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25|回复: 8

[素食文化]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说饮茶——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20 编辑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说饮茶——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来自: 佛缘资讯  作者:朱洪


赵朴初是中国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领袖,他对佛教有独特的认识,主张积极入世,反对空洞的面壁念经。

由朱洪着,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新书《赵朴初说佛》,翔实地记述了赵朴老一生中体悟、认识佛学真谛的方方面面。

阅读此书,可以在了解赵朴老爱惜佛教不迷信,将佛教精髓转化成玉液琼浆,造福于人间的同时,明白怎样才能具备“慈忍”的品格,了解佛教中的辩证法,增加佛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收益多多。本版内容摘选自该书第一编。
   
朴老爱喝茶
   
赵朴初既是中国佛教界的领袖,又是茶文化协会会长。他平生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喜欢喝茶,自称“茶篓子”。早年,他曾吟诗“冷意初凝借茗浇”,表示了用喝茶驱寒的心情。即便在病中,他也饮茶,所谓“舌存堪味茗”。晚年更是“茶香朝夕药香俱”,即:怀抱茶杯和药罐子,朝夕离不开它们。
   
朴老喝茶,不讲究茶具,随缘而已。主人因为慕朴老大名,常以最高档次的茶和最美的茶具相奉。而朴老在家时,常捧着一个罐头玻璃瓶子代替茶杯,里面盛着清芬四溢的茶。这朴实的茶具,与乡野村夫使用的,没有什么区别。客人来了,家人泡上一杯茶,主客借茶助兴,聊上半天。朴老的茶具简陋,与主人的朴实风格如出一辙,常常一下子拉近了和客人的距离。
   
赵朴初本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吃甜食,这和小时候家庭的习惯有关,也和佛教的饮食习惯有关,因为茶与佛教修持有特殊的关系。为了有助于比丘的修持,传统的佛制规定,比丘午后不吃食物,但一般可以喝茶。所以,茶是僧人维持生命的重要饮料。赵朴初说:“这个制度,今天南方国家仍普遍实行。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后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僧伽制度中,除了饮食与饮茶有关,还有许多东西与茶有联系。如僧人的衣服,明朝就规定为茶褐色,用茶褐色作为中国僧人僧装的主色调,就突出了禅茶相通的一面。
   
在朴老眼里,茶即禅,喝茶即谈禅。
   
一次,赵朴初请同住北京医院的剧作家曹禺一起喝茶,说:“清心须清腹。我最喜欢的是早上起来,泡上一杯好茶。”
   
曹禺晚年也经常读朴老送他的《心经》,曾问朴老:“你喝茶,可有禅意?”
   
赵朴初说:“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说得多好啊!在曹禺面前,笑吟吟的朴老何止是以喜心饮茶?那分明是以喜心待人、以喜心利他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21 编辑

清味领禅家
   

朴老爱喝茶,也常以茶入禅诗。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饮茶诗,如《茶经新篇》(或《茶诗入禅》二首之一),最见禅意,其诗云: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是唐代高僧从谂禅师的禅林法语。
   
赵州从谂禅师问新来的僧人:“曾到此间么?”来人说:“曾到。”师说:“吃茶去!”
   
再问,这个僧人说:“不曾到。”师仍然说:“吃茶去!”
   
院主事后问从谂禅师:“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从谂禅师不讲话,手招院主,主答应:“诺!”
   
从谂禅师说:“吃茶去!”
   
朴老以为,品茶和学佛虽然皆是宽性宜情之举,但两两相比,与其空洞的学佛持偈,倒不如品茶去了。

这里既包含了朴老对佛教入世的独特的认识,即反对空洞的面壁念经,主张积极的入世;也包含了朴老爱惜佛教不迷信的传统。

相反,朴老主张将佛教的精髓转化成玉液琼浆,超越个人的自我体验,造福于人间。这也是朴老长期力行的。

因此,对那些不能入世、不关心世间事的纯粹的法事,诗人发出“不如吃茶去”的感慨。由茶而禅,茶禅相通。静心品茶,是可以达到与坐禅一般境界的。
   
朴老的这首诗后被谱成《吃茶去》曲,广为传唱。
   
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诗词,朴老还有许多。

如朴老为《赵州禅师语录》题诗,云:“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即认为赵州禅师万语千言,只此“吃茶去”一句最出名。

