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69|回复: 2

[大德开示] 往生成佛文-- 释宣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往生成佛文-- 释宣圣

   
供养给大家一把金钥匙


   
人生最紧要的事,就是了生死,往生西方。要了生死往生西方,是以 念佛最为快速、省力。以自心佛念之自力,仗佛悲愿之佛力,生往西方,蒙佛受记,成就佛的一切庄严威德。

      
本来,念佛至关重要在于一心念佛之佛佛一如,而不在言说。但是介于大家多年来再三要求,又介于有些初级念佛人不知到怎样念佛才能念到西方去,故此只好随缘供养给大家,同得法益,提升念佛层次。念佛念到西方并不困难,难是难在缺乏正确的知见,没有善知识或过来人指导,不知如何下手?若能正确的深入念佛之意旨并不难入。念佛就是心心既佛,心心相续这一念佛。但若不加以解说清楚,恐怕有些念佛人在一生中也得不到念佛的真正益处,岂不痛惜。因此,今天在这里供养给大家一把开启西方大门往生成佛的金钥匙——“同体大悲心念佛总持不动即菩提无可言说的——所谓一说。期望有助于我等念佛人,同生西方。下面就供养给大家——         

二、同体大悲心念佛

      
对于同体大悲心念佛七个字,我们大家仅在表面上忽略看过,而不知这七个字的真实意义,是最为重要,最为广大的。如能用心体究参悟领会,便可入道,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同体是一体之意,就是一体即一切体,一切体平等的意思;大悲心就是愿利众生而成佛;念佛是心中恒一佛念相续不断,即心即佛。

同体大悲心,是成佛之根本。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仁慈博爱之心,是无条件的,无要求的,无任何索取回报的,济世利物的绝对慈爱,利于世人万物而不辞其劳,对一切众生都如同慈母关爱自己孩子那样舍我地爱护备至,是以慈母的这种 慈爱悲心将之完全彻底的扩充到慈爱一切众生身上,成为其无边无量之慈悲心,以平等彻底的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的痛苦,对一切众生,无论是所谓善的还是所为恶的,都一律平等,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牺牲所谓的小我而上求佛道,成全真正之大我。念佛人怀备这样的心念心态,念佛人才算是真正入了,修行才能有所成就。也就是说具足同体大悲心念佛,是念佛人念佛的着力处。怎么讲呢,同体大悲心念佛,就是清净心念佛,自心清静念佛就是念佛一如,就是自心佛。佛佛本来即一不二,佛佛道同,自心佛与西方佛自然和合相应,自心佛与西方相应一体,就是感应道交。有许多念佛人念佛不相应,这是应为他们是在用贪心念佛,而不是真我即自心佛念佛。贪嗔心是执心,执心就是众生误执最初一念有原故,遂起执念,遂执有属于之物欲,起所执,之衣食受用等等,摄取不舍,追求不已,于和合顺起谈着爱恋,与不和合逆境则起贪恨憎恶,由贪嗔诸惑业随起造业受苦,而流转生死,于生死中衰老病死循环迷而不觉。贪嗔是妄心,无贪嗔是自心真我。就是说在贪嗔的心中念佛,贪嗔妄心是不能与自心佛相应的,不能与自心佛相应,又怎能与西方佛相应呢。不相应,又怎能往生呢。因此,我们要生起同体大悲心念佛,具足同体大悲舍我利他心,那麽执的得失心、分别心、嗔恨心、是非心等等的相续心及八万四千尘劳心,就自然而然的不期空去而自空去,执心一无,才是无妄我之真我。真我念佛是佛念佛,是佛性 之全体显现,佛性全体显现才是真正的心佛。自心佛念佛才是相续不断的佛念一如,自然的就念念契入如来圆满果觉,念念安住如来三昧正定, 一念佛则一念入三昧,念念佛则念念入三昧。如水投水,似水入水,天然相契。一念入佛果觉即一念入西方净土,念念住佛正定即则念念安住西方净土。念佛人如是修持,乃称佛性而行,全修在佛性,当时释迦牟尼佛,教我念佛众生,七日期得一心不乱者,即得阿弥陀佛圆满果觉真实妙心,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以佛住持而自住持。是故大势至菩萨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此乃开示众生,忆佛念佛是因,见佛成佛是果。忆佛念佛就是心佛一如,即一不二。就是以佛心念佛,佛心念佛就是自心念佛,自心佛就是同体大悲心之真我,真我之自心佛与西方佛相应就是忆佛。忆佛念佛就是佛,佛心不二,是念一如。所以说具足同体大悲心念佛,是念佛人修持之秘要。


