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57|回复: 37

佛教与心理学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与心理学对话
对话主题一:宗教信仰会引发什么心理障碍?
宗教皈依是场有风险的进化之旅
法师:最近这一连串宗教风波后,很多人一提到宗教,总觉得我的灵魂和钱都有被骗的风险。因此,很多追求灵修境界的人,反过头来肯定正信佛教徒是以欢喜心与感恩心,来积极化解生活冲突,推展社会净化,投入慈善救济的行列。不知道你对这有什么看法?
治疗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所有道德理想的善意声明是很廉价的东西,每个人都可拿来挂在口头,重要的是你善意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如果不把这些潜意识动机弄清楚,就没办法度过修行路上各种心灵考验的关卡,只能停留在虔诚心的层面,时而道德,时而迷信。
第一阶段-从忏悔到道德实践 / 第一个障碍:神经质的罪疚感
法师:你是不是对道德抱有敌意?精神分析该不会是有意鼓励人放弃道德约束,一心享受性本能的愉悦吧?
治疗师:这让我想起西方人有个笑话,内容是说美国婴儿潮的新生代,内心有困扰时,都去找心理医生,不找牧师。因为牧师会说:「孩子,快点坦承自己的罪过,投入主耶稣基督的怀抱吧!」心理医生则说:「你根本不需要悔改什么罪过,只要面对潜意识就够了。」
当然,这有点把事情太简化了。你要了解,当初弗洛依德观察到周围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意志」当成压制「欲望」的武器,结果把自己搞成欲求不满、情感干枯和自我谴责的地步。所以他才指1-1出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我的病态防卫心理」,就是因为惨遭「超我的道德监督」和「本我的性驱力」夹杀所致。
因此,「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对立冲突」和「消除童年期心理创伤」,就成为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这样,法师不会还误解精神分析学派了吧!
法师:如果从佛法看来,这些创伤之所以不能复原,其实是因为不肯接纳业力因果的道德信念,不愿忏悔自己的业障,才会这样恶化下去。人本来就会有「天理」与「人欲」间的心理挣扎,这才表示你有在反省自己,提醒自己不再造业了。这是件好事,值得恭喜啊!
治疗师:不过要注意这个心理挣扎是不是很神经质,有没有一种自己该被惩罚或怕被别人厌恶责难的罪疚感。举个最常见的情况来说,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平常很懂事,可是她父母有时很不可理喻,干涉她太多事情。所以,有一次她忍不住脾气发作起来,当面顶撞父母亲。事后她很愧疚,因为她相信「父母纵有百般不是,子女也不可责备父母。」
这个愧疚感持续得很久,半年后她与男友所经营的亲密关系宣告失败,她认为这件事就是业力的惩罚,因为她竟然怀有怨恨父母的心理。实际上,她是为了维护「乖巧孝顺的道德面具」,而把自己独立自主的欲望压制下去,她心里充满一种被牺牲的悲壮感,可是她男友并不体恤这一点,使得她也开始埋怨男友,又很不安地压制自己对男友产生的敌意,自此两人的关系便蒙上阴影。
法师:真正了解因果法则的人,是不会轻易动怒的。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情绪发泄若是出于自私的欲望,不但伤害到自己和对方,事后更会后悔万分,怎么又让彼此的业力缠缚多绕一圈?所以,证严法师也常跟妇女开示:「对痛苦要欢喜接受,痛快去。」 至于很多人把业力观念视为「牵连整个生活面的惩罚力量」,就是1-2一种恐惧和无知,不会善察因果,才会误把生活面的失败归罪于业报。这类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到民间术士乩童的恐吓和哄骗。
治疗师:但是人心本来就是非常软弱无助、恐惧不安的,很容易就为自己带来不幸和自我挫折,这时候的重点可不可以不要放在正知正见的灌输上,而是先谅解并了解这些无知退缩的自我保护力量。
也就是说,在给予道德劝解前,先要以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尊重他们对成长的恐惧和退缩心态,并且满足他们对安全、归属感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察觉出他们罪疚感是内具促进心理成熟的挣扎意义,还是带有导致心理退化的神经质症候群?否则,我无法想象心理匮乏的人,如何能够善巧地观察烦恼生起的因果脉络?
法师:其实,宗教的主要功能不是提供道德规定,而是追求道德判断和道德行动的终极意义。也就是说,当世人问道:「为什么不幸的事会发生在好人身上,这个世界还是个友善的地方吗?」或者问道:「既然这个世界没有公道可言,为什么还要坚持过一种伦理生活?」,宗教信仰便会用一套生命意义的宇宙观,解释你为何会对现实世界有无意味的感受,并给予他们救赎的保证,让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情重新投身于道德行动。
所以,宗教其实有很强的情感慰藉作用,信徒会对「佛菩萨的无缘大悲」有很纯粹的情感直觉,那种虔敬的心情会赐给他们法喜充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宗教信仰的情感皈依有几个阶段,首先是忏悔自己过往所造诸恶业,接着是感受到觉悟者无限安详的风姿,然后在法性真如海中发愿,做出以诸功德供养众生的热情伦理决定。
这种「发愿改过法」在明朝《了凡四训》问世后,就是民间道德劝化的主流思想,也算佛法世俗化的一种贡献。很多净土宗大师,如莲池大师和印光大师,都强调这种「功过格」的法门,只有讲这种因果1-3报应的道理,末法众生才会信受道德修持的重要性,老老实实地断恶修善,好改造自己家族的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师:我承认这种情感皈依的三阶段,是一个理想的心灵发展程序。但有一点我们也不可否认,就是皈依过程也有疑惑、退转、中断、崩盘的时候。这时,佛法要怎么处理呢?