安上法师送碧螺春给朴老,朴老吟诗:“好参微旨赵州茶,清味领禅家”,也是讲茶禅一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29 编辑

馈赠佳品见禅意
   
茶是佛教徒的主要饮料,加上清淡,与禅相通,历来是佛教徒乃至国际佛教徒交流和馈赠的一个重要礼物。
   
1991年,中日茶文化交流已有800年的历史。朴老吟诗:“悠悠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予以祝贺。
   
日本高僧大西良庆108岁生日,日本人称为茶寿。因为茶字的组成笔画正好是一百零八数,“茶”字的“艹”字头为20,加上下面的八十八即是88,合起来就是108。赵朴初曾作汉俳多首,贺大西良庆长老108岁寿辰,首首不离茶,如:

    山茶特地红,
    三年不见见犹龙,
    华藏喜重逢。

    茶话又欣同,
    深感多情百八翁,
    一席坐春风。
   
汉俳要求17字,五七五句式,诗中要体现季节或时间,呈梯状格式。日本的俳句不要求句句韵,汉俳是朴老的发明,句句押韵。
   
每年春天,南方的新茶上市,朴老就能收到家乡亲戚寄来的新茶,也收到其他朋友远道寄送的名茶。即便不是新茶上市时节,朋友从外地来看他,还是选择带上一斤两斤茶叶。
   
一次,四川大学研究佛教的陈兵教授上门拜访送一小罐茶叶给朴老,说:“茶叶不好,主要是罐上有‘万寿无疆’四个字意思好。”可见,送茶叶者,并不完全是考虑茶叶本身的味道,而是茶叶及茶器、茶具所蕴涵的延年益寿、清心寡欲禅味。

朴老也不在意茶叶本身,念及的是送茶者的厚意和其中的感情,尤其是禅的韵味。朴老接过陈兵送的茶叶罐,一边脸上带着孩子气地观看,一边问陈兵的年龄,听陈兵说“白活了五十三年”,赵朴初马上转到佛门话题,连声说:“好!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今天参到了我这里!”可见,朴老谈茶是不离禅的。
   
赵朴初不饮酒,酒席上常以茶代酒。
   
他曾吟诗说,“不羡荆公游酒人,饮中何物比茶清?”意思是:他不羡慕王安石到处饮酒交游,而更喜欢喝清茶一杯。他在另一首诗里进一步说:“我道茶人胜酒人,饮中无物比茶清。”这个“清”字,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

一杯杯清茶,是朴老心中汩汩流淌的禅河。

资料来源:新民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31 编辑

赵朴初:惮味欣欣茶味俱(转)

酪乾熟嚼即醍醐,惮味欣欣茶味俱。

想见雪山初下日,一瓯功胜造浮图。


一个人这样品茶有什么味?

“惮味欣欣茶味俱”,茶味、禅味,茶禅一味,这只能心领神会。

想到这里我浓浓地泡了一碗苦茗。体会着苦茗的滋味,想进入茶文化的境界。清冽的白水,浓郁的苦苕,平静的心态,这是一种极微妙的滋味。

茶叶本是没经雕饰的自然的树叶,用白水泡开,散发出本色的清香,多么清爽,多么平常!这种妙味唯有心无杂念时饮茶人自己去体会。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里的苦中之甘也只有自己明白。知道这一因缘才能离苦。

喝茶是平常事,喝茶要有平常心,平常的生活平常的心,苦中甘甜心内知,随遇而安的文化境界真能使人心平气和摆脱烦恼。

赵朴老用苦茗送乾(干)酪时的感觉,我想可以归结到醍醐二字。

醍醐是最精纯的酥酪,是最上的美味,故佛教经典中常以醍醐比喻涅槃。醍醐灌顶就是比喻以智慧输入人,消灭无明烦恼,得到清凉。一个人在饮食的时候,能从中悟出某种真谛,这多有意思呀!

当年佛祖初下雪山时,牧女一瓯乳酪使他体力增加,精力恢复,为在菩提树下悟出大道打下基础。

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这样的饮食可不是为食而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31 编辑

禅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11:25 , Processed in 0.179976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