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48|回复: 0

明安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直解》 (正释经文——序分)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序分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经文的学习。此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这种分判的方法是晋朝道安法师讲经的规矩。大概在汉朝末年,就已经有讲经的风气了,但大多数都是随文释义,不分科判。而道安法师却把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当时的人以为标奇立异,颇有言辞,不肯依从。以后,唐朝玄奘法师传来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才知道经本分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名目虽然不同,但意义完全一样。后人认为道安法师有先见之明,所以古今讲经都以道安法师的分判方法。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又叫作初善、中善、后善,缺一不可。序分是叙述发起讲这一部经的因缘。序分就如同人的面部一样,五官具存,可以辨别一个人善恶智愚。我们看到序分,就可以了解经典的大概内容,因此序分当中也含有深义,不可粗心看过。正宗分如同人的身躯,五脏俱全,是一部经主要内容,最精粹的的部分。流通分如同人的手足一样,运行无碍,流传后世他方。
我们来看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一段是序分当中的通序,又叫作证信序。有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来证明此经确实可信。在通序当中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标显出法会的时处;二、引大众同闻。
先看这句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句是标显法会的时间地点。“如是”是信成就,标信顺。“我闻”是闻成就,标师承;“一时”是时成就,标机感;“佛”是主成就,标教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标说经处。
“如是我闻”这一句,几乎所有经典都把它放在经文的开头,这是遵守佛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之时,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一,佛住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入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二,佛住世时,我们依佛安住,佛入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三,佛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调伏,佛入涅槃后,我们如何对待恶性比丘?四,佛住世时,所说言教容易让人生信,佛入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让人相信?佛分别回答到:一,要依戒为师;二,依四念处住,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三,对恶性比丘要默摈,就是不要与他争辩,不要理睬他;四,结集经典时,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这样就容易让人生信心!
结集经典开始时讲“如是我闻”这一句,正可破当时大众的疑惑。因为阿难尊者结集经藏的时候,初登法座,感得佛陀的相好!因此大众生起三种疑惑,第一种疑惑是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入涅槃,又来为大家讲经说法;第二种以为是这或许是他方的佛来为大众讲法;第三是以为阿难尊者已经成佛了,否则他怎么能有这样的相好与讲法呢?阿难尊者登法座一讲“如是我闻”,大众的疑惑就完全消除了!或许我们要疑惑,阿难尊者在佛成道的二十年左右才出家,当然阿难出家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过了很长时间才被大家推选为佛的侍者。那么佛所说的经,阿难怎么能都说我闻呢?这个问题有三种解释:一、辗转闻,在《报恩经》上说,阿难所没有听闻的经典,他又从诸比丘处听闻,或听诸天子说。二、佛重说,在《报恩经》上说,阿难因为佛命他为侍者,所以他向佛求三愿。其中第三条就是说“所未闻经,请佛重说”,佛应允阿难的请愿。三、阿难自通,《金刚华经》上提到,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没有听闻的经典,自能忆持。