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很头痛。比如说,在第一阶段某些信徒发愿吃素念佛后,跟家人产生很多争议,如营养不良、断绝夫妻性生活、往生西方跟家庭和睦那个重要等,如果时间无法淡化这些家庭冲突,有些信徒会回头找师父商量,看看问题是出在自己修行很僵硬偏激,或是家人业障深重与修行无缘。
一般来讲,我们的标准回答是:人际关系有很多难题,你可以私下用念经的功德,祈求佛力加被,消除家人间的恶缘。然后,你要以感恩和容忍的心态,细心调整家庭生活的转型过程,等待家庭谅解或法喜充满的善缘,慢慢地、完整地发展成熟。
总之,要让家人感觉到你生活态度的柔和调整,而不是你宗教仪式的硬性坚持。否则,家人会觉得你愈来愈难沟通,根本没什么信仰的生活效益在你身上出现。有一天,你一定会被反问说:「你整天叫人不要执着,难道你没有察觉自己才最执着吗?」

治疗师:其实,我们治疗师发现在第一阶段悔改时,除了跟家人沟通的问题之外,还涉及到罪恶感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恐惧。最常见的恐惧便是害怕业力惩罚,甚至害怕到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就归结成累世的冤亲债主来讨债;或只要家人批评自己信什么神佛,就担心家人犯了毁谤神佛的重罪,死后会堕入十八层地狱。
我就碰到一个「报应恐惧症」的案例,这位小姐是个长女,她妈妈有1-4严重的忧郁症,常常跟她说:「我就是上辈子欠你爸爸的债,今天命才会这么苦。」因此,她努力帮忙家事,以减轻妈妈的重担,奇怪的是她妈妈似乎很难取悦,总会找出小错来唠叨一下,让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前世也欠了妈妈一屁股债。长大后,她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以便活出佛教徒的高标准,可是压力负荷过重时,她会被一种念头缠住不放:「会有什么报应发生在我身上吗?」
事实上,由于母亲从小就用宗教观念控制她所有生活细节,使得她有违背她妈妈意思的冲动时,她就害怕会受到上天惩罚,久而久之,就形成一股报应随时会来的焦虑感,使她永远无法安心接纳佛菩萨的慈悲。
我用家族治疗法,才让她领悟到内心那个不断「自责」和「自我要求」的声音,是一种捆绑住她们母女一辈子的生活规则:「女人不吃苦受罪的话,不仅无法受到家族肯定,也无法获得佛祖垂怜,将来也会没有好报应的。」
这种良心过度敏感的错误信念,是她在家庭系统中透过母亲的教导,被迫学习到宗教的律法面——而失落了恩宠面。也就是说,她没有父母温暖呵护的经验,就无从在情感上真正领受佛菩萨的大悲心,反而是整个脑袋困在因果报应的论调里自己吓自己,吓到最后,「对罪行的道德谴责」演变成「对生命的诅咒」。

法师:这种因果报应说的惊吓作用,其实是古代中国俗文化刻意塑造出来的,以强化「神道设教」,宣讲道德伦常的权威感。如果我们回到业力论的发源地——印度来看,会发现他们把因果报应说的恐怖效应,彻底发挥到最极端的地步。
比如说,有些印度教徒认为建造医院或其它社会救济手段,会严重干扰到神圣意志所操控的业力制裁程序,因为这些贫病者如果接受救济,就会丧失他们补赎罪业的机会。这点我们儒家社会的人可能无法想象,但在婆罗门社会里,他们非常宿命论地接受,至死无悔1-5。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大堆苦行者,给予肉体各种酷刑伺候,可是内心却在绽放「这辈子终于可以把罪赎完」的微笑。
那么,佛教的业力论当初在印度兴起时,就是扮演一个改革者的角色。佛陀反对那种「神意宰制个人命运」的说法,也反对那种「参加祭司拜神仪式,就可赎罪上天堂」的做法。他认为人何苦一边想尽办法取悦神,一边在那自怜自怨命怎会这么差。人要肯定自己止恶修善的伦理意志,以布施之行累积福德。积满福慧资粮后,就可不着善与恶,超然地观照我们妄心自造的因果链环,然后彻底扑灭这个集造轮回的迷妄意识心。
因此,德国哲学家雅斯培称呼佛陀此举,为「轴心时代」伟大的伦理学觉醒。这场伟大的伦理学觉醒,和中国儒家社会的人本文化很有共鸣性。因此,佛法早期在隋唐时,就以「目莲冥间救母变文」,成功地打进重视孝道的庶民文化之中。
那时,教化僧巡回各县市社邑,用歌唱体的方式唱颂「慈母十恩德」和「超度七世父母离地狱苦」的重要性,还有「十八地狱相」和「冥府十王殿」的图绘来配合,最后终于形成中元普度的民俗。于是,「忏悔罪障」和「布施功德」就成为中国人因果报应说的主要基调。
