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618|回复: 26

[以戒为师] 东北《优婆塞戒经》浅释(勘误版)--东北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布施网共修 于 2018-10-29 14:25 编辑

《優婆塞戒經》淺釋認證版
淨慧法師
序 言
以前发表的净慧法师浅释的《优婆塞戒经》,是根据录音整理。经净慧法师认证,重新核对校勘,不影响浅释内容原义。如果前后有文字不符时,以此为准。
敬请诸位法友同仁涵谅。
特此说明!
智慈愧拜

佛历二五五三年十月
西历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诸位法师,诸位仁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我们今天共同读诵受持《优婆塞戒经》,其它经书都有四句开经偈,而这部经在开经的时候,没有用四句开经偈,用的是《大般涅槃经》中佛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个开经偈的法义是,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有戒在就等于佛住世。
缘起是在家二众想知道怎样持戒修行才为具足,请讲此经。
讲一讲经名,《优婆塞戒经》属于佛教三藏十二部中的律部,从经名上看是佛为在家人说法。但是内涵里,是为四众弟子说法,只不过是一位在家男众请法;所以,以请法的优婆塞为题,将经名定为《优婆塞戒经》,并不是专为在家人所说,法会上包括四众弟子。这部经一共分七卷,二十八品。由印度僧人昙无忏法师翻译,“昙无”译成中文为“法”,整个名字译成中文就是法丰法师。昙无忏法师来到中国后,在甘肃一带翻译经典,这位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在中印度时期,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译的经典主要有《大般涅槃经》、《大集经》、《光明经》、《菩萨戒经》等;此经与《中阿含经》、《优婆塞五相戒经》、《优婆夷净行法门经》等经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此经为大乘经典。

在家人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家的信佛人;二是在家的修行人;三是在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出家人是少数,在家人是多数。这部经的特点,即不分宗门教下,哪宗哪派都得依戒而行,不管修学什么法门,都得以戒为师。这部经主摄各门,具足各宗,总持三藏。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出家人以戒为师;在家人也以戒为师。下面讲几个关系:

一、        戒与修行的关系

佛法是船,戒是行船操作的规范。我们这个身体修行是主人奔向彼岸,想到极乐世界去;修行的主人是舵手;奔到彼岸才是目的;导航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在苦海中,想让这艘法船航行,必须按操作规程办;不按操作规程办,这艘船会触礁,会迷失方向,奔向何方不可知,什么时候到岸就更不可知了。如不持戒,不可能到达彼岸。只有在以戒为师的前提下,才能依法修行。否则,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一边修行,一边杀盗淫妄犯戒,出家人在寺院里,主持戒律的法师不允许;在家人有业报相随,受业报牵引堕三恶道。持戒修行能够到达智慧的彼岸;而破戒之人堕愚痴的彼岸,即三恶道。正所谓持戒修行比翼鸟,破戒修行单翅飞。空守戒律不修行,还是原地没有动。

要明白守戒、持戒不是目的,光守戒、持戒也不能到达彼岸。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守持戒律都是值得赞叹的。但是如同一个害怕犯错误的小学生,心里就想着不违犯纪律,却忘了学习,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修行人也如此,害怕犯戒,进而不闻、不思、不修,忘记了自己修行人的本分,也不能修行好。出家人守持戒律容易一些,夏季可以结夏,不染酒色,有持戒的环境,又不容易犯戒。而在家人修行却不容易,不管是修行声闻、缘觉的人,还是菩萨行人,生活中处处都有戒条。如走路时不小心踩死蚂蚁怎么办;农民发现果树生虫子要不要喷洒农药;家里蟑螂泛滥怎么处理;将军不指挥千军万马行不行等;在家人守持戒律很难。过去佛教里有过公案,在家人修行为了不犯戒装哑巴,现在行不行?现在在家的修行人哪行哪业都有,不说话能行吗。上面讲的这些情况都能如法处理,既得到解决,又不犯戒。这里就需要如法思念,如法说话,如法办事,如法修行。

二、   守戒与因果的关系

身不该做的事不做;口不该说的话不说;意不该想的念不起。如果不该想的想了,就有因果。有善念就有善因果;有恶念就有恶因果。戒条就像高压线,不可越雷池半步。世俗的事把握一个度,过一点儿就为失,有业报相随。善事无度,恶事有度,有底线。对受三皈依的人说戒,对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说戒。但平常人听了有预防作用,可以避免造业。修行人的身体就是法船,无量劫以来业习结集所感,尽有诸漏。六根天天在漏,说白了就是六个漏功德的大窟窿;戒就是帮身体堵漏的。只有靠戒能够预防产生新的漏洞,最终到达极乐彼岸。否则,苦海中行船,根本走不了。修行人的身体是法船,即载法之器;这个身体造作业因必入因果律,就是因果的规律、法则,谁也改变不了。自种因,自受果,俗话说“自食其果”。谁做的恶果肯定是谁自己承担,别人替代不了。有的果报是一因多果,如做了一件恶事,有多种果报相随。造了杀因,可以短命,亦多病,这就是一因多果。也可以是一果多因,如生重病,是由多种业因共同结集所致。不管时间多久远,业因不失,业果相随。前世、现世和后世,三世因果。果报有三种,一是现世报,现世作业,现世受报;二是下世报,今生作业,下生感召受报;三是百千万劫报,就是说造的业因百千万劫都不消失。人要是不修善、不出离,因果就永远不消失。“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所以,讲戒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因果。

三、戒与法的关系

法是众生与宇宙一切事物现象和变化的规律,众生离不开法,众生一切的造作都是法。佛法是觉悟者之法,佛法分经律论三藏。简单地说,佛法就是让众生转迷为悟,转痴为智,转凡为圣的规律,这也是一种因果规律,这就是佛法,谁也改变不了。谁不按这个法行,谁就成不了佛;谁按照这个法行,必定成佛。戒是佛法中的一部分,是修行人共同遵守、共同奉行的规则;既约束自己,也约束他人;持戒是共同遵守、自愿遵守。戒是为修行人前行保驾护航的;一犯戒,道行马上停滞,无法前进。有戒,法船才能正常航行。既要守戒,又要积极去持戒修行,这才是菩萨行人的愿力。修行过程中不犯戒,积极去持戒,心里不觉戒的存在,又处处是戒,无一不是戒,有这样证悟的人都是大乘之人。正常的守戒多为初行者,觉得有戒律存在,身、口、意为戒律所约束。佛法与戒同行;一是受三皈依的时候,受三皈就有戒;二是承传佛法时,同时受戒。什么是“承传佛法时”,在《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里,佛说“我有秘密口诀、修持方法,传给大菩萨,这些大菩萨以道传道、以法传法。”传道传法的时候,就已经受具足戒,男众二百五十条,女众三百四十八条;同时,受菩萨戒。三是修行一段时间后,由沙弥戒转为具足戒;在家人修行由五戒、八戒至菩萨戒;大乘戒与小乘戒不同,大乘戒动念没作都是犯戒;小乘戒有念没作不犯戒。

再讲一下破戒的危害,佛说三途轮回报。佛不度无缘之人,法不度破戒之人。不管修学什么法门,一旦破戒,法在身上就失效。为什么说对一位圣人或有修行的人起疑惑心的时候,法就已经为不度。

“法不度”什么概念?人同样载法,首先,护法善神不护佑,心被邪见所蔽。还有,破戒的果报从人直到阿鼻地狱,破戒之人不可能生天。有人不愿守戒,是由于自己的业习、业因感召,无量劫造作的,今生就有这个魔蕴。谁有业习,魔就会去找谁。“业习”就是我执我见我慢,通过第七意识反映出来,有习惯力,不受理智的控制或控制不住。抽烟、酗酒、吸毒、贪欲等都是业习感召,习惯力在起作用。

再有,修行人心有所求,著相前行,心量自狭;就是有贪著心、往生极乐心、求法心。一有求,就把自己的心量变小,本来心有一丈,一有求心,变成五尺。心量一小,做起事来功德就变成福报。自己不觉,善知识、护法善神一下就知道。贪善也为贪,贪不到的时候,马上变为嗔。有些人求善法,求不到心就生嗔。心量自狭的人难求圣果。贪求善境界,心有贪念都是小乘人的心魔所致,心魔无始劫来与人同行,魔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心魔是自己内在的魔,顺逆二境来的时候,击败人的心智,让人心智散乱,明白转糊涂。遇到自己心魔的时候,败者多胜者少。胜者就是出离,败者就是六道众生。心魔在人这一道,有心魔就召人魔、事魔,世俗的是是非非。同时是外魔,比如想出门,就遇暴雨,或者生老病死等,都属于外魔之事。修行人证得圣果的时候,肯定召天魔;天魔魔成就之身。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破魔军,魔王、魔子、魔民全上来。我们体内有魔蕴,自心有魔才召外魔。魔考过关了,成圣;魔考没过关,败下来,那就是众生。

什么保护修行人?戒律。没有戒,内魔没守住,外魔破不了。降伏不了内魔,外魔一击就败。心里想饮酒,那里一招呼饮酒,肯定乐颠地去;心里想打麻将,那边一招呼就走。一个修行人,要做恶事的时候,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去做”,另一个说“不要去做”。凡夫认为做“恶事”是天经地义的;“恶事”指的是食肉、饮酒、找小姐,即世俗人眼里的“好事”;内心还有个声音催促快去,都是不知不觉做了不守戒的事,种下业因。明白因果的人才知害怕,宁可自己被杀也不能作犯戒的事。戒与法的关系,戒是保护依法修行的。

四、   古德与现代人的关系

讲法要离开文字相,法不依文字。没有证悟的人讲不出三藏十二部的真相,怎么讲都是文字般若。世人追逐名相,追逐文字的华丽,这和证悟是两回事。古德先贤已证知并悟透天、地、人之间乃至宇宙人生真相,预知三世因缘之事及世事变迁等,具足世间与出世间智慧;而现代人,只在法的末端科学知识方面超越古人;在认知世界与宇宙和不同生命状态存在等领域,现代人无法达到或超越古德先贤的深度与高度。但从佛法一万二千年的后五百年开始,最先陨落的大乘说是《大佛顶首楞严经》,从声闻乘说是《大般涅槃经》,最后只有一部《阿弥陀经》住世。后五十年,世论破坏佛法。世论就是世俗的观点言论,把佛说经典彻底毁坏掉。后五百年,信佛的人念四字洪名修行就得度;现在诵持四字洪名只是结法缘,不得度;念六字洪名修行得度。佛说经典陨落不是佛法陨落,佛法种性不是真正灭度,只是这个地球要遭受劫难,阶段性的灭度,等弥勒佛出世,继续弘传佛法。
三世诸佛有两种法通;一是说法通;二是自宗通。佛法不管怎么去修证,达到怎么高深的程度,现在佛不否过去佛,未来佛不否现在佛,因为是一脉相通,无互相攻击。后佛不超前佛,前佛带领后佛,佛佛平等,是这样一个法相。而其它的宗教,开始父亲讲一样,儿子讲时又是一样,一教之内出现两派,两派之间互相争斗。佛教是过去、现在、未来佛一体,提倡不管修学什么法门,修持方法或有不同,但不许有争论,不可互相指责、争斗。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个。“说法通”就是随众生心,随应种种说法,言说文字又离文字。“自宗通”是修行者离自心,离种种妄想;又超一切心意识,自觉圣性境界,离世间妄因,见出世间实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两边而不知;所以,佛法不灭。修菩萨行的时候就是这样,离种种妄想而无种种妄想;离自心而不离自性。性本圆融,心还不真实。以世间有为相,修世间有为法,而证出世间智慧。所以,听闻佛法,不说后五十年世论破坏佛法与灭度。

五、“以戒为师”与善知识的关系

第一,依法不依人。佛的弟子是人,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他们都住世,以平常人的身份在人身边。可是不露相,他人不知道。能跟他们结缘就三生有幸,不要贪求别的,有求为贪,贪就是要断缘的。糖块好吃,小孩吃多了有害;美味吃多会撑坏。贪求善境界仍然为贪,为佛菩萨所呵斥,这和恶行的贪虽有区别,也是要断缘的。一些声闻、缘觉、菩萨都是世人,他们住世的时候,是我们的善知识。他们默默地绍隆佛种,承传佛法,引领有缘众生超凡入圣。他们在持戒、传戒,但不制定戒。关键就在这,他们不制定戒,也不改变戒。不管哪位佛弟子修的如何好,佛制戒律一字都不会改。善知识尊佛法、遵佛戒律。所以,善知识不能替代戒律;只能引领人守戒、持戒修行。

第二,戒律不可更改。戒律是佛住世时亲自制定,众弟子受持戒律修行。众善知识是守持戒律的模范,三世诸佛如此,庄严劫、贤劫、星宿劫也如此。现世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佛的戒律不可更改。包括末法时代后五百年,人不持戒也照样不可得度、不可往生。因此,永远不可犯戒,戒律也永远不会因时因地而改变。佛不度无缘之人;法不度破戒之人。破戒之人只有在大善知识的引领下忏悔,才可得度。否则,人的忏悔只是言语上的说辞,不知如法忏悔。

第三,以戒为师就是以佛为师。佛在自己的法性身之内,在报身主持的三界内,不舍众生故才制定戒律。这个戒律是十方诸佛接引众生共同遵守的宇宙公约,十方诸佛都遵守,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都按这个标准接引众生,没有不按照这个标准的。修行人破了戒,天地不容,龙神共愤;有人想“我破了戒,佛菩萨不知道吧。”别说诸佛诸菩萨知道,就连有的修行人都看一眼就知道。破戒的人眉宇之间有一股邪气,不把它说破,就是给留余地。在佛菩萨那里给人留一个忏悔的机会,若自己不知忏悔,再往前行非常危险。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贤劫千佛出世都不度,流转六道。善知识不能替代戒律,善知识只能讲佛法,让修行人坚固信心,去守戒、持戒、依戒修行。释迦牟尼佛化身在这个娑婆世界常住,谁守持佛的戒律、依法修行,佛就度谁。否则,在这个世界,修行而不守戒的人等于没修。末法时代,魔王在干什么,他与善知识相反,干两件事;一是破法;二是破戒。哪个法度人,魔王就想方设法破坏哪个法,让该法不能度人,特别是佛密传之法。能不能破坏呢,不能;只是让人心起疑惑,真正修持这个法门的人仍在秘密传承,真涵内要盗不走,也破坏不了。就像单线联系的电话一样,一旦谁利用这个法从事其它破坏活动,这个线一下子就断。如罗睺罗修持的密法,谁也破坏不了。魔王想知道,绞尽脑汁套口诀内要,用语言激怒,诽谤“修的是外道。” 若受不了,辩别几句,一下子就中计,魔王就以此达到破坏佛法的目的。因此,法师传法前要观察人的根基,根基尚浅,定力不够者,对不起,不能传法。破法的方法就是说相似法,利用魔子魔民和魔境给修行人设置障碍,目的就是毁法,逼迫修行人退道,打击修行人的信心。破戒,就是修行人自毁菩提。表现为魔子魔民破僧威仪,进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有的出家人出家几年还俗结婚了,这就是魔子魔民入我伽蓝,典型的以破坏戒律来破坏佛法。所以,在家人没修行之前,还容易点;修行之后,有的魔子魔民以美女身、美男身勾引,守持不住,就是魔子魔民的俘虏,不用多说其他。破戒之人,没人度,谁也不救。而且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堕阿鼻地狱。不是说的重,戒律和诸法实相就是如此,谁也改变不了这个法则。讲上述几点,是为了帮助诸位更好的理解此经。在经教讲解上,重弘法义,不专一宗,方便随宜。下面讲经。

优婆塞戒经卷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陀林中阿那分坻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優婆塞,五百乞兒。

如是我闻,此经是佛说真实。时间是一时,地点是祇陀林中阿那邠抵精舍,听众有比丘僧一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僧五百人,一千名善男子,五百名善女人,还有五百乞儿。请法的是长者子,就是地方有威望的一人之子,非常有影响,佛称之为善生。

爾時會中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師常演說法,教眾生言:若能晨朝敬禮六方,則得增長命之與財。何以故?東方之土屬於帝釋,有供養者,釋提桓因則為護助;南方之土屬閻羅王,有供養者,彼閻羅王則為護助;西方之土屬婆婁那天,有供養者,彼婆婁那則為護助;北方之土屬拘毗羅天,有供養者,彼拘毗羅則為護助;下方之土屬於火天,有供養者,火則為護;上方之土屬於風天,有供養者,風則為護。世尊,佛法之中頗有如是六方不耶。"

善生向佛请法,外道讲供养六方,东西南北上下,各方均有护佑;佛法中有没有六方之说呢?

佛法不离世俗的形式,即形式相同,内涵不同。如世俗人结婚要摆宴席,但一样摆,信佛的人摆宴席,要素食或念死。即用诵经、念佛号的功德提前回向给被吃、被杀的众生,让它们得到超度。不信佛的人杀生,就要业报循环。佛教随顺世俗这些形式,形式相同而内容不一样。

"善男子,我佛法之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因緣故。彼東方者屬眾生心,若有眾生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為增長壽命與財;南方即是屍波羅蜜,何以故?屍波羅蜜名之為右,若人供養,亦得增長壽命與財。西方即是羼提波羅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為後,一切惡法棄於後故,若有供養,則得增長壽命與財。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羅蜜,何以故?北方名號勝諸惡法,若人供養,則得增長壽命與財;下方即是禪波羅蜜。何以故?能正觀察三惡道故,若人供養,亦得增長命之與財。上方即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無上,無生故,若有供養,則得增長命之與財。善男子,是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六師所說。

佛说,佛法中也有六方。六方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供养六方,也增长寿命、增长财富。佛法中的增长财命和外道不一样。外道供养六方的增长财命是有为的,即生财命;佛法中的增长财命是无为的,今生和未来生。首先是寿命,一位阿惟越致菩萨寿命无可称量,佛的寿命更是不可称量。其次是财富,极乐世界的人就是思衣得衣,思食来食,妙不可言。这个财富即功德,是无穷无尽的,与世间的有为财富完全是两码事,没有可比性。

如是六方誰能供養?善男子,唯有菩薩乃能供養。"
"世尊,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得菩提故,名為菩薩;菩提性故,名為菩薩。"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為菩薩者,若未供養彼六方時,雲何得名為菩薩耶?若以性故,名菩薩者,誰有此性?有此性者,則能供養;若無性者,則不能供養。是故如來不應說言:彼六方者,屬眾生心。"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薩。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薩,亦非性故,名菩薩也。"善男子,一切眾生無菩提性,如諸眾生無人天性、師子虎狼狗犬等性。現在世中,和合眾善業因緣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業因緣故,得師子等畜生之身。菩薩亦爾,和合眾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故名菩薩。若有說言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則不應修善業因緣供養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則無初心及退轉心。以無量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名菩薩性。

善生向佛请法说,什么是菩提呢?

佛说,得菩提者名为菩萨。菩萨是菩提性,具足这个功德。刚才讲的财就是菩萨具足,财就是菩萨功德,寿就是极乐。怎么理解“修六度万行就是菩萨”?笫一,得菩提者应为佛,菩萨一定能够成佛,在没成佛之前称为菩萨,也称佛子。第二,具足菩萨的功德,为菩提性,才称菩萨。不是“众生皆有佛性”就是佛,而是善恶业因合和,感召不同果报。菩萨是无量众善因缘合和,证道后发菩提心,才具足菩提性,成为菩萨。

"善男子,有諸眾生,受行外道,不樂外典顛倒說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住寂靜處,內善因緣,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觀生死過,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惡聞惡,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深知自身貪欲、嗔恚、愚疑、慳嫉,為呵責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諸外道,五通神仙,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欲知世間有邊、無邊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聞如來不思議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生憐湣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愛眾生故,發菩提心。

众生在什么情况下才发菩提心呢,有修外道的,见外道不究竟;有众生身住寂静,内善因缘成熟了;有的众生见恶、闻恶,然后觉醒的,感觉到作恶、行恶没有意义;有的知自身无常;有的是贪嗔痴被佛呵斥;有的见外道有五通;有的众生想知道宇宙奥秘;有的众生怜悯众生;有的众生爱众生;这些都引发众生发菩提心。外道有发菩提心的,在家人有发菩提心的,出家人有发菩提心的。由于环境不一样,具体情况也不一样。但基础是一个,即无量劫来修的善因,都是往昔所修,因缘所致。因缘不同,愿力相同。证果后感佛恩、报佛恩,舍离福报而替佛分忧,承传佛法度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種,謂下、中、上。若言眾生定有性者,雲何說言有三種耶?眾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眾生勤修無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為下。若善修進,則名不退;若不修進,名之為退。一切時中,常為一切無邊眾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轉;若不如是,是名退轉。如是菩薩則有退心及恐怖心。若一切時中,為一切眾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轉,是故我記是人,決定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三種菩提,無有定性。若有定性,已發聲聞、緣覺心者,則不能發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眾僧,無有定性,是三種性,亦複如是。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諸外道等,無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善男子,或有人說菩薩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緣發故,得為金用,菩薩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說。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樹,眼有火石,是故梵志無因無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樹,當知即是梵志因果。是義不然,何以故?因細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則被燒,眼若被燒,雲何能見?眼中有石,石則遮眼,眼若有遮,複雲何見?善男子,如梵志說,有即是有,無即永無;無則不生,有不應滅。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說性,性不說金。善男子,因緣故,則有合和,緣和合故,本無後有。如梵志言,無即永無,是義雲何?金合水銀,金則滅壞。若言有不應滅,是義雲何?若說眾生有菩薩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緣故,而有金用,菩薩之性,亦複如是。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也。善男子,譬如眾生,先無菩提,後乃方有,性亦如是,先無後有,是不可說言定有。


菩提之心有下中上三种;下者,勤修无量善法。时间上有间断;善法为最低标准,间断的原因是不修或破戒;停止不修的,以前修得不散失,等因缘合和时还会得度;破戒之人不遇大善知识,不深加忏悔,不立即改掉,贤劫都不得度;有缘得度时还从往昔修的这个起点开始,没有超越。中者,菩提心有退心和恐怖心;恐怖心是度众生的人当魔王来扰害,带来疾病或麻烦及损害周围人时所生;退心是我舍身命财救度他,他还不好好修行,不知道珍惜己身与佛法时所生。上者,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精修善法,修六度万行没有恐怖,没有退转。三者之间,下可转中,中可转上,上可转中,中可转下。问题在于自己退不退,恐怖不恐怖。没发菩提心的人,刚修两天,或修那么一段儿,就发愿度人,那是“决心书”。出一点麻烦,立刻就转弯。自己不修行或不具足功德,自己一想或别人一说是菩萨就认为自己是菩萨,那是邪道。自以为受了清净戒或者别人说我是菩萨,我就是菩萨,这样的人著相生心而行邪道。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薩。欲知一切法真實故,大莊嚴故,心堅固故,多度眾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薩修行大乘。

菩萨如何修行大乘,就是行六度修大智慧;就是欲知宇宙人生真相,庄严佛净土,不惜身命,内财外财均可舍弃。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退轉,二者不退。以修三十二相業者,名不退轉;若未能修,是名為退。複有兩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薩奉持八重,具足清靜,是名不退;在家菩薩奉持六重,具足清靜,亦名不退。


菩萨有两种;一是退转;二是不退转。退转的不退道,一般情况下,品位前的新发意菩萨有退转心无退道心。昨天一位出家人说以前一些事发生了,我退转了但我不退道。她始终说这样一句话,我说你哪来的道啊,只能说你出家的心不退。有道的人是你这样的吗?是一果罗汉还是二果罗汉啊?品位以上的菩萨为不退道菩萨,直至成佛。在世间发菩提心的人中,菩萨还有两种,一是出家,持十重戒,具足清净戒,这是名不退的出家菩萨;二是在家菩萨,在家菩萨持六重戒,具足清净戒,这是名不退的在家菩萨。

"善男子,外道斷欲,所得福得,勝於欲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須陀洹人勝於一切外道異見;斯陀含人,勝於一切須陀洹果。阿那含人,勝於一切斯陀含果;阿羅漢人,勝於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勝於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在家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出家人发菩提心不难,在家人发菩提心难,名为不可思议。在家人多恶因缘缠绕。所以,在家人发菩提心的时候,从四王天到阿迦呢咤天普天欢喜,这个人修菩萨道,不久要成佛了。阿迦呢咤天是三界二十八层的色究竟天。

【发菩提心品第二】

 善生言:"世尊,眾生雲何發菩提心?"
  "善男子,為二事故,發菩提心。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財物。複有二事:一者為不斷絕菩薩種姓,二者為斷眾生罪苦煩惱。"
  "複有二事:一者自觀無量世中,受大苦惱,不得利益,二者雖有無量恒河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我當自度。"
  "複有二事:一者作諸善業,二者作已不失。"
  "複有二事:一者為勝一切人天果報,二者為勝一切二乘果報。"
  "複有二事:一者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惱,二者為得無量大利益事。"
  "複有二事:一者過去、未來恒沙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觀菩提是可得法、是故發心。"
  "複有二事:一者觀六住人,雖有轉心,猶勝一切聲聞緣覺,二者勤心求索無上果故。"
  "複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二者欲令眾生解脫,勝外道等所得果報。"
  "複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眾生,二者舍離一切煩惱。"
  "複有二事:一者為斷眾生現在苦惱,二者為遮眾生未來苦惱。"
  "複有二事:一者為斷智慧障礙,二者為斷眾生身障。"

善生向佛请法说,众生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

佛说,共有二十四种原因。一是增长寿命,这里的增长寿命不是年龄增长而是指与宇宙同寿。我们的骨头渣子留在这个世界,也不能和宇宙同寿。因为星球毁灭的时候,骨头早就跟着消失了,无论如何留不下。只有佛具这种能量与智慧,与宇宙同寿。二是增长财物,这里不是世间财物,而是享用不尽的法藏和宝藏,即功德。三是续佛慧命,承传佛法,绍隆佛种。四是度脱众生发菩提心,为不舍众生故。五是自观无量劫来不发菩提心,永远也得不到真正解脱。六是诸佛不能度脱我身,是我身自度。自己的业自己了,自己不努力修道,想让佛度脱、让佛替担业障是不可能的;不求自度就是贪,为佛菩萨呵斥。七是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又不为善而善。八是不为自己得好名声或利益而修善,为众生脱离苦海而修善,功德不会失掉,反在积聚;否则只在积聚福田,得善报,终将失掉;我们做善事是为激励众生,为坚固其道心而去做;同样做善事发心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九是超越人天果报。十是超越声闻缘觉报。十一是为证菩提,以苦为乐,就是修苦乐法,以烦恼为良师益友。十二是如佛一样,国土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化度无量众生。菩萨度众生,一为己度,即报众生恩;二为佛度,即报佛恩。十三是我和过去佛、未来佛因地发心修行是一样的。十四是文字般若不是般若,实相般若才是般若。实相般若是自修、自证,佛法是可修、可证,谁修谁证,谁证谁得,谁得谁悟;谁想读文字证果,永远都不可能。十五是观察住六度万行的菩萨,虽然有退转心,仍然是声闻、缘觉所不能比;新发意菩萨,声闻、缘觉也不能比;品位菩萨超越四果罗汉与辟支佛。十六是勇猛精进,修行最上道;就是在修行过程中,不要满足现状,要自己默默做到最好,不是说到最好。十七是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一切苦果我皆代受;让杀我、辱我、慢我、轻我、欺我、诈我的人,都去往生佛净土,业报由我来担;一般人发菩提心难,就难到这里。十八是承担众生之苦,让众生修善得福超越外道的人天福报。十九是直至成佛也不舍离众生,还有三转法华。二十是虽身无常,处在烦恼之中,却不被其染著,求得解脱。二十一是身体所行,口中所言,皆令众生欢喜,入佛知见,永断苦恼。二十二是我愿为众生受苦恼,心甘情愿。二十三是做警世明灯,断众生智慧不足所产生的障碍,也称“见、思”二惑;如知见障,拿着一句话钻牛角尖,不知道佛法圆融无碍;佛经可没说拿着哪句话就能得解脱。二十四是引领众生依法修行,断众生无常因和无常苦,还有业习带来的烦恼障碍;如身障、业障等。

 "善男子:發菩提心有五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嗔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湣心,五者勤修精進。"
  "複有五事: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驕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妒心,五者觀諸眾生,如一子想。"

佛说,发菩提心还要具足十个条件;一是亲近善友,不亲近杀盗淫妄等人。二是断嗔恨心,自处逆境或见亲人处逆境而不生嗔,不生报复心;还有看电视、报纸情爱凶杀、阴谋陷害之事等,也不生爱憎之心。三是随师教诲,教导要听,呵斥更要听;不听呵斥的人,犹如树枝长杈,不把杈修理掉,长不高。四是生怜悯心,见苦、弱、残和年少、年老、被抛弃之人,要种悲田,心生怜悯;再有就是放生,办水陆法会。五是勤修精进,不懈怠,不放逸;现在修行最难做到的就是耐住寂寞,而找刺激、找灵感等;懈怠、放逸,就不是菩萨行人。六是不见他过,不见这个世间之过及他人之过,只管自己的修行,只做好本分的事。七是虽见他人有过而心不悔,不去攻击指责,而是给予宽容感化。八是得善法之后,不生骄慢;特别是得到佛教密法的人,不要以为这个法门比其它法门高;实际法法平等,只不过由善因缘积聚,所感所召,有这个功德。九是见他善业,不生妒心;欢迎他人比我强,比我好。十是关注众生如一子想;对一切众生,蠕动含灵,像对待自己独生子一样,宝中之宝。

 "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有智之人,為三事故,發菩提心:一者見惡世中五濁眾生,二者見於如來有不可思議神通道力,三者聞佛如來八種妙聲。"
  "複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眾生苦,如己受苦,為斷彼苦,如己無異。"
  "善男子,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能禮六方,增長命財,不如外道之所宣說。"

有智慧的人,于修行中发菩提心;世间也有乘愿再来之人,践行菩提心。这样的人,能够把自己往昔如须弥山的业障消掉。发菩提心的修行人,在静坐过程中,或者在言行当中,就像阳光照在雪上一样,业障无声无息被融化掉。而且听经闻法,还能帮助自己消业。乘愿再来的菩萨发菩提心,不需要上述条件,五条就够;一是乘愿不舍五浊恶世众生;具体说来就是不舍自己有缘人。二是知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妙力,都是精进证得而来;怎么证得,践行菩提心。三是常听闻佛法,用八种妙音度化菩萨、缘觉、声闻、天龙、鬼神、修罗。乘愿再来的菩萨讲佛法的时候,一些天王等都临道场受教护持;一种音声有八种妙音,根据不同众生各自不同根性,都能听明白。四是知自己功德尚不圆满,业习要用身苦了掉;身受苦了旧业就是圆满功德的过程。五是了众生苦,就是了自己的苦。正所谓:普度众生为己度,不为佛度为己忙。众生父母我为子,累劫养育恩绵长。环境空间诸众生,相依互存共兴亡。无明业感万千像,一体同悲人不详。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師等不說因果。如來所說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說發菩提心,為是生因?是了因耶?"
  "善男子,我為眾生,或說一因、或說二因,或說三因,或說四因,或說五因,或說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煩惱、業、器。言四因者,所謂四大。言五因者,未來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經》中所說六因。言七因者,如《法華》說。言八因者,現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經》說。言十因者,如為《摩男優婆塞》說。十一因者,如《智印》說。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緣。"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有智之人,欲盡知故,發菩提心,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善男子,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當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也。"

善生向佛请法说,外道六师不讲因果;而佛说因有两种,一是生因,即一切事的起因;二是了因,即果报。佛说因果,初发菩提心的人为了什么因呢,还是为了什么果呢,他是为因发菩提心还是为果发菩提心呢?

