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760|回复: 52

妙境长老:金刚经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叙言:

会长、各位善知识,刚才冯会长对我的介绍里面,说我能够背诵法华经、维摩诘经,是有这件事,但是,我现在不能背了,因为,我有时常常至各地讲经,精神时间来不及,就停下来,没有背,没有背就不能背,金刚经,我亦是背过,但是,亦是停下来,就不能背。其他冯会长对我的赞叹,我是不敢当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我们汉人佛教里面,是很有名气的一本经典,自从鸠摩罗什法师翻译金刚经至中国以来,经过南北朝,到唐宋以来,我们汉人对金刚经就特别很有缘,很多人受持读诵讲说,注解亦是很多。

其中,唐朝禅宗大德,惠能禅师,大家都可能知道,他是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听到这句经文,他就开悟了。

後来,有人建议他去亲近五祖,他到那里亲近时,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於是,他是豁然大悟了。

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禅宗修行法门是依据楞伽经,根据楞伽经来坐禅的,但是,自惠能大师以後,就是根据金刚经了。所以,金刚经,在禅宗,是特别重视的一部经典。

当然,中国的三论宗,亦是特别尊重这部经的,其他中国佛教学派,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也都是很尊重的。

所以,金刚经,不只是一般佛教徒特别欢喜修学,就是各宗大德,亦是欢喜学习的。
  
我们今天能够在此集会,共同学习这部金刚经,当然,我们要多谢冯会长,与佛教讲经堂的各位善友。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经题:

金刚:
    在『大毗婆沙论』说金刚是金中之精,故称金刚;也有人解释金刚就是金刚石,也就是钻石。

这个东西有三个特点:

①坚固:特别坚固,体质是不易破坏,你想要以
其他物品破坏它,是不容易的,它也不容易转化,

②明:它是透明且能发出光明,它
也是特别纯洁,你若把它放在污秽的地方,它也是那麽清净,不受污染,

③锐利:它是特别锐利,能破坏其他如铁石之坚固东西。说它特别坚固不可破坏,只是说它特别坚固不易破坏而已,在『大智度论』说,它仍可以破坏,若把它放在乌龟壳上,以白羊的角击之,是可破坏的。

  这部经的题目说金刚,是以它作譬喻,譬喻什麽呢,有二个说法,

①譬喻般若:般若是印度话,翻译为智慧,以金刚譬喻智慧,譬喻智慧是特别坚固,不易破坏。

当然,智慧是特别有明了性,智慧是有二种作用,能见到真理、能断除烦恼;
所以,能见真理、能断烦恼就是智慧。现在以金刚譬喻般若,表示般若是特别坚固不易破坏。

浅显地说,若一个人,於心平气和时,见到别人有纠纷时,他去作评论,他能公平地论说他们的是非,不偏袒谁,不会把真理掩藏起来,他能很公平地议论这件事,公平议论这件事,是可名为智慧,但若利害冲突是在他自己身上发生,他能否再公平议论这是非,若他公平地说,就会对自己不利,他为自己利益不受损失,他就不说公平话,他就说对方不对而保护自己利益,这样情形,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个人在评论别人的是非时,能公平地说话,可以说有智慧,但若为自己利益时,就不说公平话,因为贪烦恼会破坏他的智慧,这个智慧被烦恼破坏了,就是这个智慧不坚固,若智慧坚固,就不可破坏,他自己就宁可受损失也说真理,就是坚固不可破坏,这是浅白的说。

现在说般若是金刚般若,是指圣人的智慧,就是修行人,他到了圣人程度时,他不是凡夫了,他修行几十年、或多少生,他於这一天早晨起来静坐时,观一切法空,忽然间一念相应,他从凡夫境界升到圣人境界去了,他这一刹那间,他成为圣人时,他这一念清净智慧,就是金刚般若,因为那时侯是不可破坏了,烦恼是不能破坏他,圣人的智慧是不可破坏,所以称为金刚般若。

但是,未入圣位前,他虽也学习佛法,或能深刻觉悟,也有多少智慧,但那个智慧有时侯会被烦恼淹没,智慧不能很明显出现,若一种混乱污浊境界出现时,他内心的烦恼一动,他的智慧就被隐没了。

所以,凡夫的智慧虽有时很好,但是不坚固,不能名为金刚般若,是不能以金刚来譬喻它,不能以金刚来赞叹它,他的智慧是可破坏,犹如在乌龟壳上以白羊角击它,就可以破坏,以上是说坚固的意思。

②其次,是「明」,他能觉悟真理就是「明」,

③其次,就是「锐利」的作用,譬喻你有了金刚般若,就能破烦恼,能把自己的贪烦恼、瞠烦恼、高慢烦恼、种种邪知邪见烦恼、疑惑心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能把它断除、除遣出去,犹如身体有垢必须以水沐浴,心里有烦恼亦应以般若法水洗掉,这是锐利的意思。

我们一般凡夫读了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说这个人很有修养,其实这都是靠不住的,纵已得禅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还是靠不住,因为你仍然无法断烦恼。

一般说,我们是欲界的人,欲界人就是欢喜欲,我们若修行禅定成功,可以到色界、无色界天,欲界烦恼就没有了,他对欲的境界就没有爱心,他不爱欲了。

但是,他的色界定、无色界定仍可破坏,等到他的禅定破坏时,他的欲界的欲就又起来了。

所以,世间人有种种修为,终究是靠不住的,就是因为没有佛法里面的般若智慧,若有般若智慧,才能真实断烦恼,永久不会再有烦恼,才是究竟清净,才是金刚般若。


般若:

般若,翻译为智慧。世间人也有智慧,自古以来,历史也有伟大人物说出很多道理,或日常生活种种所需,例如造房子有造房子之知识,造汽车也有造汽车之知识,造轮船、飞机也必须有知识,也可以说是智慧,这些智慧也是对人类有利益的,也是好的,但是,这种智慧仍不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苦恼问题,虽然是解决人类一部分问题,使人类生活安乐些,但仍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所以,这种智慧之利用是很有限的


其次,佛法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些圣人,他们在佛法之修行是很有成就,也得到佛法之智慧,(刚才说世间人的智慧,虽也能称为智慧,但是功能很有限,仍不能解决很多重要问题,所以,可以贬斥它一下,说它不是智慧),这个四果阿罗汉之智慧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他能了生死,他能得涅盘,是真实有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之智慧,因为他没有大悲心,阿罗汉之大悲心不是很强,刚才说的中士道。

菩萨是「但愿众生皆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大悲心特别勇猛。这些阿罗汉有无大悲心呢?我们从经典上看,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毕陵伽婆陀、迦留陀夷、乌陀夷,这些大阿罗汉,他们在世时也是弘扬佛法度众生,何以说他是中士而非大士呢?

所以,有些人说,称呼南传佛教是小乘是不对的,小乘佛教的学者是反对别人说他们是小乘,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你说我是小,我当然不同意,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个问题可以加以说明,不知小乘佛教学者是否同意:阿罗汉也是能弘扬佛法度众生的。

但是,有些得到阿罗汉果以後,他到吃饭时就托钵乞食,食完後,他可能经行一会儿,然後入定,入定时间可长可短,若无人有求於他,他是不与任何人来往,你若特别求他,他可能会帮忙,这些阿罗汉也不是少数。

若是像舍利弗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迦 延尊者、富楼那尊者,这些大阿罗汉可以说是有菩萨气氛,因为他们的确於佛在世时(有些大阿罗汉於佛灭度後,他们仍继续在世的,但是,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於佛入涅盘前三个月,就先入涅盘了),也是弘扬佛法度众生的,我们为何说他们是中士而非上士?

因为他在世时是能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但是,时间到了、寿命到了,他就入涅盘,入涅盘以後,他就全面休息,不再与一切众生有来往,你有所求於他是无效的,他不再度众生,他的度众生工作就停止,只是他在世时是有弘扬佛法工作,一旦入涅盘後就不再度众生。但是,菩萨不是如此,他在凡夫时,他就有大悲心,他能随顺因缘做很多弘扬佛法的工作,他若入圣位、得无生法忍以後,他就能更积极、广大、深入地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是凡夫所不能比,若到了第八地法身菩萨,就如观世音菩萨之境界,他能在同一时间内,在十方世界,同时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他能分身无数在无数量世界,同时广度众生,他不入涅盘、不休息。阿罗汉有这样的境界吗?阿罗汉是没有,因为阿罗汉没有菩萨的境界,故说阿罗汉是小乘,有无道理?我认为有道理,你若不同意,你阿罗汉就发菩提心,像大菩萨这样的弘扬佛法,也可以称你是大乘,若你不能像大菩萨广度众生,有伟大的大悲心,那麽,你自然是小乘,你不是大士,称呼你是中士,是对的。

若你不同意是小乘,你应再反省一下。
  
这样说,阿罗汉也能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他的智慧能消灭凡夫的生死境界,能得到涅盘的安乐,是有智慧,但是,没有大悲心,他的智慧就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的智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之智慧是与大悲心合在一起的,不但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与大悲心合在一起的智慧。虽菩萨是超过阿罗汉,但仍不如佛,还要继续广度众生,还要继续亲近十方无量诸佛,常随佛学,他的智慧会继续增长智慧,到了极圆满时,就是无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说他成佛了,那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
  
我再从三方面解释一下,佛法中常说到「空」,般若经说到「照见五蕴皆空」之空,这里又说到「般若」,有的地方又说到「菩提」,这三个名词有何不同?

①空:,初接触佛法者,我们学习佛法,明白佛法之空的道理,能一心不乱,有禅定更好,在禅定中观察五蕴皆空的道理,叫做空、空观、空慧。

②般若:你继续这样修行,在禅定、一心不乱、寂然不动、明静而住之境界里面,观察诸法皆空、无我、无我所,一旦间,你入了圣位,超越凡夫,得到无生法忍,此时,观一切法空的智慧名为般若,般若就是圣人观一切法空的智慧。

凡夫(未入圣位前),虽学习佛法,也可以观一切法空,但是,此时不能名为般若,只可说是空慧而已。

③菩提:般若继续修行,等到极圆满成佛时,就称为菩提。所以,菩提亦是是般若,空也是般若,是时间上有些不同,譬如一个小孩,长大後进学校念书,就称为学生,毕业後至社会上做事,是工程师或医生,其实都是同一人,但前後是不同。可是,有的地方不一定如此解释,认为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

①声闻菩提:声闻人照见五蕴皆空的智慧,
②缘觉菩提:辟支佛照见五蕴皆空的智慧,
③佛菩提:佛的大智慧。
如此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也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蜜。这是「般若」有如此多的名词上分别。  

其次,『维摩诘经』、『大般若经』都有提到,般若有时说是「方便」。

般若是智慧,方便亦是智慧,二者有何分别?『大智度论』有解释,般若譬喻金,方便智慧譬喻黄金作成的种种金饰品,你成就般若以後,你能发大悲心去广度众生之作用,叫做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般若的作用,若无观一切法空的智慧,方便般若是不成就的。但是,若成就般若智慧,所作用的方便般若,也不完全是同一个般若,所以,他们的关系是「不一不异」,你不能说是一个,也不能说是分开的。

『大智度论』有一句话:「般若波罗蜜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波罗蜜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

我在这里多说几句话,我们读经论的注解,读这个人或那个人的注解,读古代人或现代人的注解,这样我们能有一点智慧能明白经的意思,但是,有时侯,就把我们应该如何修行的方法弄得不太清楚,从何地方可以感觉呢?

