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的爱

妙境长老:金刚经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菩萨有几个阶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菩萨,有何区别?
    师答:菩萨分为几个阶次,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有何区别,我解释
一下,①何谓住?仁王般若经有个解释:『入理般若名为住』。契入法性里的那个智
慧就叫住,你有这个智慧能与法性相应,能安住在平等空性上,是谓「住」。②行:
住了以後,就是行,行就是做种种功德去利益众生。③回向:做了种种功德以後,还
要回向。向就是内心的方向,就是志愿;回就是回转,把方向回转。我们一般人生活
所需主要是金钱,赚钱就是方向,例如,做建筑师、医生者会认为赚钱是他的方向;
现在说,把方向转变一下,无论做啥事,虽然赚钱也是对的,但把它转变一下:我做
这件事是要利益人的,目的不是要赚钱的。当然,赚钱是合理的,但心上不要说是赚
钱,例如医生要希望这个病人的身体健康,例如建筑师要希望把房屋造好令他人居住
舒适,就是把『利益人』当作做事努力之方向。另一方面,在世间利益人,固然是好
的,但终有一日,这一切事会坏,房子会坏,不如我希望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这也
是方向,所以,要转变原来的方向,是回向。其次,前揭「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这也是回向,把一切法回向到法性那里去,向於理,
向於法性,是谓回向。④十地:地者,大地能生长万物,万物均居住此。你见到法性
里,是谓十住,然後,做种种功德,再加以回向。其实,回向也是功德。在法性中,
在大悲心中,在大智慧中,地就是大悲心与大智慧,悲与慧和合就是地,在这地上,
能集聚无量无边之功德,进一步究竟圆满就是佛。

  有人问:天台六偈之中,观行佛、相似佛、分证佛,在何阶次?
    师答:刚才所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按照圣位来说,均是圣人,都
是『分证佛』,就是对於佛的境界已一部分成就了。『相似佛』,就是「十信」,是
在十住之前,十信的菩萨,他的智慧与分证佛相似,但尚不是分证佛。十信之前,还
有「五品位」,称为『观行佛』,他能通达佛法,他能作如是观,能调伏自己的身语
意,使令清净、不烦恼。

  有人问:无生忍与无生法忍,有何区别?其证得之位次如何?
  师答:从证得之位次说,从十住开始,即是得到无生法忍,『华严经』是如此解
释。若从『解深密经』来看,就是十地,从十地之初地开始就得到无生法忍,十地再
进一步就是佛。无生忍与无生法忍是一样的意思。无生,就是观一切法空,在毕竟空
中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你对这样的真理能安住不动,所有境界来冲击你,你的心
也不动,称为无生忍或无生法忍。观一切法都毕竟空,不生不灭,烦恼也不生不灭,
就是无生法忍。

  有人问:佛佛虽平等,但其愿力不同,是否因此不同?
  师答: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一愿是「乃至十念不生者,不成正觉」,但药
师佛就没有此种愿,这都是化身佛度众生。释迦牟尼佛也有无漏清净庄严的佛世界,
但释迦牟尼佛就没有这种愿。阿弥陀经与药师经,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但是,阿弥
陀佛与药师佛,彼此的愿不同。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是如此安排,使令你可以往生
到阿弥陀佛或药师佛那儿去,但是,释迦牟尼佛似乎特别强调往生至阿弥陀佛国去,
赞叹阿弥陀佛国殊胜之经论是多一些,这是不同处。不过,彼此也有相同处,不论何
愿,佛菩萨均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读药师经可以知道,你念药师佛的名号,你愿
意到阿弥陀佛国去,药师佛也会派遣八大菩萨送你去阿弥陀佛国去,所以,佛与佛愿
力不同,但也彼此相合,不像凡夫世间彼此会不和,佛菩萨是不同於凡夫,说佛佛愿
力不同是可以,但彼此并无矛盾。

  前面说到佛的五眼圆明,具足五眼的功德。以下是说到佛有殊胜的他心通。前面
说五眼是佛自己成就的功德,以下说他心通是佛能善巧教化众生,令众生改过迁善。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沙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
沙」:恒河中有许多沙,我们凡夫说是沙,佛是否也说是沙呢?须菩提回答,是的,
佛也说是沙。世间上,凡夫所立的名字,佛也随顺,也如此称呼,不是要违背世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
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像一个恒河里面所有的沙,每一粒沙等於一
