,供养父母,这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父母听了,割下少许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太子,两份自己吃。吃完后,告别太子上路。


太子起身目送,看着父母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太子思念着父母,目光不愿暂离。良久,才又倒身在地。这时,飞来许多蚊虫,在太子身上吮吸鲜血,太子苦不堪言,只剩命根没断。


这时,他立誓说:“愿我前世的罪恶从此永远消除,从今往后再也不造恶业。今天我以身肉供养父母,愿父母常得福报,昼夜安乐,睡无恶梦,天护人爱,愿县官、盗贼,阴谋消灭,触事吉祥。所剩的血肉,供养这些昆虫,让它们得到饱足,愿我来世成佛,布施圣法,遣除它们饥渴生死的重病。”


发此大愿时,天地剧烈震动,太阳也失去了光色。


帝释天来到人间,试验太子的道心,问:“今天你难舍能舍,以身肉供养父母,以此功德,你有何愿望,想做天王、人王、梵王、魔王吗?”


太子回答:“我不求这些,我唯求佛道、普度众生。”


帝释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能成就,你如何受得了这种苦呢?”


太子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道。”


帝释说:“这只是空话而已,谁相信你呢?”


太子发誓:“如果我欺骗,就让我伤口始终不愈合。如果真实,让我身体恢复如初,血变为乳。”


太子发誓后,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血变成白色的乳汁,相貌更加端正。


帝释天赞叹说:“如果成佛,愿先度我。”


再说,太子的父母来到邻国,向当地国王讲述了沿路经历。国王被太子的孝心感动,就派遣军队,护送他回国讨伐罗睺罗。


父王率军经过与太子诀别之地,遥见太子身体恢复,比过去更加端正。


父母激动地抱着太子,悲喜交加。太子向父母诉说离别后的经过。


一家人都很欢喜,共同坐着大象返回本国,因为太子的福德力、慈孝力,收复了国家。父王便立太子为国王。


当时的父母是释迦佛父母的前世,太子是释迦佛的前身,帝释天是憍陈如的前身。


《杂宝藏经》当中说:


很久以前,雪山上有只鹦鹉,父母双目失明,它常常啄取好的果子,首先供养父母。


当时,有位农夫最初播种时曾经发愿说:我所种的稻谷要与众生一起分享。


鹦鹉因为农夫有布施心,就时常在他的田地里啄取稻谷供奉双亲。


一次,农夫发现谷穗被虫鸟啄食,气愤懊恼,就设下罗网捕捉了鹦鹉。


鹦鹉说:“因你前面以好心布施,我才敢来啄取,今天为何用罗网捕捉我?”


农夫问:“你为谁啄取稻谷?”


鹦鹉回答:“我上有盲眼父母,我以此供养父母。”


农夫说:“你以后可常来取,不必有顾虑。旁生都如此孝养父母,何况人呢!”


佛告诉众比丘:“往昔的鹦鹉是我的前身,田主是舍利弗的前身,盲眼父母是我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前身。因为往昔孝养父母,故我今日得成佛道。”


由这些公案可知,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父母之恩,以身体血肉等供养,因为圆满了大孝,最终成就佛道。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如来为了一切父母,常常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头目脑髓、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持戒、布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了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能今天速成佛道。


在《六度集经》中,佛也告诉众比丘:我生生世世奉持诸佛至孝之行,功德崇高,福德隆盛,所以我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佛在《贤愚经》中教导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佛成道之后,仍然在人天众生前示现孝亲的行为。


佛首先度化父亲净饭王,因担心父王不信佛法,就特意派优波离尊者来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也示现了种种庄严供养,由此折服净饭王因富贵滋生的世俗念头,让他安心皈依三宝。


之后,佛以超越世间的般若智慧,为父王阐明了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最后劝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以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当时,在法会中,净饭王以下当即证得法眼净,有许多人都现证了圣果。


净饭王过世时,佛也回来举丧,亲自将父亲放入棺木入殓,然后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把父亲的棺木抬上灵鹫山安葬。