当然,现代人的世界观已逐渐远离掉巫术魅力的笼罩范围,地狱的恐怖色彩也愈来愈淡化了。现在大概是民间鸾堂的善书,还继续用这种堕入地狱的恐惧感来警戒人行善。佛教则托「理性化」之福,可以直接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谈六道轮回的象征意义,不必再用俗气的方式来大肆渲染十八地狱的悲惨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师:最近,心理治疗界也有位精神科医师艾斯坦(Mark Epstein)指出:如果要了解西藏的六道轮回图,最好不要把六道当作是实体性的地方,而应该把六道视为人类心理状态的比喻。而且,西方心理学对此六种神经质苦恼的生存状态也各有一些阐述。
如弗洛依德对畜生道的性驱力、饿鬼道的口腔期欲求,客体关系论者克莱恩(Melanie KLein)对地狱道的侵略心和焦虑状态,自身心理学者柯胡特(Heinz Kohut)对人道的自恋症,行为主义和认知疗法对阿修罗道的竞争心和效率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罗嘉斯和马斯洛对天道的「高峰经验」,都有过一些阐释。
这些阐释有助于把六道轮回图,从神格化权威的道德训示,转化成诊断动机偏执度的病理模型。这种解读法是有依据的,因为你也知道图中央有个小圆圈,里面有贪鸡、瞋蛇和痴猪在口尾相衔,进行无止境的追逐。这三种使人身陷轮回的动机力量,使得我们从佛性状态偏离出来,并在六种异化的情感执着状态中,昏沉沉地变动流转下去。而且,这个病理模型的诊断对象,可以从个人心灵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共业构造。
比如说,饿鬼道对食物的渴求,在古代物质匮乏的社会,可能只是反映了对生活安定物资的贪求;在现代压力密集的社会,则是反映了对心理亲密物资的贪求。很多东南亚的禅修大师和西藏喇嘛来西方教学时,很讶异西方人怎么普遍都有心理空虚、自尊心低落和家庭创伤的问题,反观自己国度的人民还是操心家族衣食问题的居多。
可见,现代版的饿鬼是在饱食了丰富的物质养份后,发现心理补偿的养分永远无法充分供应的事实。也就是说,现代人有很强的口腔期欲求,对物质舒适和心理舒适有满把抓的渴望,尤其是中国人的「食补」文化简直是口腔期的乐天派,任何三教九流开出的宽心药方,都可用结善缘的心态,一股劲儿往嘴巴里塞。

法师:我很高兴知道西方心理治疗界有这个发展。就拿「目莲冥间救母变文」这个故事来说,当时魏晋南北朝战祸连连,民不聊生,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很迫切需要,因此佛教的布施功德论,提供了社会救济的心理动机。而目莲的母亲就是因为吝啬不布施,死后才堕入饿鬼道,迫切地需要图中佛陀的智能甘露水来滋润。
就圣言量而言,我们的立场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教义宣讲,比适应六道轮回的心理辅导重要。所以我们切入的角度,跟你刚刚提的有点不一样。我们认为六道轮回是妄心的集体心理投射,具体化反映了我们的心灵执着状态。因此,要保持清醒的觉知才能摆脱掉六道的拉扯力。如果现世没法开悟,就要把握住死亡阶段的解脱机会。所以,在生前就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布施和忏悔当然少不了,剩下的重头戏就是熟读中阴度亡经和念佛往生了。

治疗师:我知道,为死后永生做好准备工作,是所有宗教最「崇高」的目标。但是弗洛依德认为这是一种天国催眠曲,是用来补偿人类为了文明的团结安定,所牺牲掉的性欲快乐和破坏本能。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诗,就是为此质问神的力量:「汝引我们在此令人难耐的梦土徘回,使我们犯下重罪。然后,让忏悔以无法承受之重折磨我们,瞬间犯下的罪行,换回的难道只是终生的苦恼。」
因此,我想用忏悔的方式,来求佛力的加持,希望能有那么一天飞升极乐,是有点考验他们信心的味道,充满了是否能够得救的不确定感。当然,我承认它有宽慰效果,但也有沮丧自己信心不坚定的时候,甚至会陷入更深的疑惑与空虚。这时,佛法要怎么办?

法师:宗教生活的基础是悔改,有悔改才表示有真心皈依三宝,内心有依靠后,自然能得安乐。皈依的过程,有得救的快乐,可以灌输自己一种积极生活的愿力;也有修行的挣扎,自己一直在良知和欲望的战场中打滚,无法脱身。所以,悔改是一场艰苦的朝圣之旅,毕竟要超度到彼岸,不是光靠花钱做功德就可以的,你要付出修行挣扎的代价才行。有了这种认知,在沮丧疑惧时更是要精进修行,才能修成把低级欲望倾向永远镇压住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治疗师:法师这种说法有很崇高的「道德自制」色彩,但未免太忽略了人类软弱情绪和恐惧态度的破坏性影响力。否则,为什么佛教五戒和上帝的十诫,没有制造出一批批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信徒是以半虔诚的消费心态来拥抱宗教呢?
