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9|回复: 1

[大德开示]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第22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广论奢摩他22》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1-30
闻法动机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纯正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这个方面而言,能得的方便应当是完整无误前后次第不错乱的,一切都能够包含在其中的广论。
我们对广论来进行闻思,正同闻思广论的内容一样,听闻思惟之后内心得到一个正确的了解,就能够付诸行动而做观修,逐渐的证悟就可以产生的。就这个方面而言,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广论可以说是成佛的方法,而且正确无误的方法都包括在里面的。
正讲
进行到这个段落,安止跟胜观两项。现在安止里面首先基本的大纲谈到,要先生起无过失的等持,之后按照次第生起安止。要成就安止,生起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方面而言,还要系念于所缘之前怎么做,正在系念于所缘之时怎么做,后面怎么做。系念于所缘的时候,前面应该怎么做讲解完毕了。
现在是谈到了正式要专住在所缘上,怎么做实修这个部分,进行到这个段落,关于这个部分佛陀开示四种所缘,所缘的对象有四种,这是佛陀开示的。「修次中编说三种所缘。」但是根据莲花戒《修次第中篇》里面又谈到了三种所缘,上一次就讲到这个段落。
P352L10,十二分教有一个颂文,颂文里面会讲到十二分教个别是什么项目。十二分教是能诠法,它所诠释的内容就是后面要谈到的五蕴,蕴、处、界等等的内容,是所要解释的法的内容,所要解释意义的内容。能诠释的教典就是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是把它演绎开来的说法,就是把它散开来讲,十二种类型这么多。十二种类型里面就要讲到小乘的所诠宗旨是哪一些?大乘的所诠宗旨是哪一些?各自不同。
可是我翻译时,仁波切说他想起来这个颂文了,不过这十二个分教我不是非常熟悉,里面有一个是经藏;还有一个是唱颂的调子,很好听的;一个是授记,授记预言;一个是偈颂;一个是赞颂;还有一个是本生传记;还有一个是方广;因缘;抉择;还有一个是希有很奇特的;一共是十二个,我们要看一下中文里面的翻译,因为这十二个项目我不是非常的熟悉。(按:1.长行2.重颂3.孤起4.因缘5.本事6.本生7.未曾有 8.譬喻9.论义10.无问自说11.方广12.授记)
这个十二分教里面,要讲到的是小乘的教法是什么?大乘的教法是什么?各自不同,所以它能诠释的部分就十二种类型各自不同。可是就算有这么多教言,如果把佛陀所说的这些教言,散开来讲十二种类型。十二分教是指十二种类型的教法,十二种类型能诠释的方式,去说明教法的时候用十二方式去解释它。
「谓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
广大是那么多,可是如果我把它归纳起来,其实只有归纳成三种,就是后面的三种,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这三种类型了。真如是真如性,随顺真如是戒学方面的开示,这是律藏;趣向真如的部分是定学的开示,这是经藏;临入真如的内容是指慧学的开示,这是对法藏,就这三个目标。究竟的目标是内心产生慧学,但是整体来讲,佛陀的十二分教,所说的一切教法,有一些是讲戒学的实修,有一些是讲定学的实修,有一些是开示慧学的实修,虽然说是十二种类型的教法开示,不过把它归纳起来就成这三种。
三种的究竟目标是内心产生慧学,戒学目标是产生定学,定学目标是未来产生慧学,所以三个项目里面究竟目标是慧学,就是临入真如。这三项就可包括佛陀所说的一切教言,实际上目标都是在最后一项,就是临入真如,就是证悟空性,证入真如性,为了这个部分所做的开示,为了达到这个究竟的目标所做的开示。
寂天菩萨就曾经讲过了,“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悉为胜慧说。”《缘起赞》里面至尊仁波切讲过,如所有一切的开示,都是为了缘起之故所做的开示,这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些目标都放在临入真如。
