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不思议

[禅修]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枝葉[1],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2]


[1] 取得梵行的枝叶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圣道与圣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资具等只能称为枝叶,他取了走。

[2] 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认为到此为止就已经足够了,已经得到了心材,目标已经达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表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樹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1]。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1] 成就智见 (¤àõ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达答的五神通,或者说天眼通处于五种神通中的最上。这是在此经中所说的“智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膚材,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8-20 01:37 , Processed in 0.229217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