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1|回复: 2

[佛学百科] 佛法(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有没有起源”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了。佛陀讲:看不到众生的生命流有起源。对于佛陀的这一答案,相信上帝创造生命的人也许会感到奇怪。
不过,要是你问他:“什么是上帝的起源?”他会毫不犹豫地答覆:“上帝没有起源。”而且不会对他自己的答案感觉奇怪。
佛陀说:“比丘们啊!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也看不到有众生为无明所蒙蔽并为贪爱的桎梏所羁绊而飘泊轮转的起源。”
谈到生命相续的主因——无明,佛陀进一步说:“比丘们啊!看不到无明有这样的起源:在这之前没有无明,在这之后才有无明。”看来也无法说在某一个确定的起点之前,世间没有生命。
这就是苦这一圣谛的简短函义。明白了解这第一圣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佛陀说:“见到了苦的人,也见到了苦的生起,也见到了苦的止息,也见到了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不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那样,这苦的一切,丝毫也没使佛教徒生活得忧郁或悲哀。与此相反,真正的佛教徒是众生中最快乐的。
他既无恐惧,也没有忧愁。他总是宁静安详,不为变迁或灾难所烦恼或沮丧,因为他如实洞察事物。
            
佛陀从不抑郁或悲伤,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赞扬他“经常笑容满面”。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佛陀的容颜永远是快乐、宁静、满足和慈悲,绝看不到一丝痛苦或受难的痕迹。
佛教的艺术、建筑和寺院,从来不曾给人以悲戚阴森的印象,只有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犍陀罗国及中国的福建两地,有佛陀修炼苦行的像,容貌枯槁,胁骨尽露。但这些是佛陀得道之前修炼苦行的像。佛陀得道后就谴责这种极端的苦行。
虽然人生是有苦难,但佛教徒不该因此而忧郁不快,也不应为之生嗔或失去耐性。根据佛法,“嗔”或恨是人生首恶之一。
嗔是“对众生、对苦难、对与苦难有关的法排斥、厌恶、嗔恚。”嗔的功能是为不快的心境及不良的行为打下基础。因此,忍受不了苦难是错的。
对苦难不耐烦或生嗔恨,并铲除不了苦难。相反,只会增加你的困扰,并使逆境更趋恶化与可恼。这里需要的不是愤怒或不耐心,而是要了解苦难是如何发生的和如何从中解脱;然后运用智慧、决意、坚韧、勤奋地去做相应的处理。
有两部古老的佛典叫做《长老偈》与《长老尼偈》,其中充满了佛陀的男女弟子们的快乐心声;他们遵循佛法找到了人生的宁静与快乐。
憍萨罗国的国王有一次告诉佛陀说:“世尊的弟子们,完全不像其他宗教的信徒那样容貌枯槁、粗糙苍白、消瘦孱弱、神情萎靡。
世尊的弟子们,欢欣鼓舞,意志昂扬,诸根怡悦,无所忧虑,温良宁静,心情愉快犹如瞪羚,享受着精神生活的快乐。”
那国王又说,他相信这种健全的气质是因为‘这些可敬的比丘一定都已亲身证实了世尊所说法的重大而圆满的意义。’
悲戚、苦恼、排斥、厌恨、郁闷、愤怒等心态与佛法背道而驰,是亲证四圣谛的障碍。此外,这里应该记住的是:七觉支之一的喜觉支,是一种证见涅槃所必须培育的主要品质。
第二圣谛——集谛,它是指苦生起的原因。下面关于这一圣谛的最通俗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分析,在巴利语原典的很多地方都可见到:
   
“诸比丘!什么是关于苦的第二圣谛——集谛呢?就是那种‘渴爱’,这渴爱造成‘再生’与‘来世’;这渴爱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
这渴爱随时随地追寻新欢。这渴爱包括感官享受的渴求(欲爱)、生存的渴求(有爱)、灭尽的渴求(无有爱)。”
      
