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58|回复: 3

【净界法师】【楞严应用19】《楞严经》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楞严经》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

    我们来看今天的总结的附表。
     整个《楞严经》正见篇的前言,我们看《楞严经修学应用》的第一个——正见篇,主要的探讨就是生命的安住问题:菩萨以何为住?
     第一个,你还是习惯以妄想为住。
     以妄想为住的人,这个人就有两个过失:
     第一个,你今生的心是非常不安稳的。
     因为外境的变化就会改变你的妄想、改变你的感觉,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很不安,不管你福报多大,你的不安稳性永远存在,你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以妄想为住嘛,妄想跟外境是牵动的。
     第二个,你来生会有无量无边的轮回等着你,因为你启动了轮回的力量。
     我们一念心有两个开关。
     你活在妄想,你就是把生死轮回的开关打开了,佛是救不了你的。
     不是佛不救你,是没办法救。
     佛陀不能进入到你的妄想告诉你自己你错了,不可能。
     佛陀只是说法让你自己觉悟,觉悟是你要自己觉悟的。

    所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们暂且不谈修行的问题,暂且看一看你的心住在哪里,因为这是根本。

     在本经的角度,你先以真如为住,以一念清净心为住,不能住在妄想。
     那么住在真如的人,他在看人生就有两个重点,这个因缘观,我从什么地方来,我将往哪里而去。
     在《楞严经》的角度来看人生,它不是看今生,因为你看今生你就很容易执着了,你必须把过去生跟未来生同时来看。

    《楞严经》遇到事情,先问你自己,这个事情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你将往哪里而去?
     比方说我们的色身,它从什么地方来?你说它从前生而来——不对呀!你前生也不是长这个样子啊!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这个想法啊!
     所以,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从空性而来,那只是一种因缘业力的和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那么当我们时间结束的时候,我现在的长相、我释净界的长相、我现在的想法又跑哪里去呢?又回到空性去了,又觅之了不可得。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所以人生,从《楞严经》的角度,叫作没头没尾。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当下因缘和合的一个虚妄的假相而已。

    但这个虚妄的假相你不能完全否定,你要假借这个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借假修真。
     所以,《楞严经》是否定过去——来无所从,第二个、否定未来;但是把握当下。
     我们现在对生命很执着,因为我们产生常见——你看,这个儿子是我的儿子,不错嘞!但是你要想说,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我本来没有这个女儿嘛。你就用平常心,那只是个因缘和合的假相。
     《楞严经》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我们一般人是面对一个——诶,这就是我的东西——是住在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就起颠倒。
     所以《楞严经》的人生观是我们从清净的空性而来,我们也回到清净的空性而去,所以人生只就是一个过程,让你历事练心的过程。
     所以《楞严经》的想法认为,人生不是来受用的,来受用你就完了,就住在上面。
    《楞严经》认为人生是来历练的,利用你现前的因缘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
     既然是来历练的,好坏都是历练。一个人也不要太多顺境了,有点逆境会产生一种出离的动力。
     所以,《楞严经》的思考,它在看人生是看到它的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看第二段。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是从业感缘起,我们从教理当中所遇到的思想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我们今生是由于过去的善业、恶业决定的,我们今生到来生去,也由于今生的善恶业又创造一个来生的果报,所以我们从这个善恶业当中培养慈善的心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安住善业。
     但是安住善业有一个缺点——因为业力你做不了主的,阿赖耶识做主,因为我们有无量无边的过去的善恶业力。
     所以你一个人以业力的思考,那你就很麻烦了,因为你活在阿赖耶识当中,你就没有主动权。那么我们从业力的思考要提升到真如的思考,你要观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
     我们把这个因缘的业力拨开来,看到了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我虽业障深重,但是业障也是因缘所生法,把它剥开来,看到我的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诸佛虽然万德庄严,但是万德庄严也是因缘所生法,把它剥开来,佛的心也是清净本然。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自他无二,其体无别。
     所以,我们从这样的一个正念真如的觉悟,我们知道了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本来没有的,真如是我们本具的,而安住真如。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人生,但是不要去排斥当下的因缘,因为你必须要假借现前的因缘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去创造更美好的来生。
《<楞严经>修学应用》讲记---19

MP3下载:
http://www.pureland.com.sg/avlibrary.html

净界法师专版:
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128&page=1

发表于 2011-9-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23:11 , Processed in 0.15956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