具足同体大悲心,仁慈博爱,怜悯自他生死苦切,誓愿度脱一切一切众生,舍己利他,具备这样心念心态的念佛人,才能自然与佛相应,感动佛天。本来之真我,与西方佛本来不二,只是在心念上相应不相应而已,无妄心的清静心就相应,相应就是佛。不相应就是染着取舍贪嗔憎爱,是名众生罢了。清静平等心是从自心佛念佛而来,自心佛就是同体大悲心,同体大悲心是与一切处而不染一切处,在相离相,在念离念,无念无相就是实相,实相就是自心佛,契入弥陀佛地,自然入念佛三昧。所以说同体大悲心念佛,是念佛人修持之大乘。大乘是愿行大,心量大,功德大,智慧大。大乘是名大乘法,而不是修大乘法就是大乘,如果你修大乘法,但你却处处执着相妄求,应是小乘,初级阶段。那怎样才叫做大乘呢?同体大悲心如虚空则体大,同体大悲愿利众生而成佛则用大,体用则一不二。同体大悲心即离诸法相,离诸法相,心就如同虚空广大,但又不存虚空的量,于一切处不染一切,不染一切而于一切处,是谓体大。愿利众生而成佛,即度尽一切而无有能度所度一切相,是谓用大。其实,体用不二都是佛心相续不断。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觉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就叫众生,而慈悲一切,清静平等,佛佛相应。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念佛不得法,不得力,不明念佛真正实义,缺正知见,没有具足同体大悲心念佛。怀着执的贪嗔心念佛,这样是一无是处的,难以得到念佛的真正益处,怀着贪嗔心念佛, 就是心念不正,心念不正念的佛也就不正了。念的佛不正,念的就不是清静佛了。心念不正,全心贪嗔,贪嗔心念佛,念的是贪嗔佛了,你认为自己是在念佛,实质是在教唱歌,是在自我消遣娱乐而已,心念不正与道无关。心念不正,整日着相妄求,取舍分别,念佛时心里还想着佛啊,你保佑我长命百岁吧,财源滚滚啊,你这是后续心,是为自己在六途轮回中做长期居住而去念佛了,你的心里没有真正彻底的想离开六途去西方,这也是心念不正,这是执我的贪。你可能自己不这么认为, 而实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你生前放不下贪,当临终时,就会更贪恋舍不得世间一切,那就只有随着你的业力心愿在六途中继续延续下去了,但由于在世时念佛的因缘,将来的莫一日因缘成熟时你还会认真去修持的。所以说心念不正,难得往生。若具正念,怀备同体大悲心,视我就是从西方而来度化众生的去贪嗔憎爱吗,自然就无我,西方是你的老家,你不过是这里的匆匆过客,时日一到,既即回西方,众生待我如何不论,而只知慈悲众生,虽视自己是佛,但还是未成就之究竟佛,要在慈悲众生同时佛念一如。如果二六时中时时心心地怀着这样的心念心态,还有什么贪嗔呢,不期舍我,就自然的舍我无我。无我,就没有贪求,没有贪求,自然平等清静,平等清静心就不住任何一处而于一切处,于一切处而无染一切物,心自然大至无边无量,清静无比,清静平等就是正念,就是同体大悲心。如果不具足同体大悲心,就不能一切归于无住,遇到什么境界就会住于什么境界,遇到住境,还是凡夫。凡夫的心念中就是的想法,所谓的是我喜爱的喜爱就贪求,所谓的是我讨厌的,讨厌就憎恶,在迷中妄自取舍分别,若没了取舍分别,就平等,就不是凡夫,怎么去掉取舍分别呢,那还就是放下吗。贪是执而贪,没有了贪心就没有了执我心,没有了执我心就没有了贪心,不贪就不会取舍分别憎爱心,没有取舍分别,憎爱心你就自然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你就是佛,就不是凡夫。放下贪,就是放下了执,人我、是非、好恶不期放下而自然放下了,但是这个放下并不是要你不辩是非好恶,而是要你虽明辩人我,却不随人我境转,就是明辩人我是非,却于是非中不起取舍分别憎爱心,不为境转,就不会生烦恼,即在于一切尘中而我染一切尘,不染一尘而与一切尘处,这就是得了一心。只要执就不是一心,不执就是无妄心之真我,真我慈悲与一切,就是一心。此一心念佛才能佛一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佛一心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念佛既佛念佛。既佛念佛就无我、人、众生、寿者等相的心。经上说:佛说一切法,对制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可见佛说发是方便说法,一切发都是来对治众生一切妄新的,没有了执妄心,就清净了。无执妄心,就清净了。无执的妄心,就是一心,就是实相,就是同体大悲心。无一切妄心念佛,自然念而无念,不念自念,是念佛一心,一心念佛。能念的我,所念的佛,才能佛佛一如,能所双亡,证无上菩提。

