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64|回复: 4

修行不要企图非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佛教净土网

     我们没有进步,是我们修行脱离生活,常常会把佛菩萨认为他方世界,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对着他方世界看不到佛菩萨产生向上仰望的心。实际上对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的人或事,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眼光是往下看的,每个人的心态往下看,无形当中每个人犹如生活在空中,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当中,自然产生障碍,出现问题。

  
  顶果法王说: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 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没有投入修行,或是表面的修行,这是镜子上的雾气,维持不了多久。皈依三宝并不意味着生活从此安全无忧,是你决心无惧地面对生命中一切的开始。佛教徒一词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如何在平常当中修行呢?祖师讲“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就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比如对一件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努力去做,渐渐就熟练了。修行对于我们来讲本来也是没有经验的,经过不断熏习,慢慢熟悉了。等到我们事情会做了,佛法也熟悉了,就又要“熟处能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如同儒家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对于每天接触到的佛法,都要把它当成是第一次遇到一样,都是最新的。不能认为过去听过的佛法,我已经知道了,不愿意再听了。哪怕你听过,做过一百遍,一千遍,都要把它当成第一次做事情一样,才能够生巧,否则就是不用心。

  
  《禅林宝训》中,白云禅师阅经书不下几百遍。每次开卷再读,一定有新的收获。我们若能像禅师这般勤奋,一定能通达佛法。我们闻思也是一样,只听一遍教言很难全都记得住。第二,即使你全都记住了,你还必须能够把教言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而这就要求你必须通过反复闻思加深理解。虽然我们接受了很多的教法,可能把一本书看了上百遍,但每次看还是能得到更多的领悟。随着你智慧的增长,对同一个教法会有更高一层次的领悟。可以这样来比喻: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听到一个法,到了青年时期又听同样的法,到成年以后再听同样这个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这个法的领会肯定会越来越深。这个过程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解释,但毫无疑问,听闻次数越多,加以深思及禅定,我们的领悟必然会加深。

  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煮饭、烧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岁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有一次,道源禅师到寺里参访,问他:
  
  “您在寺里做什么工作?”
  
  “我是典座,煮饭炒菜呀!”
  
  “哦,做多久了?”
  
  “三十年了!
  
  “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没有参禅打坐,没有看经念佛吗?”   

  “是喽!”
  
  “怎么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做别的呢?这不是太浪费了吗?”
  
  “禅师!您有所不知,这典座也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多的!”
  
  “哦?典座就典座,不过烧饭做菜罢了,这里面还能有多少道理?”
  
  “唉,说给您听吗?这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去,这道理我说不完,您也听不懂啊!”
  
  道源禅师执意问到底:“为什么呢?”
  
  那位老师父只是笑着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都在日用平常中领略,在升火洗菜间受用了。您没有亲身体验,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呀!您怎么能说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炽呢?”   

  这位出家人,烧饭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他能在净水洗、烈火烧中安然自在度过了三十年,就是因为有一片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贪有无,像慈航法师说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在长期的熏修当中,我们的进步往往不是一种直线上升的模式,而是曲线发展的,也就是有时低落,有时昂扬,反反复复,在此过程中慢慢进步。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我们一般不会总是骑在平直的路上,常常有上坡、有下坡、有平路。当然可能大部分是平路,也就像我们的学修生活,大部分时候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平凡凡。昂扬时不要停止学修,低落时不要放弃学修,不论顺利还是挫折,都待之以平常心,平稳学修,才是真正功夫。

  
  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及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转”;“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就是将原来生疏的善法,转为熟悉的;而原来熟悉的恶法,转为生疏的。“生处”:我们过去没有修过的东西,如打坐、听佛法、看经、持戒……,乃至六波罗蜜。所以,今生做起来很不自在,现在知道了这些善法,就要把握今生的因缘,加功用行,这就是“生处转熟”。

  
  所以,希RA堪布给我们总结说: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不要企图非凡,这是上师要传达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可我们往往要在吃尽苦头之后,才会明白这个道理。所谓”平常心是道“。上师建议我们持咒、磕头、修加行,原因之一就是让我们逐渐放下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消退好高骛远的冲动,在平实中体会修行的滋味。你看《金刚经》里第一段写道:佛陀与弟子在舍卫城外的树林里静坐,到了吃饭的钟点,便穿好衣服,拿上碗去城里挨家挨户乞食,回来吃完饭,叠好外衣,收起碗,把脚洗洗干净,拍拍坐垫,继续静坐。圆满无上正等觉、堪受人天供养的佛陀,过的就是这样平实的生活。等几百万遍心咒念完、十万个大头磕完,尽管你可能还是观想不清佛菩萨的形象和坛城的细节,但是你的心安静多了,不再成天玩弄“即身成佛”、“大圆满”、“大手印”之类的概念,也不再野心勃勃,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修行对你来说,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传宝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1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我今者有大火坑。尽其劫际应处其中。复有大山犹如须弥。其山岩峻高远峙立。乃至上到阿迦尼咤天。于彼时中。我身在上自坠而下。复有大火其聚犹如劫尽时火。如是等火猛焰炽然。五热炙身其日长远。一日时分等于一劫。如此劫时。以三十日持作一月。满十二月以为一年。如是时节尽彼劫际。修此苦行欢喜甘受。终不因是暂舍精进。而不求于一切智也。
       愿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依其威德自在力于一念中过不可思议劫,我此愿布及不可思议劫,永不舍此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恩布施

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22:37 , Processed in 0.19983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