从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可以感觉出来,「般若波罗蜜将入毕竟空」,这句话如何说,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不是贪心,就是瞠心,不然就是愚痴,种种烦恼,有时轻,有时重,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总而言之,就是在有的境界上活动,我们若学习佛法,要想把这些烦恼业障清除掉,应如何办?

就是「般若将入毕竟空」,你若学习佛法,能学习般若,它能引领你到毕竟空的境界,照见五蕴皆空时,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样,你的心就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它领导你将入毕竟空,到那里去了,我感觉到这句话是特别明白地告诉你应该如何做,你可以把这个意思记住,你去多读经论注解,看是否亦有此感觉。

「绝诸戏论」是什麽呢?「毕竟空」,这句话是不得已而说,若不如此说,我们无法由浅而深、由凡夫入圣位,但是,为何又说是不得已呢?

毕竟空境界,实在是不能说是毕竟空的,不能说是空,亦不能说有,亦不能说亦空亦有,亦不能说非空非有,所有的言论都是不能说,不可以语言文字去形容的,所有语言名词都是戏论,都是错的,不可以它来解释的,所以,入了毕竟空是不可思议境界,这是「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

至於「方便波罗蜜将出毕竟空」是什麽意思?

刚才说,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就是入於毕竟空境界而不出来,但是,菩萨有大悲心,他不能住於毕竟空那里,他要出来。

所以,方便波罗蜜是有大悲心作用,事实上的情形,修行人到了那麽高境界,他自己想一想,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好朋友,都还在三界流转生死,我怎能在这里休息,我还要回来救他们,所以,「将出毕竟空」,大悲心也就是方便般若,他能从毕竟空那里出来,「严土熟生」,庄严佛国土、教化一切众生,教他们栽培善根,教他们不断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使令他们善根成熟了,就得圣道,做这件事就叫方便般若。般若与方便之不同,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由凡夫开始修行佛法,一直到入圣位,这个阶段,是以观
一切法毕竟空的般若为重要的修学法门,等到你得无生法忍,成为圣位以後,当然,
你功德尚不圆满,仍应继续修行,此时,是以方便般若波罗蜜为最重要,但它仍与般
若波罗蜜不分离,这二种智慧不断增长,不断进步,最後,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刚才说「般若与方便」,是入圣位以後的境界,入圣位以後是有此不同。但是,
我们未入圣位时,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应该是怎样的次第呢?圣人的事情,我们亦
应该学习,但是,我们用不上。说「将入毕竟空、将出毕竟空」,如果我们是凡夫,
就是用不上,那麽,我们凡夫应如何由浅而深,得到那样的境界呢?所以,要说三种
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用这三个般若来表示次第:
  ①文字般若:平常说,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是文字。但是,按佛法说,不只於此,
佛在世时,并未拿笔写文章,只是「十方真教体,清净在耳闻」,佛只是以语言表达
真理。语言是一个音一个音,亦就是文字,所以,从语言表达真理,就是文字般若。
刚才说「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毕竟空之真理,是绝一切戏论,是离文字相,是
没有文字。但是,佛若不用文字表达,我们又怎能明白呢?我们若不明白,又如何学
习佛法,由凡而圣呢?中间没有那条路,就过不去了,所以,「若无文字,凡圣永隔
」,凡夫与圣人就永久不能连系了,所以,必须有文字。有人说譬喻,「以指指月,
因指见月」,天边的月亮在那里呢,用手一指,就使人看见月亮,月亮并非手指,但
因手指一指,就看到天边的月亮。佛菩萨之无分别智慧所相应之真理,必须以语言文
字去介绍一下,我们假藉语言文字的学习,从这里开始,慢慢地就见到月亮,就见到
真理。所以,文字般若,在凡夫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必须由此开始学习。你不
能说文字不是真理,你是不能舍弃它。禅宗说「不立文字」,是指最後境界说的。如
果最初就把文字弃舍了,就不符合佛法本意的,是错的。我们现在学习的金刚经,这
一部是文字,所以,这一部经是文字般若。其次,我们不断假藉文字去学习,若能通
达佛法了,能认识佛法之真意了,而且是非常熟习,此时,就是即文字般若。
  ②观照般若:我们从文字般若所得来的智慧,在禅定里面去观察。佛法虽不认为
禅定是最重的,但是,禅定仍是必要的,禅定有何好处呢?可以帮助你的智慧去见真
理,若你无禅定,你的智慧去见真理就有困难。大智度论说一个譬喻,你在一个没有
房子的空旷中点一个油灯,周围的风吹起来,光明就摇晃不稳定,我们就无法看清楚
物,若在室内点油灯,光线稳定即可清楚见物,譬喻我们若无禅定,我们内心里面有
妄想之风,心不稳定,你从文字所得来的智慧去观察真理时,就很难观察到真理,会
有困难,若你得到禅定,心里无其他杂念,就像房子里无风,智慧稳定就容易见到真
理,所以,必须学习禅定,否则会有困难。经论上说,若一个静坐修禅定,得到初禅
、二禅、三禅、直至四禅时,你以文字般若智慧去观察五蕴皆空,就很容易得到圣道
,因为,禅定就是心里力量很强大,若无禅定,心里散乱,心的力量就很弱,譬如,
这个茶杯是瓷的,若有禅定者,他说这是黄金,就是黄金了,他心里怎麽想,境界就
怎麽出现,这是「境随心转」,因为心的力量强,我们若无禅定者,你说它是黄金,
它仍是瓷的,没有作用的。所以,观照般若,是观察真理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是
要在禅定中运用,就很容易见到真理。佛法说「闻思修」三慧,观照般若,可以说是
思慧或修慧;文字般若,可说是闻慧或思慧。观照般若,你在禅定中继续这样修行,
我们在高僧传中看见,那些大禅师,他们在高山上修行几十年而不下山,最後有成就
了,可见修行不是很容易。通常说,你出家几十年仍有烦恼,因为,烦恼不是容易断
,修行不是容易,但是,他肯修行,他肯把世间尘劳放下,在清淡境界里面耐得住,
不断用功修行,就不得了。
  ③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在禅定中如此修行,因为禅定之帮助,你的闻思智慧,
一下子忽然间,一念相应,得到无生法忍,见到诸法实相(即见到诸法毕竟空),就
是实相般若,入了圣位。所以,学佛的道路,是从闻慧开始、从文字般若开始,闻思
修,经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而後得到实相般若,再进一步是方便般若,再进步就
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究竟圆满就是波罗蜜。
波罗蜜:
  波罗蜜是印度话,翻译为「彼岸到」,中文说是「到彼岸」,例如,英文说「先
生王」,我们中文说是「王先生」,意思是一样,次第不一样。到彼岸,从文字上解
释,是有一条河、有此岸、有彼岸,由此岸坐船到彼岸。从佛法上解释,又有不同的
解释,①我们坐船,已经到彼岸,②我们坐船,尚未到彼岸,但能到彼岸。
  从佛法上说:凡夫境界是此岸;圣人境界是彼岸;河就是烦恼,我们的贪瞠痴烦
恼、爱烦恼、见烦恼等各式各样;船就是佛法;你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或说三十
七道品是船,或说六波罗蜜是船,我们坐船就从此岸到彼岸。
  到彼岸,有二种情形,①阿罗汉解脱生死,是已到彼岸。②从佛、菩萨立场来看
,阿罗汉还不圆满,尚未究竟到彼岸,还要继续修学佛法,因为,阿罗汉还有所不知
,他仍有很多佛法是不明白,他仍有些烦恼未断,他还有所不能,他有些事情是做不
来的,他虽有神通,但是不能与大菩萨相比,读维摩诘经可见,舍利弗的神通还不能
与天女相比,大菩萨是无量劫修学圣道,故功德特别广大,非阿罗汉所能及,所以,
阿罗汉仍不圆满,不能说是究竟到彼岸,要到成佛,得无上菩提,才可说到彼岸,此
时,金刚般若才究竟圆满。
  般若智慧,逐渐增长,到圆满时,是无上菩提。但是,般若波罗蜜不是孤独的,
它一定与前五波罗蜜在一起,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波罗蜜、勤波罗蜜、禅波
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若前五波罗蜜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是普通功德。例如,
我们若无般若智慧,虽做布施、持戒、在佛前烧香供佛,这只是有漏的功德,能得人
天福报,你若有般若波罗蜜,就得无上菩提的功德了。若无前五波罗蜜之功德,只是
单独有般若波罗蜜,那麽,这个修行人的福德不够,他只是有多少智慧,只是阿罗汉
、辟支佛。大菩萨,是六波罗蜜共同修行,以六波罗蜜去救护众生,他修福亦修智慧
,所以,他的六波罗蜜功德都是具足的。若无前五波罗蜜,这个人一定是没有慈悲心
,他不去救护众生,他只是自己静坐修般若智慧,这个人没有慈悲心,就变成小乘,
他一定是阿罗汉。所以,单独说般若,无前五波罗蜜,尚非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
  经,梵语是修多罗,意思应翻译为线。翻译者将之翻译为经,经是有线的意思,
因为中国古代圣人的著作均称为经,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为经,就知道是圣人的
著作,使我们能生恭敬心,所以,翻译经的人是有大智慧,将之翻译为经,有线的意
思,又能使我们生恭敬心。线,有连贯之意思,犹如将一朵朵的花,以线连贯起来,
就不会被风吹散。佛,从成道後到入涅盘前,所说的无量无边佛法,於佛灭度以後,
佛的大弟子集会,将之编辑起来,如线贯花,使令继续在世间流通,使後代的人亦能
继续听闻佛法,亦能修学圣道,亦能得到佛法之利益。这就是线的意思,一方面能使
佛法久住世间,一方面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按学习佛法者的程度来说,古德有一个很有意义的解释,例如,我们现在以白纸
黑字的经文念诵,我们说这就是经,普通人就认为这些文字是经;但是,我们若继续
学习,我们程度进步以後,情形就不同了,经非只是文字,义才是经。文以载道,经
论文字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法真理,这个真理是经。所以,他修学佛法,智慧进步,
就知道真理是经,他不一定读文字的经,他在那里,他的清净智慧现前,就是在念经
。普通人以文字为经;但是,修学佛法进步的人,他不但是文字,而是以文字里面的
义为经。天台智者大师解释说,经有三种,「教行理」,三经,教是语言文字,依据
语言文字去修行,有时以文、有时以义,不论是否有修行,还是应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因为,你尚未成佛、尚未得圣道之前,智慧不圆满,若你不读诵经典,把文字经典
放在一边,只是打坐思惟,会走火入魔,搞错了,就不是念经。所以,修行人,除了
自己静坐运用智慧学习,你还要是读经。经论上亦提到,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他还
要听佛说法,因为,他的智慧尚未圆满,他要继续亲近善知识,佛就是他的善知识。
我们则应读经,因为,经是佛说的。所以,我们不能唱高调说,教行理之理才是经,
而不要文字。我们还是要有文字,一方面依据文字去学习、读经,一方面去修行、去
见真理,这样,我们的道路才安全,不会堕落到危险的地方去。
  发无上菩提心者,不断修行佛法,成就金刚般若,通达诸法实相,他能发大悲心
,广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所以,已到了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样
金刚般若法门的,就是经,合起来,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译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我们汉人的翻译,共有六种翻译,①姚秦时,鸠摩罗什译
。这是最初的翻译,我们现在要依这本翻译讲。②元魏时,菩提流支,③南北朝之陈
,真谛三藏,④隋朝,达摩笈多,⑤唐朝,玄奘三藏,⑥唐朝,义净三藏。鸠摩罗什
所翻译者,中国人较喜欢,大多数人受持此本。法相宗者,是受持玄奘法师之翻译本

