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4|回复: 5

[原创] 【同愿同行朝山简报】第十三期 走进历史 参访贤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愿同行朝山简报】第十三期 走进历史 参访贤圣

一、目录
(一)【朝山小计
(三)【法师开示】《走进历史 参访贤圣》——文:释仁炟
(四)【大众分享
    1、《主持“朝山座谈”之所得》——文:妙胜
    2、《正 觉 供 斋 组 的 缘 起  ——妙心师兄采访录》
    3、《自在快乐地走在菩提路上》——文:妙莎
    4、《浅谈随缘》——文:随缘
(五)【朝山图集
(六)【感应事迹
   《儿子的转变》——文:妙先 妙禾
(七)【历史人文
   “吾与点也”——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文:南怀瑾先生
(八)【建寺动态
    1、《六和楼斋堂“金日开业”》——文:妙森
    2、《八十八佛殿和天王殿圣像到寺》——文:光明草
(九)【广种福田
   《乐助般若楼禅堂禅床》
二、正文
(一)【朝山小计】
朝礼日期:9月21日——9月27日
朝礼区间:枣庄市山亭区潘庄村至 枣庄市孟庄镇侯宅子村  。
叩拜数目:4696个
(二)【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
大众参与统计
    截止8月20日博山正觉寺接收到的实修活动报名人数共396人,统计如下:
·15 信众发愿与法师同数叩拜。(来自:淄博、济南、菏泽、临沂)
·73 信众发愿每日叩拜108拜。(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淄博、即墨、广州、济南、河南)
·124 信众发愿诵100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来自:淄博、济南、上海、延安、天津、深圳、栖霞、海口、青岛、临淄、菏泽、河津、威海、河南)
·90 信众发愿十斋日或每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自:淄博、烟台、北京、天津、临朐、延安、长沙、济南、河津、法国贝尔福、墨西哥)
·11 信众发愿阅读经藏。(来自:淄博、临朐、深圳、延安)
·83信众发愿每日读诵《金刚经》《楞严咒》《十小咒》《心经》各1遍,《大悲咒》7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青岛、海口、济南、淄博、墨西哥)
  (三)【法师开示】
                         《走进历史 参访贤圣》

                              文:释仁炟

辛卯年七月十六(2011.8.15)星期一          平邑阴 阵雨

    前天,七月十四日,拜行到平邑县郑城镇镇中心。

    郑城,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曾居住过的地方,郑城因郑玄而得名。郑城为了纪念郑玄在这里校注《孝经》,在镇内北部路西,塑有郑玄的雕像。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山东高密人。其远祖叫郑国,是孔子的弟子。郑玄自幼好学,不尚虚荣,遍访名师。他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他创立了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午回正觉寺,连续开了几个会,夜里十一点多方睡。

    昨天是盂兰盆节法会,其劳累程度,自不待言,晚上赶回平邑流峪镇宿营地,已是十点半钟。

    因为前天和昨天两天忙碌,不得休息,今天朝山时,感觉体力不支,晕头转向,勉强拜行了六段路,叩了538个头。返回宿营地后,睡了一觉,身体状况稍有恢复。而郑公在郑城的塑像却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郑公的学问和为人,令人钦佩。修行人也应该向郑公学习,自强不息,博采众长,不畏艰难困苦,孜孜以求,才能有所成就。

                           
辛卯年七月十七日(2011.8.16)星期二         平邑阴 阵雨

    今天身体状态不错,叩拜了711个头,到达平邑县郑城镇黑风口村。

    黑风口东侧山势陡峭,巨石堆砌的一般;西侧山势较低,有几户人家居住。两山之间最窄处仅有二三十米宽。可以想象得到,过去旧社会里,此处山高林密,路窄人稀,肯定是个强盗出没的地方。漫说夜间,就是大白天,也没人敢在这里单独行走。

    这里曾是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小武(王俊)的根据地。王小武亦称王肖武、小吾。原本家道富有,欲取功名。明崇祯十三年,山东大旱,更加蝗灾,五谷无收,人相食啖。百姓饥寒交苦,哀鸿遍野。王肖武家被洗劫一空,衣食无着,又无资交税,受到地方官吏迫害。父母所以生病相继死去,王肖武因而聚众起义,兵屯此地,竖起了杀富救贫、为民除害的义军旗帜。后被九支义军头领推为九山王,拥兵三万,反明抗清,长达十三年之久,最终被清政府镇压。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九山王的故事。

    黑风口一带还是民国时期山东巨匪刘黑七的出没之地。刘黑七在苏鲁边界为祸,烧杀抢劫、奸淫抢掳,无恶不作。

    山河大地是如来。山川大地,都是如来法身的变现。人类生于斯、长于斯,行善作恶,皆凭于心、存于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佛法的教化,使人心向善,才是最重要的。

                           
辛卯年七月十八日(2011.8.17)星期三            平邑晴

    今天身体尚可,叩拜了762个头,到达平邑县魏庄镇铁城子村。

    已经距离平邑县城八九十里,开车需近百分钟,仍有平邑的刘凯、赵涛、王新明、李俊、林燕、朱居士等信众跟着朝山。诚难能可贵。

    今天的朝山节点铁城子村,在朝山宿营地五里庙南一华里处。朝山结束后, 请平邑的信众们到宿营地小憩,顺便请深圳的妙胜对他们作采访,谈谈他们朝山的心得和感受。他们已经跟着师父朝拜了十六天,而且拜过了最艰难的泥泞路。