“如是我闻”这一句还可以息争论。在僧团当中,阿难尊者出家的时间很晚,上面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德比丘,还有很多同学比丘。如果阿难尊者不说这部经典是我听佛所说的,大家就会议论纷纷。用“如是我闻”这一句,乃至六种成就具足标结集的经典,这就表明不是僭越长辈,可以息诸争论。
“如是我闻”标显出异外道。当时有些外道以“阿嘎”二字作为他们经典的开始,阿是无,嘎是有的意思。因为外道说一切万法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佛所说的经典以“如是我闻”为开始,区别于外道迷糊笼统、杂乱无章的经相。

“如是”是信成就,居六种成就之首。《大智度论》上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由此可知,由信才能入佛法的大海,所以标在经文之首。“如是”有三种解释:一、是指法之词,在这里就是指这部《佛说阿弥陀经》,这是我亲自听佛所说的,所以可以相信;二、是信顺之词,相信则如是,不相信则不如是,经典是佛的言语教导,我都深信,依教奉行,所以称“如是”。三、是显理之词,显示出实相妙理。《要解》上解释:“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如”就是真如自性,我们的自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湛然常住,所以称“如”。我们依此心性,念佛求生净土。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所生的净土,都是实相正印之所印,所以说“决定无非,曰是”。当然这个道理很深,我们一般人难以理解。就本经而言,我们念佛到“一心不乱”就是“如”,到此就明白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是”。当然,一心不乱有很多层次和不同的解释,我们在下面的经文当中会作具体的解释。
“我闻”是闻成就,“我”是阿难尊者自称。阿难尊者结集经典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断除了我执。《金刚经》上说:“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由此可知,阿难尊者已经离开了四相,为什么还开口称“我”呢?要知道我们这种想法正堕在偏空,把无字体会成龟毛兔角般的根本没有,这是不合于第一义谛的。《金刚经》处处不坏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才不堕凡夫的有、二乘的无,从容中道,才契合第一义谛。阿难随顺世间,不坏假名,所以称“我”。
“闻”,是耳根发耳识,亲自听到讲法的圆音,能够清楚了解叫“闻”。今不说“耳闻”,而说“我闻”,这是因为“我”总说,能统收诸根、识等,以总代别,以“我”代“耳”,所以说“我闻”。“如是我闻”在这里可以解释为: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
“一时”是时成就,没有具体的时间,是“师资道合,说听周足”“说听始终”之时。在这里可以说,佛与弟子聚会一处之时,佛观察众生机缘成熟,畅佛本怀而演说净宗妙法,普施真实之利;大众也多劫善根成熟,堪受大法。说者与听者机缘感通,从始至终圆满参与,说听完毕,就叫做“一时”。
阿难尊者的记忆力特别好,对于经文一字一句都能记住不忘,时间也应该能记住,为什么没有具体的年月呢?那是因为印度当时还没有完全统一,有很多的国家,佛在不同的国家教化众生,每个国家的历法不一样,日期不同,记录下来徒增麻烦。不仅如此,佛还经常到天上说法,如《地藏经》就是在忉利天讲的,人间一百年,忉利天才一天,怎么记录对比呢?所以用“一时”!
同时我们要知道,如果记录下来了时间,那么这部经典、法会就成为过去的了,我们没有份参加!而用“一时”,时间就是活活泼泼的。佛法确实如此,时间是我们众生的妄想产生的。我们念佛如果能做到“一心不乱”,那么根本就没有时间,佛还在讲法!就像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在世时,有一次诵《妙法莲华经》,诵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豁然入定,亲眼看灵山法会还在,释迦牟尼佛还在讲法!这就是“一时’!
“佛”是主成就,佛是一切众生的教化主,在六种成就里面最重要,所以叫做主成就。佛是梵语“佛陀耶”的简称,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意思,经题当中解释过了。也可以解释为本觉: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皆可成佛;始觉:开始发心修行,行菩萨道;究竟觉:烦恼断尽,惑尽功圆,究竟成佛。也可以称为智者,具有无上的智慧,无所不知,也就是觉满之义。在这里就是指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是住的意思,也有解释为:“久居曰住,暂住曰在”,但《法华经》上:“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佛并非久居王舍城,但也是用“住”,所以,住、在,都可以看作是暂住。