佛说,或说一因、二因、三因,乃至十二因。一因者只说因。二因者说因果。三因者说烦恼、业、身体,从环境包括对象,世间一切存在。四因,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说五因者是色受想行识。说六因者色声香味触法。说七因者六根加上第七意识。说八因者,前七因加上第八阿赖耶识。说九因者,性也。十因者,十地也。十一因是十地菩萨证菩提,化度众生。十二因,六根对六尘,十二因缘是也。这个世界,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的因,有智慧的人,想知道吗?只有佛能全部通晓,就发心成佛吧。佛接着说,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既为因又为果,有的先为因后为果;有的先为果后为因。但是无论哪种,都是从慈悲开始。慈悲是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因。慈是平等的善;悲是拔众生的苦;失去慈悲无慧根,一切修行从慈悲修起。

 "世尊,雲何而得修於悲心。"
  "善男子,智者深見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惱大海,為欲拔濟,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未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我當雲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多怨毒,亦作親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迷于正路,無有示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纏縛,不能舍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以色命故,而生驕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惡知識所誑惑,故生親想,如六師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墮生有界,受諸苦惱,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造身口意不善惡業,多受苦果,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渴求五欲,如渴飲咸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造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於無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無定有性,流轉五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受身心苦而更造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愛別離苦而不斷愛,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無明暗,不知熾然智慧燈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煩惱火之所燒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五欲樂,造無量惡,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饑者,食於毒飯,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在惡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惱,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流轉八苦,不知斷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饑渴寒熱,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毀犯禁戒,當受地獄、惡鬼、畜生,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色力、壽命、安隱、辯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生於邊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饑饉世,身體羸瘦,互相劫奪,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刀兵劫,更相殘害,噁心增盛,當受無量苦報之果,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甘露淨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信邪惡友,終不追從善知識教,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施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耕田種作,商賈販賣,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生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生向佛请法说,怎么修行才能得慈悲呢?

佛说,发菩提心的菩萨为拔济一切沉沦苦海的众生而生悲心。又见众生没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处对魔境心生畏惧而生悲心。十力即,一是一切处智力;二是三世业智力;三是诸禅解脱三昧力;四是五根上中下力;五是种种欲乐智力;六是一切种智力;七是一切道智力;八是得宿命智力;九是得天眼智力;十是漏尽智力。四无所畏即;一是一切智无所畏;二是漏尽无所畏;三是诸法障道无所畏;四是说尽苦道无所畏。大悲三念即;一是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二是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三是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又见众生虽多伪善怨毒,不识欺诈而愈作亲近想,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不知善行正路,又没有善知识引导,而生悲心;又见众生深陷五欲泥潭,不知自救而出离不了,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常为贪著财物、妻子等不知无常而不能舍离,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以现在的身体而生骄慢不知诸苦相逼,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为恶知识、邪知邪见迷惑,不知醒悟,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身口意造诸不善之业,多受苦果,害自己而不自知,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虽渴求无欲,而被业习牵引不得解脱,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不知乐因由修行、布施而得,不去皈依受戒,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于无我而生我想;即这个身体是无常的,明明只有暂时的使用权,却生常久想;世间一切无常,几十年后埋入尘土,哪还有这个人啊,就是一把土或一个记录而已,而生悲心;又见众生有生死而不常住,流转于五道有情众生(修罗不单算一道),被六根牵着走,而生悲心;又见众生怕生惧死,但天天造作生死之因,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身心受苦,又去造身心受苦的新业,而生悲心;又见众生爱别离苦,为受因缘而不能断爱,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处于无明暗处,不知寻找智慧佛法明灯,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为烦恼火所燃烧,天天处于烦恼之中,不知修行三昧定水,寂灭常乐,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破禁戒等,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虽知五欲乐为苦,又求五欲乐而不息,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在恶世又遇不施仁政的暴君而遭受苦难,不知行善自省往昔业力而去随暴行恶,而生悲心;又见众生流转于各种各样的苦,不知持戒修行能断除苦因,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为生存忙碌而又有饥渴寒热等,不得自在,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虽皈依三宝而又为名闻利养违犯戒律,当堕地狱、饿鬼、畜生,这样的人又不知悔改,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寿命、自己的安全、自己的言论,自己不能作主,要听命于客观,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身体残疾行动不便,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处于饥荒之中,身体瘦弱,或见众生处于原始生活状态,佛、法、僧三宝之名都听闻不到,更不知修行善法,而生悲心;又见人为生存,互相劫夺、抢杀,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处于战争中,互相残杀,恶心增盛,以恶报恶,越穷越打仗,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佛甘露净法不接受,被愚痴或世间聪明误而不觉,而生悲心;又见众生信邪恶友,拿着无明找烦恼,始终不知追求善知识教,行于善法,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善舍种福田,为富不仁,而生悲心;又见众生耕田作种,工作经商等都在有为当中苦求而不知善求,而生悲心;不管挣多少钱,只是一生享用,也带不走;小孩出生时攥着拳头来,发狠要发财;死时两手一耷拉,都是撒手人寰;人都是哇哇哭着来,咧嘴乐着走,“总算不受苦了”,而又没有真正的离苦,而生悲心;又见众生、父母、兄妹、妻子、儿女、亲友、宗室不相爱念,互相打骂、打斗、争夺,而生悲心;又见众生对于世间一切善法不为,见世间的一切恶法皆为,乃至三界诸天人有定乐,有智之人见这些犹如地狱,而众生愚痴为贪欲而行恶,而生悲心;菩萨见众生苦,才生起慈悲心。
一些外道经论不究竟、不了义、不永恒,只是三界之内的有为。在毗卢遮那佛的法性身之内享受定乐的声闻、缘觉等;如不发菩提心,菩萨行人见之就像见毒蛇猛兽一样可怕。菩萨不舍众生,才慈悲说法,让一切众生都能发起菩提心。

"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時,雖作是觀,觀皆有邊,眾生亦爾;既得道已,觀及眾生,皆悉無邊,是故得名為大悲也。未得道時,悲心轉動,是故名悲;既得道已,無有轉動,故名大悲。未得道時,未能救濟諸眾生故,故名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濟,故名大悲。未得道時,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與慧共行,故名大悲。"
  "善男子,智者修悲,雖未能斷眾生苦惱,已有無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佛说,未证得佛道的菩萨有上述观只能是悲因,因为没有能力去救度。发菩提心可以,但没有能力救度。只有证得佛道的菩萨,如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等,才有能力施以慈悲,救济众生。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人,生病能转好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能消除三灾八难等;称念文殊师利菩萨名号的人,没有智慧能获得智慧等;如果人做事没有恒心,就称念普贤王菩萨名号。若随便找一位法师的名字念不好使,他不是证得佛道的菩萨。有化身成就的菩萨,要以示现身弘法度众生,只能称为悲。只有证得佛道的菩萨与慧共行,不动摇,不转义,对一切众生无差别想,能平等救度,才是大慈大悲。未证得佛道修行慈悲的菩萨,虽不能直接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但已有了弘法利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可以承佛愿力度众生,就是替佛结缘,接引这些众生去佛国土。这些功德都是修行六度万行而证得的,又示现修行六度万行而圆满。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則不能得優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獲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戒、忍、進、定、智慧。若修悲心,難施能施,難忍能忍,難作能作。以是義故,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所做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

佛说,出家人修慈悲不难,在家人修慈悲难;因为在家人多恶因缘缠绕。如不想饮酒打牌等,多有人找。在家人若不修慈悲,等于没有得到优婆塞戒。说受了清净戒,不修慈悲,受戒也等于没得戒,戒在身上没有作用。只有修慈悲心的人,不受戒也具足戒。而出家人容易修五度,缺布施。就是说出家人修布施难,六度万行其它那五度都好修,唯独布施不容易圆满。在家人则能自食其力修布施,供养三宝,救济穷人,行弘法利生的法布施也能做到。这就是在家人修行又比出家人容易的地方。但是布施恰恰是六度万行之首;所以,出家人往往多少世出家而不容易出离,而在家人一旦发菩提心,出离的就快,是珍贵的火中金莲。一切事物都有二重性,在家人有容易做到的一面,如不管是乞讨的、残疾人,还是怨亲债主来求衣求食求力等,愿意做都能做到;出家人却很难。在家人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要以修慈悲为先,以修慈悲为根本,布施是修慈悲的表现。有了布施,再去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具足。于一切时中做到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做能做。这样善行才能坏恶业如须弥山,积善果如须弥山,必证佛道。出家人布施难,修道相对就慢。慢在哪里,因为没有布施的功德,没有种福田、种悲田的能力,向前行就相对困难。所以,有智慧的出家人一定要学会布施。自己有钱布施给身边同修,或是给庙外的残疾人种悲田,不要用于自己买高档袈裟穿等。种悲田功德大,等于值佛住世供养佛。同时,要作法布施;不能讲法的,随喜法师或以身行正法而弘法,让周围人受益也等于法供养。

【解脱品第四】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當之是人得一切法體,諸解脫分。"

佛说,在家有修慈悲心的人应该知道得到法体,才能得到解脱。人人的身体都一样,但不是法体。身体是法中轮回之物体,不是得佛法而依法修行的法体。修行人要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离,身体必须得到佛法,承载佛法,依法持戒,才是得法体。

善生言:"世尊,所言體者,雲何為體。"

善生向佛请法说,体是什么呢?又怎么能得到法呢?

"善男子,謂身口意。是身口意,從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聞,二者思惟。複有三種: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聞。"

佛说,体者,身口意是。我们这个身体的身口意,即是载法之器。人和人表面一样,内心功德不一样,差别是十法界,地狱、畜生、饿鬼、修罗、人、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佛。

法从方便得,即有缘听闻佛法。听闻佛法后,能认真思维,相信佛说的法。具体说有三种方便;一是惠施,以平等心给他人恩惠,即内外财和法供养;二是持戒,身是法器戒是船,掌舵无漏奔彼岸。离戒无师空往来,法体戒行自庄严;三是多闻,即多读诵经典,多听法师讲法。这三种方便从哪里来?佛住世,从佛那里来;佛入涅槃以后从善知识那里来,否则无方便,也谈不上法体。世人多数不知法体,少数人得法体而不珍惜,破佛戒律而失法体。一样的身体,一旦破戒失法体,不受护法护佑,身体在而法离体,就是法的实相离体。破戒之人想修也修不成了,只有生大忏悔心,立刻停止还能有挽救机会,这是补漏。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從三方便,得解脫分,是三方便,有定數不?"

善生向佛请法说,得解脱的人是从惠施、持戒、多闻三方便得,有定数吗?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世中,以無量財,施無量人,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于一時中,以一把麥,施一乞兒,能得如是解脫分法;有人乃於無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獲得解脫分法。有人於無量世、無量佛,所受持讀誦十二部經,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唯讀一四句偈,而能獲得解脫分法。何以故?一切眾生心不同故。"

佛说,法体既是从惠施、持戒、多闻得,又无有定数。有的人虽然于无量劫中以无量财施,但也不能依法解脱;而有的人于一施中,于一把麦子施一乞儿能得法解脱。根本区别在哪里,功德不同。有人于无量佛所严格守持戒律亦不能得法解脱;有人一日一夜受戒,受持八戒就能得法解脱。有一位法师皈依三天,第一天没静坐,第二天静坐了一日一夜,第三天阎王就通知“你的生死已了。”这不就是解脱了吗。一日一夜就得解脱,现世的人就有这样的,仍然在世,佛没说空话啊。什么原因啊?功德不一样,发心不一样,愿力不一样。有的人于无量佛所受持读诵三藏十二部经典,亦不能得法解脱;有的人只读一四句偈,能得法解脱。六祖慧能大师,不就听了一遍《金刚经》就得法解脱吗?世界上就有具这种善根的人,不是没有,而且不仅一位,还有多少没露世的,不被人知道而已。就是因为功德不一样,愿力不一样。一切众生心不同,而心不同,功德、因缘就不同。在《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中,佛说祖祖联芳,一佛授手,千佛授手;一菩萨护佑,十方诸菩萨护佑。没有这个功德,就没有祖祖联芳因缘。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盤安樂,如是之人雖複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若能厭患生死過咎,深見涅盤功德安樂,如是之人,雖複少施、少戒、少聞,即能獲得解脫分法。"

佛说,如果修行人不能一心观察到生死无常带来的痛苦,观察不到证果圣人的涅槃安乐与法喜。这样的人无论去行惠施、持戒、多闻,也不能得法解脱。能观察到这些的是什么人,是得禅定之人。为什么去静坐?静坐才能入定境,有定境的人必然观到自己过去生的苦,观到证果圣人的安乐,即身肉体也得到法喜。这样的人,虽然少施、少戒、少闻,也能得法解脱。有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平凡,却是证果的圣人。有人自认长的比他强,口才比他好,文化程度比他高,受了具足戒比他高贵,怎么修的不如他呢!比了一大堆没用的,就是不比心功德。观察不到,前者那位看似平凡,多少世出家修行,与佛有善因缘。表面上一比起了疑惑心而不得解脱,又会经受多少苦难,才能回头醒悟。今生知道回头还不算晚,今生都不知道更是可怜悯者。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時中,佛出世時,緣覺出時,若無是二,阿迦尼吒天說解脫時,是人聞已,得解脫分。善男子,我于往昔初發心時,都不見佛及辟支佛,聞淨居天說解脫法,我時聞已,即便發心。"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亦非無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身口故。是法體者,是身口意。郁單越人,亦所不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是解脫分,三人能得:所謂聲聞、緣覺、菩薩。眾生若遇善知識者,轉聲聞解脫,得緣覺解脫;轉緣覺解脫,得菩薩解脫。菩薩所得解脫分法,不可退轉,不可失壞。"

佛说,有这样得解脱的人可以从“三时”中得法;一是值佛住世和佛法住世时;二是缘觉出世,辟支佛出世时,修观十二因缘法;三是听到色究竟天天王讲法时,也能得法解脱。佛到这个世界上来,无师自证。怎么自证的?在净居天听到自己的报身佛在说法,听法以后,即身成佛。这样的法,欲界天得不到,因为欲界天放逸;色界天得不到,因为色界天无惠施,不持戒,不多闻;无色界天得不到,因为无色界天的天人无身口,没有身体,不用口说话,只有一个意识在定境中存在,他们有意定。法体是身口意三具足,一个不能缺,缺一不能得法体。所以,只有在色究竟天上得。北俱卢洲科技发达,人长寿,非常幸福;虽有身口意却不可能去惠施、持戒、多闻,不能得法解脱。现世只有三种人能得法解脱,一是声闻;二是缘觉;三是菩萨。只有遇善知识转声闻、缘觉为新发意菩萨,行菩萨道,才能得法解脱不退转,而且永远不会失去也不会被魔破坏掉。不退转的人自心生起正知正见,自心的魔蕴被破掉;心内无魔,外界的魔就魔不了;即所谓:魔蕴已破,魔军自败。

 善生言:"世尊,說法之人,複以何義,能善分別如是等人有解脫分?如是等人無解脫分?"

善生向佛请法说,善知识怎么才能分辨出一个人是能得法解脱还是不能得法解脱呢?

"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謂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聽法,聽已受持,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

佛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一是能够至心听法,专一其心思维经义;二是能够行作,不说世俗世论;三是对佛法不起疑惑心,一起疑惑,本来可度之人变成不可度;四是听到三恶道苦的时候,心生恐怖,毛骨悚然;修菩萨道的人听到这,见哪个人一破戒心都直哆嗦,见谁拿块肉都不忍瞧,不是恐惧而是悲;五是坚持斋戒,小心自己的过失;不管多细小的过失都不去犯;这样才是身体力行地去尊师重教,才是修行人,才能得法解脱;六是知报佛恩,怎么行作才是报佛恩啊?尊师重教必须要从身体力行开始,去静坐念佛,适量做一些粗活,对于正反两方面帮助的人,要知感恩,要知报答;七是心内求法,不要拿别的法师讲过的什么理论当标尺,用这把标尺衡量这个,衡量那个,那位法师解脱了,学会他的理论也能解脱吗。这样的人多愚啊!能如此行作的人,能得法解脱。

"善男子,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無量劫,若不能得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地獄人。若複有人,阿鼻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能得如是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涅盤人。善男子,是故我于郁頭藍弗生哀湣心,于提婆達多不生憐念心。"

佛说,外道人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无量劫,不能得法解脱,早晚是地狱人。不管是外道、大罗仙,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不发菩提心的人都是地狱人。若没有得法解脱,不管今天是国王、宰官还是平民百姓,在佛的眼里都是地狱人,还要受无量劫的苦恼。只有得法解脱的修行人,才称作涅槃人。世间只有这两种人,一是地狱人;二是涅槃人。佛住世时,乞婆供养佛的一盏灯风吹不灭。为什么这样,因为佛对这位乞婆的真心供养心生怜悯,佛即度之,佛力加持,什么风也吹不灭她真心供养这盏灯。而佛对当时的王子提婆达多不生怜悯心,当堕地狱。他虽是王子,没发菩提心,行恶事破坏佛教,当生即堕地狱。佛发怜悯心的对象不分高低贵贱,对低下的人可能发起,对尊贵的人可能不发起。根据人的因缘,是不是出于真心。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萬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脫分法。雖爾,猶勝緣覺根利。"
  "善男子,是法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佛也。善男子,有人勤求優婆塞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獲得解脫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佛说,舍利弗等小乘人发菩提心以后又退菩提行,没有依法解脱。但是,根基还是优胜于声闻缘觉。舍利弗发菩提心以后,退失菩提行不得解脱。但是,由于发了菩提心;功德还是高于声闻缘觉,佛出世随佛多闻,还有机会,菩提种子留下了。法分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菩萨是唯一佛乘,三乘的法不同,体不同,行不同,果不同。有出家人、在家人于无量世中,各求戒,有的是沙弥戒,有的是比丘戒,有的是菩萨戒;还有优婆塞、优婆夷戒,并如闻而行,却不能得戒。为什么呢?因为在没得法解脱前,只能说受戒或守戒。没解脱前,人还是人,只能是守戒修行人而已。人得到解脱,才为涅槃人。没发起菩提心,声闻、缘觉仍然不能逃离地狱,八万四千劫以后还要堕落。

"善男子,若諸菩薩得解脫分法,終不造業求生欲界、色、無色界,常願生於益眾生處。若自定知,有生天業,即回此業,求生人中。業者,所謂施、戒、修、定。"

只有诸菩萨得法解脱,终不造业,不求生到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去享天福;而是示现常生众生之处。发菩提心的人,如果在定中知道,有生天享福报的,立即向佛发愿,自我去掉天业。可不生天,还要继续修行,还要生为人,见天福如毒蛇猛兽。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修戒、修定、修慧,善业结集,才能得法解脱。

"善男子,若聲聞人得解脫分,不過三身,得具解脫;辟支佛人,亦複如是。菩薩摩訶薩得解脫分,雖複經由無量身中,常不退轉,不退轉心,出勝一切聲聞、緣覺。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脫分法,雖複少施,得無量果;少戒、少聞,亦複如是。是人假使處三惡道,終不同彼三惡受苦。若諸菩薩獲得如是解脫分法,名調柔地。何故名為調柔地耶?一切煩惱漸微弱故,是名逆流。"

佛说,一果罗汉不过三身得解脱,即七返生死中,有三生人间身,四生天人身,得四果罗汉。所得解脱为暂时解脱,缘觉之人也是这样。唯有菩萨得法解脱,解脱之后还要经过无量身,仍行不退、心不退,胜过声闻缘觉。菩萨在佛国土少施、少戒、少闻,即得无量果。为度众生故,示现入三恶道,不受三恶道苦。菩萨证入调柔地,无明渐微渐弱,心逆烦恼流;即菩萨入世逆世行,逆世离世非厌世;识破无常因缘情,自度度人大英雄。

"善男子,有四種人:一者順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順不逆,四者到於彼岸。善男子,如是法者,于聲聞人,名柔軟地;于諸菩薩,亦名柔軟,複名喜地。聞不退故,名為喜地。以何義故,名菩薩故?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

这个世间有四种人;一是凡夫人,顺生死流;二是声闻人,逆生死流;三是缘觉人,不逆不顺;四是菩萨人,到达彼岸。什么是菩萨呢?常觉悟众生心,不以外道教人,不受外道典籍,不受三恶道、修罗、人天、声闻、缘觉五道法所约束。身在三界,身在浊世,心无障碍,法中无我,这就是菩萨。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湣眾生。善男子,增長如是菩提種子,複有五事:一者於己身中,不生輕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厭悔;三者勤行精進,不休不息;四者救濟眾生,無量苦惱;五者常贊三寶,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時,常當修集如是五事。"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有四件事永不忘失;一是不贪财物;二是不惜身命;三是修行忍辱;四是怜悯众生。这是修行的种子,也可称为佛的种子。为了让菩提种增长,还要做好五件事;一是自信一定成佛;二是身受苦而心不后悔;三是精进不退;四是救度众生出离苦海;五是赞叹三宝微妙功德。

 "增長熾然菩提種子,複有六事: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六種事,因一事增,謂不放逸。菩薩放逸,不能增長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則能增長。"
  "善男子,菩薩求于菩提之時,複有四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心堅難壞,三者能行難行,四者憐湣眾生。複有四事:一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二者常樂稱讚他人功德,三者常樂修集六念處法,四者勤說生死所有過咎。善男子,若有說言,離是八法,得菩提者,無有是處。"

同时,时刻不放松自己所修的六度万行。在世间常以八法行事;一法,亲近善友;二法,心坚难坏;三法,难行能行;四法,怜悯众生;五法,见他得利,心生欢喜;六法,赞叹他人功德;七法,自修六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声闻缘觉不究竟;八法,常说生死无常。无常有七种;是名无常;形无常;性无常;事无常;因无常;造作无常;色无常。

"善男子,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即得名為無上福田,如是菩薩出勝一切世間之事,及諸眾生。"

佛说,发菩提心的菩萨是世间无上福田,要与之结善缘。能结上善缘,三生有幸,难值难遇。若知道谁是,攀缘是为贪著。菩提心不是用嘴发的,与人结善缘,受其教化,那就是三生有幸,无量功德。自己有业不自行了业,让菩萨替承担,反而不能得度,有缘者会断缘。见到谁是善知识,就去攀缘、纠缠,是为贪著,而且会破坏菩萨度人的环境;这种人不得度,为戒律所不允许。

"善男子,雖有人言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然此佛道甚為難得。何以故?世界無邊,眾生亦爾;眾生無邊,佛亦如是。假使佛道當易得者,一佛世尊則應化度一切眾生。若爾者,世界眾生則為有邊。善男子,佛出世時,能度九萬九那由他人;聲聞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諸眾生,猶不可盡,故名無邊。是故我于聲聞經說無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諸眾生輕佛道故。諸佛聖道,非世所攝,是故如來,說無虛妄。如來世尊無有妒心,以難得故,說無十方諸佛世尊。善男子,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薩道,若人難言,若有現在無量諸佛,何故經中但說過去、未來二世有無量佛,不說現在無量佛耶?善男子,我一國說,過去、未來有恆沙佛,現在世中,唯一佛耳!"
 "善男子,真實義者,能得佛道,無量眾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轉,時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羅華及魚子等。"
 
佛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一成佛之道甚为难得。因无量无边众生,佛法愿缘度人;但还是众生自度,自己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的功德不是众生的功德。借他人的自行车骑,早晚得还人家,不是自己的。佛在声闻中说,无十方佛,现世中唯一佛。为什么这样说呢?怕众生轻慢成佛之道,也怕小乘人退道。即使这个世界无量无边众生能得佛道,能修佛道,而众生多有退转,有一人能真正成佛道,实在罕见。佛住世时也说,修四果罗汉即成佛道,即可解脱。这就是怕小乘人退转才如此说,小乘法和大乘法既有相同处,又有区别。一个人能发菩提心成佛道,实在难得。这个世界发菩提心的人太难值难遇,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是不為難,在家得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出家菩萨得法解脱容易,在家菩萨得法解脱难,行解脱之法更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种菩提品第五】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何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複何以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

善生向佛请法说,菩提有三种,即声闻、缘觉和菩萨。为什么声闻缘觉不能称为佛?如觉法性为佛,那声闻缘觉是什么因缘,称为苦集灭道呢?

声闻缘觉也具足一切智,但是这个智有区别。小乘人修的一切智是四谛,即苦集灭道;缘觉的一切智是十二因缘,即独觉;共为世间智。菩萨的一切智是六度万行,即彼岸;为出世间智,功德不一样。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從思惟已,少分覺故,名辟支佛;如來無師,不依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是故名佛。"

佛说,菩提有三种;一是从闻而得;二是从思而得;三是从修而得。声闻人从闻而得菩提,即听到菩提不能成佛,没发菩提心,只修到四果罗汉。佛是修证得的,不是听闻得。辟支佛人从思维得菩提,即觉菩提少分,不能成佛。辟支佛人从思维悟到十二因缘,没有去行六度万行。如来无师,不以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直至证得菩提。“如来无师”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无师自证,在菩提树下静坐的时候,悟得与法性通、报身通,才祖祖联芳化身成就。所以,佛可无师自证。我们必须依师而行,而且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只有成佛的时候才会无师自证。

 "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為佛。法性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之人,總相知故,不名為佛;辟支佛,同知總相,不從聞故,名辟支佛,不名為佛;如來世尊,總相別相,一切覺了,不依聞思,無師獨悟,從修而得,故名為佛。善男子,如來世尊,緣智具足。聲聞、緣覺雖知四諦,緣智不具,以是義故,不得名佛。如來世尊,緣智具足,故得名佛。"

佛说,法性有两种;一是总相;二是别相。总相是报身因缘与四谛,以报身成就为究竟。只知娑婆世界一总相,这就是声闻缘觉乘。别相是十方诸佛国土,各国土有所差别,不仅报身成就,而且要法性身和化身都成就;最后功德圆满,才有自己的佛国土。总相,别相无有差别,为一合相,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否则,光知总相成就于娑婆世界,不知别相成就是法身成就、化身成就于十方世界。声闻、缘觉知总相成就,不知别相成就,智慧不足。佛既知总相,又知别相,智慧具足。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獸俱度,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如彼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

佛说,如恒河水,有兔、马、象三种兽都想过河,兔子浮水而过,站不到底;马是半站底儿过河,想站底不实;而象过河,脚能站底。兔子和马比喻声闻缘觉,只能断烦恼,无世间诸漏;但自身习气之根不断,最大的习气是自我完善,独修其身;即自修自利、不能利他的习惯力还在。佛能拔除一切烦恼习气之根,广度众生,积无量功德;所以,象比喻菩萨,既能过河;又能站底。

"善男子,疑有二種:一煩惱疑;二無記疑。二乘之人斷煩惱疑,不斷無記;如來悉斷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佛说,人的疑惑有两种;一是烦恼疑;二是无记疑。烦恼疑是思维产生的疑惑,小乘人可以通过修定、空,将烦恼疑惑去掉;无记疑是烦恼疑的根,不通过思维反应出来,八万四千大劫定力消失后,因缘再会时,还会产生烦恼疑。如同说冬天大葱根枯叶黄心不死一样。无记疑要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破除,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要拔这个无明之根。

 "善男子。聲聞之人,厭于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為佛。"

佛说,声闻人厌于多闻,因为得少为足的习气在。如《妙法莲华经》中,五千比丘离席,不发菩提心。现在厌于多闻的人也有,出家、在家都有。一听说有人讲法,就说“我现在都不渴了,还让我喝水。”典型的“贡高我慢”。能得度吗?能得解脱吗?不用问,肯定不得解脱;没有谦下心。儒家都知道谦下,“三人同行,必有吾师”;如儿子要给父母叩头,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报恩,同时也表示自己谦下和顺而成就孝道。声闻缘觉之人压抑思维,就像石头压草,观到十二因缘就为极限,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愿发菩提心,不知报佛恩而成就佛道。石头压草,草仍然生出来而烦恼不断。闻众生苦,而思维上无法救度;只有菩萨闻众生苦而不厌,能够救度。

 "善男子,譬如淨物,置之淨器,表裏俱淨。聲聞緣覺,智雖清靜,而器不淨;如來不爾,智器俱淨,是故名佛。"
 
佛说,声闻缘觉智慧清净,但功德不具足,感召到天身不究竟,如同清水放在三界浊瓶里。自己清净了,放的容器不清净,把清净水又染污了。所以,四果罗汉和辟支佛八万四千大劫被染污掉。佛功德圆满,国土清净,如智器俱清净。

"善男子,淨有二種:一者智淨;二者行淨。聲聞緣覺雖有淨智,行不清靜;如來世尊智行俱淨,是故名佛。"

净有两种,一是智净,智慧清净,无杂染;二是行净,行做清净,不犯戒。声闻缘觉只有净智而无净行,行有障碍。如人初发菩提心,魔就让吃点苦头,而要救度的人又愚痴,还打你、骂你、辱你、欺你、恨你、怨你,发菩提心的人就会转道,不能进行。而佛智行具足,无有障碍,以苦为乐,以苦为良师益友。所以,能够把烦恼转掉。遇着障碍就转的人,小乘根基。说自己是菩萨,是大乘如何如何,那都是吹嘘,自吹自擂。

"善男子,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如來世尊其行無邊,是故名佛。"

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其心量有边,即自了汉;其身有边,有神通但不能到达其它佛国土;度人有边,报身尽而度众生数尽。佛心量无边,十方国土任由往来;度众生无边;功德无边,过去现在未来圆通;时空无边,无处不现身;法无边,一毛端可现十方刹等。

"善男子,如來世尊能於一念破壞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脫障,是故名佛。如來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佛能用一念破坏掉智障和解脱障,佛无烦恼。所以,没有烦恼障和身障、智障。通俗一点说,小乘人有想不开的地方,想不明白的地方,有知见障和法障。佛的智慧已经到达彼岸无极限的程度,佛的一念可比喻一盏灯,立刻可破满屋的黑暗。解脱障可以说是法障,即障碍解脱的宇宙法则。因法则、果法则、因果律法则。佛具足智因、智果,可化无量亿因,可化无量亿果。所以,圆融无碍。而声闻缘觉做不到。

 "善男子,如來出言,無二無謬,亦無虛妄,智慧無礙,樂說亦爾。具足因智、時智、相智,無有覆藏,不須守護,無能說過。悉知一切眾生煩惱,起結因緣、滅結因緣,世間八法所不能汙,有大憐湣,救拔苦惱,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滿足。"

佛说,佛所说法,无有二语,没有谬误,真实不虚。因为,佛具足因智,即自智因。十方诸佛智因具足,观察众生因具足。佛具足时智,即在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里,十方诸佛度众生因缘都不受限制。佛具足相智,即化身无量亿观察众生相通达无碍,佛智对众生起心动念都知道。所以,说法不存在藏藏掖掖、遮遮盖盖的事。说法时不需他人守着、护着,一切无所畏、无所求。佛教化一切众生如何依法解因缘,依法修道,善行灭掉无量劫所结业习,脱离世间法则束缚和诸苦。佛对一切众生有大怜悯心,有这样的智慧和愿力,只要众生发心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

 "雲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見。其城縱廣滿十萬里,宮室百萬,諸天一千六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有六。夏三月時,釋提桓因,欲往波利質多林中歡娛受樂,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羅缽那,具足七頭。帝釋發念,象知即來。善見城中,所有諸天,處其頭上,旋行而往。其林距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勝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萬八千,其力唯敵佛一節力。是故身力,出勝一切眾生之力。世界無邊,眾生亦爾,如來心力,亦複無邊。是故如來,獨得名佛,非二乘人名為佛也。"
 "以是義故,名無上師,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師子、龍王調禦示導;名大船師;名大醫師;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淨蓮華,無師獨覺,為諸眾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門、大婆羅門,寂靜持戒,勤行精進,到於彼岸,獲得解脫。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有菩提,都無是事,是故名佛。"
  
佛的身力能超越一切众生的身之力、心之力、不可比拟力。佛的心力是智慧力超越一切声闻缘觉,无量无边。佛的菩提和声闻缘觉的菩提有差别,声闻缘觉都是有限菩提,不究竟菩提,对众生无有彼岸菩提。而佛的菩提,是彼岸菩提无极限。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分別如是三種菩提,是不為難,在家分別,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出家菩萨理解三种菩提不难,在家菩萨理解三种菩提难,在家菩萨有多恶因缘缠绕,很难证悟到这些境界。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身力,何時成就?"

