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451|回复: 13

[实修交流] 【转】从“公主”到“仆人”,一个80后义工的心得和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从“公主”到“仆人”——一个80后义工的心得和变化


蒙佛菩萨加持,弟子于8月10号赴大同打精进七,之后做了一期义工,而后,又打了一次精进七,做了一期义工,经过前后分别两次精进突破,在做两期义工的过程中,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到法喜充满,日渐感受到佛菩萨无处不在的巨大加持力,感觉到做义工的殊胜、快乐和美好。


曾经的家中“公主”
弟子自小在家中一直是被妈妈宠着长大的,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妈妈望女成凤,在家中基本不让我干任何家务,被子有奶奶叠,饭有妈妈做,衣服有妈妈洗,基本过着公主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作为80后的一代,弟子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玩耍、看电视、看书等等,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弟子考上高中,离家住校,不得已才开始学着自己自理生活,甚至在高一军训期间,妈妈还经常周末大老远忍着晕车的痛苦赶来学校给弟子带来热乎乎的汤,给弟子洗积攒好几天的衣服等等,惹得很多同学都羡慕弟子有如此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一度,妈妈的深爱让弟子非常感动,常常觉得此生无以回报,因此一直将这种感动藏在心里,期待自己通过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帮助妈妈减轻沉重生活的压力和多舛命运的痛苦,过上幸福的晚年。然而,妈妈这种对孩子的溺爱也无形中养成了弟子任性、好顶撞父母、自私自利、在家中乱发脾气等不良习性。


幸运的是,当自己考上大学远走他乡后,在后来的四年大学生活中,在班主任的培养下,弟子一直在校院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为了在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弟子才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才开始有意识于生活中提高点能力,不显得那么白痴。
在后来三年紧张的研究生生活中,导师为了磨练我们这群在他眼里没怎么吃过苦的孩子,让进他实验室的每一个人都去体验民工的生活。那三年,似乎已经没有了民工和研究生的区别,大家都是脑力体力全部用上,和民工一样不分白天黑夜,可能唯一的区别是,这群研究生的脸上比民工多了一些稚气和一副副眼睛。虽然吃了很多苦头,然而这三年,也可能是自小到大受母亲一直以来潜移默化勤劳能干的影响,也可能是遗传了母亲骨子里吃苦耐劳的基因,弟子开始能够劳己筋骨,饿己体肤,磨己心智。当时在导师眼里的勤劳能干是被迫的,因为就是为了能顺利拿到一张硕士学位证书,那时的日子,是累且痛苦着,心灵和身体的双重煎熬,让弟子第一次体验到生命的不易!尽管在导师和同学眼里弟子是个表现还不错的孩子,然而一回到温暖的家,既往的习性立刻原形毕露,生活又回到吃饭、睡觉、看电视猪一般的生活,很少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有时候即使脑子里想做些,但是一转眼就被虚幻的电视剧拉住了眼睛和腿,似乎记忆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助家里洗三四个小碗,而其他生活常识,比如洗菜、切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有的是弟子根本不会干,有的是干得妈妈不满意或者心疼弟子就直接拒绝弟子干,而诸如节水惜粮之类的惜福行为,在没有做义工之前,对弟子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水经常是哗哗地流;剩饭剩菜剩糕点,买多了吃不了的,或者不爱吃的,那是哗哗地倒;用剩的本子、纸张,是哗哗地撕;从来没有感恩过给弟子提供一切吃穿用方便的人,更没有理解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在此,弟子深深忏悔,忏悔过去曾经对一切来之不易的物资财富的浪费!

[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0-12-24 20:2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七后 懂道理 知忏悔

