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49|回复: 1

[佛化生活] 经常生气的人必看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麼好瞋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瞋心的话,你为什麼也生瞋?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     2.平常这个人本质是善良的,遇缘对你瞋心,也不用对他瞋,他平常是善良的,只是因为遇缘让他心情想不开,情绪不稳定等等因素,让他生气了,你不必为他的生气而生气,因为他的本质是善良的。   3.棍子打我,直接让我痛苦的是棍子,应该瞋棍子;可是棍子是由人拿的,应该瞋人;可是人是因烦恼所使的,所以应该怪烦恼不应该怪人。从受苦的因,一层一层推出烦恼。一个人骂你的时候,你不要瞋音声,因为你听那声音不舒服,所以你讨厌那音声,往前推是人骂的,人是烦恼令他骂的;话说回来,是烦恼的问题。   4.别人瞋心损害我,是我以前已经造的业报,比如现状,是往昔这批人对另一批人造业,接著遇到当下的一些因缘,感得今天这种果报。从大处整个社会,小处到个人的业报,根源主要是往昔业因所致,所以别人骂你的时候,你要有业报观、消业想。   5.别人用刀子跟棍子伤害你的时候,你会痛苦,然而这痛苦只是刀子与棍子带给你的吗?因为你的身体很容易落入痛苦的苦性中,你的身体本身就是苦性,如果你今天身体是铁的话,棍子打了怎麼会痛呢?不会痛你就不会瞋心。事实上,会痛不是棍子与刀子的问题,而是因为身体是苦性的,所以你才会这麼痛苦,苦因其中一分是你的身体,不只是外在因缘而已,因此不应该瞋因缘。   6.瞋心时似乎有一个瞋心的对象如箭靶一样,当我们生气时,好像对象很真实。他骂我、我骂他,彼此互骂,好像很真实,事实上自他都缘起,你要瞋那一个?是瞋自己或是瞋别人呢?想回来都是缘起,这道理你要多想,否则境界来时你一定想不到。   7.别人的心思模式不调伏才会心生痛苦,如果你观念正确,痛苦不会来的,是由错误的烦恼观念產生的。因此你自愿取受烦恼是错误,要瞋,瞋烦恼,不要瞋怨敌,因为这是源於你错误的心思模式与观念。   8.对方由於我过去曾造过业,对方才瞋心我;如果对方瞋心我,将来还是有业报的,所以事实上是我害他,不是对方害我,让他未来感得更多痛苦的因缘是我提供的。应想当对方瞋心我的时候,是我害他,不是他害我。   9.缘敌人可以修悲心与忍辱,所以敌人是我造善的因缘,我却变成敌人造恶业的因缘,因此我是他生瞋心的境,让他痛苦,恩泽很小,为什麼要瞋他?敌对我恩重,我对敌恩小,是我伤害他的,那怎麼可以再对敌人瞋心?   10.对方对我瞋心,我不能忍受,那麼我对他们瞋心,他们怎麼可以忍受,这是同理心,所以为什麼要瞋?   11.为亲友努力是今生利益而已,为亲友被伤害而瞋心的话,下世堕三恶道,所以没有意义,谁都不会怀念的,业是各报各的,要付出,但不要愚痴付出。饭没有让我们会饱的意思,但吃饭会饱;意思是怨敌没有让你修忍辱的意思,但是你缘敌人还是可以修忍辱的,这功过要想一想。   12.对方是愚痴所自在,因瞋心而作瞋行,若我还瞋这个人的话,我即是愚痴。你骂对方,而他生气是愚痴,你自己也生气,那不是你也更愚痴吗?你让别人生气已经对不起了,你对别人的生气又生气就更对不起了,不管对方是不是无厘头生气,如果观眾生过失的话,佛陀也不会成佛的。不管对方怎麼样,我都要修我自己,佛陀是大悲不捨才管我们,否则如我们这种模样,佛陀早就跑了,因为眾生不听话。我们有时很狡猾,看对方的时候,认为对方作的不可以,如果自己碰到同样的事情时,很会原谅自己。