善生向佛请法说,菩萨身力是什么时间成就的呢?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業時。"
"善男子,菩薩修集如是業時,得名菩薩,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複得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
  "善男子,菩薩從修三十二相業,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中間,多聞無厭。菩薩摩訶薩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圍繞,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則名為百種福德。"
佛说,是从修三十二相业时开始成就。菩萨修行积聚三十二相功德的时候,就得菩萨果。这时虽然有些业习未破,但得二种定;一是菩提定,即智慧心生起,知有佛道可成,是真实法相;二是有定,即业习少许未破,而不暂舍众生。同时还得两种定;一是宿命定,即在定中观察自己宿命和众生宿命;二是生正法因定,即定中证知自己和众生必以正法精神去修行,方能成就。得正法必须亲近佛,亲近善知识,修六度万行,不退转,种不退转的因。从一句南无佛至证新发意菩萨,再至成佛的三大阿僧祇劫时间里,常随佛多闻,不生厌倦。修三十二相的时候,以百福功德为中心,修心五十,心行五十,就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光发心不行,就是说得到,做不到。说一半、做一半,圆满才是百福功德。

"善男子,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如來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種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相功德,複不得及無見頂相。"
  "善男子,菩薩常于無量劫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業,是故如來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也。轉輪聖王雖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是相業體,即身口意業。修是業時,非於天中,北郁單越,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菩薩摩訶薩修是業已,名為滿三阿僧祗劫,次第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说,一切世间功德,为人天福报,不能与佛的一毛功德相比。三十二相是菩萨大悲善业之果报,即证菩提。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但功德不具足,是漏体。菩萨修三十二相,不是在天中修得,不是女人身能成就,需要满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证得菩提。一些人一听说发菩提心这么难,这么长时间才能成就,就退转为声闻缘觉。诸位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品位前菩萨一大阿僧祇劫难过,包括出家修道的开始时间;一旦证得品位菩萨以后,这两大阿僧祇劫好过,常在佛身边听闻佛法。

"善男子,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祗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祗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祗劫。"

佛往昔在宝顶佛所满第一大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第二大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第三大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於往昔,釋迦牟尼佛所,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供養無量恒沙諸佛,種諸善根,修道、持戒、精進、多聞。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三十二相業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觀掌中庵摩勒果。其業雖定,修時次第,不必定也。"

往昔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修行过来的,我们能不能例外?修行的时候,以次第修行,有时超越,有时也退转。所以,时间不必确定。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是等靠时间,只能是精进修行,才能证得;等不来果位,靠不来果位。为什么有超越、有退转;超越的菩萨,一舍天福,二发大愿,三最上法供养。退转的菩萨,为品位前菩萨,一心退,二行退;但退转不退道。

"或有人言,如來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樂以善眼,和視眾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餘相。"
  "或有說言,如來先得八梵音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恒以軟語、先語、實語,教化眾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或有說言,如來先得無見頂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供養師長、諸佛菩薩,頂頭禮拜,破驕慢故,是故先得無見頂相。"
  "或有說言,如來先得白毫毛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不誑一切諸眾生故,是故先得眉間毫相。善男子,除佛世尊,餘無能說如是相業。"
  "善男子:或複有人次第說言,如來先得足下平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佈施、持戒、修集道時,其心不動,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足下輪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供養父母、師長、善友,如法擁護一切眾生,是故次得手足輪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纖長指相。何以故?為菩薩時,至心受持第一、第四優婆塞戒,是故次得纖長指相、足跟長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身臃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善受師長、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臃滿相。"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網縵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以四攝法,攝眾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網縵相。"
  "得是相已,次第或得手足柔軟、勝餘身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以手摩洗師長、父母身,除去垢穢,香油塗之,是故次得手足軟相。"
  "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常化眾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鹿王[瑞("月"旁)]相。何以故。為菩薩時,至心聽法、至心說法,為壞生死諸過咎故,是故次得鹿王[瑞("月"旁)]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身方圓相,如尼拘陀樹王。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常施一切眾生病藥,是故次得身方圓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手過膝相。何以故?為菩薩時,終不欺誑一切聖賢、父母、師長、善友、知識,是故次得手過膝相。"
  "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馬王藏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見怖畏者,能為救護,心生慚愧,不說他過,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馬相藏。"
  "得是相已,次得軟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親近智者,樂聞、樂論,聞已樂修,樂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膚柔軟,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得是相已,次第或得身金色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常施眾生房舍、臥具、飲食、燈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七處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可嗔之處,不生嗔心;樂施眾生,隨意所須,是故次得七處滿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缺骨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善能分別善不善相,言無錯謬,不說無義;可受之法,口常宣說;不可受者,不妄宣傳,是故次得缺骨滿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頰車,皆如獅子。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自無兩舌,教他不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齒,二白淨相,三齊密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以十善法,教化眾生,眾生受已,心生歡喜,常樂稱揚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
  "得是相已,次第獲得四牙白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修欲界慈,樂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
  "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不待求己,然後方施,是故次得味上味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廣長舌。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眾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自不惡口,教他不為,是故次得梵音聲相。"
  "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紺色目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等以慈善,視怨親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
  "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宣說正法,實法不虛,是故次得白毫光相。"
  "得是相已,次得無見頂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于無量世,頭頂禮拜一切聖賢、師長、父母,尊重讚歎,恭敬供養,是故獲得無見頂相。"

菩萨修行三十二相是,以善眼视众生,得牛王眼相;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得八梵音相;供养师长,头顶礼拜诸佛菩萨,得无见顶相;不诳一切众生得白毫毛相;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得足下平相;供养父母、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得手足轮相;不杀得纤长指相;不妄语得足跟长相;善受师长等教得身臃满相;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教化众生,得手足合网缦相;以手洗除师长、父母身上垢秽后涂香,得手足软相;让众生修施、修戒等一切善法,得毛上靡相;至心听法、说法,坏生死诸过,得鹿王端相;众生有病施药得身方圆相;不欺诳一切贤圣得手过膝相;救护怖畏众生,不说他过得象马藏相;乐闻智论,乐治道路,得皮肤柔软一孔一毛生相;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得金色身相;不生嗔心,得七处满相;不说无义语,得缺骨满相;无两舌得上身狮子相;教人不两舌,得颊车狮子相;以十善法教化众生得四十齿相;让众生喜欢听教善法得白净相;称赞他人功德,得齐密相;修欲界慈,乐思善法,得四牙白相;受持善法得肉髻相;教化众生善法得广长舌相;不恶口得梵音相;慈善怨亲得牛王目相;宣说正法,实法不虚,得白毫光相;头顶礼拜一切贤圣等,得无见顶相。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如是業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修是業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出家人修三十二相不难,在家人修三十二相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优婆塞戒经卷二
【发愿品第七】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業,誰能作耶?"
善生向佛请法说,三十二相业谁能做到呢?
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世尊,雲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發無上大願,是名智者。"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業,願為眾生將來得果,一切共之。菩薩摩訶薩常親近佛、聲聞、緣覺、善知識等,供養恭敬,咨問深法,受持不失。作是願言:我今親近諸佛、聲聞、緣覺、善友,甯無量世,受大苦惱,不於菩提生退轉心。眾生若以噁心,打罵毀辱我身,願我因是而更增慈心,不生惡念。願我後生,在在處處不受女身、無根、二根、奴婢之身。複願我身有自在力,為他給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驅使我。願令我身諸根具足,遠離惡友,不生惡國、邊裔之處,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財寶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說,聞者樂受,離諸障礙,無有放逸。離身、口意一切惡業,常為眾生作大利益。為利眾生,不貪身命不為身命而造惡業。利眾生時,莫求恩報。常樂受持十二部經,既受持已,轉教他人。能壞眾生惡見、惡業,一切世事所不能勝。既得勝已,複以轉教,善治眾生身心重病。見離壞者,能令和合。見怖畏者,為作救護。護已為說,種種之法,令彼聞已,心得調伏。見饑施身,令得飽滿,願彼不生貪惡之心,當啖我時,如食草木。常樂供養師長、父母、善友、宿德,於怨親中,其心等一。常修六念及無我想、十二因緣。無三寶處,樂在寂靜,修集慈悲。一切眾生若見我身,聞觸之者,遠離煩惱。菩薩雖知除菩提已,不求餘果,為眾生故,求以弘利。"
佛说,有智慧的人能做到。有智慧的人能发无上大愿心,身口意得做善业,愿众生将来都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亲近佛,亲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受持深法。但是初学人一定要亲近声闻缘觉,因为菩萨是从声闻缘觉中修出来的。连声闻缘觉都不是,一果罗汉都不是,那对不起,亲近谁都得从亲近声闻、缘觉开始。亲近诸佛、声闻、善友,可以无量世去亲近,受大苦恼也不疑悔,不于菩提心生一点退转心。众生如以恶口打骂我,毁辱我身,我愿增加慈悲,不生恶念。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后两种人即非男非女或是既男又女,就是疑惑不信而犯四重戒的业报之身。我愿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夷之地,常生在豪姓、大姓之家,身体好,财宝自在,而且有好心,有时间能够修行,心得永见。我愿思维不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连意都不起恶念。常为众生做大利益。不为身命而造恶业,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求恩报。我愿常行受持十二部经,而且转教他人,弘法利生,能坏众生恶念、恶业,一切世间的事情,不能超越弘法利生这件事。我愿承传佛法,为带领的弟子培德,让他成为声闻缘觉直至菩萨,续佛慧命。我愿救治众生身心重病,心里有病贪嗔痴,身体上有病杀盗淫等。我愿救度自己和众生,说种种法,让众生听了后高兴。对于根基不好的人也要择言说法,不管什么根基的人都让他高兴。如果说法不究竟,引起一个众生心生不快,这不怨众生,是说法不圆融。我愿为饥饿众生舍身,当有人吃我、咬我、打我的时候,就像草木一样,不生嗔恨;而不是食众生的肉像吃萝卜似的。我愿供养师长、父母、善友,于怨亲中其心是一样,诚修六念于无我想时,同修十二因缘法。我愿常于清净修集慈悲。一切众生如见我身就高兴,乐于和我亲近;一亲近一高兴就丢掉烦恼。只有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的人,才能只求佛果,而不求余果。

"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立願,當知是人即是無上法財長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菩萨若能立如是愿,当知是人是无上法财长者。只有这样发愿,才能得到无量财,才是功德事,才能求法。现在发成佛之心,但不说自己现在就是佛。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三事,則得名為法財長者:一者、心不甘樂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貪著生死之樂,三者、常樂供養佛法僧寶。

佛说,菩萨要具足三事,才可谓法财长者;一是心不喜欢看外道典籍;二是心不贪著五欲之乐;三是常乐供养佛法僧三宝。

複有三事:一者、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時,不生驕慢。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为他人受苦心不后悔;二是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是行善法时,心不生骄慢。

複有三事:一者、為諸眾生受地獄苦,如三禪樂,二者、見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業,不為生死。"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为度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悦;一切众生皆得往生极乐世界,他的苦报我皆代受,就等于我在受乐一样;二是见善行功德不生嫉妒;见到谁得法修行,亲近善知识,修的比我好才好呢,心生高兴,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三是所行善业不为生死;不为谋生,不为死后做什么,如秦始皇修建皇陵、兵马俑等,不去做这些;这样人无智慧,因为活着时为死后继续造业,增加自己苦本。

 "複有三事:一者、見他受苦,如己無異,二者、所修善事,悉為眾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離苦。"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见他受苦,如己无异;二是所行善事功德都为救度众生;三是善巧方便让众生依法解脱而离苦。

 "複有三事:一者、觀生死樂,如大毒蛇,二者、樂處生死,為利眾生,三者、觀無生法忍,多諸功德。"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观人生欲乐如见到毒蛇;二是唯度众生修苦乐法;菩萨行人是几千次上万次来到这个世界度众生而不知疲倦,以苦为乐;三是行于无生法忍可积累功德;无生法忍就是行不受世间诸法所影响,顺逆二境不动一心。

 "複有三事:一者、捨身,二者、捨命,三者、舍財,是三事,悉為眾生。"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舍身;二是舍命;三是舍财。发菩提心的人为入世度众生就要舍身命财。

 "複有三事:一者、多聞無厭,二者、能忍諸惡,三者、教他修忍。"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多闻无厌,勤听善知识教化;二是能忍诸恶;三是诸恶为我成道而助道,同时教他修忍;烦恼火可烧功德林。

"複有三事:一者、自省己過,二者、善覆他罪,三者、樂修慈心。"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二是善能容让他人的过失,他人的过失也别张扬;三是勤修慈心,经常把好心放在前头。

"複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攝攝取眾生,三者、口言柔軟不粗。"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致心受持禁戒;二是教众生不放逸,自性众生也不放逸;三是口言柔软不粗,不说粗俗低级下流语言,要说让人能够接受的语言;不说让人一听就生烦恼的语言,把好心好事用柔软语说出来;这是一种智慧功德,又是一种口功德;有了意功德于心和口功德于行,自然身功德就具足。

"複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財施,三者、以此二施,勸眾生行。"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能法施,法施就是在自身正行的基础上能够弘法、讲佛经或流传经典等;二是能大财施,内财外财为佛事而布施;三是以上两种施,劝人同施;特别是流传经典时,一定要给众生法施与财施于一体的布施机会。

 "複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眾生,二者、常修轉進增上之行,三者、于諸眾生,不生輕想。"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常以大乘经典讲给众生听,教化众生发菩提心;二是自己精进禅行智慧等,也教化他人共同修行;三是以平等心对待众生,不生轻慢想。

 "複有三事:一者、雖具煩惱,而能堪忍,二者、知煩惱過,樂而不厭,三者、自具煩惱,能壞他結。"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虽然有烦恼,但能转烦恼,让烦恼转为菩提智;二是知烦恼过失,但不生厌,有愿生生世世来度众生,不因为浊世有烦恼而失愿;三是,有为的烦恼只有用有为法对治,才能把烦恼的根破除掉。

 "複有三事:一者、見他得利,歡喜如己,二者、自得安樂,不樂獨受,三者、於下乘中,不生足想。"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为他人证得功德而欢喜,二是自得安乐,不愿意自己独受,还要让大众分享;三是不要满足,不满足于声闻现状。

"複有三事:一者、聞諸菩薩苦行,不怖,二者、見有求者,終不言無,三者、終不生念,我勝一切。"

另外还有三事;一是闻诸菩萨苦行心里不要害怕,也应该好好修行菩萨道,从而生起大无畏的菩萨精神;二是见有人来求助,要想办法尽力满足;三是保持平常心而不生骄慢心,永远不要有贡高我慢心。

"善男子:菩薩若能觀因、觀果,能觀因果、能觀果因,如是菩薩能斷因果、能得因果。菩薩若能斷得因果,是名法果,諸法之王,法之自在。"

菩萨若能观因观果,亦能断因断果,是断六道轮回之因果;亦能得因得果,是得佛菩萨的善因果,将来成就佛道。菩萨能断因果名为法果,自然会成就法王子。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不為難,在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所因緣纏繞故。"

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名义菩萨品第八】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假名菩薩,二者、實義菩薩。雲何名為假名菩薩?"
善生向佛请法说,菩萨有两种,一种是假名菩萨,一种是实义菩萨。什么样的人为假名菩萨?

 "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為自身命,殺害他命。不樂修悲,樂於生死,常造諸業,受生死樂,無有信心。於三寶所,生疑網心。護惜身命,不能忍辱。語言粗獷,悔恨放逸。於己身所,生自輕想,我不能得無上菩提。於煩惱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壞結方便。常生慳貪、嫉妒、嗔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樂處無明,不信六度,不樂修福,不觀生死,常樂受持他人惡語。是名假名菩薩。"

佛说,众生发菩提心以后还愿意读诵外道典籍,修学外道术法;为了自己身命,杀害他命,不修慈悲,暂时还乐于生死;常造诸业,活时要好好活,死了也要死的风光;疑惑三宝;爱惜自己的身命,不能忍辱;语言粗俗,言行放逸,悔恨;于自身生轻慢想,经常说什么“我永远也成不了佛”之类缺乏信心的话;对修行有烦恼心、有恐惧想;亦不能勤修智慧,坏掉这些业报;对五欲之乐常生贪吝想;对众生不合己意的事有嗔恨心,亲近恶友;懈怠、乱心,易生无明;不信六度万行;不愿意去修善积福;专门乐听邪知邪见的恶语等,这就是假名菩萨。

 "善男子,複有眾生發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聞無量劫,苦行修道,然後乃得,聞已生悔。雖修行道,心不真實,無有慚愧,不生憐湣。樂奉外道,殺羊祀天。雖有微信,心不堅固。為五欲樂,造種種惡,倚色命財,生大驕慢,所作顛倒,不能利益。為生死樂,而行佈施。為生天樂,受持禁戒。雖修禪定,為命增長。是名假名菩薩。"

这里是说受了菩萨戒就是菩萨,在行上不去做,这些都属于假名菩萨。还有的人,嘴上发了菩提心,可是无量劫以来,一行菩萨道遇到点困难就生疑悔。虽也在行这条道,但不真实,不是真心去行;对自己的过失不生忏悔,对众生苦不生怜悯。有的在家人为自己生计或家庭红白事请客而杀牛、宰羊,或杀其它众生祭天地等。虽然信但是不坚固,为世间的五欲和名声造种种恶业。依仗自己年轻力壮或财力雄厚心生骄慢,轻视他人。世间人多是这样,行做的真实性是颠倒的。心里想我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但是做的事与其背道而驰,都是颠倒的。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最后只能沦为生死之乐。而行的布施是人天福报,虽然也受持戒律,只能增长寿命或世间财富,这是假名菩萨的种种表现。
 "實義菩薩者,能聽深義,樂近善友,樂供養師長、父母、善友。樂聽如來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思義。為法因緣,不惜身命、妻子、財物。其心堅固,憐湣一切。口言柔軟、先語、實語、無有惡語及兩舌語。"
 
什么是实义菩萨呢?最起码往这一坐,心里知道我今天在这静坐是自利又是利他,有这种心态就宽阔,苦一点我也坐的下去。假名菩萨是坐了一会儿,“我这腿疼啊,还是出去度众生吧,给众生讲法去吧”,说一些以文解义的不是自己证悟之语的“法”。真实的菩萨不是这样,打坐时腿再疼再麻我也挺住,我要自利,才能利他,我要想成为真菩萨,必须先修禅定,证禅、证定、证空,破除这些无明烦恼,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利。为自己还做不到这一点,为他人能做到吗?为自己能做到的时候,还不忘他人,还要为佛承担事业,这样心量就广,这样才能吃苦耐劳,进入实义菩萨。
佛说,实义菩萨能够听闻佛法,了解深义,理解佛法实义,能亲近善友、善知识,供养师长、父母,乐听佛法,受持、读诵、书写、思维,为法的因缘,不惜身命财物,其心坚固。内财、外财、妻子、儿女都可舍弃。说话就说柔软语,见人先说话、先打招呼,不说让他人后悔的话,不要事后埋怨。说诚实话,以诚相见,不说恶语,不说两舌。于自己也不生轻慢想,能做到的事我一定去做,哪怕只能做一点能利于人的事我都去做,做善事没有上限,遇到路旁行乞的不要给自己限定只供养一元,残疾程度特别严重的,条件允许可以多供养。这样做增长福德的同时,让自己的智慧力也增长。

 "於自身所,不生輕想。舒手惠施,無有禁固。常樂修磨利智慧刀。雖習外典為破邪見,出勝邪見,善知方便,調伏眾生。於大眾所,不生恐怖,常教眾生,菩提易得,能令聞者,不生怖心,勤修精進,輕賤煩惱,令彼煩惱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為涅盤果,持戒精進。願為眾生驅走給使,令彼安隱,歡娛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見退菩提,心生憐湣。能救一切種種苦惱。能觀生死所有過罪。能具無上六波羅蜜。所作世事,勝諸眾生。信心堅固,修集慈悲,亦不希求慈悲果報。

佛说,应该磨自己的智慧之刀,锋利自己的智慧之剑。什么是锋利,自己的智慧明明白白,什么魔法魔军魔子魔民来了,立刻就斩断。虽然也看一些外道典籍,带着破邪之剑去看,要想说服外道,不看他们的典籍就没法说服他们。看他们典籍为破他们知见并且超越于他。用方便的方法调伏众生,让所有人信服而不生恐怖。常教化众生,说“菩萨是人修成的,菩萨道是可以成就的。”虽然吃一点苦,但在苦中有乐。同样是干粗活,他人干粗活是苦,发菩提心的人干粗活是乐事。为了这个常修精进,把自己烦恼放一边去,不让烦恼烦自己,也不把烦恼转嫁给他人。心里经常摄持自己去精进,不去贪图安逸,常修忍辱,无辱可忍。以涅槃乐为乐,以涅槃果为果,持戒去精进。愿为众生驱使,只要是为佛法,让我干什么都行,有求必应。我曾发愿,只要真心修行,哪怕只有一人请法,我都给讲法;十人求法,我为十人讲法;百人求法,我为百人讲法。我不为一人少而不讲法;也不为百人多而乐讲法。这是菩萨行人的一个愿力问题,为他人受苦而不后悔。见有退菩提心的人,得心生怜悯并言语安慰,使之重新生起坚固修行的道心。行菩萨道的人必须这么做,不让任何人生烦恼,不求任何果报。不要想“我慈悲谁了,给我个慈悲果报吧”。这都没用,这个名相是假的,我们这个身体几十年之后都烟消云散了,要这些名相有什么用呢。对于怨你、恨你、误解你、对你求全责备的人,我们要想他们有他们的道理呀,我有我的过失和不圆满处,这样一想就全都理解了。

 於怨親中,其心無二,施時平等,捨身亦爾。知無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知世諦故,隨眾生語。為諸眾生受苦之時,其心不動,如須彌山。雖見眾生多作諸惡,有少善者,心終不忘。

布施的时候要平等布施,还要超越自己的亲人;如见出家人,多供养一些;过年过节供养自己父母可能都没供养这么多,这就是超越自己的亲人,这才是真供养。知这个世间都是无常的,身体也是无常的;所以,对众生和自己都要经常有所约束,用佛法来约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经常这样约束自己时,自己的心量就扩大。为自己和众生共同脱离生死烦恼,就能发起大愿心。随众生语,不逆众生语。在随顺的过程当中,用佛法去启迪,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断,“你别说了,你说的不对”,这样不行。世俗谈论也好,要用善语、柔软语去启迪众生。还有比这好的方法,知道吗?为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菩萨行人都是默默承担一切苦难,而不让人知道。见众生作多恶,行少善,只对善业念念于心,尽管少,将来为这小小的善念或善缘都来度;做那些恶事,等有可度之日,必替承担,让其出离,这才是修菩萨行的人。

於三寶所,不生疑心,樂為供養。若少財時,先給貧窮,後施福田,先為貧苦,後為富者。樂贊人善,為開涅盤。所有技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恒為他人,是名實義菩薩。"

于三宝所,对佛法僧不生疑心,乐于供养佛法僧三宝,钱少时,先给贫穷。去寺庙礼佛,宁可进庙不烧香,也要把兜里仅有的钱舍给庙外那些乞讨的人,先施悲田,后种福田,这是菩萨行人。可是一般人不这样,有一块钱先去供养三宝种福田,舍一得万报,种悲田见不到回报。菩萨行人不求回报,才去种悲田。所以说“先种悲田,后种福田”,这是菩萨行人做的。我们有钱,一定别吝啬,对于那些残疾人,受苦受难的人,一定要给他们,让他们心生希望,“还是信佛的人心善啊,我做了这么多坏事,感召此报,他们还这么对待我。世上好人多,还是信佛的人好。”让这样的人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恭敬心,要比自己种福田的功德要大,要大百千万倍。菩萨行人做得到,小乘人做不到,其他人更做不到。有钱送当官的、管事儿的,就不供养三宝,更何况贫穷、下贱之人。瞧都瞧不起他,能把钱给他?见过一些恶人,要是遇到出家人跟他化点缘,宁可把馒头扔给桌子下面的狗吃也不给出家人吃。

先为贫苦,再为富贵。要是遇到一个穷人、一个富人,要先跟穷人打交道,后跟富人打交道。做一切事的顺序,都是先对穷人,后对富人。让穷人心生欢喜,富人不因为没先跟他打招呼而不快,而穷人容易生起这种自卑心。富人对谁是否先跟他打招呼觉得无所谓,就算轻慢他了,改日一说,淡淡一笑就过去;穷人要是被有意忽视,后打招呼了,他可能耿耿于怀,终生不忘。菩萨行人绝不让任何人心生不快,更不应让任何人对任何做的不圆满的事耿耿于怀。乐赞他人的好处,说佛涅槃的乐处。如果有技术和手艺,要教穷人学,让穷人得一技之长,让他有饭吃。穷人学了技艺,会心生欢喜;别自私自利,教他并不是贪图他的供养,而是让他得到利益,让他去养他的父母。身口意业,所造诸善,终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利益他人,共为佛事。不是暂时这样,而要一生都这样,恒为他人,这才是实义菩萨,真菩萨。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實義菩薩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纏繞故。"

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实是为难。在家修菩萨道的人都是逆世之人,都是逆着来的;所以,难行难做。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善生言:"世尊,義菩薩者,雲何自知是義菩薩?"
善生向佛请法说,义菩萨怎么知道自己是实义菩萨呢?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苦行時,先自誡心。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薩道時,先從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無退轉。無量世中,以灰塗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糜等,日各一粒;荊棘、惡刺、椽木、地石以為臥具;牛屎、牛尿以為病藥。盛夏之月,五熱炙身,孟冬之節,凍冰襯體;或受草食、根食、莖食、葉食、果食、土食、風食,作如是等諸苦行時,自身、他身,俱無利益,雖爾猶故,心無退轉,出勝一切外道苦行。"
佛说,菩萨苦行的时候,首先是自己有诚心,不为苦而苦。干点活是为自己修道,为众生得道,为同修能安心修道创造条件,做点累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吃点苦,同修都能成道,这点苦吃的太值得了,太应该了;这里真是我修菩萨道的好地方,再也没有比这里更好更适合的地方了。有的人呢,受点苦、挨点累,心念就转,“我可不在这庙待了。”这一转,就不是实义菩萨了,是假名菩萨。暂时可以逃离,不能生生世世逃离,而且新去的地方可能远比这艰苦百倍、千倍。还不如把无量劫要受的苦,都拿到今天受,那是修行人的福报啊。越是设置障碍的人,越是助道的善知识;越是设置困难的地方,越是成道的好地方。实义菩萨能行得到,不是实义菩萨做不到。

佛说,我往昔修菩萨道的时候,就是从外道那里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不退转。每天只吃一粒生米或其它谷物;住的地方多有荆棘;路上有牛粪、牛尿等也要行走;天气酷热时在阳光下暴晒;寒冬腊月时受冻;偶尔有点像样的食物时,与人分享,都不退转。现在的寺庙能有这么苦吗,肯定没有;在家人有这么苦吗,更没有。跟佛比一比,我们这些自诩信佛的人,相差太远了。我们太享福了,福烧的,都不愿意发菩提心了。

 "善男子,我於往昔為四事故,捨棄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菩薩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義菩薩。"

佛往昔为四事舍弃身命;一是为破众生烦恼;二是为让众生得安乐;三是为破除贪著身。不管出家、在家,怕吃苦就是菩提路上的拦路虎。如果发菩提心的人,怕吃苦,单有苦在等着。哪里魔王最盛,哪里是发菩提心人修道的道场,无量劫来的业报都赶到今天了,实在太好了;四是为报父母恩。如此不惜身命者,即是实义菩萨。有的学佛人,宁为病重父母舍弃自己寿命而让父母长寿;也有些人,别说舍寿,花钱给父母治病都不能,为他人舍身命财就更不可能。这样的人能成菩萨道吗?发菩提心的人是,只要为学佛修道,他人的一切苦、一切罪业我都替承担,病苦由我来受,让他人去往生。佛这么做能成佛,我们不这么做就不能成佛。说“我暂时先不这么做,以后再这么做。行不行?”那暂时成佛的就与我无缘,成佛的时间就得往后推迟。为什么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而且难以超越,就是其心不坚、心不转物。

 "善男子,我于往昔為正法故,剜身為燈三千六百,我于爾時,具足煩惱,身實覺痛,為諸眾生得度脫故,諭心令堅,不生退轉。爾時即得具足三事:一者、畢竟無有退轉,二者、得為實義菩薩,三者、名為不可思議,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佛于往昔为正法故,割身为灯三千六百盏,在那个时候,具足烦恼,身实觉痛。但是,为了度脱众生,让众生心坚固,心不后悔也不退转。这是佛往昔修行时见到同修晚上没有灯,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大众点灯。这是什么精神啊!为众生修行不惜自身身命的精神!我们做到了吗?别说让人割肉,花点钱供养他人都舍不得;为他人做点善事,舍点利益都不愿做;为他人牺牲点时间,不愿做;他的时间做什么了,忙于世间五欲乐呢。

佛当时具足三种功德;一是心毕竟无有退转;二是得为实义菩萨,即只有不惜身命,才能得实义菩萨,光说不做,失掉百分之五十,为假名菩萨;三是智慧不可思议,只有如法行作才是智慧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為正法故,於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瘡苦。爾時具足一切煩惱,身實覺苦,為諸眾生得度脫故,諭心令堅,不生退轉,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佛说,往昔曾受千种苦,周身长满千疮,具足一切烦恼,为了众生得解脱,常有为众生担业受苦的愿力,其心不退。如有的人静坐,为了自己能成佛,也为了他人能成佛,坚持坐住。腿很疼,它不还没折断吗?有的人静坐,腿一疼,马上就退,“哎呀,念四字洪名轻巧啊,还不用静坐。念佛号就可成,何必这么难受呢。”佛为了众生心不退转,其心坚固,这才是菩萨功德的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為一鴿故,棄舍是身。爾時具足一切煩惱,身實覺苦,為諸眾生得度脫故,諭心令堅,不生退轉,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佛往昔曾为了一只鸽子,弃舍自身肉。当时一只老鹰要吃这只鸽子,鸽子飞到佛处寻求庇护,佛将鸽子保护起来,鹰追过来说,“天理设置如此,这类众生就是以它为食的。把它保护起来,我们这类饿了怎么办呢?”佛对鹰说,吃我的肉吧。为一只鸽子可以舍弃身肉,而且不后悔,我们能做到吗?

