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6|回复: 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释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续
整部经讲完了,我们现在回过头,再看整部金刚经的重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佛教导我们要心无所住呢?因为众生着相厉害。像我们末法众生一天到晚贪着色、声、香、味、触、法,而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我们非但不知出离,反而深陷其中,埋下恶种,从而造业受报,在苦海里不断受诸苦痛。世尊怜悯!进一步开示众生在修行中应做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众生若有我相即起我执,若起我执即被六尘幻相所束缚,不得出离。然后又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句话可以说是修行的依据和准绳,我们实修始终是围绕这句话做文章,不管是目前流行的参话头还是禅修,都是在知道大家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才能亲证真如啊!接着,又以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来强调如来法身无相,不可通过颜色、声音见到和求得,要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让大家知道应离一切相,也就是亲证实相无所有境界,世尊又怕有人于法执断,告诫大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也就是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应懂得利用法及其形相,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要懂得随缘起用。到了经文最后,世尊就指出,未来讲解金刚经的人,为人演说时,应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前面讲过“如如不动”是内证智所行境界,只有亲证实相的人自己知道。实相是不可说的,而今吾悯怜末法众生故,以语言文字说之,说不可说内证智所行境界。所以,大家修行不要只看表面的语言文字,要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勤修止观)并结合我所开示的实相义理悟之。修行还是先从不取于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着手比较容易上路,但这还是要大家去亲证。我唠叨了半天叫你修行,你却只管自己啃文字,那就如画饼充饥,努力行之啊!
那如何实修金刚经呢?先从保持正念做起。对于我们末法众生来说,整天都沉迷于色、声、香、味、触、法,尘垢缠结,所以我们应先从色、声、香、味、触、法着手!首先应做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那如何做到不入呢?保持正念(即无念),从密护根门,守护正念,到最后常委正念,也就是保持住正念),修行时不缘色生识,换句话说就是见到色不应产生对色的认识(不进行识的活动,要做到无念,心无分别);于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打个比方,对面过来个美女,你如果看见美女后,能够心不为所动,不留恋她的美色,看过即过,心不分别,第六意识不挂念这个美女的形相,心中不对这个女子品头论足),那就是修行了正念(这是要相当火候的修行的)。大家也可以从自己生活中找些相应的例子观察观察,检验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保持正念。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希望大家大家在俗世修行中常常觉悟、警醒、检讨。
金刚经这部经就是要我们离开虚妄之相,以找到我们本自具足的常住真心。经中强调相是虚妄的,要求我们离开诸相,不要执着形相,如经中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何要我们不执着形相,其一是因为诸相都是虚妄,其性空无,了不可得;其二就是为了衬托出我们如如不动的真心,所谓去妄显真。如果你证得什么是如如不动,那就是明心见性了,即亲证实相。
古往今来,无数高僧大德均有讲解《金刚经》。然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他们讲解金刚经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我这里想讲一下六祖惠能。我研究了他的《坛经》,我个人感觉还是叫《坛论》比较好,毕竟后世再来的菩萨罗汉他们所写的文章都是被称做“论”的,除非是佛金口说,那才能称为经,后世学人不能因为一时崇拜而谬误天下,再说,研究过惠能的理论体系后,我发现他并不是个实相证悟者,只能称为小乘证悟者。我这样讲,惠能的后继门人可能要仍臭鸡蛋了,呵呵!至于我为什么说惠能没亲证实相,以后我会挑个场合讲给大家听(利根的众生读了我前面注解的内容或许已经知道原因了哦)。惠能虽注解金刚经,并为大家开示般若波罗蜜,但以惠能的小乘八圣道境界是无法讲解透彻的,理由很简单,他自己还处于小乘路子,他所讲解的法理,对众生有用的莫过于八圣道(坛经中常提到正见、正念),这是声闻道,小乘解脱道,不过大家也别轻视,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八圣道再说,这是惠能的境界,想用声闻的境界去诠释大乘般若波罗蜜,你说行得通吗?