个恒河,有如是沙等恒河,这麽多的恒河沙数佛世界,是多不?是很多。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恒河沙数的佛
世界,里面的众生是很多,那麽的众生,每一个众生有很多分别心,佛能完全知道这
麽多众生的心中是如何思想,是有贪心、无贪心、有瞠心、无瞠心、有高慢心、无高
慢心、有邪知邪见、无邪知邪见、有禅定、无禅定、有智慧、无智慧。我们凡夫内心
有很多烦恼,但有时候,某一种烦恼特别强,并非全部烦恼都很强,就是,某一种情
形有这样希望,或一直动瞠心,就又薰习自己,一薰习,瞠心之功能就强了,瞠心功
能藏在心内,一旦稍受刺激,瞠心就又动了起来,但若遇见善友劝导,告诉你动瞠心
是不好的,你接受後常诃护自己,如此,这瞠心就逐渐轻微。所有的贪心、高慢心、
疑惑心,所有的烦恼,均是如此的。所以,说人的欲心很重,也是不一定,若常有欲
事,就会欲心很重,若常诃护自己,欲心也会减轻,都是不决定的。佛能知道一切众
生之一切心理活动,所以,佛能善巧的教化众生,佛知道某人贪心轻而瞠心重,就知
道应如何为他演说佛法了。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前面说过,佛能完全知道一切众
生的心理活动情况,为何佛有如此大智慧,凡夫为何不能?此处就解释佛有他心通的
原因:如来说,一切众生的内心活动均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它就是自性空,自性
空里面就是一切心不可得,佛无量劫来修行佛法,证悟「诸心非心」的真理,诸心非
心就是自性空,他证悟了,所以他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理活动。凡夫得到禅定以後,
修习他心通,也能有他心通的力量,但是有限度的,非能知悉恒河沙数世界一切众生
的心理。佛能知道现在、过去、未来一切众生的心理,是无限度的,这不是凡夫的他
心通所及,阿罗汉、菩萨的他心通亦不如佛的圆满。为什麽?因为佛能证悟「诸心非
心」的法性真理,所以有如此大的功能。一切心理活动,它的本性均是毕竟空的,但
有因缘时,心理就会生起来,生起贪心或瞠心,「是名为心」,可称为假名的心理活
动。它从原则上说,就是从义理去通达这件事,因此,佛能有如此大的他心通。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前面说
过「诸心非心」,现在解释何谓诸心非心?三心不可得,所以称为诸心非心。我们内
心的活动是不能离开时间性,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分此三个时期。这个心,
是由因缘生起,若无因缘,这样的心理就不生起。例如,我们若未经常静坐,我们就
无禅定的心理;如果我们未经常学习佛法,未修行,那麽就无般若的智慧。若无这个
因缘,就无那个因缘所生法。我们现在经常发脾气,就是因为有这个因缘,所以,瞠
心就生起来。①过去心不可得:既由因缘而生起,那个因缘是无常的、是变化的,一
刹那间即过去,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上就不见了,心就过去了,就是灭了,当然也就没
有了,所以称为「不可得」。过去心是洗灭了,没有了,称为不可得。②现在心不可
得:我们现在心,是由因缘的启发而生起来,事实上存在,就称为是可得的吗?不是
的,它一刹那即过去了,并非坚定地安住在那里,例如:我们看灯光,感觉是一直在
发光,但实际上不是如此,光是一刹那即过去,我们看的那个光已经不是前一刹那的
光。又例如:我们看流水,感觉是一直在流,但是,前一刹那的流水已不是第二刹那
的流水,第一刹那的流水已过去了。我们内心的变化,亦复如此,它是念念变异,它
转变了,所以说,现在心亦是不可得。若它是永久存在那里,我们可以说是可得,但
实际上,它是会变化。例如:若人的瞠心很大,他就用种种方法收敛自己,诃护自己
,调伏自己,那麽,瞠心就会轻微。例如:若人的贪心不大,但你常常去贪,贪心就
会变大。所以,贪心、瞠心之大小都是不决定的,就是有变化的。因为有变化,所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③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未生起,还没有这
件事,故亦不可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有与自性有的不同:『自性有』,也可说『有自性』,不是由因缘有的,它
自己本身就是有,是无时间性,是永久有,永久存在;『因缘有』,是由因缘而有,
它就是有时间性,若无因缘就没有,有时是有,有时是没有。例如:若说贪心是自性
有,你向前推,就推不到它最开始的一天,你向後推,亦无最後的一天,它是无始无
终,永久存在,不可有变化,其他种种因缘就不可影响它,它是永久存在,这叫做自
性,若说我们的贪心是自性有,那我们的贪心就是永久的贪,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若
我们的心有贪,亦非永久不间断地贪,贪心是有变化的,例如,我今天喜欢吃饭,明
天却喜欢吃面,这就是贪心是有变化,不是有自性的,又如,我的脾胃有时强一点,
有时寒一点,有时热一点,种种生理上的变化或思想上的变化,这些种种因缘的变化
,就使我们的贪心随著变化了,所以,知道贪心本身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是「不可
