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254|回复: 235

南怀谨--中庸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順心如意 于 2011-7-4 11: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集

……《中庸》之道侧重于内心得多了,还更严重!同佛家、道家讲修养做功夫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宋明理学家后来一边是抄袭了道家,一边抄袭了佛家;但是重点都是脱蛹在《中庸》上来的。我们现在先看从宋代以后,到现在八九百年、千多年,千百年来,我们思想的范围,都笼罩在《四书》里头;在《四书》里头还算好,很遗憾!都笼罩在朱子思想的《四书》里头。这是个学术上一个大问题,即功即过,很难讲!我们现在看理学家的孔孟之道——《中庸》,这是朱子捧他的老师: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四句话是朱熹写的。我们小的时候读书,这些个都要背的。假设退回去一百年想考功名,这些是要背得滚瓜烂熟的,不然出个题目就考不取了。


子——在古代是尊称,等于现在讲“先生”、“老师”、“老前辈”。子,尊称,程子——两兄弟:程颐、程颢。朱熹朱先生他是私淑程子,继承程子之学,他所以讲这是他老师程子说的。那么《大学》也是经过程子、朱熹他们整理的。现在提到“中庸”,先解释什么叫中庸。他(朱熹)说程子说,不偏叫做中,“不易之谓庸”,不能变动的叫做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下两句话(先)不管。那么我们年轻读的时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等于宗教里头背教条、条文,反正圣人说的,怎么都是对,你不能随便加一个批评。到了“五·四”运动以后,那统统推翻了;后来那些当年搞“五·四”运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自己又把它拿了起来。这些句子我们现在读了,当然背得来,很崇拜,但都不同意。为什么呢?


第一,什么叫做“不偏之谓中”?不合逻辑,没得哲学!要照哲学,天下没有一个“中”,“中”是假定的。比如说一个东西,这是两头,那么哪里是中?这里是中?这只是相对的说法——中是对着两边讲的。譬如说,你在我的前面,这个是中间,假定的呀!说这样你是在我的前面;相反地站,你是在我的前面。一个东西没有真正一个中,中是人为的假定。这个宇宙是个圆形,中心只是个假定。什么叫做“不偏之谓中”?天下没有个不偏的,说一个“中”,中已经落在偏了。你说这两边是偏的,我这里的是中;你定了这个中,对这两边讲,中已经变成偏了。所以“不偏之谓中”,文学很对,讲逻辑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易之谓庸”。“易”者变动,不能变动叫做“庸”。(那么)天下没有个不变动的东西啊!即使根据儒家的思想,孔子在《易经》上讲(过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事物啊!“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啊!怎么有个不易呢?应该说“万变之谓庸”,才能用啊!不变怎么用啊?我们洗个脸,一万年都不洗,那就不“用”了,那就可以不变。如果要说“中庸”啊,今天洗了脸,明天再不要洗,从此不要洗,那行吗?所以每句话都成了问题。从前年轻时候读啊,老辈子人说这是圣人之言,不准怀疑——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接受老师也是圣人,我也只好接受啦!圣人接受圣人的,没有话讲,哈!所以如果真正要拿智慧之学来想一下,问题出来了。


他说,“中者天下之正道”,这还通,可以打圈圈,对的;“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可以,可以承认你,这两句话不必(质疑)。再下面两句话要有问题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没有问题,也对。“子思恐其久而差也”,他说子思怕孔门孔子的学问、真正的中心将来变了,也等于释迦牟尼讲了四十九年说法,“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传一个禅宗。像他(朱熹)完全套这个观念来,(说)孔子的心法在“中庸”上,所以子思怕他祖父孔子的学问、这个学问中心将来变了,“故笔之于书”,所以写下来。“以授孟子”——错了!孟子没有跟过子思学。孟子见子思的时候,大概还很小啊,(相当于)小学一两年级呀。子思倒是对家里人讲过,你不要(小)看他哦!子思看到他(孟子)很恭敬。他的家人说:哎哟,你看这个孩子,“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的人,你还那么恭敬?子思说,你们错了!他将来会有成就的。可见子思有神通,哈!那么事实上,后世都晓得,孟子没有从过子思,没有亲自跟过子思学。考据出来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那么另一个记载,孟子小的时候见过子思,实有之;后来以子思的思想为师,是可能的。那么子程子、程子说,这篇《中庸》是子思恐怕孔子心法失传了,所以特别写了这篇文章传给孟子的。虽然我们不注重考据,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前辈的学问需要尊重,但有时候错误也有。学问太多了,有时候天下的书没看到过的也多得很,(也是)有的。



