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853|回复: 21

“诗圣”杜甫的佛缘诗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圣”杜甫的佛缘诗情
  作者:释慧伯   
  释慧伯
  前  言
  杜甫以沉郁顿挫的写实诗风而被号为“诗圣”,在唐代与李白齐名。《新唐书·杜甫传》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一生是一个平民化的一生,其15岁时,作《百忧集行》曰:“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让我们看到青春活泼而生气勃勃的杜甫!诗人25岁游东都洛阳时作《游龙门奉先寺》中有句曰:“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于寺院“闻晨钟”而醒睡魔、深有省悟。无疑,杜甫是深具宿世佛缘和灵明善根的。在以后现实人生的悲歌中,一步步走近佛法,参礼寺院、亲近大德、闻思经教,感悟思辨,忧国爱民的慈心悲愿为其人生主旋律,乃至于晚年渐渐趋于平淡。大味则淡,斯言极矣!杜甫流传至今的1400多首诗中,与佛教有关的约有50首左右。现在就让我们追寻一代诗圣的佛缘人生,在其悲歌的行履中重拾“诗圣”的佛缘诗情。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杜甫与佛教的因缘浅析

  盛唐三大诗人是李白、杜甫与王维。过去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分属于道儒释三家。李白属道家思想,杜甫属儒家思想,王维属佛家思想,实不尽然。人唐以来,随着佛教禅宗的广泛传播,更由于“安史之乱”和杜甫个人遭遇,使杜甫的思想介于人世与出世、崇儒与近禅之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但举进士不第。安史之乱发生后,陷于贼中,颠沛流离,逃至凤翔(今属陕西),任左拾遗,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经严武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世称为杜工部,晚年携家出四川,病逝在湘江旅途中,终年59岁。他的诗反映社会动乱,对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厚的同情心。他的诗语言精练,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丰富的佛教思想。。

  在大多数人眼里,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人生观是积极进步的。著名学者肖涤非先生就说,在杜甫的诗中,我们几乎读不到那种“人生如梦”一类消极颓废的东西。他是顽强的,他是不知疲倦的,他是“死而后已”的。他富有牺牲精神、利他精神。这是他之所以伟大,超过一切诗人之处。为了天下穷人,他曾有“自比稷与契”的诗句。他可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之心是十分可贵的。在儒家为仁,在佛家为悲,而佛的悲比儒家的仁更彻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政治观,也可以说是他的人生观。然而,杜甫晚年诗歌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禅宗意趣。这与他的禅宗信仰密切相关。他在《夜听许十诵诗爱而有作》中明确道出:“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的禅宗信仰。在这里,“粲”指禅宗三祖僧粲,“可”指禅宗二祖慧可,“禅寂”就是禅者的身心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杜甫所处的历史背景

  杜甫所处的文化背景是佛教兴盛的唐代。从大的环境来看,自唐玄宗以来,儒、释、道三家并重,杜甫的佛学观与其儒学思想并不矛盾,其慈悲观念与儒家的仁爱意识有相融之处。而“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要想不受佛教的影响,那是很难办到的”。杜甫跟佛教的因缘很深,而且他对于佛教的接受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佛教历史最兴盛的时期就是唐代,作为一种大的社会文化环境,杜甫没有排斥佛教,这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心态。特别是在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影响之下,杜甫等大批盛唐文人对儒家理想产生怀疑甚至感到失望,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人生参照系。禅宗在这时期广泛传播,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但是,杜甫也没有很快被这种环境同化,而是藉由心灵的指引,一步步亲近佛教。

  杜甫是我国中古时代伟大的写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无疑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忠实记录。在他的两千多首古、近体诗中,写自己极少有欢娱之言,多半穷愁苦闷之语,佛法所言有漏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他都尝尽了。在玄宗天宝十三年(754),作《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云:“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在第二年冬,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棕舍一哀,里巷也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促。”穷得使儿子都饿死了,秋禾虽登,而也无救于贫。所以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作《述怀》云:“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同年九月作《北征》云:“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迥,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肃宗乾元元年(758)《赠毕四曜》诗云:“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饥寒奴仆贱,颜状老翁为……”次年在华州《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云:“何日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这年,他白东都回华州,经历道途,所见所闻,悲惨万状,作“三吏”、“三别”,以纪其事。

