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5|回复: 1

[原创] 博山正觉寺 《佛商禅修班一期学员》 王方慧居士专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2-2-8 11:14 编辑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正觉寺》佛商禅修班一期学员 王方慧居士专访

简介:王方慧,山东淄博周村人,1965年出生,企业总经理。2001年与仁炟法师结缘,十年间跟随仁炟法师修行建寺,伴恩师左右,为正觉寺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王方慧师兄讲到:进了寺院,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管别人,管好自己,好好修行,念佛;不要去参与那些是非,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应该这样修行,像师父那样,像祖师们那样修行。

□  记者妙森

■  王方慧居士
                              
与师结缘,共同建寺


□:您认识师父是哪一年?

■:说起认识师父学佛的因缘,我先讲讲自己与佛的因缘。很小的时候,我外婆信佛,我母亲也信佛,当时,看到他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我很好奇,就问: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吗?老人就说:念阿弥陀佛能升天呢?问:升天干嘛?“升天有好车子坐,有牛车,羊车,鹿车”… …。现在想想老人说的“牛车,鹿车,羊车”可能就是《妙法莲华经》上的三乘。另外与小时候家庭的启蒙教育有关系,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吃亏是福”。当时不了解,吃亏就是吃亏,怎么是福呢?现在想想,吃亏是福,是修忍辱。

    在见师父之前也去探访过一些寺院。34岁左右的时候,我经常感叹人生无常,人总会要死的。34岁,生命基本上过了一半了,我经常夜里走到阳台上去望着星空,想自己从哪里来,将来死了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也就是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问题,那时候想来想去不得其要。1999年去了一趟苏州的寒山寺,一进寺门也没什么感觉,当我看到那些寮房楼的时候,看到那些僧人的时候,让我恍然大悟----自己的落脚点应该在佛教,在寺院。当时是旅游团组团去的,自己在那个小寺院里逛来逛去,忘了时间,导游找了我两个小时才从寺院把我找出来,这是学佛的因缘。回来,又接触了《大佛顶首楞严经》,一看到这本经书,看了一夜,特别听到“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浑身的毛孔都竖起来了。自此以后,因缘成熟,心就在佛教了。2001年师父行脚至周村,与师父结缘。第一次看见师父,就感到是一个久违的亲人。师父很慈悲,持戒很严,法相很威严,让人望而生敬,接触以后,师徒缘分一直到现在,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那时候筹建处还在山下边,租的一个民房,在那里边做筹建处。师父刚来的时候实际上也不是在筹建处住,是在一个叫李家窑的地方住,在孝妇河的河边上,租了一个很简陋的民房,一进门也就有两三个平方,住了一段时间,因为要搞建筑就不让住了。最后博山当地的居士给师父找了个地方,找了山下面的民房,做筹建处,在那里做一些建寺院的准备工作。

□:寺庙开始奠基是哪一年?

■:正觉寺奠基是2002年的10月21日,奠基的时候是一片荒山,当时勘察寺院地基的时候,是一个山峪。不单纯是荒山,是在山峪上建寺,开山填峪。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咱们的师父真的是“开山师祖”,是名副其实的“开山师祖”。

□:据说,刚开始建寺院的时候,师父身边的居士不多,建寺也很艰难,是这样吗?

■:建寺之初,人单力薄,没有钱,人手又少。当时的佛教也不像现在这样兴盛,好像刚刚有兴盛的趋势。人们对佛教还没有更多的认识。山东是一个佛教欠发达的地区。当时师父来山东的时候,出家人不超过一百个。当时建寺院确实不容易,缺钱,缺人,缺物资,还有很多障碍,开山劈岭,一分钱一分钱的攒,师父生活非常艰苦,吃饭也很艰苦,有时候去菜市场捡一些人家丢弃的菜叶,买一点豆腐,回来炖菜凑合,就算是一餐午斋。艰苦的时候,障碍很多,除了物资上的匮乏,也有人事上的障碍。一步一步的克服,师父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非常敬佩,道心坚固,一般人比不上,师父意志力很坚强,不建好寺院誓不罢休。

□:2001年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了,这十年整个正觉寺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吗?

■:现在的正觉寺与初期相比,确实有了很大变化。可是我认为离我们正觉寺的完全建成,有一段距离,只是初具规模,有了一定的建筑群,后面的工作还很多,量也很大,还需要全体正觉寺人的齐心合力,继续努力,把我们正觉寺早日圆满地建成。建一所寺院,度无量众。师父常说:千年寺院,一辈一辈的度很多人。《妙法莲华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进入寺院,种下一颗金刚种子,一颗成佛的种子。所以说,建一个寺院非常重要,将来能度无量众生,建寺院的目的是在这里,为了建寺安僧,度众生。

□:师父这么多年,经历下来,有的人不理解,说师父是傻子,当地人方言叫“朝巴”,这些年来,师父建寺要抽血,抄血经,包括2005年朝礼五台山,一路走来,吃尽了苦头,您怎么看待师父的这种苦行 ?

■:当地人有句土话,叫朝巴子,意思是说这个人憨憨的,没心眼,憨直的意思,既有褒义,也有某种意义上的贬义的意思。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自古圣贤多磨难,磨难不是坏事情,可以坚固自己的道心,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大修行人都是很有胸怀的,憨憨的样子,就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是忍耐,吃苦,从来不计较,我们的师父也是这样,所以说,我认为师父是真正的修行人。

□: 听师父说这些年建寺院,寺院的工程上,您都投入了很大精力甚至财力,也可以说是大功德主,对寺院建设这块,包括你做这些工作,做这些功德,你有什么想法?