那么下面他就讲:“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于万事”,换句话,中庸就讲一个东西,然后把人事……各种各样来比方,“末复合为一理”,最后又归到一个道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引用《易经》的思想,说《中庸》的学问之大,把它开展起来,整个的宇宙都在《中庸》的学说思想范围之内,收藏起来,变成密宗了,哈!“退藏于密”。什么叫做密?显、密两个字,研究《易经》的有个说明,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密——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最秘密。虚空最明显,摆在那里;虚空里头有什么?你永远也搞不清楚。真正秘密的东西是最明显。天下没有一件秘密可以永远保留,绝对可以给人类会知道。所以“显”与“密”很难讲。


换句话说,也就是庄子的话:“大而无外”。什么叫做大?大到了没有大,大到了最小,是最大。大而无外——你这个大,那个更大;台北大,台湾更大;台湾大,中国更大;地球大,太空更大……一路大下去,大的结果——你说宇宙有边的还是无边的?——“大而无外”。什么叫做最大?没有内外那个最大就是最小。庄子第二句话,“小而无内”。小到什么最小?小小小,小到看不见、看不见的也看不见、看不见也看不见……最后统统看见了。最大的就是最小。所以思想逻辑还是庄子的彻底,道家的彻底。“放之则弥六合”,拿庄子的话来解释,也就是“大而无外”。“卷之则退藏于密”,拿庄子的话就是“小而无内”。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味无穷”,当然读不懂(时)那个味道是很好,读懂了就不过如此!“皆实学也”,都是真实的学问。


这句话很好:“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哎!圣人告诉我们,孔子也讲过,读书要玩哦!玩书,啊,所以现代人大学里可以打麻将,要八索九索嘛,孔子也叫我们玩索,所以叫我们打麻将嘛,哈!这是我们年轻调皮的话。年轻时我们当学生,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打麻将被老师看到,就说老师啊,没有关系,孔子也教我们玩索而有得焉!我们是在这里研究学问啊(一笑)!这里“索”就是探讨。“玩”这个字,我认为孔子开始用“玩索”这个名词用得好极了!真的噢!读书要轻松,真正的学问要轻松,不要像你们那么认真。我看你们一戴眼镜就晓得你们读书很认真,读得呀不是玩索,所以头脑搞坏了。读书要高度的智慧,绝对地轻松读,越轻松智慧越开发;但是不能不用心。你们盯着一点慢慢地抠啊,结果啊,小而无内,小得没有再小了。要读书“玩索而有得焉”,要大而无外,无书不读。


像我小时候读书,我是爱读书,一辈子的这个习惯,也是个毛病、大嗜好。我读书啊,不同的书,摆很多种,(这边)这些是圣经,很严肃的,(那边)小说、武侠的也有,什么的也有,黄色黑色白色蓝色都摆,科学也看,航空也看,包括驾飞机、驾船怎么驾也看,摆得多。读到这个地方,读不通了,想半天想不通,我就丢掉,抓出别(的)一本小说来看看,或者像是诗啊、词啊来念一念,搞了半天——哎呀!这个道理是这个!再拿起一看,读懂了。这就是读书玩索。


所以我很反对你们现在当父母的管理(子女的方法),小说都不准看。我家里孩子们是鼓励看小说,不看小说不懂做人,不懂做事。光读书,“三个加两个,两个加三个……”,拼命记,明天要考、明天要考——(结果)脑子读坏了。现在读书要体会玩索,真的哦!我看到你们读书,真的非常佩服!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很调皮,没有好好读;但是比你们读的书多,记忆的多,因为记忆都是玩索。尤其像我喜欢运动打拳,一边练拳一边手里拿着书,“通”一拳,哎,看一看(众笑)。因为我怕脑筋读坏了,自己小的时候就怕。盯着书坐着来读几个钟头,这个脑筋不坏啊?!如果此脑筋不坏,是无天理(众笑)!读书这个环境是这个味道啊!所以啊,我这里有四个字给你们,好象听得像笑话似的——语重心长!你们不要当笑话听啊!我是语重心长。这是“玩索有得焉”。那么,“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他(朱熹)说读书要这样读,你们把这本书好好地研究。——他不是我这个意思啊!我是抓到“玩索”,抓到鸡毛当令箭在讲,刚才讲的是“玩索”两个字。


那么现在朱子说,你现在把这个书好好研究,有了心得,一辈子用不完,够用了,“则终身用之,不能尽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三句话非常重要,这是《中庸》的开始。这个问题很大了,今天是讲不完的。我们只念一下,马上到时间了。