在调整动机的时候,经常会念诵到种敦巴尊者所念诵的一个颂文,这个颂文的意思是讲:稀有教言为三藏,正士所传之教诫,噶当黄金之念珠,愿能利益虚空之众生。愿能像虚空一样的众生这么多,众生的数量有多少,它的利益就能有多少。稀有的佛陀之教言就是三藏,这是纯正之士他们所留下来之教诫,这个教诫就是噶当派黄金念珠的传承,希望这个传承能够利益像众生的数量有多少,它的利益就能够有多大。
这个是在上师讲说教法,正行开示之前,在调整动机的时候,都经常念颂的一个偈子,这个偈子的第一句是,稀有教理,稀有的教理是三藏,稀有奇特的教理,佛陀的教理是三藏,佛陀、薄伽梵为了利益所调伏众心续中之烦恼,把它降伏之故,所开示的方便道路,那是非常稀有,非常善巧,因此把它称之为稀有,稀有佛陀的教理就是三藏典籍。
首先所调伏众内心的烦恼,粗分的部分要把它灭掉,要先教导戒学的实修方式,透过戒学的实修方式,把粗分的的烦恼慢慢的降伏掉,之后内心就进步多了,因为不会受到粗分烦恼的控制了。这时候内心比较进步了,不会受到粗糙烦恼控制的时候,内心还会被许多比较细分的妄念所控制,心识都在妄念的散乱之中,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开始要教导经藏、定学的实修方式,就要讲解经藏,透过经藏的实修,内心又慢慢进步了,内心的力量变得很有威力了。
因为不会受到妄念的控制,在不会受到妄念的控制之下,就表示内心的威力已经很强大了,内心的威力强大的话,就是说它能够去把烦恼灭掉这个部分有能力了。这个时候就要教导他慧学,慧学是如何去证悟真实性、空性,这个慧学方面的开示要教导他,以这个方式去证悟空,能够把烦恼彻底完全灭掉。所以完全按照次第排好了,这个可以说是非常方便善巧的,因为完全已经按照次第排好了,所以称之为稀有的佛陀教理,这是三藏的典籍。
这里所谈到的,一样的,「随顺、趣向、临入真如,」这主要就是三学的内容包括在里面,意思就是指佛陀所开示的一切教言,可以归纳在三学里面。主要是将弟子内心的烦恼要灭掉的时候,一定是按照次第来的,这个次第佛陀所开示教言的时候,已经顺序都排好了,因为要把内心的烦恼要灭掉,不可能一次,一开始就完全灭掉,不可能!不可能说马上、立刻、直接把它灭掉,当然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按照顺序,有这个次第顺序存在。
佛陀所开示教言的时候,次第都已经排好了,首先戒学的时候,只能够把烦恼压伏掉,不能够把它灭掉,因为没有去分析烦恼来源之处是什么?就是谛执,烦恼的根本、来源是谛执,没有分析这个部分,也没有把谛执灭掉,所以这时候是把烦恼暂时压住而已。
之后内心力量强大,要把烦恼根本拔灭的时候,这个要靠般若、慧学的学习,透过慧学的学习,去找到烦恼的根本、来源之处是我执,找到我执之后,怎么把它灭掉呢?开始慧学的开示、讨论。所以教导慧学之后,能够连根拔灭烦恼障跟所知障,这都是在三学里面已经排好这个次第了,所以佛陀祂多么的方便善巧,祂知道对所调伏众开示的时候,要把烦恼灭掉,一定要按照次第的,不可能说一下子马上把烦恼灭掉。所以这个次第佛陀排好了,就是这里所谈到的「随顺、趣向、临入真如,」就是三学,所以「总摄一切安住其心。」
有一种方式这样做解释,就是顺真如、向真如、入真如,随顺、趣向、临入,就是顺着、朝向、到达的意思。有一种解释是,首先顺真如的阶段是开示无常、苦、空等等四谛的理论,在这个阶段四谛理论的学习,这个方面是开示是随顺真如,为什么呢?目的是内心产生出离心,同时要了解烦恼的过失,如果已经了解烦恼它是不好的,它是过失的,就能够好好的持守戒律,这个是随顺真如的阶段所做的开示。
再过来,朝向真如的时候(趣向真如,就是朝向真如),这是表示实修已经越来越高了,这个时候要教导调伏众去辨认烦恼内容,目标是为了把烦恼暂时压伏住之故,就要教导粗分无我的实修,无我的开示,所以就讲了下宗义里面所谈到的补特伽罗无我。开示了唯识宗、自续宗(派)的法无我,这个部分的开示,做这个部分的实修,如果把这部分的实修学一学的话,就能够把细分的妄念的涣散这个部分也压住了,也克服了。
「向真如」的意思是朝向它,快到了,已经向着它,面对着它,快到了,快到达了,到了没有呢?还没有呢!可是「入真如」就到达了,如果要到达入真如的话,就已经到达真如性,那是应成派所开示的法无我。向真如的意思是很靠近的,看着它了,已经要到达了。但是入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入于真如,已经到达真如,必需是应成派传轨里面所谈到的空性的内容,真如性的内容。也有这种开示的方式,这种解释的。
