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97|回复: 3

[事迹传记]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十九期 千里万里 与师相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bs.zhengjuesi.net/dispbbs.asp?boardid=53&Id=21353
一、目录
(一)【朝山小计
(三)【法师开示】 奇妙的微笑——文:释仁炟
(四)【朝山图集
(五)【大众分享
     1、千万里 追随着您  ——文:圆梦
     2、与师相应  修行弘法——朝山路上采访香港师兄
     3、心灵的自在是真正的解脱——佛商禅修班一期学员 李尚鸿专访
     4、我的五次随师朝山——文:芳菲
     5、两个好搭档——文:惜缘
(六)【历史人文】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七)【感应事迹】 一心念佛 大难不死

(八)【寺院建设】正觉寺醍醐井出水啦!

(九)【广种福田】欢迎随喜正觉寺饮水二期工程
     ——精勤护净 纳福迎祥 福慧绵长

二、正文
(一)【朝山小计】

朝礼日期:12月11日—12月20日

朝礼区间:江苏省徐州市北京路206国道716公里处至安徽省宿州市曹村镇206国道735公里处。

叩拜数目:5172个

(二)【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

大众参与统计

截止12月20日,博山正觉寺接收到的实修活动报名人数共455人次,统计如下:

•14位信众发愿与法师同数叩拜。(来自:淄博、济南、菏泽、临沂)

•96位信众发愿每日叩拜108拜。(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淄博、即墨、广州、济南、河南)

•141位信众发愿诵100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来自:淄博、济南、上海、延安、天津、深圳、栖霞、海口、青岛、菏泽、河津、威海、河南)

•102位信众发愿十斋日或每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自:淄博、烟台、北京、天津、临朐、延安、长沙、济南、河津、法国贝尔福、墨西哥)

•11位 信众发愿阅读经藏。(来自:淄博、临朐、深圳、延安)

•91位 信众发愿每日读诵《金刚经》《楞严咒》《十小咒》《心经》各1遍,《大悲咒》7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青岛、海口、济南、淄博、墨西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师开示

奇妙的微笑
释仁炟
一、 奇妙的微笑

    不知道大家留意过没有,寺院里的佛菩萨大多是微笑的,冲着大家慈悲地微微笑。一看到佛像,不由得升起亲近和恭敬之心。慈悲的微笑,是佛引领大家走向解脱,伸出的最温暖的手。

    保持微笑,这个“笑”很重要。有各种各样的笑,有的笑是皮笑肉不笑,有的笑是冷笑,有的笑是嘲笑。我们佛门的笑,是慈悲的微笑。微笑是友好的表示,微笑能让我们的心灵升华,微笑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微笑能使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小牧童的青草

    释迦牟尼佛的俗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19岁出家,先向外道学习六年,学禅定。因为不究竟,又到雪山修苦行,又修六年,还不究竟。从雪山上走下来,到尼连河边洗个澡,接受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精力体力,准备打坐,继续修禅定。

    这时候有一个小牧童在割草,他看见乔达摩•悉达多恬淡的笑容,非常欢喜,说:“先生,我看见您好慈祥,我非常喜欢您。” 乔达摩•悉达多说:“我也喜欢你。”

    小牧童说:“我真想送点东西给您,可实在没什么可送的。”
乔达摩•悉达多说:“你倒真的有我需要的东西。你有刚割下来的很好的青草,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一抱。”

    能供养乔达摩•悉达多一些东西,小牧童太高兴了。乔达摩•悉达多谢过小牧童,铺开青草为垫,坐在上面开始打坐,暗暗发誓:不得圆满正觉,誓不起座。乔达摩•悉达多彻夜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当天空晨星闪烁的时候,睹明星而悟道,顿悟成佛。

● 拈花一笑 衣钵真传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讲法,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为众生说法。

    佛祖拈起一朵金波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微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然后释迦牟尼佛把平常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传给大迦叶尊者。

    微笑是不可思议的,微笑也是轻松愉悦的,会心的微笑是心灵的沟通,相互的微笑是情感的传递。

    现实生活中,大家忙忙碌碌,忙得没有时间关注家人、关注自己。很多人,很久没有开心一笑。

    仁炟希望大家用阳光的心态精进修行,向佛菩萨学习。生活中,见到每一个人,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都真诚地笑一笑。心地调柔,身心愉悦。

二、修行人与孤独

    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些不同的地方。在家人,有些人经常说“孤独”。其实我没出家以前,就不知道什么叫孤独。我认为安静是一种享受。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做学问、读读书,没有人干扰,真是一种享受。

    出家以后,这种体验、体会更强烈。出家人、真正的修行人没有孤独,不需要别人陪伴,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了。

    朝山三步一叩,人多,也是朝拜九华山;人少,也是朝拜九华山;一个人也是在朝拜九华山,就是有几千人几万人,不也得三步一叩吗?