 "善男子,一切惡有、諸煩惱業,即是菩薩道莊嚴伴。何以故?一切凡夫,無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煩惱而為怨敵,菩薩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煩惱而為道伴,惡有及業,亦複如是。"

为了世间的一切众生,让他们得到解脱、得到庄严,一切都可以舍弃。他们没有智慧,没有正知见,要用菩萨的智慧化度他们,前提是自己先具足菩萨智慧。让他们无烦恼,让他们的恶友、恶业都消失,这就是菩萨功德的不可思议。

"善男子,舍離煩惱,終不得受惡有之身。是故菩薩,雖現惡業,實非身口意惡業所作,是誓願力。以是願力,受惡獸身,為欲調伏彼畜生故。菩薩現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語、法語、實語、不粗惡語、不無義語,心常憐湣,修習慈悲,無有放逸,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菩萨已舍离烦恼,不受恶兽之身、不受三途之身,虽示现业力现前,但不是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因为往昔有愿力,要替众生受业。所以,有的时候,受恶兽身是为调伏此类恶兽;受地狱身,也是为度地狱众生。受三途身以后,善用人语、法语、实语、不粗语、不无义语,怜悯教化慈悲救度,让这些有缘的三恶道众生即除恶习、恶念,得生人天。这就是实义菩萨的不可思议。

"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時,雖具煩惱,煩惱於我,無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爾時,憐湣眾生,擁護正法,修行法行。受瞿陀身、劫賓耆羅身、兔身、蛇身、龍身、象身、金翅鳥身、鴿身、鹿身、彌猴、羊、雞、雉、孔雀、鸚鵡、蝦、蟆,我受如是鳥獸身時,雖具煩惱,煩惱於我,無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憐湣眾生,擁護正法,修行法行。"

佛往昔为度脱一个有缘众生,受为熊身,有很多烦恼。佛要度脱的众生在哪一道,佛就现哪一道的身去度脱,是化身去度,不是报身、法身去度。凭愿力去的,只能是化身,化身有自在方便。用神力和各类众生交流法音,进而度脱这一道的有缘众生。有化身成就的菩萨,不仅可以化熊身,还可以化龙身、兔身、鹿身、蛇身等,度脱自己的有缘眷属、亲戚、朋友等。如果今生信佛,赶紧劝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眷属也信佛;否则,他们落到哪道上去,自己成道后有化身能力了,就得去那道度脱他们离苦。自己不去度,谁去度啊。有化身成就的菩萨义无反顾地到各道去度脱自己的有缘众生,声闻人和普通人做不到。现在没修到那,根本不知道无量劫来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等各在哪道上,等成就了自己的化身,就能清清楚楚知道。今生有能力时,一定要用佛法去超度他们,到庙里三宝前做法事超度;在世的赶紧劝他们信佛修行。现在不劝,死了以后受业报而牵入六道轮回,等自己成道了还得去度他们。菩萨行人要拥护正法,要怜悯众生,要报四恩,要修菩萨的法行。

"善男子,於饑饉世,我立大願,以願力故受大魚身,為諸眾生,離於饑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無惡罪過。疾疫世時,複立大願,以願力故,身為藥樹,諸有病者,見聞觸我,及食皮膚、血肉、骨髓,病悉除愈。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如是苦,心不退轉,是名義菩薩。"

如果这个世界正处饥饿,就要立大愿,变成大鱼,让众生果腹,离开饥饿苦。菩萨为化解众生苦难,宁堕畜生身。而让食鱼身的众生有机会去修道、念道,不再作恶。如果在瘟疫的时候,就要立大愿,化作药草,让这些有病的人,吃到这种药,离开病痛苦。菩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这就是实义菩萨。

 "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時,終不希求六波羅蜜果,但以利益眾生為事。菩薩深知生死過患,所以樂處,為利眾生,受安樂故。菩薩了知解脫安樂,生死過患而能處之,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佛说,菩萨修六度万行的时候,不要求得到六波罗蜜果。佛道是证得的,不是求得的。说白了,只管去修六度万行就可以,不用成天总想着“我得成佛呀”,“我哪天能成佛呀”,“我快点成佛吧”,这都不行。求六波罗蜜果就是贪著,不是实义菩萨。什么事利益众生就做什么事,菩萨知生死过幻,让众生脱离各种苦难,就是实义菩萨。

 "菩薩所行,不求恩報,受恩之處,常思反報。善男子,一切眾生,常求自利,菩薩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薩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具足煩惱,於怨親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如果受了他人恩报,还要加倍回报他人。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常求利他。人自利利他,即一旦成为菩萨,利他就是自利,只为利他。虽然在利他过程中,有很多烦恼,要吃很多苦头,还要把“怨”当“亲”想,平等利益。这是实义菩萨的不可思议。

"善男子,若諸外道,化眾生時,或以惡語、鞭打、罵辱,擯之令出,然後調伏。菩薩不爾,化眾生時,無粗惡語、嗔語、綺語,唯有軟語,真實之語,眾生聞已,如青蓮遇月,赤蓮遇日。善男子,菩薩施時,財物雖少,見多乞求,不生厭心,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佛说,诸外道调伏众生时,或打骂、或用刑具折磨众生使之调伏;菩萨要调伏众生,不打、不骂、不用任何刑具折磨,不用**控制,而是用柔软语、真实语让其高高兴兴地接受。这是区别,一定要注意。又打又骂又用酷刑的,包括用粗俗之语侮辱的,一定是外道或邪魔鬼祟。

 "菩薩教化盲、聾、喑、啞、愚癡、邊地、惡眾生時,心無疲厭,是名菩薩不可思議。"

菩萨如果遇到盲癃喑哑、愚痴或者边地这些恶众生的时候,挨打受骂,心不疲倦,行不退转。


"善男子,菩薩有四不可思義:一者、所愛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諸煩惱,能忍惡事,三者、離壞之眾,能令和合,四者、臨終見惡,說法轉之,是名菩薩四不可思議。"

菩萨有四种不可思议;一是所爱重物能施于人;二是虽然替众生受苦具足烦恼,能忍诸恶事;三是离坏之众,就是说坏人堆里找不着他,就算为度坏人,与之同行,坏事肯定也找不着他;在坏人堆里,能劝坏人从善;四是虽然临终见到一些恶境界,不惊不怖,能说法转之;如“我欠你的,成佛之后一定回来度你。你等着我。你要是不能等,宁可我不往生,也要让你先报复痛快。”而不是“我都要往生了,你还来恼害我,看我成佛或成菩萨时,非让你堕地狱不可。”这可不行,这样成不了菩萨道;行菩萨道的人慈悲心是非常大的。

 "複有三事,不可思議:一者訶責一切煩惱、二者、處煩惱中,而不舍之,三者、雖具煩惱,及煩惱業,而不放逸,是名菩薩三不可思議。"
  "複有三事,不可思議:一者、始欲施時,心生歡樂,二者、施時為他,不求果報,三者、施已心樂,不生悔恨,是名菩薩三不可思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作是行時,自觀其心,我是名菩薩耶?義菩薩乎?眾生若能作如是事,當知是人即義菩薩也。"

还有三种事不可思议,一是开始给的时候,心生欢喜;二是给的时候,不求果报;三是给了以后,不生悔恨。凡是这么做的人,这个人就是行菩萨道。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作如是事,是不為難,在家菩薩為如是事,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出家菩萨这么做不为难;在家菩萨这么做太难了,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自利利他品第十】
善生言:"世尊,雲何菩提?雲何菩提道?"
善生向佛请法说,什么是菩提?什么是菩提道?
 佛言:"善男子,若離菩提,無菩提道;離菩提道,則無菩提。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勝一切聲聞、緣覺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佛说,如果离菩提无菩提道,就是没有佛就没有成佛之道。虽然有佛可成,没去行菩萨道也成就不了佛道。

  善生言:"世尊,聲聞、緣覺,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雲何言勝?"

善生向佛请法说,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不是菩提啊?如果是菩提,为什么说他们不究竟呢?

"善男子,聲聞、緣覺,道不廣大,非一切覺,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為勝。猶如一切世間經書,十二部經為最第一。何以故?所說不謬,無顛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複如是。"

佛说,声闻缘觉道不广大,就是功德不广大,智慧不足,不能成就佛果。别的经上有将声闻缘觉称为究竟,那是方便说,事实上,属二乘之道,和真正的菩提道比,不是一回事。佛在戒经上说明白了,和其它经典不一样,声闻缘觉证菩提只是方便说。

"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學,即是學果。雲何名學?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轉心,是名為學;已得不退,是名學果。未得定有,是名為學;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學果。初阿僧祗劫,猶故未能一切惠施,一切時施,一切眾生施,第二阿僧祗劫,雖一切施,未能一切時施,一切眾生施,如是二處,是名為學;第三阿僧祗劫,能一切施,一切時施,一切眾生施,是名學果。善男子,菩薩修行施、戒、忍辱、進、定、智時,是名為學;到於彼岸,是名學果。"

菩提道者就是学果,世间说,四果罗汉为无学,三果罗汉为有学;出世间说,菩萨为有学。声闻的无学是在娑婆世界无学,菩萨在其它佛国土成佛道时,必须有学。品位菩萨高于四果罗汉果位,认为这个世界有学,佛道无上我要成,佛法无上我要学,而声闻缘觉不究竟。菩萨三大阿僧祇劫行六度万行,这都是有学之处,学什么,就学六度万行;声闻缘觉不修六度万行,认为是无学,只是在这个世间无诸漏。

"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羅蜜;有波羅蜜,不名為施;有亦惠施,亦波羅蜜;有非惠施,非波羅蜜。善男子,是施、非波羅蜜,聲聞、緣覺、一切凡夫、外道、異見,菩薩初、二阿僧祗劫所行施是。是波羅蜜,非惠施者,如屍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亦是惠施、亦波羅蜜者,菩薩第三阿僧祗劫所行施是。非施、非波羅蜜者,聲聞、緣覺持戒、修定、忍、慈悲是。善男子,非施、非波羅蜜是名為學;亦施、亦波羅蜜是名學果。"

有的人行布施,不是波罗蜜,即声闻缘觉和一切凡夫、外道乃至新发意菩萨,所行布施达不到彼岸无极限,是有学,是未得菩提果。菩萨修行布施,可以达到彼岸无极限,是有学果。学果是化身成就,以神通自在力于十方世界化度众生,是得菩提后才是学果。

 "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盡智、無生智也。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為學;得菩提已,是名學果。"

有学的菩提行人是有学尽智与无生智,勤心修习三十七道品,才能证得菩提果。尽智是无有障碍的智慧;无生智是自性自然具足的智慧。三十七道品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种正念。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积极的断除恶法,增长善法的四种精勤努力。四如意足是欲、念、进、慧的四种使修行能如意成就的力量。五根是信、进、念、定、慧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源。五力是信、进、念、定、慧,破除一切恶法的五种力量。七觉支是择法、精进、喜、除、舍、定、慧七种能趣入觉悟的心要。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种远离轮回,悟八正道的正确之道。这样修行就是有学。自得解脱以后又让众生也得解脱,修证菩提果为学果。

"自調諸根,次調眾生,是名為學;自得解脫,令眾生得,是名學果。修集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是名為學;具足獲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學果。"

心能自调自身诸根不动,然后能调众生是有学;自证菩提后,又让众生得解脱为学果。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为有学。修行证得具足十八种不共法,为学果。十八不共法分别为,如来身无失者;如来语无失者;如来意无失者;无异想心者;无不定想心者;无不知想心者;信无上成者;欲无上成者;精进无上成者;慧无上成者;解脱无上成者;知见无上成者;身业随智慧行者;语业随智慧行者;意业随智慧行者;过去知见无著无碍者;未来知见无著无碍者;现在知见无著无碍者。

"為利自他,造作諸業,是名為學;能利他已,是名學果。"
  "習學世法,是名為學;學出世法,是名學果。"
  "為諸眾生,不惜身、財,是名為學;為諸眾生,亦不吝惜身、財、壽命,是名學果。"
  "能化眾生,作人天業,是名為學;作無漏業,是名學果。"
  "能施眾生一切財物,是名為學;能行法施,是名學果。"
  "能自壞慳貪、嫉妒,是名為學;破他慳貪、嫉妒之心,是名學果。"
  "受持五根,修行憶念,是名為學;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學果。"

为自利利他而造作诸业,为有学;能利他就是利己,为学果。入世随世学世间法,为有学;入世随世而修出世间法,为学果。为救度众生不惜身财,为有学;为救度众生不惜身命财,为学果。能教化众生行善生到人天受乐的,为有学;能教化众生修无漏学证声闻果又发菩提心的,为学果。能布施众生一切财物的,为有学;能行法布施的,为学果。能自破贪嫉的,为有学;能破他人贪嫉的,为学果。能受持信、进、念、定、慧的,为有学;教化他人也达到这样的,为学果。

 "善男子,菩薩信根,既自利已,複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為實,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於身、命、財,不生慳吝,是名自利。菩薩定知,若用聲聞、緣覺菩薩教化眾生,眾生不受,則以天人世樂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薩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薩于法財中,生貪著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惱,自處安樂,如是菩薩,不能利他。若自不修施、戒、多聞,雖複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後轉教,是名菩薩自利、利他。"

佛说,菩萨信根具足。这个“信根”就是信仰坚固,菩萨行人生生世世不舍菩萨道,在这个世界上信仰佛其心坚固,不是今天信明天不信。信仰法,不是今天信就修,明天不信就间断。菩萨行人遇到多大难处,其心坚固,不退转,能度化众生,不为众生所化度。随顺众生而化度众生是菩萨;随声闻缘觉而化度声闻缘觉是菩萨。随菩萨行人随处安乐,让他人也得安乐。

 "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現世,二者後世。菩薩若作現在利益,是不名實,若作後世,則能兼利。"

菩萨的自利利他有二,一是现世;二是后世。为现世利益,有无常而不为实;让后世和现世都得利益,才是二利兼得。今生有成就,还能让生生世世得成就,这才是自利利他。否则,今生再风光,此生结束,一切化为乌有,这不是菩萨的自利利他。

 "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世樂,二者出世樂。福德亦爾。菩薩若能自具如是二樂、二福化眾生者,是則名為自利、利他。"

菩萨乐有两种;一为世乐;二为出世乐。菩萨自己得乐,也让他人得乐,这才是自利利他。照佛法去修,肯定能得到,暂时没得乐,以后生也会得乐。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兼利,謂不放逸。"
 "複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聞,二者思維。"

佛说,菩萨具足一法,唯一佛乘,在这个“一”的基础上,还有二事,一是多闻;二是思维。是佛法都听一听,听完之后用思维加以筛选。众生的业报千差万别,但今生就这一条做的不好,其它做的都很好。那就主要改这一条,其它的不要思维。不要把佛对众生说的这些或者法师所讲的都往自己身上对号,人不一定都圆满。无量劫来的修行,可能有一个地方谬误或两个地方不足,没有关系,就解决当下这一个或两个地方就行,其它的是说给其它众生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複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憐湣眾生,二者、勤行精進,三者、具足念心。"

在这二法基础上,还有三法能自利利他,一是怜悯众生;二是勤修精进;三是具足念心,念心就是经常想到众生苦,让众生得乐;经常有念佛心、念法心、念僧心。心里有这个基础,见到这个事,自然就会这么做。

 "複有四法,能自他利:謂四威儀。"
  "複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聞,四者佈施,五者智慧。"

还有四法;即行、住、坐、卧四威仪,处处都做得好。不在任何地方失仪让自己或他人心生后悔,而让他人生疑惑心。还有五法;一是信根坚固;二是持戒,处处是戒,处处不犯戒,去修、去行;三是多闻;四是布施;五是智慧,多行布施增长自己的智慧。
"複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謂六念。"
  "複有七法,能自他利:謂壞七慢。"

还有六法;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天;五念施;六念戒。众生还有七种贡高我慢;慢我;慢他;慢佛;慢法;慢僧;慢世俗;慢外道。

"善男子,若沙門、婆羅門、長者、男女,或大眾中有諸過失,菩薩見已,先隨其意,然後說法,令得調伏;如其不能先隨其意,便為說法,是則名為下品菩薩。"

如果有人,见众生有诸过失,发现了以后,不马上纠正,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使之调伏,这样说法是菩萨。如果不顺其意,便为说法,是智慧不足的下品菩萨。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樂近善友,二者不樂。樂善友者,能自他利;不樂近者,則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樂近善友,複有二種:一樂供養,二不樂供養。樂供養者,能自他利;不樂供養,不能兼利。"
 "樂供養者,複有二種:一能聽法。二不能聽。至心聽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聽,則無兼利。"

佛说,菩萨有两种;一是乐亲近善友,乐近善友是能自利利他;二是不能亲近善友,就不能利他。乐近善友还有两种;一是乐于供养;二是不乐供养。
对善友不能说布施,只能是供养,供养善友、善知识;不乐于供养,自己修成就行,才不管他们;谁苦谁受,我自己乐就行。乐供养还有两种;一是能听法;二是不能听法。最大的供养功德是什么,是能听法受教化。如不能听,不受法化,等于供养功德减半,给多少钱只种福田。

 "至心聽法,複有二種:一者能問,二不能問。能問義者,能自他利;不能問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問義者,複有二種: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
  
至心听法还有两种;一是能问;二是不能问。能问者就有所思维,能请法。佛鼓励他的弟子请法,请法者,能自利利他。如果听明白了而不去请法,就是光自利了,没有利他。请法的人也有两种;一是至心持;二是不至心持。听闻佛法后,没教他人去持,那就只能是自利,没有利他,为不至心持。既能自己受持,又能教他人受持,这就是自利和利他,为至心持。

 "至心持者,複有二種:一者思維,二不思維。能思維者,能利自他;不思維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維者,複有二種:一者解義,二不解義。能解義者,能自他利;不解義者,則不得名能自他利。"

至心持也有二种,一是思维;二是不思维。思维能得自利,不思维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不思维就如囫囵吞枣,吞下去不知什么滋味。听闻《优婆塞戒经》,要知道这部经解决自己什么事了;自己身上有破戒的地方没有;自己怎么去持戒等。不去思维的会想,我一点不如法也没有,一点也没破戒等。这种人既不自利,也不利他。

"解義之人,複有二種: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
  "如法住者,複有二種: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義智,三者時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眾智,七者根智,八者上下智。"

思维解义之人还有两种,一是如法住;二是不如法住。思维以后要解义,解义以后戒行处处如法;如法思维,如法言行,如法行住坐卧。不解义的人听完戒经跟没听没两样,戒是戒,我是我。如法住者,也有二种;一是具有八智,一为法智,闻法生智;二为义智,知义生智;三为时智,知时间而生智;四为知足智,无有大贪求想;五为自智,自知之明;六为众智,能够统领大众;七为根智,善巧于心;八为上下智,知尊卑礼让。二是不能具足这八种智慧。

"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說,具十六事:一者時說,二至心說,三次第說,四和合說,五隨義說,六喜樂說,七隨意說,八不輕眾說,九不呵眾說,十如法說,十一自他利說,十二不散亂說,十三合義說,十四真正說,十五說已不生驕慢,十六說已不求世報。"

具足八智的人,说法有十六种说;一是时说,掌握说法的时机;二是至心说,专心致志地说法;三是次第说,说法要有程序;四是合和说,要结合世间的人或事说法;五是随义说,说法要符合经文义理;六是喜乐说,得持高兴的心态;七是随义说,说法结合什么事,要有事由原委;八不轻众说,不要轻视大众;九不呵斥众说,可以说一些破戒的少数人,而不是说大众都破戒;第十是如法说,说的要如释迦牟尼佛的法;十一是自他利说,让他人得到利益;十二是不散乱说,法义要说清楚;十三是合义说,要有一个主题,又符合大众心里的要求;十四是真正说,说了义法让他人信服;十五是说法,自己别生骄慢,认为就我行,他人不行;十六是说罢不求世报,说法只为报佛恩,不求世间回报。

 "如是之人,能從他聽,從他聽時,具十六事:一者時聽,二者樂聽,三者至心聽,四者恭敬聽,五者不求過聽,六者不為論議聽,七者不為勝聽,八者聽時不輕說者,九者聽時不輕於法,十者聽時終不自輕,十一聽時遠離五蓋,十二聽時為受持讀,十三聽時為除五欲,十四聽時為具信心,十五聽時為調眾說,十六聽時為斷聞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說能聽,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

这样的人,也能听从他人说法。也有十六种听,一是时听,要遵守听法时间;二是乐听,听法心生欢喜;三是至心听,不要边听边议论;四是恭敬听,要尊重法师讲法;五是不求过听,不要一边听一边挑人过失,专挑过失不听人教诲,为戒律所不允许,是可怜悯者;六是不为议论听,要为受持听;七是不为胜他人听,要为受教而听;八是听时不轻说法的人,哪怕是一个乞讨的人说法,也要好好听,不因为不是名人就有差别心听;九是听时不轻于法,法法平等;十是听时终不自轻,不要有他比我强,我不如他之类失去信心的想法;十一是听时要离色受想行识,放下执著心;十二是听时要为受持而听,从善如流;十三是听时要除去五欲想,法中无世间五欲之乐而有法喜之乐;十四是听时要具足信心,一定能听好,也能行好;十五是听时为调伏众生,既调伏自性众生,又调伏其它众生;十六是听时为断闻根,将来能不用耳朵听事,而用心知,那才是本事。具足八智的人,能如法说,能如法听,能自利利他。否则,既不得自利,又不得利他。

"善男子,能說法者,複有二種:一者清淨,二不清淨。不清淨者,複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而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五者疑說。"

佛说,能说法的人,有两种;一是清净说;二是不清净说。不清净说的人,一为利益说,说法贪图供养,如世俗讲课要有报酬,均为利益说;二为报答说或为报复说,为了指责他人、反击其它什么言论说;三为胜他说,为要超越谁而说,知见不同可以互相学习,对哪部分不理解也十分正常;四为世报说,为当世、现世得到功德回报而说;五为疑说,说不清、道不明,提出一些问题却不能解答。

 "清淨說者,複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清净说法的人也有五种,一为先施食而后说,就是有什么请求或需要先给予满足,然后而说;二为增长三宝而说,让三宝弟子坚固其心,成为增长僧,自性僧;三为断自他烦恼说,自性无烦恼也教他人见性而去说法;四为分别邪正说,为明辨正法与邪知邪见而说,让众生解惑;何者为师?授法、解惑、培德也。否则,枉为人师;五为听的人得最胜而说,要说就说到最好,把才智发挥到最大程度,而又不为折服他人、超越他人而说。

"善男子,不淨說者,名曰垢穢,名為賣法,亦名污辱,亦名錯謬,亦名失意。清淨說者,名曰淨潔,亦名正說,亦名實語,亦名法聚。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經,聲論,因論,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說。"

不净说为垢秽,为卖法,为侮辱,为谬误,为失意。清净说者,为净洁,为正说,为实语,为法聚。如果给人讲佛经的三藏十二部,要通达佛教三乘与唯一佛乘的关系而去说就是正说。

"聽者有四:一者略聞多解,二者隨分別解,三者隨本意解,四者於一一字,一一句解。如來說法,正為三人,不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為二種: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現在調伏;生者,未來調伏。"

佛说,听法的人有四种,一是略闻多解,听了一点就能理解很多,此为才智之人。六祖听了《金刚经》一遍就开悟,就是略闻多解;二是随分别解,听法以后,层次清楚义理明白;三是随本意解,用自知法的义理来理解;四是字解句解,只能理解字义和句义。这样听法的人分为两种,前两者是熟,后二者是生。熟者就是有修行功夫的人或有一定证悟的人;生者,是初入佛门或无修行的人。佛说法时就是让随本意解的生人,都能听明白。若不能随本意解,生人就不能理解法义。法师讲法,也根据听法对象不同,照应到这个层面。

 "善男子,譬如樹林,凡有四種:一者易伐難出,二者難伐意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難伐難出。出家之人,亦有四種:一者易調難出,二者難調易出,三者易調易出,四者難調難出。如是四人,分為三種:一者呵責已調,二者軟語而調,三者訶責、軟語,使得調伏。複有二種:一者自能調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請他令調。複有二種:一者施調,二者咒調。是調伏法,複有二時:一者喜時,二者苦時。為是四人說正法時,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其給使。善男子,菩薩若知是二方便,則能兼利,若不知者,則不能自利、他利。"

佛说,比如树林中有四种树,一是易伐难出的;二是难伐易出的;三是易伐易出的;四是难伐难出的。在家人也是这样,有易调难出的;有难调易出的;有易调易出的;有难调难出的。由于根基不够,暂时出离不了三界,这是“难出”。但这不是舍弃,还要告诉人从静坐培德开始。“难调易出”这种人根性非常利,不好调伏,一旦遇到真正善知识,一说就信,得以调伏,其心坚固,一修很快就能出离;证果位快的人都属于这种,修个三年、五年就能证得果位。这种难调易出的人见似傲慢不羁,实则一旦遇善法为好度。易调易出的人是大根基之人,乘愿再来的人都是如此,有善缘能值遇善知识,一遇到说个三言两语,就知道“世间行菩萨道第一人”就是他。“难调难出”的人是骄慢之人,贡高我慢,心性刚强,除特大因缘外,没人能调伏他,出不出就是他自己的事了。这样的四种人可分为三种情况教化,一是呵斥以调伏,这种人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调伏;有的人若不呵斥,去不掉我法二执,没法调伏;二是要用柔软语去调伏,特别是现在的女众弟子,脸皮都非常薄,一呵斥就哭;三是,呵斥柔语结合。用不同方法调伏不同类型的可度之人,不可一刀切。调伏可分两种,一是自己调伏,不需要他人调伏,自己就能自觉调伏其心,这种人最好、也最有智慧;二是,自己不能调伏,只能由他人来调伏,离开他人就不行,这就是离不开师。这样人离开师就很难修成,因为不能找到自己过失,不能调伏自己。调伏的方法还有二种,一是施调;二是咒调。施调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调伏,如缺医少药的,就布施给药,然后再去说服他。咒调中的咒属于佛教密语,经常持咒就不放逸了,就如淫欲重的人要诵持楞严咒;容易召魔的人诵持大悲咒;容易害怕的人诵持大明咒,这都是咒调,不是用咒去控制。用这些方法还要掌握时间,一是喜时;二是苦时。一个人高兴时怎么说他都不生嗔;他要是正烦恼时,如去呵斥,肯定雪上加霜,起不到应有作用和效果。苦时指的是正受苦或有病的时候,去劝说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为这样的四种人说,正法时有两种方便,一是善知世事,什么事都明白,现在事、过去事,知识广泛,然后把佛法贯通于其中,把佛法藏起来说,听的人感兴趣、愿意听,而且受到法益;二是为其驱使,就是先帮他做事,然后为其说法。如果是一去就说,我教教你;对方一听就反感,就会心烦,世人多贡高我慢。要知道这两种方便,再这样去做就容易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先學外典,然後分別十二部經,眾生若聞十二部經,乃於外典生於厭賤。複為眾生說煩惱過,煩惱解脫;歎善友德,呵惡友過;贊施功德。毀慳過失。菩薩常寂,贊寂功德;常修法行,贊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为了利他,要学习外道典籍,还要学习十二部经典;都学会后,再去弘法度人,解除众生烦恼;赞叹善友功德,指出恶友之过,赞叹布施的功德,呵斥贪吝过失,赞叹寂静的功德,赞法行德。

 "在家菩薩先自調伏,若不調伏,則不出家。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何以故?若無在家,則無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誦經、坐禪,皆由在家而為莊嚴。善男子,有道、有道莊嚴。道者,所謂法行;道莊嚴者,所謂在家。出家菩薩,為在家者修行於道;在家之人,為出家者而作法行。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誦,二者教。"

佛说,在家人心自调伏后,才出家;自己修行,也教化他人修行,是自他兼利。如果不能调伏,就不要出家。在家人能多度人,出家人则不能。在家人能多度人是因为能行布施,能懂世间法又修出世间法。在家人夫妻双修可成道,出家人说不断欲不能成道,这本来就是矛盾的。但是,在家人就有方法,双修可成道,出家人很难想出这样的办法。怎么多度人啊!没有在家人信奉三宝就没有出家人;出家人是由在家人中去的;出家人是由在家人供养的;出家人是以在家人为调伏对象的。都是出家人,没有在家人,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这个世界是娑婆不是极乐,极乐世界都是出家人,没有在家人。所以,要知道,持戒、诵经、坐禅皆因在家人而为庄严,为在家人赞叹,为在家人做榜样。有依法修行的庄严的出家人,才有在家人修行于道。出家人要为在家人做榜样,这样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能修行于道。在家人要多修受施二法。“受”为接受佛法教化,接受善知识的教化。“施”为多行财法布施。出家人要修诵教两法,多闻经典;能教诲前来请法的人。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兼有四法:受、施、誦、教,如是名為自利、利他。菩薩若欲為眾生說法界深義,先當為說世間之法,然後乃說甚深法界。何以故?為易化故。菩薩摩訶薩應護一切眾生之心,若不護者,則不能調一切眾生。菩薩亦應擁護自身,若不護身,亦不能得調伏眾生。菩薩不為貪身命財、護身命財,皆為調伏諸眾生故。菩薩摩訶薩先自除惡,後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無有是處。是故菩薩先應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進,然後化人。菩薩若不自行法行,則不能得教化眾生。"

菩萨兼有四法,即受、施、诵、教,才为自利利他。自己不修行,怎么教化众生修行;自己不能持戒,怎么能教他人持戒;自己不能布施,怎么能教他人布施;自己不精进,怎么能教他人精进;自己没有禅定,怎么能跟他人讲禅;出家人必须修禅定,为什么现在的出家人说“一句佛号就能得度”,因为自己没修禅定,教不出来他人禅定;自己就不具足智慧,没有般若,怎么能教他人产生般若;菩萨教化要修六度万行,一定自己先行做到;然后再教化他人去六度万行,缺一不可。现在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最多,可知道修行净土法门真谛的人却很少。有人会不服气,会说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最简单,最直接,最稳当,一本经书,一句佛号就能带业往生。告诉诸位,那是方便说,不是真谛。净土法门的真谛是,往生佛净土,是佛清净愿力与自念功德力的统一,只有世间净土成就,才有出世间净土往生。世间的净土是,身口意持戒的清净行是净,都摄六根不放逸的清净心是土。否则,佛的清净愿力不及破戒的污浊力,念功德力不及恶行的业力。

 "善男子,眾生諸根,凡有三種;菩薩諸根,亦複三種:謂下、中、上。下根菩薩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薩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薩,能三種化。"

众生善根有上中下三种,菩萨的善根也有上中下三种;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众生;中根菩萨能化中根众生和下根众生;上根菩萨能化上中下三根众生。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自利、利他,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修是二利,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自利利他实在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自他利?"
善生向佛请法说,菩萨具足几法才能自利利他呢?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為八?一者壽命長遠,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種姓,五者多饒財寶,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語辯了,八者無大眾畏。"
佛说,要具足八法才能自利利他;一是寿命长远,即长寿;二是具上妙色,即容颜庄重;三是身居大力,即有势力;四是具好种性,即豪门贵族;五是多饶财宝,即大富贵;六是具男子身;七是言语辩了,即能辩明法理;八是无大众畏,即面对大众心不畏惧。

善生言:"世尊,何因緣故,菩薩得壽命長,乃至大眾不生怖畏?"