以各种形式表现的这一渴爱或欲望、贪婪与爱求,就是生起一切苦及使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
但不能将这渴爱视为最初的因,因为没有最初因的可能,按佛法来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苦之根源的这一渴爱的生起,也是依靠着其他的条件。
这条件就是感受,而感受又依靠触,触又依靠六处,六处又依靠名色,名色又依靠识,识又依靠行,行又依靠无明,这样辗转相依,即构成十二缘起支。
      
因此,渴爱并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却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就在巴利语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谛的定义中,
同样给渴爱以首位,还包括了其他的烦恼不净法。必须牢记:这渴爱的核心就是因无明而生起的虚幻的“我”这一见解。
   
在此,渴爱一词不仅包括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着,也包括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执着。
根据佛陀的分析,世间一切困扰与纷争,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与国间的战争,没有不是由于这自私的渴爱所引起的。
从这一观点看来,一切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根本症结,都是这自私的渴爱。大政治家们力图仅从经济与政治的原委去谈论战争与和平,去解决国际纠纷;
只触及问题的表面,从不深入到根本症结。正如佛陀对罗吒波罗所说,“世人总感不足,孜孜不息地追求,就成了渴爱的奴隶。”
人人都会承认:世间一切恶都是自私欲望所生,这并不难懂。但是这渴爱如何能产生再生与来世,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问题了。
就是这里,我们必须探讨与第一圣谛相应的第二圣谛中更为深奥的哲理。此外,我们必须对业与再生的理论要有些概念。
   
从有情赖以生存的“因”或“缘”来看,共有四食:一、一般的物质食物(段食);二、感官与外界的接触(触食);三、思或意志(思食);四、心(识食)。
‘食’(ahara)这一词,是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根据经教法的解释,段食维持色身;触食维持感受;
思食维持三界轮回,因为业即是思,而又是业(思心所),导致有情不断投生于三界生存地。心(识食),则维持名色法。
根据论教法,段食维持身体里由四种因产生的色法,这四种因是: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
而触食、思食、识食,则维持一切与它们俱生的名色法。有三种道德素质:善、不善、无记。属于色法的段食,是无记法,即非善、非不善。
触食、思食、识食这三种名食,则可以属于善的道德素质,也可以属于不善,也可以属于无记。
思食,就是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繁衍滋长的意志。思食是造成生命延续的根本,以善业或恶业推进生命向前。
思食就是思心所,正如佛陀下的定义,思就是业。佛陀说:“懂得思食的意义,就能懂得三种渴爱的意义。
哪三种渴爱?(1)感官享受的渴求(欲爱),(2)生与存的渴求(有爱),(3)灭尽的渴求(无有爱)。”
这说明,思、思食、业等术语所表明的都是一回事,都表示我们内心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日益繁衍滋长、求积聚的欲望。
这就是苦之生起的原因——思心所(业),这属于五蕴中的行蕴。这里是佛法中最重要的精髓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细心地记得:苦之生起的原因或种子,只是在苦的本身之内,而不在外。
我们也须同样地记得:苦之止息或苦之毁灭的原因或种子,也是在苦的本身之内,而不在外。
在巴利语原典里,时常可以看到一条人所熟知的公式:“凡有因、有缘、有生起之法,也必定有灭法。”
任何众生、事物或系统,凡内在、外在有生起,或从无到有者,其内在、外在,也必含有自灭的本质。
因此,苦(五蕴)之内,有其自行生起的本性,也就含有其自灭的本性。在讨论第三圣谛──灭谛时,还会再次谈到这一点。
   
巴利语kamma业,其字义是 “做”、“动作”。但在佛法关于“业”的理论中,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仅指“有意的行为”,而不泛指任何行为。
没有许多人误用或滥用来表示业的效应的意思。在佛法中,“业”字决没有“业的效应”的意思;业的效应,叫做果报。
   