得」,过去心是无自性,你不可以得到它的自性,现在心、未来心也都是无自性,所
以都是空的。佛能长时期彻底修行,非仅是口头上说而已,观察它是空无所有,证悟
这个真理。我们以语言文字去表达真理,语言文字是能表达真理,真理是所表达,还
是有能有所,或我们若以思想去思惟,我们思想是能思惟的、能通达的,无自性是所
思惟的、所通达的,这样有能有所,还未证悟。诸佛菩萨证悟真理时,是与真理同一
,没有能所分别,那是圣人境界。此处是说佛有广大的他心通,因为佛证悟诸法空性
,所以,佛的他心通广大,佛因此有能力广度众生。
  前面说五眼,此处说他心通。就是先说佛有那麽大的功德,因为金刚经一直说『
一切法皆空』,在诸法皆空的道理上看,是慧眼的境界,佛说诸法空,是特别赞叹慧
眼的功德,是否表示其他眼不具足?此是解释这个疑问,所以,佛不但是有慧眼,且
五眼具足。他心通,若在五眼上说,是属於法眼,但是,法眼一般是说能通达佛法,
也能教化众生,不特别讲到他心通,所以,金刚经於此处是特别说佛的他心通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十九分 法界通化分。
  前面是赞叹佛的五眼与他心通的智慧。此处是赞叹佛的福德也是很广大。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
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德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
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福,如意也,爱也,做此事将来能得可爱
的果报,或能得如意的果报。凡夫欢喜有福报,圣人也有福报,但圣人的福报,它的
因与果,是不同於凡夫。佛在此处正式说明何谓福德多,若做福德的这个人,他不知
一切法是因缘有的、毕竟空的,他执著是真实有的,他认为:我做了很多福将来能在
人间天上享很多福,他爱著这个福报,有「我」、有「我所」,未能三轮体空,这样
情形,他所得的福报,如来就不说这个人得福德多。因为他如此执著,按凡夫智慧来
看,可能是很多,可能几千生,几万生,他继续享福,虽然他享福时又继续造罪,但
造罪时可能暂时不发生作用,他仍继续享受福报下去,但几千年、几万年,终有一日
结束,就没有福报了,虽福德多,实在地说,也不能算是福德多,所以,佛不说福德
多。如何始谓福德多?若你能继续学习佛法,有般若智慧,你再以财物布施予贫穷需
要者,或供养自己的父母,供养父母的功德是很大,你以佛法智慧,通达我是不可得
,我所也是不可得,财物也是空无所有的,所救护利益的对象也都是空无所有的,你
以无所得智慧来做此功德,那麽,你将来所得之福德也特别多了,为什麽?因为它是
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当然福德多。
  有一个故事,印度国王『阿育王』,他的母亲是父亲的宫女,并非夫人,此宫女
是专门为阿育王的父亲理发,阿育王的父亲久病,旁人均感厌烦,惟此宫女不厌烦,
她仍亲切地照顾阿育王的父亲,不久,阿育王的父亲病愈,就给予此宫女一个夫人地
位,并生下阿育王,因为,阿育王不是正夫人所生,所以,阿育王在众生兄弟中是无
地位的,但是,阿育王的福德能力是太大(若人懂得一切佛法道理,就无争了),不
久,北方有叛乱,父王就派阿育王去平反,其实是赶他离开,阿育王所带的军队不多
且素质亦不好,但阿育王的福报太大,阿育王一到叛乱地区,叛乱就自然平息并听从
阿育王的领导,後来,父王死,阿育王杀死很多兄弟,就统一印度,阿育王的臣相就
献计,海里龙王可能还不服大王,应该去降伏龙王,阿育王就至海边去唤龙王要出来
,但不管阿育王如何呼唤,龙王就一直不出来。後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由阿育王
以金造了一个阿育王的像,又造一个龙王的像,彼此均是以相等金量打造的,但一秤
重,竟是龙王的像较重,而阿育王的像较轻,臣相就劝阿育王应再多植福报,利益人
民数年後,再秤重试一试。阿育王听此建议,做功德数年後,再试秤,二者相等重量
,阿育王就再继续做功德,再过数年,因为阿育王做了很多培福事情,再秤重,竟是
阿育王的像较重,此时,阿育王就至海边唤龙王出来,果然,龙王就现身见阿育王。
阿育王虽做了有漏的福报,但仍是不错的,因为,若无福报,会令人苦恼。有漏福报
有何缺点,因为人有贪瞠痴心,享福时,会为福所迷,不知继续栽培福报,却造诸罪
业,一旦福报享尽,就去三恶道受罪。若一个人无很大的福报,他虽造罪亦是轻微,
但有大福报的人,权力也大,他就有机会造大的罪,所以,做福与做罪是有关系。
佛法对我们的好处,就是使令我们开智慧,有福而无罪。
  此段文是说,有漏福报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穷尽,如此的福报不能作为成佛
的因缘。若以无所得的智慧去修福,所得的福报,就能作为无上菩提的因缘。佛无量
劫来广度众生,所以福报特别多。所以,「以福德无故,如来说福德多」。前面说,
佛有五眼,有那麽大的智慧,有他心通,佛只有这样的功德吗?不是的,佛还有广大
的福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二十分 离色离相分。