善生向佛请法说,是什么因缘得长寿乃至无大众畏呢?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量世中,慈心不殺,以是因緣,獲得長壽。無量世中,常施衣、燈,以是因緣,獲得上色。無量世中,常壞驕慢,以是因緣,生上種姓。無量世中,常施飲食,以是因緣,身力具足。無量世中,常樂說法,以是因緣,多饒財寶。無量世中,呵責女身,以是因緣,得男子身。無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緣,言語辯了。無量世中,供養三寶,以是因緣,無大眾畏。"
佛说,菩萨于无量劫中慈悲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常坏骄慢心而无骄慢行,以是因缘就生上种性;常施饮食,以是因缘得身力具足;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呵斥女身而多修善行,以是因缘得男子身;至心持戒,以是因缘得言语辩了;供养三宝,以是因缘得无大众畏。

 "如是八事,有三因緣:一者物淨,二者心淨,三者福田淨。"
  "雲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欺他得,是名物淨。"
  "雲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理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是名心淨。"
  "雲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為福田淨。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緣故,八法具足。"

具足这样八法,有三个因缘;一是物净,二是心净,三是福田净。物净就是非盗窃圣贤之物,不拿公共之物,不拿三宝常住之物去行惠施。而用佛像、经书或讲法去供养他人是最上乘的供养。同一物品不能许给多人,多个物品也不能就给一个人,如有六人,就准备六份物品,人人有份;别让一人生烦恼。也别答应给却不给,俗话说,“许愿没有还,脑袋疼三年。”又不是抢夺、诈骗等非法所得财物。只有做到这样才为物净。心净,就是布施结善缘的时候,不为生死与善果,没想要得到什么,也没想胜过谁,也不为得美色、得力量帮助、得到财富等。不违背家庭的惯例,不为眷属多而去供养。只是为庄严菩提,调伏众生,这样才是心净。福田净就是受人供养,远离八邪;一是邪知见;二是邪思邪想;三是邪言邪语;四是邪习邪业,如赌博、贿赂、杀生等;五是邪命,荒废时间,把时间放在嬉戏上就是邪命;六是邪精进,把精力放在外道或五欲之乐上;七是邪念,起心动念不正;八是邪定,修习外道功法。

 "善男子,菩薩所以求于長命,欲為眾生贊不殺故;菩薩所以求上色者,為令眾生見歡喜故;菩薩所以求上種姓,為令眾生生恭敬故;菩薩所以求具足力,為欲成持戒、誦經、坐禪故;菩薩所以求多財寶,為欲調伏諸眾生故;菩薩所以求男子身,為欲成器盛善法故;菩薩所以求語辯了,為諸眾生受法語故;菩薩所以求不畏大眾,為欲分別真實法故。"

还有求长寿,为众生赞叹放生不杀;求身体好,长相庄重,为人就要常生欢喜,让众生见了欢喜;求生于大种性之家,就是有个体面的出身,不是贫穷下贱人的子女,为人就要持戒、诵经、坐禅;菩萨才有财富,今生的财富多,有正财都是以往受戒了;有正当职业的固定收入就是有正财了,不用为天天吃饱饭而发愁等。也有大财富贵的菩萨行人,但是少数,不都一样。如移居美国的杨洪居士就是行菩萨道的人;我没见过他,但在定中,观察到这个人是行菩萨道的人,而且非常有钱;求得男身,就要依法调伏众生;求语辩了,就要经常讲法,语言了义,让众生都能听明白,受法教化;求无大众畏,就要明出世间诸法实相。

 "善男子,是故菩薩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實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八法者,具足受持十善之法,樂以化人;具足受持優婆塞戒,樂以化人。雖得妙色,終不以是而生驕慢。雖持淨戒、多聞、精進、大力、好姓、多饒財寶,終不以此而生驕慢。不以幻惑欺誑眾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菩薩具足如是等法,雖複在家,不異出家。如是菩薩終不為他作惡因緣。何以故?慚愧堅故。"

佛说,菩萨能具足八法,能修十善法,用不杀、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乐以善法化度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虽得于妙色,持戒而多闻精进,大力好胜,多有财宝也不以此生骄慢;不以幻术迷惑欺瞒众生,身不放逸,修六和敬;即慈心与身业和,慈心与口业和,慈心与意业和,上座与下座和,持戒与清净和,漏尽与智慧和。如果能这样做,虽在家修行,等于出家;出家、在家在证悟上没有区别。这样的在家人,知修忏悔法,与人与己再无恶因缘。

 "善男子,在家之人,設於一世受持如是優婆塞戒,雖複後生無三寶處,終不造作諸惡因緣。所以者何?二因緣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

在家人如果一世受持优婆塞戒,虽复后世生无三宝处,终不造诸恶,逐渐善业成熟,遇到三宝就皈依。这里有两个因缘;一是智慧,二是不放逸。智慧是由禅定产生的,生生世世不散失;不放逸就是由于往昔精进过,有智慧,今世才能这样。

 "善男子,於後惡處,不作惡事,有四因緣:一者了知煩惱過故,二者不隨諸煩惱故,三者能忍諸惡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薩具足如是四法,不為諸苦、一切煩惱所傾動。"

就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和充满恶行的地方,也不做恶事。这里有四个因缘,一是了知烦恼过失;二是不随诸烦恼流;三是能忍诸恶行;四是不生恐怖心。具足这四种因缘,不为烦恼所倾动,才能得安定。如果当面能忍一会儿,背后就不能忍了;或遇着点什么事就害怕了,怕连累自己,怕自己受苦等,这都不为具足。

"善男子,不動菩薩有五因緣:一者樂修善法,二者分別善惡,三者親近正法,四者憐湣眾生,五者常識宿命。"

在家人这样受戒有五种因缘,一是乐修善法;二是分别善恶;三是亲近正法;四是怜悯众生;五是知道自己过去的宿命。

 "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八法,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讚歎,反生慚愧。修行道時,歡喜自慶,不生驕慢。能調惡人,見離壞眾,能令和合。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餘說。不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恒生善心。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湣。見他偷時,默然不動。見來打者,生於悲心。視諸眾生,猶如父母。寧喪身命,終不虛言。何以故?知果報故。于諸煩惱,應生怨想。於善法中,生親舊想。若於外法,生於貪心,尋能觀察貪之過咎。一切煩惱,亦複如是。雖複久與惡人同處,終不于中生親善想;雖與善人不同居止,終不與彼而生遠想。雖複供養父母、師長,終不為是而作惡事。乏財之時,見有求者,不生惡想。雖不親近兇惡之人,而其內心常生憐湣;惡來加己,以善報之。自受樂時,不輕他人;見他受苦,不生歡喜。身業清淨,持四威儀,即以是法,用化眾生。口業清淨,誦讀如來十二部經,即以是法,用化眾生。意業清淨,修四無量,亦以是法,開化眾生。假身受苦,令他受樂,甘樂為之。世間之事,雖無利益,為眾生故,而亦學之。所學之事,世中最勝,雖得通達,心無驕慢。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經世不絕。於親友中,不令作惡,樂以上八法,教化眾生。說因、說果,無有錯謬。愛別離時,心不生惱,觀無常故。受樂受時,心不耽荒,觀苦無常。善男子,菩薩具足如上八法,則能施作如是等事。"

佛说,如果在家人具足开始讲的八法,若闻讥讽能忍;若闻赞叹反生忏悔;若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骄慢;能调伏恶人;转破坏团结的人和合;扬他人善事,隐他人过失;听到他人秘事,不乱说话,出家、在家一样,不要说人过失,不说他人的隐私;不为世事而作咒誓;遇到怨枉不要起毒誓诅咒;要生善心,少恩去加倍报答;遇到恶口辱骂的人,要生怜悯心;对要杀我、打我、怨我、少恩于己等人,要生悲心;行于善法中,怨亲平等。亲近有苦难的怨亲时,要先说明有怨的人;以善报之、以乐报之;见有偷己时,不要惊动,以免惶恐;对众生如父母想,宁伤身命也不虚言相欺;对烦恼如怨贼想,于善法如至亲想,于外道法如食腊味想;虽久与恶人同在一起,不生亲善心;虽与善人不能在一起,心里也觉得很亲近;不因为父母、师长做过恶事而不敬心供养;自己贫困又有穷人来求助时,不应有厌烦心;虽不亲近恶人,而心常应怜悯;凶恶的人来加害于己,不思报复,还要以德报怨;自受乐不轻他人苦,见他人受苦而心不生喜;身口意业清净,就是用法开化众生;能以己身受苦让他人受乐而为之,如为己身受乐让他人受苦而不为之;有什么世间技艺,要传授他人,使之有生存技能,而不让技艺绝世;对于亲友要说因果,不让作恶;说无常,共行善法。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是八法,是不為難,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在家出家,出家菩萨修行上述八法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行上述八法实在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二庄严品第十二】
善生言:"世尊,雲何菩薩自他莊嚴?"
善生向佛请法说,什么是菩萨自利利他庄严呢?
 佛言:"善男子,菩薩具足二法,能自他莊嚴: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佛说,菩萨具足两法才能自利利他庄严;一是福德;二是智德。两者合一为功德,有功德才是自利,自己有功德才能培育他人功德。

 "世尊,何因緣故,得二莊嚴?"

善生向佛请法说,是什么因缘才能证得福慧庄严呢?
"善男子,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複有六法,二莊嚴因,所謂六念: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
佛说,菩萨修六度万行,才能证得福慧庄严。修行忍辱、禅定和智慧可证得慧德庄严;修行布施、持戒、精进可证得福德庄严。同时,念佛、念法、念僧,可得慧德庄严;念戒、念施、念天可得福德庄严。念佛法僧感佛恩而修道,念戒是善护清净行,念施是感众生恩而怜悯,念天是感天恩而精进。六度当中有三个是福庄严;三个是慧庄严。

"善男子,菩薩具足是二莊嚴,能自他利,為諸眾生,受三惡苦,而其內心,不生憂悔。若能具足是二莊嚴,則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

菩萨功德庄严,能自利利他。为救度众生,可化身示现受三恶道的苦,而其内心不受忧恼。有善巧方便,既了知世间法,又知出世间法,说法圆融。菩萨行人要对世间文学、科技、医药、法律等知晓。要是什么也不懂,说话就离谱。如是做买卖的,就会说生意上的话,大学教授度不了,农民度不了,锅炉工也度不了。如是学者,就知道书本上的事,从政的或其他人就度不了。世间的事儿要什么都懂一些,才能和各种人打交道,进而善巧方便度化,才能说法无碍。

 "善男子,福德莊嚴,即智莊嚴;智慧莊嚴,即福莊嚴。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獲得財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有智之人,所學世法,於學中勝,以是因緣,便得財富,及大自在。菩薩具足如是二法,則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別世法,及出世法,世間法者,一切世論、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陰、入、界。菩薩知是二法因緣,故能二世自他利益。"

福庄严即智庄严,没有福庄严就没有智庄严,要有智庄严必得福庄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能修善法,才能得福德,有福德才能有因缘修慧德。有智慧才能通达世间学问,再修禅定,才能出世间,出世间后才有愿力再回这个世间为众生说法。出世间不是菩萨目的,出世间是修行的一种形式,出离这个世间以后,再入这个世间才是菩萨的行愿,回来度众生。

 "善男子,菩薩雖知世間之樂,虛妄非真,而亦能造世樂因緣,何以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这个世间是乐因苦果,乐不真实,苦是真实的。所以,为利益众生,菩萨行人要入世间。

 "善男子,是二莊嚴,有二正因: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修是二因,雖複流轉生死苦海,心不生悔。複次,菩薩具足二法,而能莊嚴無上菩提:一者不樂生死,二者深觀解脫。是故亦能二世利益,了知法相,得大智慧,能令自他財命增長。"

功德修两个因可证得,一是慈心;二是悲心。对众生有慈悲心,才能虽在生死之中,心不生悔,常来世间。虽入生死,不乐生死;深观解脱,见到世间利益无常,出世间利益才是常久。所以,劝世人增长自己真正的财富,即功德;增长出世间的智慧,去修禅定。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一切施時,不生憂悔;見眾惡事,而能堪忍。菩薩施時,觀二種田:一者福田,二貧窮田。菩薩為欲增福德故,施於貧苦;為增無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為報恩故,施于福田;生憐湣故,給施貧窮。舍煩惱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於貧窮。增長一切樂因緣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緣故,施於貧窮。菩薩若施所親愛處,為報恩故;若施怨仇,為除惡故。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則名為施波羅蜜。菩薩施時,離於慳心,名屍波羅蜜。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羅蜜。所施之物,手自授與,名精進波羅蜜。至心繫念,觀於解脫,名禪波羅蜜。不擇一切怨親之相,名般若波羅蜜。"

对众生有慈悲心,才能在一切施中,不生有悔;见众生恶事,菩萨能忍。对众生有慈悲心,才经常种两种田;一是种福田,二是种悲田,也称贫困田。为增长福德,要施于贫苦,要先种悲田,种悲田福德胜过种福田。为增无上妙智,要种福田,供养三宝是种福田。

 "善男子,如諸眾生貪心殺時,一念具足十二因緣;菩薩施時,亦複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莊嚴。"

对众生有慈悲心,才能见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见杀和其它恶事时,要有慈悲心,能念往生咒就念往生咒,也可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名号,用念功德作回向;见到了就有缘,没见着那没办法。菩萨行人就要这么去做,时时刻刻都要自觉去做。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造作不共法之因緣,名福莊嚴;教化眾生,悉令獲得三種菩提,名智莊嚴。"

佛说,能修行不共法因缘为福德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为智德庄严。共法是声闻缘觉菩萨共同所修之法,基础是都修十善业,都见世间苦,证涅槃乐。不共法共有十八种,前面讲过,这里不讲。三种菩提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
 "複次,善男子,菩薩若能調伏眾生,名智莊嚴;同于眾生受諸苦惱,名福莊嚴。菩薩能令一切眾生離於惡見,名智莊嚴;能教一切眾生住信、施、戒、多聞、智慧,名福莊嚴。"

能用佛法教化众生,为慧德庄严。众生受苦就等于我受苦,为福德庄严。能让众生离邪恶知见为慧德庄严。能让众生生信,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为福德庄严。有福德庄严,才能得慧德庄严;有慧德庄严,才能得福德庄严;福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莊嚴無上菩提。何等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讀誦世論,不生疲厭,五者學諸世業,亦不厭之。"

佛说,修行要具足五法能庄严无上菩提;一是信心;二是悲心;三是勇健心;四是读诵世论,不生疲倦;五是学诸世业,亦不厌之。佛法是用世间有为法破众生有为法,菩萨行人学习世论是用究竟的觉悟破颠倒的迷顽。学诸事业是随顺世间,示现对世间的事干啥像啥,如是大夫,医术就得精湛,给人治病,手到病除,同行也佩服,被治疗的众生也佩服,再说佛法有人信受。出家人在庙里,做饭得像个做饭的,敲磬像个敲磬的。如果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不像什么,若去弘法没人能信服!自身没有慧德庄严,不能让众生得福德庄严。

"善男子,菩薩具足二種莊嚴,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自知罪過,二者不說他過,三者樂瞻病人,四者樂施貧人,五者獲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

有修行功德的人,修行中有七种表现;一是自知罪过,觉察自己过失;二是不说他人过失;三是能欢喜的瞻慰病人,谁有病了,经常过去探视;四是乐施贫人;五是怀有菩提心,把好心放在前,说话办事都从佛心出发;六是心不放逸,不贪图安逸;七是一切时中,常修六度万行。

 "善男子,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樂化怨仇,二者化時不厭,三者要令成熟解脫,四者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五者能忍一切惡事,六者終不宣說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見破戒者,及弊惡人,心不嗔恚,常生憐湣。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是七相,則能自利,及利益他。"

还有七种表现;一是乐化怨仇,怨仇宜解不宜结;不管是什么人,做的对不对,不要老揪住不放,得罪一次,永远也不化解;二是化时不厌,在化解怨仇上,今天化度不了明天再来;明天化度不了还有后天,心不生厌悔;三是要让成熟解脱,度一个争取成功一个,让他成熟,别半途而废;四是要把佛法与世语世事联系起来,加深对佛法的理解;五是能忍世间一切恶事;六是永远不说让人不喜欢听的事,世俗之事和佛法都如此,否则会因此而诽谤三宝;七是对于破戒之人,心要生哀悯而不是同情,不要他恨亦恨,他爱亦爱,他哭亦哭,这样做是愚人。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二莊嚴,是不為難,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出家菩萨修行功德不为难;在家菩萨修行功德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善生言:"世尊,菩薩具足二莊嚴已,雲何得畜徒眾弟子?"
善生向佛请法说,菩萨行人具足福德慧德,怎样收入门下徒众并带领弟子呢?
 "善男子,應以四攝,而攝取之,令離諸惡,增諸善法。至心教詔,猶如一子。不求恩報,不為名稱,不為利養,不求自樂。"
佛说,出家与在家行菩萨道的人,具有福德与慧德,门下可以收徒众;这些徒众是替佛结法缘的弟子。怎样带领弟子,总的要求是有愿断烦恼,愿度众生,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广大心;护持禁戒,远离诸恶;精勤修行,增长诸善;至心教化如一子想。具体有四原则;一是不为恩报,对徒众施恩不求回报,只让他们知报佛恩、报众生恩;二是不为名称,对徒众不求师徒之名,要有师徒之实才是僧事;三是不为利养,不希求徒众丝毫的财物、语言、身力等供养,只为佛事;四是不为自乐,不希求徒众的拥戴、赞叹,只为法事。

 "善男子,菩薩若無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惡人,假名菩薩,非義菩薩,名旃陀羅,臭穢不淨,破壞佛法,是人不為十方諸佛之所憐念。"

如果违背以上要求原则而收门徒,是拿着佛法僧作幌子,遮蔽名闻利养的恶行之人;是以行菩萨道作幌子,遮蔽臭秽不净的私欲,名为佛法,实为破坏佛法。

 "善男子,菩薩若能隨時教戒。所言時者,貪、恚、癡時。起貪結時,當為種種說對治法,令得除貪,餘二亦爾。"
"次當教學十二部經,禪定三昧,分別深義,調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養病苦,不生厭心。能忍惡口、誹謗、罵辱。苦加身心,亦當堪忍。設其有苦,能為救解,除其弊惡、疑網之心。善知利根、中根、鈍根。教鈍根之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純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脫。若能如是勤教詔者,名義菩薩,是名善人,分陀利華,人中香象,調禦丈夫,名大船師。"

佛说,首先要能对门下徒众随时教戒。就是有贪欲时,有烦恼而气愤时,有失去理智而破戒时,相宜说法对治,而达到法体护持禁戒的目的。然后,要对门下徒众讲佛经十二部,让其知禅行法味,让其见三藏深义。依法修行,而自调身心。用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的系念思维,护持身口意正行而不放逸。让同修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忍让,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参学,相互增益,共同解脱。只有这样做,才是真行菩萨道的人。

 "善男子,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養畜弊惡弟子,不能調伏。何以故?善男子,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

佛说,宁可受恶戒(外道中的牛戒、狗戒等)或一日中身死很多次,也不收一个恶弟子为徒。如果没观准根基因缘,收了恶弟子为徒,破佛戒律,都不如自己死上千百次。为什么菩萨行人收弟子这么难,不观准不能收啊。戒律所规定,宁可断自己身命无数次,也不能收一个恶弟子。这样的弟子不能调伏,破戒恶行,会殃及自身,谤佛善法,破和合僧,让很多众生堕无间地狱,毁坏佛教。要比自己犯禁戒的罪报剧烈而重大的多!如果这个弟子杀盗淫妄什么都干,大众还会不会信服收他做弟子的法师啊?肯定不会。法师讲的法也不会被接受和认可。很多人会质问,这样的人怎么还可收徒、传法、授戒呢?信佛的人都这样吗!所以,自己先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恶弟子,为什么那位法师不收我为徒啊。”不收是因为根基不够,随时可以成为恶弟子。所以,法师是秉佛旨办事,按佛戒律办事,不敢也不能收恶弟子为徒。到哪座庙,找哪位法师,一旦不收徒,或不授法,别怨法师,要自己找因缘。收弟子特别难,有的法师一生之中只能带一两个、两三个弟子。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菩薩有一弟子:所謂在家。"

出家人可收二种弟子,一是出家人,二是在家人。在家人可收一种弟子,就是在家人。在家人不能收出家人为徒,不能受出家人的礼拜,不以师徒相称,这是在家人必须严守的戒律。不看僧面看佛面,是在佛那里,为佛戒所不允许。出家人尊贵,代表世间三宝之一。

 "出家菩薩教出家者十二部經,隨所犯罪,諭令懺悔,教習八智。何等為八?一者法智,二者義智,三者時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眾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別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教詔、調伏出家弟子,是師、弟子二人,俱得無量利益,如是師徒能增三寶。何以故?如是弟子知八智已,能勤供養師長、和上、耆舊、有德,能受善語,能勤讀誦,兼為法施,心不放逸,調伏眾生,能瞻病苦,給施貧乏。"

出家人教出家人十二部经典,要教持戒和忏悔法。还要教其修行八智,一是法智,有择法眼;二是义智,明法义理;三是时智,因时宜对治烦恼;四是知足智,善求有度,适可而止;五是自智,对自己根基有清醒的认识;六是众智,知众生心的差别念,依法方便教化;七是根智,六根能转境界;八是分别智,善观根基利钝。如果做到这样,师徒都增长功德。弟子知道这些以后,能够尊师重教,能够处理好和上师及同修的关系,能够听进去他人的善言。否则,一位出家师收了一个出家弟子,收了就作恶,破坏佛法,弟子做的恶事,师有连带责任。

"善男子,出家菩薩若有在家弟子,亦當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養父母、諸師、和上、耆舊、有德,施于安樂。至心受戒,不妄毀犯。受寄不抵。見恚能忍。惡口、惡語及無義語,終不為之。憐湣眾生,于諸國王、長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調伏妻子、眷屬。分別怨親,不輕眾生。除去驕慢,不親惡友。節食除貪,少欲知足。鬥諍之處,身不往中。乃至戲笑,不說惡語。是則名為不放逸法。"

出家人若有在家弟子,也应先教改变习气,不做恶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出家人,尊敬上级,尊敬故旧,尊敬有德,时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语,不毁戒,不生嗔,不恶口,不两舌,不讲无义语,说笑不能涉及到三宝,尊重国王、大臣和众生,管好自己的妻子、眷属、怨亲,不轻慢众生,不亲近恶友,不去互相争斗,节衣节食,勤俭持家,少欲知足,修十善、八戒。

"出家菩薩若畜在家弟子,先當教告不放逸法。受苦樂時,常當共俱。設在窮乏,有所須者,六物之外,有不應惜。病時當為求覓所須,瞻病之時,不應生厭。若自無物,應四出求,求不能得,貸三寶物,瘥已,依俗十倍償之,如波斯匿國之正法。若不能償,複當教言:汝今多負三寶之物,不能得償,應當勤修,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若能至心發菩提心,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淨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出家菩薩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師、弟子二人,俱得無量利益。"

出家人收在家弟子还要教修菩萨法,就算在穷困之时,也不要吝啬,也要培养他去行布施;教他慈悲善良,公共财物不能偷取,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事不要去做;还应该教育他多供养三宝,不能拿庙上财物;还应该勤修佛法,直至证阿罗汉果;同时,发菩提心。再教化人于佛法中能生清净信,破恶见、邪见。如果能做到这样,师徒都增长功德。出家人教在家弟子就该这么教,千万不要给他皈依完了,就知道他来供养,别的就不管了,他犯了戒也不闻不问,这时师就有责任。

"善男子,在家菩薩若畜在家弟子,亦當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有德,複當供給兄弟、妻子、親友、眷屬,欲行之人及遠至者。所有僮僕、作使之人,先給飲食,然後自用。有複教令信向三寶,苦樂共俱,終不偏獨。隨時賞賜,不令饑寒,終不打罵、鞭撻、苦楚;應當軟言,敦諭教詔。設有病者,應當瞻療。隨所乏少,當為求索。世間之事,悉以教之。婚姻求對,無求卑下。教以如來五部經典。見離壞者,能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一切出家、內外諸道,隨意供養,終不選擇。何以故?先以施攝,後當調故,以六和敬而教詔之。若求財物、商賈、農作,奉事王者,常當至心,如法而作。既得財已,如法守護,樂為福德。見他作時,心生歡喜。是則名為不放逸法。在家菩薩若能教誨在家菩薩如是事者,是師、弟子二人,俱得無量利益。"

在家人收弟子先教持戒,勤修精进;再告诉他,修行很苦,不要勉强。否则,在家人收了在家弟子,没有教化,任由放逸,他有过失时,师要在佛前忏悔。在家弟子要供养父母、师长,修十善,守持五戒等,恭敬三宝,读诵受持佛经;在家弟子要善待周围的人,特别要关心为其劳役之人,合理给予报酬,苦共承担,乐共享受,奖励贡献大的人,永远不许打骂欺辱,让其和睦相处,善心增长等;在家弟子种田要像种田的,做生意的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论哪行哪业,都要作啥像啥,至心而作。让佛事与世事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最后达到烦恼解脱。

 "善男子,在家菩薩若得自在,為大國主,擁護民庶,猶如一子,教離諸惡,修行善法。見作惡者,撾打罵辱,終不斷命。財物六分,稅取其一。見嗔惡者,教修忍辱及不放逸,所言柔軟。又能分別善惡之人,見有罪者,忍而不問。隨有財物,常行惠施。任力讀誦五部經典。善能守護身命財物。能化眾生,不令作惡。見貧窮者,生大憐湣。自于國王,常修知足。惡人讒謗,終不信受。不以非法,求覓財物。"
  
如果在家弟子为国王的,要爱护人民,要访贫问苦,要抚恤灾民,要兴百业,要社会安定,要鼓励善良,要惩罚恶行,要轻役薄税,要依法公平求财,要公平、公正、公开、合法处理世事,要守护国土,要恭敬三宝,要打击邪教,保持繁荣昌盛的佛化国家。

"如法護國,遠七種惡:一者不樂樗蒲、圍棋、六博,二者不樂射獵,三者不樂飲酒,四者不樂欲心,五者不樂惡口,六者不樂兩舌,七者不樂非法取財。常樂供養出家之人。能令國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見有勝己,不生嫉妒。見己勝他,不生驕慢。知恩報恩,小恩大報。能伏諸根,淨於三業。讚歎善人,呵責惡人。先意發言,言則柔軟。自無力勢,如法屬他。取他國時,不舉四兵。眾生恐怖,能為救解。常以四攝,而攝取之。善能分別種種法相,不受法者,軟言調之。"

在如法护国上,要重点教化人民,要内施仁政、外施仁德,信因果,远离七种恶事;一是赌博无业,二是乱行捕猎,三是饮酒无度,四是荒淫邪行,五是恶口相斗,六是两舌挑拨是非,七是非法取财。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畜二弟子,是不為難,在家菩薩畜一弟子,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菩萨收领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收领一弟子,实在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戒品十四】
 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薩,雲何得受優婆塞戒?"
善生向佛请法说,在家菩萨怎么得受优婆塞戒呢?
"善男子,在家菩薩若欲受持優婆塞戒,先當次第供養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言東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養父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房舍、財寶,恭敬禮拜,讚歎尊重,是人則能供養東方。父母還以五事報之:一者至心愛念,二者終不欺誑、三者財與之,四者為聘上族,五者教以世事。"
佛说,在家人得受优婆塞戒先应次第供养六方。东方为供养父母。供养包括,医药、饮食、衣服、财宝、房舍、卧具、礼拜、赞叹、尊重。在供养心态上还要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至心爱念;二是终不欺诳;三是舍财予之,经常送礼品孝敬;四是为聘上族,什么事以父母为先;五是教以世事,父母亲年纪大了,当下的事情不知道,要耐心讲给他们听一听。行孝道是多方位的,可不是子女没冻着父母、没饿着父母就行。

 "言南方者,即是師長。若有人能供養師長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尊重讚歎,恭敬禮拜,早起晚臥,受行善教,是人則能供養南方,是師複以五事報之:一者速教不令失時,二者盡教不令不盡,三者勝己不生嫉妒,四者持付嚴師善友,五者臨終舍財與之。"

南方为供养师长。对师长要像父母一样供养。师也有五件事回敬弟子;一是发现弟子有过失时及时教戒;二是尽教,不藏一半说一半;三是胜己不生嫉妒,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四是做严师又做善友;五是弟子离开师时要给予财物。

 "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給妻子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瓔珞、服飾,嚴身之具,是人則是供養西方。妻子複以十四事報之:一者所作盡心營之,二者常作終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終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時,五者常為瞻視賓客,六者淨其房舍臥具,七者愛敬言則柔軟,八者僮使軟言教詔,九者善能守護財物,十者晨起夜寐,十一者能設淨食,十二者能忍教誨,十三者能覆惡事,十四者能瞻病苦。"

西方为供养妻子。对待自己的妻子也要像父母一样供养,不藏私房钱,不要自己有点钱就胡作非为,让妻子和孩子受穷、受罪,置之不理。妻子也要以十四事回敬丈夫;一是所做尽心做好,要尽心尽力处理好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等;二是勤奋而不懒散,有的人喝酒、打麻将等晚归,不理家务,不孝敬父母,为戒律所不允许;三是所做什么事一定有始有终,不要半途而废;四是当下应该做什么事就抓住机遇做好什么事,如春天该种地,别误农时;五是家里来了宾客,要出来迎接,热情款待,不怠慢客人;如果丈夫同事上门拜访,妻子摆脸色给客人看,那客人出门后,笑话的不仅仅是丈夫一人,而是两人都落个恶名,这男的怎么娶这么个媳妇?实际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六是把室内家具等收拾的干净利索,要讲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七是相互尊敬爱戴,谈话和气;八是对自己的孩子,要用软语善巧进行辅导,而不是打骂子女;对待子女,也要以理服人,用道理去教化;九是能勤俭持家,财物不能挥霍,有多余财物要供养三宝,供养父母,种福田、种悲田,用来做功德事;十是晨起夜眠,不要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十一是做饭要讲究卫生,菜也好吃,色香味俱全,而不是糊弄;十二是能忍教诲,夫说妻几句,要好好听着,有事商量着来;不要以恶言恶语相对;特别是在家的女众弟子,丈夫要是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为戒律所不允许;十三是能劝阻莫作恶事;同时,家丑不可外扬;十四是关心病苦。

 "言北方者,即善知識。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與之,恭敬軟言,禮拜讚歎,是人則能供養北方。是善知識複以四事報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離惡法,三者有恐怖時,能為救解,四者放逸之時,能令除舍。"

北方为供养善知识。供养善知识财物,或用体力帮助作一些事务,诚心请教,礼敬赞叹。善知识也要以四事回敬善友;一是教修行善法;二是教远离恶法;三是有怖时能为救解;四是放逸时能教放舍。

"言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給奴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不罵不打,是人則能供給下方。奴婢複以十事報之:一者不作罪過,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時,五者雖主貧窮,終不舍離,六者早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報,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惡事。"

下方为供养为你服务的人。对待为你服务的人要用语柔和、不打不骂,还要关心生活,给予合理报酬。为你服务的人要以十事回敬主人;一是不做罪过之事;二是不要等主人召唤,自觉主动把该做的事做好;三是做什么事有始有终;四是着急做的事,马上做完,不要混时间;五是主人虽一时贫困,终不舍离,不要因为主人暂时遇到点困难,或者遇到点麻烦,就把主人扔下不管,甚至落井下石,抢夺其所剩不多的财产,这种人三恶道等着呢;六是早起干活,勤快一点主人欢;七是管理财物要细心,不要丢失;八是少恩多报;九是至心敬念不忘恩德;十是不张扬丑事恶事。

 "言上方者,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沙門、婆羅門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痛醫藥,怖時能救,饉世施食,聞惡能遮,禮拜恭敬,尊重讚歎,是人則能供養上方。是出家人以五種事報: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聞。若有供養六方者,是人則得增長財命,能得受持優婆塞戒。"

上方为供养出家人。对出家人要供养财物、饮食、医药等;还要尊敬、礼拜、赞叹等。出家人也要以五事回敬施主;一是善教生信;二是教生智慧;三是教行惠施;四是教持戒;五是教多闻。这就是供养六方,增长智慧和福田。这样供养六方和外道所说的供养六方有本质区别。佛法不排斥世俗,把佛法隐入世俗当中去行做。

 "善男子,若人欲受優婆塞戒,增長財命,先當咨啟所生父母。父母若聽,次報妻子、奴婢、僮僕。此輩若聽,次白國主。國主聽已,誰有出家、發菩提心者,便往其所,頭面作禮,軟言問訊,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薩優婆塞戒,惟願大德湣憐故聽受。"
"是時,比丘應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國主聽不?若言聽者,複應問言:汝將不曾負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無者,複應問言:汝不於比丘、比丘尼所非法耶?若言不作,複應問言:汝將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複應問言:汝將不作盜法人不?若言不作,複應問言:汝非二根、無根人?壞八戒齋?父、母、師病,不棄去耶?兩舌、惡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與大眾作妄語乎?"