第一个(要)认识“天命”。这个“天”不是宗教的天,也不是天文科学的天,所以我们讲过,中国哲学一个“天”、一个“道”字最难说了,每个字都有好几种可以借用。先要研究这个“天”字的道理,(据)六书的道理,这个里头是假借的符号,代表形而上,禀赋给你那个人性。


“率(suo3)性之谓道”,我们现在普通话讲:率(suo3)性这样子办好了!率性是这个率(suo3),要注意。有人爱念成率(shuai4)性,有一种方言念率(shuai4)性之谓道,好像是湖北人念,四川有一部分人也念率(shuai4)性,率(shuai4)性之谓道。什么叫率(shuai4)性呢?我们都晓得率(suo3)性这样干就干了,那个率(suo3)性就是自由意志,那叫做道啊?那你正在吃饭,我饿了就拿过来,“为什么拿我的?”“率(suo3)性之谓道,我要吃啊!(众笑)。率(suo3)性吃了,抢了就抢了嘛!”——那就不通了,所以是大问题。“修道之谓教”,所以要打坐吧!因为他说要修道哦!(这里)不是说打坐修道这个“道”哦!这三句话是大问题,全部的儒家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哲学思想全部的中心要点(都在这里)。我们现在时间到了,下次再讨论。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中庸》。《大学》、《中庸》是儒家代表性的两部书。有一点我们研究方面首先要注意的:儒家讲的道,把道的“体”跟“用”是不分的,体用不分。换句话说,形上、形下综合起来讲,没有把形上之道,与形而下的行为——“用”分得那么严格。看起来以西方的哲学观念来看,很不逻辑,条理分析不清楚。事实上也不尽然。因为道体跟用、形上跟形下,本来不可分。“体”是不可见的,只是在“用”上、在“形”上见之体,见之道体的作用。这个观念我们首先把握住,然后读中国儒家的乃至诸子百家的书,观念就能搞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还是再从头来过,讲到上次提到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是影响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最大的东西。尤其后世的、宋元以后的理学家、儒家们,所有讲的儒道、理学的道理,他的修养、功夫,统统从这里出来的。那么再会同佛家、道家,所有的修养方法,构成中国文化宋元以后儒家的另一套、另一个系统的哲学。首先我们对于这三句话,“天命之谓性”,我们再三重复过,研究中国古代的书,一个“天”字一个“道”字,特别要小心。他这个“天”有时候代表抽象的一个符号,形而上的本体——就是“道”,拿天字来做代表。有时候是代表有形的,天文的天、气象的天。有时候这个“天”是代表宗教性,有个主宰,叫他是神也可以、上帝也可以、天帝也可以,反正有宗教性的,所谓冥冥中有一位——有一个主宰,不是有一位,说一位已经拉到人的观念——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做主宰,也用这个天。有时候这个天是直接就代表人的善心,等于中国后世文化,同佛家以后的明心见性这个“心”一样的。所以宋元以后,有时候把这两方面合起来用,譬如讲学佛、禅宗的境界,他们用一句话“性天风月”,就是说本性里头的、人的自性里头那个天地、那个宇宙,有他的境界,有他的风光,所以叫做“性天风月”。文字非常优美,实际上是个哲学——性天里头哪里有个风月?就凭你闭上眼睛,打起坐来幻想,或者吃一个强力胶下去,眼晴闭着,哦,里面刮起一阵风,出个月亮——实际上它不是一个实际的,只是一个形容,(形容)里头有很优美的境界。所以这个“天”字我们要特别注意。