自2008年“十一”打完地藏七后,在自后至今的两年修行中,弟子一直坚持做功课,听老师uc开示录音,网上在家版块登记功课,在老师苦口婆心慈悲教导下,弟子懂得了一定要孝顺好家中的两尊活佛,明白了仅仅会学习、工作、挣钱,生活中其他什么都不会还贡高我慢得不得了的人,是多么愚痴,也知道要恭敬孝养父母,生活中要节约惜福,与人交往要谦虚柔和,一点一滴都有因果,然而明白归明白,但是一遇到境界,旧习气旧毛病依然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意识里知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然而遇到境界时观己行为,却是贪嗔痴慢疑一点都不少,好在每天坚持功课,有佛力加持,还知道忏悔,否则真是业障日益重,“能敌须弥,能障圣道”,无可救药了!在此也深深感恩老师一直以来对弟子这样愚痴的、业障深重的地狱众生的慈悲怜悯。在从三恶道往外爬的过程中,无论弟子多么泼皮无赖、出尔反尔、贪吃贪睡,诸佛菩萨老师不嫌弟子脏臭,都一直不放弃、不抛弃,随顺耐心鼓励教导弟子,让弟子一直坚持到今天,也感恩佛菩萨,虽然弟子做得非常非常不好,但是还是于一年半的实修过程中解决了弟子许多问题,给予弟子太多太多的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行 磨个性 破我执
在大同做义工的日子里,真正让弟子懂得什么叫做修行。修行不仅仅是拜忏诵经,而是生活中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记得做义工的第一个七期间,弟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吃剩饭。在这里,弟子看到很多义工不仅仅主动吃上顿吃剩的饭菜,不仅仅将掉在地上的饭粒、菜粒随时捡起来毫不犹豫吃下去,更让弟子佩服的是,有的义工师兄甚至将学员没吃干净的碗里的剩饭剩汤眼都不眨地吃进去,这在弟子以前看来完全是可以洗碗时洗掉的。从小到大,弟子似乎连父母碗中的饭都没有吃过,自己上顿吃剩的饭下顿还不想吃,吃别人吃剩的,多恶心啊,可是,仔细想想就是自己的分别执著在起作用——为什么感觉恶心,就是觉得那是人家吃剩的,觉得脏,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是自己父母剩下的,也许就没那么恶心了,吃进去,不仅仅是惜福,更是一种解放,一种对自我知见的破除,更是一种高级心境好习惯的建立!在这个逐渐吃剩饭的适应过程中,弟子从一开始吃剩饭吃到想吐到后来可以坦然接受吃剩饭,让弟子感到欣慰的是,这不仅是一种好习惯的建立,更是一种内在心量的突破。



用水也是。记得有一次弟子开水龙头洗手,水放得比较大,下面也有盆接着,紧接着一个义工师兄就过来帮弟子把水龙头拧小,并叮嘱弟子要惜福。当时虽然她是好心,但是态度比较强硬,所以一开始弟子心里还挺不舒服,后来一想之所以她好心告诉我节水却态度强硬,有可能也是弟子曾经对别人好心相助却态度强硬,一报还一报,回到自己身上来了,因此,还是自己曾经的业障,自己应该忏悔。这件事一直影响着弟子,后来弟子开水笼头就相对注意多了,即使下面有盆接着,也应该主动节约,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更代表着一种思维习惯,一种感恩和惜福。然而弟子也思考总结,虽然那位师兄发心很好告诉我节水惜福,但是她强硬的态度还是让弟子当时起了烦恼心,如果好的发心再配合温和的态度,这个善行相对就圆满多了,如果下次弟子遇到别人浪费水资源,就一定要以柔软语善劝之。



随着地藏七的快速发展,来打七的人越来越多,相对各道场需要的义工也越来越多,大家从天南地北各个角落带着一颗颗真诚的心来到道场,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沉积多年的习气和个性,如果都坚持己见,在相处中难免有摩擦和烦恼。弟子感觉这是破除自己我执的一个大好机会,因为在道场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强,也没有谁被谁领导,更没有哪个岗位比哪个岗位高级,都是佛菩萨针对每个义工自我习气的对治和调整。在道场,只有佛菩萨是领导,而每个人都是佛菩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佛菩萨犹如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不是期待哪一个孩子特别突显自我,以自己的强大压倒其他孩子,而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手拉手团结起来,相互帮助,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尤其遇到事情时,我们常常自认为是对的,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其实本没有对与错,一切都是业力化现。即使自己当时争赢了,事实上也是自己的我执更强了,如果引起对方极大的烦恼心,反而不利于整个道场的和谐。如同拜忏,如果当大家都声音一致步调一致时,即使速度不是很快,这个力量也非常大,而如果大家都执着各自的速度,那么整个拜忏场景就如同大海波涛,汹涌澎湃,极不平静。而当时如果随顺别人,虽然内心里还会有痛的感觉,但是事后会感受到自己似乎在不知不觉中破除了我执,消磨了个性。然后等大家有空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来商量一个更好的办法,也许效果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义工心得:善于观察 巧妙沟通 尽心 尽力 尽责
做义工的第二个七期间,由于此期正是义工期开始的第一周,道场义工比较紧缺,弟子被分到负责普通期厨房的摆台、值台、洗碗、餐厅卫生和新学员的接待工作,到后来弟子也和心明师兄一起配合负责了几天的熬粥。在这一期中,由于事情很多,弟子甚至忙到没空考虑自己,满脑子都是学员,一直记得冉居士说的“我们义工要照顾好佛菩萨请来的客人”这句话。就在这一期中,弟子感受到佛菩萨巨大的加持力。感受到佛光不仅仅在集中心力拜忏、诵经时灌入身体,也在用心做事情、真心尽力为每一个学员服务时灌入。每次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时,似乎地藏菩萨就在帮助自己开智慧。