这种讲法有些注解忽略不提,而有些大德也解释,我们略微提一下。佛有三身:一、法身佛,无在无所不在,因为法身无相,不能说它在哪里,所以说无所在;法身是遍一切处的,所以说无所不在。二、报身佛,有无量的庄严相好,在莲花藏世界。三、应身佛,是应众生之机,所示现身相,或者在灵鹫山,或者在舍卫城等处,现在是在“‘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舍卫国”是说法的国家,“祇树给孤独园”是讲堂的名字。印度以前称天竺,分东、南、西、北、中五区,有许多小国,较大的有十六国,舍卫国是是憍萨罗国的首都,是中印度的大国。此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是佛的弟子与大护法。“舍卫”玄奘法师新译为“室罗伐”,翻译过来是“丰德”,就是国丰四德:解脱、多闻、财宝、五欲。说明国家很富有。其中财宝、五欲具足称作“丰”;人多解脱、多闻称作“德”。这地区的人很有福报,佛和很多圣弟子常常来教化,所以很多人多闻解脱。
“祇树给孤独园”,“祇”就是“祇陀”,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翻译过来是“战胜”的意思。因为祇陀太子出生时,正好波斯匿王战胜他国归来,所以就给太子取这个名字。“给孤独”是众人对须达多长者的美称。须达多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家中非常富有,并且乐善好施,经常帮助孤独贫苦的人,所以得到这个美称。为什么叫“祇树给孤独园”呢?这是因为须达多长者有一次到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中去,为自己的儿子提亲。看到珊檀那家中正在上下忙碌,准备精美的饮食。须达多长者以为这是要请国王过来呢,珊檀那说:“我这是要请佛陀和僧众到家中来应供。”须达多善根深厚,听到佛后,内心非常欢喜。等不到第二天天亮,当天晚上他就独自前往竹林精舍去见佛。虽然是半夜,可是就像白天一样明亮,这是佛光所照。须达多走到半路,心里开始怀疑起来,到底真有佛吗,我这样冒然前去恐怕不太好吧。当他疑心生起来时,周围就变得黑暗起来。须达多长者又生起了信心,此时天又如同白昼一样。快到精舍的时候,他看到佛在外经行,相好庄严,须达多长者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候有个天人向佛顶礼,恭敬绕佛,须达多长者也照着做。佛就为他说法,长者当下证得初果须陀洹。须达多长者内心很感恩很欢喜,想请佛到舍卫国讲法,于是回去找建设精舍的地方。找来找去,他发现只有祇陀太子的花园环境最好,找了太子很多次想买下来。祇陀太子想让他知难而退,于是开玩笑说:“长者家里很富有,如果能够用黄金铺满花园我就卖给你!”须达多长者真的用黄金来铺花园。在门后还有一处角落没铺,须达多长者正考虑时,祇陀太子闻风赶来,见满地黄金灿烂,很惊奇的说:“我是太子,怎么需要卖地呢,我是给你开玩笑呢,不要当真!”须达多长者说:“今天的太子就是以后的国君,怎么能随便口出戏言呢,再说了,这件事情已经劳师动众,全国上下都知道了,如果不卖,恐怕太子的形象会受损。”祇陀太子深思:“佛肯定是不平凡的人,要不然须达多长者怎么会这样崇敬呢。”于是太子也想供佛和僧众,起初须达多长者不太同意,太子说:“你把花园铺满了黄金,花园自然属于你了,但树根你铺不到,树还是我的。”长者只得答应。于是太子又建起大门,让佛及僧众方便出入,与须达多长者一起供佛。由于树是祇陀太子的,花园是须达多长者的,所以精舍建成,请佛讲法,这个地方就叫“祇树给孤独园”。以后,佛常在此说法,《金刚经》、《楞严经》等很多重要经典都是这里讲的,佛四十九年讲法中,单祇树给孤独园就讲了二十五年之久,祇陀太子与须达多长者确实功德无量,他们的事迹也随着佛经而流传后世,成为美谈!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一段是六种成就中的众成就。这段列大众同闻,说明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不仅是我阿难一人听佛所说,还有其他的大众,证明此经确实可信。这一段的大众可以分为三部分: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
为什么把声闻众列在开头呢?《要解》为我们说出了原因:一、出世相故。与会的声闻大众,是佛的出家弟子,现得是僧相,并且威仪齐整,列在第一,显示出僧宝的重要。二、常随从故。与会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常常跟随佛陀,听经闻法,很少有缺席,这样就更容易让大家相信此经的真实。三、佛法赖僧传故。荷担如来家业,是出家人的本分,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虽然在家居士也能弘法,但出家僧人是弘法的专业人才,并且佛法也需要僧相的住持,若这个世间没有了僧相,佛法就衰微,马上消灭了。我们出家大众应该互相勉励,共护如来大法。
