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佛在这里问须菩提:如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吗?如来有所说法吗?其实未解金刚经者都认为佛有得有说,这是依世俗谛说。其实释迦牟尼佛非佛亦非说法者,化佛非真佛。于法身如来实相境界,无有得法者,亦无说法者。《楞伽经》云:非说是佛说。因为如来所说第一义(如般若波罗蜜等是内证所得而不可言说的)。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说,按照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固定的法如来可以宣说。佛随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随因缘说法。如果有个固定不变的法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有个固定不变的法如来可以宣说,那佛干吗还说三藏十二部经?干吗还要随因缘得菩提和说法?用这个“定法”以一挡万,岂不方便、省事。所以说“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此种指第一义,即般若波罗蜜是内证所得,虽说得而实无所得,凡愚执于文字而谓可取、可说,谓有所得。),“不可取”是因为修行人不应该对法产生执着,金刚仙论云:彼证法体甚深空寂,非声性故;尚不可以言说,何况以耳识往取;“不可说”是因为诸法实相是离于文字,不可言说的,但有言说,均无实意。“非法、非非法”者,不是法,不是非法,关于法和非法的解释前面章句已经解释过,就不再重复了。这样,我们回过头来,再总结一下,是什么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答案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但是般若波罗蜜是无分别智所引发,内证所得,所以是无法言说的,它是属于第一义谛,不是世俗所谓的法与非法,所以也无一实体形象可以执取。如来为我们说法都是为了阐释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并引导我们要去亲证无为法。为什么呢?“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也是金刚经中的经典语录。一切贤圣,都是在亲证了自己所证得的无为法的境界后,才显现出证量高低的差别。无为法有六: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受想灭无为和真如无为。其他五种无为法都是依真如无为而假立的,不是实有。只有佛家初地以上圣人能证到真如无为。而道家所得无为法(虚空大道)尚不究竟的,唯佛与佛能究竟诸法实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三千大千世界,大家知道有多大吗?百亿须弥,百亿四天下,百亿日月,上至有顶,下至风轮,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你说满中七宝持用布施,得福多不多?我们看电视上地震救灾募捐慈善晚会有些企业捐个1亿元,那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是和三千大千世界比起来,那可真是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说以七宝施福虽多却是有漏福德,不能远趣佛果;福德但是名字,不可见,如果福德实有,并有个相状存在,那就不能称为福德,而应称为什么什么相了,正因为有漏人天福德无有实性,所以说“即非福德性”,但就感得的人天果报来说是比较多的,所以说“福德多”。这里的福德性比较难解释,我解释得比较勉强,大家有谁解释得好的,望告吾。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得福虽多,但却是以取相心作布施,是有漏因,有漏福德不能远趣佛果,但招三界人天有为果报,不如受持此经一四句偈及为他人说,因为一偈经教能与出世无为法身无漏福德作因,是不取相福,能趣佛菩提,胜七宝施福。所以说受持此经一四句偈所得福德过于人天有漏之财施福德。“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句话说明了金刚经的重要性和它在诸经中的地位,因为如果经过仔细研究三藏十二部经,你会发现,金刚经可一一演化其余深经,因为金刚经是佛陀理论和精神的精华的高度浓缩。所以这也是金刚经在禅宗诸经法中居重要位置的一个原因。“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里说到所谓的佛法也就是一个名字,佛法实相空寂,离言绝相,无一法可得,非有相文字境界!今以文字强名而说,也只是个名字,所以说“是名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这里先说下小乘圣人的四个果位。须陀洹为初果(初入圣流), 斯陀含为二果, 阿那含为三果,阿罗汉为四果。前面三个为有学位,四果阿罗汉为无学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得人无我之解,断身见、戒禁取见和疑三结。证圣果时还能作念分别“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答言不也。须陀洹初入圣流,于证果时得人无我之解,断分别我执,于假名众生及五阴法,泯然一空,无所分别,乃至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亦空,于此众生五阴内法中,不见一法定实可名须陀洹等,于六尘境界中,亦不见一法可取、可入者。那无明凡夫怎样才能做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呢?这样问很重要,因为后面说到你做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名须陀洹了,称呼变了,不再是凡夫了。为什么说你是凡夫呢,就是因为你入色、声、香、味、触、法,对六尘取着、贪爱、不舍,着相故,由此造业受报、沦落六道不得出离。若明了六尘本来空寂,不可执取,也就空“无所入”了。现在返回正题,如何才能做到不取六尘,佛后面告诉我们对六尘要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大家能做到否?如果做不到,那就不是方便,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可以确信,没多少人能做到,大家对境(六尘)是不断生心啊,打个比方,看球赛,有人进球了,你是否为之欢呼雀跃(心动了,嘿嘿);父母为生活中的琐事发点牢骚,你是否心烦;女友把你甩了,你是否心生郁闷?大家都回忆一下,你生活中的每个发牢骚、生气、嗔恨或者欢喜的情景,是心有所住呢还是心无所住?