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是我市某大学大三的学生,暑期留校学习的她最近口腔内大片溃烂,疼得她吃不下饭,加之天热,小敏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判断其为口腔黏膜过敏。22日,济南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指出,口腔黏膜过敏很容易与口腔溃疡混淆,但其较口腔溃疡溃烂面积大,且只是表层糜烂。如发生口腔黏膜过敏要及时就医,因为极可能有大面积皮肤过敏症状发生。 济南口腔医院主任介绍,接诊小敏当日,由于她身体非常虚弱,便留她在急诊室输液。在发生口腔溃烂之前,小敏因感冒口服了感冒药,第二天小敏的身上起了大片的疹子,医生推荐她到皮肤科就诊。 济南口腔医院专家说口腔黏膜是一层仅有数毫米厚的组织,虽然薄,却有着保护黏膜下各种组织和免疫屏障的重要功能。口腔黏膜过敏是指服了某种药物后,使口腔粘膜发生急性炎症的表现。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发病。其早期症状是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泡等。由于药物不断吸收,使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黏膜溃烂。这种黏膜溃烂面不同于一般口疮表现,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溃面肿胀,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儿童因疼痛而拒食。 药物过敏的部位以口腔前部多见,如上下唇黏膜、舌背、上腭等。能够引起口腔黏膜过敏的药物有安眠药、磺胺药、青霉素、阿司匹林、安替比林、去痛片等,其发病特点有: 1.初次过敏:口腔黏膜溃疡比较轻微。有些人未引起重视或不知道是由于药物引起的。 2.重复过敏:口腔黏膜溃疡较重,如溃疡面范围大,数量增加,溃面红肿,渗血加重,溃疡部位可有多处并分布广,如口腔黏膜,皮肤药疹和外阴部溃疡等。 3.固定性药疹:指的是某一固定部位多次出现药物反应性病变,下唇和外阴部是好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