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92|回复: 2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转)


作者:张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我们常说。自从王朔以后,这话多少有了点戏谑的意味,说的人好像已经不太把它当真了。其实,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一个单位里,大家私下议论起来,哪个人有本事,哪个人不行,哪个人只是卖嘴,走上层路线,甚至于哪个领导如何,能干不能干,贪还是不贪,或者比较不贪,基本上一清二楚,比美国最牛的民意调查机构的数字还准。可是,这些只是私下的意见,是只有进到某个圈子里才能听到的意见,如果一旦到了公开的环节,事情就变了。


领导到基层做调查研究了,开座谈会。明明私下里意见一堆的群众,到这时候,一下子都规矩了起来,大家说的,净是领导想听和爱听的,稍微有点不一样的声音,也大多无关痛痒,于是主持者总结,领导讲话,圆满结束。


许多年前,我在一个很小的学校教书,某年不知怎么就被选成了教代会的代表,在讨论校长报告的时候,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大极了,可是轮到表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把手高高举起,表示赞成,只有我一个人投反对票,在黑压压的一群人中,只有一只手,从来不知道害怕的我,感觉到了压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群众变成了两面人,只要不是活不下去了,决不在公开场合说实话,成了一种金科玉律,所有的人,包括刚出校门的学生,都无师自通地遵行着。在所有的公开场合,无论是开会还是喝酒,领导听到的,都是他爱听的,当然喝酒的时候,马屁拍一定特别露骨而且肉麻。就是这些肉麻的拍客,只要换个地方,对同一个领导,嘴巴里就会冒出一串又一串特别恶毒的语言来,转换之快,连开关都不用摁。


其实不是所有的领导只要听好听的,他们有时候也需要听一点“建设性意见”,他们也是人,也知道自己的施政,未必十全十美,也需要下面的人提个醒,也好弥补缺陷。但是可惜的是他们听不到,听到的只是赞美,如果真的要提意见,最多不过是太不注意身体之类马屁性批评。久而久之,领导习惯了自己的正确,如果地位足够高,还会习惯自己的英明伟大。


当然,群众害怕,害怕领导打击报复,害怕领导给穿小鞋,害怕领导不高兴,领导一高兴,什么危险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咱还是算了吧。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了批斗大会,没有了群众专政,而且,也早不是一个单位定终身,可以人员流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大家还是怕。只是怕的同时,意见还特别多,绝不肯学金人三缄其口,于是,我们的世界就变成了私下怨气冲天,明面里风平浪静,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只不过,私下里的怨气,有时候也会变成一封又一封的匿名信,或者更加险恶的玩意,让领导时不时的陷于麻烦中。


雪亮的眼睛,对于个人的利害极其敏感,但却往往被眼前的东西撩花了眼,所有的人,只看见眼前的丁点蝇头小利,为了这点小利,可以不顾是非,不问善恶,只要需要,立即可以把亲朋好友扔到火里去,只要眼前有好处可以捞,哪怕吃下去的是未来的毒药,也照吞不误。只是所有的倾轧拆台,都在当面恭维的烟幕下进行,害得每个人每天都得琢磨别人对他讲的话的真实意义,错会意的时候,笑话也就出来了。


显然,这样的群众,也是领导喜欢的。虽然匿名信之类的麻烦会有点,但这些人比较容易操纵和控制,因为这样的人群,群众最容易斗群众。有好事的时候,虽然大家都知道单位里那些人真的有本事,而且出力最多,但遇到好事,需要评选的时候,即使让群众投票,无风险的不记名投票,大家也未必能把该选的人选出来。


“群众的眼睛虽然是雪亮的,但群众的选择却是由肚子里那点意气决定的,越是表现突出的人,大家对他的气很可能越多。在学校里,学生当然也都知道哪个老师最有水平,但每年学生匿名给老师打分,并不见得那些学问而且认真的教师分才高,因为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这些老师的严格。


领导总能让他希望得到的人得到某些看起来很光彩的东西(包括他自己),于是,领导的“工作”就起作用了,用不着费太多的精力,几个暗示,一点说服,多半可以大功告成。同理,碰到麻烦的时候,也容易化解,每当领导伤及了面比较大的群众利益的时候,往往三拳两脚,就分化瓦解,四散东西。在单位体制下,只要不是让大伙一起下岗,就闹不起什么群体性事件。


我经常担心,这样群众,这样的文化,如果有一天真的要能普选了,选出来的会是些什么人。


群众的眼睛虽然雪亮,但雪亮的眼睛却是高度近视,奈何?