   
大家都知道,十法界从心想生,一切境都是由心所现,心外是没有境的,心至善念,则入善道;心至恶念,则入恶道;心念菩提,便现菩萨境界;心念佛,便现佛境界;利他无我的同体大悲心就是自心佛,自心佛念佛,随了佛界之缘,心现佛境,必生佛国做佛。同体大悲心也即是恒间断”“就是始终如一,百折不回,无丝毫间断。就是真我即自心佛,就是生起并具足同体大悲心佛念一如,致使至终是一个样,从无更改,这也叫如如不动,也叫不动金刚。虚可坏,佛心恒一无移,自然垢净,水清月现,具足功德。什么是功德,同体大悲心,愿利众生而成佛,是一切功德本同体大悲心便是清净佛心,以此清净佛心念佛,必现清净极乐境界。如若念佛人不能往生,只要问自己,不必问他人。释迦牟尼佛为了对治众生心,四十九年中不知说了多少言语,都是为了使众生佛心清净不得已而言说为之。所以千经万论,都是闲文,留下的一篇篇千古佳话,徒劳后人追寻。然而后人往往解文失义,执假作真,不知诸佛本意旨在演文宣教,只求众生清净湛寂而已。一心即一切境,一切境唯是一心,一心全佛,全佛一心,即心成就,西方境界自然成就,所以说,心净则佛土净。心、佛、净土,本来不二,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此一心即佛心,佛心即同体大悲心,大家不是都想往生西方吗,但是临终时西方境界能不能提前现前,那就看你日常的修持了,若恒一佛心念佛,那么这就是西方境,这就是提前现前,现在就是西方一份子,西方有份了,报身止时必定往生,因为心、佛、净土本来是一,恒一佛念不动就是净土,净土就是恒一佛念不动,尽形寿此一念,此生仅此一念,此一念即无念而念之念念觉,觉觉念。恒此佛念,报身终止前即知时日,或报身终时即现西方境。这就是说,念佛净业将成功时,可以看见佛身或于梦中得见,或于日常中得见,或现前得见。所谓念到心中莲花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就是说,你的心已出于妄想的烦恼污泥,心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必然往生西方,得以成就。


释迦牟尼佛当年成佛时,第一句话就开始给众生;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释迦牟尼佛又以大悲心说出阿弥陀佛名号,是以彻底的悲心度末法众生。我们大家要至诚恳切受持,不要辜负我佛的一片慈悲。妄想执著是六途众生,佛要我们众生舍放妄想执著,就是要我们生起同体大悲心,具足同体大悲心,以同体大悲心念佛,同体大悲心就是佛念,念佛就是同体大悲心,圆融交彻,以次入清净平等,自然舍弃妄想执著。