如果你明白了,对于六尘应心无所住这个道理,那一下子要让你做到心无所住你能做到否?我想这是个顿悟渐修的过程,理则顿悟,事则渐除。如何渐除?我建议大家修《大安般守意经》中的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六妙法门,修六妙法门,也等于是在修三十七道品。修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心无所住(是佛果),道理上讲得很好,但未必适合初学者,大家还是先从简单的开始吧,经常保持正念,防护六根门头不染六尘,看住习气,你若照着去做,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了。《大安般守意经》我博客上有白话文可供查阅。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名一往一来(天上人间各走一遭),而实无天界和人间可以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名为不再来欲界(上色界天了),其实没有真实存在的色界可以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其实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阿罗汉有三义:应供、无生、杀贼。若有法名阿罗汉,那阿罗汉就是有生,这和无生义就矛盾了。再者只是佛假言施设的一个名字而已。“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有这样的想法“我得到了阿罗汉道”,那就着我相,佛就不会说须菩提是喜欢修“无争”行的人。因为须菩提善用心防护习气保持正念,即住八圣道,此外无有心行,您才说须菩提是喜欢修“无诤”行的人。 大家注意:这里说“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可见只要你心里形成胜解,谓“我得阿罗汉道”,那就已经着相了。所以判断你有没有着相,通常看你当下一念胜解。那如何判断 “无所住”?大般若经有云:“智者了达皆空,虽有见闻而无执着。”也就是说你是不是做到心无所住,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对于事物和现象有所见闻就行了,六根不要刻意再去执取六尘,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这样,那就是心无所住了,不是说我一时做到了,就叫无所住,而是时时处于心无所住的状态,才叫无所住,所以无所住是佛果,是内证智所行境界,只有佛和修持大圆满密法的大成就者才能做到,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所以我们实际修行时可以从保持正念即无念(三十七道品中八圣道之一)起修。我这里所说的无念,不是指如草木沙石等无情一样无知无觉;而是虽无念而能对身边事物明了觉知(也就是说有觉性),正如楞严经所说“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如来在然灯佛那,对法有所得吗?注意前面已经提到“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既然说不可取,也就是说诸法性空,空不可得,故不可取,所以须菩提回答“于法实无所得”。 佛说“无所得”,因为诸法性空故,所以诸法空无所有,故不可执取,如果说有空可取,那岂不笑掉大牙?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们修行能得到个什么法,告诉你好了,其实什么法都不可得,诸法性空,无所有故。就算有个假法摆在面前,那也不可执取。一有执取,心即有住,便生贪著,烦恼随之而起,更造诸业,轮回受报,故不可执取。。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其实佛土也是佛菩萨化现,用来庄严之七宝财物也是幻化,本性空无,何谈庄严?所以庄严佛土只是假名庄严而已。 大家以后看到类似言说,要注意区分是从世俗谛还是从第一义谛来讲。 若是第一义谛,则佛菩萨化现之净土不可取、不可说,非庄严,若是世俗谛者,依于缘起,则是可取、可说,可庄严。一般说用七宝庄严佛土也是随顺世方便所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应这样生清净心,不应当住在六尘中生取相(烦恼)心,应该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那就要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不要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财物) 不要着相(贪爱)并产生执着,避免造业受报。若心住六尘,则会反复熏染我们那颗无始以来颠倒的攀缘心,从而驱使我们造业受报,所以佛陀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应无所住,生清净心。 清净者,一念不起谓之清,灵台无物谓之净,能生其清,能生其净,自然不染六尘,念念归道。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坛经》记载,六祖惠能也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解到: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无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大家注意:六祖脱口而道的这几句话并不是他见性即亲证实相后所言,而是由于无始来熏习善根所为,所以大家要正确理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重点,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前面讲到“应如是生清净心”,六祖也说到“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灵明了觉知却一念不生,虽无念无生却不归断灭(因为有觉性),所以说自性清净心常不灭,常寂而常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还是住,因为它还生清净心,既然生心了,那心还是有住,只不过是住于“无所住”,住于“清净心”上。大家看别的般若经典都会提到“住于无住”,这是圣者内证境界。 另外,大般若经有云:“大乘虽无所住,以无二为方便故,住无所住。”;“以无所住方便,而住无所住”。不知道大家能否明白上述佛理,当然至于如何能做到心无所住,我还是建议大家先从安般守意、八圣道开始(前已说过),因为这是基础,大家不要眼高手低哦,先做到小乘,再谈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