摘自《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重庆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鸣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007xx.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jpg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 著 重庆出版社 2010.10

【内容简介】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著有《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以及历史文化随笔《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空白处》。


【目录】

古 今
2 钱柳遗事的话外音
5 不可不读的檄文
8 军国与民国的两套逻辑
12 清末民初的二政府
14 穷京官混世之法
18 鬼界的官僚体系
21 乡绅与精英
24 古代的钓鱼执法
27 监察与分肥
30 选举在近代中国底层社会的工具性悖论
37 古今民告官

公 器
40 问责制之忧
46 过年送礼的商机与仕运
49 王赫斯怒,狗掉魂
51 官礼假货市场
54 单位伦理的禁忌
57 有人示威请愿,社会才正常
59 阎王生病小鬼吃药
61 风水建筑与风水政务
63 民间信贷的出事
66 马崽负责制
68 教育行政与教育监督
70 中国的医改和教改,应该对教会开门
74 挖坑的只管挖,埋土的只管埋
76 学历达标的运动式疯狂
79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82 集体下棋与民主制度
85 又见万民伞
87 助理是个啥官?
89 制约的成本大于勾结
92 借钱办热闹
94 推诿的境界
97 喜欢作诗的皇帝
100 巴结不巴结
102 上有所好
104 拔刀相向
106 术士迷信
108 官大书法自然秀
110 从护官符到特权车一览表
112 借来的车
114 问责与起复
116 国学与干部考核
118 送礼买太平

乡 村
122 包头一些村庄的等级制
125 新生代农民工
128 “受活”还是“活受”?
135 返城才是大问题
138 工会援助农民工,组织在哪里?

风 气
142 当冷漠成为习惯
144 纪念墙上刻名字的代价
148 贵族与农民
151 鸡同鸭讲的庸俗哲学
155 教授和校长是什么关系
157 课堂上的戾气
160 打死韩寒,作协也散不了
163 “秦火”之余的阅读
166 如何破解东方家族政治的宿命?
169 听话的专家
171 民俗姓民还是姓官
173 甜美艳俗
175 追求真相的冲动
178 如厕与考试
181 天使原来是密探
184 何处不衙门
187 他们为什么喜欢余大师?
189 假大师

世 相
192 罗炼
195 扬州瘦马与阔太选拔
198 不姓公的公厕
200 卑劣中的卑劣
202 假如我是真的
205 富二代的接班问题
209 添加剂的信息不对称
211 好车的麻烦
213 城管秘笈的联想
215 一票难求
217 健忘
219 画圈为牢
222 最牛女生的背影


转自新华网

原帖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10/18/c_12668618.htm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仲裁者(转)


作者:张世普


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一关就关了十三年,是历史上伦敦塔内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据说,在污水遍地,潮湿阴暗,寒风刺骨,毒虫遍地的牢房里,他用十二年的时间写就了《世界史》聊以自慰。
        


据说有一件事情,却几乎击碎了他的梦想。一天,看守他的两个卫兵发生了争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与此同时,他的一个朋友来探监,恰好也目击了此事,于是向罗利提起了这件事。但罗利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观察大相径庭。同时,他还发现,两人在狱卒谁是谁非的问题上,看法也截然相反。罗利顿时心灰意冷,他连一桩耳闻目睹的事件都不能准确地进行描述与记录,又有什么权利去描写、仲裁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事情呢?于是他将已完成的手稿付之一炬。
      


这里揭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就会观察到截然不同的场景。不用故意歪曲,仅仅是视角的错位,就足以令历史产生诸多荒诞。比如世界史,在有的人笔下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厮杀史,而在有的人笔下却是一部热血豪情的奋斗史。
      


然而,最终罗利还是完成了他的世界史。至于他为什么最终又拿起笔完成了那部世界史,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不过,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他的这样一段话:古人认为美好的,我们现在依然觉得美好。古人认为罪恶的,我们依然认为是罪恶。我们的历史,似乎一直在与人性的罪恶作对,但一直在解释为什么会失败——这也许就是罗利最终写完了那部世界史的原因。
        


正如人性中的善与恶相互并存一样,人性中的善与人性中的恶,都以不同的角度仲裁着历史。善良人眼中的光明或许就是恶人眼中的黑暗,恶人眼中的天使或许就是善良人眼中的魔鬼,历史也一直就在光明与黑暗、天使与魔鬼之间纠缠。好在,这个世界上,人性之善远多于人性之恶,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不然人类社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
         


《杂文报》2010年7月20日


原帖地址:http://www.chnd.net.cn/HTML/2008/ssxy200802/20104316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0:11 , Processed in 0.148326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