    当然朝山的人多,队伍壮大,很壮观,大概能感染许多人,这是它的好处,然而修行,未必轰轰烈烈。

三、修行、怜悯与情感

    朝山的过程中,发生很多事情,艰难困苦,包括身体方面的,各方面的。其实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很自然的事。

    人的身体本来就是四大假合而成,四大不调也是正常现象。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业障,那么多的冤亲债主,还有那么多的魔障。出现种种的身体不适也好,病痛也好,这都是正常的,咬紧牙关叩拜就是了。

    仁炟不需要怜悯,怜悯也得朝山。对弱者来说,怜悯可以起到安慰的作用。但是对于强者,不需要。仁炟希望做个强者,不是弱者,同时也感谢大家对仁炟的关心。

    弟子们关心师父,这是好事。师父借此机会,向弟子们表示感谢!仁炟希望弟子们把对师父的怜悯转化为修行。大家都成就了,师父也就欢喜了。每个人都要谨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善护三业。

    “善护念”!《金刚经》里讲到“善护念”。善护自己的身业,不失律仪;善护自己的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自己的意业,清净无染。这个很重要,大家每个人都要善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老实修行。

    情感方面,少一点好。出家人没有儿女情长,也不要悲悲切切。咱们正觉寺的口号,就是“修在当下,阳光人生。”大家都要阳光,不要悲哀,不要埋怨,更不要有瞋恨和憎恶,要加强自己的修持和修行。

    修行人的心灵、思想应该是正面的,而不应该是负面的。

四、 寺院不是消极逃避的避难所

    很多人在寺院礼佛、诵经、行禅等,大都很用心,专心致志、心情愉悦。但是一回到工作生活中,就又回到了从前,烦恼焦虑!

    实际上,寺院不是消极逃避的避难所,而是教导大家有智慧地直面人生的大学堂。

    在寺院参与拜忏或禅修,是初步让大家回归自我、尝试反观自心。在这里,你可以对现实有一些清晰的认识,获得更多的慈悲和智慧。

    但最终目的,是希望大家重新进入社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它,保持轻松而积极的工作、生活态度,并把这种清凉的自在带给朋友和亲人,让大家都能够受益。

五、时刻保持修行的念头

    有一些居士做得很好,方法简单但很有效果,当然工作和生活也获得了很多的受益。比如:有一位居士,她在听电话的间隙,轻松地随着呼吸放松念佛。这给她带来很大帮助。她不仅轻松愉悦,而且她的每一个电话,带给大家的都是轻松、愉悦。

    还有一位居士,在商务会议的间隙行禅。他选择一条幽静小路,放松专心地行走。他的商务工作,哪怕问题很棘手,但是结果往往都变得非常愉快、非常成功。

    大家可以尝试:

    在切胡萝卜的时候保持微笑念佛;

    在努力工作几个小时后行禅放松;

    匆忙赶班车的时候,身虽然匆匆忙忙,而心要提起警觉,要保持安然、从容;

    对于孩子、亲人的贪恋,如果让自己为他欢喜、为他忧虑,就要尝试着从智慧方面观察清楚,比如用无常观、空观,让自己能够看破放下,保持理智、冷静。

    当别人责难你时,真诚地对他微笑。

    如果知道怎样把佛法运用到与人相处,乃至就餐、睡眠和空闲时间中去,佛法就会融入你的日常生活,然后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佛、法、僧三宝将会成为你日常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内的事情,而不再仅仅是对某种遥远事物的描述。

六、福慧双修同时具足的妙布施

    “布施”是修福,“不住相”是修慧。“不住相布施”便是福慧双修同时具足的菩萨妙行。

    古人做偈子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就是指单修一边,成就不了的。尽管罗汉也修慧,但不舍自我的智慧终究是小智慧。佛陀是福慧两足尊,福慧双修才是成佛的大道。

●布施是修福

    修福是指做善事利益他人,而获得相应的福报。六度里面的布施是利益他人的最直接的行为。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通过布施来利益大众。因此布施是修福的最佳途径。

    修福固然是成佛的资粮,但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力量,会更多更广地利益大众。例如闷头做小生意,资本只能一分一分地攒,而在智慧指引下的资金投资,回报会增长数百千倍,甚至更多。

    如何修得大智慧,能够在滚滚红尘中帮助众生而不迷失?请大家认真思考。

●不住相是修慧

    布施虽然有极大的功德利益,但不要念念不忘自己行布施,更不能每天计算自己做了多大的功德,期待着何时得到大的回报和福报。那种做法感得的福德将很有限。

    佛陀在《金刚经》中多次讲到,无住相布施殊胜的功德利益。无相,包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布施的人,无受施的众生,无布施之物,也没有布施的时间。

    常人之所以不能摆脱烦恼,就因为是对红尘中的各种诱惑过于贪执、迷恋。如果能够做到不执着,那便会减少许多烦恼,增加许多自在。

    通过布施利益众生,个人自私自利的心念少了,那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解除了自己的烦恼,开启了自我的智慧。

    无住相布施更加可贵之处,是修行者通过无住相布施,泯除人、我、物的分别,打破有无界限,进一步舍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和空相。没有贪执、迷恋,也没有烦恼,心灵安宁,这便是大智慧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朝山图集
图一:朝山队伍穿着厚厚的棉衣行进在寒冬的朝山路上。

图二:小小红衣童  随喜朝山行。

图三:仁炟法师与安徽和江苏的信众们在两省交界处合影留念。

图四:进入安徽境界后,仁炟法师主持放生活动。

图五:感恩的泪水,滚落在尘土中。

图六:叩拜的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深圳的妙朱居士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跟随老法师修行的机会。

图七:香港和澳门的信众远道而来跟随仁炟法师朝山,并与老法师围坐在一起共进早斋。

图八:回向朝山功德,为一切众生祈福。

图九:得知仁炟法师因多年诵《金刚经》而力大强壮,香港的妙宗居士也向老法师进行“挑战”。

图十:路过的行人停下车来阅读《朝山行》。

图十一:仁炟法师带领香港、澳门、广东和当地的信众行禅。

图十二:提供营地的王居士主动为朝山队伍清洗朝山护具,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仁炟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3:03 , Processed in 0.982916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