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66|回复: 3

[佛教文化] 【佛塔艺术】唐朝的佛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梵音 于 2012-2-4 10:23 编辑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强国,历时近三百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前发展,这一时期,先后形成一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从而佛教寺院得以大发展,建立很多寺院和佛塔。在我国塔史上掀起第一次高潮。其主要分布在陕西长安、河南嵩山、山西地区、山东历城、北京房山、云南等地。

  唐代塔平面基本都是以方形为主,其原因在于早期之塔模仿木结构。建塔材料以砖、石为主,式样有楼阁式和内部空筒外部密檐式。无台基和基座,塔身从基础砖砌到地面之上。塔身光而平,不做任何雕饰。第一层比较高,二层以上塔身逐步缩减,塔檐自中间向上下各部位都有收分,外观轮廓具有弯曲的旋律,姿态十分优美。 唐代塔内部都做木楼板,然后用木梯上下。当遭大火或地震时,常把木楼板烧光或毁坏,变成为一个大型的砖筒。所以说唐代塔内部结构称之为“空筒式结构”。当然,唐代也有少数的其它类型的塔,诸如平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


1.jpg
莫高窟第217窟(盛唐)主室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  (2003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2.jpg
《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上半部线描图 (网络图片)


3.jpg
莫高窟第217窟(盛唐)主室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局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上图为莫高窟第217窟(盛唐)主室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大量唐代佛教寺院壁画多是反映西方极乐净土辉煌、欢快的景象。你瞧,画面上段部分的正面的宫殿和两侧楼阁的建筑群,显示出大唐佛寺的组群布置,整体形象宏大开朗。穿搂飞天,驾着祥云,天乐悠悠,不鼓自鸣,呈现一片歌舞升平的人间极乐净土世界。

  在正面宫殿的两侧各耸立着一座楼阁式佛塔,底层犹如高大的基座呈锥体形,正面开火焰券门。单层塔体完全是楼阁建制,平座围栏,廊柱开间,上檐飞翘。顶部四角攒尖,树立塔刹且链索系四角。这表明了在实例中十分罕见的楼阁式木塔实际是古代佛塔的主流,反映了印度的“窣屠婆”塔和中国重楼融合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同时唐代开始以后,寺塔布局发生了巨变,出现了在大殿前建双塔或一塔一阁并峙等过渡形式,在壁画中已得到显现。最可惜的是这些瑰丽的唐代寺院建筑在华夏大地上没有任何遗存了。



4.jpg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197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5.jpg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1958年陕西省邮电管理局出版的明信片)


  唐代佛塔的典型代表当属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经历千辛万苦取回佛经的玄奘法师以安置经像舍利为由,在寺西院建成五层砖塔。然而,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草木丛生。五十余年后逐渐毁坏。于武则天长安年间(701年—704年),更新改造为七层宝塔,较前更加庄严雄伟。

  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

  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万历二十三年(1604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 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大雁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64.7米。塔基现高4.2米,塔体呈方锥形,底边长为25.5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我国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塔内装有楼梯,可登临塔顶。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



6.jpg
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1961年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7.jpg
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1977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年),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坊,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小雁塔在近一千三百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8.jpg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 (1961年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倾注全部心血译经19年,公元644年圆寂于玉华宫。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总章二年(669年) 玄奘的遗骨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上,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唐末战乱,寺遭兵火,塔被盗掘。宋以后历代屡有修葺。清同治年间,寺内殿舍再遭兵火,唯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幸存。

  三座砖塔在今寺西部“慈恩塔院”内,品字形参差排列。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墓塔。塔平面方形,作楼阁式,共5层,高23米,底边长5米。塔身壁面仿木结构,用砖砌出八角形倚柱、额枋和斗栱。斗栱之上砌两层菱角牙子再叠涩出檐。挑檐大砖层多,在其他唐塔中少见。每层分作 3间,次层以上塔心实砌。塔的正面有券门,龛内置玄奘塑像 1座。塔为早期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作。玄奘塔的左右各有形式略同但规模较小的砖塔一座,均为 3层,高约 7米,底层边长 2米,系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梵音 于 2012-2-4 10:52 编辑

9.jpg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1982年登封文物保管所出版的明信片)

