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27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 开示:读诵《金刚经》:当有七不持~
西方极乐世界觉明妙行菩萨示查定宏曰:
“ 汝持《金刚经》,当知有七不持。所谓:
心昏散不持,
有过犯不持,
入不净处后不持,
饮酒后不持,
人扰不清净不持,
有事将作未作不持,
心别有记忆不持。
若坚意受持,应离此七。诵至纯熟,即于观心中持之。果能如是,则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佛有诚言,汝须保任。
复与汝偈:
金刚一经,功德无尽,
拔妄想根,脱生死病。 ”
(马永锡兄弟夙世为猎户,一日入山,共杀一鹿,当获短命报.又尝见塔中佛像仆地,扶起安座,礼拜而出,以善因故,再得人身.
菩萨先为永锡开示已.永锡惧求永年之道.
菩萨曰:"昔北方妙觉寺,有童子沙弥.年十六时,有一相师,说人生死,不爽毫发,谓沙弥言:'汝年十八季秋当死.'沙弥恐甚,夜祷于佛:'愿于藏中赐经一卷,终身受持,以祈长寿.'言已,悲泣不胜.再拜而起,于《大藏》中,随手取得《金刚般若经》.遂书写受持,晓夜无懈,兼持戒精严,了悟玄理.年未四十,道风流播,四众归仰,后至八十坐化.即洛阳微行禅师也,为唐玄宗开元六年事,我所亲见.汝今既怖短命,欲求永命.当依此沙弥,求《金刚》善本,发心书写,勤行读诵,复求解义趣,此内功德也.从今日始,不得更杀物命,当爱如己身,又多积阴德,此外功德也.内外俱修,功德甚大.自能与天合体,而夭寿不二之理立矣,何虑年寿之不永乎?然须慎终如始,如彼沙弥,八十而不怠,方为合道.切莫有头无尾,或行十日半月,一年两岁,便丢手了也.若果尽形遵奉,先后无间,不遂所求,诸佛及我,俱堕妄语.")
之三
读诵金刚经的方法——耕云先生讲
我觉得我们修行最基本的就是要读金刚经,读金刚经要离分别去读。如果身旁没有人的话,障重的人就大声读:‘如是我闻˙˙˙’,不分别什么意思,连续读下去就好了。障轻的人就小声点,读完了,把经一合,‘金刚心’或多或少就会出来。金刚经读了以后,保持、保任就够了。
金刚经不需要讲,为什么不需要讲?因为佛陀说法的时候,五百人证得阿罗汉果,佛有这种伟大的力量,祂说金刚经的时候,就可以把别人的摩诃般若唤醒。金刚经所讲的话,只有佛能讲,别人不能讲。
我们修行必须读金刚经,不管它是什么意思,不要分别它,从头到尾把它读完,经一合,反观自己的心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修行的一种诀窍、一个方法。因为佛说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完全等于正觉的心,也就是正确的觉受。而且经典上常常讲到‘正受’,就是真正的受用、正确的感受。读颂金刚经,一口气从开始读到最后,持之以恒,心态就会一天一天的进步。
当初佛到处演讲,讲的法都非常通俗。当时印度四大阶级种姓相待非常严格,如果像经上讲的那样文诌诌,大家就会听不懂,所以讲得非常通俗。后来译经的人把它译得斯文,表示自己很有学问。
实际上佛陀当初说法都是对机说法,说得非常通俗,而佛陀说法又没有离开每个人的心。当我们看佛陀的遗教、经典,拿它来印证自己的心,他的每句话都是描述你的心。这样子看经,你就会觉得很受用。
外在的变化,生命中的悲欢离合,也许,就是一个“归静”的过程,就像雨过天青一样,每一次的动荡,是为了凝练更深的宁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