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9|回复: 3

[智慧人生] 尝与触的那一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先解释有关味道、味觉器官和舌识,然后才解释哪些是禅修的基本目标。当味道和味觉器官接触时,舌识因此而产生作用。


三者当中,味道和味觉器官是没有意识的物质,它们不能起分别作用。舌识为精神,它能分别出味道来。


因此在味觉的那一时刻,只有精神和物质的存在。若有味道的存在而没有味觉器官,味觉不能产生,所以味觉器官是主因。


又,如果有味觉器官的存在而没有味道,味觉也不能产生,所以味道也是主因。当味道和味觉器官接触时,舌识才能产生,所以舌识是结果。


舌识的产生没有来源,消失后不知去到哪里。只有足够的因缘它才能产生,这是真理。如果我们不明白这真理,很多不洁之心将会产生。


例如,我们不明白味觉是舌识的功能,我们会误以为是这‘我’去尝这味道。如有这一种见解,即是不正见。


能够和味觉器官接触的只有味道。可是每当舌识产生时,我们的精神时常超越出舌识的范围,而制造出个人观念来。


因此而有这肉类、素食、鱼类或菜类的分别,这是不正见的,因为我们把这味道当作肉、鱼或菜之类。


味觉器官或舌根只是味觉的助缘,它不能知道味道。可是凡夫常说:“是我的舌头分别出味道来。”这是不对的说法。


如果说是舌头或舌根分别出味道来,那么当一个人入眠时,我们把味道之物放进他口里,可是他不能分别出什么味道来。


所以很明显的,不是味觉器官分别出味道来,只有舌识能够分别出味道来。


在品尝一东西而知道它的味道时,如果没有起观察,将会产生很多不正见。如果这味道合意,你将喜欢它,因此而产生贪心。


如果这味道逆意,你将不喜欢它,因此而产生嗔心。如果这贪和嗔心不断的在增加,那么我们将会堆积很多不道德的心念。


在吃东西时,如果能够起观察,我们将可以断除很多不洁之心。


当我在斯里兰卡时,很多西方佛教学者和本地学者,问我这一个热门问题:“吃荤能不能成为佛教徒?”


我这样向他们解答:“我们可以吃荤,如果远离这三种偏见即是佛教徒。第一,我们没有亲眼看到这些动物被杀害给我们吃。


第二,我们没有听到这动物被杀害是因为要供给我们吃。第三,没有怀疑这被杀害的动物是因为供给我们吃的。”


当我们在进修止、观禅或慈悲禅时,最好避免吃荤类食物。因为在修此类禅时,我们时常起观对一切众生希望他们得到快乐和平安。


所以很明显的,我们也希望每个众生也能起慈悲心。如果此时我们去吃荤类食物便成不恰当。所以在进修止观禅时,最好避免吃荤类食物。


可是当我们在进修智慧禅时,肉食或菜食并不是我们所要注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去除内心不洁之心。


当我们进食时,如果内心喜欢吃这类食物,贪心因此而产生。如果对这类食物起厌心,嗔心因此而产生。


又当我们在吃时,不能了了分明那些是物质和精神,愚痴因此而产生。时常把味道当为物体。例如将香蕉的味道当为香蕉是不正见的。


所以,有时我们吃素类的食物。如果没有起观察或禅观,不洁之心同样也能够产生。肉食也同样。


如果我肉食而没有禅观,我会因此而喜欢这味道,贪心因此而产生。又如我对此食物不合意,嗔心又产生。


吃时不能分别出那些是精神和物质,愚痴因此而产生。如我把这味道当为肉类,这是不正见。


其实,能够和味觉器官或舌根接触的只有味道,没有肉类或菜类。如果把味道当为肉类或菜类,即是没有正见。


所以,我们不能只依靠修行者吃素或吃荤来分别出他们的修行。修行的成功与失败,在于他们吃时有没有不洁之心。


如果没有不洁之心,就是成功的修行者。如果吃时起喜爱吃或讨厌吃某种食物,又不能分别出那些是精神与物质,则是失败的修行者。


所以在用餐时必须专心一致起观,方能断除不洁念头。现在我将告诉你们,当和食物接触时,如何断除贪、嗔、痴的念头。


每当我们看到食物时,保持注意‘看到’。当我们伸出手拿食物时,心意放在手的动作,记住要注意的是,


手的行动而不是手,观察这伸缩性的行动,能使我们在用餐时断除不洁之心。因为‘我’的精神,在每一时刻只能注意一个目标而已。


当我们在注意行动的伸缩时,没有任何的观念,例如没有手、肉、菜,没有贪嗔痴之念存在,只有行动。


当我们和汤匙接触时,保持注意‘触到、触到’。这时我们只知道软硬冶热的性质,没有不洁之心。


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口里时,注意这每一行动的过程,即手的行动和张开口的行动。


当我们咀嚼食物时,注意这咀嚼的行动或食物软硬的性质,如重复以口的行动,也作同样的观察。


当我们在注意这行动的每一个过程中,没有不洁的念头存在。这咀嚼的食物有甜酸苦辣的味道,软硬的性质,


如果我们只知道食物的这些性质,而不去分别那是肉、菜或鱼之类,这是正思惟。如果不断这样起观,在用餐的整个过程中,便没有贪嗔痴之念头存在。


触的那一刻:触尘有三大种类,即是地界、火界、风界。火界有冷热的性质,风界有流动的性质,软硬的性质为地界。


身根或触觉器官,有接受触尘的能力。这身根遍布全身,当身体和尖利的物体接触时,便会感到痛,这是触觉器官的作用。


身识有两大种类。一种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另一种使人产生不快乐的感觉。当触尘和触觉器官接触时,身识因此而产生。