  法王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北 2公里,包括有寺院和塔院两部分,建筑皆明清遗物。寺院之北的山坡上即为塔院,院内有十五层密檐方塔及三座单层小方墓塔。十五层密檐方塔为法王寺塔,高40余米,约建于盛唐时期八世纪前半叶。塔身砌成平直壁面,塔檐以砖叠涩层层挑出,挑檐之外轮廓又层层收分,至上部几层急杀向内,最上以短短的塔刹封顶。整个塔的造型挺拔秀美,为现存密檐方塔中的上品。塔下部辟有半圆券门,上部各层榙檐之间也都有一个个半圆券窗。

  如站在法王寺月台东望,两座山峰,嶙峋崛突,相峙相应,形状如门,人们称之为“嵩门”,每到中秋佳节之夜,一轮银盘的皎月,从半圆形的门洞中徐徐升起,不偏不倚,月满嵩门,好似玉镜嵌于架中,世称为“嵩门待月”,此景是嵩山古八景之一。


10.jpg


  第一图最右边的小塔,为平面方形亭阁式砖塔,高15米,边长4.4米,南向开券门。叠涩檐上部,砌大覆钵,塔顶用青石雕出精美的山花蕉叶、绶花和仰莲宝珠石雕塔刹,造型俊秀,极为精巧,实属唐塔中之珍品。【转自“古塔寻踪”河南登封法王寺塔群(下)】

11.jpg
河南汝州风穴寺七祖塔 (2006年平顶山时空文化传播中心出版的明信片)

  风穴寺位于河南汝州市东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风穴山。据寺志记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初建时称“香积寺”,隋代为“千峰寺”,唐朝名“白云寺”。又因龙山上有大小风穴洞,故俗称“风穴寺”。

  七祖塔位于风穴寺中佛殿的西北侧,是寺院的中心。这是一座九层叠涩密檐式空心砖塔,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这座塔总高24.17米,塔刹由相轮十重、宝盖及火焰纹构成,高大美观,为纪念唐代著名和尚贞禅师所建。塔基比较小,平面为方形,塔身从下向上由细渐粗,至中部又由粗渐细,远远望去,其外部轮廓似抛物线,犹如火焰升起,别具一格,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唐塔中之佼佼者。

  风穴寺塔林由风穴寺历代僧人的墓塔组成,其规模仅次于少林寺塔林。塔林位于风穴寺禅院外山坡上,分上下两处,故又分别称上塔林、下塔林。原建115座,现存73座,其中元塔6座,明塔30座,清塔5座,无法确定年代的有32座。


12.jpg
山西永济普救寺莺莺塔 (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普救寺塔原名舍利塔,始建于唐代。后因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里描写的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人们便称它为莺莺塔。莺莺塔为十三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每边长8.35米,南向辟门,内为方室,室内后壁有一佛龛,已无佛像。第一层塔室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窿,中有一孔,可通上层。第一层以上塔身内部,皆为空筒。塔上壁用砖叠涩出檐十三层,塔身高39.50米,从二层到九层,塔壁间有转角通道,内设台阶,可攀登盘旋而上至九层。二层以上四面辟门,但真假门相间,门顶作拱形,游人可从真门向外眺望。塔刹原为风磨铜制,形似葫芦,高约两米,可惜于1922年地震倾圮。1991年剔补维修时,另加砌葫芦形塔刹。该塔尽管是明代重修建,但结构上保存了唐塔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即四方形空筒式,其外观与西安大、小雁塔如出一辙。

  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声音。


13.jpg
山西长子法兴寺舍利塔 (2002年长治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法兴寺,位于山西长子县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中。创建于北魏,唐肃宗年间曾改名为广德寺;宋英宗年间才更名为法兴寺。在寺院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舍利塔、园觉殿和后殿。

  寺中的舍利塔建于唐咸亨四年(673年)。这座塔通体用条石构造,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大雄宝殿前端,构成前塔后殿的布局。舍利塔平面为方形,据推测可能为七层,高约30米,为楼阁式塔,为一座方形双筒式构造,塔梯在双筒之中间,内部为壁边折上式。唐代凡是高大的塔,都采用砖材建塔,很少用石材建造,法兴寺舍利塔是唐代比较大的塔,采用石材建造,这是非常少见的。这座塔由于年久失修,不知于何时倒塌了,仅仅留下下部一层半,所以后人(不知是何时)将余下的一层半塔,加上一个殿顶,从外观来看就成为一座方形石殿的式样。

