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78 珍惜现在
  日本亲鸾法师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
  “你还这么年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的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我国唐代玄奘da师,十二岁出家时,因唐代出家为僧须经考试及格,其时玄奘年幼,未能录取,玄奘伤心痛哭,主考官郑善果问为何定要出家?玄奘答以要“光大如来遗教,绍隆菩提佛种”,因其志愿宏伟,特准出家。今日中两圣者,古今辉映,亦佛教之美谈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79 云门内外
  云门禅师去参访睦州禅师,到了睦州禅师的道场,正是黄昏薄暮的时分。云门用力敲着两扇紧闭的大门,久久以后,睦州才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正将一脚跨入门槛的时候,睦州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
  “哎哟!哎哟!好痛哟!”
  禅师:“谁在喊痛呀!”
  云门:“老师!是我。”
  禅师:“你在哪里里呢?”
  云门:“我在门外啦!”
  禅师:“你人在外面,为什么叫痛呢?”
  云门:“因你把我的脚关在门里面了。”
  禅师:“脚在门里,为什么人在门外呢?”
  云门:“你确实把我分成里外了。”
  禅师:“愚痴!一个人还有里外之分?”
  云门于此言下,好像一鎚击在心上,顿时粉碎虚妄的身心世界,终于大悟。
  云门禅师虽然腿被压断,但这一关一合却截断了虚妄纷纭的意识,证悟了内外一如,平等无二的道理。
  世间,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所以吾人给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而今截断众流,返归本源,统一了内外,超脱了你我,不悟而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80 只偷一次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石屋心想,此人能在深夜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见道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于是又问:
  “你到底是谁?”
  “是小偷!”
  石屋:“喔!原来是个小偷,你前后偷过几次?”
  小偷:“数不清。”
  石屋:“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那要看偷的东西,其价值如何!”
  石屋:“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
  小偷:“几天而已,过后仍不快乐。”
  石屋:“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的做一次呢?”
  小偷:“你有经验吗?你共偷过几次?”
  石屋:“只一次。”
  小偷:“只一次?这样『够』吗?”
  石屋:“虽只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
  小偷:“这东西是在哪里里偷的?能教我吗?”
  石屋禅师一听,就往鼠贼的胸部一把抓住说:“这个你懂吗?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将此真正的一生奉献在此事业上,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小偷:“好像懂,又好像不懂,不过这种感受却让人很舒服。”
  此鼠贼,深深后悔自己偷窃的行为,进而皈依石屋禅师,做了一个禅者。
  奇怪!奇怪!人为什么贪取身外之财,自家宝藏为什么不要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81 云水随缘
  法眼文益禅师在庆辉禅师处参禅时,始终不能契悟入道,于是,他就辞鄂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
  有一次下大雨,途中就在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里去?”
  法眼:“我没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
  知客师:“你对四方来去的云游方式,有何感受?”
  法眼:“云水随缘。”
  知客眼:“‘云水随缘’这句话最逍遥自在了!”
  法眼禅师听后,对逍遥自在,顿有所感!
  吾人生活于世,虽然东奔西走,几能云水随缘?更何况逍遥自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82 桶水天地
  有一信士请示无德禅师道:
  “禅师!我学禅多年,但仍不能开悟。尤其对经典上所说的地狱与天堂,深深怀疑,除人间外,哪里里会有什么天堂地狱呢?”
  无德禅师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只叫信士去河边提一桶水来。
  当水提到时,无德禅师指示信士道:“你看看水桶里面,也许会发觉地狱与天堂的情况。”
  信士一听觉得非常奇怪,就聚精会神地看着桶子里的水,看了一会什么也没有嘛!无德禅师突然将他的头压到水里面去,信士痛苦的挣扎,就在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禅师松了手。解脱痛苦的信士呼呼的喘息着,口中并责骂禅师道:
  “你真太粗鲁,把我压在水桶里,你要知道那痛苦像地狱一样。”
  禅师毫不生气,平和地再道:
  “现在,你感觉如何?”
  “现在,呼吸自由,我感觉好像天堂一样!”
  禅师庄严地教示道:“只一会工夫,你从地狱天堂都来回过了,为什么你还不相信天堂地狱的存在?”
