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佛教文化] 大家一起寻宝——关于“知恩报恩”的经书名句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比丘:「二人世間難得。何等二人?一者所不可為行恩,二者受恩復報恩。


佛說如是。


出自《佛說七處三觀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即問人:「卿今何故二手落地?」是時溺人,即為其王廣說本緣,王既聞已:「卿作是事已,云何當得不受報也?若有困厄依怙他人,乃至一念尚應報恩,況復多時受斯重恩,而不能報反生賊害,豈當不受如是報也。如人熱時止息涼樹,是人乃至不應侵損是樹一葉,受恩不忘亦復如是。」

出自《菩薩本緣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復次,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修大方便利益眾生,應適隨宜顯示無方。善男子!有佛出世,號無畏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應現世間,引接有緣。有緣既盡,遷神涅槃。滅度之後,於正法中有一婆羅門子,聰明黠慧,受持五戒,護持正法。婆羅門子緣事他行,遠至餘國,到於中路,多諸賊難,有五百人共為徒侶。前至嶮路,於頓止處,五百群賊常住其中,前後圍繞,欲劫行伴。爾時賊主密遣一人,歷伺諸伴,應時欲發。爾時賊中復有一人,先與是婆羅門子親善知識,以親善故先來告語:『善男子!當知於初夜時當有賊發。當時憒閙,恐相傷損,故來相告語。汝密自作方便,遠捨而去,勿令伴知。




出自《大方便佛報恩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离生命。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著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优婆塞戒经》

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亦常赞叹。《杂宝藏经》

佛言:若人于父母所,作少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罪亦无量。《杂宝藏经》

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父,二者母,三者如来,四者说法法师。若有供养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之所赞叹,于未来世能得菩提。《正法念处经》

饭诸贤圣,不如孝事其亲。孝者,尽直心,无外私。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六度集经》

如来以正遍知,宣说真实之言,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辈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劝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报恩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於時二人漸進而來,欲到彼林,遙見長老阿濕波踰祇多,在一樹下,視地經行,即詣彼所,到已頂禮,却住一面。時憍陳如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今此優波低沙、波離婆闍迦等,捨彼勝生放蕩之處及多聞處,發最上心,於長老阿濕波踰祇多所,起最下心。」作是語已,佛告長老慧命憍陳如:「夫有智者,隨得智處,常起報恩,繫念不忘,若少得恩,常憶無失,況多得也?憍陳如!是優波低沙、波離婆闍迦等,於阿濕波踰祇多所,得法眼淨。」


...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而告之言:「汝等比丘!當知兒子於其父母,報恩最難。所以者何?然其父母難作能作,顯示世間,長育諸陰,故令乳哺養成身體。是故汝等諸比丘輩!從今已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求出家者,先須令彼諮其父母,然後乃聽。若不許可放出家者,須如法治。我今日後,立如是制,凡人來投請出家者,先須問言:『汝之父母,生存已不?』彼人若報云:『我父母現今生在。』方更問言:『復當聽汝出家已不?』」


出自《大方便佛報恩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何等為八?一者、清淨禁戒。二者、知恩報恩。三者、住安忍力。四者、受勝歡喜。五者、不捨有情。六者、恒起大悲。七者、於諸師長以敬信心,諮承供養如事佛想。八者、勤求修習波羅蜜多。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如是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


...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行菩薩行時,於得小恩尚不忘報,況大恩惠而當不酬!是為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


...


爾時,佛告具壽善現言:「善現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是故如來、應、正等覺依法而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攝受護持所依住法,此法即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能與諸佛作所依處,能示世間諸法實相。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是知恩者、能報恩者。善現!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應正答言:『佛是知恩能報恩者。』何以故?善現!一切世間知恩報恩無過佛故。


「世尊!云何如來、應、正等覺知恩報恩?」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乘如是乘行如是道,來至無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於一切時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攝受護持是乘是道曾無暫廢,此乘此道當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現!是名如來、應、正等覺知恩報恩。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無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有相及無相法,皆現等覺無實作用,以能作者無所有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無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有相及無相法,皆現等覺無所成辦,以諸形質不可得故。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知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現等覺相無相法,皆無作用,無所成辦,於一切時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攝受護持無有間斷,故名真實知恩報恩。