佛母摩耶夫人因为生佛的功德,而成为忉利天主。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佛上升忉利天,在几十天中为母亲宣说了《地藏经》。


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中,具体记载:


佛在忉利天欢喜园的波利质多罗树下,结夏安居三个月,四众弟子围绕在佛的身边。当时佛身毛孔放射千种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摩耶夫人闻讯后,乳汁自然流出。她说:如果真是我所生的悉达多,乳汁应直接送入他口中。


说完,乳汁如白莲花一般,进入佛的口中。


摩耶夫人见后,喜不自禁,心花绽放。她一心至诚地五体投地,专精正念,烦恼顿时止息。佛为她说法,证得须陀洹果。


很快,天上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束了,佛要返回南赡部洲,佛身放出极明朗的五色光明。


帝释天知道佛要降下人间,就派遣鬼神以珍宝砌成三道台阶,非常庄严华丽。


佛对摩耶夫人说:生死之法,聚会终有别离。我要返回人间,不久也要趣入涅槃。


摩耶夫人垂泪说偈,与世尊辞别。


佛走下宝阶,大梵天主手持伞盖,四大天王站立左右侍卫,四部大众用各种美妙的歌呗赞叹世尊,天空中顿时出现各种音乐声,处处散华烧香,佛便从天上下到了南赡部洲。


憨山大师《梦游集》中有一段说:“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以释迦多世修行之时,皆是报亲之地,故《梵网经》云‘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然戒为成佛之本,而孝又为戒本。是知诸佛菩萨救度众生出诸苦恼,皆修孝顺之行也。”


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他成佛后所说教法,也是教导后世弟子以孝为戒,后世的圣者菩萨、高僧大德、一切贤善的佛弟子,也必然随顺佛陀教法,奉行大孝之道。


翻开《地藏经》,可以读到地藏菩萨因地感人至深的孝行。正是以孝为本,才发起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深宏誓愿。


《地藏本愿经》中如是说道: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清净莲花目如来出世。在佛的像法时代,有位光目女供养了一位罗汉饮食。


罗汉问她有何愿望,她说:“我想在母亲亡日救拔母亲,不知我母亲现在转生何处?”


罗汉入定观察,见光目的母亲堕在恶趣中遭受极大痛苦。


罗汉又问:“你母亲生前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大痛苦。”


光目女答:“我母亲平时爱吃鱼鳖鱼子,一生所吃鱼鳖数以千万计。愿尊者慈悲,救救我母亲!”


罗汉就叫光目女诚心念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并塑画佛像,这样冥阳两利,存亡都获福报。


光目女依言画佛像供养,并以恭敬心悲泣顶礼佛陀。到后半夜,忽然梦见如须弥山般金光晃耀的佛身,放大光明。


佛对她说:“你母亲不久将投生你家,降生时就会说话。”


后来,光目家的一位女仆生了孩子,不到三天就会说话,而且对光目说:“生死业缘,果报都是自受。我是你母亲,久在黑暗之中。自从与你分离后,几次堕入大地狱,依仗你的福力才转为下贱之人,但也短命,只能活十三年,又要堕入恶道,你要设法让我脱免。”


光目女知道眼前的婴儿确是母亲的转世,她悲伤哭泣说:“既然是我母亲,应当知道自己造了何业,堕入恶道。”


婴儿答:“我是以杀害、毁骂两种恶业而受果报的,如果不依仗你的福力救拔我,以此恶业不得解脱。”


光目女又问地狱受报的情形。


她回答:“罪苦之事让人不忍言说,即使千百年也述说不尽。”


光目女听了悲伤痛哭,对着虚空说:“愿我母永脱地狱,十三岁之后不犯重罪,不再堕入恶道。十方诸佛,请哀愍我,听我为母亲发广大誓愿:若能让我母亲永离恶道及不做下贱之人,乃至不做女人、永劫不受者,我从今日开始,在清净莲花目如来的佛像前发愿,往后百千万亿劫中,一切世界三恶道的苦难众生,我都发愿救度,让他们远离恶趣,直至究竟成佛,我才成就正觉。”