  姚秦:翻译的朝代。秦是国家名称,姚是国王姓,因历史上国名为秦者有很多,
故标出国王姓氏,姚,以区别。姚秦是在东晋时代。
  三藏法师:三藏就是经律论。有含藏的意思,文以载道、文能藏义,故谓藏,文
是依据义理而说出来种种语言文字,所以,义里也有文,故谓藏。法师,是以法为师
,以经律论为我的师范,或以经律论作为其他人的师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鸠摩罗什:姚秦时代的法师,名字为鸠摩罗什,这本金刚经是他翻译的。他的名
字叫做鸠摩罗什;有的地方称为鸠摩罗什婆,再加一个「婆」字;有的地方称为鸠摩
罗耆婆;此处称为鸠摩罗什,是把「婆」字略去。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他的母亲叫
什婆(或耆婆)。他的名字就是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称为鸠摩罗什婆(或称为鸠摩
罗耆婆),又称为鸠摩罗什。名字翻译为中国话,就是童寿,鸠摩罗炎译为童,耆婆
译为寿。鸠摩罗什是新疆龟兹国人,他的母亲是龟兹国国王之妹妹,他的父亲是印度
人,当时印度的那个国家,欲请他的父亲做宰相,他的父亲拒绝而出家,从印度来至
龟国後,龟兹国王很尊敬他,但是,国王之妹妹喜欢他,原来有很多国家的王子都想
娶她为妻,但是,她都拒绝,现在,她看到鸠摩罗炎,喜欢上他,就与她哥哥强迫他
还俗,结婚後,生下鸠摩罗什,後来,母亲想出家,父亲不同意,不久,母亲又生下
弟弟,母亲仍决定出家,父亲还是不同意,但母亲此次不吃饭,到第七天时,父亲只
好同意,母亲出家时,鸠摩罗什只有七岁,也随母亲一起出家,母亲出家不久,就得
初果,又不久,再得二果,当时,鸠摩罗什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日学经,能背三万二
千字(例如,法华经是六万多字,若由鸠摩罗什来背,他可以二日内背完),他当时
是背『阿毗昙论』、『阿含经』,因为他身分特殊,很多人都来访,使他的用功受影
响,於是,母亲就带他去北印度的 宾国(现今的喀什米罗),去学习佛法,等到十
二岁时,母亲带他返回自己国家,途中,遇见一位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他们都是
佛教徒,但是有大小乘思想不同,因此互相辩论,结果,鸠摩罗什输了,就向对方投
降,回小向大,变成一位大乘佛教学者,後来,他在那里住了一、二年後,就回到龟
兹国去,又继续学习佛法,进步很快,辩才无碍,名声远播,传到中国,在长安做皇
帝的符坚听到了,就要请他来中国,因此派将军吕光领七万军队去伐龟兹,此时,鸠
摩罗什的母亲已至印度去,鸠摩罗什就告诉当时的龟兹国王白纯:不久,有敌人来,
对方力量是很强大的,你不应对抗,应以礼相待,或许可以躲过厄运,若你要战争,
可能会战败。但是,国王不听而仍力战,最後战败,吕光将军就杀死白纯,因为吕光
不是佛教徒,所以,他常常毁辱鸠摩罗什,但为了符坚的命令,因此仍带鸠摩罗什师
返国,返到甘肃时,听到符坚因淝水之战打败,退回长安後,遭到部下姚苌杀死,吕
光因此不回长安,就在甘肃自立为王,号为西凉,同时,姚苌在长安当皇帝,就是姚
蓁。姚苌亦感觉到鸠摩罗什是有大智慧的人,要求吕光将鸠摩罗什送回来,但是,吕
光不释放,姚苌并未兴兵,等到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为皇帝,才兴兵去打败吕光,将
鸠摩罗什法师请回来长安,鸠摩罗什是於姚秦洪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到长安,可能鸠
摩罗什与姚苌二人过去有因缘,因而合作很好,鸠摩罗什乃翻译很多经论。在此以前
之中国佛教,很多人读佛教经论常感到多处不懂,但是,自从鸠摩罗什来到中国,他
翻译的经论,却使令大众读了均感到通畅、皆大欢喜。到了洪始四、五年间的四月,
鸠摩罗什是七十岁,他去世了。他所翻译的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维摩经,均
是中国人欢喜读诵的。这些经论虽有其他法师的翻译本,中国人却不读,例如,阿弥
陀经、维摩诘经、金刚经,玄奘法师亦有翻译本,但是,多数人都不读。从此事实上
看,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论,是最契汉人的根机,这也是特别的因缘。
  我们读别人翻译好的经论,或许不想什麽,但是,若我们去翻译,就知道翻译是
很困难的,梵文如何翻译为中文,一个字往往需费思很久。印度佛法传到中国来,有
一千八百多年,我们今日还能读到金刚经、听闻佛法,是以前的佛教徒辗转发无上菩
提心,才把佛法流传到现在的,我们思惟一下,就知道这件事是不容易,所以,我们
也应该努力把佛法住世下来,使後代能听闻佛法。学习佛法也是不容易,有这个地方
,又有佛像、经书,使我们一进来就能拜佛,若当初没有人发心,我们岂能有地方拜
佛。所以,诸法是因缘生,由发大心的居士创立一个地点,可以弘扬佛法,使很多人
能在此栽培善根,今天大家在此集会学习佛法,真是感恩不尽。
第一分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经,通常可分为三大段,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此段文是序分,叙述这部经集
会之因由(缘起)。序分,又可分二部分,通序、别序。通序,这样的情况是通於其
他经典,别的经典也有这样的意义。别序,此经发起的因由是不同於其他经典。
  「如是」,指法之词,指这部经。
    「如是我闻」,这部经是我听佛讲解的。我,是指结集经的人。佛在世时说这部
经,但是,佛灭度後,佛弟子集会在一起,将佛五十年所讲的经典编辑,由一人在大
众面前诵出,经大众审定通过後才流通。我闻,是在大众前诵经者所自称,通常是说
阿难尊者在大众前诵这部经,但有说金刚经是须菩提所诵出。闻,听闻,我听佛说的
,通常说是「耳闻」,但是,此处说是「我闻」,有何道理?耳是身体六根一部,眼
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我,所以,我是总说,耳是别说,此处以总代别,故说我闻。
  「一时」,是佛说这部经之时间,并无记录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只是从开始讲
经至圆满止,总起来说一时,因为听佛说法的不只是人,还有天龙八部及他方世界之
人,因各地方的时间或历法均不一,例如,人间的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昼夜,故说一
时。古代大德也有特别的解释谓,转轮圣王出世时,人间有很多珍宝可得,佛出世时
,我们能得法宝,故谓一时。另有一种说法谓,佛有大智慧、大慈悲,能说明人生真
理,令众生从迷惑境界觉悟,故谓一时。还有另一种说法谓,有佛出现世间,有佛为
我们开示真理,又有听佛说法的人,这三样事情具足,众生就可以得道,如果缺一样
,众生就很难转凡成圣,『中观论』说:「深法及说者,听众难得故」,甚深妙法及
演说妙法的佛、及能够听佛说妙法的人,这三者均难得到,若均具足谓一时。
  「佛」,是这部经的讲解者。佛,是印度话,译为觉者,觉悟真理的人。觉悟真
理以後,他有大慈悲心,他能将所觉悟之真理,为一切众生宣说出来,教化我们一切
众生,是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大慈悲圆满者,名之为佛。
    「在舍卫国」,是这部经讲说的地点。
    「在」,是住。
  「住舍卫国」,佛是住在舍卫国之祗树给孤独园,讲这部经。但是,佛不是我们
凡夫境界,所以,这句话应再加以说明,「在」有内外不同,内在、外在。从表面上
看,有四种不同,①王化处住:佛在何处教化众生即在何处住,通常说释迦牟尼佛是
在娑婆世界说法,王化处住就是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是在极乐世界说法,所以,阿
弥陀佛的王化处住是极乐世界)。②异俗住:佛不住在在家人之家里,他住在寺中。
③威仪住:行住坐卧都是威仪。④未舍寿分住:指佛未入涅盘,佛的生命尚存在,未
舍弃寿命。佛若要住世,是可以无尽期住世;他若不想住在这儿,就能把寿命弃舍掉
,这是佛的自在。以上说的均是外住。其次讲内住,内住是心在何处住,你的心思维
什麽,你就是住在那个地方,例如,我心里是在看电视,我的心就是住在那里,①天
住:天人的心在何处住呢?有二种解释,一种是说,施戒善心是天住:是指生天的因
,这个人有同情心,能施舍利益去帮助他人的困难,有这样的布施,其次,有戒,有
所不为,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他人财物等,戒除一切非法行为,除了施、戒以外,
还有善心,他於施、戒时均有善心,他有良心,他对人均是好心肠,有这三种功德,
叫做天住,这样的解释是指欲界天。若此人无善心,而有恶心,他用恶心做种种恶事
,即非天住,可能就是地狱住。第二个解释,天住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
天的四种禅定),是超过欲界天,更高尚的。②梵住:梵天王也是天,但他除了禅定
外,还有「慈悲喜舍」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别慈善博爱。以上的天住、梵住,均是凡
夫境界。③圣住:圣人的内心是住在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中。住在空里,就是观
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毕竟空,他的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
色声香味触法,不住在一切境界,心是无所住,叫做空住。凡夫的心,不能无所住,
是非要有所住不可。禅宗大德说:「不与万法为伴侣」。伴侣即是心的住处,凡夫的
心非要有伴侣不可,否则心无法活动。圣人,例如阿罗汉以上,一入定即无所住,心
不与万法为伴侣,故是空、无相、无愿,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心里均不动心,圣
人的清净心不与万法为伴侣,这是他的住。④佛住:佛也是空、无相、无愿,不与万
法为伴侣,也是清净无著的境界,但佛比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等更高深圆满,故谓
佛住。佛的清净心是无所住,为何此处说「佛在舍卫国」?佛的内心是清净无为境界
,不能说是住在舍卫国,亦不能说非住在舍卫国,不能以名言来表示的,但是,我们
凡夫境界是无法与佛的内心(无所住境界)联络,如何能向佛学习呢?所以,佛的大
慈悲心,必须现出一个形象。虽然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也是有形象,但是,我们的
肉眼仍是无法见到的,所以,佛必须到人世间,示现有父母,有此身体,示现修行成
佛,示现他今天到这里来了,使大家可以看见他,与他说话。所以,佛是无所住的,
但是,为利益我们而表面有所住,所以说,「佛在舍卫国」,这是佛的大慈悲。
  「舍卫国」,是在东印度 萨罗国,因为南印度也有一个 萨罗国,为避免混淆
,所以,它不说 萨罗国,而说是舍卫国,舍卫是 萨罗国的首都,这个城名是舍卫
,以首都的城名舍卫称呼该国,舍卫译为闻物之意思,因为它的政治很好、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名称远闻。
  「祗树给孤独园」,舍卫城外有一个园,称为只树给孤独园,是佛与大众僧居住
的地方。园是给孤独长者供养佛的,园内的树是只陀太子( 萨罗国波斯匿王的儿子
)布施给三宝的,园中建筑则是给孤独长者所供养,这个僧园是由其二人合力布施所
成,故以他们二人名字做为园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佛与大比丘众等人住在这个园内,并有这麽
多人听这部经。比丘,是印度话,译为三种意思,①乞士②怖魔③破恶。一个人若发
心出家修学圣道,就 除发须,至寺里受比丘戒,在戒和尚、阿 黎等大德传戒时,