    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朝礼九华山的机会,希望能跟着师父多朝拜几天。通过十几天的跟拜,他们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原先浮躁的心沉下来了。李俊是刘凯的老婆,在家里是当之无愧的“一把手”,说一不二。刘凯则对老婆关心爱护、惟命是从。经过十几天的朝山跟拜,李俊说她的性格好了许多,再也不跟老公发脾气了。

    智者大师曾讲: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失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贪、嗔、痴、慢、疑、恶见是六根本烦恼。修行,要破除烦恼,启迪智慧。而烦恼的生起,跟我慢、我执有直接关系。朝山,可以忏悔业障,降服我慢心,消除我执,对于破除烦恼无疑是千金良方。

                              
辛卯年七月十九(2011.8.18)星期四          平邑阵雨

    今天凌晨四点,从平邑县魏庄镇铁城子昨天朝山的节点起香,叩拜811个头,越过费县梁邱镇的官阳司社区,到达裴家庄。

    魏庄历史上是千古名邑南武城,是孔夫子的高足曾点和曾子(曾参)的故乡。

    曾点名曾皙,春秋名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论语》载:有一次,孔子让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各谈自己的志趣。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争先发言,高谈自己如何能治国带兵,唯独武城人曾皙只鼓瑟不说话。孔子再次要求曾皙谈谈个人志趣,他铿然一声,停止奏乐,风趣地说:“暮春时节,与一伙志同道合的人到沂河洗个澡,在附近的舞雩台上凉快闲聊,然后高歌而回,这多么令人愉快!”孔子听后,深有同感地说:“吾与点也。”即我和你想得一样。曾点志趣高雅,不慕名利,爱好琴瑟,喜欢歌唱。相传鲁大夫季武子死后,曾皙前往吊唁,众人忙着行礼致哀,他却独自倚门而歌,被称之为鲁之狂士。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南武城魏庄)人。孔子学生,小孔子46岁。孔子高才弟子颜回病故后,曾子成为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孔子逝世后,曾子传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子思又传业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曾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孝敬父母,慎微修身,学识渊博,功绩卓著。其思想和言行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与颜子(复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合称孔门四圣。

    曾子十七岁拜孔子为师。刚开始,孔子对曾子的印象是“参也鲁”。“鲁”就是愚钝,看起来并不聪明,然而曾子的学业“竟以鲁得之”。其原因,如有人评价:“曾参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深造乎道也。”曾子从师后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不久便受到孔子重视。孔子认为曾子能忠实地继承自己的思想,将中庸和孝的道理传授给他。《论语·里仁》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性情沉静,表面鲁钝,但其践履笃实,谦虚谨慎,对孔子思想理解较深,能够得其要旨,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儒学大师。著作有《曾子》、《大学》、《孝经》等。

    曾子言行一致,办事认真,道德高尚,孝敬父母,忠恕自律,信义不二,宽以待人,高风亮节,淡泊名利,道传一贯及成人之美等优秀品德,非常值得佛门弟子学习。

    表面上聪明伶俐的人,未见有大智慧。看似愚钝的人,为人诚实,老实修行,精进努力,反而能成就道业。


辛卯年七月二十(2011.8.19)星期五         平邑 费县阴雨

    几天来连绵阴雨,加之昨夜一夜大风,在大蓬车里睡觉,腰有些受凉,又酸又痛。拜完头两段,坐在路边休息时,让几位跟香义工揉揉、按按,稍有缓解,继续叩拜。左膝盖也乘机捣乱,时不时地疼一疼。只好迈小步,慢点走,避免疼痛加剧。

    龙天护法挺给面子。凌晨三点多钟便开始下雨,时断时续。为赶路,穿上雨衣,打上雨伞,坚持朝拜。雨不大,在濛濛细雨中叩拜行进,别有一番情趣,充满诗情画意。

    还不错,五个小时拜下来,竟磕了898个头,创下朝礼九华山以来的最高纪录。步子小,叩拜的次数多,拜行了七里半路。

    在雨中,忍受着腰膝的疼痛朝礼九华山,创纪录的叩拜数和里程,个中的滋味与禅乐,无法以言语描述。也更加体悟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深刻含义。

    今天从官阳司村的裴家庄拜行到焦厂东门。朝山刚刚结束,上了车准备返回宿营地,瓢泼大雨立刻倾盆而降。


辛卯年七月廿一(2011.8.20)星期六        平邑、费县阴雨

    从新泰、平邑沿S240省道一路南行,经流峪、郑城,过郑城的黑风口,魏庄镇的五里庙和铁城子,再南行一公里左右在魏庄镇涝坡村与S342省道交会重合,转向东南。拜行一里多路,过官阳司桥,便是官阳司村,大概位置是S240省道103公里至105公里处。

    官阳司村给我们的最深印象,是这个村子很长,豆腐特香,馒头特大。

    官阳司的豆腐是用纯正的盐卤制作的。豆腐一入口,久违了的盐卤豆腐特有的香味刺激味觉,舌识立即作出精确判断。因为盐卤豆腐产量较低,一斤大豆出二斤三、四两豆腐,商家为了追逐利润,已经一二十年吃不到纯正的盐卤豆腐了。因其产量低,豆腐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却较高。相反地,好多大酒店、大饭店推行日本豆腐。日本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制成的,一斤大豆产六斤,主要成份是水,营养价值很低,而且没有弹性和韧性,只能用盒装,还不能炒、不能炖,只能凉着吃,人们却乐此不疲,实在可悲!