光目女发愿后,听到清净莲花目如来告诉她:“光目,你能为母亲发此大愿。我观察你母亲十三岁后,舍此报身转为梵志,寿命一百岁。此后,又会转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数劫,最终成佛,广度恒沙众生。”


如是地藏菩萨在往昔久远劫中,为报母恩,发恒沙大愿,广度无边众生。


憨山大师说:“以众生历劫生死,出没六道,舍身受身,无一类而不经过,是无一类而非曾经之父母。且众生度尽,方受证菩提,故所度众生一一出苦,皆菩萨所尽孝道之心也。”


另一部《盂兰盆经》也是佛门中的孝经,此经说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以神通眼观见母亲转生饿鬼,得不到饮食。尊者就以钵装满饭去救济母亲。以业力关系,母亲无法享用,饮食还未入口就变成火炭,尊者只好回来向佛陀求助。


佛说:“你母亲的重罪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超拔,应当借助十方众僧的威神之力才能解脱。”佛教他举行盂兰盆会,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由一切圣僧共同的福德功勋,解脱母亲的苦难。


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后,母亲当天就解脱了一劫饿鬼之苦。


佛还教导: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应当为现生父母、过去七世父母,做盂兰盆会,供养十方众僧。愿现世父母寿命百岁,无病无一切苦恼,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转生人天,福乐无极。


佛说:佛弟子修孝道之人,应当念念中忆念父母。年年七月十五,为父母做盂兰盆,供佛供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


再看高僧大德的慈孝行为。


蕅益大师二十三岁时所发的四十八愿,前两愿就是报父母恩的大愿:


“第一愿,我本发心,上报慈父钟之凤生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慈父,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父恩。


第二愿,我本发心,上报悲母金大莲养育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悲母,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母恩。”


诸如此类为父母发愿文,《灵峰宗论》中收集了七种。古来高僧大德都是大慈大孝,发心救度无边的父母,永脱轮回。


后周时代,有一位唐朝宗室七岁就出家的道丕法师。在他十九岁时,他所在的长安城被战火焚烧一空,他背着母亲躲避战乱走进了华山。


当时粮食昂贵,道丕自己辟谷不食,依靠乞讨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了没有,他总说吃饱了。


有一次,母亲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抛于荒野,你能不能收回来安葬?


道丕一路赶往霍山,他捡起一堆白骨,昼夜诵经,忏悔父亲的杀业,而且祈祷说:“这堆骨头里有转动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这样一心专注地念诵。


几天后,有骷髅从骨堆里跳出,摇动了很久。道丕深信这是父亲的遗骨,就抱在怀中拿回来见母亲。


那天晚上,母亲梦见丈夫回家。第二天早晨,果然遗骨送到了家门。


后来,道丕应诏进京,美名传播朝野。


宋代长芦宗??禅师,二十九岁时觉悟到人生无常,礼长芦秀禅师出家,深得法要。


因为母亲无依无靠,他把母亲迎养到方丈东室,劝母亲念佛求生净土。过了七年,母亲念佛安详往生。


以下是一则近代陈悟证居士[35]割臂疗亲的故事。


陈悟证十二岁时,父亲出外谋生,只有她在家侍奉母亲。


有一天深夜,母亲忽然生病,不停地吐血。家里没有男子,母女俩惊慌失措。


陈悟证毅然割下手臂的肉煎汤,说是汤药,让母亲喝,当即止了血。


过去妇女都是穿长袖衣服,所以几十年中连她的儿女都不知道这件事。


1928年冬,这位童年割臂疗亲的老太太在七十三岁高龄时得了一场重病。她的儿子魏逖先居士,发心为母亲左臂燃香,祈祷母亲三业清净。


到了同月二十三日晚,老太太忽然呼吸微弱,全家人见了都围在床边一起念佛。


当年除夕,逖先居士又在右臂燃九炷香,为母亲发普贤十大愿。


第二年正月十五夜晚,逖先的妹妹也在左臂燃三炷香。十六日晨,又在右臂上燃六炷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5:25 , Processed in 0.15943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