佛说,如果有人想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应当先与父母商量,然后再与妻子商量,还要告诉亲友和周围的人。不光受戒,要出家也如此,要按长幼尊卑顺序一个一个依次告知,还要和子女商量。若感觉机会不成熟,就要慢慢来,逐渐渗透,不要说“我想走就走,出家是我一个人的事。”可不要这样,不要没等自度度人,先把自己父母眷属等度地狱去。有的人遇到点烦恼,就要出家。美其名曰是“放下”,那不是放下烦恼,是放弃责任。因为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如果是企业老总或某地的地方官员说要出家,如国情允许,还要与地方官长报告。地方官长要支持赞叹世间又多了一位善行之人。想受戒在家修行或受戒出家修行都要先处理好世俗这些关系,不要突发奇想,不管不顾。相关人等都同意后,再受戒或出家。对受优婆塞戒的人,师要问,能不能真正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啊?能不能不辜负佛法僧做的皈依啊?能不能盗法啊?能不能受持五戒等。

 "若言無者,福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毀破如是戒者,則於無量無邊世中,處三惡道,受大苦惱。汝今欲得無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佛说,是受声闻戒、优婆塞戒甚难。沙弥是十戒,大比丘、菩萨是受具足戒。受戒就有了戒条,就不能随意违犯,就应该遵守。违犯的果报是在三恶道中受大苦恼。本来受戒想自度,结果一旦犯戒,没等自度,反而把自己弄到三恶道去。所以,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修行人千万记住要持戒,说了就要做到,要不然违犯了就要受惩罚。口念“阿弥陀佛”进地狱,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可悲的事情。心念“阿弥陀佛”是净念,能净念的人一定是守戒之人。否则,不能持戒,临终时一算总账,破过戒、犯过戒,还是要堕地狱的。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于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汝能如是至心歸依於三寶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人歸依於三寶者,是人則為施諸眾生無怖畏已。若人能施無怖畏者,是人則得優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諸眾生無怖畏否?或言能者,複應語言: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舍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饑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生,複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瓜,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善男子,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舍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饑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善男子,若複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舍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饑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外物一切資產減少。"
  "善男子,若複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鬥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舍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饑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
  "善男子,若複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于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舍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饑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惡法,汝今真實遠離不?"

皈依佛以后,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皈依法以后,宁舍身命,也不依于外道典籍;皈依僧以后,宁舍身命,也不依外道邪众;这样才是真正的皈依三宝。有的人今天觉得念佛挺时尚,就去皈依;明天又看信天主教挺好,就到教堂去做受洗,这不是真皈依。还要知道有五种事,若做了就不能皈依增长财命,分别是乐杀、乐盗、乐邪淫、乐妄语、乐饮酒。这五事不能戒掉,就不能给做皈依。身体好是前生不杀生的缘故。要懂得因果,用因果去开示一些事的前因后果。如果一个人好偷盗,不但不留善名声,而且钱财也容易被散失掉;生时父母妻儿都跟着担心,还殃及社会及普通百姓,周围很多人跟着受报。妄语、恶口也是有业报的。饮酒,喝醉了觉得自己比谁都大,业报也重。邪淫更是如此,一是名声不好;二是下生要堕畜生道受报,皈依的人犯了邪淫,最好的也要堕落龙道,邪淫重的脱生到鹿、羊、鸳鸯等。破重戒的人,还要堕落地狱。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應作。何等為四?為貪因緣,不應虛妄。為嗔恚、癡、恐怖因緣,不應虛妄。是四惡法,汝能離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遊:屠兒、淫女、酒肆、國王、旃陀羅舍。如是五處,汝能離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複有五事,所不應作:一者不賣生命,二者不賣刀劍,三者不賣毒藥,四者不得酤酒,五者不得壓油。如是五事,汝能離不?"

受优婆塞戒以后,不为贪因缘、虚妄因缘、嗔恨因缘、恐怖因缘所牵引。遇到这些因缘的时候,要躲开才行。受了优婆塞戒以后,有五种地方不应该去,一是屠宰场;二是有卖淫女的场所;三是酒馆;四是国王或当权者处;五是外道场合。没有定力,就不要到这样地方去。还有五种事不应该做,一是不卖生命,有生命的如鸡、鸭、鹅、狗、鱼等;二是不卖刀剑,即杀生的工具;三是不卖毒药;四是不得造、卖酒;五是不得榨油,榨油时会把豆子里的小虫子压死。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複有三事,所不應為:一者不作羅網,二者不作藍染,三者不作釀皮。如是三事,汝能離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複有二事,所不應為:一者樗蒲、圍棋、六博,二者種種歌舞、技樂。如是二事,如能離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種人不應親近:一者、棋博,二者、飲酒,三者欺誑,四者酤酒。如是四人,汝能離不?"

受优婆塞戒之后,还有三种事要注意,一是不做罗网,捕鱼网、捕鸟网等;二是不开染坊,因为对环境有污染;三是不做皮活儿,真正修菩萨道的人都不穿皮衣、皮鞋、不扎皮带。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还有两种事不能做;一是赌博;二是种种歌舞伎乐,容易得意忘形,一欢歌一笑语,容易放逸。受了优婆塞戒以后,有四种人不能亲近;一是爱赌赙之人;二是好饮酒之人;三是说话不实,好欺骗他人的人;四是造、卖酒之人。不但自己不去做,而且还要远离这些人。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應作。何等放逸?寒時、熱時、饑時、渴時、多食飽時、清旦、暮時、()時、作時、初欲作時、失時、得時、怖時、喜時、賊難、谷貴時、病苦、壯少、年衰老時、富時、貧時、為命求財時,如是時中,不修善法,汝能離不?"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受优婆塞戒以后,不能放逸,在寒时、饿时、饥时、渴时,清晨、暮落都要念佛都摄六根,静坐、修行善法,而不是“今天天冷了,不坐了”“渴了,喝口水,今天不坐了”等等。喜时、难时、病时、壮时、老时,不要让这些影响修行,得按照功课来。受优婆塞戒以后,还要学会如法求财;就是正常收入,不能偷抢骗,不能收受不正当途径来的钱财。得来的钱要分四份,一份供养父母、眷属;二份如法留作本钱;三份用作积蓄;四份用于布施、供养,或其它机动用途。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如是四處,不應寄付,汝能離不?"

受优婆塞戒以后,财物不要寄放四处;一是不要放于老人那里,年岁大的人看守不住,另外要有个三长两短,财物有争议,说不清楚;二是远处,容易照顾不到丢失;三是恶人处,众人眼里的恶人,随时会对任何人的财物下手;四是有大势力、比谁都横、比谁都厉害的人,可能随时为贪财而翻脸不认账。

"若言能者,複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軟心惡,四者少作多說。是四惡人,汝能離不?"

受优婆塞戒以后,还有四种恶人应该远离;一是乐说他人过失,张口就说是非;二是乐说邪见,这种人不说正知正见,说的都是与道不沾边的大话、空话、闲话;三是口软心恶,就是口蜜腹剑之人;四是多说少做之人,做了一分,恨不得说到十分,信佛的人都应该缄言积德,说多了没做那么多,此为不实之人。这四种恶人应该远离;同时,自己也不要成为这样的恶人。

 "若言能者,應令是人滿六月日,親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複應至心觀其身四威儀。"
  "若知是人能如教作,過六月已,和合眾僧,滿二十人,作白羯磨:大德僧聽,是某甲,今於僧中乞受優婆塞戒,滿六月中,淨四威儀,至心受持淨莊嚴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聽者,僧皆默然,不聽者說,僧若聽者,智者複應作如是言:善男子,諦聽!僧已和合,聽汝受持優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終當墮三惡道中。善男子,優婆塞戒不可思議。何以故?受是戒已,雖受五欲,而不能障須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汝能憐湣諸眾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爾時智者次應為說三歸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三歸已,名優婆塞。"

如果受优婆塞戒以后,都能依戒去行,应该满六个月,就能接近善知识,行住坐卧都无过失之后,才够得上受优婆塞戒。若欲出家须观察满半年,合和众僧满二十人,合和指的是六和。其中两种分法,一是慈心与身合,慈心与口合,慈心与意合,上座与下座合,持戒与清净合,漏尽与智慧合;还有一种是身合、口合、意合、戒合、利合、见合。总之,过去要出家必须得二十人都说行才可以,加上大德观察的半年,才给授戒。受具足戒以后,持戒修行,从发心修行到证果的过程中,多少劫期间都不能有违犯。违犯了就很难得到果位,漏小了及时忏悔还有可能证得果位,漏大的肯定证不到。

如果知道周围哪位同修有果位,不要给有果位的人设置一点障碍,说“我来考验考验他吧。”不要这么想,我们没有考验他的资格。这样生心,是给他增德了,但把自己考验完了,会把自己考验到地狱去。他是一果罗汉,只有品级比他高的二果、三果、四果罗汉和菩萨能考验他,让他道业增长。考场上的学生能考老师吗?低于他的人没有考他的资格。他是师父,我们知道什么说什么,不要有考他的心,一考就有地狱业报等着。

"爾時,智者複應語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如來正覺,說優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無分,或有多分,或有滿分。若優婆塞受三歸已,不受五戒,名優婆塞。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若受三歸,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作一分優婆塞?作滿分耶?若隨意說,爾時智者當隨意授。"

受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多或少,或有满分;就是说受戒之后的受持有多有少。人一旦受了优婆塞戒就应该同时先受三皈、后受五戒。有的人受戒之后饮酒了,少了一分;没几天又邪淫了,再少一分;不几日又杀生了,再少一分等等。受戒之人受戒之后应该受满分,受几戒就持几戒。在家人(男众)受持八戒,也可以具足受持菩萨清净戒。

 "既授戒已,複作是言:優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受完戒以后的人,有六种法需要注意;第一,勿伤众生性命,一只蚂蚁都不能杀,也不能让他人去杀;第二,虽为自己的身命,也不要去偷盗,就算是一分钱,对方没给,也不要自己去拿。犯过偷盗的人,四加行里的暖法不好修,有的修行人见同修修到暖法了,纳闷自己怎么没有任何迹象,就要忏悔自己过去世犯过的偷盗业。为什么说修行是功德,功德欠缺就不行。得不到暖法、得不到四加行,想证果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得暖法的人已证一果罗汉。第三,就算为自己的身命也不能虚说,没有的事不要说,说了妄语就是破戒,破戒就得不到暖法。修行好的利根之人三至七天就可得暖法。破戒的人如不忏悔一生都得不到,这事别怨他人,是自己功德不圆满。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是理论上说修到哪里了,只说实相。他人坐几年下来,身上暖法出现,一说身体的种种现象,都能对的上。一说忍法、顶法、世间第一法出现,身体哪里有什么现象,都能对上。一些人不知怎么回事,“师父,慈悲慈悲我吧,我要求法。”问问自己信佛信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啊;功德圆满是持戒修行证得的。第四,虽为身命,不得破邪淫戒。就算合法配偶,都要注意地点,不能在路边、公共场所、野外、寺庙或停尸间等处行淫。第五,虽为身命,不得说他人过失,特别是不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过失。他有过失,不用谁说,有护法与他计较,除非是师教化人的时候,也只说一些现象,为让其他人受到教育,而不是去指责他。否则,谁说了谁的过失就比他还严重。第六,虽为身命,也不能造、卖酒。在家人受戒后饮酒都是破戒,更别说造、卖酒了。造、卖酒老板不论曾有什么善业,死后必堕粪尿泥小地狱,以粪尿为食,所获业报如此。这六种重戒是绝对不能违犯的。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邊界,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複一心受持不毀。"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佛说,如受优婆塞戒以后至心守持,毫不违犯,则可获戒果,就是戒法庄严,生善法。依此修行,会得到无量利益直至证果。否则,虽没犯五戒,却没赡养父母、师长,要得失意罪。失意罪指的是不知不觉当中就造作的一种罪报;失意罪虽然不直接让人堕落到三恶道去,但是也有受报。如对父母不孝,就会有不孝顺的儿子;对公婆不孝,就会感召不孝的儿媳妇等,就是这个道理,有一种不如意的循环。供养没尽到孝心,就有失意罪,不是给钱就是孝。见父母闷闷不乐了,想法让他们高兴起来,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哪方面做的不圆满,都没尽到义务。失意罪也属于不清净,而且还是有作。有作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做的不圆满。恶意失意罪,罪报要堕落三恶道。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优婆塞戒以后,愿意饮酒,甚至酗酒的人就有失意罪。一般的初行人没有能力把酒化掉,有的修行人饮酒能把酒化掉,酒下肚以后,能从脚排出去,使之在体内不起作用。平常人恰恰相反,酒在肚子里一闹,脑袋就不听使唤了,就开始胡作非为,举止不受控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汙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对于受病苦折磨的人不要以恶目、恶行对待。谁有病了,横眉冷对或者说一些狠话、横话,甚至眼露不善之光都犯了失意罪。尤其仇人病了,千万安慰,不要恶言恶语。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譴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见到乞讨财物的,不管多少,随意的都要给一些,不要让他空着手走,如果空着手走了,就有失意罪,在布施上不圆满。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优婆塞戒以后,如果见到出家人、长者、官长、同修,不起来欢迎礼拜或打个招呼,有失意罪。如果见到出家人,首先要跟出家人打招呼,而且告诉周围的人都起来跟出家人打招呼,这不是客气,如不这么做,有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管认识不认识,见到年岁大的人或官长,没瞧得起,不打招呼,有失意罪。有出家人先与出家人打招呼,然后与年龄大的人打招呼,有官长再与官长打招呼,依次而行。年轻人好犯这样的过失,觉得挺忙,没顾上说话,不注意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就应该按日供养三宝,香华、水果供养;如果一个月当中少于六天,就有失意罪。把佛像往那一摆就不管了,绝对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裏中,有講法處所,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四十里之内,听说哪里讲佛法,必须去听闻或拥护道场,不去就有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出家人的床或卧具,在家人不要去躺,不管是他什么人,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行,躺了就有失意罪。包括出家人经常坐的椅子,若没有让坐,都不能坐。就一把椅子,出家人让坐了,而出家人无座在一边站着,也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心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若明知水里有虫子,还去饮用,就有失意罪。这里重点是,开天眼的人能见虫子还去喝,有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行路时明知这条路不安全,有豺狼虎豹、恶人等,还硬撑胆大,不找人同行,也有失意罪。因为,无伴独行险处若遭抢,既自己损失了财物;又让抢财物的人堕落地狱;若被野兽伤着,野兽本来已经够可怜了,它在这一道的时间就会因为伤受戒的人而延长,而且还得堕地狱。出家人怜悯它们,走这样的险路手持禅杖,目的就是吓阻它,让它远离。所以,受戒人早出早归,晚上尽量不走夜路。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男众不能一个人到尼姑庵留宿;否则,就是失意罪。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单有一个房间出入,须到佛像前说明事由,还得念佛都摄六根。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为了财物打骂仆人、孩子或者外人,有失意罪。随便打老婆、骂孩子都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把剩菜、剩饭供养出家人或在家人,得失意罪。刚做好的菜饭,应该先请出家人食用,然后再请信佛的人食用。如果家庭困难,都吃剩饭,那没有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狸貓,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养猫狗等宠物,得失意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如果圈养马、象、牛、羊、骆驼、驴等一切畜类,得失意罪。受戒之前养了,赶紧送人,不要再养。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在家人不要穿僧衣、准备钵盂、请锡杖等僧用之物;预备那些物品,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如果为身命,需要种地的,要用清净水浇田,不要把水塘里的水放干弄死鱼虾;否则,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鬥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取貴;鬥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在市场做买卖,称一定要公平;买卖时,不要过分讲价;否则,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在不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行淫,得失意罪,夫妻也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不要偷税、逃税,上车、船等不能逃票;否则,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违背法律法规办事,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瓜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当家里有新鲜的果类、谷类、蔬菜时,应先供养佛,然后再自己食用;不这样做,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遇到出家人,如果想为出家人讲法,但出家人不想听或者对所讲不加赞叹,赶紧停下来;否则,得失意罪。同时,与出家人抢话说,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与出家人打交道一定要注意,如果在路上见到出家人,一定要让其先走或走在前面。跟老年人一起走也如此,不能走到老年人前面。如果是受戒人和未受戒的人一起走,受戒人走在前。若对方不知道是受戒的人,可以除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要是到庙里帮助过斋,见自己的师父在那儿呢,多给盛一点,起了偏心,得失意罪;都是三宝,不平等不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养蚕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舍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在路上遇到伤病的人,要上前寻问、给予关心,如不这么做,得失意罪。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戒律以后,不应寻欢饮酒,如寻欢饮酒者,得失意罪。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如果在家人,诚心受持这些戒律,为受持优婆塞戒,是优婆塞中的珍宝,人中丈夫。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為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出家菩萨为比丘、比丘尼,在家菩萨为优婆塞、优婆夷,出家菩萨持具足戒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具足戒,实是为难,多恶因缘缠绕。

【净戒品第十五】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雲何當令是戒淨耶?"
善生向佛请法说,如果有人受持戒律以后怎样行为持净戒呢?
 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淨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
佛说,有三法能净是戒;一是信佛、法、僧;二是深信因果;三是把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複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無貪心,四者未有恩處,先以恩加。"

还有四法,一是慈心;二是悲心;三是无贪心;四是报恩心。

 "複有五法:一者先於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見怖懼者,能為救護;三者得求者未索,先開心與;四者凡所施處,平等無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緣。"

还有五法;一是对有仇怨家,也要先说好听的,让他先消消气,用仁德之心化解仇怨;二是见恐惧害怕的,要爱心救护;三是有人求借,先让他开心,予人方便;四是需要布施的方面,平等无二,都一样待遇;五是普慈一切,不以因缘分别远近而行慈。

 "複有四法:一者終不自輕,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時,其心堅固;三者精進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还有四法,一是永远不自轻,不要自己没有信心,动不动就“我今生是不行了,什么也不能成就”等。活一天就修行一天,不管到什么程度都要修行,而且还要修行好,这才是有信心;二是对于佛法,其心坚固,不能朝信夕改;三是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是造作大事,心不疲倦;有的人翻译经典,有的人打印经典,这都属于大事;一旦做上了,就不知疲倦;一旦做了,就不后悔,自利利他,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複有四法:一者自學善法,學已教人;二者自離惡法,教人令離;三者善能分別善惡之法;四者於一切法,不取、不著。"

还有四法,一是自学善法,学了以后还要教给他人;二是自离恶法,还要告诉他人也别做;三是善能分别善恶之法,择善从之;四是于一切法,不贪取,不执著,不要拿着一把不圆满的标尺去衡量他人。

 "複有四法:一者知有為法,無我、無所;二者知一切業,悉有果報;三者知有為法,皆是無常;四者知從苦生樂,從樂生苦。"

还有四法,一是知有为法无我无所,一切有为皆相对,行于空后证中道,知法中无我,三界有为无我皈依处;二是知一切业悉有果报,心想、口说、行作善恶皆有报应;三是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如露亦如电;四是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苦与乐是相对的,世间的苦乐标准不一;只有修行人,身体法喜都是从苦行、苦坐中得来的,开始时候静坐是苦,后来不让静坐不行,这是无可比拟的禅悦。

 "複有三法:一者于諸眾生,心無取著;二者施眾生樂,其心平等;三者如說而行。"

还有三法,一是与诸众生心无取著,无取离贪,无著离欲;二是施众生乐,心里平等,乐而无悔,平等生慈;三是说到就做到,多做少说。

 "複有三法:一者能施眾生樂因;二者所作不求恩報;三者自知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还有三法,一是能施众生乐因,说话办事让众生心生欢喜;二是所做不求恩报,无求才是无为;三是自知这么去修行,一定能成佛道。

 "複有三法:一者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間不息,雖受是苦,心終不悔。"

还有三法,一是为众生受苦恼,为众生受点罪,应该应份的;二是次第受之,为众生受苦有个轻重缓急,先受什么,后受什么;三是利益众生不停止,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複有三法:一者未除愛心,能舍所愛,施與他人;二者未除嗔恚,有惡來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癡心,而能分別善惡之法。"

还有三法,一是修行没有达到除掉有爱之心时,对心爱之物,能舍所爱,施于他人;二是修行没有达到除掉嗔恨时,有恶人恶事强加于己,而能忍之;三是修行没有达到除掉痴心时,而能分别善恶之法,知善而为,知恶而不为。

"複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二者善知方便,能教眾生,令修善法;三者化眾生時,心無疲悔。"

还有三法,一是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要讲方法,远离恶法;二是知善方便,能教众生,广修善法,众生的习气是顺着好吃,横着难咽;三是教化众生时,心无疲倦,要有一种耐力。

 "複有三法:一者為令眾生離身苦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二者為令眾生離心苦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眾生修善法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

还有三法,一是为众生舍离身苦时,于自身命,心不吝惜;二是为众生离苦,于自身命,心不吝惜;三是教化众生修善时,于自身命,心不吝惜。

 "複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營他事;二者營他事時,不擇時節;三者終不顧慮辛苦、憂惱。"

还有三法,一是自舍己事,先应他事,不容易做到,也要去做;二是帮助他人做事时,不择时间或节日;三是帮助他人不顾虑辛苦忧劳,就一心一意帮人做好。

 "複有三法:一者心無妒嫉;二者見他受樂,心生歡喜;三者善心相續,間無斷絕。"

还有三法,一是心无嫉妒,多利他人;二是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是善心相续,永无断绝。

 "複有三法:一者見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惠,輒思多報;三者於無量世,受無量苦,其心堅固,無退轉想。"

还有三法,一是见他对己少善,心里始终不忘;二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三是于无量世为自利利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不退转,其行坚固不退道。

 "複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諸過咎,猶故不舍一切作業;二者見諸眾生無歸依者,為作歸依;三者見惡眾生,心生憐湣,不責其過。"

还有三法,一是深知生死,生和死是很苦的,仍不舍身命,还要择善去做;二是见诸众生无皈依处,就要站出来,共同去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带领众生,一起修道;三是见众生有很多共恶,心生怜悯,不去责备,善言相劝,教其改正。

 "複有三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聞法無厭;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識教。"

还有三法,一是亲近善友;二是闻法不厌;三是谦下依师而教。

 "複有九法:遠離三法,三時不悔,平等惠施三種眾生。"

还要远离杀盗淫三恶法;亲近佛法僧三善法;对过去和现在行作不后悔,对未来怎么去行作也不担心。平等惠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众生。

"複有四法:所謂慈、悲、喜、舍。"

修行慈悲喜舍心,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菩薩若以淨法淨心,要在二時:一佛出世時,二緣覺出時。善男子,眾生善法,有三種生:一從聞生,二從思生,三從修生。聞、思二種在二時中,從修生者,不必爾也。"

佛说,以上善法可以值佛住世时闻法而得,也可以值缘觉出世时从思维观察十二因缘而得;也可以从修行而得。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如是淨戒,是不為難,在家淨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菩萨受持净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受持净戒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息恶品第十六】
善生言:"世尊,菩薩已受優婆塞戒,若有內外諸惡,不淨因緣,雲何得離?"
善生向佛请法说,受优婆塞戒以后,怎样才能得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呢?
"善男子,菩薩若有內外諸惡,不淨因緣,是人應當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則得離內外惡、不淨因緣,增長悲慧。"
佛说,如果有以至诚心持戒修行念佛的人,能增长慈悲智慧。以智慧力才能得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

 "世尊,當雲何修?"

善生向佛请法说,应该怎样修行呢?
"善男子,當觀如來有七勝事:一者身勝,二者如法住勝,三者智勝,四者具足勝,五者行處勝,六者不可思議勝,七者解脫勝。"
"雲何身勝?如來身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所嚴飾,一一節力,敵萬八千伊羅缽那香象之力,眾生樂見,無有厭足,是名身勝。"
  "雲何如法住勝?如來既自得利益已,複能憐湣、救濟、利益無量眾生,是名如法住勝。"
  "雲何智勝?如來所有四無礙智,非諸聲聞、緣覺所及,是名智勝。"
  "雲何具足勝?如來具足行命、戒、見,是名具足勝。"
  "雲何行處勝?如來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諸聲聞、緣覺所及,是名行處勝。"
  "雲何不可思議勝?如來所有六種神通,亦非聲聞、緣覺所及,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是名不可思議勝。"
  "雲何解脫勝?如來具足二種解脫勝,除智慧障及煩惱障,永斷一切煩惱習氣,智緣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脫勝。"
佛说,应该观佛有七种殊胜的事,心中树立起对佛坚固至诚心,才能持戒修行。七种殊胜事为,一是身胜,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力无量,众生乐见;二是如法住胜,佛自功德圆满后,又能怜悯、救济、利益无量众生;三是智胜,佛有法、义、词、乐说四无碍智,诸声闻缘觉所不能及;四是具足胜,佛示现肉身一生所行作圆满,所行戒为毕竟戒,所行见为无上正等正觉;五是行处胜,佛身行处天眼明、宿命明,佛三昧行处空性、无相、无愿三昧为正定,佛智行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安住空性、无相、无愿的三种解脱法门,具有无量殊胜的功德,是一切语言和殊胜议论所不能及;佛证入遍净色身三昧,身有五色烛光又化五百种妙色让众生得见妙法;佛为教化菩萨示现狮子频申三昧,奋起大悲法界之身,示导度化众生威德,宣吼法界之法门,让二乘诸众惊于耳,而以狮子奋迅为比喻;这些佛智神变境界,是声闻缘觉不可及;六是不可思议胜,佛身有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声闻缘觉不可及;七是解脱胜,佛身知见觉解脱无有烦恼阻碍,不思议法门解脱无有智慧阻碍。

 "是故舍利弗於契經中,讚歎如來具七勝法。如來從觀不淨,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莊嚴地至解脫地,勝於聲聞、辟支佛等,是故如來名無上尊。如來世尊修空三昧、滅定三昧、四禪、慈悲觀、十二因緣,皆悉為利諸眾生故。如來正覺,發言無二,故名如來。如往先佛,從莊嚴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來。具足獲得微妙正法,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養,名阿羅呵。覺了二諦,世諦真諦,名三藐三佛陀。修持淨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更不復生諸有之中,故名善逝。知二世界,眾生世界,國土世界,名世間解。善知方便,調伏眾生,名調禦丈夫。能令眾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離苦受樂,是名天人師。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為佛。能破四魔,名婆伽婆。"

佛说,应念佛十种名号功德。佛功德是从初修不净观开始至证菩提的全过程中,从发菩提心的新发意菩萨,到证入贤位菩萨至证入圣位菩萨;贤位菩萨也称庄严地菩萨,圣位菩萨也称解脱地菩萨。因为,声闻缘觉无有修行菩萨功德。所以,不及佛功德。无上尊,也称无上士;佛示现修空定三昧、禅观十二因缘,为断无所断,诸佛无烦恼可断,皆为度化众生。阿罗呵,也称正遍知;不颠倒又通达不颠倒之法;能受一切人天供养。三藐三佛陀,也称世尊;觉了苦集灭道世谛,又觉了出世间常乐我净真谛。明行足,持清净戒修行定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具足菩萨明、诸佛明、无无明。善逝,见佛性不生三界诸有相有想之众生中;不舍菩提心,不舍众生,示现大般涅槃。世间解,善知又不著世间五蕴、五欲;既知善恶因果,又不被世间法所污;既知十方诸佛世界清净,又解出世间无为,是众生皈依处;诸声闻缘觉难知难解。调御丈夫,信受佛法、理解佛法、行持佛法的人为丈夫,方便调伏丈夫远离世间无常法,成就菩萨道。天人师,诸佛教众生身口意善,远离诸不善;又远离诸恶业;得离三界苦受,得出世间乐受。佛,自觉悟又能觉他;既知一切法,又知一切行。娑伽婆,又称为应;既能破生老病死四魔所怨,又能破魔师、魔子、魔法、魔律四法所害。十种名号的总称为如来,为无上正等正觉;发言无二,或说无有二语,既是有同样说有,无同样说无,有无又表示一个法义无有差别;又于十方世界来去自如,无所谓来,无所谓去。

 "複觀如來行戒、定、慧,為益眾生。又於無量無數世中,怨親等利無有差別。悉斷一切無量煩惱,一一皆知,一一眾生為一煩惱,無量世中受大苦惱。如來世尊為眾生故,難施能施,難忍能忍。"

佛说,应修戒、定、慧。如来行戒为利益众生,于无量世中怨亲平等,无有差别的断无量众生的一切烦恼。如来行定为利益众生,于无量世中知一切众生的一切烦恼,一众生为一烦恼而受大苦恼。如来行慧为利益众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修行人要依佛的戒定慧,而修行戒定慧。

 "佛有二淨:一莊嚴淨,二果報淨。如是二淨因緣力故,從初十十至後十十,無有人天能說其過。如來具足八萬音聲,眾生聞之,不生厭離。以是因緣,如來出勝一切聲聞、辟支佛等。"
  "善男子,若人受持優婆塞戒,欲淨戒者,當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則離內外諸惡,不淨因緣,增長悲慧;貪、嗔、癡斷,具足成就一切善法。"

佛说,应行菩萨道。从菩萨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至十地,成就佛的庄严净与果报净,无有过失;包括音声,众生喜闻,闻声得度。修行人要从发菩提心的外凡位菩提道修起,证入内凡再行菩萨道。如果有人受持优婆塞戒,应当这样修行念佛心,能离内外诸恶的不净因缘,增长悲智;断除贪嗔痴,成就一切善法。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念佛心,是不為難,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菩萨修行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具足修行念佛心,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善生言:"世尊,菩薩已受優婆塞戒,複當雲何供養三寶?"
善生向佛请法说,受优婆塞戒后,应该怎样供养三宝呢?
 "善男子,世間福田,凡有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從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
"如來世尊是二種福田:一報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種田。眾僧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以是因緣,菩薩已受優婆塞戒,應當至心勤心供養三寶。"
佛说,世间福田有三种;一是报恩田,即为供养父母、师长、诸佛;二是功德田,即为供养一果罗汉至佛;三是贫困田,即为供养一切贫困苦难之人。供养诸佛是种报恩田和功德田,修行与弘传诸法是种报恩田和功德田,供养世间众僧是种报恩田、功德田、贫困田。受优婆塞戒的人,应该至心供养三宝广种福田。

"善男子,如來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應當至心、勤心供養生身、滅身、形像、塔廟。若於空野無塔像處,常當繫念,尊重讚歎;若自力作,若勸人作,見人作時,心生歡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當廣教眾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養已,於己身中莫生輕想,於三寶所,亦應如是。凡所供養,不使人作,不為勝他,作時不悔,心不愁惱,合掌讚歎,恭敬尊重。若以一錢至無量寶,若以一彩至無量彩若以一華至無量華,若以一香至無量香,若以一偈贊至無量偈贊若以一禮至無量禮,若繞一匝至無量匝,若一時中乃至無量時,若自獨作、若共人作。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養佛、法、僧者,若我現在,及涅盤後,等無差別。"

佛说,佛是一切诸法宝藏的承载者,有智慧的人应当至心精勤供养佛示现的肉身,灭度后的舍利、形像、塔庙等,佛法僧一体常住,现在、未来平等而无差别。如果在旷野等无塔像处,称念佛名,尊重佛法,赞叹佛功德等于供养佛。供养佛可以自己作,也可以劝人共作,自作功德要回向法界,共作要心生欢喜。供养佛以后,不要轻想自己;于塔庙处也不要轻慢他人。所作供养,不要让人替作,不要为胜超他人而作,不要作时心有悔意,不要心有愁恼去作。供养可以用一钱、一宝、一水、一花、一香、一偈、一礼、一匝、一时等及至无量;既出于自己,又不勉强,为真供养佛。