    从软绵绵一色水白嫩嫩的日本豆腐里,仿佛看不到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佛教则随遇而安—随缘吧!恩格斯说:一切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然。


辛卯年七月廿二(2011.8.21)星期天            费县阴雨

    从昨天开始,为走近路,暂时告别了S240省道,改走乡间小路。现在的乡间小路已经今非昔比,再不是以前的那种土路,而是四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除个别路段施工中偷工养料路面不平泥泞难走之外,大部分路面都挺好走。叩拜行进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道路两旁的庄稼满目青绿,飘洒着玉米花粉和此地广泛种植的金银花特有的芳香,没有了超载汽车呼啸而过的沙尘污染,沐浴在天然氧吧之中。初秋的微风拂过,树叶、草叶、庄稼叶沙沙作响,或高吭,或低沉,仿佛天籁之声。清静自然,怡然祥和。若非佛弟子,焉能领略和享受这大自然的禅韵!

    行进间,在邵家庄遇到一位小脚老太婆,竟跟我“竞走”二十米。老太婆八十岁左右年纪,背微驼,头发花白,步履蹒跚。老人家从我的左后方走过来,我正在拜凳上叩头。听见鞋后路嚓嚓拖地的声音,我下意识地扭头往左边路上看,首先看到的是一双有气无力、举步维艰、走起路来脚后跟拖地的小脚。按年龄推断,她应该是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幼年裹过脚。解放初期,妇女解放,小脚也跟着解放,不再裹脚,于是小脚有了重新生长的机会,长大了几厘米,社会上称之为“解放脚”。这个老太太的小脚就属于“解放脚”。

    老太太看了看我,继续走她的路。我则继续朝我的山。我走三步,超过她一米。可是当我磕下头去再站起来时,她已经超过我一米五。如此“竞走”了二十米,老太婆超过我四五米远。老太婆继续走她的路,我则是继续叩拜朝山……

                        
辛卯年七月廿四日(2011.8.23)星期二        费县大雾转晴

    今天平邑的赵涛、刘凯、王新明、李俊等七八位居士,先于我们来到昨天朝山的节点—费县石井镇,等候我们。原来他们今天凌晨一点半起床,两点出发,租一辆面包车来跟仁炟一起朝山的。从平邑县城到石井,一百二三十里路,流峪郑城一带路况极差,异常难走,驱车两个小时赶来跟随仁炟一起朝山,这种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朝山途中休息时,平邑六十二岁的孟庆花老居士谈了她跟着师们朝山的亲身体验。

    原来孟庆花患有严重的腰腿疼病,是年轻时落下的风湿性关节炎,几十年未能治愈,便习以为常,不再理会。仁炟朝山路过平邑时,她跟随师父朝拜了六天。当时正是盛夏时节。时值中伏,天气最热。她跟拜的时候,每天大量出汗。虽然劳累疲惫,心想跟着仁炟师父朝山,机会难得,还是每天坚持拜行,一丝不苟。她跟拜第五天,汗流不止,全身湿透。困扰她几十年的腰腿疼病竟不治而愈!当她第六天跟拜时,全身轻松,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

    她今天来跟拜,便是专程为感谢师父,跟师父再叩拜一程。

    仁炟对孟居士讲,要感谢感恩佛菩萨才是。《华严经》讲,“信是道源功德母”,因为孟居士的信心和诚心,转化为无穷的力量。一方面经过朝山,忏悔业障;一方面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和护佑,才能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辛卯年七月廿七(2011.8.26)星期五       枣庄晴 淄博夜雨

    因计划回寺参加地藏七法会,早晨拜了五段路,叩495个头,正好过枣庄北岭青石岭南的加油站,到达S240省道的130KM+200米处。回宿营地简单收拾一下,换下汗水湿透的衣服,于晨八点钟启程回寺。

    汽车经石井、侯家庄、新庄一路向北,从费县上日东高速公路,向东行驶,改京沪高速。在博山下高速公路。回到博山正觉寺,刚好十二点十分,汽车行驶了四个多小时。屈指算起来,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已经整整走出去四百多华里了。应了中国一句富含哲理的老话:“不怕慢,就怕站。”那位无意识与我竟走比赛的老太太,或许是走亲戚家,充其量走两三里路,也便到达了目的地。仁炟虽然没有她走得快,却比她走得远。

    早晨三点起床洗漱诵经之后,发现我们的房东、枣庄市佛协的常务副会长李贵良也起了床。问他怎么这么早起床?是不是朝山义工说话声音大,把他惊醒的?他回答说:“今天跟着师父朝山。”朝山途中,他以六七十岁老人的身躯,跟在老衲身后叩拜,一丝不苟,一个头没少磕,十分虔诚。

                                 
辛卯年七月廿八(2011.8.27)星期六           淄博阴雨

    一个人,尤其是出家修行人,应该做到:

见财不贪,见色不念;
顺境不喜,逆境不怨。
居高不矜,位低不攀;
载誉不骄,遭谤不辩。
辱骂不瞋,遇讥不避;
蒙冤不申,诬陷不拒。
抱朴守心,清净安然;
忍而无忍,自在无边。

    本没想写诗词歌词,只不过随笔记下自己的一点感想、心路历程,打打油而已。倘若妙晶给谱个曲子,就叫《抱朴守心歌》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众分享】
               1、主持“朝山座谈”之所得

