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0|回复: 1

[大德开示]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 (四) 前生后世的问题  现在这位胡居士,跟我通信多年,你看他那个样子,很规矩很老实的,常常提一些问题,文章也好,见解也好。他昨天说,那么多年的通信,积累起来有这么一本了,可以出一本书。他叫我看看,看哪些该发表,哪些不该发表。我还没有时间看。他每年都回来看我,很多问题当面谈的。他最近的通信,就提到生死问题,因为看了密宗《西藏生死书》,还有老的一本《中阴救度密法》,讲到人死的时候,怎么超度帮助他们,这类的问题。这两种书现在外面有英文版,我们这里的人,不大留意国际知识的,现在美国人研究生死问题,认知问题,都是这些引起的。
  基督教认为人死了,最后受上帝的审判,佛教不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观念也不是这样。灵魂是会转生的,原来西方文化不承认,现在也改变了,比较普遍承认,而且在追寻了,还到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西藏各地研究。象这类事例很多,有些孩子生出来就讲,我是某家的老头子,现在投生到你这里来。现在美国人也跟着追究,找到这个孩子,把他抱回上辈子的家。那个孩子就说了,我的东西放在那里,结果都找得出来。看到那个老太太来,就说,他是我的老婆。老太太不承认,他对老太太耳朵边讲自己两夫妻床上的悄悄话,老太太哇!哭了,真的是我老公!
  这种故事还拍成电影,有些不大准确,有些很准确。就是说现在国际的趋势如此,象美国人现在研究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研究人的灵魂是不是有前生后世,三世的因果。换句话说,西方的文化,基督教文化,不相信三世因果,现在整个在转变,正在追寻这个问题,一定牵涉到密宗的《西藏生死书》,尤其密宗加了西藏两个字,很神秘,我们不说对或不对,只说这是个问题。
  生死问题是佛教、道教、儒家早就研究过的问题,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就相信有前生后世。人的灵魂,在佛学里头叫“中阴身”,也有翻译叫“中有身”,这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学问。为什么叫中阴呢?我们死了,灵魂离开了这个身体,还没有转生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存在的这一段,所以叫中阴身。
  第一讲 (五) 因果的科学性
  注意,严格的讲,我们现在活着,也是中有身,因为这不是我们毕竟的生命。这一点,在这里先加以说明。佛学讲生死,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我经常问,佛学的基础在哪里?“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所有佛学的基础,这是个大科学。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得佛学,都在瞎扯!也不相信因果;而你们只粗浅的晓得因果报应,其实随时随地都是因果,没有因果关系,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成立,法律、政治、经济、医药、建筑、饮食男女,统统都在因果关系中。
  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也讲报应,做好事的人上天堂,做坏事的人下地狱。那么,因果谁作主的?谁判案让你报应?佛教不承认有人审判你的罪,判你下地狱上天堂。为什么不承认?因为这是因果的道理,是个大科学,上天堂下地狱,六道轮回,三世果报,都是我们自主的。我们学佛,是要认识生命自主的东西,这个自主不是你现在想作主就做得到的,所以修行的重点在这里。
  第一讲 (六) 我们都是化身
  我一辈子研究哲学宗教,为什么重点在佛法呢?中国儒家、道家跟佛家一样,但是没有佛交代得清楚。佛已经修证悟道,知道我们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生命、整个的宇宙,有个总的共同生命,是不生也不灭的,永远不变的。这个在哲学上,中文翻译叫做“本体”,一切生命的六道轮回,分段的生与死,只是这个本体的变化现象。
  假定时间是永恒的,在科学上我们加“假定”二字是很严肃的,我为什么讲“假定”两个字?因为时间不一定是永恒的。假定时间是永恒的,那么,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的分段,这是人为的知识思想,把时间分段了。