声音会传到天上,魔王就会产生恐怖,因为这个人发心修行,会成为阿罗汉,将超越
他的势力范围外,故谓怖魔;乞士,出家修行人自己不生产,向在家人乞求饮食,另
方面,向佛乞求正法,来清净自己内心,由戒定慧的修学,才能逐渐成为圣人;破恶
,是因常修行戒定慧,能破除自己烦恼恶。大比丘,因为比丘已成为大阿罗汉,故谓
大。众,是团体的意思,律上说三人是小众,四人以上是大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
麽多的比丘,从佛成道後,初几年出去宣扬佛法教化众生,可以数出来这些千二百五
十人,佛初开始在鹿野苑说法时,有 陈如等五位比丘,後来,有耶舍长者子五十人
随佛出家,以後,佛度化舍利弗、目犍连,他们二人带领二百人,以後,又度化三迦
叶,他们带领一千人,这样加起来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这样解释,佛成道以後那几
年,是有这麽多弟子。其实,佛又继续教化众生,又新来很多很多的比丘,不只是一
千二百五十人。另外,舍利弗、目犍连尊者是率领五百位比丘,他们不一定常在佛身
边,又例如,摩诃迦叶亦率领五百位比丘住在别处,又例如,迦 延、富楼那尊者,
他们亦有很多弟子,他们亦不住在佛的身边,但是,他们有时侯会来见佛、拜佛的。
所以,这里说「千二百五十人俱」,可以解释说是佛初成道时的那些弟子,但是,亦
不一定那样执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是通序,结集经者说,这部经是亲从佛听闻的,同
时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在场听闻这部经,表示这部经是可以相信。佛教是重视「信
」,大智度论有解释「如是」二个字,若我相信,我就说如是,若我不相信,我就说
不如是。若这个人对佛有信心,当然他会虚心听佛的说法。如是,亦表示智慧,信心
是譬喻手,你入宝山去,若有手就可取到宝,你若有信心就可以取到佛法的宝藏,智
慧是譬喻眼目,你若有智慧的眼目,就能通达佛法的真意。如是,表示有信且有智,
我们若有信有智,就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以下是别序:
  「尔时」,是那个时候,千二百五十人同时在祗树给孤独园住,善根成熟了,应
该听佛演说金刚般若法门的时侯。
  「世尊」,佛有大智慧,有种种殊胜功德,为一切人、天、阿罗汉、辟支佛、菩
萨所尊重,故谓世尊。
  「食时」,到了吃饭时候,因为佛与大比丘是过午不食,故是指午前。
  「著衣」,乞食时是要著衣持钵。佛与大比丘都有三衣,分为①五条衣:安荼会
,译为作务衣,就是内衣,是不离身的,不论做工、如厕均可以穿。②七条衣:郁多
罗僧,是大众僧集会时所穿。③大衣:僧伽黎,又可分为九条衣、十一条衣、十三条
衣、十五条衣、乃至二十五条衣,是到城市聚落乞食或说法时所穿。此处著衣是指著
大衣。
  「持钵」,印语为「钵多罗」,译为应量器,你拿的钵大小要适合你的食量。佛
所拿的钵是石钵,佛弟子所拿的是瓦钵,佛於初成道时,四天王就供养四个石钵给佛
,佛将四个石钵合为一个,佛於乞食时,由侍者阿难为佛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因为祗树给孤独园是在城外,故於乞食时必须入城。
  「次第乞已」,在大城内一家一家乞,不越家乞食,不挑家乞,除非无信心不供
养者,才越过去。
  「还至本处」,乞完所食的份量,就回到只树给孤独园,再吃饭。
    「收衣钵、洗足已」,吃饭完就洗钵,因为佛与大比丘是赤足行走去乞食,有沾
染泥土,故必须洗足。
  「敷座而坐」,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不是我们凡夫心可以想得到的。但是,佛
为度化我们,常迁就我们,示现到人间来,有父母、有妻子,事同人法,过的是与人
相同的生活,但是,他後来放得下,就出家(有说佛是十九岁,也有说佛是二十五岁
时出家。有说佛是三十岁时成道,也有说佛是三十五岁时成道)。佛收衣钵、洗足已
,就敷座而坐在那里。普通人的身体虽是坐著,但心不一定在那里,可能是在打妄想
。但是,佛是无时不在定中,金光明经说「是时如来游於甚深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
净」,刚才说到圣住、佛住,就是他内心的清净无为境界,心是不可思议境界。一般
人敷座而坐,就是修奢摩他(修止)、修 钵舍那(修观),我们是未得定、亦未得
无漏清净智慧,所以,只是修止、修观而已。佛是已成就甚深之禅定三昧,已成就高
深的离一切相智慧,所以,此处「敷座而坐」是有定慧的意思。
  如此说,前面「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
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这一段文是佛对弟子们有所教戒,是
指戒而言。後一段「敷座而坐」是指定慧而言。合起来,就是戒定慧。这是别序,独
此一经是依戒定慧发起,例如『法华经』是以佛放光动地而发起。金刚般若法门,是
说一切法皆空的道理,为何以戒定慧作发起缘由?我们学习佛法,说一切法空,还是
要重视戒定慧,若搞错了而说:诸法皆空又何必要持戒修定,那就是不相信因果,那
就不符合金刚般若法门之道理。佛预先知道众生毛病,不容易学习到正法,所以用戒
定慧来发起这个法门,表示,虽然诸法皆空,但仍要重视缘起、重视因果、重视戒律
、重视戒定慧三无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分 善现启请分。 以下是正宗分,是开始这部经的大意。  佛教徒学习经论,是有分科,我现在不打算详细分科,只是大概说明。  「时」,就是「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时候。前面这一段是单独说明佛的威仪,当然,大众僧亦都是到城里乞食,乞食完了,也是「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多数大众僧在吃完饭後,可能先经行一会儿,然後就入定,因为,大众僧仍不是佛,当然有所不足,必须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经行时也可以修奢摩他、 钵舍那,坐著亦可以如此修行。  「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佛的大弟子,此处给他一个尊称为长老。长老,谓比丘出家时间较久,或道德很高而证道得阿罗汉果,或精研戒律、学习佛法而精进修习圣道。须菩提,是印度话,译为三个意思,①善现②善吉③空生,因为他出母胎时,家里的财富珍宝都空了,家人就去找占卜者来看,占卜者说他是特别吉祥,不久,家里财富又出现了,所以,又可以说是善现。须菩提出家以後,听佛说法,在大阿罗汉里面,他是解空第一,他能通达一切法空的道理,他对此方面是特别善长。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大众中,不只是千二百五十人,因为经文结尾时说到,当时是有四众弟子,有比丘尼、天龙八部等。  「偏袒右肩」,袒露右肩之意。至於左肩是未袒露。  「右膝著地」,胡跪之意。不同於长跪乃双膝著地。  「合掌」,两手合掌。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是印度当时的礼貌表示,不只是佛教徒如此,印度当时的外道、在家人均如此表示礼貌、恭敬心。这是一种俗礼。  「而白佛言」,他的内心有所请求,他站起来,又跪下去合掌恭敬对佛说。 「希有」,须菩提先赞叹佛,希有是少有。有三个意思,①增一阿含经记载,佛若不出家,他将二千五百世做转轮圣王,但是,佛弃舍二千五百世的转轮王位,出家赤足乞食,故是希有。②佛是大福德、大智慧者,出现在世间,不是时时能遇见,法华经说,「诸佛出於世,玄远值遇难」,这位佛出现世间以後,必须等很久很久,才有第二位佛出现世间,所以,要遇到佛听佛说法,是很难的,故谓希有。③唯有佛才能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其余人皆不如佛,故谓希有。  「如来」,印度话多陀阿迦陀,译为如来,又译为「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大智度论记载:「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般若将入毕竟空,就是我们学习般若法门能引导我们到毕竟空那里去,毕竟空就是「如」,,如,就是无差别、彼此一样之意思,例如:房屋、大地,是各有各的相貌,彼此不同,但在毕竟空上说,彼此就无差别。在毕竟空而不出来,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境界,阿罗汉、辟支佛、法身菩萨,都能入於如,但是,若阿罗汉不回小向大,他就不出来了。佛是有大悲心,他能从「如」出来而广度众生,故名「如来」,佛成道後,他不忘众生,大慈大悲地教化众生,故说「来」。如来,有很多解释,这是其中一种解释。  「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何谓护念?依世亲菩萨所著「金刚般若论」解释,未入圣位之菩萨,有二种,①根熟菩萨,是善根成熟之菩萨,他在此一生,决定能入圣位,他这一生如努力修行,决定能得无生法忍,入圣位。②根未熟菩萨,他努力修行,亦不能入圣位。①对於根熟菩萨,佛能护念他,所谓「善护念」,第一,佛能加被他,使令智慧增长,成就佛法;第二,增长他教化众生之能力,使令他能弘扬佛法,世亲菩萨是这样的解释。至於一般的解释,护者,保护、爱护;念者,佛忆念他;护念者,佛有大慈悲心,佛的大慈悲心、威德之力能护持菩萨的心念,教他增长智慧,增长道力,能成就佛法,能教化众生。②对於根未熟菩萨,佛即善咐嘱他,所谓「善咐嘱」,第一,佛为他宣说佛法,叮咛教诫,使令他努力修行;第二,佛的神通道力,能防止魔鬼向菩萨捣乱。修行人若懈怠,可能没有什麽事,若你精进修行,可能魔王就来障碍破坏你,佛的神通道力就帮助这个人去阻挡魔王的扰乱。若你的内心能念念清净,向於佛法,魔王即无法捣乱,若内心失去正念,魔王即有机会趁虚而入,佛有神通道力,能护持你的念,使令你的念清净,令魔王无法捣乱。为何对於根熟菩萨,佛始护念?若你用过功,你学习过佛法,你有精进修行的经验,或静坐修行止观,或读诵大乘经典,或诵持陀罗尼的人,你可能会有多少经验,佛菩萨之慈悲心是平等的,均护念修行人,但是,我们程度不够,佛菩萨纵是加持你各种功德道力,我们是承受不了,必须到了根熟菩萨,他努力修行就将入圣位,佛之神通道力加持他时,他始能承受,是这样的解释,不是佛有偏心。所以,根未熟菩萨,得到佛的付嘱,努力修行後,慢慢地,他的根亦会熟;根熟的菩萨,得到佛的加持以後,仍必须自己努力修行,就容易得无生法忍,得入圣道。如此,佛教徒修学佛法有进步,就能使佛法长久住在世间,正法久住。所以,须菩提这样地赞叹佛。  以下是须菩提正式请问佛:  「善男子,善女人」,指相信佛法,受持三皈依、受五戒之人,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若告诉一个人:你要受五戒,你要有慈悲心,你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但是,他说:不受;就表示这个人若有机会仍打算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所以,不能算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也是学习佛法的次第,先受三皈、五戒,然後再发无上菩提心,受菩萨戒。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明白地说,发愿我想要成佛。但是,这不是那麽简单的事情。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或译为无上正遍知觉。若译为「正等正觉」:①正等:就是正觉、等觉。正觉就是「如理智」,观一切法空;等觉即「如量智」,观察一切差别之缘起法。如理智、如量智,均是正觉,均能远离一切虚妄错误,而能真实觉悟。②正觉:就是离妄造真。阿耨多罗,无上之意思,佛所觉悟之如理智、如量智,是无人能超过的,故谓无上。