  以上诗句说明,杜甫因战乱携妻子而到处奔走流浪,所到之处皆因一家老小无衣、无食、无住而穷愁,因衰老多病穷愁而怨天尤人。如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又云:“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充满愤愤不平之气。甚至厌恶一切,诅咒一切。桃红柳绿,象征春日佳境,而杜甫诗云:“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尤其是杜甫晚年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记录下最切身的体验。所以,杜甫接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一点也不奇怪。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二)杜甫自幼深受佛教熏陶

  众人在关注杜甫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在杜甫成长过程中还有佛教思想的陪伴。

  杜甫幼年丧母,其父杜闲,时任兖州(今山东滋阳)司马,便将童年的杜甫送到洛阳的姑妈(即杜闲的姐姐)家寄养。杜甫一直住到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姑妈去世,此时杜甫已届而立之年。

  杜甫的姑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其父杜审言(即杜甫祖父,约645--708)是初唐有名的诗人,曾与数名僧人交往,官至膳部员外郎、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并且长斋茹素,精通佛经。

  天宝元年(742),杜甫在三十一岁时为其姑妈撰写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文中说其姑妈:“爰自十载已还,默契一乘之理;绝荤血于禅味,混出处于度门。喻筏之文字不遗,开卷而音义皆达。母仪用事,家相遵行矣。”由此可知其姑母信佛,且全家上下奉行。

  值得注意的是,墓志铭还提到杜甫早年寄居姑母家中的事实:“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问女巫,巫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杜甫自幼体弱多病,四岁时,与姑妈亲子同时罹疾,姑妈求医于女巫,女巫暗示:“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姑妈,“遂易(亲)子之地(楹之东南隅)以安(杜甫)”。在她的精心护理下,杜甫痊愈了,而她的亲子却夭折了。杜甫长大后得知此事,感动得涕泪俱下,并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中,把姑妈比做《列女传》里鲁义姑式的人物,评价极高,并说自己要“制服于斯,纪德于斯,刻石于斯”。以致当时一般人还误以为杜甫是其亲子。

  杜甫在姑妈家居住的二十余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佛教,尤其是禅宗空前繁荣,洛阳有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如此浓厚的佛教氛围,对杜甫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三)杜甫仕途失意,倾心于佛教

  杜甫的文化心态结构中,存在着两种人生价值取向:一是“窃比稷与契”(自比稷与契这两位虞舜的贤臣)、“致君尧舜上”的人生抱负和政治理想,这代表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是他集体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二是“江海志”、“独往之愿”。代表了人的自然性的一面,是他个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反映。前者早年表现得较突出,后者系晚年的主要心态,从而使杜甫的思想与创作出现矛盾的痛苦状态。杜甫《上牛头寺》诗云:“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杜甫此时的心情是空寂自由的,因为他已经从官场退出,摆脱了世俗拘束,获得了心灵的解放。

  杜甫本是儒家诗圣,出身官宦之家,执著于功名富贵,在长安苦求十年,理想破灭,失望而归。在生活的重负之下,渐渐感悟到人生无常、有求必应的佛禅真谛。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表达了苦闷的心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时,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他负载着儒家的政治理想,活得很痛苦。尤其是到了晚年,遭受重重挫折之后,将退隐人禅作为新的人生目标,他在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写的一首《谒文公上方》诗中表现得尤为真切: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又,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诗的末尾叙述自己谒文公之意:“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据此,苏东坡和王嗣二人皆言是杜甫“见道之作”。见的是什么道?不是别的道,是菩提道,是当时最盛行的佛道。

  仕途的跋涉、世态的冷暖、人生的起伏给了杜甫太多的伤痛、太多的困惑,而这些伤痛、困惑已经远远超出了儒家学说所能调节的范畴,唯有指向“心地初”、朝向彼岸的佛教可以承担这样的人生境界。所以,向往佛教,追求“第一义”,“回向心地初”的想法跟杜甫的稷契之志同样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浅析杜甫诗歌里的佛教思想