菩萨众列在中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相不定故。菩萨度化众生,随类现身,隐显不定,身形服装也不拘泥。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很多菩萨的像,留有头发,穿着的也不是出家的染色衣,这都是随类显现。菩萨或现在家身相,或者现出家的身相,或者示现天龙八部的身相,不像声闻乘人那么威仪整齐。二、不常随故,菩萨是自利利他,游化于十方,不时常的在佛身边。并且还有一些他方世界的菩萨来随缘听佛说法,在《法华经》和其它很多经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这些菩萨不像前面的这些声闻乘圣人一样常在佛身边。三、表中道义故,中道就是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即空而有,即假而真的第一义谛。菩萨有这样的智慧,不像一般的小乘阿罗汉一样,只断人我执,证偏空真理。菩萨是当相即道,色空不二,代表中道的义理。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把菩萨众列在中间。
天人众列在后面是因为:一、世间相故。人天大众现的都是在家世俗之相。二、凡圣品杂故。人天众有凡夫,也有的是圣人示现,品类繁杂。三、外护职故。与会的人天大众以护持佛法为职责,他们是做外护的工作。
通过《要解》对与会大众排列顺序的说明,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僧相居首,我们对出家人一定要恭敬,绝对不能恭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出家人也比不上自己,在言语行为上对出家人多有轻慢,这样的心行离解脱道是何其遥远。现在是末法时期,种种颠倒现象到处都是,若真正明理的人,应当如何的存心立品,心自当知!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出家众的弘法与在家众的护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四众弟子都要尽好到自己的责任,则佛法必能广泛弘扬!
我们来看与会大众的第一部分——声闻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在这段经文当中又可以分四部分:一、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四、总结。
一、明类标数:【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僧”是显明种类;“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标出人的数量。
“与”是共的意思,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这个“与”字细品起来也很有味道。虽然很多注解一带而过,我们还是要讲一下。“与”就说明平等可亲。在《四分律》当中记载:频婆娑罗王以花园供养佛,佛不肯接受,让他把花园供养给大众僧。王问原因,佛说:“如果你将花园供养佛陀一人,那么此园就是‘佛园’,此园中的一切东西,一切天、世人、沙门、魔、梵都不能受用,都应当恭敬如塔。如果你布施给大众僧,那么佛和比丘大众们都可以受用了,因为佛在僧中,法赖僧传,布施僧等于三宝通施,功德福报不可思议。”佛确实现的是出家相,由这个公案我们就知道,佛的心是无比清净平等的,把自己当成僧的一份子。这里的一个“与”字也可以读出这个味道。


“大比丘”的“大”字是用来拣别不是一般小根机初发心的大众,具有大、多、胜三义,不同于一般的比丘。“大”就是德大,能够得到天王大人的敬仰,这些与会的比丘都是如此,得道证果,感得人天恭敬供养。“多”就是多闻广识,通达佛法与外道的典籍,不是孤陋寡闻。就像舍利弗、目犍连、三迦叶等本是外道诸师,对外道典籍很通达,后从佛化,于佛法中也得道证果。“胜”就是超胜过一切的外道,法高德重,所以叫“胜”。
“比丘”是梵语,指受具足戒的出家男众。翻译过来有三义:一、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佛住世时,出家人都是托钵化缘,向十方乞食生活,又经常随佛听法修道。在印度当时,对乞食的修道者都很恭敬,佛法传到中国来以后,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这种方法没能实行。二、怖魔,登坛受具足戒时,得三师七证作法,白四羯磨完毕,名为得戒,成为比丘。当时地行罗刹就高声赞叹,佛界又增加了一位僧宝,魔界又减少了一个眷属。这样互相传播,由空行夜叉传给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又传到第六天,魔王听到后非常恐惧,怕佛界增多,而魔界减少,所以称“怖魔”。三、破恶,比丘持戒修行,破除身口种种的过恶,又能正慧观察,修持出世净法,破除一切烦恼之恶。“比丘”含有这三个意思,所以保存梵音。在五不翻当中,属于多含不翻。