所以对方因愚痴所自在,我们又瞋别人不是也愚痴吗?   13.我们被别人骂,是重罪轻受,捨百得千--我现在是人道,被对方骂还有佛法可以转念,将往昔感得地狱、畜生道的恶道果报提前在人道受报;如果我是一隻狗的话,都没有一点佛法的想法时,我被瞋心时,我会很痛苦。不要讲畜生道,有些老人家一生风光,到临终的时候,病苦折磨又很贪著又没有佛法,他有多痛苦你知道吗?很清楚的看到,有佛法的人比较可以面对逆境,没有佛法的人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各位要赶快準备,不然到时候就不是这样了。   14.你被对方瞋心是因为你有贪心,贪是底子,瞋是表面,贪是根本因,瞋是直接因。对方会瞋心你,因为它有贪著;他不得所贪,所以才瞋心的,每个人亦復如是。   15.心不快乐才会瞋心,心量太小太狭隘才会瞋心,所以是你的过失,不是别人的过失。一个人容易瞋心,表示心量很小,被别人瞋心的时候就生气,不是心量很小吗?说多有修行,没有人会相信的。   16.瞋心的过患就是让以前的善行减小,后来投生三恶道,所以要想一想。多修忍辱,否则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划不来的。   17.当敌人受到别人讚嘆时,不必要嫉妒与心不快乐;或许敌人被讚嘆的时候,你还要加入讚嘆敌人的行列,这样就容易修四摄善法,易成度他的方便,问题是我们有这样的心量吗?当下你讲得出来吗?而且各造各的业,你无心而说讚嘆语,有无心的果报,对方因你的讚嘆而心放下,是对方造放下的果报,不问效果如何,自己有没有修是重点。不要从暂时的利害关係看问题,要从根本看问题--他是眾生也想离苦得乐,也需别人的讚嘆与鼓励,只要是眾生,他作对了,我们就要讚嘆与鼓励。如果从利害关係看问题的话,会没完没了的,讚嘆其实并不会那麼困难。对敌人不能生起讚嘆是因为你心不平衡,还有嫉妒、我爱执等烦恼心,这就是你讲不出口的原因,应慢慢从意乐作起,后才行之於身口。有时对同性者,还可以给他拍拍肩讚嘆他。   18.即使三宝被譭谤,你也不要瞋心,别人没有能力譭谤三宝的,三宝不会被譭谤的,所以破坏佛教的人,都不必对他瞋心,你又何必瞋心,因为只有可悲眾生,没有可恶眾生。所以对方不对,是可以不用认同,但是生瞋心只是自己损害,对他人也没有什麼伤害的,三宝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譭害,而没有三宝,何必瞋心。我们不能基於短暂的利益就放弃修行,修行是长远的事情,所以不要为一些因缘起瞋心,不需要的。   19.天天一大早就修四无量心,修慈悲喜捨--愿眾生一切罪苦都成熟於我身等等,敌人也在眾生裡面,如果瞋他,不喜欢他,你不是欺骗吗?这是很羞愧的事,要懺悔。   20.让眾生得乐而求成佛,他已经得乐,你为什麼又不欢喜而瞋心呢?以敌人而言,你不是发愿度他想成佛吗?敌人自己很努力的得到快乐,你为什麼不快乐?   21.信誓旦旦要成办利他,他自己成办利他应该随喜,为什麼还要瞋心?   22.如果敌人得到不好,你欢喜;得到好,你不欢喜,其实你有损害到敌人吗?是自己愚痴,他不好你欢喜,他好你不欢喜,那都是在满足你的烦恼而已,因为只有烦恼会满意,这样才可以继续轮迴。   23.受别人讚嘆是贪著美名,有时别人讚嘆你,还自以为了不起,生起我慢而轻视别人,别人比你好你嫉妒,比你不好你我慢。所以被别人讚嘆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很行;话说回来,你与菩萨比较,你又如何?差远了!你还有夸讚自己的心吗?如果你想,对方讚嘆我的时候,想对方很会修行,懂得功德见功德,不见过失,能见别人的功德为功德,随喜他的讚嘆,这样就没有过失,如果觉得了不起就成为过失了。