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5|回复: 2

[大德开示] 观禅简介(续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不善心所:1.贪:伦理学上的意思指贪心,而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的黏着于物,有时称为渴爱,或称为贪欲,有时又称为爱染。
2.嗔:伦理学上的意思指憎恨,而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的强烈负面反应。有两种嗔,即嗔恚和害心。
3.痴:指愚痴,或指无法了解、了知四圣谛,痴又称为无明、无智。这三种称为三不善根,因为它们是所有恶行的根源。
4.邪见:指对事情的错误看法,如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善为恶、视恶为善;或否认因果业报等。
5.慢:指自大、自负或错误的判断,它错误的认为名色是我;或根据一个人的身份阶级,来判断对方是高贵或卑贱的。
6.嫉:指妒忌或不认同,或无法赏识对方,无法祝贺他人的成功。7.悭:指自私、吝啬、小气,不愿与他人分享。
8.恶作:指担忧、焦虑;为已做错的事及当做而未做的事,感到过度焦虑。有两种错误:即已做的罪行和未做的善行。
也有两种表达的方式,即‘我已犯下某罪行’和‘我尚未做某善行’,例如:慈善、美德等。
所以,谚语常说:“愚人总是在事情发生后才计划。”因此,恶作有两种:即疏忽之过失和违反之过失。
9.无惭:指无耻。当一个人将犯下过失时,没有羞耻的感觉,例如:‘如果我这么做,我将是不洁、堕落的。’或‘某些人和天神将可能知道此事。’这种人是无惭。
10.无愧:视下列四种怖畏为无物——自责的怖畏,如:‘我是愚蠢的;我做错了等等。’
他人责备的怖畏。刑罚的怖畏,指害怕在今生遭受统治者的处罚。恶趣的怖畏,指害怕来世生在恶趣,遭受处罚。
11.掉举:指散乱心。心不平静,如被风吹起涟漪的水。
12.昏沉:指心的怠惰。亦即心识,对所缘(目标)不清楚。
13.睡眠:指心所处于昏沉状态,亦即每个心所,已蒙昧不清,例如触、受等不清楚。
14.疑:指困惑,亦即不相信‘应该相信的事物’。以上十四种心所,称为恶生或不善业。
(四)善心所:1.无贪:指心的公正无私,它又称为出离界和无贪欲。

2.无嗔:在伦理学上的意思指友善,或指纯净的心。又称为无恚和慈。

3.无痴:指如实知见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慧、明,又称为正见。
以上三种心所称为三善根,因为它们是所有美德的根源。
4.信:指信仰其所应信者,这种信又称为净信。近因是当信之事,或听闻正法等,它是初果须陀洹的素质。

5.念:指对善事保持正念以免忘失。它又称为忆持,又称为勤勇。
7.惭:指虚心,亦即在做坏事时,因怕被人知道而感到羞耻因而犹豫。
8.愧:指谨慎,亦即在做坏事时,因自责的怖畏,他责的怖畏,刑罚的怖畏,和恶趣的怖畏,因而犹豫不前。
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现起是退避诸恶;
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佛陀称此二法为世间的守护者,因为它们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9.舍:指心的平衡,乃谓心既不黏着于物,也不拒绝外物。在四梵住中,称为舍梵住;在七觉支中,称为舍觉支。
10.身轻安:指心所的沉着、冷静。