“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翻译过来是“和合众”的意思。“众”是四人以上,能够做僧法羯磨的团体,所以一人一般不能称“僧”。“和合”又分为“理和”与“事和”。“理和”就是同证无为解脱之理,所证的境界是一样的。“事和”则有六种,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具备六和敬才是真正的僧团。我们知道,佛住世时,佛的弟子很多,就是常随众也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样庞大的团体,怎样才能和乐清净,怎样才能使正法久住,佛告诉我们要遵守六和敬。我们把六和敬来简单解释一下。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能发生打架等粗暴的举动。要彼此互相帮尊重包容;遇有疾病要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和谐无诤,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亲切,不宜恶口粗声,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要有善良的用意,大家同一信心修学佛法。日常生活中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四、见和同解:见就是见解,大众共同修学佛法,必须要见解统一无诤。若大家各持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一定有争论,不能清净。最好的方法莫如舍弃自己的意见,以经典的见解为自己的见解。若是修行净土,则以本宗经论为准。遇有各宗不同见解,要深体佛心,是为不同根机众生说法,不要互相诽谤。 五、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弟子,各有戒律,如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等。在团体里,受相同戒法之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该怎么做,才能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另外,不同的道场有不同的规矩与道风,我们住在哪个道场就要遵守哪个道场的规矩。六、利和同均:利包括财利和法利。作为一个如法的团体,不论是物质上的财利,或者是法上的利益,最好是能与大家平均分配享受。所以我们学佛有心得,就要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若一个修行的团体能够修六和敬,便能得诸佛加持,龙天拥护。便能使正法住于世间。若不能修六和敬,则不能算一个如法的道场,愿大家共勉之!
  “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常随众。佛成道以后,先到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佛在做太子时,发心出家,净饭王派五人劝太子回转心意。太子出家后,五人也一同出家修道。后来五人离开太子在鹿野苑修道。佛成道后,观察五人善根成熟,就到鹿野苑度化他们,五人证得阿罗汉果。后来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出家,共五十五人。后来太子又在木瓜林度优楼频螺迦叶,于象头山度伽耶迦叶,于希连河度那提迦叶,三迦叶兄弟师资共千人。佛后来又度舍利弗目犍连,二人师资共二百人。总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里只说“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略去零数。很多大德都是这样解释的人数。当然“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的说法也是大概,具体有多少位,我们没办法清楚。除此之外,我们看列出的大众中也把迦旃延、拘絺罗、难陀、阿难、罗睺罗等列了出来,其实他们不在所说的千二百五十人中,他们是在“千二百五十人”以后才出家的。所以说不仅只是千二百五十人,标出常随众是为了证信而已。我们要问,佛出现在世间,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为什么单举出这些人数呢?要知道,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佛成道后不久先度脱的人,他们感念佛的深恩,一直常不离佛,所以单独列举出来。

二、表位叹德:【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大阿罗汉”是表明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所证得的果位;“众所知识”是赞叹他们的德。“阿罗汉”有三义:一、杀贼:就是杀尽见思烦恼之贼;二、无生:就是见思烦恼断尽,可以不再来六道轮回受生;三、应供:就是已经超越六道,超凡入圣,为世间殊胜的福田,堪受人天供养。比丘是因,阿罗汉是果。阿罗汉的三义与比丘的三义相对,在因是“乞士”,在果为“应供”;在因是“怖魔”,证果为“无生”;在因是“破恶”,在果为“杀贼”。 前面是“大比丘”,这里是“大阿罗汉”,用了两个“大”,“大”都是赞叹之词。这里说是“大阿罗汉”,这就表明他们不是一般只求自利的定性阿罗汉,而是回小向大,发大乘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道行者。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本来都是法身大士,甚至有些是古佛再来,他们示现为声闻身,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来证明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所以称“大”。“众所知识”是赞叹大阿罗汉的功德,如果他们没有胜德,又怎么能称为“众所知识”呢