《大集经》云:未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是开示众生,念佛净心,净心念佛心不散乱、不起贪嗔、不论苦来乐来,忙来闲去,心中总是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这就是要众生心生同体大悲心。具足同体大悲心,自心不心,境不碍心,这样你才能二六时中心心佛念不断,入清净平等。是为一心,是为至诚,念佛的心、心念的佛自然相应一体,是谓合成一片,也谓打成一片,也叫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中时,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临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既得往生阿弥拖佛极乐国土”。七日一心不乱,乃经中秘密。现下念佛人常常组织进行“佛期”,也叫“打期”、“结期”,是为克期求证,旨在七日之中念佛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之佛心,于定期内求得往生之依据。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在“若七日”这个的后面应当是“````````````”,“````````````”这是略符号,在古文化中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现代文化知识的产物。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在‘若七日”的后面“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以至“若”到你临终时日止、也就是说,闻说阿弥陀佛名号起的那一念到你临终时日止的一念,始终是阿弥陀佛这一念,从无更改,这就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一念”,生起佛念之时,至临终日期间,这就“佛期“而不是仅仅指七天是佛期,七天的”佛七“只是你这一生的佛期中的一次次勇猛精进修持专一的求证过程,并不是宗旨,并不是目的,是为一生佛期奠定基石,若一日。。。。。。。。。。若七日。。。。。。。。。若临终时日止,既第一天的这一念佛,就是第二天`````````````至临终时日的这一佛念,也就是说生起佛念这一念到临终时,始终是这一念,而无间断,是续念不断既佛念一如,此一念续不动,也叫不动的念,也叫“总持不动尊”,生起佛念这一日、二日只不过是众生之名相罢了,是名一日、二日````````````,一日既是万日,万日如同一日,一心既佛的无限延续,就是一心不乱,这又叫大禅定,“首楞严定”,“金刚禅定”。你在日常贪嗔痴杂心丛生,却突然要在七日之内得一心不乱,我看是很难以得以得到的。除非是极特殊极特殊类型的上上利根之人,否则难也。你要明白,“佛七”是你现在开始到临终时日止这一段时间内是你的修行成佛的“佛期”。在“佛期”期间,生起同体大悲心,怀彻底的同体大悲心无我,恒一佛念中心才不期一心自一,时时心心的同体大悲心,你才能在“佛七”期间有成就。

《弥驼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八大愿:“我做佛事,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致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一心称念弥陀是具足“所有善根”,以同体大悲出世无我心,行入世利他的事,那么一切法都是善根,具足“所有善根”。把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西方、回向佛陀,心心回向就是时时回向,不间断,心心就是前一心后一心是一样的心,后一心就是所谓前一心的延续既不动。心佛净土本来不二,一心称念弥陀就是一心于弥驼相应,一心于弥陀相应就是一心回向弥陀,回向净土,心心称念弥陀就是心心回向弥陀,心心称念弥驼就是心心回向。心心称念弥陀是心心愿往生净土,心心愿往生净土才心心念弥陀吗,尽此一念、十念,仗佛悲愿,往生净土。一既一切,一切既一,一念既一切时念,一切时念既一念,所以一念既十念,十念既一念。心心弥陀就是同体大悲出世无我、愿利众生而成佛心,此心既佛,佛佛无二,自心佛与西方佛自然时时相仍应,也既是时时回向、心心回向。“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说众生若如此修行念佛,哪有不往生佛国呢。《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此一部经题就含概了《无量 寿经》全部经文的含义,是整部《无量寿经》之浓缩,开示给总众生生成佛方法——清净、平等、无量。清净、平等、无量寿就是佛,无量寿从清净平等而来,清净平等从同体大悲心念佛而来,视万物同体,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平等,平等慈悲一切,就是大悲心,平等慈悲就清净。清净平等,心量就没有了束限,无生无灭无量,便假名无量寿。其实,清净、平等、无量是一个含义。于一切处清净平等,平等清净一切处,既是清净平等自心,心性无量。自心清净平等既是平等一切,自心不清净平等,一切皆不情净平等,自心不平等就是心中有物,有物就是有住有着,就是有生市死限量。所以说我们含佛人要生起同体大悲心。同体大悲心含佛似实是转凡成圣的枢机。

念佛人虽然都在念佛,佛理是否理解悟透,对于念佛人往生有很大关系。现下念佛者多,往生者少,佛理不明,怎能念好这一句佛号呢?若真正明佛理,不仅往生在握,而当下就离苦得乐,一片净土在心中,处处皆净土。一个真正念佛求生西方的人,阿弥陀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着你,我佛慈悲。

纵观三臧十二不大乘经典是开示众生具足同体大悲心、清净平等、念佛成佛的方法。千万部经典的千经万论无非就是告诉你念佛成佛是众生成佛道的第一发门。所以一句弥陀是经中总持,一句弥陀含盖一切经典,一切经典既此佛念。

佛法难闻,闻法之中,有能有几人闻到念佛法门,佛菩萨恩德,使我们有殊胜机缘得闻,应当为自己深自庆幸。人身难得,若不于此生度脱此身往生西方,更待何时呢?我们能够知道念佛法门,庆幸这一生在无量劫来为最后一生,念佛往生西方,不再轮回受苦。我们要感佛恩德,好好念佛,修持往生西方就是感佛恩德,我们要把这个念佛发闷转告他人,劝勉大众都来念佛求生西方吧。