              文:妙胜


    “阿弥陀佛!师父好,各位师兄好。我是今天的主持妙胜………”

    自进入2011年8月以来,每晚18:00我都会坐在电脑前,登陆skype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准时拨通在朝山一线师兄的电话,开始每天的“朝山座谈”。 到目前为止,朝山座谈已开展了一个多月,每晚的主要内容为:今天朝山路上发生的事,分享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从朝山开始到结束,路途中的一些人一些事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2005年仁炟师父朝礼五台山的时候,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朝山的跟香义工不多,所以当时留下来的只有一位跟香义工的一本简单的日记,还有一些朝山路上的相片和简单的录像素材。所以这次,我们要把朝山途中的资料通过“朝山座谈”、“摄像”等形式记录下来。经过一个多月的主持,虽然在电脑这端的我只是发问并记录,但是在“朝山座谈”的每一天,我都会感到自己的变化。

    第一次主持的时候,我紧张得脸红心跳,虽然在座谈之前妙石师兄和韩疆师兄为我准备了提纲,让我依照提纲来提问,但我真的不知道如何通过电脑与人沟通,而且在电脑的那端是“威严”的师父和一些不认识、不了解的师兄,我无法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无法了解他们的心思,有些不知所措!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在经过几次的朝山座谈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当初的胆怯之心了,更多的是朝山路上的师兄们所给予我的感动。

    朝山路有艰辛、有寂寞。每次的朝山座谈中,师兄们都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我们,也会告诉我们今天师父怎么样了。但是在跟他们聊天当中,真的能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很多次,我都是一边哭一边笑地主持完朝山座谈。我没有朝过山,只能试图从他们的言谈中去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但是他们从来只把快乐带给我们,极少提及艰辛。我特别记得妙林师兄的一句话,她说:她从师父的身上学习到了包容,因为我们只有包容别人,才能更强大自己。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颤——这不正是我的不足吗?因为我比较任性,有什么事都是很直率地表达出来,所谓忍辱和包容在我的身上体现得很少。但是那天,听到妙林师兄的分享,我真的很惭愧。现在,每遇到事情的时候,这句话都会回响在我耳边,时刻警醒我。

    还有一次的朝山座谈是聊关于搬宿营地的事情。师兄们搬宿营地的时候用三轮车来拉行李,非常吃力。听妙甘小师兄讲,他和妙空师兄用摩托三轮拉着三轮车在乡间小路上慢行,三轮车途中坏掉,不得不在青山之间修三轮车………。整个过程,我都带着尊敬的心来跟师兄们沟通。有一次师父回寺院主持法会,朝山座谈暂停几天,我的心突然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融入座谈中来了。

    朝山队伍中有一位圣蒙师兄,他是学中医的。他告诉我说:他以前是抵触朝山座谈的,因为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后来他发现,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像有一剂药方,这剂药方如果只是自己知道的话,就只有自己拥有,只能帮一个人。但如果把这秘方交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可以帮到更多的人。我们朝山座谈的分享,不仅展示自己的成长,也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感受和成长。所以,圣蒙师兄现在也开始期待座谈,也很乐意跟大家分享他的感受。

    在这一个多月的朝山座谈期间,我真的成长了很多,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虽然我没有亲身去经历朝山,但是师父、师兄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时刻在引导着我,支持着我一直走下来。所以我真的很感谢师兄们给我这个机会来参加朝山座谈!与师兄们分享朝山的喜乐,还可以聆听师父的开示,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在以后的朝山座谈中,我们愿意把更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更多师兄能够沐浴于法喜甘露中,也愿更多的人都加入到朝山之行!


                   2、正 觉 供 斋 组 的 缘 起

——妙心师兄采访录

    清晨4时,沉睡的博山正觉寺随着声声打板声醒来。去罗汉堂上早课的人们陆陆续续到了,诵经声开始响起,东方的天际渐渐泛白。这时,斋堂的灯已亮,有位年轻的师兄在斋堂里忙碌着,打扫清理斋堂,把师父们和居士们的碗筷分别放好,再把佛菩萨的大悲水换上清净的,收拾妥当后,便帮忙做饭。新的一天,这样开始了!

    这位年轻的师兄便是妙心师兄,他来自于深圳,个头不高,修行特别精进。诵读经书流利,谈起佛学滔滔不绝。毕业后,在深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一个月前,妙心师兄突然辞掉工作,来到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做常住义工。妙心师兄为何要到寺院来做常住义工?而且,还发起了修行好方法——供斋。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妙心师兄。

妙心

    我一直有来博山正觉寺做常住义工的想法。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我想与正觉寺一同成长,见证寺院的成长。学佛的人有很多,可是,真正能够与大善知识一起修行,并见证一个寺院从平地到成为庄严道场的佛弟子是不多的。我很幸运有这样的福报,能够来到一个成长中的寺院里,并抛开世俗纷扰清净修行,我很开心。

    有一件事对我感触很大,在此与大家分享。在阳历8月28日“地藏王菩萨圣诞”法会的时候,来了很多老菩萨在斋堂帮忙。我问了一位老菩萨:“你们每天包车过来帮忙,有多长时间了?”老菩萨说:“我做了六年了,还有几位姐姐坚持了十年了”。十年啊!我的心里很震憾。十年时间,说起来非常轻松,回忆起来像是一瞬间,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用十年的时间来做一项不是事业的事业呢?老人家都是七十左右的年纪了,在家里可以安享清福的了,但是,她们仍每天自己掏腰包坐车来到寺院做斋堂义工。她们无所求,只是想帮寺院做点事情。这些头发花白的老菩萨,她们一定更懂得建寺的不易。看着这些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老人家,我心里涌起了一句话——“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处处皆是禅。老菩萨们的行为,是对禅的一种诠释。