而且,有些人没有打这场内心争战的条件。先别说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光是他们的童年创伤,就够让他们在上阵前忙乱成一团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悔改方向本来是在于深刻的情感净化,可是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就转向了。有时,转向外在的偶像依靠;有时,转向内在的自我惩罚。
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思洛——就是提出「需求层级论」和「自我实现」的那个——指出,一个人的成熟过程是从精神官能症的假问题,转向真正而不可避免的存在性问题。这个过程中,人常会借着压抑、投射或否认方式,说服自己老早超越了需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的层次,而投向更高的灵性价值的追求层次,遂形成了一种「超越未满足需求的假成长」现象。

法师: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当不了道德意志的圣战士,这是因为他们太软弱了。如果牵就这种软弱的人心,而使我们不觉得有天理人欲之战的必要,就表示我们已在恶业中浸泡太久,良心才会发霉了。
治疗师:但是法师有没有想过坚强忏悔的人也会出差错。比如说,他们可以利用宗教的忏法仪式,来强化灵性价值和原始情欲的分裂,以便躲避甚至蔑视自己内心深层的七情六欲。这种分裂如果配合上「别理此生臭皮囊,当谋死后莲花身」的信念时,他们就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死后归宿,也觉得有绝对正当的理由,把所有俗世烦恼与冲突挡在心门之外,让自己的清净心地每天都有打镇定剂的效果,以笑看世人为那功名忙与盲。
问题是,欲望不仅是盲目的生存动力,也是蕴含着你这辈子生存意义的学习课题。如果你不在解决欲望课题的学习过程中,练就观照苦恼生起之因缘条件的能力,根本你连人道的理性、阿修罗道的竞争效率和天道的高峰经验都修不到了,更何况要直攻脱离六道轮回的解脱保证班。
如果你随便买了一张搭乘天堂列车的赎罪券,就是在冒一种赌博的风险,要不你是个蒙神佛垂怜的幸运家伙,否则你就沦为一个吃下宽心药方的饿鬼。
因此,我们对于道德意志和情绪欲望的纠葛,就有进一步同情性了解的必要性。否则,忏仪只是会沦为神佛权威对人类情欲的恶性打压手段。

法师:在现代忙碌生活的压力下,我们总是想尽办法替自己的恶业开脱,为自己找到各种停止忏悔的理由。最常见的变通方式,便是用财布施换取佛菩萨的超度力量,或是把忏悔仪式当成消除罪恶感的工具,就会造成「施主花钱,法师代劳」的情形。
禅宗有个故事,就是在嘲讽那种仰仗宗教仪式的消费者心态: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摩云:廓然无圣。上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摩云:无功德。 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
但是,宗教仪式确实有其圣洁的拯救力量,只是要靠我们的诚心来回应。

治疗师:沟通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伯恩(Eric Berne)也提过这一类「宗教良心的欺骗」游戏。脚本内容是「罪人」整个礼拜不是在斥责员工,污蔑妻子,对小孩大吼大叫,就是在乱骂他的商业竞争对手。但是礼拜天一到,他就准时上教堂,唱着「我对上帝感到羞愧」的圣歌,出教堂后,就确定自己又享有了「往后一周都是美好的」感受。这让我想到西方的告解仪式,当初先是受到启蒙主义影响,才摆脱掉地狱的诅咒阴影,然后是受到精神分析的影响,与传统的父母式道德观划清界线。如此一来,告解的重点才从「数落自己罪过」,往「与天主、人及深层自我和好」的意向转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二个障碍:文化活力衰竭的宗教团体

法师:不要用地狱来做恐吓手段,这点大家都同意,但是为什么要与传统的父母式道德观划清界线呢?
治疗师:我知道法师之所以排斥这一点,是因为东方社会把家长式道德观当作社会安定的基础。但是,西方人却认为在信仰发展的早期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因为情感转移的因素,而不想放弃婴儿期对父母权威的依附感,因此容易受到宗教教条主义的迫害。但是,我们若能以科学的理性怀疑态度,重新修正过时的父母禁令,就可摆脱父权体制下的道德教条和幼稚迷信,进而培养出人本主义的宗教态度-热爱理性、真理和自由。最后,经由此科学无神论的洗炼,我们对神的信仰可寻求一个更高更成熟的层次-以恩典的宽恕力量,建立生命共同体。
法师:这种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感情况,在中国是发生在五四革命时期。那时候,说来惭愧,中国的出家人大部分忙着赶赴各丧葬场合,诵经作法事。而且,当时中国尼师的出家理由,以婚姻不幸占第一位,其中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是因走投无路,才来乞求佛门收容。所以,太虚大师才提出建立「新的僧伽」的必要性,以便让中国佛教跳脱专办法会的规仪模式,重新反省自己所该扮演的社会角色。
不过,整个反省的方向主要还是在「道德复振」这条保守路线,希望能够扫除掉整个末法时代人欲横流的魔障,打赢一场净化世道人心的公益抗争。
治疗师:如果走这条「道德复振」的保守路线,很容易把自我的道德光明面画归为「我们」,然后把自我的情欲阴影面画归成「他们」。接着,「我们」的团体价值观就会想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指责「他们」的行为表现、处罚「他们」的不当行为,以把「他们」改造为「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形象。最糟糕的是,「我们」的宗教团体原本只是悍卫传统的社会道德,无意中却成为威权政治体制进行社会控制的帮凶。
比如说,以前中世纪社会把心灵的阴性特质,二分成圣洁的母性光辉和魔魅的女性情欲,在圣母玛丽亚的崇拜受到整个社会的狂热信奉后,集体潜意识中对异教徒的过度恐慌和疑惧,便在「猎杀巫女」大行动中得到变相的宣泄。
法师:没错,当初教界走这条「道德复振」的保守路线,就曾经非常排斥过一贯道,甚至跟社会舆论站在同一阵线,使用「鸭蛋教」这一类丑化对方的用语。因为,我们认为一贯道盗用佛法就算了,还以白阳期「道降火宅」之说,宣称释迦佛子处已无真理大道可求,就很不够意思了。反正,就跟现在的清海无上师一样,不但冒用「观音法门」,还声称手中握有「即刻开悟之钥」,让你马上有印心的感应,确定靠这位上师,「一世解脱」就没问题了。而且师父法力强,悲心又深广,愿意帮你背起七世祖先的超度责任。你说,我们会没有「正义何在」的道德愤怒感吗?