与欲望可以有相对的善或恶一样,业(思心所),也一样可以有相对的善或恶。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
思或业无论善恶,结果都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继续向前的力量,一种向善或向恶前进的力量。这一种力量,无论善恶,也是相对的;
而且存在于生死轮回之内。阿罗汉虽有活动或作为,但不积聚业。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我”见,没有烦恼和不净法,他已不再生。
业的理论,在我们心中不应与所谓“道义”或“奖惩”之说混淆。道义或奖惩的观念,是由于相信有一名至高无上的大自在天(印度教信奉的神,相当于基督教的上帝)而产生。
那万能的神灵,君临众生,制定法律,裁判是非。 “正义”一词,意义含混,也很危险;用“正义”之名的所作所为,对人造成的危害,大于其所造的福。
业的理论是因果法则的理论,这是自然律,与正义或奖惩的观念毫不相干。每一个有意的行为,一定会产生其效应或结果。
善举造善果,恶举造恶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力量,对你的行为举动加以裁判后所施于你的正义或奖惩,而是这些行为举动的本性所致,是其本身的法则。
这一点还不难懂,难懂的是:根据“业”的理论,有意行为的效果,甚至在人们死亡后,是怎样仍在未来世展现的。
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依据佛法解释一下,死亡倒底是什么?任何有情众生,只是身与心的力或机能的综合而已。
我们叫做“死”的东西,只是身体机能在这一世停止了而已。随着这身体机能的停止,这一切的力或机能,是否也全部停顿了呢?
佛法对此的回答是:“不是!”要生存、要持续、要繁衍的意志、思愿、欲望或渴爱等,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它推动整个生命和整个存在,甚至整个世界。
这是世上最强大的力量,根据佛法,身体机能活动停顿——死亡时,这力量并不因此而止息,而是以另一形式再次呈现,造成称为再次出生的后有。
这里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自我’或‘灵魂’这一永恒不变的实体的话,那么这个在死后仍能后有、仍能再生的是什么呢?
在继续讨论死后的生命之前,值得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今生是什么以及今生是如何持续的。
我们已一再重复所谓的生命,只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综合,只是一种身心机能的组合。这五蕴时刻在变,下一刹那与这一刹那是不同的。
每一刹那生起、灭去,又生起、又死亡(死亡)。佛陀说:“诸比丘!五蕴生起、变坏、死亡的同时,每一刹那你也生起、变坏、死亡。”
就这样在今世的一生当中,我们在每一个刹那里,都在重复生与灭、生又死、死又生,而我们依旧继续存在。
假如我们能够理解,在今生中没有‘自我’或‘灵魂’这一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能继续存在的话,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理解,在身体机能活动停顿之后,这力量没有什么‘自我’或‘灵魂’,也仍然能继续存在呢?
   
物质的身体,在不能够再活动的时刻,业并不随之而消失,而会继续形成另外一种形态,我们称之为另一种生命。
儿童的身心机能都非常娇嫩和弱小,但仍孕育着成为发育完全成人的势能。构成所谓众生身心的业,也同样孕育着形成新的色身、并逐渐成长,乃至发育完全的力量。
   
因为这里没有永恒不灭的实体,所以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过度到另一刹那。因而很明显的,就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过度或投向来世。
这只是一个刹那变化而相继不断的过程。实话实说,这过程只是运动而已,就像一朵彻夜长明的灯焰。那灯焰从初夜到天明,既非同一灯焰,也不是另一灯焰。
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六旬老翁。当然这六旬老翁,与六十年前的稚子不会一样,可他也不是另外一个人。
同样地,一个人在此地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生了下来;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仍是同一过程的继续。
死与生的差别,只是前后两念顷间的差别而已:今生的最后一念,就是构成来世最初一念的条件(缘)。
这来世,实际上仍是同一过程的今生的延续。就在今生中,也是如此:此一念,就是构成下一念的条件。
因此,从佛教的观点看来,死后再生并不神秘,佛教徒对此从不担忧。只要求生、求存的这一渴爱存在,那相续的轮回就会继续下去。
只有用照见实相、四圣谛的智慧(修观禅而证得的十六种观智,包括能断烦恼的道智),将其动力——那渴爱切断了,这生死轮回才能停止。
发表于 2013-9-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8:56 , Processed in 0.12656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