既然选择了做义工,弟子的职责就是要好好干活,服务好佛菩萨的客人,在把自己分内事情干好的基础上挤出时间来诵经、拜忏,同时,如果厨房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即使自己不是负责厨房事务,也要去帮帮忙,因为让学员能及时吃上饭是第一位的。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善于观察,哪里还有活没干完或者没干好,会对学员产生不利影响,要主动去干,在把义工的活干完干好的基础上再诵经、拜忏效果就非常好。就比如值台,在大同道场,值台的人不仅仅要把主菜、辅菜、米饭、汤给学员介绍清楚,更要善于观察,比如有的人需要某个菜够不着了,要主动帮他盛一下;碗是不是不够了,要及时增加新的;甚至值台的次数多了,发现哪个人有特殊爱好,每顿必须吃辣椒的,或者特别喜欢吃豆腐乳的,还有每顿饭菜量是不是恰到好处等等,要主动告诉主厨和其沟通,尽量满足每一位学员在饮食上的需求,让他们吃得欢喜,能够安心做功课。在做事情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对环境事物的敏锐观察力也在无形中提高,增加了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刚强的心变得更加细腻,以更好地服务他人。



在道场做事情,大家相互之间要配合好,免不了要沟通,所以沟通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要善于沟通,把话说到恰到好处,言简意赅,更要善巧方便,真诚赞美,态度柔和。当自己的语言柔软,态度柔软时,无形中就在磨练这颗刚强难化的心,因为一切外在表现都是心的化现,很难想象一个心地非常柔软的人说话态度非常强硬。



插花、切摆水果、洗菜、切菜,做饭甚至摆个馒头,每一件事情,都在锻炼我们的心智,给予我们提升的机会。做每一件事情,如果都想着把当下的事情干好,高效率高质量,智慧就容易生起。插花,心安住于怎样把这个花插得庄严,让学员心生欢喜;切摆水果,想着怎样切摆让学员看起来舒服,吃起来方便;洗菜,想着怎样把菜洗得快速干净而省水;切菜,想着怎样让自己切的菜快而且达到大厨的要求;做饭,想着怎样把这个饭做得让学员吃起来可口而且兼顾不同地方人的要求;摆馒头,尽管是件很小的事情,也要想着要摆放整齐,看起来庄严,等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用心去做,当自己用心去思考去做的时候,佛菩萨的加持力就无形中融入,一天下来,即使身体上很疲惫,但是看到学员们满意的笑容、感恩的眼神,内心里却特别欢喜,法喜充满。记得有一次一个学员告诉弟子说,本来诵经都跪不下去了,但是一想到义工们做的那么可口的饭菜,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跪,结果她这个念头一起,本来已经很痛的膝盖反而不疼了,整部经坚持跪到了最后。这件事情让弟子非常感动,当时就明白义工所做的事情多么有价值,用心做每一件事又多么重要!



一次打七效果的好坏,不仅仅是学员自己真诚忏悔的事,不仅仅是主持人用心主持的事,不仅仅是大厨认真做饭的事,不仅仅是接待人员细心接待的事,更是道场每一个义工时时刻刻从道场角度出发,以大局为重,用心尽责做好每一个环节,管好自己的身口意,时刻为学员做表率共同努力的事,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一起共振的事。冉居士开示说“要跑着做义工”,在道场,弟子的感觉是不要让自己停下来,不是干活就是拜忏、诵经,忙到忘掉自己,让自己时刻都泡在佛的光明里,让智慧随着念念为学员的心随时生起,以顺菩提心随顺他人,把自己这颗冰块般强硬的心通过佛光灌入逐渐融化为水,做个水一样柔顺的义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将义工形成一种习惯,随时做生活中的“仆人”
中秋回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妈妈惊讶于曾经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的人居然会包饺子,惊讶于她养了多年的女儿怎么变得比她都节省,掉在地上的饭粒随时捡起来还告诉她粮食来之不易,惊讶于弟子看到浴缸很脏时,拿起刷子就刷得雪白雪白的。遗憾的是,在道场学到的很多厨房知识没有用上,因为母亲操劳惯了,内心还是非常心疼孩子不让弟子做饭。总之,经过在大同短短2期义工的学习,弟子于生活做人做事中学到了很多很多,似乎干活对弟子而言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不再对眼前“倒掉的油瓶”视而不见,不再宁愿看电视也假装看不见地板的片片污垢,节约用水、用电、吃饭都似乎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刻在脑海中,将服务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欢喜印在脑海里,将微笑挂在脸上,将柔顺、谦恭、清静、平等、慈悲、老实、真干刻在心里,将义工思维带回家庭、社会,随时做生活中的仆人,愿发菩提心,利益诸众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祝愿普天之下,所有同修,皆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入菩提道,证菩提果。感恩地藏菩萨等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感恩老师,感恩冉居士,感恩龙天护法,感恩大同道场所有义工师兄、打七同修,感恩!感恩!再感恩!


文章作者:无忧(北京 女 29岁)
发表于 2010-12-2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师兄的感悟与布施。
发表于 2010-12-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义工形成一种习惯
发表于 2010-12-2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0-12-2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8 22:47 , Processed in 0.16538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