佛的智慧是最高深,佛所成就的功德,不只是智慧,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无碍辩才,很多无量无边的功德,此处只说佛的智慧功德,因为,佛的无量功德中,是以智慧是最重要的,故说此一种。心者,愿之意思,指发出求无上菩提之愿。发无上菩提心,是有方法的,显扬圣教论说,发菩提心者,必须於长老大德、或菩萨、或传授三皈依五戒之师长面前,说出「长老忆念,我如是名(说出自己名字),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饶益诸有情故,从今以往,我所修习之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般若),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於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最後一句话,是出家人说的)」,这句话要在长老面前说三次,这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仪式。发无上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你的思想上是一个很重大之改变,因为,你以前不是菩萨,但是,你现在要做菩萨,这不是很轻易的一件事,你一定要有个原因。经论上说,有些人是因为见到佛之神通道力,心里受到感动,心里想我也要成佛;有些人是听闻到佛法的微妙,感觉到佛法是世间上唯一能灭除众生苦恼的法门,离开佛法,没有能灭苦的方法,感觉到佛法的重要,但是,佛法快要灭亡了,不可以的,我要发心做菩萨弘扬佛法,所以,发无上菩提心了。发无上菩提心是要很坚定的,不是随便地发。发无上菩提心者,瑜伽师地论提到,他还要亲近善友(品德好且通达佛法者,所有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又要供养诸佛(现在佛不在世,可以於吃饭前,先把饭菜放在佛像前,如同佛尚在世时之供养);简言之,发菩提心者,应具备之要件:供养诸佛、亲近善友、修习善根(随自己能力所及,利益众生)、自求圣法(你心里必须想求得殊胜功德。虽然你的愿力很广,想要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但是,你的能力尚很平常,能力不足,故要自求圣法。你不应只见到大殿的佛像而已,应该要真实见到佛,例如,般舟三昧,九十日不坐不坐,常行,念阿弥陀佛,亦有止观在内,若修成功以後,你就能见到佛,不是死後才往生去见阿弥陀佛,而是现在就要见佛,才是殊胜的境界。又如,把金刚经背下来,又把华严经背下来,进一步,见第一义谛(得无生法忍)、心常友和(不能粗暴)、遭苦能忍、慈悲淳厚(不能刻薄)、深心平等(怨亲平等,又有观察第一义谛的意思,就是观察诸法毕竟空,都是平等的)、信乐大乘(对於大乘佛法是特别爱护欢喜,求佛智慧)。修习善根,随自己能力所及,利益众生。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发无上菩提心之人,应如何学习佛法,如何修行?可以有二种解释,①云何应住:我的心应该在何处安住?刚才说「外住」、「内住」,所以,这句话不是简单的。云何降伏其心:我尚非圣人,内心尚有很多烦恼妄念业障,应如何降伏我的心,使心清净如法呢?②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内心应安住在什麽地方,我应如何降伏其心,我才算是发无上菩提心呢?一时感动而发菩提心,例如,见到佛或听到佛说法,内心受到感动,此人是了不起,但只是一时受到感动,如何把此清净心继续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故须有一个法门,努力修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有二种,①愿菩提心:我发愿要得无上菩提,乃世俗菩提心;②胜义菩提心:经过长时期修行,得到般若波罗蜜智慧,得无生法忍,成为圣人,菩提心与第一义谛相应。此处是指世俗菩提心,凡夫忽然有此殊胜志愿,凡夫发的无上菩提心,我应如何维持无上菩提心,不令失掉?无边烦恼,又如何调伏它?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所以,须菩提提出这个问题来问佛。以下这部金刚经,都是解答这个问题,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善哉,善哉」,佛赞叹须菩提,你提出这个问题太好了,太好了。这个问题是非常合理,事实上也非常需要,不是为高位的菩萨请问这个问题,正是我们凡夫菩萨所需要的。  「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印可须菩提,是的,你说得对。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应该注意地听,我将回答你的问题。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应该这样安住其心,这样降伏其心。就是指下文所说,那样地安住其心、那样地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的,世尊,我们愿意听佛的开示。  若真实发无上菩提心,这种人,他虽仍是凡夫,但他常以佛法反省自己,若私心一动起,就随时调伏,洗灭自己私心。例如,菩萨为一切众生服务,做事利益众生,但是,这个菩萨心里一有想法,认为这件事是为我如何如何,就应该立即觉悟,这个不清净心是不符合无上菩提心,应立刻洗灭这种想法,若放纵自己的私心,就不是发无上菩提心,不是菩萨。若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菩萨,他应该受菩萨戒,他的无上菩萨心存在一天,就是菩萨;若他的无上菩提心被烦恼所遮盖,失掉菩提心时,他就不是菩萨。如果他受菩萨戒,且未失去菩提心,他就是菩萨。若他受菩萨戒,但未发无上菩提心,那麽,他是未得菩萨戒。如果他受菩萨戒,且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就是菩萨,纵死後,他仍是菩萨。但是,受比丘戒的人,他感觉生死是苦,涅盘才是安乐,因此发出离心,修学戒定慧,欲得涅盘,但他未成功前,寿命到了就死去,一旦死去,他就非比丘,因为比丘戒是尽形寿,他第二生又来做人,只是一个俗人,不是比丘。若他发无上菩提心,受菩萨戒,他的菩提心能一直存在而未失掉,那麽,他纵死去而再受生做人,他仍是菩萨,他再来做人时,又学习佛法,不知道自己曾受菩萨戒,又再重受菩萨戒,是谓增一菩萨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分 大乘正宗分。 
  前一段文,是须菩提尊者请问佛,这一段文,是佛回答此二个问题。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前面问的时候是说「善男子
、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没有「菩萨摩诃萨」的字眼,但是,佛在此处
却说「菩萨摩诃萨」,可见,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以後,就是菩萨,所以,佛
在此处直接标出其名称身份,称呼菩萨摩诃萨。
  「菩萨」,梵语菩提萨 ,「摩诃萨」,梵语摩诃萨 ,简略其音称「菩萨摩诃
萨」。菩提萨 ,译为觉有情,有二个解释,①觉悟的人。有情识之一切众生,名为
有情,这个有情,他明白佛法,觉悟人生是苦,故发出崇高愿力,愿得无上菩提,故
称为觉有情。②觉: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所希求之无上菩提;有情:这个善男子善女人
所愿度化之一切众生;他愿求无上菩萨是有大智慧,他愿度一切众生是有大悲心,他
有大智慧、大慈悲,故称为觉有情。
  「摩诃萨」,摩诃萨 ,摩诃是大,萨 是有情。
    因为一切有情识众生,除一般凡夫外,有发出离心之有情,他愿得涅盘,愿意解
脱六道轮回之生死,想要得到无为寂灭之涅盘,有此种愿望之人,称为「发出离心」
,这是声闻缘觉在因地时所发之心,此人也可称为觉有情,他也是觉悟了,但是,与
发无上菩提心之有情比较起来,他就非大有情。菩萨能发广大心,广度一切众生,是
声闻、缘觉所不能及,故称菩萨是大有情。二者合起来,即是菩萨摩诃萨。其次,大
有情之有情,是有点分别,是有勇健之意思,何谓勇健?凡夫是有烦恼之人,烦恼里
面最有力量者,就是情爱,我们的思想、语言、行动、人与人间之一切纠纷,种种冲
突,就是从情爱中引发出来,这位发无上菩提心之菩萨,因为已觉悟,故以般若智慧
来净化他的情爱,他愿得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他的愿特别勇猛,犹如金刚,故
称为摩诃萨 。
  「应如是降伏其心」,你问我,发无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如何安住其心
,如何降伏其心,才算是已发无上菩提心,我告诉你,应这样降伏其心,就是指下面
这一段文说。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
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段文是菩萨发的
广大慈悲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段文是菩萨应具足之无所得智慧(无
相智慧)。
  有大悲心是很好,但若无无所得之智慧,这个人就是维摩诘经提到之「爱见大悲
」,虽有慈悲心,但内心之爱见烦恼不能除掉,他的慈悲心受到爱见烦恼影响,他还
是有凡夫境界,不是菩萨应有的大悲心。若仅有下文提到之「无我相」、「实无众生
得灭度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智慧,但无大悲心,就是声闻、
缘觉、阿罗汉、辟支佛之境界,亦非菩萨应有之无所得智慧。所以,菩萨之大悲心,
必与般若之无所得智慧相应,菩萨之无所得智慧,必与大悲心相应,二者功德是不相
离,他才是菩萨,他如是安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他才是名符其实之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之人。凡夫,是没有无所得之智慧;而阿罗汉、辟支佛,则没有大悲心;
现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菩萨,是降伏其心,降伏他自己有所得之执著,超
越凡夫境界,超越二乘人(阿罗汉、辟支佛)之境界。菩萨超越阿罗汉之境界,这是
「以有降无」,因为阿罗汉是没有大悲心,菩萨是有大悲心,所以,就高过阿罗汉之
境界,是谓「以有降无」。菩萨有无所得之智慧,超越凡夫,这是「以无降有」,因
为凡夫没有无所得之智慧,凡夫所接触的境界总是有所执著,总是有所得,而菩萨以
无所得之般若智慧,降伏有所得之执著,是谓「以无降有」。二者合起来就说,「应
如是降伏其心」,这样,有了大悲心及无所得之智慧,也就是安住其心,你的无上菩
提心就不会失掉。所以,这段文「应如是降伏其心」,实在说,是包含「应如是安住
其心」在内。
  下文会提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那个「
住」是执著之意思。而此处「云何应住」之「住」,是不同之解释,依无著菩萨、天
亲菩萨合著之般若论,此处之「住」指安住之意思。
  菩萨之大悲心度化一切众生:①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此四类是依
众生生命产生形式不同而说。卵生,例如,鸡蛋离开母鸡,经过孵育过程,才有卵生
动物。胎生,例如,人在母体内结胎,完成身体後才离开母体。湿生,亦是结成卵,
离开母体後,要摄受一些水份、温度,渐渐变化才成为虫子一类。化生,是不凭藉外
面条件,全凭本身业力,忽然间变现生命果报,例如,诸天之天人都是无而忽有。②
