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风词 于 2013-11-3 21:08 编辑
著名画家郭关“儒释道与古琴美学”国学讲座 2013年7月7日下午三点,著名画家、古琴家郭关先生应三镜书院之邀,举行“儒释道与古琴美学”国学讲座。郭关从古琴的历史渊源、基本构造讲起,普及了古琴与古筝的根本区别,让听众对古琴的形制有了清楚的认识。 郭关先生开始先从儒家思想对古琴美学的影响讲起,提出“琴者、禁也”突出代表了儒家音乐思想,儒家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古琴在儒家的立场被赋予治国、平天下的要义,所以强调古琴经世致用的功用成为儒家古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琴者、禁也”的命题中,郭关还介绍了在古琴演奏中古人对演奏者所要求的多种禁忌;接着介绍了“中和”“平和”被在儒家思想中作为古琴的审美标准;郭关先生还从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对自然山水琴曲的审美影响,还从儒家“诚”的哲学范畴讲解对琴人、琴学的影响,在这一段儒家思想对古琴美学影响的介绍中,郭关演奏了古琴名曲《流水》并讲解此曲的意境及技法,郭关先生认为此曲是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想的体现,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也是儒家“诚”的哲学思想体现。 接下来郭关讲解了佛家思想对古琴美学的影响,讲述了佛家琴史、琴人及琴事,重点讲解了《枯木禅琴谱》中“以琴理喻禅”、“以琴说法”的琴论都是“攻琴如参禅”的体现,讲解理论后郭关先生念诵了《普庵咒》咒语,并演奏了这首佛家的代表琴曲《普庵咒》。 在讲解《普庵咒》意境及技法后,郭关讲述道家思想与古琴美学,认为道家推崇“淡兮其无味”的音乐审美观,使得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成了古琴音乐审美中的重要特征,“心与手忘,手与弦忘”成为古琴演奏的追求求,并从《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思想中提出音乐审美主体应忘掉自身,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在此段讲解后,郭关演奏并讲解了琴曲《平沙落雁》《神人畅》,并从道教科仪中的原始巫舞痕迹的角度讲解了琴曲《神人畅》的渊源。 最后在提问互动环节,郭关先生解答了众多观众有关古琴知识的提问,历时三个小时的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郭关先生的这次讲座从美学理论的高度让听众了解了古琴美学,更从实际的演奏实践上给听众作了示范,让听众对古琴美学有了一定理解。 郭关简介:一九七六年生于湖南,画家,古琴演奏家。道教祖庭龙虎山传度道长。曾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作品涉及绘画、音乐、书法、装置等领域;晓音律,好古琴,自小随祖父习琴,后随龚一先生习琴,喜操《幽兰》《广陵散》,通斋醮科仪、符箓禁咒,曾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著有《郭关诗文集》《郭关禅画》《郭关诗画集》《郭关古琴》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发表于各大媒体,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