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41|回复: 1

[佛学百科] 如意和神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分别是:对于诸如名法、色法等需要特别了解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于诸如苦圣谛等需要全面了解的事物,达到圆满的境界。对于诸如集圣谛等需要彻底断绝的事物,已经证入断绝的圆满境界。


对于诸如灭圣谛等需要现证的事物,已经证得的圆满境界。对于诸如道圣谛等需要发展或培养的事物,已经达到发展与培育的圆满境界。


在佛陀的教法中,有这五种根本的如意。‘神通如意’是指:圆满地分析认知究竟法、胜义谛的数目与意义,


而一位修行人若没有认识到究竟法、胜义谛,就会偏离佛法的范围。阿毗达摩是一切究竟法、胜义谛根本理论的精髓,


通盘了解《阿毗达摩论藏》及其巴利注疏,就等于是‘神通如意’。


遍知如意是指:经由相、作用、现起、近因,或者经由它们具有的无常、苦、无我三实相,来圆满了解苦圣谛。


舍断如意是指:圆满摧毁烦恼的集圣谛。这里的重点是放在证得最低层次的预流道圣人,而不是较高果位的圣人。


圆满地摧毁‘身见’,就是舍断如意。去除‘疑’的工作,是包括在摧毁‘身见’的工作当中。


现证如意是指:身心双方面都圆满地实证灭圣谛——涅槃。这种工作包括了烦恼的压制与破坏。


修习如意是指:开发戒、定、慧三学,一直到证得灭苦的出世间的道圣谛。


如果按照七清净的次序将‘如意’加以分类,圆满成就戒清净中的四遍净戒,就具足了四如意;


在心清净中,同时圆满成就遍作禅定、近行禅定、四禅八定,就具足了八如意;圆满成就五种世间神通,诸如神变能力,就具足了五如意;


在慧清净中,圆满成就见清净,就具足了一种如意。依照此种方式,就可以认识到更深一层的如意。


神足,这个字的意义是:证得圆满的根基,就称为神足。神足共有四种,分别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欲是指,想要证得、达成、圆满、完成的欲望。此处所指的欲望,是一种极端的或过度的欲求,这不是任何事物或人可以阻绝的欲望。


这种欲求会引起这种念头:“如果我今生没有证得这种圆满状态,我是不会心满意足的;要是无法证入,我宁愿死亡。”


释迦牟尼佛之前的迦叶佛时代,波罗奈城的法泉王就具备了这种欲望。法泉王向自己说:“如果我没有机缘听到迦叶佛的教诲,身为波罗奈城的国王有什么用?”


因此,这位国王放弃了王位,找寻可以复诵迦叶佛教诲的修行人,纵使这种教诲只是短短的一句偈颂而已。


如同在频毗婆罗王(参见《小部.户外经》)、毗舍佉居士以及给孤独长者的例子中,如果这种欲望圆满了,他们才会安息下来。


只要此处有细微的暗示指出,这种欲望是可以证得的;只要还没有具足的圆满,他们的心灵就会迷惑,并且会生起一种,


与其无法满足这种欲望而活下来,还不如去死的念头。在多弥亚王、护象王及佛陀住世时候的许多国王、贤人、富人,


也都还有这样的欲望,他们舍弃了皇宫、随从、金钱以及其他的生活奢侈品,而来到佛陀的僧团中生活。


勤神足,是指带有四项特质的正勤精进,具足‘勤’的修行人,会受到只要精勤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的思想鼓励。


即使人们告诉他,会经历极大的苦难,他还是不会灰心丧志。即使他真的经历了极大的苦难,也不会心生退怯。


即使人们告诉他,需要经年累月地实践努力,他还是不会灰心丧志,即使他真的已经有一段长年累月付诸努力,也不会心生退怯。


在‘勤’上软弱的人,一旦面临要极大的努力,就会从修行上退缩下来。当人们告诉他们,必须远离亲朋好友与尘嚣的时候,他们就会畏怯、退缩。


看到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止观禅修,他们就会畏怯、退缩。当人们告诉他们必须节食少睡,他们就会退缩。