  法兴寺于1980年动工搬迁,将原来的舍利塔后加修建的塔顶拆除,小型殿宇的面貌已不存在。但是在外圈塔顶用石块反叠涩,出现平短的塔顶,又从塔的内圈结构向上直砌塔身,构成一座小型塔顶。塔顶同样用石块做反叠涩顶,成为二层顶子,上部再安装一个石制塔刹。这是搬迁时重新建的一座小塔,成为现在的式样。


14.jpg
北京房山云居寺北塔和唐塔 (200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在云居寺北塔四隅各置一座唐代小塔, 为唐景云二年(711年)至开元十五年(727年)间所建(上图可见右下两小塔)。塔方形,通高 4米余,七层密檐式,汉白玉质地。尤以东北隅开元十年(722年)塔为其中精品。塔门两旁雕 2尊力士,门内正面为一佛二胁侍。两侧壁雕供养人像,有深目丰髭的胡人形象,反映幽州地区民族团结的史实。檐间线雕奔象、驰鹿等,堪称一代佳作。石经山顶原有五台,每台均建唐石塔1座,现仅存南、东二台石塔。南台上为著名的金仙公主塔,九层密檐,造型酷似西安小雁塔,后壁镌《山顶石浮图后记》,记述赐大唐新旧译经充石经本及施舍该寺庙产事,这是房山石经刊刻史上的一件大事。东塔为单层石塔,造型独特。

15.jpg
山东历城龙虎塔 (上世纪九十年代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龙虎塔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白虎山下。因塔身雕刻龙虎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无考,从建筑风格推断,塔基、塔身部分为盛唐建筑,上部砖砌部分为北宋补建。塔呈方形,高10.8米,系砖石结构单层亭阁式塔。塔基为3层平台大檐须弥座,雕刻着覆莲、角神、伎乐、狮子等图案。塔身由4块完整巨大的方石筑成,四面辟有火焰形券门,周身布刻龙虎、天王、力士、罗汉、伎乐、飞天等形象高浮雕。塔室内砌方形塔心柱,其四面各雕一尊佛像。塔顶则为砖砌重檐,檐下双挑华拱承托,顶置覆盆相轮塔刹。此塔建筑华丽优美,在现存唐塔中别具一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梵音 于 2012-2-4 11:05 编辑

  南诏时代的佛塔

  南诏是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巍山为首府。开元间,其王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迁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全盛时辖有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灭亡。南诏时代适值唐贞观至天复年间。历时250余年。南诏时代佛教盛行,建寺造塔风行一时。但是经过漫长岁月,所建寺院已全毁坏,佛塔也破残不全,保留至今有如下。


1.jpg
云南崇圣寺三塔(千寻塔) (1997年中国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崇圣寺和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国(唐)和大理国(宋)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大理以北 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寺庙在清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主塔千寻塔,塔基为方形三层,底层特高有石栏环绕,四角均有石狮护卫。高69.13米的千寻塔,呈方形,共十六层,密檐式塔,始建于唐开成元年(836—840年)。塔身为白色,每级有四龛,对面两龛供佛像,另两龛为窗,利于塔内采光通风。塔内设有木质楼梯,可直上顶层,顶层设有了望小孔,可览大理古城全貌。塔顶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等。全塔中部微凸,上部收分缓和,整体如梭,檐端连成极为柔和的弧线。

  南北两座小塔高度相同,呈对峙状位于主塔之侧后。大约建于宋徽宗时(1101-1125年)。两塔都是42.19米,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外观轮廓线象锥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

  三塔的建筑风格,一般都说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但是三塔又具有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



2.jpg
云南大理弘圣寺塔 (1954年台湾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3.jpg
云南大理弘圣寺塔 (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大理邮电局出版的明信片)