所以这个偈子,我们前面有配合三藏来做解释的也有,或者是配合刚刚前面讲到的解释的方式也有,两种解释都有的,两种解释也没有违背的。这是第一种。
再过去是「或缘蕴等」能够「总摄诸法,」这个「蕴等」是五蕴能够集摄有为法,有为法都能够包括在五蕴之中。「诸法」就是有若干的法,都能够包括在五蕴里面。蕴等那个「等」表示还有「处」,还有「界」。有若干的法,是指他们集摄的方式并不一样,所以把它称之为诸法,诸法是集摄的方式并不一样的,不同的方式的。
就五蕴而言,只能集摄有为法,不能够集摄一切的万法;十二处以及十八界都能够集摄包括一切的万法,它们所能够归纳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才把它称之为诸法,许多许多的法,若干的法,是指这个意思的。
因为它们集摄的方式不一样,它们集摄的方式差别在哪里?集摄法的数量也不同,就要了解一下了,五蕴它只能集摄有为法,不能够集摄无为法,十二处以及十八界能够集摄万法,就十二处而言可以包括一切的法,十八界而言也可以包括一切的法。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开示,主要是认为只有一类的心所,心所只有一个,或者说心所只有一类,只有一种类型,这种愚昧无知把它去除掉之故,就开示了五蕴,做了一个讲解。
之后又讲了十二处,十二处是要把认为色法只有一类,只有很少,只有一种类型,只有一个,或者是只有一类,就是很狭隘的一个范围。这种了解,这是一个愚昧,不是很了解、很透彻,很愚昧嘛,为了把这个愚昧排除掉之故,就开示了十二处。
十八界主要是对于神识,神识是心王,心王只有一个,只有一类,有这种想法,这种看法很狭窄、很狭小、愚昧,为了把这个愚昧消灭掉之故,也就开示了十八界。所以蕴处界的开示,各自都有它不同的必要性。
五蕴的情形,色受想行识五蕴,这其中就内心的帮助者,心识产生的时候,它帮助的眷属,譬如说有一个受蕴,就是领受的作用。心识产生的时候,帮助的方式里面,还有这一个领受者,能够去领受对象的这一点,所有的作用存在,这是一个心所了。但是不仅说有领受作用的这个心所存在,已经领受完毕之后,还有一个决断者,来决断我所领受的部分,这是好的吗?是坏的吗?不是还有一个决定者存在吗?这个是想的作用,所以还有一个心所存在呢!
所以把五蕴做一个开示的时候就会了解,原来心所有这么多,心所是有可能有很多的,一个心识产生的时候,陪伴在一起帮助它的心所,也有领受作用力的受蕴;而且领受完毕之后还有决断的作用力存在,去判断它,这个是好吗?是坏吗?有想的作用在里面存在呢!
所以各自不同作用的心所,可能会有很多,这种了解就会产生了,因此之故,要开示五蕴的内容,开示五蕴的内容谈到受蕴、想蕴等,就会把认为心识只有一个,它帮助的心所只有一个,这种愚昧无知把它去除掉。排除掉什么愚昧呢?当心识产生的时候,会认为它的帮助者、眷属可能只有一个,实际上讲起来,讲到它的眷属心所可能有好几个,不同不同的作用,各自各自都有各别各别的心所,这种了解才会产生。如果没有这种了解,会认为心识只有一个,它的帮助者心所只有一个,就看的很狭窄、很狭隘了,这了解就很狭隘了,这是一个愚昧。所以不知道一个心识产生的时候,它的眷属还很多的心所去帮助它呢!所以把五蕴讲一讲,受蕴、想蕴这些内容讲一讲,就能够把执着心识一个产生的时候,它的眷属心所,大概也只有一个去帮助它,这种无知愚昧就能够去除掉。
如果好好的去学习五蕴,色蕴、受蕴、想蕴,再过去是行蕴,一般来讲行蕴里面,我们经常谈到的心所,如果按照对法总集的传统来讲的话,五十一种心所的分类方式里面,四十九种要把它包括在行蕴里面,把它放在这个范围里面的。行蕴里面分成相应行跟不相应行,相应行蕴跟不相应行蕴。
心所如果分类成五十一种,五十一种里面的四十九种要把它放在相应行蕴之中,所以把五蕴好好的了解之后,就会对心所有一个好好的了解的。
五蕴里面谈到色蕴的部分,这色蕴只有谈到一项,色蕴。可是实际上是把所有一切的色法全部包括在色蕴里面。所以这时候可能会认为原来色蕴就只有一种,色法就只有一种类型,仅只有一种,就产生这种无知了,这种范围很狭隘的了,这是一种愚昧。为了把“原来色蕴就是只有一种类型”这种愚昧把它消除掉之故,又讲了十二处,这十二处特别是针对色蕴,把它分散开来、演绎开来所做的开示。
十二处里面,十项是属于色法,十二处就是十二项,十二项里面有十项就是属于色法,十种色法里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是属于内五色,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是外五色。外在的五色,内在的五色,这十个项目都是属于色法。