■:对于这些事情,我认为什么也没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能为寺院做一点点的事情,为佛教做一点点的事情,对其他人对社会做一点点的事情,作为修行人来说,应该把它忘掉,不要贪着这些功德,实际上没有功德,没做什么事情,这都是随缘做的,应该是这样理解。

□:2003年到2005年那时候,刚开始建寺,好像观音殿建好以后,师父就开始带领大家做一些法会了,那个时候的法会,你有没有参加过,大概是个什么样子?那个时候法会有其他的出家法师吗,还是你们带着大家在修行?

■:因为建寺之初,人单力薄,东西也少,寺院我去的比较多,几乎经常跑那里,法会我都去,晚上回家比较晚。那时候人少,跟着师父的人也少,师父那时候已经60多岁了,所以说,需要身边有人。慢慢收的徒弟多了,我还是去。但相对来说,去寺院比以前去的次数少。可是有事情,师父叫我去做,我还是会尽心尽力的做好。

    建寺之初也有法师,最初的时候,还有两个比丘尼,也有修行人去挂单。师父的建寺初衷就是:建寺安僧。只要你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师父都是很慈悲地接纳。当然,不严守戒律师父是不允许的,那时候的法会一般还是按照佛教的例会举行,包括诸佛菩萨的圣诞,成道日,出家日,虽然人少,人少也继续开。建寺初期,包括早课,有时候两三个人,一个人的时候,师父也上早课,一会敲木鱼,一会敲引擎,只要师父在寺里,早课都是这样的。

                       
                       助恩师朝山 感建寺艰难

□:2005年朝礼五台山时候您有没有参与过?

■:2005年朝山我参与了,包括送师父。当时师父回寺庙处理完事情,我还要把他送到石家庄那个地方。师父的一些行程安排,我也都参与了,但没有跟着他老人家朝拜。这次朝礼九华山,因禅修班这个因缘跟着他老人家朝拜了两天,第一天磕头883个,次日磕头633个,感觉很好。拜山确实消业障,对于自己修行很好,同时也能体会一段苦修的感受,我想,对于修行的道路应该有个提升。
□:这次朝礼九华山,或五台山,你每次都是一个经历者和见证人,你觉得这两次朝山有何不同?

■:这一次朝山对师父来讲困难更大。他老人家2005年朝礼五台山,六年以后再朝礼九华山,2005年师父60多岁,现在已经70岁了,身体上障碍比较大一些。虽然他朝礼五台山的时候,身体已经有疾病了,主要是腿疾。2002年的时候,有一个寺院开光,他老人家去参加,在那个时候受了伤,受伤以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治疗。因为建寺比较忙,什么事他都要亲自去做,事无巨细,包括这个建寺工程,他都要亲自去检查。这个砖垒的灰少了,他都要去扒出来,重新垒!对于质量,师父要求很严格。所以说,腿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修复,造成现在腿这个情况。拜几天就要休息,调整一下,很痛苦的,虽然这样,师父还坚持向前拜,很不容易。

    这个禅修班很好,这是师父度众的一种方式。禅修班的学员,都是在家庭事业有一点成就的人。学一点佛法,虽然时间短,但是我认为意义很重大,可以通过禅修班,对佛教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包括我们跟师父朝山,可以通过朝山,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坚强自己的道心,对于今后的修行大有益处。

□:记得《祈愿》上讲的那个为了两三千块钱的钢材款的事情,师父给人家跪下了,您看到过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能否跟我们讲一讲?

■: 师父给人磕头的事,好几次了。当时建寺初期,经常遇到困难。作为一个出家人怎么办呢?也不能过多地解释,人家又不听,不相信,欠了人家的钱,要还给人家,可是拿什么还呢?包括工程款,几千块钱,师父没有办法了,就给人家磕头,表示诚意:“这个钱我一定会还你的”。我们在家“跪天,跪地,跪父母”,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轻易给人下跪的,何况是受了大戒的比丘呢!但是没办法了,师父给他们磕头。渐渐的对方也看出来了,哪怕有点办法没有愿意给人磕头的,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给人家磕头。通过这一点,也能看出师父的内心,有些事是很困难的,没有办法的。所以说,建寺之初很难。

□:师父现在很少说困难,尤其是身体上的困难,很少提起这些事。

■:师父平常很开朗,表面上没有什么病,身体很好,他自己的病痛他自己知道,修行人都是这样,面对身体上的疾病,自己直下承担下来。在信众面前很好的,身体没有毛病,这也是一个修行的方式,方法吧。

□:您觉得跟师父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耳闻目染,言传身教,师父手把手的教,包括怎样打坐,怎样调息,怎样念佛,甚至佛珠怎么掐,师父都亲自教。还有接送人的礼仪,怎么顶礼,问讯等等。不管是出世间法,还是世间法,师父都亲自去教,重在细节。有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确实是这样。师父的一言一行,都给了我很大启发,在修行的道路上,感悟到很多东西,确实很难得。所以说,受益很深,不可说不可说。


□:您自己也是做企业的,学佛以后,对你和你的企业有何改变呢?

■:作为一个在家居士,对名,对利,应该正确看待,我们学佛不是为了求名,求利,求官做到多大,求钱赚得多少,没有用的,对生死没有用的。你官再大,免不了生死的;你钱再多,也免不了生死的,带不走的,只有你的业障会带走。所以说,学佛不是为了求名,求利,学佛是为了了生死,知道自己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进了寺院,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管别人,管好自己,好好修行,念佛;不要去参与那些是非,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应该这样修行,像师父那样,像祖师们那样修行。
发表于 2012-2-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0:17 , Processed in 0.124578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