三、总持不动即菩提

        十法界,从心想生,常存什么心念就变现什么境界。

       佛与众生性体本空,处类虽殊其心无二。众生一念无明昧却本明,无史劫至今心念缘于众生界,以至今日仍随于众生之缘受诸妄苦迷而不觉。若众生知迷能觉,一念回光,使缘于众生界之心念转成缘于佛界之心念即佛念,恒随佛界,便可随佛界之缘居于西方净土受真常极乐。这既是居凡居圣在于有染净故,即是由其心念的染净不同而致期报得苦乐不同的苦乐不同。虽然本体了无改变,但其相用则已是天渊悬殊。心染则凡受诸妄苦,心净则圣受诸极乐。若要离苦得受极乐,就要居于净土佛界,若要居于佛界,就要使自心心念缘随佛界、心地清净。心念缘随佛界就是心中念佛想佛,这一佛念在心头,无休无止不间断,心念清净就是心中唯有佛念这一念头住存挂碍。使心念缘恒于佛念,至心念与佛念圆融一如,既自己的信念就是这一佛念,这一佛念就是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凡夫日用之妄想执着之心念缘恒于这一佛念中,使之圆融交彻为纯一无二之佛念,这一佛念既是自心,这一自心及是佛念,既此心是全佛是此心。

      那怎样使日常之信念转成佛念呢,这要净心彻愿佛方可,净心就是明白了眼前世俗尘劳皆妄不真,看破放下了,心既了无世俗心,若无世俗心,世俗境界则不在心中住存,若心不住世俗,则心就没有了取舍分别执着妄想之世俗苦恼,心即无染而净。犹如镜子照物只有映像,而无染着相。即身在世俗,水月空花,映像无住,是谓净心。那么切愿念佛又如何呢,切愿念佛就犹如孝子思亲或犹如淫人思美女,虽在日常百忙之中,但此一念头却无法忘去,仍时时刻刻地在心头挂念着,无时忘怀。切愿念佛也如是,现下至临终,不论忙于闲,行走坐卧不离这一佛念,时时挂在心头,心中时时刻刻喜欢亲近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挂念着阿弥陀佛,时时刻刻盼望着阿弥陀佛来接引。心中只此这一佛念,其它人我世俗视如过眼烟云不挂存于心念中。这即是心念缘恒于佛念,心念恒随于佛界,这即是心念缘恒于佛念,心念恒随于佛界,这即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所以是心作佛。即名达道佛即心,心即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所以净心切愿念佛,方合契机,一念极处,心空现佛,合佛光一,仗佛悲愿,心现殊胜,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欢喜,南无阿弥陀佛。

                                      尘劳去来无染

                                      恒缘心佛一如

                                      一念总持不动

                                     就路还家菩提

       南无阿弥陀佛,若有众生现下一念至终,言下即是,如是如是,善哉善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四   无可言说的——所谓一说


念佛人,念佛时意想把自己变化成阿弥陀佛的形象,好像自己能看的特别清楚,慈眉善目、面带微笑、面现慈善,心生慈悲、安详,特别形象化。念佛的同时观看自己变化成的阿弥陀佛的形象,观看的同时念佛。念佛和观看是一体化进行,即一不二。

每天的二六时中,不论接人待物、忙来闲来,处处时时是阿弥陀佛形象,念兹在兹,念也如是,不念时也如是,在在时时弥陀形象续念不断,此身心就是念佛,此身心就是佛念。当愿念佛人,体解大道。这无可言说的无可言之“妙”,唯你念佛、体究、悟融,用功时日即自知其“味道”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阿弥陀佛!

一切法门,言贵了义。不要执著于文字,而遗忘了真实含义。“同体大悲心念佛”、“总持不动即菩提”、“无可言说的——所谓一说”是三而一、一而三,谨供有缘人参悟,当愿能有助于初机念佛人修功功德千万万分河沙之一,若不契机者,请不要为之烦恼,大可一笑了之。阿弥陀佛。
念佛人的一生:         
                                            切   愿  念  佛   
                                             相   续  不  断   
                                             同   体  大  悲   
                                             随   缘  度  生   
                                             心   心  弥  陀   
                                             处   处  净  土   
                                             即   念  佛  人   
                                             即   西  方  人   

                                 九九年五月暂挂单于鸡足山静闻精舍---正印
转载于:http://hi.baidu.com/%BE%F5%D5%DF%D0%C4%D3%EF 超凡入圣  觉海法师博客
发表于 2010-10-2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体大悲心,是成佛之根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8:38 , Processed in 0.1603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