    建寺的生活是艰苦的,而我们的心是清净的。在深圳的时候,我每周去一次弘法寺,在那里跟一位冯师兄结了一个缘。冯师兄人非常好,修行也很好,也经常在弘法寺做义工。他还组织每个月初一、十五在弘法寺供斋。我也想修供斋,就请教了冯师兄,他很赞叹我的发心并告诉我:“你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坚持下来,不要去求福报,不要去攀缘,不着相,一切随缘,不管人多人少,最重要的是你做了”。像印顺大和尚说,只要你向前走,总有一天会到家的。因为我的力量不够,所以我邀请大家一起来供斋,我们在正觉寺里面供斋。当时我起名是“正觉供斋”。后来我请教师父,请师父为我们的这个活动组织起个名。师父慈悲赐名说:“如果人少就叫正觉供斋组,人多的话就叫正觉供斋班”。我们现在有二十几位师兄,所以就叫“正觉供斋组”。这个供斋组里有正觉寺的师兄,也有我的朋友和佛友。我算了一下,如果活到一百岁,假如每个月供斋两堂,就能够供上千堂斋了。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生中供斋如许,那功德多不可思议啊!现在,寺里的每一个法会,我都邀请大家一起来供斋。只要你愿意,我们就一起来修行,行菩萨道。

    在供斋的同时,也是在修行。在寺院里非常好,我现在每天坚持绕塔。如果在深圳,你想绕塔都没有宝塔让你绕呢。来到寺里,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特别开心、清净。我甚至忘了,今日是几时?以前在家的时候,父母宠爱,什么家务都不用做,连出个门都是老爸开车送我去。现在,我已经真正的独立起来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我已经发愿了,在我有生之年,我不会离开“正觉”,只要我在,供斋就会一直坚持,一直……。



3、自在快乐地菩提路上
文:妙莎

    从正觉寺参加完法会回来,自在快乐的心境一直陪伴着我,在受过三皈五戒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有了师父的指导,在佛菩萨的慈悲护持下,我的整个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在菩提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在这里,我将自己学佛的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
      
    2006年至2009年间我还没有师父,自己摸索着修行。以前学佛的目的主要是想超度亲人,为父母祈福,替亲人治病。但是我家里除了我母亲还会去烧香拜佛外,家里的知识分子都认为拜佛是很愚昧的。可是家里自2006年以来灾祸不断。那年偶尔看到一本《佛说三世因果经》,明白了有果必有因,自己的罪业造成生活的不顺。为了忏悔,为家人祈福,为消除业障,我开始抄写经书。因为只有上班时间我才有点空,其他时间都被家庭所累,于是我在每天上班空闲时就埋头抄书。第一部抄的是龙树菩萨的《因果论》,没能坚持抄完,中间加了很多省略号。后来觉得这样不行,下一部抄《地藏经》就一个字不敢省略了。我把《地藏经》抄了七遍,刚开始抄觉得无比困难,没抄几个字心里就烦,丢下笔要活动好久才能平静,后来渐渐就能抄1个小时了。有时一天能抄3小时。后来又下载了《金刚经》、《华严经》,整整抄了一年半。还有《法华经》,现在还没有抄完。通过坚持抄经,我的人生改变了很多,家庭变得和谐多了。虽然家庭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也解决了一部分。工作也先转到了较好岗位,后来还换了一家好公司。每次有收入,我都马上去放生,买鱼、买乌龟、买螺,到江边放生,将功德都回向给父母及家人。

    记得网上看了一篇说念诵《金刚经》回向父母感应很大的文章,自己也发了一个小小心愿,希望父母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身体健康。我就坚持每天上班念一遍经。那时常念的有《阿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记得经书后面写的几句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心里深以为然。我每一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不敢懈怠放逸。

    2009年底机缘巧合,我在寺庙里面请了一本星云大师的书——《皈依以及受戒的意义》,感到自己自学自修佛法的确不圆满,心里升起了求皈依师的渴望。这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妙洪师兄摆放在素食馆的放生宣传横幅,当即决定报名参加义工,而且在放生当天第一次见到了仁炟法师。在活动中间,顺德来的丁师兄又向我认真讲述了师父的苦行与慈悲救世事迹,劝我认定明师,赶快修行。恰巧妙华师兄告诉我明天就可以到深圳受三皈五戒。真是太好了。我的心愿竟然全部都可以实现,真的难以置信哦。

    第二天,我顶着星光独自一人坐车到了深圳,认真地参加三皈五戒,直到中午我才吃了点东西。一路下来,觉得自己终于有师父了,还有这么多师兄,终于成为了正式的佛门弟子。我还请了大乘经咒合刊,念诵集,以完成师父布置的功课。感恩菩萨,感恩师父!