那么《中庸》所讲的“天”呢?(是)抽象的,代表形而上的道,也可以把它当作为宇宙之间万事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天命之谓性”,人性从哪里来?天命。命不是下命令的命,这个命是当成禀赋,赋予、给你的,生命当中自然有这股力量给你,这就是“人性”。“天命之谓性”,那么如果拿这句话做比较宗教、比较哲学的研究,那多了,牵涉到佛家的所谓唯识、唯心,各种的思想;那么牵涉到道家的,就是老子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就是自然。那么再加上牵扯到西方宗教、哲学的,那就越来越多。在中国文化过去(就是)这样简化,我们后世当成一个大问题;在几千年前对中国的老子、中国的古人(来说),这个字很简单。生命从哪里来?也不管他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反正“天命之谓性”。所以我们常常讲天生我的个性是这样;这个天就代表了宗教的、哲学的、不可知的、可知的,统统在内了。你觉得上面掉下来也可以,地下长出来也可以,反正后面那个是什么东西呢?拿一个字把它挡住——“天”。就是到这里为止,哈!所以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文化没有哲学,它不能被追究的,它上面就来个挡箭牌就给你盖掉了,再问下去呀,不能问了。事实上可以问,就是解释非常多。假定把中国文字,所有书本里头,秦汉以上的这个“天”字都把它集中下来,那可以写一大部头的书,几乎写到可以同《辞海》一样多的字,讲不完的,这个“天”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把它简化起来。《中庸》所讲,人性的来源,自然的禀赋,这个就是“性”。人性呢?但是有一点,在儒家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不坏的;坏是后天搞坏的。从性善派的这个思想来看《中庸》,所谓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本来干净的、纯洁的、善良的、无私的,总而言之,至真、至善、至美;拿西方的哲学观念,真、善、美的。——“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上次我们讨论过,我们中国话、土话里头“率性”两个字用得很“率性”了,可以随便乱用。我率性要打你就打你了,我率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际上这个率(suo3)字,又念shuai4、又念lv4,各种读音,是所谓的破音字,现在新的名词。在过去的文字的观念,叫做借用、假借。有些地方都可以借用这个字。率(suo3),在古代的解释里是“直”,直道而行,很直的,不转弯的,不是老子所讲的“曲则全”,不是歪曲。直,也就是直心,直心——没有加坏的观念染污的,纯洁的、天然的,这个就是道。依本性至善,第一念的至善之心,这就是道。这个道,做个比较来说:《中庸》上的道在“天命之谓性”的之下,“道”变成“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上的“道”,道盖住了“天”。两个代号不同。之所以一般研究我们中国文化,为了这个名词代用的范围、定义很难下。同样一本书上,上下两个字不同,观念不同,有时候做名词用,有时候做动词用。那么这些,我们假如青年同学们念书念多了会起怀疑,这个“道”是讲什么?这是讲“用”。道和天两个都有几个方面的代号,几方面的代表。


他说我们人性天生是至善的,孔子讲的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中庸》是孔子学说传统下来。“率性之谓道”,不加上后天的心思,不加上后天的染污,直道而行,这就合于先天的道。(但是)人往往不可能!人生下来,加上后天社会、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各种的影响,心思龌龊了、脏了,或者歪了,必须要把它纠正过来,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把它改过来,所以“修道之谓教”。这个“教”不是宗教的教,是教育的教。“教”者,在古人解释“教”字是效法的“效”,“效”也是“学”的意思,学习的学,跟到来学——教化,所以修道就是教育的目的。所以人同一切众生、一切禽兽、一切生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思想、有教育、有文化,可以把坏的一面把它修正、改过来,这是《中庸》这三句话里面的原则。


换句话说,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自然之道,就是见道。“率性之谓道”,就是修道。“修道之谓教”是行道。见道以后如何去修道,修道以后如何去行道。这个道要注意,不是学佛的那个道,也不是道家修长生不老之道;这个道——天人之际,人同天两个不相隔离的,人同鬼神也不相隔离的;以人为中心、人道为中心,如何去明道而起行的道,这就是“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下面所有的解释都是在这三句话的原则之下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后面这几句话,是中国文化、东西方的文化——宗教也好、宗教的哲学也好、或者不是宗教哲学、纯粹的哲学也好——一切人文文化的一个万古的名言,不能变。它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哦!每个人生下来本身都有道的,因为“天命之谓性”嘛,各个都有道。“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须臾”是中国的形容词,等于佛家后世来说的刹那之间。那么佛学讲刹那,那很严重,人一个弹指包括六十个刹那。中国人讲须臾,有多少个刹那、含有多少个弹指(指头弹动一下)没有规定,反正最快的速度就是须臾,一下子;就是眼睛眨一下也有好多须臾了。所以这个“道”啊,他说“道”这个东西,他上面讲的好像是做功夫修养,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道的,好像叫我们修道的人要小心,随时要在修道。事实上进一步说,这个“不可”啊!事实上教我们认清楚“见道”的方面。人,生来各个有道,就是自己忘记了。“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都非道也。”说——道啊,修它就有、不修就没有,那不叫做道,那是修得来的,没有用。譬如现在我们大家有些人修道、做功夫,或者打坐,打起坐来有道,“啊!很好,我在学佛!”放下腿子来,佛也没有了,道也没有了——那叫修腿,不叫做修道,那叫做“腿也者不可须臾放也,可放者非道也”,啊!那就不对了。他说道这个东西啊,就在我们这里,随时随地有。“可离者”,认为道可以离开,认为我现在为什么要修道?——道掉了,所以去找回来。找得回来一样掉得了啊!那不是真道。