  我们生命也同这个原理一样,在所谓的本体上讲时间是永恒不变的。可是我们现在变男人、变女人,女人嫁个丈夫,男人讨个老婆,然后生了又死,昨天、今天、明天,每一分每一秒,身心生命随时都在变化,宇宙也随时在不停的变化;这是变易生死。
  譬如说,我常常跟你们开玩笑,也是真话,有很多几十年不见的同学来看我,“老师啊,二十多年没有看到你,还是一样哦!”我说,我要是不变,那不是变成老妖怪了?其实我早变了,已经不一样了,这是变易生死。我经常引用《庄子》里孔子对颜回讲的“交臂非故”,这怎么讲呢?你们现在的教育不从古文入手,就看不懂了。交臂,就是两个人擦肩而过,你过来我过去,就是一下子,已经不是原来的你我,一切都变了,变得非常厉害。
  那么,佛法的修持,象小乘罗汉了生死,充其量了了分段生死,认为这一生修行成功了,不再来了。可是大乘菩萨就会笑他们小家子气,不来?做不到的!就算你入定八万四千年,最后还是要出定来的,所以说不是究竟,大菩萨才能了脱变易生死。
  昨天晚上胡松年问我,释迦牟尼佛也是化身吗?没有错。什么叫化身呢?以佛教来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都是化身,我们一切众生也是化身,只有一个中心不变的,叫做中央毗卢遮那佛;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一切众生也是他的化身。换句话说,都是本体的分化作用,而那个不生不灭的生命的本体没有动过。所以释迦牟尼这一生,成佛做教主,他也是化身,阿弥陀佛也是化身。
  第一讲 (七) 什么是悟道成佛
  在讲这个课题以前,我们要晓得,人类整个的文化,不论中西,一切学问,都是为了追寻生命问题。象现在大学里开了那么多课,开了那么多研究所,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物理学、化学、应用科技等等,也是为了生命问题。如果与生命问题、生存问题不相干,这个学问不会成立的,自然会被淘汰。还有生存里的现象,我们叫做生活,为了生活不管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孩子受教育求学问,拿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我看来,也许我不对,我说求学问赚钱,或者做官,胡闹一阵,也都是为了一个生命问题;一切宗教也是一样。印度在释迦牟尼佛以前就有宗教。现在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原来都是古印度的范围;佛教后来传播范围很大,不仅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乃至东亚、东南亚、中亚、欧洲,也有部分包括在内。印度的疆界土地非常大,不过古代没有统一,言语文字有六十多种,到现在也不统一,而且他们自己也不注重历史。如果印度也象中国一样,有类似秦汉的统一,文字的统一,那就不得了啦。
  这就看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宝贵了,秦以后,我们文字统一了,很好的保存了历史文化,当然包括佛教在内。到现在,我读古书,几千年以前的思想文字,一看就懂。不过,现在白话文、简体字的流行,差不多把历史文化宝库的钥匙丢了,这是个大问题。
  印度既没有统一文字,也不注重历史,再经过阿拉伯人、英国人的入侵,印度现在没有佛教了;现在的梵文也不是古代的梵文了。印度佛教真的东西,都随着佛经到中国来了,所以我跟有些练瑜伽的印度朋友感叹,我说很想把你们老祖宗留在中国的宝贝交还给你们!他们说我们也想啊,可是文字言语真的不行啦。我说你们老祖宗那么伟大一个圣人——释迦佛,他的东西都留在中国了,没有中国保留,现在就都没有了。
  那么世界上文化既然都为了这个生命问题,中国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你们要学佛,那么佛悟道悟什么?为什么要悟道成佛?说穿了还是为了生命问题;为了追究宇宙万有生命的究竟根本,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生死问题、生存问题。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来讲,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什么叫菩提?就是悟道了,明白了。证得菩提,不只是道理明白,是身心都求证到了。“阿耨多罗”是至高无上,彻底的;“三藐三菩提”是正遍知,正等正觉,随时随地清醒知道,不糊涂。“三”,意思就是正;“藐”是等,平等,一切平等。