    师兄们组织的几次放生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加上负责了当地的结缘品流通工作,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对财色名利看淡了,家庭收入也稳中有升。家庭虚耗都减少了,因为我基本不在外吃饭,不杀生了,这经济一下变宽裕了。好处真是说也说不完哦。感觉成为正式佛门弟子以后,整个人轻松了很多,身体也健康多了,私心杂念在念佛打坐中慢慢地减少了,冤亲债主也不常来找麻烦了,而且我妈妈也积极配合我参加各种佛事,摆脱了以前愚昧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好事情都来找我了。

    我认真听了几次师父开示指导我们修行的讲座。改正了很多以前不如法的地方,开始坚持天天念《金刚经》,放假也不间断。通过听师父的CD,学会了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其实《楞严经》我早下载了,但是从来不会念那个楞严咒,这下忽然有师父教导学会了,感觉真是心想事成,感谢菩萨加持。我还在“正觉谈”里看了很多经文开示,不断增加自己的佛法智慧。日日与佛菩萨相伴,觉得时光快逝,不觉寒暑。

    我已经遇到了明师,到了正法道场,没有理由不努力。我期望自己能够遵照师父的教诲,在建寺中修行,在修行中建寺,成为一个合格的佛弟子。


4、浅谈随缘
文:随缘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人生犹如浮云过,何不随缘看此生。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何为随?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 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视人生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因果,这才叫“随缘”。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禅味。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人们获得缘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去判断。

    佛家多讲随缘,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莫攀缘”等说法。“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随缘不变,则是不模糊立场,不丧失原则。就在世间上做人,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这样才能够达到事理相融。

    随缘不变,则是不违背真理。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则下恪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五)【朝山图集】
图1.9月22日,拜过枣庄市抱犊谷国家地质公园。
图2.9月23日,仁炟法师为刚刚被货车不小心碾死的蛇授三皈依。
图3.9月23日,吉生、圣军师兄为往生的小蛇安葬。
图4.9月25日,当地居民在好奇地观望着朝山者。
图5.9月26日,枣庄居士手拿连夜赶制的条幅迎接法师。
图6.9月26日,76岁的王素华老菩萨欢喜跟拜。
图7.9月26日,“同愿同行,我也要签!”五岁的金政旭小朋友认真地说。
图8.9月27日,法师利用休息时间为信众开示素食和不杀生的功德利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感应事迹】

儿子的转变
                                 
妙先口述,妙禾整理
    我的儿子是个大块头,生性顽劣,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习惯了有求必应的溺爱。孩子七岁的时候,我和先生才把孩子接到深圳,把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儿子直接送进了小学。

    想不到儿子进了小学,马上成了学校的“名人”。儿子顽劣的根性和无视纪律的行为让老师们头痛不已。天天惹祸的儿子把我也变成了学校的“常客”,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往学校赶,就为了接受班主任老师终于无法掩饰的一脸愤怒的表情加一顿暴批。我总是唯唯诺诺地陪着笑脸道歉。把儿子领回家,对着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磨破了嘴皮子,儿子却依然故我,而我依然每天心惊胆颤地害怕看见手机上出现那一串熟悉的号码的呼叫。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班主任老师的投诉,老师已然对儿子极失望,也失去了信心。看着儿子那张黯然的脸上木然的表情,我终于接受了旁人的“忠告”,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并带回了大堆的西药。但事实证明,医药是无效的。老师又建议我们: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吧!于是我们每周六、周日带着孩子早早地到医院挂号排队。我和儿子每次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才能接受那珍贵的一个小时的心理开导与治疗。儿子对医院里的环境和味道的抵触我能感受得到,可是他还是和我一起默默地等待。其实那段时间儿子的状态特别不好,学校里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们排斥他。孩子的普通话讲得特别不好,经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孩子原来活力充沛、调皮捣蛋,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一回家就睡觉,也不想和我多沟通。

    孩子呀,妈妈亏欠你太多太多了!

    后来,我去了山东博山正觉寺,刚好正觉寺举办了暑假夏令营活动,我带着儿子一起参加了活动,并在寺里给孩子挂了黄牌(超度冤亲债主的牌位)。

    从寺里回来,我发现儿子整个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生病了,喉咙痛得说不出话来。孩子中午放学回家问我:“妈妈,什么药治喉咙痛最好?”我随口应了句:“治喉咙痛的药很多,你要干嘛呢? ”孩子说:“我们老师喉咙痛,没法说话了,妈妈帮我买最好的药吧,我要送给我们老师!我下午放学回来拿。”我心里特别高兴,孩子懂得感恩了呀!后来,老师跟我说,孩子送药的那一刻,她真的感动得不得了,全班50几位同学,没有人像儿子一样给老师送药。老师还说:“我以前只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真的很不妥。其实这孩子本性很好、很善良,也懂得感恩。我教过那么多年的书,每次生病,也有学生问问身体状况,但是从没有学生会为我买药。”

    孩子自从博山正觉寺回来后,改变了很多,再也鲜少打打闹闹了,学习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我的心,跟着慢慢轻松了不少。

    我跟我先生都是佛门弟子,孩子跟我们在一起有机会也听经闻法,学习《弟子规》和《孝经》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经过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孩子的进步也越来越明显了。孩子慢慢地懂得了尊重别人,懂得了帮我分担一点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班主任老师说,孩子现在都不再跟同学吵闹了,如果做错了什么事会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且学习也很认真,进步特别快。孩子呀,妈妈很欣慰!


