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40|回复: 2

[佛学百科] 究竟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要彻底读懂《清净道论》,必须具备阿毗达摩的知识。由此可见,了解《清净道论》的世人并不多,因为了解阿毗达摩的人并不多。


巴利语abhi,音译为阿毗,是殊胜、显著的意思。巴利语dhamma,音译为达摩,是法的意思。


因此,记载于《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论藏)里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特别’或‘显著’的教法。


根据《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谛(真实)有两种,即:世俗谛与究竟谛。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鬼、天神,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


于阿毗达摩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


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反之,诸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而存在之法。这些法是:最终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单位;由亲身体验、如实地分析而知见的究竟法。


此等实际存在之法,不能再分解为更小,而是已分析至最小、最终的单位,是组成世间种种错综复杂现象的成份。


由此它们被称为究竟法,这名称是源自parama(究竟、最上、最终)与attha(真实法、事物)。


不单只是在本体学方面,究竟法是究竟存在的实质;在智理学方面,它们也是正智的究竟目标。


有如可以从芝麻里提炼出油,人们也可以自世俗谛当中,‘提炼’出究竟谛。例如:‘有情’、‘男人’和‘女人’诸概念给人的印象是,


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拥有不可再分解的究竟实体。然而,当我们以阿毗达摩的分解器,明智地探究这些事物时,


我们发现它们并没有其概念所代表的究竟实质,而只是由无常的名法(精神)、色法(物质)过程所组成的现象。


如此,运用智慧去分析世俗谛,最终我们将会达到藏在概念现象背后的究竟法。


在《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论藏)里的究竟法,即是这些超越心的想像,而各有自性(sabhava)之法。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禅修训练的人,是无法觉知到它们的。


这种人无法知见到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蒙蔽。


唯有运用如理作意、在观智的透视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


在《巴利经藏》,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于《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论藏),诸究竟法则被佛陀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法,


包含了一切的有为法(因缘和合而成之法)。《巴利经藏》里的五蕴,便相等于《巴利论藏》里的这三种究竟法。


识蕴在此列为心,‘心’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


在《巴利论藏》方面,五蕴的中间三蕴:受、想、行,则被列入心所之内。心所与心,同生同灭,执行种种不同的作用。


在《巴利论藏》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当中:受蕴是一个心所,想蕴也是一个心所。而行蕴,则再分为五十个心所。


五蕴中的色蕴,当然是相等于《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论藏)里的二十八种色法。


除了这三种有为的究竟法之外,还有第四种究竟法,属于无为的究竟法(不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之法)。


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槃——脱离诸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


如是在《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论藏)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法、涅槃。
发表于 2013-8-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8-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6:04 , Processed in 0.11601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