  佛有五眼、他心通的智慧、及广大福德,同时,佛也有特别庄严的身相。但此处
所说的庄严身相,非凡夫肉眼所见之佛,而是一切法身菩萨所见之佛,那是微尘相海
生,无量无边功德庄严之佛身。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
见,何以故,如来所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我们可以说见到
具足色身的佛,就是见到佛吗?不是的,不应该如此见。此处「具足色身」是总说,
下文「具足诸相」是别说。一切贤人圣人、一切众生中,唯独佛是最庄严,故谓具足
,其他人不能及佛,故不能谓具足。前面经文说到「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指化身
而说,即我们肉眼所见到的佛。此处是更高一层,指佛的法身而说。「如来所说具足
色,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因为在佛的智慧中,观察他都是空无所有的,
并不执著这是我、这是我所,没有这样的执著心,因此,「即非具足色身」;他在因
地时修行无量无边之善法,然後成佛时,就成就这样的果报,是因缘所生,所以,「
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
相见,何以故,如来所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相,是某一部位有
特殊庄严的形态。我们肉眼所见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是到无漏的佛世界,法
身菩萨所见的佛,则是万德庄严,所以「是名诸相具足」。前面说过「如来者,即诸
法如义」,佛以诸法如义为体性,就是无相的法身。具足色身,具足诸相,还是有相
的,但是,在佛的心里,就是无相的,他不执著,没有取著心的关系。佛有那样地庄
严境界,佛的心里均不取著,何况凡夫境界,凡夫有何特别值得取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分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
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此处说,法身佛也是说法的。佛招呼须
菩提,你不要认为,佛的心里头动了念头:我当有所说法、我要为众生讲说佛法(你
不要这样想,认为佛的心动了,要计划计划,要怎麽讲)。为何原因?若有人说,佛
的心里有所说法(例如说,把金刚经背下来,心里有一部金刚经,要为人讲说一部金
刚经),即为诽谤佛,佛不是这样的。佛为一切众生说法的境界,你没有明白。佛为
众生说法的这件事,刚才说过,法身佛是法身菩萨才能见到,并非人间的化佛,法身
佛是为法身菩萨说法,他说法是无分别心的。例如,我们平常人,像我讲金刚经,必
须先准备,找参考书看一看,再想一想,才能讲。当然,有些大法师临时受请讲经,
他没有时间预备,他也是能讲的,但是,他心里也要想一想再讲,但仍须起个头,开
个头以後,文章自然出来,因为他学习久了,学习多了,讲的经验也多,只要开个头
,他就能讲,他的心里仍须思惟才会讲。若到了法身菩萨,他弃舍三界内的肉身,得
到法身,他为众生说法,就不须再思惟分别,就能很恰当的为众生说佛;若到了佛的
境界,更是能够做到。所以,你若作是念,佛有所说法,就是谤佛了,你是把佛当凡
夫想,是不对的,莫作是念。「有所说法」,一定是有「名」、有「义」,有能显示
义的章句(即语言文字)及所显示出来的道理,有文有义,文与义就是所说出来的法
。但是,在佛的无分别境界中,是没有名,也没有义。有名、有义时,我们的心才能
分别,无名、无义时,心不能分别。我们凡夫心里是一定是要分别,若能分别地圆满
,就不得了,若说凡夫心不分别,是说大话。但是,佛与诸法实相相应,诸法寂灭相
是不可以言宣,无名,也无义,不能以语言讲,所以,你不能说:佛在心里想一想才
说法,没有这回事。因此,「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你是不明白那
道理。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刚才说的法身佛,其实就是报身佛
。化身佛是由报身佛发出来的一种作用,化身佛所有教化众生的一切活动,全是由报
身佛发出来的,不是由化身佛本身有的作用。佛有三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说法者,主要是报身,不是化身;法身是一种理性,不说法的。报身佛,能非常契机
契理地为一切众生说法,但在报身佛本身境界,是无法可说的,就是「诸法寂灭相,
不可言说」的境界。虽然无法可说,但是,在佛的无分别心里面,也就能为一切众生
说法。佛是无分别心,但随其所依,随其所相应,我们听众者,不论是法身菩萨或是
凡夫众生,因此就能听见看见佛在说法了,这是不可思议境界。我们凡夫或法身菩萨
,听到佛说法,从这里,能通达无法可说,就是通达诸法实相了,是名佛说法。我们
不能以凡夫境界去比量佛,误认为:佛的心里有种种法,还要想一想。经论上提到一
个譬喻,欲界天有一个天鼓,不须有人去打它,鼓自然就会发出声音,又阿修罗有一
种琴,不必有人去弹,自己就会发出声音,以此来譬喻佛说法时是无分别,无分别而
能有此作用。大阿罗汉有灭尽定,但有的阿罗汉是无灭尽定,这个灭尽定是很特别,