(七)【历史人文】
“吾与点也”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节选自南怀瑾先生 《论语别裁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侍坐”,是过去的礼貌,学生晚辈在老师长辈面前,不敢随便就坐,只有站在旁边。这是记载子路等四个高才生站在孔子身边,孔子就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认为我了不起,我也和你们一样。“毋吾以也”,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孔子以这样诚恳的心情自我表白,是一个大宗师的气度,这就是所谓“满灌水不响”了。他又说平常你们在背后说“不吾知也!”认为我不了解你们,假使说了解你们,那你们又将怎样呢?你们把自己的心意,讲给我听听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子路的个性,大家已经了解,这位急性子的老兄,听过以后,就冒冒失失地说话了。他说,假使有一个“千乘之国”——这是当时诸侯中大型的国家了,而这个千乘大国,是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在强敌环伺下,又经过了连年的战争,而且内部财政上也非常艰难困苦,不断地发生灾害饥荒。像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交到我子路的手上来,我只要花三年的时间去治理,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每个人都能够站得起来,每个老百姓都知道如何去走自己该走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子路这个话讲得实在蛮够气魄的,不但有英雄气概,而且有大政治家的气魄。可是孔子听了以后“哂之”,露了牙齿:“嘻嘻!”微微一笑,笑中充分表露了否定的意味。

   ……     
                     
谦谦君子的冉求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说话的态度谦虚多了,他说只要方圆六七十里的一个小小的国家交给我,或者更小一点的国家让我来治理,花上三年的时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社会繁荣,国民经济发达,全民进到康乐的境界,这是我可以做得到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但是社会的经济充足了、富裕了,还不一定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来,而对于文化根基的建立,这种重大艰巨的事情,就只好等高明的人才来着手了。这是冉求的谦虚词,也是他的老实话。这节书有两个观念:

  首先,一个文化的建立,的确是不容易。不说大事,就拿小事来说,我过去写了一些学术性的东西,后来想把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我见我闻,写一部小说,就是写不出来。新体小说、旧体小说都写不出来,写写又撕掉,像现在拥有很多年轻读者的作家,我当面称赞他们,他们真是行,我就无法下笔。所以不要轻看了小说,有许多人都是眼高手低,随便批评别人的作品,自己却写不出来,所以一个文化的建立真难。据我的了解,真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一个人才,是要很长的时间的。我曾说过溥儒的画好,是清朝入关又出关之间三百年培养出来的。他在宫廷中所看到的那许多名画,这是别人办不到的。其实他的字比画更好,他的诗比字又要好,这都是别人学不来的。李后主的词我也说过,像他的《破阵子》那阙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的确是好词,读来令人感叹,但里面每一句话都是他的生活经验,是他的真感情、真思想。由他写来,非常容易。如果不是一个做了皇帝又变成臣虏的人,谁能写出这样的词来。这是在文学方面的情形,由文学的培养,我们可看到文化建立之难。

  其次,我们看看管子的高见“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放之于全世界,无论古今中外,都是站得住的。所以谈中国政治思想,离不开管子。再者,透过这两句话,可知社会国家的富强、教育文化的兴盛,要靠经济做基础的;要衣食富足了才会知荣辱,仓廪充实了才礼义兴。所以有人说,最大的是穷人,连裤子都没得穿了,拚命都不在乎,还怕什么?有地位有钱的时候就怕事了。就是这两句话的道理。可见文化的建立,要靠经济作基础。从冉求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说,一个小国家交给我去干三年,我可以使他经济基础稳定,社会政治稳定,至于文化的建立,则要“以俟君子”。这就还要等一段时间,乃至要请比我更高明的人来。这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真话。

  冉求已经报告了,孔子又问公西华: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这个人,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容很端肃,应对之间很得体,是一个标准的外交官。他在这里表现的也是外交官的风度,一开口就是外交官的口吻,与众不同。(这段《论语》,实在是很好的文学作品。)他说,老师,我是一无所能,不过愿意跟着学习就是了。这里三个人讲话,表达不同。第一个子路“率尔对曰”,咚咚就讲出来了,就干了。轮到冉求就谦虚了:“小一点的地方……。”问到公西华就说:“我并不是说我有才能,我很差,不过愿意学习。”学习什么呢?“宗庙之事”,这里宗庙就代表了国家。以前是宗法社会,每一个国家的社稷以宗庙为象征,所谓宗庙之事,就是国家大事。“会同”,开大会。等于说现在开国民大会,或者立法院会、行政院会。“端章甫”,大家都穿上礼服,很有礼貌。“愿为小相焉”,辅相是一位很好的幕僚长,或者等于国民大会的秘书长。

  公西华对孔子说他可以去学习,慢慢在工作中求取经验,以便做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位优秀的国民大会秘书长可不容易作,一个重要会议中的小相,是很不容易作好的。小相就是总务人才,也就是宰相才;真正的好总务,就是宰相,像萧何就是最好的总务人才。历史上的这类人物是屈指可数的。

性天风月
  下面是这里最重要的一段了。点,《史记》作“葳”,曾参的父亲,字皙,也是孔子的学生。下面是他和孔子的对话: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孔子听了子路他们三人的报告以后,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说,曾点,你怎么样呢?说说看。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瑟音渐稀,接着,弹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曾点离开了弹瑟的位置,站起来对孔子说,老师你问我啊!我和他们三个人刚才所讲的不同,我的思想和他们是两样的。这里有一个问题,从这一段描写,我们看到曾点的恬淡、宁静。大家在讨论问题,而他在搞他的音乐,应该是没有听到子路他们的讨论。可是孔子问到他的时候,他又说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子路他们三个人不同。可见刚才别人的话他都听到了,这是很高的修养。