11.心轻安:指心的沉着、镇静,亦指心所处于静止状态、是冷静的,因为此时的心所没有三恶法,三恶法使人厌恶行善。
这两种轻安各自的特相,是平静心所与心的不安;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现起是心所与心的安宁冷静;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烦躁的掉举与恶作。
12.身轻快:指心所的轻快。
13.心轻快:指心的轻快,亦指心所变成轻快,因为此时的心所没有恶法,恶法使人厌恶行善。
这两种轻快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沉重;现起是心所与心不沉重;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沉重的昏沉与睡眠。
14.身柔软:指心所的柔软。15.心柔软:指心的柔软。
这两种柔软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对目标无对抗;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僵硬的邪见或我慢。
16.身适业性:指心所的适于运作。17.心适业性:指心的适于运作。
这两种适业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取某所缘为目标;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适于作业的其余诸盖。
18.身练达:指心所的熟练。19.心练达:指心的精通、熟练。
这两种练达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之疾病;现起是心所与心无残缺;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健全的无信等等。
20.身正直性:指心所的正直、公正。21.心正直性: 指心的正直。
这两种正直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
现起是心所与心不狡诈;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正直的虚伪、欺诈等等。
22.正语:指不说四种不善的言语:即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23.正业:指正当的行为,意指不做三种有罪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
24.正命:指正当的生活,刻意远离邪命,如:买卖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麻醉品、武器、奴隶、供屠宰的动物。
这三者又称为三种离心所,是刻意远离语言、行动与事业上的恶行。对于世间心,只有当有机会造恶,
而刻意克制自己不犯时,离心所才会生起。在没有机会造恶的情况之下不造恶,那并不是远离,而是纯净的德行。
25.悲:指同情、怜悯、悲悯,或希望去帮助那些在苦难中的人。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见他人之苦;
现起是不残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见到受尽苦难的有情没有依归。当能去除残忍时此悲即已成功,若导致悲伤则已失败。
26.喜:指赏识、随喜、恭贺,或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欣喜。其特相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
现起是去除厌恶;近因是见到他人的成就。当能去除厌恶时,此喜即已成功,若导致同欢同乐,则已失败。
有四种对诸有情的态度称为无量,因为它们能以一切有情作为对象,所以拥有无量的潜能。
此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它们又名为四梵住。虽然四无量心是对待有情的理想态度,但只有悲与随喜两者,被列入无量心所当中。
这是因为,慈是无嗔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而舍则是中舍性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
无嗔并不一定会呈现为慈,而是也能够以其他的方式呈现。但当慈生起于心中时,它一定是无嗔心所。
平等对待众生的舍无量心,与中舍性心所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色法:四大种——此处,大种是指大的生长。1.地:指扩大的元素,意即物质的基础或基本原理。
地大的特质,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如硬、更硬;僵硬、更僵硬;软、更软;柔软、更柔软等等。
2.水:指凝聚的元素,意指物质的凝聚力。物质藉着凝聚力形成团状、大块、块状。很明显的有好几种凝聚。
3.火:指暖、热的元素,意指使物质燃烧、发热、成熟的力量。这种使物质成熟的特质有两种:即令热,令冷。
4.风:指移动的元素,意指有推动、支持的力量。风的特质有:支持、推动、运送、震动、扩散等等。
   
所有有形状的事物,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生。或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所有的事物都是组合而成。
六根:根,指识所产生、生起、发展的所在及其依止处,所有的心识,都依止这六根而产生。
1.眼根:指在眼球内的知觉器官,眼识在此产生。眼识指观看各种不同颜色、外观、形状等等的能力。

2.耳根:指在耳内的知觉器官,耳识在此产生。耳识指能听各种声音的能力。
3.鼻根:指在鼻内的知觉器官,鼻识在此产生。鼻识指能嗅闻各种气味的能力。
4.舌根:指在舌表面的知觉器官,舌识在此产生。舌识指能品尝各种味道的能力。
5.身根:指身体本身的知觉,亦即遍及全身内外,从头到脚。触识在此产生。触识指身体接触外物的感受能力。
6.意根:又成为心所依处,其特相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作用是作为此二界的依处;
现起是支撑此二界;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业生四大元素。它位于心脏里的血,受四大元素所支助,以及由命根色所维持。
两种性根色:有女根色与男根色。这两根各自的特相是女性与男性。它们各自的作用是显示‘她是女性’及‘他是男性’;
各自的现起,是女与男特有的色身、特征、行为及工作之因。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业生四大元素。
这两种性根色分别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如同身根遍及整个身躯,从脚底到头顶,里里外外。由于他们显著的男性和女性的特征,要分辨两者是很容易的。
命根色:指生命,也就是生命力,意指支配由业力所生成色身的生命力,使色身保持鲜活;
正如水池中的水,使水中的莲花免于枯萎、凋谢。通常用来表达的言词,如:‘某人活着’或‘某人死了’,只是用来叙述命根色的存在或不存在。
当某种特定形式的生命永远止息,我们会说:‘某生物死了’,或:‘某生物活着’,只要他仍以某种特殊形态活着,命根色就充满他全身。
食色:指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用以供给或促进色身的成长。正如泥土中的水,或从空而降的雨水,滋润着树木、植物;
或只是促进他们的生长,或使他们肥沃、增长和长久存活着。同样的,这种食色滋润着我们的色身,或帮助我们的色身成长、丰腴。
我们的色身,是由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火界或温度)、食生色所成,食色是命根色的主要支持者。
为了获得每日的食物,人们在世界上承担各种不同的工作,这被称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者生计。  
四境色——指四种感官领域,五官的感觉领域及其对象。1.可见色:指可见的颜色或各种不同物体的形状。
  
2.声:指声音本身的质。3.香:指香味或气味的质。4.味:指味道或可品尝的质。此处并未提到触或可触知之物,因为当它在四大种中。
触有三种,即地触:指可扩展的有形之物;火触:指可触知的温度;风触:指可触知的风。
四种境色加上触,我们总共有五种感官领域。可见色是眼睛的所缘境;声是耳朵的所缘境;香是鼻子的所缘境;味是舌头的所缘;而身体则是触的所缘境。
  