触尘和身根为无意识的物质,身识为精神,所以在触觉的那一时刻,也只有精神与物质。


触尘和身根为主因,身识为结果,如果没有触尘和身根,就没有身识的产生。身识来自触尘和身根的接触,而它是不能独立存在。


当身识消失时我们不知道它的去处,在触觉的那一时刻,也只有主因和结果。如果你不明白这道理,在触觉的那一时,你对精神与物质将会误解。


例如说,在感觉到软或硬、冷或热、流动或僵直时,是身识分别出来的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真理,会误以为是你、我、他或她,在体验这冷热、软硬和流动僵直的性质,这是没有正见。


自然界中,能够和我们触觉器官接触的只有地界、火界、风界。但是我们时常误解这触尘,把它当成是男人、女人或其它等等。


有此见解,即是没有正见。如果所接触的物体能够使我们起欢喜心,我们便会产生爱意和贪念。


如果所接触的物体不合意而讨厌之,我们便产生嗔念。在接触的那一时刻,如果不能分别出哪些是精神和物质,愚痴便产生。


有时候当我们观察这接触的物体时,目的是要观察四大的性质,但是有时候因为集中精神不强,对这接触物体起了爱意,贪心因此而产生。


如果此时注意这贪心,这贪心的念头便成为我们起观的目标,这观察的心成为我们内观的智识。所以依靠观察这贪心的念头,也能够得到内观智识。


有时当我们在接触时,因对这物体不满意而起嗔念,此时必须观察此嗔念。这嗔心成为我们观察的目标,而这观察的心成为我们内观智识。


触尘的意思广泛,包括身体的每一项举动,例如行、住、坐、卧。当我们要坐时,心先动念要坐,身体才坐下去。


这念头是精神,这精神能够控制身体内的风界。因为有了这风界的支配,身体才能够站立或坐下。


当我们在坐立的那一时刻,身体内的风界为触尘,能够接受这风界的是身根,而分别出这风界的是身识。


所以在坐立的那一时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质。三者当中,我们只依靠风界或触尘为观察的目标。所以在坐立时,只观察这坐立的姿态。


当我们要站起来时,心先起念头要站。这念头是精神,这精神是促成行动的主因。因为先有这念头,身体才能站立。


所以这念头和行动,成为我们起观的目标。能够接受这行动,是身根或触觉器官;而能分别出这行动的是身识或精神。


所以在站起来的那一时刻,只有精神与物质。在这种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只采取动作为我们禅修的目标,因为此时行动比较显著。


虽然我们不以身根和身识做为目标,但是它们很自然的包含在观察中。身体能够直立,是因为身体内有风界支配着,身体的直立是风界的功能。


这风界和体内的触觉器官是物质,没有意识的现象。能够知道和分别出这直立或风界,是身识或精神。所以在直立的那一时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质。


触尘的范围很广,身体的每一个举动都包括在内。当我们在走路时,我们注意这左脚和右脚的行动。


虽然名为左右脚,但其目的是要知道这左右脚的行动,而不是注意这左脚或右脚。当我们在行禅时,左右脚的行动成为触尘,


能够接受这行动为身根或触觉器官,而知道或分别出这行动的是身识或精神。所以在走动的那一时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质。


如果在行、住、坐、卧或接触时,没有起观,不洁之心将会产生。分别不出来是行动便是愚痴,能够分别这是行动即是正见。


每当在站立时,如果只记得是身体的形状在支配着你,这是没有正见。你必须知道,只有风界的支配才能使你站立着。


如果你的注意心,能够观察是风界在支配你的站姿,这是正见。所以在站立时要破除这形体的观念,才能得到正见。


每当你在走路时,必须注意这动作的上升和下降,如果在走时,你把这动作误以为是脚在走动,即是错误的观念。


在走动当中,并不是只有左右脚的行动而已。还有其它八种物质存在,即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


这八种性质不能个别分开来,它们一起呈现也一起消失,不能独立存在。所以在观察时不能把它们分开来。


在这八种性质当中,如果其中硬软性质明显,我们把这物体称为地界。但是地界不能单独存在,还有其它七种物质的支配。


所以当我们在行禅时,这左右步的行动是我们的目标。此时如果冷热比较明显,我们的注意力便栘到冷热那处。这冷热便成为我们的目标。


有时当要把脚步放下时,发觉到它很沉重,此时水界比较明显。但是其它七种物质也包含在内,并不是只有水界的存在,只是它们不明显而已。


有时冷热无常,有时僵硬,因为这八种物体的性质不断的呈现。如果呈现的明显便能注意到它。但你每一个时刻,只能注意到一种现象而已。


修行者在观察时,必须把注意力观察在这八种物质中,而不是观察无常、苦和无我。在谈话当中,我们可以说无常、苦、无我、五蕴、色尘和意识。


但是在禅修时不要去思考这些,你只要注意在这八种物质的变化就够了,他们很自然的包含在里边。


经过了这些讲解后,请你们记住在接触的时候,只有精神和物质的存在。如果把这些精神和物质误解为有你、我、他的存在,即是没有正见。


如果喜欢这精神物质,贪心便产生。如果讨厌这精神物质,嗔心便产生。


若在触觉的那一时刻,能够清清楚楚的分明出每一个现象的发生,将没有不洁之心产生。——缅甸Venerable禅师开示

发表于 2013-6-1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辈子都是在与"贪念"作抗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很难,但是要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4:24 , Processed in 0.15835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