他们很像‘白狗不敢冒险踏入草丛’,白狗之所以害怕进入中指长度以上的芦苇丛当中,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芦苇会栖息着豹、虎。


心神足,是指当修行人接触、听闻到佛法的时候,固着在如意上。这种固着是极强烈的热情。虽然一个人生活在美好奢华的世界,


生活在权势与幸运当中,一位修行人是不会被这些事是所引诱的,他在经典当中,并且加以研究,他的心灵总是朝向如意的。


只有当一位修行人全神贯注在与如意有关的事务,他才能够获得满足与宁静。就像炼金师全神投入将相关物质转化为金银的活动上,


这位炼金师对于其他的事物漠不关心,只集中在炼金活动上。他废食忘寝,走路的时候都不会漫不经心。


心神足就是这种巨大的专心活动,或这种性质的固着活动。


观神足,是指可以清晰地觉知到地狱、轮回巨大痛苦的知识或智慧。这种知识可以清晰地觉知到如意的利益,


可以安住在深沉、艰困的‘法’上,以及‘法’的性质上。具足这种知识的人,除了追寻如意之外,不会在任何世间的追寻上发现乐趣。


只有在追寻深奥的如意中,他才会得到满足。愈是深奥的‘法’,他想要证得的欲望就愈是强烈、巨大。


修行人只要具足了四种‘神足’的其中一种,终其一生都会在身念处的安住,以及证悟佛法当中更高的层次;


诸如心清净、见清净等上面,持续努力精进,不会懈怠、无力。只有那些从未具足任何一种神足;


无力区分生命的深浅,以及无力区分‘法’的深浅的人,才会感到疲乏无力,无法持续从事任何的努力。


修行人只要具足了四种‘神足’当中的任何一种,无论是在今生或者来世当一位天人,都可以按照他的波罗蜜达到出世间的如意。


至于修行人具足了二种神足、三种或四种神足的话,就更不用说了。不具有任何神足的人,他们应该尝试去追寻一种的神足。


只因为他们不想追寻高超的佛教利益,例如四念处,才会感到无力和懈怠。他们应该将这种无力感,视为通往四恶趣的快速道路。


所以,他们应该研究与思考,深思那些能够唤起‘欲神足’的偈颂与开示。他们应该亲近一位能够唤起‘欲神足’的导师,而且依止这位导师。


因此,佛陀在《相应部.神足相应》如是说:“精勤努力去开发欲神足;精勤努力去开发勤神足;精勤努力去开发心神足;精勤努力去开发观神足。”


有些远离如意神足的修行人,他们甚至不想证得神足。如果没有具足欲神足,他们甚至不知道必须去追寻欲神足,从而成为软弱无力、挫败的人。


在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中,也是如此真切。将心灵安住在‘身至念’上,就等于是建立了欲神足。


默想有关轮回之苦的厌离心的奇闻轶事、对自己采取苦行以及其他‘法’的实践,就等于是建立勤神足。


把自己投入深奥的‘法’当中,诸如地、水、火、风四大界,诸如名色法、五蕴、十二处、缘起,就等于是建立观神足。


如果有任何一种神足建立了,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各别的如意将以自己的波罗蜜去证得。因此,如同巴利注疏中所陈述的,


不具备任何一种神足的人,就像是旃陀罗(下贱人)的儿子。而具备任何一种神足的人,就像是国王之子。


旃陀罗的儿子,因为缺乏成为国王的根基,所以绝不会成为国王。然而,国王之子,因为具备了成为国王的根基,总是朝向成为国王的目标前进。


因此,现在的智者应该试着去获得四种神足,这样才能摧毁身见的巨大根基,并且在佛陀的教法中,按照自己的波罗蜜去证得更高果位的利益。
摘自雷迪禅师《佛教手册》

发表于 2013-6-2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2:49 , Processed in 0.15549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