  能在处世之间,最忙乱当中,同时应付几桩事情,这就要具有真正的学问、真正的修养、最高的宁静功夫。我的确看到过这样的朋友,一边在一件一件忙着批公文,还在删改文句,一边听别人向他报告紧急重要的事情,口里在“唔!唔!”应着,然后他把笔一放,立即吩咐报告的人怎样去办理事情应付情况。同一时间处理了所有的事,还非常轻松,这个人修养真高,我很佩服。这里又要提到小说了,《三国演义》中仅次于诸葛亮的庞统,怀了诸葛亮的介绍信去见刘备。可是他傲气很重,见了刘备就是见刘备,不把诸葛亮的信拿出来,认为凭介绍信是丢人的事。不料刘备看走了眼,给他当一个县长,他上任以后天天喝酒,公事都不看,一概不管。三个月以后,张飞去视察,他还在喝酒,张飞就指责他。他要张飞坐在一边等着,把积压了三个月的公文拿出来,把所有的关系人全部找来同时报告,他一面听,一面答复,一面批公文,一会儿功夫,把所有的公事全部办完,把笔一丢,问张飞哪里还有什么事情。张飞的智慧很高,立刻道歉,庞统才拿出诸葛亮的信来,就调升了副参谋长——副军师。事实上也真有这种人。所以说,这段书不要马马虎虎读过去,读书不要只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还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这里就看到曾点高雅清华的风度,孔子听了他的话,态度也不同,他说这有什么关系,并不会矛盾、冲突的,只不过是关起门来,表达各人自己的思想而已,你尽管说好了。于是曾点说,我只是想,当春天来了,冬衣一换,穿上舒适的衣服,农忙也过去了,和成人五六人,十几岁的少年六七人,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悠哉游哉高兴的玩,尽兴之后,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这个境界看起来多渺小!虽然渺小,可是孔子听了以后,大声地感叹说,我就希望和你一样。

  孔子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这么孩子气!所以说这段书很难懂。我们经历这几年的离乱人生——国家、社会、天下事,经过那么大的变乱——才了解国家社会安定了,天下太平了,才有个人真正的精神享受。不安定的社会、不安定的国家,实在是做不到的。时代的剧变一来,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遍地皆是。所以古人说“宁为太平鸡犬,莫作乱世人民。”而曾点所讲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美国的,而是我们大同世界的那个理想。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真正享受了生命,正如清人的诗“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我们年轻时候,家里有书房读书的生活,的确经历过这种境界,觉得一天的日子太长了,哪里像现在,每分钟都觉得紧张。如果我们有一天退休,能悠闲地在家种种菜,看看有多舒服!

  这里孔子问这四个学生的话,其中孔子与曾点的一段话,可以说进入了最高潮,师生之间,说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政治的目的,不过在求富强康乐,所以这一段可以说是大同世界中,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八)【建寺动态】
六和楼斋堂金日开业
                                                                         文:妙森
    2011年10月3日,农历九月初七,距药师七佛殿开光两日之时,六和楼二楼斋堂“开业”了。
    六和楼还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迎接此次药师七佛殿开光,昨晚义工师兄们加班加点,终于呈现出一个干净明亮的斋堂。
    新斋堂配备了现代化高科技的设备。有一个两位一体的小灶台,可做芦笋宴、豆腐宴等各地特色小炒;有三个大灶台,其中一个熬粥,另外两个为十方信众做斋;再往里走,是大型冰柜,还有超大型蒸馒头和米饭的设备。最令人赞叹的是蒸馒头流水线,从和面开始,面和好后,进入成型机,馒头出来后,进入发酵机进行发酵,发酵好以后便可以进入蒸馒头的机器了。斋堂义工厨师妙柏师兄说到:如果人手充足,40分钟便可蒸出香喷喷的馒头!新斋堂还配备了大型洗碗机和消毒柜,高效便捷而且卫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东省博山正觉寺斋堂必会喜迎八方来客。在斋堂的义工师兄们共同分享了使用新斋堂的喜悦,赞叹正觉寺发展如此之快。共同表达着:正觉寺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以后要经常回家!
图1.精心准备为开业。
图2.明亮宽敞的厨房。
[url=http://bbs.zhengjuesi.net/UploadFile/2011-10/201110312413777196.jpg][/url]
图3.现代化消毒柜。

图4.整洁的餐厅。

八十八佛殿和天王殿圣像到寺
                                                              
文:光明草
   
    2011年9月6日,经过精心雕刻而成的八十八佛到寺了,同时到寺的还有天王殿的诸多圣像,如弥勒菩萨圣像、四大天王圣像等。八十八佛殿供奉的八十八佛,每尊佛像高80公分,以整块香樟木雕刻装金而成,可称为传世的艺术珍品,庄严精美。
    八十八佛像将供奉于般若楼中的八十八佛殿,弥勒菩萨圣像、四大天王圣像将被供奉于天王殿。
    诸圣像到寺,常住们非常欢喜,他们用鞭炮来迎接,表达对诸佛菩萨和龙天护法的感恩和感激。
图1.此起彼伏、热热闹闹的鞭炮声透露着欢喜与感恩。
图2.齐心协力卸车。
图3.小心翼翼搬运。
图4.安放须弥座。

(九)【广种福田】

乐助般若楼禅堂禅床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般若楼一楼为禅堂,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将同时安放300张禅床,供僧俗二众参禅打坐。欢迎大家随喜支持!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3:16 , Processed in 0.142560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