空界:指空间的要素。在一堆沙里,在沙的每个粒子之间有空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有多少沙粒在沙堆里,就有多少空间在里头。
而且,我们也能区分沙的粒子。当沙堆被破坏而沙粒分散时,此时围在沙堆的空间也消失。
同样的,在非常坚硬的石头、大理石、铁块和金属块中,有无数的原子和粒子,这些原子和粒子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空界。  
微细的原子等还可分成最微细、最小的色聚,在一粒色聚里至少有八种色法,即四大种和色、香、味、营养素。
而每一组色聚,都被在它们之间的空界所区分开。因此,至少有和那色聚一样大的空间。
由于这些空间的存在,所以石头和铁块可以被分离,可以被切成碎片,可以被击碎成灰尘,或者可以将它融化。
两种表色:表色指沟通的方式,或指用来表达意愿、意向或目的的符号,或人与人之间,借以互相了解的符号。
一、身表:指透过身体特有的动作,让他人得以了解其意愿或目的。二、语表:指透过话语中的声音,让他人得以了解其意愿或目的。  
那些无法窥知他人之心的人,透过使用这两种表色(沟通的方式),得以得知他人的意向、目的、意愿。
这两种表色,不但用来让彼此了解对方的目的、意图,而且当行走时等,依照某人的意志,用来移动身体的部位;也用来默记,读取自我等。
三种变化色:又称为三种适应性,或指色法的特殊情况。 一、轻快性:指物质的轻快性。二、柔软性:指物质的柔韧性。三、适业性:指色法的适应性。
当四大之一不调时,身体任何部分的其余三大,也会不均衡。这些身体部位在做某种工作时,不如往常般轻快,而是变得沉重和笨拙;
他们不再柔软如昔,而是变得坚硬、粗糙和僵硬;当他们依照自己的意志移动时,他们不再如往常般柔软,而是变得行动困难并且紧绷。
同样的,当四大不调时,在说话时,舌头、嘴唇不再依照人的意志是柔软的,而是变得坚硬和僵硬。
当四大调和而身体健康时,色身即具有这些特质,即轻快性、柔软性和适应性,所以这三种称为变化色。
四种相色——相色指明显的特征、特色,藉着这些特色,我们得以知悉一切色法、心法是无常的。
一、积集聚:指集成和持续的集成。前者被称为最初的集成,后者被称为随后的集成。
二、色相续:指色法的持续。从随后的集成的停止,到色法的坏灭,其间,色法持续着生灭。
此种色法持续的状态,称为相续或转起。色法的生起,以三种名称来叙述,即最初的集成、随后的集成和相续。
三、色老性:指色法变老、衰退、成熟的状态,亦即成熟、衰退、老迈、腐败或者败坏的状态。
四、色无常:指非永久性、死、终止、止息、破碎或消失的状态。
一棵植物有五个时期,即:最初的生成时期、随后的集成时期和相续时期、衰老时期和无常时期。
首先是这颗植物的产生;之后,一天天慢慢成长;在停止成长后,此时,这棵植物已达完全成长的状态;
接着,这棵植物开始衰败;最后,这棵植物消失了,什么也没留下。此处,色法的主要产生期,称为生长期。
渐渐成长的时期,称为集成期。当他们处于完全成熟的状态,称为相续时期。然而在这三期中,有刹那腐坏和刹那死,但它们都不明显。
当这颗植物逐渐衰败时,称为老年期,在衰败时期,有刹那生和剎那灭,但它们也是不明显的。
植物的死和它的构成要素的消失,称为无常时期。在我们所谓的死的期间,还有刹那的生、刹那的灭,但它们无法被肉眼窥见。
以上所区分的五个时期在此处说明,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四相色的观念。以相同的方式,我们可将一棵果树分成枝条、叶子、芽、花和果五个时期。
因此,一个水果可以分成五个时期:出现的第一个时期,成长的第二个时期,住(持续)的第三个时期,成熟和腐烂的第四个时期;
以及从树枝掉下来,或完全毁坏,或最后消失了的第五个时期。正如在植物的生命中有五个时期,所有的生物亦有此五个生命期。
众生有他们身体的部位,有他们的活动或身体的行动,例如去,来,站,坐,有言语、思想。在每种行为中可发现开始、中间、结束等过程。
四种色法的产生,是指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火界)生色、食生色。
一、业:指过去世所造善和恶的行为。二、心:心和心所。三、火界:指热和冷的两种状态。
四、食物:指两种营养素。内部的营养从受胎时获得;而外面的营养可从食用的食物中获得。
在二十八种色法中,其中六根色、两种性根色、命根色,共九种是由业生色所产生;身表色、语表色,由心生色所产生。
声音,由心生色和时节生色所产生。三种变化色,由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所产生。
在剩下的十三种色法中,除了衰败和无常,这十一种包括四大种、营养素、颜色、香、味、空界、集成和相续等元素,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产生。
这十一种总是个别的与现象界的四类有关,此四类亦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产生。任何现象均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组成,
色法亦由上述的四个原因所组成,组成八、九种等等色法,而且每组均被称为色聚。
至于两个显著的相色:腐坏(老朽)和无常,他们被排除在由上述四种原因所产生的色法之外,因为它们是色法的破坏者。  
由于涅槃不在‘生’的范围内,所以它不需要任何创始者;因为涅槃不会老死,所以也不需要保养,故知涅槃是无为法。
除了涅槃,无论心法或色法,全部在生、老(衰败)和死的范围内,因此属于有为法,而且是被组合的事物。  
在上述的四个原因中,已经处理了有关色法的部分,业只是一个创始者;而心仅仅是刺激者。
色身在成长和住的过程中,以火大(温度)和营养素来维持生命。如果后两者的能量到了尽头,前两者也不能再运作,而且四者同时停止。
以树为例,种子只是他们的起因。他们生长、发育,并且藉着泥土和水来维持生命,如果缺乏这两个要素,种子的生命力也跟着他们消失。
而人的色身彷如这颗树;业则如种子;火大(温度)则如泥土;营养素则如雨水,在适当的季节定期下降;心则如空气和太阳的热,两者皆为来自外部的支持者。  
关于心和心所的起因,有三件事物导致其产生,即:过去的业,能缘的根和所缘境。前者彷如树的种子,能缘的根则如泥土,而所缘境则如雨水。
至于善、恶、无记的心法的产生,有两件事是必要的,即:能缘的根和所缘境。然而,对于善心所的产生,如理作意是必要的;
至于不善心所的产生,非如理作意也是必要的;而有知觉作用的无记和善心所的产生,有同样的原因,均需如理作意。
有两种识称为转向心,如果他们在善心所之前,他们有与善心所相同的起因;如果他们在恶心所之前,他们有与恶心所同样的起因。
当看见一个人,如果能理智的思惟、作意,则能产生善的意识;如果无法理智的思惟、作意,则产生恶的意识。
并没有特别纯净的外境,能促使善的或恶的意识的产生。心路历程可以一艘船来譬喻,转向的心仿佛舵手,因此善或恶的意识的产生,完全操之于心的转向。
种子之于树,亦如‘作意’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泥土之于树,亦如六根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
而雨水之于树,亦如所缘境之于善恶意识的产生。现在,我们将以另一种方法阐述‘因’。
  