不过,现在冷静想一想,我们也有失策的地方。首先,我们反击时,只有自我防卫的情感性批评,却没有掌握到同情性了解的感化策略。比如说,一贯道和清海禅定学会其实都很注重吃素的戒律和虔诚皈依的情感,与佛教的同构型很高。如果我们有历史性共业的认识,掌握到一贯道出自弥勒佛下生和禅宗传统,只是因为民间居士传法的便利性与亲和感,而与正统佛教的僧侣渐渐疏远,就可拿这开导一贯道的道亲回归佛门。实际上,近年来佛法宏扬开来以后,就有很多道亲回流的现象产生。
但是,教界的开拓性格还是太弱,没有因此教训,把资源从盖庙的伟业中抽离,以设法成立新兴宗教的研究机构,并培育人员从事狂热教团之退教信徒的协谈辅导工作。所以,教界就没有办法有力响应这一波宋七力现象所引发的危机。其实在新闻界挖掘「本尊蒙难记」的真相和解开「妙天禅师疑云」的谜底时,教界如果已经培育出一批辅导员,就可掌握住这个公益宣传的公关机会,来提供他们两人信徒一个协谈机会,以解决这些信徒偶像幻灭后的心理适应问题。
治疗师:对啊!我就觉得你们佛教界现在热衷盖大学,还不赶快来成立一个信仰发展研究中心,以柯尔堡(L.Kohlberg)的道德发展心理学和福勒(J. Fowler)的信仰序阶论为基础,来处理「出家」与「亲情」的价值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弗莱堡(Fribourg)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欧瑟(F. Oser),就设计了一个与此相关的道德两难困境。故事是一个医学院学生在飞机遇到乱流时,心想如果飞机没有失事的话,他跟上帝承诺毕业后会当个神父医生,献身于非洲穷人的救济事业。后来,飞机果然是安全降落了,但他却开始面临了是否要守住承诺的道德难题。如果他守住对上帝的承诺,他一方面违背了对未婚妻的婚姻保证,也丧失了在本国医学环境中回馈同胞的机会。如果他不守住对上帝的承诺,他就违背了上帝呼召他投入的生涯规画,更断送了在异国奉献环境中灵修成圣的机会。请法师说看看,这位准医生该怎么办呢?
法师:你这段话还真是别有所指,我就拿「中台禅寺剃度风波」的新众来说好了。首先,我要澄清出家并不是高学历者逃避社会历练的手段,而是响应诸佛悲心感召的方式。而且,这个响应的情感强度,让他们感到可能有必要从世俗牵绊中退隐,才能真正开展出自己的法身慧命。因此,他们开始在亲情与大爱之间挣扎,跟准医生一样面临了道德两难的困境。要解决这种困境,从道理来说很难。因为出家者会说「出家」有理,是以大爱割小爱,既然要成就诸佛悲心,就不怕舍弃一切的前尘往事;俗家者也会说「在家」有理,是融大爱于小爱,就算要当全天候义工,又何必执着于没有家庭牵累。这样争论下去,会没完没了,等于又来搞一场儒佛大对抗。
依照我过来人的经验,应该是从「情绪智商」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困境,会比较好。因为,佛教的禁欲主义一碰到家庭领域,就会产生「情绪控制」上的紧张关系,有时候单是为了吃素的问题,就会惹起不小的家庭风波;更何况是为了出家的问题,在某些家长的想法中,这简直就是以「博爱伦理」之名,行「家庭造反」之实,彻底违背了家长的栽培和社会的期许。
所以,在不谅解的气氛下,如何做好与家人沟通的前置作业,扫除掉任何可能潜藏的心理抗拒,再提出「想出家」这个震憾性的宣告,然后请求家人的成全和宽恕。我认为这整个情绪安抚的过程,就是这些新众在此困境中所必须面对的学习课题。
治疗师:那我建议你们佛教界,最好学友教一样,除了「临终关怀」外,也开始重视「悲伤辅导」。因为,出家修行跟离家出走一样,都是对于家庭亲密关系的一种决裂,一定会引发家人的情感失落。在悲伤的第一阶段,家人得知这个令人心理休克的消息后,一定会否认这种使家庭关系紧绷的事实,并且会有一套预防自己被击溃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这孩子一定是假装要出家,不知道是要跟谁赌气」,也可能是「我小孩不晓得受到什么挫折,要赶快找人开导一下」。
当家人确定小孩这件事是玩真的时后,就会进入悲伤的第二阶段-愤怒,开始怪罪小孩怎么能忍心拋弃家人,逃避工作与爱情;并责备寺方怎么可以营造气氛,刻意激发其出家意愿。如果家人愿意面对这个情感损失,就可以进入悲伤的第三阶段-讨价还价,家人会提出「如果我们愿意做出何种让步」的条件,希望小孩也要有「那我也可与家人开始妥协」的意愿,例如出家一年后还俗。
当家人在情感上学习「埋葬」小孩时,就会进入悲伤的第四阶段-沮丧,会有很深的无力感,觉得这都是命,这种心理瘫痪会任由各种负面情绪,来感染情感割裂的伤口。最后,家人能把情感投资转移到其它关系时,就会进入悲伤的第五阶段-接受,认为从这个伤害经验中,学到宽恕和谅解别人的重要性。
这中间,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家人从沮丧的第四阶段过渡到接受的第五阶段,才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法师:这次「中台禅寺剃度风波」,反映出「度家里的众生难」这铁一般的事实,如果有你这一类谘商人员来帮忙调解,或许就可弥补此次出家程序的大纰漏。