这个道是“天命之谓性”,人人生命当中本来有的。“可离者非道也”,离得开,做功夫再回来、不做功夫又掉了,你这个不是道哦!要搞清楚,这样不是修道哦!这样是你在做某一种练习而已。真正的道,就同佛家说的一样,一悟千悟、一得永得,不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同样的道理。这个道是没有变动过。所以讲,这几句话是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的哲学,是万古的名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下面就讲到“修道之谓教”。


事实上我们这些人啊,生下来以后把道离开了——不是离开,道没有离开你——蒙蔽住了,自己蒙蔽住了,不晓得自己的本身有那么大的宝贝,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是后天的情、识、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他要我们怎么样修道呢?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在行为上讲,在修道上来讲,他说所以啊,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事,要小心,自己要做个范围——戒,要谨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地方要小心,为什么呢?就是曾子在《大学》上讲的“小人闲居为不善”。一个人平常很道德,很严肃,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头,都关起来,都看不见的时候,你什么怪相自己都会做得出来,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这就不是修道人的规范。


修道人“戒慎乎其所不睹”,一个人都看不见的时候,乃至鬼都看不见你的地方,等于平常那个在佛堂里、在教堂里、在孔庙里、在父母的前面、在祖宗的前面,完全是一样,这是修道的行为。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表面和背后完全一样,那还不算数;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一致,这是道德的标准、行为的标准。“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害怕。你说没有关系,我们骂他两句,不要紧,他听不见;果然别人、第三者是听不见,我们自己(却)违反了自己天性上的道德。即使没有人听见,乃至没有鬼神听见,可是一样要恭敬而严肃,这是行为的标准,也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教养的标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教育,《大学》、《中庸》、《诗经》朝这一条路上走。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如此,这几十年、七八十年变得很厉害。这是讲形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两句话这样解释就是根据上面“修道之谓教”(来的),“修道之谓教”就是“行”了。假设拿修道来讲,同上一句“天命之谓性”的见道来讲,又不同了。那么,两个字你要注意——“睹”,眼睛看见;“闻”,耳朵听见。他说道在哪里见呢?“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见而不见,那个地方是道的体。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率性之谓道”,真正是自己“天命之谓性”。你如果打起坐来,前面有光,不是道;道是看不见的。看见有光、看见有个佛像、看到了孔子,都不是!道是看不见的,它无形色,也无声音。所以《中庸》最后有交代,“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个本性啊,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它充满宇宙之间,空灵绝顶。所以说,“戒慎乎其所不睹”,一切无所见、见无所见的地方,正是你见到自己本性、悟道的时候。可是一切人修道,总要抓一点东西吧,而且有时候看见什么啊?啊,我看见莲花了,看到菩萨了,看到上帝了,就是习惯性都要看见一个东西或者是道。“天命之谓性”,(这个)“性”不是肉眼可见——不可见处体会这个性命的本来,你就差不多到了。所以“恐惧乎其所不闻”,换句话,你(要)小心、谨慎,有所闻、被声色所扰的不是道,有形可见也不是道。所以你们大家研究佛家《金刚经》也一样,释迦牟尼佛也这样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么跟《中庸》一比一样,(只是)两个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不可见、不可闻,“天命之谓性”,本性的境界。我们刚才是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是“见道”、“修道”同“行道”,都连起来把它说明了。下面跟着说: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就是刚才说明的。第一个,道这个东西到底不可见,你说人家明心见性,见个什么?有人说,啊哟,我功夫到了,看到一个亮光,这就是本性了。不是的!那是“相”,着相就不是了。“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听也听不到,一切耳目所不到处——差不多你可以了解这个道了。“莫见乎隐”,“莫”是不可以、没有。因为你要见道,我们一般人去追求一个道,不管你修儒家、修佛家、修道家,总想追一个道,一般人修道总想得道;“得道”是个名词,得道并不是抓到一个手表一样,总算我偷来了,那个叫得道,世俗把拿到叫得到。真正见道是一切放掉,什么都放下,那个才是见道;同世俗观念(是)两样的、相反的。“莫见乎隐”,我们的习惯,去修道一定找一个隐秘、不可知的隐秘——“隐”就是秘密——都认为道是非常奥秘的,去找那个奥秘,想在奥秘中间去见道——错了!那里见不到的。道在哪里见?——“莫显乎微”,到处都是道,摆在那里明显得很。很精微的道,很明显地摆在这里,处处有道。庄子就提出来,“道在屎溺”,道在哪里?道在大便、小便,厕所里都有道,吃饭也有道,就是生活之间没有哪一处不是道。所以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所以)君子慎其独也”,也是体和用两个一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0:51 , Processed in 0.15458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