一入此种灭尽定,所有的分别心均停下来。可能有人会问:得禅定者入定,若第六意
识未停下来,当他不欲再坐时,就可出定,因为他的第六意识还能发生作用;若他入
定时,第六意识全停下来,等於是没有心,那他怎麽知道要出定呢?经论上说到,入
灭尽定的阿罗汉,他在入定前,须先作意:我现在要入灭尽定,待出家人打板时,我
就出定。但是,这种作意,就发生问题了,就是有土匪来了,把寺中之出家人均赶走
,因此无人来打板,这个比丘就不知道要出定,过很久後,寺中再有出家人来住,此
时方有人打板,他才知道要出定,但他一出定时就死去,因为,肉身是需要营养支持
,他的肉身长时期缺乏滋养,所以会死。因此有认为入灭尽定,不能逾七日,逾久,
一出定即死了。另外,入灭尽定前,不仅须作意:於何时出定,更要作意:火不能烧
我、水不能淹我、老鼠不能咬我、::,很多事均须先准备。若未如此作意,当他入
灭尽定时,一旦火烧、水淹、老鼠来,就会伤害他。如事先安排作意,入定後,心虽
不分别,但仍能起作用,打板时,他虽未听见,但仍能出定,当大火、大水来时,他
亦会做抵抗保护的事,不受伤害。佛,他成佛以後做这些事,也是事先作意:何时为
众生说法,预先安排一下,然後,他就一切事均不管,到时候,佛自然去做这些事,
而佛做这些事时并无分别。所以,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佛有这麽多的神通道力,有
这麽多的福德,有这麽庄严的身相,以下会陆续说。有人看到出家人弃舍世间一切事
,过那麽苦的生活,就认为是迷信而无好处,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认真学习佛
法,就会有感受,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信佛以後,一打开经文,心里就生欢喜
,这不是那些不欢喜的人所能知道,有的人一盘腿坐,就心生欢喜,这也不是那些不
静坐者所能知道。你不能从表面上去决定一件事,认为出家是很苦,那就搞错了。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
,是名众生」:此一段文是说,法身佛说法的听众。这段文是菩提流支所翻译的金刚
经文,至於鸠摩罗什的翻译本并无此段文,因此,将菩提流支的翻译本此段文补在此
处。鸠摩罗什是翻译「长老须菩提」,而此处是翻译「慧命须菩提」,翻译不同,但
意思是一样的。何谓「慧命」?又何谓凡夫之命?凡夫是以生理组织及明了的心,二
者和合不分,是为命,能继续生存下去,若二者分离,人就会死亡,没有命。但圣人
不重视此种命,而是重视清净无漏的戒定慧,这就是他的命,凡夫尚未成就,圣人才
可以成就。出了家,已得圣道者,称之为长老,以智慧为命,又称为「慧命」。佛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简言之,是智慧,佛的无量功德中,以
智慧为第一,出家人修行有很多功德,也是以智慧为最重要。须菩提,是有智慧的生
命,非我们的糊涂生命,故此处是赞叹的意思。佛在世时说法,大众容易相信,但未
来世众生读金刚经,能信不?他未能以肉眼见到佛有种种功德、见到佛以无分别心说
法、见到佛有殊胜庄严的相,他能生信心不?佛回答:那样境界仍是有人相信的,但
那个人非一般凡夫众生,他是法身菩萨的圣人,他虽高过凡夫境界,但他的功德还未
圆满,所以,还不能说他不是众生,「彼非众生,彼非不众生」。「彼非众生,彼非
不众生」是先标出来,以下再继续解释,众生分二类,一类是凡夫的众生,一类是法
身菩萨之圣人的众生,但此种圣人必须是八地菩萨以上。二类众生中,这是属於法身
菩萨的众生一类,所以,如来说他非一般众生,他修行程度已经很高,他是成就般若
波罗蜜的法身菩萨,这个众生,他能听闻法身佛说法,因此他相信法身佛的境界。但
是,我们人间佛教徒的眼看不到、耳听不到法身佛在说法,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不
能和法身佛有联络的,因为我们的程度太低了。我们应如何相信这件事呢?你必须深
入学习佛法,从佛说的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从阿罗汉、八地菩萨以上境界去思惟
,也可比而知之,可推论而知,也就会有信心。法身佛,是教化法身菩萨之高程度圣
人。化身佛,是来到人间教化凡夫众生,此是化身佛的慈悲。化身佛教化我们这些凡
夫,不论你是天或阿修罗或人,不论你发心要做大菩萨或发声闻心,都是在凡夫的程
度,所以,佛要化身,使令我们眼耳能见到听到佛的说法,可以相信佛法,可以修行
,可以觉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分 无法可得分。
  前面几段经文是说,佛有广大的福报,有特别庄严的身相,又能为法身菩萨说法
(有法身菩萨是佛的听众,听佛说法)。此处则说,法身佛原来是菩萨,他精进用功
修行,且勇猛度化众生,因而得无上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前面经文
说「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斯陀含能作念,我
得斯陀含果不,::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阿罗汉能作念,我得阿