  弘圣寺塔,在大理古城西南1公里弘圣寺旧址上,弘圣寺旧名王舍寺,又名一塔寺,寺毁于明初,现建筑为明代所建书院,塔因寺而得名弘圣寺塔,又称大理一塔。塔高43.87米,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建于逐层收缩的三层正方形基座上。塔第一级西面开圭角式门,其余三面各有一假券门,塔身各层之间用砖六层叠涩砌成,出檐2尺。自第一层到第十四层内收较缓。至第十五、十六层收缩明显。从二至十五层,每层四面皆有佛龛,龛内置佛。第十六层四角原有大鹏金翅鸟,现仅见足部。高6.4米的塔刹装置在塔顶覆钵上,上为仰莲,再上为七层相轮,相轮上为八角形伞状宝盖,再上为葫芦形宝珠。其造型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相似。

  1981年对弘圣寺塔以重修和加固。在弘圣寺塔的顶部出土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重要文物。这些文物的造型风格与崇圣寺三塔所藏之文物很是接近。加之从弘圣寺塔砖上数以十种计的模印梵文经咒和汉文偈言之书法接近于大理国写经,从而可以推断弘圣寺塔为大理南诏国时期的建筑。



4.jpg
昆明东寺塔 (1996年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5.jpg
昆明西寺塔 (清代外国驻华机构出版的明信片)


  昆明东寺塔和西寺塔均为十三级密檐方形砖塔。两塔在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当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坍,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因虑旧基“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今书林街的原因。形虽如旧,已非南诏原物。

  东寺塔建于南诏国时期(约840年),原建在常乐寺内,俗称常乐寺为东寺,故名东寺塔。塔高 40.57米,基座为正四边形,边长12米。塔身为方行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3级。塔底层南面辟一门,从第二层起檐上四面均开有券洞,每洞置一小佛龛,内有石雕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贴金金翅鸟,每只高约2米,俗呼金翅鸟为金鸡,故又称金鸡塔。

  西寺塔原建在慧光寺内,俗称慧光寺为西寺,故名西寺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十三级空心砖塔,高35.54米,共13层。塔基三层,高2.38米,最下层边宽12.5米。南辟券门一道通塔内。塔内有回形木梯可登塔顶。第二层以上各层设佛龛或券洞,佛龛中有红砂石雕菩萨坐像。塔顶四角各置铜质金鸡1只。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昆明地震,西寺塔倾倒过半,十六年(1503年)仿东寺塔式样重修。清康熙六年至十二年(1667年~1673年)又加修葺。道光十三年(1833年)地震,塔刹毁,塔身倾斜。咸丰六年(1856年)慧光寺毁于兵燹。1983年11月至1984年9月,对西寺塔进行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妙梵音 于 2012-2-4 11:16 编辑


  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唐塔都是平面方形的,可以说是唐塔的主流。但也有少数平面为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的,不过塔的体量都不大,塔的造型有的很简朴,有的却很奇特。另外,我国南方地区的唐塔很少,现补上两座,一睹它们的风采。


1.jpg
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 (198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副片)


  泛舟禅师塔位于运城市西北 五公里寺北曲村报国寺遗址上。寺宇早毁,古塔独存。泛舟为唐代报国寺禅师,圆寂后筑塔祀之。塔始建于唐贞元九年(793年),长庆二年(822年)镌造墓铭。

  塔为单层圆形砖塔,总高10米,底面直径5.7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高度约占三分之一。塔基砖砌圆筒形,座上有砖雕壸门并隔以间柱。须弥座上为砖砌圆形塔身,塔身中空,南面正向开门,塔身内为六角形小室,顶部为叠涩式藻井,正中有0.4米的小孔,直通上室,上室仍用反叠涩砖收缩至塔顶。室外以八根倚柱分隔为八面八间,门侧按木构形制刻破子棂窗。塔刹下部为两层山花蕉叶,其上承托覆钵、垂莲、仰莲、宝盖,最上端冠以宝珠。此塔造型古朴,雕刻粗细相间,为我国唐代圆形古塔中的典型实例。


2.jpg
山东历城九顶塔 (1984年济南市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九顶塔位于济南历城区柳埠村东南九塔寺内。建于唐代,高13.36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收进16层,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筑有中心塔,高5.33米。九个小塔全系三层叠涩挑檐,形成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两罗汉,并有残存壁画。该塔造型独特,国内罕见。