十二处开示的目的是因为讲到五蕴,把五蕴开示完了之后,认为原来色蕴就是只有一种、色法就是只有一种,可能会产生这种了解,因此就了解不是很深入了,这是一个无知了。为了把这个无知去除掉之故,针对色蕴、色法很多种,把它散开来详细的作一个解释,因此就讲了十二处。
十二处里面有十种类型是属于色法的,以这个开示,能够把执着色蕴、色法只有一种类型这个愚昧,可以把它消灭掉。
十二处分成内六处、外六处。内六处第六处就是意处,外六处第六处就是法处,这二者就不是色法了。因为其中的内六处第六处,是意处,意处当然就是心识。其次,外六处的第六处法处,法处理面也包括色法,但是也有属于心识的部分,所以不能说法处是色法,它虽然包括色法,不能说法处是色法。所以这二个不是属于色法,其他十个都是色法。
十二处是十二项,十二项里面已经有十项,是属于色法,其中的两项不是色法,十二处可以包括一切的万法。十二处怎么去包括一切的万法呢?就有这么一个问题了,我们仔细去分析一下,怎么把它包括一切的万法呢?因为一切万法都可以做为心识的对境,如果做为心识对境的话,要嘛是五种根门识的对境,要嘛是第六意识的对境。如果是五种根门识的对境的话,把它列在色声香味触,外五色里面;如果是第六意识的对境的话,那不是纳入第六处的法处之中了吗?就包括在里面了嘛!
不是认知的对境的法,不会存在的,如果是认知的法,属于对境的法,要嘛包括在五尘里面,要嘛包括在法处里面,就十二处都可以包括了。或许有人讲,十二处里面有十个项目是色法,色法怎么可以去包括一切的万法呢?刚好这十二个可以去包括一切的万法的。在开示十二处的内容的时候,从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一直到意处,然后对境的部分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还有一个是法处。这里面眼处、耳处、鼻处一直到意处,这讲的都是所依,所要依靠的处所;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对象,对象是属于所缘,所缘的对境。
十二处里面要讲的是所依靠的部分,跟所缘的对象这个部分,还缺少什么?我们分析一下就发现还缺少什么?所以还要再做说明,要做说明就要讲十八界了,十八界里面就讲神识,再加上六个神识:眼睛的神识,耳朵的神识,鼻子的神识,舌头的神识,身体的神识,跟意神识,又加上了这六个,所以就变成了十八界。十二处后面再加上六个神识,因此就变成了十八界,这是十八界开示的内容了,所以加上六个是神识的部分。
要先了解一下在讲十二处的时候,通常我们分类是这个样子:所依六处,能依六神识,所缘六种对境,对不对?所依的六个处所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还有意处,眼耳鼻舌身意处,这个是属于被依靠的处所、所要依靠的处所,依靠在这个处所上面的能依者是谁呢?所以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能依靠的是神识,神识又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的神识,耳朵的神识,鼻子的神识,舌头的神识,身体的神识,加上意的神识,又六个了。这六个是属于能依靠的部分,能依者。前面眼处、耳处是所依者、被依靠的。然后还有六个是所缘的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所缘的对境。
因此要先了解一下,十二处跟十八界彼此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讲十二处的时候,只有讲所依的六个处所、所依六处,还讲所缘六种对境,可是到了十八界的时候,又再加上六项,所加上的六项是能依者本身,六个神识加上去,变成了十八界了。为什么要讲十八界呢?我们前面谈到的,执着认为神识只有一个,只有一种类型,这种愚昧无知,要把它排除掉、消除掉之故,所以就开示了十八界。
或者我们现在先不要谈十二处跟十八界,我们先来讲眼睛的神识这个问题,眼睛的神识是因为依于所依眼根,而形成之神识,称之为眼睛的神识。所以从眼睛的神识到意的神识,就有六个神识,这六个神识,名字各自各自不同,各自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名字各自不同,眼睛的神识、耳朵的神识、鼻子的神识、舌头的神识、身体的神识跟意识的神识嘛,这个是这样讲。就是因为它各自各自配合的根门不一样,配合的根们不一样,是因为依于所依眼根,而产生之神识,名为眼神识;依于所依耳根,而形成产生之神识,称为耳朵的神识;依于所依鼻根,所产生之神识,称之为鼻神识;就这样子排列下去的,一直到第六意神识,依于所依意根,而形成之神识,当然把它称之为意神识嘛,对不对?
