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信(580一651) 俗姓司马,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后移居薪州广济县(今属湖北省)。七岁出家,后从僧璨学禅。
《景德传灯录》卷三说他“生而超异,幼慕空宗诸解脱门,宛如宿习”。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道信正式被允许得度为僧,配住吉州(今江西吉安)寺。后欲去南岳,路过江州(今江西九江),被信众挽留,住庐山大林寺十年。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移居黄梅双峰山,“诸州学道,无远不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卒,春秋七十有二。唐代宗溢为大医禅师。
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道信十四岁开始,向三祖僧璨学禅,时隋开皇十二年(公无592年)。他要求僧璨授与“解脱法门”。僧璨问他“谁缚住你了”道信答“无人缚”。僧璨说“无人缚,又何必更求解脱”?此一反问,使道信言下大悟,遂侍奉僧璨九年,成为僧璨的嗣法弟子,其后借璨去广东罗浮山,他们师徒才分开。不久,道信亦到江南游学。
道信是一位重修持、讲清高的人。他在双峰山领众修道,三十年不下山。长年习禅,坐不倒单,胁不至席者六十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仰慕其德,“欲瞻风采,诏赴京师”,道信上表逊谢。前后三次,竟以疾辞。第四次,太宗命使臣曰“如果道信再不来,就取其头来”。使臣到双峰山宣读了太宗的《渝旨》,道信听后,神色俨然,即“引颈就刃”他的这一举动,令使臣大吃一惊,回朝上报,太宗更加崇敬道信,乃赐“珍缯”以遂其志。
自菩提达摩以四卷《楞枷》授慧可以来,禅门的修持,一直以如来禅为主。到了道信,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修持内容,都起了很大变化。从生活方式上说,以前禅者多为散居,兼修头陀行。道信主持的双峰山道场,则集中居住,共同修持,同住者五百余人,形成了秩序井然的和乐僧团。此种生活方式上的变化,为后来的禅林(或丛林)制度奠定了基础。在修持内容上,道信以《楞伽》如来禅为基础,融摄了江南盛行的菩萨戒(《楞伽师资》说道信著有《菩萨戒法》一本)和般若禅。道信依据《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制定有《入道安心要方便》,其主要内容“夫身心才寸,举走下足,带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普贤观控》云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仟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拼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寄佛,斋佛无别衣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汛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即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磐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
亦无能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带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率皆是如来一法身故。往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如其木半如故,不相妨碍。《花严经》云弃一卷经,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道信的禅法,强调“守一不移”。如何能做到守一不移《中国禅宗史》页六八说
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木。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如眼几杨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镜中无一物。如此观察智,是为观空寂。
又说:宁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住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动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擎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守一就是心观于一物而不取相,久而久之,即可摄心成定,有定即能发慧。这就是道信禅的修法。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除上面所引主要内容外,还有问答和杂录两部分,很显然,这两部分是其门人编入的。其中对众生的不同根器,解答或阐述不同的禅理和方便。所以道信禅适***于僧俗共修,有利于禅法的弘扬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