或者分享观,愿我被讚嘆的快乐分享给有情,也可以愿对方与我有一样的功德,这是一念之间。   24.如果有人譭谤我,可以让我不生我慢,离开怖畏,生起出离心,可以让我產生去除自己烦恼的因缘,遮止我入三恶道的门,为什麼不感恩呢?假如有逆缘,这部份要从新定位,学佛就是要用法转念及转心,这价值与上师的价值一样;他会帮助我遮止烦恼与恶行,为什麼不接受呢?平常不串习不习惯,对不合理就受不了,这样的话,佛法去那裡了,这是要有方法的。   25.我是只为了解脱成佛,我不需要别人讚嘆我的名声;一旦有人譭谤我,更珍贵他。   26.有人说:我被别人譭谤是让别人损害我的福报,假如别人譭谤你,以为你的名声会比较不好,名声不好供养就比较少,福报就不能得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固然别人譭谤你会让你名声不好,智者也不会因为你被别人譭谤就认定你怎样的,这是愚痴者的谣言,谣言者止於智者。福报会不会减少,是靠自己去累积的,不是因为别人的关係,别人的譭谤是增加你的福报,不是减少你的福报,理由是:敌人是让你修忍辱的最好机会,忍辱的修行是最好的积福。所以敌人是让你积福的,不是损福的。   27.任何事物都可以生果或有利益性的,因为因是生果的条件;因如果是生果的主因的话,表示因有其利益性,如乞丐是让你生布施的顺缘。一样的道理,敌人是帮助你生忍辱的顺缘,不是损害你的,是帮助你的;可是怎麼在对敌人时,我们很痛苦、闷烧锅,怎麼回事呢?没修。   28.一般而言,布施比较容易,因为乞丐比较多,忍辱不好修,因为本身不好做,要合理还要不瞋。瞋心的对象是要认识者及有利害关係的,所以对象少才珍贵,这麼稀少的瞋心对象,好不容易出现一位,你还跟他瞋心回去,都没有一点珍贵想。碰到吵架的因缘,好好想一想,因为难值难遇,所以我要藉著因缘好好修行,一碰到吵架就吵回去,那就太不懂得把握机会了。忍住不瞋必有道理,否则你如何忍住不瞋?所以要想道理。   29.有需要别人对我们瞋,因为需要忍辱;意即,我们非常需要瞋心的人出现,理由是我们非常需要忍辱。   30.修忍辱功德或福报,也要迴向给敌人,因为敌人不惜因果来骂你,让你有修忍辱的机会,所以你要迴向给他,没有一位对象让我们修布施或修忍辱的话,我们修什麼呢?因为有一位让我们布施的人,所以我们把布施的功德迴向给我们布施的人。一样的道理,忍辱也是如此,眾缘和合的善行,迴向给眾缘才对,因为并非一个人的力量所產生的。愿此你修忍辱的功德完全迴向对方不要瞋心了,希望对方心能调伏,感恩对方不惜堕三恶道的果报,让我成就忍辱功德,这恩泽很大,我要感恩他,希望他也与我一样这样修。要这样迴向。当一个人心柔软到不能柔软、清净到不能清净的时候,对方会不好意思骂你。具善巧的言说、柔软的心肠,一切都会改变的。修行不是寄望别人才要修,因为不可能。不是别人合理我才要修行,而是别人不合理我才要修行,欢迎不合理的境界光临,要接受不合理的境界,才是主要的所缘境。佛法告诉你顺逆境都可以掌握你的心,佛教的生起功德之因是在任何境界裡面--自净其意。当一个人心很平静才能有勇气,一个有道理的人才可以面对一个没有道理的人。息灭纷乱而委屈自己去懺悔的人,是智者。以利他心而言,这是护念他意。眾生对我们而言,都是境,我们要以缘为师,对境练心。   31.并不是我太厉害而修忍辱,是因为敌人才让我修忍辱的,所以不是我很会修行。   32.如果只想:敌人对我只有伤害行,则你要想道諦是亲证空性的心,道諦也没有想要利益菩萨的意乐,灭諦是法宝(无为法,没有心),它也没想让人利益的动机;灭道二諦是法宝,有法宝的人即可得救。也就是,虽然灭道二諦并没有想让具有灭道二諦的人得功德的动机,可是这两个法宝可以让有情离开轮迴苦。