如果这样讲起来,前面五种神识容易了解,它的名称来源,为什么把它称为那个神识呢?容易了解,为什么?因为它是依于所依根门而产生的神识嘛!譬如说,依于所依眼根,而产生的神识,眼根很容易了解了;依于所依耳根,而产生之神识,一直到依于所依身根,而产生的神识。
这五根都很容易了解,因为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属于色法,依于这五种根门,色法的根门而产生的神识,这很容易了解了。可是最后意神识为什么称之为意神识呢?意神识称之为意神识的原因,跟前面一样,就眼神识为什么称之为眼神识道理一样的,因为眼神识是依于所依眼根,而产生的神识,所以意神识,当然是依于所依意根,而产成的神识,应该这样子解释,对不对?
前面的五种根门,所依的根门,眼耳鼻舌身都容易了解,因为它是色法,如果意识的话,是依于所依意根,所产生的神识,把它称之为意神识。意根是什么?意根会不会是色法?不是色法。意根是什么?就有问题了,意根不是色法,它是一个心识。它是什么样子的心识、什么类型的心识呢?就产生疑问了,就要把这问题解释清楚,意神识是依于所依的根门而形成的嘛!
这个意根倒底是什么?就有必要做一个了解,可是意根的了解有点困难,为了把意根倒底是什么呢,做一个解释说明之故、为了把它明白了解之故,所以就开示了十八界。
因为所依的六根里面,第六个根门是意根,依于意根才会产生神识,所以把它称为意神识,可是这个意根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要了解的话,就要详细的把它做一个解释,因此又讲了十八界的教法。其中十八界的教法里面,从眼睛的神识一直到意神识,这六种神识都详细的做了一个解释,详细做了解释。
我们看十二处里面有一个意处,第六意处。就是所缘六种对境,还有六种
所依,这六种所依的第六个所依,就是意处,所以把意处、第六意处,详细做了一个解释说明,才讲了十八界的教法。简单这样子讲,十八界的教法里面,从眼睛的神识到意的神识,加出来的六个,全部归纳在意识之中,简单来讲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不了解的部分都可以提出来发问。
要了解意处就是意根,这是一个同义词,眼处就是眼根,耳处就是耳根,鼻处就是鼻根,舌处就是舌根,身处就是身根,意处就是意根。所以六根就是所依六根,所要依靠的是六根。在十二处里面讲从眼处到意处,一共六个,这六个处都是所要依靠的部分。同样的道理,我们讲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一直到意根,这六根也是属于所依,所以叫所依根门。
十二处里面的眼处一直到意处,也是所依的部分。所以根还有处是一个同义词,所以讲眼处到意处,跟讲眼根到意根,就是同样的道理,同义词嘛!