  没有到过欧洲,就不相信欧洲的存在,这是无知,但并不因为无知就能把欧洲存在的事实否定。愚痴的人,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聪明的人,虽不见不闻,但能感受得到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83 一口好牙
  佛光禅师对于徒众一向慈愍有加,尤其有关疾病医药、参学旅游、教育留学,乃至日用所需等福祉设施,无不考虑周详,督促常住执法者要供应大众弟子衣食无缺,达到僧团利和同均的理想生活。
  一日掌管会计的师父拿来一叠请款收据,蹙着双眉对禅师说道:
  “师父!最近住众们患牙病的人特别多,牙疼虽不是大病,但痛起来却也难受。常住尽量给大家方便,偏偏牙病的医药费非常昂贵,一个人补几颗牙,动辄万千金钱,实非常住所能负担。”
  “不能负担,也要设法负担。”禅师坚持他的意见。
  会计又再说道:“这些人受了常住恩泽,不但不知回报,说些好话,反而批评常住,不满常住。依我看实在犯不着为他们出这笔冤枉钱。”
  佛光禅师象是自语似的说道:
  “这些人口中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是却不能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诸佛圣贤只求为众生服务奉献,不仅要为众生换一口好牙,更要为众生换一副好心肠、好佛性。为众生换好牙,让众生都能享受人生美味,禅悦为乐,至于众生能不能说好话回报,对深契无所得空的禅师来说,是不足挂齿,坦然如虚空的僧家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84 割 舍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寺旁的庭院里栽植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讲经说法之余,总是全心的照料,大家都说,兰花好象是金代禅师的生命。
  一天,金代禅师因事外出,有一个弟子接受师父的指示,为兰花浇水,但不小心,将兰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给打翻,心想:师父回来,看到心爱的盆兰这番景象,不知要愤怒到什么程度?于是就和其它的师兄弟商量,等禅师回来后,勇于认错,且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金代禅师回来后,看到这件事,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的安慰弟子道: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为的是要用香花供佛,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想生气才种的啊!凡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割舍,因那不是禅者的行径!”
  弟子听后,放下一颗忐忑的心,更精进于修持。
  人在世间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盘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如果对心爱的东西,能够割舍,对违逆能够接受,进而做到无爱无憎,正如《心经》所云:“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金代禅师的“不是为生气而才种花的”,多伟大的禅功!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85 耳闻目看?
  韩国的镜虚禅师,有一天晚上,带一女人回到房中后,就关起房门,在房里同居同食。徒弟满空深怕大众知道这事,一直把守门外,逢到有人找师父镜虚禅师时,就以“禅师在休息”的话来挡驾。
  但满空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究竟的办法,就鼓气勇气去找师父。才进门口,竟然看到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躺在床上,身段苗条,细白的背是如此的美妙,并且还亲见师父很自然在她身上摸着。
  徒弟一见,非常冲动,再也无法忍耐,向前一步,大声问道:“师父啊!您这样做还能算是人天师范吗?您怎样对得起十方大众呢?”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轻言慢语的说道:“我怎么不可模范大众呢?”
  弟子满空用手指着床上的女人,以斥责的语气道:“你看!”师父却平和的对徒弟说:“你看!”因为师徒的对话,床上的女人缓缓转过身来,徒弟猛一看,只见一张看不到鼻子、眉毛、连嘴角也烂掉的脸,原来是一个患了麻疯病的疯女人正哭笑不清的望着自己。这时,师父把手上的药往满空面前一伸,泰然的说:“喏!那么你来吧!”
  满空跪了下来,说道:“师父!你能看的,我们不能看;你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弟子愚痴。”
  世间上的人,对于是非好坏,常常自信的说:“我亲耳所听的,我亲眼所见”,其实由于短视,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深入了解,亦即愚痴短见盲聋之徒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86 求佛与问道
  唐代,杨庭光在司空山会见了本净禅师,问道: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请禅师慈悲开示我吧!”
  本净禅师:“你是从京城来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禅者,你就在那里问道好了,我对你所说的『道』一概不知。”
  当杨庭光再作发问时,本净禅师说:“你到底是要求佛还是要问道?求佛的话,即心是佛;问道的话,无心是道。”但杨庭光并不懂话中含意,于是再度求教。
  本净禅师:“所谓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无心的话,便连佛也没有了,而无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听了这句话的杨庭光便说:“都城的大德们多说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来求佛,但是禅师你却说无秽的般若之智能本来就具备着,不须经由修行来获得。若果如此,则以前我所作的布施、持戒等修行,原来都是白费的。”
  本净禅师斩钉削铁的说道:“白费的!”
  禅门达摩祖师初来我国,梁武帝问曰:“朕建寺安僧,宣扬佛法,功德多少?”答曰:“并无功德。”实则并非无功德,只是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世求,故曰无功德。但吾人如何见性成佛?彼岸虽有,如无实筏,焉能得度?故布施持戒的功德庄严,多多益善。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87 传什么法?
  有一位研教的法师问马祖道一禅师:
  “不知道禅宗传什么法?”
  马祖反问:“你懂什么法?”
  法师:“敝人讲过经论二十余部。”
  马祖:“莫非你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
  法师:“不敢。”
  马祖做了嘘嘘声。法师很肯定的说:“这就是法。”
  马祖:“是什么法?”
  法师:“狮子出窟法。”
  马祖默然,法师说道:“不说话也是法。”
  马祖:“是什么法?”
  法师:“狮子在窟法。”
  马祖:“不出不入是什么法?”
  法师终于回答不出,就想辞别而去。
  马祖召他回来说道:“你来!”
  法师回头。
  马祖:“这是什么法?”
  法师还是答不出来。
  马祖:“这是愚人说法呀!”
  禅,不立语言文字,释迦牟尼佛明明说法四十九度,谈经三百余会。但他却说,他没有说过一字,这非妄言,乃说明真理本然,虽说不增,未说不减。千言万语,不若默然,研教者既讲二十余经论,又不答问题,这不就是愚人说法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02:08 , Processed in 0.149183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