罗汉道不,::」。此处经文则说「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得,
是成就。无所得耶,是没有什麽成就吗。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
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回答,你说得对。佛从最初遇见三宝,发无上菩提心,
修行六度,广度众生,逐渐得无生法忍,又继续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他的无量
无边功德乃逐渐成就,最後圆满就是得无上菩提。得到无上菩提,但是,佛以大智慧
观察他所成就的功德都是无所有的,都是毕竟空的。「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於我所成就之最深最高智慧,乃至一切功德,均是毕竟空的,「无有少法可得」,
一点点之真实性都没有,都是无所得的,「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叫做无
上菩提。不是说他未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他是成就了,他是得到了,但他观察一切
法都是缘起有,自性毕竟空,所以,在自性空上,无有少法可得,这是佛所成就的无
上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是平等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阿 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均是平等的,无有高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凡夫境界就有种种差别不
同,此人智慧高一点,那人智慧低一点,此人力气大一点,那人力量小一点,有种种
差别不同;又菩萨与菩萨间,也有高低不同,若精进修行,功德就高一点,若懈怠,
功德即少一点。到成佛时,就无此差别事,大家均平等,所有的寿命、光明、慈悲、
三昧、陀罗尼、无量无边的功德,均是平等的,所以,「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此句有不同解释方法,我想如此解释,
佛得到无上菩提以後,没有我、我所的执著,没有法执,能远离一切烦恼。前面是说
佛所成就的功德;此处则是说佛没有一切的染污法,是最极清净,所以,「无我、无
人、无众生、无寿者」。前面是就佛所成就的果而说;此处「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就因而说。佛所得之果,非无因而自然有,是他发菩提心以後
,有大悲心、大智慧,能修习无量无边的功德,能利益一切众生,做这些善法,功德
圆满後,就得无上菩提,这是有因。「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修这些善法时,并不执著善法是真实性的,观察这些善法是毕竟空寂的,就有般若
波罗蜜在里面了。就像农夫种田,先播种子,还要除草,你修善法时,凡夫心容易执
著说:「我修了如何的善法」,这就是长草了,现在要用般若波罗蜜智慧去观察它是
空的,无我,无我所,所以,「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这是无漏的,最清净
的善法,是能得无上菩提的。这是由因说的,前面则是由果说的,如此即因圆果满,
成佛了。

  有一个故事,某寺的一位出家人犯戒,大众僧决定将他逐出并公布,这位出家人
离开寺後,心里痛苦,在路上流泪而哭,这时,有一个鬼,他是属於四天王所管的,
因此神通广大,他也是犯规而遭受天王驱逐,这鬼碰见此位比丘,就询问他为何哭,
鬼知道委原後,鬼就安慰他,将替他回复名誉并使他受众生供养,鬼就立在比丘肩上
,令比丘行於闹市,众人就看到这位比丘 空而行,咸认为是有神通而有修行,乃争
相供养,此比丘是不常现此境界,因鬼帮助才偶而现此境界,忽然间,北方天王(毗
沙门天王)带了很多鬼来此处,这个鬼就是北方天王所驱逐,心里害怕就丢弃这比丘
,将比丘摔下来,比丘因而摔死了。这个故事表示,凡夫的贪瞠痴境界是很平常,我
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人假藉什麽什麽去希图什麽什麽,这均是凡夫境界,但有一天,鬼
倒楣时,他也随之倒楣了,要自己努力修行得到真实无漏的功德,才是真实功德,假
藉鬼神是靠不住的,有一天会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分 福德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
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这又是较量功德。三千大千世界的诸须
弥山王,是很多很多的,用七宝堆起来,像须弥山王那麽高,像三千大千世界的须弥
山王那麽多,有人持用布施。若一个相信佛法者,能深入学习佛法,以此金刚般若波
罗蜜经全部乃至四句偈那麽少,能受持读诵。读金刚经,诵金刚经,均不是很难,很
快地就能把金刚经背下来,但是,你若背华严经就不容易了。前面布施功德的一百分
