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9|回复: 0

[佛化生活] 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7 编辑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风行海内外,他写的三宝歌,现在已经成为海内外佛学院的校歌,影响很大。   我亲近太虚大师将近十年,从16岁到21岁在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学院读书,21岁至26岁与大师通信没有间断,受大师的教育很深。他在汉院给我们讲真现实论、人生佛教、今菩萨行、菩萨学处,还教我们写诗,他善于写诗歌,书法也很好。   大师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1890年1月8日(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生于浙江海宁,1947年3月17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享年59岁。   1908年,大师在慈溪汶溪西方寺静修阅藏读《大般若经》时,与一个叫华山的僧人认识,华山当时的思想比较开明,不满意当时佛教的现状。大师与华山结识后,谈得很投机,华山就请他观看其所携带的新书,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所著,以开发他的思想。大师之佛学救世之宏愿,由此勃发而不能自遏,遂由超俗入真改趋回真向俗。接着又认识一个当时随孙中山搞民-主革命的僧人叫栖云,他和栖云很谈得来,栖云就介绍当时的进步书给他看,其中有中国、欧洲的各种主义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理论,这些对他的思想有很大启发,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动。   1911年,受栖云之邀前往广州,革命党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因太虚大师作诗追悼,当时清政府就怀疑他,要查办他,他就到处跑,东躲西藏,后终于安然返沪。   1913年,他的戒师八指头陀寄禅和尚圆寂。八指头陀因为庙产兴学,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受了当时主管机关头头语言上的侮辱,回来以后非常愤慨,然后就圆寂了。太虚大师在追悼八指头陀的追悼会上就开始明确提出佛教三种革命:(1)教理革命;(2)教制革命;(3)教产革命。   教理革命就是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谈的、隐遁的或者死后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过来,成为佛教集体公有,十方丛林十方僧,不能子孙相传。教产革命就是化私产为佛教的集体公产。他这个革命实际上是契合诸佛理、根据当时现状进行形式上的革新。   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不平静的艰难岁月里度过的。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统治,一片混乱,加上庙产兴学,内外交逼。北伐以后,军阀又互相斗争,形成军阀割据,情况还是照旧,后来尽管有短时间的统一,紧接着抗日战争又爆发,当时的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到重庆,重庆成为陪都,太虚大师也随着到了重庆,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   他的一生弘法成绩,总的说来有四点:一是首倡佛教三种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创办佛学院;三是曾经赴欧美弘法;四是对于国家民族很热爱,当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的时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提倡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抗战爆发以后,他又提倡佛教徒接受防护训练、救护训练,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相继组织僧侣救护队,在日机轰炸之下,救护死伤军民。不久,他又组织国际佛教访问团,访问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对宣传中国抗战、呼吁支持中国抗战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   他圆寂以后,上海举行盛大的追悼会。遗体火化后烧出三百多颗舍利子,还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脏不坏,心脏上面也点缀了很多舍利子。这是他真实修持忠于三宝的证明。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太虚大师生平以及革新思想形成的简单叙述。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点   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   (一)主张佛教的行持首先要具足信仰   (二)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为准   (三)坚持契理契机的原则   佛法一方面不能违反佛经的原则,要发扬;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众生的根机,就是要适应社会、群众,要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论和僧制的改建。这些思想是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的。   (四)提出人生佛教   认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有利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使众生在生活中获得美满幸福,就与大乘菩萨行相应。所以做人,必须要完成人格,进一步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才能完成佛果,这个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实际的,这就是人生佛教。   (五)提倡佛教应世与救世   应世与救世,就是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护佛教寺庙,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扬出去,净化人生,使世界和人们得到挽救,这就建立了现代佛教的思想。   (六)僧团与信众的关系   在佛教集体中,首先应该注意僧团的建设。僧团是主体,应该以僧人来领导,而信众是围绕僧团作为护法。   (七)尊重中国佛教传统   当时内学院欧阳渐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佛教应该继承和学习印度,像龙树、无著、世亲的学派,中国佛法没有什么建树,不值一学。太虚大师就持相反态度,他认为中国佛教是我们的祖师根据佛说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发挥创立,在教理及结果方面都不违反佛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应该尊重,并针对各宗派的判教差异提出八宗平等。   (八)爱国爱教的思想   如抗日战争中组织僧侣救护队、佛教国际访问团,来拥护抗战、宣传抗战等事迹。   三、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   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是:八宗平等、对佛法的判摄、关于人生佛教。   (一)八宗平等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将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   由于历史上宗派之间互相比较,互相争辩,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别,不统一,引起后世许多争论,太虚大师就站出来,认为各个宗派都是平等的。为什么?   2.各宗祖师都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及心得方面发挥出来建立宗派,是与教理相合,同属于大乘教的。条条江河归大海,条条道路通长安。从这些方面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平等无二。   