3.jpg
云南大姚白塔 (1999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大姚白塔位于云南省大姚县西城门外的宝顶山顶,始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塔的平面台基为八角形,分为两段,高3米,每边长2.2米。下部叠涩十二层砖,座身高1.5米,上部叠涩四层砖,反叠涩式样。上下构成一个高高的大基座,高约四米,亦为八角形,略带收分。塔体为一个大圆球,上圆下锐,成椭圆形,无塔刹,总高18米。全用质地坚硬的青砖建成,是一座最早最大的“中国窣屠婆式塔”。因其式样如同一个敲磬的锤,故俗称为磬锤塔。

  该塔历代多次修葺过。并经历过数次大地震,见于记载的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和崇祯九年(1636年),大姚境内发生大地震,震裂塔顶一米有余,但震后有自己复合。千余年来,历经风雨和地震不倒,白塔安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


4.jpg
四川都江堰灵岩寺千佛塔 (1987年灌县外事办公室编印出版的明信片)


  千佛塔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北5公里灵岩山灵岩寺左侧。此塔系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灵岩寺时修建。为石雕窣屠婆式实心塔,通高3米,底径约7.5米,下设须弥式塔基,上置覆钵形塔身,共13层,下大上小,各层雕满结枷跌坐佛像,故称千佛塔。下三层佛像刻有莲坐项光,以上各层依次缩小。像高数厘米,精雕细刻,衣纹清晰,神态慈祥,总共约800余尊。塔顶饰莲花瓣两层,上置莲座,置铁铸释迹牟尼佛座像一尊。此像与石雕像风格不同,疑为后配。

5.jpg
浙江宁波天宁寺塔 (清末上海壁恒图书公司(德国)出版的明信片)



6.jpg
天宁寺原有双塔【转自“中国的塔”宁波天宁寺塔游记】


  天宁寺塔(西塔)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是江南地区现存最早的唐代方形密檐式砖塔,塔因属天宁寺而得名。天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元、明、清三朝天宁寺屡毁屡建,是宁波市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天宁寺原有双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年~874年),在大殿中轴线左右并列,现仅存双塔之西塔。

  现存与该塔有关的文献资料很少,在塔身砖上有正书“咸通四年(863年)造砖记”的铭文。清《四明谈助》记载“天宁寺咸通塔砖。分左右两塔在天宁寺前”。民国《鄞县通志》记载“咸通四年造此砖记”及“文在左侧无匡线。寺前二塔,左右分列,清光绪季年6月右塔崩,砖散于民间。今左塔尚存。”左塔即现存西塔。

  维修之前,塔年久失修,风化严重,塔刹、腰檐俱毁。塔高约12米。底层外壁外皮砖塌落,内壁四角捣空,虽残损厉害,但还是可以从外观上看出其具有唐代砖塔特征。天宁寺塔平面呈正方形,自地面以上五层,第一层特别高,以上逐层收缩,每层用砖叠涩,出檐较远。第一层开有壸门,以上各层四壁均设龛,塔内呈正方形,空洞式结构,穹窿顶。由于唐代地面远低于现地面,故塔下部及基座被埋于地下。1995年2月至4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天宁寺东塔残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东塔基座为素面须弥座,座上枋即为壸门底部,其每面束腰有6个小佛龛,唐时地坪在现地面下的1.6米处,即须弥座下枋底脚处。


7.jpg
江苏高邮镇国寺塔 (1995年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镇国寺塔在高邮市西西门湾,又称西塔。始建于唐代僖宗(874—888年)年间。清乾隆四十三年年(1778年),塔起火,诸级楼板、梯、栏皆焚,遂成空塔。塔原为9层,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被大风摧毁3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为7层,即为今之形状。1956年拓宽运河时,为保护文物,在塔的四周直径100米以内填土筑堤保护,形成运河中的一个小岛。

  镇国寺塔的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 35.36米,呈平面方形。塔为七层,塔壁逐级递收,呈梯形。三层至五层塔门两旁有突出的半圆砖柱。三至七层塔门两旁筑小佛龛。塔内顶砖砌“斗八式”藻井,在交叉的木梁上立刹顶木柱,直至塔刹。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二米高葫芦式紫铜塔尖。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腰檐特短,天平座,明显地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0-18 01:36 , Processed in 0.221876 second(s), 2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