,还不如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句偈之功德大。「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百千万亿分,就是数目的计算;譬谕,例如一个贫穷人是不能与富贵的人相比,是
所不能及。金刚经常有这样的较量功德,就是赞叹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金刚经之功德很
广大。我们无贪心是好的,但若贪这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金刚经之功德,也不错。常受
持读诵,慢慢地,自己贪心也没有了,没有贪心就没有一切烦恼,但是,还要有大悲
心。凡夫要有贪心才肯做功德,若无贪心就不做功德,若学习佛法,把烦恼去掉了,
是否还做功德?阿罗汉就有此问题,我读『阿育王传』,阿育王的弟弟也是证得阿罗
汉果,但他得阿罗汉果後就休息,不做啥事,不像舍利弗、摩诃迦叶、须菩提,尚能
积极弘扬佛法,很多阿罗汉也都是如此,大悲心生不起来,所以,大乘佛法批评他们
是小乘。大乘佛法是去掉私心、去掉我的执著後,还要有大悲心,要用大悲心去做功
德,没有大悲心,是不行的。凡夫有私心才会去做功德,佛法利用凡夫的私心去使令
其去栽培善根,因此说读诵金刚经是有功德的,但等到他真实去修行後,他的贪瞠痴
、私心的烦恼就都没有了;但又有问题,他会认为:众生苦、佛法衰败,均不关我的
事。但是,法华经说,这些阿罗汉入涅盘後,还会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会为
他们说法华经,劝令他们发大悲心,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分  化无所分。
  前面一大段是说法身佛的境界,以下这一段是说化身佛来到人间度众生,因为佛
慈悲而化身来到人间度凡夫众。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你们不要这样想,认为佛还
是动一个心念:我要到凡夫世界去度化众生,不能如此误认。为什麽?佛有毕竟空的
智慧,通达诸法空性,一切众生均是毕竟空的,那有众生可度呢,「实无有众生如来
度者」。若佛动了一个念:凡夫世界苦恼,我要去度众生,若佛有此种心情,那麽,
佛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有我执、法执的烦恼了,就与凡夫菩萨一样了,这是不对
的。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佛有时说他过去行菩
萨道时做过鹿王、做过忍辱仙人、他来到人间出母胎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
是,那是假名为我,非执著有一个实体的我,「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凡夫搞
错了,误认为佛也有个我,且这个我是很大,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佛说我,但是,我是不可得
;佛也说那些凡夫,但是,你不能误认佛执著有个凡夫,不是如此的。凡夫,就是有
我执,执著一切法,有贪瞠痴烦恼未断,他在流转生死,所以给他立一个名字称为凡
夫。但是,如来也说这个凡夫是没有真实性的,他若遇见佛法,或有缘的人引导他接
触佛法,他就能相信佛法,他也能修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也能成为圣人,若他有毕竟空的智慧,无我、无我所之智慧,也就是圣人,所以,你
不能说他是凡夫、不能说他是有决定性。他是无决定性的,所以,若他遇见三宝,他
就可能转变成圣人,因为他能转变的,所以,他的凡夫心是不决定的,若说是决定性
的,就不能转变,就永远是凡夫了。现在他能随顺因缘转变,就是无决定性的,故假
名为凡夫;他现在烦恼未断,有我、有我所的执著,故假名为凡夫。若他遇见好的因
缘,即非凡夫。所以,我说是凡夫,即无真实性;我说是我,也无真实性,均是假名
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分 法身非相分。
  前段是说佛度化凡夫众生。此段是佛现化身相,现三十二相,有父母而在人间修
行成道。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
相观如来」:前面经文已提到「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为什麽,这段经文,须
菩提却回答说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因为,前面经文是就法身说,故须菩提回答不可
以身相见如来;现在是就化身说,化身有三十二相,所以,须菩提回答「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佛不同意须菩
提的回答,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那就是佛吗,那不就搞错了。转轮圣王,有四种
,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我们现在说金轮王,金轮王出现於何时代呢?