出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薩摩訶薩施諸菩薩及善知識清淨乘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不捨菩薩諸善知識,知恩報恩;令一切眾生同善知識義,攝取同性善根故;令一切眾生親近尊重,恭敬供養諸善知識,悉捨一切,攝善知識;令一切眾生得正直心,隨善知識,未曾遠離;令一切眾生常見善知識,不違其教;令一切眾生得正直心,不捨善知識,離一切垢,心不可壞;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不惜身命,悉捨一切,不違其教;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取,修習大慈,遠離諸惡;令一切眾生順善知識,聞佛正法,悉能受持;令一切眾生同善知識善根業報,菩薩行願究竟清淨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出生正法,善知一切三昧境界,智慧具足,神通自在;令一切眾生遠離諸趣,受持一切法,究竟到彼岸;令一切眾生乘於大乘,乃至究竟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無有懈怠;令一切眾生乘智慧乘,至安隱處,無有退轉;令一切眾生知真如行,遠離愚癡,聞持一切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皆為一切諸佛所攝,得無礙智,究竟諸法;令一切眾生得不死神足,妙速無礙;令一切眾生遊行自在,調伏眾生,成摩訶衍;令一切眾生所行不虛,皆悉究竟,得智慧乘;令一切眾生得無礙乘,以無礙智至一切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種種乘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無差別,悉能悅可一切賢聖。


...


菩薩摩訶薩自以己身奉給諸佛,於一切如來生報恩心、生父母心;於諸佛所生清淨深心;以明淨心,受持菩提,得諸佛法,捨世間法,生如來家,隨順諸佛,守護自法,遠離一切眾魔境界,修佛境界,自以己身成就一切諸佛法器。菩薩摩訶薩修如是法自身,奉給一切諸佛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安住淨心,一切智寶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得調伏眾生與其同事,遠離一切諸不善業;令一切眾生得不壞眷屬,悉能攝持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悉為如來清淨弟子,成就灌頂菩薩之地;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護,遠離一切諸惡知識;令一切眾生隨順諸佛,修習最勝生地菩薩法行;令一切眾生入佛境界,悉皆得受一切智記;令一切眾生與如來等,於諸佛法而得自在;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取,行無著業;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第一侍者,智慧具足,悅可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身奉事佛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迴向救護一切眾生,迴向眾生超出三界,迴向自心悉令清淨,迴向無量廣大菩提,迴向諸佛照明智慧,迴向己身為佛所攝,迴向受持一切佛法,迴向樂求一切佛法,迴向善根悉與三世諸如來等,迴向清涼心得一切佛法。




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薩見報恩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報恩於諸菩薩。』


「菩薩見不報恩人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無有慳貪,悉示人於正道。』


出自《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復有四法知恩報恩。云何為四。一者勸諸眾生趣菩提故。二者知所作業不失壞故。三者慈愛眾生如己身故。四者善能修行菩薩事故。


...


知恩報恩是菩薩行。不斷佛種故。智慧方便是菩薩行。攝受無斷故。說此菩薩行時。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


知恩報恩少恩不忘是人難得。


...


爾時文殊師利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人能作如是出家如是受具。我復教彼如是言曰。諸善男子。汝今若能受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篤信檀越供養眾具。而能於中不起分別不念報恩。是乃名為清淨持戒。善住意言。大士。以何義故作如斯說。文殊師利言。天子。所謂若人取彼施者受者財物三事故。是為報恩。又若見彼是為報恩。若思惟彼是為報恩。若分別彼是為報恩。天子。若不見彼不取彼。不思惟彼不分別彼者。有何可報。何以故。以從本來畢竟清淨。如是報故。天子彼若取若見。若思惟若分別及念報者。是謂凡夫。非阿羅漢。所以者何。是諸凡夫。於一切時常行取著。思量分別此受彼與。彼垢此淨。以是分別故有報恩。云何報恩。謂諸凡夫。於生死有取後生身。是故於彼欲行報恩。天子。諸阿羅漢不受後有。畢竟不見。不思量不分別。無有此彼。更不受身。當於何處而報恩也。天子。若受彼施當行三淨然後乃受。何謂三淨。一不見己身即無施者。二不見他人即無受者。三不見財物即無施事。天子。如是三淨則畢竟淨。如斯淨已復何用報。天子。以是義故我如是說。若受三千大千世界篤信檀越一切眾具。不分別不念報者。是名世間真勝福田。是真出家。是淨持戒。


出自《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恩報恩行是菩薩行,不斷諸佛種性故。


出自《商主天子所問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0-19 03:25 , Processed in 0.15990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