又如手錶没有想帮助你的心,可是它帮助你看时间;一样的道理,敌人是没有利益我的心,可是缘著敌人可以得到忍辱的福报,所以应该恭敬。   33.有人说:法宝没有利益我的心,可是它也没有损害我的心,敌人却有损害我的心。这说法也不不对。要想如果敌人是以利益心而伤害我的话,就不叫敌人了;所谓敌人是以损害心与行为伤害我才称为敌人。医生治病的时候,他也是给你割手割脚的,你不会说他是敌人吧,理由是医生是利益心而作的。所以可缘著敌人而刻意修习忍辱,因此,敌人没有利益我的心,反而只有伤害我的心,虽是不同於法宝,但还是应该修忍,会渐得利益的。   34.对自己起恶心、伤害的人是损害、生气的对象,这并没有错,可是如果缘著对方可以修忍辱的话,因为很难修,可以把敌人安立为正丶法想,正丶法很难修的。同理,敌人也是正丶法。   35.功德成就靠佛的资粮田与眾生的资粮田,缘著佛的资粮田起信心,缘著眾生的资粮田起慈悲心,缘著敌人可修忍辱,所以要好好珍惜,如《入行论》说:成佛一半靠佛,一半靠眾生。眾生有两个靠山--佛与狱卒(执行恶报的阎罗王),所以要确立眾生很珍贵的想法。   36.遇到因缘损害我的时候,生起忍辱的话,短暂可以得到相好庄严,忍辱心强的人,外相比较庄严,究竟可以成就佛的色身。譬如阿底峡尊者说:我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识的摄受,是因为我修忍辱的关係,相好庄严故。圣者没有恶分别心、差别对待,可是教化的时候,比较庄严看得顺眼,比较容易被度化,因为眾生会生欢喜心,这是天性。   37.成就断一切过失、圆丶满一切功德的佛果,一半靠眾生一半靠佛,只有对佛恭敬信心,对眾生恶劣对待,是不对的,卑鄙的。对师长三宝很恭敬,对莲友很不好,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38.大悲心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有苦也安乐,缘著乏乐具苦的眾生,才可以拔苦予乐。所以你碰到瞋心的眾生,为什麼不修啊!这样子的反予加害是没有道理的。   39.对生瞋心眾生生起忍辱,是对佛陀最欢喜的供养。诸佛菩萨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福慧二资粮,唯一的目的是为利益无边眾生,成就佛果。所以已成佛、将成佛、正成佛的世尊,唯一为的都是眾生的利益,唯一的利益处的有情极为珍贵,你伤害眾生的时候,又皈依三宝,佛不会欢喜,佛会觉得你很可悲。一方面供养佛做百千万的功德,一方面对佛珍爱的眾生伤害,这怎麼可能相应呢?这违背供养处的意思。所以任你利益多少眾生,佛欢喜;任你损害多少眾生,实际上是与佛不相应的。应从意乐上不伤害到加行上执行,由护念三宝观而护念眾生。   40.要了解敌人是修忍辱的所依事,因此要有损害的有情,进而卑下居,想我好差,应视眾生极为珍贵。   41.可悲、可怜眾生,是圆丶满功德唯一来源。   特别对敌人修慈爱心、忍辱,是最好正行的供养,也就是功德供养。   43.你缘著敌人修忍辱,不瞋心的话,能得自利,可以遮止将来生起的损害;换句话说,现前是忍辱,未来不会再受害。因此,是为了现前与将来不受损害故,所以必修忍辱。   44.世界是相互依存观待的,是地球村,眾生同体,互相帮忙,地球上没有必要有敌人,一切都是同体支分,这是以宏观而看待。
发表于 2011-9-2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7:11 , Processed in 0.14238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