"見塔廟時,應以金、銀、銅、鐵、繩鎖、幡蓋、技樂、香油、燈明而供養之。若見鳥獸踐蹋毀壞,要當塗治,掃除令淨。暴風水火之所壞處,亦當自治,自若無力,當勸人治,或以金、銀、銅、鐵、土、木。若有塵土,灑掃除拂。若有垢汙,以香水洗。若作寶塔及作寶像,作訖,當以種種幡蓋、香華奉上。若無真寶,力不能辦,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訖,亦當幡蓋、香華,種種技樂而供養之。若是塔中草木不淨,鳥獸死屍,及其糞穢,萎華臭爛,悉當除去;蛇鼠孔穴,當塞治之。銅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銀、琉璃、頗梨等像,常當洗治,任力香塗。隨力造作,種種瓔珞,乃至猶如轉輪聖王塔,精舍內當以香塗。若白土泥作塔像已,當以琉璃、頗梨、真珠、綾、絹、彩棉、鈴、磬、繩、鎖而供養之。畫佛像時,彩中不雜膠、乳、雞子,應以種種華貫、散華、妙紼、明鏡、末香、塗香、散香、燒香,種種技樂、歌舞供養。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不如外道燒酥、大麥而供養之。終不以酥塗塔像身,亦不乳洗。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覆藏,勸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後顯示。見像毀壞,應當至心供養恭敬,如完無別。如是供養,要身自作;若自無力,當為他使,亦勸他人,令佐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寶,供養如來,有人直以種種功德,尊重讚歎,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無差別。所謂如來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種法門、十一種空觀、十二緣智、無量禪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羅蜜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讚歎佛者,是人則名真供養佛。"

佛说,如果见到塔庙供养时,可以用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等。如果塔庙佛像被鸟兽损坏或暴风水火毁坏,自己或劝人共同修复,清理干净,而后再行供养。在供养时,不能效仿外道供养,如用火烧酥饼、烧大麦、用酥油涂塔像、用乳洗佛像等;更不能造作半身佛像。如果见到毁坏的佛像,也要至心供养,与完好无损一样。如果见到身不具足的佛像,应劝人重造;无法重新制造的要隐藏起来,不要显示。如果以诸宝供养佛,与修行种种功德的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所得福德一样,没有差别,为真供养佛。

"雲何名為供養於法?善男子,若能供養十二部經,名供養法。雲何供養十二部經?若能至心信樂,受持、讀誦、解說,如說而行,既自為已,複勸人行,是名供養十二部經。若能書寫十二部經,既書寫已,種種供養,如供養佛,唯除洗浴。若有供養、受持、讀誦如是經者,是則名為供養法也。供養法時,如供養佛。又複有法,謂菩薩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諦,若信是者,名供養法。"

佛说,能供养佛说十二部经,为供养法。如果能至心乐信,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说而行,既为利己,又为利他;供养法时,如供养佛一样,为真供养法。菩萨行人供养法等于供养佛、供养僧三宝为一;声闻人行集灭道之谛,不见佛性,无出世间智慧,供养佛、法、僧为三。

"若有供養發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須陀洹至阿羅漢果,名供養僧。"
  "若有人能如是供養佛、法、僧寶,當知是人終不遠離十方如來,常與諸佛行、住、坐、臥。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說多少供養如是三福田者,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多受利益。"

佛说,如果有人能供养发菩提心的人,并受持比丘戒,证得一果罗汉以上果位的出家人,为供养世间真僧;如果有人能供养受持菩萨戒,证得菩萨果位的出家人,为供养出世间真僧;如果供养受戒未证果位的出家人,为供养世间凡夫僧。如果有人能这样供养佛、法、僧三宝,这样的人是常与诸佛行、住、坐、卧,久行菩萨道的菩萨。如果有人平等供养,广种福田,也得无量福德。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供養三寶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供養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供养三宝,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說供養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羅蜜,是人則能增長財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善生向佛请法说,供养六度万行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呢?
 佛言:"若能不惜一切財物,常於他人作利益事。念于佈施,樂行佈施,隨有隨施,不問多少;當行施時,於身財物,不生輕想,淨施不擇持戒、毀戒;讚歎佈施,見行佈施,歡喜不妒;見有求者,心則悅樂,起迎禮拜,施床命坐;前人咨問,若不咨問,輒為讚歎佈施之果。見恐怖者,能為救護;處饑饉世,樂施飲食;雖作是施,不為果報,不求恩報施。不誑眾生;能贊三寶所有功德。不以鬥秤雜餘異賤,欺誑於人;不樂酒、博、貪欲之心,常修慚愧羞恥之德;雖複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驕慢。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施波羅蜜。"
佛说,经常为他人利益,能不惜一切财物,心里想着布施,欢喜地行作布施,随时随地的不分多少的去布施。如果遇到应该布施时,不去分别所布施财物礼义上的轻重,也不去选择是持戒施还是毁戒施;比如放生蛇类,分别想一条蛇一生要吃掉多少其它众生呢,这么作是清净施吗!是持戒施还是毁戒施呢!这样想下去,很多布施就不能行;实际上只管救护,不去分别另类因果的事。

如果见到他人行布施时,要赞叹善行义举,欢喜不妒。如果见到有人前来请求帮助时,要心情高兴,以礼相迎,热情接待,相宜给予救助;不要一见面就哭穷或心轻穷人。如果他人想求助于人,让人前来探问一下或只观察不问,都应赞颂布施善行的果报,让来人和想求助的人得到心里满足。如果遇见遭仇怨追杀等难而心里恐慌害怕的人,要尽力给予救护和安慰,帮助转危为安。如果遇到灾荒年或饥饿之世,要高兴的最大限度的主动给予饮食;我知道一位在家人,皈依受戒后,见一盲人想过河又不敢过,又值秋冬季节,便过去将盲人背过河;自己家里也处于半饥饿中,又将饥饿几日的盲人请回家吃饱后再送回去;这样行施既没有去想有什么果报,又没有想求什么恩报,仅凭一颗纯朴善良之菩萨心。

能供养布施的人,一定能赞叹三宝功德,常修自我忏悔和知羞耻之德,世人最怕失去忏悔羞耻之德,如果失去这条做人的底线,人与动物何异;能供养布施的人,恃强而不凌弱,富贵而不淫逸,惠施而不骄慢;能供养布施的人,绝不能以大斗小称等缺斤少两,囤积居奇,趁人之危等低贱卑劣手段欺诳众生,不乐交际好酒色之朋和贪欲乐赌之友。这样以慈悲心、平等心、喜舍心行布施的人,为能达到供养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若有人能淨身、口、意,常修軟心,不作罪過;設誤作者,常生愧悔,信是罪業,得惡果報;所修善事,心生歡喜;於小罪中,生極重想;設其作已,恐怖憂悔。終不打罵嗔惱眾生。先意語言,言輒柔軟。見眾生已,生愛念心;知恩報恩;心不慳吝,不誑眾生。如法求財,樂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見窮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憐湣一切。見作惡者,能為遮護;見作善者,贊德說果,複以身力,往營佐之。身不自由,令他自在;常修遠離嗔恚之心,或時暫起,覺生愧悔。實語、軟語,遠離兩舌及無義語。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戒波羅蜜。"

佛说,如果身口意同修柔软心,心里不要去想,口身也不去做什么罪过的事。如果是误作罪过要常生忏悔心。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要经常忏悔自己的业障。在不注意的时候,肯定有做的不圆满、有缺陷的事,要常修忏悔法。相信因果,自己修善,自己心情好;做事有一点点过失,也不要原谅自己。知恩图报,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法求财,得财后如法供养他人。要说柔软语,见人先打招呼问候,说话都不要伤人,少说或不说有是非而无意义的话。也就是要处处在在,心里想的、口里说的、身体做的都自然符合戒律。这样以柔软心、忏悔心、离嗔心行持戒的人,是能达到持戒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若人能淨身、口、意業,眾生設以大惡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終不惡報;若來悔謝,即時受之。見眾生時,心常歡喜;見作惡者,生憐湣心。讚歎忍果,呵責嗔恚;說嗔果報,多有苦毒。修施忍時,先及怨家。正觀五陰眾緣和合,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觀嗔恚乃是未來無量惡道受苦因緣,若暫生嗔,則生慚愧,恐怖、悔心。見他忍勝,不生妒嫉。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忍波羅蜜。"

佛说,如果身口意同修净业,有恶人以恶事来强加,打骂奸欺毁辱惊,身心不得安宁时。修行人怎么做呢,不想报复谁,就自己忏悔,是过去生中做过对不起他人的事;如果有人打骂等,总算把欠他的账还清了,心生欢喜。他来谢罪,诚意接受。这样做不是老实,而是遵从佛的教诲、法的因果、戒的要求,对于行恶事的人心生怜悯。见到周围的人这么做了,要心生赞叹,修行的真不错,真能忍啊。退一步,海阔天空,什么事忍不住就生嗔,生嗔就是苦海,生嗔就是三恶道。不仅自己能忍,而且善劝他人修忍。“忍辱”不是强忍,因作果、果作因;他今天做恶事了,明天一定有人对他做恶事,回报他以往造作的恶因;人不去报复他,三恶道还等着他呢;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以三恶道为代价,帮助人了业,要生怜悯心。这样以忍辱心、怖畏心、怜悯心行持忍辱的人,是能达到忍辱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貪坐臥等樂;如作大事功德力時,及營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業,要令畢竟。作時不觀饑渴、寒熱、時與非時。不輕自身。大事未訖,不生悔心,作既終訖,自慶能辦。讚歎精進所得果報。如法得財,用皆以理。見邪進者,為說惡果;善教眾生,令修精進。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時,不隨他語。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進波羅蜜。"

佛说,如果有人不懈怠,不贪求享受,不贪求卧具,不贪求饮食,不贪求五欲乐等;如果有人作大事业时小事也能做好,而且劝他人也这样做好;如果有人说话办事讲道理,不强加于人,见邪精进者,如法劝解,特别是亲人和近人,听不听是他的事;如果有人自己精进有始有终,劝导他人也精进,不要半途而废;身精进是自己去禅行,心精进是劝导他人也去禅行;如果自己依法善行时,不随他语受影响而改初衷发心。这样以精进心、善行心、不悔心行持精进的人,是能达到精进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若有人能淨身、口、意,樂處空閒,若窟、若山、樹林、空舍,不樂憒鬧、貪著臥具,不樂說世間之事。不樂貪欲、嗔恚、愚癡。先語、軟語,常樂出家,教化眾生;所有煩惱,輕微軟薄,離惡覺觀;見怨修慈,樂說定報;心若逸亂,生怖、愧、悔;見邪定者為說罪過;善化眾生,置正定中。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禪波羅蜜。"

佛说,如果身口意同修净业,喜欢清净的洞窟、青山、树林、空舍等处,不贪卧具,不喜欢或说或听世间之事,不喜欢到一起嘻嘻哈哈说是非,不管什么时间、地点都这么做;不喜欢贪欲,不喜欢气愤,不喜欢愚痴;赞叹出家好、修行好、度化众生好,不让人造恶因,不让人造恶果;喜欢教化众生,离诸烦恼,离恶心态,见怨修慈,见苦修悲,见愁修喜,见吝修舍;喜欢禅行,常于定中,禅悦为食,对自心散乱生忏悔;喜欢善化众生,不但自己乐修禅定,还告诉他人修行禅定。这样以禅悦心、清净心、喜舍心行持禅定的人,是能达到禅定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若有人能淨身、口、意,悉學一切世間之事,於貪、嗔、癡,心不貪樂,不狂不亂。憐湣眾生,善能供養父母、師長、和上、長老、耆舊、有德,修不放逸。先語、軟語,不誑眾生;能分別說邪道、正道及善惡報;常樂寂靜,出家修道;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已,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驕慢;受苦不憂,受樂不喜。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般若波羅蜜。"

佛说,如果身口意同修善业,在学世间事的时候,对于贪嗔痴诸行不贪其乐,不受蛊惑,以慈悲心怜悯众生。以善供养父母、师长、诸佛、大德、出家人等。世间人该做什么就做好什么,业余时间该静坐念佛就把握住。对父母经常供养孝顺,使父母感到儿女信佛好。如果自己修行比他人强不生骄傲心,见他人或仇人受苦生怜悯心,能帮的帮一把,让他知道还是信佛的人好,受到感化,而改恶向善。这样以智慧心、谦下心、正觉心行持般若的人,为能成为达到般若无极限的人。

"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調伏眾生,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若人於財,不生慳惜,亦不分別怨親之相、時與非時,是人則能調伏眾生。於財不惜,故能行施,是故離慳吝之惡,是名離對。欲施、施時,施已歡喜,不生悔心,是故未來,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能令他人離於饑渴、苦切之惱,故名利他。"

佛说,在布施的一方中有四个宗旨,一是调伏众生;自己各方面做好了,本身就让人佩服,让人服气,众人就自然调伏,说的正法有人听受;二是不见他人对错,一对一错就是两边,两边就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六道轮回。做好事不求回报也是种善因就有善果,离对错入中道无为而逃离因果律;三是自利,最大的自利是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四是利他,最大的利他是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

 "戒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優婆塞戒至菩薩戒,能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地種基,是名莊嚴。既受戒已,複得遠離惡戒、無戒,是名離對。受持戒已,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諸眾生無恐、無畏,鹹令一切離苦獲安,是名利他。"

在戒的一方中也有四个宗旨;一是庄严菩提;二是离对;三是自利;四是利他。持戒修行定能证入品位菩萨,品位为庄严菩提;离对,证入定空,行于中道;自利,持戒修行禅定,证得天禅悦至出世间的无上妙乐;利他,在戒的护佑下,无有恐怖颠倒,无有畏惧梦想,离危苦而安稳。

 "忍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既修忍已,能離嗔惡,是名離對。忍因緣故,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忍因緣故,人生喜心、善心、調心,是名利他。"

在忍的一方中有四个宗旨;一是庄严菩提;二是离对;三是自利;四是利他。由于修忍,有因缘修善;所以,可证品位菩萨为庄严菩提。由于修忍,有因缘能离嗔恶;所以,仁者无敌。由于修忍,有因缘修道成道;所以,离苦得乐。由于修忍,有因缘对人生欢喜心,生调柔心;所以,众生愿意接受教化而得救度。

"進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精進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修善法時,離惡懈怠,是名離對。因是善法,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教眾生修善,令離惡法,是名利他。"

在精进一方也有四个宗旨;一是庄严菩提;二是离对;三是自利;四是利他。精进要正精进,在世间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让周围的人一见,这个人谈吐不俗;衣着得体,为人心善,再得知是信佛的,就不敢小视佛法。如果情况相反,做什么都不行,唯唯诺诺,缺乏信心,这个不行,那个不敢;周围的人会说,信佛人就这样啊,给佛抹黑。信佛人不是凡事争第一,而是做什么事都要让他人佩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不为他人摆样子,也不为他人说精进与不精进而心情起伏。自己去精进,同时劝告他人也去精进。丈夫劝妻子精进,跟着一起念佛吧;告诉孩子烧香去、上供果、念一念佛等,这都属于精进;不是说些理论,摆一摆花架子,练一练嘴上功夫就是精进。总之,精进离懈怠,修善离恶法。

"禪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修如是禪定力故,獲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因是禪定,修無量善,離惡覺觀,是名離對。修舍摩他因緣力故,常樂寂靜,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斷諸眾生貪欲、嗔恚、狂癡之心,是名利他。"

在禅定一方中也有四个宗旨;一是壮严菩提;二是离对,三是自利,四是利他。静坐像静坐的,坐如钟,这样坐心静,不容易散乱。念佛像念佛的,绵绵密密不间断,无杂染。静坐与念佛的关系,是相互促进,静坐可让念佛心清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法要讲正知、正见,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得证道果,发菩提心。要明白地让众生知道,必须放下狂痴之心,空说佛理不能往生净土,空送助念不能往生净土,真持戒修行发菩提心,才能往生净土。说佛理只种善根,助念只了业缘;都是往生净土的助因,不是直因。

 "智四方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修智慧,獲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修智慧故,遠離無明,令諸煩惱不得自在,是名離對。除煩惱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得調伏,是名利他。"

在智慧一方中也有四个宗旨,一是庄严菩提;二是离对;三是自利;四是利他。菩提庄严说到底是功德庄严,功德是福慧的合一,有慧无福是空慧,有福无慧是轮回;二者离一是天福天慧,不是菩提庄严。有福德才有因缘修慧德,有慧德又有因缘修福德;遇境转无明,行进离烦恼。人身有二障,福德具足可破除烦恼障,慧德具足可破智障;烦恼障可白话为内有六根需求,外有六尘相对,六入中有八苦相随;智障可白话为知见障,是人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依法教化众生,让众生自我破除诸障,知宇宙人生真相。

"善男子,或有說言:離戒無忍,離智無定,是故說有四波羅蜜。若能忍惡不還報者,即名為戒;若修禪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離慧無定,離定無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離戒無進,離進無戒,是故戒即是精進,精進即戒。離施無進,離進無施,是故施即精進,精進即施。故知無有六波羅蜜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佈施是果;精進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與果不得為一,是故應有六波羅蜜。"
 "若有說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義不然,何以故?戒從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惡,為眾修善,忍無數苦,無量世中,代諸眾生受大苦惱,心不悔退,是故離戒應有忍辱。"

佛说,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是互为因果,不能合二为一。如戒从外得,忍从内修;无戒能忍诸恶为善,有戒替众生无量世忍诸恶为忍辱。所以,有人说离戒无忍,离智无定;离定无慧,离慧无禅;离戒无进,离进无戒;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戒即精进,精进即戒;慧即是定,定即是慧等,都不是那么回事。如有人说戒就是忍,忍就是戒,这样说笼统;戒是按规定去做,忍是承受,二者是两回事;

 "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名緣一不亂,毗婆舍那,名能分別,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定慧異,當知定有六波羅蜜。如來所以最初先說檀波羅蜜;為調眾生施時離貪,是故次說屍羅蜜;施時能忍舍離之心,是故次說忍波羅蜜;施時心樂,不觀時節,是故次說進波羅蜜;施時心一,無有亂想,是故次說定波羅蜜;施時不為受生死樂,是故次說智波羅蜜。"

三昧是修戒定慧的统一体,有戒才生定,有定才有三昧,有三昧才有智慧。同样修行,有的成佛了,有的还在那多闻呢;佛与阿难一起修行,一位现在成佛了,一位在千劫多闻呢。智慧并非是看书看来的,那是文字般若,不能代替戒定慧;知道了经书三藏十二部不等于有智慧,不能代替戒定慧。说六度无极限,是布施时离贪,不贪名、不贪功德等;是布施时难舍能舍,凡夫最难舍的是身、命、财,修行最难舍的是清净的时间;是布施时生善心而有求必应,达到求者满意;是布施时心不散乱而有差别想,平等施善;是布施时不为在生与死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而是舍世间快乐得出世间法乐。

"善男子,雲何名為波羅蜜耶?施時不求內外果報,不觀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財,心不吝惜,不擇時節,是故名為施波羅蜜;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乃至惡人來割其身,忍而不嗔,是故名為忍波羅蜜,三月之中,一偈贊佛,不休不息,是故名為進波羅蜜;具足獲得金剛三昧,是故名為禪波羅蜜;善男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具足成就六波羅蜜,是故名為智波羅蜜。。

行六度无极限,是布施时内修功德,外不求好名;是布施时不去分别是不是福田,不选择什么时间或节日,应随时宜而供养;是持戒时小罪而不作,重戒而无犯;是忍辱时恶人割身忍而不嗔,反生怜悯心;是精进时念佛专一不间断,清修不休息;是禅定时得三昧乐,乐无时日;是智慧时心能转境,物外闲人,无为无著。总之,行六度要无所畏,不能像小学生怕老师批评,只知守纪律,把学习都忘了。应该是依教奉行,如法对待一切事物。学净土的修行人,一句六字洪名,静坐好了,照样得金刚三昧,也照样能往生。

 "善男子,菩薩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能淨六波羅蜜,是不為難,在家能淨,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菩萨净修六度万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净修六度万行,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杂品第十九】
善生言:"世尊,菩薩已修六波羅蜜,能為眾生作何等事?"
善生向佛请法说,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位后能如何救度众生呢?
"善男子,如是菩薩能撥沉沒苦海眾生。"
  "善男子,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是故菩薩修行佈施波羅蜜時,要作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若人樂施,一切怨仇,悉生親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則得成就施果。"
 "善男子,有人說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陰。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佈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則具五陰,如是佈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名施餘果。施果三種:有財勝故,獲得勝果;有田勝故,獲得勝果;施主勝故,獲得勝果。向須陀洹,至後身菩薩,乃至成佛,是名勝田,施如是田,故得勝果;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觸,是名財勝,以是物施,故得勝果。若有施主,信心淳濃,施戒、聞、慧,則得勝果。"
佛说,菩萨可化身示现六趣,能度众生出离苦海。如果有财、物、食品和修行之法,不愿去行财、法布施;要知道有吝啬心者,要在无量世中得愚痴贫穷报。而菩萨修六度万行,不但自利,而且利他。如果施给一些有怨仇的人,也要生亲近想,还要感化他。不是怕他,是知道自己持戒,无心与他斗,他斗斗没劲了,就不斗了;他习气不改,还要跟别人斗,别人可不怕他,他会在斗中其乐无穷。另外,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恶狠不善的人,不知不觉会有恶病缠身或暴死等恶果报应,还以为能强时,因果已如影随形。度怨仇不好度,是逆上缘,只有菩萨行人才能善巧救度。相信布施因果,相信持戒因果,也一定成就善果。

行施有五种情况;一是有乞讨的;二是他有需要时;三是欢喜给施;四是供养给施;五是报恩给施;这布施名正言顺,也得正果为庄严菩提道;这样布施是人的五蕴作用给施,不是感情上单一的意根给施。感情上的给施是礼尚往来,是世间报。用身体、寿命、享乐布施的得余果报,如正常报酬外的红包。

布施果报有三种;一是胜财果,布施的财物清净,人间常居富贵;二是胜田果,供养的人是一果罗汉至菩萨与诸佛,得生天福;三是施主胜果,施戒施法多闻、施智慧转烦恼而修行,得功德果。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則得多饒財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報。"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常為父母、兄弟、宗親、一切眾生之所愛念。信心施者,加如是報。"
  "時節施者,得何等果?時節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所須之物,隨時而得。時節施者、兼如是果。
  "如法財施,得何等果?如法財施,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是財已,王、賊、水、火所不能侵。"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佛说,有智慧的人布施有;至心施、亲手施、信心施、时节施、如法施。各得果报是,至心施的人将来多得金银财宝富贵;亲手施的人得富贵、得盈余,自己能享受到,否则就如有的人挣了一千万被儿孙花了,自己没花着;信心施的人得上述果报就连父母兄弟宗亲都跟着享福;时节施的人得受穷时或有什么需要时,自然就有人帮助,如正为一千元钱着急呢,就有人送来一千元;要是没这功德,到时候想借也借不到,往昔这么做过布施,需要时就有人主动上门来了;如法施的人正常得到的酬劳不管遇到什么灾难,这钱谁也拿不走,小偷不偷这钱;发大水了,人平安、钱也平安;遇大火,钱也没烧着,就这个道理;要是偷的钱或者不是好道来的钱,不是罚款了,就是小偷偷走了,或者遭水火灾,或种的地遭旱涝之灾,化肥农药种子全白扔,或生病买药吃了。如果高高兴兴施,寿命增长、人也漂亮,过日子安稳,还聪明有才干。

"若好色施,以是因緣,是人獲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善男子,有人說言:施於塔像,不得壽命、色力安辯,無受者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佈施,是故應得如是五報。善男子,譬如比丘修習慈心,如是慈心,實無受者,而亦獲得無量果報。施塔像等,亦應如是得五果報。善男子,如人種穀,終不生茹,施於塔像,亦複如是。以福田故,得種種果。是故我說:田得果報,物得果報,主得果報。"
"善男子,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法施則得財、法二報;財施,唯還得財寶報。菩薩修行如是二施,為二事故:一令眾生遠離苦惱,二令眾生心得調伏。"

佛说,供养佛像、塔也有果报。虽然不是直接受者,但是和供养佛所得福报是一样的。所以,种福田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见到塔要右绕三匝,叩头,有香的要上香;有食物的供养食物;如果塔允许进入,就进去扫扫,见塔有毁坏的,有条件时要修一修,这都有功德。种福田得果报,施财物得果报,施法得果报;报在功德增长,让众生自离苦恼,让众生自心调伏。

 "善男子,複有三施: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為壞邪見,說于正法;能分別說實、非實等,宣說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濟,名無畏施。"
  "自于財寶,破慳不吝,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牛、羊、象、馬、房舍、臥具、樹林、泉井、奴婢、僕使、水牛、駝、驢、車乘、輦輿、瓶、甕、釜、鑊、繩床、坐具、銅鐵瓦器、衣服、瓔珞、燈明、香花、扇、蓋、帽、履、幾、杖、繩、索、犁、耨、斧、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若起僧坊,及起別房,如上施與出家之人,唯除象、馬。"

布施还有三种,一是法施;二是无畏施;三是财物施。法施为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破于邪见,说于正法。这么做的功德最大,果报也最大。无畏施为遇到虎、狼、狮子,或者王兵水火等,心感害怕。遇到了这样害怕的人,要真心真诚给予帮助,免除他的畏惧心。财物施为自有不吝,所求遂愿。

"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慳貪心,二不修施,三輕小物,四求世報。如是四累,二法能壞:一修無我,二修無常。"

佛说,布施时有四种障碍;一是贪吝心,自用而舍不得;二是违心,不愿意给;三是自轻心,觉得财物小或少,给不出手而不施;四是回报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修行二种方法可以破坏上述障碍;一是修无我;二是修无常。修无我的人,知道一切物品谁用都是用,迟早也属他人;修无常的人知道,一切物品不真常,迟早也得坏,宁被用坏,也不放坏。

 "善男子,若欲樂施,當破五事:一者嗔心,二者慳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緣。破是五事,常樂佈施。樂施之人,獲得五事:一者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二者一切眾生樂見樂聞,三者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稱,五者莊嚴菩提。"

如果一个人乐善好施,应去掉五种事;一是嗔心,一听说给谁财物就生气,“一样两只手,凭什么向人乞财物”;“一样过日子,为什么向人借物品”;“一样是人,为什么有人在家劳心劳力挣钱,有人出家不用干活,还得他人供养?”这些想法都是常情,一起嗔心就生气,生气就不施,宁可扔掉也不给。遇见出家人乞食,宁可把食物扔给狗都不给出家人吃;二是悭心,铁公鸡一毛不拔;三是妒心,对人有不平等想,天下富人很多,让他们去布施吧;四是惜身命,有财物自己留着用;五是,不信因果,施舍将来有善报,也见不到。

修行五种法能破除上述五事,并有五种果报;一是终不远离一切圣人,生生世世,能与圣人接触,这是过去世修布施的善果;二是一切众生喜见,并乐闻说法,在大众中有威望,受人爱戴,就是往昔修行布施的功德;三是,在公众面前,不生怖畏;有的人不能在众人面前讲话,一张嘴就脸红,有几个人就张不开嘴,几十个人就更费劲了;什么原因啊?过去世修布施不圆满;也有的人正好相反,当着成千上万人的面说话无所畏惧;四是得好名声,某某是大善人,是慈善家;五是庄严菩提,不论修行布施做什么都圆满,出家人修道容易圆满,在家人事业圆满,修行成道也容易圆满,一切都从布施开始。出家人,在布施这一条上,如果修行的不圆满,还要回到这个世间来补课;而且再来要生到在家人,挣钱去布施,把这一课补上。不要以为出家人就可以不修布施,这一条非常重要。出家人做到法布施可以,身命布施也能做到,但财布施这一条,不好做到,而且比什么都重要。出家人做一场法事,明码实价,六百六、七百七、八百八等,那是等价交换,不是布施。总之,出家人在修道过程中,布施难,布施很难圆满。而有的出家人,持戒修行修塔造庙,流通佛经,弘法利生,都在修大布施。

"善男子,菩薩之人,名一切施。雲何名為一切施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法求物,持以佈施,名一切施;恒以淨心,施於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愛之物,破慳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報,名一切施;施時不觀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親等施;名一切施;菩薩施財,凡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非眾生。於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吝惜,名一切施;菩薩佈施,由憐湣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時、施已不悔,名一切施。"

佛说,菩萨行人内财、外财什么都可以施,为一切施。怎样做为一切施呢?一是如法劳作而得财物,用以布施,为一切施;二是自己所有的财物也很少,也难舍能舍,为一切施;三是经常保持清净心,把慈悲心放在前面,主动而自觉的去布施他人,为一切施;四是自己心爱之物,也不吝惜能舍,为一切施;五是不为福报和非福报随缘布施,为一切施;六是欢心行布施,不希求对方有任何回报,为一切施;七是布施时,不分怨亲、远近而平等对待,为一切施;八是布施众生与非众生,有身体形态的为众生,无身体形态而存在的众生为非众生;如世俗上坟、供养财神、山神、河神、海神等,如寺庙供养旷野鬼等,都属于非众生类;对众生与非众生都要平等适时供养为一切施;九是以怜悯心去布施,种报恩田和福田时,是对自己生怜悯心,如对父母称不孝儿女等;种悲田时,要对众生有怜悯心;十是布施前,行布施时,布施后,心里不悔。

 "或時設以不淨物施,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鎖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終不以施。不施病人不淨食藥。不劫他物,乃至一錢,持以佈施。菩薩施時,雖得自在,終不罵打,令諸僕使生嗔、苦、惱。如法財施,不求現在、後世果報。施已常觀煩惱罪過,深觀涅盤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無所求。施貧窮時,起悲湣心;施福田時,生喜敬心;施親友時,不生放舍心。若見乞者,則知所須,隨相給與,不令發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無量果。"

布施时,有如法施与不如法施二种;如法施为不求现在未来果报,只为修证菩提道而别无所求,施贫起悲悯心,种福田生恭敬心,施亲友生亲近心,施乞者生随相给舍心,施予无求生喜乐心。如法布施,得无量果。不如法施,为让人高兴,以酒品、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刀枪等物布施,以抢、偷、骗、诈、赌等不净财物布施,以打、骂、嗔、苦、恼等生痛恨的非财物布施等,不如法施,得间杂果。

 "善男子,施主有三,謂下、中、上。不信業果,深著慳吝,恐財有盡,見來求者嗔癡想,是名為下。雖信業果,於財生慳,恐有空竭,見來求者,生於舍心,是名為中。深信業果,於財物所,不生慳吝,觀諸財物,是無常想,見來求者,有與則喜,無與則惱,以身質物,而用與之,是名為上。"
  "複有下者,見來求者,[目卑]面不看,惡罵毀辱;複有中者,雖複施與,輕賤不敬;複有上者,未求便施,敬心而與。"
  "複有下者,為現報施;複有中者,為後報施;複有上者,憐湣故施。"
  "複有下者,為報恩施;複有中者,為業故施;複有上者,為法藏施。"
  "複有下者,畏勝故施;複有中者,等己故施;複有上者,不擇怨親。"
  "又複下者,有財言無;又複中者,多財言少;又複上者,少索多與。"
  "施者無財,亦複三種。最下之人,見來求者,噁心嗔責;中品之人,見來求者,直言無物;上品之人,見來求者,自鄙無物,心生愁惱。"
  "又複下者,常為賢聖之所呵責;又複中者,常為賢聖之所憐湣;又複上者,賢聖見已,心生歡喜。"