?“众”指的是人天大众。“知识”就是人天大众知道他们的德业,认识他们的威仪相貌,受到他们的教化,所以称“知识”,所谓“闻名仰德曰知,见面领教曰识”。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断惑证真的大阿罗汉,能广利人天,是人天的师范,所以称“众所知识”。
三、列上首名:【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
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没有办法一一列名,所以只好略举出舍利弗等十六位上首的名字。“长老”二字不仅仅是指舍利弗尊者一人,而是通指以下的十六尊者。德腊俱尊所以称“长老”,如果具备道德尊胜,学问渊博,年纪大,戒腊高就可以称为“长老”。 “长老”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生年长老,就是年龄大,八九十岁;二、法腊长老,就是戒腊高,出家受具足戒三十夏以上;三、德学长老,年纪虽轻,戒腊也浅,但品学兼优;四、法性长老:证阿罗汉果的圣者,不论年龄戒腊,只要证得法性真空之理就是。下面的十六位尊者当然是德行、戒腊都具备的“长老”。十六位尊者各有他们的特长与故事,我们想要具体的了解,可以看现代白话文的《佛陀十大弟子传》等书籍资料,在这里只能略微的讲一些。
“舍利弗”是梵语,翻译过来是“鹙鹭子”或者“身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就是“子”,意思就是说“舍利”所生的儿子。《心经》上直接翻译成“舍利子”,其实就是舍利弗尊者。“鹙鹭子”就是说,尊者母亲的眼睛非常好看,就像鹙鹭鸟的眼睛一样明亮美丽,母亲的儿子就叫“鹙鹭子”。“身子”是说,尊者母亲的身形好看,容貌美丽,这个身形很好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就是“身子”。也有说这是双显父母之名。尊者父亲叫优婆提舍,有个“舍”,母亲名字中有“利”,合起来就是“舍利”。当时印度习俗,以父母名为儿女名,他们的儿子就叫“舍利弗”。舍利弗尊者在佛声闻乘的弟子当中,是智慧第一。尊者的母亲在怀他时,智慧辩才就变得很利。尊者的母亲有个弟弟叫拘絺罗,很有智慧,比较善于辩论。在以前尊者的母亲总是辩论不过他。自从怀上舍利弗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拘絺罗与姐姐辩论时,是屡辩屡败,得不到胜利。拘絺罗就知道姐姐所怀的胎儿一定不平常,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所以就很惭愧,怕自己以后比不上外甥,被人笑话,于是四处参访名师,求学访道。 舍利弗八岁的时候,摩揭陀国有长者兄弟二人,设宴招待国王太子,大臣论师,作乐歌舞,谈古论今。当时设了很多座位,规定什么人坐什么位子。八岁的舍利弗坐上了论师的宝座,旁若无人,一点都不畏惧。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年少无知,不肖与他说话。他们先派了年轻的弟子与舍利弗辩论,舍利弗的回答言辞清晰,义理周详,真是语惊四座,后来老外道也被打败,从此声名大噪!  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人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们很年轻,但学问名声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两人也收了不少的弟子,但他们都觉得所学不足,没有得到真实的利益。后来舍利弗在王舍城遇到了佛的弟子马胜比丘,马胜比丘的举止不凡,非常有威仪。舍利弗一见,非常的惊奇,觉得马胜比丘与他以往见的修道者完全不一样,非常的庄严慈悲。舍利弗上前问道:“你的师父是谁,他平时都给你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说:“我师父是圆满的佛陀,他所讲的真理,浅学的人不能完全领会,不过我的老师经常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听到后立刻证得初果,得到法眼净,舍利弗又把法要讲给目犍连,目犍连也证得初果。后来他们带领弟子二百人,前往竹林精舍,随佛出家。听佛说法后,都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证果最快,七日证阿罗汉果,目犍连十五日证得。我们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并不是说其它尊者没有智慧,也不是说舍利弗没有其它的功德了,这只是列举他的特长而已。