  本文选取了杜甫有关佛教的诗歌加以研读,力图窥见其佛教信仰的主要行迹。每一类诗歌中,尽量依据作者作诗时间的先后为序排列列举。并权且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登临、游历、参礼寺院,听经闻法——亲近佛教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只有25岁,作《游龙门奉先寺》,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之诗句。诗人夜宿寺院,置身于寺院中清幽的夜景,闻晨钟而令人内心产生深深的思索而有所醒悟。据赵清献《玉垒记》说:“他到成都,寓沙门复空所居。”据《成都记》云:“草堂寺,在府西七里,寺极宏伟。僧复空居其中,与杜员外居处近。”

  杜甫还在浣花溪寺里听复空大师说法。当时他的朋友著名诗人高适为彭州刺史,写一首五律《赠杜二拾遗》给他。“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人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后更何言。”从诗意来看,高适知道他在寺里听高僧说法,鼓励他听法要提出问题,向讲经者诘难。

  杜甫在成都时,曾游过大云寺、兜率寺、真谛寺、新津寺、牛头寺、惠义寺、始兴寺。认识的高僧有巳上人、赞公、上人、复空、阊丘师兄等。反映与僧人交往的诗歌有《巳上人茅斋》、《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因许八奉寄江宁曼上人》、《寄赞上人》、《赠蜀僧间丘师兄》等共约10余首。其中最重要的人是赞上人,《宿赞公房》诗云:“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据诗自注,赞公是“京中大云寺主”,说“相逢”是因为二人是故友。诗人在这之前曾经写过《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一有句:“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其四有句:“晤语契深心,哪能总箝口。”由此可见,诗人和赞公上人“把臂有多日,晤语契深心”的情谊之深。《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中也有句:“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反映禅净修持——偏重于“出世”的行愿

  现将杜甫所作有关佛教修持的重要诗句摘录出来,简释其义,以管窥其佛教信仰的主要行迹。

  1.“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由禅修向净土转化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44岁时,在长安作《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有句云: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言许生自净土宗圣地昙鸾大师弘化过的净宗祖庭五台山石壁玄中寺(今山西交城县)学佛归来,身口意三业清净;而自己虽也以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粲为师,但未得慧解方便,身心尤为禅寂所缚。现在受到许生的启发而转向净土宗。“何阶子方便”的“阶”是凭借的意思,“谬引为匹敌”的“谬引”是指上文“身犹缚禅寂”的感受,指身心为“禅寂”所缚,不得自在。这两句的大意是在许生的方便开导下,我得以茅塞顿开。诗里“离索”一句,点明了作诗是在他晚年居蜀感到孤寂之时。因而他庆幸衰暮时有此殊胜因缘,得遇许生,使他心开慧解,修持净业。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长养菩提之心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时。

  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

  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摘自(《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作者46岁,被陷在长安时作。时作者处于乱世,去大云寺亲近赞公上人,因吃斋而想到醍醐。“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发性”言发戒定慧之性。在此,诗人用饮食能滋养日渐衰老的色身与醍醐能长养菩提之心作类比,表达了作者发长远心修持的心愿。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3.“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只有佛法才能净化社会

  肃宗上元元年(760)秋天,杜甫49岁,在成都草堂作了《赠蜀僧阊丘师兄》,有句云——

  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驱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这里的“软语”指在寺院里与僧人亲切交谈,系借用《维摩诘所说经》“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争讼”。诗末四句是说,这个世界太黑暗了,争夺残杀太频繁了,到处你争我夺,制造恶业。唯有弘扬佛法使人心净,息灭斗争。如摩尼珠之能使水清净,才能普度众生,净化浊世。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4.“休作狂歌老,迥看不住心。”——以观照般若直契佛心,住无住处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深。

  ****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迥看不住心。

  此《望牛头寺》诗为杜甫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作,是年诗人52岁。这首五律近体诗,非常重要。诗眼在末后二句:“休作狂歌老,迥看不住心”。“狂歌老”之“狂”即狂慧,据《观音玄义》卷上载,定而无慧者,称为痴定,譬如盲人骑瞎马,必定堕坑落堑;慧而无定者,称为狂慧,譬如在风中燃灯,摇扬不定,则照物不明。“不住心”,即“无住心”,为《金刚经》中金刚般若大旨。若能生无所住心,便离一切垢染缠缚,便是清净心,即是妙明真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1:40 , Processed in 0.12145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