在十八界的里面,就是把所依靠的那个部分意处,详细的做一个说明。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指把所依靠的意根,详细的做一个解释说明,这两个说法是一样的意思,所以不要错乱了。
还要补充的一点是,能依是六种神识,能依的六种神识就是眼神识、耳神识一直到意神识。我们现在讲意根,如果要去辨认意根是什么?意根就是六种神识,对不对?现在要解释,把意根做一个解释清楚,把它说明清楚,去认定到底什么是意根,如果这样问的话,请你认定一下、界定一下到底什么是意根呢?这样问的话,六种神识都是意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到意的神识,这六个神识都是属于意根,这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但是就六种神识都是意根而言,所以可以依于这六种神识,因为意根就是被依靠者,透过这个被依靠者,还能够产生神识啊!所以依赖于六种神识,依于六种神识的任何一种,而产生的心识,也称之为意神识,这一点要了解的。
或许大家会产生一个疑问,它为什么又是能依又是所依呢?从意根来讲,它是所依,它是所依靠之处嘛!但是如果要去界定,问说什么是意根呢?意根就是六种神识,如果它是被依靠的根门,依靠它会产生神识,对不对?所以依于所依的意根,六种神识的任何一种,再产生神识,那个神识就把它称之为意神识。
譬如眼睛看着桌子上面的茶杯,首先茶杯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出现在眼根上面,对不对?在眼根上面出现之后,接下来这个茶杯会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眼神识上面,执茶杯的眼睛的神识,它要依靠在什么地方呢?它的依靠之处是眼根。所以眼睛看着这个茶杯的时候,当然首先茶杯出现,是出现在眼根上面,因为出现在眼根上面,透过眼根当作一个依靠之处,所以执取茶杯的眼睛的神识,才会出现。就是说这个茶杯出现在眼神识的里面了,但是眼睛的神识上面已经出现了茶杯之后,还会出现在哪里呢?还有啊!第六意识、执取茶杯的第六意神识也会出现的,所以这个茶杯的形象,最后会出现在意神识之中。
茶杯的形象,怎么可以出现在意神识里面呢?因为它透过眼睛神识的帮助嘛!对不对?所以是不是有前前后后三个处所了?茶杯出现的地方,首先出现在眼根的上面,透过眼根的帮助,出现茶杯的形象之后,接下来就能够出现在眼睛的神识上面,透过眼睛的神识帮助之故,茶杯还能够出现在第六意识之中啊!第六意神识里面还能够出现。
靠着眼根的帮助,能够出现在眼睛的神识上面,靠着眼睛神识的帮助,就能够出现在第六意神识的上面。所以执取茶杯的第六意神识而言,它的所依靠之处是什么?所依靠之处就是执取茶杯的眼睛的神识,执取茶杯的眼睛的神识是意根,对不对?眼神识是属于意根嘛!所以前面讲了,依于所依意根而形成的神识,称之为意神识,对不对?所以第六意神识它依于意根的帮助而产生。意根是什么?举例而言是什么?就是眼识,眼睛的神识,执取茶杯的这个眼睛的神识,对不对?
第六意神识,执取茶杯的意神识产生的时候,它的所依靠之处是什么?它是不是依靠眼根呢?不是的!它是依靠眼睛的神识,之后才产生执取茶杯的意神识,应该要这样讲的。执取茶杯眼睛的神识,它依靠之处是什么?它是依靠眼根,是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意神识的依靠之处是眼睛的神识,眼睛的神识依靠之处就是眼根,它有前后前后,有这样一个关系存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第22讲

续-《●[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执取茶杯的意神识它的所依靠之处是眼睛的神识,眼睛的神识是意根,所以前面定义里面讲的,依于所依意根形成之神识,就把它称为意神识,是不是这样子讲?所以问在这个例子里面,意根是指什么?意根就是指执取茶杯的眼睛的神识,它是被依靠的处所,依于这个意根之故,才产生意的神识,有这样一个前后的关系,这样可以了解吧?