这个纰漏的发生,其实并不偶然。首先我们可从「慈济做功德,中台了生死」这句话看出端倪。基本上,惟觉老和尚是以定力深厚的悟道者形象出现,比较不是人间慈善志业的救济者形象,因此会吸引很多急求解脱的学子。其次,很多社会名流护持老和尚的禅修事业,使得道场规模急速扩张,亟需高学历人才的投入。再加上老和尚想法单纯,认为出家功德无上崇高,是种大仁大孝、大智大勇的行为,寺方为此撒个「方便诳语」,无非是要护持新众求解脱的坚贞誓愿。因此,忍痛让家人悲伤无助似乎是个无法避免的选择,但是这些新众修行得力后,一定会有感恩大回馈-度化家人出离这生死流转的轮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桩事件让我想起佛教学者吕澄的看法,他认为「正觉与出离」的解答,不能只注重意业的个人解脱倾向,而应该兼顾身业和语业的社会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要先认识这个社会的心理动态和价值系统,才能善巧转化整个社会染污的思考习惯,达成清净的集体共识,证成佛教组织的正当性。这次中台禅寺事件就是独举解脱大旗,却忽略了社会法则与情感线索的解读,没有给予父母家人缓冲的过渡期,才会引发家庭和社会的反扑暗流。特别是新闻媒体用尽各种有偏见的排斥术语,引发社会各阶层的疑虑和误解,却罕有对剃度程序的公正导引问题,做一个公道的深入探讨。
其实,我们教界早有不成文的共识,就是说新众正式出家前,原则上需要一年的培育阶段,来充分检讨自己的初发心,以追究清楚我能够斩断世俗情爱葛藤,坚忍安住于清贫的修道生活,而无还俗之念吗?还是说,我是否对出家生活怀有道德浪漫的幻想,而今发现自己的根器机缘,更适合在俗家生活中修练自己的大悲心?
那在这一年的缓冲期间,就像你刚提的,寺方和新众可以学习倾听的艺术,帮助家人度过这悲伤期,使家人最后能够尊重新众自主的理性抉择。希望采取这种做法后,能够像很多先例一样,使得家人能够从哭天喊地、痛不欲生,转换到对子女欢喜供养、互称法友。这种心态柔和化的历程,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治疗师:我满欣赏那个吕澄的说法。因为,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就是认识到现代人因为职场的工作压力和家庭的亲子冲突,产生太多的焦虑苦恼,才会从济贫、医疗,进步到对适应不良的个体提供心理谘商和职业辅导。想当初,西方教会的基本教义派也是走「道德复振」的保守路线,就认为心理谘商不仅是为「罪人」找推卸责任的借口,还叫牧师早点放弃道德权威的劝诫方式,摆明了是在挑战圣经的权威性和全备性,为什么自由神学派还想要弄个「福音化心理治疗学」呢?
这个疑问使保守派的教牧协谈训练,足足晚了二、三十年才起步。可是,现在心理治疗(精神医学界和谘商辅导界)的工作领域和发展目标,已经把人格发展(教育界)和救恩经验(宗教界)的原理吸纳进来,逐渐迈入交织融合的成熟期。这个成果已被很多新时代运动者拿去用了,构成对正统宗教的更大威胁。这种现象,相信我,在台湾也一定会发生。
法师:近年来,佛教界的社会救济工作虽被称为「台湾社会最大的良心存底」,可是仍然没有对心理治疗作有组织的推动,大部分是零星的一些努力。像佛青会这几年也成立了观音线,提供跟生命线一样的服务。也有一些教界大德设立中途之家,投入少年犯的观护工作,或者是到各地监狱弘法。至于收容精神病患的龙发堂,则是用土法炼钢的方式,也谈不上跟精神医学界的合作。
不过,你刚才提到的对正统宗教的更大威胁,六、七年前的「现代禅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想当初,现代禅「十三道次第」的第一次第主张:「在没有违背法律、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已有的情欲(包括兴趣、嗜好),可以尽量发挥。」教界很多大德认为有鼓励人纵欲的嫌疑,李元松居士便以人格心理学和「本地风光」的修行法,举出至少十个以上的理由,来支持「尽量发挥已有情欲」的正当性,几乎弄得教界无言以对。
那时候,僧团很否定「七情六欲中的佛心」这种说法,也很质疑那种「直指本地风光」的传承口诀,可是缺乏你说的那种揉合心理治疗、人格发展和开悟经验的知识,就完全没辄了。只能说,圣严法师和惟觉老和尚才是正统的禅门宗匠,不会随便就认肯人「现证道果」。
治疗师:我倒觉得现代禅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锻炼「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的定力,以深入解脱境的做法,算是居士团体一种增益佛法文化活力的贡献。
就像现代禅的第一次第,如果适用对象转为出家人的话,就可以引发一些值得深思的课题。那就是法师除了「法相庄严」外,若要接引现代众生,「方便智」的范围是否能有某种程度的放宽?