若有色、若无色:依众生生命体有无地水火风之物质而分类。有色,指?br /> 生不可,故不能谓「众死」,而应谓「众生」。④「寿者相」:寿乃寿命,我们的生
理组织与思想不分离,一直能生存下去,或八十年、或一百年、或一百二十年,这一
个时期的生命就称为寿,相续生存下去是名为寿,若死掉即结束生命。此处文章将我
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合起来说,如何解释?应如此解释,我相是总说(执著
有一个我),其余是分别说,人相是指现在说,众生相是指过去说,寿者相是指未来
说。现在这个我,在六道中是人,执著我是人,也是执著我;过去无始劫以来,数数
受生、数数受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很多生死,受很多苦,是众生相;现在生命
结束,又有新生命相续下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寿者相;均是指我说的,执著
我是永久不灭,从无始劫来至现在,一直相续下去,执著常恒住不变异之我存在,只
有其他生老病死会变坏。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句,其实就是一句,
执著有个我。如果你执著,众生得灭度只是其他坏败的一切法都坏了,而我是常存不
坏,那麽,你就不是菩萨,因为,这是错误的看法。佛法是说没有我,如果你执著有
我,你就不是佛教徒。阿含经、大般若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均是说无我。一切
众生本来就是无我相,就是本性空,若一切众生修行而入涅盘後,就是归入本性空之
境界,称为入无余涅盘。应以无所得智慧(观一切法自性空),再以大悲心(广度众
生),二者相应,广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无众生可度而又去广度众生,逐渐学习进
步,由得无生法忍起,逐渐圆满,就成佛。以大悲心及无所得智慧,二者相应,就可
降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安住其心,你的无上菩提愿力就可以不退转,这就是
发无上菩提心之菩萨。
  凡夫也能发无上菩萨心,但内心之贪瞠痴烦恼仍存在,一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境界,我们的贪瞠痴烦恼随时仍会动起来,影响我们的菩提心,所以,须菩提请问:
心如何安住,使菩提心相续?若有烦恼,如何降伏?你有大悲心要广度众生,是很好
,但仍须有般若之无所得智慧,观一切法空时,贪瞠痴烦恼才会停下来,没有可生贪
瞠痴烦恼之境界,当然,烦恼也不生起,所以能降伏其心。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若面
对现实时,烦恼动起来了,我们想要降伏烦恼,是否就能立即降伏烦恼?我想,还是
不能降伏烦恼的。但是,应如何才能降伏烦恼呢?我们在未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
界时,我们是还能心平气和,所以,你应在寂静处,常观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
相、无寿者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就是修止观,常如此观察,使你的观察智慧逐
渐有力量,那时,再面对六尘境界,你才能不动心,降伏其心。
  说一个故事,唐朝,福建雪峰,有位了不起的雪峰禅师,那时也有位古山禅师住
在那里,某日,该地的王,宴请古山禅师,雪峰禅师就为古山禅师送行至山门口,回
到法堂後,雪峰禅师就说「一枝圣剑射向九重城里去」(圣剑是赞叹古山禅师,表示
古山禅师不是普通凡夫,而是圣人,剑能射烦恼贼,故是圣人)。雪峰禅师说完这句
话以後,另一位上座禅师说:试伊未哉(他认为古山禅师尚未开悟,不是圣人)。雪
峰禅师就说:伊是彻了(他认为古山禅师是已经通达无碍了)。那位上座禅师就说,
若你不相信我说的,我现在可以去审问古山禅师,他就立即追出去找古山禅师,追到
古山禅师後,他问古山禅师说:你现在要去什麽地方去?古山禅师就回答:九重城里
去。上座禅师又问: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你接受国王之招待,至王所,王所尽
是人间五欲,犹如三军围绕,你应如何处),古山禅师回答说:「他家自有通霄路」
(我自能得解脱)。上座又说:离宫十殿去(宫殿就表示诸法毕竟空,因为,经论说
,以毕竟空为舍;而房舍是座在地面上,你的通霄路却跑到天上去了,你已经是动了
,就与诸法实相不相应,不与诸法毕竟空相应)。古山禅师又说:何处不  ?(我
从地面至天上去,都是得自在的,至何处均得大自在,没有军队可困住我)。上座因
此就回来,告诉雪峰禅师後,雪峰禅师就说古山是有道理的。由此故事,可以说明修
行的事,我们若发了无上菩提心,却不在一个寂静处用功修行,而是在色声香味触法
的境界上活动,说我这样就能降伏其心,或许有人可以做得到,但恐怕是很少的,因
为,我们从高僧传上看,你必须在未起烦恼时,在一个寂静处用功,修行止观,等待
止观有力量时,才能在三军围绕中应处,才是「他家自有通霄路」,这才是合道理。
  以上是在说明凡夫发菩提心,应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就是说,你的大
悲心必须有般若的支持,你就这样安住其心,这样降伏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分 妙行无住分。
  前面说,凡夫如何发菩提心。
  现在说,发菩提心以後,应行菩萨道,救护众生,亦就是行六波罗蜜。
  「复次」,另说一段之意思。
  菩萨发大悲心,学习般若波罗蜜,又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他应如去做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呢? 你行布施时,必须与般若智慧相应,才是菩萨道。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是总说。所谓「法」乃包括一切事物,所有
行菩萨道之事,所谓「住」是取著之意,你不能有取著之心,就是不执著,不执著它
是真实有的,不执著它是有自性的,因为它是缘起有、自性空的,若执著它是真实有
,就是有所住。菩萨对一切法,不应执著它是有真实性的,要这样行於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例如,布施,要以慈悲心布施财物予需要者,利益众生而
无执著心。此处只说布施,而未言及其他五个波罗蜜,但是,布施可以包括其他五种
波罗蜜,因为,布施有三种,财施、无畏施、法施。①财施,刚才已大概说过。②无
畏施,是以不恐怖布施於他人,无畏施就是戒波罗蜜与忍波罗蜜,例如,你受持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的朋友因此能感觉很安全,你就是
以无畏布施予朋友,若你不受五戒而与别人做朋友,别人就会感觉不安全,就是有畏
,所以,戒是有无畏施之意义,因为,你受戒以後,在大众中与别人相处,就能一切
无碍,别人都愿意与你做朋友;你受戒以後,不能以此为满足,你应该学习忍,因为
人与人间难免有利害冲突,你应该容忍,若你不容忍,大家斗争起来,就会有很多恐
怖的事出现,就会有恐怖影响他人。所以,你受戒以後,对其他人不伤害,进一步有
忍波罗蜜,对於别人伤害你,你能容忍,不与相斗。因此,无畏施,就是戒波罗蜜与
忍波罗蜜。③法施,以佛法来布施给别人。你必须有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才能
以法施。若你怕辛苦、怕冷、怕热,就无法做这些事,故必须有精进波罗蜜。若你有
禅定,就会有神通能知道众生根性,这样才能知道应如何为众生说法。若有般若波罗
蜜,才能通达何谓佛法,才能通达何谓正邪,才能为众生说法。所以,说布施波罗蜜
,亦就等於说其他五种波罗蜜。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是别说。不住色布施:因为你行布
施时,会接触种种形象,例如,你布施的财物、你布施的对象、你本身,都是有形象
的,你都必须不取著,观察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是毕竟空的,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香味触法布施:因为你布施时,会接触种种声香味触法,种种差别情况(色声香味触
,是指前五识接触之境界,而此处「法」,是单独指第六意识分别之境界;不同於前
面「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之法,包括范围很广),你都不要执著这些。这些
都不执著,可以分二方面说,①不执著自己,也不执著对方情况,也不执著布施之财
物,谓「三轮体空」,②其次,也不执著对方有回报於我,也不希望将来会得什麽样
的果报。我们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六波罗蜜,将来是会有果报的,发无上菩
提心是愿得无上菩提,也可算是果报,但未得无上菩提前,也会有其他如意果报,例
如,布施波罗蜜,来生可得大财富,或在人间做大富长者,或做国王,或至天上做天
王;例如,戒波罗蜜,若持戒清净,来生可得尊贵身,令人见著皆感到威德很大,或
做人王、天王、梵天王、非普通人,所以,我们见到各种人,所感觉均不同,或有人
相貌不凡,或有人相貌普通,均是各人过去修因不同,须持戒清净才能得尊贵身;例
如,忍辱波罗蜜,来生可得相貌庄严,又如买花供佛,也能得庄严相貌,若常发脾气
,将来会丑陋,若心情开朗,面貌就柔和,将来相貌就庄严,并得到大眷属、大助伴
。例如,唐太宗,他的父亲、儿子均是皇帝,是有大眷属,唐太宗又有魏徵、房玄龄
等有才华者帮助做事,是有大助伴;又如汉高祖刘邦,他得到韩信、萧何、张良等有
本事之人帮助打天下,是有大助伴;但楚霸王项羽,只有范增一人是有才华者,其他
人均差点,因此,楚霸王失败了。所以,忍辱波罗蜜能得到大助伴、大眷属。为什麽
原因?例如,现在你与人合作,若彼此不能和气相处,一旦发脾气,他人即离去,因
此,你很难有朋友,但若你能和气相处,彼此智慧、才能增长,今生合作,来生也合
作,非一辈子之事,有人说做夫妻也非一辈子之事,做朋友亦是长时期地做朋友。彼
此长时期做朋友,将来你一旦做皇帝,即有大助伴、大眷属。又如,精进波罗蜜(勤
),能令可爱之大福德境界不断地出现,因为你做功德无穷尽,将来如意果报也无尽
。又如,禅波罗蜜,你常静坐,摄心不乱,将来身体就不可破坏,别人用刀水火均无
法伤害你。又如,般若波罗蜜,於未成佛或未得无生法忍前,第一,「在大人众中得
自在」,不是一般普通人前,而是在大人物面前,你能有自在力,第二,「能得诸根
猛利」,眼身鼻舌身意六根均特别猛利,例如,某人眼神有力有威,或某人之耳能听
得很远(大福德人的耳能听得很远,不是说有天耳通,而是有大福德者),尤其,意
根特别重要,有头脑之人,第六意根很厉害,运筹惟握计画,能做好很多事。所以,
六波罗蜜,对人是特别有意义,佛教认为,生命是自己创造,不是梵天王创造生命,
我们的命运时好时坏也是自己的业力,是自己智慧如何决定事情,再加上前生业力,
蕴出自己的命运,非梵天王或鬼神之影响,完全是自己创造的。所以,我们要受持三
皈依、受五戒,修行六波罗蜜,常照顾自己内心,不要有恶心,将来命运就是吉祥如
意,不用再请人算命了。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将前面一段文结束,发无上菩提心之
菩萨,应以般若波罗蜜,不取著六波罗蜜之因,亦不取著六波罗蜜之果,以无所得之
智慧,行六波罗蜜,去利益众生。不住於相,你不要取著因之相、果之相。不取著,
心就无执著,心逐渐清净,就到了圣人境界。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於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空