把眼睛的神识当做所依靠之处,然后还生出一个神识,就把它称之为意神识,第六意神识,因为它能够生出神识之故,当然它是意根啦!所以眼睛的神识把它当作是意根,同样的道理,根据眼睛的神识能够产生第六意神识之故,所以眼睛的神识当然当作是意根。
一样的道理,靠着耳朵的神识当依靠处,当然也可以产生第六意神识;靠着鼻的神识之故,也可以产生第六意神识。所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属于被依靠的处所,因为它是被依靠的处所之故,当然就把它称之为意根。
第六意神识而言,它不能依靠在色法上,第六意神识,不会依靠色法而产生的,不能够依靠色法而产生第六意神识,不可能的。我们讲依于意神识是依于所依意根而生出,所以把它称之为意神识,对不对?所以意神识的所依靠处的意根,就是六种神识,不能是色法,因为不会说依靠色法而生出一个意神识,不会的。
这其中前面的五个神识产生意神识,我们前面解释过了,就是眼睛的神识、耳朵的神识一直到身体的神识,产生意神识,这前面我们都讲过了。可是根据意神识,也可以产生意神识的,因为前分的意识,前剎那的意识,生出后剎那的意识,后面剎那的意神识,它依靠之处在哪里?依靠前分、前剎那的意神识,当做它的依靠之处,前分前剎那的意识,就被当做是所依靠处,就是意根。
就现在这个第六意神识而言,它的意根是什么呢?举例来讲,它的意根要说明,说明它的意根是什么呢?它所依靠的意根是什么?前分的意神识,前面剎那的意神识,当做它的依靠之处。所以前剎那的第六意神识,也是属于意根,因为它生出后分的意神识嘛!所以前面那个意神识,当然也是意根。
因此之故,世亲在《俱舍论》的根本颂文里面谈到,依于第六(意根)形成故,界的主张有十八。因为依赖于第六根门意根而形成之故,就主张、就要开示十八种,所以讲十八界的教法。
大家在学心类学的时候,心类学里面有谈到,心、意、神识,这三者是同义词。心王、心、意还有神识,这四个都是同义词。所以为什么讲到意,等同于神识,它有原因存在的。因为眼睛的神识也是意,耳朵的神识也是意,鼻子的神识也是意,舌头的神识也是意,身体的神识也是意,意的神识也是意。所以为什么讲到意等同于神识,它是一个同义词,在心类学里面有谈到嘛。所以意等同于神识,意也等同于心王,这是一个同义词。
所以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面才会谈到,依于第六形成之故,他开示了十八界,十八界就是要解释意根的问题,意根就是六种神识,六种神识都是意,神识跟意是同义词。但是意识又不一样了,神识跟意识又不相同了,意识是第六意识,因为是依于意所形成之心识嘛!所以称之为意识,意识就指第六个了。
神识不是第六个,如果讲神识的话不是说只有第六个嘛!神识跟意是同义词,但是如果意跟意识就不一样了,意识的话只有指第六意识,神识不是只有第六啊!
讲意识、第六意识的原因,是因为第六意识不会靠色法而产生,因为前面的眼识、眼睛的神识,靠的是眼根;耳朵的神识,靠的是耳根,眼耳鼻舌身,这个是色法,由这五个色法所形成的神识,那是五种根门识、五个根门识。
但是意识从何而来呢?意识不能靠前面的色法,它只能靠意而产生,靠第六个意所产生的神识,就称之为第六意识,因为它是靠第六个意,眼耳鼻舌身意,靠第六个意而产生。前面的五个神识,是因为它靠五个根门而产生,所以称之为根门的神识,五个根门的神识。如果是靠意而产生的话,就称之为第六意识,应该是第六个,所以讲神识跟意识、或者是意不相同,意的话跟神识是同义词,但是意跟意识又不相同。
现在这个段落向大家来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项一项来做说明,原因是因为如果能够把这些内容做一个了解,才能够了解为什么五蕴它是如何能够集摄有为法,十二处它是如何集摄一切万法,十八界它是如何集摄一切万法,才能够有所了解。如果有所了解,才能够进行思惟五蕴去集摄有为法的情形,这种集摄的情况才能够进行思惟。
而且了解之后,才能够去思惟。十二处是如何去集摄一切的万法,而且也能够思惟十八界如何集摄一切的万法,因为内心去思惟有为法的时候,不会千头万绪,有为法那么多千头万绪,有为法全部散开来千头万绪,心思都完全散开,所以现在对境本身已经把它浓缩了,已经可以把它归纳浓缩了。所以现在也不会散开,也会归纳浓缩,心就能够集中在一起,就能够专注而集中,这是因为对境已经浓缩、包括、集摄的缘故,所以心续本身也会收摄,也容易集中。
在收摄内心这个方面,当然有很多的帮助了,所以在五蕴能够集摄有为法的情况,好好思惟,心自然就会集合起来,不会散开会收摄,当然在成就等持上,就很有帮助。所以思惟一下五蕴包括有为法的情形,思惟十二处包括万法的情形,思惟十八界能够包括万法的情形,把这个集摄的情形,好好的思惟一下,当然心思就集中起来,就集摄了,所以在成就等持上面,就非常有帮助了。