他提倡八宗平等的思想,在《大乘宗地图释》一书中,阐述得很详细。他把大乘八宗之教法和宗义,作区别分析和综合说明,谓各宗在教法、发心和证果上是平等的,而在所崇尚的宗义、所集理的成宗和趣行上,都有殊胜特长之处。   (二)对佛法的判摄   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对全体佛法进行融贯,结合现代做出新的判摄: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依此建立人生佛教,至为精要。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太虚大师认为:佛在世时,佛为法本,法以佛为主、以佛为归,虽然应机说法差别无量,但并没有分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么说就怎么说。虽闻法者因特殊的机缘关系,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别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说的法,当然也就是一味了。到了佛灭度后,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么一味的了。依当时印度的法藏结集和后来教法的流行演变,分做三期三系。   第一个时期,小行大隐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经》等,大乘经隐没不彰。现流行于世、保持原状并发扬光大的是以斯里兰卡为中心,流传到缅甸、泰国及越南、马来群岛等地的巴利语系佛教。   第二个时期,大主小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识,从马鸣菩萨写《起信论》,到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再到无著、世亲菩萨弘扬法相唯识。现流行于世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等地的汉语系佛教,也可称为中国系佛教。实际上印度三期佛教,中国皆有,但主要以第二期为主。   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   什么叫理之实际呢?就是佛教的教理符合佛陀的本怀,也与客观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实际。   什么叫三级呢?佛教分为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其中,又分为三级:   第一级,五乘共法。五乘共同之处是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实,以及因缘生法的原理,这是基础。   第三级,大乘特法。即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菩萨所特有、不共于人天、二乘的,也叫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缘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为三级。大师又将此三级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这三宗就把中国大乘佛教的八个宗派全部融会起来了,八宗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讲般若,为龙树一系的中观派;法相唯识宗,讲唯识法相,是无著、世亲一派;法界圆觉宗,根据《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直讲真心,回俗向真,转妄成真,直指如来真心,叫法界圆觉宗。   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行就要随机,必须要适应根机而弘法,这是从实践方面来谈。机是根据地点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来进行,即因地制宜、因机制宜、因时制宜。   (1)依声闻乘行果趋发大乘心。由佛世时至正法的千年,是以小乘为主,先求解脱道,后来趋发大乘心,回小向大,大乘心一发,即知已入菩萨道,不难成佛,属正法时期。   (2)依天乘行果趋获大乘果。天乘行果就是密宗讲的天幻身、净土讲的天国土。密宗讲以天人形象作本尊,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做到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净土如兜率净土和弥陀净土都是天国。依密净的天乘行果,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是属于第二千年的像法时期。   (3)依人乘行果趋向佛乘。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趋修大乘行,得到佛果,这就是第三千年开始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   太虚大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依声闻乘行果,现在不实际,因为那是与世隔绝,在山林水边修行,是隐遁、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个时期,依天乘行果,难免带神秘色彩,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必须依人乘行果趋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才比较切合实际。基于这个理论,他提倡人生佛教。   (三)关于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提倡首先完成人格,这样就避免世人将佛教当成消极保守和神秘迷信的这种讥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这么一个目的,现代社会就适应这种根机,因此必须要提倡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在晚年,就把关于人生佛教的理论,收集起来,编成《人生佛教》这样一本书,在临终之前四天,把赵朴初老居士喊到身边,把这本书交给他,对他说:“你好好学习,这是我的志愿。我不久要到无锡、常州去。”几天后,他就圆寂了,无锡、常州即“无常”嘛,赵朴初老居士这才知道“人生佛教”是大师托付的遗愿。后来赵朴初老居士根据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间佛教,其基础就是人生佛教。当然人间佛教的内容根据当今时代,又有所发挥。   太虚大师有两首诗:   第一首: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这是他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写的。   第二首:   【如果发愿学佛 先须立志做人 三皈四维淑世 八德十善严身】   这就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维就是礼、义、廉、耻。战国时期的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儒家讲的内容。十善,就是佛家的身业三: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业四: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意业三:不贪、不嗔、不痴。太虚大师讲五戒的时候,把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解释,所以他对儒家很肯定,认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确有道理,很符合中国传统。   四、有关僧制建设的论述   鉴于当时僧制由于中国旧社会的影响,已经腐朽、变质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于形式,大师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种论述。   第一,1915年,写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愿: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   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论》,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进。   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纲》,比《僧制今论》又进一步。   