佛说,施主有下等、中等和上等。下等就是布施时舍不得的那种人;中等就是反正这个物品也多余,给也不差这点;上等就是有智慧的布施,高高兴兴的亲手奉上,心里不生贪吝。下等施和中等施,施舍一样的物品不如上等施。同样给街边乞者一块钱,是顺便经过,“啪”往小碗里一扔,和亲手、下心、弯腰轻轻放至小碗里,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同样的一块钱,前者就是下等施;后者就是上等施,果报完全不一样。下等施者中有的给完钱还骂一句,“这个穷鬼,又来了。”这样最不好,不但是下等施,而且施完以后还有业报相随。下等施者中有的还想着要回报,或者想方设法想占回点便宜,这都不行。还有的下等施中,为现世得报或后世得报;还有的用小恩小惠利用人;还有的本来挺富裕的,但装穷,为少施或不施,这种人都属于下等施。还有的人没等施就生气,为下等之下。中等施者,见有人来求,布施后说,“以后不要来了”。上等施者,不择怨亲,不论多少,如见圣贤一样,心生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智人行施,為自他利,知財寶物,是無常故,為令眾生,生喜心故,為憐湣故,為壞慳故,為不求索後果報故,為欲莊嚴菩提道故。是故菩薩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慮財盡,不輕財物,不輕自身,不觀時節,不觀求者。常念乞者,如饑思食。親近善友,咨受正教。見來求者,心生歡喜,如失火家得出財物。歡喜讚歎,說財多過,施已生喜,如寄善人。複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遠離慳貪之心,皆由於汝來乞因緣。'即於求者生親愛心。既施與已,複教乞者,如法守護,勤修供養佛、法、僧寶,菩薩如是樂行施已,則得遠離一切放逸;雖以身分施於乞者,終不生於一念噁心。因是更增慈、悲、喜、舍,不輕受者,亦不自高。自慶有財,稱求者意,增長信心,不疑業果。"
佛说,智者行施,自利利他。谁都知道财宝来之不易,也知道一切财富皆无常。但能用我的不真常的财物为他人解除痛苦是最好的事情。而且,行施的时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让受者知道是信佛人。不是让他感谢,让他知道信佛人修善,世上还是信佛好,这样施的功德就大。行施的时候没有嫌弃、鄙夷,受者才能平和接受施舍。穷人连去自己亲戚家串门,都有自我嫌弃的心理,不敢踏入大门,生怕给人添麻烦,遭人白眼。信佛人行施时要让乞者生起信心,让他有做人的尊严,这才是智人布施,这才是真功德。否则,就是下等施和中等施,没有功德,只有福报。信佛的人行布施,一定要看起来像信佛的。现在有的人嘴上自称信佛,行做上就是下等施或中等施,让佛跟着蒙羞,让众生心生不快。

"善男子,若能觀財是無常相,觀諸眾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於乞者。善男子,是人不為慳結所動,如須彌山,風不能動。如是之人,能為眾生而作歸依,是人能具檀波羅蜜。"

如果能知财物无常,对众生如一子想,以平等慈心布施,功德高如须弥,风不能吹、火不能烧。这样的人,是众生的皈依处,具足布施无极限。

"善男子,有智之人為四事故,樂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煩惱,二者因施發種種願,三者因施得受安樂,四者因施多饒財寶。"

有智之人为四种事乐于布施,乐于施恩惠于他人。惠和施是两回事,惠是恩惠,用好言好语帮助;施就是给予。人若不需要硬给,强人所难也不行。具体怎么去行惠施?一是因施能破人烦恼,因为他穷,受贫穷困扰,惠施于他等于雪中送炭,正解人燃眉之急;二是因施发种种愿,就是以往因地时,曾发愿要救济什么样的人,见到什么样人,一定要去救济他;如有的人过去讨过饭,乞食时发愿,等以后有钱了遇到乞食的一定多给点;三是因施得受安乐,因为得到惠施,他人身心安乐;反过来说,过去自己贫穷的时候,他人也施过,自己受施也高兴过;四是因施多有富贵,知道自己今生富贵是因为过去生中布施他人的功德,今生就要继续供养三宝,种福田、报恩田。

"善男子,無貪之心,名之為施。雲何無貪?施即是業,物即是作;為業、為作,具足佈施,名為無貪。因於佈施破煩惱者,既行惠施,破慳、貪、吝、嗔恚、愚癡。雲何因施發種種願?因是施已,能發種種善惡等願,因善惡願,得善惡果。何以故?誓願力故。雲何因施得受安樂?因是施故,受人天樂,至無上樂。雲何因施多饒財寶?因是施故,所求金銀,乃至畜生,如意即得。"

这样一来,我下生还会富贵。不要认为只有把财物给他人就是具足布施,实际上心里无贪也是布施。要知道,同样一件物品,若施于他是善业,若被他抢夺走,就变成恶业。物品、财宝都是造作而来,是为有业;若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就心安理得;若巧取豪夺或用不正当手段而得,害怕受业报,拿出一部分到庙里做供养,比一点不信因果的人强,但下生再富贵的时候,还是会王、贼、水、火这四方共享他的财富,仍为不清净。

  "善男子,若人樂施,是人即壞五弊惡法:一者邪見,二者無信,三者放逸,四者慳吝,五者嗔癡。離是惡已,心生歡喜;因歡喜故,乃至獲得真正解脫。

佛说,要想修好布施,需要破五种弊恶之法;一是邪见;二是无信;三是放逸;四是贪吝;五是嗔痴。邪见表现为专说邪理,来源于心无正见正法等。如一个人受穷,不要管他为什么受穷,不要去追究或横加分析,他是生意失败了还是骗人被揭穿了等,只管尽力帮助他。现在社会有的人以行乞为职业,不要去分别他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他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个社会还是善人多。无信就是无正信,不信施因果报。放逸就是无正精进,贪求欲乐,为享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贪吝就是无正智慧,人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而贪婪的欲海永远也不能满足;吝为量小,难言大物,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嗔痴就是无正念正命,喜欢生活在争斗之中,不知惜福惜缘。

是人現在得四果報:一者一切樂見,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眾時,心無怖畏,四者一切善人,樂來親附。"
 "善男子,修行施已,其心無悔。是人若以客塵煩惱故,墮於地獄,雖處惡處,不饑不渴。以是因緣,離二種苦:一鐵丸苦,二鐵漿苦。若畜生身,所須易得,無所匱乏。若餓鬼身,不受饑渴,常得飽滿。若得人身,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及信、戒、施、多聞、智慧,勝於一切。雖處惡世,不為惡事;惡法生時,終不隨受;於怖畏處,不生恐怖。若受天身,十事殊勝。"

世人如果能破上述五恶法而欢喜施,得四种果报;一是乐见,不论远近亲疏甚至反对自己的人,乃至怨敌都说这个人真好;二是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是入大众时,心无畏惧;四是一切善人都乐与之交往,身边都是善人围绕,不结交恶人。同时,果报还有,这样的人如果以客尘烦恼陷于地狱,虽处恶趣,不饥不渴。客尘烦恼指,不是故意要犯的,如驾车时车辆失控撞死行人,肯定要受果报。地狱人如现在监狱里的人,因犯罪入狱服刑,但外面总有人去看他,给他送吃送喝送财物等。见到这类事情不要不理解,就应知道,是他以往修过布施的缘故。这样的人,虽于地狱中,由于往昔布施因缘,离二种苦,一是铁丸苦,将烧的通红的铁丸放入罪人口中,一吞的时候,舌头都被烧焦。但由于有布施的功德,原本应受的吞铁丸苦就可以免除。二是铁浆苦,将铁融成铁浆,将罪人投入其中,复又捞出,周而复始。出家人修行布施不圆满时,这两条罪报不能免。出家人,千万不要自己揣万八千的,去游山玩水,财物相伴生的业报太重啊!这样的人,如果以客尘烦恼得畜生身,由于布施因缘也不受冻、不挨饿。这样的人,如果以客尘烦恼得饿鬼身,尽管咽细如针,也饿不着,同类里相比,也是最舒服的。俗话说,“舍得、舍得”,“得”是哪来的?从“舍”来的。由于布施的功德,是人寿命长,身体健康,过日子安稳,能严持戒律,多听经闻法,增福增慧;虽处恶世,不受恶事、恶法。由于布施的功德,得受天身,那就更加殊胜。

"善男子,有智之人,為二事故,能行佈施:一者調伏自心,二者壞怨嗔心。如來因是,名無上尊。善男子,智者施已,不受求者愛念之心,不求名稱,免於怖畏,不求善人來見親附,亦不求望人天果報。觀於二事:一者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二者終不隨順慳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財物,我若終沒,不隨我去,是故應當自手施與。我今不應隨失生惱,應當隨施生於歡喜。"

有智之人,为二事能行布施;一是调伏自心;二是坏怨嗔心。明知自己布施时候,财物好而舍不得,又能把自己心态调伏平整,明白还是行布施好。同时,管好自己,不贪恋财物,从而心顺安宁。破怨嗔心,羞辱起怨恨,贫穷起盗心;如果他来求了,高兴的帮助他,他就生忏悔心,使他心受到了转化。

有智之人这样行布施后,一是不受他人爱念之心,不求名誉,破除贪吝之心;二是帮助他人免除恐怖畏惧,不求善人拜见和追随,得到比财物更宝贵的人心,舍去财物千条路。

 "善男子,施者先當自試其心,以外物施;其心調已,次施內物。因是二施,獲得二法:一者永離諸有,二者得正解脫。"
  "善男子,如人遠行,身荷重擔,疲苦勞極,舍之則樂。行施之人,見來求者,舍財與之,心生喜樂,亦複如是。"
  "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隨逐我身至後世者,莫先于施。複當深觀貧窮之苦,豪貴快樂,是故系心,常樂行施。"

内财外财都可施舍的人,得二种法;一是远离诸有,三界诸有是有想、有相,即无明烦恼;二是证得解脱,解脱就是出离三界,往生佛净土,按照这个法理,行布施如人远行,身担重担,疲惫劳极,减荷卸负,这不是乐事吗?物品、钱财是业,舍去点吧,背这么多不累吗?有的人会想,我得留作后事,埋到棺材里去或留给儿孙,这样想的人不好布施。应该见到贫穷人很痛苦,豪贵之人应学怎么让他人幸福,人不光是有钱才幸福。

"善男子,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匱,當知是人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
  "善男子,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麥施與蟻子,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無此塵許麥耶?誰有一日食三揣麥,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
  "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彩,施人系瘡?一指許財,作燈柱耶?"
  "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無身者?如有其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時有分,或有與等,或有勝者。以是因緣,我受波斯匿王食時,亦咒願王及貧窮人所得福德等無差別。"
  "善男子,如人買香,塗香、末香、散香、燒香,如是四香,有人觸者、買者、量者,等聞無異,而是諸香,不失毫釐。修施之德,亦複如是。若多、若少、若粗、若細,若隨喜心,身往佐助,若遙見聞,心生歡喜,其心等故,所得果報,無有差別。"
  "善男子,若無財物,見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貧窮。若多財寶,自在無礙,有良福田,內無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貧窮。是故智者隨有多少,任力施與。除佈施已,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自觀余一揣食,自食則生,施他則死,猶應施與,況複多耶?"

如果有人本来有钱,见穷人就说没有钱,这么说的人下世就是个穷人,或入畜生道为狗,专门为人守护财物;如果没钱说没钱这样也不妥,只要他向你求了,能给多少给多少,就是有一碗米,应以一半施给求者。如果有人贫穷无衣,赶紧送一件给他,为他带来温暖,让他高兴;天下贫穷之人谁也不愿意贫穷,有钱的人就应该少做福,多布施;让他也得到欢喜,这么做才是施主,福报自己得到了,他也能得到一份。受到他人供养时,一定要发起善心,愿天下修道人都得到供养,都乐意修道。家有佛堂供养和到庙上供养都一样,只要有佛像的地方都是一样,供养远近穷人也是如此,果报是一样的。自已不去供养,还不愿意让他人去供养,这样为贪婪,是贫穷的种子,没有随喜功德。

 "善男子,智者當觀,財是無常。是無常故,於無量世,失壞、耗減,不得利益;雖是無常,而能施作無量利益,雲何慳惜不佈施耶?智者複觀世間,若有持戒、多聞,持戒、多聞因緣力故,乃至獲得阿羅漢果;雖得是果,不能遮斷饑渴等苦。若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
 "善男子,除佈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脫。若持戒人雖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瓔珞。若人欲求世間之樂,及無上樂,應當樂施。智者當觀生死無邊,受樂亦爾。是故應為斷生死施,不求受樂。複作是觀,雖複富有四天下地,受無量樂,猶不知足。是故我應為無上樂而行佈施,不為人天。何以故?無常故,有邊故。"

佛说,有智之人要见到财物为无常,是今天有、明天无,今生有、下生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虽是无常物,确能作有常,就是以平等心,持戒心去行供养。阿罗汉如果得不到房舍、衣服、卧具、医药等,都是前世不布施的因缘。如果破戒之人也行好布施即是堕地狱、畜生、饿鬼,都无有受饥饿之苦。
有智之人要知道,离开布施有二种果;一是不得自在;二是不得解脱。不得自在,就是在世间人身不自由,更无出世间的种种自在。不得解脱,就是修行也出离不了,要想修行今生成就,无论是出家、在家都要行好布施,才能出离。

 "善男子,若言五陰無常,此不至彼,而得受報。是義不然。何以故?我法,或有即作即受,或有異作異受、無作無受。即作即受者,陰作陰受。異作異受者,人作天受。無作無受者,作業因緣,和合而有,本無自性,何有作受?"
  "汝意若謂異作異受,雲何複言相續不斷?是義不然。何以故?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時,故能殺人。乳時異故,醍醐亦異;雖複有異,次第而生,相似不斷,故能害人。五陰亦爾,雖複有異,次第而生,相似不斷,是故可言,異作異受。即作即受、無作無受者,若離五陰者,無我、我所。一切眾生顛倒覆心,或說色即是我,乃至識即是我。或有說言:色即是我,其餘四陰,即是我所,乃至識亦如是。若有說言:離五陰已,別有我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我佛法中,色非我也。所以者何?無常無作,不自在故。是故四陰,不名我所,乃至識亦如是。眾緣和合,異法出生,故名為作,實無異作。眾緣和合,異法出生,名為受者,實無異受,是故名為無作無受。"
  "若汝意謂,異作異受,何故此人作業,不彼人受,俱有五陰?是義不然。何以故?異有二種:一者身異,二者名異。一者佛得,二者天得。佛得、天得,身、名各異,是因緣故,身、口應異;身、口異故,造業亦異;造業異故,壽命、色力、安、辯亦異,是故不得佛得作業,天得受果。雖俱五陰,色名是一,受、想、行異。何以故?佛得受樂,天得受苦,佛得生貪,天得生嗔,是故不得名為相似。色名雖一,其實有異,或有佛得白色,天得黑色。若以名同為一義者,一人生時,應一切生;一人死時,應一切死。汝若不欲然此義者,是故不得異作異受。"
"汝意若謂,汝亦異作異受,我亦如是,異作異受;若異作異受,應同我過,何故不見自過,而責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我、異二種:一次第生、亦次第滅;二次第生,不次第滅。是生異故,滅亦複異,是故我言,異作異受,此作此受,不同汝過。譬如有人,欲燒聚落,於乾草中放一粒火,是火次第生因緣故,能燒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問之:汝弊惡人何因緣故,燒是大村?彼人答言:實非我燒。何以故?我所放火尋已滅盡,所燒之處,一把草耳!我今當償汝二把,其餘之物,我不應償。是時村主複作是言:癡人!由汝小火,次第生來,遂燒百里至二百里,事由於汝,雲何不償?雖知是火異作異燒,相續不斷,故彼得罪。善惡五陰,亦複如是。受報時陰,雖言不作,以其次第相續而生,是故受報。譬如有人與他共賭:執炬遠行至百裏外,若不至者,我當輸汝,如其到者,汝當輸我。執炬之人至百里已,即從索物。他言:汝炬發跡已滅,雲何於此從我索物?執炬者言:彼火雖滅,次第相續,生來至此。如是二人,說俱得理。何以故?如是義者,亦即亦異,是故二人俱無過失。若有說言:五陰亦爾,即作即受,異作異受,俱無過失。譬如此彼二岸、中流,總名恒河;夏時,二岸相去甚遠,秋時,二岸相去則近,無常定相,或大、或小,雖複增減,人皆謂河。或有說言:此不是河,智人亦說,有異不異。五陰亦爾,智人亦說:即作即受,異作異受。"
  "汝意若謂,二岸是土,中流是水,河神是河。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神是河,何故複言:河清,河濁?有此岸、彼岸,中流、深、淺,到于大海,可度、不度?譬如有樹,則有神居,若無樹者,神何所居?河之與神,亦應如是。是故此彼二岸、中流,次第不斷,總名為河。是故可言:即之與異,五陰亦爾。譬如有人罵辱貴勝,因惡口故,腳被鎖械,是腳實無惡口之罪,而被鎖械,是故不得決定說言:異作異受,即作即受。唯有智者可得說言:即作即受,異作異受。譬如器油、炷火、人功,眾緣和合,乃名燈明。"
  "汝意若謂,燈明增減。是義不然。何以故?減故不增,來故無減,以次第生故,言燈增減。"
  "汝意若謂,燈是無常,油即是常,油多明多,油少明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油無常故,有盡、有燒,如其常者,應二念住,若二念住,誰能燒盡?是故智人亦複說言:燈明即異,五陰亦爾。明即六入,油即是業,油業因緣故,令五陰有增有減,有彼有此。如有人說阿坻耶語,是阿坻耶,久已過去,不在今日,世人相傳,次第不滅,故得稱為阿坻耶語。智者亦說,是阿坻耶語,非阿坻耶語。雖複是、非,俱不失理。五陰亦爾,亦可說言:即作即受,異作異受。有人巨富,繼嗣中斷,身複喪沒,財當入官。有人言曰:如是財物,應當屬我。官人語言:是財雲何異作異屬?是人複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孫,次第不斷,雲何是財不屬我耶?官人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智者說言:五陰亦爾,即作即受,異作異受。"
  "汝意若謂,五陰作業,成已便過,是身猶在,業無所依。業若無依,便是無業,舍是身已,雲何得報?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過業,待體、待時。譬如桔子,因桔而生,從酢而甜,人為桔故,種殖是子,是子根、莖、葉、華、生果,皆悉不酢,時到果熟,酢味則發。如是酢味,非本無今有,亦非無緣,乃是過去本果因緣;身口意業,亦複如是。若言,是業住何處者,是業住於過去世中,待時、待器,得受果報。如人服藥,經於時節,藥雖消滅,時到即發好力、好色;身口意業,亦複如是,雖複過滅,時到則受。譬如小兒,初所學事,雖念念滅,無有住處,然至百年,亦不亡失;是過去業,亦複如是,雖無住處,時到自受。是故言,非陰作陰受,亦複不得非陰受也。若能了了通達是事,是人則能獲無上果。"

有智之人要知道,施主虽是五蕴、受施的人也是五蕴,既无施者,又无受者,财物无常;但是善果不灭,在世间为福报,出世间为福德。在世间结善缘,出世间结法缘,这就是布施无常得有常,善缘相继,法缘不断。

一做一受,为什么善法因缘相继不断?就是所做一切,入脑入心,心随业转。是不是这样呢?恶法因缘也相继不断,如把毒放在牛奶里,做成奶酪,谁吃了就会死掉,虽然没想害人,但人死了也等于杀人,这也是一做一受。善恶因缘也相继不断,如布施时有贪吝心,不清净财布施一,想得百报,百报时出事了;如请人帮忙挖井,却被掉下的石头意外砸死了;说请他来帮忙,也没想到被砸死呀,但是得负责任;有些事情虽属偶然,实际也是因缘和合。

无善无恶因缘也相继不断,如布施的善事不做,其它什么恶事也不做,还有什么恶果报吗!有!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衣食住行所用一切财物都是有业力的,俗活说“人死还要臭块地呢”,怎么说无果报呢!没有修善行布施,也照样有恶事相随,贫穷、身体不好,修道修不成,不得解脱,这也是一做一受。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因缘也相继不断,如世间此人做业,他人受;如倒车时没注意把人撞死了,虽然事出有因,受报的人却牵连很多。被误撞死的人,前世也误伤众生性命,今生业果成熟也受报。布施不同,所感的果也不同;如小偷准备作案时,把钳子、刀、绳子等施给小偷,这也是布施,和他的业果是一样的,没做但也要受这种果报;再如儿子替父母上庙做供养,父母没去,也等于父母做供养了,就这个道理,这是善恶间杂的一做一受。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杂品之余】
佛给大众提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穷最贫困?一般人想不到怎么回答。答案是这个人连身体都混没了,为最穷最贫困。有没有没有身体的?有!一些鬼类,如横死不得超生的人就没有身体。这个世上只要是人,就不能说最穷,有两只手,就能学一技之长,创造财富,自食其力;只要是有身体的人,就不能说穷,现在的残疾人多数都自食其力,不接受他人的供养。有人骂人了,身体却挨了一脚,是思维惹的祸。过去斩犯人,都先砍脑袋。因为坏主意都是脑袋想的,身体做恶业,是有连带性的。所以,布施的功德和不善的业报都是相辅相成的,用财物可做善,也可以做恶。有智慧的人,自食其力,剩有盈余就要修布施,供养父母、师长,供养三宝、贫穷之人,捐款救灾等。

"善男子,若複有人,於身、命、財,慳吝不施,是名為慳。護惜慳人不施之心,不生憐湣,留待福田,求覓福田,既得求過,觀財難得,為之受苦,或說無果、無施、無受。護惜妻子眷屬等心,積財求名,見多生喜,觀財是常,是名慳垢。是垢,能汙諸眾生心。以是因緣,於他物中,尚不能施,況出自物。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之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于外,不為畏怖三惡道苦,不為他求,不為勝他,不為失財,不以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智人行施為憐湣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令他人生施心故,為諸聖人本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盤斷於有故。"

佛说,只要人有身体,不去布施就是悭吝,有福田不做、有悲田不种之人是可怜的。如果有人有钱不施舍给他人,留给亲人、积财、求名,这不但是贪吝,而且有垢。垢就是有业报相随,心里就是不干净,由于有这个因缘,不知报恩。有智之人,财物既为家里实用,又为行施、为报恩、为做事,破贪吝想。在布施中不为生天、不为他人等。如七月十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回向给七世父母,过年时再诵三遍回向给怨亲债主;被吃被杀有恨的为怨,时刻都想报仇;把诵经的功德回向给他们,让这些怨亲债主都得到法益,不再找人算帐了。

 "善男子,菩薩佈施,遠離四惡:一者破戒,二者疑網,三者邪見,四者慳吝。"

佛说,菩萨行人布施要远离四恶,既要帮助他人,惠人好处,又要有原则;一是破戒施,用一切非法手段获得财物去布施,为破戒施;二是疑惘施,布施有没有果报呀?这个出家人是不是假尼姑呀?是不是这个乞食的不困难,以此为职业等,为疑惘施;三是邪见施,不相信布施因果,自己的财物凭什么白送人;四是贪吝施,舍不得,只顾自己享乐,不关心他人疾苦。菩萨行人布施,

"複離五法:一者施時不選有德、無德,二者施時不說善惡,三者施時不擇種姓,四者施時不輕求者,五者施時不惡口罵。"

同时还要离开五法;一是施时不分别有无德,不能有德的多给、无德的少给;宁可无德的多给,有德的少给,最好是平等施;二是施时不说善恶,不要教育人家,就稽首合十,一句阿弥陀佛;三是施时不择种性,不分行业,不分地域,对方有求,该舍就舍;四是施时不轻视他,要尊重人格,让他鼓起做人的勇气;五是施时不恶口辱骂,不说三道四;否则,布施果报中有间杂。

"複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一者先多發心,後則少與,二者擇選惡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还有三事;一是先多发心,行施时少予,说大话施小钱,一遇实际就缩水了;二是将讨厌的物品给人,看见这个物品就烦,送别人吧;三是施完就后悔,恨自己当时怎么那样傻呢,有吃亏上当的感觉。

 "善男子,複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見受者過,二者施時,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讚歎,五者說無,後乃與之,六者施已,惡口罵詈,七者施已,求還二倍,八者施已,生於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

佛说,有八种情况下行布施,果报不殊胜;一是施后见人过失,修行人不见世间过;二是施时心不平等,分别大小远近厚薄等;三是施后求受者作,就是给人好处后要人为己服务;四是施后自我赞叹,喜欢人前自夸其德;五是先说没有,几句话一高兴又给了;六是施后还恶口骂毁,“这个穷鬼”等;七是说我先给着,以后得加倍还我;八是施后生疑心,这出家人修的咋样?有没有果位?不要去思量,供养有名的大师,可能不是菩萨;供养一位小沙弥或一个山沟里普通修行人,有可能就是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经常化乞婆相乞食;所以,不要去分别。

"若以具足色、香、味、觸施於彼者,是名淨施。若能如法得財施者,是名淨施。觀財無常,不可久保而行佈施,是名淨施。為破煩惱故,行佈施,是名淨施。為淨自心因緣故施,是名淨施。若觀誰施?誰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緣故施?是施因緣得何等果?如是佈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緣、果報皆十二入,能如是觀行于施者,是名淨施。"

如以鲜美上好全心供养他人为清净供养,一切心念行愿如法为清净供养,观一切财物都是无常坏灭为清净供养,破心中贪爱为清净供养,除自心喜乐因缘为清净供养,能观物受因缘为清净供养。清净供养的人,得清净功德,善报无间杂。

 "若行施時,于福田所,生歡喜心,如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于妻子、眷屬、僕使生憐湣心;施於貧窮,為壞苦惱。施時不求世間果報。破驕慢施、柔軟心施、離諸有施、為求無上解脫故施、深觀生死多過罪施、不觀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佈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

种福田生欢喜心,不生果报功德心;生怜悯心,不生骄慢之心。而且这么布施了,周围的人也都跟着学;就是你对父母尽孝,你的儿女也会孝顺;你对婆婆尽孝了,你的儿媳妇也会孝顺;不用求,求也求不来,是所积功德感召来的。如果布施于人有求想,就像种子不实一样,果报不究竟。人要真实行布施,特别是持戒行布施功德大,可得无量果报;供养现世佛或住世菩萨的果报,更是无量无边。如果疑心供养,没有亲近诸佛菩萨的功德,见面也失之交臂。

"若求果施,市易無異。如為身命,耕田種作,隨其種子,獲其果實;施主施已,亦複如是。隨其所施,獲其福報。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辯,施主亦得如是五報。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倍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倍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
  "善男子,我今為汝分別諸福田故,作如是說,得百倍報,至無量報。若能至心,生大憐湣,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于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言百倍者,如以壽命、色、力、安、辯施於彼者,施主後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各各百倍,乃至無量,亦複如是。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我施捨利弗,舍利弗亦施於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

佛说,今天分别说福田,怎么说百信报至无量报呢?如果是至心生大怜悯,食物给畜生吃,或者供养佛,福报等同,佛与众生平等而无差别。佛曾布施舍利弗,舍利弗也布施过佛,佛得福报多;是发心不同,果报有差别。

 "或有人說:受者作惡,罪及施主。是義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時,為破彼苦,非為作罪。是故施主應得善果,受者作惡,罪自鐘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淨妙物施,後得好色,人所樂見,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種姓,是不名惡。雲何說言施主得罪?"
  "施主施已,歡喜不悔,親近善人,財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樂,至無上樂,能離一切煩惱結縛,施主乃得如是妙果,雲何說言惡果報?"
  "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識,多饒財寶,眷屬成就,能用、能施,一切眾生,喜樂見之,見已恭敬、尊重、讚歎,施主受報,得如是事,雲何說言得惡果報?"

说给那个人钱,他用的不正当,那不是给钱人的事。给钱的人见他穷、怜悯他或者他是出家人,能看在佛的面子上供养,至于他怎么用,给钱的人不要干预。施主行施后,永远也不后悔。这样做的果报是经常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经常生在贵族家,得人天乐,能离一切烦恼苦难。施主能亲手行施,果报是生在都市贵族家,遇善知识,多有财富,眷属如意。施主能施一切众生,果报是受人尊重、赞叹颂扬。

"施主若以淨物施已,以是因緣,多饒財寶,生上種姓,眷屬無量,身無病苦,心無憂怖,所有財物,王、賊、水、火所不能侵,設失財物,不生愁惱,無量世中,身心安樂,雲何說言受惡果報?"
"若未施時,生於信心,施時歡喜,施已安樂,求時、守時、用時不苦。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若以燈施,得淨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若以舍施,所須無乏。施主乃得如是善報,雲何說言得惡果耶?"

施主能以清净财物行施后,说人虽都有暂时困难,总会有好起来的那一天,这样鼓励人的布施最好。不是教人会说好话,是鼓励人生起自尊心、自信心、欢喜心;一句话能把人说恼了,一句话能把人说乐了,这是人心之善念。我们要用一句话把人说乐了,千万别用一句话把人说恼了;有人说那是当头棒喝,要问自己具备那个功德吗;一句良言三冬暖,一句恶语六月寒,身有苦、心里头烦着呢;众生有缺点过失,不具备大功德,千万别棒喝,一说他心生不快,是有因果的。如果这样行布施,有这样的殊胜因缘,就得殊胜的果报。果报是多有财富,眷属无量,没有病苦,所有财物,水火盗贼不能侵坏,无量世中享用不尽;生活安乐,求财易得,守财不苦,用财满足。施衣得貌端正,施食得强身力,施灯得净妙眼,施法得身心安乐,施房舍得住富庶之地等,施主得无上善报。

"複次,施主若施佛已,用與不用,果報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種福:一從用生,二從受生。何以故?施主施時,自破慳吝,受者用時,破他慳吝,是故說言,從用生福。"
  "有複從用,人能轉用,僧能增長,施已不求世之果報,不以能起煩惱因施,是故能得無上淨果,名曰涅盤。"

有人在佛像前作供养,也没见用没用,这个不用考虑,施后用与没用果报是一样的。但是有人能将布施从用转用,功德又随之增长。被供养的人将供养用做什么,施主就随生什么福;如供养出家人的钱,他用来放生了,就随放生的功德得福;他如果印经、塑佛像了,功德就更大了。也有转供,即用他人供养的钱,见那人困难,转供养给那人了,功德也随之增大;如果不分别得什么功德,只是好好去修行,这人能得圣果。和善知识结善缘,是三生有幸,供养善知识得善缘,能引导超凡入圣。大善知识是化身成就,化身随时去度化善缘人。但是,不用去求,求不一定能结如此大善缘,就随因缘。

 "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後自食,若違此要,誓輸佛物,犯則生愧;如其不違,即是微妙智慧因緣。如是施者,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
  "若能隨順求者意施,是人於後無量世中,所求如意。若有淨心,財物、福田悉清淨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若給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憐湣歡喜心與,未來則得無量福德。"
  "複觀田倉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憐湣。複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歡喜,無觸惱想,當知是人得福無量。"

佛说,如果人给自己定约束,吃饭让他人先吃,有食物先供养佛,这样的布施是上等施主。这人想求什么得什么,随他意趣,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人得无量果报。如果有财物高高兴兴地给家人、亲人等,也一样得福报;为了家庭共同学佛修道,家庭和谐,将来也得无量福报。而不是家贫的什么也没有了,还拿着钱上庙去供养,佛教没让人这么做,佛教让人把家处理好,钱分四份,供养那一份就可以了。
佛说,家有老鼠之类,祸害粮食,这时想这些老鼠也不容易,吃点就吃点吧,也别下药。如果下药,菩萨行人属于犯戒。应想扔点吃的也让它活着吧,心生欢喜想,人比它强,这是如法行作。

"若為自身造作衣服、瓔珞、環釧,嚴身之具,種種器物,作已歡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來得如意樹。"
  "若有說言:離於佈施,得善果者,無有是處。離財得施,離受有施,不離慳惜成佈施者,亦無是處。若不求施,若乏時施,少求多施,求惡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當知是人未來之世多獲寶藏,非寶之物,悉變成寶。"

佛说,要是有好物品,自己还没舍得用,但是有人来求,布施给人了,这样人将来也得如意报。不管什么人,离开布施想得善果,是不可能的。没有福田,想修道都不行,不是生病、受穷,就是挨累、没时间。这就是往昔修布施少,才召今日此果。修行人要知道从现在开始,修自己的福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2:10 , Processed in 0.14814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