惠能对佛法的诠释让后人进入了修行的误区,就是都耍嘴皮子了,《坛经》到处是见性、成佛之类的言辞,开口闭口就是见性,就是顿悟成佛,而实际情况哪是这样,佛法修行时有渐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后人应慎思之!金刚经要旨是要我们去践行六波罗蜜,而目前大家都只是已解说为主,而且讲解的都很吃力,缺少实证故(请问当代有多少人亲证了无相布施、忍辱波罗蜜亲证了真如实相?),我虽亲证实相,但是还做不到行六波罗蜜,大乘法理深邃难懂何况践行,所以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从小乘声闻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起修。小乘行者能行无我般若,但绝不是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到彼岸),因为般若波罗蜜摄根本智,小乘无法证得这一出世间根本无分别智,除非他转小向大,六祖惠能在坛经中对般若波罗蜜也没多少实质性的讲解,只能说是泛泛而谈,他只能演说般若而非般若波罗蜜,我想这个问题亲证过实相的人才能解答。六祖惠能也讲解过金刚经,我看过原文,但很显然,由于他自己的证量境界有限,对于金刚般若义理的诠释还是未尽其意,换句话说,就是解说不透彻,对于实相的注解甚至说只是空谈,后世修学者一定要注意。我这么说六祖惠能不是轻视、否定他,而是揭示真相,让真实的释迦法义重现光明,大家不要身在迷中不知迷哦!好了,关于惠能的事情就点到这。言归正传,最后还是强调:希望诸学者先从“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入手,也就是时刻守护正念,并通过长期熏习最后常委正念。对于保持不住正念的修者,可通过修习大安般守意经中所述的数息、相随,加强锻炼自己的意志,数息都不行的,那说明烦恼业力很重了,那就要先持密咒消业了,这些方法,在我博客上都有刊载,大家可上去看看。
金刚经要求我们应生无所住心,也就是住于无所住,无所住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住般若波罗蜜多中时无所住,二是处真如实相中无所住。我所经历的无所住是属于后者,我亲证实相(虽然这个过程也就几秒),短暂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心无所住。无所住是佛果,密法修行者,如红教宁玛巴修行者,通过修习大圆满密法,可修成心无所住的佛果,即身成就。而中国禅宗的修者,由于自身水平所限,鲜有明心见性,也就是证得实相,更不用说心无所住了。禅宗对于开悟的定义也是混淆不清,有的人被认证为开悟了,以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其实他只是识得了本心,也称当下觉性现量,亦即本觉,知道了什么是清净本心那就要开始做功夫绵密保任,密护根门,让心始终处于清净本觉中,不染六尘,这就是目前参禅者的必经之路,其实,这样的修行就是保持正念,八圣道之一,是声闻道,所以目前的禅法走的是小乘路子,很多禅师通过这样的修行上了色界天。我对开悟的诠释就是亲证实相,证得出世无分别智,证得平等性智(住额),关于无分别智亲证真如实相我博文里已有论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证得无分别智以后的修行才算是真修,而目前禅宗的开悟只是识得本心,亦即本觉(不少人就认为这是真我了),我对真我的定义是心的真实性,也就是真如,如来法身。很多人或许无法明白,这也是个人修为深浅所致,等你哪天证得实相了,自然会明白我所说的话。
有说:虽有见闻而无所住,心虽时刻处于无所住中,但是虽有见闻而无所住。比如看见色、知道色(有见闻),但不住色(无所住),也就是说觉一切法唯自心现量,看见色法虽心无分别而了了灵知。
大般若经有讲; 心无所住而住无所住,比如般若波罗蜜(无所住),而住于般若波罗蜜(住无所住)。可话又说过来,大家谁证得了根本智能行般若波罗蜜呢?更何况是住于般若波罗蜜。这是地上菩萨的境界,而本人由于水平有限,就点到为止了。
金刚经讲完了,可惜金刚经的大部分义理我都没有亲证过,比如无相布施、无所住、六波罗蜜、离一切相、无生法忍等,只知道个名相而已。虽然我亲证了实相,但是如果要我去做无相布施,我就手足无措了,说老实话,我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无相布施,很惭愧啊!所以大家别看我解释了那么多,其实大部分是在卖弄文字,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最后要说的是:修行重在亲证,你只有亲证了经中所言(哪怕一个名词、一句话),才会明白那个名词、那句话所要揭示的真义。金刚般若波罗蜜对于我们来说太深奥难解了,我建议大家初学不要把精力都放在研究和诠释经义上,应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践行上,每天受持读诵十遍金刚经,给你带来的益处是无法言说的。当然,平时修炼做功夫,我们还得从保持正念(守护根门,清净本心,本觉常住)开始,不要搞“大跨越”,先从声闻道(八圣道)开始吧。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注释不当之处,望有缘者不吝指正。
                南火居士  2011-11-17
                                            修改于 2012-11-23  
参考经论:
《金刚仙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9:42 , Processed in 0.14753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