举个例子来说,像恒述法师一样,不改她率直的个性,能够无所忌讳地大谈情欲之事,并请佛菩萨谅解她养狗的兴趣,因为这不会妨碍她劝勉众生同求解脱的热诚。实际上,有些西方教会已肯定人与宠物的关系,可以解决饲主的孤苦无依感,并培育出无条件的爱心,因此他们会在礼拜天办「动物义诊」。所以,恒述法师快乐学佛的吉祥如意法门,搞不好会提倡「流浪狗认养」的活动,比会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放生」活动,来得有价值一些。但是,这也很可能面临强迫猫狗吃素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像清海无上师早期是个素朴的苦修者,她的女性特质的流露,仅限于严母和可爱大姐姐的形象,后期则转而为华丽装扮的美妇形象,以充分展现其「天衣天饰」的设计才华和造型兴趣,不过转变的理由很奇怪,说是上帝惩罚她来接引喜爱华服的众生,也可藉此粉碎外界对出家相的执着。
法师:古代大德打破出家人刻板印象的方式,正常的是禅僧「道业一致」的做法,如茶道僧、剑道僧等,较反常的则是如济颠般示现「疯行者」的形象。
禅宗这种做法其实很有文化创造力,把庄子「技进于道」的说法,进一步与宗教的修业相结合。日本由于有师匠传统,还把这种修业法保存得很好。举茶道的四个性格来说,「爱」的性格是从内心培养风雅之道的嗜好,便能与爱好茶道的同辈,共享无止尽的妙味。「如」的性格是勿作模样,顺乎自然,完全与茶事融洽成一片。「脱」的性格是脱离一切尘俗牵绊,以洒脱自在的心情,去体会茶席的每一事每一物。「落」的性格是以清寂之心修业,如今悟到本来无一物的落处,就能使一切所作所为皆有游戏三昧。
所以,出家人有兴趣嗜好并没什么不对,但不能让它发挥成一种迷恋性的寄托,而是要培养出「爱如脱落」这四种精神化的性格,才能把禅心融入嗜好活动的修业中。我想,恒述法师和清海无上师只是突显出人性化的特质,震憾了大众对出家人固有的「四大皆空,一切放下」的看法,却还没有意识到「道业一致」这个关键。
前几年,有位年青的西藏转世仁波切跑去美国学电影制作,也是引发藏密界的内部争议。照理说所谓的转世活佛就是要赶快恢复前世功力,来替众生灌顶加持,怎么能投身娱乐事业,难道「拍电影」会比「办法会」的功德来得殊胜吗?
治疗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般人会去参加灌顶法会,是要对神圣的救赎力量,表示一下礼敬的虔诚心意。如果是欣赏艺术电影的话,则是想从角色的生命情境中,体会一下人类既复杂又矛盾的情感。我想重点不是要将这两者比较出一个高下,而是用人生的想象力,把情感地层的各种潜藏爱欲和崇高的解脱意志连结起来,然后在悲剧意识的体会中,让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才能真正加深大悲心的奥密幅度吧!
最近,英国女导演安东妮雅柏的得奖力作「神父」,就是探讨一位有同性恋倾向的神父格雷,在听到少女向他告解说自己受到父亲的性侵犯后,跟她父亲交涉无效,却又碍于教会规定,不能向社工单位和少女母亲泄露告解者的秘密,使他陷于痛苦的挣扎之中。于是,他跟同性恋酒吧的邂遘对象,发展出一段自认邪恶的爱情,导致他又陷入独身誓破产的危机之中,心里翻腾着「成圣的绝望」和「堕落的狂喜」。
在这双重挣扎中,他时而呼求天主伸出救援之手,又时而痛斥天主给人类的无情考验。最后,这两件事都爆发了,地区主教为了年度业绩,把刚自杀没成功的他调去偏远地带,但他同事马修神父力邀他回去主持弥撒,讲道主题就定为「如果你自认不是罪人,就向我丢石头吧!」他因此又陷入长考之中,是要自我放逐于道德干枯的危机中,还是要勇敢面对群众的道德谴责,求取他们的宽恕与和解,重新保住对人性的希望。
弥撒那一天,他出现了,有些信徒怒吼:「你把我的信仰当成笑柄吗?」马修神父也怒请不能同情他的信徒离开教堂。仪式结束时,少数留下来的信徒也不愿从格雷神父处敬领基督圣体,只有那位受到父亲凌辱的少女走过去他那边,愿意给他关爱,快要崩溃的他就抱住少女痛哭,两个破碎的灵魂就在爱心中得到复活,这就是影片最后结局。
法师:其实,我们教界也很希望有成熟的艺术作品,像《红楼梦》一样能够揭露出「情缘是魔障,也是悟入处」的微妙地方。这种「因空见色,因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生命升华过程,如果有更多的创意表达方式,我想一定能启发更多人,回去观察自己的情缘,看看有什么情绪和想法,需要调整一下。
可惜的是,把佛学生活化的作品,到现在只有林清玄居士的菩提系列和郑石岩居士的清心系列,比较能安慰人心。最近,也有个金色莲花表演坊推出过三个大型舞台剧,有广钦传、敦煌宝卷和密勒日巴尊者传,也能让人从高僧、大成就者的修学历程中,得到很多反观内心的启示。
但是,要像「神父」那样深入探讨僧团和信徒的互动关系,把解脱意志跟爱欲的冲突现象呈现出来,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中国人习惯把所有的冲突都化约成善恶的冲突,善恶冲突的结果也一定是要让好人团圆,坏人受到报应。而且,我们佛教也爱讲圆满和谐,比较没有兴趣处理悲剧性的情感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师:可是,光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人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跟「神父」一样,有很多不安定的困惑体验,如果不去探索这一类心理边缘的区域,就无法产生悲剧的价值意识,反而会陷入一种道德的虚伪意识。而且,伪善会拿纯真来合理化自己,这种「无知的天真」会不敢面对人性,遇到人事是非与社会走向的问题,会感到无能为力,只希望一切的问题能在单纯的宗教仪式环境中得到解决。但是,可能吗?