,用这样的智慧去做功德,有何好处?为何如此做?以无所得之智慧,去做六波罗蜜
利益众生,将来所得到之福德是不可思量。佛在此处做一个譬喻,「东方虚空可思量
不」,东方虚空有多大、多高、多深,你可思量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
量不」?发无上菩提心之菩萨,能以般若、无住、离相之智慧,去行六波罗蜜,去行
布施,他将来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行布施时,功德本来很大,但如用执著
心去做,心一执著,功德即变小了,例如,认为我做这件事是为我做的,心里执著有
我,又例如,认为这个人是我教化的,这个人是我的徒弟,心里有此执著,即是平常
境界,就是有漏的功德,有漏的功德是有时间性的,到了时候,功德即没有了。例如
,做布施功德,将来在人间为国王,可能做五十年,或在天上为天王,做一万六千年
,时间到了,就失去,不再是国王、天王,那就等於以前未做功德。若你能以无所得
智慧去做功德,就是无穷无尽,不是时间可限量,所以,不执著之心,是特别值得尊
重学习。但,执著,是我们凡夫一个很重的烦恼根本,例如,我们现在动了一个贪心
、或瞠心,均是在执著心以後才升起的,执著是还在这烦恼生起以前,执著心是很微
细之境界,例如,听到某人说某餐厅做的菜很好,口中立即流口水,但我们反省自己
,自己并未有明显动出这个心,尚未去注意、感觉到这菜如何好吃,为何有流口水,
这是为什麽?所以,执著心是很微细的,非容易断除。所以,佛法重视般若波罗蜜,
而不如此重视禅波罗蜜,但是,禅波罗蜜能帮助般若波罗蜜,使断除烦恼能容易些,
所以,静坐也特别需要。但我们无始劫来,妄想杂乱已成习惯,要叫它不妄想,并非
容易,因此,说菩萨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得无上菩提,就是修行不容易,因而,高僧
往往在山上修行几十年不下山,要一直修行,因为修行不容易。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句话是把上文结束,发无上菩提心之菩萨,
尚未成佛,尚未得无生法忍,他的智慧不足,所以,他不应仗侍自己的智慧,应随顺
佛的教导,这样去修行学习,这样安住在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分 如理实见分。
    前面二大段,第一段是说发菩提心,第二段是说行菩萨行(行六波罗蜜)。发菩
提心(就是发菩提愿),发愿以後,就有实际行动,就是修六度行,广度众生。修六
度行,就是自己栽培福慧,也劝导一切众生栽培福慧,修福修慧。但是,在凡夫阶段
,对於度化众生,是随份随缘地去做,主要是自己要多多充实栽培福慧。若你本身的
资粮不足,是不能度众生的,所以,你必须不断自利利他,不断修学六波罗蜜,使你
的福德智慧达到一个程度以後,就得无生法忍,入圣位了(若以中国禅宗的话来说,
就是开悟,但是,开悟是有深有浅的,不一定是已得无生法忍)。前五波罗蜜是属於
福德,後一个般若波罗蜜是属於智慧,若福德、智慧能栽培到平均时,就能得到无生
法忍;若福德不足而般若已足,亦是不能得无生法忍,若般若很低而福德很高,亦不
能得无生法忍。但是,福德里面,最重要的是禅定,禅定与智慧二者要平均,才能得
到无生法忍。
  此段文是说明见到法性,得到无生法忍之境界。发菩提心者,他的最高愿望是要
得到无上菩提,但是,得无上菩提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所以,现在当急之务,
是要得到无生法忍,就是得到圣位,成为圣人,所以,未得无上菩提之前,必须先得
无生法忍。
  若不修行的人,他的心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上活动,在虚妄境界上分别,会
引起种种是非烦恼。若是修行之人,他会将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看作虚妄的、如幻如
化的,能超越虚妄境界,见到法性里,若能初开始见到法性里,是谓得无生法忍。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的身相,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谓佛的三十二相、八十
种好,第二种谓释迦牟尼佛有时入城乞食,又返回寺中等出入身相,释迦牟尼佛在世
时,一般人能见到佛在坐禅、说法等身相。平常人这样看到佛的形相,可以如此认为
是见到佛吗?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能以看到佛的身
相即谓见到如来。
  这有一则故事,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有一次到忉利天,为天人说法,为时长达
三个月,佛事前未向人间弟子说明将去天上说法,四众弟子们均见不到佛,乃询问神
通第一之目犍连尊者,尊者乃入定观察,却仍无法找到佛在何处,因为佛不欲使人间
之弟子知悉其在天上,乃作意令人间弟子不能以神通观察,直到快接近三个月期满前
,目犍连尊者再入定观察,始发现佛在忉利天说法,其他佛弟子们知悉後,乃派目犍
连尊者至天上央求佛快返回,因为弟子们均很想念佛,释迦牟尼佛乃应允七日後返回
人间,将在印度某处降落,这时,众人均欢喜地忙著准备届时如何欢迎佛之事,但是
,须菩提尊者却正在灵鸠山上犹豫著是否随众人去迎接佛,此时,须菩提尊者遂忆起
佛曾说过的一句法语:「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因此,须菩提尊者认为,我
应该见法,他就思惟一切因缘生法均是有生有灭,因缘和合就生起,因缘离散就息灭
了,法是随顺因缘之转变而有生有灭,它本身是无决定性,就是无自性、毕竟空的意
思,须菩提尊者乃从缘起法、毕竟空道理中悟道,须菩提就是这样正忆念,见缘起即
见法,见法即见佛。然另一地方,佛弟子正热闹地迎接佛,其中有一个比丘尼,名字
是莲花色比丘尼,她是有六种神通的大阿罗汉,她想要先见到佛,但依规定,比丘尼
总是列队在比丘後面,她遂以通神变现出转轮圣王相貌,因此就走到四众弟子的首位
处,见到佛後,她现回比丘尼相貌向佛顶礼,此时,佛就说:非你先见到佛,是须菩
提尊者先见到佛。因为须菩提尊者有以上经验,所以,须菩提尊者在此时就回答佛说
:「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能以看到佛的身相就算是见到佛。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理由就在此,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的行住坐卧出入往来的身相,是没有身相的真实性,因为,身相也是因缘有的,自
性空的,没有真实性的,所以,不能以见到佛的身相即谓见到佛。究竟何程度才称之
为佛?若说三十二相就是佛,这句话是不合道理,因为,释迦牟尼佛一降生即有三十
二相、其在未成佛前亦有三十二相,但是,未成佛前,尚不名为佛,只名为净饭王的
王子,何理由始谓佛?佛是能见到诸法实相之道理,觉悟自性空的道理,所以,见到
佛所以成佛之道理即谓见佛。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也是三十
二相,所以,若以表现之形相来决定是佛非佛,是不合道理的,应以见到佛所以是佛
的法性里,才是见到佛。另外还一个解释,未入圣位之人,不论其是否有无在修行,
均有一个毛病,即「取相惑」,不论见到好的、坏的、欢喜的、不欢喜的所有形相,
均有执著心,在尚未生起贪、瞠、痴心以前,就有了取相的执著,此是凡夫境界,我
们见到一般境界时会有取相执著,我们若见到佛时也会有取相执著,这种取相烦恼在
活动时,佛的大智慧境界是看得很清楚,但我们见到佛,至少我们是以欢喜心、恭敬
心、礼拜、赞叹,也是种下善根,同时,因有取相执著,令我们善根染污了。若能见
到缘起法是毕竟空,见到毕竟空之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此,取相惑即没有,而能有
清净心了。佛来世间教化众生之目的,就是教化众生能修学圣道,转凡成圣,清净自
己之心,所以,佛特别赞叹「见法即见佛」,而不赞叹见到形相的佛。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同意须菩提之回答,又推广之,不仅佛之身相是因缘
所生,非决定的,且所有凡夫身相、圣贤等众生相、山河大地之器界相、地水火风之
物质相、有明了性之心相等,均是因缘有的,皆是虚妄不真实的,它是随因缘转变,
如天上之云时而有种种形相变化。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随顺戒定慧修学,从缘起的道理去观察一切法
自性空,自性空就是无一切相,自性空是毕竟空,毕竟空是无相,就是「诸相非相」
,那就见到如来了。阿罗汉亦能见到「诸相非相」,但是,不名为佛,原因在於,阿
罗汉虽能见到诸相非相,但犹未能圆满,唯独佛才是究竟圆满见到诸相非相。
  「诸相非相」是一切法毕竟空,是无生无灭,我们见到诸相非相之道理时,心能
在此境界上安忍不动,所有的贪瞠痴烦恼均不生不灭了(忍,安忍不动),是得无生
法忍。我们若未见到诸相非相之道理时,心随境转,种种烦恼就生起。
  总结前面所说,第一段是说发菩提愿,第二段是说修学六度功德,第三段是说修
行成就得到无生法忍,即得果,在小乘上说,是得到须陀洹果,在大乘上说,是得到
无生法忍。以上三段就是愿、行、果。
****第五分 如理实见分。
    前面二大段,第一段是说发菩提心,第二段是说行菩萨行(行六波罗蜜)。发菩
提心(就是发菩提愿),发愿以後,就有实际行动,就是修六度行,广度众生。修六
度行,就是自己栽培福慧,也劝导一切众生栽培福慧,修福修慧。但是,在凡夫阶段
,对於度化众生,是随份随缘地去做,主要是自己要多多充实栽培福慧。若你本身的
资粮不足,是不能度众生的,所以,你必须不断自利利他,不断修学六波罗蜜,使你
的福德智慧达到一个程度以後,就得无生法忍,入圣位了(若以中国禅宗的话来说,
就是开悟,但是,开悟是有深有浅的,不一定是已得无生法忍)。前五波罗蜜是属於
福德,後一个般若波罗蜜是属於智慧,若福德、智慧能栽培到平均时,就能得到无生
法忍;若福德不足而般若已足,亦是不能得无生法忍,若般若很低而福德很高,亦不
能得无生法忍。但是,福德里面,最重要的是禅定,禅定与智慧二者要平均,才能得
到无生法忍。
  此段文是说明见到法性,得到无生法忍之境界。发菩提心者,他的最高愿望是要
得到无上菩提,但是,得无上菩提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所以,现在当急之务,
是要得到无生法忍,就是得到圣位,成为圣人,所以,未得无上菩提之前,必须先得
无生法忍。
  若不修行的人,他的心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上活动,在虚妄境界上分别,会
引起种种是非烦恼。若是修行之人,他会将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看作虚妄的、如幻如
化的,能超越虚妄境界,见到法性里,若能初开始见到法性里,是谓得无生法忍。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的身相,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谓佛的三十二相、八十
种好,第二种谓释迦牟尼佛有时入城乞食,又返回寺中等出入身相,释迦牟尼佛在世
时,一般人能见到佛在坐禅、说法等身相。平常人这样看到佛的形相,可以如此认为
是见到佛吗?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能以看到佛的身
相即谓见到如来。
  这有一则故事,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有一次到忉利天,为天人说法,为时长达
三个月,佛事前未向人间弟子说明将去天上说法,四众弟子们均见不到佛,乃询问神
通第一之目犍连尊者,尊者乃入定观察,却仍无法找到佛在何处,因为佛不欲使人间
之弟子知悉其在天上,乃作意令人间弟子不能以神通观察,直到快接近三个月期满前