此经当中的“祇树给孤独园”也是舍利弗监督建成的,舍利弗是在佛涅槃前入灭的。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时间多看经典书籍,自可明了。十六位尊者在《要解》的解释当中,藕益大师是一带而过。但有些大德,除将十六位尊者的事迹举出一些之外,还重重发挥,也提到他们一些人在净土法门的表法义趣,这样的讲法非常好。在《佛说无量寿经》的开头列出了三十一位尊者的名号,在《无量寿经甄解》中就提到三十一位尊者在净土的表法义趣,有先例可考。经有“涌泉”义,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所以重重发挥,符合经意是很好的,我们以《甄解》为例,也来讲他们的表法义趣。舍利弗列在十六尊者之首,表明不是大智慧的人不能信受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难信能信,这就需要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上的智慧,世间上的智慧在佛法中称“世智辨聪”,是障碍学佛的八难之一。(八难是:地狱、恶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聋盲喑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这八种情况都是见佛闻法的障难)我们要知道,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的大智慧、大愿力和兆载永劫的六度万行所成就的。不仅是我们凡夫,就是一般的阿罗汉和权教菩萨也难以明了,在《佛说无量寿经》上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崖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念佛法门的特点是易行难信,修行起来执持名号就可以,比其它的修行方法要简单的多。但其中的道理却很深,只有到了佛果境界才能彻底的了解净土法门。我们是生死凡夫,甚至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应该怎么修持呢?我们只要相信佛的话,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要知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我们能深信佛在此经典当中所说真实不虚,就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能够信愿执持名号,就能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加持,临终时心不颠倒,往生净土,快速成佛,得到殊胜的利益,这才是最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多高的文化知识,只要能信,能发愿念佛,就是大智慧的人。在《染香集》中记载一个愚人往生的公案:清朝的时候,有一个 “王痴头” 道人,是当时的直隶人氏,人极愚钝,因失去了亲人而无依无靠。缺衣少食,无以为计,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人可怜他就给他一点钱,可他竟然连人家给他的钱是多少都不知道。后来,他被一个姓陈的道人收留,并收他为徒,让他每天扫地拾柴,并要求他每天晚上念数百声“南无阿弥陀佛”,拜佛一炷香。王痴头在念佛的时候经常是连调都找不着的,并且还经常打瞌睡。这时,陈道人就会用长杆来打他,并训斥他说:“你这么愚昧,还不知道精进!”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王痴头突然哈哈大笑。陈道人又来打他。王痴头说:“今天师父不能打我。”陈道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师父枯坐十八年,不知修法,如果能象我这样老实念佛,早就往生西方见佛了。”陈道人感觉很奇怪,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第二天,王痴头登上陡峭的山崖,面向西方,合掌立化。我们看了这个往生的公案作何感想?若以世间的眼光来看王痴头,确实愚不可及。但可贵的是,他能老实念佛,所以临终往生净土,这才是真实的大智慧。在往上就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发愿往生,还有历代的祖师大德,如龙树、天亲、永明、智者等。净土法门唯有上上根与下下智的人才能真得真实利益,上根之人一听到后,马上彻底信受,毫不怀疑,发愿往生。下根愚人,老实依教奉行,也可获其利益。至于一般人,上不能像历代祖师一样一闻千悟,下不能如愚夫愚妇一样老实念佛,整日泛泛悠悠,三心二意,东求西问,所以净业不成。愿大家死尽偷心,老实念佛,那么就是大智慧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0-17 17:22 , Processed in 0.13378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