第四,1940年,写《建立菩萨学处》,这个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以僧人为主,容纳在家居士,包括军、政、学、商各界在内的一个现代僧团,叫菩萨学处,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僧制。   (一)《整理僧伽制度论》   《整理僧伽制度论》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关于建立法苑、莲社的组织。   1.僧依品   僧依品设立住持部,以僧众为主,严修律仪,重视僧人形象,这一点是太虚大师始终坚持的。   2.宗依品   就是僧人修学佛法必须要以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为主,学习过程中也以佛法为主,不能偏于世俗知识。   3.整理制度品   包括个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团、教制、教产、教规,各种制度要建立,分别进行整顿,不能混乱,一切依制度办事。   4.建立法苑、莲社   这是一种方便法门,法苑可以应付经忏,满足世俗人的要求,摄受俗众,使他们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庙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赶经忏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带的。莲社主要组织老弱的僧众日日念佛,专修净业。   还有就是关于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组织,在汉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会,团结居士众修学。   当时太虚大师估计,全国约有80万的僧众,这个整顿是以80万僧众为对象。   (二)《僧制今论》   这时,太虚大师把80万僧众缩小为20万,认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于质量的精,而不在数量的多,所以缩小到20万,这里面又有分别。第一,16万或者18万僧人可以从事生产事业,搞农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选出4万或者2万的僧人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作为住持僧人。第三,寺庙产业除了维持寺务以外,其余投入生产,搞资生事业,僧人半劳动、半修行,参照唐代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这个《僧制今论》的提法比《整理僧伽制度论》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数少了,主张在精不在多。   (三)《建僧大纲》   此篇僧人又缩小了,太虚大师估计全国僧众只有三万五千人,由20万再缩减到三万五千,建立三级僧制:第一叫学僧制;第二叫职僧制;第三叫德僧制。   1.学僧制   学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的大概有1万人,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律仪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里学习:律仪院学习两年;普通教理院学习四年;高等教理院学习三年。最后还有观行参学处,即与实践相结合,修禅观,又是三年。前后总共12年。作为一个学僧必须要学习12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扬正法,不像后来的佛学院,只学三年两年就行了。大师认为修学时间短,学问和修证没成就,既不能弘扬佛法,也不能管理寺庙。所以他提出学僧制要12年。   2.职僧制   职僧制就是菩萨僧制,大概两万五千人,其责任就是办慈善、教育、文化事业,因为是由僧人来做,故叫菩萨僧。   3.德僧制   这一种就是戒龄久、岁数比较大、专门修持的僧人。不管他们在本庙修持,或者在山林、茅棚修持,寺庙都有责任养活他,也叫长老僧制。   除了以上这些僧众外,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学僧,也不能做职僧,属于老弱病残的僧人,那就从寺庙分一部分产业设立养老院、残废院。   还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没有信仰的,在庙里也不守规矩,对于这些人干脆就淘汰,叫他还俗,也可以让他参加佛教办的农场、工厂。   这些内容即是僧制大纲。我们看一看,从《整理僧伽制度论》到《僧制今论》,再到《建僧大纲》,它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升级,是结合时代提出的精辟见解、宏大主张。我们今天的寺庙,实际上来讲,都要朝这个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虚大师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很先进的。   (四)《建立菩萨学处》   菩萨学处是1940年在汉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训班上提出的,他先讲今菩萨行,接着就讲菩萨学处。当时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聆听他讲,还做了笔记。他讲今菩萨行,意思是说要做个现代的菩萨。他称自己为太虚菩萨,并写有一首诗:   【我今学修菩萨行 我今应证菩萨名 愿皆称我以菩萨 比丘不是佛未成】   希望大家喊我菩萨,我不是比丘,也没有成佛,我遵守的是菩萨戒,学的是菩萨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学做菩萨,大家都学菩萨,就能净化人心、净化世界,这是好事情。   菩萨学处,就是包括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的一个现代僧团。要求参加菩萨学处的人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佛学知识,同时也要懂科学等许多世间学问。   菩萨学处有一个总纲,作为出家菩萨,要经过律仪院学习两年,教理学院四年,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修行,修止观,然后搞教育、文化、医务。同时容纳在家居士作为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就分为结缘三皈、正信三皈,要求参加在家菩萨的培训班,学习在家菩萨的戒及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后再去从事实际工作,经过学习后就可以普遍到社会各岗位如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去工作。这样,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就可以利国利民,作为一个菩萨应该是这样子的。   他的这个思想自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地在宣传,到他圆寂前一年——在宁波延庆寺跟大众讲法的时候,他又提到菩萨学处,很可惜的是,从开始提倡到他圆寂一直没有实现。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典型。   我在汉院的学业结束以后,随雪松法师到开县创办大觉佛学院。当时佛教状况很不好,僧人散乱,因为新的僧制没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强拉僧人当壮丁,庙产兴学的风气仍在。我当时就带着问题,写信问他:“大师,现在形势这么不好,佛教的前途怎么办呢?”   大师给我回信:“我从过去到现在,都在讲菩萨学处,必须要建立菩萨学处,实现菩萨学处,组织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成为一个现代的僧团,现在虽然办佛学院,都是零星敷衍,没有什么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萨学处。他勉励我:“你年轻呀,要继续深学,继续修养,不忘深造于学,修养于德,等待机缘哪!”这是太虚大师给我写的一封信,可见他随时都没有忘记他的菩萨学处。   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只活到59岁。他提出的这些主张,很多没有实现,但在办教育弘法方面,卓有成效。   今天讲这个题目,对于我本人来说,勾起若干回想。我现在85岁,始终如一地根据太虚大师、根据他的志向在努力。关于这个题目,内容比较多,我只是提纲挈领地讲,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6:04 , Processed in 0.15067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