我们课本里面谈到,352页倒数第三行,「或缘蕴等总摄诸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它当作是安止的所缘,不要向那边去想那些万法,不是想外面的那些法,而是想它是如何集摄?怎么样子集摄?把这个集摄的情形,专注在集摄情形上面,好好思惟,心识就收摄起来了,所以把它当作是修安止时的所缘。
第二个所缘对象这里谈到了「或缘蕴等总摄诸法」,这个是讲对象本身具有集摄的能力,具有这种总摄能力的对象,我缘取它之后,心也能够达到集摄的效果。譬如说有一些法,并没有集摄能力,没有集摄能力的法,譬如说瓶子、柱子,它没有集摄其它法的功能,可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却有集摄其它法的功能。因为它具有这种能力之故,把它当作一个有法、当作一个对境,我的心缘取它,安放在它上面的时候,心系念于这种所缘对境的时候,心也集摄了,会有这种利益,有这个帮助的,所以把它当作是所缘对象,这是一种。
再过来,让我们产生强烈信心的对象,对我们内心的收摄,也有帮助,我们对他有虔诚信心的这种对象,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对象,来成就安止,这种情况也有的。课本里面所谈到的「或于见闻诸佛圣像安住其心。」这个是令我产生强烈信心的这样一个对象,会把我内心的妄念、散乱这些全部收摄起来,因此在安止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的心神全部放在那里,让我产生一个强烈的信心,所以我的精神全部放在对象上面,心当然就收摄起来。
譬如整天读一读密勒日巴的传记,读完之后,在一天两天三天里面内心所想的全部都是密勒日巴,自己的精神全部专注在密勒日巴身上,因为对他的信心非常强烈,有这个情况,就是我产生强烈信心的这种对境。或者是让我产生强烈清净心的这种对境,他也有一种能力、他有一种作用力,就是让我的精神能够收摄、能够集中,也有这种作用力存在的,所以运用这种对境,也可以来成就安止。这就是我们课文里面谈到的「或于见闻诸佛圣像安住其心」。
之后谈到「其于蕴等住心之法,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次于五蕴渐摄有为,即缘五蕴任持其心。」任持其心,专住其心的意思,这个是表示,前面谈到的还不是非常明白清楚,前面谈到「或缘蕴等总摄诸法」就这个前面介绍了,不是很明白的讲解,就第二项的部分,所以现在至尊仁波切又把它再做一个明白的解释,就是五蕴去总摄诸法、去总摄有为法是什么样子?「蕴等住心之法」,是什么样子来实修的呢?当然就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五蕴进行集摄有为法,它怎么个集摄?这个要先了解,了解之后再做思惟,心思就不会散乱、不会散开了。
已经了解之后进行思惟它总摄的情况,总摄完毕之后,心专住在五蕴上,缘取而专住,这个时候当然心思不会妄念、涣散、分散了,这个时候把能集摄者,缘取能集摄者,做为所缘的对象之后来专住、安住在上面。
所以就对境而言,具有总摄的能力,不必去思惟对境它总摄了哪些法,这个应该是还没有缘取对境之前,前面要先了解的,所以「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嘛,这个要先学习、先了解一下五蕴集摄一切有为法的情形,这个先了解一下。
了解完毕了之后,思惟五蕴去总摄一切有为法的情形,一切有为法的情形已经总摄完毕了之后,心应该是专住在总摄者,就是五蕴,所以缘取五蕴之后,心专一的安放在上面。
我们的心首先是缘取一切的有为法,这时候是散乱妄念很多,有为法全部可以归纳在五蕴里面,对不对?所以把缘取有为法这些千头万端之心续,全部放到缘取五蕴之心里面去,因为五蕴可以包括一切的有为法,不是吗?等于是心思完全聚拢起来,完全收摄起来,千头万绪这些散乱之心,全部放在缘取五蕴之心上面,心就收摄了嘛!所以把一切的有为法,千头万绪集摄在五蕴的情况,要先做一个了解,之后再去思惟它集摄的情形,集摄完毕之后,能集摄的是五蕴,心就专住在五蕴之上,缘取而一心专住,缘取五蕴之后,「任持其心」是心专住于所缘五蕴上面。
举个例子而言,如果第一个银行放一点点钱,第二个银行放一点点钱,第三个银行放一点点钱,第四个银行放一点点钱,要算一算自己有多少钱的时候,就非常辛苦了,因为每个银行都要想一想。或者说跟这个人借一点钱,跟那个人借一点钱,跟第三个人借一点钱,要想一想我到底欠了多少债务,喔!很麻烦,因为要想很多人。现在把所有钱放在一个银行里面,那不是很容易了解吗?因为所有钱就放在一个地方嘛!这样是不是心就集摄过来,是不是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3:27 , Processed in 0.13414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