依佛法说,人世间现在是属於减劫,原来人寿是无量寿,但时间一久,人有贪心等过
失,人的福报就减,由无量寿命递减至一百岁或几十岁,但减至十岁时,人就太苦恼
,又会觉悟,回心向善,人寿就又会增加,福报也就递增,一直增加到无量寿。当人
寿增加至八万岁时,会有转轮圣王出现,人寿又会继续增加至无量寿,又再减回八万
岁,此段时间均尚有转轮圣王出世。当人寿递减至不及八万岁时,就无转轮圣王,因
为福报不大,『非大人器』。转轮圣王有七宝:①金轮宝(以金做的轮)②象宝③马
宝(转轮王可乘坐象、马至四天下飞航)④女宝(天女)⑤如意珠宝⑥主兵城宝(转
轮圣王虽主兵但不杀人,他至四天下,众人均服从)⑦主藏财宝(随时可取宝物)。
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之庄严,是有道德之人,但仍有凡夫之恩爱,不能与佛相比,
转轮圣王也是『从他求酪』,转轮圣王会饥饿需要饮食,但是佛有甚深三昧,所以,
转轮圣王不能与之相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此时,须
菩提觉悟了,是的,如我所理解佛说的道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之形色
就认为见到佛,佛有六十种美妙梵音,若认为这就是佛,这人就是有执著心,以有所
得之执著心去见佛,就是行邪道,执著心的活动就不清净,此人所见到之色、所听到
之音声,并不是见到佛。因为「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你能见到诸法如,才是见到
佛。可是,佛是示现庄严的身相,又有美妙梵音,这是化身佛的境界,令我们凡夫能
眼见耳闻,我们於此就能栽培善根,因为我们见到佛就能生恭敬心,听到佛说法,我
们可能会觉悟,於此就能栽培善根。所以,虽然说「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
是,这个色身佛对我们还是很重要。若从佛本身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但是
,诸法如,不是我们现在心意识所能分别通达;佛现出的色身,使我们的六识能连系
见闻,从这里虽未真正见佛,但是,慢慢地也可以见到佛。佛如此诃斥一下,是令我
们不要在此处耽搁,不要只是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听到佛的梵音,还要更向前进步,
我们若能达到「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我们因此就可以得到圣道。

  有人问:我们凡夫每日处在人我是非的斗争环境,应如何发菩提心?金刚经说的
太深,似乎不能运用在生活上。
  师答:这个问题很好,也很实际,佛教徒不应说空话,应讲求实际,我现在想多
少就说多少。我们现在能遇见三宝,并能受持读诵金刚经并学习之,我们若能拿出宝
贵时间去用心学习此经,会有多少觉悟,就是多少能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
,虽不是圣人,但现在以虚妄分别心的学习,能多少有圣人的气氛,是无我、无我所
的智慧,或是有「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的理解。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无上菩
提心,在你现在面对生活种种境界时,仍然是不能降伏、安住其心。你从文字上学习
来的一点智慧,是没有力量,假设有爱、如意的境界,或伤害、不如意的境界现前时
,还是不能有力量去降伏其心,用不上的,你的心仍是随境转,所以,仍是说空话!
若不愿意说空话,我认为,你应於独处寂静时(没有别人触恼你,也没有别的事情影
响你),你经常读金刚经,最好背下来,然後,内心思惟金刚经之道理,例如:思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深入」的思惟,不要认为
自己已经明白了,那种明白实在是很肤浅的,仍必须深入思惟,但也不要思太久,否
则会头痛,然後,盘腿坐下来修止(要忍耐腿痛),使令一心不乱,使心明净而住。
因为我们尚未得定,无法说是明净而住,但可以慢慢地练习,逐渐就能明净而住,最
低限度能五秒钟明净而住,再进步就能十秒、一分钟的明净而住,我们不能要求太高
,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三昧,那有这麽便宜的事,若能这样,岂不就会有很多圣人了
,但你要认真去做,寂静一分钟,就能平静内心的贼,你不断地用功,可能心就不动
,如此你去面对斗争的世界,你就能安住其心,降伏其心。犹如你练拳,若平常不练
习,等到土匪来了,你是无法用拳的,但若你天天练拳,等到土匪来了,你就能以拳
打败土匪。修行也是一样,你要先准备,先修行几年。所以,我主张,出家是形式,
要先真实努力修行多少年,等待有因缘後才做弘扬佛法的事,你若一开始就做大菩萨
,我看,有一天你会跌倒的。你这样修行,就能安住其心,虽偶而受人欺负,你会动
心,但你的心一收摄,就能立即平静下来,因为你常常练习,多少有一些定力,心就
能听招呼,虽然你不是那种一入定就七天的人,但是,你的心也已经好得多了,可以
降伏其心,若你不急於做大菩萨,你就继续用功修行,不必早於好为人师,不要有此
想法,晚一点也不要紧的,你要先自己努力用功修行。高僧传中记载,有位三论宗的
法师,他四十年不下山,在深山中用功修行,因此是有成就的,但他一出来,在建业
(南京)讲经,就有一千多人去听讲经,那个旧时代能有一千多人听讲经是不容易的
。我认为,虽然现代不同於古代,但是,论修行次第,仍与古代相同,没有变化,你
自己先要准备修行资粮,否则是说空话,心仍是照样浮动。现在情形,多数是福报大
且多少又有智慧,就这样去活动并能发生作用,其他事暂且不论,但是,若自己反省
自己,就不应该这样,实在不应仗恃福报,不应仗恃未经戒定慧断链之智慧,此种智
慧是不行的!应先把心低下来,不要认为自己很高,应该自己好好用功,到时候你就
能安住其心,降伏其心,而不是说空话了!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08:08 , Processed in 0.19073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