六种意识中的每个意识,都有四个生起的因。眼识的生起需要眼根、色尘(所缘境)、光明、作意,这四个生起的因。
在这四者当中,作意是指转向的心,指心朝所缘境的过程。除非有光,否则眼睛将无法看见外物,也没有认知的过程。
眼根,即是眼睛内部的眼净色。色尘,是指视觉的对象,即颜色所缘境。
耳识的生起,需要耳根、声尘、空界、作意,这四个生起的因。空界,指声音经由空间传递到耳朵。
只有当空界存在时,才能产生听的功能,否则耳朵将无法听闻声音,耳识也没有认知的过程。
  
鼻识的生起,需要鼻根、香尘、风界、作意,四个生起的因。如果没有风界,香味将无法进入鼻根,嗅闻和鼻子的辨识作用将不能进行。
  
对舌识的产生来说,需要舌根、味尘、水界、作意。如果舌头是干燥的,味道或滋味将无法接触舌根,品尝和舌根的辨识功能将无法进行。
触识的产生,需要身根、触尘、地界、作意这四个因。只要触摸稍为粗糙的东西,便能在身根产生印象。
如果触摸的东西太微细,它无法触及身根。此外,除非有接触外物,否则触识和身根均无法产生辨识作用。
意识的产生,需要意根、法尘、意门、作意这四个因。其中,法尘指全部的所缘境,除了五种所缘以外,包括所有的心法、色法、概念和涅槃。
事实上,这五种所缘(指色、声、香、味、触)也是心意识的对象,但是为了说明与五根门无关,在这里只提及心所缘境。
意门(有分),指有分心的连续不断。虽然意根是心意识产生处,由于它没有特定的器官,对外境的印象无法显现在感官,因此他们必定只显现在意门。
发表于 2013-8-2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贪,公正无私。
无嗔,纯净的心。
无痴,智慧明,正见。
好感动!解释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0:09 , Processed in 0.18159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