所以,在美国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眼里,心理治疗对于向人类尊严挑战的外来压力,以及对于人类潜意识冲突的瞭解,替人类生活的悲剧意识奠定了新基础。当社会的防卫机制和幻觉都被打破,好象没有什么价值是有效时,只有在完成人性价值的悲剧经验中,重新发现我们本身的整合性和力量中心,才能帮助社会脱离价值混乱的状态。
法师:我们佛教的「一切皆苦」也是有生命的悲剧意识,只是说信徒太需要慰解和依靠,我们也只能以「天人和谐」的欢愉精神,来冲淡一些宇宙虚幻的悲剧感,并且劝勉信徒只要心静下来,念佛就容易有感应,只要佛力一加被,智能就开了,烦恼就解除了。
可是,很多新兴教派之所以那么旺盛,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把神秘的救济手段和世俗的快乐主义结合起来,宣称这里从治病、创造财富到往生佛土,只要你有拿出供养金的诚意,大师就有到府送礼的服务,礼物就是你想定做的福分。你说,这种「宗教消费心态」容得下生命的悲剧意识吗?
治疗师:我想,台湾宗教界的情况就跟美国一样,已经形成了精神商品的超级市场(spiritual supermarket)。正统宗教和新兴教派都有现代化的行销意识,来做出市场区隔,建立目标市场,拟定行销组合,开始经营管理。就跟法师说的一样,治病消灾的灵验度、创造财富的福佑度和超度祖先的法力度,就是击中宗教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三大行销卖点。从宋七力到妙天禅师,都是炒作成功的案例。问题是,为什么正统宗教在这个超级市场中,没办法开发出新的促销手段,甚至提醒消费者小心宗教诈欺师呢?
有位美国的神话学大师坎伯(Joseph Campbell)就曾指出,牧师并未善尽他们的职责,他们并未探讨宗教象征或隐喻的生命意义,而是被善恶的伦理捆绑住了。宗教导师应该告诉信徒:「世上没有圣诞老人。」这才是真正的成人礼,信徒才能回到尚未以善恶思考的天堂阶段,肯定生命的一切苦难都是永恒世界的化现,成为追求伟大精神层次的英雄。我想,只有这种现代的宗教英雄,才有办法抗拒那三大行销卖点的诱惑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障碍:追求社会荣耀的完美主义

法师:可是,维护群体秩序的道德和谐,也是宗教的职责所在,怎能说是被绑住了呢?虽然,中国佛教的道德形上学并不会要求人民主张一种抗拒国家权力滥用的良心自由,而毋宁是只会要求国民履行一种服从国家秩序规定的责任义务,并且希望对脱离道德约束的文化领域,如电视电影、书报杂志,还有最新盛行的网络色情,加以严格看管。
但是,这都是为了追求人间秩序的圆融和善状态,才会劝人控制他的本能生活,促进社会劳动的再生产,遵行一套有政治成熟度的生活规则。所以,整个东亚的经济发展,才有今日的奇迹可言。
治疗师:话是没错,可是对于现在的社会转型期而言,以宗教的道德温情主义,来劝导人们重拾勤劳伦理,只是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坎伯的意思是说,宗教师的本务不是社会管教,因为宗教团体的社会认同带有排外性的民族情感,会制造出极端难以化解的社会冲突。坎伯就举出一个宗教恐怖的案例,在贝鲁特那边,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虽然信奉同一个圣经的神,但却给了三个不同的名字,三教的神职人员都困死在自己的神格隐喻中,各自呼吁子民追求种族的道德光荣,把圣地收回己有,即使「以暴制暴」,也是为了荣耀自己的真神。
因此,坎伯认为是要教给信徒一种过精神生活的线索,才是宗教师的本务。帮助信徒进入原始经验的炼火世界,找出生命能量的源头,重建与大自然的关系意识,觉察到动物、流水或海洋都是我们的兄弟,然后把这股原始的生命热情,转化成对生命苦难的慈悲心,这些才是现代圣战士所该接受的考验与启示。
法师:没有引发民族间的宗教战争,一直是佛教自傲的地方。因为,佛教的和平主义策略,是去极力劝导那些战功彪炳的帝王,当个护持佛法的转轮王,教导全国民众在弥勒佛像前乞受十善戒,奉持八关斋,以消除过往的杀业,并能受到四大天王及二十八部鬼神的护持。像最早期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贵霜王朝的伽腻色王、北魏文成帝、梁武帝、武则天等,都曾企图建立佛教的圣王传统。
问题是弥勒佛下生的末世论,没有被僧团用来建立不受官方体制打压的教权制,反而是被苦难的农民团体用来建立叛乱的道德正当性。因此,在唐朝时,我们还可看到玄奘法师说自己决定往生弥勒净土的兜率内院;白居易也在老病之际,在《画弥勒上生祯记》中,重申他的本愿:「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还有,诗僧寒山也有首诗,表露出赶赴「龙华三会」的心志:不解善思量,地狱苦无极。一朝着病缠,三年卧床席。亦有真佛性,翻作无明贼。南无佛陀耶,远远求弥勒。
唐朝以后,官方体制就严厉打压弥勒下生的信仰,认为这是聚众叛乱的邪教,士绅社会就转而组成宏扬阿弥陀佛的居士团体,江北有义邑,江南有法社,不仅整顿地方的道德风纪,也推动地方的慈善事业,以求得官方体制的认可和赞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8:53 , Processed in 0.16170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