  为什么《金刚经》等经典上提到成佛是证得菩提?换一句话说,佛的大彻大悟,是彻底知道宇宙万有生命的究竟。到了中国文化,禅宗把这些名词都推翻了,就是“悟了”!悟了什么?唐代的大禅师说,悟了“这个”!“这个”是什么?干屎橛!狗屎!狗屎也好,这个也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好,上帝也好,主宰也好,神也好,都是代号。生命的究竟是讲不出来的,只好用个代号叫做菩提。
  释迦牟尼佛,在这一代这个世界上,所谓悟道成佛了,悟个什么道呢?彻底知道了,不是逻辑理论上知道,知道一切生命的本体是不生不死的,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是悟到这个而成佛。譬如释迦牟尼佛,他也生来也死去了,同我们一样,这个是生命的现象,分段作用,就是象昨天明天后天一样的,或是去年今年明年,过去现在未来一样的。所以我说,唐人刘希夷有两句很有趣的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国的佛学道理,用文学这两句话就说明了。这个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
  第一讲 (八) 变与不变
  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易经》有几个要点——变易、不易、交易、简易。所谓“不易”,有个东西是不变的,永远不生不死,根本的东西没有变过。“变易”就是变易生死,会变化的,宇宙万有一切现象有生有灭,随时变化,没有不变的东西。男女感情,父子感情,一定会变的,不变就不叫做感情了。“交易”就是变易中有交变,交叉的,感应的;这个交变感应,在梵文里就叫瑜伽,互相感应,相对应的变。“简易”,一切复杂的变化是由简易来的。只懂复杂,不懂简易;或者只懂简易,不懂复杂,都不通的。变易、交易、简易,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一个不变的,就是不易。(按:唯识述记卷二曰:言瑜伽者,名为相应。)
  就因为中国有这个文化的基础,道家、儒家、诸子百家等,配上印度佛家佛陀所悟的道理,吸收融合,成为东方文化。因此我也常常告诉西方人,你们讲宗教,世界上哪里有你们的宗教?五个教主都是东方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东方人;耶稣,穆罕默德,是中东人,也是东方,没有一个你们西方人。你们西方拼命反对东方,其实你们的文化思想大多是东方人所给的。这五大教主都懂了这个道理,不过他传导传播的方法不同,因地制宜;当然,道理有程度的深浅,讲得最彻底的是释迦牟尼佛。中国的《易经》,对这个道理也知道。
  譬如说,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有法则在变。你们要算命卜卦,算个什么?算也没有用。当你这个事情说对了,对了以后,已经变成不对了,随时变去;所以没有绝对算准的,都是刻舟求剑。常常有朋友问我,老师啊,我去做生意,你给我算算卦。我说,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没有中间的。你说做生意要赚钱,拿出本钱来,如果也没有赚,也没有赔,可是你消耗时间精神,已经赔了嘛!你说赚了,赚来的已经过去了,还是没有,其实没有赚,一切都是在变化的。生命的道理就是如此,这是一个大原则。所以学佛修道,所谓打坐参禅,大彻大悟,就是指的那个本来不生不死的,这就是佛学,也就是中国道家修神仙之学。
  我常说,世界上东西方的文化,讲了半天,中国人有别家都没有的文化,就是敢讲生命是可以“长生不死”的,只有中国道家敢这样讲。既然晓得那个本体是不生不死,我可以修持到同本体一样活着,去了死的一头,永远活着,道家叫“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休”,“宇宙在手,万化由心”,这个只有中国人胆子大,敢做这个科学的假定,认为生命可以跟天地宇宙的寿命一样长久。宇宙是活动的,在这个虚空中,永远不停止的活动,没有休息过,我们的生命也使它永远活着不休。
  佛不同了,佛晓得本体是不生不死,但是不讲,把这个生死可以保留起来。中国的禅宗密宗虽不讲这个话,但有这个含义在。可是释迦牟尼佛得了道,为什么又走了呢?佛说我没有走啊!我还在这里。而且最有趣的,佛到八十一岁走了,要走以前,告诉跟他出家的弟弟阿难,阿难没有讲话。最后佛宣布要走了,阿难就痛哭的跪着说:哎!您不能走啊!佛说我有意的问你三次,借你的口看因缘,我可以留在这个世界上不死,你看我留好啊,还是死了好?可是问你三次,你那个时候被魔魔住了,头脑昏聩,都不答复我。如果你说我留,我就留下了,你没有讲,现在这个机会过去了,要走啦。可是经上记载佛吩咐他的四个弟子:迦叶尊者、罗侯罗(佛的儿子),还有宾头庐尊者,另外一个是君屠钵叹尊者,留形住世,身体留下来在世上继续活着。据说,迦叶尊者现在还在云南的鸡足山那里入定,这个叫“留形住世”。这些都是研究生命问题的资料。生命问题、生命的道理就有那么严重。