,目犍连尊者再入定观察,始发现佛在忉利天说法,其他佛弟子们知悉後,乃派目犍
连尊者至天上央求佛快返回,因为弟子们均很想念佛,释迦牟尼佛乃应允七日後返回
人间,将在印度某处降落,这时,众人均欢喜地忙著准备届时如何欢迎佛之事,但是
,须菩提尊者却正在灵鸠山上犹豫著是否随众人去迎接佛,此时,须菩提尊者遂忆起
佛曾说过的一句法语:「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因此,须菩提尊者认为,我
应该见法,他就思惟一切因缘生法均是有生有灭,因缘和合就生起,因缘离散就息灭
了,法是随顺因缘之转变而有生有灭,它本身是无决定性,就是无自性、毕竟空的意
思,须菩提尊者乃从缘起法、毕竟空道理中悟道,须菩提就是这样正忆念,见缘起即
见法,见法即见佛。然另一地方,佛弟子正热闹地迎接佛,其中有一个比丘尼,名字
是莲花色比丘尼,她是有六种神通的大阿罗汉,她想要先见到佛,但依规定,比丘尼
总是列队在比丘後面,她遂以通神变现出转轮圣王相貌,因此就走到四众弟子的首位
处,见到佛後,她现回比丘尼相貌向佛顶礼,此时,佛就说:非你先见到佛,是须菩
提尊者先见到佛。因为须菩提尊者有以上经验,所以,须菩提尊者在此时就回答佛说
:「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能以看到佛的身相就算是见到佛。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理由就在此,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的行住坐卧出入往来的身相,是没有身相的真实性,因为,身相也是因缘有的,自
性空的,没有真实性的,所以,不能以见到佛的身相即谓见到佛。究竟何程度才称之
为佛?若说三十二相就是佛,这句话是不合道理,因为,释迦牟尼佛一降生即有三十
二相、其在未成佛前亦有三十二相,但是,未成佛前,尚不名为佛,只名为净饭王的
王子,何理由始谓佛?佛是能见到诸法实相之道理,觉悟自性空的道理,所以,见到
佛所以成佛之道理即谓见佛。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也是三十
二相,所以,若以表现之形相来决定是佛非佛,是不合道理的,应以见到佛所以是佛
的法性里,才是见到佛。另外还一个解释,未入圣位之人,不论其是否有无在修行,
均有一个毛病,即「取相惑」,不论见到好的、坏的、欢喜的、不欢喜的所有形相,
均有执著心,在尚未生起贪、瞠、痴心以前,就有了取相的执著,此是凡夫境界,我
们见到一般境界时会有取相执著,我们若见到佛时也会有取相执著,这种取相烦恼在
活动时,佛的大智慧境界是看得很清楚,但我们见到佛,至少我们是以欢喜心、恭敬
心、礼拜、赞叹,也是种下善根,同时,因有取相执著,令我们善根染污了。若能见
到缘起法是毕竟空,见到毕竟空之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此,取相惑即没有,而能有
清净心了。佛来世间教化众生之目的,就是教化众生能修学圣道,转凡成圣,清净自
己之心,所以,佛特别赞叹「见法即见佛」,而不赞叹见到形相的佛。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同意须菩提之回答,又推广之,不仅佛之身相是因缘
所生,非决定的,且所有凡夫身相、圣贤等众生相、山河大地之器界相、地水火风之
物质相、有明了性之心相等,均是因缘有的,皆是虚妄不真实的,它是随因缘转变,
如天上之云时而有种种形相变化。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随顺戒定慧修学,从缘起的道理去观察一切法
自性空,自性空就是无一切相,自性空是毕竟空,毕竟空是无相,就是「诸相非相」
,那就见到如来了。阿罗汉亦能见到「诸相非相」,但是,不名为佛,原因在於,阿
罗汉虽能见到诸相非相,但犹未能圆满,唯独佛才是究竟圆满见到诸相非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相非相」是一切法毕竟空,是无生无灭,我们见到诸相非相之道理时,心能
在此境界上安忍不动,所有的贪瞠痴烦恼均不生不灭了(忍,安忍不动),是得无生
法忍。我们若未见到诸相非相之道理时,心随境转,种种烦恼就生起。
  总结前面所说,第一段是说发菩提愿,第二段是说修学六度功德,第三段是说修
行成就得到无生法忍,即得果,在小乘上说,是得到须陀洹果,在大乘上说,是得到
无生法忍。以上三段就是愿、行、果。
第六分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前面的愿
行果法门,是否有人会相信?是否有人能生起真实信心不?他能相信修行六度可得到
无相之果不?能见诸相非相不?能得无生法忍不?所谓实信,是经过一番修行,达到
无生法忍,信心不可动摇,任何的说法均不可动摇我,始谓实信,须圣人境界才可以
。我们学习佛法,感觉到信心很强,但这是不一定的,例如,我们死掉,来生再为人
,可能连佛法是什麽都不知道,这表示我们信心仍不坚固。若入圣位,得初果须陀洹
或得无生法忍,此人一旦死掉,来生为人,他还是有信心。经上说,有一个人得到须
陀洹果,他死掉後,投生至操持杀业之家庭,其父母均教导他要杀生,但他决定不遵
从,父母乃将他与一只羊关在房内,交付一把刀,令其须宰杀该羊,否则不释放其出
来,结果,此须陀洹就自杀,他是不愿做杀生之恶事。所以,初果须沱洹,不仅对佛
法的信心不动摇,且是决定不做恶事。圣人之实信是不退的,他所成就之功德,除禅
定以外,他见到真理之智慧是不会再失去,他的信心是与智慧在一起的。一般人是有
些信心,但智慧不够,所以,信心还不坚固,遇到特殊因缘即可能失去。圣人之信心
为何坚固,就是有智慧之关系。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你不要这样说,不要轻视他人。因为,须菩提认为
,佛在前面所说之道理(发菩提愿、「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行六波罗蜜时「菩萨於
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这都是很深的法门,「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圣
人境界,这是开悟境界。
  「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
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佛入涅盘五
百年以後,即到了第六百年以後,仍有持戒修福者,有相信此般若法门者。因为,佛
说般若法门时,当时之人善根深厚,业障薄,故容易信此法门。佛灭度後,佛法流布
世间,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何谓正法像法末法时期?佛法分为三种,教
、行、证:语言文字的佛法谓教,学习语言文字之佛法而能去修行谓行,修行後有成
就得圣道谓证。①正法时代:佛灭度後五百年内是正法时代,教行证均有,多数人能
相信佛法,努力修行,并能得圣道,②像法时代:修行人是有,但证道者少,仅是表
面上与正法时代相似,③末法时代:表面上看已不像,佛法已衰末,只有语言文字之
佛法流传世间,修行人少,更不必说证得圣道。一般说法认为,正法流传世间是五百
年(有说佛之正法住世原是一千年,因为度女人出家为比丘尼,所以正法减少为五百
年,但若比丘尼肯实行八敬法,正法仍是一千年),『大毗婆沙论』说,五百年之正
法过去後,第二个五百年得道者即不多,意即正法是五百年,第二个五百年是像法。
何谓「後五百岁」?有二个解释,①五百年之正法过去,而像法开始以後,谓後五百
年。②佛法在世间有五个五百年之不同情形,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得圣道
者多,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若佛教徒肯静坐,多数人能得禅定,第三个五
百年是「多闻坚固」,学习佛法者多,很多人通达佛法,有闻所成慧,也多少有思所
成慧,第四个五百年,是「塔寺坚固」,学习佛法者少,但佛教徒多修庙塔,做福德
之事,第五个五百年,是「斗争坚固」,佛教徒间不和且纠纷多,现在佛教情形就是
如此。例如,一部金刚经,各法师讲得均不同,因为思想不同,也会有争论;又例如
,名闻利养也都会有纷论。所谓「後五百岁」就是第五个五百年之斗争坚固时期。通
常说法认为中国佛教历史已逾三千年,则早已超过五个五百年,但最近有另一种说法
,认为汉文佛教历史仅约二千五百多年,这是缅甸佛教之说法,另也有人研究历史,
认为现在还不足二千五百年,若依此研究,现在仍是属於後五百岁,尚有持戒修福者
。佛法分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或是分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
年,加起来,佛法流传世间共一万二千年,过了一万二千年以後,这世界就无佛法。
正法时代,较有人容易相信般若波罗蜜经,以後就较困难。「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
者」,有的佛教徒仍能持戒清净不放逸,且能修福。大智度论解释说,持戒是指出家
人,修福是指在家居士,例如供佛、拜佛等均能修福。「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
实」,持戒修福者,他能对金刚经章句生起清净信心,认为佛所说的这道理是真实不
虚,有如此高程度信心,当知此人已在无量千万佛所种善根,故能相信佛。刚才提到
「後五百岁」有多种解释,但从此处文看,如何解释已都不重要,只要你遇见佛法而
有信心,只要你有这麽多善根就能相信,纵是三千年以後也还会有信心,因为有如此
多善根就会相信,若善根栽培不够,纵遇见佛法也不易有信心。何谓「善根」?①根
是指有力量,②根是指能生,例如,前生有好友引导我至佛法中,拜佛且学习佛法,
使我对佛法有多少信心,栽培一些善根,今生又来人间,我又信佛,今生信佛就是前
生善根生出来的,前生的善就是善根。究竟地说,依经论言,「无贪无瞠无痴」谓善
根。中国哲学也讨论人性是本善或本恶。佛法是说,人的心性里面有善的也有恶的,
不决定是善或恶,从事实上看也是如此,一个品德好的人也会做些错误之事,大家认
为是恶人者,他有时也会做善事。例如,唐太宗,他遇见玄奘大师之後,才真实对佛
法有点信心,他在未遇玄奘法师以前,对佛法是没有信心,但他也修了很多寺庙,在
长安首都就修了很多寺,因为,他杀掉兄弟,又征战很久而杀人无数,他虽说不信佛
法,但佛法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心中仍感觉不安,所以他也做些好事
,基本上,唐太宗与其父亲唐高祖,是欢喜站在道教一边,因为道教老子姓李,他们
认为老子是其祖先,故偏於道教,但唐太宗仍是建寺庙,在佛教里面做点善事。例如
,佛教徒,他信佛,但也会放逸做恶事,必须到了圣人,才决定一直向善。儒家说「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说法也是好,但从事实上看,人的心性是很复杂的,不能说决
定是善。种善根,就是能够无贪无瞠无痴,这种善根,任何人均有,善人有,恶人也
有,只是恶人不能时时表现出来,多数是隐藏的,若有善友引导他至佛教中,他因拜
佛、赞叹佛而生出恭敬心,此时的无贪无瞠无痴,就栽培了善根。我们供佛时,可以
花、或清水供佛,或以诗词赞美佛。例如,有人声音特别优美,是因为他以前曾赞美
过佛的原因,若有人声音不好,就是他曾诽谤或或诽谤他人,若诽谤佛且情形严重者
会堕入三恶道,他再人间时声音就会不好。所谓「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表示此善根不是简单,他可能曾经出家,若不出家,
他也曾经常静坐,修六波罗蜜,修止观,修无常观、修无我观,观一切法空,曾栽培
此种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3:40 , Processed in 0.4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