  换句话说,佛说一切众生,不只人,包括宇宙的物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这个本体的现象变化,都是分段生死,都是变易生死。变化不是究竟,不是根本,而是现象。但是这个生命总体的功能,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也不死。
  第一讲 (九) 道理分四种
  讲到这个道理,先说明一下,我们佛学讲“道理”,现在中国的基督教传道也讲“道理”。“道理”是中国文化固有的名词,佛学、基督教进来翻译借用的。《解深密经》讲“道理”分为四种: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观待道理”,一切物质物理现象、精神现象,都是这个范围,都是因缘所成的相对的现象。象花草树木,土石水火,各种生命,乃至自然界的一切,人类建造的房屋、家具、各种电器,国家、民族、社会、法律、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军事、医药,我们的思想观念、情绪、讲的话、写的文章,包括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这一切都是观待道理。“待”就是相对待的,因缘起灭的,因果生灭的。
  “作用道理”,一切物质物理、精神现象,各有各的作用。譬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各有各的作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等,这些生理器官,也各有各的作用;地水火风空、觉、识,也各有各的作用。
  “观待道理”是从不同角度讲的,是从现象上讲,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是因果、因缘起灭的,相对待的,不是单独的,也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每个现象都必然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去的。“作用道理”是从作用的角度讲的,一切现象、一切因素各有各的作用,换句话说,各有各的变化作用。
  第三种是“证成道理”,是自己做功夫求证,科学求证到的。求证什么?求证法尔道理,本来的真理。你说一念可以清净,思想烦恼没有了,不受身体障碍了,这只是功夫,是要求证的,科学性的,这个叫证成道理。
  第四种是“法尔道理”,法尔如是,不随因缘因果变化而变化,是本来如此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法尔”是佛学到中国来才创造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普通讲的自然,本来如此。但是为什么不叫自然道理呢?一讲自然,怕落在唯物观念、又怕落在道家的,或印度外道的自然观了,所以另创一个名词——法尔道理。所谓法尔道理,是有个永远不变的真理,是当然的,推翻不了的。
  我们一般讲的,随便说的,都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都属于观察对待,是逻辑,是作用,当然不合逻辑的话也很多,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科学研究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对证成道理、法尔道理的研究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至于证成道理,是以本身的生命来修行实践求证到的,是正念求证成功了;譬如得道成罗汉,成菩萨,成佛,这是证成道理。求证之中也有观待道理、作用道理。
  这些道理的背后,最高的道理就是法尔道理,那是真理,是不变的;不是说没有证成之前它不存在,而是它根本没有变过,变了就不是道了。你真的求证到法尔道理时,那时得道了。“得道”也是比方说法,是观待道理的说法,因为“道”从没离开过你,也没有增一分减一分。用比方的说法,禅宗的话,就是回到本来面目。然后,发起各种妙用,那时法尔道理、作用道理、观待道理都圆融无碍了。以上这几种道理的分析,也都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只是帮忙你解脱迷惑的方便方法罢了
发表于 2011-12-13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9:01 , Processed in 4.596010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